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贵州发展

2025-01-03

贵州省情贵州发展(精选6篇)

贵州省情贵州发展 篇1

贵州发展的新机遇在哪里?

如何吸引外资?

贵州包括整个西部地区提出的关于大投资、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切合实际吗?

任何国家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都要靠三个拉动:一个是投资拉动,一个是消费拉动,再一个是出口拉动。贵州的人均GDP处于全国的末位,所以要在很短的时期内依靠强有力的内部需求的拉动,是比较困难的。而贵州的出口又处于劣势地位,对贵州来说,大投资战略是一个最重要的选择。

开发西部,就需要大的投资。但这个投资的钱从哪里来?由于国家土地政策的拉紧,地方政府从买卖土地中得到的资金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整个西部外资投资环境改善了,外资会逐渐进来。我们营造怎样的环境,使那些意向性的资金变成实实在在的投资?这是一个大课题,值得研究。

在软环境上下工夫

研究贵州的投资,关键是研究钱投到哪去,投什么东西,投什么项目。贵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实际上包含房地产、药业、食品业和矿业。

I think:营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是西部解决引进大量资金实行大开发的重要前提。东部产业转移到西部,这是必然的,因为所有投资者都要考虑投资成本,降低成本是所有投资家、企业家思考得很重要的问题。贵州有资源,有劳动力,有很好的通道(长三角经济带和珠三角经济带的大通道,贵州省政府已确立把贵州建设成为物流大基地),但许多企业却进不来,因为我们的产业政策有问题,产业结构不太合理,拿不出好的项目。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现在吸引投资的基础性障碍已经在逐渐萎缩消失,关键是我们要营造投资环境,在软环境上可能下更大的功夫。

做足姿态才有投资

“软环境”就是:办事效益高,融资和投资渠道比较通畅,审批环节周期不要太长。

贵州现在资本形成在GDP占的比重比较高,投资弹性系数很低,投资的转换率也比较低。但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仍需要有大量的钱来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中,否则很难实现快速增长的目标。我们怎么去吸引投资?对于贵州来说,要做好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准备。有钱的人未必会轻率的把钱投入到这里来,如果我们做足了姿态,也拿出很多的政策,引资是不成问题的。

贵州的投资环境软肋

观念落后

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观念的落后,因此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在市场准入这个问题上,贵州明显落后,在电力、资源方面,民营企业进入是非常难的。

比如:一些银行的行长,他们总觉得,如果贷款给国有企业,项目最后搞砸了,最多认为这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但如果贷款给民营企业,项目出了问题,就认为银行跟民营企业有什么勾当,最后把这件事上升为很大的政治问题。虽然我们讲了很多年,对于民营企业一定要一视同仁,国家也有正式的文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但是真正落到实处,很不容易。这其实是一个观念的问题。

中介服务发展滞后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政府、企业和中介这3架马车,是拉动社会发展的缺一不可的主要力量。从现代社会角度来说,中介社会发展完善与否,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如果中介服务跟上去的话,它会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但是贵州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够。那么多年来,贵州的招商引资主要还是靠一条腿走路,就是由政府牵头,政府操办,政府实施。几百万的招商引资,主要还是从政府的这个角度来考虑的,民间的力量没有发挥作用。

政府招商有很多弊端,一些领导出于某种原因,总是喜欢拍板,喜欢拍胸脯,拍完胸脯之后,他过两年就走了,而那个项目要搞三四年,留了一大堆的法律问题,到最后谁也不来处理,成了烂摊子。

诚信和政策

民营经济是贵州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增长点,现在贵州都是靠国企、靠银行、靠政府的投资,社会资本进不了垄断行业,所以贵州的产业发展很慢。要解决政府的投资环境问题,首先把政府的职能转变。

政府讲不讲信用,政府官员说话算不算数,企业的诚信怎么样,大家是不是都在坑蒙拐骗,搞恶性竞争,这些东西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的基础性因素。如果诚信的问题不解决,其它问题都很难解决。所以一定要有诚信作为基础,投资环境才会从各方面不断得到改善。

不怕政策不优惠,就最怕政策老变动。如果你的政策变来变去,那他就没法作出重要的投资决定了。

贵州省情贵州发展 篇2

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多年, 却是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看清自己的家乡, 第一次认识了她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一次了解她那悠久的发展历史, 第一次知道她自古以来人才辈出, 第一次留恋于她那莫测的崇山峻岭当中, 第一次沉迷在她那神秘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之中…

