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好词

2024-08-30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好词(共8篇)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好词 篇1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

守望者

朱施洁

“我会站在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这种事,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吧。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但这是我唯一真正想当的。”——这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霍尔顿说的一段话。

《麦田》是少数让我读的过程中感到热泪盈眶的一本书。我意识到,悬崖不仅仅是悬崖,孩子也不仅仅是孩子。悬崖可能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抑或是一个时代。我们这个时代有大缺口,像个筛子,良知和正直漏了出去,欲望和冷漠掉了下去,你稍不小心就有可能失足。每次看CCTV,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充满希望。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教育在普及、社会稳定,世界各地都在受苦,只有中国在飞。大家都很幸福,在看天边云卷云舒。但我不敢说我是幸福的。我说幸福会被抽巴掌,起码被自己抽。

我看见被良知抛弃倒在血泊中的小悦悦,我看见被体制残害后在街头乞讨的张尚武,我看见寒冬里为索一票回家过年的裸男,我看见不愿为政府搞形象建设开路而自焚的“钉子户”,我看见无数被统计的未统计的温州动车里的亡灵……我不是不愿意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我只是害怕这个世界被装扮得太好,让人忘记那些牵心扯肺的痛。

所以我看塞林格,我热爱霍尔顿。也许他不是英雄,但他至少在守望,他想要抓住每个即将从社会里消失的美好的品质和感情。在它们即将从时代的悬崖上掉下去时,他认为他得抓住它们。我们的生活也需要守望者,守望一段从腐朽到现代过程中间茫然失措的人们的心灵。这个时候我想起了MJ。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心得体会 )天使与恶魔时常混在一起。他长得像恶魔,他用自己的歌声去鼓舞天下的人,再用这歌声所换得的钱去拯救上亿的儿童,像一个长着黑翅膀的天使在角落里守望孩子。

我又想到了成克杰。他是政府官员,也是人民公仆,是为百姓办事的天使。他应该挂着和蔼的笑容,站在人民群众中间做一个守望者。但事实是他拿了人民的钱,喝了人民的血,骨头也不剩地吃了人民的肉。我不像瓜田,说提起公仆这个词儿就臊得慌,但我的确透过某些缝隙瞧见了他们青面獠牙的嘴脸。

当然,至少我还可以高兴,中国也有一批可爱的霍尔顿,他们隐在人群中,用自己的方式——或金钱或笔头企图温暖这个世界。

我看见独立记者张翠容背着行囊走在第三世界,见证东帝汶血腥动荡,在枪口下采访阿拉法特。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喜欢切·格瓦拉,不愿向现实低头,她说只要世界有谎言,她就会继续跑下去。我看见《他的国》里左小龙骑着雅马哈奔驰在雾气弥漫的清晨公路,做英雄梦。我看见留守儿童的美丽老师李灵创办的希望小学……他们是人群中的守望者,是众多守望者中的一部分。而真正的英雄就在守望者当中,等待有一天站出来,把守望变成拯救。我想塞林格也正有此意,才做此书以等待巨人。但我想谁命属守望,谁天生英雄,没有人知道。也许他们之间本就没有大的区别。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能真的像一只雄鸡守望住我们的家园和幸福。我不放弃这种希望。

(指导教师虞曾丽)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好词 篇2

一、第一人称“我”

(一) 第一人称与“内聚焦”

在《守望者》中, 塞林格运用了内聚焦的人物视点。“内聚焦”, 又称为“人物视点”。作者运用了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进行叙事, 主人公霍尔顿肩负起叙述者的责任, 便于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 容易体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读者也能产生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成长主人公自带的的亲历性、自叙传等特性, 使得霍尔顿无疑具有绝对的言说权利。通篇都是霍尔顿以“我”的口吻自述他在纽约城的三天冒险历程。霍尔顿不像《少年维特之烦恼》中青年维特那般成熟与自制, 塞林格完全解放了他的个性, 甚至放任他的言行举止, 形成了所谓的“霍尔顿式语体”, 是青少年典型的话语方式——全称判断和夸张——反讽、戏谑、调侃——语言粗鄙化。青涩的语言充分体现了这个处在成长迷茫期的少年的思想不成熟、爱冲动、易走极端的特点。

(二) 第一人称与隐含作者、叙述者

一部小说是由表层的叙述者与深层的叙事主体 (隐含作者) 合二为一的, 在最终意义上, 是由隐含作者所创造的。区分《守望者》的隐含作者和叙述者, 可以划清叙事双层框架。叙事主体作为现实世界的人, 遵循事实法则, 亦即作家遵循写作法则对作品进行叙事的架构。塞林格依据成长小说的基本叙事结构, 为读者呈现了变异化的“幼稚-受挫-不能释怀-成长夭折 (拒绝成长) ”这一小说表层框架。其下隐含的是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我” (霍尔顿) 告诉“你”“我要给你讲故事”, 第二部分呈现的是“我”怎样给“你”讲故事以及故事本身的发展, 第三部分是“我”告诉“你”“我的故事讲完了”。隐含作者讲的是这三个部分 (叙述时间) , 而叙述者霍尔顿讲的是“我的故事” (故事时间) 。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 由他自言他的游荡冒险是“荒唐”之举即可以理解为是叙述自我的视角, 而中间的整个冒险故事则是追忆的经验自我的视角。

(三) 第一人称与不可靠叙述

霍尔顿在“我的故事”中声称自己是最会撒谎的人, 又是个色情狂。这明显是一种“不可靠叙述”。叙述者是小说家创造作品的第二自我, 是人物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意志取向之类。这种叙述带有不可靠性。一方面, 在涉及故事事实的状况下, 有前后叙述不一致或与事实不相符的情况。霍尔顿虽然言语上封自己为最大色情狂和最会撒谎的人, 但任何可以进行独立价值判断的读者都明白, 小考尔菲德的这一发言是不可靠的。霍尔顿语体是手无缚鸡之力而又重感情的他只得借助青少年仅有的语言张扬和行为叛逆来对付这个虚假的社会的“武器”。另一方面, 在涉及价值判断的情况下, 以自我为中心的理解和评价也容易产生“不可靠叙述”。通晓事理的读者一定认识到霍尔顿对安多里尼先生的判断是错误的, 这一点在他冷静下来之后似乎也有所反思。

