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设计基础知识

2024-09-29

水电站设计基础知识(共8篇)

水电站设计基础知识 篇1

水库调度基本知识介绍

=^p 姓名:王冉旋 单位:国电新疆吉林台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20日水电站-水库调度交流提纲

一、水文学

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三、水库调度

四、水库调度基本计算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水电站-水库调度

一、水文学

水文学基本概念水文学:就是研究地球水圈的存在与运动的科学,主要研究地球上水的形成、循环、时空分布、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人类防治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它包括海洋水文学、水文气象学、陆地水文学、应用水文学。应用水文学:运用水文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各种实际水文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水利、电力、灌水电站-水库调度

一、水文学溉、供排水、环境保护等工程建设提供水文数据,工程水文学就是应用水文学的一个分支。目的:掌握河流的来水规律,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做出水文预报,为水库的防洪调度和发电调度提供准确的依据。另外,就是在不断积累水文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水文分析计算,定期(一般是5-8年)对前一阶段的水文计算成果进行复核和修改,根据情况,必要时对工程进行改造。水电站-水库调度

一、水文学径流调节自然条件下,由于河川径流形成因素的不同,其水量丰、枯不均,与人类对它的要求不适应,因此需要采取人工措施(如修水库),对河川径流在时间上进行重新分配,人为地增加或减少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水量,以适应防洪发电等的需要,这种对天然径流采取人工控制的措施称为径流调节。调节周期:水库从空到蓄满又放空一次所需的时间。按照调节周期分,径流调节分为:日调节、周调节、年调节、多年调节四类。水电站-水库调度

一、水文学日调节:调节周期为1天,它只能对一天内的径流进行重新分配,解决一天内径流与用水变化的矛盾;周调节:调节周期为1周,一般是将一周假日内多余的水量存蓄起来,用水工作日发电;年调节:调节周期为1年,就是把一年内不均匀的径流进行合理调节以满足发电、灌溉用水要求;多年调节:当河流天然径流在年际间变化较大时,而用电和用水则在若干年内的各年变化不是太大,这样就出现在丰水年时水用不完,枯水年时水不够用,为解决这个问题须水电站-水库调度

一、水文学建更大的水库把丰水年多余的水量蓄起来,补充枯水年水量之不足,这就是多年调节。一般把在调节周期内不发生弃水的调节称为完全调节,将有弃水的称为不完全调节。再调节(反调节):在进行日调节时,下游流量水位发生剧烈变化,影响灌溉、航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下游再建一个水库,对发电放水进行再调节(反调节),以均匀下泄或是按照灌溉、航运要求下泄,下游水库称为上一级水库的反调节水库。水电站-水库调度交流提纲

一、水文学

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三、水库调度

四、水库调度基本计算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水电站-水库调度

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水情测报系统组成水情测报系统系统构成为:以遥测站构成的遥测子系统,其与中心站的连接采用卫星和GSM组网信道;以计算机局域网及计算机系统构成的中心站子系统。每个遥测站由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通信单元、电源系统组成。遥测站自动完成采集功能,将数据通过北斗卫星/GSM混合信道自动发往中心站,中心站接收遥测站所采集的数据并进行收集、处理、存储、管理。

中心站功能中心站具备数据收集、处理、存储、管理等功能,并能及时做出洪水预报以指导调度的合理运行。中心站前置机(指通信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随时接收各遥测站发来的水情水电站-水库调度

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数据,对接收的水情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存储,中心站系统平台能提供各种丰富的图表信息供用户使用,并需要按用户要求实现水务计算。对各站的水位越限具有告警信息显示,具备Web浏览服务、发布相关调度信息功能。同时具备实时洪水预报与中长期预报;发电计划制作与分析等水调高级应用功能;遥测站功能及特点遥测站采用“无人值守,委托看管、定期巡查”的运行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水文测站包括雨量站、水位站、气温站、泥沙站等基本站点。㈠、能够自动实时采集水位、雨量、温度、蓄电池组的实时电压值等数据,并能定时自动地通过通信设备将数据发给中心站。㈡、实时采集的数据变化量(ΔH)超过设定的阈值(阈值可根据水电站-水库调度

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实际情况调整)时,能立即自动将当前水位值等水情数据发给中心站;㈢、在遥测站现场可人工设置ΔH、ΔT等参数,中心站可异地遥控更改ΔH、ΔT等参数。㈣、遥测站具有固态存贮器,可存贮1~2年的数据;㈤、数据发送完毕后具有掉电功能,以节约电能;㈥、具有丰富的自检信息功能,定时向中心站报告;㈦、遥测站的各种设备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及低功耗,并有防潮湿、无雨衰、防雷电、抗干扰、抗暴风等措施,所有遥测站都能够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长期连续正常工作。㈧、遥测站数据采集处理器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具有良好的多功能扩展配置能力,包括通信方式和接入设备。水电站-水库调度

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遥测设备集成根据水情遥测站功能要求,各遥测站设备主要由通信设备、传感器、遥测控制设备、电源设备、安装配件等组成,主要设备组成如下图所示。水电站-水库调度

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水电站-水库调度交流提纲

一、水文学

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三、水库调度

四、水库调度基本计算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水电站-水库调度

三、水库调度、水库调度的概念一个水库可以有不同的运用方式,因而会带来不同的效益。特别是综合利用的水库,在防洪与兴利方面总是有矛盾的。各兴利部门之间在用水上也有矛盾,要处理好这些矛盾,提高水库的综合效益,就要有科学的运用办法,这个办法就叫水库调度。水库调度也称水库控制运用,是指在水库来水和用水变动的情况下,根据径流的特性和水库的任务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统筹安排水库蓄水、发电,灌溉(供水)、拦洪与泄洪、发挥水库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的一种技术措施。简单来说,水库调度就是不断处理和解决来水与用水、各用水部门之间的矛盾,使每一立方水发挥最大的作用。通常将水库调度分为防洪调度和兴利调度两部分。水电站-水库调度

三、水库调度、水库调度的种类根据水库调度工作的特点,一般可以分为洪水调度和电力(兴利)调度。洪水调度: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对调洪和兴利的库容进行合理安排,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发电调度:主要是利用水库的蓄水调节能力,重新分配河流的天然来水,使之符合电力系统的发电用水要求和下游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水库调度的基本任务水库调度的基本任务有如下三项:一是确保水库大坝安全,并承担水库上、下游的防洪任务;二是保证满足电力系统的正常用电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正常用水要求;三是在保证各用水部门正常用水的基础上力争尽可能充分利用河流水能多发电,使电力系统供电更经济。水电站-水库调度

三、水库调度、水库调度的基本原则水库调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确保水电站水库大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分清发电与防洪及其他综合利用任务之间的主次关系,统一调度,使水库综合效益尽可能最大;当大坝工程安全与满足供电、防洪及其他用水要求有矛盾时,应首先满足大坝工程安全要求;当供电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有矛盾时,应首先满足可靠性的要求。、水库调度的目的和意义水电站水库调度的目的是根据规划设计的意图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库容,调节水源,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妥善处理蓄泄关系,充分发挥水利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既能使水库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又能正确解决防洪与兴利之间的矛盾,切实做到有计划地充蓄和消落、有目的地拦蓄与泄放,充分利用水库库容,确保水库安全、经济地运行。水电站-水库调度、水库合理调度的方法实现水库合理调度的方法主要分为常规调度和优化调度两种。常规调度是借助于常规调度图进行水库调度。而常规调度图则是根据实测的径流时历特性资料计算和绘制的一组调度线及由这些调度线和水库特征水位划分的若干调度区组成的。它是水库调度工作的原则和依据,它以月份为横坐标,以库水位为纵坐标,包含防弃水线、上调度线、下调度线等几条指示线划分出的正常工作区、防弃水区、加大出力区、降低出力区等指示区的曲线图。如下图吉林台电站水库运行方式图。

三、水库调度水电站-水库调度

三、水库调度水电站-水库调度

三、水库调度

正常工作区正常工作区是上下调度线之间的部分,也称之为保证出力区当水库水位处在该区时,电站应按保证出力正常工作,承担系统调峰、调频和部分事故备用任务。防弃水区防弃水区是防弃水线以上至正常蓄水位之间的部分,当水库水位处于该区时,应尽量多发电

加大出力区水电站-水库调度

三、水库调度使水库水位尽快回落到防弃水线以下,防止可能发生的集中弃水。加大出力区是上调度线至防弃水线之间的部分,当水库水位处在该区时,电站出力可在正常出力的基础上加大10%-20%,以便水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降低出力区降低出力区是指下调度线以下至死水位之间的部分,当水库水位处在该区时,水库的正常运行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水库汛期限制水位按不同时期的防弃水线控制。当水库运行在防洪区由汛期限制水位控制,考虑水库防洪要求,汛期水库水位控制在汛期限制水位以下运行,以利于水库安全度汛;水电站-水库调度

三、水库调度优化调度是借助于优化方法寻求水库最优运行方式的一种调度方法,它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效益最大化和耗水率最小成为水电站优化调度的目标。合理安排发电厂的机组在不同时刻的出力,降低运行成本,已成为各发电厂目前必须重视的课题。水库优化调度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入流过程,通过最优化方法,寻求最好的调度方案,即按这种方案蓄泄,可以使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各部门所构成的总体不利影响在容许的范围内,整个计算周期总的效益最大,或在效益基本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不利影响最小。水电站-水库调度