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居住着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等56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8%。其中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畲、瑶等17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戏剧、民族建筑艺术、民族习俗等异彩纷呈, 绚丽多姿。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省就有30多项。在贵州悠久的历史进程中,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夜郎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沙滩文化、长征文化等各种历史文化。2006年, 贵州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近300处。其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 形成了多元独特、优势突出的文化资源。由于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 贵州的民族文化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良好的历史延续性, 保存了很多原生态的东西。

贵州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历史上中央集权又长期实行“土流并治”, 贵州各民族之间在多次的大迁徙和流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交错杂居和成片聚居状态, 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 但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尤其是杂居区的少数民族同胞都通晓汉语普通话, 并以汉语作为民族间日常交流的基本工具。这种居住特点和民族语言文字特点, 非常有利于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因此, 贵州各族人民长期保持着团结合作、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在历史上, 各族人民在共同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和共同的生产劳动中, 结下了深厚的民族友谊, 共同为贵州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贵州解放以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又共同进行贵州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开创了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新纪元。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 贵州少数民族形成了各自奇特的风俗习惯,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体现了神秘的民族风情。

一、贵州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 (以苗族为例)

贵州是全国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全国的苗族有60%居住在贵州省。苗族在省内分布面积最广, 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苗族聚居的村寨。苗族的族源十分古老, 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各自称“蒙”、“模”、“毛”、“髦”、“雄”等。同时又因地域分布不同, 我省的苗族可分为:长裙苗、短裙苗、长角苗、青苗 (歪梳苗) 、红苗、黑苗、高坡苗 (背牌苗) 、岜沙苗、革家苗等等众多分支。

1、在贵州俗称为“高原明珠”的花溪高坡甲定村的苗族

至今还保留着少有的洞葬奇俗, 其中以龙打岩的洞葬洞穴最大最有名。据说龙打岩洞葬为甲定村王姓苗族同胞从古至今葬人之处, 该洞葬墓还于1997年被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2、四月八“射背牌”是高坡苗族传统习俗。

在苗族社会里恋爱是个人的行为, 而婚姻则是家庭或家族的行为, 它涉及到家庭乃至家族的人际交往及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所以每一桩婚姻的缔结, 都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否则将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 一些有情男女, 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终成眷属。为此, 这些苗族男女就邀约在“四月八”射背牌, 向天地、向社会表明二人的情深意笃与无奈。因为“射背牌”的本质意义是今生不能成一家, 来世再来做夫妻, 所以据说男女双

I人NTEL文LIG论ENC坛E························

方在射过背牌后, 今生今世就不能再往来, 这既是对他们情感的证明, 也是最后的告别仪式。因此, “射背牌”这一奇俗活动, 在苗族之中, 唯独高坡这一支系苗族独具, 其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 场面悲壮动人。

3、生活在从江的岜沙苗认为他们是蚩尤的后代, 一贯以

民风剽悍而著称, 岜沙男性至今仍然以尚武为荣, 平日里猎枪从不离身, 个个枪法如神。同时他们相信万物有灵, 崇拜树木和自然。他们认为每一棵大树都是一个祖先的灵魂, 他们敬畏这些灵魂。岜沙人认为生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一个人的出生和死亡是祖先的灵魂在现实世界和远祖世界之间的穿梭, 是灵魂和肉体的交替。所以, 每当寨子有孩子出生, 他们就种下一棵树, 让这棵树陪伴着孩子成长;当一个人死去, 就砍下代表他的那棵树, 为他搭建起回到远祖世界的桥梁, 同时在死者的墓地上栽种上另外一棵树, 生命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开始。

二、贵州民族民间的瑰丽文化

1、贵州各民族文化中, 苗族文化有着巨大的历史穿透力。

苗族蜡染、刺绣作为苗家人的衣着装饰, 有着悠久的历史, 很早以前就有“衣画而裳绣”的记载;还有“五色衣服”的说法, 因为它们是以五彩线和彩蜡制作而成, 是苗族人民美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手工艺。一个苗族少女从她孩提时代, 大约4、5岁就开始学习刺绣, 孜孜以求直到垂暮之年。少女的一套刺绣服装可以说就是少女们走向人生的一张“毕业证书”, 因此苗族刺绣被史学家们称作是一部绣在衣服上的“史诗”。

