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心得-沟通

2024-09-30

个人心得-沟通(共10篇)

个人心得-沟通 篇1

读书心得---沟通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有关管理方面的书籍《基层主管五项技能训练》、《图说领导力》,今天主要谈一些有关于沟通与协调上的一些心得及实践案例。

在书中,在现实的生活、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理解最深的也是曾经在我中学时期老师对我说的----向周围的人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能更加提高自己,向上看,更上一个个台阶,从而做的更好!而只有虚心,才能够倒空自己不好的,去领受好的东西,去接受更好的意见。

管理者,他的角色是从执行到监督执行的一个转变,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除了要有一个与上级领导的好沟通能力,还要面对下级很多的你所想象不到的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而这正是成为一名优秀管理者的起点,要真正做好一名基层管理者,就必须熟练掌握自我管理和管理下属的技巧,做好一名好的管理者,就是需要真正掌握与人沟通与协调能力,有了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才能做到百战百胜。

下面,以我从书中理解到的以及本人的经历感悟所得出的一些沟通与协调的重要地方进行表述:

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绝非简单听、说、写,而是全身心倾情的聆听、反应、理解,并有效准确地让别人理解你。

沟通的艺术与技巧:作为一名管理人员,与上级、下级等工作生活中有效的沟通是致关重要的。沟通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通过沟通,信息在部门、员工之间得以传播。组织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地讲通过从上到下的层层沟通进行的。部门与部门之间通过有效沟通,能及时消除部门之间的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协调性问题,理顺工作上流程,增强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反之,无效的部门沟通,只能使部门之间徒生交流障碍,沟通不畅各个部门单独作战,结果必然造成组织的任务无法得到及时完成。

那么,作为管理者,我们怎么去学会沟通呢?在这里我总结以下几个要点:一是热情洋溢(解释);二是谦卑有礼(举例2:在演出公司与客户、员工的沟通经历);三是全面聆听;四是察言观色(举例:3:曾经做业务员时的经历,拉赞助);五是活在当下(解释);六是方向发问(解释);七是达到共识;八是维护关系(举例)。

意思就是当我们在与一个人沟通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把心打开,热情微笑的对待别人,同时也要做到大方有礼,当别人在说话的时候我们要认真的聆听,争取把对方说的重点牢记在心,在适当的时间向对方提出问题,然后与对方建立起共同是局面,最后是认真的维护好与对方的关系。(举例1:新演员入团以后的情绪)(举例2:演员之间的矛盾)(举例3:演员与剧场工作人员的意见处理);

沟通--「说出来」是沟通最基本的原则,如果连话都不愿意说出来,沟通肯定不会有任何的进展。如果在一个团队里,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透过猜测才能够了解他人的想法,这将会是一件很累人的事,而如果你是待在这样团队里的一员,我相信每一天陪着你的一定是强烈的无力感。只要打破不说话的几个因素:面子问题、怕担责任、中庸、以为别人知道,那么

你就会很好的来处理管理上的一些问题。

沟通的原则之一 聆听

聆听是在沟通艺术上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在与人沟通之前首先要先学会聆听,很多人在面对你管理者时会觉得很拘谨,或者说很不愿意说他心里真正的问题,那么,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努力去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共同点。

首先。你得营造一种气氛,让对方畅所欲言,去尝试运用101%原则,发现你和对方1%的共同点,也许你费劲才发现的这1%的相同点,但最终你会很高兴这么做,因为你运用这1%的共同点而营造了一种很好气氛及让对方明白了你真正的用心(举例1:与演员的沟通,在员工(演员)心里总是有一个不好开口的话题在心里,你可以先降点自己的身份,可以先以朋友或者兄妹的角度出发,说一些与主题意思不相关的事情开始)(举例2:语言的要求)(举例3:演员摸底);

作为管理者,我们在于员工沟通时,应该做到先倾听,后指点,就是说,先了解别人的视角,再沟通自己的观点,要理解别人,就必须善于聆听!如果不是,结果就是失去与人沟通!在与人沟通时,有以下几点我们应该学习的:

先入主式聆听-----急于对说话者下结论(解释:对于员工的个人看法);

选择性聆听----只听你想听的话(举例2:以前演出公司里的事情);

不耐心的聆听-----打断别人说话;

自我中心式聆听-----别人说话,你在想自己要说的话;

心不在焉式聆听-----假装在听,实际心在别的地方;

顽固式聆听------固守自己已有的观点;

只要你能学习倾听,掌握倾听的要点,那么,到最后你才能赢得同样被聆听的权利; 沟通的原则之二 耐心(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讲)作为管理者,我们在接到公司任务以后,要晓得本人能否能胜任这份任务,关键是看你本人看待任务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便本人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任务中逐步的掌握。态度不对,即便有知识根底也不会把任务做好(举例1:在刚刚进入歌舞团时(刚踏入社会)的情景,在那时的条件下,也没有办法能让你更多的来学习些什么,一切都还是靠自己的努力、谦虚,很多地方是靠这“四多一少”来增加自己的能力)。“四多一少”是一个态度,不管你以前学习的是什么专业,相信天才也是靠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而成长的。

刚刚毕业的,进入社会,一开始参加工作,在遇到很多真正实际性的事情时,就会觉得很头痛(举例1:在杭州文化公司里面试那些刚刚毕业的员工时的情景及真正工作时的问题,最后只能以我干不了这个工作来收场);(举例2:两位刚刚毕业的女孩应聘演出公司项目经理助理。但是,公司却给其中一个安排了一个办公室文员的职位。那个女孩想了一下,觉得只要自己耐心做好文员的工作,一样很好。于是,她就答应了。女孩的工作是负责接待客人和复印、打印等琐事。同事们总是把一些需要复印和打印的文件一股脑儿堆在女孩的桌子上,然后告诉她哪些需要复印、哪些需要打印、每种各需要多少份。女孩总是耐心地记录着各种要求,然后仔细地做。有好几次,女孩的认真检查避免了公司的损失。很快,女孩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了,比她应聘的岗位更高一个职位,而另外一个已经在试用期都没有到时,已经给辞退了,原因是因为她自己

