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论文参考

2024-12-11

贵州省情论文参考(精选9篇)

贵州省情论文参考 篇1

贵州发展的新机遇在哪里?

如何吸引外资?

贵州包括整个西部地区提出的关于大投资、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切合实际吗?

任何国家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都要靠三个拉动:一个是投资拉动,一个是消费拉动,再一个是出口拉动。贵州的人均GDP处于全国的末位,所以要在很短的时期内依靠强有力的内部需求的拉动,是比较困难的。而贵州的出口又处于劣势地位,对贵州来说,大投资战略是一个最重要的选择。

开发西部,就需要大的投资。但这个投资的钱从哪里来?由于国家土地政策的拉紧,地方政府从买卖土地中得到的资金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整个西部外资投资环境改善了,外资会逐渐进来。我们营造怎样的环境,使那些意向性的资金变成实实在在的投资?这是一个大课题,值得研究。

在软环境上下工夫

研究贵州的投资,关键是研究钱投到哪去,投什么东西,投什么项目。贵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实际上包含房地产、药业、食品业和矿业。

I think:营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是西部解决引进大量资金实行大开发的重要前提。东部产业转移到西部,这是必然的,因为所有投资者都要考虑投资成本,降低成本是所有投资家、企业家思考得很重要的问题。贵州有资源,有劳动力,有很好的通道(长三角经济带和珠三角经济带的大通道,贵州省政府已确立把贵州建设成为物流大基地),但许多企业却进不来,因为我们的产业政策有问题,产业结构不太合理,拿不出好的项目。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现在吸引投资的基础性障碍已经在逐渐萎缩消失,关键是我们要营造投资环境,在软环境上可能下更大的功夫。

做足姿态才有投资

“软环境”就是:办事效益高,融资和投资渠道比较通畅,审批环节周期不要太长。

贵州现在资本形成在GDP占的比重比较高,投资弹性系数很低,投资的转换率也比较低。但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仍需要有大量的钱来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中,否则很难实现快速增长的目标。我们怎么去吸引投资?对于贵州来说,要做好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准备。有钱的人未必会轻率的把钱投入到这里来,如果我们做足了姿态,也拿出很多的政策,引资是不成问题的。

贵州的投资环境软肋

观念落后

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观念的落后,因此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在市场准入这个问题上,贵州明显落后,在电力、资源方面,民营企业进入是非常难的。

比如:一些银行的行长,他们总觉得,如果贷款给国有企业,项目最后搞砸了,最多认为这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但如果贷款给民营企业,项目出了问题,就认为银行跟民营企业有什么勾当,最后把这件事上升为很大的政治问题。虽然我们讲了很多年,对于民营企业一定要一视同仁,国家也有正式的文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但是真正落到实处,很不容易。这其实是一个观念的问题。

中介服务发展滞后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政府、企业和中介这3架马车,是拉动社会发展的缺一不可的主要力量。从现代社会角度来说,中介社会发展完善与否,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如果中介服务跟上去的话,它会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但是贵州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够。那么多年来,贵州的招商引资主要还是靠一条腿走路,就是由政府牵头,政府操办,政府实施。几百万的招商引资,主要还是从政府的这个角度来考虑的,民间的力量没有发挥作用。

政府招商有很多弊端,一些领导出于某种原因,总是喜欢拍板,喜欢拍胸脯,拍完胸脯之后,他过两年就走了,而那个项目要搞三四年,留了一大堆的法律问题,到最后谁也不来处理,成了烂摊子。

诚信和政策

民营经济是贵州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增长点,现在贵州都是靠国企、靠银行、靠政府的投资,社会资本进不了垄断行业,所以贵州的产业发展很慢。要解决政府的投资环境问题,首先把政府的职能转变。

政府讲不讲信用,政府官员说话算不算数,企业的诚信怎么样,大家是不是都在坑蒙拐骗,搞恶性竞争,这些东西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的基础性因素。如果诚信的问题不解决,其它问题都很难解决。所以一定要有诚信作为基础,投资环境才会从各方面不断得到改善。

不怕政策不优惠,就最怕政策老变动。如果你的政策变来变去,那他就没法作出重要的投资决定了。

贵州省情论文参考 篇2

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多年, 却是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看清自己的家乡, 第一次认识了她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一次了解她那悠久的发展历史, 第一次知道她自古以来人才辈出, 第一次留恋于她那莫测的崇山峻岭当中, 第一次沉迷在她那神秘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之中…

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居住着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等56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8%。其中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畲、瑶等17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戏剧、民族建筑艺术、民族习俗等异彩纷呈, 绚丽多姿。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省就有30多项。在贵州悠久的历史进程中,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夜郎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沙滩文化、长征文化等各种历史文化。2006年, 贵州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近300处。其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 形成了多元独特、优势突出的文化资源。由于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 贵州的民族文化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良好的历史延续性, 保存了很多原生态的东西。

贵州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历史上中央集权又长期实行“土流并治”, 贵州各民族之间在多次的大迁徙和流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交错杂居和成片聚居状态, 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 但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尤其是杂居区的少数民族同胞都通晓汉语普通话, 并以汉语作为民族间日常交流的基本工具。这种居住特点和民族语言文字特点, 非常有利于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因此, 贵州各族人民长期保持着团结合作、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在历史上, 各族人民在共同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和共同的生产劳动中, 结下了深厚的民族友谊, 共同为贵州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贵州解放以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又共同进行贵州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开创了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新纪元。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 贵州少数民族形成了各自奇特的风俗习惯,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体现了神秘的民族风情。

