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教案

2024-10-09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教案(共13篇)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教案 篇1

大班绘画活动:手的造型画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手型的变换来进行描画,学习手型画的方法。2.在活动中大胆发挥想象和创造,体验手型画的乐趣。3.大胆进行添画和用色。活动准备:

画纸、油画棒、范画。活动重点:

能根据自己手型的变换来进行描画,学习手型画的方法。活动难点:

根据自己变换后的手型进行添画,大胆用色。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动物朋友,它给我们出了一条谜语。(图片)一棵树,五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做事情全靠它。谜底就是手,然后师生同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师生共同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的活动,做各种手势,如小狗汪汪汪、小鸟飞飞飞、小猫喵喵喵、小兔子跳跳跳等,为做各种手形打下基础。

师: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幼儿自由变)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用手型变换出了什么?你是怎样变的?

二、幼儿尝试手型画的画法。

1.提问:小朋友,你能把你变换出的手型画出来吗?谁愿意上来画一画,请小朋友仔细看他是怎样把变出的手型画出来的(请幼儿讲)。2.师小结:先把自己变换的手型放在纸上不动,再用握笔的手沿手的外型轮廓画,画出的图案叫手型画。然后再根据你画出的图案进行添画。3.范画欣赏。

请幼儿欣赏老师的范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三、幼儿尝试创作手型画(老师提绘画要求)。

1.先变换手型,然后再画变换的手型,再根据你画的手型来添画涂色。

2.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大胆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图案。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1.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重点(根据自己手型的变换来进行描画的程度)来进行评价。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本课时的难点(根据自己变换后的手型进行添画,大胆用色)进行评价。3.老师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画墙上。

五、总结:

大家说美不美啊,我们的双手真像是一位魔法师!那么,老师也希望小朋友们能好好运用自己能干的小手,把我们的世界装扮的更加美丽多彩!

大班绘画活动:手的造型画 说课稿

本周三的下午我进行了大班艺术活动——《手的变形画》园级展示课的活动。这个活动的内容来自孩子们平时熟悉的又喜欢玩的手影游戏。因为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做手影游戏,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一双双小手就这么变一变,小兔子、小鱼、小猫、小鸟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就一个个活了起来。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我就将手影游戏牵引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我设计了大班艺术活动——《手的变形画》。通过此活动进一步满足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因为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图形添画的经验,因此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本次活动的目标制定是通过玩手形游戏,激发幼儿画手形画的兴趣,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因为在活动中,我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和在家玩一玩手影游戏,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积累了大量的美术创作的素材,从而为此活动做好了坚实的铺垫,激发了幼儿的相象力和创造力。从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我看到自己目标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在活动中,我以游戏导入,教师充当魔术师,引起幼儿兴趣。老师要变个魔术给小朋友看,想一想老师的手会变出什么东西来?让幼儿自由想象。然后通过出示范画小兔和大鸟的手形图,让幼儿观察讨论,老师变出了什么东西?是怎样变出的?并让幼儿学一学、做一做。再启发幼儿摆弄自己的手形,想象这种手形能添画成什么东西,然后将手按在纸上,用笔将手形沿着轮廓画下来,再用神奇的小画笔进行添画和涂色。这个环节,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兴趣浓厚。孩子们发现了只要在手形上添上几笔,就可以变成另外的一样东西来,他们都感到不可思议,原来画画这么有趣。从而兴趣被激发了,也拓宽了幼儿的思路。

本次教学活动,也作为我们大班行为跟进式的研讨课。在第一次的教学活动后,我们大班组的全体老师都帮我出谋划策,和她们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教案,让我深受感动。所以在第二次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了,想象力更丰富了。整个教学活动也比较流畅。

本次活动也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教师的话太多,一直在重复某些词语,在最后美术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把好的作品都展示出来进行讲评,并要顾及全体幼儿。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要上好每一堂课,幼儿的课前经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要不断的努力,不断学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教案 篇2

一、提供恰到好处的范画

在每次的活动前, 我都会提供范画, 所谓范画, 即可以作为参考示范, 而不是照抄的画, 但提供怎样的范画直接影响美术活动效果。

(一) 提供合理构图配色的范画。

通过这一年多美术活动中的范画, 我一步步得到提高, 从最开始的不知道如何构图色彩搭配等, 反复画一张画, 直到画好, 经常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新的发现。 例如《新鲜的水果》, 如果这个苹果放在这和这个菠萝一起遮挡会更好, 颜色又漂亮。大班的画很多都要进行遮挡练习, 通过大班一年的活动, 他们便会很好地掌握这个技法, 使画面更加灵活生动。

(二) 提供多幅范画。

很多时候因为只提供了一副范画就需要费更多口舌, 为幼儿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交代不清。 如一次大班美术活动《好心的长颈鹿》中, 好心的长颈鹿的长长的脖子帮助了许多小动物, 一会变成桥帮助动物们过河, 一会变成滑滑梯, 一会变成大吊车把动物朋友送上树上吃苹果, 最后变成了旅游车, 载着他们回家了。 这个故事是温馨且多变的, 但如果只提供其中一个场景, 那么其他几个场景孩子们仅凭我的口述是不能完全理解的。 所以通过四张不同构图和内容的范画, 幼儿既能完整了解故事, 又能根据各自水平选择喜欢和适合自己的范画, 这样一个故事有多种角度和配色, 孩子作画的兴趣会更浓厚。

(三) 提供灵活可动的画中主角。

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需要幼儿自主创造画中主角的各种姿态, 特别是人物, 孩子们在以前经常只会画各种站得笔直的人物, 为了更好地抓住主角的动态, 我时常会借助扣子制作灵活可动的主角。 如在《蜡笔王国旅行记》中, 需要孩子们构造一些造型各异的蜡笔小人, 于是我就请孩子们自己动手拨弄造型再摆一下这个造型, 通过这样的动手观察与模仿, 再进行创作, 孩子们便能很快学会这个动态造型, 下次也能套用到人物造型上。

二、良好的即兴示范

(一) 教师的即兴示范。

幼儿画画前离不开教师提问, 在开放式提问和讨论中, 可以生成各种各样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情况, 这就要求老师具有灵活机智的随机应变能力, 恰到好处地进行示范。 有些示范是可供参考的, 有些示范是增强直觉体验的, 有些示范只是增添气氛。

