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管理办法(共8篇)
小型水库管理办法 篇1
小型水库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小型水库管理与保护,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促进水库管理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省市有关水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条二条
本办法所称小型水库,包括小
(一)型水库和小
(二)型水库。
本办法所称小
(一)型水库,是指库容在100万立方米(包括100万立方米)以上,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水库。本办法所称小
(二)型水库,是指库容在10万立方米(包括10万立方米)以上,100万立方米以下的水库。
第三条
本县行政区域小型水库的管理和保护,适用本办法。第四条
全县现有在册小型水库70座,其中小
(一)型水库2座,小
(二)型水库68座。列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计划41座。
第五条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全县小型水库防汛抗旱调度,小型水库的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地方乡镇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六条
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县区域内小型水库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监督和业务指导。
第七条
小型水库工程管理范围为:大坝及其附属建筑物、管理房及其他设施;设计兴利水位线以下的库区;大坝坡脚外30至50米,大坝坝端以外30米至100米;引水、泄水等各类建筑
物边线以外10米至50米。
第八条
小型水库工程保护范围为:设计兴利水位线至校核洪水位线之间的库区;大坝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以外70至100米;引水、泄水等各类建筑物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以外250米。
第九条
兴建工程或其他设施,占用水库工程设施和供水水源的,必须经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由建设单位予以补偿或建设等效替代工程。
第十条
小型水库工程及其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下列危害工程安全活动:
(一)侵占、损毁坝体、溢洪道、放水涵洞等工程设施;
(二)在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钻探、采石、开矿、打井、取土、挖砂、筑坟等;
(三)在坝体上放牧、垦植以及其他妨碍管理的活动;
(四)在库区管理范围内进行围库种植、养殖,分割水面等缩小库容的活动;
(五)在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内设置排污口,倾倒砂石、渣土、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六)在坝体、溢洪道、输水设施上兴建房屋、开挖水渠、堆放物料、晾晒粮草等。
(七)非管理人员操作泄洪、输水涵洞及其他设施。第十一条
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每年汛前对本行政区域小型水库的进行度汛安全检查,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检查报告。
第十二条 小型水库防汛预案和汛期水库控制运用计划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水库的乡镇编制,并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后执行。
第十三条
小型水库按照经批准的防汛预案下泄洪水时,应提前通知有关乡镇人民政府、齐云山管委会,做好预警、转移撤退、分洪等安全度汛工作。
第十四条
病险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地方配套资金,列入县政府财政预算或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属于民生工程考核范畴。
第十五条
小型水库运用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挥综合效益。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水库汛期控制运用计划和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令进行水库调度。汛期水库调度必须服从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水库的调度运用。
第十六条
全县2座小
(一)型水库和对村镇、交通干线、基础设施、工矿校区等人口集中区安全有重要影响的重点10座小
(二)型水库,其余58座小
(二)型水库均要落实行政首长和技术负责人,应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第十七条
小型水库降等与报废由水库主管部门按照水利部《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办理。
第十八条
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和大坝安全鉴定由水库主管部门按照水利部《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办法(试行)》、《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办理。
第十九条
小型水库可实行承包经营管理,承包经营管理须与工程管理相结合。承包经营管理小型水库须签订承包合同。承包经营管理合同应明确工程管理、防洪安全、维修养护责任。承包经营合同须报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小型水库承包经营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服从水库运行调度;
(二)保证工程安全运行;
(三)不得污染水体、破坏生态环境;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遵守的其他规定。第二十一条
小型水库供水,应当优先满足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灌溉、养殖及其他用水。
第二十二条
在小型水库承包经营期内,如遇工程建设需要,承包人应无条件服从工程建设需要。
第二十三条
小型水库应当建立大坝观测、巡查和养护制度,定期进行观测,及时巡查、维修。发现险情,必须立即采取抢护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报告。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有关机关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有关塘坝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小型水库管理办法 篇2
1.1 水库的管理资料不完善
在档案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档案归档不够齐全、资料不够齐备以及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层出不穷,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档案管理者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致使具体的档案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形同虚设, 基本处于“说的时候很重要, 做的时候次要, 忙起来的时候什么也不要”的局面, 并且档案管理者的积极性极度缺乏, 工作激情有所减退, 导致对于档案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 工作责任感不强。其次, 档案管理的队伍不够稳定, 人才的流动, 加大了档案工作日常维护的难度。例如, 有些地方的组织部档案管理人员一年换几轮, 导致很多人员还没有熟悉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就换去了其他的岗位, 而许多应该及时归档的档案因为种种原因被搁置甚至遗失。目前, 档案管理还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 大多数都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 习惯了劳动强度大、科技含量的的手工劳动的定式思维, 缺少创新, 导致招收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 对计算机的运用也还停留在打字上, 没有将数字化真正运用到档案管理的工作中。而由于上述等资料管理问题, 导致我国大多数中小型水库在建库前后有关于设计、施工、竣工以及最基本的水位库容等水库管理的资料有所欠缺, 并且在水库的运行过程中的记录和观测资料不玩之甚至丢失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对水库的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让水库管理难以朝着数字化、自动化、科学合理的方向迈进。
