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教案

2024-06-01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教案(共10篇)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1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教案(1)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重难点、关键: 1、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2、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3、关键:在计算教学中,要重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口算的思考过程。 课时安排: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 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T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课件切换到夷陵广场或书上的主题图) 2、师:瞧,这些美丽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点得多美啊!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的可认真了,那谁愿意大声的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算式呢?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课件里花农伯伯说:小朋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师:同学们,你们能据花农伯伯说的话来完整的说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自己想一想这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3、巩固练习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 师: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 1、练习十的1T (出示1T图)老伯伯看见同学们这么热心特地买来矿泉水来谢谢大家了。你能看着图说出图意吗?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练习十的2T: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上下2题什么不同的地方?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P58面的3T 看懂图意,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第二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练习课(P58 4―7T)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 2、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 2、难点: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1、口算 20+60 80+10 20+50 70-20 60-30 90-60 2、连加连减口算 3+2+4 1+3+4 7+2+10 10-5-2 6-2-3 15-5-2 指明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上学期我们还学过连加连减。那你会算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吗?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 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 (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础练习。出示第四题基础练习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 (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 师模仿售货员一个学生上来模仿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根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 (3)口头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第7题, 师:看小熊想邀请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对又快的孩子才能进它的家,你有信心和它交上好朋友吗? 要求:独立解答。 四、全课小结。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教案3 篇2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教案(3)人教版

第四课时:多些,少些 教学内容: 多些,少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2、难点:相对性的理解并能进行正确地表述。 教学准备: 例9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1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9。 教师:先估计一下:红金鱼、花金鱼、黑金鱼大约有多少条?然后再数一数。 红金鱼有几条?(48条)花金鱼有几条?(15条)黑金鱼有几条?(10条) 大家一起从15数到4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4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4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金鱼比花金鱼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1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得多等等只要结论合理,均视为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 (画√) 38张 45张 90张 (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画○) 32张 15张 56张 2、第40页“做一做”。 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第五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难点: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例10的课件、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36里面有()个十和( )个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教学例10。 (1)课件演示,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追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2个一加3个十一共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30=32 (4)练习:第41页“做一做”。 第1题第1小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1题第2小题: 让学生摆给同桌的同学看,然后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个别学生如果有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集体订正。 第2题: 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八的第5题。 教师把题目抄在卡片上,指名口算得数,再全班学生一齐看卡片口算得数,然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上。 做游戏:谁最先回家。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七单元教案1 篇3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七单元教案(1)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教材内容: 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2)使学生能正确读出和写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以及时间单位时、分。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举和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关键: 1、重点:时间单位的进率及钟面的认识。 2、难点:时间单位的进率队及推算经过的时间。 3、关键:通过直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产,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感情性认识,熟记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课时安排:3课时 认识时间(一)………………………………………………………………1课时 认识时间(二)………………………………………………………………1课时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 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时间(一)   教学内容: 认识时间(教科书第81页例1练习十五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学习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时、分,掌握时、分的进率,能够准确读和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看分针指在各个数字上的时刻;会读、写几时几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交流、倾听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2、难点:使学生学会看分针指在各个数字上的.时刻。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2、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分 (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实物钟,演示分针走1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在实物钟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2、认识时。 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 师:认真观察这个钟面,说说时针指着几,是几时,分针指着几,是几分?   生:时针指着3多一点,是3时,分针指着1,是5分。   师:那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呢?   生:3时5分。 (2)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3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 0”,即:3:05。) (3)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第二、三个钟面。   3、认识时、分的关系 (1)学生分组操作。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闹钟,拨一拨,看一看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大格,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2)学生反馈,教师出示操作课件:分针走一圈,同时时针走一大格。 (3)引出“1时=60分”   师:分 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   生:60分。   师: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   生:1时。 师:过大家的操作,我们可以知道:1时=60分(教师板书)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操作结果。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 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4、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师生互动游戏操作,认读时刻,师拔生说、生拔师说,同桌一人拔一人说,并交换。 五、课后小结: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4

第六课商鞅南门立木

预习提示:

1、搜集有关商鞅的历史资料进行学习。商鞅简介(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即五马分尸)。

