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反思北大(共6篇)
留学美国,反思北大 篇1
[转贴]留学美国,反思北大
[转贴]留学美国,反思北大文章提交者:ACS0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www.kdnet.net留学美国,反思北大 作者:美国亚洲文化学院 艾蓓达 我在美国学习的第一件事,是基本的讲和写;第二件事,是如何读文献;第三件事,是如何做一个自由的人。回过头来看,北大究竟欠缺了什么? 我向往北大差不多有十年,又在北大学了四年本科物理。北大百年校庆之际,很有一些感触。据我的观察,北大的毕业生谈起母校来,总是以调侃批评为主;而清华、科大的毕业生谈起母校来,总是以赞美为主。北大百年校庆之际,众多的校友已经唱了不少赞美北大的颂歌,北大更是藉着人民大会堂大大地张扬风光了一番。所以我想在此做做恶人,品评一下今天的北大和北大人,以维继母校长久以来的自由和批判的传统。北大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我想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体会。在北大学的课,不可谓不深不难。四年中的三年,都是在苦读中渡过的。我念书的那几年,读书仍旧是校园里的头等大事,入校时本系的毕业分配竟然是按照成绩挑选。北大理科本科的课程,差不多已经是美国研究生的课程。北大物理研究生的入门课程如高等量子力学,可能连美国名牌大学中某些专业的物理教授都没学过。所以北大的本科毕业生到美国念研究生和考试,并不费力气。可能是基于同样原因,中国大陆留学生在美国念研究生课程并不费劲,因此而自傲并瞧不起旁人的人挺多。但是在北大的几年里,我对科学的经验只是考试和做题,不要说没有学到如何做科研,听过多少科学报告,就是如何查文献也基本没有学过。有外宾的科学报告总有把门的,大四以前根本没有资格进资料室。顺便提一句,北大的科技文献大多是盗版影印的,最新的也是半年以前的;导师不签字,研究生连复印机使用不成;从图书馆借英文科技书一般都是精装旧板,署着“燕京大学”的名,被同学们戏称为“珍本善本科技书”。现在北大似乎建了许多华贵的新楼,我但愿新瓶装了新酒才好。 我在美国学习的第一件事,便是学习基本的讲和写。语言的听和写其实不是主要的问题,语言的内容才是主要的问题。我们大陆留学生说话,总有《人民日报》的底子,哪怕说点儿简单普通的事,也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弄点什么理论来打底充气。所以在美国,搞文科的学“后现代”那几套最轻车熟路。某些北大的老师,爱在芸芸学子面前,将科学讲得高深莫测,用哪本教材和指定哪本参考书也是攀比的题目之一。实验课也是涵盖得越多越好,哪怕学生们其实是在机械地照单照做照抄。比照一下生动活泼的美国的普通物理,放任自流的物理教学实验,中国的普通物理一上来便是抽像的教条,既像《易经》又像《圣经》。我在美国,才学会如何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讲和写得简单易懂,领略到科学的精神其实就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表述得简单易懂。不信你便去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报告,再去听听研究生的资格口试,一定前者易后者难。可能,讲和写的方式便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精神,我们的老祖宗们便喜欢引经据点地把简单的想法复杂化和神秘化。同样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中国的“阴阳五行说”便要比西方的“原子说”要艰深博大得多。不仅说话不同,学习的方式也不同。一般地讲,北大的专业课程总是很难的,老师课堂上往往一句废话也没有,同学们下课便是“消化吸收”和做作业,学得好不好也是看考试成绩来定。不仅学生如此,老师也是如此。在国内参加科学报告时,我经常看到老师们如众星捧月般簇拥着科学名人,几次看见因为一个不深入的提问,台下问的人灰溜溜地无地自容,台上讲的人趾高气扬地不屑一顾。偶尔听到老师谈老师,也是某某于某年某日向某个名人问了某个愚蠢的问题,或者是某某曾受到过某位名人的赞赏。一切有点像武侠小说里高手对掌,一口气喘不对便要粉身碎骨。想必在北大呆久了,在专业上沉默是金;偶尔一开口,也一定要点到穴位上。所以,在北大的几年里,能听到的科学报告很少,倒是关于气功的讲座很多。总之,北大在做学问上,“认真”和“宽容”调和得并不好;学生和老师,在科学的领域里,精神上是不太自由的。在美国上课,便要轻松得多。课堂上有问有答,老师如鱼得水,学生妙语连珠,彼此汤姆、彼德地称兄道弟。即使是荒诞不经的问题,老师也要藉机引申一番。的确,科学上有什么是坏的问题吗?我们如果让中国的“杞人”一直忧下去,不怕他忧变了天--中国便可能是牛顿的故乡和爱因斯坦的故乡。美国学生一般没有中国学生知道得多,问的问题也天真;但好的学生往往能问出好问题,让老师大大地引申一番兴奋一场。和好的美国学生一起上课,仿佛是在看别人在做有趣的猜谜游戏,自己因为预先知道了答案而只能旁观,心中充满懊恼和羡慕。美国学生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他们十分热爱自己的专业,比如学生物的从小便做野外观测,案头常常放有自己幼时亲手采来的标本,有的假期依然重操旧业;学物理的十分熬得住,四十出头一无所有依然热忱不减。而决定中国学生所学专业的其实是高考分数和毕业分配,所以中国留学生们在这里一有风吹草动便纷纷跳槽转业。也许过多的知识让我们早熟了,失去了在科学上的童贞和热情。现在,看看国内教育更加起劲地制造小天才和小专家,我但愿中国未来的人才别个个都是小老头了。当然,美国并非到处如此,一般工学院的课堂风格便比较近似于国内。可能,这也正是美国工业界在高科技上拔尖的人物中,工学院科班出身的人并不多。总之,这种培训式的教育严格训练出来的人中,在科技上勤恳有用“成名”的挺多,开辟新路“成家”的不多。在美国听名人演讲也是如此。名人孤单地来,孤单地去。并不因他有名,台下问问题的人便显出胆怯。在美国,自由的含义之一便是尊重每个个体,哪怕他是多么默默无闻。相反,在中国做个孤独的普通人,是最危险和最寂寞的。一个人稍微在某件事上与众不同一点,便可引祸上身。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便是尽量消灭自己的个性,多往人多的地方站。中国近代史上运动来运动去,一大原因便是大家因恐惧而跟着形势走。在中国做学问,也要依附成理;大学各系里的老师往往都是本校本系毕业的同门,学术上以校为派。在美国学界,年轻人总想独树一帜,弄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来玩玩。留校教书被当做“近亲结婚”而被人不齿。热爱自由的人说起话来,当然少有顾忌而充满个性,即使说的是科学上的术语。我在美国学习的第二件事,便是如何读文献。中国式的读书最适合用来读课本和考科举。书中的每一条都是真理、因为每一条都可能被考到。老祖宗传下来的读书方法是:读书要以书为主,掌握了一个“正确”的理论体系,就是掌握了真理本身,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真功夫,都在“秘籍”里一般。迷信理论体系,也是我们中国的特色之一。我们几千年曾捧着孔孟之道不放,孔孟不行了,便去找其它的主义;找到了马列主义,便当做救国的真理;后来又去弄民族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类玄学。“现代化”便意味着当官的都要去弄文凭。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被官方奉为学科学的指南,反过来大学里同学们昏天黑地的看佛洛伊德、康德、尼采和萨特的理论体系,把它们当作“救国救民救自己”的武功秘籍。在北大,“科学”是被当做“真理”来看的。更不幸的是,在中国的其他地方,“科学”是被当做“技术”的工具来看的。而“技术”更是搞“政治”的工具,比如芝麻大一点成果,甚至是抄袭照搬引进别人的,也要和政治联系上、和民族的尊严联系上。而林林总总的科学文献中,有对的,有错的,所以读科学文献,要怀疑、要分析、要推理、要就事论事、和要旁敲侧击--要“不信邪”,要以“我”为主。美国的研究生课程中,读文献才是重头。发展快一点的学科,如生物,研究生课程常常没有教科书,只有文献,甚至于象听科学报告一样,十几位老师轮流传,每个老师讲他那一方向的科研,留一堆令人头痛的文献。美国教育体制似乎并不在乎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在乎给学生一个分析信息的方法,“少谈主义,多谈问题”。我因转学生物物理而旁听了一年的遗传学,就是这种风格;第二年正式选课时,发现内容已经有了许多更新,文献有一半是新的。有的老师还要故意给学生指定“牛屎”文章请学生分析,让学生上上大当,让我们明白即使是科学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和撒谎的地方。遇到问题,美国学者的第一本能便是想想“图像”--想想已知的事实的前后顺序,而不是像我们中国人那样开始一头扎进理论体系,或是象俄国人那样开始解方程式。在美国,一个好的研究生不光要做好项目,还要会看文章、能拿主意、懂得究竟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并能放眼未来。而一个研究生如果只被动地读导师指定的文献,他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最多只能成为一个科学上勤勤恳恳的跟屁虫。可惜,读文献的意识在我们中国留学生中并不十分强烈,许多人一说便是个人手头的项目做得有多好,但对其它人在做什么却所知甚少。