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礼仪教学计划

2024-06-14

省情礼仪教学计划(精选8篇)

省情礼仪教学计划 篇1

省情礼仪教学计划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

教学材料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一、教材分析: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

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 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 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 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 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文明礼仪常识(做一个文明人必 看)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

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 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文明礼仪 , 伴我成长 ”, 已成为我们青

少年成长阶段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 , 我们应该作到如下 几点 :

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 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 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

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二、课程安排:

一、个人礼仪(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 观体现(二)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 2、站姿: 3、坐姿: 4、起姿:

二、见面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 友谊的重要方式。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 一种礼节方式。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 的人种场合打招呼。

三、公共礼仪(一)

特定公共场所礼仪 1 影剧院 : 观众应尽早入座 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二)乘车礼仪 1、骑白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三)旅游观光礼仪 1、游览观光: 2、宾馆住宿: 3、饭店进餐:

四、学校礼仪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一、学生礼仪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

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 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 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

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 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 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 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 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

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 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 道: “ 再见 ”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2、服饰仪表:穿着

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 合。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

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 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 和人格。4、同学问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

爱的力量。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 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

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 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 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6、校内公共场所 礼仪:

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 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 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在食堂用餐 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五、实施措施

作为现在是学生的我们来说学校礼仪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也应注意

自己的礼仪举止,这对我们今后乃至一生的生活是十分有意义的。作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的公民来说,从小处来讲,从小 培养自己的礼仪有助于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中和他人保持融洽 的关系,与人预计都十分有益。从大处来说,在这个日益开放和全球化 的时代,良好的礼仪能让我们向全世界的人展示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品 德和精神面貌 1、让学生懂得在同学的交往中要学会宽容、理解和谅解他人。2、使学生知道与同学交往的好处,从而学会珍惜友谊,乐于交往。3、让学生了解一些人际交往的方法,体会如何与人交往。

【教学重难点】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交 往。

【教学方法】故事启发、情境体验、角色扮演 【课前准备】

学生:填写交往记录卡 [ 回忆和同学交往中出现那些磕磕碰碰的现 象,如何处理的,效果如何 ]

教师:课件 【

辅导过程 】

一、音乐激趣 尝试快乐 活动 1 :互动交流 1 .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 让我们一起听听这首歌!(播

放歌曲“找朋友”,学生随歌曲做动作)[ 点击播放歌曲 ] 2 .你们在一起做游戏心情怎么样?(突出心情快乐)

教师小结:和这么多同学伙伴在一起学习、游戏、交流见闻会让 我们感到多快乐(板书:同学交往 快乐多)(此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探究明理 感受快乐 活动 2

听故事,明道理 1、同学交往中,有时因说话不注意,会发生小小的不愉快;在游

戏中,磕磕碰碰也在所难免。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请听故事《四个

省情礼仪教学计划 篇2

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多年, 却是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看清自己的家乡, 第一次认识了她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一次了解她那悠久的发展历史, 第一次知道她自古以来人才辈出, 第一次留恋于她那莫测的崇山峻岭当中, 第一次沉迷在她那神秘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之中…

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居住着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等56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8%。其中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畲、瑶等17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戏剧、民族建筑艺术、民族习俗等异彩纷呈, 绚丽多姿。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省就有30多项。在贵州悠久的历史进程中,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夜郎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沙滩文化、长征文化等各种历史文化。2006年, 贵州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近300处。其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 形成了多元独特、优势突出的文化资源。由于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 贵州的民族文化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良好的历史延续性, 保存了很多原生态的东西。

贵州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历史上中央集权又长期实行“土流并治”, 贵州各民族之间在多次的大迁徙和流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交错杂居和成片聚居状态, 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 但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尤其是杂居区的少数民族同胞都通晓汉语普通话, 并以汉语作为民族间日常交流的基本工具。这种居住特点和民族语言文字特点, 非常有利于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因此, 贵州各族人民长期保持着团结合作、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在历史上, 各族人民在共同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和共同的生产劳动中, 结下了深厚的民族友谊, 共同为贵州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贵州解放以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又共同进行贵州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开创了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新纪元。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 贵州少数民族形成了各自奇特的风俗习惯,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体现了神秘的民族风情。

一、贵州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 (以苗族为例)

贵州是全国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全国的苗族有60%居住在贵州省。苗族在省内分布面积最广, 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苗族聚居的村寨。苗族的族源十分古老, 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各自称“蒙”、“模”、“毛”、“髦”、“雄”等。同时又因地域分布不同, 我省的苗族可分为:长裙苗、短裙苗、长角苗、青苗 (歪梳苗) 、红苗、黑苗、高坡苗 (背牌苗) 、岜沙苗、革家苗等等众多分支。

1、在贵州俗称为“高原明珠”的花溪高坡甲定村的苗族

至今还保留着少有的洞葬奇俗, 其中以龙打岩的洞葬洞穴最大最有名。据说龙打岩洞葬为甲定村王姓苗族同胞从古至今葬人之处, 该洞葬墓还于1997年被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2、四月八“射背牌”是高坡苗族传统习俗。

在苗族社会里恋爱是个人的行为, 而婚姻则是家庭或家族的行为, 它涉及到家庭乃至家族的人际交往及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所以每一桩婚姻的缔结, 都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否则将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 一些有情男女, 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终成眷属。为此, 这些苗族男女就邀约在“四月八”射背牌, 向天地、向社会表明二人的情深意笃与无奈。因为“射背牌”的本质意义是今生不能成一家, 来世再来做夫妻, 所以据说男女双

I人NTEL文LIG论ENC坛E························

方在射过背牌后, 今生今世就不能再往来, 这既是对他们情感的证明, 也是最后的告别仪式。因此, “射背牌”这一奇俗活动, 在苗族之中, 唯独高坡这一支系苗族独具, 其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 场面悲壮动人。

3、生活在从江的岜沙苗认为他们是蚩尤的后代, 一贯以

民风剽悍而著称, 岜沙男性至今仍然以尚武为荣, 平日里猎枪从不离身, 个个枪法如神。同时他们相信万物有灵, 崇拜树木和自然。他们认为每一棵大树都是一个祖先的灵魂, 他们敬畏这些灵魂。岜沙人认为生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一个人的出生和死亡是祖先的灵魂在现实世界和远祖世界之间的穿梭, 是灵魂和肉体的交替。所以, 每当寨子有孩子出生, 他们就种下一棵树, 让这棵树陪伴着孩子成长;当一个人死去, 就砍下代表他的那棵树, 为他搭建起回到远祖世界的桥梁, 同时在死者的墓地上栽种上另外一棵树, 生命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开始。

