麦田里的少年

2024-11-19

麦田里的少年(共10篇)

麦田里的少年 篇1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迷茫、困顿、彷徨、叛逆, 深刻地剖析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普遍面临的精神危机。从积极的探索到无助的守望, 并在追寻的过程中, 获得了精神上的顿悟和思想上的巨大转折。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来探讨主人公性格的转变, 从而探讨其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青春期,成长,启示

一、《麦田里的守望者》故事梗概

当代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赛林格 (Jerome David Salinger) 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The Catcher in the Rye) 于1951年出版, 是其唯一的一篇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多方面的展现了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主人公霍尔顿从纠结的青春期到慢慢融入社会生活的成长之旅。《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独特的书名是来源于苏格兰诗人彭斯的诗歌《从麦田里走来》, 该诗描述的是诗人自己站在悬崖旁边, 看着一群活泼的孩子在麦田里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这首诗给塞林格带来了灵感, 于是他想写一部关于青少年生活的小说来反映二战后美国社会思想混乱和人们精神危机的状况。

出生于美国中产阶级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 (Holden Caulfield) 是个16岁的中学生。他本性善良而又纯真, 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小小的霍尔顿立志想要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为孩子们守护一方净土, 让他们可以永远这么单纯天真地生活下去, 不被世俗的肮脏所玷污, 在爱的萦绕中茁壮地成长。但理想与现实终归是有差距的,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他倍感绝望和痛苦, 成人世界的腐败早已侵蚀了纯真的儿童世界。追寻与彷徨, 叛逆与守望, 这一系列过程, 正是对主人公心路历程的极好诠释。

二、霍尔顿成长的社会及家庭背景

二战之后, 美国踏上了“黄金时期”, 经济发展迅速,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高。但同时, 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创造性劳动价值减少, 工作趋于乏味, 体会不到以前劳动所带来的满足感, 现代资本价值观一步步取代了传统的社会价值观, 人们开始越来越疯狂地追求金钱,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冷漠。在这种情况下, 那些崇尚自由主义、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青少年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而霍尔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与此同时, 霍尔顿的家庭对其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霍尔顿的家庭经济实力强, 社会地位颇高, 但其父母对霍尔顿的教育却未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无法真正从其内心去关心霍尔顿。另外, 霍尔顿极十分反感主流的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 虽然他表面上放荡不羁、无所忌惮, 其实内心则是极其孤独和痛苦。单从霍尔顿所生活的社会和其家庭背景看, 他并不缺少物质的供给, 物质条件的优越使得霍尔顿更渴望内心世界得到满足, 他渴望心理得到安慰, 爱的滋养。

三、主人公对爱的呼唤以及其性格的转变

霍尔顿希望与同学建立友谊, 然而与同学的交流却总是很苍白。得不到同龄中的关怀, 在同辈中找不到可以畅谈心声的人, 霍尔顿转而将希望转移到成年人上。在成年人中, 对其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他的父母考菲尔德夫妇。但是, 除了当霍尔顿向老斯特拉德莱塔卖弄时曾说自己是“混帐州长的儿子”之外, 霍尔顿几乎就没有再提及他的父亲。对于母爱, 霍尔顿的言辞更是直接, 如“亲爱的妈妈, 把你的手给我吧。你干嘛不把你的手给我呢?”表面上, 他用这些话挑逗着同学阿莱克, 像是在嘲弄别人, 实质上却掩饰不了主人公单纯的内心以及对母亲爱的渴望。

在这种状况下, 霍尔顿将其最后的希望寄予他的小妹妹菲比, 转向了对儿童世界的爱的呼唤, 菲比的理解与开导使得霍尔顿重新体会到了最初单纯的爱。三天艰难痛苦的行程结束了, 原本胆小怯懦的霍尔顿也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和蜕变:从幼稚到成熟、从不敢面对到直面困难、从顽强抵抗到妥协屈服。无论哪个时代、哪个社会, 人的成长大都会遇到各种迷惘, 在一定阶段要经历一些困惑或变化。在人类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中, 在生命完全独立这种发展倾向中, 它们是成长和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幸运的是爱就在这个过程中宽容、接纳着不幸, 并进行适当的调解, 呵护着成长, 积极地引领着人成长的方向。

四、《麦田里的守望者》给青少年的现实启示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够在青少年中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最主要的一点是作家以细腻入微的笔法, 对青少年在青春期所经历的复杂的心理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并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纯真善良。小说语言风格独特, 以青少年的口吻讲述, 容易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进而引人深思。而主人公的精神蜕变以及成长经历对当代青年影响尤其重大。

参考文献

[1]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施咸荣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

[2]塞林格.麦田守望者[M].施咸荣译.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3.

[3]甄珍.一个“堕落”少年的反抗与妥协——《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6) :111-112.

[4]赵恩鹏飞.成长叛逆与精神守望——《麦田里的守望者》人物简析[J].海外英语, 2010 (03) .

[5]李雅琴.青春期的成长之殇——《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意义探析[J].学术纵横, 2013 (10) .

[6]吴朝霞.对爱的呼唤——以《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的成长为例[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2.

麦田里的少年 篇2

春天的田野真美啊!农民伯伯种的麦苗长得好极了,绿油油的一片。小草仿佛给大地铺上了绿地毯。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蜻蜓在空中表演滑行。大树也爆了芽儿,树下五颜六色野花随风跳舞。小明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忽然,他看见两只山羊在吃麦苗,他想:麦苗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可不能这么糟蹋呀,这可怎么办呢!小明急忙拿了一根鞭子去赶羊,可羊就是不出来,还在那儿拼命地吃麦苗。他又拔了几根青草去引羊,可还行不通。小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羊妈妈身边的小羊“咩”的叫了一声,小明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跑上前去抱起小羊就冲向养圈,羊妈妈果然中计了,也跟着小明往羊圈跑。最后终于把山羊赶回了羊圈。大家都夸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

麦田边上的少年 篇3

很多人在他的生活里进进出出,谁都对他客客气气,但谁都没有驻足的意思。

1

《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少年只有16岁,他叫霍尔顿。他不是蜘蛛侠蝙蝠侠或者忍者神龟,更不是被奥特曼打趴下的某某怪兽,他和他同时代抑或同国度的年轻人一样,轻狂而有活力,偏执而有梦想,他身上有着年轻的抱怨,年轻的不耐烦,年轻的胡思乱想……

周雨读这本书的时候,他的身影时常与另一个男孩的形象相互重合,以至于在恍惚之间,周雨分不清这是谁的故事。那个男孩叫广,姓李。与古代名将同名。

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媛媛后,对方只是冷冷地反问了一句:“是吗?”周雨忍不住反驳:“难道不是吗?”

“如果是的话,李广这辈子都不可能有什么出息了。”见周雨不解,媛媛继续解释道:“一个20多岁的大学生和一个16岁的中学生相似的话,唯一的可能就是前者太幼稚。”

周雨不死心,继续追问原因。媛媛笑了笑:“你不懂的。他没有你想得那么好。他比霍尔顿逊色多了,他连梦想都不曾拥有。”

周雨有些尴尬,只好低下头假装看书。她知道有些事,只属于媛媛和李广。

只是她不明白,既然这样不满意,为什么还要让别人心存希望呢?

彼时正是六月,南方迎来了雨季,大片的乌云压住城市上空,豆大的雨水随时都会落下来。谁也不知道,暴雨什么时候会倾盘而下。

2

媛媛学校有一条经常被学生调侃的规定:自愿参加社团可以加学分,没有这项必修学分不让毕业。

虽说这是霸王条款,但学生们再怎么调侃,规定依旧不改——真心不喜欢参加社团活动的同学是少数,真会为了这件事与学校对着干的学生更是从未出现。

但媛媛就是这样的学生。

趁着室友们都出去的空当,媛媛打电话给周雨求助。周雨在电话那头给她出主意,让她选一个轻松的社团,挂个名字混一下学分。她正在犹豫之际,敲门声与一个男生的声音传进耳膜:“你好,请问有人在吗?我是宿管办的!”

媛媛一听,赶紧开门。只见门外站着好几个人,手上分别拿着相机、相册和宣传单——原来是摄影协会来招新。他们进来后说的无非是加入摄影协会的种种好处,还没等媛媛反应过来,刚才敲门的男生就把一叠照片塞到她手上了。

“都是师兄师姐的外拍作品哦!”

“哦……”媛媛一边应着一边翻看。看到其中一张的时候她停了下来,指着照片问道,“李广拍摄?”