一、贵州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 (以苗族为例)

贵州是全国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全国的苗族有60%居住在贵州省。苗族在省内分布面积最广, 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苗族聚居的村寨。苗族的族源十分古老, 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各自称“蒙”、“模”、“毛”、“髦”、“雄”等。同时又因地域分布不同, 我省的苗族可分为:长裙苗、短裙苗、长角苗、青苗 (歪梳苗) 、红苗、黑苗、高坡苗 (背牌苗) 、岜沙苗、革家苗等等众多分支。

1、在贵州俗称为“高原明珠”的花溪高坡甲定村的苗族

至今还保留着少有的洞葬奇俗, 其中以龙打岩的洞葬洞穴最大最有名。据说龙打岩洞葬为甲定村王姓苗族同胞从古至今葬人之处, 该洞葬墓还于1997年被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2、四月八“射背牌”是高坡苗族传统习俗。

在苗族社会里恋爱是个人的行为, 而婚姻则是家庭或家族的行为, 它涉及到家庭乃至家族的人际交往及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所以每一桩婚姻的缔结, 都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否则将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 一些有情男女, 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终成眷属。为此, 这些苗族男女就邀约在“四月八”射背牌, 向天地、向社会表明二人的情深意笃与无奈。因为“射背牌”的本质意义是今生不能成一家, 来世再来做夫妻, 所以据说男女双

I人NTEL文LIG论ENC坛E························

方在射过背牌后, 今生今世就不能再往来, 这既是对他们情感的证明, 也是最后的告别仪式。因此, “射背牌”这一奇俗活动, 在苗族之中, 唯独高坡这一支系苗族独具, 其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 场面悲壮动人。

3、生活在从江的岜沙苗认为他们是蚩尤的后代, 一贯以

民风剽悍而著称, 岜沙男性至今仍然以尚武为荣, 平日里猎枪从不离身, 个个枪法如神。同时他们相信万物有灵, 崇拜树木和自然。他们认为每一棵大树都是一个祖先的灵魂, 他们敬畏这些灵魂。岜沙人认为生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一个人的出生和死亡是祖先的灵魂在现实世界和远祖世界之间的穿梭, 是灵魂和肉体的交替。所以, 每当寨子有孩子出生, 他们就种下一棵树, 让这棵树陪伴着孩子成长;当一个人死去, 就砍下代表他的那棵树, 为他搭建起回到远祖世界的桥梁, 同时在死者的墓地上栽种上另外一棵树, 生命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开始。

二、贵州民族民间的瑰丽文化

1、贵州各民族文化中, 苗族文化有着巨大的历史穿透力。

苗族蜡染、刺绣作为苗家人的衣着装饰, 有着悠久的历史, 很早以前就有“衣画而裳绣”的记载;还有“五色衣服”的说法, 因为它们是以五彩线和彩蜡制作而成, 是苗族人民美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手工艺。一个苗族少女从她孩提时代, 大约4、5岁就开始学习刺绣, 孜孜以求直到垂暮之年。少女的一套刺绣服装可以说就是少女们走向人生的一张“毕业证书”, 因此苗族刺绣被史学家们称作是一部绣在衣服上的“史诗”。

2、贵州第二大族——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在贵州仅次

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 全国均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 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 后称“僚人”, 元明时期称“仲苗”、“青仲”或“仲家”。从史籍称布依族先民为“羊可僚”来分析, 布依族作为羊可江畔夜郎古域远古的居民历史悠久, 他们是贵州创造古夜郎文化的主体民族之一。少数民族的“蜡染”在贵州布依人中得到更好发展, 安顺、镇宁的蜡染厂和众多劳动妇女自行生产的各种蜡染制品, 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3、不得不提及的还有贵州第三大族——侗族, 该族源于

古百越族系, 秦汉时由百越西瓯中的一支自长江支流沅水向西南迁徙于今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区。常有谚语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

(1)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 是一种杉木结构的塔形建筑物, 有三、五层甚至十几层, 都为单数, 有厅堂式、干栏式、密檐式等多种。一个村寨有多少个房族就有多少座鼓楼, 是全族议事、集会、娱乐、休息的场所。它下部呈方形, 瓦檐呈多角形, 飞檐重阁, 形似宝塔, 建筑不用一钉一铆, 只在柱子上穿孔打眼, 以榫衔接, 并饰有各种动物雕塑和绘画, 工艺精湛, 是侗族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

(2) 花桥:是建在河溪之上的侗寨特有建筑物, 与鼓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用钉铆衔接。除桥墩外, 都是木质结构, 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花桥既是通行的桥梁, 又是避风躲雨的地方, 所以又称为“风雨桥”, 并以其栩栩如生的鱼虫鸟兽彩绘而驰名。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3) 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以一种“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侗族大歌的存在打破了国际上普遍认为的“中国民间没有复点音符”的传闻, 它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 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 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4、贵州水族同样有自己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水族有一种叫“水书”的古老文字, 也称水文, 单字大约400个。造字主要是象形、会意、指事和假借四种。主要用于占卜, 特别是在丧葬、婚嫁和营造三方面。水书, 有的是图画象形, 有些是楷书的颠倒、斜置或反写, 被称为“反书”。水书实际上只掌握在少数宗教职业者手中, 一般群众并不认识, 也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但水书却影响着水族人民家家户户, 流传至今, 成为一种奇特的传统文化习俗。

