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课堂读马尔克斯

2024-09-17

在北大课堂读马尔克斯(共7篇)

在北大课堂读马尔克斯 篇1

我看“五四风云”-读《北大在1919年后的崛起》有感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了,从此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形势。一直以来,各界学者对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的性质、内涵等问题争议不断,其中五四启蒙与救亡的两大主题各是百说纷纭。诚然,五四运动时期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整体的否认,并主张全盘西化,其次是对无政府主义、乌托邦和世界主义的推崇等等,都让五四蒙上了启蒙的色彩,而另一方面,五四运动在那个国不成国的时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救亡运动,因此,我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启蒙与救亡并重的运动。

1919年五月三日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确切消息传到了北大的几名学生耳中,群情愤涌,他们连夜商量了准备明天到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的决议,于是,五月四日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从五月的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游行示威、政治请愿发展到六月的上海工人阶级大罢工、商人罢市,最后逐渐扩展到全国。五四运动已不仅仅是一场学生运动,更是发展成政治运动、思想解放运动,新生的事物以火烧燎原般的趋势在中华大地上发展起来,而其中五四运动的启蒙与救亡这两大主题始终贯穿其中,让五四的精神至今仍为人们称道。一、五四运动之启蒙运动

狭义的五四运动主要是指从1919年5月4日开始,以北京为中心,随后扩展到中国各主要城市的;以学生为先锋,随后发展到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全国性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广义的五四运动,指的是1919年“五四”前后,在中国知识界发生发展的文化启蒙运动,当然包括作为社会政治运动的五四运动。因此,我这里探讨的是广义五四运动。

五四之前,中国80%的人是文盲,但是在清政府的发展新式教育的倡导下,以及一大批学生的留学热潮、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中国大地的风气已开。一批知识分子走在了时代的前端,他们渴望用他们了解到的知识唤醒这个处在封闭国度的愚民和无知的统治者。报刊、演讲成为了他们传播新思想的手段,其中新文化运动就已经创办的《新青年》成为了新旧文化论战的阵地,胡适、陈独秀以及他们的学生们在报刊上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旧文化的批驳、对西方知识的观点的诠释、对未来世界的构造,对现实的改革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所表达的新思想无疑在其中为当时的阅报人以当头一棒的感受、为之震惊,启迪心智。陈独秀提出:“解放云者,脱离奴隶之羁绊,以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也。”此外,他还在《一九一六》中说道:“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人格,勿为他们之附属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批学者们对于人格、国民性探讨,另外除了《新青年》外,陈独秀、李大钊等创办的《每周评论》在政治上对当权者和当下政治制度进行无情的批驳,而新民学会、少年中国学会、新潮社、工学会、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等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他们传播新思想、开化人民的作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大学的平民教育讲演团,这个组织是知识分子特别注意到平民而设的,而其他组织的影响范围大多局限在学生等知识分子当中。平民教育讲演团的讲演者们用自己的热情、爱国思想融入知识的讲解之中,听众无不受到他们的感染,这让新思想在百姓中得到有效的传播。当然,这场启蒙思潮的开展除了在知识分子的专业领域—文化领域,在政治领域、哲学领域等也有建树。

“五四”后,各种新思潮蜂拥而至。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五月四日的学生运动发展到之后的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有关。现实世界的风起云涌与思想领域的变化紧密相连,在这些新思想当中,流传较广、影响的有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主义等。这些主义准对当下中国的政治建设有不同的设想,各种主义的争论一定程度上使各革命党人在政治上的选择上越来越清晰,也使中国国民们认识到到底哪个主义、什么样的国家才是我们想要的,最后是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并且得到广泛的传播。无论是五月四日的学生运动爆发前还是之后,在这期间启蒙运动的发展和其日益扩大的影响都应得到我们的重视。二、五四运动之救亡行动

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导致山东的领土和主权拱手相让,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在这样的奇耻大辱面前,我们却无所作为,这样的消息在国人听来简直是平地一声雷。这种愤怒的情绪和不满首先在当时的知识分子身上得到了体现。五月三日的消息传来时,他们连夜就开展了如何进行五月四日的游行示威等事宜的商量。爱国救亡的意识和迫切心情让这些知识分子团结了在一起,也让他们觉得自己必须有所作为,必须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教育本来与政治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文化教育注定与政治分不开。自古以来,士大夫们就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和愿望,而近代以来,中国受尽外国列强的踩踏和侵略,当朝统治者却仍不醒悟,醉心于权力、金钱的斗争,百姓们处于水生火热的困境中,这残酷的现实不得不让这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们思考国家的未来,于是,这场五四运动不可避免地与当朝掌权者发生冲突,因此五四运动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救亡意识越发明显,这也是后来工人、商人、农民都参与进来的原因,让五四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而在这场运动中,不得不提的主力军的各大高校的学子们。打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一心为国的他们有组织地进行游行示威,虽然后来有出现“火烧赵家楼”、殴打章宗祥等暴力事件,但是这个时期的热血青年无不是心里怀揣着一腔爱国热情。此外,从北大的学子们联合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们联合游行示威发展到联合上海、天津等去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一起奋起抗争,可以说,学生们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以致到最后当权者也不敢小看这般书生,释放被捕学生可以看成是学生运动的最初胜利,而后,五四运动的后期,学生们还采取了演讲、抵制日货、文艺演出、政治请愿等形式参与到国家大事中,企图以自己的力量改变当权者的政策和决定,为国家的建设和架构提出自己的一丝希冀。此外,这里有一个现象是,五四运动后涌现出很多政治家和革命家。没有经过“五四”,或许多数的他们会成为文学家、史学家之类,但是经过“五四”,这班知识份子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了变化,他们选择了政治,可以说是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他们。陈独秀是北大的文学科科长,李大钊是北大的图书馆管理员,张国焘当时也还只是一个求学人,毛泽东只是《湘江评论》的主编,但是后来他们都成为中国建党、建国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人物。

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学生,但他们依靠的是商人、是工人,可以说,如果没有商人罢市、工人罢工,五四运动不可能成为那么轰轰烈烈的一场运动,成为今天史学界所说的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序幕。无论是学生还是商人、工人、农民的身份,他们都是中华的国民,都是华夏族的传人,他们渴望着建设自己理想的国家,渴望拥有科学、民主、自由。六月五日,上海工人阶级大罢工,五四运动由此突破知识分子的范围,进入一个新阶段,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上海、天津等经济重要的城市一片瘫痪,店铺不开、火车停运、工厂关闭,整座城市为着为五四运动做无声的抗议,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当权者不得不做出让步,释放被捕学生,免去曹、陆、章三人的职务,学生、商人、工人三者的联合取得了全面性的胜利。而通过这次运动,学生、工人、商人也比以前更加亲近,关系更加密切。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关系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认识到可以依靠他们进行政治运动,工人阶级认识到可以从知识分子那里学习知识、提升自己。这里有一个结论就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后,工人运动开始得到广泛的开展。而这一切一切的初衷,无不是源于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和救亡图存的意识。

这么多年过去,五四运动仍留在我们心中,我想五四的精神应该常驻,提醒人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发扬理性精神,为国家的振兴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北大课堂读马尔克斯 篇2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极美的课文。翻开课本, 细细读来, 如一股清新的微风扑面而来。我想教学这篇课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带孩子进入审美的天地!让我们的孩子感知美、感受美、为美感动, 并进入审美佳境, 从而体会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是这么做的:

一、从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文中从哪些方面着手描写了北大荒, 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二、多媒体播放北大荒秋天全景图, 教师配情感解说词, 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自由、放声读一读课文, 用喜欢的符号划一划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再多读几遍, 并且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令自己喜欢?再让有相同喜好的同学自由组合讨论:如何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自己喜欢的北大荒的一个方面。老师扮演游客, 学生以不同形式带老师游览北大荒。教师以“品味词句, 想象意境, 训练朗读”为重点来进入理解课文阶段, 引导学生充分地读, 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从而体会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净、小河清、原野闹之美。课堂中我重点把握以下几点:1.从天空、小河、原野来体会北大荒秋天的美丽。2.通过北大荒秋天物产的丰富来感受北大荒的富饶。3.在文中我还让学生想象:根据你们平时看到的天空, 你们觉得一碧如洗的天空应该是怎样的?成片的大豆, 挺拔的高粱, 如果它们能说话, 此时它们会对北大荒的农民伯伯说些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在课堂的结尾, 我设计了两个课外延伸:1.根据课文内容描绘自己喜欢的北大荒的秋天。2.去秋天的田野亲身感受秋天景物的特点,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片段。

这就是教学《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的大致思路。在课后反思时, 我又重新审视了这堂课, 感触颇深!

