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摇着轮椅上北大》有感

2025-01-08

读《?摇着轮椅上北大》有感(共7篇)

读《?摇着轮椅上北大》有感 篇1

读《摇着轮椅上北大》有感

在六角丛书中发现这本书时,像发现了一个宝物。上北大是多少莘莘学子的梦想。但寥寥无几的人圆了这个梦想。是谁摇着轮椅居然上了北大?何许人也?他有三头六臂吗?好奇心让我打开了这本书。只翻了几页,看了几行,我就决定买下这本书。

这是一本我几乎流着泪的书。我被书中的主人公深深地打动了。书中讲述的是一位叫郭晖的女孩由于医生误诊在她11岁时成了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之后自强不息最后考上北大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生的故事。以前知道国外有海伦凯勒,国内有张海迪,他们身残志坚的故事曾多少次的激励过我。但这个叫郭晖的女孩给了我更大的心灵震撼。她和我同岁。对比她和我的履历表,在她的生命的转折点我想在自己做什么。我多少次抱怨过命运的坎坷和不公。现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命运之神待我并不薄。命运只是给我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而命运却给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教师读书心得www.gzzongjie.cn/xdth/jsdsxdth/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作为一位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我惭愧,我上了四年大学并教英语至今也没真正读过几本英语原著,原来推荐学生读简易读物书虫系列我也买了一套。本想自己通读之后再找原著读。一切的一切由于懒而未能如愿。我瞅了一眼书架上的书虫我发现他们在嘲笑我这个英语老师的才疏学浅。而郭晖她读了许许多多的英语原著。在她考博的最后80天里她居然读了30 多部英语原著。她只是在小学三年级学会了26个字母和几句简单的英语问候语。之后在与病魔做斗争的过程中都是她自学的。更令人敬佩的是她精通五门外语:英语,日语,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闲暇的时候,她就做在轮椅上,坐在电脑前,轮换着用几种语言与国内外的朋友们聊天。

作为一位英语教师我惭愧。一路语法学下来和教下来的我口语颇烂。多少次想改变,想自学走遍美国和新概念英语提高英语口语的书。一切的一切由于懒而半途而废。我不用瞅他们就知道他们在嘲笑我这个英语老师的蹩脚英语。我大学四年因无自信没去过一次英语角。当老师后也想给学生搞个英语角活动但都因自己的蹩脚英语缺少底气而泡汤。而郭晖她自学完英语专科之后,她在英语角出现后由于她流利的口语别人问她“您是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吧,地地道道的美式英语。”随后她就成了英语角的核心。只要她一出现,大家都围住她,与她对话。她靠磁带,录音机和课本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英语环境。为了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她每天听美国的VOA 和英国的.BBC电台广播,听不懂,就使劲儿听,录下来反复听。听懂后,再凭记忆口述给自己听。

我为给她误诊的医生们感到惭愧。真的是庸医误人啊。书中提到有些都是权威医生和权威医院。令人气愤的是由于误诊给她治瘫的医院毁掉了所有的证据。一个做医生的良知何在?一个医生的医德何在?一个医院的社会责任何在?

庸医误人,庸师呢?同样误人啊!我反思自己我是庸师吗?

我为太溺爱她的母亲感到悲哀。她的母亲很伟大,为了给她看病买不起洗衣机,十指都洗得变形了。可母亲也流了多少次后悔的泪水。由于跳远没掌握好方向,郭晖的右脚陷进了沙坑里,左脚则落在了坑岸上,左膝盖顺势磕在了地上,她感到钻心般地疼了一下。她母亲帮女儿换秋裤时,偶然发现女儿的左膝盖上有一处红肿,樱桃般大小。她母亲心疼得直唏嘘,她实在不忍心女儿有半点伤痛。第二天是周末,一大早,她母亲便拉着女儿向医院走去。如果不去医院,也许用不了几天,孩子的腿伤可能就会自愈的。可这一去,便把唯一的女儿引向了一条黑色的不归路。我也曾是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我知道溺爱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不利。我奉劝天下的父母亲:请千万别溺爱自己的孩子!