5、贵州彝族的彝文是一种音缀文字, 史书上称为“爨文”或“韪书”或“蝌蚪文”。

大约有一万多字, 是处于表意向表音发展中的一种音节文字。多数是独体字, 有少数合体字, 没有表示义类的偏旁部首, 笔划少则一笔, 多则十几笔, 一般三、五笔。云贵彝文为直列右行, 后来也有直列左行的。彝文造字, 采用象形、会意、转位、增点、同音假借、借用汉字等方法。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彝文在历史上也起过重要作用。据说它的生成与原始宗教有关, 但是彝文所记载的内容远不止宗教, 还广泛涉及艺术、文学、天文、医学、历史和社会各方面。在贵州西北地区, 发现大量的彝文碑刻和摩崖,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彝汉文合璧, 这是贵州彝汉文化融合的最好见证。

当然, 还有众多的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歌舞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及各式各样奇特民俗等都给这个中国西南的边远省份披上了一层无可比拟的、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外衣, 并给许多国内外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先生在贵州实地考察时就把贵州称赞为“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可见贵州本土的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多么巨大的潜力, 同时也为我省的民族文化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通过三年的省情课教学, 更深深地体会到那句著名的俗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贵州的少数民族正是一直秉承着这些民族的习俗, 保持着固有的民族的传统, 用自己的方式保卫着自己的家园, 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纷繁的民族之林脱颖而出。作为贵州人, 我们更应该真正去了解家乡, 大力宣传家乡, 使得贵州绚丽的民族文化之花开遍全中国, 开遍全世界。同时作为欠开发省份, 贵州各民族人民也正在共同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贵州正蓄势待发, 相信我们美丽的家乡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组编:《贵州省情》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第1版、2009年9月第2版。

[2]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情简介》, 2008年4月。

贵州省情课的教学方法创新初探 篇3

[关键词]省情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17-02

贵州省情(以下简称“省情”)是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要求全省高校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开设几年来,对提高贵州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大学生认识贵州、了解贵州,培养大学生热爱贵州、立志未来建设贵州的思想感情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省情”课的开设受到全省高校师生的普遍欢迎。但在“省情”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省情”课的教学效果,迫切需要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改革。

一、对贵州省情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重要意义

创新“省情”课的教学方法是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大力“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上述国务院精神的指导下,教社政[2005]5号文件中对高校思政课教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中央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不仅给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将有力地推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深入开展。

从近几年“省情”课的教学实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少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有的教师要么照本宣科,缺乏创新,要么是责任心不够,敷衍塞责。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及丰富的教学资源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致使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心不在焉,就是埋头看自己的书或是玩弄手机,更有甚者干脆逃课。据贾孝敏、李孝梅的调查,虽然超过80%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的开设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设,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任课老师感到不满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从这门课中收获很小或没有收获。这应该说问题的根源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欠妥。“省情”课既是一门开阔大学生视野的人文通识课,也是一门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的思政课,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贵州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贵州这片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热土,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家乡,并从先辈开发建设贵州的历程中吸取力量,增强自豪感、责任心和自信心,激发出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巨大热情。”要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因为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进行德育的过程。鉴于“省情”课的教学在形成和塑造学生高尚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亟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二、创新贵州省情课教学方法的尝试

(一)专题讲授法

贵州省情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内容体系与教学目的既不同于其它思政课,也不同于一般专业课。什么是省情呢?熊宗仁认为:“省情是一定历史时期影响一个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的全面科学的概括和抽象。它包括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传统和科技教育水平、人口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等等。”可见“省情”教材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简直可谓关于贵州的一部缩微的百科全书。面对如此丰富广博的知识内容,如果不采用专题讲授法,就很难抓住重点,突出主要的教学内容。

专题讲授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尊重原教材的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根据新确立的主题来安排、补充和组织教学内容,尤其注意补充一些具有说服力的经典素材。该教学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研讨性。本人在贵州省情课的教学过程中,曾将全书内容辟为六大专题,即“秀美富饶的贵州”、“悠久灿烂的历史”、“魅力无限的贵州民族及民族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欣欣向荣的社会事业”、“美好的贵州未来”等,这六个专题囊括了贵州省情的基本方面和主要内容。这些专题的确定及教学内容的编排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在“省情”课的专题教学中,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注重突出贵州的地方性、民族性和独特性。另外,在每个专题的教学中尤其注重乡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因为在“省情”教材中,很多方面只是点到为止,运用这些乡土文化资源能使讲授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使讲课内容有血有肉,不至于产生空洞乏味的感觉,从而增强讲授的趣味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二)学生参与法

让学生参与到“省情”课的教学中来,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也是因为现实条件提供了可能性。在“省情”课的教学内容中,有不少方面特别适合采用学生参与讲述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特殊的地理环境”这一教学单元时,拿出一定的时间由学生介绍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贵州各地在地理地貌、气候特征及自然资源等方面差异很大,由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介绍自己家乡自然地理及资源状况,不仅学生有话可说,而且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而又充分地表达自己。通过学生生动形象的讲述,学生能对全省各地的地理环境产生全面的了解,同时能获得如同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再如在介绍“贵州民族及民族文化”这一节时,同样采取了让学生参与讲述的方法。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介绍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可以充分展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学生们对丰富多样的贵州民族文化也易于理解和接受,其教学效果比老师一人独自讲述要好得多。

