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通用7篇)
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 篇1
第六课
猫
教材分析: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写猫的古怪性格,再写满月小猫特点,抒发了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按照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特点可以用归并法把文章分成两大段。
第一大段(第1----3自然段)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采用对比的方法分三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三次用“可是”作转折,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虽胆小却勇猛的性格特点。第二自然段中,“这可都凭它的高兴。”一句,一个“可”字,形象地写出了猫的古怪,同时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二大段(第4自然段)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为全段总起,同样通过三个方面写出了小猫的淘气。①“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②“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撞疼了也不哭”③“所过之处,枝折花落。”写出了小猫的“更可爱”,在于更淘气,更天真,更生气勃勃。作者喜爱之情更深了一步。
复习课文: 理解,听写词语:
抓痒、草稿、任凭、遭殃、蹭、枝折(she)花落、屏(bing)息、凝视、生气勃勃、变化多端、粗细各异、长短不同
生气勃勃: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指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形容生命力强,精神好。[近义]生机勃勃生气蓬勃
变化多端:多端:头绪多。事物变化无常。形容事物变化多,令人难以捉摸。[近义]变化无常、瞬息万变 [反义]一成不变、千篇一律。例:八月里的云,姿态万千,变化多端。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忧愁顾虑。用以形容生活悠闲愉快。[近义]怡然自得。例:小朋友们在无忧无虑地追逐嬉闹。
屏息凝视:屏气,形容注意力集中专注地看。
1、题目告诉了我们课文重点介绍的是猫。课文写了几只猫呢?(课文就写了一只猫,课文第4段第一句“它小时候可逗人爱哩!”这明确地告诉了我们,1、2、3段写的是大花猫,第4段是写它小的时候。)分段就可以把前面写大猫的作为一段,把后面写小猫的作为一段。
2、这是一只怎样的猫呢?(古怪又可爱)
3、猫的性格古怪在哪里呢?作者从哪三方面进行介绍?运用的是什么写作方法?
①开头一句作者就概括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然后从三方面作了具体介绍:一是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二是讲它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千方百计接近你;它不高兴时,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三是讲它什么“都怕”,但又很“勇敢”。
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是用什么词把这些矛盾的词语连起来的?(用了三个可是)②“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这句话哪个词用得好?(无论„„也„„)你能用它说句话吗?无论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答。
4、大花猫性格古怪,小时候又很淘气,作者是不是讨厌它?划划具体表现猫“可爱”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①能说说“蹭”的意思吗?(摩擦,而且是温柔可亲地摩擦)体现猫对主人的亲近、熟悉,没有距离,又有一钟依偎、撒娇之感。
②比较句子: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个脏脚印。
表达了老舍爷爷的什么感情?
③“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a、如果猫刚刚吃饱喝足,它也许会心满意足地长叫一声——(生:齐叫“喵——”)b、如果猫听到主人叫唤,它也许会干脆利落地短应一声—— c、如果猫生气了,想要打架,它也许会粗声地吼一声——
d、如果猫正伸出脖子来给主人抓痒,它也许会非常舒服地细叫一声—— e、如果猫不想叫了,它就会——
5、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那么,老舍爷爷用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满月小猫的可爱呢?
(满月的小猫淘气又可爱,它腿脚还不稳就淘气。在它的眼里什么都是它的玩具,而且玩就没个完。摔跟头它不怕,摔疼了也不哭,而且肆无忌惮在花盆摔交,抱着花枝打秋千,致使枝折花落,尽管满月的小猫到处闯祸,毁坏东西,但作者却更加喜爱这生机勃勃,天真可爱的小猫。)
6、说话练习:过去我们写动物,只懂写出动物的形状、生活习性,这篇课文却着重写出了猫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爱。谁能选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出它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感情。
(提供导语:_____的性格实在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
1、形近字组词
性()忧()职()凝()
姓()优()织()疑()
痒()稿()淘()耍()
样()搞()掏()要()
跌()辟()跤()凭()
秩()僻()校()算()
2、多音字组词:
的 折
屏
和
二 填空组成词语
无()无()
生气()()
性格()()
屏息()()
变化()()
()()可亲
()()各异
()()不同
三 造句
无忧无虑:
无论„„也„„:
四 背课文(第4自然段)
第七课
珍珠鸟
课文主要内容:
《珍珠鸟》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动人历程,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默读课文。
2.通过合作学习,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
3.读懂课文,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并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
复习课文:
1、理解并听写词语:
垂蔓、斑斑驳驳、生意葱茏、瞅、细腻、眼睑、眸子、流泻、鸟巢、枝繁叶茂、雏儿、睁开、蓬松、柜子、门框、信赖、神气十足、深幽、愈发 斑斑驳驳:色彩相杂。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
2、在你的印象里,珍珠鸟是怎样一种鸟?结合课文中的描写,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长着红色的嘴巴、红色的脚,灰兰色的毛,后背还长着珍珠似的白点,样子很可爱。它好肥,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美丽、活泼、可爱、淘气。
3、突破重点:
①体察作者的喜爱之情
作者描写的是人鸟相亲的故事,感情的红线贯穿全篇。人怎样喜爱鸟,怎么样赢得小鸟的信任,?请你在书上找出相关的句子。
为珍珠鸟精心营造舒适而温暖的巢、让它喝“我”的茶、啄“我”的笔尖,甚至任由它啄“我”的手指、落在“我”的肩上,“我”不去惊动它,更不驱赶它,甚至抚摸它的绒毛、为它停下工作„„
“我”对小鸟充满了喜爱之情,这就为小鸟亲近“我”、信赖“我”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②体察小鸟的对人的信任
课文第二自然段说“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胆大起来的呢? 找出文中描写小鸟一步一步亲近我的句子。
开始时,小鸟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渐渐地发展到落在“我”的桌上,起先离“我”较远,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偏过脸来瞧“我”的反应,后来完全放心了,竟至啄“我”的笔尖,啄“我”的手指,乃至白天淘气地陪伴“我”、傍晚也要父母再三呼唤才挤开绿叶钻进笼子,最后居然趴到了“我”的肩上„„
(作者精当地选用了一系列动:飞一落一撞一蹦一瞧一啄一叭„„这就细致入微地把小鸟对“我”由远及近、由担心到放心、由亲近到信赖的进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③体会人鸟处于和谐统一的氛围
你认为最能体现小鸟和人类和谐相处的画面是哪一个?