那是一张芭蕾舞女的照片,照片中的女孩穿着纯白的舞衣,她的脑袋枕在双臂之间,蜷缩在落地窗旁,任由夕阳的光斑落在身上。照片的右下角,有一行小字:李广拍摄。

谁知话音刚落,几个师兄师姐捂着嘴轻轻笑了起来。

“不,这是李广大学城,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室。”男生解释道,她“哦”了一声,抬头看他,正好对上他清澈的眸子。这时她才注意到,男生很黑很瘦,不高也不帅,唯独那双藏在眼镜片后面的眸子特别好看,仿佛懂得述说世间的众多故事。

这是一个会用眼睛来讲故事的人——这是周雨对他的第一印象。

“我就加入你们协会好了。”反正也想不到有什么社团可以加入的了。后半句她自然没说。

加入了摄影协会后她才知道,原来“李广”不是地名而是人名。这个名字属于敲门自称宿管办的男生。

李广在摄影方面并没有艺术天赋,那张芭蕾舞女孩的照片顶多算是“糖水片”,技术含量极低,但在摄影菜鸟媛媛看来已经是大师之作了。

有一次媛媛问他,大家都拿他的名字当笑话,他就不生气吗?他笑着说:“笑笑更健康嘛!何况我又不是摄影协会的人。”

媛媛一愣:“那你怎么帮摄影协会的人招新?”

“因为你们会长是我隔壁宿舍的兄弟。”

此时此刻,媛媛觉得自己被骗了。

周雨安慰她:“没事没事,反正我也加入了这个社团。以后有伴。”

周雨是媛媛的高三同桌,大学也不愿意分开,于是报了同一所学校的不同专业。和媛媛不同的是,周雨加入是因为想学自拍。

出乎媛媛意料的是,周雨很快就和社团里的其他人打成一片了,还与现任会长有着暧昧不清的关系。

3

媛媛的妈妈年轻时是个文艺女青年,岁月杀死了她的容颜,却抹不掉她的少女情怀,一听到女儿加入了摄影协会,二话不说买了一台单反相机给她当礼物,美其名曰“留下时光的印记”,实际上是希望女儿学好摄影后,把自己拍得瘦一点儿。

妈妈的这点儿小伎俩媛媛没有揭穿,拿着单反正要去找周雨玩,在路上恰巧碰上同样拿着相机的李广。

“哇,师妹连佳能70D都弄到手了。”他两眼发光地盯着周雨手中的相机看,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羡慕之情。摄协里面的都是初学者,有单反的人用的也是入门机,她一加入就捧着中级单反,难免不让人惊讶。

“我妈给我买的……”

李广忍不住惊叹:“有妈真好!你家缺儿子吗?”

周雨一听,“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计划生育你知道吗?”话音刚落,男孩笑了起来。

李广很热心,开始手把手地给她介绍单反相机的基本要素、光圈、快门、感光值、白平衡等等,全部给她讲了一遍。可是要记的内容太多,他说了一遍,媛媛还是不太懂,他又重新教了一遍。教完第二遍以后,天已经黑了。

无意之间,她瞥见放在李广手边的相机,机子上印着“500D的字样”,显示屏上有划痕,但看得出来,机身被主人反复擦拭过。

看见媛媛盯着自己的相机看,李广也不隐瞒。原来他爸爸是开照相馆的,给别人拍了八九年的证件照,偶尔也接拍婚纱,小本生意,没赚多少钱。但很爱惜自己的相机,见儿子来大学了,对摄影也有兴趣,就把自己的老伙计给他用了。

媛媛好奇,问他怎么没有加入摄协,他正色道:“因为我是宿管办的啊。”

媛媛眉头一皱,觉得他又在忽悠自己了。毕竟宿管办的人来过这么多次,除了摄协招新那一次,她从来没见过他。谁知还不到一个月,他真的和几个师兄师姐一起过来检查宿舍了。

彼时,几个女生正用凑钱买回来的电磁炉煮麻辣火锅。一听“宿管办检查宿舍”,大家都慌了,藏食材的藏食材,收碗筷的收碗筷,忙活了一阵,才故作淡定地开门。可是香味太浓,宿舍太小,藏不住秘密。

学校明文规定不可使用大功率电器,违者没收之外还要写检讨和记过处分。“宿管办”检查卫生和派发通知单之余,就是来没收大功率电器的。说这些东西几乎每个宿舍都有,但是否查出来才是关键。

或许是由于慌张,旧报纸下面的电磁炉没有藏好,露出了一个小角。媛媛眼尖,发现了漏洞,想挪过去用身子挡住检察人员的视线。一个看似带头的学姐故意清了清嗓子。她吓得一哆嗦,不敢动。

“没什么就去下一个宿舍吧。”李广说。

“怎么会‘没什么呢?”女孩反问。

“真没有呀。”说着,李广往她耳边靠了靠,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她会意地点点头,意味深长地扫了一眼这些大一师妹,带着身后一群面面相觑的人离开了。

临走前,李广回头对愣在当场的女孩们说:“以后东西要放好一点儿。”

再见到他的时候,媛媛问他那天跟学姐说了什么,他邪恶一笑:“我说这是我女朋友的宿舍,她给我面子,就走了呗。”

媛媛知道除了自己以外,他并不认识她宿舍的其他女孩,脸蛋顿时通红。尔后,她想起了什么,翻看了一下手机日历,末了,白了他一眼:“那天是愚人节!”

4

媛媛想起要翻看日历是因为她当天晚上就打电话向李广道谢了。

电话那头,男孩嘻嘻哈哈地说:“要谢我得以身相许啊!”

媛媛愕然,正在思考怎么回复,耳边又响起李广的笑声:“和你开玩笑的,今天愚人节!”

媛媛笑了笑,回复一句祝福的话,那边用半开玩笑的腔调说:“你真是的,当我女朋友居然还犹豫……哎,晚安吧!”

“晚安。”媛媛机械般地挂掉了电话,有些不知所措。

类似的话李广之前也跟她说过。

那天媛媛感冒,很早就躺下了,李广的一个电话把她从梦境中拉了起来。

“风雨操场有女生节表白晚会,你快来看吧!”还不忘补充道,“我也表白哦。”

“祝你成功。”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阵,才说:“好吧,那你好好休息。”声调之中带着失落。

后来媛媛从别人那里知道,那天晚上李广特意穿起西装打起领带,拿着鲜花一直在张望,别人问他这是在干什么,他直截了当地吐出“表白”二字,周围的人纷纷起哄。

可是,当晚会进行到高潮的时候,他却把花塞给旁边的一个男生。只见那男生单膝跪下,把花献给了不远处的一个女生。由于周围太吵闹,除了女生本人之外,没有人听清楚男生说了些什么,但看到两人抱在一起的画面,谁都知道了结果。

这对刚在一起的恋人媛媛认识——男生叫陈涵,是摄协会长,女生叫周雨。

据说当天晚上还有聚餐,但功臣李广没有出席,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第二天一早,他发了一条莫名其妙的朋友圈:会接受我表白的女生没有出现。

楼下那一连串的评论,他一句也没回。

摄影协会真的不是一个适合学习摄影的地方。像周雨这种过来学自拍的人不少,真懂摄影的没几个(这几个人后来都成了协会干事了),整个大学期间,除了 “欢迎新生大会”之外没有像样的全体活动。如周雨当初给媛媛建议的那样,这里是一个适合混学分的地方。

但媛媛确实学到了不少摄影方面的知识。教她的人是李广。

他喜欢拍照,更喜欢给朋友拍照,手中的相机让他结交了不少人。自己学校的大型活动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外校拍毕业照他过去帮忙,朋友们需要拍照留念他也参与。经常有人问他怎么过来这里了,他一笑,指了指不远处的某个人,说那是自己的朋友,专门过来给人家拍照片来着。

一来二去,喜欢结交朋友的他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人,他觉得这些人里,说不定日后会有一些可以帮上他的大忙。对此,陈涵背地里说他是个假惺惺的人。有时候忙不过来,他就打电话找媛媛,带她一起去给他的朋友拍照片,媛媛害羞又胆怯,拿着相机静静地跟在他身边,他叫她给谁拍,她就去给谁拍,拍完后把照片给他看,他指出优缺点让她回去改进。

渐渐地,大家都习惯了李广身边跟了个女孩子,有人调侃他,喊他李大师,说他业务繁忙,还带小秘。每每这时,媛媛都红着脸低下头。李广也不帮她解围,只是嘻嘻地笑。

李广很忙。除了摄影,他还去学跆拳道,学茶艺,学围棋,学乒乓球,学各种各样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事情。可是没学两天就放弃了,又学起了别的东西,媛媛问他原因,他说不合适,便没有再学,免得浪费时间。反正教他的人都是那些通过摄影认识的朋友,不用交学费,还能顺带联络感情。不管怎么着,李广都没吃亏。

有一次周雨拉着媛媛和摄协的几个人出去吃饭,席间聊起李广学艺的事,周雨笑称他是一个实际的人,一旁的陈涵有些不高兴,冷冷地说:“最后不就一无是处吗?”