在西方,“科学”不是从理论体系开始的,而是从事实和信息开始的;人与理论体系的关系是自由平等之下人人玩理论体系、而不是像在中国那样理论体系一直在玩人人。我这里并不是说理论体系在科学上不重要,而是说理论体系不应管得过宽过细,成为独裁人的思想的东西。在西方,“真理”是被当做“科学”来看的。半个多世纪以后,我终于理解了北大老校长胡适忠告要“少谈主义,多谈问题”的苦衷。 我在美国学习的第三件事,便是如何做一个自由的人。 记得在北大参加“草地沙龙”时,那时北大学生对北大不自由的一致定义便是:一、要上政治课;二、晚上要熄灯;三、早晨听大喇叭;四、食堂太定时……在美国几年后,我对自由的理解完全变了,自由不是无法无天、随心所欲、或是御风而游、心驰神想等等。自由包涵着义务、责任、尊严、尊重、法治、平等、和社会的公正。自由不再是一种个人的状态,自由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公德。首先,自由的第一要素便是平等。如前所述,我觉得国内的教学是在培养科学上的奴仆门徒。那么国内的科学研究又如何呢?我有一个很有天赋的同学,在北大跟一位有名的学者做研究生,常常私下抱怨老师管得太严了,不容任何不同的想法,当研究生简直就是在当计算器和仪器的按钮。对学生的不尊重发展到这样的一种程度:个别老师在做关键的研究实验时,要把自己的研究生请到门外站着。不仅当学生的没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尊严,当老师的也没有;小小的名气便是瞧不起他人的基础,四十多岁头发都斑白了还被叫做“小某”、还要去给别人当助手,连独立开课也不被允许。与此相比,在美国立志从事科学研究的中国留学生便要幸运得多,一上来便能挑大梁,两年以内便在最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人很多。同样的中国人,在海外当当响,在国内窝窝囊,我想制度是主要的原因。美国的研究生导师一般只给学生提供钱和给项目上开个头,其它由学生自己去闯去做。学生遇到问题,老师给出点子和打气。学生做不下去了,老师帮忙转向。学生和老师是十分平等的。有几次我和导师有学术上的分岐,两人拍着桌子对吵--我的导师平时是一个非常温文和蔼的人,也是学术上一个方面的权威--如果导师见的确说服不了我,便与我共同分析一下我的方法会不会损坏仪器、浪费过多的经费和耗费过多的时间,然后让我自己去试去体会。果然有一半时间上我最终明白导师的意见是对的,但是也有一半时间上我能向导师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导师这时便很是高兴,认为我为项目带来了突破。几年以来,我与导师既有争论的时候,也有共同庆贺的时候,导师真心地希望我能超过他,师生的情感日笃。美国人一般十分尊重有主见的人,更看重能坚持正确己见的人。当然,导师和学生也可能有利益上的冲突。本系与我同届有一位中国学生,不到三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的课题,但他的导师不让他马上毕业,阻挠、并在他的论文答辩上使坏。该同学一状告到学校,结果不仅他顺利毕业、由系主任推荐找到了不错的博士后,而且他三年来的成果属于他个人、而与他的导师不再有关联。所以,自由的第二要素便是法治保障下的社会公正。表面上“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有《反垄断法》和《遗产法》等限制个人财富和自由的立法,就是为了保障个别人的影响力不过度地干涉到社会公正。相反,在法律上少数民族可能拥有更多的个人权利,美国的新闻也更加关注社会上的弱者和受害者。退一步讲,美国是一个自由的社会,在一个地方呆得不痛快,大可换一个地方继续干。所以,我认为北大校友卢刚几年前枪杀导师和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全体并杀及无辜的行为,既是卑鄙的和残忍的杀人犯行为,又是对“自由”的完全无知--而不是象网上某些自封的“爱国狂”所说的那样是个“自卫”的“爱国”的行动:因为他杀了不认同他的美国白人。自由更加重视个人的`尊严和个人的责任。我国司马迁在伟大的《史记》里,为重信义、一诺千金的人专门做了一篇《刺客游侠列传》。反过来看,几千年封建独裁之后,在中国做重信义、一诺千金的人,便如做刺客一般。解放以来,中国有那么多的民族苦难和政治运动,敢于仗义直言的人是那么少,他们和他们家人的结局一般比三千年以前战国时代的刺客更加悲惨;相反,随波逐流落井下石迫害他人的人是那么众多。在我,刚上学便开始学写“在马路上拣了五分钱”、“给军属李奶奶挑水”式的日记,写过无数的决心书和誓言,批判过无数一无所知的人和事,背诵过无穷无尽的政治答题。统治者的心态,是即使不能给年轻人洗脑,也是要把他们变成不敢说实话和负责任的胆怯的小骗子--对于习惯撒谎的灵魂们,重信义、看事实、定量办事的个人,便如刺客一般;按塞万提斯的说法:侠士和好主教大人的故事使胆怯的小市民心安理得,因为他们不会武功不是主教也就不必去想着打抱不平。所以我们一旦到了一个自由的世界里,应该检讨一下个人灵魂深处撒谎的习惯。我到美国的第一个震惊,便是美国人对“撒谎者”的极度鄙视。个人的言行一致、前后一贯,是美国老百姓判断一个人的“试金石”。几年以后,可能是被“西化”了吧,我对许多同胞的办事方法实在不敢恭维。比如这几年国内的TOEFL和GRE成绩越来越高,许多人便另辟蹊径,给教授写决心书式的自荐信,言辞诚恳、声情并茂;并千方百计找到在这里素不相识的校友做联系人;其实一面已经在暗中着手转校和转专业;来了不到一年,便神秘失踪,把系里和恩师急得团团转--以为出了什么刑事案件;其人千里之外打个电话过来让联系人去给他擦屁股和邮寄行李,苦劝之下也绝不给系里和恩师打个电话说明情况和给联系人留个电话号码。言而无信过河拆桥,这样做其实很伤人心,许多教授已经立誓不从中国大陆招研究生,一些系开始象防贼一样地防大陆来的留学生,老生再也不愿给新生做联系人。其实在美国,转校和换专业是天经地义、受法律和校规保障的。许多人这样做的小算盘,只是多拿一、两个月资助。撒谎的习惯,也被一些人带到科学研究里。有些人对于导师的所有要求,一概满口答应,下来便造数据和程序输出,从并不工作的仪器里也能得出最好的结果,仿佛是在国内做学生实验一般。在民主的社会里,真正的自由是无法“法定”的,多数自由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默契。而撒谎的人是无法让别人信任的,我们不尊重自由的结果将是做为整体地失去部份自由。我个人有时觉得在美国最受不了的“妖化”,便是被别人在内心深处当做说谎的种族。 我常常想,北大究竟要为过去的历史事件负怎样的责任。不错,北大也许是中国最民主和自由的地方,但是北大似乎欠缺了什么。从北大发起的历次政治运动,几次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历次要求民主与自由的政治运动里,冲锋陷阵的都是年轻的学生。而当你一旦看到这些运动的领导者,都是一些刚上大学的“青少年”,你便不再奇怪这些运动非理性的特征和悲剧的结局。北大的中年老师们曾一再向学生们灌输民主与自由好的理念,风雨既来,他们怕受连累连“幕后”也不愿当,只愿自成一体高谈阔论;风暴一来,纷纷去讲学问做聪明人,使少数敢于坚持社会责任感的老师这样突出和孤独--所以我觉得北大的老师们并没有尽到全部的历史的责任。作为学生来讲,在运动高潮自己对前途也迷茫,就不该再去号召老百姓们去做什么,让群众去为自己铺路和堵枪眼,把人民当作做政治实验的小白鼠;北大的学生们也把历史当成作戏,十分追求戏剧效果,一旦不如意就丢开不管,对于历史也是不够负责任的。自由的人真正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和他人的工作。我记得中国有一位受尽苦难的老歌唱家,在北大某年校庆时,带着对北大深深的敬意来为北大歌唱,他人老了,一个高音没有唱准,立刻引来台下一片嘘哄之声;我因恰巧坐在前排,而看清了他眼中老花镜后的泪水;不知有多少读此文的北大校友还记着这一幕 所以有时我生气地觉得,北大八十年代的民主热与自由热,不是出于对基本人性的追求,而是出于时尚的偏好。现在,坦率地说,我与九十年代的北大校友很有隔阂,因为他们一般不太看重我们八十年代这一批人视为基本人性的东西,而谈得更多些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人性上不同,和站在纯粹民族主义立场上的“中华抱负”。几年以来,在与“洋人”们的交往上,我深切地觉得“老中”和“老外”在人性上是相通的,相信众生平等、世界应该大同。而我的许多同学和同胞,在这里不读书不看报也不与洋人交往,却天天大肆批判别人,一直生活在“受迫害”的臆想里。在北大时人人大谈特谈自由与民主,我们那一代的大学生大概个个如此。而一旦到了民主与自由的社会里,大家往往热衷于破坏与滥用民主与自由的体制。举个例子来说,留学生一般都是自费生,拿W-2津贴,照理该交税。但大家不交税的办法五花八门,理由也很多很充足:虽然我拿W-2津贴,但我认为这是奖学金不用交税;美国反正钱多,不缺这一点;我已经交过税了--我的科研比钱对美国更重要;我将来“要回去”,我应该从现在就享受公费生的待遇;美国反正花钱白养黑人西班牙人白人,为什么不能白养几个中国人;美国不是讲人权吗?它就应该讲我的人权,养养我。聪明些的到中国城请人代办偷税。而中国留学生有了小孩却要拿美国的社会福利,因为我们是在养“美国孩子”。有绿卡一定要拿,因为“美国需要我”。来探亲的父母若有病,送到急诊室不要签任何字,让社会福利和教会出钱……其实,讲“人权”的社会里的许多好处,都是别人奉献给你的,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之一,便是在自由公开基础上的“公益”二字。税收是按照民主方式定的,在法律监督下使用。也许分配制度不是尽善尽美,但对个人,它不仅提供了比独裁更公平的机制,而且也给个人充分的抱怨修正的机会。如果大家都像某些同胞那样只会索取不奉献,占便宜只嫌不多,那么再好的社会制度也是要垮台的。 “以恶度人”的态度,也被许多同胞用来看美国。美国人笨,做题和考试远不如老子;我们偷税、不讲公德,不是也有美国人这么干吗?美国人让我们上学,不就是想将来靠着我们压榨我们吗?同胞们关起门来私谈,说白人多是男盗女娼,称黑人必叫黑鬼,但对任何对中国人的不利评价都要跳,动辄就是“围堵中国”“妖魔化中国”等帽子。别人说了什么、是不是事实,有多少是事实,都不重要,只要不是正面报导就不行。说实话,每个人到了海外,都有一段对有关祖国的事过分敏感的时期,因为在我们的爱国教育中,有着过多的“受害教育”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民族至上”的旧货,从未客观地分析看待中华民族历史上与其它民族的关系,而一直把自己当做别人的家长和恩人。近年来一些同胞到美国并千方百计地留下来,似乎就是专门留在这里“恨”它的。如此,不仅美国先进的东西学不到,中国落后的东西也看不见;留学爱国的目的又在哪里呢?
