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精选12篇)
水利水电基础施工 篇1
1 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任何施工过程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只有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才能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工程建设对地基的要求按照底层性质的不同分为软基和岩基两种。但是不同的建筑对地基都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对地基的处理要求也就不尽相同。在日常事务施工过程中, 处理地基最常见的方式是开挖, 但是这种方式会因为天气、施工机械设备等一些客观因素而受到很多的限制, 所以很多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2 水利水电施工的基本要求
在施工的过程中, 考虑到基础施工的条件, 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要考虑和注意: (1) 应该具有相应的配套的详细具体的施工图纸和勘探报告等有关的文件和相关的资料文献等, 并且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区域内的地形地质情况有一定的掌握了解; (2) 在对确定的土方开始进行挖掘之前, 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再次的确定, 并根据方案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 以免对施工过程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并且对施工产生妨碍的物体要规范妥善的进行处理; (3) 若施工现场在山区等比较偏远的地带, 应当提前对山区的底层的岩石进行勘探以确定它的性质构造, 山地周围的外形地貌也要一一查看, 对于查找出来的危险情况要及时进行可靠的处理。例如:坡体不稳有滑坡的迹象、孤石等; (4) 为了方便施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需要对途径的道路、桥梁等进行必要的加宽加固, 为车辆的通过做好准备工作; (5) 必须对定位线, 基准点和基槽灰线的尺寸进行复查核对, 应当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 并且根据需要办理相应的预验手续, 对于以上要进行细心妥善的保管并且时常去检查复测; (6) 施工现场需要提前进行平整清理, 对施工现场的排水坡度和排水设施进行调整, 使之满足设计的要求; (7) 当确定的地下水的水位的基槽高于开放挖土时, 应当参照地质勘探文件, 采取相应的措施, 降低水位以后, 再开始作业。最低, 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作业人员的人生安全。其中有两点最具代表性: (1) 当遇到基础比较浅的情况的时候, 在不需要放坡的情况下, 首先要进行一个轮廓线的切割, 这个切割要沿着已经测量好了的基准灰线, 之后再展开作业面。关于地下水水位的降低和排水系统建造, 这些工程需要根据当地独特的地质特性和地貌等独特条件来考虑, 做了这些以后就可以减少地基土结构被破坏的几率; (2) 地基与基础能够承受住建筑物的全部质量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 要完全满足着个条件, 达到这个要求, 就必须使基础的防潮性、奈久性等其它比较重要的性质能力充分达到要求。出了这个问题以外, 地基还容易引起崩塌, 开裂等, 为了防止这类问题, 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就要是地基和基础有较大的面积工作。地基变形值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为了不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开裂或则高度的变化等, 这个数值一定要在可许的范围内。
3 基础作业方法和加固
方法:施工时要根据现场的土质等客观的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工作面, 对工作面分段分层开始向下挖。对与没有坡度的浅基础工作面时, 要根据已经测量完成的基准灰线开始作业。
加固:混凝土是加固最好的材料。笔者在这里先说说加固的基本步骤, 随着灌注桩技术的日益成熟, 有三个被广泛的应用首先是钻孔灌注桩, 其次为挖孔灌注桩, 最后是打拔灌注桩。这三个方法看起来很容易被接受, 其实里面还需注意一些问题。中国建筑行业日新月异, 飞快而迅猛的发展灌注桩的技术也就越来越成熟。钻孔灌注桩是先用钻头在设备上进行钻孔, 然后往钻出来的孔中填满混凝土;挖孔灌注桩多用在大直径的设备上, 小直径的桩在承受大荷载的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大直径灌装因其显著的优点而在其它国家被广泛接受。打拔灌注桩和其它两种方法不太一样, 它需要与桩的尺寸大小相符合, 它有点类似于水井和水桶的关系, 经过拔管是的捣动是混凝土紧密的结合。这种方法也很实用, 很容易就被大家接受。
4 软土地基的处理
软土众所周知, 它不像普通土地那样厚实, 可以支撑起很重的物体, 软土是那种由淤泥、淤泥质土构成的地基, 很容易产生形变, 所以不符合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建造要求, 必需要进过一些特殊的处理。软土具有一些很特殊的性质, 正是这些性质才使它经常不能满足建造需求。本文在这里只做简要的说明, 不具体探讨。 (1) 大孔隙性。水含量较高; (2) 低透水性。承受强载荷时, 地基的固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 低抗剪强度。软土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软塑-流塑的状况, 发生一定的形变, 使强度减弱。如果不进行妥善的处理就很造成一定的损失。
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 (1) 排水法。排水法是使淤泥地基中的水通过加压和排水的方法排出去, 让剩下的泥土经过沉淀固化, 达到作业要求; (2) 换土法。简而言之就是在淤泥土层中加入粗砂、水泥土等对地基进行换土的处理过程; (3) 强夯法。通过重物的自由落体运动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力来使土壤变得夯实。通过强夯法很容易使河流冲积层地基的土壤变得达到作业要求; (4) 振动水冲法。它的工具是一个振动器, 当工作的时候使地基土壤形成孔洞, 然后往孔中填装碎石等; (5) 硅化加固法。这种方法利用了化学和电渗原理, 使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生成一种胶凝物质, 加强土壤颗粒之间的作用力, 但是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因为电能消耗过大; (6) 加筋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很简单, 就是在软土中加入土工合成材料, 相互之间产生摩擦力是土与加筋材料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来提高地基的强度; (7) 桩基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厚的, 含水较多的黏性土壤, 并且效果不错, 主要进行大面积的深处理。
5 水利水电工程的截渗处理
地下河道的水位实在不停的变化的, 这就使得各种建筑物的地基很发生各种不好的影响, 严重的影响对于建筑物地基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破坏, 严重的威胁到了建筑物的安全性问题。笔者认为将渗流的通道进行制止是很有效的方法, 具体有以下几点: (1) 防渗墙, 防渗墙可用于河堤的加固, 是建在地基里面的墙体, 与一般的墙体有一些区别, 经常接触的有水泥防渗墙; (2) 高压喷射注浆, 它通过高速的喷刷把水泥浆和土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当地基土壤硬化以后就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体, 从而实现防渗的目的, 达到防渗的效果。
6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建筑物的地基不牢固及可能纯在极大的隐患进而引发很大的安全事故, 相信这是我们谁都不想看到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在后期的工作中对基础施工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总结平时工作中的经验, 努力把失误减小到最小处。
摘要:基础施工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的一部分, 在基础施工中对地基和基础的要求非常高, 它们的承载功能对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以必须要引起作业者的重视。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队基础施工技术做出了简单的阐述和总结。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志良.水利水电基础工程[J], 2008, 2.
[2]梁建柏.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 2011, 14.