觉得是项目经理助理,总是以吩咐的口气与公司员工沟通,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等;而那个已经是总经理助理的女孩还是一样的和气、细致的工作,公司的业绩也好了起来,因为其他员工自然的给她带起来了工作责任心与积极性,后来她是这样说的:“工作虽然简单,但是只要有超凡的耐心和细心,就会取得成功。”)

所以讲,我们在平常工作过程中可以多看他人怎样做,多听他人怎样讲(包括演员、工作人员以及领导),多想本人应该怎样做,然后再亲身入手去尝试,有了谦虚及耐心的前提,作为我们,不管你身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你都可以圆满的、独立的完成相关工作了,而光讲不动将永远没无机会进步。

结尾

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主管。如果你是主管,无论是大是小,在对你的员工不满之前,先想一下这句话。

没有不好的兵,只有不好的将。一个团队如果不能够兵强马壮,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一个使之强的队长。

个人心得-沟通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站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120例患者, 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60例。观察组男39例, 女21例, 最大年龄75岁, 最小26岁, 平均年龄 (43.54±5.68) 岁, 中医门诊科患者29例, 内科门诊患者31例;对照组男37例, 女23例, 最大年龄74岁, 最小24岁, 平均年龄 (41.55±6.12) 岁, 中医门诊科患者26例, 内科门诊患者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科室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沟通技巧进行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

1.2.1 采用良好的沟通态度

护理人员对待患者的态度能够直接反映出护理人员的道德情操与综合素质, 在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应将平等关系作为护理前提, 用亲切、真诚的服务态度与患者沟通。护理中要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与爱心, 从而使身心得到放松, 能够将内心情感吐露出来, 且乐意接受护理工作以及积极配合各项诊疗工作。

1.2.2 非语言性行为

相关研究人员认为, 非语言沟通在人类众多沟通方式中约占60%~70%, 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人类的表情、外表、眼神以及手势等。患者属于弱势群体, 对护理人员微小的体态变化都会产生不同情绪变化, 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中要给予患者关爱, 重视患者的审美感受与心理护理, 始终保持稳健的步伐, 端正的身体姿势, 且除护理操作时应与患者距离保持在0.5~1.0 m[3]。

1.2.3 树立健康的职业形象

护理人员要始终保持整洁的着装、诚恳亲切的语言、规范各项操作行为, 树立健康的职业形象, 在护理工作中, 要先向患者简述操作内容, 让患者在护理之前做好心理准备;护理动作要熟练、准确、轻柔, 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操作成功后要及时提示患者, 且真心感谢患者的积极配合, 操作不成功时要真诚道歉, 以获得患者谅解。

1.2.4 推行温馨服务

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 要积极推行温馨服务, 多使用“您好”、“请”、“谢谢”等文明用语;主动与患者接触, 建立良好的相处关系, 为患者讲解环境、就诊流程等, 并在适当时间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可以根据患者年龄或文化背景称呼患者, 例如可以称呼患者为李大爷、张老师、周大妈等, 增加亲切感;对于年纪偏大、行动不方便以及经济困难的患者要充分尊重, 且给予一定帮助;耐心、认真聆听患者倾诉, 不随意打断患者讲话, 让患者在护理中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1.2.5 提高服务意识

医疗纠纷事件通常是由于双方缺少理解、信任与体谅引起的, 因此, 在社区护理中应用沟通技巧显得极其重要。患者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 在与其交流沟通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沟通方法与技巧;交流沟通中要尊重患者隐私, 同情患者遭遇, 重视患者健康;护理人员在交流中要注意尽量少使用医学术语, 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交流, 充分了解患者需求, 合理调整护理工作内容, 掌握护理方向, 提高服务意识[4]。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对本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信任率、医疗纠纷次数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 且保证100%的问卷回收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对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信任率与医疗纠纷发生次数等方面比较,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理论、护理学理论结合的一项学科, 主要作用在于维护与促进群众身体健康等方面上。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在新医改形势下, 护理人员通常通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形式开展护理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就是将社区作为基本单位, 以社区居民健康为工作中心, 尤其将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以及精神病患者为工作重点, 向居民提供连续的、便捷的、综合的健康管理与护理服务, 通常包括预防、医疗、康复、护理、计划生育以及健康教育等[5]。在社区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要将健康管理与健康教育作为日常护理工作的重点, 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与护理, 从而为居民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在护理理念不断更新下, 人性化护理的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沟通技巧予以合理应用、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方向、开展新型护理模式是新医改的要求[6]。社区卫生服务中因患者人数较多, 专业的护理人员有限等原因, 再加上现阶段我国慢性病患者与人口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 在社区护理中, 护理人员要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树立健康的职业形象、重视非语言沟通、提高服务意识、实行温馨服务等沟通技巧, 与患者建立亲切、和谐的人际关系, 及时掌握患者需求, 用友善的表情、温和的语气、暗示性的肢体动作以及亲切的服务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生活态度、增强患者的积极情感, 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与治疗, 做好安全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实现维护群众健康的目的[7]。在社区护理中应用沟通技巧, 是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途径[8]。因此, 社区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的护理知识, 掌握熟练的护理技术, 给予患者专业的护理服务, 提高患者对社区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服务满意度, 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次数。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 在社区护理实践中,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信任率与满意率为71.67%与80.00%,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沟通技巧获得的信任率、服务满意度为96.67%与98.33%, 观察组获得的信任感与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另外, 观察组在护理期间未发生医疗纠纷事件, 对照组发生4次医疗纠纷事件,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社区护理中应用沟通技巧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值得在社区护理中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沟通技巧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护理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沟通技巧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对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信任率与医疗纠纷发生次数等方面比较,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社区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 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大大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故而在社区护理中应用沟通技巧十分必要。

关键词:沟通技巧,社区护理,应用心得

参考文献

[1]肖秀莲, 王跃峰, 马莉.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社区护理的实践.健康之路, 2013, 12 (12) :453-454.

[2]焦晓红.对社区护理护患沟通技巧应用的研究.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2, 10 (2) :445-446.