1.2 水库的工程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水库不仅有防洪排涝、水资源的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公益性应用功能, 而且还有供水、发电、旅游、养殖等经营性功能。截至目前, 我国的很多中小型水库对于管理单位性质以及水库产权、隶属关系和水库功能等你内容还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位, 而近几年来, 由于一些中小型的效益不理想问题, 导致管理人员的数量不断减少, 对管理也不再重视, 以及水库管理人员不够专业, 管理水平低下, 管理技术也较为落后, 管理效果也就不言而喻。比如, 一些以供水和供电为主的中小型水库会随着农田灌溉面积的减少, 使农民不再受益从而不再缴费, 让水电站的效益越来越差, 难以更新电站已经老化的机组, 而由于没有经济来源, 水库管理人员的工资也难以保障, 电站也难以筹集到资金进行机器的维修与养护, 导致安全隐患层出不穷, 进一步加速了电站的没落;虽然水库本身有着事业编制和管理人员, 但是一些中小型水库在计划修建时并没有尽心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导致大多数水库健在山区乃至一些崎岖的山路旁的显现屡见不鲜, 不仅通车的难度系数较大, 也给水库的通讯设施维修及养护、抢险等措施加大了难度, 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如大于导致的洪水, 其后果不堪设想。其次, 由于农田的面积减少, 水库的供水功能也就被减弱, 水资源的利用率也有所降低, 虽然仍然有一些工厂或者周边的群众需要用水, 但是由于资金问题, 导致水库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供水厂以及供水管道, 加大了水资源的浪费以及无法满足供水的实时需求。
1.3 水库风险、法律法规管理意识不强
在中小型水库的运行过程会受到客观存在不可改的环境因素影响, 特别是一些大坝的结构本身就存在一些难以确定的危险因素, 导致水库不能安全运行, 一旦事发, 造成的损失便难以挽回。但是, 在实际的水库管理中, 管理人员很少向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学习将风险评估融入到水库管理制度中去, 由于风险意识薄弱甚至一些地区的水库管理人员根本就没有风险管理意识, 就没有科学合理的进行风险预测和防范措施, 对于资金和时间的投入也不够, 其中一些水库的水资源被污染的情况也没有受到重视, 没有定期对水库的病险进行诊断, 也进一步加大了水库的管理风险。除了风险管理不够完善, 中小型水库对于法律法规也有所欠缺, 没有从当地的基本情况出发制定适宜的体制, 并且也没有依据《水法》、《规划法》、《防洪法》、《渔业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原则性规定, 导致各个法律法规自相矛盾、互相冲突, 无法优化水库管理体制。
2 中小型水库管理措施
(1) 实现数字化资料管理模式。要想让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首先, 真正做到数字化管理, 即计算机管理, 对于一些建立好的档案, 及时将其录入电脑通过一些计算机管理软件让档案标准化、规范化。而在中小型水库的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及观测数据的纸质档案必须保证其质量以及规范性。其次, 强化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以及数字化管理意识, 对其进行不定期的档案知识、计算机知识的培训, 保持知识的更新, 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再次, 做好对电子文档原始性、真实性的认定, 并且处理好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关系, 目前,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处于共存的状态, 两种形式的档案拥有各自的特点, 在平时的归档工作中, 可以将其二者结合, 取长补短, 其次, 可以在其中引入一些监控软件进行自动监控, 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 也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以及资料的完整。
(2) 建立健全中小型水库管理体制。要想完善中小型水库的管理体制, 改善其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需要做的是, 根据水库所出环境因地制宜的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除了精简设置, 还需要避免重复建设的情况发生, 所以需要水库的负责人为水库的工作事项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 每个人员支队其管理的事项负责, 明确职责;其次, 要将水库的管理制度进行专项划分, 尽量将制度规章细化, 不适合的进行适当的修改, 让管理体制最大化的规范化、系统化。除此之外, 还需要根据水库所偏重的功能进行改革创新, 充分发挥水库的经济效益, 增加水库的收益, 让水库能够良性运行, 并且还要注重对水库管理人员的管理, 可以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 保持知识的更新以及对管理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 能够以高水平的管理技能和水平提高水库管理水平, 改变现状。同时也引入竞争机制, 与邻近的水库进行竞争, 或者可以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3) 健全水库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水库管理的法律法规是水库管理的保障和及时, 也是开展中小型水库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但是现存的很多与中小型水库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都存在一些缺陷, 不够完善, 也让中小型水库的管理工作有了一些不能避免的灰色地带, 为了让中小形水库能够平稳的长远发展, 首先需要做的是根据水库管理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确定法律法规的方向, 并且要保障其长远性、战略性、全局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其次应该定期对中小型水库的管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 强化法律法规意识;最后, 还应有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 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 应该记录出现的问题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 在找出解决之法, 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 确保水库的安全运作。
3 总结
水库的安全运行对当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所以水库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要解决可能出现的事故以及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 还需要有计划的进行蓄水、泄水, 将水库工程的效益最大化, 所以为了能够让水库经久不衰的运行, 就必须要重视对水库的管理工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中小型水库进行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 我国的水利内涵也在不断地被丰富, 其功能在不断被扩展, 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 并且水利对农业生产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水库是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成员之一, 而对水库的管理也是水利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才能让水库经久不衰、长期安全的运行。本文简述了中小型水库的管理现状, 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关键词:中小型水库,管理,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正国, 孙伯永.中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与检测[M].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5.
[2]齐永才, 苗毳.浅谈水库的运行管理[J].农业与技术, 2009.
