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文化自信

2024-08-09

文艺工作文化自信(精选10篇)

文艺工作文化自信 篇1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文化自信与文艺繁荣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源于传统的优秀文化,基于今天的文化繁荣。

文化繁荣中必有文艺繁荣,它是丰厚、博大、百花盛开的精神园地,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如果说延安文艺座谈会,旨在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那么2015年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吹响精神号角。“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这些激荡人心的理念与期许,激励着广大作家艺术家去创造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毋庸讳言,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人们拥挤在快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难得安宁。对于一些人来说,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都在被物化、被抛弃。不少人好像都得了一种迷心逐物、心为物役的“现代病”,得了一种不讲信誉、弄虚作假的“信用缺失症”.中华民族素有的讲诚信、守诚信的优良传统,受到冲击和考验。

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些论断切中肯綮。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精神世界出现了问题,人的行为就必然会破规失矩。

如果经济发展了,精神失落了,国家能够被称为强大吗?历史昭示我们,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同志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今天的时代大环境,呼唤涌现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创造这样的优秀作品,需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以正能量和感染力去“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比如,一批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组成了“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虽不是专业文艺工作者,但以“爱乐人”的身份,重新拿起青少年时代曾经感动过自己、早已久违的管弦乐器,走到青年学子身边,让青年学子体会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人生激励和生命感动,就收到很好的效果。悠扬乐声中,青年学子读懂了“青丝华发,未敢忘忧国”.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需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当文艺生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当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有了深厚的土壤,也拥有卓越的力量。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以上为每日甄选优秀申论范文“文化自信与文艺繁荣”的完整内容,希望对考生复习申论带来深刻的借鉴意义,对其提升申论写作水平能有切实的帮助效应。

文艺工作文化自信 篇2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要解读文化自信,首先要正确理解何为“文化”。文化不只是文学、电影、音乐、建筑和文物,而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一个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十九大报告中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心理状态的自信。这体现了对文化定义的全面、准确理解。中国的文化自信应该包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中国对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成就,中国的治理模式,中国的改革创新以及中国人民在经历困难之后不断探索、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踏实努力的精神状态的自信。曾经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福山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思想宝库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

晚清以来,中国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三个由浅入深的阶段:从单纯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为变革自身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最终演进为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这一批判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仍未完结,其时的“新启蒙”延续了历史上数次文化启蒙的思维方式,将中国文化置于后来者和劣等生的位置上,驱使其不断追逐和效仿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可是谁曾想到,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过去的“劣等生”竟然创下了“中国崛起”的世界奇迹。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议题,而溯源至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便是其中一条重要的思路,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也随之日盛一日。提起中国古代史,他自豪地说,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先贤和仁人志士都对高尚的精神追求作出了阐释。诸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等等。

中华传统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内里和核心的主线,其中的优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中华传统价值观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上,都极具自身特色。在价值取向上,从古即有“义利之辨”;在思维方式上,讲究“和而不同”;在生命情趣上,既崇尚道义上的“舍生取义”,也认同生活中的“和合中庸”。这些特色从表达形式、内容诠释和实践方式都极具价值内涵。如表达形式上,它们或简以“仁义礼智信”,或以“仁爱、诚信、爱国、中和、正义、贵和、持节”,又或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见利思义、诚信知报、仁爱孝悌、精忠报国”作为表达方式。在内容诠释上,每一个字或词内涵都非常丰富。如“仁”,既可是“克己复礼”,也可是“爱人”,亦可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落实到实践,既可体现于中华民族群体或个人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也可体现于中华民族群体或个体生产生活的工具设计、器皿打造、衣食住行等。总的来说,中国传统价值观侧重于道德的价值观。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道德和道德修养的民族,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时代的需要,社会在这些价值理念的具体阐释和操作上,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倾向和侧重。这些不完全相同的倾向和侧重的出现,恰正符合了价值观应具的稳定性、持久性、历史性、选择性及主观性特点。当然,亦正因此,对传统价值观的诠释和实践,也不可避免地有了精华与糟粕之分。所以,对传统价值观取精去糟、去伪存真、与时俱进地掌握和认知,非常重要。