[3]胡俊秀.护患沟通技巧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 (1) :105-106.

[4]白雪莲, 周萍, 谢钰.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社区护理的实践及体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 24 (8) :101-102.

[5]黄雄芬, 黄瑛.沟通技巧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09, 11 (18) :261-262.

[6]谢春兰.沟通技巧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健康必读 (下旬刊) , 2010, 11 (6) :66.

[7]曾远, 照日格图.浅谈沟通技巧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新疆中医药, 2013, 31 (1) :57-58.

个人形象、有效沟通与礼仪规范 篇3

在现代生活中,尤其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通常强调形象是金、沟通至上、规范礼仪。现在就来具体讨论一下形象、沟通与礼仪。

在现代社会中,形象备受组织和个人的重视。当然从公共关系的具体操作来讲,组织的形象和个人的形象是有所不同的。谈到组织的形象我们一般会使用CIS的概念,即“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亦称“组织形象可识别系统”。那么个人呢?我们曾说过:礼仪是规范个人形象的。个人形象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所获得的他人的评价和印象。目前,当代人的个人形象,往往等于其组织形象。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尤其是在对外活动中,当代人的个人形象所代表的就是组织形象。你是被组织派出去的,你的所作所为、言谈举止,往往是和组织的形象划等号的。这种事情你要是不注意,往往就会自找麻烦。

说一句实话,你背后说什么笑话都可以,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你代表组织参与社会活动,你的个人形象绝对是代表组织形象,所以你不能肆意妄为。在这种场合下,非常不适合那种言行。但是具体而言,就公关人员的形象塑造而言,涉及的点是不同的。你到街上走走,你看到某一个人,你认为他形象好,一般会注意到什么地方呢?从礼仪规范的角度来讲,个人形象主要强调的是以下六个点。这六个点是什么呢?

个人形象的六点是:仪表、举止、表情、谈吐、服饰以及待人接物。

有些东西是外在的可以一眼就看出来的,有些东西实际上是一些内在的东西,需要内和外的协调和统一。比如,你的待人接物,你要有一种良好的教养。

那么,平时我们怎么样才能体现出个人良好的教养呢?这主要是从待人接物方面体现出来的。像仪表、表情、服饰、谈吐这样一类东西,人们比较容易做到。诸如女同志的着装,在重要的社交场合穿时装,公务场合穿礼服或者穿制服、穿正装,休闲场合可以穿休闲装、穿便装,这个比较容易做到。有些东西则更加具体,比如说,在穿套装的时候,要注意三色原则。三色原则的意思就是全身上下的颜色应该在三种以内,就是不能超过三种颜色,全身的颜色不能在三种颜色之上。这里所讲的三种颜色,属于三大色系。就是说,着装的总体颜色在三种色系之内。

此外,你还应该注意一些具体的搭配,比如作为女士来讲,穿的皮鞋应该是制式皮鞋。如果穿了一身高档的套装却穿一双旅游鞋,那么就会显得不伦不类。穿凉鞋时,则通常不宜穿袜子。这样的事情比较容易做到。但是有些东西是比较难以做到的。在个人形象中,难点在于待人接物,这是比较内在的东西。

在处理待人接物的问题时,首先应当主动热情。所谓态度决定一切!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其次还要朴实、大方。平时,我们不仅要主动热情,而且还要朴实大方。切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话可以讲,有的话不能讲;有的事情要关心,有的事情不能关心。这个度还是挺难把握的。把握好这个度就需要经验,需要培训,需要教养。然而待人朴实大方则不难做到。其关键之点,是要对他人以诚相待,朴朴素素,大大方方,力戒虚伪做作。

再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文明、友善。

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你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一个人见得多了,才会识广。见得不多,其心胸就会比较狭隘。没有文化素养,其做人就比较容易偏颇。另一方面,当代人一定要善解人意,就是要有眼色。有些人做工作非常努力,但是他没有眼色,在工作中显得很被动。

做具体的工作时,还要求我们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就是要善解人意。此外,最后一点,就是要庄重得体。庄重得体,就是强调国格人格,强调人格的自尊,强调坚持做人要有原则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如果不尊重自己,那么就不可能得到交往对象的尊重。我们以上所谈论的就是形象。

如果说在人际交往中,需要强调沟通第一的话,那么我们还可以强调:形象至上,因为形象是金!

其实,并不是人人都懂得与人沟通、与人交流的技巧。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够做到与人进行良好的交流,良好的互动呢?其实沟通和互动是有因果关系的,没有沟通就做不到互动。所以我才会把形象、沟通和互动放在一起讲,因为一个良好的组织形象和良好的个人形象的塑造,往往首先有赖于有效的沟通。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沟通呢?它需要互动。

下面,我们就简单来谈一谈所谓的沟通的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欲实现有效的沟通,一定要注意这样几个点:

第一,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沟通?

所谓沟通,是不是就是与人交流、与人说话?并不完全是这样。用英文来讲,沟通是Communication,它既有交流的意思,还有互动的意思。所谓双向沟通,简言之就是相互交流,它是要有反馈的。用我的话来讲,就是既要了解别人,更要被对方所了解。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是否正确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沟通?沟通是双向的。其次,还要注意什么呢?就是看对象,讲规矩。

我喜欢在讲沟通时始终强调一句话:看对象、讲规矩。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否则就不易互动。

第二,我们要明白什么是互动?