水利水电基础施工 篇2
1.1岩溶地区基础灌浆中关于高压灌浆技术的应用
在灌浆技术的具体的施工应用中,在岩溶地区往往采取高压灌浆技术的应用,该技术能够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在对岩溶区域进行高压灌浆时极可能提高整体的坚固程度,以及提高其抗渗透能力。此外,在施工中对于高压灌浆技术能够对水泥的性质进行稳定,水泥自身不易发生形变从而导致渗透问题的产生。如此一来,水泥底层的土壤便免去了受到侵扰,从而提高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最后,在运用高压灌浆技术时不仅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稳定性,更能起到良好的抗裂痕能力。为此,必须要处理好高压灌浆技术的引用工作[1]。
1.2岩溶地区基础灌浆中关于高压旋喷灌浆技术的应用
高压旋喷灌浆技术与传统的施工不同,其主要依靠的是机械作业,在水利工程作业中对不同地质与地形的要求较为严格,并根据地质的实际情况去选择相应的机械设备喷嘴。在高压泵工作中,其所形成的巨大机械压力往往容易对地质结构中的土层造成破坏。为了能够有效的减少不良破坏情况的产生,施工人员在作业中便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精准把控,不仅要求速度要适中,还要避免过强的施工力度。在机械钻头的位置进行整改,调控好地址需要的转速,从而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稳定性。
1.3深层岩溶区域中关于基础灌浆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其岩溶区域超过50米神的地域被称之为深层岩溶区域,在这一部分进行作业时便不能沿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其实际的灌浆技术难以对深层岩溶区顺畅推进工作,从而使得灌浆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技术性挑战。为此,施工人员要切实选用合理的灌浆方法对其进行土层进行施工,例如传统的基础灌浆技术手段,其能够在岩溶地区的周围土层进行灌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水泥浆便会与深层的填充物发生融合,并对填充物进行压实和固定。从而使得整体的岩溶土层变得坚固而稳定。
1.4深层岩溶区域中关于混凝土裂缝灌浆技术的应用
众所周知,混凝土裂缝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危害极大,其不仅能能够使得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系数下降,更容易导致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工作。为此,一旦在深层岩溶区域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后,便需要我们施工人员尽快的制定和规划施工方案,使得裂缝问题所带来的威胁得到及时的遏制。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通常予以采用化学灌浆的方式进行弥补,例如将水凝浆顺着混凝土的裂缝进行填充,当化学浆液与土壤发生反应后便会变硬,从而在混凝土裂缝的内部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2]。
2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吸浆加大的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的灌浆技术应用中需要对其灌注量进行严格的限制,灌浆中的化学原料灌注过多过少都会对整个工程造成不良影响。为此,施工人员在实际灌浆施工技术的运用中要切实的分析实际工程情况,针对性的选择灌注化学原浆的量,从而保证水利工程质量。通常情况下,灌浆技术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是通过岩缝的吸浆程度进行灌浆作业的。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不免会有一些岩缝的吸浆梁极大,这便容易使得施工现场的水泥用量难以满足实际施工高标准。为此,在工作前期的准备阶段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土层情况作出良好的判定,从而针对性的选择对水泥用量进行限定,保证工程进度避免被内部判定的失误而发生停工。
3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严重漏水时的应用
3.1模袋灌浆方法的运用
在严重漏水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模袋灌浆技术是最为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在模袋灌浆技术的运用中,模袋自身的质量较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施工人员在进行作业时往往在模袋中灌入一定的水泥砂浆,并将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挤压,模袋中的水泥砂浆在受到外力的积压下便会出现形变,从而导致其内部的水泥砂浆快速的凝固。这种方法的运用不仅能够快速的`推进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甚至还能在后续模袋的限制下减少沙土泥浆的流失,从而使得其阻塞效果十分理想。
3.2填充级配料方法的运用
在施工中选择填充配料时,施工人员需要掌握好填充配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例如砾石无法起到最大化的作用,这便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对砾石体积大小的掌握。一旦在施工中发现砾石的大小选择上出现了偏差并无法满足工程推进的需求标准时,便需要尽快将其中的填充配料进行调控,其调控标准一般所采用的是水泥冲灌级的配料,水泥充灌级的配料能更良好的对施工杂志起到过滤作用,并有效的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保留[3]。此外,施工人员自身一需要对填充配料进行针对性的选定,保证填充配料的使用数量,方式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
4结语
综上所诉,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严格的技术操作,在水利工程的实践应用中亦要把控好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切实将不良因素进行遏制,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整体质量。为此,水利工程单位要加强对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施工的监督工作与监管工作,针对不同地形及时转变不同的管理手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而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实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昕.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01(22):37-38.
[2]安振东.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漫谈[J].中国水运(下半月),,05(08):216-217.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探析 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 混凝土的大范围大面积碾压技术
这种技术就是利用充填的土坝石来进行,对施工时干而硬的混凝土混合物料进行大面积的碾压处理,最后浇筑,这种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并且实现广泛的应用。这种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和其他普通混凝土有一些不同之处,降低了对水泥的使用量,增大了含沙率,可选择多掺加一些粉煤灰,要求不能选择太大直径的骨料,也降低了其粘稠度范围。同时碾压技术下的混凝土有着普通混凝土无法媲美的优点,比方说其碾压的表面坚硬结实难以坍塌,混合物比较干硬,可以薄层进行铺料和浇筑完成后落度为零等等。
1.2 混凝土坝施工技术
选择使用的筑坝材料为水工混凝土,施工工艺有两种,现浇和预制混凝土。同时为了大坝施工时需要浇筑大批量高强度混凝土的实际状况,要在现场设置高效高容的设备,以配合搅拌、运送和施工等方面的工作。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采用温度控制的方法,最好将冷骨料技术应用其中,也就是说用冷水浸泡法或者喷淋法来预先冷却骨料,这样不但提高效率并且方法简单,效果良好。并且为了更好地提高效果可以选择补偿收缩混凝土对的方法来降低裂缝率,即使用低热膨胀水泥制的混凝土进行筑坝的技术,好处极大比如说可以简化温度控制的步骤,能缩短工程的工期,节约费用,最终取得很好的经济收益。
1.3 预应力的锚固技术
这项技术是以预应力混凝土为基础而进行发展的,是混凝土进行预应力拉锚技术和预应力岩锚技术的统称。该锚固技术是说可以根据设计和施工需要,针对其大小程度,方向位置和锚固的深度等方面提前对基岩和其他建筑物主动进行预应力的施加,以求能实现改善受力情况和加固混凝土或建筑物等结果。施工工艺为5 步,分别是:造孔成孔、编束、进行放束同时锚固、进行张拉施加预应力和实行防护。
2、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加固
2.1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所谓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指的是直接在施工点进行打孔作业,然后用混凝土或沙石等材料进行现场浇筑,其具有施工方便, 节约材料, 成本低的特点,但其也存在不易操作、技术间隔时间长等缺点。总的来说,其主要有以下两种施工方法;
第一种是挖孔灌注桩,这种灌注桩的的承重力和尺寸较其他两种都更加牢固,其直径为1m~3m之间,桩体的深度达到30m左右。这种挖孔灌注桩的单根承载力可达到10000kN~40000kN,能够很好的满足建筑整体对地基牢固程度的要求。
第二种是打拔管灌注桩,这种灌注桩是是将与桩的尺寸相似的钢管套上桩靴打入土中, 然后将钢筋骨架放入钢管内并浇筑混凝土,最后再将钢管拔出,进而形成灌注桩。除此之外,这种施工方法也可使用振动灌筑法,利用振动力将钢管打入土中。当其到达设计标的高时停止振动,当钢管打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利用进料工具将混凝土灌入钢管内,随后在震动的同时慢慢拔出钢管,使桩的混凝土在震动和播出的过程中密度和牢固程度不断增加,进而形成灌注桩。
2.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一般分为实心桩和空心桩两种。空心桩通过预制厂使用离心法生产制造,这种桩体的强度较其他而言相对较高。实心桩与空心桩不同,其大多为在施工现场根据施工情况生产制造。同时,为了方便桩体的预制, 这种实心桩的截面大多为正方形,并且桩长不得大于桩断面边长或外径的50倍,单根桩体的长度一般也不超过30m,从而能够尽可能的方便施工。
3.水利水电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增多,要注意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以下两个问题尤为重要:
3.1 环境保护
在近来几年中全球气候变暖,洪水、泥石流频繁发生,这些灾难发生的原因就只有一个就是环境的破坏。而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如果不注意施工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那么环境的破坏就会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就会越来越多。
3.1.1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化施工 。