小鸟居然毫无顾忌地落在“我”的肩上,进而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大概把“我”的肩膀当成了自己的家,有如熟睡在舒适而安全的巢中,熟睡在关爱自己、呵护自己的父母的身旁;
而“我”则不知不觉间停下了正在写作的笔,生怕惊跑了它。
请你他细观察课文插图中的这一画面,你能试着给这幅图起个名吗?(小鸟依人,依”就是依靠,依赖)
课后练习:
一、比一比,再组词。
拨()赖()贰()咂()
拔()懒()腻()砸()
二、在括号时填上合适的量词,不能重复。
两(只)珍珠鸟
一(卷)干草
四(个)笼子
三(盆)吊兰
五(个)球儿
一(声)呼唤
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
忽然
竟然
居然
1、过不多久,()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2、这可爱的小家伙,()把我当成了它的朋友。
3、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落到我的肩上。
起初
渐渐地
随后
4、()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就在屋里飞来飞去。(),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 篇2
一、形近字组词。
盖()讳()脯()揣()惰()
盂()伟()铺()踹()隋()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应()()()施令前所()()
()土不()()()可支和平()()
一本正()随心所()情不自()()尽脑汁运()自如不怀()()大惊()()凌云()()积劳()()锲而()()仓皇()()坚持()()惹事()()()()如生积()成()()()欲聋
三、照样子写词语。
不知不觉:()()()
源源不断:()()()
暖风徐徐:()()()
四、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⒈ 想啊想啊,我终于想出了点眉目。()..
⒉ 这个小姑娘长得眉目清秀。()..
⒊ 我想大概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⒋ 他把情况做了大概的分析。()..
五、请默写课文《两小儿辩日》,必须要全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了《两小儿辩日》你明白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先从两小儿辩斗的角度来说„„再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来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解释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1、孰为汝多知乎?孰()为()汝()知()....
2、及日中则如盘盂。及().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去()..
4、及其日中如探汤。汤().
八、请把下面科学家的名言补充完整。
1.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___________。(哥白尼)
2.探索真理比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为可贵。(爱因斯坦)
3.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的人,给那些善于_______的人,给那些具有_____________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__。(华罗庚)
九、“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在这里,破折号的作用是。
十、课文《种瓜得豆》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来形象地介绍转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十一、读下面句子,注意带点词语的用法。
1.因为公德,他将手表送还给我。(因在前,果在后)..
2.这一壮举,让海内外所有的炎黄子孙激动不已,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实一..
步。(因在后,果在前)
3.不过,也许让瓜结出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因此,恐怕也不会有科学家做这件事。(因在前,果..
在后)
请你也写写句子:
●,因为。
●,因此。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熟记下列近义词和反义词,然后和同学互相考一考。
近义词:
曰—说及—到
猝然—突然赋予—交给绚烂—灿烂苍穹—天空瑰丽—美丽
愧疚—内疚殊荣—荣誉忌讳—禁忌推断—推测放弃—丢弃
祸患—灾难迷恋—痴迷妨碍—阻碍惊讶—惊奇 轻盈—轻巧
摸清—弄清培育—培养腐烂—腐蚀
反义词:
始—终远—近热—凉
蜿蜒—笔直消失—出现坚实—虚无瞬间—永久
信服—怀疑放弃—坚持疑惑—坚定已知—未知不足—充足
轻盈—笨拙清澈—混浊惩罚—奖励简单—复杂开始—结束
失败—成功失去—得到供不应求—供过于求
十三、熟记多音字及其不同字义。
塞sāi堵,填满空隙:堵~漏洞。~尺。~规。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子。
sài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关~。~外。边~。~翁失马。
sè义同
(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阻~。搪~。~责。顿开茅~。语塞:由于激动、气愤或理亏等原因而一时说不出话来。
供 gōng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给(jǐ)~求~应~需~销提~~不应求
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单元教案 篇3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2课时 观察物体……………………1课时 练习二………………………1课时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内容:教材P2例1及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的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
(三)。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学生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
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2.探究结果汇报。
(1)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方体,可以先一行摆3个小正,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
学生思考,动手实验。学生接着展示:
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
3.学生探究。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既可避免重复也可避免遗漏
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4.汇报探究结果。
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拼搭的图形。
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前面,如下图。
③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④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⑤可以把1个摆在后面,1个摆在前面,如下图。
教师分别对各个小组所拼搭的图形点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
三、课堂小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立体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三)1.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作业: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
反思:从习题解答可以感受到,五年级的孩子,空间想象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二课时: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P~例
1、例2及练习一第、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体图形。
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
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2个,有的说3个……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三视图摆立体图形。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投影出示例2。2.分小组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
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3.探究结果汇报。
我们拼搭的图形为。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2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也是2个小正方体。而从上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2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该在左边,因此我们组拼成了上面的图形。
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各小组都能积极地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
三、巩固练习
1.第3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
2.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
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
3.第5题:可以让学生先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4.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5.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题意要求动手摆一摆,以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拼搭立体图形,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动手参与,积极地思考。在按照物体的三视图进行拼搭时,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层.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排,再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和位置。
板书设计:
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百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作业:教辅相关练习。
鄂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篇4