2、贵州第二大族——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在贵州仅次

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 全国均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 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 后称“僚人”, 元明时期称“仲苗”、“青仲”或“仲家”。从史籍称布依族先民为“羊可僚”来分析, 布依族作为羊可江畔夜郎古域远古的居民历史悠久, 他们是贵州创造古夜郎文化的主体民族之一。少数民族的“蜡染”在贵州布依人中得到更好发展, 安顺、镇宁的蜡染厂和众多劳动妇女自行生产的各种蜡染制品, 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3、不得不提及的还有贵州第三大族——侗族, 该族源于

古百越族系, 秦汉时由百越西瓯中的一支自长江支流沅水向西南迁徙于今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区。常有谚语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

(1)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 是一种杉木结构的塔形建筑物, 有三、五层甚至十几层, 都为单数, 有厅堂式、干栏式、密檐式等多种。一个村寨有多少个房族就有多少座鼓楼, 是全族议事、集会、娱乐、休息的场所。它下部呈方形, 瓦檐呈多角形, 飞檐重阁, 形似宝塔, 建筑不用一钉一铆, 只在柱子上穿孔打眼, 以榫衔接, 并饰有各种动物雕塑和绘画, 工艺精湛, 是侗族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

(2) 花桥:是建在河溪之上的侗寨特有建筑物, 与鼓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用钉铆衔接。除桥墩外, 都是木质结构, 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花桥既是通行的桥梁, 又是避风躲雨的地方, 所以又称为“风雨桥”, 并以其栩栩如生的鱼虫鸟兽彩绘而驰名。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3) 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以一种“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侗族大歌的存在打破了国际上普遍认为的“中国民间没有复点音符”的传闻, 它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 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 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4、贵州水族同样有自己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水族有一种叫“水书”的古老文字, 也称水文, 单字大约400个。造字主要是象形、会意、指事和假借四种。主要用于占卜, 特别是在丧葬、婚嫁和营造三方面。水书, 有的是图画象形, 有些是楷书的颠倒、斜置或反写, 被称为“反书”。水书实际上只掌握在少数宗教职业者手中, 一般群众并不认识, 也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但水书却影响着水族人民家家户户, 流传至今, 成为一种奇特的传统文化习俗。

5、贵州彝族的彝文是一种音缀文字, 史书上称为“爨文”或“韪书”或“蝌蚪文”。

大约有一万多字, 是处于表意向表音发展中的一种音节文字。多数是独体字, 有少数合体字, 没有表示义类的偏旁部首, 笔划少则一笔, 多则十几笔, 一般三、五笔。云贵彝文为直列右行, 后来也有直列左行的。彝文造字, 采用象形、会意、转位、增点、同音假借、借用汉字等方法。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彝文在历史上也起过重要作用。据说它的生成与原始宗教有关, 但是彝文所记载的内容远不止宗教, 还广泛涉及艺术、文学、天文、医学、历史和社会各方面。在贵州西北地区, 发现大量的彝文碑刻和摩崖,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彝汉文合璧, 这是贵州彝汉文化融合的最好见证。

当然, 还有众多的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歌舞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及各式各样奇特民俗等都给这个中国西南的边远省份披上了一层无可比拟的、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外衣, 并给许多国内外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先生在贵州实地考察时就把贵州称赞为“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可见贵州本土的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多么巨大的潜力, 同时也为我省的民族文化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通过三年的省情课教学, 更深深地体会到那句著名的俗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贵州的少数民族正是一直秉承着这些民族的习俗, 保持着固有的民族的传统, 用自己的方式保卫着自己的家园, 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纷繁的民族之林脱颖而出。作为贵州人, 我们更应该真正去了解家乡, 大力宣传家乡, 使得贵州绚丽的民族文化之花开遍全中国, 开遍全世界。同时作为欠开发省份, 贵州各民族人民也正在共同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贵州正蓄势待发, 相信我们美丽的家乡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组编:《贵州省情》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第1版、2009年9月第2版。

[2]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情简介》, 2008年4月。

贵州省情课的教学方法创新初探 篇3

[关键词]省情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17-02

贵州省情(以下简称“省情”)是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要求全省高校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开设几年来,对提高贵州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大学生认识贵州、了解贵州,培养大学生热爱贵州、立志未来建设贵州的思想感情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省情”课的开设受到全省高校师生的普遍欢迎。但在“省情”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省情”课的教学效果,迫切需要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改革。

一、对贵州省情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重要意义

创新“省情”课的教学方法是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大力“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上述国务院精神的指导下,教社政[2005]5号文件中对高校思政课教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中央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不仅给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将有力地推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深入开展。