学生参与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讲授,其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参与法既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也利于学生间的互动,它可改变长期以来单纯由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并不是坐视不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着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首先要提前布置任务,提出教学要求,设置好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并告诉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资料、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好自己的讲述准备。大学生思想活跃,乐于参与也善于表达自己。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视频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广泛应用为视频辅助教学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近几年来,与贵州省情有关的视频数量相当可观,为该课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可视资源,如文化共享工程《走遍中国》关于贵州的系列片,制作精美、内容丰富、民族特色鲜明、解说言简意赅,是了解贵州不可多得的教育宣传片。综观近几年来出现的有关贵州省情的视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关于贵州自然地理风貌的视频,二是关于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视频,三是关于贵州历史文化的视频,四是对贵州的重要城市宣传介绍的视频,五是关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及综合系统介绍的宣传片等。这些视频内容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了贵州省情,大大弥补了书本上简单陈述的不足,而且大多数视频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很适合在课堂上讲完教学内容后穿插放映。

在“省情”课教学中引入视频辅助教学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众多精彩的视频为学生认识贵州、了解贵州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学生普遍认为,用视频辅助教学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不仅是因为许多视频内容新鲜、知识丰富,是教材中不曾有的,而且是因为融声、像、色、光于一体的视频可以为学生提供多重刺激,使课程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从而改变过去在课堂上仅凭听觉获取知识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讲授知识的记忆,增强了对贵州省情的理解,在寓教于乐中增长了知识,因此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贾孝敏,李孝梅. 贵州省高校贵州省情的教学现状和对策探讨[J]. 咸宁学院学报, 2011,(7):150.

[2]樊豫陇. 现代教学论[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

[3]熊宗仁. 贵州省情认识的理论探讨与历史评述[J].贵州社会科学,2002,(4):27.

[责任编辑:雷艳]

贵州省情试卷 篇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苗语、瑶语、壮傣语、侗水语以及彝语都属于 __________语系。

2、_______ 是贵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3、西汉时期,在今贵州地区推行郡县制,除派遣官吏外,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贵州发展的“三块长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代诗人____________说:“江南千重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6、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解放贵阳,贵州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7、贵州地貌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地貌典型发育。

8、贵州五大名药分别是天麻、杜仲、黄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第一处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10、震惊全国的“三大教案”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

A、汞

B、重晶石

C、煤

D、磷矿

2、在各类土壤中,贵州最少的是()。

A、黄壤

B、水稻土

C、石灰土

D、黑土

3、“百越”是()等民族的先民。

A、布依族

B、侗族

C、水族

D、苗

4、秦统一中国后,在岭南广大地区设置的()辖有今贵州南部。A、南海郡

B、桂林郡

C、北郡

D、象郡

5、中国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天然湖泊是()。

A、草海

B、鄱阳湖

C、巢湖

D、青海湖

6、贵州省共辖()个县。

A、80

B、89

C、88

D、98

7、贵州降雨量多,年降水量多在1100-1300毫米之间,属于()。

A、干旱地区

B、湿润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半干旱地区

8、贵州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乌江

B、南盘江

B、北盘江

D、清水江

9、元朝统一中国后建立行省制度,贵州分属()三“行中书省”。A、四川

B、云南

C、陕西

D、湖广

10、()在贵州悟出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

A、王阳明

B、朱元璋

C、张之洞

D、范仲淹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贵州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2、简述改土归流对贵州发展的影响。

3、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简述“十二五”时期贵州卫生事业发展状况。

5、简述解放后贵州交通运输业的成就。

四、案例题。(30分)

贵州省情论文 篇5

解放四十年来,我省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贫富差距很大。与相对发达的黔中、黔北地区相比,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则处在另一极点上。这些地区多少年来十分艰难、痛苦地挣扎在贫困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具体原因究竟何在呢?带着这个问题。

该县位于黔西南边缘南、北盘江夹角的崇山峻岭地带。全县土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16万9千人。主要居民为布依族,点总人口的74%。册亨县原是一个布依族自治县,1984年取消自治,归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并列为全省26个贫困县之一。近四年来农村人均口粮只有350—400斤,人均年纯收入130—150元,远远低于全国乃至本省的农民人均口粮和纯收入水平,大多数农民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贫穷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探索的不仅仅是贫穷的现状,而且还有贫穷的过去;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地区总是一直处于贫困的境地之中。

(一)农业基础薄弱

册亨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现有耕地面积19万亩,人均1.2亩,比全省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0.71亩还多0.49亩。但耕地质量低劣,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差不多占现有旱作耕地的一半。全县稻田面积中,中低产农田就占了70%。没有灌溉设施的“望天田”仍占相当大的数量(约55%),水利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耕田总量的三分之一。近几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片面抓粮食生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赶山吃饭,毁林毁草开荒,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天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山多陡峭,流径量大,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水土流失面积多达1,000多平方公里,差不多占总面积的半数。根据有关部门对南、北盘江浸蚀模数的计算,每年县境内通过大小溪沟、河流外泄泥沙约140万吨,计有5千多亩耕地的表土被冲刷流失。再加上山区农民耕作技术落后,基本上是粗放经营,施肥少、产前产后服务差,缺乏科学管理,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地方的农民习惯于刀耕火种,不用肥料,不精耕细作,使得土地肥力逐年递减。由于土地的贫瘠,基本上是广种薄收。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干旱、伏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如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初的干旱持续半年之久,水稻栽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只及前一年的58%;紧接着又暴雨成灾,秧苗长势正旺的4,800多亩稻田被洪水淹没,其中1,700多亩被彻底毁坏,造成粮食减产2,700多吨。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农民依附着瘦薄的土地,坐山吃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办法少,一遇灾害就欠收,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解放初期延续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该县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截至1987年,全县农业机械动力总量仅有852.96万瓦,平均每万亩耕地只有农业机械动力0.43万瓦。而且还由于管理技术落后、操作水平低、保养差、油料缺乏等因素,十分有限的农业机械设备多数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有农活几乎全靠手工操作,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农业生产方面这些不利的客观因素造成的结果是:虽然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整个农业生产尚在“自给”但不能“自足”的窘况中为解决温饱而奋斗。