如在《美丽的孔雀》这一活动中, 孩子们通过观察孔雀身体由各种形状组成并和我一起用手比划, 接着通过观察范画中美丽的孔雀穿上了各种不同图案、线条、颜色的漂亮衣服, 引导幼儿思考你想给孔雀穿上什么图案的衣服, 一个幼儿说我想给它穿上有爱心图案的衣服, 我就给添画上去。 通过这样一来一回的交流示范, 孩子明白今天的活动主要是以自己的想法给孔雀穿上自己设计的漂亮衣服。 在示范中, 我还让孩子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图案都是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列的, 且在这时候就进行涂色的强调, 让这件衣服更漂亮。

(二) 幼儿的即兴示范。

在示范的时候, 通常第一遍是我画, 第二遍幼儿说我来画, 第三遍请说出自己想法的幼儿试试画一画, 一般我会请平时较有想法的且画画水平中档的孩子试试。 为什么要这样呢?一是能够通过中层水平纵观全班幼儿的水平, 二来如果这个孩子想法不错且示范得还好, 只要稍加描绘便能够让大部分孩子理解, 但如果示范得不是太好, 便再请一个幼儿示范, 再次进行巩固。 通过这种我的示范加上孩子们的示范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的指导

在绘画活动中, 教师指导极为重要, 可以说即使有很好的范画没有因材施教的指导也是无用的。 在指导幼儿作画时, 教师应为不同状态及绘画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指导策略。

(一) 用激励的语言鼓励消极的幼儿大胆作画, 激发其绘画的兴趣。

很多孩子在我说完要求之后立即开始动笔,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到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而有的孩子拿到纸就开始发呆不想画或不会画, 或画了一点点便不知如何继续。

就像有一次在《我们爱鸽子》活动中, 琨琨一开始画就说:“老师, 我不会画。 ”这是他时常说的话, 他还会说:“我遇到了很多困难, 但当我解决了一个困难之后, 又来了一个困难。 ”他说话很风趣也很诚实, 我就问:“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这个鸽子第一个头要画在哪? 要画五个, 我就不知道画在哪了? ”“你说的第一个是鸽子妈妈吧, 你看鸽子妈妈在孩子们的最哪里? ”“在最中间。 ”“对了, 孩子们都很爱鸽子妈妈, 都要围绕着她, 为了表现这只是妈妈, 所以这一个鸽子稍微要画得怎样一些? ”“大一些。 ”“哦, 那你先用手在纸上大概画一画妈妈需要多大位置。 ”等他“画”好了之后, 我就说“恩, 我看到了, 这个鸽子妈妈一眼就看出来了, 比较大, 而且在中间, 等着孩子们来围着她。 那你快把妈妈画出来, 爱她的孩子们就可以飞过来了。 ”说完他就“哦”的开始画了, 绕了一圈回来, 他已经把鸽子妈妈和鸽子宝宝都画上了。

班上还会有这样的孩子, 画到一半的时候就说:“老师我要换张纸。 ”我去一看, 其实画得还可以, 也许是那一点点的记号笔墨迹, 让他想换张纸, 看来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所以我就说:“你的鸽子很美丽啊, 你想换纸的原因是在这吗? ”他点点头。 “你只是不小心涂出来了一点点, 你看你的鸽子宝宝和妈妈很相爱啊, 才不会因为这一点点的墨迹影响感情呢, 你接下来画小心一点就可以了, 你可以待会涂背景的时候, 把它盖掉, 继续画吧。 ”我这么一说, 他就坚定地继续画下去了。

(二) 启发思维局限的幼儿跳出思维定势的框框, 深化主题。

幼儿作画时常出现思维定势, 教师要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幼儿拓展思路, 帮助其深化主题。

例如在画《大象》的时候, 妍妍画了一只小象和几棵小树, 我就问这么大的森林里只有小树和小象, 多孤单啊, 如果有一只大象妈妈来照顾她就更好了, 来的话这些小树应该不够吃了。 这样一说了之后, 她立即在旁边画了一个大象, 还添画了一些大树, 最后我看她还画了一条小溪。

我时常在他们画的时候观察所有人的画, 如果发现大致有一些雷同的问题, 我便会提醒她们。 例如在画《背太阳》的时候, 有的幼儿就跟着我用大树和房子背太阳, 有的幼儿用汽车、铅笔等, 这些都是孩子们之前说到的, 其实是希望孩子们自己想象创造的。 后来我发现一个孩子用了海浪把太阳背起来了, 也许是她去过海边看到过, 有了这个经验, 我就说:“有的孩子用海浪把太阳背起来了, 想法很独特, 还有什么可以背起来呢? ”不一会, 我就看到有孩子用山、船等将太阳背起来了。 通过这样的提示, 孩子们有更多的参考和想象空间。

(三) 建立时间观念, 指导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画。

很多时候, 往往因为时间关系, 我就请孩子们收起来, 要进行下一个活动, 而有很多孩子还没画完迟迟不肯收。 这当中存在一开始构图慢还有画画的时候讲话的情况。 所以我在每次画画前都会让幼儿一起看时钟, 如时针指2, 待会指到7的时候一定要结束收起来, 刚开始还不能完全达到, 慢慢地孩子们的速度就提上来了, 当然也是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基础上的, 因为他们也不想把中午散步的时间用来画画, 在画的时候他们便认真专注, 珍惜时间。

四、多形式评价幼儿

在评价幼儿作品的时候, 让幼儿观察全班幼儿的绘画成果, 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 对自己的画产生信心, 并发现学习其他幼儿好的地方。 评价时可以是教师有针对性地评价, 也可以是幼儿进行互评。

(一) 教师的评价。

在评价时, 教师应多一些赞许, 少一些指责, 让幼儿在我们亲切的言语中逐渐自信。

例如在《蜘蛛织网》活动中, 珩珩一直是班级里画画最好的, 所以这次他也不例外地把这个蜘蛛网织得很好, 我对其进行了夸奖, 并称赞其他孩子中也有些织得很好的。 看到禾禾的画, 大家都有些“嘲笑”的意味, 可是在我看来, 这个一直生病缺席的禾禾这次却画得很好了, 我就对大家说:“你们看, 他这个蜘蛛网虽然乱了点, 但非常大, 而且最后坚持织完了, 就像故事里的小蜘蛛一样, 第一次它也织得不好, 通过妈妈的鼓励, 第三次才成功呢, 禾禾才第一次织呢, 多织几次便会好多了, 对吧? ”我看见禾禾赞同地在点头, 下面的孩子也说:“对呀对呀。 ”通过这样的一个评价活动, 孩子们既知道了这次绘画的重点, 又对全班和自己的画有了一个整体认识, 找到自信。