二、第二人称的“你”

(一) 第二人称的“你”是谁

小说开篇就由霍尔顿说明, “我”是在给“你”讲述“我”的故事, 第二人称“你”的运用在文中的叙事地位并不次于“我”。

“你”在小说中的首要作用是在聆听霍尔顿详细讲述他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遭遇、感受。主人公之所以愿意给“你”讲他的故事, 可以猜想这个“你”并不是霍尔顿厌恶之极的“假模假式”的人, “你”是一个霍尔顿愿意倾诉衷肠的人, 因此, “你”这一叙述接受者应该解释为一个可以站在霍尔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理解敏感的考尔菲德的每一次细微的神经颤动, 并不像社会上其他“混账”一样谴责他、远离他, 将他视为神经不正常的问题少年的有耐心和爱心的倾听者。

“你”的次要作用表现在霍尔顿借用了“你”来表现“我”的感受, 相较运用第一人称“我”可以缩短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 第二人称“你”的辅助添加, 使得受叙者和叙述者的距离缩短至零, “你”就是“我”, “我”即是“你”, “我”虽然是在给“你”讲“我”的故事, 其实暗中将“你”带入到“我”的生存情境, “你”无法逃脱其中, 因为已经变成了“你”的故事, 是“你”在纽约城里荒唐了三天, 塞林格借此让受叙者真实体验了霍尔顿的境遇, 观霍尔顿之观, 思霍尔顿之思, 言霍尔顿之言, 行霍尔顿之行, 这一精巧的手法将作品有关批判社会浮躁、虚伪的主题贯彻至深。

(二) 第二人称与隐含读者

进一步理解“你”这一叙述接受者, 就要将叙述接受者和隐含读者进行区分。伊瑟尔指出:隐含读者不是实际读者, 而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预期设计和希望的读者, 即隐含的接受者。它存在于作品之中, 是艺术家凭借经验或者爱好, 进行构想和预先设定的某种品格。并且, 这一隐含读者业已介入创作活动, 被预先设计在文艺作品中, 成为隐含在作品结构中的重要成分。显然, “隐含读者”更符合作者的“理想”, 是第二个作者, 即作者自言自语时的聆听对象。在《守望者》中, 第二人称“你”和接受美学所指的隐含读者并不完全相同。“你”这一角色是叙述者霍尔顿创造出来的, 而隐含读者是塞林格所设想的理想读者, 是作家希望的能够读懂这个双层文字游戏的人。

(三) 第二人称与真实的读者

再深入理解“你”, 又必须将叙述接受者和真实的读者进行辨别。真实的读者是你我他, 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可能并不像霍尔顿所言的“你知道我的意思”一样能切身体会和主人公感同身受, 同时也不真的像隐含读者一样能完美承载作家的写作意愿, 真实的读者只是现实世界的你我他, 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阅读理解状况, 是无法与叙述接受者和隐含读者所持衡的。

结语

霍尔顿是个内心充满爱的好孩子, 这位负责任的叙述者讲述他冒险故事的目的仅仅是表达他对孩子的喜爱、对纯真的崇拜、以及渴望守护社会的污泥中难得的珍贵的奢望。通过塞林格设计的了双层结构, 霍尔顿不仅明确了“我”的存在, 也表述了“你”的难得, 这一层次分明的艺术空间的架构, 为小说艺术提供了经典的示例, 也为作品深刻主题的表达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世剑.小说叙事艺术.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2]张桂霞.《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者和隐含作者.洛阳大学学报, 2004 (3) .

[3]高扬.《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的不确定性.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12 (3) .

麦田里的守望者 篇3

我住在田野里。这里很美,天是亮蓝色的,地是金黄色的,麦子们“哗啦啦”地唱着歌。我本以为我会一直爱着这里,因为我喜欢这里的一切,这一点倒也不假。

但谁晓得我是个喜新厌旧的人呢?我终日住在这无垠的田野里,连过往的风都懒得与我说话了。田野里倒是有几棵芦苇,她们是乡下女人,每天叽里呱啦地议论着国王花园里的玫瑰王后,事实上,她们连野玫瑰也没有见过。来田野劳作的农夫总是在太阳落山前回去,我顶讨厌看见他们离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即将隐去的金色地平线上。那些乌鸦和麻雀是我最讨厌的,它们的叫声刺耳,还总是啄我的脸。我的衣服已经很破了,也许看上去我很像个行吟诗人。

田野旁有一条铁路,我每天都目送着一列列火车呼啸着远去。铁轨所延伸到的远方,化成一个小点来诱惑我,那是很奇妙的事——不可及的地方总寄托着美好的梦想。在那一刻我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我要离开这里。

离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告诉自己,我是一定要离开这里的,只是我还没有准备好。事实上,那些天我什么也没有做,我不知道去哪儿是因为我根本没有地图,我没有收拾好行囊是因为我所有的家当只是一件破衣服,而它正穿在我身上。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想着要离开,像个疯子一样。

直到那天。那天下起大雨,田野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姿态展现在我面前。狂风像恶魔的走狗一样,在麦田的上空耀武扬威,他们吹着呜呜作响的号角,大笑着跳踢踏舞。麦子失去了令自己骄傲的金黄色,被风戏弄着,瑟瑟发抖。最令我难过的是,我最喜爱的蓝天变成了墨汁一样的颜色,它压得那样的低,我顶讨厌这种快要窒息的感觉。

面对这样糟糕的景象,我真想背过头去不再看,可我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像接受惩罚似的站在这里。此时,我听见“轰隆隆”的巨响,一棵大树被闪电劈断,轰然倒地。我又惊又怕,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我讨厌这里,我要从这里逃走。虽然我的脚在泥土里,但我仍想离开,随便去哪里,带着我这身破衣裳,像行吟诗人那样四处流浪。