(二)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缓慢

自解放三十多年来,该县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历史上形成的自然半自然经济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自然条件及政策等诸主面的限制,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1951年是册亨县解放的第一年,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是13%,这个比例自然是很低的;但经过六年的发展到1957年,也只达到15%;到二十年后的1978年,商品率达到21%,仍然是很低的;到1987年增到23%;1988年又下降到19%。牧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几乎与农业是平衡的:1951年和1957年的商品率都是14%,1978年是21%,1987年是25%,1988年略有下降,接近25%,发展也是很缓慢的。林业算是该县所长,森林覆盖率为17%,高于全省14.5%的水平,因此林业商品生产的发展相比农业与牧业要快要高:1951年为33%,1957年为35%,1978年为50%,1987年为53%,1988年上升到73%。

市场不健全、集市贸易不发达,也是制约该县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册亨县农村经济由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半自然经济状况,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对于由各种生产要素专业市场组成的适宜商品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市场的要求望尘莫及。同时,农贸市场也非常残缺,全县区(镇)乡共有集市20个,平均8千农村人口才有一个集市,而且这些集市规模小,只限于少量农副产品的交易。大多数集市与集市之间距离远,交通十分不便。因此整个流通领域没有真正搞活,大桩农产品产销很难直接见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总起来说,该县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只是占了十分有限而有利的自然条件的一点便宜。其他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的后劲仍然很不足。

(三)工业生产十分落后

册亨县工业产值极低,1985年以来一直徘徊在500万元左右。该县地下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为开发矿产资源,一哄而起办了很多锑厂,至1987年10月先后建起了县锑选厂、华侨锑深加工厂、民族锑冶厂、联合锑厂等。但由于设备简陋,缺乏电力,原料又是由私人个体开采经营,地质勘探工作无法得到深入,找矿缺乏科学依据,生产率很低。因此原料时多时少时无,不能保证计划供应。再加上技术、管理水平差,工厂常常处于半瘫痪状态。目前,这些盲目投资、争相上马的.企业正在滑向破产的边缘。为开办这些企业共向银行贷款686万元,其中517万元现已无力偿还。

该县酒厂本应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厂,所生产的“灵芝酒”被评为1985—1986年全省优秀产品三等奖,深受消费者喜好。在连年亏损、不景气的情况下,1986年略显生机,产量达2,000砘。但由于设备、技术、原料、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产量仍十分有限,经济效益很低。

(四)地处偏僻,交通闭塞

发展交通运输是摆脱贫困的必要条件,但该县由于地处偏僻,交通十分落后。册亨县城离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广西百色市分别为130公里和220公里。距离省城贵阳400多公里,没有直达客车,出差贵阳要中途展转两天才能到达。汽车是该县唯一的交通工具,但县境内公路量少,现有公路13条,总长仅376公路,通车里程才310公里,还有13个乡不通公路。以面积计算,每百平方公路才有公路1.4公里,大大低于全省(15.8公里/百平方公里)和全国(9.2公里/百平方公里)的水平。全县公路没有一条柏油路,坡陡弯急,路面狭窄,危险路面多,桥涵多,基本属于四级和等外级公路。晴通雨阻的路段常年有100公里左右,占通车里程的三分之一。总起来说,该县公路数量少,质量差,技术标准低,通过能力弱,且分布不均。公路运输在工农业生产中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地方几十年来运输全靠人挑马驮,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发展。

(五)生产力落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少、边、穷地区多是一个封闭体,是一个未开化的地带,地上地下都有极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地区确是“富饶的贫困”。若论册亨县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自然的资源优势占主要地位。到目前为此,已发现的地下资源有金、锑、硫磺、雄黄、珠砂、铅、火硝、大理石、冰川石、无烟煤、铜、铁、锡等宝贵的矿产资源,还可能蕴藏有石油资源。据地质部门测定,册亨金矿还是个富矿,很有开采价值。

若是各方面条件具备,可根据市场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开采加工,单凭发展原料工业和初加工工业,就能使国民经济得到翻身。但因该县人力、财力、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等条件“先天”不足,在丰富的自然资源面前显得无能无力。

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 篇6

1、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P33-35

答: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既有水上石林又有旱地石林,既有高山石林又有洼地石林,既有灰白色石林又有黑褐色石林,天星桥石林、银滩石林、修文回水石林、奢香石窗石林、兴义泥凼石林、荔波喀斯特石林。2.瀑布与峡谷多而壮丽。黄果树瀑布群、赤水十丈瀑布群、中洞瀑布、马岭河大峡谷、乌江三峡、六广河七峡、关岭花江大峡谷、黄平飞云大峡谷、开阳南江峡谷。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织金洞、龙宫、天河潭、晴隆大厂石膏巨晶洞、修文多缤洞、兴义飞龙洞、铜仁九龙洞。4.森林美景多。梵净山林海、习水原生林、茂兰卡斯特原始森林、大方百里杜鹃、赤水竹海。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潕阳河、赤水河、杉木河、红枫湖、百花湖、万峰湖、草海、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石阡县城南温泉。