二、贵州民族民间的瑰丽文化

1、贵州各民族文化中, 苗族文化有着巨大的历史穿透力。

苗族蜡染、刺绣作为苗家人的衣着装饰, 有着悠久的历史, 很早以前就有“衣画而裳绣”的记载;还有“五色衣服”的说法, 因为它们是以五彩线和彩蜡制作而成, 是苗族人民美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手工艺。一个苗族少女从她孩提时代, 大约4、5岁就开始学习刺绣, 孜孜以求直到垂暮之年。少女的一套刺绣服装可以说就是少女们走向人生的一张“毕业证书”, 因此苗族刺绣被史学家们称作是一部绣在衣服上的“史诗”。

2、贵州第二大族——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在贵州仅次

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 全国均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 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 后称“僚人”, 元明时期称“仲苗”、“青仲”或“仲家”。从史籍称布依族先民为“羊可僚”来分析, 布依族作为羊可江畔夜郎古域远古的居民历史悠久, 他们是贵州创造古夜郎文化的主体民族之一。少数民族的“蜡染”在贵州布依人中得到更好发展, 安顺、镇宁的蜡染厂和众多劳动妇女自行生产的各种蜡染制品, 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3、不得不提及的还有贵州第三大族——侗族, 该族源于

古百越族系, 秦汉时由百越西瓯中的一支自长江支流沅水向西南迁徙于今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区。常有谚语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

(1)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 是一种杉木结构的塔形建筑物, 有三、五层甚至十几层, 都为单数, 有厅堂式、干栏式、密檐式等多种。一个村寨有多少个房族就有多少座鼓楼, 是全族议事、集会、娱乐、休息的场所。它下部呈方形, 瓦檐呈多角形, 飞檐重阁, 形似宝塔, 建筑不用一钉一铆, 只在柱子上穿孔打眼, 以榫衔接, 并饰有各种动物雕塑和绘画, 工艺精湛, 是侗族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

(2) 花桥:是建在河溪之上的侗寨特有建筑物, 与鼓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用钉铆衔接。除桥墩外, 都是木质结构, 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花桥既是通行的桥梁, 又是避风躲雨的地方, 所以又称为“风雨桥”, 并以其栩栩如生的鱼虫鸟兽彩绘而驰名。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3) 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以一种“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侗族大歌的存在打破了国际上普遍认为的“中国民间没有复点音符”的传闻, 它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 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 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4、贵州水族同样有自己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水族有一种叫“水书”的古老文字, 也称水文, 单字大约400个。造字主要是象形、会意、指事和假借四种。主要用于占卜, 特别是在丧葬、婚嫁和营造三方面。水书, 有的是图画象形, 有些是楷书的颠倒、斜置或反写, 被称为“反书”。水书实际上只掌握在少数宗教职业者手中, 一般群众并不认识, 也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但水书却影响着水族人民家家户户, 流传至今, 成为一种奇特的传统文化习俗。

5、贵州彝族的彝文是一种音缀文字, 史书上称为“爨文”或“韪书”或“蝌蚪文”。

大约有一万多字, 是处于表意向表音发展中的一种音节文字。多数是独体字, 有少数合体字, 没有表示义类的偏旁部首, 笔划少则一笔, 多则十几笔, 一般三、五笔。云贵彝文为直列右行, 后来也有直列左行的。彝文造字, 采用象形、会意、转位、增点、同音假借、借用汉字等方法。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彝文在历史上也起过重要作用。据说它的生成与原始宗教有关, 但是彝文所记载的内容远不止宗教, 还广泛涉及艺术、文学、天文、医学、历史和社会各方面。在贵州西北地区, 发现大量的彝文碑刻和摩崖,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彝汉文合璧, 这是贵州彝汉文化融合的最好见证。

当然, 还有众多的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歌舞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及各式各样奇特民俗等都给这个中国西南的边远省份披上了一层无可比拟的、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外衣, 并给许多国内外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先生在贵州实地考察时就把贵州称赞为“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可见贵州本土的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多么巨大的潜力, 同时也为我省的民族文化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通过三年的省情课教学, 更深深地体会到那句著名的俗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贵州的少数民族正是一直秉承着这些民族的习俗, 保持着固有的民族的传统, 用自己的方式保卫着自己的家园, 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纷繁的民族之林脱颖而出。作为贵州人, 我们更应该真正去了解家乡, 大力宣传家乡, 使得贵州绚丽的民族文化之花开遍全中国, 开遍全世界。同时作为欠开发省份, 贵州各民族人民也正在共同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贵州正蓄势待发, 相信我们美丽的家乡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组编:《贵州省情》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第1版、2009年9月第2版。

[2]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情简介》, 2008年4月。

贵州省情课的教学方法创新初探 篇3

[关键词]省情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17-02

贵州省情(以下简称“省情”)是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要求全省高校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开设几年来,对提高贵州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大学生认识贵州、了解贵州,培养大学生热爱贵州、立志未来建设贵州的思想感情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省情”课的开设受到全省高校师生的普遍欢迎。但在“省情”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省情”课的教学效果,迫切需要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改革。

一、对贵州省情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重要意义

创新“省情”课的教学方法是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大力“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上述国务院精神的指导下,教社政[2005]5号文件中对高校思政课教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中央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不仅给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将有力地推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深入开展。

从近几年“省情”课的教学实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少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有的教师要么照本宣科,缺乏创新,要么是责任心不够,敷衍塞责。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及丰富的教学资源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致使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心不在焉,就是埋头看自己的书或是玩弄手机,更有甚者干脆逃课。据贾孝敏、李孝梅的调查,虽然超过80%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的开设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设,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任课老师感到不满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从这门课中收获很小或没有收获。这应该说问题的根源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欠妥。“省情”课既是一门开阔大学生视野的人文通识课,也是一门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的思政课,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贵州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贵州这片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热土,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家乡,并从先辈开发建设贵州的历程中吸取力量,增强自豪感、责任心和自信心,激发出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巨大热情。”要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因为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进行德育的过程。鉴于“省情”课的教学在形成和塑造学生高尚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亟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二、创新贵州省情课教学方法的尝试

(一)专题讲授法

贵州省情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内容体系与教学目的既不同于其它思政课,也不同于一般专业课。什么是省情呢?熊宗仁认为:“省情是一定历史时期影响一个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的全面科学的概括和抽象。它包括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传统和科技教育水平、人口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等等。”可见“省情”教材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简直可谓关于贵州的一部缩微的百科全书。面对如此丰富广博的知识内容,如果不采用专题讲授法,就很难抓住重点,突出主要的教学内容。

