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读错字作文(共2篇)
北大校长读错字作文 篇1
今天,再一次认真的把蔡元培先生的《就职北京大学校长演讲》读了一遍。不得不说,每次读完都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心灵上也再一次收到洗涤。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对这篇演讲的理解,体会也更加深刻,置身于其中。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这个演讲的感受。
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三点,对于第一点抱定宗旨,珍惜光阴,孜孜求学,不以高官厚禄,富甲一方为读书的目的。我觉得这是人读书求学的本质,大学生在校接受高等教育,在于扩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见识,真所谓修身。不可否认,我们作为时代青年,终将走上社会的各个岗位,但是我个人认为在求学阶段,我们应该目的明确,那就是增长知识,踏踏实实的学习,研究。如此,以后我们才能在自己的道路上走的坚实,走的成功。第二点蔡先生说要砥砺德行,一个人不仅要有才,更重要的是要有德,我们国家更是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古人说德大于才是贤人,而才大于德是小人。首先我们应该要有责任感,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作为大学生更是如此,这样以后我们才能肩负更重大的任务;其次我们要爱国,国是大家,大家的安定关乎小家的幸福,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爱我们的国家,保护我们的国家,为国家付出自己的热情;最后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心中时刻守护道德标准。第三点,蔡先生说敬爱师友,在学校,老师和同学是我们接触最多的人。老师为我们授业解惑,同学与我们一起奋斗,另外敬师爱友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另外蔡先生所提关于购置新书等多项举措,切实关乎教学,说明他观察细致,准备充足,是一位务实的校长。
以上三点是我对蔡元培先生演讲的体会和理解,我觉得时至今日,蔡元培先生的教诲对我们当代大学生仍然有很多启示的东西,希望我们大学生永远都是时代的先锋,为我们的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大校长读错字作文 篇2
就他自身而言,学生时的他,也必然是循着中国的教育之路一步一步上来的。我以及数不胜数的网友们,不得不质疑林校长,他的那些晋升之阶的一揽子学术专著,以及职称论文等,都是他独立完成而绝没抄袭或求助于“枪手”吗?
请不要怪罪我的多疑和尖酸,也不要苛责网友们的敏感和从众。因为这样的一个林建华,能执“北大”之牛耳,还真不能迷信什么命好命歹之说,因为人世间的许多事,还真不是按照常理出牌,或“理所应该”而发生和存在的。
先来让我们共同简略回望一下历史:北洋军阀政府,够臭了吧?可在文化一头还真没有“任人为亲”,那时校长是——严复;中华民国政府,够腐败反动了吧?那时的校长是——蔡元培、傅斯年、胡适,学问够不到那个级别,还真想都不要想。
新中国成立后,“北大校长”这个位置依旧是政府必须认真定夺的重中之重。因为,这个人选形象的影响,不止于国内,而是国际的。真是非同小可,远比任命个封疆大吏还要谨慎。那时校长是——马寅初;“”以后,校长是——周培源。这些个“校长”都是怎样的厉害角儿?无需我在此赘言。
林建华校长自然无法与其比肩,不难理解。因为,种种原因,学问上总体是下滑的,如今的所谓本科不如过去的高中生,教授不抵昔日的讲师,可也不致于如此不堪啊?但是,坐上校长“宝座的毕竟是他,而非旁人!不服气吗?又能咋的?
其实,我并无意于剑指他一人。冷眼静观仕途百态,还真叫人忍不住会浮想联翩。有的人,在本行业远非翘楚,可因很会”来事“,长袖善舞,就青云直上,如**者;有的人,不是凭才,而是凭脸,攀龙附凤,照样混得风生水起,如蒋艳萍等;有的人,跑官要官,挖空心思,如吕福春之流;有的人卖官鬻爵,疯狂至极,如刘贞坚一类。至于裙带关系,互助”世袭“,屡见不鲜,几成常态,已是痼疾。这不仅仅严重毒害了政治与官场生态,更要命的是,让这些不计其数的”次品“,安装在了国家机器的重要节点之上,能不影响正常运转并由此埋下可怕的隐患吗?