当我正准备将脚从泥土中拔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树精。

“你去哪里?在这样的天气里。”我问她。

“哦,这棵树死了,可不是。”她指指那棵被劈断的树,“我只好离开这儿,去找另一棵树,谁叫我们是不死的,可不是。”

我想她大概很喜欢说“可不是”,这样的语气可不讨人欢喜。但我顾不了这么多了,我说,带上我吧,让我与你同行。

“你要离开这儿?”她惊讶地看着我。

我不顾她惊讶的目光,严肃地点了点头。

树精说:“可我觉得这里挺好啊,我喜欢苹果树开花的香气,可不是,夕阳也很美。”

天知道,苹果树开花根本没有香气。但我没有拆穿她,也许树精的嗅觉与我不同。我向她描绘自己的畅想,我说我要做个行吟诗人,这身破烂衣裳是我最好的装备,我可以到处流浪,不为谁而驻足,不用因为讨厌一个地方而哭泣。

可树精却大笑起来:“梦想,没错,有点可笑……可不是。”

过了一会她才平静下来,她一本正经地说:“你想离开这里,根本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远方仍是一样的麦田,它们在暴风雨里也有一样糟糕的景色,再远方,更远方,也都一样。”

她补充:“那是真的,每个地方都是美丽的麦田,哗啦啦的麦子会唱歌,可不是?我得走啦,再见!”说完,她就消失了。

我呆立在原地。

原来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那我还为什么流浪呢?我开始犹豫了,事实上我没有资本去做行吟诗人,我没有学过写诗,虽然我看上去很像个诗人。更何况我腿也不好,被风一吹就倒。

天仍在下雨,风呜呜地吹着,麦子们小声地说着话。芦苇们抱着头伏倒在地上。

我突然开始想念晴天时的田野,亮蓝色的天空,金黄色的大地,麦子们的大合唱……我一直都喜欢他们呀,连芦苇们叽里呱啦的议论此刻也仿佛动听起来。我想起农夫在每天早晨唱着歌从远方走来的情景,美好得像梦一样。虽然会有暴风雨,但暴风雨总会过去的。真是奇怪,我突然想念起那群烦人的小鸟来。

我决定暂时不再离开了。

雨停了,麦子们不再悄声说话,他们整了整队形,又开始了合唱。太阳出来,天空依旧是亮蓝色的。

正当我感到一切都那么美好时,我看到了脚下的一潭积水。水里映出了蓝天,映出了太阳,也映出了我。我是多么狼狈啊,我的脸上翘出了杂乱的稻草,鼻子也歪了,那身破旧的衣裳湿答答地粘在我精瘦的身体上,一滴一滴地往下滴水。

这时候我终于清醒地明白,我只是个破旧的稻草人,根本不是什么行吟诗人。我的脚长在泥土里,我哪儿也不能去。唯一能做的,便是守望这无垠的田野。

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篇4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21世纪美国文学不能绕过的一部作品。小说出版于1951年,一经发表产生了巨大反响。出版后仅仅半个月内就再版5次,此后每年都能卖出100万本,迄今为止已经卖出了6500万本。小说的文学成就也得到了认可,包括耶鲁在内的近300所高校都把它列入必读书单。

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

霍尔顿出身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自己的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凯迪拉克,而他自己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不务正业。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而老是挨罚。到他第四次被开除时他不敢回家,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他在电影院里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在这几天里,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与此同时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找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倒在精神病院里。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报告 篇5

那天去书店,我从一大堆世界名著中挑了一本很薄的书,名字叫《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我拿起这本书时,我没有想到这么薄的一本书会对我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使我感触很深,我觉得这本书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出色。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德,他出生于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家乡强迫他好好学习,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凯迪拉克。而他在学校一天到晚所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此老是挨罚。到他第四次被开除时,他不敢回家,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他在电影院里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糊里糊涂地招了妓女,情不自禁地与虚荣的女友搂搂抱抱。与此同时,她的内心又十分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找纯洁和真理。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一开始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喜欢,因为几乎每一段文字都会夹杂着一两句“他妈的”或者是“混账”之类的粗口,这是在其他书里还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另外,读了一大半书后,也没有发现有什么是能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能扯上关系的。可是,我想,既然作者能用这几个字作为书的标题,一定有它的合理之处,那么麦田里的守望者究竟指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有接着往下读。其实,说实在的,一开始,我真的不太喜欢该书的主人公霍尔顿。他的颓废、消极、满口的脏话让我难以理解,甚至无法忍受。可是,渐渐的才发现,原来霍尔顿的彷徨、叛逆、玩世不恭都是有原因的,是因为当时所处的环境使他变得抑郁、忧伤、病态。在这种环境的压迫下,他别无选择,他只好渐渐地掩藏起他那颗敏感、脆弱而又善良的心。

或许,从表面上看来,霍尔顿不求上进、挥霍无度,他还不学无术、却总在抱怨,但是如果你细细地品味过这本书,你会发现霍尔顿其实有它天真和善良的一面。虽然,他看似对所有事情都是否定的,对所有人都是怀疑的。但事实上,他懂得欣赏,懂得爱,他感情丰富,他细腻敏感。他是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孩子,在他的心灵深处对幸福有着很大的期待和渴望。“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那么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霍尔顿对他的妹妹菲比说的一段话。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霍尔顿渴望幸福,可是幸福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他不过是想离开那个浮躁的地方,找一片纯净的麦田,过简单的生活,寻找简单的幸福。可是,他就一个这么简单的愿望,也难以实现,这就是霍尔顿的悲哀。

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自然已经习惯了困惑和烦恼,但是我们应该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我们的路,我们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纵然生活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不就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理想.每一个孩子,以及每一个曾经是孩子的大人们,都一定在成长的路上,或多或少有过霍尔顿式的叛逆。早晨醒来时突然就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或者不如意的时候在心里小声地抱怨漫骂,再乖再听话的孩子,都一定有过。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被生活的洪流瞬间卷走。于是我们最终还是会顺着一条直线一样平滑的轨迹走下去,没有半点角度偏转。只有极少数的,脱离了原本的轨迹,被内心的意愿带去没有尽头的远方。好象霍尔顿那样,无法接受这个世界的真相。于是放弃伪装和妥协,生活在程序之外。我不能说,究竟那一种生活是会更