从近几年“省情”课的教学实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少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有的教师要么照本宣科,缺乏创新,要么是责任心不够,敷衍塞责。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及丰富的教学资源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致使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心不在焉,就是埋头看自己的书或是玩弄手机,更有甚者干脆逃课。据贾孝敏、李孝梅的调查,虽然超过80%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的开设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设,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任课老师感到不满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从这门课中收获很小或没有收获。这应该说问题的根源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欠妥。“省情”课既是一门开阔大学生视野的人文通识课,也是一门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的思政课,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贵州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贵州这片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热土,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家乡,并从先辈开发建设贵州的历程中吸取力量,增强自豪感、责任心和自信心,激发出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巨大热情。”要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因为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进行德育的过程。鉴于“省情”课的教学在形成和塑造学生高尚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亟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二、创新贵州省情课教学方法的尝试

(一)专题讲授法

贵州省情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内容体系与教学目的既不同于其它思政课,也不同于一般专业课。什么是省情呢?熊宗仁认为:“省情是一定历史时期影响一个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的全面科学的概括和抽象。它包括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传统和科技教育水平、人口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等等。”可见“省情”教材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简直可谓关于贵州的一部缩微的百科全书。面对如此丰富广博的知识内容,如果不采用专题讲授法,就很难抓住重点,突出主要的教学内容。

专题讲授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尊重原教材的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根据新确立的主题来安排、补充和组织教学内容,尤其注意补充一些具有说服力的经典素材。该教学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研讨性。本人在贵州省情课的教学过程中,曾将全书内容辟为六大专题,即“秀美富饶的贵州”、“悠久灿烂的历史”、“魅力无限的贵州民族及民族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欣欣向荣的社会事业”、“美好的贵州未来”等,这六个专题囊括了贵州省情的基本方面和主要内容。这些专题的确定及教学内容的编排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在“省情”课的专题教学中,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注重突出贵州的地方性、民族性和独特性。另外,在每个专题的教学中尤其注重乡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因为在“省情”教材中,很多方面只是点到为止,运用这些乡土文化资源能使讲授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使讲课内容有血有肉,不至于产生空洞乏味的感觉,从而增强讲授的趣味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二)学生参与法

让学生参与到“省情”课的教学中来,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也是因为现实条件提供了可能性。在“省情”课的教学内容中,有不少方面特别适合采用学生参与讲述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特殊的地理环境”这一教学单元时,拿出一定的时间由学生介绍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贵州各地在地理地貌、气候特征及自然资源等方面差异很大,由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介绍自己家乡自然地理及资源状况,不仅学生有话可说,而且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而又充分地表达自己。通过学生生动形象的讲述,学生能对全省各地的地理环境产生全面的了解,同时能获得如同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再如在介绍“贵州民族及民族文化”这一节时,同样采取了让学生参与讲述的方法。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介绍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可以充分展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学生们对丰富多样的贵州民族文化也易于理解和接受,其教学效果比老师一人独自讲述要好得多。

学生参与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讲授,其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参与法既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也利于学生间的互动,它可改变长期以来单纯由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并不是坐视不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着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首先要提前布置任务,提出教学要求,设置好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并告诉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资料、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好自己的讲述准备。大学生思想活跃,乐于参与也善于表达自己。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视频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广泛应用为视频辅助教学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近几年来,与贵州省情有关的视频数量相当可观,为该课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可视资源,如文化共享工程《走遍中国》关于贵州的系列片,制作精美、内容丰富、民族特色鲜明、解说言简意赅,是了解贵州不可多得的教育宣传片。综观近几年来出现的有关贵州省情的视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关于贵州自然地理风貌的视频,二是关于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视频,三是关于贵州历史文化的视频,四是对贵州的重要城市宣传介绍的视频,五是关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及综合系统介绍的宣传片等。这些视频内容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了贵州省情,大大弥补了书本上简单陈述的不足,而且大多数视频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很适合在课堂上讲完教学内容后穿插放映。

在“省情”课教学中引入视频辅助教学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众多精彩的视频为学生认识贵州、了解贵州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学生普遍认为,用视频辅助教学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不仅是因为许多视频内容新鲜、知识丰富,是教材中不曾有的,而且是因为融声、像、色、光于一体的视频可以为学生提供多重刺激,使课程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从而改变过去在课堂上仅凭听觉获取知识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讲授知识的记忆,增强了对贵州省情的理解,在寓教于乐中增长了知识,因此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贾孝敏,李孝梅. 贵州省高校贵州省情的教学现状和对策探讨[J]. 咸宁学院学报, 2011,(7):150.