2、贵州有哪些土壤类型?其耕作条件有何特点?P23-24 答:1.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2.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达。3.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4.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为什么说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P42 答:贵州高原纬度低,海拔较高,气候温和,不仅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繁衍生长,也适宜人类生存和繁衍。大量的天然溶洞为古人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多种动植物资源为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出露有利于古人类打制各种石器。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P45 答: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是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的屯田。

5、改土归流对贵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P47-48 答:使贵州真正意义上进入封建社会,改土归流后,朝廷对贵州的行政区划和行政建制作了较大的调整。二是对贵州的疆域作了较大调整。

6、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P58 答:

一、建成了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电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工业体系和以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建筑材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基础。

二、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建成了铁路网和微波通信系统,使贵阳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三、改变贵州的生产力布局。

7、试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P63-64 答:1.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西电东输3.退耕还林4.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5.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6.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8、试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P81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贵州少数民族分别处在前资本主义的各个社会发展阶段。出多数地区社会经济属封建地主所有制外,在黔西北的部分彝族。苗族地区,还存在着农奴制残余,在黔南的瑶族地区还保留着原始公社痕迹。由于所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力状况不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从事农业生产上,既有细耕作,也有刀耕火种、赶山吃饭的耕作习惯,甚至还有以狩猎为生的,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是铁器、石器、木器。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手工业,但从事工商业的人数极少。由于生产条件差,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少数民族生活十分艰辛,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9、简述贵州省“十二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目标。P85 答:1.经济加速发展。到2015年,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确保实现2000亿元,力争年增长率达14%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517元;第一产业年均增长7.8%以上,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7.5%以上,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3.6%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25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2.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民族地区“县县通高速”目标基本实现。到2015年,70%以上的建制村通油路;工程性缺水门体全面解决,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0.9亩以上,农村人口人均基本口粮田达到0.5亩。3.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减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13%以上,力争5个以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脱贫摘帽”,建设500个特色文化村寨。4.科技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全省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大幅提高,民族文化教育成效明显;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2%。5.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建设一批民族特色专科医院,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得到有效控制,民族医药事业加快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内。6.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3%以上;2014年全面完成统计在册的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新的进展。7.少主民族文化和体育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各自治县均建成一个少数民族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体育场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明显成效。8.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到2015年,新增荒山造林2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10、贵州经济的主要特点。P90 答:1.生产要素占有出现多元化。2.生产要素利用的综合性增强。3.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4.增长动力因素尚不均衡。5.发展阶段向跨越性转变。6.政府经济职能发生重大变化。

11、简述贵州在能源、矿产方面的自然资源优势P26-31 答:

一、水煤结合、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的能源资源。1.水能资源,总量居全国第六,人均居全国第三,水能资源的特点:分布均、造价低、发力高、区位优。2.煤炭资源,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炭资源储存量丰富,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储量大、煤种全、埋藏浅、分布聚、含硫低、组合好。

二、组合良好、开发前景广阔,1.铝土矿,居全国第三。2.磷矿,居全国第三。3.重晶石,居全国第一。4.金矿,居全国第十。5.锰矿,居全国第三。6.水泥原料。7.汞矿。8.锑矿。

12、贵州工业中的优势和特色产业有哪些?P99-109 答:

一、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二、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业技术进步加快。

三、工业结构加快调整。1.轻重工业结构。2.工业行业结构。3.企业规模结构。4.所有制结构。5.产业聚集。

四、工业特色行业持续发展1.能源工业和资源深加工业。2.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3.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4.医药制造业。5.高新技术产业。

《贵州省情教程》思考题(精选) 篇7

第一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1、贵州地貌的特征是什么?贵州有哪些地貌类型?

2、为什么说贵州的气候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

3、贵州的主要河流水系有哪些?

4、贵州土壤的现状特点是什么?

5、试述贵州在生物、能源、矿产、旅游等方面的自然资源优势。

6、简述贵州行政区划的现状。

第二章

悠久的发展历史

1、为什么说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2、简述贵州名称的由来。

3、试述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改土归流对贵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5、简述乾嘉起义与咸同起义的作用。

6、发生在贵州的“三大教案”在全国的反帝斗争中产生了什么影响?

7、试述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

8、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9、试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开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

10、试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三章

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1、解放后贵州的人口发展出现了哪些主要变化

2、试述贵州民族在分布、语言文字、文化及宗教信仰方面的主要特点。

3、简述贵州的民族区域自治现状。

4、试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四章

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

1、解放后贵州经济的主要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2、贵州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说明了什么?

3、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

4、试述贵州以森林营造为核心的生态建设和以产业化为核心的林业发展。

5、贵州乡镇企业发展呈现的主要亮点是什么?

6、简述贵州工业的发展概况。

7、贵州的工业结构具有什么特点?

8、贵州工业中有哪些优势产业?试述它们的优势所在。

9、简述贵州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的发展现状。

10、贵州的商业贸易有何特点?

11、贵州有哪些旅游区和旅游线?并说明其旅游的特色。

12、目前贵州已形成了什么样的金融体系全面开展金融业务?

13、贵州的城乡建设有什么特点?

14、贵州房地产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

1、简述贵州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目前贵州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教育网?

3、简述贵州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4、简述贵州文化的发展历程。

5、试述贵州文化的现状特点。

6、解放后贵州卫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表现在哪些方面?