在座的都是平日里玩得来的朋友,都知道他向周雨表白的时候李广帮过忙,纷纷指责他不够兄弟,谁知他闷闷地说:“谁帮谁还不知道呢!”弄得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吱声。

5

其实陈涵向周雨表白那晚,媛媛是有去的。

挂掉李广电话后,她满脑子都是他刚才说的话,于是穿好衣服就往风雨操场跑。

媛媛的学校规划得不好,草丛、树木和小路都多,唯独路灯少,晚上不太好走,媛媛快走到操场的时候,听到旁边的小道上传来李广和陈涵的声音。

他们正在做一笔关于“花”的交易。过程大致是陈涵下定决心向周雨表白,但没有买花,想要李广的那一束,谁知李广抬高了价格,两人为此争论了起来,最后李广败下阵来,以原价把花卖给陈涵。

听到两人的脚步声之际,媛媛一个转身,躲进了旁边的另一条小道。以免被他们看见。或许就因为这件事,陈涵对李广有了看法。她想。

李广的心思她不敢确定,但她能感觉到他对自己有些不一样。

70D很沉,除了拍摄外,李广都会主动帮她提相机。三脚架、反光板一类的东西从来不让她提。每次拍摄结束,有些人为了表示谢意,会送他们糖果饼干一类的小零食,李广接过来,转过身就塞到媛媛怀里。他知道她爱喝果粒橙,每次拍摄都会带上一瓶,自己喝的永远是自带的白开水。

可是,他又分明是一个很拮据的人,能乘公交的时候绝对不坐地铁,能坐地铁的时候绝对不打的。有一次去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拍摄服装秀,公交车等了许久都不来,两人只好打了二十多块钱的的士。媛媛注意到,那天拍摄的时候,李广显得特别急躁。

这时候她才有点儿相信别人跟她说过的话是真的。那人说,李广的父亲经营一家小照相馆,没赚多少钱,连老婆都养不起,所以他母亲很早就跟人跑了。李广向来都过着省吃俭用的生活。

她不知道一个这样的男生可以给予她什么。因此,每当李广提及关于喜欢她的时候,她都显得有几分急促不安——不是因为害羞,而是因为犹豫不决。

6

让媛媛做出决定的事情与相机有关。

她接到李广打来的电话,说是借相机。理由是他约了朋友出去外拍,相机不够用。还补充道,他用她的机子,他那台借给他朋友用。

媛媛有点儿犹豫,李广见状,连忙补充:“你就借我用一下吧,就一个下午……拜托你了。要不我满足你一个愿望好吗?什么愿望都行。”

她想了想,允许了。李广果然兑现了承诺,只用了一个下午就把机子完好如初地还给了她。但他忘记删除内存卡里面的照片了。

——他在撒谎。

媛媛翻看照片的时候,脑海里浮现了这几个字。如果相机是他在用的话,镜头里怎么可能会有几十张他的全身像呢?又怎么会有一个女孩子的自拍照呢?以媛媛这段时间学到的摄影知识来看,这女孩不会用单反,她只是把它当成自拍神器来玩。

媛媛认得,她就是那个穿芭蕾舞衣的女孩。她曾经问过陈涵,照片中的女孩是谁,得到的答复是“李广的表妹”,但摄协里谁也不相信这样的话。

事后媛媛试探性地问李广,那天和朋友去哪里拍摄,他笑着说去了咖啡厅拍文艺照,但相机存储卡里分明是公园的景致。

媛媛觉得委屈,但她什么也没问。因为她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如果一个男人开始骗你,他就会为你制造更多的谎言。

她在意相机,更在意李广是否真心对待自己。

从此以后,每当李广约她出去,她都找各种理由推掉,其实她很早就知道,没有她帮忙之前,他身边有过各种各种的摄影助手,尽管很多时候,他一个人就可以胜任手头上的拍摄工作,他找一个人帮忙,不过是为了与多一个人有联系与接触,并以此认识更多的朋友。

哪怕这些朋友之中,没有几个会在他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他。

在陪伴他的这些日子里,她发现除了自己以外,很多人在他的生活里进进出出,谁都对他客客气气,但谁都没有驻足的意思。

7

自从“相机事件”以后,他们偶尔会在偌大的校园里遇到对方。

换以前,她一定会暗自觉得这是缘分,毕竟学校很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人很难碰见。可如今,她每次都有意无意地跟他保持着距离。他也显得有几分拘谨。

终于有一天,她在偶遇他的时候,使用了他欠她的愿望:“我最近很忙,你要找人帮忙拍照的话,找别人吧。”

李广愕然。一直以来除了外拍邀请,他想不出其他可以与她一起出去的方法了。她是一个很勤奋的女孩子,她总是安静地跟在自己身后,认真地学习他教给她的摄影技巧。可现在,她连这样的邀请也不接受了。这个他曾经以为会在他生活中停留的女孩,最终还是像其他人那样要离开他了。他呢,却想不到一句挽留的话语。

媛媛不知道的是,那个女孩真的是李广的表妹,他是故意让她给自己拍摄照片的。也是故意把照片留在存储卡里面的。因为他想知道她是否在意自己。他希望她会像一些女孩子那样质问他,但她只问了他们那天去了哪里。

李广觉得自己挺失败的,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坚持下去的恒心,认识很多人却几乎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现在喜欢一个人,却连把她留下来的能力都没有。

“你看过一本叫《麦田边上的守望者》的书吗?”有一天,他给周雨发了一条这样的微信:“如果可以的话,把这本书介绍给媛媛吧。我觉得那个男孩和我挺像的。”

按下了发送键后,他又在对话框里编辑了这样的文字:

因为我希望,她可以记住我。

然而最终,他没有把这句话发出去。

周雨很快就给了他肯定的答复,李广知道周雨没有食言。因为他亲眼看到媛媛和周雨讨论这书的情景。他不是有意偷看两个女孩的,他只是想多看她一眼,哪怕只是一个背影也好。因此他才制造了许多关于两个人的“校内偶遇”。

也许媛媛是对的,他真的很幼稚,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相反的,霍尔顿比自己幸福多了,他干了很多荒唐事,但他知道自己的梦想是守望麦田。李广却只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想法去做各种事情,与不同的人接触。

一如他父亲当年一样。

父亲在开照相馆之前当过建筑工人、小摊贩、服务生……他尝试过很多职业,每一份工作的时间都不长,也不稳定,当他好不容易找到摄影这份喜欢的工作时,母亲已经因受不了而离开了。

李广抑制住走过去和媛媛说话的冲动,把目光移向窗外,彼时正是六月,南方迎来了雨季,大片的乌云压住城市上空,豆大的雨水随时都会落下来。谁也不知道,暴雨什么时候会倾盆而下。

他希望雨水可以快点落下来,越大越好,唯有这样,他才有勇气冲向雨中,对天空喊出心中的想法。

他希望有人可以陪伴在他身边,希望那个人安静地拿着相机跟在他身后,希望那个人名叫媛媛。更希望,那个人不要嫌弃他。哪怕他现在正盲目地干着很多荒唐事,但为了这个人,他会更加努力。

麦田里的巡线人 篇4

“哦, 是连占啊, 你看这麦子, 马上就要归仓喽。”秦英杰笑着感慨。

一听这话, 刘连占也顾不得纳闷了, 禁不住打开了话匣子:“那可不是, 过几天收割机就会进地。只是听说眼下正在闹电荒, 只有供电方面不出现啥纰漏, 麦子才能顺顺当当地进粮仓啊……”

正说着, 秦英杰的手机响了, 只听他“嗯嗯”、“啊啊”几声, 然后回道:“我们就怕耽误农户夏收, 这不, 我睡不着跑来巡线了。放心, 绝不放过一处隐患, 保证和乡亲们一起打个漂亮的丰收仗!”