中国的文化自信既包括对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灿烂文化的自信,也包括对造就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制度、观念、思想和心态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都应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此外,中国人民在现阶段的昂扬面貌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和表现。

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为,我们需要延续华夏文脉的民族梦想。

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上升到同一个高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主和文化自觉。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文化自信,之所以说它更基础,就在于文化本质的把握与阐明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前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在人们的精神实践领域获得信念扎根与牢固认同;之所以说它更广泛,就在于文化本质的把握与阐明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坚实地走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并获得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成为担当并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庄严承诺的历史进程;之所以说它更深厚,就在于文化本质的把握与阐明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具有延续并讲清楚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实践主体性和价值普遍性的文化能量和意义功能。

在当代,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文化融合加剧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更应为中国社会各界所重视与扶持。我们须知,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

中华文明,拥有悠久的文化积淀。总书记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着自己的文化自信,从中吮吸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营养的同时,也在一步步成就自己的宏伟志向。特别是执政后,在内政外交的不同场合,多次宣示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一系列的重大言行举措,无不彰显着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和推崇,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着许多耳熟能详的治国理念,学习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可从中获取足够力量,为治国理政不断提供强力支撑。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篇3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1】

摘 要: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下,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对外汉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树立并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文化观,这样才能正确诠释与表达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与精神,让每一位学习者了解、喜欢、认同汉语背后的中国文化,为汉语的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文化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全球“汉语热”不断升温。

许多强国无不积极推广自己的语言,把语言传播列入国家文化战略与外交战略的范畴内,努力为本国语言在全球化时代语境下与文化多元化的框架中,谋求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将汉语推广视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举措,主要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来实现。

而对外汉语教学的重心之一就是通过文化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传播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观,赢得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构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无论在海外的孔子学院中,还是在境内的高校国际教育里,中国文化的传播都显示出了巨大的魅力。

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他国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学是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的,在教学过程中并非只是将纯语言问题讲清楚,或对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知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是在国家文化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以何种文化观统领语言教学工作,令其朝着更为有效、有深度、有广度的方向实现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下,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新文化环境中学习异国语言会出现很多不适。

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合理诠释与传达中国文化别具一格的内涵与精神,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认同中国文化,从而提高其学习汉语的兴趣与效率;在使用汉语进行跨交际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喜欢、认同汉语背后的中国文化,为汉语的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借鉴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建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文化观。

费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理论,认为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指的就是世界范围内文化关系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建立,指的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和确立“和而不同”的文化关系。

这种文化自觉意识必然使我们对自身文化有正确而客观的认识。

在实现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我们才会有能力、有信心重新更深入地认识文化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又会帮助我们加强对文化的认识,领略到中国文化的时代特色与时代魅力,进而获得对中国文化价值合理性的信心,把中国文化中好的东西提炼出来讲清楚,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使学习者接受、认同并变成世界性的东西。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两者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

一定意义上讲,文化自觉来源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又会推动文化更加自觉。

在全球多元一体的文化背景下,既保有对自身优良文化的亲切体验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能对其他文化的精华部分持有尊重和欣赏的态度;既立足于本土,又放眼于世界,这样才能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关系。

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有一个整体、较为全面的准确把握。

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进程,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国文化核心与特质,进而打下扎实的文化功底,具备较好的中国文化素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师应自觉将中国核心的价值观、人生哲学、品格智慧、人文伦理、民族风情等中国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在循序渐进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既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也不能大而化之、泛泛而谈,既要有文化自信,也要正视我们的欠缺之处。

要把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化作为一种教学信念贯穿到教学工作中,令学生能够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真正魅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自身对文化主体的认同,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心,才能以宽松的文化心态传播本国文化,才能让学生不带偏见和误解地看待中国文化,欣赏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实现汉语推广的最终目标。

将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文化观作为方法论指导实践教学,就可以解决诸多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创新,使其熠熠生辉地屹立在世界日益多元的文化格局中。

我们必须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构建对外汉语教师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文化观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推进文化传播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汉语国际推广,为实现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7).

[2]韩文淑.文化自觉与文化尊重-论对外汉语教师文化观的树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1).

[3]许琳.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是件大好事[J].语言文字应用,(S1).

