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共7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 篇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
——逯与堂
第七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26页的例
9、例10,以及随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教学资源:学生按小组分别准备30个左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出示萝卜或橡皮泥做成的长方体。
说明:这个长方体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2厘米。
提问:我们刚刚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引导学生想到:关键是看这个长方体中包含多少个1立方厘米,也就是可以将它切成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演示切的过程。切完后让学生数一数,明确长方体的体积是包含多少1立方厘米。
2.设疑:萝卜(或橡皮泥)是可以切开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都是可以切开的。那么又该如何去求那些物体的体积呢?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例9
1、操作准备。
(1)提出操作要求: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要求四人小组内每人摆出的长方体各不相同。
(2)将摆出的长方体放在桌上,并编号。2.观察思考。
(1)提问:你能看出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然后将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依次记录在表格中。
(2)启发: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由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 引导学生依次去数每个长方体中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核对填写的结果是否正确;选择一些长方体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出它们所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的。
3.分析推想。
提问:观察表格中的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的体积,再联系刚才数出它们体积的过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长方体的体积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三、教学例10
1.谈话: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讨论,我们提出了一个猜想。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不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呢?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依次出示例10中的三个长方体,提问:如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三个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启发:看着图想一想,你能根据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来思考上面的问题吗? 3.提出操作要求:先按自己小组的想法摆一摆,摆好后数一数,看看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动手操作。
4.组织交流:摆出的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结果与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样吗? 追问:如果再给你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想像出怎样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来吗?摆出这个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四、概括公式
1.提问:根据刚才操作过程中的发现,你能说说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吗?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通过交流得出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
2.继续提问: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出示如教材所示的长方体的直观图),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学生尝试后,交流得出:
3.启发: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交流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棱长×棱长 进一步启发: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公式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教材第26页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请你打开课本看一看。
让学生阅读后说说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并重点追问每个a³的含义,进一步明确a³的读、写方法。
五、应用拓展
1.做“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再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注意让学生先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再说说分别是怎样列式的。
2.做“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图形的长、宽、高或棱长,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关注学生是怎样得到每个几何体的体积的。如果有学生仍旧是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
方法,要引导学生与用公式计算的方法相比较,强调用公式计算更简便。
3.做“练一练”第2题。
选择几个式子让学生说说其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式子的得数。
4.做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读题,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车厢的长、宽、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
六、全课小结(略)
七、课堂作业:做练习六第1、3题。
教学后记:
一、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是在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的单位以后教学的,教师通过切开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看看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引入计量体积的方法.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用切开的方法来计量物体的体积的.教师采用了让学生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摆长方体的实验,引导学生找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教师考虑到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考虑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如,不是所有物体都能切开,)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如,找到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从而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二、加强实际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然而此时,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教师特别注意到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计算公式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给了学生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长、宽、高,摆这个长方体一排要摆几个小正方体,要摆几排,摆几层,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体。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正是教师正确把握了本册教材的重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实际操作。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拆拼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观念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要改变传统观念就要实现三个转变:教学目标,由以知识传授为主改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气氛,由以严格遵守常规改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本节课中大胆地实践,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热情让每个听课老师都能感受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因为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
第八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
教学内容:第28页的练习六4~8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已经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的意义,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在探索中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一直棱柱体积的通用公式。
“练一练”和练习六第4—8题,先直观看图计算,再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与前面所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不同和联系,在比较中巩固上述公式的推理过程,然后在练习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由浅入深,既巩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体积公式,又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较、讨论、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体积计算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书学得的自信心。[教学过程]
一、观察直观图形,认识并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底面积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谈话:同学们,我们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找出这两个图形的底面分别是哪两个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图中涂色呈现出底面。提问:这两个图形的底面积是哪两个面的面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底面积”定义。再提问: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底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计算公式。
[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探索底面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体现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过程。]
二、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
1、提问:我们前面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是如何计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体积公式
2、谈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3、提问:在小组中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来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相应整理
4、请同学们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字母公式
[评: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都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数学活动。在这里,先把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借助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凭借他们自己的经验,在小组中充分交流、合作,在探索、比较中充分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推理过程。]
三、分析、比较加深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理解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⑴、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⑵、讨论:这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
2、出示“练一练”第2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评: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中,关注这种计算公式与原来计算公式的不同与联系,进一步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练习六第4题
⑴、借助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占地面积的实际含义 ⑵、使学生明确“所占空间”就是储物柜的体积
⑶、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评: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用“底面积×高”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感受这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2、做练习六第5题
⑴、结合图让学生指一指这根横截面的位置
⑵、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将这根木料竖起来,木料的横截面就是这个长方体的哪个面?木料的长与竖起来的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可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评:引导学生联系“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这一方法,理解用“横截面面积×长”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3、做练习六第6题
⑴、使学生明确黄沙铺成的形状是长方体,铺的厚度是长方体的高 ⑵、明确要求“用方程解”
[评:这是一个在长方体沙坑铺黄沙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长方体的体积以及长和宽(或底面积),求它的高,既体现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做练习六第7题
⑴、弄清题中两个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⑵、引导学生寻找计算花坛所占空间大小以及花坛内泥土体积所需要的条件
⑶、提示:从里面量,花坛的高没有变,但底面正方形的边长只有1.3-0.3×2=0.7(米)[评:通过让学生计算花坛所占的空间和花坛里有多少泥土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明确体积和容积的不同意义。]
5、做练习六第8题
⑴、合理选择相应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⑵、独立思考,在班内共同订正
[评:通过跑道上铺三合土和塑胶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解决有关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激励评价,问题延伸
谈话: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知道的?回家后选择你身边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测量并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计算它的体积。
[评:课堂总结不但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教学后记:
本节课教学之前,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于是,我在教学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时,启发学生联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引导学生根据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自己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在引导学生推导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得出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在引导学生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统一时,让学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从而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并且使他们对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各种柱体体积计算奠定了基础.这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过程,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学生亲自探究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使他们在交流中各抒己见.为了突出重点,对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的某些结论有的放矢,最终使学生得出了“《长方体的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这样教学,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理念.学生在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发现、探索和概括中感受到了学习成功的乐趣,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书本知识是前人发现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那还是有待发现的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去自觉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新知,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这比教师急于下结论要好得多.学生一时不能发现的问题,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起思考,去发现.这时教师绝对不能暗示、替代.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几点缺憾: 1.课堂教学略显前松后紧,控制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2.在评价方面缺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实质性的评价.3.面向全体,关注大多数学生做的不够.一些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上大胆交流的意识不强.这是教师关注的不够,应该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也参与近来,与大家一起体验成功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第九课时 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第30页的例题11以及练一练和练习七1~4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例11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首先出示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标注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标注为10厘米。先让学生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它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再让学生分别算一算它们的体积。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教材则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练一练”让学生初步尝试应用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不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米 分米 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提问:你能猜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引出课题: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朴实、自然,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二、自主探索 验证猜测
1、教学例11。
(1)挂图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
(2)提问: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等?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根据两个正方体棱长的关系作出判断,即:1分米=10厘米,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体积就相等。)
(3)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学生分别算一算,然后在班内交流: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板书:1立方分米)
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板书:1000立方厘米)
(4)根据它们的体积相等,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板书:=)
(5)谁来说一说,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板书: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班内交流。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得这个结论的?