幸福,更光明。但是我在霍尔顿身上,看到的是一种在任何时代都终将不会被磨灭的真诚。每次读《麦田里的守望者》,都会被这种粗糙的真诚所打动。霍尔顿看不惯周围的一切,他没有办法和其他人一样麻木地在这种虚伪肤浅世俗势利的环境当中混沌过日。在他坏孩子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纯真执着不愿同流合污的赤子之心。正因为这颗比其他人更敏感高贵的心,将他带离那个混乱的学校和人群,而被他人视为异类。想起来,真的很讽刺。其实,霍尔顿的迷茫和矛盾,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迷茫和矛盾,而是每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的通病。无论在五十年代,八十年代,甚至往后的未来,未来的未来,只要人类存在,它便不会消失——当我们有一天突然发现到这个世界不符合我们的梦想的时候,有人苦闷,有人挣扎,但绝没有一个人,会轻易地就接受事实。于是迷茫和矛盾,生生不息,无限循环。霍尔顿选择了一种消极的逃避方式,带着一点倔强,一点恐惧,一点不安的复杂心理,在纸醉金迷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事实上,我们更多的人最终是无奈妥协,无力对抗,连半天脱离轨道的时间都绝不允许。掖藏着心里小小的愤世嫉俗,隐忍着冲动的暴躁情绪,小心翼翼地生活。

愿望越长越大,越长越重。终于连同我们的翅膀一起扯下。霍尔顿说,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们穷其一生都在寻找,寻找我们的信仰,我们的追求,我们的梦。尽管在美好理想和残酷现实的巨大落差面前有点心虚,有点犹豫,那也只是一时的。没事的,等长大就好了。长大就没事了。我常常在心里这样小声安慰自己。在我看来,所有不正常的情绪都只是因为我们还太年轻,太不成熟。所谓的青春叛逆期,我猜,也许只是任性的彼得潘搞的孩子气的鬼把戏吧。而每个长大了的孩子都要一一向彼得告别。就此告别,从此不见。不见了,困扰我们整个少年时代的稚嫩得还未经风雨的惆怅,没来由的忧伤和恐惧,一点点隐没在来时路的风景里,一点点被风吹走,还有一点点,亦不需要刻意躲避。因为过不了多久,连我们自己都要忘记了。

可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曾经多么艰难地走在这条被无数前人踩出来的路上。而我们之后,依旧有前赴后继的孩子,带着同样悲壮和矛盾的心情,义无返顾地追随至此。你知道,一个人的战争才兵荒马乱,最让人无力抵抗。所以经历了青春期种种心灵考验的预演,我们也许已经坚强得足以面对人生的任何挑战。我们是空前绝后的一代人,背负着两代人的梦想及整个社会的责任。仿佛众望所归。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 篇6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1

说起与《麦田里的守望者》结缘,是在高中的时候,因为《青年文摘》对塞林格的简介,让我有了想看《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想法。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大二才得以如愿,看完了之后,脑海里冒出了一个想法,守望的内涵是什么?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美国作家,1919年1月1日生于纽约。父亲是犹太进口商。他的著名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像话。”

这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16岁的霍尔顿说的一段话。他说他真正喜欢干的就是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他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所以上面的一段话都只是他的想象,或者说梦想。让我们来看看他在现实中都干了些什么。霍尔顿出身于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自己的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而老是挨罚。

到他第四次被开除出校时,他不敢贸然回家,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在电影院里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糊里糊涂地召了妓女,情不自禁地与虚荣庸俗但颇具美色的女友搂搂抱抱。与此同时,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彷徨,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找纯洁与真诚的经历和感受。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看吧,这就是他的人生。他的现实和梦想之间有着多么远的差别啊。他想做的是捉住孩子的守望者,但他自己就是一个四处狂奔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跑的孩子,可是又有谁来守望他捉住他不让他跌入生活和精神的悬崖呢?

守望显然带有挽救人生挽救灵魂的意义,也就是看护心灵的迷途者,避免其掉入精神的悬崖。这也就是霍尔顿梦想中的“守望”.只要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守望这个动词在书中的施者(霍尔顿)和受者(四处狂奔的孩子),就会明白它近似于一种利他主义,也就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这种助人为乐的利他主义也就是佛陀和基督仁慈伦理中的“善”.但是守望究竟算不算一种美德呢?斯宾诺沙给美德下了这么一个定义:美德就是某种行动的力量,一个人越有能力保持自己的存在并获得对他有益的东西,他美德的力量就越大。

这么说来,守望这种行动的力量似乎很小,守望便该排除在美德之外。但是实际上,霍尔顿的守望让他得到精神上的宽慰和自豪,这种精神的满足更能让他认识到自身人格的存在,因而也更能维护他肉体和精神双方面的生存。所以,守望可算是最大的美德之一,即使他的现实是混帐的,是非守望的;但是,他的梦想是美好的,是守望。因此,不管怎样,守望,它都象征着一种理性,一种追求幸福的愿望。而这,正是守望的内涵和核心所在。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2

我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缘于它的内涵,精神。它的精神正是此刻的我就应好好学习的。

《麦田里的守望者》不仅仅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同时更加激烈地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写的是美国的五十年代,那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二战的阴霾尚未散去又出现了冷战。人们缺乏理想,浑浑噩噩的活着。

这时,“垮掉的一代”出现了。主人公霍尔顿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满口的污言秽语,开口就是脏话。他几次被学校开除后,此刻又被潘西中学开除,小小年纪的就学会了抽烟喝酒,无心读书,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学校里有装模作样的老师;假仁假义的校长,只巴结开汽车的家长;星期天家长来接孩子,于是每个星期六都会吃一道好菜,就是牛排;电影院的妇女会为一场电影虚情假意地哭个死去活来。霍尔顿是个善良,有灵性的孩子,虽然他不礼貌,又下流。