三、水库调度度的工作内容编制年、季、月、旬、日发电量计划、水库调

编制水库调度方案和汛期洪水调度方案水文气象预报常工作,如每天(周、季、月)的报表、监视并收集上游雨情水情、机组运行工况、协调下游水管部门的用水、进行流域平均雨量的计算、水库水量平衡的计算、编制洪水预报和泄洪方案等上下游电站等)汛前、汛中、汛后检查水电站-水库调度

三、水库调度

对外联系(中调、水管部门、防洪办、汛后总结包括当年各个时期发生的一些大的事情或问题、存在问题的整改、仍存在的问题的整改计划、将预报与实况进行比较进行预报精度的统计分析、遥测系统畅通率及可用度统计分析、调度计划执行情况、主要的经验教训、水库调度指标尤其是经济指标的资料整编以及当年的水库实测资料等。

水库运行参数的复核当电厂投入运行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原来据以规划、设计选择水电厂及其水库参数的一些基本资料、条件和任务等,将会发生水电站-水库调度

三、水库调度这样那样的变化(上游建电站、人类活动、电力系统需求、农灌、自身设备等),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电站及水库的运行方式和效益。为了使运行调度方案、计划更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必须对电站、水库的一些参数进行复核和修正。

水库的特征水位及相应库容水位:指水面在某一基准面以上的高度;死水位:水电厂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水库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我厂还设置有极限死水位,就是遇到特枯水年份允许消落到的水位,其确定在引水口以上一定的高度。死水位对应的库容为死库容;死库容不起调节作用。水电站-水库调度

三、水库调度正常蓄水位:水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为满足兴利的要求,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水位,该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为兴利库容(调节库容);运行设计要经过审核后才可以更改,一般不允许任意改动。防洪限制水位: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在汛期的起调水位;防洪高水位:为了拦蓄下游防护对象的标准洪水时,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防洪高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为防洪库容;水电站-水库调度

三、水库调度设计洪水位:水库遇设计洪水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该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为拦洪库容;校核洪水位:水库遇校核洪水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该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为调洪库容;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全部库容;有效库容:校核洪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水电站-水库调度

三、水库调度特征水位及相应库容示意图水电站-水库调度交流提纲

一、水文学

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三、水库调度

四、水库调度基本计算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水电站-水库调度

四、水库调度基本计算

水库基本计算原理—水库水量平衡水量平衡是自然界水分的最基本变化规律,也是我们进行水库调度和水务计算的基本准则,水库水量平衡系指在某一区域、任意时段内,其来水量等于去水量加上蓄水增量,对水库来水就是某一时段内,入库水量和出库水量之差等于这一时段内水库蓄水量的变化,即:W=Q×T(s)W入-W出=△VW出=W发电+W弃水+W损失水电站-水库调度

四、水库调度基本计算W损失=W蒸发+W渗漏+W结冰△V=V期末-V期初式中: W入——某一时段内水库的入库水量,一般是天然河流的天然来水量, m3 ;W出 ——该时段内水库的出库水量,包括各部门的兴利用水,水库蒸发渗漏损失,以及汛期的弃水,m3 ;W兴 ——包括电厂的发电用水及其他不通过水轮机而单独引用的兴利用水,m3 ;W弃 ——水库汛期的弃水量,m3;W损 ——水库蒸发、渗漏、结冰等损失量,m3;水电站-水库调度

四、水库调度基本计算△V——该时段内水库蓄水量的增减值,蓄水量增加为正,蓄水量减少为负,m3;Q——计算时段内的平均流量,m3/sT ——计算时段,t.、常用的计算方法:★流量=水量/△t(△t---时段长的秒数)★供蓄水量=时段末库容-时段初库容★供蓄流量=供蓄水量/△t(△t---时段长的秒数)★出库流量=发电流量+弃水流量+损失流量★水头=上游水位-下游水位★入库流量=供蓄流量+出库流量水电站-水库调度

四、水库调度基本计算★耗水率=发电用水量/发电量★K值=平均出力/发电流量/平均水头★平均出力=发电量/运行历时★总效率=平均出力/9.81/发电流量/平均水头*100%★水轮机效率=总效率/发电机效率、水能利用提高率的计算方法★a、水能利用提高率按电力工业部给定如下公式计算:水能利用提高率=(N实际-N考核)/N考核×100%式中: N实际----年实际发电量(亿千瓦时)水电站-水库调度

四、水库调度基本计算N考核----按当年实际来水核定,执行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水电站增发电量考核办法》(扣除经网、局核定因调度原因使电厂减发的电量)(亿千瓦时)。★b、考核电量计算公式为:N=KQHT(亿千瓦时)N=KQHrT(适用弃水期)式中:N----计算考核电量(亿千瓦时)Q----发电流量(立方米每秒)H----毛水头(米)T----运行历时(时)水电站-水库调度

四、水库调度的基本计算r----弃水期的负荷率;r=N/(Nmax)(N----日平均负荷;Nmax----装机容量或预想出力)有关说明:(1)年考核发电量按当年实际来水量核定。依据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水电站节水增发考核办法》(扣除经网、省局核定的因调度原因使电厂减发的电量)计算,其计算程序及有关参数须经审核部门统一审定。(2)考核计算程序中综合出力系数K值,应结合本前五年的实际平均水平论证确定。(3)考核计算程序中弃水期发电负荷率γ值,采用本弃水日实际发电负荷率的平均值。(4)新投产电厂在尚未进行能量指标复核水电站-水库调度

四、水库调度的基本计算之前,其综合出力系数K值原则上按设计值复核,如需变更应根据实际运行资料或实验资料经论证审批确定。在具备条件后,应及时进行能量指标复核。、水电站时段水情的计算水电站的时段水情计算严格按照水量平衡原理进行计算复核,即: W入=W出+△VW出=W发电+W弃水+W损失△V=V期末-V期初水电站-水库调度交流提纲

一、水文学

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三、水库调度

四、水库调度基本计算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计算年、季、月、旬、日发电计划的目的、要求及计算方法:a、目的:合理安排发电计划,充分利用水能,尽量减少弃水,提高水量利用率。b、要求:本水库防洪、兴利库容完全重迭,(4-6)月份发电满足防洪要求。蓄水期(7-9)月份维持较高的水头运行,按天然来水尽量多发,其余时间为系统调峰、调频和短时间的事故备用,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c、计算方法:年计划必须把长期水量预报和保证率结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合起来,根据水库经济调度暂行条例规定,可以采用保证率70%的来水量,按典型年分配形式计算。旬、月、季发电计划主要按中期水文、气象预报推求出来的入库流量,按年调度图操作进行计算。日发电计划主要按短期天气预报或按退水过程估得入库流量进行操作计算。、日发电量计划编制过程a、收集本日发电负荷安排、预计该日入库流量、预计该日平均水头。b、根据日发电负荷、平均水头在HNQ曲线查出本日发电流量。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c、由发电流量和入库流量求出本日24时水库水位。d、收集次日库水位控制要求。e、根据次日库水位变化求出次日出库流量。f、由次日出库流量查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求出次日平均尾水位。g、根据次日库水位、尾水位求出次日平均水头。h、根据次日平均水头、发电流量(出库流量)查HNQ曲线查出次日平均负荷。i、根据次日平均负荷即可求出次日(0—24时)日发电量计划。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与步骤在实际工作中生产计划的编制一般采用70%频率来水及气象预报雨量进行计算方法.步骤如下:a、在年平均流量频率图上查出70%频率的年平均流量Qpb、根据Qp0选择典型年,典型年平均流量为Q典;c、将典型年各月流量按系数K进行修正 K=Qp/Q典;d、将修正后的各月流量减去各月相应的损失即为70%频率各月来水Qe;e、根据各月来水Qe其控制水位按调度图的要求进行水能计算操作, 得出其相应各月平均出力.电量.月末水位等指标上报。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常用洪水预报方法的基本原理(一)水库水文预报(1)水库水文预报的内容分类水文预报的任务是对自然界各种水体未来的水文现象做出预报。按照预报水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不同分为海洋水文预报、地下水文预报和陆地水文预报。按照预报的预见期的长短分为 短期与中长期预报。短期预报预见期很有限的,小流域只有几个小时,大流域不过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几天。长期水文预报预见一般不超过一年。(2)水库水文预报与计算的研究途径水文预报与计算都是对未来水文现象的变化做出预报。短期水文预报是着眼于预报正在发生或出现的水文现象。这种预报为防汛抗旱调度利用水利资源服务,往往需要得出未来水文现象逐日逐时的变化。水文计算是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服务,要考虑工程建成后在长期运行中的情况,所以要求预报的是未来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水文现象可能的变化。短期预报是采用成因分析的预报方法。水文计算主要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二)降雨径流预报的原理降雨径流预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一次降雨可以产生多少径流量,二是这些径流量将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洪水过程,即产流与汇流。