[2]樊豫陇. 现代教学论[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

[3]熊宗仁. 贵州省情认识的理论探讨与历史评述[J].贵州社会科学,2002,(4):27.

[责任编辑:雷艳]

贵州省情作业答案 篇4

(大体是对的,简答题自己对一下)

第一次、1、发展规律

动态

2、欠发达

欠开发

3、封闭

4、重庆

云南

广西

5、咯斯特地貌

6、高原山地

丘陵

7、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8、降低

9、长江

珠江

乌江

北盘江10、39.93 黔东南11、4 六盘水市

毕节地区12、4 3 2 88

13、经制州

羁縻州

藩国

14、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第二次

1、交错杂居

成片聚居2、4036.75 229.1

3、普通话4、3 11 253 55.5

5、三都水族

6、玉屏侗族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

7、种植业

畜牧业

粮食种植

畜牧业

8、沼气

生态

9、资源开发型重工业

10、贵州新型

国防科技

烟酒

11、协调

突出重点

12、高速公路

电气化干线铁路

13、自然生态

红色

14、光导纤维电缆

数字微波

第三次

1、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

体力和智力

2、校长

目标责任

教师聘任

3、贵州

4、造型

5、夜郎文化现象

6、屯堡文化

7、知行合一

致良知

8、奢香夫人 蔓萝花

9、核心内容

根本保证

本质要求

关键

本质属性

10、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和谐相处

11、三个代表

12、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13、民革

民进

九三学社

14、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非公有制经济

第一次作业:ACDAA BDBCA

多选ABCD ABCD ABC ABD CAB ABD ABC

ABD ABCD ABD

问答题1.P3

2.P35—37 3.P50—52

4.P64 5.69—70

第二次作业:DCCCD ABABA 多选ACD ABC BCD AB BD ABC ABCD

AC ABCD ABCD

问答题1.P84—87 2.P92—93 3.P94—95 4.P103—104 5.P120—121

第三次作业:DBABD BCBAC 多选 AC ABCD AB ABCD ABC BD BCD

ABC ACD ABCD

问答题1.P141—144 2.P170 3.P179—180 4.P182 5.P1

四、问答题

1、简述贵州的气候、地貌特点对发展的特殊影响。P3

2、请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矿产资源优势。P28-P32

3、请结合实际描述贵州的能源资源优势。P26-P28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P50

5、简述贵州“三大教案”在全国的历史影响。P54-P55

6、请说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P55-P56

7、结合实际说明“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P64

8、试述目前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P69-P71

9、说明贵州目前的行政区划现状。并举例说明其市州地的主要特点。P41-P44

10、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P92-P93

11、结合实际说明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P94-P98

12、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工业结构特点。P103-P104

13、请描述贵州自然风光资源的特点。P35-P37

14、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旅游特色及旅游线路。P120

15、对比过去举例说明贵州的城乡建设变化。P114-P116(要突出在市政实施等方面的变化)

16、结合实际说明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在廉政建设方面的表现。P170-P171

17、(小论文)浅析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情况。P180-P182

18、(小论文)浅析贵州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P183-P184

19、(小论文)浅析贵州的环境保护工作。P184-P187

贵州省情——地理 篇5

教学重难点:

1、贵州地貌的特征和类型

2、贵州的自然资源优势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多媒体演示 教学时数:3学时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貌

地貌也叫“地形”,即地表(包括陆地和海底表面)各种形态和形态组合的总称。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 1000 米左右。全省地势可分为三大阶梯:西部大方、织金、普安等地以西,平均海拔1500 米以上,是最高一级阶梯;东部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等地以东及荔波、罗甸一带,平均海拔 800 米以下,为最低一级阶梯;中部广大地区为第二阶梯。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 2166 米,最低处是玉屏,平均海拔 541 米。从点上看,西部赫章韭菜坪最高,海拔 2901 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 148 米。

(一)地貌特征。

(二)地貌类型。贵州地貌类型可概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

(三)地貌区域差异。在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自然力的影响下,贵州地貌区域差异明显。

1.贵州东部山地丘陵区。范围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势东高西低、除梵净山、雷公山以外,海拔大都在 800 米以下。

2.贵州北部中山峡谷区。范围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 800~1200 米之间。以中山峡谷地貌为主,丘陵、盆地、岩溶洼地也有零星分布。