[3]水库管理人员及水库调度岗位操作技能培训考评与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规范[S].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浅析 篇3
【关键词】水库;安全;除险加固;效益
1.孟州市水库概况及作用
孟州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在焦作市的西南隅。北和沁阳市、济源市毗邻而遥望太行山,东以猪龙河为基本分界与温县隔河相望,西跟济源市、洛阳市吉利区并靠接壤,南以黄河为界,同孟津县、偃师市、巩义市隔河凝眸眺望。地理坐标东经112°33-112°55,北纬34°50-35°02,东西最长处33公里,南北最宽处25.75公里,全市总面积541.61平方公里。
目前,孟州市境内注册的水库有16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14座。总控制流域面积820平方公里,总库容7567万方,这些水库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年来发挥了巨大的灌溉、防洪、水产等综合效益,对全市农业高产稳产、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防洪抗旱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前小型水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1愈来愈成为农业灌溉的依赖
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塘坝水损失修、水面淤减,农村基础水源工程逐年退化,导致水库的作用愈加突出。
1.2逐步成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重要水源地
从最初的人畜饮水解困发展到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项目实施中,逐步从过去分散型建设过渡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水库由此成为集中供水最好的水源地。
1.3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村组管理的小水库,一般都承包给私人经营,大多以水面养殖为主,部分水库在经过拍卖经营权后,村组通过收取承包费、租赁费,为集体创造一定的收入。
2.水库安全运行现状调查
孟州市小型水库大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运行,老化失修严重,加之管理问题突出,运行维修经费没有正常渠道,水库每况愈下。自2008年小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始,我市陆续开工建设了刘雷、范庄、汤庙、张洼、西孟庄、龙台北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并正在进行其余小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前期工作。目前刘雷、范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完工。
2.1工程安全存在巨大隐患
2.1.1安全“如履薄冰”
自2007年始,按照水利部水库安全普查的要求,市县两级水利局组织对全市所有水库进行了安全鉴定,16座水库全部属于三类坝。小型水库点多面广,情况各异,安全问题防不胜防。而最容易造成水库溃坝的原因一般有两点:一是水库浸坝,二是土坝管涌。
2.1.2责任“如临深渊”
水库安全运行关系到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农村稳定和发展的大局,责任巨大。水库防汛在工程措施得不到完全落实的情况下,只能靠强化防守责任来暂保安全。目前采取行政首长负责制,每个水库都有一系列责任人,即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主管部门责任人、岗位责任人。防汛是天大的事,由于水库工程安全的巨大隐患,这一连串的责任人每年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如槐树乡,小型水库数量达6座,有限的乡镇行政领导都要包水库,小型水库大多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特别是村组管理的水库,往往仅能靠村组干部或指定人员来管理,由于业务知识的欠缺,他们的管理水平姑且不论,这些管理者通常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报酬,有的甚至还充当着义务看护员,长此以往,这种责权利并不统一的管理形式只能让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麻木。
2.2工程管理存在巨大忧患
水库管理与工程安全紧密相连的是管理人、管理资金和管理设施。水库安全,最让人担心的是小型水库。大中型水库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大坝有人看管,有人维护,而小型水库多数由乡镇村组管理。这些水库一般管理粗放、技术力量薄弱,常被形容为“无人看护、无章管护,无钱维护、无力监护、无路抢护”的“五无”水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给防汛保安带来极大的压力。
3.解决小型水库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路
3.1继续做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自2007年以来,我市已完成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现在正在进行的除险加固工程有7座。除险加固后,效益十分显著,以范庄水库为例,除险加固投资仅480万元,却保护耕地面积6万亩,恢复新增灌溉面积2000亩,预计养殖效益10万元,其他效益20万元,且保障了孟州市东部部分乡镇的防洪安全。
3.2对小型水库管理措施的建议
水库的安全管理,既有防汛保安、抗旱保收的社会效益,也有灌溉、水产、供水等经济效益。而对于小型水库,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自身经济效益很难实现。因此,我们认为小型水库管理应该由政府和水库受益人共同承担。综合各种因素,建议政府承担人员经费,水库利用自身效益承担工程维护经费,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水管部门通过行业管理履行监管职责。
3.2.1落实管理人员及人员经费
水库管理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为保证水库管理达到一定的水准,建议小型水库的管理人员都必须要求参加县级及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水库管理培训,考试合格后发培训合格证,取得上岗资格。
对于人员经费,可按照小1型水库每年5000-6000元,小2型水库3000-40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
3.2.2强化水库安全监管
①所有水库管理人员经费由乡镇水利服务中心掌控。乡镇水利服务中心对管理人员进行年终考评,并向合格者兑现工资。
②水库维护经费由乡镇水利服务中心掌控。乡镇水利服务中心对水库管理人员经费和水库维护经费的控制使用和管理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监督。
③在允许的情况下,恢复乡镇水利站机构和行政事业编制,按照实际工作量核定岗位,以强化其不可替代的行政监管职能。
【参考文献】
小型水库管理办法 篇4
关于印发《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7年12月29日财建[2007]1025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水利(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水利局:为加快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制定了《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此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确保加固项目顺利实施和资金使用安全,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附件: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管理办法
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计署。
附件:
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国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部署,为切实加强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是指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的小型病险水库:
(一)中部地区影响建制镇以上城镇安全、西部地区影响建制镇或人口密集村屯安全的小型水库;
(二)危及下游重要交通干线以及国家大型厂矿企业和重要军事、通讯设施的小型水库;列入《专项规划》的小型病险水库原则上不包括1990年以后建成和1998年以来中央已补助投资完成的除险加固项目。
第三条 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以下简称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实行项目管理,按照地方负总责、中央定额补助、投资按省包干使用、由地方履行基本建设程序、部门监督检查、限期完成的原则实施。
第四条 建立小型病险水库项目责任制度: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本省(区、市或兵团)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负总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或所管辖)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并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做好项目的实施工作。
(二)财政部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并参与项目前期及建设等相关工作。