(二) 幼儿的评价

幼儿的评价不同于老师的眼光, 且有多种形式。 他们的画被挂在墙上展示, 所以天天来回走都能看到, 孩子们很希望自己的画能被肯定。 所以有时, 我会给每个幼儿发两颗五角星, 然后请他们贴在自己认为最漂亮的画下面, 通过这样的参与, 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评价的兴趣, 享受参与评价的乐趣, 促使幼儿主动观察, 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五、回家再次进行创作

孩子们在每次绘画活动之后, 我都会将成果发到班级博客上和爸妈分享, 且会标注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 这也是应了家长的要求, 他们想看看孩子们到底怎么画出这些美丽的图画, 且在家能培养他们绘画的兴趣。 所以每次活动之后, 我都留给孩子一个问题,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画, 你会进行怎么样的改编再次创作呢? 就像《好心的长颈鹿》, 孩子们在课堂上也只画了一种场景, 完全可以回家的时候再尝试画画其他场景。而家长朋友们也时常在网上和我交流今天在家里画得怎样, 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之类的, 通过这样一个活动, 家长不仅真实了解到幼儿园学习的内容, 而且在家培养幼儿的兴趣, 一举两得。

总之, 通过范画、示范、指导、评价、再创作五个环节, 很好地把握这个度, 在孩子临摹好且掌握一定技法的情况下, 再进行丰富的创造和想象。 希望在今后的教育中, 让他们在绘画的这块空地上, 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 愿美术活动能成为每个幼儿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摘要:本文通过范画、示范、指导、评价、再创作五个环节, 阐述了如何在大班幼儿临摹好且掌握一定技法的情况下, 进行丰富的创造和想象, 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关键词: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

参考文献

大班幼儿绘画写生活动探析 篇3

[关键词]幼儿园;绘画;写生

一、幼儿写生概述

幼儿写生是引导幼儿将立体的物体通过观察与描绘过渡到平面纸上的活动,但它不同于成人写生,不受透视学的约束,只是让幼儿把自己对物体空间位置的认识大胆地表现出来,因而幼儿写生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幼儿画实物的美术活动。

二、写生教学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一)写生教学可以促进幼儿情感培养。人物写生是幼儿写生画教学的重要内容。人物是有情感的,孩子们在画人物时能获得一种感情上的交流,例如,在画妈妈时,线条会显得十分亲切和温柔;画爸爸时,笔调又会变得刚强和粗旷;画小朋友时,又显得十分轻松和随便。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在画写生画时往往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想象,使他们在写生画中往往无意识地强调了直觉感受和情绪表达,这种自由作画的过程有利于培养积极、良好的情绪情感。

(二)写生教学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首先,写生画教学可以促进幼儿注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写生画教学对培养幼儿注意力效果显著。其次,写生画教学可以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感知觉是联系大脑与客观现实的通道,该系统的灵敏与完善可以使人获得大量可靠的信息。作为绘画形式之一的写生,对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效果尤其明显。

(三)写生教学有利于幼儿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又称“美育”,美育既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众所周知,要画好写生画,幼儿必须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中、自然中的一切,而在观察中儿童会获得某种美感和体验。例如通过对树林、草地等的写生,使幼儿亲近了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使幼儿在绘画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美与生活美,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与能力,从而收到审美教育之功效。

三、大班幼儿写生绘画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依据幼儿的兴趣点选择适宜的写生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当下感兴趣的事物,并把它作为写生的内容。例如在雨季,幼儿园旁边的树叶常常被风雨打落下來,幼儿捡到一片树叶,非常兴奋,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这个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叶子上纵横交错的线条是什么?”鼓励幼儿把叶子放在桌上,观察后画下来。

(二)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中筛选写生对象。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中筛选写生对象,能让幼儿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描绘,能更快地让幼儿消除焦躁情绪,进入写生状态。例如,幼儿平时玩的玩具、日常用的书包、笔盒等学习用品,都是幼儿最熟悉的对象,都可以用来写生。家庭中的桌椅、电视、花瓶等,都是幼儿每天看到用到的,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幼儿最熟悉的亲人,也都可以当作幼儿写生画的对象。

(三)科学引导,增强幼儿写生的信心和能力。《纲要》指出,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在写生过程中,每个幼儿的创作都具有个性,因此教师的指导方法不能是单一的,还要重视以激励增强幼儿写生创作的信心。

1.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指导原则。在活动开始时,幼儿而对户外广阔的空间,往往不知从何下笔,这时,教师应该指导幼儿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建筑细节,如亭子上翘起的飞檐、梁上的吉祥图案等,尝试进行写生小练习。然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直到幼儿能自己发现一些有意思的或是有兴趣的对象进行写生。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一是启发幼儿选择运用多种绘画工具材料进行创作,一般情况下,幼儿写生时只有碳精条或记号笔可以选择。例如,在“幼儿园的房子”写生中,教师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通过泥工、撕纸、水墨、线描等方式来描绘幼儿园的房子,大大激发了幼儿写生的兴趣,巩固和拓展了他们的绘画经验,从而获得更多层次的美感和愉悦。二是让幼儿从自身的观察和感受出发进行创作,不要简单地模仿别人。每个写生者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观察到的也不同。教师要让幼儿明白不要为了追求画得像、画得全,而改变写生对象的基木特点。

(四)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与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大班幼儿受到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看世界,他们认识的世界是平面的,缺少立体的感受能力。写生活动中多倾听幼儿的想法和感受,不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要求幼儿,不以“画得像与不像”、“线条直还是不直’“比例是不是协调”作为评判幼儿写生画的好坏。以欣赏的眼光和赞美的语气来评价幼儿的绘画,只要敢于下笔,认真观察、提炼写生形象并描绘出来,就值得肯定。

四、结语

教幼儿画写生画, 能促使幼儿比较有意地去观察和描绘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种种事物,学会在艺术创作中大胆重组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断呈现新的创作风格,使得幼儿多种能力也得到提升。因此,幼儿教师应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使用有效的指导策略,才能促进幼儿写生乃至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高宇燕.儿童写生之乐的发现与引导[J].大众文艺,2011年第14期.