引导学生把棱长1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分米的正方体进行比较,并通过计算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小结:从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来看,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评析: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时,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与过程,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三、巩固深化
1、出示书第30页的“练一练”。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评析: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虽然是新知,但是学生已有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作基础,独立解答这类新知并不困难,因此这一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尝试了几题的基础上概括出解题的一般方法。】
2、出示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班内交流:说说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
而它们的进率是不同的,你能说说它们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分别说多少呢?
3、出示练习七的第2题。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出: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它们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不同。
4、出示练习七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结合前两题说说怎样把高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量,再结合后两题说说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高级单位的数量。
5、出示练习七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评析: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师通过列表、单位换算、对比练习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同时沟通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这些单位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堂课,教师正确处理了“扶”与“放”的尺度,设计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能力。】
教学后记:
课前思考
将三种类型的计量单位进行整理归类,便于学生发现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链。建议:
1、是否将练习七第一题与练一练的教学顺序交换一下?因为课始复习就是由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导入的,在新授结束后让学生完成表格,对三种类型的计量单位自己进行整理归类。
2、在复习体积单位的同时,是否将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与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也一起复习整理?将这个整理环节放在书上练习七的第3题之后。
3、由于学生之前已学过很多计量单位间的单位换算,所以在学生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后,是否再增加一些与实际问题有关的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 篇2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人间真情”。整个单元以主题统整语文材料, 将悟读、演读、诵读相穿插, 融品味、想象、表达于一体, 把读与写、学与玩、说与做有机融合, 活化各项训练, 增强感悟效果, 进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美好情感,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元目标
综合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利用课后“用钢笔描红”及练习的“写好钢笔字”和“学写毛笔字”进行书写指导与训练, 练好写字基本功;学会利用插图, 联系上下文, 借助字词典等方法体会“针锋相对、唇枪舌剑、负荆请罪、巍然屹立、天经地义”等词语的意思, 不断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相关段落, 不断提高默读速度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阅读剧本, 排演小话剧;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段、勤于搜集资料等方法, 感悟廉颇知错就改, 蔺相如顾全大局, 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品质, 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 懂得爱人就是爱己;尝试向父母表达真挚的谢意, 懂得报答, 学会感恩;习作叙事清楚, 结构完整, 练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展现人物心灵, 表现人物品质;弄清采访的基本注意点以及具体要求, 在实践中学习采访。
要点提示
本单元可安排13课时, 课时安排及要点提示如下:
1.《负荆请罪》3课时。要点提示:学会阅读剧本, 在品味人物对话中感受人物品质是教学重难点。
2.《船长》3课时。要点提示:感悟船长品质, 透过外表体会内心是教学重难点。
3.《爱之链》2课时。要点提示:紧扣“链”字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 学习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方法是教学重难点。
4.“习作2”2课时。要点提示: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 表达真情实感是习作重难点。课堂中引导学生抓细节、有条理地叙述。
5.“练习2”3课时。要点提示:“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和“口语交际”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建议
备课时, 要注意本单元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单元作为一个整体, 通盘规划和设计, 充分发挥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协同作用。
1.《负荆请罪》备课时要以“负荆请罪”为红线, 串联第一幕内容整体设计, 做到“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首先, 鼓励学生根据课题探知内容:什么叫“负荆请罪”?谁负荆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负荆请罪?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其次, 引导学生回忆 (以前学过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 剧本的一般特点和阅读要求, 激发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 入情入境地读好人物对话。边读边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情, 引领学生体悟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品质, 并带着感受品读文本, 在文与意的交融中体会蔺相如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 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第三, 帮助学生排演小话剧, 进一步体悟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品质, 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促进语言的内化。最后, 以课堂为起点, 激发学生课后走进《史记》故事, 了解更多历史人物和事件。
