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复习

2025-01-06

附录1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复习(精选4篇)

附录1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复习 篇1

附录1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复习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及意义。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怎样级民族团结?我们要维护民族团结,就要自觉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4、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是哪?内蒙古自治区。

5、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什么?民族平等。

附录2:时事政治复习材料 1、2014年9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2、2014年9月10日,第四届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专家会议在甘肃敦煌闭幕,会议讨论并通过旨在促进文化财产保护与归还为主题的《敦煌宣言》,这是中国首次主导制定文物返还领域国际性规则。3、2014年9月16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传统文化中国行”在北京启动。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开“建设优秀文化传统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议,有效推进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4、2014年9月23日,在加拿大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届国际地质公园大会上,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获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这是我国唯一一座开放式世界地质公园,也是我国海拨最高的世界地质公园。5、2014年10月17日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我国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6、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7、2014年10月24日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韩国仁川闭幕。在7天的赛期中,来自亚洲残奥委员会41个会员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残疾人运动员围绕23个竞技大项、443个小项展开角逐。中国体育代表团奖牌总数317枚,其中金牌174枚、银牌95枚、铜牌48枚,奖牌和金牌总数均列第一。8、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体领导人和代表应邀与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主持会议。

9、当时间2014年10月22日(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3日),美国马萨诸塞州交通局正式批准,将向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采购284辆地铁车辆,装备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这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在美国面向全球的招标中首次胜出,也意味着中国地铁装备将首次登陆美国。10、2014年11月6日,我国首处知识产权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下式履行法定职责,这标志着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司法体制改革迈出重要一步。11、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首届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也是世界互联网领域一次盛况空前的高峰会议。大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

12、中国工商银行伦敦分行于当地时间2014年12月1日晚在伦敦宣布正式对外营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地区银行在英国设立的首家分行,也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第一家得到英国相关监管部门的授权的银行。13、2014年12月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粮食产量数据显示,粮食产量“十一连增”,打破了农业“两丰一歉”的传统规律,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惠农政策、科技支撑、水利建设成为夯实农业丰收的三大支柱。14、2014年12月5日,国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15、2014年12月7日第九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在福建厦门举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学校长、孔子学院代表共2000多人出席大全。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要面向未来,平等合作,共同推动孔子学院事业发展,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16、2014年12月7日11时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巴地球卫星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介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从1970年到2007年历时37年;第二个100次发射仅用了7年。长征运载火箭圆满完成第200次发射后,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处独立完成双百次宇航发射的国家。

17、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2014年12月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后的第一个纪念日。18、2014年12月23日,“春蕾计划”实施25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春蕾计划”是全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组织开展的帮助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公益项目。25以来,筹集社会捐款近15亿年,捐建春蕾学校1154所,资助春蕾女童250多万人次。19、2014年12月23日自潍坊港至营口港的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道首航。这条“黄金水道”的正式贯通,标志着我国有了首条海上绿色货滚甩挂运输通道。20、2015年1月17日,朱立伦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当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发出贺电。22、2015年1月17日消息,国内首个高速公路跨城际快充网络——京沪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全线贯通。京沪高速全程1262公里,国家电网公司在沿线建成50座快充站,每座快充站先期建设2台充电机、4个充电柱,支持所有符合中国标准的电动汽车充电。23、2015年2月2日是第十九个“世界湿地日”,2015年世界湿地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在启动仪式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介绍,到2020年,全国湿地保有量力争达到8亿亩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24、2015年2月12日,作业我国西部首座核电站,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一号机组预计将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015年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俞正声主席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26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15年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报告。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以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之教学内容设计 篇2

关键词:高校;民族团结;教学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198—03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伟大振兴的胜利之本。所谓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互相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建设和促进社会稳定[1]。

新时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是要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加强国情和区情、中华民族团结史、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反分裂反渗透、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等教育,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下发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笔者认为新时期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国情、区情教育

(一)国情教育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指历史上居住于中国境内的一切民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它是由56个民族组合而成的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和13亿人口的国家。在我国,“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 [2]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拥有森林、草原、水利矿藏等资源,在物质资源上占有巨大的优势,但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比较落后。上述国情决定了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汉族和少数民族只有互相承认彼此的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优势结合,才能充分利用各民族的人力物力资源,发挥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保证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达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的。