本单元以“骄傲中华”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伟大的出征》通过生动、具体的描述,将“神舟”五号航天员受命出征的过程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的出征,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情感。《北京欢迎你》是杨澜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的成员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所做的陈述词。表达中国人民的真诚和热情。《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仅仅围绕“汉字的魅力”尽情抒发着对汉字的喜爱和珍惜赞美之情。
古诗《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写出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倾诉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语文乐园》中的“读一读“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赏析对联的特点和好处。”“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品位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答意中的作用。“成语故事”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和成语知识并加以积累。“习作”主要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心愿。训练学生事实在在不说空话,布局合理有顺序。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潜心思考的读书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的能力。
5、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辅助理解,培养学生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抓一点,辐射全文,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
2、指导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情,说到哪,读到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增强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积累本单元的优美词句,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2、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
4、伟大的出征
教学分析:
这是一篇小通讯,记者用特写的镜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宇航员出征前的场景。学生有了前面几篇新闻的学习基础,所以这篇通讯打算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充满民族自豪感,描写、议论、抒情中洋溢豪情。学习时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借助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组织学生课后收集并交流航天资料,办手抄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2、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3、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难点
1、明白杨利伟作为一名宇航员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
2、场面描写的作用以及写法
3、民族自豪感的内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学习为主。课前准备
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征”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出征才称得上是伟大的出征呢?
1、展示杨利伟、“神五”图片。大家还记得他是谁吗?
2、出示世界航天史上的大事件,从这些事件中,你发现什么?
3、出示中国航天史中大事件,你从这些事件中又感受到什么?
4、师述 :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历史一刻吧!
3、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初读课文,了解那激动的一刻。
4、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交流明确:内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感受——重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走近人物
主人公杨利伟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下面让我们一块走近人物杨利伟,感受他的风采。文中是怎么描写的?你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吗?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请笔画出来。
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准备交流。
2、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忌对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依据和自己的分析。(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
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
(1)、本文只写了杨利伟出征前半个小时内发生的事,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共写了几个场景?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吗?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杨利伟是一位综合素质优秀的航天员?读中体会(步伐的从容而稳健;神态是微笑和深情;敬礼的标准;心情的激动以及插叙中的概括介绍。)
师:其实这些素质是每一个成功人士的都应具有,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3)、师:神五的成功发射已经载入历史,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伟大的英雄们缔造的伟大的时刻,请看2003年“感动中国”评选组委会授予获奖人物杨利伟的颁奖辞: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
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4)老师充满激情的介绍:
杨利伟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训练,他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并最终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
面对如振动、冲击、噪声、失重、超重、宇宙辐射、高真空、昼夜节律变化、剧烈的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要承受的超负荷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骨骼与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睡眠周期紊乱、航天运动病、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医学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此外,杨利伟更需面对一旦发射失败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危险。但是,载负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位中国人的首位“太空使者”,还是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5)、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说一说其作用。(这是一次…..)学生依据思考题阅读文本进行体会其含义。
4、教师小结:
虽然课文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杨利伟的话,但从细微处看,他从容稳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对国旗深情的注目都显出了他的精神气质。这种从细微处着手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三、送英雄出征
作为举世瞩目的壮行,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不同语言的人都在关注,更不用说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了,让我们来关注一下送行的人们吧!
1、学生思考: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态度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
送行人有教练、专家们、少先队员、军乐队员、少数民族少女、落选的战友等,他们的心情都无比激动,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送行人数众多表现出人物对英雄出征的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的激动、高兴,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
2、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请用最简短最动情的语言来表达吧!(先确定自己的身份,再设身处地地思考)
基本的要求是:(1)内容要切合特定的场合;(2)措辞要切合自己的身份;
(3)语言要求形象、生动、精彩,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4)篇幅要简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四、探究质疑
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成就了杨利伟的光彩人生。而体裁上的独特和选材上的巧妙也成就了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精彩文章。下面我们将就这则新闻的体裁与选材进一步来探究几个问题。
1、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2、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 讨论明确:
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更集中。作者抓住一个场面的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报道,这样内容更集中,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五、品味鉴赏
因为抓住一个场面以速写形式报道事件,于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具有了鲜明的特色。一起来欣赏一下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吧!