在饭店碰到两个修女,他募捐了十元钱,为了照顾贫穷学生的自尊心,他把自我的真皮皮箱放在了床底下。霍尔顿又是个有想法的孩子,与人交谈时,总有自我最真实的感受,应对虚伪的人,他会心里骂个痛快,而表面却镇定自若。环境的错误让他深陷不能自拔,把持不住自我,迷惘了方向,应对开除却又不敢回家,在外荒废时光。他期望自我会是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他唯一真正想当的,什么事也不干,离开此刻的环境,做一个默默地守望者。

霍尔顿是叛逆的孩子,说脏话,抽烟喝酒……但同时,他又是个无助的孩子,他被潘西中学开除后,受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而不敢回家,只能在纽约闲逛……

其实,我一向认为霍尔顿是个善良的好孩子。他一向厌恶学校老师的虚情假意,一向怀疑他最喜欢的老师所说的“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原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他厌恶家长让他上学是鉴于“出人头地,以便将来能够买辆混帐卡迪拉克”这样一个目的。他厌恶这个虚伪,无情,阴暗的社会。但是,他会遇到修女为难者募捐便慷慨解囊,他对他的小妹妹真诚爱护、百般照顾,如同一个生活在地狱的天使。他的心柔软的如同云朵,轻轻一挤便会滴下晶莹的水珠。

他这样真诚的告诉妹妹“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明白自我是在往哪儿跑。我的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明白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明白这不像话。”这正反映了他对这个社会无声地反抗,对这个迷茫的世界的抗议。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定了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中,霍尔顿只能用幻想解脱自我,自欺欺人,最后仍妥协于他所深恶痛绝的社会,继续陷入矛盾的漩涡,无法自拔。

作者J·D·塞林格的这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不仅仅影响了几代美国青年,同时也影响了不止一代的中国青年。或多或少我们都会在霍尔顿身上找到一点自我的影子。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3

终于看完了《麦田里的守望者》。总体感觉就是压抑,虽然因主人公几乎看什么都不顺眼,这导致我也看不顺眼他了、但同时,我却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某些时候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的质问,怀疑,逃避和他的言行不拍而和。他的彷徨与苦闷几乎可以传染,让我深陷其中;他的思想在我看来是我的思想更详尽的描述;他对世界的看法某些方面来说就是我的看法。我甚至怀疑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我。

这些也就是当初穆航不让我看这本书的原因,他说我看了会对主人公的世界观展示完全赞同的态度,如果见到了主人公,我会跟他一见如故,但事实并不会如此。

首先,他应该看不惯我,我也看不惯他。所以并不存在一见如故之说。更重要的原因是,虽然在很多地方很相似,但对他来说,他看不惯的他不会去接受。而对于我,我可以。

我可以接受他人假模假式的邀请参加个什么活动;可以接受我不是很喜欢的人在我耳边絮絮叨叨;可以接受某个势利的大叔用他虚伪的语调陈述他认为的事实。

这种接受,它不仅是证明我可以读这本书,我并不是霍尔顿的证据,更是一种自我思考,一种对人生的认识。我可以随时想到那些他看不惯的现象,让自己接受它,让自己不再做霍尔顿这种看什么都不顺眼的人。这是我读完这本书的一个收获。

除了这点,还有几个地方让我印象很深刻。

一就是主人公的麦田。他老是想象有一块麦田,有很大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个几万个。附近没有一个大人,他就站在悬崖边在哪儿守望,要是有孩子往悬崖边奔来他就把他们捉住。他整天就干这个事,只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二就是安多里尼先生给他的纸条。上面写着:“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

三是霍尔顿准备一路搭人家的车到西部去时,他妹妹提箱子出现的那一幕。他要向他的妹妹告别,她妹妹很小老粘着他很喜欢和他在一起。后来在约定告别的地方见着他妹妹的时候,她手里拿着箱子说要和他一起走,说只要霍尔顿答应她让她和他一起走,绝不麻烦他,只是跟他走。

“麦田”让我的质问,怀疑和逃避得到了应有的承认和发泄,那里我,不只是霍尔顿,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青春的痕迹。安多里尼的字条让我知道自己该怎样活,弄清自己往哪儿走,不要为了某种微不足道的事业死去。他妹妹的提箱子出现还是给了我压抑的心情很大的感动,后来他的留下来至少说明他还有羁绊,还有亲情。

不,应该是我们。

我不知道是由于这本书是翻译过来的导致语序有些混乱,还是由于没有一次性读完它,我读着心情很压抑,虽然偶尔也有好笑之处。但总体来说对我的启发很大。

这就是读完《麦田里的守望者》后的感想,趁着心血来潮将它记下来。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4

最近,我在书店里找到了老师推荐给我们阅读的书——《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把书中的人物都写得生动无比,还深刻细腻地刻画了青少年的思想。

美国的五十年代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冷战硝烟又起。当时,人们都缺乏理想,意志消沉,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而16岁的霍尔顿也是抽烟、喝酒,四次被学校开除,但是,他有自己的理想……

当我看到书里的人一个个都意志消沉,我不禁为之心痛,但当我读到霍尔顿的理想“不管怎么样,我老是想像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个,旁边没人——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儿的——只有我,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那儿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但这是我唯一真正想当的。”时,我被震撼了,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霍尔顿居然能有一个这么简单、纯洁的愿望。虽然他玩世不恭,但他的心地确是善良的。他在宿舍里看到贫穷的同学拿了一个破旧的皮箱来装东西,为了照顾同学的自尊心而把自己的好皮箱放在床下……

比起霍尔顿,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新时代的新生力量,我们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从小我们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有了理想,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

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让我们为明天努力!《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让我也懂得了太多太多……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5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由美国作家J.D.塞林格所著,被标为青少年必读的课外读物。