专题讲授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尊重原教材的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根据新确立的主题来安排、补充和组织教学内容,尤其注意补充一些具有说服力的经典素材。该教学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研讨性。本人在贵州省情课的教学过程中,曾将全书内容辟为六大专题,即“秀美富饶的贵州”、“悠久灿烂的历史”、“魅力无限的贵州民族及民族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欣欣向荣的社会事业”、“美好的贵州未来”等,这六个专题囊括了贵州省情的基本方面和主要内容。这些专题的确定及教学内容的编排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在“省情”课的专题教学中,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注重突出贵州的地方性、民族性和独特性。另外,在每个专题的教学中尤其注重乡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因为在“省情”教材中,很多方面只是点到为止,运用这些乡土文化资源能使讲授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使讲课内容有血有肉,不至于产生空洞乏味的感觉,从而增强讲授的趣味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二)学生参与法

让学生参与到“省情”课的教学中来,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也是因为现实条件提供了可能性。在“省情”课的教学内容中,有不少方面特别适合采用学生参与讲述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特殊的地理环境”这一教学单元时,拿出一定的时间由学生介绍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贵州各地在地理地貌、气候特征及自然资源等方面差异很大,由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介绍自己家乡自然地理及资源状况,不仅学生有话可说,而且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而又充分地表达自己。通过学生生动形象的讲述,学生能对全省各地的地理环境产生全面的了解,同时能获得如同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再如在介绍“贵州民族及民族文化”这一节时,同样采取了让学生参与讲述的方法。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介绍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可以充分展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学生们对丰富多样的贵州民族文化也易于理解和接受,其教学效果比老师一人独自讲述要好得多。

学生参与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讲授,其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参与法既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也利于学生间的互动,它可改变长期以来单纯由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并不是坐视不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着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首先要提前布置任务,提出教学要求,设置好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并告诉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资料、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好自己的讲述准备。大学生思想活跃,乐于参与也善于表达自己。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视频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广泛应用为视频辅助教学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近几年来,与贵州省情有关的视频数量相当可观,为该课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可视资源,如文化共享工程《走遍中国》关于贵州的系列片,制作精美、内容丰富、民族特色鲜明、解说言简意赅,是了解贵州不可多得的教育宣传片。综观近几年来出现的有关贵州省情的视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关于贵州自然地理风貌的视频,二是关于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视频,三是关于贵州历史文化的视频,四是对贵州的重要城市宣传介绍的视频,五是关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及综合系统介绍的宣传片等。这些视频内容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了贵州省情,大大弥补了书本上简单陈述的不足,而且大多数视频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很适合在课堂上讲完教学内容后穿插放映。

在“省情”课教学中引入视频辅助教学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众多精彩的视频为学生认识贵州、了解贵州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学生普遍认为,用视频辅助教学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不仅是因为许多视频内容新鲜、知识丰富,是教材中不曾有的,而且是因为融声、像、色、光于一体的视频可以为学生提供多重刺激,使课程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从而改变过去在课堂上仅凭听觉获取知识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讲授知识的记忆,增强了对贵州省情的理解,在寓教于乐中增长了知识,因此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贾孝敏,李孝梅. 贵州省高校贵州省情的教学现状和对策探讨[J]. 咸宁学院学报, 2011,(7):150.

[2]樊豫陇. 现代教学论[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

[3]熊宗仁. 贵州省情认识的理论探讨与历史评述[J].贵州社会科学,2002,(4):27.

[责任编辑:雷艳]

省情礼仪教学计划 篇4

1.建设省情数据库的意义1.1 为省内各项事业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省情是一个省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经济文化发展规划的决策过程中,必须首先对省情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掌握经济、文化、自然民俗等方面的历史资料,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对现实状况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扬长避短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党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深度挖掘和收集整理省情文献信息资源,积极开发建设省情数据库,采用不同的载体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人们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省内各项事业发展战略提供翔实的参考资料和有效的智力支持。1.2 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深层次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党校肩负着理论研究和培养高素质党政人才的双重任务,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坚持提高干部的理论基础、党性修养,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就需要图书馆为教研人员提供针对性更强,具有个性化的深层次文献信息服务。研究省情,研究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党校教学科研的中心工作之一。积极开展省情数据库建设,收录大量研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文化特色的理论性文献资料和研究数据, 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为教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对党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3 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供特色资源知识服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图书馆开始向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发展。只有逐步建立起数字化图书馆,积极开发整合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有特色的个性化信息资源数据库,才能更好的满足教研人员的信息需求,为其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党校图书馆开发建设省情数据库,将繁杂、多样、分散、无序的省情研究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合,这不仅是实现图书馆数字化的基础条件需要,也是图书馆今后发展特色资源知识服务的需要。2.吉林省情数据库的主体框架和数据来源吉林省情数据库的主体框架按照吉林省概况、时政要闻、吉林历史、吉林文化、经济建设、农业发展、社会发展状况、吉林省志、理论研究为内容分为九大类,将它们作为一级目录,然后再细分到二级目录和三级目录。其中,吉林省概况分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人口、民族、历史沿革、行政区划、资源生态、市州概况八个二级目录;吉林历史分为文物古迹、历史问题研究两个二级目录;吉林文化分为

贵州省情-贵州发展 篇5

如何吸引外资?

贵州包括整个西部地区提出的关于大投资、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切合实际吗?

任何国家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都要靠三个拉动:一个是投资拉动,一个是消费拉动,再一个是出口拉动。贵州的人均GDP处于全国的末位,所以要在很短的时期内依靠强有力的内部需求的拉动,是比较困难的。而贵州的出口又处于劣势地位,对贵州来说,大投资战略是一个最重要的选择。

开发西部,就需要大的投资。但这个投资的钱从哪里来?由于国家土地政策的拉紧,地方政府从买卖土地中得到的资金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整个西部外资投资环境改善了,外资会逐渐进来。我们营造怎样的环境,使那些意向性的资金变成实实在在的投资?这是一个大课题,值得研究。

在软环境上下工夫

研究贵州的投资,关键是研究钱投到哪去,投什么东西,投什么项目。贵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实际上包含房地产、药业、食品业和矿业。

I think:营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是西部解决引进大量资金实行大开发的重要前提。东部产业转移到西部,这是必然的,因为所有投资者都要考虑投资成本,降低成本是所有投资家、企业家思考得很重要的问题。贵州有资源,有劳动力,有很好的通道(长三角经济带和珠三角经济带的大通道,贵州省政府已确立把贵州建设成为物流大基地),但许多企业却进不来,因为我们的产业政策有问题,产业结构不太合理,拿不出好的项目。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现在吸引投资的基础性障碍已经在逐渐萎缩消失,关键是我们要营造投资环境,在软环境上可能下更大的功夫。

做足姿态才有投资

“软环境”就是:办事效益高,融资和投资渠道比较通畅,审批环节周期不要太长。

贵州现在资本形成在GDP占的比重比较高,投资弹性系数很低,投资的转换率也比较低。但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仍需要有大量的钱来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中,否则很难实现快速增长的目标。我们怎么去吸引投资?对于贵州来说,要做好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准备。有钱的人未必会轻率的把钱投入到这里来,如果我们做足了姿态,也拿出很多的政策,引资是不成问题的。