(二)区情教育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全国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历史性提高,民族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各民族地区的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珍惜民族团结稳定的发展环境,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中华民族团结史教育

中华民族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其他少数民族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休戚与共、民族融合,共同缔造了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通过各民族团结史的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深刻认识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总趋势,是各民族相依共存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深刻认识正是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的关系和经济文化联系,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世代相传;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与其他各历史阶段的民族团结,在核心力量、理论基础、目标、对象等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深刻认识我党提出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3]。

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教育

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相沿积久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它具体表现在各民族的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禁忌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传统、心理感情以及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等[4]。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基本特征,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谈得上尊重。在给大学生进行介绍时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介绍,比如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著名人物、历史贡献和现实取得的成就等,增强各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进各民族学生间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真切体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在教学内容上,在保证思政课各类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基础上,要把民族团结理论宣传“透”。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党和国家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005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从六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做出了新概括:(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2)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3)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4)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6)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

通过老师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全面、准确、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素养。

(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

我党一贯重视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包括:(1)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2)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4)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5)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 [5]。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根据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任务,又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具体化,又是党的总任务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保证,在实践中必须全面地、正确地创造性地加以贯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民族团结,把蕴藏在各民族人民中的巨大创造力调动起来,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

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爱国,是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简洁表达。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也是民族团结教育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爱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中国地大物博,人们对祖国的爱往往源于对故土的那份最朴素而真挚的情感。第二,对各族人民的热爱。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国家,各族人民世代在这片广袤的国土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创始者,祖国和人民是不可分割的,热爱各族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第三,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我国《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6]。

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还必须教育大学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感。2002 年11 月8 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7]通过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懂得,深深根植于数千年文明历史与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六、反分裂、反渗透教育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趋势深入发展,是社会大转型中各种矛盾凸显的历史时期,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繁重而艰巨。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的一些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在一定情况下还会表现出来;再加上当前我国地区、城乡、民族之间人员流动加快,误会和纠纷不时出现;民主法制建设不够健全,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情时有发生;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族分裂主义的严重性、危害性,牢固确立民族分裂主义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的指导思想。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确,我们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绝不是分裂主义活动和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划等号,更不是把斗争矛头指向少数民族和伊斯兰教徒。搞民族分裂主义活动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尽管分裂分子往往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帜从事颠覆、分裂和破坏活动,但他们决不能代表某个民族或某种宗教。我们同他们的斗争也绝不是一个民族同另一个民族的斗争,也不是信仰与不信仰宗教的斗争,而是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分裂主义分子的破坏活动,损害的是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他们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敌人,必须旗帜鲜明地同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作坚决的斗争。

七、国家民族法律法规教育

国家民族法律法规教育是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主要是指对大学生进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等的教育,大学生知法懂法,自觉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自觉遵守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规定的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基本原则。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人才,将担负起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振兴民族经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的重任。在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是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文化包容意识和公民责任意识的重要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田忠福.略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再认识[J].新疆社科论坛,2009,(3):29-31.

[2]万白乙拉.论加强民族团结[J].前沿,1995,(4):43-45.

[3]任一峰,倪培霖.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教育科学版,1997,(2):64-67.

[4]明伟.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特点和对其尊重的意义[J].中国民族教育,2006,(11):30.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5-05-31(1).

[6]托娅.民族团结教育之愿景及其有效教学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2009,(18):46-49.

[7]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9.

附录1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复习 篇3

为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民族理论、掌握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团结常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增强维护民族团结责任的教育。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应当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使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应当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和睦相处,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接受民族团结教育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第十二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纳入教育规划,组织编写适用于大中专院校、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民族团结教育培训,明确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责任,发挥教师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导、示范和表率作用。

学校应当加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并将民族团结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学生成长成才的各阶段,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禁止任何人利用学校讲台、讲坛等阵地散布不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言论;禁止任何人传播危害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扰乱公众视听的谣言。

民族团结教育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教育;

(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四)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

(五)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教育;

(六)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教育;

(七)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教育;

(八)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反对宗教极端势力、反对暴力恐怖势力的教育;

(九)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十)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其他内容。

附录1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复习 篇4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X党支部、居委会及全体干部职工感谢各位领导来XXX检查指导工作!