2、阅读文言文《徙木为信》

原文: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尺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金,以表明他说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的条理。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写商鞅授权变法。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写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5自然段):写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鞅”字,学会“孝、葫、础”三个字,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义,并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复习课文:

1、理解、听写词语:

葫芦、基础、秦孝公、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商鞅、惹是生非、郑重

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近义词】:健步如飞、追风逐电、风驰电掣【反义词】:慢条斯理、姗姗来迟、老牛破车

喜笑颜开: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近义词】:笑逐颜开、笑容可掬【反义词】:愁肠百结、忧心忡忡

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惹是生非: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争端。(注意“是”不能写成“事”)

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郑重:严肃认真。【近义词】:慎重、庄重

2、理解课题。

(“商鞅南门立木”在文中指的是:商鞅派人在都城的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并挂出告示,下令能把大木柱扛到北门者,朝廷将奖赏他十两黄金,后来还加到五十两黄金。)

3、商鞅南门市木,悬赏扛木者是为了什么?

(商鞅南门立木是为了证明自己诚实守信,从而取得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基

础。)

请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

(立木取信)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公元前356年,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秦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5、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①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争取国家富强。)

②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面临着哪些困难呢?

(一方面一些旧贵族对变法持反对意见;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③从文中哪些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请用“——”在文中画出来,并在一旁写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A、“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议议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大家认为,把木柱从南门扛到北门,就赏十两黄金,天

底下不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恐怕是朝廷在耍弄人。人们的想法,表示对商鞅做法的怀疑。)

B、“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表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他为什么会这样说?

(从小伙子的语言,体会到他认为事情不会是那样,有反说的语气。左庶长说话算不算数,试试看吧。表明他对商鞅下的令持的怀疑态度。)

④最后小伙子得到赏金了没有,他的心情怎么样?请你在文中找出句子。

“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

小伙子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吗?(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黄澄澄的赏金,还因为他亲眼看到了这位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说话算数、有效。)

⑤商鞅是靠什么取信于民的?(以诚待人)

最后,商鞅才颁布新法,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让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秦孝公的委托,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

这句话表明了商鞅推行新法的目的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态度。

6、从这篇课文你了解到商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学到了什么?

(作为一名政治家、改革家,商鞅有着过人的胆识与魄力,他的南门立木之举,看似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取得了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实,诚信是一个人也是一个民族的美德,它是做人的准则,是得到他人信任的基础。)

7、拓展学习:

阅读《徙木为信》说说你的理解。

原文: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史记·商君列传》

8、用下列关联词造句:

只有„„才„„

尽管„„但是„„

如果„„就„„

不但„„而且„„

第七课狄仁杰公正护法

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是我国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

教学要求:

1、认只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积累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抓事例,体会狄仁杰护法、执法之公正。

4、体会狄仁杰护法之公正,感受其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政治家形象。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体会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认识严格执法的重要意义。

自学方法:

了解狄仁杰的言行——体会其如何公正护法——感悟其美好的品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复习课文:

理解并听写词语:

包庇、屠宰、无辜、怜悯、哀悼、执法不阿、勃然大怒、哀鸿遍野、声名鹊起、乌合之众

刚正廉明:刚强则正直,廉洁而清明。

执法不阿:阿,偏袒,迎合。执行法令、法律,不徇私迎合。

明察善断:指清楚地看到情况,善于作出审判。即明确地辨别案件或纠纷的是非,做出公正的判决或判断。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推崇备至:极其推重。

犯颜直谏:冒犯君主的威严进行规劝,使改正错误。

勃然大怒:因生气变脸色的样子。

宠信:宠爱信任。

敢怒不敢言:指心里虽十分气愤,但不敢说出来。

乌合之众:乌合,像乌鸦那样聚集。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

滥用职权: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权力。

青红皂白:皂,黑色。比喻是非、情由等。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辅同安邦:盼助国君安定国家。