贵州的投资环境软肋

观念落后

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观念的落后,因此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在市场准入这个问题上,贵州明显落后,在电力、资源方面,民营企业进入是非常难的。

比如:一些银行的行长,他们总觉得,如果贷款给国有企业,项目最后搞砸了,最多认为这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但如果贷款给民营企业,项目出了问题,就认为银行跟民营企业有什么勾当,最后把这件事上升为很大的政治问题。虽然我们讲了很多年,对于民营企业一定要一视同仁,国家也有正式的文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但是真正落到实处,很不容易。这其实是一个观念的问题。

中介服务发展滞后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政府、企业和中介这3架马车,是拉动社会发展的缺一不可的主要力量。从现代社会角度来说,中介社会发展完善与否,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如果中介服务跟上去的话,它会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但是贵州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够。那么多年来,贵州的招商引资主要还是靠一条腿走路,就是由政府牵头,政府操办,政府实施。几百万的招商引资,主要还是从政府的这个角度来考虑的,民间的力量没有发挥作用。

政府招商有很多弊端,一些领导出于某种原因,总是喜欢拍板,喜欢拍胸脯,拍完胸脯之后,他过两年就走了,而那个项目要搞三四年,留了一大堆的法律问题,到最后谁也不来处理,成了烂摊子。

诚信和政策

民营经济是贵州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增长点,现在贵州都是靠国企、靠银行、靠政府的投资,社会资本进不了垄断行业,所以贵州的产业发展很慢。要解决政府的投资环境问题,首先把政府的职能转变。

政府讲不讲信用,政府官员说话算不算数,企业的诚信怎么样,大家是不是都在坑蒙拐骗,搞恶性竞争,这些东西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的基础性因素。如果诚信的问题不解决,其它问题都很难解决。所以一定要有诚信作为基础,投资环境才会从各方面不断得到改善。

河南省情教案 篇6

须水小学

范静

学习目标:

1、认识到家乡河南自古人才辈出,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优秀的河南人为华夏文明做出来卓越的贡献,培养学生身为河南人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认识河南的历史文化名人,列举一二,并能讲述他们的主要事迹和成就。学习重点:

了解这些文人在历史上的影响。学习准备;挂图、课件

学习方法:

读图讲述法、课堂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介绍韩愈和程颢

1.介绍韩愈:韩愈 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2介绍程颢:程颢,北宋,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生于湖北黄陂县。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二程”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

二、讲述岳飞和吉鸿昌的故事

1、介绍岳飞:岳飞字鹏举,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一生俭朴,岳飞治军严谨,纪律严明。人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打仗时他身先士卒,与土兵共甘苦,从不居功自傲,赢得了历代人民崇敬和同情。在一些地方人们将油条称为“油炸烩(音同桧)儿”。人们在杭州岳飞墓前铸造了秦桧夫妇等四个铁人,造象为双手反剪面,向岳坟跪着,墓阙上悬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介绍吉鸿昌:吉鸿昌,抗日爱国名将,河南省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团长。骁勇善战,人称“吉大胆”。1934年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三、介绍邓颖超、彭雪枫和杨靖宇的故事

邓颖超,乳名玉爱,曾用名文淑。祖籍河南省光山县,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宦家庭。

邓颖超一生始终遵循周总理的意愿,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生活俭朴。1992年7月11日去世。邓颖超留下了著名的“七条遗言”后

与世长辞。其中第一条,就是死后把遗体捐给医疗事业。邓颖超,把自已一生和一切都献给了她所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杨靖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汉族,河南确山人。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四、课后延伸

参观当地的劣势纪念馆,烈士陵园,写一篇小作文,抒发自己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魅力河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科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2、培养学生利用考古知识、文物插图、风光图片结合实际参观等,获取有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这些旅游点的位置。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世界遗产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佛教四大石窟之一。2000年11月30日,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定,将中国的洛阳龙门石窟目列为新的世

界遗产 奉先寺中的卢舍那佛,据说是仿照武则天雕塑的。

二、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位于开封城西北隅,东与龙亭风景区毗邻,是以宋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集中再现原《图》中风物景观的一座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占地面积510亩,为国家黄河旅游专线重点配套工程。晚间的《东京梦华》大型专场杂技晚会,把游乐活动推向高潮,令人流连忘返。

三、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当时馆址定在开封,1961年迁至郑州,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馆建成开放,文物藏品13万余件。南博物院占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目前馆藏文物达13万多件,其中一、二级文物5000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

五、小结全文

河南是中国传统文字学发祥地,也是中国早期古汉字资料的主要出土地。河南境内大量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盟书、简册、古玺文、古币文,还有传世汉魏石经文字、汲冢竹书以及大量的历代碑石文字资料珍。

魅力河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2、启发学生思考名胜古迹、对生活的影响及关系,培养学利用文字资料、文物插图、风光图片结合实际参观等,获取有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这些旅游点的位置及特点。教学准备;挂图、课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天下第一明刹——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少林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佛教界称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 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被誉为禅宗的“祖庭”。因其位处少室山林中,故称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享有盛名,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

二、人造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林州市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林县人民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用劈开山峰和凿山洞的方法修渠竣工于1969年7月。红旗渠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的精。旗渠建成后,基本上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的面貌。三、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鸡公山

位于河南省南部的鸡公山,是华山地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它和其他一些名山不同。我国的名山大多开发较早,在古代就很有名,而且有很多名山同时也是佛教或道教胜地。鸡公山是大别山的支脉,主峰鸡公头又名报晓峰,像一只引颈高啼的雄鸡,因名之鸡公山。鸡公山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四、课后延伸

我国的四大避暑胜地:河南鸡公山

浙江莫干山

江西庐山

北戴河

河南的民间风俗

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和总结家乡的文化风俗,收集整理家乡风俗和历史典故。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说出自己家乡特有的文化风俗和历史典故。教学重点:

豫菜的特点及描绘洛阳水席的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饮食文化

河南风味以洛阳、开封为代表。从地理位置看,河南应为北方菜,但它又是别于北味,口味较淡,然淡而有味,豫菜烹必适度,火候恰到好处,调必匀和,五味调和百味香。豫菜的特色是取料广泛,选取料严谨;配菜恰当,刀工精细,讲究制汤;以咸为主,甜咸适度,酸而不酷;鲜嫩适口,酥烂不碎,色形典雅,纯朴大方;鲜香清淡,四季分明。

河南著名的风味菜点有:溜黄河鲤鱼焙面、扒猴头、麻腐海参、烧臆子、紫酥肉、铁锅蛋、牡丹燕菜、桂花皮丝、开封牛肉烩馍、博望锅盔、油酥火烧等。

二、特色民居

天井窑院,就是当地俗称的地坑院,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并且直到今天河南陕县的西张村镇庙上村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住在这种类似窑洞的宅院里。