为了切实提高各族干部群众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的能力,不断推进XXX长治久安,根据乌镇学组发【2010】01号文件,关于印发《XXX2010年“学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下面,我就社区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月”活动主要工作落实情况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X辖区面积为0.8平方公里,东起阿克托海乡,西至老党校,与南关社区接壤,南至南山山脉,北以热斯太街为界。辖区内共有1865户5702人;社区现有党支部1个,党员39名;社区配置工作人员36名(其中正式干部4名,聘用干部3名,“4050” 工作人员22名,县总工会及人事局下派干部4名,村官2名,挂职锻炼干部1名);XXX辖区有25个行政企事业单位,3所小学,5座清真寺,清真寺宗教人士9人。

二、“学习教育月”活动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1

为扎实开展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月”活动,XXX党支部高度重视,统筹安排部署社区日常工作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月”活动,做到工作与学习教育两不误。主要做法是:

(一)成立组织机构,及早统一思想

在镇党委召开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月”活动动员大会后,社区党支部立即成立了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月”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党员及宗教人士会议,首先在党员和宗教人士内部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确定重点,制定“学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工作措施,对工作重点、人员职责、宣传教育措施等情况进行了明确,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我们分层次组织社区党员、干部职工、宗教人士、居民代表等200余人召开动员大会,传达全县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月”活动会议精神,动员社区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月”活动的重大意义,积极投身到学教活动中,为后续学教活动开好了头,带好了路。

(二)精心组织,科学安排。

这次“学习教育月”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城镇居民和学生,重点是40岁以下群体,突出青年、重点人口、流动人员、近年来被查处的宗教教职人员、地下学经人员、不放心人员和“7.5”事件后分流回来的人员,涉及层次多,受教育面大,工作要求高。要

达到预期目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精心谋划,统筹安排。在时间上,我们科学安排,保证教育质量。在力量调配上,抽调精兵强将,确保工作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在政策把握上,以正面教育为主,深入揭批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宣传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在各族群众中树立各民族“一家亲”的思想,营造人人反对宗教极端思想、远离宗教极端思想的社会氛围;在工作方法上,实事求是、因人施教,分类实施。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灌输性学习与启发性学习相结合,必读与通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学习教育的效果。在工作方法上灵活多样,把相关政策法规知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寓教于乐,让群众愿意学、学得进、听得懂。全面提高参学率,确保不漏一人。

(三)结合实际,确保效果。

注重把学习教育月活动与学习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重点区域治理相结合,与当前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非法反动宣传品和奇装异服治理治理等当前各项工作相结合,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把那些关于反对宗教极端的最基本、群众最需要掌握的应知应会的内容灌输给群众,分清什么是合法宗教活动,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什么是宗教极端思想的反动本质和其危害性,能够认清“三股势力”的本质,自觉

主动地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反动宣传品,依法从事宗教活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四)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在认真开展面对面主体学习形式的同时,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营造氛围。

一是开展集中学习教育,将学习对象分社区党员、干部职工、宗教人士、居民、重点人员、流动人员、不放心人员等几个层次开展宣传教育。

二是利用节假日、巴扎天出动宣传员进行宣传,发放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应知应会问答题传单,组织宣讲团深入群众中进行宣讲。

三是制作远离非法宗教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内容的标语或宣传栏牌14个。

四是利用文艺演出等形式进行宣传。社区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学习教育月”活动,及时宣传报道“学习教育月”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宣传干部和群众中的先进典型,为学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开展民族服饰及文艺表演共4场次。

五是开展学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竞赛活动。为进一步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强化社会各界的法律意识、大局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民族团结观念,XXX于2010

年12月29日联合开展《XXX学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竞赛》活动,此次活动进一步普及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40岁以下群体,突出青年、重点人口、流动人员、近年来被查处的宗教教职人员、地下学经人员、不放心人员和“7.5”事件后分流回来的人员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遵守、执行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上一篇:世界环境日领导精彩发言稿下一篇:居住区调研报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