这下, 刘连占明白了, 原来秦英杰是在为农户夏收做准备呢!看着他那认真劲儿, 刘连占不禁想起前一阵子发生的一件事。

5月2日, 浇地的水刚流进刘连占家的麦地, 可水泵突然“罢工”了, 急得他不知如何是好。正值节假日, 供电所能做到“电话叫, 电工到”吗?电话打了没几分钟, 穿着红马夹的秦英杰到了, 查明是电动机故障后, 及时帮他解决了大难题。后来才知道, 博爱县电业局为确保农户排灌无忧, 组织了近20支保电服务队, 不分节假日每天巡回于田间地头, 不仅帮农户解决用电难题, 还帮缺乏劳动力的农村家庭浇麦。

想到这里, 刘连占不禁感慨:“你们怎么看怎么像‘电保姆’!上次你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及时服务, 现在又看到了你们的超前服务。”

麦田里的荠菜散文 篇5

正月初九,骑着新大洲牌踏板摩托,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礼泉县尖张村。望着广阔无边的绿色麦田,好像一张巨大无比的绿色地毯铺在大地上,看着麦丛中夹杂着的荠菜,我心里有种说不清的亲切感,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我喜欢绿色,因为绿色象征生命。我喜欢绿色的树木,也喜欢绿色的麦田,更爱绿色的荠菜。肥嫩硕大的荠菜,绿油油的,对我来说就是人间的灵芝草。每年到了春天,我就想起了曾经给我童年带来幸福和欢乐,有关荠菜的.人和事。恨不得时间倒流,再回到童年,拿着小铲子,提着小篮子,来到麦田,挖几个荠菜,然后和小伙伴们嬉笑,一起奔跑在田间地头。

在我脑海,拿着小铲子,提着小篮子,与伙伴们在麦田里挖荠菜,是件最愉快的事了。那是我六、七岁的事了。外面的风呼呼地吹着,依然夹杂着寒冷。我放学后,便出了家门,叫了几个同龄的伙伴一起来到麦田。大家都低下头,蹲着挖那肥嫩流油的荠菜。我门约定谁挖到最大的荠菜,我们就推谁当“孩子王”。我们都争着跑在最前面,寻找最大的荠菜,生怕被别人抢去。就这样我们的头儿三天、两天一换,谁又挖到最大的荠菜,谁就成为新的“孩子王”。尽管我们觉得“孩子王”神气,可他篮子的荠菜却被捣蛋者拿走了,“孩子王”篮子的荠菜其实是最少的。不要以为“孩子王”骄傲,其实是最吃亏的。回到家的事情就是站在厨房门口,等妈妈蒸荠菜疙瘩吃。我津津有味地吃完荠菜疙瘩,然后就高高兴兴跑出去,寻找小伙伴玩去了。

后来考上广州中山大学后,常常幻想着将来有时间,一定要再去麦田,寻找世界上最大的荠菜。可自己的心愿,如漂泊在汪洋里的一条小船,永远失去了方向。后来,我大学毕业留在了大都市里,荠菜就成为孩时的蓝色之梦。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权力观解读 篇6

一、惩罚的温和方式

二战后的美国虽然是赢家, 经济发展迅速, 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冲击是巨大的。上层阶级牢牢把握教育体系这条命脉试图通过教育把青年一代制服于自己的权力监狱之中, 通过规训、惩罚建立自己的敞式监狱。权力是压抑的环境的化身。霍尔顿的父辈经历过二战, 战争的结果让所有人失望。权力的膨胀导致社会体制的虚伪。霍尔顿本是一个纯洁善良、热爱生活、有着崇高理想的青年, 压抑的教育使他彻底对学校失去了信心。学校就是规训权力的工具, 通过定位、时间限制、监视和改造, 把不合规范的个体驯服成规范的主体。他因逃学旷课, 荒废学习最后导致四门功课不及格而被开除。教育大环境让他厌倦了一切假模假式。虚伪的教育政策, 反复灌输的反共思想, 妄图把年青一代培养成思想落后、合乎规范的文化公民的狡猾伎俩被霍尔顿一一识破。在他看来, 这个“环境”就是凌驾于具体事物之上, 统治着世界, 支配着人类思想的非凡力量。学校在广告中吹嘘道:“自从一八八八年起, 我们就把孩子栽培成优秀的有脑子的年轻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个监狱式社会 (carceral society) , 维持着“规训权力” (disciplinary power) 的行使。规训权力主要是通过周密监视盯着周围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学校正反映了监狱式社会权力的运行情况。这所教养机构采用自己的强制活动:时间表、强制性运动、有规律的活动、保持沉默、专心致志、遵纪守法、良好的习惯塑造恭顺的臣民。然而, 当他的臣民违反他的活动时惩罚也就随之而来, 而且“隐蔽性和独立性都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仅凭社会规范的力量很难保证监狱式社会的安定, 于是相应的惩罚成为必然。它有自己的规则, 自己的技术, 自己的知识, 确定自己的规范, 决定自己的效果。霍尔顿违反校规, 破坏校律被开除正体现了学校利用权力监视在实施它强制的、隔离的、隐秘式的惩罚而非在众目睽睽之下制造强烈的恐怖效果。这种温和的惩罚让青年霍尔顿以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面对人生。

二、反抗:逃遁

“哪里有反抗, 哪里就有阻力”。对这个严重畸形的教育体制和充满尔虞我诈的社会制度, 不合群的霍尔顿毅然选择了反抗, 利用空间上的迁移逃遁。他希望逃离潘西中学, 更渴望逃离比潘西中学更加冷漠、虚伪、贪婪的现实。霍尔顿是以超常敏锐的观察力质疑一切, 他坚持理性的思考和自己的价值准则, 对庸俗的观念不屑一顾, 更不能容忍贪婪猥亵的校长, 顽固不化的同学和一个个的混世小圈子。《麦田里的守望者》展现了一个权力机构, 在这个机构中, 遵守话语规则的人也就是那些掌握控制权的人可以畅所欲言。他们所提倡的就是说服对他们俯首帖耳的人永远遵守这个规则。斯特拉德莱虽然与霍尔顿同样受到监狱式教育体制的压迫, 身心早已驯服于权力的深潭无药可救, 成了虚伪贪婪的代言人。正如福柯所说, 权力“把人不断地构成和塑造为符合一定社会规范的主体。它不仅有压抑功能, 而且还有创造和生产功能, 发展并规范它们。”出走前, 霍尔顿跟斯特拉德莱塔大打出手, 一方面是由于他抢走了霍尔顿心目中的琴迦拉格,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斯特拉德莱塔是个虚伪的小人。被驱逐出潘西中学之后, 他还是不回家, 而是出走美国遥远的西部。霍尔顿此时已有了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 他的话语遭到禁忌, 这也就意味着他对社会推行的主流思想产生怀疑, 同时也预示着统治者控制权力手段的落空。于是霍尔顿决定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 在孤独的小屋里度过余生。他对外界彻底的失望也体现在他戴上那顶红色鸭舌帽时所说的“那是打人的时候戴的帽子, 我戴了它拿枪打人”。

三、非法活动

严密的监视离不开社会规范服务于权力关系, 它通过教育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但规训权力并不是无所不在的, 本身不可能消除所有的反抗。反抗是监狱控制的自然产物, 规训权力不可能将所有的规训对象调教成顺臣良民, 结果是过失犯的形成, 监狱也就应运而生了。规训权力会遇到极端的个人反抗行为, 监狱是社会“造成甚至鼓励了一种过失犯环境的形成”。不堪束缚与禁锢的霍尔顿只是过失犯的一个代表。逃课旷课开除学籍逼得他只能反抗, 这是造成他犯罪的主要因素。其次, 学校的改造作用不充分, 教养技术的原始粗糙也必然酿造了过失犯罪的可行条件。小说中, 以斯宾塞为代表的古板腐朽的老教师只是一味推行虚伪的教育, 一味灌输书本上的知识, 企图把学生训练成“假模假式”的君子, 达到符合主流文化要求, 为资本主义服务的合格人才, 而以潘西中学校长为代表的人物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虚伪势利, 打着培养人才的旗号, 私底下干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些人物是“监狱”统治的掌权人物, 他们肆无忌惮地灌输给他的臣子“知识”, 规训臣民。但这一切都逃不出霍尔顿的眼睛, 反而使他更加反感低劣猥亵的教养手段, 最终刺激了他的“犯罪”行径。当看到旅店里的种种怪人, 霍尔顿开始模仿他们的样子, 满嘴脏话, 酗酒, 抽烟, 花钱冲动以及滥交异性, 完全是一个垮掉的青年形象了。

结束语

权力机制织成一张可以收进一切的大网监视着每一阶级的社会生活内容。处于社会底层的霍尔顿是这个制度下的牺牲品, 然而他的力量太弱小根本无法撼动这强大的权力机制, 最终只能逃离。本文结合福柯的权力观对《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分析, 让读者清晰地看到这双无所不在的监视之眼, 通过思想的监禁以及规训、惩罚方式等措施让他的臣民自觉遵守纪律。形形色色的极权踪影在物欲纵横的美国社会暴露无遗。该小说对专制统治进行深刻披露, 留给人们永恒的警示和启发。这种极权主义笼罩着整个美国社会, 让试图反抗的人只有以“疯癫”告终, 用沉默来换取自己的容身之地。这令人窒息的规训权力制度让处于边缘地位的人群谨小慎微时刻保持警惕。

参考文献

[1]阿兰.谢里登.求真意识——米歇尔.福柯的心路历程[M].尚志英, 徐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2]陈祝华.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看《美丽新世界》[J].沂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

[3]郭佳.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综述[J].太原大学学报, 2002, (3) .