包庇:袒护或掩护(坏人、坏事)。

哀悼:悲痛地悼念。

1、理解课题,初识人物。

⑴狄仁杰:唐朝大臣。历任大理丞、待御史、州刺史等职。武则天时多次任宰相。他为人耿直,敢于犯颜直谏,面折廷争。在规劝武则天恢复唐室、使国家免于内乱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他善于断案,执法公正宽平,使不少无辜百姓免于受刑戮。

⑵公正护法:就是指公平正直地维护当时的法律制度,保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文中讲述了狄仁杰公正护法的几个故事,练习用小标题概括。

①(第3自然段):犯颜直谏保将军。

②(第4自然段):刚正不阿惩罪人。

③(第5自然段):明察善断护无辜。

3、狄仁杰如此不顾个人安危,犯言直谏是为了什么?

(他明察善断、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在他公正护法的行为背后,我们体会到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对人民的关爱,体会到了他那正直而伟大的心灵。)

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你认为狄仁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明察善断、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关爱百姓、忠诚于朝廷。)

5、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来安排内容的。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5

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第二册第一单元春天来到了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来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歌曲《小雨沙沙沙》 2、 沙锤 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 2、能说出沙锤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1、 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引入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教学 2、 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 3、 师范唱一遍。 4、 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 5、 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6、 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7、 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8、 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 9、 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 10、演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 1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 12、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尝试选择一种最佳的沙锤伴奏方法。 13、用沙锤为歌曲伴奏,可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沙锤演奏。 14、可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用沙锤搬走。然后再由全体学生边唱边演奏沙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欣赏管弦乐曲《春天来到了》。 2、 活动《春光好》。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 通过音乐活动《春光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3、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 在预先不告诉学生曲名的情况下,播放管弦乐曲《春天来到了》 2、 让学生为该曲命名。 3、 告诉学生曲名。 4、 启发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等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5、 用课本上的插图来引入音乐活动《春光好》。 6、 介绍有关“春游”、“春耕”的常识。 7、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何用声音、语言、动作来表现“春游”和“春耕”。 8、 用多种打击乐器模仿“春游”和“春耕”的音响。 9、 结合课本上的插图鼓励学生创编以“春游”和“春耕”为主题的音乐游戏。 10用声音、语言、动作等表现“春游”和“春耕”游戏中的情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 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2、 歌曲《云》。 3、 附点二分音符 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云》。 2、 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3、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1、 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 3、 用课本的插图引入歌曲《云》的教学 4、 教师范唱。 5、 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 6、 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7、 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8、 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9、 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 10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 11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 1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13教师出示节奏卡片: ①x ― ― ― ② x x x ③ x ― x ④ x x ― 14教师用课本的插图上的动物叫声示范读出上述节奏。 15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动物的叫声,边拍手边读出上述节奏。 16要求学生指出歌曲《云》中的附点二分音符。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 聆听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 2、 用打击乐器表现《春天音乐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 培养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3、 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1、 复习歌曲《云》,并备唱该曲。 2、 用课本的插图引入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 3、 师朗读歌词。 4、 学生朗读歌词。 5、 教师节和歌词讲解春天的自然常识。 6、 完整聆听《春天音乐会》。 7、 启发学生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雷、春风、春水来临时的景象。 8、 复听《春天音乐会》,并用打击乐器为之伴奏。 9、 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6

整理人:胡海莉

一、重点词句

娓娓动听戛然而止身临其境前仰后合矜持赫然铭刻绿荫如盖引人入胜 沐浴馥郁晦暗虐杀沦陷惩戒信笺

二、重点句子

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三、课文内容

(一)成长足迹

“阅读材料”共选了5篇文章,都是回忆小学生活的。

《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作者沙健孙。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课文是按照“我”对启蒙老师的感激和怀念对启蒙老师的回忆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这样的顺序写的,其中回忆部分的三件事是全文的重点。

《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阅读时要体会文章通过哪些具体事例的叙述,表达出对田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文章重点写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让我们深深感到,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一个优秀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叙述生动,行文简洁,是本文的特色。