(三)水利部及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和建设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四)建设单位负责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具体实施。
第二章 专项资金补助范围和标准
第五条 专项资金的补助范围是《专项规划》确定的小型病险水库项目。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专项规划》以外的项目和规划内前期准备不充分的项目。
第六条 专项资金按《专项规划》内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实行定额补助。
第七条 中央财政对省(区、市、兵团)分专项资金的分配计算公式:
省(区、市、兵团)分专项补助资金额=规划内省(区、市、兵团)项目个数×每座水库平均投资额450万元×地区差别系数×(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规模/规划内中央财政专项补助总规模)
其中:地区差别系数中部为1/
2、西部为2/
3、东部为1/3;地区补助标准中部地区为225万元/座、西部地区为300万元/座、东部地区为150万元/座。每座水库平均投资额较高的地区,适当调整补助基数。
第三章 前期工作
第八条 水利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在安全鉴定的基础上编制《专项规划》,并视工作需要适时修订。
第九条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负责全省小型病险水库项目的前期工作。有关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安全鉴定: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组织有关单位对小型水库进行安全鉴定。大坝安全鉴定承担单位必须具备合格资质。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安全鉴定成果进行核查。
(二)初步设计: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初步设计要根据大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意见明确的建设内容,充分论证加固方案的合理性。超出安全鉴定核查意见的建设任务,原则上不得列入初步设计的建设内容。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对初步设计及概算进行审查并批复。
第十条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全省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管理,建立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前期工作管理责任制度,将前期工作各环节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责任追究制。
第四章 专项资金安排和拨付
第十一条 地方财政部门要会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专项规划》内的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在上一年制定下一年的实施计划。实施方案要体现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考虑病险程度重,垮坝失事后影响范围广、损失大,与水库下游经济社会和生态关系密切,除险加固后水库效益明显,且前期工作扎实的病险水库,对遭受洪灾和地震破坏严重的小型水库要优先安排。
第十二条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下拨,财政部下达预算时会签水利部。专项资金拨付到省级财政部门后省级财政部门应会同水行政主管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落实具体实施项目,按有关规定及时将资金拨付到位。
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专项资金后,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在两个月内将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并将具体项目清单报财政部、水利部备案。
第十三条 地方财政部门应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筹措地方配套资金,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等地方配套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决,不得将地方配套任务压给县级及县以下。第十四条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财会字〔1995〕45号)及补充规定进行管理和
核算,并按照规定编报竣工财务决算。
第十五条 地方财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做好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五章 建设管理
第十六条 小型病险水库项目严格按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管理,落实“三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
(一)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组建和完善项目建设管理机构,选择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担任项目法人代表和技术负责人,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等级、重要性和技术复杂程度确定建设管理人员的数量、质量。各地可根据实际积极探索集中建设管理模式。
(二)地方财政、水行政主管等部门要加强对招标投标行为的监督管理,维护招标投标秩序。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招标,规范招标、评标和定标行为,严格控制邀请招标,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
(三)监理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监理资质。要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监理单位。要选配足够的、符合要求的监理力量承担小型病险水库项目的监理任务。确实难以落实监理单位的,应采取多座小型水库监理业务打捆发包的方式确定监理单位。监理人员必须全部持证上岗。第十七条 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原则上应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下达之日起一年内完工,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竣工验收。
第十八条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规划内小型病险水库项目的大坝稳定、基础防渗、泄洪安全等主体工程建设。有关单位应严格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本级预算。
第十九条 项目法人、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和监督体系,严把质量和安全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
第六章 工程验收
第二十条 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验收工作参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进行。具体办法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项目竣工验收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并将竣工验收结果于每年12月底前报送水利部和财政部。
第二十一条 项目竣工验收后,要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完善各项管理措施,积极推进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长效、良性运行机制。完成除险加固并已消除险情的水库,因管理不善,维修养护不到位,再次成为病险水库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水利部对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及项目进度、质量、建设、管理等进行监督检查。地方各级财政、水行政主管等部门也要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及资金使用安全和投资效益。对于违反相关规定造成损失应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会同水利部根据各地项目完成情况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对于完成情况较好的地区,适当奖励;对于完成情况较差的地区,适当扣减下一专项补助资金。
第二十四条 对于违反规定,截留挪用、虚报项目骗取中央专项资金或其他违规行为,中央财政将相应扣减或取消其下一专项资金。同时,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规定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第二十五条 使用专项资金的相关省(区、市、兵团)财政部门要按期汇总专项资金收支和结余情况,于每年9月底之前将项目完成情况等相关资料一并报财政部、水利部备案。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水利部负责解释。
小型水库管理办法 篇5
1.小型水库工程存在的问题
1.1工程设计问题
水库工程设计对水库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水库工程的框架的好坏。一方面,小型水库工程一般是由地方水务部门或者村级单位集资建设的,由于资金支持有限,在工程设计上不能投入太多的资金,因此聘请的设计团队很难保证其专业水平比较高。另一方面,存在对工程了解不透彻的情况。比如,没有进行实地测量等。由此造成了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误差比较大。这两点是在小型水库工程设计方面最容易造成工程质量的原因。
1.2施工原料、设备等存在质量问题