[4]罗世平.精神病情节透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6 (3) .

[5]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 杨远婴,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6]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 杨远婴, 译.北京:三联书店, 2010.

[7]王士红.用福柯的权力理论解读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 (12) .

[8]杨卫东, “规训与惩罚”——《土生子》中监狱式社会的权力运行机制[J].外国文学, 2002, (4) .

麦田里的少年 篇7

冲突在《现代汉语大辞典》中的意义分为: (1) 争执, 争斗; (2) 矛盾激烈化; (3) 互相矛盾、不协调。因此, 争吵、反对、争执等不同程度的冲突都属于冲突话语。国内, 对于争吵话语在日常交际中冲突的关注较多。李祥云、张德禄 (2007) 对争吵话语结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赖小玉 (2013) 对夫妻之间冲突性话语探讨了语境顺应论、冲突意图和语言的选择。还有不少学者从性别、地位、话语权、隐喻性冲突话语等方面研究冲突话语。Kakav (2001) 从四个角度对话语冲突进行分析: (1) 冲突的结构特征; (2) 冲突的交际策略; (3) 冲突的协商; (4) 冲突的意义。本文使用《麦田》这个文学文本为研究对象, 采用定性的方法, 从话语结构特征以及冲突话语结构修补两个方面分析争吵话语。《麦田》结合主人公在交际中发生分歧, 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 使交际中断或停止, 并通过不同的冲突结束方式来推进《麦田》语篇的文学主题和人物性格特征。

2《麦田》争吵话语分析

2.1 语料与方法

争吵通常发生在两者或两者以上, 在不愉快的环境下发生, 具有一定的负面性及排斥性, 所以, 很难收集日常中争吵话语作为语料来研究。本文所用语料来源于文学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人公Holden (霍尔顿) 因被学校开除, 在纽约独自闲荡三天, 接触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 继而产生不同的矛盾和冲突。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 借鉴冲突话语研究方法, 从争吵话语结构及其修补两方面进行分析。

2.2《麦田》争吵话语结构分析

本文研究基于《麦田》的语料, 重叠与打断, 重复, 侮辱及偏好结构, 人身攻击等结构特征在《麦田》体现的淋漓尽致, 推动文学情节的发展。重复和打断与重复这两种形式更为突出, 所占比例最大, 其次, 侮辱和人身攻击所占比例超过偏好结构。因为, 主人公Holden被开除后出走三天, 亲身经历了许多社会的黑暗和不平, 这与叛逆、纯洁青少年形成强烈的反差。于是, 冲突和矛盾便无法避免。除此之外, 主人公正处于青春期, 性格直爽刚烈, 这就很容易发生冲突, 并通过辱骂和武力来解决矛盾。

2.2.1 重叠与打断

《麦田》许多场面和插曲被霍尔顿的一路“旅行”经历串连起来。Brown (1980) 打断不仅仅是对话轮规则的违反, 还是对语言和社会行为规范的违反, 会因说话人的目的和个人交际策略不同而有所不同。于是, 打断越多, 争吵局面越激烈, 双方的冲突越大, 话语无法自然发展。例如:

Ackley:He's got this superior attitude all the time;Ijust can't stand the sonuvabitch.You'd think he—

Holden:Do you mind cutting your nail over the table, hey?I’ve asked you about fi fty—

Ackley:He's got this doddam superior attitude all the time.I do not even think the sonuvabitch is intelligent.He thinks he is.He thinks he's about the most—

Holden:Ackley!For Chrissake.Willya please cut your crumby nails over the table?I've asked you fi fty times.

(He started cutting his nails over the table, for a change.The only way he ever did anything was if you yelled at him.)

从这段对话中, 双方为了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互相打断对方, 使得话语始终陷入“打断——重复——打断”的泥沼中无法前行, 直到Ackley最后妥协把指甲剪到另外的桌上, 冲突才得以消除。Deborah Schiffrin (1985) 在研究冲突话语是认为:一方对另一方的质疑是以合作的态度为前提, 然而在争吵中, 对方都是不合作的。正是这一冲突话语能够很好体现主人公在相互交际的动态过程选择打断和重叠这一话语机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以言行事的内在原因。《麦田》中, 共有23处打断, 其中一旦双方有争执或争吵, 打断和重叠就会出现, 且多是身份高或年龄大的人打断对方, 也是8处是同辈之间的互相打断, 这种打断和重叠的话语机制推进了《麦田》的情节发展。

2.2.2 重复

从微观层面上看, 重复使其语篇加强连贯性, 起着回应和再现作用, 是证实, 澄清, 强调语言使用手段之一, 按照重复语言形式, 功能及其分布, 可以分为:强调性重复、交流性重复和交际性重复 (李悦娥、范宏胜2005) 冲突话语则属于交际性重复, 多表现在句法和词汇上的重复。《麦田》中, 重复的比率越高就越能充分证明主人公揭示隐藏在“文明”面纱下的种种丑态。

Phoebe:My clothes, I am going with you, can I?Okey? (1)

Holden:What? (2)

Phoebe:I took them down the back elevator so Charlene wouldn't see me.It is not heavy.All I have in it is two dress and my moccasins and my underwear and socks and some other things.Feel it.It isn't heavy.Feel it once…can't I go with you?Holden, can’t I, please. (3)

Holden:No, shut up! (4)

Phoebe:Why can't I?Please, Holden!I won't do anything—I will just go with you, that's all!I won't even take my clothes with me if you don't want me to—I'll just take my— (5)

Holden:You can't take anything.Because you are not going alone, so shut up. (6)

Phoebe:Please, Holden.please let me go.I'll be very, very, very—You won't even— (7)

Holden:You're not going, now.Shut up!Gimme that bag. (8)

(Phoebe started to cry)

我们发现这段话语都是A—B—A—B式的重复, 句子与句子之间重复则是分岔行列, 如:T1、T3、T5、T7是重复一个话题;而T2、T4、T6、T8则是强调自己的意图。Phoebe使用了反问、疑问、祈使等句式来表明她的意图:I am going with you.而Holden使用Shut up!否定性表态语反驳对方想法和要求。祈使句是讲话者向听话者发出的指令、指导、请求, 就形成了一个指导性语篇, 这种指令与其内容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冲突的交际功能。而Shut up!等直接的言语行为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损害了听话者的利益, 违背了礼貌原则, 加深了矛盾。

2.2.3 侮辱和人身攻击

《麦田》的侮辱和人身攻击性话语很多, 从另一个侧面反映Holden消极、粗俗、愤世嫉俗的性格, 而这些性格特点也正是他所受当时文化环境的思想及价值观念的写照。而这些恰恰因为这些冲突话语精确, 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最典型的就是Holden在旅馆里, 被一个妓女Sunny和一个电梯工Maurice合伙拉皮条的敲诈勒索。

Holden: (I still had my arms folded and all) Leave me alone.Get the hell out of my room.

Sunny:Hey, Maurice.Want me to get his wallet?It's right on the wutchamacallit.

Maurice:Yeah, get it.

Holden:Leave my wallet alone!

Sunny:I awreaddy got it.See?All I am takin'is the five you owe me.I'm not crook. (She waves five bucks at me)

Holden: (I started to cry) No, you are no crooks, you're just stealing fi ve—

Maurice:Shut up! (he gave me a shove)

Sunny:Leave him alone, hey.C'mon.Hey.We got the dough he owes us.Let's go.C'mon, hey.

Maurice:I am comin. (but he didn't)

Sunny:I mean it.Maurice, hey.Leave him alone.

Maurice:Who's hurtin'anybody? (he snapped his fi nger very hard on my pajamas) what'that?What's that?What am I? (He put his hand behind his ear, like a dead guy)

Holden:You're a dirty moron.You're a stupid chiseling moron, and in about two years you'll be one of those scraggy guys that come up to you on the street and ask for a dime for coffee.You'll have snot all over your dirty filthy overcoat, and you'll be— (Then Maurice smacked me.I didn't even try to get out of the way or duck or anything.All I felt was this terrible punch in my stomach) .

这段话语则是主人公挣扎时说出来的话, 用了dirty moron、chiselling moron、scraggy guy等侮辱性话语, 话还未说完就狠狠地受了一拳, 这些话语激怒了听话人, 产生了殴打的语力取效。这深刻揭露了社会黑暗丑陋面, 同时反映了主人公痛恨这个金钱统治下的城市, 诅咒人们为追名逐利而进行的尔虞我诈的社会状况。

2.2.4 偏好结构

在毗邻应对中, 有的始发语可以配对若干个应答语, 但是这些应对语并不一定具有同样的适合性。根据Levinson (1980) 的观点, 在说出不合意的应答语之前, 一般的情况: (1) 有较长的延迟; (2) 有表示不合意的标记; (3) 对不能说出合理的应答语作出解释; (4) 有拒绝成分。事实上, 偏好结构最基本的规则取决与社交面子观, 反映基本的社会话语。但是, 在冲突话语中, 否定对方的观点或故意转移话题甚至保持或用肯定的言语行为来表示不可取结构 (dispreferred organization) .例如:

Holden:Hey, I got a fl it for you, at the end of bar.Don't look now.I been saving him for ya.