《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蔡林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自己是“差生”,“没人提问我的”,“大家这么认为。我,我自己也承认。”所谓的“差生”首先是失去了自信心。针对蔡林的这种心态,王老师对症下药,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其实这个“差生档案”是一个个名人小时候的“缺点”,他们的成就今天已经人所共知,他们是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自身的不足。《忘不了的笑声》是一篇描写同学的文章。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通过笑声表现出同学的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之间的亲切情谊,写作角度别出心裁。阅读时要注意文章选择的写作角度,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班同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角度把他们写下来。

《作文上的红双圈》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黄蓓佳。文中提到的《补考》一文是她的处女作,由于这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至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启了她文学创作的大门。有时候,成功就来自于一点小小的鼓励。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阅读时要让学生体悟这一点,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倾诉出来。

(二)依依惜别

“阅读材料”中有5篇文章,都围绕着“告别母校”这个话题,但文体各不相同。

《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学生翁钦露写给她的老师顾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在信中,她记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给老师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事,阅读时着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演讲稿。文中回忆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长会,表达了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学的依依不舍。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是演讲稿的基本特点。学生可以以此为范本,学写演讲稿。

《给校长的建议》是一位六年级毕业生写给校长的信,侧重于提出建议。信中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办法,言辞恳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母校表达了热爱之情。以这封建议书为范例,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学校存在的不足,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同学录》是一首短短的诗。同学录,是种在校园里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这首诗也是一个情味浓浓的倡议,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同学录的作用,也来做一个自己班级的同学录。《毕业赠言》中选登了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老师给学生的。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纪念意义,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启迪。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挚的情感,指导学生能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而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祝愿。

四、口语交际

临别赠言

——口语交际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在不知不觉中接近尾声,我们很快就要毕业了,一提到“毕业”这个词,你就会想到什么?

2、师生交流眷恋之情。

二、回忆

1、还记得六年前,你第一次跨进校门时的样子吗?

“曾经”与“现在”,学生交流。

2、出示六年中的照片,与学生共同回顾六年的成长道路。

3、说一说六年中印象最深刻的事。

三、指导写临别赠言

是呀,我们很快就要离开母校,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曾经的酸甜苦辣现在都变得如此珍贵。在即将离别之际,留下我们真挚的话语,送上我们美好的祝愿,将使我们一生感到幸福而充实。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来学写毕业赠言。(板书:临别赠言)

2、前些日子,同学们早已自发地书写毕业赠言了,可读来感觉索然无味。那毕业赠言到底该怎样写呢?请同学们看这两条赠言。

(1)出示:

A、作为同学,我要提醒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B:在我们班你是最调皮的一个。多少次,你曾逼出同学的眼泪;多少次,作为组长的我收不到你的作业。难道你真就这样恶劣?不是的。我的桌椅坏了,你会自告奋勇为我拧上螺丝;看到同学进网吧,你会悄无声息地让我把情况告诉老师。亲爱的同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振作精神,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今后学习中有困难,尽管来找我。

(2)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哪条毕业赠言好,好在哪里?

(4)教师小结:毕业赠言作为临别的话语,有回忆,有祝福。浓浓的友情蕴藏其中,个中滋味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懂。(板书:回忆祝福)

3、过渡:我们知道了毕业赠言写些什么,怎样写好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适当加入四字词语、古诗、名言能让它更具内涵。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四字词语、古诗词、名言,更好地书写毕业赠言。

四、口语交际

将你对老师或同学的临别赠言读给大家听一听。

五、总结

配乐出示教师赠言

同学们:

孩子们,在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我们共同度过了充实而又快乐的时光,老师喜欢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

知道吗?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如果你们奋斗了,努力了,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老师也会感到莫大的幸福!

请你们记住,无论你们走到哪里,老师都会为你们深深祝福!

老师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

备课人:胡海莉

写给---------的一封信

一、好词好句:

光阴荏苒无私奉献循循善诱声情并茂津津有味茅塞顿开书声琅琅发奋图强不骄不躁看着妈妈日渐增多的白发,看着妈妈日益深刻的皱纹,看着妈妈渐渐弯曲的身躯,孩子心中有无尽的感激,但都汇成一句:妈妈!我爱您!