全书介绍了一个叫霍尔顿的少年如何从潘西就读的学校离开及离开后三天的游历。霍尔顿是个被多所学校开除过的典型的叛逆少年形象,书中描述的他喜欢戴着一顶红色的猎人帽,他很喜欢这顶帽子。他有个死去的弟弟,叫艾里,这也许是他在世界上除了妹妹菲苾之外另一喜欢的人吧。艾里是个有着红头发的的好孩子,他从来不对人发脾气,也特别的聪明。在艾里死去后,霍尔顿就只能把自己的喜受全部寄予在菲苾身上了,当然,他仍然喜欢艾里。霍尔顿被潘西的学校开除后,星期三就要回家了,但在这空档期,他游历了两天,他本想再也不回家里了,他挺想去一个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于是在他临走前,他悄悄地去见了自己的妹妹菲苾,与她一同跳舞,最后菲苾还将自己要买圣诞礼物的零花钱全都给了霍尔顿。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在他即将要离开自己熟悉的故乡前往西部时,自己的妹妹竟然将自己的行李也一并带上了,她想跟霍尔顿一起离开。出于种种原因,霍尔顿最终还是留下了。

也许每个孩子在某一时期都是个问题少年,这是无可避免的,同时也是个极其正常的现象。就像我们文中的霍尔顿,他本就是个问题少年,被许多所学校开除过,他本来离开潘西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受不了那里那些假模假式的人,觉得那儿的人很虚伪。

也许我们有时有这种莫名的正义感,也适应不了这种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产生一种万事都顺应自己的心态。这也是我们许多人的正常心态。而塞林格所描述的这个霍尔顿形象则是普遍的问题少年形象。虽然霍尔顿是别人口中多不好的孩子,但他对菲苾却非常地好,他给她买了她喜欢的唱片,但却因故在途中摔碎了。他会哄自己的妹妹,他从不会对她食言。他其实也是个善良的人吧,因为在路途遇上的两个修女,他把自己的钱都捐给她们去帮助要多的`人。其实每个叛逆少年的内心也存在着纯结和善良的一面。

为什么说霍尔顿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看着孩子们在田里玩耍,然后随时提醒他们会有危险呢?我想,这也是主人公所希望、向往的轻松生活吧。无需多管,把控底线,适当提醒。

叛逆期也许是人人都要经过的十字路口,只是每个人面对的方式不一样,也不能因为他们这叛逆的性格就否定他的一生,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指引自己如何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学会接纳自己。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6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一个不成熟的理想主义者会为理想悲壮的死去,而一个成熟的理想主义者则愿意为理想苟且的活着

我不在乎是悲伤的离别还是不痛快的离别,只要是离开一个地方,我总希望离开的时候自己心中有数。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7

初看《麦田里的守望者》,我说写书就写书吧,怎么动不动就骂人。

乍一看,满篇都带脏字,很难适应。看下去,你就能接受作者的写作风格。一个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正处于愤世嫉俗、痛恶西一切虚伪丑恶的时期。

而霍尔顿的心理表现,看起来更偏激和直白一些罢了。

愤怒和焦虑是本书的两大主题。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刚刚赢得了二战的胜利,成为了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在这样的时期,“纽约”就是美国实利主义社会的一个代表。它象征着最“乌托邦”的一切,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一片荒原,没有人在意别人的感受。霍尔顿既是这异化社会的代言人,同时又是这异化社会的牺牲品。

我们都会在重创中自愈,在这期间常常伴随着不知名的愤怒,对世界的不认同,对他人的不认同,在主观意识的绝对作用下,任何丑陋肮脏的行为都会让我们愤怒不爽。这个时期就可以叫做霍尔顿时期。

我们都会经历霍尔顿时期,但是我们的表达远远没有霍尔顿强烈。

《麦田里的守望者》独特的写作手法,还有愤世嫉俗的霍尔顿,值得你一看。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8

这是一本极富盛名的书。

读这本书之前,很多人推荐过这本书,直到现在才有机会读一读。在我感觉,书中应该是一个安静平和的世界。老人孩子与麦浪,阳光蓝天与田野,自由祥和。然而……

开篇便是一个富家顽劣学生的再次被退学的故事。这个满嘴脏话谎言的中学生,对学校十分厌恶,迷茫的游戏人生。然而,如此叛逆浪荡的青年,内心世界却不是贫瘠之地,甚至还有几分单纯稚气,他不愿被束缚,追求自由,用玩世不恭对人,为了融入社会让自己像其他人一样一身的世俗污浊,谈论物质利益与性,但是这样的他内心却十分煎熬,无所适从只能拖着空荡的心四处游荡。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愿望,没有超能力,没有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是职业,不是旅行,这样虚无缥缈又让人浮想联翩,这样直击灵魂,引人重新思考自己内心真正所想。

现实有时确实很物质又残酷,少一碗饭可能真的会失去生命;现实有时更多的是诱惑,形形色色的物质与欲永远无法满足贪婪;现实又是真的能把一个人变成一具尸体,就像活死人……但是,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内心总会有呼唤,总会有归属,总会有至真至纯的向往,它们也许简单到只是停下来坐在哪里晒晒太阳,但这些才能给你真正的满足。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9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名著。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有着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个性。这与我身边的人都很相似,他是我们情绪的真实写照,他做的事情都是我们想做而又不敢做的。

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却发人深省的故事,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我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运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讳保密,使用了超多的口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

很多时候,我也期望能做个像霍尔顿式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用心去守护身边的人,但是我也只能是想想罢了,我们都在忍受着这个社会,我们要为了事业而放下自我的理想;我们要理解这个社会根本没有如宣扬的那么光明,这个社会的真实与黑暗一面是那么真切的存在着,那是怎样的谎言与欺骗都难以遮掩的。即使我们尽自我的努力去改变这个世界,也是需要经历多年的时光,因此我们只能尽力而为。我们总是期望自我能成为一个别人的守望者来拯救别人,而实际上,我们更期望当我们冲向那混帐悬崖的那一刹那,会有那么一位守望者从不知名的地方冲出来,截住我们。

我们每个人都以前是“霍尔顿”,都有过敏感、怯懦、脆弱而易激动的青春岁月,即使走向社会多年,也会有人在虚伪与肮脏的社会泥泞中无力地挣扎;然而,人总是要社会化的,总是要被推入社会的,需要我们尽快学会在颓废、虚伪与庸俗中随波逐流,就像霍尔顿的老师开导他所说:“一个男人不成熟的标志在于他甘愿为某件事业悲壮地献身,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在于他甘愿为某件事业卑贱地活着。”在完美和丑陋、向往和厌恶之间挣扎,这样的过程充满了苦恼,就像我们一方面教育子女诚实,另一方面又要精心传授选取性撒谎的技巧,前者是做人的本质,后者是生存的需要。

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自然已经习惯了困惑和烦恼,但是我们就应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我们的路,我们就应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假如霍尔顿没有他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纵然生活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但是是暂时的,不就都会过去,我们此刻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期望,期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完美!