2.《船长》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比较《负荆请罪》与《爱之链》, 本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想象。首先, 图文结合, 精读场面, 走进人物, 帮助学生理清船长组织自救这条明线。其次, 通过对“可怕、一窝蜂、像疯了似的、炉子被海水淹了、机器停了、20分钟、动作再快点、轮船沉没了”语句的品析, 披文入情, 理清客轮被撞后情况越来越危急、心情越来越紧张这条暗线, 并通过朗读把万分危急之情表达出来。这样, 明与暗交织, 文与意交融, 水到渠成地凸显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最后, 让学生思考哈尔威船长可以逃生吗?启发学生结合课文的重点语句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 体会哈尔威船长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神圣的使命感。也可站在船长或乘客的角度, 进行写话训练, 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展开心灵对话,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船长崇高的境界、伟大的人格。
3.《爱之链》是“人间真情”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感受爱、品味爱、升华爱是本课教学的主线, 因此, 应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情感心理需求出发组织教学活动。首先,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此基础上, 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合作研读、讨论、品析。其次, 紧扣“链”字, 让学生感受老妇人暗暗资助孕妇时涌动的暖流, 感知爱的传递, 感受爱的扩散, 感悟爱的哲理: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人人都应该给予别人帮助。最后, 结合课后习题4,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 展开想象, 唤醒学生立体的深层的爱, 进一步体会“爱之链”的含义。
4.“习作2”是极具人文性的一次真爱表达。首先, 营造爱的氛围。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让爱的芬芳浸染每个学生的心灵。其次, 生成爱的共鸣。图文结合, 朗读《雪人》, 感受作者对小雪人深深的眷恋之情。补充阅读刘丙钧的《妈妈的爱》, 进一步感受身边的父母之爱。第三, 唤醒爱的记忆。围绕“爸爸 (妈妈) 所做的一件什么事也使我特别受感动”这个话题, 想一想, 并把最感动的事讲给最信赖的伙伴听。回想昨晚直接或间接向父母表达感谢时父母的神态、语言、动作等, 选择一个细节进行片断素描, 现场交流、评议。最后, 完整地抒写爱的心声。
5.“练习2”的教学与上述教学内容不可分开, 是有机的整合。安排了以下内容:
●语文与生活
选择答案时, 要将词语放入句子进行朗读, 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语细微的差别, 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建议老师先扮演主持人“王小丫”, 鼓励学生说明选择的理由, 充分亮出自己的思辨过程。最后, 引导学生学习“开心辞典”等节目形式, 组织游戏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诵读与感悟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 感悟人生的价值, 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注意激发学生联系相关阅读、生活经验等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适时概括引领。
●口语交际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 篇3
[关键词]古典诗词 想象 体验 比较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78
传统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师将诗歌大意的理解作为教学的重点,逼迫学生将意境深远的诗词进行不切实际的肢解,而忽略了隐藏在诗歌背后的诗人。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发现,古典诗词的教学要将学生的精神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连接起来,才能使诗词教学由机械肤浅的层面逐渐走向丰厚灵动的境界。
一、在逐层诵读中明晰故事,感知词人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策略。很多古典诗词传达情韵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通过诵读过程中的音律、声调营造出相应的意境。因此,读得正确、流利、富有节奏是古典诗词教学的保底工程。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词人的故事,是学生读出古词韵味的重要方法。
在执教《如梦令》时,我引导学生经历了以下诵读过程。
1.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正确流利,教师相机教学“兴”“藕”的读音。
2.以《人间词话》中“词之为体,要眇宜修”的论述引领学生感受宋词的精妙和韵味。
3.标出此词节奏,依托注释掌握词中的故事。
纵观以上三个步骤,学生对宋词的诵读并不只停留于篇数的累积,更不是枯燥单调地重复,而是有较强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的诵读。
二、在想象体验中再现画面,揣摩诗人
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古诗词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诗词中的画面进行想象体验,让学生逐步朝着诗词的内蕴出发。在《如梦令》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李清照笔下生动的画卷。
1.词人乘着小船,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通过对“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等关键词进行想象)
2.组织学生交流。
“溪亭日暮”:突出溪水潺潺和黄昏的景象,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描述,并激情诵读第一、第二句。
“藕花深处”:借助“深”字想象词人被各种形态的荷花所包裹的画面,体悟“人陷荷花中”的景象。
“一滩鸥鹭”:引导学生从鸥鹭齐飞的壮观景象入手,感受别样的动态画面,并想象鸥鹭齐飞、双桨划水、词人叫笑的各种声音。
经历了这样的想象过程,学生才能深刻品悟词中的语句,才能还原词人真实直观的经历。
三、在资料介入中掌握背景,体悟诗人
古诗词由于其用词的语法习惯和蕴含的情感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给诗词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怎样才能让天真烂漫的孩童,洞察诗歌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情韵,真正感受词人独特的心境呢?笔者在执教《如梦令》一课时,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将词人的生平事迹,尤其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进行整合处理,将其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
1.紧扣“兴尽”“沉醉”感受词人当时豪放豁达、开朗乐观的心境,从而推测感知词人是个怎样的人。
2.教师补充李清照的资料:少年家境富裕,且在父母的影响下能诗善词,生活优越自在,可在“靖康之耻”后,李清照背负着国亡家破的阴影,生活陷入孤苦凄凉之中。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感受朗读这首词作,特别指出由于作者年轻时的惬意悠闲已经不复存在,才用“常记”一词。
此时,词作中的语言文字已经不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作者生命气韵的有血有肉的文字,从而为学生体验诗歌内在的情韵提供了帮助。
四、在比照阅读中辨析异同,洞察诗人
对比是生命个体认知事物发展过程的思维方法,是确定事物本质属性的最佳方法。在诗词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就是让学生补充相同主题或者内容相近的诗词、同一作者不同时间的作品,在学习教材诗词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补充诗词进行比照性学习,从而触摸诗人的情感变化,明晰诗人生命的特质,真正与词人实现精神对话的过程。在执教《如梦令》时,笔者引出了李清照的另一首词作《武陵春》。
1.教师出示《武陵春》,要求学生对比两首词不同的行数以及每行的字数,以强化学生对不同词牌名下词作的文体格式的认识。
2.扣住关键语句“载不动许多愁”引发学生对《武陵春》情韵的体验。
3.列举两首词的相同因素:舟——有乘兴之舟与载愁之舟;花——有勃发之花和败落之花;词人——一个是开朗豁达的少女,一个是愁绪满腹的老妇。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同样的事物,在人物不同的背景之下,蕴藏着不同的人生故事。
古典诗词的教学应该拨开文字的藩篱,让学生直接与作者对话,实现精神的有效对接,从而更好地从诗词中汲取营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 篇4