通过标准化施工的落实可以将标准化的形式运用到工程施工当中,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活动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具体的环境保护实施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做好施工区域内外的环境保护工作。工程施工区域外的环境保护工作应尽量在施工结束后仍能保持区域外植物或者树森的原貌,避免施工造成的周边环境污染现象发生。
3.1.2 加强工程施工环境管理与保护 。
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以及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共生互补,更好地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问题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项目。一方面要在施工工程中避免因施工造成的大气污染;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避免施工造成的噪声污染。
3.2 安全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保护施工人员健康安全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 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中危险性大,不安全性多,可以说它是事故多发行业。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安全,时刻重视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任何小问题,毕竟小问题也可能成为一个大的安全隐患。为了给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创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我们必须克服安全工作人人都管而又人人都不管的现象,我们要建立有效的安全施工制度,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领导对安全施工的监督落实工作,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予以严肃整改,跟踪复查。在企业中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努力实现零生产事故。
4.结论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篇4
在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是其整个工程建设的开始阶段同时也是重要的基础阶段, 综合基础施工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必须具有尽可能的周全、合理的施工图纸和待施工区域的地质勘察报告等文件和资, 从而准确的为施工提供参考, 有效的指导施工工作的开展。同时相关施工人员要掌握施工区域具体的地质情况, 以便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在施工现场的施工活动开始之前, 必须要将施工作业涉及到的相关区域中可能会影响和阻碍施工进行的多余的附属物进行妥善的处理, 保证施工现场不受杂物的干扰和阻碍;
三是在山区等地质情况较特殊的地区施工时, 应当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施工现场的底层岩性和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构造等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 并对于潜在的危险性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罗列, 已达到充分保证施工安全的目的;
四是当在施工中所利用的施工机械、车辆等在经过现场道路或者桥梁等危时地点时, 应充分考虑到道路和桥梁的通过性和潜在危险性, 事先在要经过的路段或桥梁处做好相关的巩固工作, 以保证施工机械和车辆的顺利通过;
五是施工中使用的测量放线、相关基准点的标准必须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前审核通过的总设计要求, 反复检验审核, 从而保证整个工程基础的准确性。在施工过程中, 要对其妥善保护, 并不定期的对其进行再次检查, 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六是在施工开始之前和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施工场地干净、平整、无杂物。另外, 还要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 保证施工现场的表面坡度符合相关设计所要求的排水坡度, 并保证临时排水设施建设到位。
2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的方法
当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施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 对于施工中所出现的浅基础情况, 可针对有无放坡需求而确定施工方法。如无放坡需求, 可先根据基准灰线直边切割出槽边轮廓线, 随后再将相关施工作业区域进行诸葛开展施工作业。其次, 在施工地下水位高低及地面排水系统建造的施工方面, 则应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情况、施工挖掘尺寸等条件认真比对、计算和考虑, 从而最大限度的预防和避免施工区域内的地基土结构被破坏。再次, 对于地基与基础的强度及其所能承受建筑物上的全部结构荷载要予以充分的计算和考虑。即在施工基础的耐久性、防潮性、耐侵蚀性和抗冻性等诸多方面要充分满足施工过程及建筑后续过程的相关要求, 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顺利。除此之外, 为了确保施工地基的安全稳定, 必须使施工地基和开挖基础有一个足够大的施工工作区域, 在地基变形值方面也应保证其在允许的参考值数范围内, 将建筑物开裂、倾斜或者标高产生相应的变化等等一些列消极后果避免在施工开始阶段。
3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注意事项
对于基础施工作业方面我们需要做好注意事项, 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对于基础较浅的的施工作业面方面, 要首先根据施工需要, 划定一条基准灰线, 并根据这条基准线画出槽边轮廓线, 从而使整个施工的作业面顺利有序的展开。而对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统的建造施工方面, 要结合实际的施工区域的地质资料, 进行科学的排查和考虑, 进而进行基础开挖等工作作业, 从而预防地基土结构被破坏同时影响施工的情况发生。另外, 还需要保证整个工程地基的强度。地基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和支撑, 因而必须保证其可以承受建筑物的所有结构负荷, 在地基相关结构的耐久性、防潮性、耐侵蚀性和抗冻的能力等方面严格把关, 务必使其达到相关要求和标准。与此同时, 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地基和基础工作面的相对广阔, 从而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最后, 任何材料都有其使用寿命, 在地基施工前也要充分考虑到地基变形值的范围等因素和问题, 要确保其始终处于允许的范围内, 尽最大可能避免建筑物的开裂和倾斜等严重的质量问题。
4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加固
4.1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所谓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指的是直接在施工点进行打孔作业, 然后用混凝土或沙石等材料进行现场浇筑, 其具有施工方便, 节约材料, 成本低的特点, 但其也存在不易操作、技术间隔时间长等缺点。总的来说, 其主要有以下两种施工方法;
第一种是挖孔灌注桩, 这种灌注桩的的承重力和尺寸较其他两种都更加牢固, 其直径为1m~3m之间, 桩体的深度达到30m左右。这种挖孔灌注桩的单根承载力可达到10000k N~40000k N, 能够很好的满足建筑整体对地基牢固程度的要求,
第二种是打拔管灌注桩, 这种灌注桩是是将与桩的尺寸相似的钢管套上桩靴打入土中, 然后将钢筋骨架放入钢管内并浇筑混凝土, 最后再将钢管拔出, 进而形成灌注桩。除此之外, 这种施工方法也可使用振动灌筑法, 利用振动力将钢管打入土中。当其到达设计标的高时停止振动, 当钢管打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 利用进料工具将混凝土灌入钢管内, 随后在震动的同时慢慢拔出钢管, 使桩的混凝土在震动和播出的过程中密度和牢固程度不断增加, 进而形成灌注桩。
4.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一般分为实心桩和空心桩两种。空心桩通过预制厂使用离心法生产制造, 这种桩体的强度较其他而言相对较高。实心桩与空心桩不同, 其大多为在施工现场根据施工情况生产制造。同时, 为了方便桩体的预制, 这种实心桩的截面大多为正方形, 并且桩长不得大于桩断面边长或外径的50倍, 单根桩体的长度一般也不超过30m, 从而能够尽可能的方便施工。
3结论
综合来看, 在水利水电的基础建筑过程中, 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对整体施工造成巨大影响。因此, 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从业人员, 要切实提高对水利水电施工的重视程度, 认真学习了解施工中的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工程施工建设中严格按照要求, 科学利用新手段、新方法, 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水利开展。
摘要:在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过程中, 技术是保障其顺利进行并良好运转的重要条件, 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水电水利的效益。本文就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施工基础加固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分析和阐述, 对掌握并且创新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区域,安全保障,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晶纯.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施工的新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连宇, 王军, 连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
[3]吕俊, 周浩.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若干问题[J].民营科技, 2010.
水利水电基础施工 篇5
对于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来说,要想保证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强度、抗震防渗性能,必须要在工程施工前期对工程地基基础、防渗防水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特别是水利工程防渗方面一应要高度重视,最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措施,进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1 工程概况分析