所谓互动,就是要强调交往的效果。什么是互动?互动就是反馈,交流,并进而达成一种有效的共识。在人际交往中,所谓的互动,实际上是强调交往的效果。

人际交往,要求的是注意良性互动。它主要指的就是交往一定要有良好的结果。因为道理很简单,只有美好的愿望而没有良好的结果,有的时候就是劳而无功。人际交往,往往必须强调效果。因为惟有交际的效果,反过来才能证明你是好心好意。平时,互动就是要和交往对象在交往中有良性的反馈,即:既要了解别人,更要被对方所了解、所认同、所接受。

nlc202309021839

对方的反应、对方的感受,要自己看到,要目中有人,而且还要据此善于调整,这个很重要。

比如,如果我到一家公司去,他们派车来接我,那么,在一辆双排座的轿车上,接待我的人员应该让我坐到哪个位置上最好呢?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比较难回答的,在讲到互动的时候我喜欢讲一句话,就是了解人、尊重人。讲沟通,则要看对象、讲规矩、讲互动。说到了解人、尊重人,“坐、请坐、请上座”,就是基本要求。但是,我发现相当数量的人,对于哪个座位是上座并不清楚。我本人就多次有过这种待遇,被人家好心好意地让到下座去了。

实际上,轿车的上座从礼仪的角度来讲,大体上有这样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属于公务接待。像我刚才所说的那个模拟情况,就是公务接待。我到一家公司去,这家公司派车来接我,公关人员来接我,那么上座是哪里呢?应该是司机后排对角线的位置,司机后方的斜对角。公关人员应该先给客人开车门,然后坐到前排司机旁边的位置上去。专职司机开车的时候,和主人开车是不一样的。公务接待,一般是专职司机开车,一般是单位派的车。那时司机是谁呢?是车队的师傅,是司机班的工人。他的职责就是开车,所以客人没有义务去和他平起平坐。公关接待人员在前面坐是对的。专职司机开车时,副驾驶即随员座,那个位置坐秘书、坐翻译、坐公关人员、坐陪同、坐保镖,其职责是陪同、带路。那为什么客人不坐在司机的后面呢?因为我国的交通规则规定车辆靠右行驶,客人坐在司机后排对角线位置,实际上是后排右边,坐右座的好处是伸腿上车、抬腿下车,坐左边的坏处则是上下车不方便。经常坐出租车的人就会知道,出租车后排的那个左门一般都是锁死的,你要开门的话警察叔叔不饶你。而且说个难听的话,如果是走高速公路的话,汽车抛锚了,客人如果坐在左边也下不来。他一下来,可能就被后面来的车给捎走了,这是一个安全问题。

以上所述第一种情况是公务接待,公务接待的上座是后排右座。第二种情况,属于社交。社交就是是朋友、客户,一起在工作之余进行交往与应酬。如果大家是朋友,往往是由俗称的主人开车。主人开车时的上座是哪里呢?上座是副驾驶座。比如我请朋友出去玩,他应该坐在我身边,而不能坐到我后面去,到我后面去等于打的,我像司机,我成了给他干活的了,这不合适,这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轿车还有第三个上座,第三个上座就是司机后面,但是那是一种什么情况呢?那属于接待要客,就是所谓的VIP ,即:贵宾、高级领导、高级将领、巨商、海外的一些大客商,那些人他们比较喜欢坐司机后面,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后排的位置安全。司机后面尤其安全,出了车祸的话那个人不大容易牺牲。第二个原因,隐秘性比较好。如果坐后排右座的话红灯一停,别人就看到我了,如果我坐在司机后面,有点距离,别人就看不清楚了。

实际上,我想说的是关系不同,位置不同,对上座的认定也就不一样。当然从礼仪的角度,我们还可以讲一句话,客人坐在哪里,哪里就是上座。你可以把客人往上座让,但是也应该尊重客人的意见。他愿意坐哪儿,就让他坐哪儿,没有必要勉强他。实际上我所讲的这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互动,因为只有把客人了解清楚了,才会和他产生共鸣。

其实,互动就是交往对象和被交往对象两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共鸣。

自己的好心被对方理解,自己的好意被对方接受,而且产生良性的循环,这就是互动。总而言之,作为当代人,在人际交往中,在具体操作礼仪规范时,形象第一,沟通第一,互动第一,这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它还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强调形象需要沟通,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互动。

我们平常也知道沟通的重要、互动的重要,但是往往在生活之中,我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怎样才能加强与别人的沟通,并达到互动的效果呢。主要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掌握技巧。我们在社会交往中,一定要遵守沟通的常规技巧,或称礼仪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如荀子所言:“礼者,养也。”在人际交往中,不讲究规矩的,在他人眼里,显然就等同于没有教养的人。比如,坐、请坐、请上座,这个意识大多数人们都有,但是必须明白在不同场合,上座之所在并不一样,吃饭有吃饭的位置,乘车有乘车的位置,出入电梯有出入电梯的位置,谈判和签字各有其不同的位置,国旗的悬挂更有其特殊的位置,所以一定要了解游戏规则。就一般情况而论,目前国内举行大型会议时主席台的座次排列,是要具体区分单、双数的:主席台的就座者为单数时,讲究中央高于两侧、左侧高于右侧(指以居中者而言的左右)。主席台的就座者为双数时,则讲究右侧高于左侧(指以就座者自身而言的左右)。再如,男人在正式场合穿西装、打领带时,领带的主色调,往往应该与其所穿的西装同色。等等。

第二,善解人意。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尊重别人是一种教养,了解别人则是一种智慧。只有了解人,才能更好地尊重人。与他人交往时,必须看对象、讲规矩;必须明确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最重要者,是要善解人意。换言之,就是应当换位思考。

第三,包容他人。所谓心态决定状态,气度决定高度。处理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地进行互动。包容他人,首先要接受对方。所谓接受对方,就是要待人如己,宽以待人。包容他人,其次要欣赏对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你欣赏他人时,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长处、每个人都是天使;当你挑剔他人时,就会感到每个人都有不足,每个人都是恶魔。我们经常会犯一种错误:我们往往把自己的习惯,当成了唯一的标准;我们往往把自己的圈子,当成了整个世界。简言之,我们有的时候为什么跟别人不沟通?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喜欢用我们自己的习惯去要求别人,而往往忽略了接受、欣赏对方。