1、教师展示例句让学生好好揣摩,领会可从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的精
炼等角度来赏析。
例如:
①“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②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员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2、学生再读课文,勾画美的语句,与同学交流。
3、课文中类似的句子还很多,同学们课后还应反复的诵读、细细的品味。
六、课后学习描写一个场面,要求:
①要写出场面的特点;②注意点面结合,于细微处写人物;③注意借鉴本文语言特色。
七、小结语:
今天,我们一块重温了“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的伟大历史时刻。这次壮举成功了,我们中国从此步入了世界航天大国之列。让我们同英雄杨利伟一起向我们伟大的祖国敬礼吧!(在“歌曲《五星红旗》”的嘹亮的歌声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生同唱歌曲《五星红旗》结束。板书设计:
4、伟大的出征 等待送行庄严出征
站满 从容稳健的步伐
激动 洪亮的报告声(果断、从容、)
渴望 标准的军礼 爱国的情怀
附:
1、世界航天史上的大事件:
第一颗人造卫星: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卫星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在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
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前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的“东方红”宇宙飞船,是世界上第一艘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 :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
第一艘登上月球的载人飞船 :1969年7月20日,美“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
第一个登月的人:美国的艾德林·康世朗林斯。
2、中国航天史中大事件: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90年4月7日,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1998年7月18日,长征火箭首发欧洲国家制造的通信卫星成功。2002年12月30日,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宇航员”。
5、北京欢迎你
教材分析:
《北京欢迎你》是杨澜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的成员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陈述词,文章以饱满的热情,朴实流畅的文字向世界各国朋友介绍了北京的人文环境和地理优势,是举办奥运会最理想的城市,并真诚的欢迎各国朋友来北京旅游观光。
教学前,要求学生动手查找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资料,了解奥运会的有关知识。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是一个举办奥运会最理想的城市之一,并从中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
教学目标
1、学习10个生字,了解应用文的基本格式。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充满激情的演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并说说自己将为3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做些什么。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陈述了哪些内容,感受爱国情怀。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奥运会的资料,简单了解北京申奥的过程。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激趣、导入新课:
谁知道,2008年我国将有一件什么重要的喜事到来?它是多少界奥运会?我们来比一比,对于奥运会知识,谁知道得最多?可是,在申奥的旅途中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今天,我们学习奥运大使杨澜在向国际奥委会申办北京奥运会中的演讲稿。
二、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说说课文主要哪些内容?
三、检查学生初学情况
1、认读生字,区别“弘—恒”的读音,注意“餐”的书写。
2、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3、这里的“主席”指的是谁?简单了解演讲稿开头的格式。
四、精读课文,感悟情感。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举办最理想的
城市?
1、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一段讲什么?
2、读第九自然段,“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什么叫“神奇”?课文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的神奇?(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及历史根源)作者是怎样有条理的陈述这一方面的内容的?
(1)、历史文化古城:传统体育—蹴鞠
有著名的名胜古迹—紫禁城等 提问:这一段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2)、现代化的大都市:餐饮、购物方便等 思考:什么叫:“恭候”,说明什么?
(3)、北京人友善、喜爱体育运动,开展了多元化的文化活动。思考:“教育”和“交流”和“交流”指什么?什么是“奥运精神”? 这一部分我们用什么语气读更合适一些,用一个词概括这一段。(4)、整体感知开幕式和闭幕式及火炬接力与众不同。
(5)、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部分,重点体会第七自然段“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说一说“新的局面”、“新的高度”各有什么含义?从中体会到什么?
感情朗读,说一说你还能展示北京的哪些优势? 师述:
文章只是阐述了北京举办奥运会所具备的条件的一部分,大家接着展示北京的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啊,北京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城市,北京人从古自今热爱体育运动,有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是最理想的奥运会举办地,北京申奥的成功,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6)、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总结课文陈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五、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作为东道主,你想为北京奥运会做点什么呢?
3、学生互相交流。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爱国情怀。
5、简单了解应用文格式
六、奥运小知识
1、(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2、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是()。
3、用你手中的妙笔画一个你喜欢的福娃。
6、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教材分析
汉字是什么?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在我们的方块字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有着深厚的爱国情结。《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中,作者把汉字的丰富多彩比作“活泼可爱的孩子”,比作“美丽多姿的鲜花”,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因此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的就是汉字的魅力。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你读出什么含义来了?
2、从课题上分析,作者会紧紧围绕哪方面来描写?
简介刘湛秋:男,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近几年他写作散文颇丰。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台、港文坛对其散文评价颇高。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意、德、西等多种文字。
3、初步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说一说你从书中知道了关于汉字的哪些内容?
二、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生读生字,注意“坠”、“脂”、“骋”的正确读音。
2、指名朗读课文,把每句话读通顺。
二、抓住文字,赏析内容。
1、默读课文,说一说你喜欢作者对中国汉字哪方面的描写? 板书:
不是符号是精灵书法丰富 对诗有灵性 有瑰丽雄伟的生命力
3、你最喜欢哪一部分的描写,好好的读一读,看看你是否也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4、师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1)、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说中国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什么叫“僵硬”?“风韵”指什么?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描写的?(分层理解)(2)、指名读“真的……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说说你还读出什么感受? 师述:
是啊!汉字之美,美在形体。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神韵:“明”是由两个象形字“日”和“月”组成的会意字。“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雷”“雪”“霜”三个字都是形声字,同样
富有形象性,在辞义上都与“雨”有关。这四个字真富有典型性和趣味性。“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觉到了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给人飘浮感…….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你们喜欢它们吗?
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去感受这些小精灵的奇妙。(3)、你还读出什么感受来呢?
学生欣赏课文上的书法作品,有感情的朗读“而在书法家的笔下……书法瑰宝” 理解“它们自身……飞翔和驰骋。”是什么意思? 师述:
汉字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文字。没有人不知道汉字书法有其他文字书法不能比拟的魅力。行如流水的草书,秀丽的楷书,端庄的大篆小篆,不仅使中国人、海外华人着迷,而且有的洋人也慕名来中国学习说汉语,写汉字。可见书写汉字书法是一种美的享受。希望你们从小写好我们中国的汉字。下面我们就付诸行动吧。
三、学生书写生字
1、读课后的生字,看清每个字的形。
2、注意“幽”的书写顺序。
3、学生书写课后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内容。
二、读中感悟,品赏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对中国汉字还有哪些独到的感触?