某水利工程是一座以供水、灌溉为主,并兼具生态环境改善功能的多功能水利工程,该坝附近公路交通便利,该工程河流明显受到区域地质构造影响而具有典型的河谷特征,形成一种开阔的“V”型纵向河谷。河床正常蓄水位248m,整水库长约5km。另外工程地形地貌属于中低山―丘陵地貌,整个地势西低东高。而工程所在区域多为一些岩溶洞及孔隙,并且根据竖井、钻孔等显示,整个工程区域中存在一些岩缝及岩溶区域,因此整个工程决定使用基础灌浆施工。
2 工程灌浆施工工序确定及岩缝实际灌浆
对于该工程来说,经过对工程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及结合以往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经验,对于水利工程的中岩缝灌浆应保持1 - 3h,且单位耗灰量应该小于120 - 220kg /m,但是该工程中地质底层较为复杂,在实际灌浆过程中发现一些水泥浆从附近地表溢出及一些水泥浆沿着一些暗道流失,导致整个灌浆时间长、难度大,因此工程中决定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决: ( 1) 灌浆限流。通过限制灌浆流速,进而使得浆液能够快速沉积凝结,等到浆液沉积一部分之后,再提升灌浆压力,整个灌浆料达到标准之后,立即停止灌浆,这样可有效提升灌浆效能,在该工程中,对于发现的一些暗道,实际灌浆过程中首先注入的水泥浆压力小于等于15L /min,待发现注入率出现减少之后,缓慢提高注浆压力,并维持在15L /min,直至灌浆结束; ( 2) 降压灌入,通过计算及结合工程现场实际灌浆情况,工程灌浆进行了一定的降压,使得灌浆实现自留,以防止一些岩缝吸浆的现象,并等水泥浆液凝固之后在加大灌浆压力,最后按照常规工序进行灌浆施工; ( 3) 间歇性灌浆,通过将固定灌浆时间及灌浆量合理控制,以间歇性灌入水泥浆,也可有效防止岩缝吸浆的现象,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必须要结合一定的理论计算,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一定的间歇时间,对于该工程来说,经过计算及实际工程情况调查,最后确定间歇灌浆时间应该小于8h。
3 对于水利工程中岩溶区域的具体施工
在该水利工程,工程所在区域地质情况有较多的岩溶区域,而针对这一区域的基础灌浆,工程根据岩溶的不同情况,使用了不同的施工方式。
3. 1 岩溶灌浆分析
对于岩溶区域的灌浆,因为岩溶区域地质情况复杂,岩层稳定性差,加之该工程溶洞较多,因此首先要进行一定的填充,如果处理不当,必然导致出现渗水及混凝土渗漏等问题,其次要重视设备地基,由于岩溶所在区域地质稳定性差,并且易出现塌陷,因此有必要进行设备地基加固作业。最后由于整个灌浆作业施工影响因素多,施工区域小,因此必须要做好整个施工作业的协调,以切实保证灌浆的顺利实施。
3. 2 就浅层含泥岩溶区域的灌浆施工
对于该区域的灌浆施工,由于岩溶区域含泥,如果直接灌浆必然会使得整个灌浆稳定性难以保证,因此首先要将岩溶中填充物挖除,然后使用水泥填充,最后再进行正常的基础灌浆,与其他一些岩溶区域基础灌浆相比,该区域的基础灌浆无疑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工程中制定了一些严格控制措施,以切实保证了施工者面对这一情形的切实执行,最终保证整个灌浆目的实现,而就该工程来说,具体实施了两种灌浆处理方式: ( 1) 高压灌浆实施。对于岩溶区域来说,因为其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因此通常使用不冲洗的高压水泥基础灌浆,以实现对岩溶孔洞的填充密实,通过高压灌浆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抗渗、防漏及稳定作用,另外高压灌浆的实施还能够完成劈裂功能,使得水泥浆呈现带状从土中贯穿,进而使地基内部出现网格桩包裹,最终形成一条条带状保护带,保证工程基础的稳定性,也方便了后期工程的开展,而在该工程中,对于局部岩溶区域就使用了高压灌浆。( 2) 旋喷灌浆实施。对于这一基础灌浆模式,其原理是通过特定的钻机,将安装有特殊喷嘴型的灌浆管下放入预定土层,然后通过高压脉冲泵使得水泥浆液直接通过钻杆下安装的喷射装置,向着土体周围高速旋转喷射,在整个旋转喷射过程中,大量的具备强冲击力的流体对地基切削,进而破坏地基土层,并且因为钻杆同时以不同的方式作运转,利用钻杆的低速上升及高速旋转,进而使得水泥浆得到有效搅拌,并且水泥浆凝固之后必然形成一种强度好且较为均匀的圆柱体,进而实现对地基加固的目的。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如化学灌浆、固结灌浆等方式。
3. 3 深层岩溶的基础灌浆实施
对于岩溶超过50m 以上的将其称之为深层岩溶,深层岩溶因为埋藏很深,并且其熔岩坚固及厚度较厚等原因,普通的高压灌浆及旋喷灌浆均难以使用,而对于该工程中的深层岩溶,工程首先使用基础灌浆对岩溶四周加固,通过大量的填充物加固,这些水泥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挤压,完成一定的硬化目的,然后待这一部分灌浆凝固之后,再寻找一些加固中遗留的溶洞,逐条钻孔灌浆加固,最终完成了对深层岩溶地基加固的目的。而就该工程来说,根据实际勘测发现,工程所在区域中基础可能出现严重漏水,但因存在多种因素制约,工程建设选点无法更改,而如果对这些深层岩溶漏水区域实施普通灌浆,那么必然会使得工程成本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大大影响工程收益,因此经过对工程实际情况分析,决定使用模袋灌浆与填充级配料这两种方式结合来对这一部分区域进行处理。( 1) 模袋灌浆施工。对于模袋灌浆来说,首先要求使用的模袋具有高度耐磨性,通常模袋使用聚丙烯、尼龙等,而在该工程中,选用尼龙模袋,首先在尼龙模袋中装入水泥砂浆,而填入过程模袋之间相互挤压使得袋中水分减少,进而使得水泥砂浆含浆量大大降低,并且模袋灌浆水分流失之后凝固更快,很好的实现对溶洞的阻塞。( 2)填充级配料施工。该工程在模袋灌浆实施之后,还进行了填充级配料处理,在该工程中,使用的级配料主要有砾石、粗砂及水泥等,并且使用砾石过程中对砾石进行选取,而单纯填入砾石发现,效果仍然很不理想,因此工程使用砾石与砂土的混合物制作了粘稠度很高的水泥冲灌级配料灌入溶洞,通过级配料的灌入形成一层良好的反过滤层。另外整个级配料的使用过程中,工程还使
用了一些粒料将一些小的缝隙全部阻塞,再次构成一层反过滤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工程均是经过详细的勘测及计算来确定配料的数量及具体材料,并根据溶洞实际情况来确定。
4 结语
水利水电基础施工 篇6
关键词 水利水电 基础工程 施工技术 方法
一、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要求
水利水电基础的新要求有:应具有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并掌握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区域内妨碍施工的已有建(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坟墓、树木等,妥善处理;山区施工,应事先了解当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如因土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在陡峻山坡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山坡坡面情况。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古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作妥善处理;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设备卸车地点等,应事先做好必要的加宽、加固等准备工作;测量放线的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准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预验手续,且应妥善保护及经常复测;场地要清理平整,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排水坡度和临时排水设施。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2%的坡度;开方挖土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地质勘察文件及资料,采取措施,降低水位;一般应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0 mm,然后再开展作业面。
二、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方法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于浅基础的情形,如果不需要放坡,这个时候首先要沿着进行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割出来一个槽边的轮廓线,然后对作业面予以一一展开。对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统的建造,都需要结合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等条件予以考虑,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预防地基土结构被破坏。二是需要保证地基与基础的强度能够足以承受建(构)筑物上的全部结构荷载。为了满足这一条件,基础的耐久性、防潮性、耐侵蚀性和抗冻的能力都需要充分满足要求和条件。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地基稳定,必须让地基和基础有足够的工作面。地基变形值的范围也应该在许可的参考值数之内,这样才不会引起建筑物的开裂、倾斜或者标高产生相应的变化等等。
三、水利水电基础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
首先,根据土质、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作业顺序和工作面、分段分层平均下挖展开工作面。其次,对浅基础不需放坡时,应首先沿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展开作业面。最后,降低地下水位与地面排水,均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等,采取集水坑降水、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四、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结构组成的地基,承载能力很低,一般小于等于50 kN/m2,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
1.软土基础的特性。(1)大孔隙比,高天然含水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w一般介于50%~70%之间,相比而言,我国软土的天然孔隙比e则一般介于1~2之间,一般情况下,这就会远远的大于液限,最高的时候,甚至可能达到200%。(2)低透水性。由于高含水量,在渗透系数k≤1(mm/d)的时候,透水性能就非常的差。这样,在承受强荷载作用后,孔隙水压力就会变高,地基的压密固结性能也会深受影响。(3)低抗剪强度。通常,软土会呈现出软塑-流塑的状态,这样在有外部荷载的时候,抗剪性能就变得极差。在土层本身含有排水出路的时候,随着有效压力的逐步增加,就会慢慢地形成固结。相对应的,如果不存在优质的排水出路,在荷载增大的情况下,强度就会衰减。