[4]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

文化全球化.文化安全.文化自觉【2】

[摘要]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机遇,也使我国面临文化强权的挑战与威胁,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努力建设和谐文化,为我国文化的科学发展创造安全环境,是当前我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文化安全;文化自觉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已是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各国科技、信息、观念、文化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其实,与经济全球化相同,文化全球化也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只是由于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有差异,导致对文化全球化的不同理解。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它是一种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合力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推广与扩张。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阶级。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同样,资本主义文化也必将驾驭文化全球化,进而走向全世界。

当然,这种意义上的文化全球化乃是资本主义文化在全球的扩张,它将导致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不利于构建全球文化共同发展的图景。

关于“文化全球化”,学术界有以下两类观点:一类是否认文化全球化的存在,认为文化全球化是对全球化的泛化。

另一类则承认文化全球化的存在,但其中观点各异。

主要包含三种观点:第一,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全球文化同质化,即某些具有共性意义的文化特征在全球获得的普遍认同。

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既体现民族特性,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集民族性与世界性于一体。

全球性问题诸如人类面临的生态、资源、伦理等问题的凸显,迫切要求人类采取一致行动,维护共同利益。

此种意义上的文化全球化体现了人类文化同质性的特点。

第二,文化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化,即美国文化的全球化。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是真正意义的全球化,是“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世界文化的.标准化;美国的电视,美国的音乐,好莱坞的电影,正在取代世界上其他一切东西。”他甚至认为文化全球化的后果,是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此过程中,其他各民族国家文化将遭遇边缘化的威胁乃至破坏。

传承历史文化,构建文化自信 篇4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日,我国迎来了第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及作用,致力于通过传承灿烂历史文明来夯实大众的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因创新而生动。2019年大年初一,“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拉开帷幕,活动首次还原了清代的过年场景,让游客也能体验一把古代皇帝过年的感觉。其实,这已经不是故宫第一次以如此“接地气”的方式来传承宫廷文化了,此前,刷爆朋友圈的“朕不能看透”眼罩、明清帝后书签等生动形象的文化产品也是故宫文化传播的创举。早在2017年,故宫文创的销售收入已达15亿元。通过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将古老的文化资源与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以及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生动形象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使其以另一种方式真正融入百姓的生活。

文化传承因交流而多彩。此前,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刚刚落幕,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共建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会议指出只有交流互鉴,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当前,在多样性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而中国文化也只有通过与其它文化的碰撞,才能显示出其区别于其它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不断繁荣发展,更好地走向世界。承担着文化交流使者的兵马俑曾多次远赴英国、美国、日本等地进行展览,这不仅加深了外国民众对兵马俑文化的认识,更激发了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相碰撞的活力,展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

文艺工作文化自信 篇5

徐建东

前不久,观看了一场《吉林日报》报社党委书记邴正先生的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报告,深感自己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身背国家文化建设与传承的重大任务,我们理应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故此有几点感悟列出与各位探讨。

一·何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自觉是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中的觉悟和觉醒。顾名思义,自觉地把握古今中外的文化发展脉搏,深刻总结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制定出在现今社会正确的先进的文化发展策略,并且牢牢抓住未来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三点的总和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从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新中国的建立到如今我们国家的蓬勃发展。应该说中国从自尊到自强,从独立到富强,任何一步都离不开先进的正确的文化力量的支撑。从战争年代的革命思想到建国初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三个代表”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到如今当得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新审视。无不体现出我们党,我们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极大地重视,同时也正是由于文化上的持续快速的发展,才有了今天我们国家经济政治方面的繁荣景象!

二·文化建设对于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作用。

翻开历史的长卷,古往今来,我们会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达到发达的地步,才能在世界上成为一个大国,一个强国。从唐朝的开元盛世到贞观之治,从明代的永乐之治到清朝的康乾盛世,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治世无一例外的都体现出了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再看国外,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国内经济,政治,均被瓦解的支离破碎。可是没有过多少年,这两个国家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他们靠的也正是发达的文化软实力。而面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党中央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三·大学生应该如何切实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我们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建设归根究底是我们的使命。作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等无不影响着文化建设的方向。那么我们大学生应如何切实做到为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而贡献我们的力量呢?考虑再三,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首先,作为高素质的大学生我们不可以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如今社会对我们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的评价虽然不如以往,但是我们不能看低自己,盲目自卑不思进取。相反我们应该心系国家,以自信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并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扎实的专业基础投身到国家的文化建设上来。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理论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最后,我们大学生应牢牢把握文化前进的方向,紧紧跟随先进文化的步伐,面向世界文化,不关门闭户,不拒世界先进文化于门外,学习借鉴世界文明当中