2、学生理解,老师点拨。
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3、什么叫“异乎寻常”?文中还有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中国汉字的异乎寻常?
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是哪些呢?你能举出例子来吗?什么叫“总指挥”?(紧扣这个比喻来体会)
4、感情朗读课文3—4自然段。体会设问手法构段,5、小结:
汉字之美,真的是美在风骨。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而且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不管这块东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讲着多少互相听不懂的方言,但这汉字的魅力却成了交响乐队的总指挥。
汉字之美,也同时美在精髓。面对科学的飞跃,人们在慨叹中国技术的落后,想在困惑中寻求摆脱这种象形文字带来的同世界的阻隔,因而发出了实行汉字拼音化的震撼灵魂的呐喊。是的,这种呼唤曾经搅得热血沸腾,中国的汉字何去何从?
指名读第5自然段,你体会出什么来了?“轻而易举”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请大家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要读出气势,读出自豪感。说说你对“中国的方块字……单字的海洋”的体会。
6、师述:
中国的汉字以其瑰丽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在科学攀向高峰所出现的复杂思维状态中,倒是那种拼音文字需要不断再创造,以至到了不堪忍受的繁琐程度;惟中国的汉字却反而焕发出青春,轻而易举地用原有词汇构成了新的概念和术语。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因为它拥有一个单字的海洋,让人们熟悉这种文字后,可寻求的新的组合和创造的天地是那样的宽广而简便。
面对震惊于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的中国汉字,你还体会出作者的什么感受来?
7、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1)、作者为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在他的眼里,汉字是什么?表达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说说你对“我真的无限…….奇特魅力。”的感受。理解“驰骋”、“风韵”、“徜徉”等词语的含义。
(3)领读,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8、、小结:
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剂。汉语还是当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文字。
目前地球上使用汉字的人口大约有14亿,占世界人口的26%,几乎相等于合用英语的15亿人口(以英语为母语的书面语的只有3亿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数据,它也是因特网上的第二大语言文字。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申奥成功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兴趣日益升温。目前全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的学校开设了华文课程,美国有200多所大学设有中文课程,许多人已看到华文中还蕴藏着无限商机。
汉字举世无双的优点是容易储存信息,制造新名词。一个字除了自身具有一定的意义外,还具有很强的造词能力。如“政”字,后面加上不同的字,就可以造出不同的词,如政界、政局、政客、政经、政策、政府、政事、政情、政变、政论等等;又如“了不得”、“不得了”、“得不了”,三个同样的字用不同的排列方法就可以表达三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因此中国文字最能追随语言和时代的发展,把旧字重新组合成新词术语,得到“生词熟字”的效果,如电影、电脑,积极、消极等名词都是用常用字来拼写的,不需要像拼音文字那样重造新的文字,因此中国文字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汉字之美,美在精髓,美在真情。国运盛,汉字兴,汉字有着广阔美好的发展前景,汉字的优越性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振兴,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三、学生就自己喜欢的部分感情朗读。完成课后作业。
四、说说你对中国汉字特点还有哪些了解,写在书后。
板书设计:
6、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不是……..而是…… 再生活力 书法丰富有灵性奇特魅力
是……..而不是…… 稳定性
诗词诵读 碛中作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能体会出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会,对边疆风物深厚的感情。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中情景。
教学难点 :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沙漠地域的样子吗?你觉得沙漠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岑掺的作品《碛中作》,看看诗人眼里的沙漠是什么样的?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西来”指什么?(点明了行进方向)
“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
“两回圆”交代了什么?(表面上看,似乎诗人只是点明了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交代了时间正当十五月圆;然而细一推敲,诗人无穷思念正蕴藏其中。一轮团圆的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家”来,时间记得那么清晰,表明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殷切。现在,月圆人不圆,怎么不叫人感慨万分?也许他正想借这照耀千里的明月,把他的思念之情带往故乡,捎给亲人?)
6、师述诗人刚刚把他的心扉向我们打开了一条缝隙,透露出这一点点内心深处的消息,却又立即由遐想回到现实——“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又是什么意思?
小结:
前句故设疑问,并不作正面回答,转而融情入景,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后句写出了明月照耀下,荒凉大漠无际无涯的朦胧景象。景色是苍凉的,但感情并不低沉、哀伤。在诗人笔下,戎马生涯的艰苦,边疆地域的荒凉,正显示诗人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正如诗人所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诗人当时面对明月思念故乡的画面,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怀
四、小结:
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诗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诗以鲜明的形象造境写情,情与景契合无间,情深意远,含蕴丰富,读来别有神韵。在描写旅人远走塞外时,是只见万里黄沙,不知哪里才是自己的归宿?悲凉中更带有深沉哀婉的乡愁,单就“平沙万里绝人烟”来看.可以当作是纯碎的写景,充分流露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深沉哀婉的乡愁。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语文乐园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对联的特点及好处。
2、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进一步品位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答意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和成语知识并加以积累。
4、通过阅读故事,进一步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从中领悟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积累,引导学生大致理解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教育学生学好科学,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语言的特点,句式的变化,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反复练读,读正确,读流利,读熟练。
2、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3、师生交流:第一副对联里有好多相同的字,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第二副对联里的字虽然不一样,但是字音却有很多相同的,它们是什么意思?
4、多种形式背诵。
5、你还能收集到哪些有趣的对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6、学生结合“探究和实践”的要求进一步了解和积累对联,为下一次“说对联比赛”做准备。
二、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
1、引导学生把三句话读准确,读流利。
2、引导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反问句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
三、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本题的两个句子,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结合注释或字典,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3、联系课前收集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4、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背得快。
四、成语故事
1、学生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2、讨论赵奢的做法对不对、好不好?你认为赵奢是个什么样的人?