教学内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巩固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生活中任何幸运与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教学重点、难点:巩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请你举例说明。
2、学生举例说明。
二、基本练习:填空题,逐题出示,学生回答,并说明想法。
1、一个骰子的六个面分别是1-6点,掷骰子落下后,1点朝上的可能性是()。
2、口袋中有红、黄、绿球各2个,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3、一副扑克牌,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 的可能性是()。如果是两副扑克牌,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 的可能性是()。
4、口袋中放8个球,如果要保证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3/4,口袋中应放()个红球。
5、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要抽1名学生参加抽测,抽到男生的可能性是(),抽到女生的可能性是()。
6、袋中有6个红球,2个白球,每次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好放回)。摸40次,白球大约摸到()次。
7、有12个乒乓球,其中6个是红球,6个是黄球。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如果第一次摸出1个红球(摸好不放回),第二次又摸出一个红球(摸好不放回),再继续摸,那么第三次摸时,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如果每次摸好后都放回呢?体会两种操作程序的不同,结果也不同。
8、抛一枚硬币,连续9次都正面朝上,第10次抛出,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体会每次抛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2。不会因前面抛到的结果影响到后面的可能性。
9、红红和四个女生及三个男生一起玩捉迷藏,红红捉到一个同学,这名同学是女生的可能性是()。
体会其中的可能性只与被捉的学生有关,与红红无关。
三、综合题
(一)画一画
1、右图是一个转盘,请在转盘上画上阴影,使指针转动后,停在阴影部分的可能性是1/4。
2、有10枚围棋子,从中任意摸一枚,摸到黑子的可能性是4/5。请你画出符合条件的10枚围棋子。
(二)连一连
3、在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是多少?连一连。(图意:4个口袋中分别装:2黑3白,3黑3白,4黑6白,4黑4白)可能性是2/5 可能性是1/2
(三)辩一辩
4、袋中有3个红球和2个黄球。如果摸到红球算小明赢,摸到黄球算小军赢,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你认为谁获胜的把握大些?比赛的结果是否一定小明赢?为什么?
5、从1——10十张牌中任意取两张牌,牌面数字相加,和是奇数的可能性是多少?是偶数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和是偶数算小明赢,和是奇数算小军赢,游戏公平吗?如果换成1——9九张牌做上面的游戏,公平吗?
6、骰子的六个面分别是1-6不同的点数,现在把两个骰子一起掷,骰子朝上的一面的的点数相加可以得到2-12不同的点数。掷一次,得到不同点数的可能性相同吗?为什么?如果猜中点数有奖,你认为猜多少点的可能性最大?猜多少点的可能性最小?
7、一种彩票是由0-9的任意数字组成的三位数组合而成,如315或426等等。某人买了一张彩票,请分析他中奖的可能性。
8、出示教材上第118页上第25题。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按要求回答问题,并说明想法。
9、出示教材上第119页上第26题。
先出示图,提问:这两张图按虚线能否折成正方体?说明理由。(相连的虚线必须是5条)
读题理解题目意思。按要求涂色、写数。说明想法。将图形剪下来沿虚线折一折验证。教学后记 课前思考:
这一节复习课内容紧扣第八单元的教学重点,设计的练习形式多样,“画一画”、“连一连”、“辩一辩”等内容都是学生们喜欢的,这样的复习课一定能让学生们的复习兴趣调动起来,相信通过这些练习和相关的复习,能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学会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掌握其方法,并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活动方案。这部分内容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学习可能性,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另外,补充这样的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1.袋中要放红、黄、蓝三色球共5个,如果40人每人任意摸一次(摸完后球仍放回袋中)。要让摸到红球的可能为16次,袋中要放几个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 篇5
李二庄中心小学: 祝娟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8页—69页的例题
1、练一练及练习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替换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等量替换的方法使原来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较为简单的问题。
2.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怎样替换及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1.在导入部分,从替换的意义入手,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故事,重点说说故事中是把什么的重量替换成什么的重量,唤醒学生替换有关的经验。
过渡语:曹冲都能想出了这么妙的解决办法,用石头的重量替换了大象的重量,从而称出大象的重量,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这种办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二、探究新知,探究策略
课件出示两道准备题:
1.算一算:老师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9个小杯里,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3个大杯中,正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
是多少毫升?
第一道题是初步感知替换的方法以及如何替换,第二道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式,同时也是本节课新知的生长点。通过这两道题帮助学生在新课的教学中能联想到将小杯换成大杯,或者将大杯换成小杯,为解决新知打下有效的思维基础。
3.课件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1个大杯和6个小杯,正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注意:这道例题的呈现改编了例题,缺少了条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 “720毫升是1个大杯的容量与6个小杯的容量之和”,也就是出现了两种未 知量,这也是产生困难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讨论:还需要提供一个怎样的信 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样,学生的关注点将自然地聚焦到大杯和小杯的容量之间的关系上,这是替换的依据。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种关系:A、倍数关系,B、分数关系。这样的情境能为学生学习替换策略提供空间和机会,使替换的策略呼之欲出,非常自然。
4.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1 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小杯”替换成“大杯”,或把“大杯”替换成“小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 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大杯和小杯的容量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引领学生发现替换的依据。根据这句话你能想到什么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A把小杯换成大杯, 引领学生探索,让学生上台画一画 探索1:
(1)3个小杯可以换成()个大杯;
(2)把3个小杯换成()个大杯,根据题目中的哪句话?(3)把3个小杯换成()个大杯后,你能想到什么? 探索2:
(1)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个大杯;(2)你能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吗?