2.处理软弱地基之方法。(1)排水固结法。作为解决淤泥软黏土地基沉降的有效措施和保持淤泥软黏土地基稳定的有效方法,由加压和排水两部分系统组成。(2)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较薄时,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3)强夯法。将80 kN 夯锤, 起吊到高达6 m~30 m 的地方,让锤作自由下落运动,通过这样的运动夯实土质。如果地基是河流冲积层、滨海沉积层,或者由黄土、粉土、泥炭、杂填土等构成,使用强夯法容易达到目的。(4)旋喷法。旋喷法主要用于地基防渗工作的开展,通过利用旋喷机上具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将其置于土层预定浓度,然后对它予以提升,在这个时候喷嘴会以一定速度做旋转动作,这样就会产生高压。高压挤迫水泥固化浆液与土体混合,经过凝固硬化结成桩子,以达到提高地基防渗的目的。(5)振动水冲法。振冲法的工具是振冲器,它类似于一根插入混凝土振捣器的机具,该机具涵括了上、下两个喷水口。由于振动和冲击荷载的作用,地基中会形成孔,而后在孔内予以填充砂、碎石,进而分层振实或夯实,这样地基将得以加固。(6)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其手段是平摊荷载于地基,在可能出现塑性剪切破坏时,平铺于地基表面地土工合成材料将可以对面形的破坏起到组织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小破坏的扩张,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7)灌浆法。将水泥砂浆、水泥浆、黏土浆、黏土水泥浆及各种化学浆材(比如木质素类、聚氨酯类、硅酸盐类)予以液化,同时这些浆液也是具有固化的特性的,这个过程中会用到相关的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而后将其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从而达到加固淤泥软土地基的效果。(8)硅化加固法。借助电渗原理,利用网状的带孔眼的注浆管,采用电动硅化法,通过轮换诸如的操作手段,把硅酸钠(Na2O·SiO2)溶液与氯化钙(CaCl2)溶液注入土中,因为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而生成胶凝物质,或者活化土颗粒的表面,这样土颗粒之间的连接性和土体力学的强度就会被提高,加固部位的半径会被扩大。不过这样的操作方法也有其缺陷性,即高耗电量,高成本,故而被采用的可能性一般不是很大。(9)加筋法。加筋法是为了减少整体变形,并且同时达到增强整体稳定的性能的目的。土工合成材料,因为其抗拉能力非常之强,会被埋置于土层中,这样在土颗粒和拉筋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力,土也会与加筋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样的话,地基强度就会被提高。(10)桩基法。如果淤土较厚,含水率较高,孔隙也比较大,这样要想对其予以大面积的深处理的话就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打桩法就是一个不错的加固处理方法。
五、水利水电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一是保证地基与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建(构)筑物的上全部结构荷载和地基的反作用力。二是基础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防潮性、抗冻和耐侵蚀的能力。三是地基和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工作面,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四是保证地基变形值在容许范围内,且应使它不超过建(构)筑物的容许变形值,而不致引起建筑物开裂、倾斜或标高变化等。
参考文献
论述水利水电地基基础工程施工 篇7
关键词:水利水电,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 基础施工工程的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施工技术也是非常有特点的, 在进行施工的时候, 对施工技术的综合性要求非常高的。在水利水电工程中, 地基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 一定要对施工的技术要求特别的注意, 在进行施工的时候, 要对施工进行一定的总结, 然后对施工技术进行新的突破, 使地基施工在施工技术上可以得到提高。
1 水利基础工程施工新要求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前, 要对施工的场地进行了解, 对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掌握, 然后对地基的施工图纸进行可行性分析, 在对可行性进行分析的时候, 可以结合施工场地的地质勘测报告来进行, 这样可以更好的掌握施工地点的情况, 而且可以更好的对施工的方案进行制定。在进行地基施工前, 要对施工的场地进行开挖, 对施工场地中的建筑物、管线、其他障碍物要进行妥善的处理, 避免因为它们影响工程的施工。然后进行施工的放线, 对定位桩、准基点和基槽的尺寸进行确定, 并且在确定以后要进行严格的审核, 使其满足施工的要求。在进行完施工工程放线以后, 要对施工的场地进行加固处理, 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施工的机械设备在施工的场地可以正常进行施工, 不会因为施工场地的强度不够导致施工机械无法施工的情况。在对施工的场地进行加固以后, 要对施工的场地进行平整处理, 这样是为了更好的确保地基工程可以正常进行, 而且对于施工场地中的排水沟给坡度也要进行精确的设计, 使其坡度不会过大。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要面临的施工场地是各种各样的, 因此, 在山区进行施工也是非常常见的。在水利水电施工以前, 一定要对施工场地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要进行妥善处理, 然后在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防范。
2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几种方法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部分的时候, 要根据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以及现场土方的情况进行挖掘施工的顺序安排, 进行顺序安排的时候, 一定要保证施工顺序的合理性, 然后再进行作业面的施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 一定要对地质情况进行很好的把握, 然后控制好挖掘的尺寸, 避免使地基的土地结构受到破坏, 而且对地下水的位置要进行很好的了解, 地基施工中, 地下水的水位对地基工程的排水影响是非常大的。
3 水利水电不良基础地基处理方式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 经常会出现地基情况不良的情况, 地基情况不良指的是地基的含水量过大, 这时就会导致地基出现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 非常容易导致地基在荷载过大的情况下, 出现地基滑动或者是沉降的情况。地基的含水量过大会导致地基上的建筑物出现沉降过快的情况, 而且长时间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容易导致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在施工中, 不良地基的出现对于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工程以后的使用。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 一定要不良地基进行很好的处理, 避免出现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情况, 影响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在进行不良地基处理的时候, 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来进行。
3.1 浅土层液化处理
浅土层是指土质较松散, 而且在地下水作用下, 含水量较大的土层。通常在浅土层, 土质多为沙土和粉土, 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土壤进行振动, 会使得浅土层的土质更加的紧密, 而且也会导致土质空隙间的压力增高, 使得地基的上部结构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可以将可液化的土层进行挖除, 然后用强度较高的土层进行填充, 这样可以更好的达到防渗的效果。还可以进行混凝土墙的包围, 将可液化土层进行包围, 防止土层向四周流动。
3.2 强透水层的防渗处理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 在进行地基施工中会遇到强透水性的地基, 这些地基通常是由砂、卵以及砾石层组成的, 这样的地基是非常容易出现渗水情况的, 为了更好的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 可以将强透水层进行挖除, 因为它的透水能力非常强, 不但会导致水量快速的流失, 也会出现泉涌的情况, 这样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是非常大的。从而影响了建筑物地基的稳定, 因而要先进行防渗漏处理。处理方法是开挖清除砂、卵、砾石层, 回填混凝土, 构筑截水墙, 再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方法修筑水泥防渗墙。
3.3 淤泥质软土的处理
淤泥质软土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因其质软, 易产生压缩变形, 侧边膨胀, 滑移或挤出, 会影响建筑物上部的稳定。处理办法是先除去淤泥沙土, 采用基桩, 置换砂层, 设置砂井排水或者抛石挤淤。
3.4 深覆盖层处理
当地基基础河流积沙层, 堆积层厚度大, 不利于开挖清除时, 由于其疏松, 空隙率, 渗透性强, 易产生变形和渗流, 有时作为一个结果, 将软弱夹层, 不利于抗滑稳定性。用于处理方法用强夯法压实土体表层。设置混凝土截水墙, 必要时也可以用高压喷射灌浆构筑防渗墙。在坝前铺盖防渗层。
3.5 坝基涌泉处理方法
坝基涌泉有可能造成土坝的管涌流土破坏造成坝身不稳定。如果浇筑不好会形成漏水通道, 处理一般采用堵, 或者用排放方式。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对一般的温泉, 堵塞混凝土砌块, 涌水量大, 水进入集水坑, 回填碎石, 和预埋注浆管, 然后泵送混凝土块, 后再回填灌浆。作为大坝基础混凝土中, 盖上撒土。
3.6 软弱夹层的处理方法
如果地基是河流冲积物, 沿海沉积层, 或是由黄土, 泥炭土, 杂填土等组成, 使用压实方法容易达到目的的使用方法。压实前可根据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夯击次数关系来确定最佳夯击能。通过夯锤的自由下落运动夯实土质。振动水冲法, 该种方法使用的工具是振冲器, 它有上、下两个喷水口, 工作原理是先插入混凝土振捣, 地基在振动和冲击荷载的作用下, 地基中会先成孔, 再在孔内予以填充砂、碎石, 最后分层夯实。
4 水利水电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地基基础必须留余足够多的工作面, 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地基基础要具备足够的防潮、抗冻、耐久、耐侵蚀等能力。要确保地基变形值在容许范围内, 且保证它在建筑物的容许变形值内, 才能避免建筑物开裂、倾斜变化等等。水利水电工程中, 水利水电基础施工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在施工时一定要控制好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 为建造高质量的水利水电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水利水电工程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 对施工中各个项目的施工质量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志良.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水利水电施工, 2008.