也许有人会说,要不是她不是高位截瘫的话,她不会这么出色。我需要问的是,假如你和她一样高位截瘫的话,你会这么出色吗?看了这本书我为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感到悲哀。我们不懂得珍惜时间,不懂得珍惜挫折,不懂得珍惜生命。

感慨还有许多许多,她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自强不息。她是我学习的榜样。她让我看到了自己今后教与学的一丝曙光。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2

看完这本书后,序言中提出的问题“拯救自己靠什么?”这句话让我沉思许久。文中,郭辉的人生道路上的三次挫折无疑对她来说是刻苦铭心的。但正是这三次巨大的考验,使郭辉完成三个优美的“跳跃”,使她的人生跃入了一个新的境界。郭辉认为:第一,要确定一个目标,经过努力,你终会到达,还可以走的更远一点;第二,不因为挫折放弃,困难只是让你多了一次锻炼的机会;第三,不因身体残疾而自卑,坚信自己,只要付出汗水,你可以拥有和健康人一样的成功和惊喜。

郭辉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对伟大的父母,浓浓的亲情为她守卫,暖暖的鼓励为导航。重病时,父母不离不弃,坚持治疗。交学费时,父母咬紧牙关,东借西凑。求学时,父母轮流背她上楼。郭辉的成功和成才有她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爱他支持她的父母。

读完这本书,我认识到“志不高者智不达。”宏大的志向会激励人上进,挖掘人的潜能,只要在心中为自己设下目标,那么,我们每跨出的一步就将变得意义非凡。我们身体健康,只要肯努力,也一定会获得成功,成为一个像郭晖一样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师点评: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3

河北女孩郭晖,命运似乎是捉弄了她,因为一次挫伤和医院的误诊,她竟成了高位截瘫。从五年级开始,她就辍学了,只能躺在床上。但她没有放弃,自学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又在父母的帮助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北大,成为北大建校以来第一位残疾女博士。

郭晖虽然外表柔弱,实际上是一个英雄。她经过了十几年的苦读,自学了5门外语。她是多么勤奋!她经历了风风雨雨却从未退缩。她的坚强令人感动,她的意志令人赞叹,她的信心令人惊讶!那么我们呢?我相信只要有信心,勤奋,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中华争一点光,尽一份力。

我想: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但有的人翅膀又大又丰满,一展翅就能冲上云霄。也有的人却因为种种厄运,翅膀被折断。郭晖就是一只翅膀被折断但仍努力飞翔的小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郭晖的事迹感动过无数的人,现在也在深深地感动着我。

我想起了我的亲身经历。刚开始学舞时,我很讨厌舞蹈,因为两个小时下来,我总是腰酸背痛,直不起腿。但我想起了郭晖。她先后经历了两次开胸大手术,却还是一如既往地学习。这是何等的毅力啊!我静下心来,从基本功开始练习,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舞蹈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

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 篇4

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

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令我感触颇深,心潮澎湃。

人称“宇宙之王”的霍金,21岁时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完全瘫痪。1985年,他因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从此再也不能说话。医生曾诊断霍金只能活两年。但他却一向顽强地活了四十多年。而且,他正是在这种举世公认的艰难中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断出黑洞的大爆炸,成为天体物理学之泰斗……并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不仅仅如此,他并没有认为,命运残酷地使他失去太多,相反地,他认为自己就应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高兴。

由此可见,霍金有着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坚强的人格力量。他不仅仅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还是一个乐观向上、正是命运的、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一个非凡的人!

霍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其中,我最欣赏的是他那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和乐观向上、正视命运的精神。因为,如果他不勇敢顽强,不乐观向上,不正视命运,那么他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哪来的科学成就?即使他苟且偷生,那必定是碌碌无为,郁郁而终,绝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甚至能够说,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和乐观向上、正视命运的精神是他成功的最大原因。[由整理]  回溯历史,像霍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如贝多芬,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他用美妙的旋律诠释了命运在自己手中的道理;荷马,终日不见光明的他用以前专属于光明世界的诗歌诉说了他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高士其,感染甲脑病毒,全身瘫痪,口齿不清的他用口述而成的500万字的科普作品,实现了他的理想——将科学和礼貌遍撒人间;杏林子,身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她用感人至深的文字让世人为她的坚强与不屈而感动……这些人不正和霍金一样,都是靠着勇敢坚强、正视命运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吗?

我们的任何困难都不能与霍金的相比,但我们在生活中做到了不怕困难吗?我原先很厌恶练习书法,总是不能静下心来练字。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霍金遇到了那么大的困难都没有放弃,我遇到这么小的困难就更不该放弃了。我决心克服所有的困难,练出一手好字!