(3)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学生汇报时,教师同时多媒体演示解法一的替换过程。
解法一:把3个小杯换成1个大杯,学生汇报时,教师同时多媒体演示
2+ 1=3(个)大杯:720÷3=240(毫升)小杯:240÷3=80(毫升)学生独立进行计算。集体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替换的方法,重点说明算式:720÷(2+1)中 “2” 的含义
B把大杯换成小杯,引领学生探索,让学生上台画一画 探索1:
(1)1个大杯可以换成()个小杯.(2)把1个大杯换成()个小杯.根据题目中的哪句话?(3)把1个大杯换成()个小杯后,你能想到什么? 探索2:
(1)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个小杯。(2)你能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吗?(3)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学生汇报时,教师同时多媒体演示解法二的替换过程。解法二: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 6+3=9(个)小杯:720÷9=80(毫升)
大杯:80×3=240(毫升)进行计算。集体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替换的方法,重点说明算式: 720÷(6+3)中“3”的含义。
(2)课件出示:比较解法一、二的替换过程。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3)引导检验
怎样才能确定你所用的替换策略是正确可行的,所求答案是正确的? 明确:要进行检验。
接着追问:在替换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替换”的策略:杯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但总容量没有发生变化。
三、巩固运用
1.课件出示:课本的“练一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评议。2.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独立填空,指名说说结果和想法。
四、课堂小结。
1.通过替换我们把2个未知量转换成一个未知量,使一道复杂的题转变成了一道简单的题,从而轻松解决。
2.当两个量成倍数关系时,把其中的一个量替换成了另一个量,虽然个数变了,但总量没有变。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第72页 “练习十一”的第2,3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替换
两种物体 ——————— 一种物体
把小杯换成大杯 大杯换成小杯 720÷(6÷3+1)=240(毫升)720÷(6+3)=80(毫升)240÷3=80(毫升)80×3=240(毫升)
验算: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会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会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谈话:《曹冲称象》的故事
聪明的曹冲用石头替换大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解决了难题。在数学上,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叫替换。今天我们就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替换
二、铺垫导入,分散难点
老师把720毫升的液体倒入9只小玻璃杯里,每只小玻璃杯能倒入多少毫升?(这个问题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了未知量的个数:当只有一种未知量时,可以用除法计算。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形成解决问题的总体构想。)
三、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出示例题情境: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人一个大杯和6个小杯,正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教师问:还能直接用除法计算吗?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于“720毫升中,既有1个大杯的容量也有6个小杯的容量”,也就是出现了两种未知量。这是产生困难的原因。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问题——两种未知量。)
师:你们还想让老师提供一个怎样的信息?
学生举手回答。
师:也就是要知道这两种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对吗?然后你们想怎么办?
(把大杯换成小杯,就可以用除法计算了;也可以用小杯换成大杯来计算。)教师接着呈现信息: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组织学生思考并交流:怎样实现这种替换?
法1:把1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720毫升就是9个小杯的总容量,所以用720÷9求到小杯的容量,大杯的容量只要再乘3就行了。
法2:我是把6个小杯替换成2个大杯,用720÷3先求到大杯的容量,再除以3就是小杯的容量。
比较上面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
它们都是把两种杯子转化成一种杯子:第一种方法是全变成了小杯,第二种方法是全变成了大杯。
现在就变成了只有一种未知量了。
根据两种杯子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替换,把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是吗?
教师:在替换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替换”的策略:杯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但总容量没有发生变化。
(二)延伸例题
师:如果老师把例一中大杯和小杯容量关系改一下:小杯的容量比大杯160毫升(多媒体出示)
师:大家试一试又可以怎样解决呢?
学生思考,教师适当提示
学生展示做法,并作说明。
师:例题和试一试,两种替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明确:例题是倍比关系:替换时总量不变,数量会变;试一试是差比关系:替换时总量变了,数量不变。
四、小结评价:
一个问题中出现两种未知量,我们就可以考虑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
如果知道了这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把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就能解决问题。替换时一定要依据关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篇7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
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用图画和语言描述。
2、对病菌有初步的了解,认识一些种类,知道它们的正、反两方面。
四、课时安排:
1、水滴里的生物
2课时
2、做酸奶
2课时
3、馒头发霉了
2课时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2课时
第一课:水滴里的生物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
3、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取水样(课前布置,注意安全)观察水样,引出显微镜的观察活动。
观察水(颜色,透明度),还能看到水中有些什么吗?
用显微镜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2、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部分了解起功能。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第二课时
1、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通过阅读课文资料,了解微生物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
借助资料,知道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认识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
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的兴趣。
你观测到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
它是否在运动?
4、巩固学习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你对微生物有什么了解了?
第二课:做酸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交流,认识细菌和病毒。
2、能够通过做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3、知道细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4、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增进健康生活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鲜牛奶、白糖、温度计、保温杯。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指导学生动手做酸奶。
讲解酸奶制作的方法,注意要点:温度,时间,高温消毒三者都要顾及。加热后冷却到30—37度保温8小时左右。
2、认识细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解释牛奶为什么回变成酸奶。牛奶为什么回变成酸奶,引发学生开展讨论。
介绍细菌和酸奶的有关知识。
启发学生说一些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
第二课时
3、介绍病毒及其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疾病,看书认识常见病毒。
4、知道预防传染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疾病传播的方法有哪些?