留学美国,反思北大 篇2
所谓“讲义费风波”, 指的是1922年10月由部分北京大学学生拒绝缴纳讲义费所引发的风波。此时, 距离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已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这场风波可以说是不大不小, 不过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 影响甚大。
胡适日记中收录了与此次风潮相关的不少文献资料。根据胡适日记中的记录以及蔡元培向教育部所提出的辞呈中的描述, 大致可以厘清当时所发生的事情。1922年10月17日下午, 几十名学生到会计室请愿, 要求取消讲义费, 结果造成骚动。第二天上午, 又有几十名学生拥到校长室, 要求立即废止讲义费。[1]10月19日, 蔡元培向教育部提出辞呈;随后, 北大总务长蒋梦麟、庶务部主任沈士远、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出版部主任李辛白、数学系主任及教授冯祖荀等, 均于当日刊登启事, 宣布“随同蔡校长辞职, 即日离校”;北大全体职员发布《暂时停止职务宣言》。[1]蔡元培的断然辞职令学生大为震惊, 他们也立即召开全体大会, 并在《晨报》上公开发表宣言:“我们大多数固然赞成废止讲义费, 然而激烈行为却绝对不能承认……为保存最高学府计, 一致决议挽留我们平日所信仰的蔡校长。”[1]时任北大教务长的胡适与诸多教授在北大评议会与学生干事会之间积极斡旋, 终于达成决议:开除冯省三;要求本校全体学生各以书面向各系主任声明曾否与闻暴动;暂行继续授课。在学生方面接受评议会决议的前提下, 蔡元培答应收回辞呈, 回到北大。至于讲义费, 后来自是不了了之。
至于被开除的学生冯省三, 时为预科法文班山东籍学生。有关冯省三在这次风潮中的表现, 史学界仍然存在争议。胡适在日记中记载, 冯省三自认当日确曾说“大家到会计课去把讲义券烧了”!又曾说“我们打进校长室去, 把他们围起来, 把这事解决了”![1]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冯省三只是被无辜牺牲的“替罪羊”, 参与其中的人都心照不宣而已。例如钱玄同就曾经说:“真正的主谋者早已经销声匿迹了, 省三是临时去看热闹的人 (自然他也不免夹七夹八地说了几句话) , 大家快要散完了, 他还不走, 于是他就得了开除的处分!”[5]鲁迅更是为他写了一篇深刻的题为《即小见大》的文章。
这是一次似乎并不怎么值得注意的风波。然而, 被牵涉到这个小插曲中的三位大名鼎鼎的人物——蔡元培、胡适、鲁迅, 他们对这次风潮的看法以及反应, 他们的不同的关注点, 可堪玩味。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
1.“学生暴动”——蔡元培
“‘你们这班懦夫!’他很气愤地喊道, 袖子高高地卷到肘子以上, 两只拳头不断在空中摇晃。‘有胆的就请站出来与我决斗。如果你们哪一个敢碰一碰教员, 我就揍他!’”[6]这是蒋梦麟先生在《西潮·新潮》里面记录的蔡元培先生的反应。一贯以温文尔雅、谦和君子形象示人的蔡先生这个时候显示出了他的另一面, “另外一个蔡元培”的风貌。看来, 这次风波显然触及到了蔡元培先生认为是“底线”的一些东西。
1922年10月19日, 蔡元培向教育部提出辞呈, 指出“废置讲义费之事甚小, 而破坏学校纪律之事实大, 涓涓之水, 将成江河, 风气所至, 将使全国学校共受其祸。言念及此, 实为痛心”[7]。经过几方斡旋之后, 蔡元培同意回校复职。10月25日下午4时, 北京大学召开全体师生会议, 蔡元培发表演说:“我这一回的辞职, 有多数的人都说我‘小题大做’。但是我对于十八日的暴举, 实在看得很重大。”[7]蔡元培指出, 这是一种“蔑视他人人格, 也是放弃自己人格的举动”, 希望学生和校方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感情, 以使学校不至于在精神上被破坏。他对学生对“现在政治上的失望与改革的热诚, 激动人的神经”表示理解, 但是, “把学校当成试验革命思想的地方, 把对于政府的观念移用到学校里”是不可不改正的。
蔡先生如何会对这样一件事情大动干戈, 对冯省三如此地“不宽容”, 一方面, 可能真如川岛所回忆, 有激于冯省三挡在校办门口与之汹汹而言而对其印象太深[9], 校长的权威受到挑战;另一方面, 或者还有如胡适所言的“疑心生暗鬼”[1]的成分。然而更重要的是, 分析上文所引用的蔡元培先生的两段话, 我们不难发现蔡先生对学生运动的微妙看法。
蒋梦麟写道, 关于“五四运动”, 蔡先生无意鼓励学生闹学潮, 但是学生们示威游行, 反对接受《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条款, 那是出乎爱国热情, 实在无可厚非。至于北京大学, 他认为今后将不容易维持纪律, 因为学生们很可能为胜利而陶醉。他们既然尝到权力的滋味, 以后他们的欲望恐怕难以满足。[6]这虽是一家之言, 却也有值得玩味之处。蔡先生主张教育独立, 思想自由, 学术自由, 但这并不等于没有规范;而且学生们在尝到政治斗争的甜头之后, 如果无限膨胀, 那将演变为大多数人的暴力, 进而威胁大学的发展。
2.“异端”与“过激”——胡适
胡适在日记中详细地记录了此次风潮的经过以及自己的看法。他在日记中表明自己很是反对评议会所做出的“要求本校全体学生各以书面向各系主任声明曾否与闻暴动”的决议, 认为这一条含有“用全体辞职为执行纪律的武器”的意思, 是极无道理的。[1]在他的日记中, 还记录了来自学生一方的反对意见, 说是在10月19日的学生会上, 就有学生批评蔡元培“不应立即恝置不理, 任职员宣告停公, 而置吾辈学业于不顾”[1]。同时胡适又致力于向学生解释:“大学的危机, 悬于一发;此一条若不能执行, 则大学必致破坏不可收拾。大学只有此一条生路, 而这一条生路全在你们的身上。”[1]他积极奔走, 在学生与学校中间寻求解决方案。
饱受美国民主议事程序熏陶的胡适在心目中对学生自治另有一套看法。10月23日, 胡适在与蔡元培和随其辞职的教授聊天时, 主张学生应组织自治会, 以各班代表为众议院;以每系1人 (13系, 甲乙部预科, 共15人) 及每年级1人 (6年) , 共21人组织参议院。[1]这一提议遭到蒋梦麟的反对, 怕学生被人利用, 又怕学生捣乱。胡适表示无法理解反对者的心理。10月25日, 胡适又继蔡元培复职演说后发表演说, 认为清末的学潮比现在光荣得多, 因为那时的学潮“不徒破坏, 而能建设”, 希望北大的学生“能从学校建设的方面着想, 慎勿因细小事故不便于自己便尔骚动”[1], 以求稳固学校的基础。可见, 胡适可以容忍学生们有“异端”的思想, 而且可以通过民主的议事程序表达出来, 但并不赞成学生们“过激”的行为, 根本之计仍在“建设”。
3.“谁为牺牲者祈祷?”——鲁迅
“北京大学的反对讲义收费的风潮, 芒硝火焰似的起来, 又芒硝火焰似的消灭了。其间就是开除了一个学生冯省三。这事很其奇特, 一回风潮的起灭, 竟只关于一个人。……凡有牺牲在祭坛前沥血之后, 所留给大家的, 实在只有‘散胙’这一件事了。”这是鲁迅发表于1922年11月18日《晨报副刊》的名为《即小见大》的文章。这个时候, 轰动一时的讲义费风波已经平息下来, 冯省三被开除, 蔡元培先生复职, 一切似乎都已经风平浪静。但是鲁迅的心中却无法平静下来。
鲁迅知道冯省三是世界语的拥护者和宣传者、向上有为的北大青年。“讲义费风波”之后, 周氏兄弟都对冯省三进行了多方关照。1923年5月10日, 在鲁迅的日记中还有“省三将出京, 以五元赠行”的记载。
翻阅《两地书》, 我们可以看到, 1925年5月18日, 被卷入女师大风潮的鲁迅重提“讲义费风波”:“提起牺牲, 就使我记起前两三年被北大开除的冯省三……牺牲为群众祈福, 祀了神道之后, 群众就分了他的肉, 散胙。”[17]孤独的个人为群众献祭, 这种“散胙”的悲哀在鲁迅心中萦绕不去, 鲁迅看到了独异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遭遇, 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鲁迅习惯于在事情发生一段时间后, 事态慢慢平息下来之后再穿过表象, 思索其中的深意。他曾经说过, “我的习性不大好, 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 这是鲁迅的深刻处, 也是他的刻毒处。鲁迅由已经平息下来的“讲义费风潮”思索到国民性的问题, 发现大多数民众仍然处于愚昧和麻木之中, 不仅经常“遗忘”为民众做出牺牲的“先行者”的功绩, 甚至还在有意无意之中参与了对“先行者”的迫害。而这些问题, 在鲁迅留学日本的7年里, 已经不时地跃动在鲁迅心头了。
三、忽回首, 念往昔
1. 留学德国——“教育独立”与“学术兴国”