地坑院,顾名思义就是在地上挖个大坑,形成天井,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挖出洞穴作为住宅。这种住宅冬暖夏凉,是老百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干旱少雨的情况和土质状况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形式,表现出先民们的智慧。

三、课后延伸

夸夸家乡的土特产和风味小吃。

河南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和总结家乡的传统节日,收集整理当地所特有的节日,并能讲出该节日的来历和具体的风俗习惯。

2、正确认识节庆活动都是表达劳动人民的美好祝愿的形式,并能自觉地抵制封建迷信,将传统节日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正确地区分开来。教学重点:

龙在中国的意义 龙的来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春节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以前有个叫“年”的怪物,头长尖角、凶猛异常,生活在海里。在除夕夜会爬上岸,吐食牲畜伤害己命。因此一到除夕夜,大家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这一年,从村中来了一个银须飘逸、目若朗星的老己。半夜“年”闯进村,正准备逞凶时,突然传来“噼噼啪啪” 的炸响声,那位老己披上红袍呈现在“年”的面前,“年”浑身战栗,逃回了海里,再夜不敢进村了。这就是过年的传说和爆竹的来历,后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过年的习俗悦来越丰厚了。

二、介绍青龙节

二月初二日,俗称青龙节。也叫龙抬头。中国人过年,自腊月初八就正式开始,直到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对老百姓而言,二月初二,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这天一般处在惊蛰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为了纳吉,二月初二这天的食物也与“龙”相关,面条不叫“面条”,称作“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龙角”;米饭称作“龙子”;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

三、介绍收获节

收获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习惯,然而相同的是收获的喜悦,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选择不同的日子,采用不同的仪式载歌载舞来为这个节日庆祝,为了收获的喜悦,为了劳动的成果。在节日里,交流着文化,也增进了感情。

“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此时已届仲夏,骄阳高照,为了防止家畜生虮虱人们在此日为猫、狗洗浴,农家则把猫、狗驱往河中

洗澡。猫、狗在这一天嬉水,与小儿同乐,因此民间也称此人为猫、狗的生日。另一习俗是晒衣服。传说这一天晒衣衣不蛀,曝书书不蠹。

四、介绍腊八节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而创作的诗词作品。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称谓用语讲礼仪

教学目标:

1、学习对老师、长辈的称谓语言,认知称呼他人的礼仪常识。

2、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的称谓用语,提高在日常交往中正确使用称谓用语的能力。教学重点:

养成在日常交往中使用文明礼貌的称谓用语的好礼管,培养其尊敬他人的美好情感。教学准备:

根据教材中的课本剧《客人来访》,课前可组织学生做好必要的准备。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好讨论会

1、教师播放图片,观后出示题:在这种情况下,你会使用哪些称谓用语?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看法、启发学生换位思考。

二、演个课本剧

1、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剧《客人来访》

2、讨论:

小量的称谓用语有什么失礼之处?

小亮的所作所为会给客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听了小亮的话,爸爸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三、努力多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争做称谓用语讲礼仪小标兵”的活动。

尊敬长辈讲礼仪

教学目标:

1、学习对老师、长辈的礼仪常识。

2、增强学生尊敬长辈的意识,提升学生对尊敬长辈礼仪常识的理性认识,并做到知识统一。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美好情感,感受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养成尊敬长辈的文明行为习惯。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关于尊敬长辈的格言、小故事。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讲故事

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给奶奶带来快乐的赵强》、然后并鼓励学生从赵强的具体事例中加以归纳,明白尊敬老人要做到的三点:

1、对老人说话有礼貌。

2、在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

3、心中时时想着老人,关心老人,多和老人聊天,想法设法让老人高兴。学生讲故事

二、人人照镜子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联系生活实际:

1、谈谈生活中当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

2、你应该怎么做才算对的?

三、落实中评比

采取自评、组评、师长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格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诗选: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段落:

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已经淡化了。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可是亲情是割舍不去的。即使有一天,亲人离去,但他们的爱却永远留在子女灵魂的最深处.---高尔基

不要让亲情在熙熙攘攘的现代社会变革中越来越脆弱地面对冲击,至少我们可以从自我做起,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现在为自己的双亲送上一份不算奢侈的温馨问候!

----鲁迅

自我介绍讲礼仪

教学目标:

1、学习认知有关自我介绍的礼仪规范。

2、学会如何进行自我介绍,使其做到举止庄重、大方,语言简明,口齿清楚,表情自然、亲切。教学重点:

努力学会自我介绍的礼仪,增进与他人的了解和友谊。教学准备:

组织部分学生为表演相声做好必要的准备。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老师: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学礼仪。

齐唱《咱们从小讲礼貌》。

这首歌我们都唱,歌中告诉我们早晨见到老师要说教师您早,见到同学要说声同学你早,这也访问演出有关我们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谈话时的礼貌。

二、欣赏相声《问路》,弄清和别人谈话时应注意的礼节。

老师:请欣赏相声《问路》,看看你从中得到什么教训?有请白娜、周晨(鼓掌)。

周:哎,白娜,昨晚说好了去看电影,你怎么没去呀?

白:请原谅,我走到半路上迷路了。

周:那就问呗!

白:问了,这时正好来了一位驼背大爷,我走上前,大着嗓门问:“驼老头子,电影院怎么走?”

周:我说你轻点好吗?这么嚷嚷不怕把老大爷吓着?

白:吓着?可没呢,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八成是聋子,这时,又来了位老太婆,头上包着块头巾。

周:你又问了?

白:对!我说:“包头巾的老太,你知道电影院怎么走?”

周:都日本人问话了,那她告诉你了。

白:可没呢!我问了三遍,她都没吐出一个字来。

周:你这么问下去,只怕没有会告诉你。

白:你猜对了,我连一问了五个聋子。

周:我看你还是别怨人家,是你说话有问题!

白:是有问题,我想了一想就明白了。

周:明白啥了?

白:我不该叫人家驼背老头,包头巾的老太。

周:那当然。

白:问了第五个人后,又来了一位老大爷,我走上前先向老大爷鞠躬,接着说:“老大爷,请问电影院怎么走?”

周:老大爷告诉你了?

白:告诉了,他停下来,笑着说:“这孩子真有礼貌!”接着就指了个方向。

周:这下你该找到了?

白:找到了。

周:那就快进去吧!

白:进不去了,电影已经散场了。

周:太可惜了!

白:不,一点也不可惜。

周:怎么说?

白:我得到了一个深刻的教训。

周:啥教训?

白:同学们,你们说说看?