Luce:very fuuny.Same old Caulfield, when are you going to grow up?

Holden:How is your sex life? (Luce hated to be asked him stuff like that)

Luce:Relax;just sit back and relax, for Chrissake.

Holden:I am relaxed.How's Columbia?Ya like it?

Luce:Certainly I like it.If I didn't like it.I would not have gone there.

Holden:What're you majoring in?Perverts?

Luce:What are you trying to be—funny.

Holden:No.I am only kidding.Listen, hey, Luce.You are one of these intellectual guys.I need your advice.I am in a terrifi c—

Luce:Listen, Caulfi eld.If you want to sit here and have a quiet, peaceful drink and a quiet, peaceful conver—

Holden:All right, all right, relax...No kidding, how is your sex life?You still going around with that same back you used to at Whooton?The one with the terrifi c—

Luce:Good God, no.

无聊的Holden约Luce (卢斯) 在威客酒吧的一段对话。Luce是曾经在伍顿上学的学生辅导员, 在霍尔顿看来, 卢斯对他的辅导仅仅是聊性。所以, 一见面霍尔顿就开诚布公地问他有关性的话题。上述例子表明, 答话者Luce用肯定、缓和的方式应对发话者的讥笑, 这貌似违背了偏好结构理论, 因为答话者应该予以相关的对抗性回答。相反, 卢斯却用funny、relax等词来拒绝回答霍尔顿的提问。一方面显示他内心对这个话题反感和不满, 另一方面使霍尔顿的追问言语失效, 也失去了语用关联。卢斯在认知能力上已经明白霍尔顿故意在嘲讽他, 使他难堪, 双方冲突便达到顶峰, 话题无法正常发展下去。于是, 霍尔顿不得不转移话题。一方用低调、缓和的语气回复对方尖酸、讥讽的质问, 维护了自身的地位和面子。同时也反映就连学校——这块相对纯净的土地上, 也出现道德沦丧、浑浊不堪、爱慕虚荣等现象。这也许是霍尔顿要离开学校出去流浪的原因之一。

3《麦田》争吵话语的结束与修补

无论争吵话语发展多么激烈, 迟早都要消停。有些学者总结冲突性话语结束有以下几种方式:转移话题、妥协让步、第三方介入、一方获胜、退出、客观环境中止和诙谐幽默这七种。 (高萍, 2007) 一方获胜是指由于一方执意的坚持而使对方不得不接受对方观点、指令, 使得另一方利益明显受损, 在冲突中以沉默、哭泣甚至放声大哭来表达自己的愤慨和不满。妥协让步则是经过几回合的唇抢舌战, 一方被另一方说服, 接受对方的质问或观点或服从对方的指令。但在《麦田》中笔者发现, 争吵话语的消停主要是一方获胜、转移话题、退出、妥协让步。并且所占比例也不同。《麦田》中的冲突话语结束多半是一方获胜和妥协让步, 只有少数情况下使用转移话题和退出等修补方面, 避免在冲突中受到人身攻击。

为什么一方获胜和妥协让步在《麦田》中所占较大比例?因为主人公年龄较小, 所处地位不高, 话语权地位处于弱势。一旦与他人发生冲突, 只能出现“胜者为王, 败者为寇”和“乖乖就范, 妥协让步”的局面, 使得霍尔顿要么是哭泣发泄愤怒, 要么是默默忍受社会的罪恶和虚伪来修补冲突, 最终才能结束冲突。总之, 由于冲突性话语参与者的价值观、个人性格、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差异, 使得冲突话语存在不同的修补方式来消停。

4 结语

基于《麦田》争吵话语的语料分析表明:首先, 在争吵话语结构中, 重复和打断、重复这两种争吵形式最为突出, 所占比例最大, 次之为侮辱和人身攻击结构, 偏好结构所占比例最小。这些话语冲突形式各异, 结构多样。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生动刻画了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 凸显了《麦田》的文学主题, 并成为该文学作品的主要语言特征。其次, 《麦田》中争吵话语的消停与修补, 多半是一方获胜和妥协让步, 只有少数情况下使用转移话题和退出等修补方面。最后, 研究争吵话语的另一个目的则是人们在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效地利用积极性冲突话语, 并灵活地选择各种冲突修补方式, 化干戈为玉帛。

摘要:争吵话语作为冲突话语的一个次类别, 有其自身显著特征。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 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争吵话语结构特点以及话语结构结束、修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旨在揭示争吵话语的构建, 突出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麦田里的少年 篇8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于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透过青少年的视角批判社会的长篇小说。该小说透过一个生活富足的青少年主人公霍尔顿的视角, 细腻地剖析出了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全文通篇表现了霍尔顿这个拒绝长大的青少年, 一种因无法承受成长带来的责任的深深压抑感。他执著于年少时期的无忧无虑, 执拗于成长的复杂世界与童年的单纯天堂之间。在许多读者和评论家眼中, 塞林格写出的不仅仅是一个矛盾着的、需要精神治疗的孩子, 更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物质社会将人们边缘化、异化的黑暗面。

二、霍尔顿身上的叛逆与矛盾

(一) 霍尔顿的叛逆与时代特征

在青少年时期, 人们都会觉得莫名地承受着来自社会与未来的巨大的压力, 然而在担忧的同时又无法很好地处理这些压力。正如书中的霍尔顿一样, 他认为自己所面临的世界是一个尔虞我诈的邪恶的世界, 既无法理解, 又不想被此玷污, 卡在纯真童年与复杂的成人社会的进退维谷之间, 游荡在身心的纯洁与身外复杂世界的边缘之中。在小说中, 我们会发现霍尔顿对于外在世界用的最频繁之一的词便是“phony”, 为“欺骗、骗子”的意思。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同学, 一律都是骗子, 都不是在用心同他人交往。不难发现, 霍尔顿在同别人接触的时候, 总是处在一个小心翼翼的敏感的状态之中, 去探究他人究竟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动机, 是否存有一颗善良的心。

文章中, 年少的霍尔顿并没有因离开了学校、到达了纽约而兴奋, 而是更加地压抑和忧愁, 他的不断的自我挣扎与矛盾正是作者想要表达出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执拗之一:人们自身在不断坠落, 却又渴望停止堕落, 扭捏于社会规范与伦理道德之间, 却又在为社会道德的沦落而烦躁着。这种堕落着的、混乱着的道德, 是存在于很多青少年, 乃至当时的社会青年身上的。它揭示出了作者的深深的失望。

(二) 霍尔顿的矛盾与时代特征

整部小说当中, 主人公霍尔顿一直在极力维护着自己内心的纯真世界, 不想置身于骗子的世界当中。实际上, 在青少年处在这种矛盾时期的时候, 这种心理状态是十分正常的。他们常常由于感到困惑和对现实世界的怀疑而倍感窒息, 就如同没有了水的鱼一样。霍尔顿一直处在一个挣扎的状态, 在学校里, 挣扎着要离开这所全是骗子的地方, 到了纽约, 又一直挣扎在渴望摆脱大人世界的肮脏, 保护孩童世界的纯洁当中。他的年龄和身份提醒他必须面对这种剧烈的对比, 并且去接受全部。然而霍尔顿却执著地拒绝这种现实的提醒, 执著于自己纯真的梦之中, 来抵抗成长带来的现实。

在小说当中, 当描述到霍尔顿的妹妹菲比睡觉时, 霍尔顿对于成人世界和孩童世界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再一次显露出来。菲比的半张脸沉在枕头里面, 嘴巴微张, 霍尔顿认为“可爱极了”。但当联想到成年人睡觉的姿态的时候, 霍尔顿的反应却变成了“你看那些大人, 睡觉的时候张着嘴都显得那么的龌龊和邪恶。孩子们的睡相多么正确, 就算是把枕头睡到了一边儿去, 也是正确的睡容”。不难看出, 霍尔顿拒绝成长和成年人的世界已经到了边边角角的方面, 就连睡姿方面都是孩童要比大人好得多。诚然孩子相对于成年人要天真纯洁了许多, 他们不谙世事, 简单直接。然而霍尔顿对此的反应有些过于激烈, 时时且事事不断地将他们进行着对比。塞林格对于主人公这样的描写, 不仅仅写出了他对于纯真世界的渴望, 写出了霍尔顿这个精神需要治疗、不愿面对长大的青少年精神紧张的症状, 更以此批判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浮躁与虚假。在那样一个思想贫乏、情感疏远的时代, 人们的冷漠与固守的制度很容易产生被社会异化了的人, 他们渴望用自己无力的退化抵抗来自外界的改变。