(三)流域径流过程预报的依据流域径流过程预报是由降雨产生的径流如何成为流域出口断面的径流过程。这类预报方法是以降雨在流域上的产流和汇流规律为依据。径流过程预报是以径流在流域上汇集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径流在流域上汇集到出口断面经过了坡地汇流与河网汇流两个阶段,总称流域汇流。由降雨产生的径流,常分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回归河槽。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洪水预报方法(1)降雨径流相关图降雨径流相关图是指根据流域的产流规律,用实测雨洪资料建立的降雨量与径流量的相关关系,或加入主要影响因素作参数的复合相关关系。作为洪水预报方案,这类相关图都是用次降雨与次径流资料制作的。(2)单位过程线法在单位时段△t内,由均匀分布在流域上一个单位径流量(径流深)所汇集成的流域出口站径流过程线称为单位过程线。在我国,单位径流深常用10mm。同一流域,同一洪水,选取的时段△t不同,得到的单位线也不同。不同时段的单位线不能任意移用。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洪水要素预报(1)洪水总量预报一次降雨产生的径流量R乘以流域产流面积A就得到一次洪水总量,单位以m3计。因此流域的产流预报方案也就是洪水总量的预报方案。(2)洪峰流量预报同一流域,一般情况下径流量大的洪峰流量也大,径流量小的则反之。因此可以建立一次降雨产生的次径流量与洪峰流量的相关关系,简称峰量关系。(3)洪峰出现时间预报如把自降雨开始、净雨开始或净雨中心至洪峰出现的时距称为洪峰滞时,则预报的洪峰出现时间可用已知的开始时间加预报的洪峰滞时而得。一个流域洪峰滞时的长短与径流的汇集长度及洪峰传播速度有关。由降雨或净雨开始时间加汇流时间就可得到洪峰出现时间。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洪水预报模型(1)产汇流模型a)新安江降雨径流模型新安江降雨径流模型于1973年得出,现已较广泛的应用于我国湿润地区及部分半干旱地区。它是一个具有分散参数的概念性模型,当流域面积较小时,新安江模型采用集总模型,面积较大时,采用分单元模型。分单元模型把流域分为若干单元面积,对每个单元面积,利用河道汇流曲线计算到达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然后经过河道洪水演算,把每个单元的出流过程相叠加,从而获得流域出口断面的总出流过程。新安江模型的产流原理为蓄满产流,模型的核心是流域蓄水容量曲线,适用于植被较好、蓄水层较薄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b)新安江改进型融雪径流模型新安江改进型融雪径流模型在新安江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积雪与融雪模型。即以积雪的形式存蓄降水,在融雪时把水放出,这是含有融雪结构流域的重要水文过程。从物理学观点来看,融雪和蒸发过程十分相似,两者均属热力学过程,可以用能量平衡法处理。融雪能量由以下几方面取得:(1)净辐射;(2)来自上覆空气中的感热传导及对流输送;来自上覆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热;(4)来自下垫面土壤的传导;(5)同时降雨供给的热能。国外已经研制了利用辐射、风速、露点和湿度的实测资料计算这些因素引起的各融化分量的程序,这一程序对输入的要求很严格,因此它的应用仅限于有很好仪器设备的实验流域。所以,目前含有融雪结构的流域模型大都采用了只需利用气温资料的精髓,并根据当地资料情况加入尽可能详细的模拟方法,以期获得较好的精度。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c)SRM 融雪径流模型SRM模型的计算原理是分别计算每天的融雪和降水所产生的水量,并将它们叠加到所计算的退水流量上,得到每日的日径流量。(2)河道汇流模型河道洪水演算是指根据河段上断面的洪水过程推求河段下断面未来的洪水过程,目前河道洪水演算中,最具代表性的水文学方法为马斯京根法。马斯京根法结构简单,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并在我国应用广泛。a)马斯京根河道汇流模型分段马斯京根演算就是将演算河段划分为 n 个单元河段。用马斯京根方法连续进行 n 次演算,以求得出流过程。马斯京根方法最早是在马斯京根河流域上使用,因此称为马斯京根法,该法主要是建立马斯京根槽蓄曲线方程,并与水量平衡方程联立求解,进行河段洪水计算。在有支流汇入的情况下采用“先演后合法”进行计算,即分别计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算出各支流的洪水演算公式,将每个上游站的流量分别进行演算,然后相加而求得出流过程。b)流量演算法流量演算法是利用河段的水量平衡原理和蓄泄关系把河段上下游断面的入流量过程演算成下游断面的出流量过程的方法。它是河道非恒定流计算中的一种近似简解方法。这种方法在河段短期洪水预报和河道洪水分析计算中被广泛采用。它根据河道洪水波运动原理,分析洪水波上任一位相的水位沿河道传播过程中在水位值与传播速度上的变化规律。即研究河段上、下游断面相应水位间和水位与传播速度之间的定量规律,建立相应关系,据此进行预报,如下图所示。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中长期预报径流的中长期预报已经成为当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不可缺少的非工程措施、它对于水库调度、防洪减灾、科学治水等方面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发布预报的预见期,通常把预见期在 3 天至 15 天的称为中期预报,15 天以上 1 年以内的称为长期预报,一年以上称为超长期预报或者称为水情展望。在长、中、短三种预报结合应用时,一般是以长期预报作为调度控制,以中期预报进行逐月、逐旬用水计划修正,径流的中长期预报方法,现阶段基本分为数理统计法、大气与非大气因子法以及模糊数学法三大类,分别侧重于寻求径流中长期变化的随机性、确定性和模糊性规律。水电站-水库调度

五、发电计划与水文预报数理统计法基本原则是从大量历史资料中应用于数理统计的方法去寻找水文要素历史变化的统计规律和关系,然后应用这些规律来进行预报。大气与非大气因子法工作主要是分析宇宙地球物理因素的长期变化引起水文要素变化的规律,并用以预报。近年来不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太阳的活动,海洋状况(主要是海水表面温度与海水),星际引力,地极移动振幅及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等。目前,针对类似于新疆区域气候地理特性研究,中长期预报模型将侧重于选取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及门限多元回归等多种非线性预报方法,并充分考虑该地区融雪对径流的影响,将气温、积雪厚度、积雪面积、雪密度等信息纳入到模型中,作为影响因子,参与预报计算。水电站-水库调度交流提纲

一、水文学

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三、水库调度

四、水库调度基本计算

五、发电计划与洪水预报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水电站-水库调度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水库群的类型按照各水库的的相互位置和水力联系的有无,水库群又分为:串联、并联及混联三种水库群。串联水库群是指布置在同一条河流、形如阶梯的水库群,即梯级水库群。梯级水库群各库的径流之间有直接的上下联系,有时水头和落差也相互影响。按照各库间回水的衔接与否,又分衔接梯级、重叠梯级和间断梯级三种。并联水库群是指相邻的几条干支流或不同河流上的一排水库。并联水库有各自的积水面积,并无水力上的联系,仅当为同一目标工作时,才有水利上联系。混联水库群是串联与并联混合的水库群。由于目前大多数河流均具有发电、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目标,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是综合利用的梯级水库群。水电站-水库调度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梯级水库群的工作特点梯级水库群的工作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库容大小和调节程度上的不同。库容大,调节程度高的水库常可帮助调节性能相对较差的水库,发挥“库容补偿”调节的作用,提高总的开发效果或保证水量。

2、水文情况的差别。由于各库所处的河流在径流年内和年际变化的特性上存在差异,在相互联合运行时,可提高总的保证水量或保证出力,起到“水文补偿”的作用。

3、径流和水力上的联系。梯级水库群径流和水力上的联系将影响到下库的入库水量、上库的落差等,使各水库无论在参数(正常蓄水位、死水位、装机容量、溢洪道尺寸等)选择或控制运用时,均有极为密切的相互联系,往往需要统一研究决定。

4、水利和经济上的联系。一个地区的水利任务,往往不是由单一水库所能完全解决的,如:下游的防洪要求、大面积的灌溉需水,及电网的电力供应等,往往需要由同一地区的各水库共同解决,这就使组成梯级水库群的各库之间具有水利和经济上的一定联系。水电站-水库调度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梯级水电站群的运行特点与单电站的运行相比,梯级水电站群的运行具有以下特点:

1、发电水量的联系。下游梯级电站的发电水量主要取决于上游水电站的下泄水量,因此,下游水电站的发电量受上游电站的发电量的影响明显。此外,汛期,在准确进行洪水预报的基础上,实行上下游的梯级联合运行,做到汛前适当降低水位,拦蓄洪水能力:汛终及时拦蓄洪水尾巴,增大枯水期发电量。

2、发电水头的联系。梯级水电站群间还存在水头上的联系,下游水库若库水位过高,则抬高了上游电站尾水位,降低水头,减少发电量;下游水库若库水位过低,则自身发电水头可能降低,亦导致发电量减少。

3、调频调峰的联系。梯级水电站群往往供同一电力主网,且大多承担系统的调频调峰任务,梯级电站通过联合运行,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减少弃水量,同时还可增加系统的调峰容量,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水电站-水库调度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梯级联合防洪调度方案梯级水库防洪调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在保证自身水库大坝安全的前提下,梯级水库承担其下游共同的防洪任务时的洪水调度方法,同时,对各水库的蓄洪泄洪次序作出决策。梯级水库防洪调度必须根据水库安全标准、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及防洪控制点河道安全泄量,研究如何通过梯级中各水库的联合调控,以达到防洪任务的要求。对下游防洪标准设计洪水,必须结合干支流水库控制面积的情况,考虑干支流及区间洪水的地区组合,及相对应的干支流水库调控洪水的方式。水电站-水库调度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梯级联合防洪调度方案防洪优化调度准则:

1、最大消峰准则。即洪峰流量得到尽可能大的消减。

2、最小成灾历时准则。即防洪控制断面流量超过其安全泄量历时越短越好。

3、最大防洪安全保证准则。即在满足下游防洪控制断面安全泄量的条件下,尽可能多下泄,留出防洪库容,给以后可能发生的大洪水使用。上述准则中,1、2将满足下游防洪要求置于次要位置,因此多出现较大洪水时使用,3则适用于稍小洪水。在实际应用中,最大消峰准则采用最多。水电站-水库调度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梯级联合发电调度方案以电力系统运行信息、负荷预测(或计划)和水文预报成果、实时径流(洪水)预报成果为基础,在满足喀什河梯级各电站发电调度规程和综合利用要求的前提下,利用先进的优化调度模型和算法,确定各梯级电站运行方式以及系统电力负荷在各水电站间的分配,合理制定各水电站的发电计划。根据流域梯级水库调节性能的差异,按调度周期分为短期发电优化调度和中长期发电优化调度,并以短期调度为主。(一)、中长期优化调度是以年为周期,以月(旬)为调度时段,研究年内各月(旬)喀什河流域梯级水库电站的联合优化运行方式,以达到充分利用水能,增加发电量和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水电站-水库调度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研究内容包括:a)梯级水电站群中长期发电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以及优化调度方案研究;主要包括优化目标的选择,水库电站约束条件的处理,优化方法的选择等。优化目标可选全梯级计算期发电量最大、发电收入最大、梯级蓄能最大等。b)在全面考虑来水趋势、检修计划及用电负荷分析预测的基础上,计算梯级水电站群全年发电量并合理分配到年内各月(旬);c)梯级水电站群年内逐月滚动实施方案研究:根据中长期径流预测,滚动调整梯级电站调度方案,使余留期效益最大。(二)、梯级电站短期发电优化调度梯级水电站短期发电调度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各梯级电站短期内运行方式以及系统电力负荷在各水电站间的分配,在更接近水库、电站实际运行状况水电站-水库调度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下制定水电站的发电计划。研究内容包括:a)各梯级水电站日内发电优化运行方式研究:在电价及发电水量给定的条件下,研究日电量在各梯级电站日内各时段的最优分配;b)在日拟发电量给定的前提下,进行总电量在各梯级电站的分配,使得梯级蓄能最大;c)月度发电计划逐日跟踪、滚动分析。d)在一些节假日或者用电高峰期采用特殊的调度方式以满足电网的特殊需求。水电站-水库调度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1)短期(日)发电效益最大模型在一定的用水量条件下,合理配置各电站用水量在时间上的分配,充分将水电站水量利用起来,同时满足一天内的其它时段对水量和电量的约束。一般来讲,要想获得一天的整体泄水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直接确定发电用水量大小,主要用在调节性能较好的水库;另一种是通过水位的变化范围间接控制发电用水量,主要用在调节性能较差的水库。(2)短期(周或日)耗水量最小模型在给定梯级水电站总负荷的情况下,如何分配负荷以求得梯级各电站负荷计划,使梯级耗水量最小。水电站-水库调度

六、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研究(3)短期耗能量最小模型在保证完成系统负荷需求(发电量)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用水量,抬高水头,增加水库系统蓄能,为以后水电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创造条件。已知各水电站初水位,给定流域梯级水电站总负荷曲线(过程),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求各水电站的发电出力过程等,使得控制期末梯级水库群总蓄能最大。水电站-水库调度谢谢大家 望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水电站设计基础知识 篇2

1.1 前期工程阶段

1.1.1 工程的选址及选线

选址工作, 首先要明确负荷中心位置。一般主要从以下因素考虑, 若存在如下情况, 就要经过相关协议或批准后再建站: (1) 要明确站址所在地是否违反城建的相关规划; (2) 要重视土地征用等是否可行, 变电站选址应从节约用地的原则出发; (3) 还要注意考察站址的周围是否有通信设施及风景旅游区等选址与选线是相辅相成及协调统一的关系, 每一个站应有相应的线路走廊方案。从成本角度看, 线路走廊方案是否可, 在前期阶段获得上级的批准起到不容轻视的作用。因此, 我们在选线过程要注意:其一, 选线能绕开自然保护区或等特殊区域时就绕开, 这样可尽量避免因房屋拆迁赔偿或减少线路走廊对景观的破坏等;其二, 合理选择或铁路的跨越, 这样可降低跨越风险和投资;其三, 站址摆放要充分考虑出线条件, 尽量留出开出线走廊。

1.2 变电站的站址及线路方案对比选择

上述阶段的工作完成后, 根据调查到的资料, 站址及线路方案就有多个可供选择。在这些方案中, 应从经济性比高及技术允许的原则出发, 再上报, 得到批准后站址及线路走廊基本能确定下来。

1.3 变电站设计的初步阶段

1.3.1 站区的规划设计

工作时, 要先做些准备工作, 如先考察一下站址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 从而因地制宜地制定站区规划。此外, 工艺布置的实际情况也要重视分析, 如施工或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 当这些工艺条件达到要求时, 工程施工方案还要尽量做到不污染环境及节约资源。

1.3.2 变电站土建的总平面布置设计

在满足总体规划要求的同时, 总平面设计应根据电气总平面进行布置, 同时, 尽量按照“分区明确、节约用地、交通方便”的原则进行站内工艺布置。总平面一般采用模块式布置, 将变电站站区划分为多个功能主变等场地。考虑到节约用地的原则, 一般各建筑之间尽量紧凑布置, 可通过站内道路将各个功能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1.3.3 站区的竖向布置设计

站区场地设计标高首先需根据电压等级, 在满足洪水水位及内涝水位后, 再对土方进行综合平衡计算, 进而确定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在兼顾出线规划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 竖向布置无论是采用平坡式还是阶梯式, 都应以减少不必要的土石方工程量为原则进行设计。一般来说, 竖向布置设计中问题是边坡处理。在设计时, 边坡高度要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客观事实为依据, 若边坡的高差较大时, 则建议选择挡土墙加护坡处理技术;若边坡高差不大时, 建议选择挡土墙处理技术。同时在墙顶和墙脚要适当地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

1.3.4 变电站的主要建构方案设计

建构方案设计:一般包括建筑平面、立面方案设计、暖通风及水工方案、地基处理方案设计、结构及基础方案设计。变电站建筑常采用联合布置形式进行设计, 目的是节约用地。在结构方案设计上, 变电站的主要建筑物几乎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其构架及支架几乎是采用钢结构, 不过其设计还要考虑变电站的重要程度及站址的抗震设防烈度。平面设计方案, 一般要做到两点:一是保证各功能房间有足够的空间;二是建筑立面能产生美观的效果。建筑基础形式需根据地质情况选择, 当地质好时, 用天然地基处理技术即可;当填土较厚时, 采用的处理技术是强夯;当地质是较厚的淤泥时, 处理技术是灌注桩管桩或水泥土搅拌桩以及预压法。暖通风方案设计, 其设计一般能达到设备运行及消防的需要即可。

1.3.5 站区排水及消防系统方案设计

设计前, 要从水源条件角度分析设计方案。由于变电站生活用水量及消防补水量都比较少, 若条件允许, 供水方案设计时, 可优先考虑能否通过市政来供给。给水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给水和生活给水这两个系统, 但两者宜分开而独立设置。排水系统中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排放。值得注意的是在消防方案的设计过程中, 要认真考虑建筑物与建筑间设备与设备间设备与建筑物间的距离;考察其间距是否达到消防规定的间距标准, 如果达不到就应当采取防火窗或防火墙等措施进行替代处理。

1.3.6 站址的方案比较

根据上述情况, 对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进行经济比较, 然后, 由专家对此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初步评定, 在评定过程中要重视审查的意见及建议, 从而筛选出最优方案。同时, 对最优方案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

1.4 施工图进入设计阶段

在此次阶段, 是对选出的方案开始进入到具体实施的环节。在专业交接处容易发生矛盾, 所以沟通工作一定要做好。因此为了提高施工图的质量及施工效率, 应重视以下几点: (1) 对变电站内建筑的设计进行标准化处理; (2) 要加强专业间沟通环节, 从而减少专业接口处的矛盾; (3) 要规范质量信息反馈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工作, 不断完善相关的标准设计; (4) 制定与执行会审制度, 应在土建专业内进行会审, 以避免重大设计失误的发生。

2 不良地基条件下基础的处理技术

2.1 建筑基础的处理

在设计前一般会对整个站址进行地质勘察, 设计过程中要选择其适合的基础形式。变电站的建筑物基础形式有两种:即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在施工过程中, 如果出现基坑 (槽) 挖至设计标高明地的问题, 就要对基底土质采取触探实验的处理措施, 如果实验结果显示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时, 则可进入下一道工序。若实验结果显示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就要采取相关处理措施: (1) 片石垫层:若出现的情况是该处基础填土区域填土不深时, 可用M10水泥砂浆和片石砌筑至设计标高, 且开挖至符合设计要求的持力层; (2) 扩大基础的底面积处理方法, 此处理方法是针对当地基承载力与设计要求相关不大时的情况; (3) 挤密桩处理技术, 该法是针对于基础部处于软弱土层且无法判断该土层厚度时的情况。

2.2 变压器等基础的处理技术

变压器、构支架基础都属于独立基础, 不同的是其上部的设备和管线都是相连的, 据此, 设计处理时有必要将其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其沉降控制范围要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调控。如果出现基础不良地基, 建议采取片石垫层或其它有效的处理技术;而如果出现大部分构支架基础处理较深的填土无时, 建议用桩基础处理技术。

2.3 围墙基础的处理技术

围墙分布在变电站的四周, 挖土区的围墙基础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如果填土区填土厚度不大时, 设计时围墙可砌在挡土墙上, 这样可节约用地。情况相反时, 即填土厚度较大时, 这对挡土墙设计和工艺要求, 却相对要高, 无疑这会增大工程造价。建议设计时采用自然放坡的处理形式, 在坡底砌筑不高的挡土墙, 一般不宜砌在挡土墙上, 这是为了整个围墙的美学效果考虑, 处理方法可砌在填土区域, 可用桩基础或地基梁。

3 结论

在确定基础处理方案时应注意: (1) 坚持节约造价的原则, 因地制宜选择处理技术; (2) 在地基处理施工中, 对施工的方法及处理方法的原理, 尤其是对其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了解得越透彻越好; (3) 要重视施工质量和处理效果的检验工作, 确保工程质量。综上所述, 要因地制宜, 充分掌握所设计项目的施工工艺状况和站址地质概况, 才能设计出合理化的处理技术方案。

摘要:本文重点根据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 浅谈对变电站土建的基础设计及相应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变电站,基础地质,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S].DL/T5056-2007.