我好比一只小鸟,每根羽毛上有着您的深情抚爱和谆谆教导,让我在外面的天地间自由飞翔,您的臂膀好比大树,永远是我温暖的家。当我已经能自由翱翔,老师,您可知道,您是我双翼下振翅的风。

您的教诲催我风雨兼程,我的祝福伴您昼夜心耕。一路上有您的教导,我才没有迷失方向;一路上有您的关注,我才能顺利实现理想!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随着现代化通讯设备的日益、完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写信是比较传统、实用的方法。你给自己亲友写过信吗?

(二)、学习乐乐给表哥的信:

1、快速默读乐乐给表哥的信(屏幕出示)说说信的内容

(信的内容:“我”和表哥国庆节曾见过面;元旦庆祝会上“我”被宣布为优秀少先队员,还表演了节目,希望表哥来信告诉我怎样过元旦的情况、盼望春节能再见面,告诉表哥他要的书已经买到,寒假带去。)

2、结合信的内容,想想写信的用处。请同学说。

3、与电话、传真相比,你认为写信有哪些优点?

预设

(二):由班级实际情况转学的同学或老师的来信,设置大环境背景,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需求。

(三)、学习书信的格式

明确:给亲友写信首先要学会如何写

速看屏幕,研究信的格式有什么特点?

1、逐项讨论,汇报,师板书:

称呼 第一行 顶格 冒号

正文 另起一行 空两格 写完一件换一行,先写重要的事

祝愿语: 接正文(祝你),换行顶格(快乐)

或另起一行空两格 再另起一行顶格

演示投影,以帮助理解

姓名 祝愿语的右下方(特别要注意代人写的信)

日期 姓名的下面(写信日)

(顺口溜:第一行顶格称呼加冒号;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事情多要分段写,要紧事情写前面;祝愿语,可接正文写,也可另起一行空两格,再另起顶格 祝愿词,最后写信人姓名和日期。)

2、信与一般文章有什么不同?

(一、格式不同:

二、内容有所不同。文章一般要围绕一个中心写,而信的内容比较广,想告诉对方什么就写什么。)

(四)、学习信封的格式:

1、(屏幕出示信封):研究信封的写法,学生回答;

2、总结:信封上收信人的地址与写信人的地址不可写颠倒。收信人姓名后的称呼是给邮递员看的,不能用“父亲”等诸如此类的话。

3、作业: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图形与拼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变形和六边形。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拼组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课时分配:

观察鸟巢2课时

欣赏壁画2课时

课时1信息窗1--观察温馨鸟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73页。

教学目标:

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的美。

教学重难点:

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草、小树都发芽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出来活动了。(出示课件:春天的美丽景色:各种树木、花草,一些小鸟…)

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有三个小朋友出来踏青,看到了树上的小鸟飞来飞去,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二、出示信息:

这三个小朋友和同学们一样,都是爱护小鸟的好孩子,可是有的小鸟有家,有的小鸟没有家,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帮小鸟做鸟窝吧?

(一)出示长方体实物

1、怎样来做这个长方体的鸟窝呢?

2、集体交流:先要知道每个面的形状:上下前后都是长方形的,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教案》。

3、什么是长方形呢?我们来研究一下长方形的特征。

4、小组活动:利用你手中的学具量一量、折一折。

1)用三角板量一量四个角

2)用直尺量一量四条边

5、把长方形折一折小结:长方形是长方体的一个面,是平面图形。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二)出示正方形实物

1、这是一个正方体的鸟窝,怎么做呢?

2、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呢?(每个面都是一样的正方形)

3、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

1)用三角板量角,发现…

2)用直尺量四条边,发现…

4、小结:正方形是正方体的一个面,它是平面图形。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就给每条边起了共同的名字“边长”。

三、巩固练习

a)请你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b)在方格纸上设计一扇长方形的门和两扇正方形的窗

1)先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合理设计

对各种设计进行合理评价。

作业设计:

在白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说说他们的特点。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

课后反思:

课时2信息窗2--鸟是人类的朋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4--76页。

教学目标:

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五边形和六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五边形和六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五边形和六边形。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的美。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五边形和六边形。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五边形和六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五边形和六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五边形和六边形。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2、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

3、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4、揭题: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两个平面图形

二、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1、猜一猜:是什么图形?