学生C:我懂得了尊敬老人。

学生D:我得这样一个教训:和别人说话时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老师:对了,我们和别人谈话时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我们常说文明礼貌用语十个字,是哪十个字?

学生E:是这十个字: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三、观看表演,弄清别人和自己谈话时应注意的礼节。

老师:刚才,我们欣赏的相声《问话》,主要是告诉我们和别人说话时要注意些什么,如果别人和我们谈话,应该怎么做呢?我想看完表演后,同学们会明白的。

四、结合训练。

老师:下面进行抢答赛。

你向同桌借小刀,该怎样对同桌说呢?

学生J:我会说:王小明,把你的小刀借给我用一下好吗?

学生K:我会说:丽丽,我用一下你的小刀,行吗?

曾:你在家洗碗时,不小心打破了一个,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学生L:我会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请您原谅。” 学生M:我会说:“妈妈,下次我一定会小心的,这次请您原谅。”

陈:你不小心把小亮的文具盒摔到地上了,你会对小亮说些什么呢?

学生N:我会说:“小亮,真抱歉,我给你捡起来。” 曾:你想买支钢笔,你怎样对售货阿姨说呢?

学生O:我就对阿姨说:“阿姨,请您把这支钢笔拿给我看看。” 学生P:我会说:“阿姨,我想买这支钢笔,能给我看看吗?” 陈:接下来,进行“你问我答”,提的问题,是有关谈话时的礼貌。

学生Q:小明在爬树,你怎么对他说呢?

学生R:我就说:“小明,快下来,这儿危险。”

学生S:你去阿姨家做客,临走时,你对阿姨说什么呢?

学生T:我对阿姨说:“阿姨,别送了,我自己能够回家。”

曾:到这里,我有个建议,我们请老师提个问题,考考我们,好不好?(生齐答好)

师甲:当一个陌生人来你家时,你对他说些什么话呢?

学生U:请问你找谁,我不认识您,如果是找我的爸爸妈妈,就待会再来吗。

师乙:除了我们常说的礼貌用语十个字外,还有别的吗?

学生V:还有:请原谅、抱歉。

学生W:早上好,晚安。

学生X:您慢走,不用谢,没关系。

……

五、教师小结。

陈:最后,请我们的班主任魏老师为我们这次班会作小结。

魏老师:首先,要向两位主持人表示祝贺,祝贺她们俩主持的班会取得圆满成功。

表扬优秀个人,发给小礼貌。

宣布优胜组是男同学组,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

不过,女同学不要泄气,下次一定会赶上男同学的。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知道了和别人谈话时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常说的文明礼貌用语十个字是: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同时,我们还懂得了当别人和我们谈话时,要先放下手中的事情,坐着时要站起来,眼睛注视对方,面带微知,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答问时要彬彬有礼。

在生活中,我们都愿看到真诚的笑脸,听到文明的话语,同学们,拿出实际行动来,让礼仪之花遍天下!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次班会。

省情礼仪教学计划 篇7

一、对“郑州区域金融中心”战略重心选择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金融业是商业社会中高级的产业形态, 它需要有已经充足发展的一个或几个产业作为发展基础。而建设金融中心, 不是普通的发展金融业, 而是要建设有聚集效应、辐射效应、拉动效应的高水平的金融业, 因此, 它既需要政府推动, 也必须有已经充分发展或拥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一个或几个产业作为建设前提。

与国际及全国性的金融中心不同, 区域级的金融中心一般不具备建设成为“大而全”的类型的条件, 所以, 应该立足客观条件, 把握比较优势, 进行精准的战略重心定位, 打造具有长期竞争力的区域金融中心。

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不兼顾全面, 因为建设郑州区域金融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需要既把握住短期的发展机会, 又要发掘出长期的发展潜能, 既满足短期社会发展需求, 解决短期社会发展问题, 又为长期社会发展需求考虑, 为可能出现的长期社会问题做好提前部署。这需要多方面的研究。在众多的研究之中, 本文希望立足于河南的基本省情, 着眼于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长期发展生命, 就战略重心的选择问题做出讨论。

二、由河南基本省情看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重心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 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首先是以整个河南发展为依托的。研究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问题, 必须以河南的基本省情为出发点, 即河南既是人口大省, 又是农业大省。这两个基本省情中包含着河南在区域、在全国, 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竞争优势。

(一) 河南人口与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重心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是研究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重心的基础之一。

第一, 河南省人口众多, 人口流动数量大。

第六次普查的数据显示, 河南省常住人口为94 023 567人, 位居全国第三。与第五次普查结果相比, 十年增加了1 465 507人, 增长1.58%。河南省统计局局长刘永奇进一步补充说明:常住人口中不包括长期在省外学习、生活、工作的外出人口。河南省是人力资源大省, 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如果加上流出人口, 河南人口超过1个亿, 仍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第二, 河南省现阶段劳动力充足, 但劳动力供应总量将见顶。

普查数据显示, 目前河南省15岁到59岁的人口占到66%, 劳动力供给总体充足。同时, 根据官方数据预测, 2013年~2014年, 河南全省劳动力供应总量将“见顶”。但河南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振杰认为, 由于大量隐性人口的存在, 劳动力供应总量见顶的时间会推迟到2018~2020年。

第三, 河南省步入老龄化社会, 农村局部步入超高老龄化社会。

从年龄构成看, 在全省常住人口中, 0岁~14岁人口占21.00%;15岁~64岁人口占70.64%;65岁及以上人口占8.36%。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0岁~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94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

根据国际标准, 0岁~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8%~20%, 为少子化, 河南并未成为少子化社会, 但是有一定的少子化趋势;而按照国际标准,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就标志进入老龄化社会, 河南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 由于人口流动的原因, 农村局部已步入超高老龄化社会。

第四, 河南省人口质量稳步提高。

第六次普查与第五次普查相比,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 674人上升为6 39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0 031人上升为13 21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9 392人上升为42 46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3 196人下降为24 108人。文盲率比上次普查的5.87%下降1.62个百分点。

2.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与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重心

河南是人口大省, 这是基本省情。人口多, 既可能是发展优势, 也可能是发展劣势。而良好的金融战略可以最充分地发挥优势, 避免劣势, 甚至转劣势为优势。

第一, 劳动力供应见顶, 使“服务于低端加工制造业的金融业发展策略”不具有可持续性。第六次人口普查最引人关注的数据就是劳动力供应即将见顶。在这种情况下, 金融业一方面要抓住最后的人口红利机会, 为国际外包工厂提供具有吸引力的金融政策, 吸引它们来河南投资设厂, 解决就业并积累财富。但是, 随着劳动力供应见顶期限的到来, 这一金融发展方向不会再具更大的发展潜能。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国际外包工厂在河南的投资主要集中于“产业链低端的加工制造”, 他们投资河南主要是为了寻求最低的劳动力成本。而当劳动力供应见顶后, 他们转移制造工厂也成为必然的选择。在这种背景下, 如果区域金融中心定位为以服务国际公司在河南投资的加工制造业为战略重心, 必然面对着极大的不可持续性。