1. 在课堂中重视学生的朗读。

借“朗读”为手段, 处处把学生推向学习第一线, 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达到读好书之目的。在学习课文前, 多媒体播放北大荒秋天全景图, 激励学生读全文;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跟同学自由组合, 以导游身份创造性读书。让学生一开始就能通过自主实践, 初尝读好书的滋味, 激发往下读的欲望。

2. 朗读与表演相结合重情。

课文2-4自然段通过对天空、小河、原野的描绘, 勾勒出一幅色彩绚丽、丰收在望的秋景图, 结构相似。平辅直叙逐句指导读、会淡化课堂气氛, 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因此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与有相同喜好的同学自由组合, 讨论如何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自己喜欢的北大荒的一个方面。老师扮演游客, 学生以不同形式带老师游览北大荒。学生的朗读与表演相结合。这样不但深刻体会出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而且课堂气氛活跃, 富有情趣。在这个环节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 自读自悟重习惯。

新《大纲》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避免繁琐的分析。在教学课文第5小节时, 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 边读边想象画面, 然后指导学生练读, 充分地读, 此时老师不去阻止学生读, 因为体情悟是一个内化过程。再指读、齐读, 学生读不好时, 教师范读。如“茫茫”一词, 我只是说:你读的还不错, 但是没有把草甸子的无边无际的那种感觉读出来。再如:学生读“……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这句时, 课堂上我只稍加点拨: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北大荒真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啊!同学们边读边想象, 一定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4. 读、做、背结合重积累。

新《大纲》指出:教师要发挥创造性, 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课文第4节主要写了秋天丰收的原野。加之教这一节时学生已完全处于“自奋其力、自致自知”的状态, 学生很想读, 很愿读好。因此, 我采用找中心句, 找重点词, 联系生活实际, 看多媒体动画, 想象, 并将指读、范读、评价读, 再加上做动作读课文的方法贯穿其中, 逐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确实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 体会到课文的思想感情, 感受到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和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 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北大课堂读马尔克斯 篇3

如今,这里更为人知晓的名字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发院)。有人说这里是很多经济改革的思想策源地,有人说这里是足以影响中南海的经济学家“特区”,也有人把这里看成是了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的一扇窗口。

21年前,当林毅夫、易纲、海闻和张维迎等“六君子”在未名湖畔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发院的前身)时,最初的期望就不止于做一个普通的学术机构,而政策研究则一直是其核心竞争力。

当国家智库的概念逐渐浮出水面,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这群几乎清一色接受过系统的西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教育的海归们,却不约而同地聚焦现实中国:研究中国问题,提出中国方案。

引领改革话题

2008年10月25日,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

2012年的冬天,姚洋接替期满卸任的周其仁,成为国发院的第三任院长。

“回顾起来,CCER(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今天的NSD(国家发展研究院)有两个渊源,一个是发展所和体改所,另一个是留美经济学会。林毅夫、周其仁、黄益平和沈明高是发展所的,宋国青和张维迎是体改所的;易纲和海闻做过留美经济学会的会长,其后加入CCER或NSD的陈平、张晓波、刘国恩和林双林也做过留美经济学会的会长。”姚洋总结,CCER和NSD的性格,也是由这两个渊源决定的。

“发展所的传统是很明显的,就是奠定了我们关注中国问题的着眼点,特别是林毅夫、周其仁、宋国青等老一批学者,对后来年轻学者在这个方向的传承有很深的影响。姚洋认为,至于大部分成员都有海外留学背景,这一点却并非刻意,“以后没有海外背景的学者也会越来越多。”

在过去的20年中,国发院几乎参与了中国的每一次改革进程,前瞻性地提出了众多重大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问题,从早期的农村土地改革,老鼠仓的揭露,再到国企改革、电信改革,再到如今的医改、城镇化方案等。

林毅夫、周其仁、宋国青等人在各自领域逐渐成为政策研究的核心参与者。

在姚洋看来,立足现实研究现实问题,再回归学术,形成系统性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引领改革话题,是国发院最核心的优势所在。

“我们是高校里的智库,做的研究和其他智库,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不同,他们是直接服务于政府,而且要提出很多明确的建议,政策性建议。”姚洋认为,国发院以学者为主,特长不在于提出很明确的政策建议,而是要提出长期性、理念性的问题。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摄影/董洁旭

学者的政策主张不能得到决策者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书生不了解“真实世界”,提出来的观点往往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差。

黄益平在国发院出版的新书《北大国情报告:在朗润园读懂中国》的序言中谈到,朗润园就没有这个问题,一些著名教授如林毅夫、周其仁、宋国青和张维迎,不但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而且在改革初期就已经开始从事政策分析。赵耀辉、张晓波等教授多年来一直坚持组织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或者深入基层调研,把脉实体经济状况。在资深教授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教授们积极参与基层调研和政策分析。

至于研究的方向,姚洋始终强调,“完全是各位学者自己的兴趣”。尽管国发院每年要承担很多来自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和国务院的“命题作文”,但多数时间,国发院更偏向于自己的独立研究。学者通过自主的调查、取证、研究,为中央提供报告与建议,以便相应政策做出及时调整。这种自主研究不一定抓取当前热点,但会成为接下来五年的热点。

影响决策

智库需要与政府保持密切的联系才有可能影响政府的决策。有人认为,“关系就是一切”。如果智库专家不能进入政府的会议室、见不到决策者,其影响力肯定会打折扣。

以美国智库为例,绝大多数成功的智库都在华盛顿,智库聘任政府或国际组织离任官员的现象也很普遍,布鲁金斯学会就是一个著名的“旋转门”。

黄益平目前在国发院主持智库工作,在他看来,国内的情形也一样。人们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朗润园的教授们通过一些正式与非正式、经常与非经常的渠道向决策者们提出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并提出政策主张,他们也频繁地受邀参加总书记、总理和各部门包括央行、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和外交部等召集的专家座谈会。

不过,黄益平认为,智库和决策者幕僚有根本的区别,“智库不是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如果把智库研究人员放到决策者幕僚的位置,就很难保持研究的独立性,尤其是当他们的政策主张与现行政策不一致的时候。”

即使是官方智库,也总有独立的声音发出,黄益平举例,官方智库学者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蔡昉、余永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刘世锦等,都独立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政策主张。

“政府关系仅仅只是一块敲门砖,智库的影响力最终还得取决于政策研究的质量。”在黄益平看来,智库研究报告既要求学术严谨性,也需要政策可操作性。学术素养和政策经验二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政策建议的渠道则多种多样。姚洋介绍,“有非常制度化的渠道,比如中办下任务到学校让我们写东西,还有国务院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一些研究安排,还有相对更直接一点的,比如林毅夫目前是国务院参事,负责宏观经济,每个季度要给总理写报告。”