1907年5月, 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前往德国柏林, 习德语、编书。1908年, 蔡元培入莱比锡大学听讲, 在3年内共修了约40门课, 平均每学期6门, 课程主要涉及哲学、哲学史、心理学、德国文化史、文学、艺术等。[18]1910年12月, 由蔡元培翻译的包尔生的《德意志大学之特色》刊登在《教育杂志》上。[19]由此, 蔡元培开始对德国的大学进行了系统的关注与研究。游学德国, 对蔡元培的影响可谓是多方面的。这不仅促使他在伦理学、美学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 尤其重要的是, 他亲身感受到了专制国家中的思想自由、教育独立以及德国大学对学术和研究的重视, 意识到德国大学在德国历史社会中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简言之, 即“教育独立”与“学术兴国”。
蔡元培留德4年, 深受德国大学模式的影响, 并“用德国经验改革北大”[20]。在德国大学模式中, 教育独立是其中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以洪堡教育思想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大学模式遵循学术自由原则, 主张研究、教学和学习的自由, 并尽量排除或减少国家对大学事务的介入。在“五四运动”之后, 蔡元培明确指出:“思想自由, 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德意志帝政时代, 是世界著名专制的国家, 他的大学何等自由。那美、法等国, 更不必说了。”[7]对教育独立于国家、政府的干预的要求可见一斑。不过, 我们往往容易忽视的一点是, 在蔡元培眼中, 学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不应成为学生宣泄爱国激情与组织集会的场所。“若学生中实有迫于爱国之热诚, 情不自已者, 不妨于校外以国民之资格自由参加, 万不可再用学生名义, 尤不可再以学校为集会之机关”[7]。教育独立于政治, 同时学校也不等同于国家, 这一点, 蔡元培在“讲义费风波”过后, 回校复职的演说中有明确的阐述。
此外, 正是受德国模式的影响, 蔡元培的主张由泛泛的“教育救国”发展到“学术兴国”, 并强调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等精辟的断言掷地有声。因此, 对大学中此起彼伏的学生运动, 蔡元培心中不能不时时潜藏一种隐忧。之所以对“讲义费风波”如此“小题大做”, 实在是因为他把这次学生运动视为无理取闹与一种“暴动”, 青年学子将学校作为革命运动的实验场, “专心学术”与“研究学问”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2. 留学美国——自由女神
1910年8月, 年仅19岁的胡适考取了留美官费生的名额, 由上海登轮赴美, 由此开始了长达7年的留美生涯。离开祖国时, 胡适还只是一个徒具少年意气的毛头小伙。胡适于1910年9月到美之后, 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学习农学、文学, 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杜威学习哲学, 1917年6月离开纽约, 经日本回国。离美之前, 年仅26岁的胡适已经接受了北京大学教授一职的聘请。[23]留美7年, 胡适不仅在这个充满着朝气与自由的新兴国度中贪婪地接受新知, 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在1913年5月至1914年5月间任世界学生会会长, 多次演说、游历;1912年11月发起组织“政治研究会”, 旨在研究世界政治[24];同时他还深入思考民主政治、文学革命以及实验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的问题, 在学术方法以及心理气质上都逐渐浸染上一层深厚的“美国精神”的色彩。这些经历对胡适日后的观念看法以及行为选择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1912年, 胡适刚到美国的第二个年头, 恰逢美国大选, 胡适亲历其中, 感受到美国的民主政治, 并显示出了极大的政治热情。1914年2月4日, 胡适前往绮色佳城之“公民议会”旁听[24];1914年7月1日, 胡适再次前往旁听[24]。这两次“旁听记”, 一方面加深了胡适对“市民之踊跃从公”的政治热情的感受, 同时也让他亲身体验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议事程序、共和平权之精神, 并在胡适精神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激励着他日后不断为构建真正的民主与自由而努力。正是由于在美国留学时接受了一系列民主议事程序的正规训练, 掌握了最为文明也最为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议事程序和谈判规则, 胡适在处理学生与学校的矛盾等问题时, 便显得更为从容。
同时, 在1915年中日矛盾日益尖锐, 国家局势进一步恶化, 留学界的反日情绪与爱国热情激荡之时, 1915年3月19日夜, 胡适作《致留学界公函》指出, “吾辈之责任乃是读书学习”, “作些冷静、客观之研究”[24]。虽说书生意气十足, 可也反映出了胡适志在长远“建设”的愿望。
3. 东渡日本——“精神界之战士”
1902年3月, 鲁迅由官派东渡日本留学, 先是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再到仙台医专学习医学;后来又返回东京, 住在公寓里修德文、看杂书、翻译、写文章, 直至1909年8月回国。[28]在留日的大多数时间里, 鲁迅只在名义上是个学生。学校的课程, 不管是弘文学院的日文, 还是仙台医专的物理、化学、解剖学、组织学、德语等, 似乎都没有给鲁迅带来特别大的影响。留日7年, 对鲁迅影响最大的, 也许正是当时日本作为西洋思想文化“中转站”以及当时东京所积聚的反清革命浪潮的特殊环境, 正是这些, 影响到鲁迅前期思想发展的一些重要方面。
1903年2月, 鲁迅剪掉发辫, 寄“断发照”送给同乡好友许寿裳, 并题有《无题》诗: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荃不察”出自屈原的《离骚》。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灵魂在暗夜中的坚守。远离祖国、留学异国的爱国者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自己的同胞, 同时又深感不为他们所理解的哀伤与孤独感。至于直接导致鲁迅做出“弃医从文”决定的、著名的“幻灯片事件”, 也具有一层深深的隐喻意义。在日本的课堂上, 鲁迅通过幻灯片看到了自己的同胞被杀害以及民众的愚昧麻木。鲁迅在这里扮演的是一种既“入乎其内”又“超乎其外”的角色。一方面, 鲁迅关心自己的同胞, 尤其是身处异域, 而且常常能够感受到弱国子民在日本所遭受的歧视, 更加深了对祖国以及国民——尽管国家残破、国势衰颓、那里的人民贫弱而且愚昧——的牵念与热爱;另一方面, 鲁迅在这里又是一个更为清醒的“观察者”, 他试图弄清中国国民的病症, 自觉地担当起“救国者”与“启蒙者”的重任。这就导致了“先行者”与民众的隔膜, 不被理解, 注定孤独。
鲁迅在日留学期间, 正值日本东京集中了许多反清革命志士, 留学生多被卷入革命浪潮, 大力宣传反清革命思想。鲁迅为热潮所鼓舞, 在学习日文外, 经常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 关注革命, 后来还曾加入光复会, 但鲁迅并不完全认同于当时急进的革命风潮。他思考得更为深入:内在的精神层面才是革命的关键所在。因而鲁迅更为看重心灵的启蒙以及个性的完善。鲁迅深入思考“反清以后, 如何治国”, 与许寿裳探讨: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28]鲁迅于1908年2—3月发表于《河南》杂志上的《摩罗诗力说》, 介绍了拜伦、普希金、密茨凯维支、裴多菲等“精神界之战士”, 他们“无不刚健不挠, 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 以随顺旧俗;发为雄声, 以起其国人之新生, 而大其国于天下”, 是“立意在反抗, 指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30]
鲁迅赞赏孤独的天才、个性主义者, 反抗社会流俗, “与社会为敌”, 这是一种伟大的、有力的孤独。在个人与群体之间, 弱者与集团之间, 鲁迅经常选择站在个人、弱者这一边, 留日期间的经历与思想关注点在其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留学美国,反思北大 篇3
2011年12月24日上午,北大校长周其凤在长沙市一中举行演讲。他称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尊重人,总把自己意愿强加于别人。他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经济多年来都在飞速发展。(《潇湘晨报》12月25日)
极端崇拜是不自信的变现,美国教育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但要说美国教育一塌糊涂,附和之声注定寥寥;极度吹嘘夸耀自己,同样是弱势心态的表现,要说中国教育很成功,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赞成。而北大校长,居然将“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与“中国教育很成功”相提并论,可见这种不自信已经出现了浮躁、焦虑的情绪。