通过皮肤传染,通过接触物体传染,通过空气传播,通过动物传播……
讨论预防疾病的方法,如:流感、非典、爱滋病……
5、巩固学习
提问:细菌对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怎样看待细菌的益和弊。
第三课:馒头发霉了
一、教学目标: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2、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显微镜。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
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
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
2、了解没的功与过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
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
第二课时
1、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2、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
(1)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
(2)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
(3)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
(4)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
3、巩固学习:
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
第四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教学目标: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结构。* 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物体大多由细胞构成。*
1、了解细胞是有生命的,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2、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洋葱、显微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搭建生命体的话题。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
激发学生探究学生观察洋葱皮和人体表皮的兴趣。
2、利用不同工具组逐次观察,比较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
指导学生探究学生观察洋葱皮和人体表皮。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比较洋葱皮和人体表皮结构的的异同,它们都是有一块块“积木”构成,但积木的形状、大小不相同。
第二课时
1、认识细胞,知道生命体大多由细胞构成以及细胞是有生命的。
(1)介绍细胞的发现。
(2)生命体大多由细胞构成以及细胞是有生命的。
(3)构成生命体的细胞形状、大小不相同,有不同的功能。
介绍白细胞的功能。
2、巩固: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
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生物体大多由细胞构成。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教学内容: 1-5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地球的表面和内部构造。了解人类对地球
形状认识的历史,了解地球表面在不断变化,了解火山、地震的现象。
2、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学生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做简单的科学模型。会阅读书刊极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的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地球的表面和内部构造。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了解地球表面在不断变化,了解火山、地震的现象。
2、学生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做简单的科学模型。单元课时安排:
每课一教时共8教时。
第一课:地球的形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能够收集有关的地球的资料,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3、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科学是不断发 展的。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人类探究地球的历史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建立科学的地球概念。
提问:“人类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呢?”激发 学生的兴趣。
1、介绍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介绍古代印度人和古代中国人对地球形
状的认识,了解那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一种没有依据的“猜想”,是对地球
不科学的解释。张衡和亚里士多德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科学。说明人们
不断用来修正猜想和探究。
2、介绍当人们看到船身逐渐消失在海平面下的事实以后,对地球形状又有了
新的认识和猜想。可以让同学们做一做“进港的帆船”的模拟实验。有介绍
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球形而进行环球航行的故事。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宇航员在空中亲眼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了。
介绍前苏联,美国和中国的航天事业。
第二课时
一、巩固练习
1、古代、近代、现代人类是怎样探究地球的形状的?
2、你知道哪些地球的有关知识。
二、布置预习
收集各种不同地球表面形态的图片和资料,性同伴介绍。
第二课:地球的表面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
2、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
点。能够描述家乡地貌的特点。
3、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并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 乡。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
2、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并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新课
1、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
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带地球的不同的地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壮丽风光。
2、制作地貌模型。
通过制作,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地貌的特点。
3、说明描绘地貌的手段在发展。
教材展示了两幅不同科技水平的图片,一幅是从飞机上拍摄的航拍图,还有一幅
卫星相片,表面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认识地球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前进。
而且是向着高精度,精细化前进。
第二课时
一、从整体上去认识地表环境,最后展示给学生看的是世界地图和地形地球仪,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认识地球表面的水陆分布。并引导学生解释“三山六水
一分田”的说法,使学生能够概括性地记住地球地貌的总体状况。
二、巩固练习
你对地球的地貌有了什么样的了解。
第三课:地球的内部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
2、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3、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
2、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教学准备:
地球内部构造的有关资料。准备三个装着水、沙子、小石子的盒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新课
1、进行猜测黑盒子物体的活动。
拿出三个装着水、沙子、小石子的盒子,要求不打开黑盒子,通过摇晃等方法
获得盒子里的信息,推断黑子里装着什么物质。知道科学家通过想地球内部
发出地震波,通过检测地震波发射的来测定地球内部的物质状态。
2、展示火山、温泉、地震的图片,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掌握地球内部信息的。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科学家不但从地球表象推测地球内部构造,还从地震波的
偏转现象给地球内部分层,有的甚至还有奇思秒想。
第二课时
一、知道学生模仿鸡蛋的结构,制作一个地球的内部构造模型,通过模型来给
出对地球内部的解释。
重点指导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
先做里面,再做外面。
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
二、巩固练习
说说地球内部构造。
第四课:火山和地震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的作用。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几地震的预防措施。
2、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
3、能够收集有关火山与地震的资料。能够模拟火山的喷发和地震的形成。
4、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的作用。*
2、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几地震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了解火山。
知道学生通过图意推想火山形成的原因。
了解为研究火山而献身的科学家夫妇,让学生感受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模拟火山喷发,学生从中获得信息,想象火山喷山时的情景。
2、认识地震。
想学生讲解地政的成因,观察有关图片,战士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然后,指导学生模拟地震的发生,学会判断地震的强弱和震中位置。
介绍张衡和他的地动仪以及现代地震检测仪,指出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
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 仪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和学生探讨地震来临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方法。
3、巩固
火山喷发是有什么现象?
地震发生前有什么预兆吗?
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第五课:地表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知道流水、冰川、风、气温会对地表产生影响。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发生了变化。
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些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能够对一些显现作出一些大胆
的猜想。能够模拟风化对岩石的影响。能够对人类的一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
意识到要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解释。
感叹自然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流水、冰川、风、气温会对地表产生影响。人类的的行为使地表发生变化。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些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
三、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出示喜马拉雅山的图片及科学家的考察信息,让学生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久很久
以前的情况。让学生意识到人类人类就是通过这些化石认识地质变化的。
让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中国在很早以前科学家对地质进行研究。
2、研究千姿百态的地表的形成。
火山口湖、石林奇观、海岸边的礁石等地貌都是在空气、流水、、气温以及
地质运动的自然情况下形成的。
3、教学石头怎么会变成小石子和沙子的。
做模拟实验。
知道学生观察、认识风化的作用。了解气温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植物、冰冻对岩石的影响。
4、通过模拟实验和研究,认识侵蚀作用。
做模拟流水的搬运实验,是学生在观察、分析中懂得流水的携带功能搬运了碎石 和沙子。观察图,继续思考。
5、了解人类生产、生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认识人类的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有的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6、巩固: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能够改变地表?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气态、液态。温度的改变可以是物质 发生变化。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
2、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会查阅书刊及利用其他信息源。
4、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5、能反思其他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和假设相比较。
6、尊重证据,乐于用穴道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气态、液态。温度的改变可以是物质
发生变化。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
三、课时安排:
1、我们周围的变化
2课时
2、铁钉生锈了
2课时
3、变色花
2课时
4、洗衣服的学问
2课时
1、我们周围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
4、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5、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回生成新的物质。
4、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三、教学准备:
蜡烛、酒精灯、石棉网、蒸发皿、烧杯、干抹布。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大自然中物质的变化是各种各样的:种子
发芽、开花、结果……你还知道哪些物质的变化?
2、研究物质的变化。
蜡烛是我们熟悉的物体,让我们来研究蜡烛的变化。
仔细观察蜡烛,尽可能多的说出蜡烛的特点。
给蜡烛加热。预测:蜡烛在加热和冷却后有什么变化?