第二, 人口质量稳步提高, 使“服务于传统矿产资源采掘与加工的金融业发展策略”不具有可持续性。人口质量的稳步提高, 将使河南劳动力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形态提出更高的要求。河南资源丰富, 尤其是铝土与煤炭资源。而相关资源行业的发展也较为良好。但是, 金融战略却不宜以服务矿产资源采掘与加工为重心。首先, 资源是有限的, 矿产采掘与加工所产生的效益也有见顶期限;其次, 矿产采掘与加工面临着环境的污染问题, 使得这些产业的发展面临着社会成本、经济成本不断抬高的压力。当然, 在促进矿产资源, 尤其是铝土资源的绿色采掘与加工方面, 金融业应当进行战略部署。

第三, 人口质量总体不具有比较优势, 使“服务于以高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产业的金融业发展策略”没有现实土壤。服务于以高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产业, 是金融业的首选之一。事实上, 郑州与河南也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机构, 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 不具备成为区域的科研与研发中心的条件。因此,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服务于以高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产业的金融业发展策略”还无力成为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重心。

第四, 新兴服务业需要大量中端劳动力, 使“服务于新兴服务业的金融业发展策略”大有可为。除了人口条件以外, 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区位交通优势, 使得现代服务业, 如:旅游业、动漫业、物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些行业需要顶尖的策划与管理人员, 也需要大量的中端人才, 这一点, 正好契合了河南人口质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现状。有了相应劳动力的支持, 这些行业在未来具有大有可为的发展前景, 因此, “服务于新兴服务业的金融业发展策略”应当成为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重心之一。

3.河南人口发展趋势需要慎重取舍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重心

人口状况, 是河南最大的省情。而近十年来, 河南人口孕育的新变化、新趋势决定了在选择“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重心”时, 要立足于长期的社会发展条件, 要着眼于社会的长期需求, 要敢于调整思路, 敢于取舍。

要敢于将“服务于低端加工制造业的金融业发展策略”定位为中期策略;要敢于将“服务于传统矿产资源采掘与加工的金融业发展策略”调整为“战略培育绿色采掘业的金融业发展策略”;要敢于将“服务于为以高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产业的金融业发展策略”调整为“为重点服务于有发展优势的个别高科技产业的金融业发展策略”;要敢于将“服务于新兴服务业的金融业发展策略”确定为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重心之一。

(二) 河南农业与建设以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为战略重心的郑州区域金融中心

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 是为其他产业服务的。因此, 在选择某个产业作为“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重心时, 必须充分考察此产业是否具有全面长期的发展优势。

1.河南农业突出的比较优势, 要求建设“以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为战略重心的郑州区域金融中心”

首先, 河南具有极好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河南地处北温带, 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 省内大部分土地是平原形态。由于地处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的北温带区, 河南夏季普遍高温多雨, 雨热同季, 既有利于农作物、林草的生长, 又有利于水稻、玉米、棉花等喜温作物的北移种植。而河南平原地形广阔, 适合大面积种植, 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这些天赋的因素, 使河南成为全国, 甚至全球最优良的农业生产区之一。

其次, 河南具有充足的农业劳动人口。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河南乡村人口有7 111.1万人。这些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后备军, 构成了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后备军之一。

再次, 河南具有支持农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与科技环境。据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介绍, 在积极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 河南省努力实现通过科技提高单产, 通过高产创建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这为河南实现粮食连年增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最后, 多重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 使河南农业生产发展出特别突出的比较优势。截至2010年, 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超千亿斤, 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 连续十一年居全国首位, 并成功成为全球粮食产量最高的区域之一。

河南农业生产的优势, 是河南的立省之本, 也是河南最突出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将使建设“以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为战略重心的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与竞争力, 也将使河南郑州在同周边省市竞争成为真正的区域中心的竞赛中, 拥有更大的获胜把握。

2.中国及全球粮食安全, 要求建设“以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为战略重心的郑州区域金融中心”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频现, 以及全球人口持续增长, 粮食安全已成为全球各国的战略安全问题。而河南粮食生产不仅排名中国第一, 在全球粮食生产中也占有很大份额, 因此, 充分运用金融业为农业服务, 也是国家战略安全的要求。

3.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对就业的促进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 要求建设 “以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为战略重心的郑州区域金融中心”

河南是人口大省, 解决众多人口的就业问题, 提高河南人民的生活水平, 是社会良好快速发展的重要挑战。

而现代农业的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就是全产业链特别长, 且类别丰富。现代农业已经充分地与现代工业及现代服务业融合, 形成了包括谷豆蔬果种植业、肉禽鱼养殖业、观赏植物种植业、种子培育与生产业、农药化肥业、饲料业、食品加工业、食品批发与零售业、餐饮业、农业休闲与旅游业、保健食品与药品业, 以及新型有机绿色农业等在内的全产业链。

这样一个长且类别丰富的产业链条, 可以吸纳大量的高中低端人口就业, 造就大量的中小型及大型企业, 为河南的稳定与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 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 需要以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为战略重心, 需要为此花大力气, 制定长远而完善的金融扶持与激励政策, 在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 使农业全产业链完成对就业的促进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

4.郑州金融业的比较优势, 有利于建设“以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为战略重心的郑州区域金融中心”

郑州金融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已经拥有了金融业的几个唯一:郑州拥有中西部唯一的一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中部六省唯一一家中小企业技术产权交易所和中部六省唯一的综合保税区。其中, 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 是以粮食期货为主要交易品种的, 并且, 近年来, 其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在中国的四家期货交易所中位列第一。而“郑州价格”也已成为全球小麦和棉花价格的重要指标。

可以说, 在郑州金融业的全面发展中, 粮食期货的发展与影响是最大的, 这为建设“以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为战略重心的郑州区域金融中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积累了优秀的人才,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河南是农业大省, 这是基本省情, 也是竞争优势。而通过与现代工业、服务业更好地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且, 由于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二十多年来良好地运转所积累的经验与人才, 这种目标在金融基础方面也具备实现条件。因此, 建设以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为战略重心的郑州区域金融中心既具备必然性, 也具备可行性。

三、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全面介入农业发展, 打造以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为战略重心的郑州区域金融中心

农业发展已经成为河南的比较优势, 并且, 农业进一步的现代化发展可以与河南的人口现状与发展趋势完美契合。但为了进一步发展河南农业, 并扩大它对周边省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要全面地做好金融服务。要做好农业信贷工作, 为农业发展、农业型工业发展、农业型服务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与政策支持;要从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中, 培育上市融资的社会型企业, 从而使农业发展获得更充沛的资金与更专业的金融外脑支持;要建立良好的期货套保和金融防火墙系统, 杜绝参与农业金融衍生品交易, 从而更好地保护粮食价格, 维护农业从业者的利益及国家粮食安全;还要进一步做好农业保险工作, 使对天气因素敏感的农业获得发展的稳定性。

总之, 打造以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为战略重心的郑州区域金融中心, 在给了河南农业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 也为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省统计局解读河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EB/OL].http://news.shangdu.com/101/20110508/7_300560.shtml, 2011-05-08.