7、简述贵州体育发展的现状特点。

第六章

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贵州

1、简述中共贵州省委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2、贵州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3、贵州有哪些民主党派组织?他们在贵州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贵州省情教程》第四单元练习题 篇8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42分)

1.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向()的历史性转变。

2、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北主要有甘薯、油菜、()和板栗等;黔东南主要有水稻、油菜、椪柑、()等;黔南主要有()、油菜、苎麻等;黔西南主要有茶叶、甘蔗、()、芭蕉等;黔西北主要有玉米、()、马铃薯、大豆、芸豆、烤烟、梨、苹果、核桃、板栗等;黔北主要有水稻、玉米、油菜、()、茶叶、桑蚕等;黔中主要是水稻、玉米、()、烤烟、茶叶等。

3.按照国家林业“六大工程”的总体部署,贵州以退耕还林为重点,陆续实施了()、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

4.贵州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实力大为增强,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地方资源为依托的()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以()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5.2005年,根据贵州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以()占绝对优势。6.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是贵州重要的基础工业和优势产业。2006年贵州原煤产量11817万吨,居全国第()位,电力工业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366.18万千瓦,以()为主。黑色冶金工业以()等特种钢的开发最有特色。贵州是全国十大有色金属产地之一,有色冶金工业主要有()、钛、锑、铅、锌等工业。化学工业以()化工等为重点,主要产品有化学肥料、农药、基本化工原料和其他无机有机化工原料等。

7.贵州机械电子工业的技术起点和技术水平较高,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设备精良,已形成()产品和()产品结合,机、电、光一体化,科研、生产、经营综合化的科技工业体系。

8.贵州境内的国防科技工业,以()工业、()工业和()工业3大工业为主,并有航空机械、军需军械、核燃料等工业部门组成。

9.贵州机械工业类别较多,产品种类也多,是一个资本有机构成高,技术密集且()的产业体系。

10.贵州的电子工业已进入()、以()的发展阶段,是一个航空电子、航天电子、军用电子、民用电子科技企业密切结合,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及系统集成业密切结合的高科技产业体系。11.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陆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和()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用航空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

12.贵州在邮政业方面,建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为主的陆空水相结合的现代邮政运输网络和物流系统,建成了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绿卡网、电子汇兑系统,形成中国西南地区的邮路大通道和邮件转运枢纽。

13.贵州在电信业方面,建设和完善了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以()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为辅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

14.贵州已形成一个以省会贵阳为中心、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镇体系。省会贵阳2003年跻身于全国重点城市50强行列,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位。

15.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和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16.贵州在坚持以公有制工业为主体的同时,积极发展了国有控股、()投资、外商投资和()投资的工业企业和农村工业,目前非公有制工业的比重上升。

17.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东有()风景区、南有()、西有()、北有(),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18.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1.2006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比1949年增长55.08倍。A、1820.44 B、2267.43 C、3002.56 D、4452.11 2.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连续()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A、7 B、8 C、10 D、11 3.贵州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6年达到()元。

A、1984.62 B、2188.43 C、2540.55 D、3214.66 4.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06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

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 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 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5.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A、青溪酒和湄潭绿茶 B、茅台酒和都匀毛尖 C、湄窖酒和凤岗青茶 D、董酒和余庆苦丁茶

6.2006年,贵州白酒制造业在产量、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方面均居全国前()位。

A、2 B、3 C、4 D、5 7.2005年,贵州获国家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是()。A、贵阳市 B、遵义市 C、安顺市 D、都匀市

8.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为主。

A、黔电送湘 B、黔电送粤 C、黔电送桂 D、黔电送沪 9.近年贵州工业中利税总额居全省第一位的是()A、酿酒工业 B、烟草工业 C、软饮料工业 D、特色食品工业 10.2006年贵州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个 A、10 B、11 C、12 D、13

三、多项选择题(在所列出的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每题1分,共10分)

1.近年贵州种植业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增长高于粮食作物,()成为大宗产品。A、茶叶 B、油菜籽 C、花生 D、烤烟 2.下列哪些畜禽为贵州的优良品种()。

A、关岭黄牛 B、威宁绵羊 C、可乐猪 D、竹乡鸡

3.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

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 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 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

4.贵州烟草制品业以()为主。

A、烤烟生产业 B、特种香烟制造业 C、烟叶复烤业 D、卷烟制造业 5.贵州饮料制造业以()为重点。A、白酒制造业 B、制茶业 C、果汁制造业 D、汽水制造业 6.下列哪些是贵州的特色食品()。

A、老干妈辣椒 B、过桥米线 C、牛头牌牛肉干 D、手扒羊肉

7.贵州的医药制造业是全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建立科学的体系与网络,包括()。

A、中药材原料生产体系 B、中药研究开发体系 C、现代中药制造体系 D、市场信息服务网络。8.贵州的电信业务目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A、固定通信 B、移动通信 C、数据通信 D、图像通信 9.贵州下列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是()。A、黄果树风景名胜区 B、黔灵公园 C、花溪公园 D、遵义会议会址为 10.下列关于贵州的旅游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旅游景点以数量增加为主要发展方向。B、只有原生态自然风光才是贵州的旅游特色。C、增长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D、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发展。

四、问答题(共38分)

1、简述贵州国民经济的发展现状及三次产业结构变化。(6分)

2、试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10分)

3、简述贵州以森林营造为核心的生态建设和以产业化为核心的林业发展。(6分)

4、试述贵州工业发展概况及其工业结构特点。(10分)

贵州省情论文参考 篇9

1.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1986年以后改进扶贫方式,实行()扶贫方针,贫困人口迅速下降。A、开发式 C、“造血”式

2.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中提到的“一府两院”是指: B、省人民政府 C、省高级人民法院 D、省检察院 3.下列属于贵州特色食品的是: A、老干妈辣椒 C、牛头牌牛肉干 4.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