3、理解“奉公守法”的意思。
4、从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第二课时习作 心愿
1、事例引路,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当一名老师,桃李满天下,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心愿呢?那是因为……..。
同学们,你们有怎样的心愿呢?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心愿呢?有怎样为它而努力呢?
2、自由交谈,开阔思路。
(1)、结合“想一想”的环节,思考里面提出的这些问题。
(2)、有所感受的学生和身边的学生交流。
(3)、集体交流,老师相机指导。
3、,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4、学生习作,老师巡视、指导、解疑。
5、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确定题目,构思习作提纲。
第二课时
1、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提出建议。
2、老师点评,学生反复修改。
3、小结,提要求。
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 篇5
单元主题: 苏教版小语第十册第六单元安排了《七律 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大江保卫战》3篇课文,以及习作和练习,让我们聆听了一组雄浑的“八一壮歌”。
单元教学内容:
《七律长征》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都是写长征的故事,前者用56个字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千难万险以及表现出的英雄豪迈气概。后者讲了彭德怀忍痛枪杀大黑骡子和其它牲口给战士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在《练习6》中,安排了《长征组歌》、《清平乐 六盘山》,可视为长征内容的拓展。《大江保卫战》记叙了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保大堤、战洪水、救灾民的铁汉本色、感人事迹。本单元使孩子们对各个时期的人民军队都有一定了解,感受不同时期的人民军队英勇无畏、乐观顽强的精神气概,以及军民鱼水情。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能运用部分词语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段落。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朗读品味语言,体会革命军人的品质,感悟“八一壮歌”。
4.通过书籍、上网查询,向家长请教等方式,查阅大量有关长征及体现“八一”军魂的信息资料,培养信息搜集、处理、加工和应用能力。
5.学习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运用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朗读品味语言,体会革命军人的品质,感悟“八一壮歌”。
3.学习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作方法。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片断
三、品读感悟
(一)过渡:学习诗词,除了能读顺,还要读懂意思和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长征,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任务提示:用心默读全诗,借助工具书,教材中的注释,了解诗意,看看哪句话概括了整首诗的意思,画出来。
(二)交流:预设以下几个环节:
扣住诗眼感知大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过渡:这首诗写了什么,能不能用诗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1、这句话什么意思?
2、哪个词是平平常常的意思?(等闲)
3、红军把什么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板书: 万水千山)
4、扣住“万水千山”体会红军走过的历程。万水千山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万”和“千”是虚指,用来形容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了许多高山,渡过许多江河,那么在诗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山和水呢?浏览课文,把山名和水名画一画,交流。(板书: 五岭 乌蒙 金沙江 大渡河 岷山) 品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这几座山这几条河正是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让我们随着毛主席的思绪首先来到五岭和乌蒙。
1、抓字眼“逶迤、磅礴”悟其“难”(1)指名读这一句诗
(2)借助图片悟“磅礴”和“逶迤”。
A.出示五岭图,简介:五岭是五个山岭的合称,它绵延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山势起伏、蜿蜒,长达数千里。
诗中说“五岭——引读:逶迤(着重号标出)”我们还可以说——五岭连绵不断
(师边说边用简笔画画出五岭)理解“逶迤”:
一、字形。这两个字都是走之儿;
二、字义。这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就叫逶迤。不仅可以形容山之长,还可以形容道路和河流的连绵不断。
B.红军大队人马翻过五岭又来到乌蒙山下,乌蒙山海拔二千三百多米。
(用简笔画画出高大磅礴的乌蒙山,结合图理解词语)诗中说“乌蒙——引读:磅礴(着重号标出)”
此时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乌蒙山,你又会想到哪一个词? 小结:磅礴就是气势雄伟,诗中指山势高大险峻的意思。
(3)如果现在让你们来翻越连绵不断的五岭,高大险峻的乌蒙山,会有怎样的感觉?(难)是啊,即使是平常,要翻越这些山岭都是那么的艰难,你们知道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越过五岭和乌蒙山的吗?(缺衣少食,红军战士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每天还要派上几十架飞机狂轰滥炸,红军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4)指导朗读。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爬山涉水,真是——难!艰难!非常艰难!指名读。能把翻越五岭、乌蒙的“难”读出来吗?评一评。
2、抓“丸”悟读红军的“豪迈”
(1)就是这样难以翻越的五岭和乌蒙,在红军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呢?(分别在五岭、乌蒙的简笔画下面画出细浪、泥丸的简笔画)(2)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丸”?(药丸、糖丸)都有什么特点?细小球形?(3)“走”(着重号)古人指快跑的意思,这里形容泥丸,换用哪个词较好?(滚过)
“腾”(着重号)又是什么意思?
(4)学到这儿这两句的意思懂吗?能用“ 像 ”句式说说吗? 出示句式:
像
(逶迤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腾起的细浪。)
(磅礴的乌蒙在红军的脚下像滚过的泥丸。)(5)指导朗读
在这里毛主席生动地运用了夸张的方法,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把那样大的山“看”小了,正是这样,反衬出了红军战士的形象,他们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形象高大不高大?是啊,红军不怕远征难,高山峻岭只等闲!谁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指名读、指导读、评议读、齐读)
3、师:这两句都是写山的,五岭写山之长,连绵起伏;乌蒙则写山之高,气势雄伟,红军长征要经过万水千山,历经千难万险,红军怕不怕?这些在我们红军眼里都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罢了。再读第一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师:这“万水千山”的艰难,除了越山之难,还有涉水不易。长征途中,红军涉过许多江河,毛主席只选了两条,是哪两条?你知道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什么战役吗?