2、小结:我们通常以“边”的数量给它命名,所以叫它“五边形”。

3、出示:是什么图形?

根据五边形的经验,学生都能说出这是“六边形”。

4、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两种平面图形,有五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五边形”;有六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六边形”。

三、巩固练习

1、折一折、剪一剪。

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折、去剪,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剪出的形状的特征。

2、找规律,画一画、圈一圈

1)独立观察,发现其排列的规律

2)引导学生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猜图游戏:p77、4

通过游戏渗透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3、奇妙的六边形

拿一张的纸,怎样切一刀,使它变成长方形呢?

作业设计:

用小棒摆一个五边形和一个六边形,并说说他们的特点。

板书设计:

五边形六边形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8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

第二单元 下雨了 --------学看钟表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主要让学生将认钟表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可以驾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为背景,以老师打电话询问学生放学回到家的时间为素材,将四种时间串在一起,并从整体上比较它们的不同,引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单元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单元重点、难点 认识整时和半时,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课时分配 3课时 第一课时 认钟表 教学内容 认识钟面 认读“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快到几时”。认识长针短针。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认识长针短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认识长针短针。 教学准备 电脑 钟表模具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出示课本上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 二、新授课 (一)仔细观察画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1: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2: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3:小青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4:小林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5:是谁先到家的?……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间大家的,应该怎么办? (看看表就会知道他们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那我们就来认钟表。(教师板书课题:学看钟表) (二)我们先来解答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看他到家时候的钟表,谁能说说这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讨论) 指名回答:小力是5点到家的。 你怎么知道的呢?(因为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5,那就是5点。) 总结:钟表里有长针和短针,谁知道长针叫什么?(分针)。短针叫什么?(短针叫时针。) 大家能在你的表上拨出5点来吗? (学生利用学具钟表进行操作)(集体订正) 能拨出6点来吗?(学生操作 集体订正) 能拨出9点、10点、3点来吗?(学生操作 集体订正) (三)总结:通过拨这些6点、9点、10点、3点等时间,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给学生时间小组讨论) 1:长针分针都指在12上。 2:当长针分针指在12上,那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点。 3、那你们能说说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怎么看出来的?(小组讨论) 小云是5点半到家的。 为什么,怎么能看出来? (1、因为分针指着6,时针在5和6中间,就是5点半。2、时针转过5,分针指着6,就是5点半。) 请你用自己手中的学具表拨一拨,研究一下。(教师指导学生按钟表正常的转动方向拨) (学生小组研究) 大家刚才通过研究已经得出了结果是5点半,在数学上我们一般读做5时半。分针指着6,时针转过几就是几时半。(教师出几个时间学生拨) (四)现在我们来研究研究小青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大家先小组用 学具表拨一拨研究研究。(给学生充分时间) (不到6点,因为时针指着6,但分针还没有到12。) 总结:时针指着6,但分针还没有到12的位置,就说明还不到6点,在数学上我们一般读做快6时。现在老师说一个时间你们在学具表上拨一拨,快8时。(学生拨,学生自己订正) (五)最后我们来研究研究小林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组用学具表拨一拨。(小林是过了6点到家的。) 提问:你们怎么看出来的?(因为时针指着6,分针过了12。) 提问:那分针过了12是不是过的很多? 总结:时针指着6,分针刚过12,那就是6点刚过,在数学上我们读做6时刚过。(教师说几个时间,学生在学具表上拨一拨。8时刚过、3时刚过、9时刚过…… 学生研究自己订正) 通过研究,我们今天认识了四个同学到家的时间,5时整,5时半,快6时,6时刚过,现在你能说出谁最先到家的吗?(是小力。他5时整就到家了。) 如果不算小力,是谁先到家的呢?(是小云,她5时半到家。) 