三、总结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经出版便大获好评, 甚至被认为是造成几起凶杀案的精神导火索。然而主人公霍尔顿仅仅是以一个不成熟、精神上需要进行纠正的青少年形象出现。他是社会和学校中的怪人, 也是千万个拒绝接受现实的懦弱者。总而言之, 霍尔顿的形象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即混乱和矛盾, 更重要的是他揭示了二战之后战争对于美国民众心理的影响, 并提醒人们对于社会异化现象的关注。

参考文献

麦田里的少年 篇9

关键词:垮掉的一代,反英雄主义,守望者,心理教育

传统的文学作品中, 主人公的形象多数为高大威猛、机智多谋。与之相反, “反英雄”, 或称之为反正统派的主人公, 则是被赋予了落魄与失败的命运。他无能、倒霉、笨拙、愚蠢、滑稽之极。描写此类反英雄主义的作品即为反传统小说。这类小说试图打破传统小说“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及写作形式, 其主要特点为:无明显场景, 情节分散, 角色拓展甚微, 表面分析详细, 时间顺序时刻变化, 开端结尾不断轮换等等。

首先, 表现在主人公身上的反英雄主义特质。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 年仅16岁, 却对人生和世界充满困惑与厌倦。他憎恨周遭虚假的事物, 渴望逃离成人世界寻求一份纯净与真实。与此同时, 却耐不住好奇去尝试世俗的灯红酒绿, 夜店宿醉, 寻欢作乐。然而本质上, 他仍然希望可以探索并追寻生命的真谛 (例如, 纯真的爱情) 。在内心深处, 他希望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满怀沮丧, 却单纯、敏感、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霍尔顿的反英雄主义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与朋友和同学的关系

小说的主线贯穿了霍尔顿与他人交往的关系问题。文中, 他反复强调自己的孤独, 对于结交朋友愈发绝望的尝试。故事的开始, 他是击剑队的“倒霉”领队, 却被队友排斥;当大伙都在为学校的橄榄球赛加油助威时, 他却独自一人。他与同学的关系毫不牢固:跟阿克莱谈话聊天的同时, 心里却在鄙视他, 并告诉读者实在“对他没什么好感”;尽管有时崇拜斯特拉德莱塔, 可最后跟他狠狠打了一架, 并离开了潘西学校。

二、与家人和长者的关系

霍尔顿与父母的关系非常疏远, 在他眼里, 父母并没有真正关心过他, 因此他们之间无法形成一种信任和理解的家庭关系。文中出现的两位长者, 斯宾塞先生和安东里尼先生, 是霍尔顿觉得还可以相处的人。可是他们也总是一副说教的姿态灌输所谓的成功人生经验, 让他无法忍受, 厌烦至极。不难发现, 霍尔顿尝试着与别人沟通, 然而这些尝试, 只会让他觉得虚伪和假装。而这也恰恰表现出, 他只有跟那些修女们和妹妹菲比的交流, 才能感觉到自己的真实性。

三、童年的回忆和懵懂的爱情

那些逝去的美好, 让他时常回想。当说起小时候和哥哥们玩耍的场景, 他会神采飞扬;当谈起和弟弟艾里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 他会满面欢喜。而这些在他现在的生活却荡然无存。和女孩琴相处的那个暑假, 是他唯一一次觉得“恋爱”的甜蜜时光。之后在纽约, 他们失去联系, 也让他终日惶恐, 那段美好的回忆就此消逝。而俗气的莎丽, 某种程度上作为琴的替代, 是霍尔顿另一段糟糕的人际关系的体现。和莎丽十分短暂的一次约会中, 霍尔顿高谈阔论性的话题, 他认为只有这个话题能使他显得更为成熟, 有男人味, 结果反而让对方觉得尴尬无比。

四、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霍尔顿大部分的故事是关于他对所处社会的价值观的反抗。他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倍感失望。在他眼里, 金钱是无足轻重的。他羡慕修女们, 认为她们才会真正关心身边的人, 而所谓的成年人只会疯狂追逐物质和财富。霍尔顿就读的中学——潘西, 校训是将学生们塑造成“对社会有价值的人”。霍尔顿对此大肆讽刺, 他拒绝接受学校灌输的价值观, 一次次的抵触反叛, 却也因此被所有学校拒之门外。此外, 霍尔顿眼中的纽约人也体现了他自己坚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他认为纽约人既堕落又势利, 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以及别人看待自己的眼光。文中的妓女和电梯工正是纽约社会堕落腐败的一个缩影。霍尔顿无法忍受这个社会强加给人们的要顺从、攀比的价值观, 表面上, 他试图融入适应, 而内心却拼命反抗, 最终这种矛盾导致他精神彻底崩溃。

五、天真而幼稚的心态

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正值青春期, 介于儿童和成年之间的一段特殊的过渡期。霍尔顿在这个过渡期面临的种种困难构成了本文的主体部分。他的心理变化过程其实是扭曲的, 最终也并未达到所谓的“成熟”。在某种程度上, 霍尔顿害怕成长, 不敢面对成人后需要承担的责任。他一次次故意考试不及格 (尽管他非常聪明) , 仅仅为了一个幼稚的梦想——逃离, 去冒险。他试图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现的像个成年人, 结果反而更加糟糕。第一次尝试饮酒, 喝的烂醉如泥, 失手打碎了给妹妹的礼物;第一次叫来应召女郎, 对于经验老道的她, 困窘的却想落荒而逃。每当此种情况发生, 霍尔顿就无从招架, 内心与行为的矛盾逼迫他隐退到幻想的世界。文中最重要的场景如是描述霍尔顿纯真的理想:“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 附近没有一个大人, 我是说——除了我。我呢, 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 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 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 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 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 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 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施咸荣译本《麦田里的守望者》)

其次, 体现在小说结构和语言方面的反传统主义。如前所述, 反传统小说写作形式和特点变化多样:故事场景转换迅速, 语言词汇风格独特等。

六、结构方面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讲述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第四次被学校开除之后, 因害怕父母责备而流浪在纽约三天两夜的经历。故事首尾两章描述的场景框架则是设定在加利福尼亚的一所精神病院。故事的中心围绕霍尔顿在纽约的经历, 而中间也穿插了许多童年往事的闪回片段, 即典型的插话式结构。不像传统小说的结构, 按照紧凑的时间顺序, 具备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情节特点, 本文衔接了主人公当前生活和往事回忆的各种重要情节, 不时闪退闪进, 从而更加细致鲜明刻画了一个青少年如何不安、困惑得迈入成年。

七、语言方面

小说从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展开情节。这种方式使得一位16岁的青少年形象顿时鲜明起来, 跃然纸上。霍尔顿的语言是他反英雄主义的集中体现。一般来说, 青少年应该是积极向上, 乐观阳光的群体。霍尔顿却恰恰相反。他厌倦功利的社会, 虚伪的人们, 消极悲观, 所以麻醉自己。与此同时, 面对必须要迈入的成人世界, 心思敏感的他又充满好奇。他渴望倾诉却欲诉无门。因此, 他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不满和厌恶感。

首先, 脏话的使用。通篇来看, 霍尔顿说脏话可谓一大亮点。比如“Crap”、“hell”、“my ass”等等都被他长挂嘴边, 这也是他情感宣泄的一种手段。正是如此, 一些评论家和家长们认为霍尔顿是反面教材, 坏孩子的榜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文中结尾处, 他郁闷得涂擦菲比学校墙上的涂鸦字“fuck you”, 他讨厌这样的词眼, 会毒害儿童的词眼, 会使人堕落的词眼。也再次显示了他的矛盾心理——抗拒成人世界, 维护天真纯朴。

其次, 主人公的口头禅。例如, 霍尔顿经常说“it really was”或“I really was”, 好似他想让大家相信却又十分担心大家会不相信;另外“that kills me”, 是用来表达让他开心的事情;“phony”也是霍尔顿用来形容人或事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用词。这些用词使霍尔顿的说话方式独树一帜, 连读者有时也会对主人公的表达和意图颇为困惑。这些特点均有别于传统小说的主人公角色。

最后, 模糊的表达。作者将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方式处理的十分含糊。霍尔顿经常说他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一件事情, 抑或他搞不明白为什么要跟某个人说一件特定的事;他经常想告诉我们他的所思所想, 可是却无法从这些想法中得到任何结论;他说有些事情让他难过或“blue as hell”, 却解释不了究竟为什么;许多场景中, 他试图想告诉我们他的遭遇, 结果往往是一个字总结——“stuff”。例如:故事的高潮部分, 他坐在旋转木马上, 看着妹妹菲比, 打心眼里觉得高兴幸福, 想要表达却无从开口。从这个方面来讲, 霍尔顿不能被定义为传统小说中的“英雄”主人公形象, 因为学业失败, 处事不顺, 甚至无法清楚得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传统意义来讲, 这是个失败的形象, 是反英雄主义作品典型的人物特点。