总之,我认为:每一个有良好教养的当代人,在与别人打交道时,一定要维护个人形象,一定要懂得进行沟通,一定要自觉地遵守礼仪规范。此三者,乃是一个文明人的“软实力”。

沟通与演讲个人总结 篇4

沟通与演讲个人总结

沟通,无处不在;演讲,呈现精彩。沟通与演讲,搭建我与你的心灵桥梁。

一学期的沟通与演讲课程结束了,从中学到的东西,使我获益颇多。从刚开始对讲台的畏惧,到现在对舞台的渴望。沟通与演讲,让我更自信的,敢于和大家交流想法,对大家的意见也更为重视。这使我做事的时候更迅速,更完善,也让大家更喜欢和我交流。沟通,简而言之,是信息产生或掌握的不对称,而产生的需求。沟通是信息流的渠道传达,共享了信息达到有效的交流。在信息社会,沟通的方式从传统地点对点的沟通到现在的全方位立体型的沟通模式的建立,为我们获得资讯信息提供了丰富的途径。

我认为这门课程中最重要的亮点在于两面:一是老师耐心的讲解,让我们一步一步学会沟通的技巧,学会演讲的方式;二是谭满益老师设计的采访项目,让我们实际运用学到的知识,自选主题去尝试从最优的角度去与人沟通。虽然其中也有不少困难,但是最终我们组的采访项目顺利完成。

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在课程进行中,我学会了更好的与人交流,并且完善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感谢老师以丰富多彩的上课方式,包括各种视频资料,优秀的演讲方式,充分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门课程的魅力所在。特别是让同学代表进行演讲。不但是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也使得参加演讲的同学获得难得的锻炼机会。也使得没有上台的同学作为一个听众体会到聆听的技巧。倾听能鼓励他人倾吐他们的状况与问题,而这种方法能协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倾听技巧是有效影响力的重要关键,而它需要相当的耐心与全神贯注。沟通中的第一个方面就是“表达”。所谓表达就是向你的听众阐述你的思想、主张、要求、建议,意在推销你的观念,发表你的见解,提出你的要求。沟通不是简单地用逻辑分析来说服对方,而是要用沟通对象自己所提供的事实,以及对方不能否认的事实,与对方个人的利益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以诱导对方。在这里要绝对避免的问题是,把自己的观点以雄辩的方式强加给对方,让对方感到自己弱智或者输理。沟通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向沟通对象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就决定了表达是沟通的最重要环节,因而使表达方式的选择就显得极度为重要。没有艺术的表达方式,要达到良好有效的沟通结果也是不可能的。沟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倾听”。上帝为什么给人类两只眼睛一张嘴,意义就在于要让我们少说多听。积极地去体会别人的想法。然后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人共同交流。谭老师指导我们,倾听技巧由4个个体技巧所组成,分别是鼓励、询问、反应与复述。

1)鼓励:促进对方表达的意愿。

2)询问:以探索方式获得更多对方的信息资料。

3)反应:告诉对方你在听,同时确定完全了解对方的意思。4)复述:用于讨论结束时,确定没有误解对方的意思。

倾听中还需要注重气氛控制的技巧。安全而和谐的气氛,能使对方更愿意沟通,如果沟通双方彼此猜忌、批评或恶意中伤,将使气氛紧张、冲突,加速彼此心理设防,使沟通中断成都东软学院

或无效。气氛控制技巧由4个个体技巧所组成,分别是联合、参与、依赖与觉察。沟通就是快速地达到共识,这一观点想必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们要明确的是:(1)沟通是必须的;(2)沟通应及时;(3)沟通是多样的;(4)沟通是组合的。沟通就是对信息的全面掌握,包括倾听,理解。要做到用时短,效果好,使沟通得以目标实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对沟通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高度概括。

在本课程的采访项目中,我在我们的团队中担任的是采访负责人,主要采访过程中的对被采访者的提问和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从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有了自己的团队和团队的任务,这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要团结一心想着这个目标努力。正所谓拳头的力量比巴掌大,团队的力量必然也比松散的个人要强。所以在一开始,我们就积极开展团队融合,以团队会议的形式让大家相互了解,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分工,这样做使得我们的资源内充分利用起来。

团队成员中,从我们第一次陌生生疏,到现在的熟悉热忱,我们现在更多的是理解与热爱,我们坚信我们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得到好成绩。我每节课后都积极联系个成员,商讨一下我们的上课成果,以便为最后的采访和总结和打下基础,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大家了解到如何科学有效的利用时间,为大家今后的大学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引领和导航,以后大家更好的利用时间,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让自己有个美好青春的大学生活。我们整体运行良好,但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和麻烦,主要出现在细节上,我们采访和收集素材时遇到了别人的不理解,但我们总结好了经验以后,运用上课学到的沟通的知识,改变了一下自己和成员还有嘉宾的一些沟通方式,以便于我们工作的实施和进行。

在采访进行中,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进行主题确定,毕竟大家的意见都不同。最后经过团队的讨论,我们筛选出3个主题。然后大家分别对三个主题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和阐述。之后我们经过投票一致确定了进行以“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为主题的采访项目。然后我们进行采访任务筛选。对于这类比较开放的采访,我们筛选了从同学、老师、保安等各类不同的人群进行采访。期望通过全方位的采访调查能得到更精确,更有说服力的结果。在采访中,有写人忙于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很配合我们的采访,但是通过我和他们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我们是在进行一个学习课程,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意见可能会给我们的采访结果带来很多指导。最终我们如愿的对要进行采访的人进行了完整的采访。其中包括其他专业的辅导员,还有保安,各班的同学,保洁阿姨等。这些在我们的总结视频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组的视频没有播放完整。这也是我们组最大的遗憾。不过大家都知道,只要尽力过,收获在自己身上。

沟通与演讲的个人课程总结 篇5

XXX

作为大一最后一个学期,我们11级所有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已不再是刚刚由高中升入大学的懵懂少年。刚进入大学象牙塔的迷茫已经被现实消磨殆尽,那么,接下来我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如何去做,怎样去规划自己的未来,种种问题都像奔涌的洪水瞬时袭来,令人喘不过气。是的,这些突如其来而又不得不来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去思考、去解决,所以,在这个阶段对于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解决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规划问题。

如果只是在原地打转,缺乏导师的引导,我想这种关于人生定位的思考将会变成完全扭曲的形态。李雁老师曾经说过,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除了专业知识还有自我人生规划的能力。而这个人生规划就是自己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活环境、家庭等进行的目标制定,它将会对每个人的未来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明确人生规划的作用,并制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而就在我们应当去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学校给我们安排的“沟通与演讲”课程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帮助。