A、毕节市各县 B、六盘水市各县

5.贵州的资源深加工工业主要有下列的()行业。

A、黑色冶金工业 B、有色金属工业 C、化学工业 D、建材工业 5.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贵州下列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是()。

A、黄果树风景名胜区 B、黔灵公园 D、遵义会议会址 7.贵州产业形象鲜明、经营规模较大、比较优势突出、发展后劲明显的行业,主要是: A、以西电东送等为标志的能源和资源深加工业

B、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C、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

D、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8.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

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9.贵州饮料制造业以()为重点。A、白酒制造业 B、制茶业

10.解放后,贵州开展了大量的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搜集、整理、出版的民族古籍资料有: A、《苗族古歌》 B、《西南彝志》 C、《水书》 11.研究和认识贵州省情需要我们用哪些正确的观点:

A、系统的、全面的观点 C、用辨证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 A、农村 C、农业 D、农民 13.截至2011年,贵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有下列: A、荔波 D、赤水 14.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15.汉朝贵州出现的历史文化名人包括《尔雅注》作者、辞赋家和东汉教育家,他们分别是: A、舍人 B、盛览 C、尹珍

16.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人口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有下列: A、苗族 B、布依族 C、侗族 D、土家族

17.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18.根据贵州的多年气候状况,降水最多的地区是下列: A、晴隆 B、丹寨 C、武陵山东南坡

19.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

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20.下列矿产中,贵州2011年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A、重晶石 C、磷矿 21.贵州基础教育中的“两基”指的是:

A、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2.环境保护是指为使自然环境和人类居住环境不受(),能更适合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生存而采取的措施。A、破坏 B、污染

23.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 A、赵以炯 C、夏同龢

24.对于贵州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正确的描述是: A、医疗防疫体系初步建立。

B、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农村卫生总体水平得到提高。C、爱国卫生工作取得新成就。D、中医中药事业稳步发展。

25.贵州种植业中的主要经济作物下列有: B、油菜籽 D、茶叶

26.下列属于贵州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有:

B、布依族的丢花包、板凳操 D、水族的赛马、打手毽。

27.贵州清王朝统治时期,官府和地主勾结欺压百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先后爆发了()。A、乾嘉起义 D、咸同起义

28.民族节日是贵州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集中体现,其中属于社交性节日的下列有: A、姊妹节 B、查白歌节 29.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A、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B、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C、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D、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30.贵州喀斯特地貌的表现形式包括下列:

A、石林 B、溶洞 C、瀑布 D、峡谷

多选

31.贵州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下列有: A、赤水河 B、綦江 D、乌江

32.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 A、珙桐 B、贵州苏铁 C、银杉 33.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下列有: A、梵净山 B、赤水桫椤 D、威宁草海 34.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

A、镇远青龙洞 B、赫章可乐遗址 C、安顺文庙 D、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35.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

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 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36.下列关于贵州的旅游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C、增长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D、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发展。37.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

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38.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 A、苗族 C、水族 D、畲族

39.贵州少数民族大都通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目前国家还帮助()等民族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A、苗族 B、侗族 C、布依族

40.贵州地质结构复杂,形成了种类繁多、组合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的丰富自然资源,尤以()资源得天独厚、最具特色。A、生物 B、能源 C、矿产 D、旅游

41.截至2011年贵州通航机场除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外,还包括下列: A、铜仁(大兴)机场 B、安顺(黄果树)机场 C、荔波机场 42.下列哪些畜禽为贵州的优良品种()。

A、关岭黄牛 B、威宁绵羊 C、可乐猪 D、竹乡鸡

43.到2006年,贵州通过“两基”攻坚达标验收的4县(自治县)是(),使全省“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提高到100%。A、威宁 B、赫章 C、紫云 D、望谟 44.贵州的医药制造业发展潜力大,特点鲜明,下列表现有:

A、黔药制造成为医药产业演进的主体。B、大中型企业崛起成为产业规模扩大的主体。C、标准化种植基地成为药材供应的主体。D、高新技术开发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45.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包括依法选举并按有关程序任免()

A、贵州省省长、副省长 B、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各厅、局的领导干部

46.在“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1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评出的“贵州十大名酒”下列有: A、习酒 B、贵州醇 D、鸭溪窖酒 47.贵州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下列:

A、化工产品 B、矿产品 C、机械电子产品 D、橡胶制品 48.遵义市杂技团曾经获得全国杂技大赛金奖的演出节目是: C、《转台顶技》 D、《梅颂》

49.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 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 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 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 50.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D、贵州黔西观音洞 51.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下列有:

B、民俗风情 C、城镇风貌 D、宗教文化

52.贵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断探索符合贵州省情的发展道路,工业重点发展的消费品生产是: C、卷烟 D、酿酒

53.贵州的电信业务目前主要有下列:

A、固定通信 B、移动通信 C、数据通信 D、图像通信

54.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A、伤残 C、遭受灾害 D、生活困难 54.“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列有:

A、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B、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C、改变了贵州的生产力布局。D、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55.贵州土司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B、世官 C、世土 D、土民

56.贵州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下列()河流上。A、赤水河 C、南盘江 D、乌江

57.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珍稀名贵药用植物主要有()。A、珠子参 B、三尖杉 D、冬虫夏草

58.贵州烟草制品业形成了贵州特色鲜明的(),使贵州成为全国第八卷烟生产大省。C、烟叶复烤业 D、卷烟制造业

上一篇:什么是质量信得过班组下一篇:《送东阳马生序》文言阅读训练附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