[2]刘金松.富士康内迁效应:河南农村劳动力外出比去年底减少80万[EB/OL].http://www.eeo.com.cn/Politics/by_region/2010/09/23/181525.shtml, 2010-09-23.

省情礼仪教学计划 篇8

【关键词】家庭养老;养老社区

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同时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挣钱养家,致使农村留守老人日渐增多,他们的养老问题也日益突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仍是主要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农村缺乏必须的养老资源,因此探索农村的养老服务模式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有利于维护农村的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省份。

一、河南省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的现状

1、家庭养老目前仍是主要的养老服务模式。

在农村,由于农民多数还是以种地为生,长年繁重的体力劳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使得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很多人丧失操持农活的能力,加上自身积蓄不多或没有积蓄,大多农村老年人还是主要依靠家庭养老。我们调查发现,在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新乡市长垣县魏庄镇,平顶山郏县茨芭镇,商丘市夏邑县城关镇等地,90%以上的家庭仍然选择家庭养老模式。

我省农村人口多,底子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迫于生存的压力纷纷外出打工,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使得留守老人逐渐增多,空间的距离使得传统的家庭关系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牢靠。即使是多子女家庭,大家也都想着出去挣钱,不再守在父母身边,轮流养老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谁也不愿意为了赡养老人而放弃出去挣钱的机会,经常出现一些因为赡养老人问题出现的家庭矛盾纠纷。

农村的留守老人需要护理和照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占相当大比重。老年人群对长期性和专业性的护理服务产生了需求,而这些服务都是家庭成员照顾力所不及、无法胜任的。因此,家庭养老模式的弊端也日益突出,亟需社会化养老来补充。

2、养老社区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农村还很薄弱。

养老社区是指集中建立的老年宜居社区,在社区中以居家养老的形式居住,但享有社区中的养老配套服务,如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社区养老融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院舍养老之长。

河南省的广大农村地区,养老社区主要还是敬老院,但敬老院床位比重较大、基础设施简陋,养老服务项目、内容及服务形式都比较单一。养老护理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仍然缺乏,现有的从业人员仍然大部分来自于农村的务工人员、下岗失业的妇女,这些人普遍学历低,没经过专业的培训,许多护理人员没有上岗证,难以给予老年人专业的护理,更不用说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慰藉。

在农村投资兴办一所养老机构,需要大量的资金,养老机构在环境营造、设施配置、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医疗保健等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较高,使得一些社会力量或个人望而却步。农村的大多数老人经济上不很宽裕,即使老人想住养老机构却又住不起,形成了养老机构入住率低。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部分老人及子女在思想上还不能接受“离开子女住养老院”的思想。所以我省农村的养老社区建设任重而道远。

二、对我省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的建议

基于以上的调查和分析,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对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负担和生活负担的减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建设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建立“农村养老三级帮扶体系”。

所谓 “农村养老三级帮扶体系”就是通过三个不同的层面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第一级农村养老帮扶机制是政府部门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或者是农村养老的帮扶政策来减轻农村养老的负担,这是体系的核心;第二级农村养老帮扶机制是社会中的企业或者是慈善机构进行帮扶,这也是农村养老问题解决的有力保证;第三级农村养老帮扶机制是各个农村家庭儿女应该怎么做,老人自身应该如何,这是农村养老的具体落实。三级农村养老帮扶体系缺一不可,相互补充,互为依存。

1、一级农村养老帮扶机制——政府部门要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养老福利政策向农村倾斜。

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要充分结合我省老龄工作实际,尤其是要结合广大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现状,研究制定出符合我省省情的老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坚持以人为本促和谐,要突出以老年人为本促和谐这个理念,更要突出以农村老年人为本,促和谐这个观念。不断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维护老年人的生活权益提供制度保障。我省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覆盖面窄,据有关方面统计,覆盖面还不到总劳动人口的20%。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农村老年人还处于社会化和共济性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的老年人绝大多数没有获得社会化养老的支持,为维护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提供养老制度保障。我省的养老保障制度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但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农村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把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真正建立健全起来,切实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让农村老年人真正享受到共享社会的成果。.加强老龄宣传工作,努力营造“敬老、爱老”氛围。

2、二级农村养老帮扶机制——通过社会的力量,老龄企业的建立满足老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络等传播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敬老爱老意识。将敬老、养老、助老宣传教育与各项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评选表彰“敬老好儿女,好媳妇,孝星”等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宣传尊老敬老先进典型,抨击歧视虐待老人的不良现象,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关心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积极发展福利型社区养老模式,要让老人们在福利院不光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还能老有所为,通过以敬老院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自给有余,既提高了生活水平又减轻了贫困家庭的压力。

积极发展老龄产业,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竭力创造“老有所为”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贡献余热走出单纯依靠家庭和社会的传统模式,从而让老人们感到奋发有为,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3、三级农村养老帮扶机制——老人的子女应该如何履行义务,老人自身应发挥自身的余热。

2014年10月底,有则关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新闻为人们口口相传,慨叹不已。陈先生,嘉兴人,家住嘉兴市南湖区菱香坊小区,不过陈先生长期在上海工作,嘉兴的老家里只有年老的父母。三个礼拜前,陈先生发现打回家的电话无人接听,一时还没放在心上。之后一段时间,陈先生屡次打电话回家,但是依然无人接听。担心出事,陈先生在前天夜里8点多赶了回去,没想到推开门后就闻到了一股恶臭,父母一个趴在地上,一个躺在床上。我想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心痛的了,为什么不能给老人一个安享的晚年呢?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使老人被送入养老院,其子女也应该与社区人员一起制定照顾父母的方案,委托社区提供相关医疗及家政服务,并承担相应的费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常回家看看”成为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的实际行动。针对农村养老问题更多的是农村子女的知识文化水平偏低,文化素养低法律意识淡薄,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不够深入,不懂得感恩和孝道,所以需要对农村子女进行再教育,学到最为子女我们应如何孝顺老人。

参考文献:

[1]吕红平.论家庭养老[J].老龄问题研究,1997(10)

[2]邓颖,李宁秀,刘朝杰等.老年人养老服务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6)

[3]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4]宋春玲.“官督民办”: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趋势[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6)

上一篇:浅谈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控制下一篇:【实用】青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