[2]梁硕秋.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篇8
1.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点
(1)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 水流速度对施工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与标准。尤其是筑坝蓄洪发电工程, 此工程建设主要是在河流上游进行修建发电, 其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下游人们电使用情况以及生命财产安全情况,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 对建筑施工人员负责, 对人民负责。
(2) 施工建设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 所以在进行施工建设时必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确保其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从长远角度来讲, 质量的保证不仅仅可以延长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 更加可以减少维修费用, 更为重要的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起到了有效的保障, 因此, 必须严格按照相应地规范要求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
1.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好坏及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长远健康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水利资源难以满足需要, 为了获得更多的水利资源, 就要依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水利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它的利用是社会进步到现阶段的产物。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科技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推动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将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 就我国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 必须学习先进的施工工艺及作业流程, 全面开展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并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建设施工中, 从根本上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 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效益。
2 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方法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 针对施工作业顺序进行工艺流程, 对于地形比较浅的区域可以采用基准灰线进行槽边的整体轮廓测量, 然后依据以此进行逐一作业。此外, 还要保证地基与及所承受强度与整体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作业的结构荷载保持一致。针对地下水位降低及排水改造工程, 要结合实际水利水电工程环境, 通过对地质资料的研究与分析, 考虑各种可能破坏地基承载力结构的因素, 在施工中加以预防。地基承载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并不一成不变的, 它将随着季节性变化、昼夜温差变化、地面塌陷等因素而逐渐下降, 所以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其这些因素, 最大范围地将地基承载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延长其使用寿命, 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财产损失。
3 水利水电基础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
(1) 根据土质、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作业顺序和工作面、分段分层平均下挖展开工作面。 (2) 对浅基础不需放坡时, 应首先沿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展开作业面。 (3) 降低地下水位与地面排水, 均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等, 采取集水坑降水、井点降低地下水位, 或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4 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4.1 软土基础的特性
(1) 大孔隙比, 高天然含水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一般介于50%~70%之间, 相比而言, 我国软土的天然孔隙比则一般介于1~2之间, 一般情况下, 这就会远远的大于液限, 最高的时候, 甚至可能达到200%。 (2) 低透水性。由于高含水量, 在渗透系数k≤1 (mm/d) 的时候, 透水性能就非常差。这样, 在承受强荷载作用后, 孔隙水压力就会变高, 地基的压密固结性能也会深受影响。 (3) 低抗剪强度。通常, 软土会呈现出软塑-流塑的状态, 这样在有外部荷载的时候, 抗剪性能就变得极差。在土层本身含有排水出路的时候, 随着有效压力的逐步增加, 就会慢慢的形成固结。相对应的, 如果不存在优质的排水出路, 在荷载增大的情况下, 强度就会衰减。
4.2 处理软弱地基之方法
4.2.1 加固排水
加固排水主要体现在增强压力及强力排水两方面。在土质正常情况下通过大量排水从而使淤泥中多余的水分大量排出, 进而加固墙体的稳定性。这种方法由于原理简单易懂, 操作极其容易, 对比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
4.2.2 换土法
换土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主要是针对于施工中稀软泥土比较少的情况下而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采用并不是简单的将土壤进行直接换土, 而是必须使用适合的水泥土及沙石进行替换, 确保节约成本, 提高稳定性。
4.2.3 强夯法
此方法也是采用加压的方式对土壤进行加固稳定, 但是不同于其他加压, 它主要是通过分次进行集中式加压, 利用地心引力加大重锤的重力然后捶打土壤进而使土壤紧实, 对江河湖海冲刷的土质极其有效, 通常情况下, 夯锤重量在80Kn左右, 起落点在6-30cm之间。
4.2.4 旋喷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特殊材料及旋喷机对固话水泥浆进行搅拌, 从而改善土壤的密度及凝结度, 通过旋喷机进行搅拌后土壤渗水量将大大减少, 进而起到了防渗加固的目的。
4.2.5 振动水冲法
振动水冲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振动及出水等方式对土壤土质进行改善, 采用此方法必须选择两个头的机械作业进行土壤加固。一方面不仅仅可以对水流出水速度进行控制;另一方面由于机械设备自身振动也将对土壤进行作业, 当出现一定空隙后就可以加入适当的沙子和石头, 逐层作业进行加固。
4.2.6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
这种方法的使用主要是利用平摊技术对地基表面进行加固, 所使用材料则是土工合成材料。利用荷载对地基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 减少因破坏张力而引起的地基不稳定, 进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4.2.7 灌浆法
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复杂, 利用化学浆材料如, 木质素类、聚氨酯类、硅酸盐类等加以液化, 然后将其与固态材料如, 水泥砂浆、水泥浆、粘土浆、粘土水泥浆进行相互压力推动进而与地基建筑、加固处理的地域土壤相结合, 固化凝和进一步稳定地基。
4.2.8 硅化加固法
此方法将硅酸钠 (Na2O·n Si O2) 溶液与氯化钙 (Ca Cl2) 溶液通过电渗原理利用网状带孔注浆管进行操作。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从而生成胶凝物质或活化土颗粒, 这样就可以提高土壤之间的连接力及土体强度, 从而达到提升稳定性的目的。但是此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主要体现在高耗能电量、高成本, 所以通常情况下不被广泛的使用。
5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期长, 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施工现场错综复杂、情况多变, 由此可见, 加强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志良.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水利水电施工, 2008, 2.
[2]陶忠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 2007, 12.
刍议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篇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基础工程
1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经济发展也进一步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创新。水利水电工程实施过程中, 技术创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了未来水利水电的效益和生产工作。是构成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因素。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加强质量意识、重视施工过程中的细节, 研究新的施工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 既要通观全局, 又要从小处着手, 严格把关质量检验, 才能做出更高质量的水利水电工程, 有效的为人民生活生产服务[1]。
2 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要求
经济的高速发展, 推动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实施。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时整个工程建设的基础, 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与速度的重中之重。因此, 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要求也是每一位施工者必须要认真学习的部分。
第一, 在水利水电工程过程中, 相关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的第一步。要对即将施工的工程图纸有细致而认真的研究, 对要施工的地区进行地质勘查并写出详尽的地质报告。这些工作对未来的水利水电施工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对工程的顺利开展有极大的指导作用[2]。
第二, 在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开始施工之前, 对施工地区的障碍物经行清理与处理规划, 建立合理的备选方案, 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第三,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 对基准点的设定, 测量放线等工作的操作, 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前的设计要求来审核。目的是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为工程基础阶段的施工提供准确而可靠的信息。除以上这些要求之外,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场地安全、平整也是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的细节。
3 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方法
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 对于基础埋深小于5m, 或者基础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浅基础类型来说, 在不需要放坡的情况下, 首先沿着进行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割出来一个槽边的轮廓线, 而后对作业面予以一一的展开。对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统的建造, 这二个工程都需要结合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等条件予以考虑, 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预防地基土结构被破坏。二是, 保证地基与基础的强度能够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这就对水利水电基础的耐久性、耐腐蚀性和防潮抗冻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
此外, 为了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必须使地基和基础的工作面有足够的空间。地基的变形值范围在标准范围的参考数值之间。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地基开裂、倾斜发生变形等不利于施工顺利进行的情况。
4 水利水电基础作业方法和质量控制
4.1 水利水电基础作业方法
(1) 依据土质、现场挖掘工程土质等条件, 合理的制定开挖工作流程和工作面, 分层分段的平均下挖以展开工作面。
(2) 对不需要放坡的前基础, 首先要沿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然后展开作业面。
(3) 降低地下水位与地面排水时, 应当以工程施工前收集的地质资料为依据, 计算挖方的尺寸、防止地下土质结构遭到破坏。采取集水坑降水或者井点排水法来降低地下水位。施工过程中可对降低水位的方法进行灵活的组合和应用。
4.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1) 形成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管理体制。建立明确的质量目标, 通过实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责任制来树立责任意识, 将工程各项目进行分化管理, 从而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
(2) 强化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隐蔽工程主要由地基和钢筋等组成。对地基部分的质量监控应当在地槽开挖完成之后, 采取现场巡视监督、跟踪监测等方法实施监督管理。确认施工设计与实际状况的一致性。在核定工程地基载重力符合设计标准之后, 才能正式允许施工。对钢筋部分的质量检测主要是在钢筋安装完毕即将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 对钢筋的质量、钢筋接头质量、位置间距等是否符合隐蔽工程设计规范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准许浇筑工程的施工。
(3) 注重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相互配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包括了土建、排水、电气等各项工程。这些工程在建成后是为这一地区提供一体化服务的, 因此各项工程的建设都不能只顾自身, 割裂开来。加强施工工程中的相互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土建工程的施工就必须与机械设备安置相结合, 防止机械设备对建成地区造成的破坏。这就要求在施工安装过程中, 机械设备的安置必须在土建进行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工作, 而且要注意施工材料的尺寸与数量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5 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1) 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能够有效的保持淤泥软黏土的稳定性, 防止地基沉降状况的发生, 由加压系统与排水系统两部分组成。
(2) 换土法。当淤泥土层较薄时, 把土层换填为沙壤土与灰土、水泥土等来处理地基。
(3) 强夯法。将80kn的夯锤吊至6米~30米的高度, 让夯锤自由落下, 将势能转化为动能, 在软土层上, 将软土夯实。
(4) 旋喷法。通过旋喷机具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深入地下, 使水泥浆液与土层在高压环境下混合, 最终硬化结成桩子, 从而有效防止地基渗水。
(5) 振动冲水法。振冲法的主要工具振冲器, 通过它对混凝土土层进行振冲, 利用振动冲击的作用夯实地基。
(6)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将荷载平摊在地基上, 使地基的承载能力获得有效的提升, 对于发生塑性剪切破坏的地区, 这种方法能够减轻破坏程度, 减小破坏扩张[4]。
(7) 桩基法。如果地基中的淤土层较厚, 含水率高, 大面积的深度处理比较困难时, 可采用打桩的方法进行加固。
6 总结
总而言之,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大、工期长、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因此,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 要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 控制好工程质量。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 对工程各个环节的严密把握, 控制好施工安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与造价, 为工程的整体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技术的熟练应用与灵活掌握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基础, 只有充分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才能够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将高技术含量运用到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建设中去, 才能有效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 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海波.试论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4) :164.