国发院的学者,还被请进中南海,成为“中南海讲师”,李玲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2003年,在美国工作十年的李玲回国,成为国发院的第二代青年学者。李玲回国后,面对的是新一届政府已经展开一轮的医改方案;而非典的突袭,更是将她推上了医改方案的前台。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直是中国政府经济改革的重要智库,进入中心仅三年时间,李玲便收到了政府抛来的“绣球”,受邀给国家领导人讲课。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始于2002 年12 月26 日。自此以后,不时会有各领域领军的专家学者被邀请进中南海,给国家领导人上课。

2006年10月23日,李玲走进了中南海,给领导们讲了40多分钟。她事后回忆,那个“课堂”里有一张椭圆形的桌子,领导人围坐一桌,像学生一样准备好了笔和笔记本,讲课由时任总书记胡锦涛亲自主持,没有人交头接耳,只听见唰唰记笔记的声音。

而另一个更特殊的例子,则是学者“学而优则仕”,直接进入决策层,或者近距离为决策机构提供政策咨询,这一点在国发院尤其明显。

2008年,林毅夫就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成为世行历史上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2013年受聘为国务院参事。海闻先后当上了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易纲走上了仕途,担任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兼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后升任副行长。2015年,黄益平入选中央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国恩和李玲教授是国务院医疗改革政策的重要咨询专家,卢锋教授主持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也长年为财政部提供G20峰会的学术支持。

公共讨论

国发院究竟是怎么发挥政策影响力的?黄益平曾有一个总结:对上报告,对外研讨。对上报告,就是教授跟决策者直接交流;对外研讨,则是就重大问题公开研讨。

“老百姓可能会有误解,作为智库,主要工作是跟高层领导谈话、呈递报告,但这其实不是我们主要做的,最主要的还是影响公众,参与公共讨论。”姚洋认为,多数智库都应该有这种思维,不要总把方式局限在“提一个政策建议就被政府采纳”,“这其实是很少见的,而且领导做决策,也要权衡利弊,看大家如何讨论的,支持和反对的观点分别有什么”。

这种公共讨论的方式影响决策,最近让外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围绕交通部“专车新规”的激辩。

2015年10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新的“出租车指导意见”和 “专车新规”,其中,“专车新规”引发的争议极大,尤其在学界,声讨之声不绝于耳。10月15日晚,国发院的薛兆丰教授牵头主办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政策研讨会。

这个研讨会在前期并未对外公开,也并未邀请交通部主政官员,但让组织方意想不到的是,《暂行办法》制定部门的两位负责人,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出租车管理处处长王秀春捕捉到研讨会的信息之后,也主动前来参会。

研讨会上,观点交锋十分激烈。作为法规的起草者,王秀春在现场表示,“今天来听会本来是听取专家意见的,没想到意见都如此尖锐,自己如同站到了审判台上。”

“交通部官员来之前,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和我们观点的分歧所在。”姚洋坦言,学者们的思维方式还是让官员感到震惊,“最重要的不是观念之别,而是思维方式的不同,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不一定全对,但给政府官员提供了另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

这样的论争,经过媒体的报道和放大,变成了“北大专家深夜‘痛批专车新规,交通部官员不请自来”在网上广为传播,很快成为舆论热点,也给政策制定者带来很大压力。“学者通常不会考虑传播的效果,他就是觉得‘专车新规出来后,实在想要发表一下观点,我们应该开个会,就这么简单。”姚洋坦言,作为院长,如果由他来策划这个活动,他会考虑社会效果,但由学者来组织,则绝对不会考虑,“这也是学者的好处,他愿意做自己的事情,最后影响了公众。”

通过公共政策辩论影响决策层,同时起到很好的公众教育与启蒙作用,从而间接地影响决策和国家发展。

在姚洋看来,这是他最愿意看到的一种影响决策的方式,“如果反过来,学者们说,我们写个报告或者给总理写封信,可能一点影响都没有。总理有可能会重视他们的观点,但达不到这个效果。”

国发院每年还举行大量的公开性的学术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品牌。常规活动有“中国经济报告会”。另一个系列活动是“朗润格政”,由黄益平主持,主要讨论一些公共政策。最大规模的是“中国经济年会”,国发院代表中国智库,与美国相应的智库沟通交流,对两国问题进行探讨。

学术特区

2008年,林毅夫即将离开中国经济中心赴任世界银行。在离开之前,他办了两件事,一是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更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更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心的发展已经不局限在经济领域,尤其是在中国,研究经济不可能不研究政治。第二件事,是要选择一位新院长,而周其仁是一致被看好的人选。为了说服周其仁,林毅夫最后找来杜润生和王岐山才做通了周的工作。

“北大的传统是,发表意见的人多,但做事的人少。”姚洋坦言,整个北大面临的问题就是选不出干部来。

2012年,经由林毅夫、周其仁、宋国青的三人小组推荐,姚洋成为了国发院的第三任院长。在姚洋看来,他们选择自己的理由是,“他们还是需要有一个能做事,有点担当的人吧。”

经历了21年发展,国发院既有传承,也有变迁。“林毅夫是创始人,他最初的梦想是把国发院做成一个类似KDI(韩国国际政策大学院)这样的政府的咨询机构,以经济为主的智囊。但在高校不容易实现,但他设计了很多制度,一直传承下来。”姚洋说周其仁在任期间,为国发院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很多物质基础,例如承泽园新区的国家立项和拨款,在内部管理也进行了很多改革。

而姚洋接任后,则将智库建设提到了与教学科研并重的地步,明确提出,国发院未来的目标是建成类似哈佛大学的肯尼迪学院,再加上即将创办的“南南学院”,“未来在人才培养上,要培养跨越政、商、学三界的人才。”

2015年12月,国家公布了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的名单,共有25家智库入选,北大国发院成为首批高端智库之一。在姚洋看来,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肯定。此外,国家将在第一年给予1000万的资金资助,对国发院也是实际的支持。

而无论如何变迁,深度集成民主和包容理念的“教授治院”始终是朗润园最核心的制度灵魂。

姚洋举例,国发院有自己的章程,章程的制定和修改,都必须经过国发院全体教师的投票表决,还被很多地方拿去当成范本。所有大的发展方向,比如国发院要承办南南学院,也要由全体教师讨论。如果有很多反对意见,就不能做。学术委员会的权力也很大,所有关于学术的规章制度都由这个学术委员会来制定,包括课程的设置、学生的培养方案、教师的职称评定。

“这一点,和北大的理念是一致的,在北大,所谓的校长、书记、院长,都是服务的。在全国高校里,只有北大真正做到了。”姚洋以北大招人为例,由各院系将候选对象上报人才评估小组,小组的成员全都由教授组成,而且人员经常变更。他们的投票是最终决定,校长也无权更改结果。

“过于强调制度化,将迅速扼杀朗润园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完全没有制度,朗润园将陷入混乱。在变革与连续之间持续平衡的艺术,是朗润园无法回避的核心议题。”国发院的汪丁丁教授曾经撰文如此评价。

“国发院从成立之初就是‘特区,工资待遇和人事制度,都很特殊。例如,国发院所有进来的教师,从讲师开始,都可以带博士。”姚洋说,这些制度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后来在一些院系中推广,“在博士的师生比方面,我们这里是老师比学生多,每届只有14个博士生,但有带博士资格的老师有36人,主动权完全在学生这里。”