美国教育确实存在问题。美国全国教育进步评估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实呈现下滑的趋势;辍学率较高,无论是高中教育,还是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之后一直稳定在10%的学生没有完成学业就离开了学校;校园暴力不断,学生暴力受害率一直维持在千分之三十左右;性观念迷乱,约有10%的学生在学校失去贞操,20%的性活跃青少年发生怀孕;教育腐败贫乏,近年来因教育腐败出现的纠纷和诉讼越来越多,等等。
至于周其凤校长说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尊重人”,也确实存在。美国人一直没有把世界其他国家视为平等的伙伴,也没有真正尊重过其他民族和人民自由选择的权利。“邪恶轴心”、“先发制人”、“价值观外交”、“乱用武力”等,以霸权主义的实质维护和实现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渗透着“美国优越、美国模式优越和美国价值观优越”的愚昧灌输。
美国教育存在问题,美国人自己也承认。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经济学奖获得者密尔顿·弗里得曼就说,美国的“教育越来越走下坡路。家长们抱怨子女们所受教育的质量下降了。很多人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越发感到担忧。老师们抱怨说,他们所处的教学环境,往往不利于孩子们学习。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课时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纳税人抱怨费用上涨。几乎没有人认为我们的学校是在向孩子们传授他们所需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与促进同化及创造和睦气氛的愿望相反,学校越来越成为我们从前极力避免的分裂的源泉。”
但就此说“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获得这一地位,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发达的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重视学校教育,可以说是美国发展的重要经验。目前,美国的高等教育,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还是文化传承与创新,都依然是公认的世界领先。美国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尊重人,但美国的教育也让美国人可以不“尊重”总统,不满总统,可以批评总统,总统做了错事,可以骂总统,总统犯了法,可以告总统。
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说美国教育一塌糊涂,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有严重的不懂得尊重人的嫌疑。更有人爆料,周其凤校长何以说出这番言论,原来是因为他1980年1月到1983年2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接受一塌糊涂的教育,才说出如此一塌糊涂的话,让他不懂尊重人。
美国的教育不是一塌糊涂,当然,中国的教育也不是一塌糊涂。中国的教育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由教育小国向教育大国的跃升,无论是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是高等教育的入学率,都已经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中国还不是一个教育强国,还没有成为世界教育的首选目的地,教育质量更是严重的短板,至今没有解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也是国家在《教育规划纲要》,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讲话中反腐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因所在。
不可否认,中国的教育为中国经济多年来飞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一方面,通过教育培养了大量支持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另一方面,死死抓住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以扩大规模直接拉动教育消费,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是,要把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飞速发展,完全归功于教育,直接犯了简单的逻辑错误,把充分条件偷换为充要条件,说服力更是苍白。与其说主要功劳是教育,不如说主要功劳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关系变革,解放了生产力。
周其凤校长讲这番耸人听闻的话,有一个很客观的社会背景。就是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之下,对生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就拿录取的高考状元来说,北京大学不仅在内地受到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挑战,来自香港大学等高校的挑战也越来越强。在研究生生源质量上,更是如此,一流、二流的生源大多数选择了出国深造。除了生源竞争,学校地位的竞争中,北京大学同样面临着巨大压力。在各类排行榜上,北京大学头把交椅的位置已经多次不保。北京大学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排行最好的名次,也是中国人自己做的排行榜上,位列第四十三名,落后清华大学8个名次。
在这种情况下,周其凤校长抛出“新闻言论”,联想到之前的“校长撑腰体”、被封为“神曲”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都发现北大正在偏离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走上了“炒作”、“围观”的不归之途,这确实有利于北京大学迅速占据各类媒体的版面,获得视觉冲击。但留给人们的印象,恐怕是负分多于加分,感觉到北大越来越浮躁、焦虑,正在失去其应该有的担当和榜样作用,让人失望。
北大校长只是大学“高尚”沦陷的一个侧影,而这背后,还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科研”。上海一位教授张结海研究得出结论:李亚鹏和谢霆锋是西方女人眼中的典型“丑男”;北京语言大学的周思源教授研究出“梁山108将里43位不是好汉”,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研究出“孔子是丧家狗”,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檀作文研究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武汉大学梅朝荣教授研究出“诸葛亮是中国最虚伪的男人”……
荒唐难道还要继续,我们的大学究竟到哪里去了?中国所建设的世界一流的大学,难道就是这样一幅夜郎自大中的一流?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北大演讲全文 篇4
2014年3月22日上午,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造访北京大学,并接受北大校长赠书。之后,米歇尔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开场进行了约20分钟的演讲。在米歇尔的演讲中,“留学”成为关键词。她化用中国古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并结合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希望让更多青年人拥有留学的机会。演讲英文全文请见下文:
MRS.OBAMA:(Applause.)Thank you.Well, ni-hao.(Laughter.)It is such a pleasure and an honor to be here with all of you at this great university, so thank you so much for having me.Now, before I get started today, on behalf of myself and my husband, I just want to say a few very brief words about Malaysia Airlines Flight 370.As my husband has said, the United States is offering as many resources as possible to assist in the search.And please know that we are keeping all of the families and loved ones of those on this flight in our thoughts and prayers at this very difficult time.Now with that, I want to start by recognizing our new Ambassador to China, Ambassador Baucus;President Wang;Chairman Zhu;Vice President Li;Director Cueller;Professor Oi, and the Stanford Center;President Sexton from New York University, which is an excellent study abroad program in Shanghai;and John Thornton, Director of the Global Leadership Program at Tsinghua University.Thank you all for joining us.But most of all, I want to thank all of the students who are here today.And I particularly want to thank Eric Schaefer and Zhu Xuanhao for that extraordinary English and Chinese introduction.That was a powerful symbol of everything that I want to talk with you about today.See, by learning each other’s languages, and by showing such curiosity and respect for each other’s cultures, Mr.Schafer and Ms.Zhu and all of you are building bridges of understanding that will lead to so much more.And I’m here today because I know that our future depends on connections like these among young people like you across the globe.That’s why when my husband and I travel abroad, we don’t just visit palaces and parliaments and meet with heads of state.We also come to schools like this one to meet with students like you, because we believe that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tions aren’t just about relationships between governments or leaders--they’re about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particularly young people.So we view study abroad programs not just as an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but also as a vital part of America’s foreign policy.Through the wonders of modern technology, our world is more connected than ever before.Ideas can cross oceans with the click of a button.Companies can do business and compete with companies across the globe.And we can text, email, Skype with people on every continent.So studying abroad isn’t just a fun way to spend a semester;it is quickly becoming the key to success in our global economy.Because getting ahead in today’s workplaces isn’t just about getting good grades or test scores in school, which are important.It’s also about having real experience with the world beyond your borders –-experience with languages, cultures and societies very different from your own.Or, as the Chinese saying goes: “It is better to travel ten thousand miles than to read ten thousand books.”
But let’s be clear, studying abroad is about so much more than improving your own future.It’s also about shaping the future of your countries and of the world we all share.Because when it comes to the defining challenges of our time-– whether it’s climate change or economic opportunity or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these are shared challenges.And no one country can confront them alone.The only way forward is together.That’s why it is so important for young people like you to live and study in each other’s countries, because that’s how you develop that habit of cooperation.You do it by immersing yourself in one another’s culture, by learning each other’s stories, by getting past the stereotypes and misconceptions that too often divide us.That’s how you come to understand how much we all share.That’s how you realize that we all have a stake in each other’s success--that cures discovered here in Beijing could save lives in America, that clean energy technologies from Silicon Valley in California coul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here in China, that the architecture of an ancient temple in Xi’an could inspire the design of new buildings in Dallas or Detroit.And that’s when the connections you make as classmates or labmates can blossom into something more.That’s what happened when Abigail Coplin became an American Fulbright Scholar here at Peking University.She and her colleagues published papers together in top science journals, and they built research partnerships that lasted long after they returned to their home countries.And Professor Niu Ke from Peking University was a Fulbright Scholarship--Scholar in the U.S.last year, and he reported--and this is a quote from him--he said, “The most memorable experiences were with my American friends.”