反英雄主义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旨, 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是最早的反英雄主义的代表人物。在退去青涩、步入成年的过程中, 他遭遇了迷失。一方面, 看到成人世界的虚伪和堕落, 他倍感失望, 因此不想长大。他希望保持童真, 逃离现实, 成为“守望者”。另一方面, 成人后的生活到底怎样?他倍感好奇, 因此试图体验。体验的失败更加刺激了他的绝望。如此反复的矛盾最终导致他精神崩溃。

作者杰·戴·塞林格基于自身经验, 刻画了一位栩栩如生的问题青少年。二战带给美国胜利的荣耀和财富, 却也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垮掉的一代”, 未成年人的教育, 物欲横流的社会等等, 所有的问题通过一个16岁的少年展示出来。这也向我们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 应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今社会, 出现在青少年时期的“青春期反叛”即是反英雄主义的体现。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 名目繁多的信息装置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简易。未成年人, 介于成年和儿童之间的群体, 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更为强大。他们对外界的变化, 潮流的更替更为敏感和好奇。然而, 在获取或追逐这些信息和潮流的同时, 他们尚未完全成熟的心智并不能真正分辨是非好坏, 去粗存精。很多时候, 他们只是一味的模仿 (就像霍尔顿一样, 模仿成年人泡吧、醉酒、叫应召女郎等) 。模仿成年人的举动, 模仿他们认为潮流的东西, 而这些讯息来源于电视节目、电影、网络等等。随之而来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 全球各国未成年少女怀孕的人数持续上升, 而年龄却越来越小。怀孕者90%会选择堕胎。此外, 未成年人犯罪和自杀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职场压力随之增加, 多数父母为了事业无暇分身照顾孩子。由于缺乏与父母和沟通以及家庭的关爱, 青少年与长辈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他们讨厌大人的说教, 也鄙视上代人的经验之谈。而在学校生活中, 比起学生的心理教育, 校方和老师貌似更加关注成绩和升学率。如此一来, 未成年人失去了学习成长的两种最重要、最积极的途径——父母和老师。在步入成年的过程中, 他们好奇、羡慕成年人的生活和某些“特权”;另一方面, 他们内心犹豫、困惑, 一味模仿成熟带来的伤痛和代价。长此以往, 这种矛盾势必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 尤其是树立自信、积极、正确的人生观, 是全社会和每个家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麦田里的少年 篇10

关键词:困惑,垮掉的一代,顿悟,背叛成长

《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美国小说家)又名《麦田捕手》,是一种另类生活经验在文本上的体现,它源于无敌的青春,源于青春的躁动,也源于青春的不安和困惑,若能以王朔的痞子式语言风格来翻译,也许,更能还这本书的原来面目和语言魅力,更加契合与传神。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是霍尔顿,他是一个四门功课都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的15岁少年。他倒扣鸭舌帽,穿大号风衣,抽烟、醺酒,满嘴“他妈的、混帐”。因被开除而又不敢回家而开始了他维时几日的流浪生活。他厌恶这个世界,他认为大人叫他读书就是为了以后能买辆“混帐凯迪拉克”,他讨厌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自己却挥霍无度,说自己“不是把钱花了就是扔了,是个十足的败家子。讨厌别人谈论酒和女人,自己却醺酒、恋美色,并且在流浪的几天里糊里糊涂地找来了妓女。自己想的和做的无法统一使他痛苦万分。他所唯一敬爱的老师也竟是个同性恋。就在这重重矛盾中,他无法自拔,最终躺在了精神病院中。其名字的由来在其书中有这样一段的对话也许可以注解说明:“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的当代美国文学中,有两部小说经过三十多年时间的考验,已被认为是“现代经典”,其中一部就是本书。本书篇幅不大,只十几万字,却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可以说开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从表面上看,霍尔顿不求上进,抽烟、喝酒。乱谈恋爱甚至找妓女,简直是个糟糕透顶的“坏孩子”,如果光看这些外表上的不良倾向,当然无法真正理解像霍尔顿这样的孩子,而我们多少成年人却往往用简单、粗暴、主观的方法去对待青少年(包括自己的子女),从而造成或加深两代人的隔阂(也即西方所谓的“代沟”)。

本书作者以犀利的洞察力解剖青少年的复杂心理,透过现象观察精神实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既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纯朴、敏感、善良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青春变化期青少年的特点,无怪乎在西方社会里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巨大反响,而且不少成年人也把它看作启发自己理解年轻一代的钥匙。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还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霍尔顿是个性既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从主人公这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荒芜的社会风气,道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美国的五十年代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冷战硝烟又起。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们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无力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下,过着混混噩噩的生活。

主人公霍儿顿是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反面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深受资本主义社会的耳濡目染,既有丑恶的一面,也有反抗现实,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纯洁的一面。表面上霍尔顿是个玩世不恭的坏孩子,但实际上他却有颗纯净善良的心。他爱自己的妹妹,见她的那晚,霍尔顿说出了:“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说,他想像着在一大片麦田里,几千几万个小孩子在游戏,周围除了他没有一个大人。他就站在麦田边上的悬崖旁守望着,看哪个孩子朝悬崖奔过来就捉住他,不让他掉下悬崖。”这是他的一个美好幻想,也是他美好心灵的见证,他希望那些快乐的孩子不要跌入悬崖,而是永远快乐的奔跑,而那麦田似乎象征着物质世界,他希望生活在充满物质主义精神世界的孩子不要迷失自我,走向悬崖。相对于他那两个糊涂的室友,霍尔顿更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而他厌恶这一切,因为厌恶,处于青春期的他就越发的那样做,似乎是一种反抗。

很多时候,我们将自己的不满与叛逆小心地匿藏于心中,为了迎合社会,我们学会了伪装,欺骗。为了追名逐利,我们麻痹了自己的心,那些真实的想法渐渐被封存于心底,或许是一种自我保护,毕竟将自己完全袒露于这个陌生的世界中是不安全的。“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一位老师如是教导主人公。这就是理智与成熟吗?谁的愿望会是去当一个麦田守望者呢?或许因为霍尔顿身为富家子弟才使他表达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愿望。然而现实总是现实,霍尔顿最终回到了现实世界中,表面上是因为妹妹的挽留,但事实上霍尔顿也无法离开自己所处之地,或许他自己也明白。流浪的结束也预示着青春期的他锐变的结束。“人只是在不断地出逃和回家中艰难地长大,真实的生活就是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意义”。

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50年代的美国确实有些相像。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开始迷茫、消沉。他们逐渐遗忘自己的理想,没有了最初的热情,开始向往平庸。

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人,自然已经习惯了困惑和烦恼。但是我们应该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的路,我们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假如霍尔顿没有他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纵然生活有时也会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不久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产生了动力,明天会更美好!

书中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典型的“反大卫·科波菲尔”式的形象。他是中产阶级的富家子弟,屡屡被学校开除。在纽约游荡时,他再次目睹早已看穿的成人世界形形色色的面具、阴暗、荒诞,感到极度的厌恶———对人性被扭曲的厌恶———在他的视线所及,人性被多多少少地异化成一种滑稽而令人失望的表演。于是,霍尔顿在内心深处陷入了对成长的种种困惑、焦虑、恐惧之中。他感到人的社会化似乎不可避免地和人性的扭曲相互缠绕在一起。当一个人走向成熟时,他怎么能清醒地看着自己走向这样一种“成熟”而无动于衷?所以霍尔顿没有摆脱颓废与堕落———泡在酒吧,用酒精麻醉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滥交自己也看不起的庸俗女友来打发时间……他在精神上安慰自己的只能是成为一个虚无飘渺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但哪怕只是这样一个虚无飘渺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却还是成为了三十几年来几代青少年心目中的精神英雄———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成长是件无奈的事———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对人性的不可避免的变形与扭曲。但我们并没有沉默地接受这一切的发生,而是发出了我们自己的宣言:如果我能选择,我一定会背叛这样的“成长”,我不要堕入人性变质发臭的悬崖深渊———我要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参考文献

[1]芮渝萍.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J].宁波大学学报, 2004.

[2]余星《:对纯真的找寻——试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 (11) .

[3]张介明.“反抗”与“回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J].域外文苑, 2003, (3) .

[4]田佳, 生存的困惑与选择[J].四川大学学报, 1994, (2) .

上一篇:对中学德育问题下一篇:大跨度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