学者们的自主权也很大。“教授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做得好会有一个小团队。比如刘国恩教授,他有一个二十多人的团队,在外面租了房子,有自己的经费支持,每年还需要向国发院上缴一定的经费。”姚洋说,在刘国恩离开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时,清华也在同一时间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去组建一个学院。但刘国恩还是选择了国发院,因为可以做自己的事情,而且没有行政压力,“那些不想当官,只想做自己喜欢的学术,同时又能产生政策影响力,这样的人会选择国发院。”

薪火相传,朗润园关注中国问题和政策研究的学术取向也在深刻影响着新一批的年轻学者。“年轻学者,在当上正教授之前,仍然要做很好的学术研究,要证明自己。”姚洋坦言,国发院对年轻学者的要求很高,一定要在某一个领域有扎实的研究,要做到出类拔萃,在各自领域成为有影响力的人物,“在那个年龄段和领域里,至少要成为排名前五的人物,否则说话根本没有影响力。”

除此以外,国发院更鼓励年轻教师心里都要有一个现实关照,做的研究必须有意义,要跟中国现实高度相关,“年轻老师来这里,都必然接受这种理念”。

汪丁丁曾提出一个设问,二十年来,是一群有着怎样品格的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朗润园里营造着以精神共同体为理想形态的社会网络。他的答案是,“人品与学品兼顾、传统与创新兼顾、以公共政策基础为主要研究领域”是朗润园深厚的文化基因。

获奖理由

在过去的20年里,这所智库参与了几乎每一次的中国改革研讨,在国企改革、电信改革、股市治理、新农村建设、土地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等诸多领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一些政策建议更是直接被政府所采纳。这个机构既是科学研究的自然延伸,也是全体教师践行经世济民理念的体现。如今,它已经被公认为世界知名的智库之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前身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读《站着上北大》有感 篇4

“曾经燕园学松柳,何处落脚不成材”,这是北大校长周其凤在2012年本科毕业典礼上发出的感慨,是谁让他说出如此发自肺腑的话,是一位保安,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年轻人。

他叫甘相伟,07年9月2日,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北大学子一起,踏进了他心目中的圣地—北京大学,不过不同的是,别人是新生,而他是以保安的身份来北大就职,每天面对过往的学子和教授,让相伟心中那颗不安分的种子开始生长,保安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修行,一次难得的升华,每一份工作都可以充分利用学习资源,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他处在保安位置,在教授和社会知名人士面前,并没有感觉自己低人一等,相反虚心请教,去旁听讲座,常人认为北大课堂与一名保安毫不相干,而相伟却将宝贵的学习资源收入囊中。

他的自传读后受益匪浅,颇有所感。父亲早逝,从苦难中走出的相伟,用血泪为我们书写了一位不屈的人,一个不甘于向命运低头的年轻人,因为每一段痛苦的经历都是一份难能可贵的财富,生命也只有经历磨砺才能激发潜能,生命的确贵在有痛可受,正因为此,他才如此珍惜当前的工作,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常言道: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所处的位置,而是你朝向何方,步履沉重也要一步一个脚印,需要一种从苦难中磨砺出的坚持,锲而不舍的决心,即使自己处在团队的最低层,也要有奋发向上的动力,善于从领导或同事身上发现闪光点,取长补短,以此激励自己。勤能补拙,知识改变命运真的不是一句空话,我们更需要看清空洞价值观,一种忽略了自身价值而一味寻求包装的价值取向,即使得到了社会地位也是稍纵即逝的。

相伟的拼搏历程也体现出一种创新理念,出生不重要,所处的位置不重要,但你的方向和方法是重要的,如果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相伟一辈子都只能是个保安。在确保工作顺利完全的情况下,更应该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在站岗的休息时间去旁听讲座,相伟抓住了别人没有抓住的学习机会;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价值,并善于总结自身未完善之处,需要一种创新思维对当前处境进行分析以至改观,这也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更好体现。人不可能尽善尽美,但不断自我完善也能体现 人生的辉煌。

读《 摇着轮椅上北大》有感 篇5

在六角丛书中发现这本书时,像发现了一个宝物。上北大是多少莘莘学子的梦想。但寥寥无几的人圆了这个梦想。是谁摇着轮椅居然上了北大?何许人也?他有三头六臂吗?好奇心让我打开了这本书。只翻了几页,看了几行,我就决定买下这本书。

这是一本我几乎流着泪的书。我被书中的主人公深深地打动了。书中讲述的是一位叫郭晖的女孩由于医生误诊在她11岁时成了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之后自强不息最后考上北大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生的故事。以前知道国外有海伦凯勒,国内有张海迪,他们身残志坚的故事曾多少次的激励过我。但这个叫郭晖的女孩给了我更大的心灵震撼。她和我同岁。对比她和我的履历表,在她的生命的转折点我想在自己做什么。我多少次抱怨过命运的坎坷和不公。现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命运之神待我并不薄。命运只是给我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而命运却给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教师读书心得www.gzzongjie.cn/xdth/jsdsxdth/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作为一位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我惭愧,我上了四年大学并教英语至今也没真正读过几本英语原著,原来推荐学生读简易读物书虫系列我也买了一套。本想自己通读之后再找原著读。一切的一切由于懒而未能如愿。我瞅了一眼书架上的书虫我发现他们在嘲笑我这个英语老师的才疏学浅。而郭晖她读了许许多多的英语原著。在她考博的最后80天里她居然读了30 多部英语原著。她只是在小学三年级学会了26个字母和几句简单的英语问候语。之后在与病魔做斗争的过程中都是她自学的。更令人敬佩的是她精通五门外语:英语,日语,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闲暇的时候,她就做在轮椅上,坐在电脑前,轮换着用几种语言与国内外的朋友们聊天。

作为一位英语教师我惭愧。一路语法学下来和教下来的我口语颇烂。多少次想改变,想自学走遍美国和新概念英语提高英语口语的书。一切的一切由于懒而半途而废。我不用瞅他们就知道他们在嘲笑我这个英语老师的蹩脚英语。我大学四年因无自信没去过一次英语角。当老师后也想给学生搞个英语角活动但都因自己的蹩脚英语缺少底气而泡汤。而郭晖她自学完英语专科之后,她在英语角出现后由于她流利的口语别人问她“您是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吧,地地道道的美式英语。”随后她就成了英语角的核心。只要她一出现,大家都围住她,与她对话。她靠磁带,录音机和课本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英语环境。为了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她每天听美国的VOA 和英国的.BBC电台广播,听不懂,就使劲儿听,录下来反复听。听懂后,再凭记忆口述给自己听。

我为给她误诊的医生们感到惭愧。真的是庸医误人啊。书中提到有些都是权威医生和权威医院。令人气愤的是由于误诊给她治瘫的医院毁掉了所有的证据。一个做医生的良知何在?一个医生的医德何在?一个医院的社会责任何在?

庸医误人,庸师呢?同样误人啊!我反思自己我是庸师吗?

我为太溺爱她的母亲感到悲哀。她的母亲很伟大,为了给她看病买不起洗衣机,十指都洗得变形了。可母亲也流了多少次后悔的泪水。由于跳远没掌握好方向,郭晖的右脚陷进了沙坑里,左脚则落在了坑岸上,左膝盖顺势磕在了地上,她感到钻心般地疼了一下。她母亲帮女儿换秋裤时,偶然发现女儿的左膝盖上有一处红肿,樱桃般大小。她母亲心疼得直唏嘘,她实在不忍心女儿有半点伤痛。第二天是周末,一大早,她母亲便拉着女儿向医院走去。如果不去医院,也许用不了几天,孩子的腿伤可能就会自愈的。可这一去,便把唯一的女儿引向了一条黑色的不归路。我也曾是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我知道溺爱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不利。我奉劝天下的父母亲:请千万别溺爱自己的孩子!