守望,像守望者一样呵护他们的成长,及时的给予疏导和关怀是最重要的。我们要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让那些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那些早已习惯了困惑和孤独的孩子们,不要走向悬崖。

我想,“守望”就应是一种习惯、一种智慧,同时也更就应是一种境界,一种态度。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社会还需要更多的“麦田守望者”。这个麦田当二胺能够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所学校甚至是一个社会。每个人,都就应为他人追求完美生活的理想守望并在守望中成就单纯而又完美的生活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10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明白自我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明白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明白这不象话。”——《麦田守望者》

这本书我也是一口气突击完的。

但是实际上读完之后我有些失望,我本以为,书的作者同我一样有着深深的救世情结,尝试种种方法,但实际上,除了上方引用的一段之外,并没有体现出太多的“救世”理念。

对于书中的“我”,有一些可取性,比如“不跟不爱的人上床”,以及“对小朋友很有爱心”

但是很明显,“我”并不是一个很能同周围的人、同社会持续和谐关系的人。

他觉得很多人、很多事情“十分虚伪”于是很不屑。

其实我觉得该书的中心思想(对不起,小学语文课养成的归纳中心思想的习惯)句并不是仅仅上方那句,而是包括那句说“我”是个追求得不到东西的人,有时候估计自我得不到于是就没去努力。

总的来说,本书弥漫着一股悲观情绪,让人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光明的未来,苦闷正如毒瘾一样挥之不去。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出现过好几位“我”的老师,但是这些老师多数乏善可陈,比较不靠普,就连“我”最信任的老师也有Gay的嫌疑。

我觉得这些老师是有所指代的,老师本应作为社会的教育者,但是他们自我的不良导致了教出来的学生是那个样貌,作者无疑对于社会的教育制度也是带着批判的眼光的。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好词 篇7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虽然只有十几万字,但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家长们和文学界也对这本书展开了争论。经过30多年的考验,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现在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本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而且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德,他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霍尔顿出身于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教师和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但是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而总是挨罚。第四次被开除时,他不敢回家,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他在电影院里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糊里糊涂地召了妓女,情不自禁地与虚荣的女友搂搂抱抱,与此同时,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批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分析霍尔顿的悲剧成因。

1. 家庭

霍尔顿在寄宿学校里学习,16岁的他离开了家,但同时也需要回到家。他一方面试图摆脱父母的控制,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霍尔顿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帮助,但是在小说中,他的父亲从未出现过,他的母亲唯一一次出现是从黑暗的房间里传出的声音,霍尔顿在成长的过程中未能在精神上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他的父亲是个富有的律师,送他到很好的学校就读,希望他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找份很好的工作。在物质上这位父亲尽了他之所能,但在精神上却未给儿子关心和爱护。对于儿子的问题他没有试图去了解霍尔顿,寻找他厌学的根由,并帮他解决。对待儿子他非常粗暴,霍尔顿的妹妹说,如果霍尔顿又被学校开除,“爸爸会杀了你”。霍尔顿的母亲是个情绪化的人,非常容易激动,动不动就歇斯底里。这样的父母是不能给孩子温情的。父母的粗暴使霍尔顿不敢回家,有问题也不敢说,当然也没有勇气向父母寻求任何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

2. 学校

霍尔顿就读的潘西学校在教育界声望很高,它理应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上流行的种种不良风气在这里也很盛行。因此,霍尔顿的四周“全都是伪君子”。读书、求学问也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的凯迪拉克”,学生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很显然,这样的学校不是霍尔顿的理想所在,他瞧不起那些伪君子似的师长,也厌恶那些同流合污的同学,他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当然,这里也不可能有真正认识并理解他的叛逆性格的人,他的室友———斯特拉德莱塔对他的训斥:“要你干的事他妈的没一样是好好照着干的。”就说明了这一点。

安东里尼是霍尔顿在纽约寻求交流的尝试一个接一个失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曾是霍尔顿的老师,而且是“这辈子有过的最好的老师”。因为,他曾用自己勇敢正义的行为赢得过霍尔顿的尊重。因此,霍尔顿在遭受一连串失败的打击之后,满怀信心地来到安东里尼的公寓,幻想从他身上寻找到理解和安慰,但这位在学生心目中留有美好印象的教师此时却这样告诫他的学生:“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很显然在他心目中霍尔顿是“不成熟的”,而他自己才是“成熟的”。安东里尼对霍尔顿的这番忠告,从成人世界的立场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能解除霍尔顿心中的困惑。他之所以孤独、痛苦,就是不愿像多数人那样“卑贱”地活着,而他最尊重最值得信赖的老师竟又这样教育他,他感到非常地困惑,非常地失望,尤其是当他在睡梦中惊醒,发现这位师长有可能是同性恋者时,他立即找借口逃也似地离开了安东里尼的家,他所有的希望全部破灭,这个世界带给他的只有绝望。

3. 社会

小说在记述霍尔顿在格林威治村喝酒时遇到哥哥的昔日女友时,谈到哥哥是位很有才气的作家,曾出版过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可是却为了钱给好莱坞写一些庸俗的剧本。哥哥的昔日女友想要和哥哥重归于好,就来讨好霍尔顿,他感到厌恶和沮丧。才华横溢的哥哥屈服于金钱的诱惑,证明了本应该纯洁的艺术已被陈腐的实利主义气息所包围,无论哥哥的女友———普通人,还是哥哥———艺术家,都为金钱所驱使,拜金主义充斥着整个世界,包括本应美好的艺术。霍尔顿的厌恶和沮丧显示出他对深陷于物欲的泥潭不能自拔的成人世界的鄙夷和痛心。