[2]崔冠贡, 潘品蒸.水利工程地质[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1.

[4]邓立群.坚强智能电网的中国特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5) .

[4]项目信息[J].电力技术.2009 (10) .

[5]张伟.企业也需要加强执行力建设[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6 (04) .

[5]韩建刚.浅探基层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0 (10) .

水电站设计基础知识 篇3

关键词:变电站房屋 沉降缝 基础设计

1 概述

随着我国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近年来城市以及工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其中,变电站是为城市以及工业企业提供电力所必不可少的一项设施,其建设的稳定性以及牢固性都需要我们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所以,为了能够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效果,就需要我们对其沉降缝方面起到足够的关注。

对于普通建筑物来说,其出现沉降变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在不同工程环境中,其所存在的地理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土壤的物理性质、地下水位以及地质情况等等。其次,就是对于建筑物来说其本身具有的形式、结构以及荷载、监管和施工情况等等,所以对于建筑物的沉降来说,通常所能够采取的也只有周期观测的方式来对建筑附近的观察点进行定期的测定,从而能够根据其数据的比对来对建筑的沉降规律进行适当的分析,并以此保障整体建筑的良好运行。

2 沉降点布设

对于沉降的观测工作来说,其主要是对于变电站的沉降点进行观测,而由于观测点通常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够较好的对建筑物变形的情况以及位置等进行良好的反应,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虽然对于水准基点来说其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沉降标志方面没有选取正确,不能够很好的对其实际变化的情况进行反映,那么就算我们所使用的观测手段如何好、精度如何好、对于最终数据如何科学的处理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比如对于一个方形的建筑物来说,其中部建设在暗沟之上,而如果我们将观测点设置在此建筑的四个角,那么也非常容易由于此建筑物的中部出现塌陷情况而使得原有的四个观测数据不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反映。同时,如果建筑物的观察点选取的非常好,但是却没有设置牢固的标志,那么也会由于建筑物沉降方面的不同步以及标志方面的不牢固而使得整个建筑物的沉降量不能够被良好的反映。

所以,对于建筑物沉降点的选择来说,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能够更为准确的对建筑物变化的情况进行反映,所以,在对标志点进行布设之前,就应当同施工、设计以及地质等工作人员一起对于地质辨清的现状以及出现情况的原因等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选择更为合理的标志点位置。

对于建筑物沉降点位置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应当同委托单位以及涉及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所要观测的目的以及需求进行全面的协调。同时应当对建筑物出现变形的因素进行提前的了解,并通过查询资料以及图纸等形式,建筑物目前的特点以及周围地质等情况在该建筑物出现特征的位置适当的增加部分的观测点。

其次,在布设观测点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布点密度的合理性,最好是保证在建筑外墙10到15米位置处设置一个,并且当目标建筑物周围存在新建筑物时,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假设观测点,并保证观测点变化情况具有可比性。

再次,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存在矛盾的位置如窗台、雨篷等等应当保证标尺的竖直性,从而能够保证当建筑施工完成之后不会因此影响到美观。

最后,对于观测点的埋设来说,也应当保证埋设的长久性以及牢固性,还应当保证观测点的位置能够满足其精度的需求。

3 沉降缝结构处理

3.1 双墙式

对于双墙式方法来说,其主要使用在建筑物沉降缝两侧都属于砌体结构的情况中,其主要方式就是在沉降缝的两侧都设置一定的承重墙,从而保证其中每一个沉降单元都具有良好的纵横墙连接,并使得建筑物具有很好的整体性。但是,与此同时其所存在的不足就是非常容易使基础出现偏心受力的情况。其通常在基础上设置承重墙,并且主要设置承受强楼面以及自重的荷载。对于上述方式来说,其还较为适合应用在具有较轻荷载、层数较少的房屋之中。而当建筑的砌体层地基较弱、荷载较重时,沉降缝两侧的墙与每边的横墙基础可联合起来,做成筏板基础。

3.2 悬挑式

对于此种方式而言,其两侧都属于砌体结构,且通常不会超出一开间的尺寸。当我们使用此种方式时,挑梁端之上的墙体则能够尽可能的使用轻质隔墙并设置相应的构造柱。这种方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仅仅通过轻质墙体不能够完全的起到抗震作用,但是也不能够使这种新建的工程形成一种闭合式的墙体,并最终使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以及整体的刚度不能够达到要求。而当上述所选用的轻质墙体改造为承重墙时,虽然在上述方面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其基础的宽度往往还是不能够被良好的控制,并且会使得挑梁的根部下面砌体会受到很大的承压,并使得这种承压力传送到基础承压面积时的面积非常小,并使得应力出现集中的情况,而这也会使得其所计算出的基础宽度在一定局部的范围内非常之大。

3.3 简支式

当建筑物中基础挑出的范围较大时,如果使用我们之前所叙述的方案,就会使得挑梁的配筋用量非常大且不能够很好的对其进行处理。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使用简支的方式来进行。对于简支方案来说,就是将其所涉及的建筑物混凝土桩穿过旧建筑的基础大放脚,从而能够同原有的基础底板进行隔离,并能够将挑梁改为简支于桩上和新设计的条形基础上的简支梁,托墙梁改为放在桩上的托墙梁,使新旧建筑物的基础能够自由沉降,互不影响。由于墙体和上部荷载是直接传到托墙梁上而后传到桩基上的。所以,将新建条形基础同接桩基两者进行连接的方式就是其中具有一定高度的砖墙自重,而这也使得其中新建条基的宽度非常的小。所以,我们在旧建筑基础中打几个洞通常不会对原有建筑的正常运用造成影响,但是也应当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验算来保证效果。

4 设计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4.1 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上部结构的刚度起到足够的重视

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上部结构的刚度起到足够的重视,比如在沉降缝的附近应当在每层都设置一定的圈梁,并且加设构造柱,从而能够以此方式保证其中的荷载能够得到良好的传递。而在悬挑梁计算的过程中,也应当对其中弯钢筋配置的数量起到注意,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做好抗剪的核算。一般悬挑梁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宜小于悬挑长度的2.5倍。当混合结构沉降缝两边结构单元采用满堂红基础时,沉降缝设计成双墙式是比较合理的。

4.2 对于在地震频发地区所建设的变电站中,当使用悬挑式沉降缝时应当慎重

对于在地震频发地区所建设的变电站中,当使用悬挑式沉降缝时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对于悬挑长度应当进行良好的控制,并且不应当长于3m。如果悬挑长度过大,那么就会使整个悬挑梁的截面过大,同时也会使整个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建筑物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时,就会由于水平荷载而产生的力使整个地基承受较大的偏心压力受到一定的压力,同时,如果悬挑长度大,而建筑物宽度不大,则水平地震力使地基产生的偏心最大压应力达到不能承受的程度。

5 结束语

在我国变电站设计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稳定性以及整体的牢固性对于电力的稳定传输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在上文中,我们对于变电站房屋沉降缝基础设计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析,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也应当能够良好联系实际,从而以牢固的变电站建设为当地的电力稳定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任东,李顺.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基础差异沉降的后浇缝法[J].经营管理者,2009(12):72.

[2]史静贤.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J].有色金属设计,2010(03):108-109.

[3]宋泽湘,张玉成.浅析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5):25-26.

基础家装水电改修教学视频 篇4

基础家装水电改修教学视频

基础家装水电改修教学视频名称:基础家装水电改修教学视频 保存视频链接 优酷

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01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02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03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04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05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06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07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08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09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10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11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12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13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14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15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16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17水电改造基础装修教程18

水电安全知识竞赛培训题问答题 篇5

什么是生产条件?

答:生产条件是指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三个方面。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中规定的安全生产的目标是什么?

答:①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不发生人身死亡和重大设备事故。 ②部门控制障碍和轻伤,不发生重伤和事故。③班组控制异常和未遂,不发生障碍和轻伤。

验电有何作用?

答:通过验电笔验电可以明显地验证停电设备是否确无电压,以防出现带电装设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树枝接触带电导线时,为什么要禁止人员接近?

答:树枝接触裸导线时,树枝、树身会带电,危及人身安全,所以要防止人员接近。当绝缘导线接触树枝时,树枝会磨损导线绝缘层,树枝会直接接触导线金属部分,使树枝、树身带电。

为什么要设立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

答:设立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这三个人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有效措施。

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四条?