也许有人会说,要不是她不是高位截瘫的话,她不会这么出色。我需要问的是,假如你和她一样高位截瘫的话,你会这么出色吗?看了这本书我为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感到悲哀。我们不懂得珍惜时间,不懂得珍惜挫折,不懂得珍惜生命。

在北大课堂读马尔克斯 篇6

弗兰克尔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本书第一部分叙述了弗兰克尔的集中营经历,第二部分阐述了他的“意义疗法”。本书不仅适合于心理学爱好者,也适合面临挑战希望寻找生活意义的人们。

拖延心理学 [美] 简·博克/ [美] 莱诺拉·袁

你想要向拖延的恶习开刀吗?这两位加利福尼亚心理学家在她们治疗拖延者的实践中精准地捕捉到了拖延的根本原因。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减轻拖延,更好地享受生活。

梦的解析 [奥地利]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被誉为精神分析的第一名著。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找破了几千年来人类对梦的无知、迷信和秘感,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的奥秘。不管你是否对心理学感兴趣,这本书都会带给你看待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新的视角。

宽容 [美] 房龙

在宽容与不宽容之间,宗教以血腥和仁慈维护着它几千年的统治,更迭变幻、不滞不流。从众神的黄昏到好奇的人,从宗教裁判所到新天堂,从耶稣基督到布鲁诺„„历史席卷一切,也记忆一切。而在这一切之后,始终不离其左右,是利益抑或是人性?这是一部宗教的历史,一部宽容与不宽容的历史,也是一郜人性血腥与进步的历史。文图之间,《宽容》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历史。

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 莫提默·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

你会阅读吗?莫提默·艾德勒告诉你,阅读并非那么简单。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本书介绍了阅读的三个层次,对每个层次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读书用手册。

影响力 [美] 罗伯特·B·西奥迪尼 影响力是改变他人思想和行动的能力。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你乖乖地把金钱捧上„ 人们对影响力的运用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当一个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来时,你的反应就会不知不觉地从负面抵抗变成积极合作,你为什么会说“是”,这一转变中究竟蕴涵着怎样的心理策略? 《影响力》这本妙趣横生的书可以告诉你。

政府论 [英] 洛克

《政府论》英国约翰·洛克的政治著作,出版于1690年。本书可视为政治学的研究范畴,但对法学研究而言,此书亦属必读之列。《政府论》汇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学思想,不仅使洛克成为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对于后世的现实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楼梦

曹雪芹

如果说每一个西方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那么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他自己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本书以宝黛钗三人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开了一个繁复盛大的封建大家庭的世界。远不止此,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都在此体现,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都在书里看到了他们想要看到的,古代的人情世故所有的一切也让我们这些二千年传统文化的共享人感到如此地接近。

设计心理学 [美]唐纳德·A·诺曼

本书是对产品设计感兴趣同学的必读书。诺曼博士本书中强调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哲学,提醒消费者在挑选的物品,必须要方便好用,易于理解,希望设计师在注重设计美感的同时,不要忽略设计的一些必要因素,因为对于产品设计来说,安全好用永远是竞争的关键。虽然本书讨论的是日常用品的设计,但是其思想同样适合于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建议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阅读。

小王子 [法] 圣埃克苏佩里 圣埃克苏佩里是一个传奇飞行家,他的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看到了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记下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本质的言语、本真的视角,也带给许许多多人感动和向往。

策略思维

迪克西特 /奈尔伯夫

耶鲁大学教授奈尔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迪克西特的这本著作,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打理一宗生意,该和谁结婚,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要不要竞争总裁的位置,都是这类决策的例子。这本书不仅适合对博弈论感兴趣的同学,也同样适合所有希望让生活决策更有条理的同学。

无价 [美] 威廉·庞德斯通

为什么免费的巧克力让我们疯狂?为什么百老汇剧场里价格越高的位置卖得越火?为什么100 万美元带来的愉悦感,400万美元才能让它翻倍?为什么议价时,一定要抢先报价,而且一定要狮子大开口?威廉·庞德斯通告诉我们答案:价格只是一场集体幻觉。如果你想了解价格的奥秘,就来读这本书吧!

浅薄 [美] 尼古拉斯·卡尔

“谷歌在把我们变傻吗?”当尼古拉斯•卡尔在发表于《大西洋月刊》上赫赫有名的那篇封面文章中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开启了人们热切渴望的期盼源泉,让人急于弄清楚互联网是在如何改变我们的。卡尔在本书中阐述了他对互联网时代的看法:互联网会在现代人的心智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本书会让你看到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的另一面。

定位 [美] 艾·里斯/杰克·特劳特

20多年前,美国《广告时代》杂志约请年轻的营销专家里斯和特劳特撰写一系列有关营销和广告新思维的文章,总标题就是“定位的时代”。系列文章刊载之后,引起全行业的轰动,定位成了营销界人人谈论的热闹话题,经作者之手送出的文章就达12万份之多,由此开创了营销理论全面创新的时代。20年过去,定位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营销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本书适合所有对商业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史记

司马迁

“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柳宗元

”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梁启超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面对这本记录着中华之根的煌煌巨著,你还等什么?

社会契约论 [法] 卢梭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于1762年写成的一本书。《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伦理学

斯宾诺莎

《伦理学》一书是斯宾诺莎一生哲学思想的结晶。该书所阐述的实体、属性和样式的学说,是17世纪西欧先进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总结。它肯定了唯一独立存在的自然物质实体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整体,坚持了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的唯物主义观点。斯宾诺莎《伦理学》一书所阐发的哲学思想在近现代欧洲哲学史上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黑格尔就曾经明确地提出,要研究哲学,就必须首先作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马克思在他的哲学著作中,也经常把斯宾诺莎作为近代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杰出代表。

目送

龙应台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作者平淡朴实的文笔、真诚深挚的情感和传统现代的思考,都让人感觉身心放松、恍若相通,值得一读。

欢乐的经济学

戴维·亨德森

这是一本通过对作者亲身经历进行生动有趣的分析,向读者普及经济学思维、传达自由至上理念的书。本书的作者是一名专业经济学家,致力于传播自由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理念。

一九八四 [英] 乔治·奥威尔 这一部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个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雪国 [日] 川端康成

年轻的少年在多雪的岛国与两个女子,发生了平淡的故事,然而川端康成笔下唯美的情景与诗意的语言,让这本书打动无数人心灵。空灵境界,遥远人物,哀伤故事,是川端康成的永恒主题。《雪国》中东方式的虚无充满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而人物的描绘又带给人强烈的真实感。

孙子兵法

孙武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

Facebook效应 [美] 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本书叙述了Facebook如何从哈佛的宿舍里萌发,创始人的内讧,权力之争,如何放弃华盛顿邮报的投资,怎样争取到第一个广告客户,而第一轮融资又如何获得一亿美元的估值„„ 作者近距离地采访了与Facebook相关的人士,其中包括Facebook的创始人、员工、投资人、意向投资人以及合作伙伴,加起来超过了130人。这是真切详实的访谈,更是超级精彩的故事。Facebook 作为一个传奇企业,值得所有希望了解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同学深入了解。

历史研究

汤因比

汤因比在本书中将人类史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以极其宏大的视角展现了诸多文明的成长、碰撞、融合的历程,在这一令人着迷的历史画卷中,作者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学知识和哲学睿智为读者带来了吸收知识和进行思考的快乐——这本书或许言辞难懂,但并不晦涩,对于一个想借上帝之眼来看人类古今历史的人,这本书是最合适的选择之一。