首先,刚开始就被老师的分组给吓住了,影视制作三个班,每个班三个人组成的小组,我不敢想象这样的管理会有多难。因为在大学里,我们都是各干各的、各想各的,有的人想要成为摄影师,有的人想要做一名大学老师,而有的人却没有想法,整天的不学无术,拖累别人。就算是想成为摄影师、老师的人也是摇摆不定,没有恒心继续努力。所以在分组的时候我很担心,担心自己和一些不积极主动的人分在一组。

“课前五分钟”的表演,确实对于调动我们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可是各小组表演的内容都一样,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兴趣。我记得我们组的“课前五分钟”是由我一人上去表演的,给大家放的是一段视频。我知道小组成员一起上来才能展示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可是有时候我想表达的是另外一种精神,“让自己作为观众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我很想让我的组员们知道“当你的队员在为团队荣誉冲刺时,你必须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她努力的成果中,并不停的努力而热烈的鼓掌,你必须比其他观众更加投入到她的表演”。当然,最后的效果很满意,组员们都很投入,所以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表演,我的身后有八双眼睛,他们正盯着我,给我动力。

老师分配下来的任务也和一般的沟通与演讲课程不一样,确定主题、做策划书、做视频和演示文稿、汇总,最后是课程个人总结。记得我在采访的时候,遇见刚刚散会的老师们,其中一位老师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很感兴趣,便过来询问,当我告诉他们我们在做沟通与演讲的作业时,他惊讶了,他认为我们只有专业课的作业时做视频,没想到沟通与演讲作业也是做视频。原本以为采访会很花费时间和精力,没想到在谭小军老师的鼓励下,组员们都很有热情,一共花了三个小时不到就采访成功了。我们一共采访了17人,其中包括两位老师,一位大三学生,大二学生两人,大一的学生有十名,而成功只有六位。可见采访失败率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对原因也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展示在演示文稿当中,希望能够给接下来的小组一些经验教训。后期视频制作、演示文稿和汇总就很容易了,因为有很好的被采访者提供关于采访主题的建议和经验。

由于联想到老师开始对项目作业审核很严格,所以我们在做演示文稿的时候特别认真,尽量做到条理清晰,力求完美。最后在上去展示的时候,我都很小心的注意避免犯其他组的错误。当然,结果是无法想象的,同学们的掌声很响亮,老师也都给了我们表扬。我相信我们组员都和我一样都很满意这样的结果,观众和老师的认可是对我们努力后的最大的回报。我们辛苦数周的目的达到了。当然,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小状况,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项目

作业的内容和作为演讲者的我能够带引大家进入我们所以表达的主题当中。说实话,我都没想到我们会这么容易通过,我不明白这次展示好在哪里,只知道尽力做到最好就是我的目标。我们选择这个主题的目的就是帮助同学们找准自己的人身定位,做好人生规划,明白自己在现阶段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应该用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未来的困难。当然,在进行这个活动之前,我自己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很迷惑,不明白自己能干什么。青春太好,好到你无论怎么过都觉浪掷,回头一看,都要生悔。我们拥有最美好的时光,那么我们也应该在这样的时光当中做最美好的事情。

老师的讲课也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帮助,一些与人沟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演讲前应该做怎样的准备。正处于半只脚踏入社会的我们,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很是欠缺,所以这门课程很好的弥补了我们在这方面学习的缺憾。因为从这门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去与人沟通,也学会了如何作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帮助别人疏导情绪。关于我的理解,就是与人沟通最大的主旨便是“尊重”,尊重与你谈话的人,并用不卑不亢、不骄不屈的语气和态度去面对。老师在这方面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正是老师的以身作则,在授课中十分尊重学生们的想法,才让我们感受到“尊重”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并参与讨论之中,可知这门课程对同学们的吸引力很强大。

其它组关于他们主题展示也极具现实意义,就“食品安全”来说,他将社会现状和我们身边、我们校园里出现的食品隐患问题都一一列出,并提出了解决这方面问题的建议。我想,这对我们今后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提供了经验和方法。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某组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探讨,从他们的演示文稿中可以知道,如今环境污染是越来越严重。关于保护环境这方面的办法和法律也层出不穷,但是都没有达到遏制环境污染的效果。他们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很明确的回答,法律对于我们而言,只是书面文字,甚至有时候感觉到“法律”二字对我们很遥远。所以我们当中的百分之八十不会按照保护环境法中的条条款款去履行义务,依然乱扔、乱丢,肆无忌惮。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其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加强对学生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宣传。单是从这些主题演示中,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些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这对我们组如何去做主题的展示有很大的帮助。

从这次活动之中得到的收获是巨大的,其中包括对组员工作的调配,对一个活动如何去做策划,以及被采访者以自身的求职经验告诉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求职等方面。在之前我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可是在这次活动之后,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对于我来说,这个目标不是可以用“高远”或者“粗浅”来形容,只能说“适合自己的目标,便是对自己最好的馈赠”。当然,目标制定好了,也得自己坚持、努力才行。

即将结束大一的生活,升向大二。对于我们一一级学生而言,还有两年时间升华自己、锻炼自己,两年过后,我们面对的将是整个社会。所以在这两年之内,我们必须要努力抓住每一秒能够让自己变优秀的机会,努力让自己有一个合格的形象去接受未来的挑战。我在演示文稿中特意提出的六句话,自认为对现阶段的我们而言是很有帮助的。“大学是亚社会,所以要让自己有大人形象”,尤其喜欢这句。因为它告诉我们在大学期间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人生态度的培养。

我相信努力了便会有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许有时候你努力的结果比你想象中的还要令你兴奋。正如这次活动,大家都努力了,所以才会有这样令人惊讶的成果。此时,不得不相信“团结就是力量”这一句话。感谢组员们的努力,也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去经历这样有意义的活动。