答:(1)事故可以预防;(2)防患于未然;(3)根除可能的事故原因;(4)全面治理的原则。

什么是安全电压?我国的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分别为多少?

2018一建水利水电必会知识点 篇6

[1] 施工期间外部变形监测的内容(10)施工区的滑坡观测; 高边坡开挖稳定性监测; 围堰的水平位移和沉陷观测;

临时性的基础沉陷(回弹)和裂缝监测等。[2] 土质基坑工程地质问题分析(15)1.土质基坑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边坡稳定和基坑降排水。

2.在基坑施工中,为防止边坡失稳,保证施工安全,采取的措施有:设置合理坡度、设置边坡护面、基坑支护、降低地下水位等。

3.基坑降排水的目的主要有: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对于细砂和粉砂土层的边坡,防止流砂和管涌的发生;对下卧承压含水层的黏性土基坑,防止基坑底部隆起;保持基坑土体干燥,方便施工。

[3] 导致大坝灾难性破坏的原因及基本模式有五种:(28)①溢洪道的泄洪能力不足,洪水漫过原来按不过水琐设计的坝顶,溢流而下;

②坝体连同部分地基沿软弱面发生滑移破坏;③坝体因扬压力过大而沿坝基面滑动; ④坝体或坝基因管涌或流土而破坏; ⑤坝的上、下边坡发生滑移破坏。渗流在后四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 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有(34)水泥浆用量、水泥浆稠度、砂率、水泥品种、水泥细度、外加剂的掺入、时间和温度等。

[5]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34)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水泥强度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养护条件及龄期等。[6] 影响混凝土抗渗性的因素有(34)水灰比、骨料最大粒径、养护方法、水泥品种、外加剂、掺合料和龄期。[7] 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重要因素有(34)混凝土的密实度、孔隙构造和数量、孔隙的充水程度。[8] 减少截流难度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53)加大分流量,改善分流条件,改善龙口水力条件,增大抛投料的稳定性,减少块料流失,加大截流施工强度,合理选择截流时段等。[9] 钢板粧格形围堰修建工序:(57)定位、打设模架支柱、模架就位、安插打设钢板桩、安装围檩和拉杆、拆除支柱和模架、填充砂铄料至要求高度。[10] 钢板桩围堰的拆除。(57)工程完工后,围护的基坑充水使围堰的两侧水位平衡,围堰内的砂铄料分层挖除,拆除钢拉杆和围檩,用振动锤拔除钢板桩。[11] 帷幕灌浆结束标准(65)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注人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90min,灌浆可以结束。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继续灌注的时间可相应地减少为30min和60min,灌浆可以结束。

采用孔口封闭法时,灌浆结束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在设计压力下,注人率不大于1L/min时,延续灌注时间不少于90min;②灌浆全过程中,在设计压力下的灌浆时间不少于120min。

[12] 槽孔型防渗墙的施工程序(70)包括平整场地、挖导槽、做导墙、安装挖槽机械设备、制备泥浆注人导槽、成槽、混凝土浇筑成墙等。

[1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110)细微裂缝、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

细微裂缝一般表面缝宽δ≤0.1-0.2mm,缝深h≤30cm; 表面裂缝一般表面缝宽δ≤0.2mm,缝深h≤1m;

深层裂缝一般表面缝宽δ≤0.2~0.4mm,缝深h=1-5m,且h<1/3坝宽度,缝长L>2m; 贯穿裂缝指从基冇向上开裂且平面贯通全仓。[14] 开展施工准备需要具备的条件(153)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批准; 年度水利投资计划下达; 项目法人已经建立。

[15] 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153)开展征地、拆迁;实施施工用水、用电、通信、进场道路和场地平整等工程; 实施必须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工程;

实施经批准的应急工程、试验工程等专项工程; 组织招标设计、咨询、设备和物资采购等服务; 组织相关监理招标;

组织主体工程施工招标的准备工作等。

[16] 主体工程开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54)(1)项目法人或者建设单位已经设立;

(2)初步设计已经批准,施工详图设计满足主体工程施工需要;(3)建设资金已经落实;(4)主体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已经确定,并分别订立合同;(5)质量安全监督单位已经确定,并办理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6)主要设备和材料已经落实来源;

(7)施工准备和征地移民等工作满足主体工程开工需要。[17]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招标应具备以下条件:(174)1.初步设计已经批准;

2.建设资金来源已落实,年度投资计划已经安排; 3.监理单位已确定;

4.具有能满足招标要求的设计文件,已与设计单位签订适应施工进度要求的图纸交付合同或协议;

5.有关建设项目永久征地、临时征地和移民搬迁的实施、安置工作已经落实或已有明确安排。

[18] 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修改投标函中的投标总报价(179)应同时修改“工程量清单”中的相应报价,并附修改后的单价分析表(含修改后的基础单价计算表)或措施项目表(临时工程费用表)。[19] 本单位人员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85)(1)聘用合同必须由承包人单位与之签订;(2)与承包人单位有合法的工资关系;

(3)承包人单位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或具有其他有效证明其为承包人单位人员身份的文件。

[20] 开工报审表(201)应详细说明按合同进度计划正常施工所需的施工道路、临时设施、材料设备、施工人员等施工组织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工程的进度安排。[21] 进度付款申请单内容(209)(1)截至本次付款周期末已实施工程的价款;(2)变更金额;(3)索赔金额;

(4)应支付的预付款和扣减的返还预付款;(5)应扣减的质量保证金;

(6)根据合同应增加和扣减的其他金额。

[22] 质量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216)(1)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工期,项目法人、主管部门及负责人电话;(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部位以及相应的参建单位名称;(3)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4)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6)事故报告单位、负责人以及联络方式。[23] 质量事故处理原则(217)发生质量事故,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简称“三不放过原则”)[24] 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227)(1)项目概况;(2)编制依据;(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相关负责人;

(4)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情况;(5)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6)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7)工程度汛方案、措施;(8)其他有关事项。[25] 爆破施工前需备案的材料(227)(1)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2)拟拆除或拟爆破的工程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物的说明;(3)施工组织方案;

(4)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5)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26] 安全生产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27)1)生产安全事故控制目标 2)安全生产投入目标 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目标

4)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目标 5)重大危险源监控目标 6)应急管理目标 7)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8)人员、机械、设备、交通、消防、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管理控制目标 [27]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基本内容(227)1)工作内容

2)责任人(部门)的职责与权限 3)基本工作程序及标准

[28] 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以下内容:(236)1)发生事故的工程名称、地点、建设规模和工期,事故发生的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乡(镇)]、简要经过、事故类别和等级、人员伤亡(死亡、失踪、被困、轻伤、重伤、急性工业中毒等)及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算;

2)有关项目法人、施工单位、主管部门名称及负责人联系电话,施工等单位的名称、资质等级;

3)事故报告的单位、报告签发人及报告时间和联系电话等。[29] 根据事故处置情况及时续报以下内容:(236)1)有关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参建单位名称、资质等级情况,单位以及项目负责人的姓名以及相关执业资格; 2)事故原因分析;

3)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4)抢险交通道路可使用情况; 5)其他需要报告的有关事项等。[30] 文明工地创建标准(244)(1)体制机制健全(2)质量管理到位(3)安全施工到位(4)环境和谐有序(5)文明风尚良好(6)创建措施有力

[31] 阶段验收应包括(276)1)枢纽工程导(截)流验收 2)水库下闲蓄水验收

3)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

4)水电站(泵站)首(末)台机组启动验收 5)部分工程投人使用验收

6)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增加的其他验收。[32] 单位工程验收工作包括以下主要内容:(281)1.检査工程是否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完成; 2.评定工程施工质量等级;

3.检查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及相关记录; 4.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5.单位工程投人使用验收除完成以上工作内容外,还应对工程是否具备安全运行条件进行检查。

[33] 单位工程验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281)1.听取工程参建单位工程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 2.现场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和工程质量; 3.检査分部工程验收有关文件及相关档案资料; 4.讨论并通过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34] 竣工验收的程序(283)1.项目法人组织进行竣工验收自查; 2.项目法人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3.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批复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4.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大型工程); 5.进行竣工技术预验收; 6.召开竣工验收会议; 7.印发竣工验收鉴定书。

[35] 保修书的主要内容有:(286)1)合同工程完工验收情况;2)质量保修的范围和内容;3)质量保修期;4)质量保修责任;5)质量保修费用;6)其他。

[36] 项目法人向工程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申请领取竣工证书的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287)(1)工程移交情况;(2)工程运行管理情况;(3)验收遗留问题和尾工处理情况;(4)工程质量保修期有关情况。

[37] 初步设计阶段,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内容一般包括:(300)施工条件,施工导流,料场的选择与开采,主体工程施工,施工交通运输,施工工厂设施,施工总布置,施工总进度,主要技术供应及附图十个方面。

[38] 工程投标和施工阶段,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300)1.工程任务情况及施工条件分析。

2.施工总方案、主要施工方法、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单位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和施工力量、机具及部署。

3.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以及环境污染防治等各种措施。

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总包和分包的分工范围及交叉施工部署等。[39] 施工供电设计的设计内容包括:(303)1)施工用电负荷及用电量计算; 2)施工电源方式的选择;

3)施工变电所主接线的选择,施工配电网络规划; 4)施工照明负荷计算及照明方式的选择; 5)改善功率因数的措施。

[40]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场地一般分几个区:(304)1.主体工程施工区。2.施工工厂设施区。