论美国的民主 [法] 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这本书是世界学术界第一部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著作,也是第一部论述民主制度的专著,19世纪最著名的社会学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之一。

资本论 [德] 马克思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研究各种学科的知识分子都应读读这部巨著。

长尾理论 [美] 克里斯·安德森

本书讲述了互联网时代如何改变了长尾的经济价值。本书中阐述,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hits)的头部; 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misses)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比如,亚马逊网络书店的销售额有四分之一来自于排名10万之后的书籍。本书适合所有希望了解产品与市场的同学阅读。

理想国 [古希腊] 柏拉图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城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第地一,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该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在提问与回答、定义与反驳的过程中锻炼哲学思辨的能力,深入钻研其中重要的哲学问题,同时也能得到一种对其优美文体的享受。

菊花与刀 [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菊花与刀》的前身是一份研究报告——作者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写的有关日本的研究报告。后来在原报告基础上加上前后两章,即成此书。此书于1946年发表后反响巨大,亦成为日本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因其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60多年后依然长销不衰,成为文化人类学的典范之作,是了解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民族的绕不过的经典读本。山海经

中国先秦古书,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中国的许多传统故事根源都在《山海经》之中,其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代又一代士人的启蒙书籍,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回溯本源所应当读的。

经济学原理 [美] N.格里高利·曼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现代社会中经济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所有的大学生都该懂点经济学,而这本书无疑是最受欢迎的经济学入门经典。

悲惨世界 [法] 雨果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试图赎罪的历程,融进了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文中真实的故事,丰富的人物内心和故事包涵的深刻意义,使读者们都体会到作品有一种深远的分量感,也让一代代的人深深感动。

芙蓉镇

古华 古华借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芙蓉镇上,一个人称“芙蓉姐”的漂亮女人胡玉音在“四清运动”及“文化大革命”中的坎坷遭遇,向我们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数十年间整个国家的人所承受的痛苦和欢乐,更重要的是后来人对这些事情痛苦和欢乐的思考,教会我们不要忘记。

平凡的世界

路遥

这一本呕心沥血写成的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路遥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代表展开了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故事的广阔和深刻可谓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可读的书之一。

老人与海 [美] 海明威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故事。海明威电报式的简洁有力的写作风格,“冰山”原则指导下的荡人心魄描写,都在这片文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海上捕鱼老人的拼搏、勇毅、不屈服,让每个人心中都波涛汹涌。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法] 古斯塔夫·勒庞

这本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出版。在书中,作者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考察了群体的特殊心理与思维方式,尤其对个人与群体的迥异心理进行了精辟分析。二战中日本普通民众如何变成丧尽天良的战争机器,“文革”中的单纯学生又为何会作出那许多丧心病狂的举动?个人到群体的变化总是叫人难以理解、难以置信,此书的解释,或能稍解你的困惑。

红与黑 [法] 司汤达

年轻人于连一步步向上爬却最终跌落谷底,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之父司汤达借此批判法国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赤裸裸的斗争。与此同时,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写作风格。

资治通鉴

司马光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这本书毛泽东亲自批注了十七遍,你呢?

战争论 [德] 克劳塞维茨

本书作者亲身参加过普法战争和法俄战争,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他的思想还受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很大影响,这为他研究战争理论和写作此书提供了有利的主客观条件。作为西方军事史上的理论名著,它甚至受到过恩格斯和列宁的好评。正是这部著作最早提出了“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这一著名的公理。

惠普之道 [美] 戴维·帕卡德

《惠普之道》是惠普公司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所写的创立惠普公司的故事,本书文笔通俗简练,前半部分叙述惠普公司的创业经历,后半部分阐释惠普公司的价值观、宗旨与做法。惠普公司是硅谷的纪念碑和常春藤,惠普公司以其健康的绩效、良好的企业环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书阐释的“惠普之道”被许多卓越的企业所效仿,本书是所有对创业和企业管理感兴趣的同学的必读书。

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是一本艰涩难懂的书,通篇充满了怪异的人和离奇的故事,马尔克斯用马尔克斯在书中溶汇了南美洲特有的五彩缤纷的文化。他通过描写小镇马孔多的产生、兴盛到衰落、消亡,表现了拉丁美洲令人惊异的疯狂历史。在这本书中隐藏着许多关于拉美世界和现代文明的思考,其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的结合,以及深入独到的笔力文风,使其成为文学史上巨著。

人性的弱点 [美] 戴尔·卡内基

“世界成功学第一书”,戴尔·卡耐基被称为美国“成人教育之父”,他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他讲述的许多普通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不管成功学有怎样的缺陷,这些故事对于处于迷茫中的同学无疑是一种指引和帮助。

爱的艺术 [美] 弗洛姆

爱情是大学期间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心理学家弗洛姆这本著名的《爱的艺术》一定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弗洛姆认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希望从这本书中得到追求攻略的同学往往会失望,但是如果你静下心,就可以从本书中读出爱的艺术的真谛。

正义论 [美] 约翰·罗尔斯

罗尔斯在《正义论》当中提出了关于正义的两条原则:第一条是所谓平等的自由原则,即每个人应该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第二条原则包括差别原则与机会平等原则。前者要求在进行分配的时候,如果不得不产生某种不平等的话,这种不平等应该有利于境遇最差的人们的最大利益,就是说,利益分配应该像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倾斜;后者要求将机会平等的原则应用于社会经济的不平等,使具有同等能力、技术与动机的人们享有平等的获得职位的机会。

心理学与生活 [美] 理查德·格里格 本书是心理学的入门经典,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这本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人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的读物。

玩偶之家 [挪威] 易卜生

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伴随着一系列事件,她与丈夫海尔茂的矛盾逐渐激化直至两个人分手。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易卜生高超的戏剧创作手法也在这部著作中得到体现。

生命是什么 [奥]埃尔温·薛定谔

理工科学生大概都对薛定谔耳熟能详,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撰写的《生命是什么》更是一本伟大的科学人文经典。这本书专为生命科学的门外汉书写,内容通俗易懂,历史证明这本书成为了推动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适合于任何希望增进科学素养的同学阅读。

西方的没落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是著名史学家斯宾格勒上世纪初创作的一部史学巨著,素有“历史博物馆”之称。在书中斯宾格勒从宏大的文化比较形态学的角度以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文化,细致考察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毁灭的过程,通过对西方文化的精神逻辑和时代症状的描述,预言西方文化终将走向没落。

论法的精神 [法] 孟德斯鸠 公认的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最深远地影响了历史的作品是哪几部?人们可以很轻易地说出亚当施密的《国富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以法律为中心,又遍涉经济、政治、宗教、历史、地理等领域,内容极为丰富。《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张法制”、“三权分立”等理论,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成为了美、英、法等国的立国之本。

人的潜能和价值 [美] 马斯洛等

一个广为人知的理论认为,人脑有上千亿个细胞,其中98.5%-99%的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大约有1%-1.5%的细胞参加脑的神经功能活动,这说明人的潜能有极大的发挥空间。《人的潜能和价值》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人的潜能和价值”讨论的论文集。主要选录了马斯洛等有关人心理学价值观点的文章。这本书中收录了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在心理学、管理学等众多领域影响很大。本书是希望开发自身潜能和价值的同学所必读的一本好书。

麦肯锡方法 [美] 埃森?M?拉塞尔 《麦肯锡方法》披露了麦肯锡小心守护的一系列管理技巧——那些可以帮助任何水平的任何人像麦肯锡顾问一样思考的工具。这是一套你可以应用在任何社工、实习、团队管理中的方法,像你的咨询顾问一样,为你指出通向成功的解决方案。这是从事咨询行业的必读书,也是希望丰富管理素养、提升自身领导力的同学的良好参考。