交流沟通心得 篇6

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真诚、信任和尊重。其桥梁是沟通。关心员工善于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与积极性。企业决策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参与的员工越多,获得支持的员工越多。“一言堂”排斥参与,只有争议、争辩、“斗智”,才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才能集思广益,才是真正的沟通。沟通是从心灵上挖掘员工的内驱力,为其提拱施展才华的舞台。它缩短了员工与管理者间的距离,使员工充分发挥能动性,使企业发展获得强大的原动力。

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说沟通是学问是因为任何沟通都是有其本身的目的,把握住沟通的目的,同时掌握沟通的要领,将相互的理解或者思想表达出来是需要练习和实践的;说沟通是一门艺术,讲的是沟通是技巧,其中包括语言的,非语言的,外部因素,交流双方对事件的认知度等等。

沟通的目的有很多,最浅显的一个目的便是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传递包括了单向和双向传递,而此时,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及时性,保真度等等都是需要重要考虑的方面;沟通的高一级别的目的在于沟通的影响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去“说服”沟通的一方的行为,思想等。

有效地改善沟通工作中的沟通并不总是看起来那么容易,但它却是一个工作基础,你可以利用它来建构你的团队,显示你的领导能力并提供及时的指导。你需要从基础出发来决定使用如何来补救工作沟通不顺的现状。当信息输入之后无法得到输出时,沟通实际上就是封闭的。在一部分团队成员能够访问到一些确切的信息,其他成员不能的情况下会出现沟通封闭。管理者的关键性职责就是提供定期的信息反馈,例如状况汇报,工作日志,会议记录或仅仅是一张发表工作信息的通知、便条。你应该提供一个完整确切的工作信息来避免团队中出现错误的沟通和混乱。

另一方面,你应该确保你给客户或其他成员提供了正确的信息,而不是给他们提供过量的不相关的或是重复性的信息。优秀的管理者知道如何计划他们的沟通工作,了解每一个团队成员需要什么类型的信息,并在工作中采用了很广泛的沟通方式。总之,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沟通应用沟通才能达到更好的工作效率。

部门改善计划:

1、定期给其他员工开展沟通培训课程,提高全队沟通意识。

2、通过沟通,提高成员的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3、增强外部沟通,和内部沟通的能力。

4、与各部门之间多开一些现场协调会。

有效沟通学习心得. 篇7

沟通是一种行为习惯,也是一项有技巧的技能,更是与他人相处的必备条件。人这一生,会有很多沟通: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老板与员工、朋友与朋友,这中间都需要沟通。如果这一生想要出人头地,就一定要学会沟通,特别是面向很多人讲话。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沟通的问题存在哪些方面,沟通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其次我们要了解的是,沟通的障碍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然后我们要了解,沟通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进行。最后我们要了解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去沟通。

沟通的目的就是控制成员的行为遵守公司政策,激励员工参与管理,改善自我绩效。通过沟通也是用来表达感情,分享挫折与成功,加强信息的流通。而激励参与就是一种沟通当中的最终目的,因为沟通的目的就是要产生一种情绪,产生激励情绪,让成员参与进来。而在沟通中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因为一些自私、自我、自大的心态,会增加沟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在沟通的时候,关心别人的状况与难处、关心别人的`需求与不便、关心别人的痛苦与问题,主动地去支援别人,主动地把信息反馈给别人,主动地监控这个沟通的过程。

《双赢沟通》学习心得 篇8

首先非常感谢公司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我认真观看了余世维博士的《有效沟通二》视频课程,余博士通过大量的事列生动有趣的讲解了沟通的技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颇多,也深有体会,结合视频中余博士的讲解,发现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与上司和同事、朋友和家人在沟通交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其中有以下几点对我有比较深刻的影响:

一、有效沟通的基本要点 1.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 2.沟通的基本原理是关心 3.沟通的基本要求是主动。在沟通中要摆正心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我就不去做;不要自私,对自己有利就冲到最前面;不要自大,认为我提出的想法就是答案。关心体现在你有没有注意他人的状况和难处,注意他人的需求和不便,注意他人的痛苦和问题。沟通一定要主动,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反馈。

二、善于倾听,有效的沟通从倾听开始。倾听不能仅仅是听听而已,要和讲话者产生互动,要提出问题,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讲话,少批评,停止耳语,集中精神,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让对方感到轻松,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倾听中沟通,在沟通中倾听,这个过程就是: 尊重的倾听->澄清你的理解->提出你的观点->确认对方了解你的观点。

三、避免一些小动作,在沟通中一些小动作往往会造成一些误解,甚至是沟通无效。躲在角落里,关起门来,低声私语,狼顾四周,关系过度亲密等,都需要注意。

四、沟通是有方向的,和不同的人沟通有不同的方法。向上沟通:1.跟上级沟通尽量出选择题 2.随时随地准备好和领导沟通 3.沟通就一定要准备答案,最好有两三个,注明你最倾向的答案并说明原因及后果。向下沟通:1.对于下级要有多方面的了解2.不要闭门造车,要和手下人沟通决策3.应该让手下人有尝试的机会。水平沟通:1乐于助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2.要先帮别人解决问题3.双赢。

五、沟通中要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不能消极对待,这样只会降低工作的品质,也不能一味求胜,侵略性极强,起初人们会钦佩你,但是终究会使人感到愤怒、受伤和屈辱。最终或消极对待或另谋高就。

管理沟通 读书心得 篇9

《印度能超越中国吗》这一书,主要阐述了作者在印度经商的经历,对印度社会、文化和经济较深的认识和理解,书中不乏真知灼见。印度和中国主流文化中的哪些方面不同导致其国民行为的不同?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和印度产生?中国为什么制造业异军突起,而印度却是软件业遥遥领先?印度能在哪些方面超越中国?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上应该彼此学习对方的哪些优点?等一些问题和答案都令人深思。为什么印度人能够“以苦为乐”?为什么印度人能够忍受狭小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印度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什么马克思评价印度没有历史?中国的“君子”鄙视乞讨,印度的著名人物为什么却乐于乞讨?美国会成为印度的一个种姓吗?等一系列的问题和答案都令人深思。