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的真不错,认识了4种时间了。 板书设计 小力 钟表图 小云 钟表图 小青 钟表图 小林 钟表图 作业设计 看一看自己回家是几点?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13页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悉钟面,认识“整时”、“半时”、“快到几时”和“几时刚过”。在认钟表的基础上练习说话,能理解图意,表达清楚。培养观察能力,渗透尊敬老人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在认钟表的基础上练习说话,能理解图意,表达清楚。培养观察能力,渗透尊敬老人的思想。使学生熟悉钟面,认识“整时”、“半时”、“快到几时”和“几时刚过”。 教学准备 钟表教具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四只小动物同时遇到了点小难题,我们去看看: 讲故事:小猴、小兔子、小乌龟、小猫四个小动物一起出去玩。他们约好了早晨9点到公园门口集合。小猴到达时,表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小兔子到达时,表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9;小乌龟到达时,时针指着9,但分针还没有到12;小猫到达时,时针指着9,分针过了12。 在钟表教具上拨一拨 请问:四种小动物都是什么时间到达的? 谁没有遵守约定? 二、自主练习 1、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先仔细观察图面,然后同位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再涂颜色。 8时的涂红色 11时半的涂兰色 快1时的涂黄色 2时刚过的涂绿色。 (1)学生互评。 (2)教师评价。 2、自主练习第2题。 (1)认钟表,说说你看到了几点? (2)看图讲故事,故事里要有每一幅图中的时间。 (3)利用图中所提供的时间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的? (4)你认为你的时间作息合理吗,有规律吗?你觉得怎样安排时间最好。 3、自主练习3 拨一拨,说一说。 教师与一学生合作,学生说,教师拨钟表,然后解释时针在哪儿,分针在哪儿。 同位合作,一人拨,一人认,互相评价。 4、自主练习4 填一填 看每一幅图的钟表,把时间填在空里。 看图,理解图意。 讲一个故事,要包含时间。 在你们家是怎么给老人过生日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人? 5、自主练习5 你发现了什么? (1)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你发现了什么?(有2个8时)这两个8时一样吗?(不一样,一个是早上8时,一个是晚上8时。) (3)你早上8时和晚上8时分别在干什么? 6、自主练习6 连一连,再编个数学小故事。 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理解时间顺序。 给每幅图找个时间,连一连。 集体订正。 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包含选择的时间)。 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说说早晨自己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指着钟表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钟表图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认钟表(练习)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练习认钟表 教学目标 能够熟练认识钟面,认读“整时”、“半时”、“快到几时”、“几时刚过”。继续培养时间意识。能够自我检测学习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继续培养时间意识。能够自我检测学习情况。 教学准备 小黑板 钟表教具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嗨,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他叫丁丁,大家想知道他在双休日是怎样安排时间的吗?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二、练习 1、读一读,填一填 (教师投影出示四幅图) (1)看图,说说丁丁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 (2)读出时间,填空。 集体订正。 2、你说我拨 你能拨出6时半吗? 把7时拨出来好吗? 快到3时了。 11时刚过。 3、小游戏:抢答。 师拨钟面,生说时刻。如:3时刚过,快3时了,3时。 4、小明要去重庆看婆婆,想坐最早的一班火车去,请你帮帮他。站台上的火车马上就要开走了。读出火车的开车时间,看看哪列火车最先出发,在□里面画“√”。(先: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2:00 快到2:00 2:00刚过 3:00 1:30 5、根据经验填空 妈妈早上 时上班;爸爸 时下班;商场营业时间从上午时到下午 时;一天当中你用 小时来锻炼身体;请你算一算,一天中你的睡眠是 小时。 6、画太阳或月亮 10时 图1 做早操图 ( ) 10时 图2 睡觉图 ( ) 学生看图画太阳或月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两个10时一样吗?为什么? 7、请你按照图中活动的时间顺序,遍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n

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试卷 篇9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书写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ūn jié xiào shēng chōng pò sàn bù níng jìng

tiào yuè xiū xi bō làng hán qì shān yáng

huān lè hái yǒu cǎo yuán mù mín dòng tīng

lǐ wài yíng miàn zài sān ái dǎ yuǎn chù

bēn pǎo chuī niú yì zhī wài biān huǒ hóng

二、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一( )小河 一( )树叶 一( )春笋

一( )春雷 一( )红花 一( )小鸟

三、比一比,再组词

进( ) 再( ) 声( ) 不( )