[2]赵虎, 张微, 盖大建.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传播, 2014 (18) :55-62.
[3]邹天平.水利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创新思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 41 (7) :241-242.
水利水电基础施工 篇10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
1.1 在施工前, 要具有地质勘查报告, 了解工程地质条件, 做出
正确的工程地质评价, 充分掌握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 并详细阅读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图纸等有关技术资料, 为工程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1.2 在土方开挖前要调查并清除施工途中妨碍施工的障碍物,
包括各种已有建筑物、马路、电线、沟渠、坟墓、种植用地等, 在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1.3 一些大型施工机械在行驶往施工现场的途中, 要事先做好
道路的疏通工作, 必要时可对承载能力差的道路和桥梁进行加固、加宽, 以确保机械的安全和工程能如期完工。
1.4 在山区中施工作业要注意地质、岩层、是否存在断裂地带,
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土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滑坡现象, 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另外要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 避免火山, 泥石流和强烈风沙等自然灾害发生给施工带来的巨大不利影响。如遇其他不稳定迹象时, 也要及时做妥善处理, 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5 要保证测量放线的定位控制线、水准基准点及基槽的灰线
尺寸的准确性, 确保其达到工程的施工要求, 办理预验手续, 对其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 若不符合要求要及时调整, 以保证工程质量。
1.6 做好施工地点的清理工作, 保持其平整, 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以确保积水的顺利排出。
若在设计中没有明确要求, 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大于等于2%的坡度。
1.7 开方挖土较深时可能会低于地下水位, 这时要采取措施, 做好地下水排水工作, 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隐患。
通常将地下水位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0.5米左右, 然后再开展作业, 可保证施工安全。
2 提高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方法
水利水电的工程规模较大, 对工程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工期很长, 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要把一个有诸多特点和不利因素的大规模工程做好, 更突显出其中技术要求的严格。经过分析研究, 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2.1 加强施工过程的运行管理, 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施工中的实际情况, 制定各种规章准则, 完善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制度, 依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同时还应建立运行分析制度, 在工作中耐心仔细、认真检查, 对施工过程中各种仪表显示和数据记录进行分析, 及时找出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 把问题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并分析产生各种问题和现象的原因、规律, 并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
2.2 加强施工技术的监督、更新、改造工作。
通过先进的检修技术, 保证设备的检修质量, 逐步改进设备性能。要努力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 熟悉新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迅速了解并熟悉新材料, 提高操作技术水平, 提高工程质量。改革传统的检修方法和步骤, 鼓励创新精神,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信息, 制定检修网络图, 检修计划表和监督实行制度, 提高工程检修质量, 尽量做到, 在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 节约用料, 降低能耗, 减少工力和成本。运用各种科学试验方法进行技术监督和创新, 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和检测, 并要做到及时更新, 了解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在运用中的变化规律, 充分利用设备, 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技术状况。加强仪表监督、绝缘监督、金属监督和技术监督。技术监督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以各项标准为依据, 以技术检验和计量检测为手段, 进一步加强技术监督。
2.3 施工中要注重环境保护。
工程开工前, 详细了解施工区和生活区的基本环境状况, 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环境特点编制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 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出与工程同步的防止施工地区及周边生活营地环境污染的措施, 认真做好防范工作, 防止水利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及对周围居民健康的威胁。施工调度部、试验室及职业健康环境要全面负责施工区及生活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 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指导, 认真做好检测,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并尽快做好协调工作。要遵守国家制定并落实的政策战略,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根据其交代的目标和任务作出适合自己施工区域内的环保问题的规划安排, 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减少扰动环境, 减少废物的排放, 减少材料的浪费, 不影响施工地区周围的植物生长, 不伤害不侵扰, 减少工程施工带来的废水废气排放。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施工用料, 废料不可随意丢弃, 对于不利于环境的噪声, 有害物质, 粉尘等及时敦促清理。对于必然排放的污染物经过恰当而合适的科学处理之后排放, 以最大程度减少工程建筑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2.4 利用先进的GPS定位系统。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 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不断产生, 其中GPS定位系统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GPS定位系统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它是利用卫星的相互连接来实现信息的采集。相比于常规的地面定位技术, GPS定位技术具有高速度, 高效率, 高精度等优点, 近年来GPS定位技术更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它不仅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并且让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彻底的变革。一直以来的常规的地面定位技术也逐渐的被GPS定位技术所代替。在水利水电施工中, GPS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GPS接收机已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位仪器, 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降低了施工成本,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 有效的利用GPS定位技术, 可以加快施工速度, 提高施工质量, 为水利水电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技术进步。
2.5 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导流方案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影响工程施工时间, 精准度和效果。在水域周围的施工为了保证顺利完工必然要开展导流工作, 一般是通过修建围堰的方法来处理。导流是一项动态工作, 在水利建设时与河流等相互抢夺时间和施工地段的过程, 所以整个施工过程到完工以前都少不了导流工作。按照国家建筑条例, 将导流的水流量, 时间的选择, 与方案的选定相结合, 与建筑物完成时间相结合, 保证在规定时间, 规定量度内与进度, 河流的涨落赛跑, 竞争, 并保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发生汛期时, 河流水量加大, 这个时间更要选定合适的处理方法, 保证万无一失。
3 结束语
水电是我国的优势资源,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 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符合能源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要求, 是国土资源利用与区域经济振兴的要求, 是国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发挥新技术新方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积极作用, 让其高效的为水利水电工程服务, 才能更好的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 才能更好的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张志良.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水利水电施工, 2008, 02.[1]张志良.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水利水电施工, 2008, 02.