看完这本书之时,让我陷入了深思,一直在想着印度真的能超越中国吗?这个话题,也许书上所说的多数都是作者个人观点和见解,但我想这不正是给我们开启了一扇正视印度并反思中国发展的窗口吗?同时也可以让作为读者的我们通过不同文化的反省和比较,能有一种多维的认识,从而通过印度这一面镜子更好的认清我们自身,让我们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也让我们能够更加的努力为我们的国家富强而奋斗。

这本书主要从历史到当代的各个方面讲述了中国和印度的差异。在21世纪初期,当我们审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大国时,他们在“外形”上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追溯至2000年前,两个国家在思想领域的诸多方面也有许多相近的地方。从公元纪年开始到公元500年左右,两国古人的不同选择,却使两国主流文化走上了不同道路。主流文化的不同导致两国国民行为的不同,中国主要强调的是“物质第一”,印度主要强调的是“精神第一”。这种思维和行为上的不同也造成了两个国家在近代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模式的不同,同时也能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从两国人民的不同主流文化体系中寻找属于自己不同行为的根源,从不同的行为中了解自己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

对于中国和印度主流文化的不同造成历史上两国社会劳动分工的差异,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种分工思想的影响。尤其突出的是中国注重的是“礼义分工”,而印度注重的是“神灵分工”,而且还把种姓制度作为神和世俗社会的梯子。然而中国和印度位置上都处于东半球,历史上的文化交流频繁,比如说千年以前,玄奘曾跋山涉水到达印度;近代,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到过中国,中国人对他非常友好。但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体系却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印度就像是镜子里的中国,虽然外表看起来接近,但一个生活在现实中,一个生活在虚幻中。印度和中国在主流文化上本质的不同造成两国在近代的经济发展模式、政治模式选择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中国和印度的竞争,本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体系的竞争,只是这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竞争中又加入了西方的价值观念。这也就是说中国和印度两国间的交流都需要第三方来看待、观察对方,而误会、曲解、偏见随处可见,尽管中印两国国土相连,国情相似,但都没有面对面的直接的交流,体现出双方在交流时出现了第三方的参与都很有可能会造成双方的交流不充分,就可能会出现各种难以控制或是改变的情况。

在经济方面,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和中国都在为实现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自主而奋斗。当中国人采取主流文化中倡导的“舍生取义”方式获得独立时,印度却采用了“非暴力”的方式,并从其主流文化中找到了“非暴力”的源头。同样,中国人儒家“饿死不食嗟来之食”的方式影响到了建国后的经济发展;而印度主流文化中的“乞讨文化”却使其在经济发展上左右逢源。然而在七八十年代时,中国人“大一统”的文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开始在经济领域中进行“号令统一”的改革。同一时期,印度纷繁复杂的文化体系却不能使其迅速改变前进的方向,这种惯性使印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落后了10年。同时文化上的差异使印度逐渐远离美国,这也是印度在这一时期发展滞后的直接外因。在九十年代,中印都在经历经济制度的变迁,文化上的统一使中国制造业相比印度产生了优势,但适合服务业发展的多元文化也使印度软件异军突起,也就意味着龙象共舞的时代开启了。

在当代的中国与印度中,而印度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但为什么马克思说印度没有历史?这主要是因为印度人的时间观念淡薄。对于对为什么印度人能够“以苦为乐”?为什么印度人能够忍受狭小的工作生活空间?的解答主要是因为印度盛行“流浪”与“苦行”文化所造成今天印度的一种现象。在当代的中国逐渐开始强调“人文精神”时,中国的“仁者爱人”的文化传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西方人也称道的为人处事的“金律”之一,但在印度,“神文精神”却有长远的传统,这深深地影响了印度现代社会的发展。我认为造成今天的中国与印度差异的主要是由于两个国家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体系从而导致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同。

管理沟通学习心得 篇10

班级:土木106 学号:20102118 姓名:张学才 伴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这个学期已经过去一半了,有好多课程也即将结束。在这之中自然包括了选修课,这学期我总共个选了两门选修课--管理沟通,硬笔书法。当初选这几门课程出了学校规定的必须要拿到学分之外,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对它们的兴趣吧!尤其是管理沟通,人生在世无非就是要和别人沟通交流,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交流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老师也经常叫我们要学会和人交流沟通,所以我选择了这门课!

转眼之间这门课就要结束了,老师也安排让我们写一个小论文来总结一下学习这门课的心得,这应该是选修课考察的最主要的参考吧!因为学校的选修课很多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来结束的。不管怎么样,自己或多或少都听了一些关于这门课的知识,说写什么论文也就谈不上了,因为以我的水平要写出什么论文怕是有些困难,但学习之后的感受还是有很多的;

再后来就是正常的上课了,虽然老师每次讲的内容不多,但总会是那些对我们很有用的,尤其是他在讲课过程中讲到的那几个他的教过学生,刚开始都是很普通的学生,在经过了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指点之后变成了很有成就的人,下意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成功者刚开始适合所有人一样的,是他们他们的努力改变了自己,这里面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管理沟通,在和别人的沟通中才会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从而确立正确的目标!除此之外,我想这门课多我影响最深的应该是老师讲的那些关于企业常识,中间几节课我还做了一些笔记,如一个企业中的各种不能缺少的角色以及他们的作用,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问题正好是最需要掌握的,是毕业以后就要面对的,就如现在大四的学长学姐一样,要找到一个工作当然对于企业的了解是不能缺少的,自然,上的是名叫管理沟通的课程,除了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以外,也认识了很多同学,在大家的相互交流中也是收获颇丰,因为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学习的课程,方式都不同,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大家是各有所想,当然也是各有道理。除了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也有意识的去了解其他学院的同学学习生活以及各种活动的情况,也算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吧!我想对于这门课来说也算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吧!

又是由于时间的缘故,对于“管理沟通”这门课的学习只能到这种程度了,虽然说时间不长,但那些最基本的管理沟通知识还是让我受益匪浅。自然,光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往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和别人交流沟通,如果有机会和那些有成就的人交流一下那是再好不过了~~

上一篇:梁衡晋祠散文赏析下一篇:体育组教研计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