适合我们国家国情民情的先进文化。

文化自觉自信范文 篇6

文化自觉自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国家、政党在文化上的觉醒,主要包括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以及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与尊崇,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没有文化自觉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难有文化自强,没有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探索文化建设新路子,总结文化建设新经验,形成文化建设新思想,开辟文化建设新道路。从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分展现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文化上的自觉与自信。

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对文化的认识没有止境,对文化责任的担当没有止境。不断增强文化自觉自信,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探索,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重建文化自信 篇7

作者:马浩亮来源:香港《明报》时间:2014年05月20日与前几任中共领袖相比,习近平表现出对儒家文化异乎寻常的浓厚兴趣。5月4日,习近平视察北京大学,首站就是到北大人文学院,与哲学家汤一介促膝交谈,探讨大型国学丛书《儒藏》的情况。而在与师生座谈时,其主题是“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用了相当篇幅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意义。

演讲引经典,强调古为今用。

习近平指出: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在6000 多字的讲话中,习近平引用儒家经典语句多达20 多处,譬如“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孟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此外还有管仲、诸葛亮、顾炎武等人的名言。习近平总结说:“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实际上,在此之前一个月,习近平在欧洲学院演讲时,也着重介绍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造就了中国人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历任领袖最崇儒,掀民间风潮。

无论是检视主浙时期的《之江新语》,还是5 年副主席时代的党校讲话,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作为最高领导人的系列言行,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推崇,都表现得十分明显。

去年11 月底,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期间到中国传统文化具标志意义的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翻阅《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这两本书时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并强调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圣口一开,这两本原本靠作者贴钱出版的书,一夜之间洛阳纸贵,摆上各大书店最醒目位置。习近平的这句话也被直接印在两本书的腰封上。

借鉴道德规范,治社会歪风。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与中办主任栗战书参加贵州团会议时,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谈到贵阳孔学堂的情况,引起习近平关注,仔细询问。他并提到,明朝时王阳明曾经在贵州参学悟道,希望贵州在这方面继续深入探索。

与前些年于丹等“学术超女”掀起的时髦国学热相比,习近平尊孔崇儒无疑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社会动员意义。其一,当下的中国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拐卖诈骗等恶性事件不断,道德滑坡,行为失范,堪称是“礼崩乐坏”。要扭转这一局面,非一朝一夕。习近平执政以来出台的八项规定、整顿四风、“光盘行动”等,从一丝一粟着手,颇见成效。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教化黎庶、规范伦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正可借鉴发扬。这是“修身齐家”之义。

重建文化自信,展复兴大计。

浅谈文化自信 篇8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化方面的建设,民族文化的自信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谈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建设等。逐渐提升文化自觉、加大文化交流、注重文化创新,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才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不竭的动力。

【关键词】文化自信 时代境遇 文化自觉 文化交流 文化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思想的导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习近平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可以说是“三个自信”的坚固底色。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才能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的相关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文化”一词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颇具多义性和模糊性的概念之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在西语中,“文化”最初有耕种、培植之义。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文化”一词才逐渐脱离了其最初含义而具备了知识、精神等现代性的意义。关于文化的定义,可参照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①这个定义将“文化”等同于“文明”,他所关注的不是文化的具体内容,而是强调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价值、信仰、精神等的总和。从这个角度看“文化自信”,宏观而言,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可和自豪感;具体而言,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群众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理想的一种崇尚、一种坚守。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就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有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阐述。马克思在肯定以道德、观念等形式出现的文化必然为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前提下,也强调前者对后者的“反作用”。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将文化与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关系清楚地表述为:“权力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②。马克思认为一个由旧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新社会在各方面会存在一些旧的事物,而比如一些旧的文化很可能会形成某种阻碍作用,即文化对于一个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马克思还强调文化对于个人的改造作用,1871年,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未来社会的实现在客观上“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③,这其中必然包含一种因社会变迁导致并且需要的文化的改造,不可否认,文化在“化”人和育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培育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境遇和重大意义