人月神话 [美] 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本书是软件工程领域的名著,为人们管理复杂项目提供了颇具洞察力的见解,既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也有大量的软件工程实践。如果你有志从事技术领域的管理工作,或者面临领导团队的工作,本书是你的必读之书。

共产党宣言 [德] 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

《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堪称“红色经典”中的经典。一个老外,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这片西方媒体眼中“土匪聚集的地方”,去真正了解一下“土匪”们的革命精神,去了解一下是什么让他们战无不胜,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结果,他的文字影响了千千万万的有志青年,使得延安成为那个时代的灯塔。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它的光芒和力量依旧还在。特别适合想窥探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文艺青年拜读。

自私的基因 [英] 里查德·道金斯 这是一本关于进化论的书,但是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获得关于人类行为的许多启发。道金斯使用“自私的基因”来表达基因中心的进化论观点。这种观点和基于物种或生物体的进化论观点不同,能够解释生物体之间的各种利他行为。

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一部美学史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或者说,在那些看似抽象的理论背后,我们所感受到的乃是各个时代人类精神脉博的跳动,这是一种精神的还乡历程——请跟随朱光潜先生来一次西方美学的精神漫游吧。

激荡三十年

吴晓波

本书记载了1978-2008年间中国的企业变革,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作品,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

人间词话

王国维

清末文史学和考证学的大师王国维先生留给了我们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这是一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文学批评著作,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西方哲学史 [英] 罗素

本书作为西方哲学史的教科书,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划分方式,讲述的是从公元前6世纪以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非一个卓越的人做的孤立思考”,罗素对哲学史的权威论述使这部书成为每个人案头必备的哲学读本。

非暴力沟通 [美] 马歇尔·卢森堡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二月寒。不正确的沟通方式不仅会导致对他人的伤害,也会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卢森堡博士在本书中揭示了那些长久被人忽视的沟通障碍,并总结了和谐有效的沟通方式。无论是同学之间、恋人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非暴力沟通方式都能帮助你进行有效的沟通。本书的内容非常易懂和实用,穿插出现的沟通练习帮助你随时演练书中的沟通原则,对于困扰于沟通的同学们,本书是不可不读的好书。

高卢战记 [古罗马] 凯撒

《高卢战记》叙事翔实精确,文笔清晰简朴,历来很得到爱好罗马历史、拉丁文学和军事史等各方面人物的推崇。凯撒所写的《高卢战记》,共七卷,记述他在高卢作战的经过,从公元前58年至52年,每年的事迹写成一卷。凯撒死后,他的幕僚奥卢斯·伊尔久斯续写了第八卷,以补公元前51至52年的空缺。因此,《战记》又成为记述这些地区情况的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它对高卢和日耳曼各地区的从氏族公社逐渐解体、到萌芽状态国家出现这段时间里的政治、社会、风俗和宗教等记述,成为我们研究原始社会和民族学的重要依据。

国富论 [英] 亚当·斯密

《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本书之一,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这部著作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后来的经济学家基本是沿着他的方法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这部著作也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

怪诞行为学 [美] 丹·艾瑞里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本书告诉你,你的非理性冲动都是有经济学支撑的!丹·艾瑞里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揭示了我们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果你是一个冲动消费的同学,希望了解为什么自己会那么做,你该看看这本书,它会解开你的谜团。本书没有任何门槛,没有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同学也可以从中收获甚多。

批评官员的尺度 [美] 安东尼·刘易斯

这本书可以带给你一场理性精神的洗礼,是一次寻访理性的旅程。也许法律制度是不同的,文化源头是不同的,但是对理性的追求是人类共有的美德。不仅是新闻还是法律工作者还是普通读者,只要你想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你都可以而且应当把这本书当作一本政治启蒙书。

大败局

吴晓波

这本书展示了国内著名企业的失败之路。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年代,无数的机会令人心动,一个伟大品派往往在一瞬间便打造而成;这也是一个冒险的年代,未知的风险又令每一个人不寒而畏,成功者往往在一瞬间灰飞烟灭。这本书与《激荡三十年》一样,是了解中国市场所不可不读的书。

全球通史 [美] L.S.斯塔夫里阿诺斯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广为流传,可谓经典中的经典。听听阿诺德汤因比的评价吧,“《全球通史》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是一种思想武器,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重的精神危机;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未来,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对于这本被选作北大历史系教材的历史名著,真的值得深度阅读。

失控 [美] 凯文·凯利

这《失控》,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是一部思考人类社会(或更一般意义上的复杂系统)进化的“大部头”著作,书中提到并且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对于那些喜欢思考的的同学来说,阅读此书必然会开卷有益。

通往奴役之路 [英]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 这是一本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经典名著,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哈耶克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因此,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本书适合对政治经济学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黑客与画家 [美] Paul Graham

本书是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 的文集,主要介绍优秀程序员的爱好和动机,讨论他们的成长、对世界的贡献以及编程语言和工作方法等所有对计算机时代感兴趣的人的一些话题。书中的内容不但有助于了解计算机编程的本质、互联网行业的规则,还会帮助读者了解我们这个时代,迫使读者独立思考。本书适合所有互联网创业者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也适合一切对计算机行业感兴趣的读者。

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 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浪潮之巅

吴军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在这些公司兴衰的背后,有着它必然的规律。本书不仅讲述科技工业的历史,更重在揭示它的规律性。这是一本讲述 IT 行业历史的经典著作,作者吴军博士曾是 Google 公司的搜索专家,本书值得所有理工科学生和商科学生好好阅读。爱因斯坦文集 [美]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文集分三卷,前两卷选编了爱因斯坦的论文以及科学哲学的论述;第三卷选编了爱因斯坦的社会政治言论,反应他的一般的世界观、人生观等价值观和他对所经历的历史时期重大政治事件的看法。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杰出的思想家,也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文集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思想,是不可多得的科学人文读物。

牛奶可乐经济学 [美] 罗伯特·弗兰克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这不是一部让人读得头疼的教科书,而是一部点滴生活小智慧合集。作者擅长用经济学方法将生活中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是一部没有阅读门槛、却能从中获得生活智慧的另类经济学书籍。

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

梁启超曾带来维新改革的先声,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文化人和学者,《饮冰室合集》是目前比较详备的梁启超著作集,也是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重要材料。先生的生平,先生的品格,先生的思考,都将带给我们今天的年轻人不一样的启发。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德] 马克斯·韦伯

资本主义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综合体,它还有着特殊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意义,其所呈显的特征处处和某种宗教上的伦理态度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现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本书从文化的角度考察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探讨近代资本主义在欧洲而不是其他大陆发轫和发展的根源,让读者看到隐藏在制度背后的精神力量,从另一个视角来重新认识这套西方花了数百年时间才酝酿出来的资本主义生活秩序。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明末清初,有位伟大的思想家说: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他主张“无君”。这就是我国近古代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爱国者黄宗羲。他的《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民约论》还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明夷待访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权,对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影响很大。本书的民权思想,一直影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邹容和陈天华等等。对于这本书,我们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捧之阅读。

性趣探秘

戴蒙德

这不是一本房中术秘籍,这是一本严肃书籍。《性趣探秘》力图解释人类的性行为是如何演变为现在的模式,包括女性的绝经期、人类社会中男性的角色、离群性交、为取乐的性交,以及女性乳房早于发挥喂乳功用时的隆起等。一些我们看来再自然不过、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中,隐藏着生物进化的奥秘。本书语言平实,适合对生物进化论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枪炮、病菌与钢铁 [美] 贾雷德?戴蒙德

在北大课堂读马尔克斯 篇7

要想更深地分析什么是“虚假需求”,则在心中必须对其对立面“真实需求”的基本涵义理解透彻,因为虚假是相对于真实而言,真与假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两者互为前提而存在。那么,马尔库塞认为在什么意义上人的需求才是“真实需求”?