仔细观察燃烧蜡烛是有什么现象发生,将观察到的加热和点燃蜡烛的现象写在活动记录上。
最后,比较蜡烛熔化、凝固和蜡烛燃烧的不同,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
异类音义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异类生成了新的物质,证据
可以从颜色改变、产生沉淀、发光发热等现象中寻找。
第二课时
1、通过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一种变化。
学生探究以下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火柴燃烧、水的三态、铁水变成钢锭。
讨论研究后把结论填在书上,并说出你的证据。
2、学生选择实验,在观察比较中判断她们属于哪一类的变化。
学生分小组选择实验所需的器材做实验。
通过着部分的活动,学生可以在各组观察实验和活动中交流,对物质的变化有
更全面的认识。
2、铁钉生锈了
一、教学目标: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 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知道铁钉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的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铁钉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的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 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三、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常见的生锈物品。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铁回生锈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呢?你研究过吗?
今天蜗牛来研究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2、在生活中找一找生锈的铁制品。
观察铁锈是什么样的,比较铁锈与铁有什么不同。还在哪见过生锈的物品?
3、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以王刚小组为例,介绍实验方案的内容和格式,学生模拟实验,假设制订方案。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严整假设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归纳铁钉生锈的原因。
(暗示两个假设条件:一个是只有空气,无水。另一个是有水,有空气。)
(提醒学生:新钉子要把表面的油漆清洗掉或烧掉。)
第二课时
1、了解防锈的方法。
怎样防止铁生锈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兔油漆、搪瓷覆盖、制成不锈钢、表面涂上不易生锈的金属。
还有涂沥青、放干燥剂……
2、巩固
铁生锈的条件有哪些?
怎样防止铁的生锈?
3、变色花
一、教学目标: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 性。`
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 性。*
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 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三、教学准备:
紫甘蓝、塑料袋、温水、烧杯。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各类物质,研究物质的种类和用途对家庭、工业、农业、建筑业等有着很大的作用。
2、变魔术,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知识。
学生玩魔术“纸花变红,纸叶变绿”——在白色花瓣上涂上白醋,在叶子上
抹上碱水,在往纸花上喷上紫甘蓝水奇妙的现象就发生了。
讨论纸花变色的原因,了解物质变化的种类,知道指示剂能够分辨出酸性物质
和碱性物质。
3、指认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从生活经验出发介绍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体温:怎样用科学的手段去辨别酸性物质、碱性物质?
第二课时
1、学生用紫甘蓝制作指示剂检测身边的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生制作紫甘蓝指示剂。
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的物体,观察颜色的变化,将结果填在活动记录上。
2、了解酸性、碱性物质的意义。
通过一些事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意义。
竹子喜好碱性土壤,如果淋了酸雨,就会大面积死亡。
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家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3、巩固
今天你学会了怎样的一个小魔术? 酸性、碱性物质有哪些意义?
4、洗衣服的学问
一、教学目标: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剂清洗。了解肥皂去污的原理。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通过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迹的方法。
意思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体验到利用穴道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质量的用去。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剂清洗。了解肥皂去污的原理。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三、教学准备:
烧杯、勺子、水、肥皂、洗衣粉、植物油、污布。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衣服上沾着汗渍,墨水,油污……,你知道怎样去
除它们吗?
2、通过怎样去除衣服污迹的问题,开展讨论。
围绕洗衣服的话题,展开讨论。
引出“哪种污物用哪种洗涤剂用品效果好”的问题。
3、探究洗衣服的学问。
学生动手洗衣服。先说说该怎样洗衣服呢?
创造两种实验条件,学生分成两组做对比实验,学生填写实验结论。
(重点通过观察污渍的变化,比较出肥皂、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差异。)
第二课时
1、介绍洗衣方面的知识。
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介绍洗衣的学问。为什么肥皂,洗衣粉有去污能力呢?
对于油污用肥皂洗涤效果比较好……虽然污迹的成分各不相同,但只要跟与之
匹配的洗涤剂发生反应,它们都能被洗干净,洗衣服大有学问。
2、巩固
为什么肥皂,洗衣粉有去污能力呢?
洗衣服有什么学问呢?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3、通过网络操作形成互相协作的精神,提高自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和变化的。
3、感受宇宙科学的奇妙,增强探究兴趣。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从时间、空间和物质上认识到宇宙是无限的。教学准备
为全班准备:全课课件,学习资源包(包含自学课件、学习包、计算器)等。
为各组准备:一台可上网的计算机(或在电脑室进行教学),《课前自助预习卡》,宙之旅”任务单》,《自学记录单》、《自选作业卡》等。
三、课时安排:
1、登月之旅
2课时
2、太阳系大家族
2课时
3、看星座
2课时
4、探索宇宙
1课时
4、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1课时
《“宇 登月之旅
第一课时 2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知道环形山的形成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二、教学准备
有关月球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记录纸、牙签、手电筒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首先老师想让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出示美丽月色的图片)
2、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学生交流)
3、这么美的月亮上有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就想弄清楚,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只好编造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们能说出一两个来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
(二)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
师: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你们对月球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
1、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有关月球的知识,那么你们这些知识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可能会说从书本上,电脑上了解到的)
2、师:书本上、电脑上的知识又来自于哪里呢?(学生回答)来自于科学家们对月球的不断探索。那么从古到今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3、交流自学的收获。
(二)介绍中国的登月计划
1、师:同学们,我们知道美国已经成功登陆月球,而登上月球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梦想,那同学们知道我国的科学家们为登月作了哪些准备呢?