时代境遇。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整个世界的格局在逐步转变,西方国家曾经所拥有的一些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步被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所消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定时期内,西方国家在整个世界舞台上居于主导地位。对于中国来说,未来的机遇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大得多。诚然,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很多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产生了怀疑,这对打破长期以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是一次难得机遇。

从国内看,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文化方面的建设。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④,毛泽东强调当时的任务是把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邓小平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坏会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的好坏,“两个文明”都搞好,“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⑤;江泽民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⑥,即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必然包括文化软实力;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⑦;习近平在访问欧洲时指出要对自身的文化保持“自信、耐力、定力”,另外,2014年9月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判,就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文化对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更加密切。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和思想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和不同社会思潮之间的交锋也更加激烈。西方通过电视、电影、论坛等方式公开否定并虚无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意识形态特别是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等思潮的直接或间接的渗透,对中国来说是一种亟需重视的挑战。因此,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对于自觉积极地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⑧这个表述强调了在新阶段,要增强文化自信,要在绵延不绝、内涵极其丰富的中华文化中寻找共同的精神家园。文化对民族、国家和个人都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文化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支撑。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的民族才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先进的文化能赋予一个国家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增强文化自信,坚守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确立自身在全球文化中的身份认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因此,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基于历史经验,文化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不可取代。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强调文化对经济建设等方面都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文化能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上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⑨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千年智慧的治理经验,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诸多启迪和启发。

最后,文化有潜移默化的“化”人和育人作用。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文化能提升个人的思想和观念,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赋予人奋发昂扬的正能量。先进的文化还能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对个人的成长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不忘本来、融合外来、着眼将来

文化虽然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决定的,但文化也有着相对独立性,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文化自信也是如此。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发生的前提,就是我们应该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些人说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但是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如仁义礼智信、善良、坚忍等优良基因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文化交流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条件,在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的对比借鉴中才有可能增强文化自信;“明者因时而变”,文化创新是文化自信的基石,一个民族没有创新就没有其特色和灵魂。因此,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就是要注意文化的自觉、交流和创新,既不能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要注意在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时吸取有益的部分,更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实践的要求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不忘本来―文化自觉。鲁迅先生在谈到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指出“弗失固有之血脉”,“固有之血脉”就是指我国数千年优秀文化中的优良基因和特色。总书记也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⑩,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前提,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在文化多元化和思想多样化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最根本的内核与核心价值观,这些精神是长期历史地发展起来的,贯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历史的始终。费孝通先生言:每个民族都存在着如何去认识民族自身文化的问题。诚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优秀和独特的方面,当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文化自觉是在对文化的思考和批判基础之上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极的评价与认知。

首先,文化自觉就是要厘清中国文化之根脉。总书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因此,“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自己的特色和发展规律,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认知和定位是文化自觉的前提。其次,文化自觉还要紧紧把握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要正视并去除传统文化中一些已经不合时宜的内容,毛泽东的“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中的“剔除糟粕”说的就是此义。我们的文化自觉是建立在上下五千年之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通过文化自觉能够正本溯源,为中华民族积聚绵延向上和向善的力量。

融合外来―文化交流。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能否交流,有无共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美国当代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德国学者哈拉尔德・米勒的 “共存论”就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和主张。米勒批判了亨廷顿的文明敌对论,强调了不同文化可以共存与对话,提倡世界的和平只有在对各种文化持包容态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诚然,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有差异性,也有共性,但共存之中必然有冲突、冲突中也很可能会有着相同的方面,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体现。如果能将亨廷顿和米勒的观点看作同一命题的合题,这会对我国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宝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即要加强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避免用极端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来对待外国文化。