3.当地建材开采和加工区。

4.仓库、站、场、厂、码头等储运系统。

5.机电、金属结构和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场地。6.工程存、弃料堆放区。7.施工管理及生活营区。

[41] 施工总平面图的主要内容(305)1.施工用地范围。

2.—切地上和地下的已有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平面位置与尺寸 3.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坐标位置,必要时标出建筑场地的等高线。4.场内取土和弃土的区域位置。

5.为施工服务的各种临时设施的位置。

[42] 网络计划优化时选择应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宜考虑下列因素:(310)(1)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2)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

(3)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最少的工作。[43] 施工降水影响控制措施(312)1)改进降水技术方法,2)基坑外建立或结合防渗设置护坡桩、防渗墙、粧墙、连续墙,3)边坡网护、喷护,4)人工回灌地下水等

[44] 水电工程设计概算项目划分为三部分(335)枢纽工程:施工辅助工程、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五项。

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农村部分、城市集镇部分、专业项目、库底清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五项。

独立费用:项目建设管理费、生产准备费、科研勘察设计费、其他税费四项。

项目建设管理费。包括工程前期费、工程建设管理费、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管理费、工程建设监理费、咨询服务费、项目技术经济评审费、项目验收费和工程保险费。[45] 水电工程费用构成(336)水电工程总费用由枢纽工程费用、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补偿费用、独立费用、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六部分组成。枢纽工程费用由建筑及安装工程费、设备费构成。1.建筑及安装工程费

(1)直接费:指建筑及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直接消耗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由基本直接费和其他直接费组成。基本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

(2)间接费:指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构成建筑产品成本,但又无法直接计量的消耗在工程项目上的有关费用。由施工管理费、企业管理费、社会保障及企业计提费和财务费用组成。

(3)利润:指按水电工程建设市场情况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的利润。

(4)税金:指按国家税法规定应计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

2.设备费:由设备原价、运杂费、运输保险费、特大(重)件运输增加费、采购及保管费组成。

[46] 建设项目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应具备以下条件:(338)1.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所确定的内容已完成; 2.建设资金全部到位; 3.完工结算已完成;

4.未完工程投资和预留费用不超过规定的比例;

5.涉及法律诉讼、工程质量、移民安置的事项已处理完毕; 6.其他影响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的重大问题已解决等。[47] 下列地区不应设置施工临时设施:(423)1严重不良地质区域或滑坡体危害的地区。

2泥石流、山洪、沙暴或雪崩可能危害的地区。

3重点保护文物所在地、历史文化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4与重要资源开发有干扰的地区。5受爆破或其他因素影响严重的地区。[48] 防渗体与坝基结合部位填筑:(429)1对于黏性土、砾质土坝基,应将表面含水率调整至施工含水率上限,用凸块振动碾压实,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始可填土。

2对于无黏性土坝基铺土前,坝基应洒水压实,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始可根据设计要求回填反滤料和第一层土料。

[49] 防渗体与岸坡结合部位填筑:(429)1防渗体与岸坡结合带的填土宜选用黏性土,其含水率应调整至施工含水率上限,选用轻型碾压机具薄层压实,局部碾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可使用小型机具压实,严禁漏压或欠压。

2防渗体结合带填筑施工参数应由碾压试验确定。

3防渗体与其岸坡结合带碾压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m。

4如岸坡过缓,接合处碾压后土料因侧向位移,若出现“爬坡、脱空”现象,应将其挖除。

5结合带碾压取样合格后方可继续铺填土料。铺料前压实合格面应洒水或刨毛。[50] 防渗体与混凝土面或岩石面结合部位填筑:(429)1填土前,混凝土表面乳皮、粉尘及其上附着杂物必须清除干净。2填土与混凝土表面、岸坡岩面脱开时必须予以清除。3混凝土防渗墙顶部局部范围用高塑性土回填,其回填范围、回填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含水率、压实标准应满足设计要求。

[5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选定:(431)1掺合料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掺量超过65%时,应做专门试验论证。

2水胶比:应根据设计提出的混凝土强度、拉伸变形、绝热温升和抗冻性等要求确定水胶比,其值宜小于0.70。

3砂率:应通过试验选取最佳砂率值。使用天然砂石料时,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的砂率为28%-32%,二级配时为32%-37%;使用人工砂石料时,砂率应增加3%-6%。

4单位用水量:可根据碾压混凝土施工工作度(VC值)、骨料的种类及最大粒径、砂率以及外加剂等选定。

[52]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拟定浇筑方案,其主要内容有:(433)1绘制槽孔纵剖面图。

回龙水电站厂房基础开挖施工 篇7

关键词:水电站,厂房基础,开挖,施工

1 概述

回龙水电站位于汀江干流上杭县境内,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有闸坝、河床式发电厂房、开关站、左右岸重力坝等。最大坝高19 m,坝顶全长178.8 m;厂房装机三台,总容量12万MW。主体工程量混凝土45 057 m3,土石方开挖85 062 m3。

坝址河流流向为SE向,河水面宽约150 m,河床底高程EL213 m~215 m,枯水期可见河床基岩裸露为一“U”形河谷。左岸为原老电站生活区及水渠,右岸岸坡出露基岩及残坡积层,山坡坡度较缓为35°,属不对称的河谷。两岸岸坡稳定,岩性较复杂,主要有千枚状页岩、石英砾岩、石英砂岩、炭质粉砂岩。

坝址以上集水面积3 322 km2,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 705.9 mm,多年平均气温19.9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 m/s。

回龙水电站发电厂房土石方开挖宽46.435 m,长53.125 m,分为进水口段、主机段、尾水段,进水口段建基面设计高程为206.6 m,主机段建基面设计高程为204.1 m,尾水段建基面设计高程为207.6 m。进水口段地质岩性为石英砂岩和千枚页岩;主机段地质岩性为沉积性土层和千枚页岩,局部夹有石英砂岩;尾水段地质岩性为沉积性土层,于2004年10月5日开始开挖,于2004年12月5日完成基础开挖,其中进水口段、主机段挖至设计高程,尾水段根据监理例会要求挖至EL205.6 m,共完成土石方开挖22 348 m3。

为完成上述工程量,共投入如表1所示的机械、物力、财力。

2 施工过程

2.1 测量放样

施工前进行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放出开挖边界线,并打桩拉线。开挖过程中,用水准仪现场控制开挖高程,避免超欠挖。

2.2 开挖施工

覆盖层及土层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将土方或砂卵石装到自卸汽车内,然后由自卸汽车运到右岸弃碴场堆放。

石方开挖:石方开挖的钻孔设备采用TY-26型手风钻,开挖自上而下由内到外分层、分段进行。先锋槽的布置根据开挖区的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布置。先锋槽的开挖深度与分层开挖的阶梯高度一致。石方开挖采用接力式微差梯段控制爆破,手风钻梯段高度为1 m~3 m。爆破顺序严格按自上而下分层进行。

石方开挖顺序为:炮孔放样→钻孔→装药→爆破→出碴→重复上述循环。

1)炮孔放样:钻孔前对爆破区孔位进行放样,用红油漆作醒目标记,然后告知钻孔作业人员。2)钻孔:按放样好的孔位及孔深钻孔(孔深一般为1 m~3 m)。钻孔时力求准确性,确保爆破时能达到预期爆破效果。3)装药:装药前进行扩孔和洗孔,然后按施工经验及理论依据相结合进行装药,装药完毕用沙子或黄土堵塞,堵塞长度为1/3孔深。4)爆破:爆破前先做好警戒工作,并将机械设备及人员撤至安全地面后,点燃导火索引爆。5)出碴:采用反铲挖掘机将石碴装至自卸汽车运往弃碴场,最后用装载机推平。

保护层开挖:石英砂岩保护层开挖采用手风钻钻浅密孔,小药量进行控制爆破,为防止爆破时破坏基岩,钻孔时不得钻至基岩面,并在装药前孔内预填20 cm的砂作柔性垫层。局部欠挖部分,采用人工撬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千枚页岩保护层开挖采用人工撬挖的形式进行;土层预留20 cm作为保护层,其开挖方法为人工挖除。

集水井开挖:集水井分为渗漏集水井及检修集水井,其建基面高程为199.70 m,地质岩性为沉积性土层和千枚页岩,局部夹有石英砂岩;沉积性土层和千枚页岩由反铲挖掘机直接挖除,石英砂岩采用浅孔、小药量、火花爆破形式开挖,局部采用人工撬挖。

2.3 冲洗

地基冲洗采用两台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局部破碎地带采用人工撬挖,并由人工将石碴运至弃碴场。

2.4 施工排水

永久边面的坡脚及施工场地周边和道路的坡脚,开挖好排水沟槽,以便及时排除坡底积水,保护边坡坡脚的稳定。

对影响施工及危害永久建筑物安全的渗漏水,地下水及泉水,就近开挖集水坑和排水沟槽,然后用潜水泵将水流抽排至开挖区外地点。

在平地或凹地进行开挖作业时,在开挖周围设置挡水堤和开挖周边挖设排水沟,引水至集水坑后用潜水泵抽排至监理指定地点。

3质量控制与施工安全

质量控制方面:成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为执行人,培训教育职工;施工前进行施工技术质量交底工作;施工前检查和保养好施工机械设备,保证设备状态良好;选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职工参与本工程建设;实行三检制,即由施工班组组长进行初检,现场技术人员进行二检,专职质检员进行三检,检验合格后方可提交监理工程师检查;技术员及管理人员进行跟班作业;开挖全过程,施工测量人员跟班作业,以避免发生超挖及欠挖;石方明挖在实地放出控制开挖轮廓的坡顶点,转角点或坡角点,并用醒目的标记标定边线,开挖放样高程控制点不低于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开挖部位接近开挖边线时,及时测放基础轮廓点及散点高程,并将超欠挖部位及尺寸标于实地,必要时,在实地画出开挖轮廓线,以备验收。