降低成本是这一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考虑到成本压力,购买价格低廉的原料,却在质量方面没有过关。或者是施工单位没有进行深入调查来了解供应商的情况,选择了信誉及口碑不佳的供应商,也会导致施工原料等存在质量问题。此外,施工管理部门未能有效管理施工质量,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威胁到了小型水库工程施工人员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3施工及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在施工阶段,未组建高水平的施工人才队伍。在施工的过程中,未组建高素质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实际经验的缺乏、管理队伍建设不合理、先进监督管理观念的缺乏、投资收益意识的缺乏、质量控制方面基本知识的缺乏等。尤其是当前的水库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先进的水库工程设备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对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些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做出改变,导致监督管理效率不高。
1.4小型水库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
传统水利工作下的水库管理主要针对人为建造的工程部分即水利工程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的管理。管理范围小,管理面窄。这反映了重工程轻资源的实际。传统水库管理还存在着重更改大修,轻检查养护。
2.加强小型水库工程监督管理的措施
2.1树立正确的质量监督管理观念
在小型水库建设中,监督管理部门必须树立正确的监督管理理念,提高建设质量。同时,监理部门必须提高工作效率。监督管理部门的工程师要全面控制建筑的质量,减少小型水库工程建筑的质量问题;全面控制工程技术的应用效果。施工监督管理部门要提高加强小型水库工程质量控制的意识,保证施工人员及群众的生命安全,并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加大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来宣传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小型水库工程建设质量。
2.2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首先,小型水库工程的建设部门必须制定完善的施工规划方案。全面认识制约小型水库建设的因素,根据现场实测和检查资料,全面规划小型水库工程建设,提高小型水库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效率。其次,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加强工程监督管理来提高工程质量。相关施工部门可以要求技术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到现场开展指导工作来保障施工质量;重点关注承包任务优化,合理控制工期,加大对控制施工材料质量的力度等来保证提升施工质量。
2.3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
影响施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综合能力素养,水库施工企业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第一,完善质量监督管理的理念和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责任心和工作素质。第二,建立施工企业质量监督管理的内部团队。在选拔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过程中,对应聘人员的质量监督管理技能、技术技能等方面进行详尽考核,以选择满足要求的人员。第三,技术监督管理人员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多种培训服务来提高他们的技能经验等,将其理念与工程施工进行有机结合。
2.4逐渐健全相关的质量责任体系
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不仅要提高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意识和能力,还必须进一步健全质量监督管理责任体系。小型水库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制可以在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相应的责任体系,自上而下形成规范、明确的责任制。比如每位工作人员都要明确自己在工程中所担任的具体责任,并且对责任进行落实。若现场出现了质量安全问题,我们就可以找到负责人及时处理问题。健全监督管理责任体系,是保障水库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
2.5加强小型水库的工程管理
当地政府、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乡镇的水库工程管理单位,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结合实际情况,成立机构,配套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水费收取和水工程的维护、运用、管理。加大各项宣传力度。宣传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水也是商品,要有价使用,要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用水量对用水户征收相应的水费,共同管好水,用好水。
参考文献
小型水库管理办法 篇6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水利(务)厅(局):
为加快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制定了《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此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央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水利部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附件:
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第一章至第七章和第九章适用于纳入新编的《全国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以下简称《新编规划》)的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第八章至第九章适用于纳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东部地区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以下统称《现有规划》)的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是指中央财政为支持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而设立的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中央专项资金”)。
第四条 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以下简称“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实行项目管理,按照地方负总责、由地方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和严格建设管理要求、在限期内完成建设任务的原则实施,中央给予定额补助并负责监督检查。
第五条 建立小型病险水库项目责任制度。
(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省(区、市)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负总责。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或所管辖)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并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做好项目的实施工作。
(三)财政部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中央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并参与项目前期及建设等相关工作。
(四)水利部及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和建设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并参与项目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等相关工作。
(五)建设单位负责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具体实施。
第六条 中央专项资金管理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并接受社会的监督。
第二章 中央专项资金补助范围、方式和标准
第七条 中央专项资金的补助范围为列入国家规划且前期工作完善的小型病险水库项目。
第八条 国家规划内小型病险水库项目按照中央专项资金负担部分小型病险水库项目的除险加固任务、地方自筹资金负担其余项目的除险加固任务的原则实施。
第九条 项目与资金安排控制标准。
(一)中央专项资金负担项目总数=规划内省(区、市)项目个数×地区差别系数
中央专项资金补助控制总额=中央专项资金负担项目总数×该地区平均每座水库投资控制额
(二)地方自筹资金负担项目总数=规划内省(区、市)项目个数-中央专项资金负担总数
第十条 地区差别系数区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央专项资金负担的项目比例分别为1/
3、60%和80%。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特殊地区执行特殊地区差别系数。
(一)中部地区享受西部地区政策市县,比照西部地区差别系数执行。