长久以来,我国确实出现过闭关锁国的时期,但从整体上看,大部分时期是能够坚持对外文化的开放。在融合外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全人类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中华文化也在不断发展。毛泽东对待西方文化的主张是“要在破除迷信的条件下学习西方”,简练的话语却有着深刻内涵,即在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时,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要客观、谨慎地审视;虚心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取其精华“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弃其糟粕。总书记在出席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家学术研讨会时指出:“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交流,吸取精华的成分,才能更好地发展繁荣本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和国家进行自我封闭,不敢敞开国门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是对本民族不自信的表现,自我封闭不可能带来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着眼将来―文化创新。创新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要从创新中汲取养分,不断推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这是实现文化与时俱进、实现文化和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必然要求。同时,通过文化创新逐渐形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在“互联网+”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方便、更加广泛,文化创新需要坚持几个方面:首先,文化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学说,是指引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指南,要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个指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文化创新还应该坚持正确的方向,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注意好文化安全问题。其次,文化创新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即要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精神文化领域之中。最后,文化创新要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和优良基因。文化是一种民族悠久历史的精神积淀,没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只能是一种没有价值的文化,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不会有任何意义。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突破,根据实践的要求和人民的需求灵活地转变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持中华文化特有的基因和个性,从而增强我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文化创新,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全民族的素质。

列宁说:“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同样地,培育和增强文化自信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逐渐提升文化自觉、加大文化交流、注重文化创新,既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雄心壮志,又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Edward.B.Tylor,Primitive Culture,New York.Harper Torch books,1958,p.1.②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5页,第60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4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8页。

⑥《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⑦《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752页。

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8页。

⑨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05页,第164页,第164页。

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143页。

文化自信作文 篇9

一向素雅的古街变得妖娆起来。我的心狠狠地抽搐,西方化的风潮席卷了大街小巷,何处才是中华本土文化的归处?

心惶间,瞥见一处孤巷,在灯红酒绿的阴影中,那经历过风雨沧桑的石板路,路旁古朴的门扉,似有缕缕馨香随风而来,吸引我走近。

巷口,一位老人鹤发童颜,只见他手持一支羊毛大毫在地上书写,笔足有一米多高。我忍不住站立一旁,欣赏这副画面:老人紧握着笔,将笔浸入身边的砚盘,吸水、提笔、起、顿、转、出锋,笔画是那么遒劲有力沾上水迹的青石板瞬间变得极富神韵。老人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那大笔之下似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又似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

华灯初上,人群涌动。快点快点,晚了就赶不上圣诞晚会了!几个人推推搡搡地从巷口跑过,踩在了老人那还未干的字迹上。我正想走上前去阻拦,一个小女孩停了下来,退后一步,歪着脑袋看那些字。她的母亲一个箭步冲过来,也踩在那几行水墨书写的字上,对女孩叱道:快走啦!不要靠近那个穿得老土的老头儿,还有那个烟灰缸,脏死了,别动!老人低头瞄了眼身上的旧长衫和地上的砚台,嘴角掠过一丝苦笑。

那丝苦笑如钩,划破了我心。那是他不被人理解的无奈吗?还是他看到文化无人继承的忧郁?

我不由感慨万千。从小爸爸就跟我说:书法是老祖宗留下的,这是我们的根,不该丢失。我也喜爱书法,横竖撇捺早已刻在我的灵魂里。还有哪一种文字比汉字更精巧奇妙,意蕴无穷?还有哪一种语言的体系比汉语更复杂恢宏?还有哪一个民族的历史比中华更悠久绵长?而眼前的人们,到底是怎么啦?

那小女孩被妈妈拽着从水墨字上走过,赶集一般去参加圣诞的狂欢。我的心空空的,带着虚空的痛。不该啊!我们为何总在邯郸学步,却丢失了对自己文化的自信。若如此,何来国家的复兴与强盛呢?

带着忧叹,我离开了巷子。大街上,圣诞树依然散射出诡异的光,坚定了我内心的信念:我要从自己做起,找回我们的文化传统,找回那不该丢失的文化自信力!