2、学生交流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
3、小结:
(三)、探究环形山的形成
1、师:登上月球后发现月球上有很多的环形山,那这么多的环形山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同学们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2、指名学生交流。
3、这只是我们的猜想,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科学家们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4、实验(讲清实验要求和注意问题)。
5、汇报、交流。
(六)总结
五、作业
2、太阳系大家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
3、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4、了解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过程。
5、知道太阳的有关知识。
6、了解太阳系中有关行星、彗星、小行星和流星的知识。
7、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交流、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能对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各种信息进行总结评价。
2、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计算等方法整理、加工太阳系的有关数据。
3、能够用安全的方法观测太阳。
4、能够用一定的器材给八大行星排列位置。
5、尝试着模拟太阳系运动的游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2、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教学准备
有关太阳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橡皮泥、记录纸、网球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7 1.导入激趣。
(1)谈话导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星空图,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说些什么呢? 37(2)帮助学生认识三类星:恒星、行星和卫星。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展开想像的翅膀,并能说说自己对宇宙天体的认识,尤其对恒星、行星、卫星三类星的认识。
(3)激趣: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让我们一起乘上宇宙飞船飞上太空来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吧!由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引入本课,从学生每天看到的熟悉的星星谈起。面对满天星斗,学生会想到很多,例如有些是本身能发光,有些不能,于是引出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为本课学习扫除概念上的障碍。模拟升空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自己置身于广阔的宇宙空间,去探索无穷的宇宙奥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第二课时 28
1.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关太阳系的知识。
(1)要求学生能够对太阳系的构成有一定的认识,井能说出九大行星的名称及其排列顺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中行星的运行轨迹,看看能发现什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得越多越好,并且能用一些办法记住九大行星及其排列顺序。
(2)引导学生进入“宇宙之旅”、“小天文馆”网站,或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太阳系。学生在浏览网站或阅读的时候,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回答别人的提问,教师将对提问或发表言论多的小组颁发奖品——天文知识卡片。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这个活动。
(3)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一段的教学中,学生对太阳系的构成完全由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发现,尤其是八大行星的名称及排列顺序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但因为学生自己寻找的有关知识很庞杂,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2.实地观测太阳。
(1)活动前准备:鞋盒、胶水、剪刀、锡纸、针。
(2)活动过程:与学生重温太阳观测方法存在危险的原因;
看星座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录与别人交流星星的观测情况。
2、能够通过建立“我的星座”的方式认识天空的主要星星和星座。
3、能够在夜空亲自观测星星。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
2、会记录星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需要持之以恒。教学准备:
有关星座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投影仪、多媒体电脑。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9
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温家宝总理的诗——《仰望星空》。
2、指名学生朗读《仰望星空》。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温总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提问:你平时有没有观察过星空?你是怎样观察的?观察时你想到些什么?
二、学习新知:
1、讲述: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这些恒星因为离我们太远,才会看上去是一颗颗亮晶晶的小星星。
2、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每一个星座中的恒星可连成不同的图形。古代人发挥想象,常用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为星座命名。
既然古人能建立星座,同学们也可以回家后各自观察星空,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星星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星座。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试试 建立一个自己的“星座”
第二课时 30
1、学生建立“我的星座”。
(1)出示星空图,让学生观察。并把自己喜欢的星星用线连起来,建立自己的星座。(天体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每天都想去观察星座,让每个学生都去建立“自己的星座”,这样,学生就可以张开想像的翅膀,按照各自的心愿,满怀兴趣和关心去观察星星。)
(2)讨论“我的星座”。
教师组织交流“我的星座”:说说建立了什么样的星座?说出命名的理由。学生各自到讲台上,用投影仪介绍自己的星座。
(3)介绍“我的星座”。
谈话: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星座,请你把“我的星座”介绍出来。(这一次的介绍和上一次不同,要求明确星座的方位、高度和特征。)
2、关注“我的星座”。
让学生继续观察“我的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初步建立星星运动规律的概念。(1)出示春、夏、秋、冬四季星空图。
让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四季星空图有什么不同?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在观察星座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2)讲述观察星座要注意的问题:
1、定点。(定地点)
2、定时。(定时间)
3、定向。(定方向)
3、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4、本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或启发?
5、课后延伸:
请大家课后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正确地观察星座,并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
3、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4、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3、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4、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5、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航天灾难。
6、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7、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航天事业——嫦娥计划。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
2、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3、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各种神话故事、星球的图片、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31
一、新课导入。
谈话: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板书课题)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所收集的材料,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
二、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他们会问一些怎样的问题? 谈话: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偷药奔月、女娲炼石补天、夸父持杖逐日,井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造了这些神话传说?(2)了解古代科学家探索宇宙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谈话:古人不但为许多天象编写了神话传说,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古代科学家。中国:张衡、祖冲之、僧一行、郭守敬等等;外国:哥白尼、布鲁诺等等,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古代用来观测天文现象的仪器及古代的星图。
教师进行总结:
(3)了解宇宙探测工具的发展。
三、总结宇宙的特点。
四、布置学生收集各种航空灾难活动。
可以通过资料的搜集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录像来了解航天灾难史。组织学生谈谈人类面对行航天灾难史作如何感想?
五、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教学目标:
1、能条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1、小组合作,共同收集、整理分享资料。
2、引导学生科学地探究未知事物。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2
一、谈话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有关外星生命的话题,谁来说说外星生命指的什么?
二、提出问题
1、提问:你认为有外星人吗?
2、现场调查,公布调查结果。
三、科学辩论
教师引导学生对是否有外星人的问题进行讨论。
同学们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有外星人,另一种认为没有外星人。请你们说出你们的观点以及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
四、提供资料
教师向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外星人的资料。
A、来自太空的报告。B、月球上的外星生物。C、我的故事:我和外星人握手。向学生介绍太阳系的有关资料。
1、向学生介绍银河系的有关资料。
2、向学生介绍河外星系的有关资料。
五、介绍科学家的观点
观点1:认为有外星人。
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有外星人,他们已经行动起来向其它星球发送了地球的名片,寻找外星人。另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没有外星人,他们认为所谓外星人其实是人们由于心理或生理因素造成的错觉或幻觉,可能是飞机、气球,也可能是云块、球状闪电等物体。
六、共同小结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推荐阅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有哪些07-09
2024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7-06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06-21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07-14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1-18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05-21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10-2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7-07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四范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