所幸,这样的现状,随着党中央强烈反腐的推进,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和改观。当然,也应该承认绝大多数还是凭真本事吃饭的。是”任人为贤“,还是”任人为亲“?这道命题,可以说拷问了历朝历代用人机制的正确性。二者角力拉锯战,也许永远不会落幕。
行文至此,我很想借一步,悄悄问下林校长,您是属于哪个选项?
话又说回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毛主席说,允许人犯错误,也允许人改正错误。林校长第二天就发了道歉公开信。涉世不深的学生好多都被感动了,包括不少圈里圈外人。也有网友感叹”校长真诚“!
校长先生”真诚“了吗?本来错了能认错,这放在官员身上,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相较于刚晋升任云南代省长的某官员,在发表讲话时,连续两次把稿件上提及“滇(念dian)越铁路”的文字读成“镇(zhen)越铁路”,事后不仅不认错,而是把板子打在了秘书身上的做法强多了。
令人遗憾的是,在道歉信里,林校长把自己此次因缺乏严谨,知识浅陋而出错的责任,一股脑地全推在了”“”“身上!我想问:就你一个人经历了”“”“岁月吗?再有,”“”“真是个可以任由如今的人们,把一切丑陋污秽之物纳入其中的旧时代的”马桶“吗?
道歉信的尽头一句,林校长是这么写的——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云云。言下之意很明显了,一方面,你们不必因我的错而“焦虑与质疑”,如果这样是无益的。另一方面,他自己对这次出错并没感到是什么性命攸关的大事。
看到此处,他把一份原本貌似“真实,坦诚”的面具,自己摘下来狠狠摔出去,碎了一地,复又刺伤了人心!这无疑暴露出了他骨子里的那种固执与狡辩。如果说林校长原来的出错可以原谅,那么,这样的道歉却是令人无语和气愤的,不要也罢。
有北大人为其读错字开脱说,林校长必竟不是“文字学家”。这个解释不仅不通,因为并非冷僻字,而且更是越描越黑。照此说法全国懂读这个词的五千多万中学生,岂不都成“文字学家”了?再告诉诸位一个本属于半隐私的话,我那屠夫哥哥,只比林校长小两岁,他的学习时段和状况与林校长最为相近。不好意思,他居然也懂这个字的正确读法。虽然他并没像林校长一样有幸混上个“博士”名号,他只有个区区“高中”学历而已。
当然,凡“北大”人,不论是林校长的同僚、还是学生,都无一例外是其下属,作维护性表态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假如网友人人认为林校长“真实,坦诚”,也无大碍,因为,这并不能代表我,现今,哪怕我成了“孤家寡人”,也决不会改变此文的观点。
林校长以及云南那个代理“掌门人”,是因为在那么隆重的场合发言而露了馅,那么该有多少位高权重者,发言时出了同样的错,仅因为场合小,范围小而波澜不惊,平安无事?真的,我之所以这么说,绝不是我的臆测。不久前网上看到,有个秘书,他完全清楚他的上司到底有几斤几两,于是,他真接把领导发言稿中的一个词“千里迢迢”,写成“千里条条”。你看,多聪明!这样不仅自己日后不会受处分,领导又绝无出洋相之虞,心里感激还来不及哩呢。不是吗?
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再次说明,网友们的“焦虑与质疑”是绝对有理由的。“燕雀”无“鸿鹄”之力,焉能展翅九霄?而“鸿鹄”如若被久困蓬草之间,亦必然退化为“燕雀”无疑了。故此,何时可以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看来,还真是一道“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难题啊。
仰望满是雾霾灰蒙蒙的天空,初夏,云层里雷声隐隐,似乎是龚自珍在高声吟诵:“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发什么呆?你今天不出摊啦?”里屋,老婆一声狮吼,把我从梦中惊醒似的,心里五味杂陈嘀咕,嗨!都是这“鸿鹄”给闹腾的。
作者:寂静荷塘
【北大校长读错字作文】推荐阅读: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演说05-16
北大校长王恩哥和余丽11-30
北大校长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10-22
山西6所中学校长获北大实名资格01-23
熊丙奇谈北大校长推荐制与教育改革11-11
读北大批判有感05-22
在北大课堂读马尔克斯10-20
读《?摇着轮椅上北大》有感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