(二)东部地区享受中、西部地区政策市县,比照中、西部地区差别系数执行。
(三)西藏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藏区以及新疆南疆等,中央专项资金按平均每座水库控制投资额全额补助,即地区差别系数为1。
第十一条 中央专项资金负担项目的平均每座水库投资控制额,按450万元/座确定。水库平均投资额较高等地区,适当提高中央专项资金补助金额。
第十二条 中央专项资金按照“早建早补、晚建晚补、不建不补”的原则,分年度安排到位。分省(区、市)分年度中央专项资金预算,将根据中央专项资金年度预算总规模和分省(区、市)分年度中央专项资金负担项目数及应补助金额进行控制。
分省(区、市)分年度中央专项资金负担项目数=该省(区、市)分年度项目任务个数×地区差别系数
分省(区、市)分年度中央专项资金应补助金额=分省(区、市)分年度中央专项资金负担项目数×该省(区、市)平均每座水库控制投资额×奖补系数
第十三条 地方资金负担的项目要及时足额落实地方资金,确保与中央专项资金负担的项目同步实施。分省(区、市)分年度地方资金负担项目数计算公式:
分省(区、市)分年度地方资金负担项目数=该省(区、市)分年度项目任务个数-分省(区、市)分年度中央专项资金负担项目数
第十四条 分省(区、市)分年度项目任务个数,由水利部会同财政部按规划任务总量分解确定。奖补系数,由财政部商水利部根据分省(区、市)上一年度地方资金承担的任务完成情况和中央专项资金承担任务完成进度确定;2010年的奖补系数,根据分省(区、市)《现有规划》任务完成情况确定。
第十五条 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建设期终了,财政部将会同水利部对各地建设任务按实际完工小型病险水库项目数量及控制投资额进行清算。完成目标任务的,按标准兑现中央专项资金补助;完不成目标任务的,按实际完成数量和补助标准清算中央专项资金,多补助的中央专项资金将予以收回。
第三章 中央专项资金下达和使用管理
第十六条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分解由中央专项资金负担及由地方资金负担的除险加固任务到具体项目,并根据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分解的分省(区、市)分年度项目任务个数,列出分年度、分具体项目清单,报水利部、财政部备案。
中央专项资金应负担的项目清单汇总的项目个数和概(预)算总投资均不得超过该省(区、市)中央专项资金应负担的项目总数和补助控制总额。
第十七条 中央专项资金由财政部商水利部安排下达,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下拨。
第十八条 中央专项资金拨付到省级财政部门后,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报备的项目清单落实到具体实施项目,及时拨付资金。
第十九条 地方将中央专项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轻重缓急原则。优先考虑病险程度重,垮坝失事后影响范围广、损失大,与水库下游经济社会和生态关系密切,除险加固后效益明显的水库,对遭受洪灾、地震破坏严重以及对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影响大的小型病险水库项目要优先安排。
(二)不留缺口原则。地方在确定中央专项资金负担除险加固任务的具体项目清单时,应充分考虑规划内项目建设总投资在不同项目之间的均衡。中央专项资金负担除险加固任务的项目,其建设资金在中央专项资金补助控制总额内足额安排,不得留缺口,建设一座完成一座,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
(三)优先安排前期准备充分项目。优先考虑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扎实,且地方积极性高的小型病险水库项目。
第二十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收到中央专项资金后两个月内将预算下达文件或拟拨付资金项目清单(含中央专项资金和地方资金安排项目)和实施项目基本情况报财政部、水利部备案。
第二十一条 中央专项资金由地方按中央专项资金负担除险加固任务的项目数量包干使用,允许地方在中央专项资金负担除险加固任务的项目间自行调剂使用。
第二十二条 中央专项资金在全部完成应由中央专项资金负担除险加固任务后,如有结余,用于应由地方负担除险加固任务的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建设;如有不足,由省级人民政府自筹资金解决。
国家规划内项目已由中央专项资金足额安排的地区,结余资金可用于其他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第二十三条 地方财政部门要将中央专项资金纳入地方同级财政预算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本级预算。
第二十四条 地方财政部门应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筹措国家规划内地方负担国家规划内项目建设资金,确保如期完成国家规划内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第二十五条 地方财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做好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六条 小型病险水库项目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和核算,并按规定及时编报竣工财务决算报告。
第四章 项目前期工作
第二十七条 水利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在安全鉴定的基础上编制国家规划,并视工作需要适时修订。已列入国家规划的项目,在地方开展安全鉴定核查等工作的基础上,需要调整国家规划内项目的,应报水利部、财政部批准。
第二十八条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负责全省小型病险水库项目的前期工作。有关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安全鉴定: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组织有关单位对小型水库进行安全鉴定。大坝安全鉴定承担单位必须具备合格资质。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安全鉴定成果进行核查。
(二)初步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初步设计要根据大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意见明确的建设内容,充分论证加固方案的合理性。超出安全鉴定核查意见的建设任务,原则上不得列入初步设计的建设内容。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对初步设计及概算进行审查并批复。
第二十九条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全省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管理,建立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前期工作管理责任制度,将前期工作各环节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责任追究制。
第五章 项目建设管理
第三十条 小型病险水库项目严格按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建设管理制度要求进行。
(一)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县级人民政府审批组建和完善小型病险水库项目法人,选择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担任项目法人代表和技术负责人,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等级、重要性和技术复杂程度配备建设管理人员。各地可根据实际积极推广集中建设管理模式,可由一个项目法人负责多个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建设。
(二)地方财政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招标投标行为的监督管理,维护招标投标秩序。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招标,规范招标、评标和定标行为,严格控制邀请招标,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
(三)监理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监理资质。要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监理单位。要选配足够的、符合要求的监理力量承担小型病险水库项目的监理任务。确实难以落实监理单位的,应采取多座小型水库监理业务打捆发包的方式确定监理单位。监理人员必须全部持证上岗。
第三十一条 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原则上应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下达之日起一年内完工,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竣工验收。
第三十二条 项目法人、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和监督体系,严把质量和安全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
第六章 工程验收
第三十三条 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验收工作参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进行。具体办法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项目竣工验收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并将竣工验收结果于每年12月底前报送水利部和财政部。
第三十四条 项目竣工验收后,要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完善各项管理措施,积极推进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长效、良性运行机制。完成除险加固并已消除险情的水库,因管理不善,维修养护不到位,再次成为病险水库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财政部、水利部将对中央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及项目进度、质量、建设、管理等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每年汛前,财政部将会同水利部考核各地上一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本年度中央专项资金安排的依据。