1、“真实需求”的涵义

正如马尔库塞在书中所言“只有那些无条件地要求满足的需求,才是生命攸关的需求——即在可达到的物质水平上的衣、食、住。对这些需求的满足,是实现包括粗俗需求和高尚需求在内的一切需求的先决条件”。 (1) 因此,马尔库塞认为的“真实需要”实际上是人在生活中维持生活必须的那些需求。同时,马尔库塞还谈到,“归根到底,什么是真实的需求,什么是虚假的需求,这个问题应该由个人来回答。……只有当他们能自由地做出自己的回答时,才能这么说。只要他们不能够自主,只要他们被灌输和操纵(下降到他们的本能上),就不能认为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他们自己的。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任何法庭都无正当权力决定个人应发展和满足什么样的需求。” (2) 因此,在马尔库塞看来,他并非是因为“虚假需求”的内容的虚假而感到不满,他不满的实际是这样一种需求所形成的一种背景条件,也即是对这种需求是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下培养而形成的,而并非是人们真正需要,而去自主获得的。人只有在自己获得自主性的时候才有真实表达自己真实需求的可能,而在现代文明的工业社会,人们的思想受着统治阶级的控制,他们获得的一切自由和需求都是被动的。

在现代工业社会,真与假的矛盾在不断尖锐,“真实需求”在逐渐沦丧,而归根结底,马尔库塞认为这与工业社会中的技术水平是脱不开干系的。

2、“虚假需求”产生的根源和条件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也对技术进步的理想状态做了一番描述:“‘进步’并不是一个中立的术语,它是有特定前进目标的,这些目标是根据改善人类处境的种种可能性来确定的。发达工业社会已接近于这样一个阶段,那时它的继续进步将会要求从根本上破坏现行的进步方向和组织。当物质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达到所有基本的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而必要劳动时间又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一阶段就到来了。由此出发,技术进步就会超出必需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它曾作为统治和剥削的工具并因而限制了它的合理性。” (6) 马尔库塞的希望是技术的进步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使人们获得自由。但残酷的现实并非如此,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的只有是资本家源源不断的财富,而丧失的却是人们的自由。马尔库塞说:“在技术现实的构造中,决不存在着作为纯合理的科学秩序的东西,技术合理性的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 (7) 这段话指出了,发达工业社会盛行的是在“技术合理性”这一貌似中立的伪装下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政治统治技术。由于其“合理性”,控制力比以往大得无可估量,这意味着社会对人统治的范围较之以往大得无可估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成为决定人的生活的操纵系统,人的日常生活也都被置于技术的控制之下,同时人的需求领域也被纳入其中。

在现代工业社会技术不断进步的前提下,生产力不断提高,因此也随即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现象。而资本家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害,于是消费便变成了一种新的生产力。那么如何使生产的产品得到消费?社会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使个人屈从于强加给他的需求或者说是一种已异变的生活方式。并且这种需求是在社会政治和技术控制下的“强迫性消费”。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消费背离了其本来的意义异化为“强迫性消费”———社会必要的控制装置———不断唤醒人们的需求去争购商品,不断地扩大人的“基本需求”即将奢侈品转化为“必需品”,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与人的生存无关的“虚假需求”。这就是马尔库塞想要揭露的“虚假需求”的制造。

最后,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工业社会,这些事情在资本家的运作下,以一种看似自然合理的手段在逐渐进行和推进。人们逐渐丧失分辨“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的能力,将“虚假需求”看成了是自己的“真实需求”,把浪费变成需求,破坏变成建设,满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二、“虚假需求”的危害

通过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在需求领域的种种病态性的剖析,不难看出其中所隐含的“虚假需求”所带来的危害。

1、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

在技术进步的发达工业社会的大环境下,出现着一种奇特的现象,生存的需求似乎已经不再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以代之的似乎是以追求物质享受作为自己的第一需求,人们似乎是为商品而生活,由商品决定人活动的本质和格局,本该是处于第二位的生活资料,似乎取代了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存在变成了为使生产出来的商品得以消费而存在了。人们受各种传播媒介的影响,去购买商品,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并且认为这些商品是在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结果却使得人们成为了商品的奴隶,商品成为了人们的主人。人类主体与它所创造的客体之间的角色颠倒了,原本只是生活手段的商品获得了生活目标的地位,主体与客体的地位完全颠倒了。

2、“单向度的人”出现

马尔库塞认为,正常社会中的人本应当有两个“向度”或“维度”, 即肯定社会现实并与现实社会保持一致的向度和否定、批判、超越现实的向度。但当今的工业社会,已然变成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它不许这个社会反对意见的存在,压制人们心中的否定、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 因而使这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 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在科技发达的工业社会里,在资本家的运作下,大量的消费品不断的出现,人们的需求不断的得到满足,从而使人们感到幸福、安定。但是马尔库塞清楚的认识到,这仅仅是表面的繁荣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而是一种虚假的幸福。正像前面所论述的,人们的需求有“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而发达的工业社会并没有真正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人们在虚假的需求得以满足的情况下过着安定的生活,逐渐失去了对现实问题的反思、超越、否定、批判、拒绝的内心向度。”⒀

三、“虚假需求”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理论虽然还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即完全否定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但对我们来说还是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1、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暗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国家出现了空前繁荣富裕的景象,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很多人开始对资本主义社会唱起了赞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马尔库塞却看到了这样的社会繁华只是表面的现象,它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在资本家的运作下,人成了物的奴隶,整个社会盛行一种拜物主义的风气,“虚假需求”的满足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资本主义社会给人满足与需求的仅仅只是物质上的需求,但是剥夺的却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

2、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马尔库塞认为:“技术使人的不自由处处得到合理化。人要成为自主的人、要决定自己的生活,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同时将其“虚假需求”批判理论的锋芒指向了科学技术本身,把资本主义的社会罪恶归结为科学技术,但是我们并不能完全认为技术带来的只是负面的效应,因为科学技术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如果合理应用科学技术,发挥其积极效用,对社会的发展还是有其必不可少的积极作用。要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则必须端正科学技术运用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兼顾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和人文意蕴,使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从而使人类避免产生“虚假需求”,防止人类最后沦为科技的附属。

3、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潮之中,发达工业社会出现的这种社会弊端,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需要学习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但是对于这种腐败落后的社会风气,这种对“虚假需求”过度追求的现象,必须坚决抵制,防止其在我国滋生、蔓延。和谐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文本的思想,而在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理论中,就特别重视对人的深切关注。而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缺少的恰恰不是商品,而是精神上的关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使人与物的主体颠倒,更不能出现人为了物而存在的景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发达工业社会不断提高的生产力,使人们摆脱了物质匮乏的境况,但通过对马尔库塞“虚假需求”理论的分析,我们必须理智地看待资本主义社会发达的物质景象,不能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必须认清好现实,确定好发展目标,借鉴其积极意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摘要: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于1964年发表其代表作《单向度的人》闻名于世。该书揭露了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 对人的存在、人的解放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本文基于他批判理论中“虚假需求”理论作为切入点展开评述, 对“虚假需求”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 揭示其理论现象的危害性, 并揭示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虚假需求,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注释

1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p7

2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p7

3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p16

4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p143

上一篇: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下一篇:老师晋升职称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