安全是为了更好的生产,特别是开挖爆破更应严格安全措施,其主要措施如下:爆破工程施工严格按GB 6722-86爆破安全规程组织施工;加强对开挖后的岩体变形观测,发现有危及岩体稳定的过大变形要及时报告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规定爆破时间,严格执行并广泛宣传。划定安全警戒线,每次爆破警戒线上设专人警戒。警戒范围一般为离爆破区200 m以内,范围内的车辆、行人、居民撤离;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控制飞石距离和飞石方向,确保周围人员、民房和辅助设备安全;机械开挖基坑时,机械应停放在坚实平稳牢固的础上,且不得在基坑内同时进行其他工作。机械旋转范围内不站人。

4质量评定

1)工序质量评定。根据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评定规范及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理规范要求,我部对基坑开挖施工工序质量进行自评,质量等级为合格。

2)质量保证资料。隐蔽工程验收单:被覆盖的工序都要有隐蔽验收记录,本工序共一份隐蔽工程验收单。工程质量评定单:工序质量评定资料齐全。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有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施工记录。测量复核记录:水准测量检查记录,测量放样复核记录,测量放样草图齐全、清晰。水利水电工程联合检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联合检验合格证一份。岩石地基开挖工程施工质量自检合格证一份。

5存在问题

右岸为高边坡且为土层,已出现裂缝;集水井位置存在地下水;尾水段基本处于土层上。对上述问题,与监理、业主协商,提出合适的处理措施,并在下一步施工中进行处理,取得了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麦家煊.水工建筑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潘家铮.水工建筑物设计丛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2.

[3]陆述远.水工建筑物专题[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水电站设计基础知识 篇8

关键词:变电站;基础沉降;土建

中图分类号:TM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35-0084-01

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承担着电力分流以及电压变换的作用,是供电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对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意义重大。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变电站在建成投产之后,其地基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沉降,进而加速消耗土建耐久性以及影响变电设备的健康水平。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变电站的基础沉降。

1 基础沉降的表现和危害

变电站内涉及的土建基础点多面广,其沉降的表现和危害也是五花八门,现一一阐述。

1.1 现象罗列

①配电装置楼的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引起相关电力设备歪斜。②围墙发生竖向和斜向贯穿性裂变。③站内混凝土道路塌陷变形,雨季积水严重。④电缆沟壁下沉,导致电缆沟盖板支承不平。⑤户外构支架基础下陷,引起隔离开关导线、母线等绷紧。

1.2 潜在危害

①若设备基础变形过大,可能会造成相关高压设备的倾覆,从而引发重大事故。②二次电缆沟管若产生明显位移,则有可能会拉断二次电缆,进而造成一次设备的误动。③围墙等出现大裂缝,除了影响安保,还会对人身安全形成一定威胁。

2 基础沉降的原因

一般说来,引起变电站基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不良地基。②设计或施工不当。③物理因素。④突发因素。

2.1 不良地基

所谓不良地基,是指由于地表土壤结构不稳定,导致其对地基的支持不“给力”,以致出现结构性沉降的现象。

从愿望上讲,变电站选址可以绕过不良地基区,但选址问题同时还牵涉到经济性(即合适的输配电距离),因此,必然会有些站点落在地形条件不太理想的地方,造成不良地基的出现,概括起来,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①冲积平原区。这类地形广泛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虽然在冲积平地上建站比较节省劳力,但由于淤泥层的压缩性,使得不均匀沉降很容易发生。②高回填区。当站址所处的地形高差较大,必然要动用挖填平衡手段,而这种手段局限于施工工期,不能保证所有挖填区域被充分压实,这就埋下了沉降隐患。③地形复杂区。西部山川密集,溶洞、沟壑丛生,布置在这些区域的变电站面临诸多不确定的不安全因素。④另外,当变电站坐落在湿陷性黄土区、膨胀土区等不良“区域”时,都存在地基变形的可能。

2.2 设计或施工原因

①设计方未充分研究建站地点的土壤构成、地貌类型和地层层位,进而未能采取相应的补救性手段(如对软土区,应采用复合地基加人工桩。)②设计方未考虑有效的排水方案,造成雨势较大时局部积水,并渗漏到回填土层、改变土体状态,导致地面塌陷。③换填不到位,特别在回填深度较大时,若压实工作不做好,则基本上在半年内会出现沉降。

2.3 物理原因

从微观上看,土体具有一定的结构(一般为絮状)。虽然用强夯法能将土层极大压缩,但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压缩。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层在自重固结的作用下会产生微弱的沉降(约几个厘米)。尽管这种沉降在量值上不显著,但对于敏感设备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2.4 突发因素

这类因素主要指那些隐蔽工程出现了问题。例如:主控楼的上下水管道若设计为暗埋,当管道断裂,则势必发生跑水,进而长时间浸泡地基,造成水患。

3 基础沉降的处理方法

根据上一节对引起基础沉降的各方面原因的深入分析,不难制定出以下针对性措施。

3.1 加强设计

设计是源头,设计是关键。作为设计,应当充分了解施工区域内的地质状况、土壤状况、地下水特征等,并根据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在加固原理、适用范围、预期效果、耗用材料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技术经济对比,最终制定出相对完善的地基处理方法。

另外,对主控楼、配电设备楼等重要场所,应考虑设置单独的地下沟道,布置明管来上下水,从源头上保证雨污对地基、墙体、道路等的危害。

3.2 科学施工

关于这一点,可分两个层面进行说明。

3.2.1 新建站所时的施工

①科学换填。适用范围:湿陷性黄土区、膨胀土区、淤泥堆积区等不良地基区。施工要点:尽可能将原有的软弱土层挖空,然后换之以强度较高、质地坚硬、具有抗侵蚀性的材料(严禁将具有湿陷性和盐渍性的黄土作为回填土使用)分层充填,同时以振冲法(即依靠振冲器使砂粒重新排列、孔隙减少)、强夯法使之达到密实度要求。

②适量打桩。适用范围:当大部分构(支)架基础处于较深的填土区时,或通过浅地基处理技术不能满足结构荷载和变形要求的区域。施工要点:根据不同的场合,灵活选用搅拌桩法、预压法、挤密桩法等方法。

③合理扩大基础底面积。适用范围:建筑物的基础是条形(如电缆沟、排水管道等),并且设计要求和地基的承受力比较接近。施工要点:通过片石垫层的方法来使基底的面积不断扩大。

④适当降基。适用范围:建筑的基础是独立柱基础的情形。在处理时可以通过建筑物的基础是条形,并且设计要求和地基的承受力比较接近。施工要点:降低基底标高,把基底降到老土下方,但对柱的结构应进行重新验算。

3.2.2 已投运变电所出现沉降的处理

①户外场地。当大面积沉降发生后,首先需进行土地的平整,然后等上一个雨季(自然沉降期),待土壤含水达到最小时,对沉降区域用土夹石进行换填。

要点:每层填充物厚度约30 cm,需分层碾压,最后平铺碎青石。

②配电设备室、控制室及电缆沟地基。考虑到这些地方有设备在运行,不宜大动,因此采用压力注浆法进行处理,即将纯水泥浆通过注浆孔进行填充和挤密,以达到排空水分、空气,形成强度高、结构新、防水性能好的稳定整体基础。

③围墙。围墙不均匀沉降多出现在填方区,原因可能是回填不及时,也可能是基坑未夯实,因此可将围墙基础采用桩基加地梁的组合形式,以永久消除这个薄弱部位。

4 基础沉降的管理

对于变电站基础沉降,我们既要有足够的重视,又要有相应的管理办法。

4.1 变形监测

只有建立严格的变形监测制度、拥有精确的变形监测方法,我们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基础沉降的苗头,并及时制定相关措施进行补救。具体来说,该工作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合理设置沉降监测点。②每月定期分析,必要时可画出沉降曲线以科学判断沉降趋势。

4.2 应急预案

任何针对基础沉降的治理措施都有其局限性,而且补救永远是滞后的,所以,应该制定有各个层面的应急预案,以此来将因基础沉降而带来的潜在危害降至最小。

5 结 语

导致变电站基础沉降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主观方面的,又有客观方面的。对于客观因素,因其带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物理规律,我们只能降低其影响,却不能完全消除。对于主观因素,我们应该从设计方案、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争取形成完善的全面的基础土建经验,使建立在各类地形条件下的变电站都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对于已经发生沉降的站所,我们应该科学分析,找出原因,同时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补救,以尽量延长站所使用寿命。另外,我们还应建立变电站基础沉降的管理机制,使该项工作纳入变电运行管理、变电建设管理的轨道,不断提升变电领域的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吴苏英.试析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基础处理措施[J].建材与发展,2013,(9):178-179.

[2] 蒋征毅.变电站地基沉降分析及不良地基条件下基础处理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70-71.

上一篇:北京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下一篇:文明学生评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