1、抓“暖——寒”悟读
(1)读读这句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一对反义词“暖和寒”)师:这是一组对比。
(2)针对这一暖一寒你有什么疑问吗?(3)借资料理解“暖”。你是怎么理解“暖”的? 交流《巧渡金沙江》资料。小结:除了天气的温暖,还写出心里暖,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4)师: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没有想到困难重重的长征路上,也会遇到如此大快人心之事。所以红军战士感到——一引读:金沙水拍云崖暖。(5)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的斗争,有智取,也有恶战,(观看《飞夺泸定桥》相关影像片段,点到为止)
看着硝烟弥漫的天空,看着还在滴着鲜血的铁索,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觉,能说说吗?
(6)小结。这就是“寒”,从“寒”字我们可以读出很多内容:自然环境险恶,令人心惊胆寒;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场面惊险悲壮;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
你能把这种“寒”的感觉读出来吗?(7)指导朗读。
两场战斗、两种心情,把这两种不同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8)师:易也好,难也罢,红军战士只把它们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这就是“只等闲”。再读第一句。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以读带悟
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只要再翻过岷山,长征就要胜利结束了,战士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个个笑逐颜开。读出这份欣喜,读出这份高兴吧!指名读。
2、“三军”指什么?
3、从哪些词看出高兴的心情?“喜”“尽开颜”。
(三)小结:
同学们,纵有万水千山,纵有千难万险,纵有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毛主席回望万里征途,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眼里,都化为了文中的那句话,“红—军—”一起读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对,只—等—闲——!(板书)
“只等闲”的是“五岭逶迤”一起来——腾细浪 “只等闲”的是“乌蒙磅礴”——走泥丸
“只等闲”中历经过欢欣,“金沙水拍”——云崖暖 “只等闲”中也历经了悲壮,“大渡桥横”——铁索寒 所以,这“只等闲”里体现了哪些精神啊? 学生汇报。
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 篇6
班姓名成绩
一、填空22%
1.在17、18、15、20和30五个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有();能被3整除的数有();能被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有();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有();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有();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有()。
2、在20以内的质数中,()加上2还是质数。3.如果有两个质数的和等于24,可以是()+(),()+()或()+()。
4、把330分解质因数是:
()。
5、一个能同时被 2、3、5整除的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比十位 上的数大9,这个数是:()。
6、在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大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7、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30% 1、15的最大约数是(),最小倍数是()。①1②3③5④152、在14=2×7中,2和7都是14的()。①质数②因数③质因数
3、有一个数,它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约数,这个数是()。
①6②12③24④1444、a=2×2×5, 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①2②5③10④6⑤155、一筐苹果,2个一拿,3个一拿,4个一拿,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应有()。①120个②90个③60个④30个
6、把66分解质因数是()。
①66=1×2×3×1②66=6×11③66=2×3×11④2×3×11=667、甲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144。已知甲数是18,那么,乙数应是()。①16②82③48④648、幼儿园的大班有36个小朋友,中班有48个小朋友,小班有54个小朋友。按班分组,三个班的各组人数一样多,问每组最多有()个小朋友。
① 3个② 2 个③ 6个④ 8个
9、在下面算式中,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的有()。①26÷5=5.2②35÷7=5③0.9÷0.3=3
10、自然数中,凡是17的倍数()。
①都是偶数②有偶数有奇数③都是奇数
三、判断。18%
1、两个质数相乘的积还是质数。()2.、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必须都是质数。()
3、任何一个自然数,它的最大约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4、一个合数至少得有三个约数。()
5、在自然数列中,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6、12是36与48的最大公约数。()
四、实践应用题30%
1、有一个质数,是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两个数字之和是8,两个数字之差是2,那么这个质数是几?
2、一块砖底面长22厘米,宽是10厘米,要铺成一个正方形地面(不要折断,只能铺整砖)至少要多少块砖?