[2]陈翀.儿童画,独特的心灵之旅——儿童绘画心理浅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S3期.

[3]刘琛.谈儿童写实期的绘画[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04期.

[4]刘荪.中班美术活动:仙人球写生[J].福建教育,2013年37期.

[5]谢晨.浅谈儿童美术启蒙教育[J].当代小书画家,2002年第05期.

幼儿园大班绘画课教案 篇4

1、在回忆、讨论和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幼儿园的生活的快乐。

2、学习用布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自己快的生活。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零碎布,了解各种不同质地的布。

2、2-3幅布贴画。

3、白胶、布、油画棒、白纸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经验回忆

教师:你觉得幼儿园里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和谁在一起?玩什么?怎么玩的?在哪里玩的?好里有些什么?玩得时候心情怎么样?

2、出示范画2-3张,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布有什么用?(做衣服、贴画等。)你见过用布制作的画吗?看看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好多地方是用布贴上去的。)

(2)教师:在这几幅画中,小朋友用布做了什么?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先要做什么,再做什么?(先画、再剪)布还可以做引起什么?(小包,蝴蝶结等装饰品)

(3)指导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1)教师:在幼儿园里,你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刚才小友说的事里,有人、有玩具、有背景。你沉得先画什么比较好?为什么?(建底色幼儿先画主体,再画背景。)

(2)教师:看看桌上这些漂亮的布,在你的画里面可以做引起什么?怎么把布贴到你的画上。

(3)教师:怎样才能使画面变得好看?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高低、前后、大小、远近)

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 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会讲述自己家房子的样子及周围的景物,并能运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2、欣赏优秀的儿童画,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中房子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3、能大胆想象创作新房子及周围的景物。

二、活动准备:两张优秀的儿童画 范画一张 白纸、铅笔及蜡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课堂引入:师:小朋友们每天被爸爸妈妈从幼儿园接走后都去哪啊(引导小朋友们说“回家”)家在小

朋友们的印象中是什么啊?(引导小朋友们说“是一幢大房子”)那小朋友们的家的房子都长什么样子啊?(举手发言讲述)老师现在给每位小朋友发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小朋友们把自己脑海中家里房子的样子简单的画出来,五分钟后老师看看谁画的最好哦

2、欣赏优秀儿童画

师:老师手上有两张画也是关于新房子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出示第一幅:《蘑菇房子》

提问:这是一幢长的什么样子的房子啊?是用什么建造的啊?有什么颜色啊?里面都住了谁呀?房子周围都有什么啊?

(注:这是一幢蘑菇式样的房子 用蘑菇造的 有一扇木门 屋顶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蘑菇点 房子周围有小草和木栅栏)

(2)出示第二幅:《冬日里的房子》

提问:图画中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啊?是什么季节啊?房顶上覆盖着什么啊?房子旁边的小树、小草是怎么了啊?房子前边的路是什么样子的啊?

(注:房子是红色的 有烟囱 屋顶上覆盖了雪 是冬季的房子 小树枯了 小草黄了 屋子前边有石子路)

3、图画创作:

(1)师:如果小朋友们有一幢新房子,你们想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想房子的周围有些什么呢?(幼儿进行自由讨论)

(2)请幼儿发言说出自己心目中新房子的样子,教师出示范画(例如草地上的房子)

4、展示交流: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教案 篇6

《彩色的蝴蝶》是一个绘画活动,是运用对称印画的方法在指定范围内进行点、线、面的创作。选取这一活动是因为对称印画属于版画范畴,是拓印方法之一,由于创造出来的形象十分相似,让孩子在两两对比欣赏中感受两者的相同,并从中理解什么叫对称纹样,同时运用毛笔还能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大胆涂色的能力。同时我觉得颜料色彩鲜艳,幼儿在初次接触这类活动他们会很感兴趣,乐意参与这类活动,这样的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心理。他们能在玩一玩的过程中学到不少知识。因此我选取了《彩色的蝴蝶》这一活动。

案例:

1、欣赏教师范画,感受画的对称。

(1)美丽的花园里,飞来了一只彩色的蝴蝶,蝴蝶的两个翅膀上的衣服一样吗?(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就引导孩子发现对称,有来进行对称印画的意识。)

2、自由探索,探索对称的方法。

(1)有的小朋友说可以画,有的小朋友说可以印,那让我们自己去试试看,可以用什么办法让每个翅膀的衣服穿的一样呢?(在这个过程中我本想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去发现折一折,印一印原来就能产生对称的效果,但活动后发现我似乎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孩子在自己的能力下根本探索不出对称的方法,他们只是一味的用笔画着,试图用画来使两边对称。)

(2)谁来说说看,你用什么办法让他们翅膀的衣服穿的一样的?(幼儿说,在说的过程中观察画的是否一样,在学习印的方法,并试一试)

(3)呀,真的在蝴蝶的一只翅膀上涂上了漂亮的颜色,再对折就能让蝴蝶的两个翅膀穿上一样的衣服。这种印画的方法叫对称印画。

3、幼儿操作,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印画。

(1)刚才,有好多小朋友没能让蝴蝶的两个翅膀穿上一样的衣服。现在,让我们就用这个对称印画的方法帮蝴蝶的两个翅膀穿上一样的衣服,好吗?(在有了学习之后孩子有明显的进步,他们能用刚刚学到的对称印画的方法来操作。)

(2)幼儿操作,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用笔,涂色及印画)

4、评价:蝴蝶们都穿上了彩色的裙子,让我们把他们送到花丛中去吧。

活动反思:

对称印画是学习在一个版面上作画然后对折印画出的作品,而《彩色的蝴蝶》就是通过在一个翅膀上通过点、线的创作,然后对折压印出另一个翅膀的花纹,使两个翅膀成对称的花纹。这个活动中“体验、探索、创作”是我的设想。于是在活动中我就通过孩子欣赏作品,发现对称,从而自己尝试、探索对称的方法,但在这个活动中我本来认为最得意的“尝试”过程失败了,忽略了我所执教的对象只是小班的幼儿,他们不能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进行“对折”和“印画”反而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多余的步骤,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来探究出这种方法。活动后我也进行了反思:

第一,我们应该给幼儿提供真实的、对比体验机会。体验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过去,教师只习惯将知识灌输给幼儿,忽略了幼儿的探索、体验的过程。真正的知识是幼儿通过体验获得的,学习新《纲要》,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取得经验。那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放弃孩子无谓的探究,我们应该先让孩子了解对称,如何做可以使物体对称,通过折一折、找一找对称的物体,并学习对称印画的方法,再让孩子自己在白纸上尝试对称印画,让孩子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真正了解什么是对称。这样以后不光对知识点有了掌握,而且在蝴蝶的印画过程中对于花纹的设置、颜色的运用会更得心应手。

第二,给幼儿营造支持学习的氛围。一种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环境有利于学习,因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减少环境对幼儿的不利影响,为幼儿创设鼓励、支持的学习环境。新《纲要》强调对幼儿的人文关怀,我们应接纳、尊重每一个幼儿,努力使他们获得满足和满足。在本次活动中当我们发现孩子获得成功时,我们应给予一定的赞赏,当孩子碰到困难时,我们也应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到成功。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教案 篇7

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包括了两层含义:“组织者”和“先行”。他认为, 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 是教师利用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的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 并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符合认知同化理论的要求,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而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它被称为组织者。这种组织者通常是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用语言文字表述或用适当媒体呈现, 目的是通过它们帮助学习者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所以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二大班幼儿创意绘画中“先行组织者”的界定和表现

笔者认为, 大班幼儿创意绘画中“先行组织者”即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幼儿创意绘画领域中, 这一“组织者”不仅可以是简单的语言文字或者是媒体呈现, 也可以包含事先作为铺垫的现实场景中的实践体验, 也就是事先获得的一些生活经验。

先行组织者在活动中可表现为: (1) 呈现“先行组织者”, 即阐明教学目标呈现组织者唤起学习者对有关知识和经验的意识。如以指导幼儿绘画向日葵为例:“今天我们要来画一幅关于向日葵的画, 现在老师要带领大家去种植园观察向日葵, 去看一看、认一认、摸一摸美丽的向日葵。” (2) 呈现学习材料或学习任务, 即分层次地呈现学习材料, 教师举例, 幼儿提问。揭示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通过有层次的提问使幼儿对向日葵的了解越来越清晰。如向日葵花是什么颜色的?整个植物有哪些部分?分别长得怎么样?它是怎么往上长的?向日葵茎的表面看上去怎么样, 摸一摸后又感觉怎么样, 花盘是什么样的?里面有什么? (3) 增强认知结构的组织, 促使结构层次的综合贯通, 进一步探究概念。可再次呈现观察时的照片, 请幼儿讲述向日葵的各部分特点, 并引导幼儿讲述可以有些什么方式表现向日葵的花盘, 引导幼儿找寻画面视角。

三大班幼儿创意绘画中的“先行组织者”策略

1. 实物写生准备“先行组织者”

创意画作为一种开发幼儿思维, 培养幼儿大胆想象的绘画方式, 需要一种真实的体验, 掌握一种展现物体的技能, 写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在指导幼儿开展创意画前开展写生活动准备的“先行组织者”, 可帮助幼儿对所要描绘的物体有感性的认识。

教师可提供实物观察, 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并提供不同造型的视频。让幼儿有一种真实的体验, 将绘画物体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组织幼儿画葫芦, 在绘画前先指出活动目的, 并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中的种植地中的葫芦, 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葫芦的叶子、茎蔓、葫芦藤以及葫芦, 幼儿边观察、边讨论, 然后经过教师帮助孩子们进行梳理, 启发并且提高孩子们的绘画兴趣。

2. 生活体验“先行组织者”

将“先行组织者”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 如在大班孩子中开展“游乐场之旅”创意绘画活动, A班教师通过让家长配合带孩子亲临游乐场, 说一说游乐场中有些什么娱乐设施, 看一看游戏中的人物特点, 包括表情、动作等, 玩一玩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 让幼儿充分感受在游乐场游玩的愉悦情绪, 并将孩子在游戏中的情境拍摄成照片带回幼儿园分享, 通过这一活动大大丰富了孩子们头脑中的游乐场的形象, 形成了一种比较直观的概念。同时, 在幼儿园的区域中有意投放有关的材料, 通过一系列围绕“游乐场”的活动, 逐步加深孩子对游乐场的印象, 启发他们的想象空间, 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3. 趣味引导“先行组织者”

在创意绘画活动前, 开展趣味性的活动, 为幼儿的创作添加创意成分, 从而产生新的更具生命力的形象, 即“先行组织者”趣味化。如开展“美味的糖果”创意画活动, 活动前, 教师给每位幼儿提供一粒小小的糖果, 让幼儿一边感受糖果的甜美, 一边想象美味的糖果可以如何来表现?通过语言和糖果甜美的巧妙融合, 很快将孩子们带入梦幻王国, 孩子们语言表述的积极性很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象, 老师请幼儿边讲述边表演, 并及时用相机拍摄, 在多媒体中展现出来, 这一有趣形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 教师及时引导孩子将这些创作灵感表现在纸上, 孩子们的创意由此打开了, 由于有了感性的认识, 创作这样的画也就不难了。

4. 故事引导“先行组织者”

创意绘画中, 故事题材的绘画方式能够很好地启发幼儿想象, 故事引导“先行组织者”首先利用活动前讲述故事, 能够使幼儿将故事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讲述完故事请幼儿讨论, 故事中可以把哪些场景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幼儿讲述的同时, 进行动作表演, 请大家观察动作要领, 并比较不同动作的差别, 最后稍作示范主要角色的表现技法。经过这几个步骤之后, 幼儿对角色动作场景等就在脑中有了轮廓, 画起来就比较方便。

四结束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先行组织者”教育模式是一种充分显示教师的创意造境能力, 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幼儿在教师诱导下以发现及解决问题, 并以发展幼儿视觉感受能力、形象识别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发掘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所以需要教师在活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 并不断地摸索“先行组织者”的设计。