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应用
1、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为高效利用水资源、控制好水资源的运动,必须建设大量的水利工程,它具有抗洪、供水、灌溉、发电等许多功能。涉及面大、建设周期长、规模大、难度高、工程的系统性显著是水利工程施工的显著特征。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可以很好的控制水流,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科学合理的分配利用水资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方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进步,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数量也不断增多,现今的水利工程业发展速度极快并且不受区域限制。可是水利工程发展空间的日益扩大,使得人们对水利工程地基、坝体稳定性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分析水利工程建設的目标不难发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必须保证工程的地基和坝体等重要部位的高质量。但在施工过程中,科学的应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该技术是对灌浆原料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而使其进入预定位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承载性能、抗漏性能以及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现今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早已大范围的应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并且其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它能使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抗漏性能、结构稳定性、抗裂性等都能符合有关施工要求,能够促使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大大提高。
2、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基础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基础工程各阶段施工中的应用
2.1.1水电工程灌浆施工前的设计工作
第一,开始基础灌浆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状况和水文状况实行严格的勘测,掌握岩性、岩层构造、裂隙、断层及其破碎带、软弱夹层、岩溶分布及其充填物、岩石透水性、砂或砂卵石层分层级配、地下水埋藏及补给条件、水质及流速等情况。第二,开展坝体补强灌浆的设计工作时,一定要弄清裂缝、架空洞穴的规格及具体位置。若该灌浆施工的规模过大还要开展现场灌浆实验,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弄清灌浆孔的深度、间隔、数量,并以此为依据使用最适宜的灌浆原料、灌浆方式,灌浆后还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第三,开展灌浆施工期间,要结合灌浆的实际位置,使用公式进行精确的计算,以保证灌浆压力的大小适宜。
2.1.2具体的灌浆施工
(1)灌浆孔钻孔施工。这种施工方式主要由岩心钻机来完成工作,但在确定岩心钻机钻头的刚度大小时必须以岩石的硬度和结构为依据。钢粒在进行钻进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岩粉和铁屑常常会使孔壁的裂缝堵塞,这对于灌浆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砂砾石层中所开展的钻孔工作,一般都有高质量的泥浆固壁。对于岩基中的孔斜,必须使用分段测量的方式,今后的灌浆质量评估工作是要以此为依据开展的。为了保证灌浆工作的高质量,在灌浆开始前就要用压力较大的水流彻底的清洗钻孔,使孔内的各种泥质填充物都能够随水流流出,或者是转移到不影响灌浆工作开展的地方。按一次冲洗的孔数分为单孔冲洗和群孔冲洗。按冲洗方法分为压力水连续冲洗、脉动冲洗和压气抽水冲洗。冲孔后灌浆前,每个灌浆段大都要做简易压水试验,即一个压力阶段的压水试验。
(2)灌浆施工。进行灌浆施工时一定要按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开展,较常使用的有一序孔、二序孔和三序孔,序数的慢慢加大,会使灌浆孔随之变得密集。在进行浅孔的灌浆工作时,一般会应用全孔一次灌浆的方式,而进行深孔的灌浆工作时,大多采用全孔分段灌浆的方式。首先要把拌合好的水泥浆装入灌浆机中,然后按照规定的顺序,利用纯压式灌浆法或者高压灌浆法、循环式灌浆法,把水泥浆灌注到钻孔中,
(3)质量检验。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灌浆施工的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结束灌浆施工后,还要立即对灌浆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第一,以灌浆的数据记录为依据,严格检查灌浆工作中的各种设备、工具。第二,要检查钻孔的质量,检查时一般要使用压水实验法,这样能更准确的确定钻孔的数量以及灌浆后的具体情况。第三,检查孔的压水试验。要根据单孔压水试验操作方法,分三个压力阶段对单孔进行压水试验,确定灌浆的质量符合标准。
2.2灌浆施工技术在特殊地区水利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2.2.1灌浆施工技术在岩溶地区水利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有些水利工程的施工是需要在岩溶地区进行的,这便极易发生渗漏、冒水、冒泥、地基结构稳定性差、塌陷等故障,所以必须使用基础灌浆技术来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地基的高质量。一般应做好下列几点:第一,高压灌浆方式的抗劈裂性能好,所以一般采用无需冲洗的高压水泥灌浆方式,这样水泥便可以呈条状渗进工程地质的土体内部,水泥渗透的区域越大,则网状结构越密集,水利工程地基抗渗性、防裂性和稳定性也就越强。第二,进行岩溶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时。可使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将水泥浆喷射进土体中,这些泥浆会和周围土体凝结形成一个很结实的柱体,这便可以提高水利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另外,进行较浅岩溶地区的水利施工时,也能使用基础灌浆技术。
2.2.2灌浆施工技术在容易漏水地区水利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不会将水利工程建设在易产生漏水的区域,可是有时为满足实际需求,也必须在较易漏水的地区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若发生了这种情况,则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优势就会表现的更为明显,它能有效增强水利工程整体的抗渗性。第一,膜袋灌浆法能有效避免水的渗入。这种方式中使用的膜袋具有特殊的性能,其耐磨性很强,并且其中填充的是水泥浆,在工作期间,水分就会流出,内部只剩水泥及砂土,这能够有效增强砂浆的凝结速度和地基的密实度。第二,使用配料填充法来增强地基的抗渗能力。进行填充配料的确定工作时,必须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这样才能保证配料的材质及数量都能符合要求。
3、结语
综合本文论述,现今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已经开始广泛的应用基础灌浆施工工艺,它能够使水利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抗渗能力以及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大大增强。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时必须把握好下列几个关键点:要做好灌浆施工前的设计工作,并规划好灌浆施工的具体步骤,进行岩溶、易渗水等特殊地区的施工时还要科学的选定施工技术。基础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可以使坝体的承载力大大提高,并能有效避免地基裂缝、渗漏等问题的出现,能够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浅析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92.
[2]杨周伟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07).
[3]蒋新合.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水利水电基础施工 篇1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一、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的重要的基础建设之一, 基础建设工程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对基础工程的设置相对严格, 采用灌浆施工技术能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基础具有较强的抗震以及防渗性能, 这对保证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分析
(1) 混凝土裂缝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混凝土裂缝灌浆施工技术是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其原理是结合施工的实际需求, 保证灌浆工程不仅能够有效的挡住泥土的压力, 又能够有效的提高基础工程的防渗性能, 更好的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进行加固。该项基础灌浆技术最初应用在建筑物中, 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逐渐的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环氧灌浆施工技术在混凝土裂缝修复过程中的应用, 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水利水电基础施工在采用混凝土裂缝灌浆施工技术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掌握混凝土裂缝灌浆的原理, 采用混凝土裂缝灌浆施工技术时, 主要是利用灌浆机械直接把水溶性的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注入到混凝土裂缝中, 该种浆液遇到裂缝中的水分之后能够迅速的分散、乳化、膨胀以及固结, 以此起到补强、堵漏、防渗的效果;其二, 选用合理的灌浆材料, 采用该项灌浆施工技术时, 应该采用合适的灌浆材料, 例如采用具有水溶性的水泥、水玻璃、丙烯盐酸、丙烯酰胺、聚氨酯等;其三, 根据裂缝的类型采用相应的灌浆处理技术, 例如针对网状裂缝, 应该开凿V型槽, 然后选用环氧树脂水泥进行灌浆, 保证其完全的嵌入到裂缝中, 以此保证其和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个整体。
(2) 无塞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无塞灌浆施工技术同样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 其原理是采用自上而下灌浆的方式, 这样不仅能够进行循环的灌浆, 而且不需要等待凝固就能够节能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因此该项灌浆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施工中。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施工在采用无塞灌浆施工技术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钻孔施工, 在进行钻孔施工的过程中, 钻孔的长度应该控制在150cm-250cm之间, 宽度应该控制在75mm左右, 当钻孔施工结束之后, 应该用水将孔内的残渣清除干净, 当孔干燥之后进行灌浆施工;2浆液的制备, 无塞灌浆施工技术采用的浆液通常是由水、粉煤灰、水泥以及外加剂等混合制成的, 在进行浆液拌合施工的过程中, 应该严格的控制浆液的含水量, 通常状况下, 浆液的含水量控制在30%左右, 当浆液制成之后还应该进行养护, 以此保证浆液的保水性、可泵性以及和易性;3选择注浆管, 无塞灌浆施工采用的注浆管通常为无缝钢管或者钻杆, 然后将内壁和注浆管之间的空隙当作回浆管, 用于灌浆的循环;4灌浆施工, 当准备好上述所有的工序之后进行灌装施工, 将回浆管插入之后进行灌浆, 然后通过回浆管进行循环灌浆;5提钻施工, 灌浆施工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 当一段灌浆施工完成之后, 应该提钻并更换钻具进行下一个灌浆段的灌浆施工, 在该过程中不需要等待浆液的凝固, 能够有效的缩短施工时间, 同时还能够提高灌浆施工的质量, 致使其被广泛的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施工中。
(3) 诱导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诱导灌浆施工技术同样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施工最常采用的技术之一。诱导灌浆施工技术的原理表现为:在施工的过程中,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以及相关的要求, 创造条件设计不但能够挡住泥土侧压力, 又能够起到防渗漏作用的灌浆帐幕工程, 同时设计控制浆液流动的防护工程, 这样既能够控制灌浆施工的质量, 又能够有效的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进行加固, 该项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施工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并且随着实践应用和发展, 还开发了许多全新的诱导灌浆技术, 例如电渗化学灌浆施工技术等。
三、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灌浆施工控制的有效措施
(1) 工程费用控制措施。基础灌浆施工费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做到净效益最大化, 尽可能的降低是灌浆施工和其他工序的费用, 同时尽可能的降低负效益。因此, 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以及自然规律, 综合考虑施工控制工艺以及方法, 对整个灌浆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 同时结合最优化原则, 尽可能的减少负效益, 寻找最理想的运用方法, 有效的控制工程费用。
(2) 环境效益控制措施。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效益控制措施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几种因素:控制生产和生活污染物、有害气体、施工飘尘、污染带等的排放, 防止对地下水、环境等造成影响;控制施工机械、爆破、运输等机械的噪声, 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少的破坏周边植被景观, 同时还应该考虑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长期对邻近建筑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
(3) 质量控制措施。灌浆质量要素包括灌入能力、强度以及可塑性, 质量控制目标应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性质以及设计施工要求而定, 控制措施主要表现为:首先, 根据吸渗反应定理、劈裂判别定理、劈裂定向定理等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目标;其次, 根据制定的质量控制目标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 然后预测与协调材料性质、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技术三者的关系;再者, 当灌浆施工结束之后的28天内, 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 全面的重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认真的做好压水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施工质量合格之后才算过关。
结语
总而言之,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是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最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 能够有效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抗震能力、防渗性能等, 致使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基础建设施工工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明显.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 (23) :144-145.
[2]魏庆军.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传播, 2013 (03)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