第三十六条 地方财政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中央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合格、生产安全及资金使用安全和投资效益。
第三十七条 地方财政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于每年2月底之前将上一年度中央专项资金、地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建设进度情况报财政部和水利部。
第三十八条 对于违反规定,截留挪用、虚报投资完成骗取中央专项资金或其他违规行为,中央财政将相应扣减或取消其下一年度中央专项资金。同时,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规定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八章 《现有规划》项目中央专项资金管理补充规定
第三十九条 《现有规划》内小型病险水库项目中央专项资金补助地区差别系数,比照本办法第十条《新编规划》中央专项资金的地区差别系数执行。
第四十条 《现有规划》内小型病险水库项目中央专项资金,如有结余,可优先用于其配套工程建设、归还其建设资金贷款。上述安排后还有结余,应全部用于《新编规划》内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建设。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财政部关于印发〈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619号)和《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印发〈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1025号)中与本办法第八章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小型水库大坝管理与事故处理分析 篇7
一、小型水库大坝管理的现状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 我国的水库大坝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特别是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加大了对一些病险水库大坝的安全防范措施, 其安全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的水库大坝管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不容忽视的是, 水库大坝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形势, 缺乏科学化、制度化、法规化的管理体制, 管理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不高, 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术技能, 同时还缺乏小型水库大坝的除险综合优化技术、风险管理技术、加固技术、除险效果管理与评价技术等相关的管理技术, 这些管理上的缺陷给小型水库大坝的管理带来了很多不利和不确定的因素, 也带来了安全质量隐患, 如今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小型水库大坝防洪抗险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 因此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做好其管理工作, 并不断探索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模式和其他相关管理模式,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小型水库大坝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如何做好小型水库大坝管理及其事故处理
在小型水库大坝的管理过程中会伴随着诸多问题, 比如突发事故, 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小型水库大坝实现可持续发展, 也给其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和影响。做好小型水库大坝管理工作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 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 才能减少其质量安全隐患, 从而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做好小型水库大坝管理及其事故处理工作, 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意见, 仅供参考, 具体表现如下:
(一) 小型水库大坝管理
由于我国的小型水库大坝的建设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设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确立和完善, 在这一条件下, 计划经济时期的小型水库大坝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因此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并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 将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工作细化到各个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中, 并不断完善管理其机制。要根据小型水库大坝的管理特点, 对管理鉴定办法、除险加固、安全检查、监测和资料等进行分析, 并制定具有较高实施性的相关规章制度。国外部分国家已经采用了风险分析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能够顾及到水库大坝的安全, 还能够将大坝的安全性和社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并提出一些非工程的措施进行控制。因此, 我国应该加强与国外的合作, 不断引进其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进行小型水库大坝的管理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的, 因此, 作为小型水库大坝的管理人员, 一定要探索出适合小型水库大坝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
除此之外, 还要做好水库大坝的日常管理工作:1) 禁止人们在水库大坝上进行各项放牧活动, 及时清除垃圾等污染物, 保持水库大坝的清洁卫生;2) 严禁人们在水库大坝的周围进行挖坑或者钓鱼、炸石等活动;3) 禁止人们在水坝的斜坡上投放一些重量较大的物体, 以防止造成水坝的不均匀沉降;4) 应该定时将水坝上的一些杂草去除, 并对白蚁进行防治;5) 应该加强对水库大坝的排水措施管理, 加强其排洪的能力;6) 应该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或者工作人员对水坝的安全进行巡逻检查, 及时记录下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以便采取措施进行防治;7) 应该对水坝的水位运行情况进行记录, 并严格控制其水位在安全范围内;8) 应该在每年的汛期之前做好水坝的安全鉴定工作, 同时还要结合多种技术, 建立电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以实现水库大坝的信息化管理。
(二) 小型水库大坝的事故处理
小型水库大坝各种事故的出现, 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水坝出现裂缝, 从而导致滑坡;水坝出现散浸, 导致渗漏现象发生;出现管涌现象, 造成流土。笔者将以第二种情况为例, 对渗漏事故的处理进行分析。
首先, 要选择合适的防渗处理方案。通过对比不同防渗处理的优缺点, 最后选择充填灌浆防渗处理作为处理的方案。该方案施工操作方便, 技术较为完善和成熟, 并且在灌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压力较小, 不会对水坝造成危害。其次, 要优化灌浆的工艺。再次, 通过马格公式计算出灌浆的扩散半径, 并进行布孔处理。布孔的时候一般需要沿着水坝的轴线, 并按照从左到右的方向布设灌浆孔, 灌浆孔一般为三排, 保证前后排之间的灌浆孔之间的距离在一米左后, 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三米左右, 并确保每个孔的深度都应该在渗漏层以下2米深左右。灌浆的压力需要按照规范中的规定进行选择, 一般充填灌浆的压力应该控制在:孔口的压力为49×104帕, 瞬时的压力为9 8×104帕。最后, 为了使灌注的浆液在孔内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需要就地取材选择黄粘土等作为灌浆的材料, 并采用分段进行灌注的方式, 必要的时候可以添加适量的水泥, 促进浆液的凝固。最后要进行封孔。封孔一般是在坝体的灌浆工作完成之后, 当浆液不再呈现流动状态的时候, 去除50厘米高的浆液, 用含有适量水的直径在2到3厘米范围内的粘土球, 来充填每个灌浆孔, 并采用分层回填的方式, 进行捣实, 最终使封孔的高度比水坝的坝面稍微高一点。这些方案能够有效对事故进行防范和处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小型水库大坝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其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 在管理过程中会伴随着诸多事故, 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 因此必须做好其事故处理工作,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小型水库大坝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曾明勇.小型水库大坝管理与事故处理[J].海峡科学, 2007.