摘要:在幼儿创意画中, 采用“先行组织者”的方法进行教学, 以探讨“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在幼儿创意画中的应用效应, 归纳出这种教学技术在幼儿创意绘画的操作要领, 并提出相关策略, 为提高幼儿绘画能力奠定基础。

中大班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 篇8

绘画不仅能够发展孩子的想象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细心与耐心,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孩子们通过把自己脑海中的物体形象与自己的想象结合起来,再把它们用自己的小手和画笔呈现出来,这是一种既神奇又特别的表达方式。

中大班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极富创造潜力,而绘画活动正是通过吸引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乐于表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可谓天马行空的创造。

因此,孩子绘画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绘画的兴趣,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探讨。

一、丰富生活表象,让兴趣“有迹可循”。

幼儿年龄较小,他们所有的经验、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当然,他们绘画的题材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在生活的各方面尽可能地增加其接触的事物,扩大他们的认知范围,增加可供他们进行绘画创作的表象。孩子接触的事物多了,他们自然就有了想要表达的欲望,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将想要表达的东西变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

一次绘画活动中,教师要求孩子们画一画在假期里做了些什么。有的孩子稍稍想了想,就开始动笔了画起来,而有的孩子却始终犹豫着不下笔。一位幼儿很快地画完之后,就开始和旁边的孩子讨论起自己的画来:“看,我画了动车,爸爸妈妈带我去乘的,它在轨道上开得很快的……”接着,他高兴地在画中添上了长长的轨道。可见,来源于生活的绘画题材,也就是幼儿脑海里所拥有的表象对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使幼儿有兴趣参与绘画活动、进行创作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都是为幼儿提供丰富表象的必不可少的媒介。在班级中,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幼儿传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额外的知识,可以结合图片或以讲故事等多种方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组织幼儿的外出活动,让幼儿开阔眼界。同样,家长在这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家长往往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多接触外界事物的条件,幼儿接触实物与仅接触图片留下印象的深刻程度的差别可想而知。

二、多样的表现方式,在变化中找寻乐趣。

随着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绘画的表现方式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景象。幼儿的绘画也不仅仅局限于用笔和纸来完成,除了油画棒、水彩笔、甚至是水墨画等等这些用笔来完成的绘画作品,还有一些像是版画、手指印画、吹画、刮蜡画等独特有创意的方法也层出不穷。

“树叶贴画”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也不是如何新颖的创作方式,但是它与中班的另一节社会课“捡树叶”放在一起,就又别有一番乐趣在其中了。教师先让幼儿在幼儿园内随意地捡一些漂亮完整的树叶,回到教室把树叶洗净晾干以后,再从中挑选合适的树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树叶贴画。这样的过程不仅让幼儿体会到了自己动手捡树叶的乐趣,而且也让幼儿深深地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与其美好的景色。

三、名家范例,在欣赏中体验创新。

优秀的作品不能被埋没,适当地给幼儿欣赏一些优秀的名家作品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他们对画家的崇敬热爱之情。艺术教育要求“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较好地使幼儿对其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一个或深或浅的了解和体会。孩子们年龄虽小,但他们在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下,还是能够准确地了解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大班的一节欣赏课“梵高——星月夜”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教师深入浅出地把梵高作这幅画时的事迹声情并茂地向幼儿讲述完,接着引导幼儿从色彩的冷暖、事物的远近关系以及虚实线条的运用等多方面来体会梵高当时的心境与处境。了解了色彩所表达的感受,教师就让用冷色或暖色作画,来表达自己现在的心情,效果也相当不错。

四、注重鼓励,让每个孩子感受成功。

成人需要鼓励和赞美,才能更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孩子们更是如此。。但是,在绘画方面,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天赋,都能画得很好,有些孩子的话确实不那么漂亮、不那么完整,这时候老师到底是要表扬还是不表扬呢?這就要求老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这个孩子的话与之前的相比有什么进步之处,先夸奖好的方面,再将需要改进的地方委婉地指出,采取先褒后贬的形式,力求不打击到孩子的信心。在评价幼儿的绘画时,我们提倡使用纵向比较而反对横向比较,所谓纵向比较,是指将幼儿过去和现在的水平进行比较,是时间上的比较,对象是同一个幼儿;反之,横向比较则是在同一时间里比较不同水平的两名幼儿。相比之下,纵向比较更适合在我们的美术教育中使用,以尽可能的做到不打击每一个幼儿的自信心,鼓励每一个幼儿获得进步。

绘画活动幼儿园教案 篇9

美丽的手帕(绘画)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正方形纸内,大胆尝试用绘画、印章、粘贴等方法装饰有对称中心正方形手帕纹样,感受对称美。

2、体验装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事先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日常生活中人造物品如围巾、糖纸、花伞碟子等的装饰图案,初步认识图案装饰美的规律。

2、正方形图画纸、油画棒、彩色笔。

活动过程:

1、以参观展览会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各种装饰图案的美丽手帕,感受手帕的图案、花纹、色彩及对称美。

3、讨论探索:

(1)手帕上的花有什么特点,画在什么地方?

(2)引导幼儿发现:中间画大花,四角、四边也有,但小一些。

(3)如何找到手帕的中心点、对称点、对称轴?

(4)花纹是怎么排队的?

4、教师根据幼儿的探索,示范装饰手帕:依次在中心点、四角、四边进行装饰,并提供纹样供幼儿参考。

5、交代要求,幼儿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幼儿先找出中心点,然后在四角、四边装饰上与中心对称的图案花纹。

(2)鼓励幼儿用多种材料、不同图案装饰手帕。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教案 篇10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班歌唱活动《小海军》教案

范文

欢迎来到天津教师资格网,中公天津教师资格网是中国教师最权威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幼儿园大班歌唱活动:小海军 活动目标:

1、学习雄壮有力地演唱进行曲,在无伴奏的情况下独立歌唱。

2、根据提供的不同情境,用断顿、中强、渐慢、渐弱等方法演唱歌曲。

3、通过活动,体验和逐步形成大胆、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活动准备:

1、海军帽一顶。

2、认识海军,了解海军的特征与他们所承担的任务。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看大桥》。