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 篇7
小学语文S版第三单元教案(四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S版第三单元教案(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编排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组成。四篇课文中《卫星比武》《巴斯德征服狂犬病》《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是精读课文,《绿色记事本》是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文艺性的说明文,有故事,有调查报告等。它们所讲述的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还有的是学生身边的事情,无论是文章内容还是写作方法都给学生很大的启发。前两篇课文是介绍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卫星比武》通过讲同学们观看《卫星比武》的电影,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几种人造卫星的特点和用途。《巴斯德征服狂犬病》是讲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征服狂犬病,造福人类的事。后两篇课文讲的是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通过对小树死因的调查、分析,得出小树的死亡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结论,呼吁人类保护绿化成果,《绿色记事本》通过让孩子们写环保日记,告诉学生环境保护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语文百花园三”共安排了五项学习内容。“语海畅游”安排了读对联,辩字音和读句子,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即……又”造句等两项内容。“积少成多”要求读背中外科学家的名言。“阅读平台”提供的阅读材料是一篇科学小故事《用冰取火》。“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指南针”介绍的是在写调查报告时,怎样使用搜集到的资料。本单元安排的学习内容体现了专题学习、加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课文以及“语文百花园三”所安排的学习内容,紧扣“热爱科学。保护环境”这个专题来组织。编写意图明确,思路清析,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课文前面的导语和情境图活泼、有趣、图文相得益彰,即揭示了本单元的主题,同时也提出了本单元的阅读要求:注意把握文章各部分讲述的主要内容。导语和情境图,能激发学生阅读各思考的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各部分讲述的主要内容,本单元随文识字31个,会写30个字,掌握常用词语。 9 卫星比武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通过讲同学们观看《卫星比武》的电影,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几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课文先讲带领同学们观看《卫星比武》的电影。接着通过电影介绍卫星发射情况以及卫星的数量、种类,引起下文。然后通过电影着重介绍了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最后总结全文,讲各种卫星都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课文的重点是介绍人造卫星的特点和功能。先着重介绍了五种卫星的形状和用途,然后概括介绍各式各样的卫星。介绍五种人造卫星的特点和功能这部分内容,是用拟人的手法写的,生动有趣。课文在介绍这几种卫星时,写法基本一致,先讲它的外形,再介绍它的功能,然后是自述本领。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同学们看电影,来介绍高科技知识,直观形象,趣味性强,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这也表现了少儿科普文章的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让学生了解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展示的是各式各样的人造卫星比武的情景。文中还插排了两个泡泡框,第一个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搜集知识信息,第二个提示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疑问,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几中人造卫星的特点和功能。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一些关于卫星的科普知识,学生学起来一定会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奋点促进教学。由“卫星”这个神秘的事物引入课文,在文题中抓住“比武”来理解和提问:比武指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本领那?进而学习课文的内容。学生汇报的时候可以不拘一格,形式多样(朗读,表演,解说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现卫星的特点和功能,同时,帮助学生归纳表达方法:先写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功能。教学时,教师的角色是由“引”到“放”,帮学生总结方法后,鼓励学生自学其他部分。在学生学习了全文后,结合课本教学,鼓励学生多读科普读物,搜集人造卫星的资料,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2、了解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3、会认“拐、循、轨、鹏、摄、某、敏、讯”等8个生字,会写“培、训、营、勃、喷、侦、某、资、矿、豪”等10个字,掌握“培训、夏令营、兴致勃勃、喷射、侦察、某地、资源、矿藏、自豪”等词语。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几种人造卫星的特点和功能。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朗读和启发学生有创造性地表演。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1、查阅卫星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1、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你知道哪些?2、关于“卫星你了解哪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它。(板书课题)3、“卫星比武”都有哪些卫星?它们比些什么呢?到文中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注意个别字的读音(兴致勃勃、炽热、宛如、船舶、通讯、辐射、琳琅)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兴致勃勃:兴趣很高的样子炽热:形容火旺盛、猛烈宛如:好像大显身手:充分显示自己的本领庄重:语言、举止不随便、不轻浮各显神通:比喻各有各的办法和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3、通过读文你知道了哪几种人造卫星?那种卫星你最喜欢、为什么?(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五种人造卫星)把你最喜欢的卫星读给大家听一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三、细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围绕“这五种人造卫星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展开探究学习。(一)以第四自然段(侦察卫星)为例,进行学习1、这一自然段中关于侦察卫星,写了哪些方面?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先写外形特点,再写功能)2、侦察卫星的本领大不大,为什么?3、你有什么样的语气把它读好?(十分得意)4、练习朗读,交流汇报(二)按照这种方法,自学其他各自然段1、刚才大家都读了自己喜欢的卫星,它们谁最可爱?谁的本领最大?(画出描述每一种卫星各自的特点和功能的语句、自己读一读)2、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并说出喜欢的理由。3、在班上展示学习成果,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人造卫星(把握好不同角色的.语气)1)、发射卫星的情景。(读出壮观的场景)2)、解说员阿姨的话(自豪、兴奋的语气)3)侦察卫星(十分得意)4)、气象卫星(十分庄重)5)、导航卫星(活泼有趣)6)、气象卫星(胸有成竹)7)、资源卫星(自豪的心情)4.小组互相评价。四、快乐收获大家谈1、今天大家有了哪些方面的收获那?(从卫星的发射,到卫星的种类,功能特点等方面交流回顾)2、学习了这节课,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吗?例如:我国共有多少颗人造卫星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人造卫星呢?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何时上天的? 人造卫星如何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转的?等……3、结合这些问题,回家利用网络和书籍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太空之旅好吗?板书设计9卫星比武比武:比特点和功能种类:侦察卫星(十分得意)气象卫星(十分庄重)导航卫星(活泼有趣)气象卫星(胸有成竹) 资源卫星(自豪的心情)第二课时一、回顾内容,引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一场精彩的“卫星比武”,你还记得它们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五种人造卫星)引导说出特点和功能。2、通过你的搜集,你还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人造卫星?是哪些卫星呢?(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卫星的资料)3、是啊,它们在太空大显身手,争相为人类做贡献,它们就是太空中的英雄啊!今天,我们就来表演这些英雄们好吗?1)、你打算表演那种卫星?2)、从哪些方面进行表演?3)、表演时需要注意什么?4)、先小组内表演,再推荐面向全班表演。5)、大家可以适当补充内容二、表演情景1、那个小组最勇敢第一个表演?2、其他小组注意看,吸取经验,给出公正的评价。(从人物的语言、语气;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评价。)3、每小组选出一个最佳演员。4、是否有创造性的内容。[教师适时的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三、交流上节课的相关问题,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对航天知识很感兴趣,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课外的收获吧!2、预设问题:我国共有多少颗人造卫星呢?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人造卫星呢?我国第一颗人造
【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第二单元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10-16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08-03
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教案07-12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4、5课教案10-20
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全册教案08-19
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12-08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07-16
人教版第十册语文第一课《草原》教学设计07-17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12-10
语文s版第六单元测试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