These lasting bonds represent the true value of studying abroad.And I am thrilled that more and more students are getting this opportunity.As you’ve heard, China is currently the fifth most popular destination for Americans studying abroad, and today, the highest number of exchange students in the U.S.are from China.But still, too many students never have this chance, and some that do are hesitant to take it.They may feel like studying abroad is only for wealthy students or students from certain kinds of universities.Or they may think to themselves, well, that sounds fun but how will it be useful in my life? And believe me, I understand where these young people are coming from because I felt the same way back when I was in college.See, I came from a working-class family, and it never occurred to me to study abroad--never.My parents didn’t get a chance to attend college, so I was focused on getting into a university, earning my degree so that I could get a good job to support myself and help my family.And I know for a lot of young people like me who are struggling to afford a regular semester of school, paying for plane tickets or living expenses halfway around the world just isn’t possible.And that’s not acceptable, because study abroad shouldn’t just be for students from certain backgrounds.Our hope is to build connections between people of all races and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because it is that diversity that truly will change the face of our relationships.So we believe that diversity makes our country vibrant and strong.And our study abroad programs should reflect the true spirit of America to the world.And that’s why when my husband visited China back in 2009, he announced the 100,000 Strong initiativ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and diversity of American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And this year, as we mark the 35th anniversary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the U.S.government actually supports more American students in China than in any other country in the world.We are sending high school, college and graduate students here to study Chinese.We’re inviting teachers from China to teach Mandarin in American schools.We’re providing free online advising for students in China who want to study in the U.S.And the U.S.-China Fulbright program is still going strong with more than 3,000 alumni.And the private sector is stepping up as well.For example, Steve Schwarzman, who is the head of an American company called Blackstone, is funding a new program at Tsinghua University modeled on the Rhodes Scholarship.And today, students from all kinds of backgrounds are studying here in China.Take the example of Royale Nicholson, who’s from Cleveland, Ohio.She attends New York University’s program in Shanghai.Now, like me, Royale is a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And her mother worked two full-time jobs while her father worked nights to support their family.And of her experience in Shanghai, Royale said--and this is her quote--she said, “This city oozes persistence and inspires me to accomplish all that I can.” And happy birthday, Royale.It was her birthday yesterday.(Laughter.)And then there’s Philmon Hail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whose family came to the U.S.as refugees from Eritrea when he was a child.And of his experience studying in China, he said, “Study abroad is a powerful vehicle for people-to-people exchange as we move into a new era of citizen diplomacy.”
“A new era of citizen diplomacy.” I could not have said it better myself, because that’s really what I’m talking about.I am talking about ordinary citizens reaching out to the world.And as I always tell young people back in America, you don’t need to get on a plane to be a citizen diplomat.I tell them that if you have an Internet connection in your home, school, or library, within seconds you can be transported anywhere in the world and meet people on every continent.And that’s why I’m posting a daily travel blog with videos and photos of my experiences here in China, because I want young people in America to be part of this visit.And that’s really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how it can open up the entire world and expose us to ideas and innovations we never could have imagined.And that’s why it’s so important for information and ideas to flow freely over the Internet and through the media, because that’s how we discover the truth.That’s how we learn what’s really happening in our communities and our country and our world.And that’s how we decide which values and ideas we think are best –-by questioning and debating them vigorously, by listening to all sides of an argument, and by judging for ourselves.And believe me, I know how this can be a messy and frustrating process.My husband and I are on the receiving end of plenty of questioning and criticism from our media and our fellow citizens.And it’s not always easy, but we wouldn’t trade it for anything in the world.Because time and again, we have seen that countries are stronger and more prosperous when the voices of and opinions of all their citizens can be heard.And as my husband has said, we respect the uniqueness of other cultures and societies, but when it comes to expressing yourself freely and worshipping as you choose and having open access to information, we believe those universal rights--they are universal rights that are the birthright of every person on this planet.We believe that all people deserve the opportunity to fulfill their highest potential as I was able to do in the United States.And as you learn about new cultures and form new friendships during your time here in China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all of you are the living, breathing embodiment of those values.So I guarantee you that in studying abroad, you’re not just changing your own life, you are changing the lives of everyone you meet.And as the great American President John F.Kennedy once said about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U.S., he said “I think they teach more than they learn.” And that is just as true of young Americans who study abroad.All of you are America’s best face, and China’s best face, to the world--you truly are.Every day, you show the world your countries’ energy and creativity and optimism and unwavering belief in the future.And every day, you remind us--and me in particular--of just how much we can achieve if we reach across borders, and learn to see ourselves in each other, and confront our shared challenges with shared resolve.So I hope you all will keep seeking these kinds of experiences.And I hope you’ll keep teaching each other, and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and building bonds of friendship that will enrich your lives and enrich our world for decades to come.You all have so much to offer, and I cannot wait to see all that you achieve together in the years ahead.Thank you so much.Xie-Xie.(Applause.)END
米歇尔北京大学演讲全文(中文版预备稿)
你好,能够在这所伟大的大学里与你们大家在一起,真是莫大的荣幸......非常感谢你们的邀请。
在开始今天讲话之前,我想代表我自己和我丈夫就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简短地说几句。
如我丈夫所说,美国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协助搜寻工作。
请相信,在这个非常艰难的时刻,我们的心和航班上人员的家属和亲人在一起,我们为他们祈祷。
现在,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博卡斯大使、王校长、朱主席、李副校长、Cuelluer主任、Oi教授和斯坦福中心,纽约大学的塞克顿斯校长,该校在上海开设了一个优秀的海外留学项目,以及清华大学全球领袖项目主任约翰〃桑顿,由衷地感谢大家的到来。
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谢今天所有到场的学生们......我要特别感谢埃里克〃谢弗和朱宣皓的精彩英文和中文介绍。
这绝佳地诠释了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全部话题。
你们看,通过学习彼此的语言,通过展现对彼此文化的好奇心和尊重,谢弗先生、朱女士以及你们大家正在搭建理解的桥梁,这些桥梁带来更多的丰硕成果。
我今天来到你们这里是因为我知道,我们的未来取决于全球像你们这样年轻人间的这样的联系。
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人到彼此国家学习和生活是如此重要。
因为这是你们培养合作习惯的途径,你们通过融入不同的文化,通过了解彼此的故事,通过跨越常常膈膜我们的成见和误解,来做到这一点。
这是你们了解到我们共享多少东西的途径。这是你们认识到我们的工程惠及彼此的途径。在北京发现的治疗方法可以挽救在美国的生命,来自加州硅谷的清洁能源可以改善中国的环境。
全球各地的公司可以进行业务往来和相互竞争。
我们可以与各大洲的人们通过短信、电子邮件和Skype进行沟通。
因此,出国留学不只是以开心的方式度过一个学期—它正迅速成为在全球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因为要走在当今职场的前沿,只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或好分数是不够的..….还应拥有对境外世界的真实体验—对非常不同于己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的体验。
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要明确的是,出国留学绝不只是改善你们自己的未来它还关乎塑造你们国家以及我们大家共同拥有的这个世界的未来。
因为就我们这个时代的决定性挑战而言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经济机会、或是核武器扩散..….这些都是共同的挑战。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应对它们,唯的出路就是共同携手。
这就是为什么像你们一样的年轻人到彼此国家学习和生活是如此重要。因为这是你们培养合作习惯的途径你们通过将自己沉浸在别人的文化里,通过学习彼此的故事,通过跨越经常隔离我们的成见和误解来做到这一点。
这是你们认识到我们都在彼此的成功中拥有攸关利益的途径:在北京这里发现的治疗方法可以挽救在美国的生命,来自加州硅谷的清洁能源技术可以改善中国这里的环境,西安一座古老寺庙的架构可以激发达拉斯或底特律新建筑设计的灵感。
这是你们和同学或实验伙伴所建立的联系能够带来更多收获的时候。
这是阿比盖尔〃科普林(Abigail Coplin)成为北京美国富布赖特学者时发生的事情。她和她的同事们在首屈一指的科学杂志上共同发表论文,他们建立研究伙伴关系,这段关系在他们回到各自国家后还长久地持续着。
来自北京大学的牛可教授是去年的美国富布赖特学者。我引述一下他的话,最难忘的经历是和我的美国朋友们在一起。
这些长久的纽带代表留学的真正价值..….我很兴奋,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得到这样的机会。
中国目前是美国人留学的第五大热门目的地。
今天的美国,来自中国的交换生数量很多。
尽管如此,太多的学生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而一些有机会的学生犹豫是否要抓住它。
他们尽管觉得留学只是有钱的学生或是来自某类大学的学生的事。
或者,他们可能心里想,“嗯,这听起来很有趣,但它在我的生活中真正有多大用处?”