尽( ) 在( ) 生( ) 步( )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雷,唤醒了 。它们 泥土,掀

翻 , 从地里冒出来。

2、池塘里的 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 。

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倒映在池塘里,像一

只鲜红的气球。 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3、一只只 涌出了圈门, 蹦跳着 无边的 。

跨上骏马,追赶那 的羊群。

五、阅读练习

太 阳 和 虹

刚下过雨,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七色彩虹,人们都赞美彩虹。 虹听见了,就骄傲起来,说自己比太阳还美丽。太阳对虹 说:“ 你美

丽 ,这是真的。不过,要是没有我也就没有你。” 虹不相信,反而更加骄傲了。

太阳摇摇头,躲进云里,虹立刻不见了。

1、数一数,这首诗歌共有 小节。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美( ) 美丽( ) 立刻( )

3、把下面的词语排列成一个句子。(只排列数字)

①彩虹 ②天上 ③雨过天晴 ④七色 ⑤出现了 ⑥一道

4、“太阳摇摇头,躲进云里,虹立刻不见了。”句子中的“不见”可以换成 。

5、“你美丽,这是真的。不过,要是没有我也就没有你。”句中的“你”指的是 ,“我”指的是 。

6、读了文章,你能填一填吗?

( )的彩虹 ( )的彩虹 ( )的彩虹

7、虹不见了,是因为( )

A 虹太骄傲了。

B 人们都赞美虹。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小语第六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教案。

2.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并能把句与句的联系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

3.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从图入手,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

教师讲述:在蔚蓝的天空下面,池水清清。近看,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的一片翠绿。雪白的荷花,争先恐后在这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瓣,有的含苞欲放……蜻蜓不时地飞来飞去,偶尔,一条小鱼在水面顽皮地吹起泡泡。微风吹过,送来阵阵清香。远看,有青山、楼阁、小桥、游船。这是多么优美的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啊!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幅画。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近到远,或从上到下)观察图画,分清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把主要景物说具体。

(过渡)这样一幅优美的池塘荷花图,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的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语第六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教案》。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出示投影片。

荷花也叫___________,荷花开过以后的花托叫_________________,里面有莲的果实叫________________。荷叶像_________。刚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全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将要开的花骨朵儿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一、二小节

1.学习第一小节。

(1)学生朗读。

(2)设问:作者为什么往荷花池边跑去?

(板书:闻到清香)“清香”一词是什么意思?闻到清香作者会想些什么?“赶紧”一词说明他的心情怎样?

这一段共有两句话,合起来说了什么意思?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过渡)作者来到池边一定会看到什么?

(板书:看到荷花)

2.学习第二小节。

(l)指名朗读第二小节。

(2)设问:“已经开了不少”是什么意思?

“挨挨挤挤”这个词中的“挨”和“挤”是一组近义词。查字典,看看这两个字的意思一样吗?(比一比,看谁查字典又快又准确)

教师讲述:“挨”和“挤”所表示的词义程度不同,看图,请同学上前面指一指,哪处荷叶是“挨”着,哪些荷叶是“挤”着。(在学生指明的同时,教师讲述:看,它们多像一个个绿娃娃。这儿亲密地“挨”在一起;那儿又顽皮地“挤”在一块儿。)

设问:再回忆一下,你还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看到过“挨挨挤挤”的情景?

教师讲述:“挨挨挤挤”说明人或东西很多,那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告诉我们荷叶长得怎么样?(荷叶长得生机勃勃,非常茂盛。)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句中“挨挨挤挤”这个词语,我们通过比较,想象体会到了它的作用。接下来,请大家自学后半句,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也写得很好,并说说好在哪里。(学生自学后交流。)

(此处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个”、“像……大圆盘”、“碧绿”等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荷叶的色彩美和形状美,以及它旺盛的生命力,为下文分析“一大幅活的画”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对词语的初步赏析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设问:第三句哪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冒”字,进行想像,可采用换字法,用“长”、“露”等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冒”字最能反映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这一小节的后三句话,合起来说了一个什么意思?

上一篇:那个故事令我感动下一篇:木子妍的小青春,无处安放美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