旅夜之行霍尔顿遇到妓女萨妮。他对为生活所迫而自甘堕落的萨妮充满同情,然而换来的是萨妮的困惑、愤怒甚至是痛打和洗劫。萨妮是一个社会受害者的形象,霍尔顿对她寄予同情,但是她已经接受了那个社会的规则———人们只为个人打算,不会像关心他们一样去关心他人。霍尔顿又一次感受到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扭曲。于是,霍尔顿的每一次与人交往都好像对牛弹琴,几乎无法与任何人建立起有效的沟通。霍尔顿在拒绝世界之前,已经先被这个世界放逐。所以他只能用一种扭曲的方式表达自己。因而霍尔顿才说谎,胡说八道,玩世不恭,讽刺、挖苦、捉弄甚至侮辱人。他常深切自责自己是一个可怕的说谎者、一个疯子、一个笨蛋,这是因为他在洞察成人世界扭曲的同时,也洞察了自己的精神扭曲。逃避是霍尔顿的惟一选择,但是现实让霍尔顿知道“你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并不存在”。

结论

霍尔顿敏感和叛逆的个性是与他身处青春期的年龄有关的,这时他正处于身心发展变化,自我意识觉醒,独立精神加强的时期,对世界、人生和自己开始有较深入的思考,但缺乏认识和准备。他惊慌失措,不能自我调整,只是消极地以玩世不恭的态度进行抵抗,最终无法走出与现实社会相抗衡的心理怪圈而走向精神崩溃。霍尔顿走向精神崩溃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麦田里的守望者》虽然写的是一个16岁的少年的故事,但他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二战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霸主,经济空前繁荣,科技迅猛发展,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出现了危机。这部小说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主人公霍尔顿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态。霍尔顿的孤独、彷徨、无奈及对传统价值观的蔑视,不仅仅是其个人的感受,它反映的更是战后美国社会人性的畸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也是这部小说能够引起巨大反响并被读者视为珍宝的原因。正如美国评论家大卫·盖洛威在《美国小说中的荒谬英雄》一书中评论霍尔顿形象时所说:“霍尔顿是西方现代社会中的代表,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批评者。”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本文主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主人公悲剧成因。主人公霍尔顿看透了周围世界的虚假, 他试图超越这个虚假的社会, 努力去寻求真诚与友爱, 但现实注定了他的找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他的向往只是一场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悲剧成因,家庭、学校和社会

参考文献

[1][美]J.D塞林格著.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8.

[2]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读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3]秦小孟.当代美国文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86.

麦田里的科学守望者 篇8

当时的中国北方,很多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梦,那就是天天都能吃上白面。这在今天看来分外平常的理想,在当时却只是一个奢望。人们那时的主食主要是玉米、土豆等,相比之下,小麦单产低,容易遭受病害。1956年,黄河流域流行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小麦病害叫条锈病,使小麦每亩减产20%到30%,整个黄河流域就减产一百多亿斤,李振声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自己对小麦的研究。

李振声选择了一种在当时很多人都不敢轻易涉及的“远缘杂交”这个研究方向,具体做法就是用小麦和一种具有很强抗病虫害能力的牧草进行杂交试验,因为牧草和小麦不是同一种植物,亲缘关系较远,所以这种杂交被称作“远缘杂交”试验。

这个试验一做就是20年,这段时间成为李振声生命中最为辛苦的时间。草与小麦的相差很大,这两个杂交起来有许多困难:第一,不容易杂交成功。第二,杂交成功以后,杂种后代是不育的,就像驴和马杂交以后产生了骡子,骡子是不能下骡子的,但是它可以干活。第三,特性差异很大,杂种分离得形形色色、各种各样,而且很不容易稳定,这样就是需要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来培育种子。

其实,我们现在种植的普通小麦是由三种野生植物经过两次远缘杂交,经历了9000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才形成的。9000年之前,在中东地区古墓里边挖出来的,只有一粒小麦,这个叫一粒小麦,并不是说整个穗子只结一粒种子,而是一个小穗上只结一粒种子,这个时候产量很低。9000年以后,这种小麦遇到了一棵田间杂草,叫作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发生了天然杂交,使得一粒小麦就变成了二粒小麦,一个小穗上长两粒种子。加上草的特性,小麦产量随之增高了。可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时候,二粒小麦又和另外一个山羊草相遇,进行了第二次远缘杂交。这次,小麦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面粉能够发起来,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能够吃到的馒头、面包,这个发面基因就是小麦的第二个衍生亲本叫粗山羊草的贡献的。如此说来,我们要感谢小草,如果没有小草,我们今天就不可能有馒头吃,有面包吃。

1956年,正在西北工作的李振声通过对12种牧草和小麦杂交的试验,最终选择了长穗偃麦草小麦进行杂交。杂交后叫“小偃6号”的植物,还是小麦,但是把偃麦草的抗病性和很广泛的适应性转移到小麦里边来了,小偃6号就具有很多优点:抗病能力很强,产量高、品质好,大馒头蒸出来非常白,面条做出来特别有劲。到80年代末,李振声用20年时间培育出来的杂交小麦——小偃6号终于大获成功,也就是这个小偃6号,使我国的小麦产量累计增产60亿斤。

数十年前,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经根据中国人口数量的巨大增长和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的急剧下降,提出过一个“谁来养活中国”问题,让国人倍感耻辱;而在2005年4月2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圆桌会议上,李振声以《谁来养活中国——自己养活自己》为题作报告,直接回答了布朗的这个提问:“中国人能自己养活自己!”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粮食是南米北面,南边以大米为主,北边以面食为主,就在袁隆平先生不断钻研超级稻时,遥相呼应的北方大地上,一位76岁的李振声先生亦在超级麦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南袁北李”,中国农业在世界跳板上必将一跃而起。

上一篇:行政管理类简历表格下一篇:简历制作技巧和误区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