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做划船和结伴划船等动作。齐唱歌曲,唱准节拍,唱清歌词。

2、感受雄壮有力的《小海军》歌曲旋律。

倾听音乐,简单说出感受。如:很有力、很有精神等。在座位上随乐拍手,轻轻踏步等体会歌曲的节拍及力度。

3、学唱新歌。

教师出示海军帽,提问:“这是谁戴的帽子?”以此导入歌曲。教师范唱。

组织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内容,并集体朗诵歌词。完整学唱,并用全班、分组、男女唱等的方式进行练习。

4、有表情的歌唱。

http://tj.zgjsks.com/

唱出进行曲行进的感觉。“怎样唱出小海军勇敢、神奇的样子?”(断顿、中强音量)创设情境。“小海军的炮艇悄悄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应该怎样唱?(断顿、紧张、中弱音量)“小炮艇越来越远地驶向远方,又应该怎样唱?”(渐弱、渐慢)提供一系列情境,幼儿用相应的声音表情演唱。

“小海军勇敢地起航出发”,“悄悄穿过敌人封锁线”,“小海军继续前行,驶向远方。”

5、无伴奏唱歌,幼儿在没有琴声伴奏的情况下,独立演唱,以便更好地唱准音,并边唱

6、听同伴的歌声,学习与他人的歌声整齐协调。

7、歌表演。

大班绘画活动:森林建筑师 篇11

1 创作自由的线条,将线条想象添加成不同的动物形象。

2 通过线条的变化与组合创作不同的画面。

3 在游戏情景中感受线条组合产生的美。

活动准备

画板、笔、喷雾瓶、水溶性油画棒、生宣纸。

活动过程

一、情节导入,画自由的线条

1 以小鸟的角色导入,教师示范画出自由变化的线条。(你们见过小鸟跳舞吗?小鸟张开翅膀,抖抖羽毛,飞向天空,它一会儿转着圈,一会儿拐着弯,飞进来飞出去。)

2 幼儿在宣纸上画出小鸟自由跳舞的线条。

提示:小鸟跳舞的动作是柔柔的,它在天空中不停地转圈、拐弯。

3 想象添加,变出各种小动物的形象。

①出示范例:添画眼睛、嘴巴等五官变出的动物。②幼儿操作:在自由线条中想象添加变出一些动物。③请幼儿讲述变出了哪些动物。

二、情节推移,欣赏线条的美

1 小鸟除了唱歌、跳舞,还有什么本领?

小结:其实小鸟还是森林里出色的建筑师呢,它会建造各种各样的鸟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2 欣赏各种鸟巢的图片。

提问:其实在我们中国就有一座跟鸟巢非常相似的著名建筑,它叫什么?(鸟巢。)

三、变化组合线条,设计房子

1 导入直线。

2 了解线的变化:弧线、曲线、波浪线……

拓展思维:除了这些线条外你还能想出其他不一样的线条吗?谁来画一画?

3 课件演示生活中由线条组成的建筑。

4 教师演示、讲解线条的组合方式: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材料摆放的方向,以及使用不同的线条进行组合设计,也可以用一些色块或者点装饰图案。

5 设计房子。

要求:在森林里找一块空地,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设计房子。

6 幼儿设计,教师指导。

7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

——你设计了几座房子,用了哪些线条?

四、淡彩上色,体验美感

1 播放下雨的声音。

——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原来是下雨了,我们建造的房子不仅要造型美观,而且要经得起风吹雨打。

2 引导幼儿用啧雾瓶打湿宣纸,以便用水溶性油画棒上色。

3 指导幼儿在打湿的宣纸上涂色。

五、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绘画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12

一、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

创新意识,每个幼儿身上都有,只不过程度不同。以往,要求幼儿在课堂上静默端坐,让幼儿听老师讲,然后照着范画依样画葫芦。长此以往,幼儿失去了自我,变得很麻木,有时没有范画竟不知怎么画。学习没有了积极性、主动性,从何谈创新意识?因此,为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首先应创造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热爱、关心每一个幼儿,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在绘画内容上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如画公鸡时,我给幼儿提供了正面、侧面、背面等不同姿势的范画,幼儿根据自己的喜爱、能力,有选择地进行绘画,效果非常好。所以,在幼儿的绘画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氛围。运用积极、有效的语言,在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材料、活动时间等方面给幼儿一定的选择自由,培养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他们善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这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二、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产生创新意识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心,但不是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信心,即使自信心很强的幼儿,在遇到困难或遭到失败后,自信心也会减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就说明教师并非发号施令的指挥者,而应是幼儿活动的伙伴和指导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

有的幼儿在画了一段时间后,感觉自己没有进步(大班幼儿已有初步的自我评价能力),很沮丧,这时老师不能泼冷水,而是要多加鼓励,帮助他分析原因,观察别人的画并加以对比。这样,幼儿创新的愿望就才会被激发起来。如有一名幼儿,他的画总是与众不同,表现的内容比较广泛。可是有一段时间,他画的内容总是与别人雷同。我和他一起分析原因,肯定他以往的成绩,激励他,后来他的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教给幼儿基本方法,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幼儿

绘画中,必须在内容与表现之间建立自然的联系。否则,幼儿只能感受美的内容,却找不到合适的表现方法,或始终采用单调的表现形式,这就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更谈不上创新。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点,他们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大脑中的童话世界在自己的手下展现出来。例如,教幼儿画小猫,幼儿对猫很熟悉,就不必挂一张范画,而是围绕猫的外形特征,以及猫的生活习性进行交流,得出猫喜欢吃鱼、能抓老鼠、白天喜欢睡觉等等。老师讲一下色彩的运用、画面的布置,幼儿就可以动手画了,结果幼儿画出来的猫没有相同的:有的猫在钓鱼、有的猫在房间里抓老鼠……让幼儿观察思考,奠定创新的基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动手动脑,训练幼儿的创新能力,改进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体验创新的乐趣。这样,使幼儿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劳动,培养创新能力。