我了解这些年轻人来自哪里,因为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受。
我的父母没有上过大学,我将精力集中在进入大学并获得学位,这样我就可以得到一份工作并养活自己。
对于很多像我一样靠奋斗才能读得起一个常规学期的年轻人来说,支付世界另一边的机票或生活费是在是不可能的。
这是不可能接受的,因为留学不应仅是有某些背景的学生的事。
我们希望在所有种族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之间建立联系,因为正是这样的多样性让我们的国家如此充满活力和强大..….我们的海外留学项目应向世界反映美国的真正精神。
这就是为什么在2009年我丈夫访问中国时,他宣布了我们的100000强倡议,该倡议旨在增加留学中国的美国学生的数量和多样性。
而今年,在我们纪念我们两国关系正常化三十五周年之际,美国政府实际上支持更多的美国学生在中国(与其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相比)学习。
我们正送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来这里学习中文..….我们正邀请中国老师到美国的学校教授普通话..….我们希望为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提供免费的在线咨询..….美中富布赖特项目仍在加强,现在有3000多名学友。
私人部门也在加紧工作。
例如,美国黑石公司的主管史蒂夫 施瓦茨曼正在自助清华大学模仿罗德奖学金的一个新项目。
以来自俄亥俄克里夫兰的罗亚尔〃尼克尔森为例,她参加了纽约大学在上海的项目。
像我一样,罗亚尔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她目前做两份全职工作,而她父亲晚上工作以维持他们的家庭。
谈到她在上海的经历时,她说:“这座城市充满韧性,它激励我完成所有我能做的事。”
还有来自华盛顿的菲力门〃海尔,他还是孩子的时候,他的家人作为厄立特里亚难民来到了美国。
谈到他在中国学习的经历时,他说,“在我们进入公民外交的新时代之际,留学是人民间交流的一种强大工作。”
“一个公民外交的新时代”—我自己想不出比这更好的说法了。因为这正是我正在谈的,那就是普通公民走向世界。
正像我在美国经常和年轻人说的那样,你不需要登上飞机才能成为公民外交官。
我告诉他们,如果你在家里、学校或者图书馆上网,只要几秒钟,你就可以被带到世界的任何地方,遇见来自每个大陆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我每天都要发一篇旅行博文,里面有我这次中国之行的视频和照片—因为我希望美国的年轻人能够成为这次访问的一部分。
这的确是技术的力量—它如何得以打开整个世界,让我们接触到以前根本难以想象的思想好和创新。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信息和思想在互联网上、以及通过媒体自由流动是如此重要。
因为那是我们如何得以发现真相......那是我们如何得以了解我们的社群、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世界到底在发生着什么。那也是我们如何解决我们认为那些价值观和思想是最好的—通过有力地对它们提出疑问,进行辩论......通过每次倾听争论中的所有各方,也通过我们自己进行判断。
有大量的来自我们媒体和公民的质疑和批评,而我丈夫和我位于接收端......这并非易事......但我们不愿意用它来换世界上的任何东西。
因为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当所有公民的声音和观点都能得到倾听的时候,国家会变得更加强大和繁荣。而正像我丈夫所说过的,我们尊重其它文化和社会的独特性。
然而,就自由地表达自我、选择自己所崇拜,以及享有信息公开而言—我们相信那些是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普世权利。
我们相信,所有人都应享有实现自己最大潜能的机会,正如我在美国所能做到的那样。
同时,当你在中国这里以及在美国了解新的文化、结交新的朋友时,你整个人就是那些价值观的鲜活代表。所以我保证,通过出国留学,你们不仅在改变自己的人生,你们也在改变所遇到的每个人的人生。
正像伟大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曾经在谈到留学美国的外国学生时说的那样,“我想他们所教的比他们学到的还要多。”
而对于出国学习的年轻美国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对世界而言,你们所有人都是最好的美国面孔和最好的中国面孔。
每一天,你们都在向世界展示你们国家的能量、创造力、乐观以及对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念。
每一天,你们都在提醒我们,通过跨越边界,学会在彼此身上看到我们自己和用共同的决心应对我们共同的挑战,我们可以取得多大的成就。
所以,我希望你们都会不断寻求这样的经历。
我也希望你们会继续教彼此,互相学习,同时建立起友谊的纽带,这些纽带能在未来数十年丰富你们的生活,也丰富我们的世界。
你们大家都有这么多可以给与,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未来几年里你们一起实现的所有成就。
《北大荒的秋天》反思 篇5
课文第三段描写小河的文字极其优美,我很希望让学生将这段话读好。可是,我一连请了几位学生,发现他们不是读得生硬就是太快太平,毫无美感。这时,我想起某一专家说过的话:“能根据句意就能绘出画面的句子,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变抽象为形象,用画来表现美,同时来感受美。”于是,我鼓励他们拿起画笔,边读边画小河、小鱼、波纹……学生作画的兴趣很浓。当我再次请他们朗读的时候,我感觉到同学们已来到了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边,正津津有味地欣赏美景呢?
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向读者展现了北大荒原野热闹非凡的景象。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表现这份热闹,我事先采用了表演这一形式。我请两组学生表演“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和“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等动作,另两组学生表演“榛树叶子全都红了……”。学生们发挥想象,做出了合理的动作,把北大荒的原野搬到了咱们的教室,使我们的课堂也热闹非凡。之后的朗读声情并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反思 篇6
教者在教学有这样两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一、借助多媒体图画,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的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绚丽、丰富,而流云不断的流动、变化更让人感到它的奇幻与神秘。教学时,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了蓝蓝的天空,当学生读好了流云变换的句子时,老师说,老师要变魔术啦,接着,又展现了流云,同学们惊奇地喊着:哇,一道银灰,一道血红,一道绛紫,真好看啊!学生自然而然地读好了这一段文字。
二、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体验,读懂、读好课文。
小河美,美在它的清澈见底,更美在小鱼惬意欢快的逆水而游。精读时,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打比方的句子,体会小河的清和静,小鱼的出现,使我们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这时,我说,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来读好这句话呢?学生读后,我的评语是:哦,你真是一条快活的小鱼。再读句子时,我请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放小电影,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感悟、体验,从而读懂读好句子。
除此之外,我认为教者在教学这一课时还应该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感情。
课文结束之后,老师可以说:“北大荒的秋天热闹非凡,充满了秋天成熟、热闹、欢乐的气氛。大豆摇铃千里金,北大荒的物产如此丰富,那我们的家乡又有什么物产让你来赞美一番呢?”
【留学美国,反思北大】推荐阅读:
美国硕士留学费用05-10
美国留学清单05-10
到美国留学06-04
美国高中留学费用10-26
留学美国高中解析05-23
[最新政策]2012年留学美国最新政策:上海美国留学中介排名范文09-15
美国出国留学费用08-26
美国高中留学着装禁忌06-04
美国高中留学申请指南08-14
美国留学计划高中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