《轮椅上的霍金》告诉我们:这样像霍金那样,有着勇敢坚强的人格力量,和乐观向上、正视命运的精神,就必须能取得成功,创造辉煌。

《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

这天,我学习了一篇课文――《轮椅上的霍金》,让我有感触。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英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因身体瘫痪,只能长期禁锢在轮椅上,应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给我以强烈的震撼,真是感人肺腑。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让他全身瘫痪,只有三根手指能够正常活动,但他应对现实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悲观消沉,更没有抱怨和屈服,而是抱着用心的态度,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勇敢地应对生活,不断地研究科学,顽强地探索科学。他不注重荣誉,把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关于宇宙的命运,他这种正视命运,乐观向上,坚强探索的精神和坚定不动摇的信念值得我们学习。

霍金不仅仅有一个聪慧的大脑,他还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当学术报告之后,应对女记者关于命运得与失的问题,霍金的回答令人震撼,虽然身体残疾但还有理想与追求,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不仅仅震撼了全场也震撼了我,不能像常人那样工作、学习,对一个拥有强烈科学抱负的人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但他却仍然能够让内心爱,这是多么令人佩服啊!我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一篇新课文《轮骑上的霍金》,我被霍金这种面临困难,毫不退缩的精神所感动了。霍金的命运其实十分悲惨,他在21岁时就已经瘫痪,被长期固定在了轮椅上,但是,他没有向困难低头。

我十分喜欢霍金在理解一位女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想到那里,我对我们所有健全的人都感到羞愧,霍金是一个残疾人,不,他是一个比健全的人还要健全的人,为什么呢?为什么,就因为他是有一颗感恩的心,热爱生活,感谢自己所拥有一切的人,而这些我们作为肢体健全的人都做到了吗?

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 篇5

霍金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当我读到: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我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时心灵震颤了,因为他是一位残疾人,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动,说话的功能也没了.但是,他却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去思维,去追求理想,去感恩……最终取得了大成就,成为具有世界影响性的人物,人称"科学巨匠".

此时我想到了自己:一个身体健全的人,连一个理想也没有,还谈什么"终身追求".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活着就没有了目标奋斗,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一只迷迷糊糊没有方向的云……

霍金那种乐观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从未向命运低过头,而为自己所拥有的而高兴。有些残疾人做不到这些因为他们没有往好的方面去想,最终得了忧郁怔而亡。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又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别人做不到的情况下,他做到了,成为世界上具有影响性的人物。

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 篇6

读了《轮椅上的霍金》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霍金的轮椅在我的眼前久久不能消失。

一个身残志坚的霍金,却能做到身体正常的人而做不到的奇迹,这使我感到非常惭愧,我与霍金相比,最大的缺点是缺乏毅力,干什么事有始无终,不督促就不想干。

记得在放暑假的时候,我每天除了看电视,就是去睡觉,根本不想写作业。知道假期快结束了,才想到暑假作业还没有做完,慌慌张张的忙着赶补我的作业。

读了《轮椅上的霍金》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必须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努力,来不得半点马虎。

读《?摇着轮椅上北大》有感 篇7

--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

六年级赵梓君

有毅力,很多人做不到,做到坚持毅力确实很难,而他却面对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克服重重困难,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他那勇敢顽强的精神力量令人赞叹——史蒂芬•威廉•霍金,他做到了。

霍金读研究生时,不幸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全身只有三个手指能正常活动。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却撰写了《时间简史》,不但在全世界拥有数万读者,还被誉为“宇宙之王”。医生虽然诊断霍金只能活两年,但他一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正是在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

虽然霍金的身体没有离开过轮椅,但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过了太阳系、飞过了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那神秘莫测的黑洞。他常常思考着宇宙的开始与时间的尽头,他还发现了黑洞的蒸发和爆炸......他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会员,而且还成为了只有像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

霍金刻苦奋斗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为了人们美好生活的进步,而这也少不了他那顽强的不可思议的毅力与韧劲。他的魅力并不在于他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而在于他是一个令人非常折服的生活强者。有的人崇拜他,并不是因为他的伟大成就,而是崇拜他那惊人的毅力呀!有多少人有了成就却被人淹没,不正是因为缺少了那令人难以坚持的毅力吗?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霍金就像荀子所说,是那么坚韧,很多人坚持不了的毅力,霍金却做到了,许多人顶礼膜拜他那巨大的成就,可这背后是他那令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刻苦勤奋的付出。

上一篇:大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调研报告下一篇:2023上海中考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