四、通过提问等形式,让幼儿在欣赏中思考

作品完成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欣赏进一步加强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幼儿想象的形象是比较零碎的、不完整的,各有关形象之间以及形象的各有关特征之间缺乏联系,往往会把实际不存在的现象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有的离奇古怪、有的滑稽可笑。例如有的幼儿画老鼠时,把老鼠画的非常大,而猫很小;还有的幼儿画了西瓜房子,想象着自己住在里面天天吃西瓜等。我们应善意地接纳孩子一切的画,鼓励他们大胆作画。在指导语上可以用“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画?”,“这幅作品美在哪里?”“你是怎么想的?”“有着怎样的绘画过程?”……鼓励幼儿多角度地思考,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画得不像样也没有关系,仍然要注意发现积极的因素,尽量找出好的地方,表示你的赞赏,以增加孩子的信心与兴趣。老师接纳孩子一切的画不等于放任不管。让幼儿充分表现,要有个前提,那就是丰富孩子对美的感知和体验,提供丰富的视觉环境,让幼儿从观察中认知造型要素及原理,提高幼儿的知识敏锐性、推理能力、美的判断与美的感受能力。在色彩上注意深与浅的关系和色块的大小对比关系;在结构上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也就是主与次的关系。

幼儿大班舞蹈活动教案 篇13

1、在看看、听听、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想象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2、通过拓印和身体动作再现树叶舞蹈的场景,体验快乐的情绪,萌发乐意帮助他人的愿望。

设计思路:

本园的区级课题为《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绿色教育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树叶随处可见、随地可取,本次活动我选择树叶作为素材,不仅是因为它够绿色,而是此素材中寓含着一定的教育价值,树叶碰到困难了,怎么办?我们的幼儿会想到去关心、去帮助,尽自己的努力让平凡甚至有点丑陋的树叶去完成他们的心愿。同时这也与我们幼儿园所提倡的教育绿色宝宝——学会关爱、友好不谋而合。

初冬,各种各样的树叶还是在不断挣脱大树妈妈的怀抱,飘飘扬扬的飞落下来!作为绿色花园单位的我们,在孩子们来园与离园或者在幼儿园里最长见到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树叶,那么,满地飘落的树叶会想什么,会干什么呢?这些问题似乎常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回旋。《树叶的舞蹈》正是以孩子的视角与想象出发,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一天,树叶们要去参加一场欢乐的舞会,可是,就当树叶们要出发的时候,它们发现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准备好……怎么办?有一个本领强大的魔术师帮助了小树叶,让它们如愿以偿地参加了这场盛会。树叶们有什么困难,魔术师又是怎样帮助它们的?这些悬念会一个个从孩子们的脑海里跳出来,从而吸引他们一直仔细的聆听下去,最终找到想要的答案。而当听到舞会的音乐响起、当看到树叶翩翩起舞的时候,大家一定会露出欣喜的微笑,并情不自禁地和小树叶们一起舞动。而这,便是《树叶的舞蹈》的魅力所在。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树叶。

2、PPT课件。

3、炫彩棒、小毛巾、背景图等。

活动流程:

PPT导入,引出主题——欣赏故事,分段理解——树叶的舞蹈——延伸活动流程:

一、PPT导入,引出主题(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孩子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迁移经验,大胆想象,结合自己对落叶的认识来进行描述。)画面一:

1、看一看树上还有叶子吗?其他的树叶去哪儿了?

2、猜一猜这些掉落在地上的树叶会去干什么呢?

画面一:

树叶们聚在一起,在说些什么呢?

二、欣赏故事,分段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分段欣赏,引发孩子对画面的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能关心树叶的变化,同时通过大胆想象乐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画面一:

1、这里有几片树叶?

2、这4片树叶是一家人,你能分得出它们是谁吗?(打招呼)3、猜一猜,这一家人聚在一起会说些什么呀?

总结:哦,原来,树叶爸爸和妈妈在一起说:宝宝,让我们一起去参加舞会吧!

过渡提问:刚才大树叶和小树叶们去参加舞会了,树叶宝宝一家也去了,还有谁也会去参加舞会呢?

画面二:

这些树叶也准备去参加舞会呢,可是你觉得它们准备好了吗?能去参加舞会吗?小树叶没有漂亮的衣服,心里越想越难过,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树叶吗?

画面三:

1、魔术师来了,“树叶魔术师,变出新衣服,本领真正大”。

2、他是谁?他来干什么?魔术师的本领真大,我们也来学学他的样子(边说边做动作“变、变、变”)3、变了吗?你喜欢哪件新衣服,为什么?

三、树叶的舞蹈1、老师好像听到有谁在哭,哎,是谁呢?它们为什么哭呀?

2、它们也想参加舞会,可是没有漂亮的衣服,魔术师又忙,这可怎么办?

3、示范:小树叶,请你躺在桌子上,我和我的伙伴——炫彩棒一起来变衣服,变呀变,变呀变。(涂了一半)变好了,你们看,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呢?)那老师就把剩下的一起完成吧,大家一起来说:变呀变,变呀变(涂好),好了好了,都好了!

4、小树叶急急忙忙地赶到舞会,跳起了欢乐的舞蹈。你们想请其他小树叶去吗,那就快去请你们的小树叶吧。

5、幼儿操作。

四、延伸我们一起和树叶宝宝跳欢快的舞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我想优美的FLASH是一个原因,同时,对于树叶孩子们也都不陌生,所以孩子们有话可说。本次活动的价值取向是想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中体验快乐的情绪,萌发乐意帮助他人的愿望。从孩子们的热情参与中,我感受到他们乐于帮助的情感。

当然活动总是有很多不足的:

1、难度不够。原先我想对于我们新中班的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还是较弱的,所以只是让他们简单的打扮树叶,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都能顺利完成,所以领导反馈也感觉是否可以增加一点难度,帮助树叶添上动态的手和脚等,这样就更能体现出活动的“主题”——树叶的舞蹈。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2、树叶提供比较单一。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时间紧迫以及环境的局限,我没能找到多样的树叶,比如梧桐树叶、杏树叶等,下次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3、某些环节欠佳。活动中整理欣赏放最后有些不妥当,应该调整到第二环节最后,这样比较更清晰顺畅些。

4、舞蹈动作美中不足。由于我自身的欠缺,对于舞蹈动作的优美性还需多加强。

5、提问的指向性。某些问题可以更具体更具有指向性,如当魔术师变出了很多漂亮衣服后,老师可以问幼儿“你比较喜欢魔术师变出的哪件衣服?”而不是“你最喜欢哪片树叶?”应与前面相呼应。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下一篇:我的懒爸爸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