中国出版与文化自信 篇10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这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光荣使命,也是新时代出版改革发展的目标。

中国出版是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行业,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没有出版业的记录、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成果,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充分发挥出版文化的优势,建设世界出版强国,是巩固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辉煌的历代出版业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中国出版经历了悠久的历史过程,在各种技术、不同载体的岁月里,都能创造不同形态的文化和知识传播的产品,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考古发现和古籍整理工程证明,以甲骨记事开始的出版,经过了铜铁铸文、石刻载功、简策成书、布帛书写等阶段的发展变化,留下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和丰富的出版古籍。特别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两项――造纸和印刷术就是出版方面的,影响了全人类的文化传播生产方式,发展了大众出版,开创了人类远距离交流思想文化的新模式,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还因为中国出版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历史得以系统而完整的记录,中国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而没有中断,五千年历史、三千年文化形成博大精深、浩繁隽永的文化资源和文献典籍,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从汉代编著《史记》、整理先秦《十三经》开始,由官方主持出版的大型工程连绵两千多年。其中,唐代抄传历史典籍、宗教经典、临摹历史书画,宋代雕印出版、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等,都是同时代世界各国中最大规模的出版工程,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我国出版留下了110多万种古籍版本,无论是内容之广、论述之全、体例之多,还是历史之长、出版之精、保存之好,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人类文明记录的精华,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散失于海外的中国出版经典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都是最珍贵的文物、古籍,陈列在这些国家最重要最著名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为专家、学者、读者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礼敬。

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现代出版业得以迅速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学术、教育、思想、艺术等门类引进到中国,掀起了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商务印书馆等一批现代出版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商务印书馆成为全球第三的大型出版企业,在十九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版分公司。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鲁迅、巴金、老舍、张元济、邹韬奋等先辈,都曾办报刊、搞出版,运用出版这个工具宣传真理、开启民智、动员革命,繁荣了那个时期的出版业,为我们留下了现代出版的辉煌业绩。正在整理出版的民国典籍,记录了新旧文化转变时期的出版业盛况,在全球出版业中也有重要地位。

作为当代生活的人,每当看到这些历史经典、文化古籍的时候,内心油然而生的就是敬意。正是从书上知道了我国先民的奋斗历史、我国社会的前进方向、我国文化的光辉灿烂、我国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这些就是我们内心升起的文化自信。

在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能有这样完整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积累呢?没有。那么这些文化怎么传承几千年呢?就是中国不断发展和创造奇迹的出版业。

人类的历史活动,最终留下来的只有两种东西――文物和书籍,文物以物质形式见证,书籍以精神的形态活着,影响着后人、影响着历史。我们常说的灵魂不死、精神不灭,就是她出版在书上。没有出版谁又能知道三千年的《诗经》《周易》《左传》《尚书》呢?所以,无论什么时代,出版都是创造文化的重要行业,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

二、当代出版仍然是文化自信的支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出版业真正走上了改革??新发展的正确道路,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了解放,现在一年的出版总量就超过过去两千年的总和,在传播真理、记录历史、普及科学、教授知识、资政育人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严格了古籍保护制度,普查、修缮、保存了善本、孤本、简策等珍贵出版物,运用现代技术修复、保护,确保其安全与完整,为子孙后代留下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我们坚持开展了古籍整理出版工程,出版了中国古籍总目录,有计划地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古籍整理和出版。到目前为止,主要古籍都得到了整理、校注、今译和研究性出版,通过最大的古籍出版工程――《中华大典》的出版,系统梳理了所有的历代出版物,分类出版了各个领域的典籍,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版工程。《大藏经》《道藏》《儒藏》的出版,汇集了经学大系,留住传统思想文化。《二十四史》《四库全书》这样重要的古籍,都出了影印、今译、点校、解读等各种版本,方便人民群众和青年一代阅读。

我们实施主题出版工程,完整地校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丰富了社会主义研究的资料。出版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云、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我党领导人的文集和著作,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历程和思想成果。连续十年的主题出版,完整出版了革命史、抗战史、解放史、建设史、改革史和国史、党史、军史等方面的著作,为后代留下了当代的经典。

我们设立了出版基金,支持原创作品和重大题材的作品出版,大大繁荣了我国的理论著作和文艺作品的出版,给他们提供了潜心创作的条件,为读者创造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出版基金支持的“汉籍回国”工程,使流落域外的中文版本大量回流,充实了我们的出版宝库。

我们建设了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开拓了基层和城乡多功能阅读空间,短短十年间,开辟了80多万个基层读书场所,把10亿册图书送到了农村读者的家门口,这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民文出版基地、东风工程、全面阅读等重要活动的持续实施,根本改变了缺书少读的局面,全民阅读成为城乡文化建设根本抓手,书香中国成为全社会的新风尚,我国的有效读者达到了9亿人,从阅读中增加文化自信。