[2]叶建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处理方案与经验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3]高敏速.浅谈小型水库土坝渗漏原因及处理方法[J].中国水运 (下半月) .2012.
[4]刘武, 李晓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处理方案与水库利用探讨[J].陕西水利.2009.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究 篇8
关键词:小型水库;防洪保安;管理体制;三权回收
水库是我国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防洪保安工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水库在防洪、供水、灌溉、发电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水库总数中,其中95%的是小型水库,这部分小型水库修建年代较早,工程质量较差,管理设施不配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水库的安全和综合效益的发挥,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1 小型水库管理面临的困境
1.1 小型水库工程质量存在问题
小型水库多修建于县级地区,除部分中型水库由县级水务部门管理外,其他小型水库多由乡镇、村组管理。大部分小型水库修建年代久远,在修建过程中也多数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这就使得工程在建设之初就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而且水库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也已经达到设计年限,因此大坝渗漏、坝坡变形、洪道阻塞、淤积等问题不断显现,水库的输水功能已经大打折扣。
1.2 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小型水库的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部分水库以承包形式交由个人管理,当承包者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承包人会寻找理由,对水务部门的调度工作造成干扰,导致饮水、灌溉水源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若汛限水位控制运用的调度工作无法有效展开,水库运行的安全也就受到极大的威胁,进而会对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小型水库管理体制不明,管理不到位等体制的弊端直接削弱了国家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扶持力度。在小型水库安全警钟不断敲响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紧抓国家提供的治水机遇,将小型水库管理体制进行彻底改革,以提高水库工程自身的防洪防汛功能,扩大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
2.1 改革目标
小型水庫管理体制改革的本质任务是解决安全与体制、公共利益与体制、机遇与体制三大矛盾,其中水库的安全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对小型水库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县级领导应将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上升到当地政府战略发展的高度,组建县级水库建设管理局,为水库管理体制的改革组织构架;然后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对各部分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建立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行规范、良性发展的运行体制和管理体制,最大限度的维护水库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应将水库的防汛指挥权、用水调度权、水库经营权上收至县级部门,进一步强化水库的社会公共效益,为居民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提供切实的保障。
2.2 管理体制改革采取的措施
2.2.1 调查摸底。为了做好“三权”上收的工作,应对各小型水库的基本情况进行详实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建档立案,做到一库一档,务必做到不漏登、不重登、不错登。调查时可采取现场查看、与管理人员及干部群众交流的形式,全面了解水库的真实情况。
2.2.2 制定科学的改革方案。在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水库的情况及当地政府的情况,制定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案应细化,并具有可操作性。在明确水库的“三权”归水务主管部门外,还应对水库的水面经营权进行合理划分,保障个体经营者的利益,通过科学的收权和放权,实现管理者和经营者的权益。
2.2.3 承包合同的更改。在对小型水库的经营权对外进行承包时,应做好各项变更工作,进一步完善承包合同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承包合同中的甲方由原来的乡镇或村,更改为县水务局;承包年限一般控制在20年以内;管理权的转换要落实到位,确保“三权”归县水务局所有,提高小型水库安全度汛的保障系数。
2.2.4 加大行政机关督办力度。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是重点督办工作,需要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协同作用对其进行重点督办,定期汇报工作开展进度,对改革不到位或改革行动迟缓的水库给予实时的通报,确保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能按时完成。
2.2.5 法律保障。小型水库改革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承包合同纠纷问题,其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应交由相关部分依法处理,取缔不合法的承包合同,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3 改革经验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工作。在改革过程中应当找准改革切入点,否则利益受损方将对改革带来不必要的干扰;改革工作应由上而下开展,县级领导自身应加强对水库管理经营的重视力度,建立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调动各方力量,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管理面临的困境;做好利益区分工作,水库管理中涉及的利益方众多,在实施过程中应做好各项利益划分工作。水库“三权”的上收只是对社会公益性部分的管理权限进行回收,而经营管理的权利仍属于承包者;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是管理体制变革的开始,要形成长效的机制需要长期坚持,这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和人员的投入,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巩固改革成果,真正发挥改革的效益,彻底解决小型水库的管理问题。
3 结语
小型水库是基础的水利建设设施,具有防洪保安、灌溉供电等多项功能,同时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小型水库管理体制落后,水库的效益无法真正发挥,降低了工程自身的效益,还可能危害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采取“三权”回收的政策,使水库的社会公益部分管理权限回归到县水务局,可在保障水库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水库工程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范世勇.小型水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陕西水利,2012,01:51-52.
[2]董大筑.安溪县小型水库现状及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水利天地,2013,07:35-36.
[3]孙又欣,万华.湖北房县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调研与思考[J].中国防汛抗旱,2013,03:71-72+76.
【小型水库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中小型水库的管理10-11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08-26
小型水库加固05-18
中、小型水库06-22
小型水库工程08-08
小型水库施工隐患05-19
小型水库工程现状11-10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07-15
小型病险水库加固措施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