我们深入推进了出版体制改革,激活了出版的要素和能力,使出版业始终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成为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文化产业的主力军,百亿级的出版集团已经有17家,300亿到500亿级的出版集团也有5家,年生产图书50多万种,精品力作比重提升,真正成为世界级出版大国。国际版协两任主席都认为,21世纪是中国出版的世纪。出版走出去是我国最大的文化交流,在40多个国际书展中,中国都是主场作用,图书、数字出版和版权三大国际贸易,逐年提升,已经站在世界前列,我国出版物已经进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汉语教材的国外公众已达2000多万人。中国出版正在影响全世界。

在高新技术融入出版产业后,我国的互联网出版、数字出版以及移动、即时出版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我国的数字出版每年都以30%以上的增速领跑出版业,2017年营业收入达到6978亿元,极大丰富了人民的阅读生活。尤其是音乐、游戏、动漫、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版能力迅速提升,已经领跑了全世界,在“文化走出去”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这也增强了发展出版新业态的自信,充分运用新技术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

文化自信不仅依赖于文化遗产的内容等所具有的软实力,更决定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硬实力。出版业恰恰是软、硬实力的结合体。即使在今天全媒体快速传播的时代,出版业仍是思想、理论、文化、艺术及深度阅读产品生产传播的主力军。所以,从历史到当代,由出版业所传承的文化血脉,是真正建立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

三、发展新时代的出版业 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这里提出的要求,就是新时代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应当落实到我们出版业的全部工作中去。

第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中国的文化自信永远有科学的灵魂。中国出版要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文献、著作的出版和中国共产党理论成果的出版、传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把中国变成马克思主义出版和研究的世界高地。

第二,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组织出版主题鲜明的精神文明建设图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主流思想文化,推动社会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第三,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方式,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性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通过古籍整理、研究、出版、解读等环节,让一切文化遗产活起来,造福中国当代,使我们的文化血脉永续滋养我们的子孙后代。

第四,坚持为社会的道德风尚根本好转服务,策划出版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大众读物,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修养和提高,形成崇德向善、忠于祖国、孝亲敬老、仁爱友好的社会道德好风尚,使社会变得更和谐。

第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创作方针,繁荣文艺创作和出版,发扬艺术民主,扶持文艺原创作品的出版,推动新业态文艺出版的内容创作,把有品位、有格调、有正气的创新作品,多平台推送给人民享用。决不出版内容低俗、庸俗、媚俗和宣扬恐怖、暴力、色情的文艺作品和网络作品,营造健康、清朗的文化环境。

第六,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探索国际表达方式,出版体现当代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各类图书和出版产品,发展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出版业,以优质的出版产品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标,使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有一定的影响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精神动力。

第七,坚持深化改革和融合发展,激发中国出版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出版业要继续保持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文化产业主力军、思想文化主阵地的优势,做强内容、壮大产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开拓发展空间,提升竞争力,展现出版强国的风采。

第八,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做好国家政策性出版和公共服务出版产品的供给。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出版,是政府采购和购买服务的重点,也是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出版界应当不失时机地做好教材出版、古籍出版、学术出版、农家书屋更新出版、民文出版等服务性的出版工作。这一领域项目多、面积大、战线长,一定要深化供给侧改革,在服务中实现出版业两个效益的统一。

第九,坚持和发展壮大出版市场主体.培育世界级的出版跨国企业。出版企业是出版产业的基础,也是出版产品的生产者和发行者,在出版生产流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要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增强出版自信,而出版自信又决定于我国出版企业的强弱。因此,能不能建设一批引以为豪的跨国出版企业,这是决定出版强国的硬实力。而就我国出版企业的现状而言,仍需要深化改革,打造中国的“航空母舰”。这里的关键不是资本、人才、资源等基本要素问题,因为我们主力集团都上了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现在的问题是解决“同舟共济”问题,就是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经理人和全体员工的股权参与问题,把出版企业变成“利益共同体”,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利益共享、荣辱与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我国出版的大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会计报表分析报告下一篇:人事基本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