3.贵州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范围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和镇宁、惠水以北地区。地势自西向东和自中向南、北倾斜,海拔在 800~1000 米之间。

4.贵州南部山地河谷区。范围包括苗岭中段以南的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海拔 1200~1500 米,南部红水河一带海拔 300~400 米。

5.贵州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范围包括普安县以南、望谟县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北部海拔1500~2000米,南部南北盘江河谷地带海拔 400 米,西部海拔1400~1800 米,东部海拔800米以下。

6.贵州西北部山原山地区。范围包括盘县,晴隆县以北、黔西县、织金县以西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海拔 1400~2400 米,最高峰达 2901米,相对高差一般 400~600 米,最大为 700 米,是全省最高地区。

二、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包括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类型复杂多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东半部在全年湿润的东南季风区,西部处于无明显干湿季之分的东南季风和干湿季分明的西南季风过渡地带。

(一)气温。由于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因此,贵州的冬温较高,夏温较低。各地年均气温在 8~20℃之间。南部、北部和东部河谷地带为高温区;西北部地势较高地带为低温区。南部红水河和南、北盘江河谷地带,年均气温在 20℃左右,是省内气温最高地区。东南部的都柳江和北部的赤水河河谷地带,年均气温在 18℃以上。

(二)降雨量。贵州离南海较近,处于冷暖空气经常交锋地带,降雨量多,年降雨量在 850~ 1 1600 毫米之间。有 3 个多雨区和2个少雨带。3 个多雨区所降雨量均在 1300 毫米以上。贵州各地年降雨量比蒸发量多,达 50%以上,常年雨量充沛。

(三)日照。贵州阴雨多,日照少。日照时数在1050~1800 小时之间。日照西多东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

(四)地域差异及类型。由于贵州地面起伏崎岖,加上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差异,使得气候的地域差异比较大。

(五)气象灾害。贵州主要灾害有干旱、秋风、凌冻、冰雹。此外还有倒春寒、秋绵雨、暴雨和大风等。

三、河流

河流是指沿地表线形凹槽集中的经常性或周期性水流。贵州河流纵横,河网密度较大。流域面积 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 984 条。其中流域面积 1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 7 条。河流多发源于西部和中部山地,顺地势向北、东、南三面分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以北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为 11.57 万平方千米,占贵州总面积的 65.7%;以南为珠江流域,流域面积为 6.04 万平方千米,占贵州总面积的 34.3%。属长江流域的水系有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及沅江水系;属珠江流域的水系有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及都柳江水系。除地表河流以外,贵州的地下河流也比较多,已探明的地下河流有 1097 条,较大的地下河系有 23 个。全省河网密度按 10 千米以上河流计算,每 100平方千米河长有 17.1 千米。贵州的主要水系有:

(一)牛栏江横江水系: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威宁县,省内流域面积 4888平方千米。

(二)乌江水系: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东北部,下游部分区域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干流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盐仓镇西南面,省境内河水 889 千米,流域面积 66807平方千米(含省外为 69313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 37.9%,是贵州

最大的河流。乌江源流称为三岔河,自西向东流经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安顺市,在织金和黔西交界处与北来的六冲河汇合后称为乌江,自西向东流至思南县后转向北流,在重庆市的涪陵汇入长江。

(三)赤水河綦江水系:位于贵州省的北部,包括直接汇入长江上游段的中等河流赤水河、桐梓河和綦江上源松坎河,省内流域面积 13802平方千米,涉及毕节地区的毕节、大方、金沙和遵义市的红花岗、仁怀、赤水、习水、桐梓等 8 个县(市、区)。水系内较大河流

有赤水河、桐梓河、松坎河等。赤水河是长江右岸的一级支流。

(四)沅水水系:源于贵州省中部,从贵州东部出省后经湖南、湖北汇入洞庭湖;干流全长 1022 千米,流域面积 89163平方千米,省境内面积 30250平方千米。

(五)南盘江水系: 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流经滇、黔、桂交界处的三江口(即黄泥河口)后,成为黔、桂两省区的界河,至双江口与北盘江汇合后称为红水河。干流在贵州省境内长度 263 千米,流域面积 7651平方千米。

(六)北盘江水系: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发源于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乡西南,自西向东经宣威,至都格入黔境,再折向东南往茅口、盘江桥、白层至望谟之蔗香与南盘江汇合,全长 450 千米(贵州境内352 千米),流域面积 26538平方千米(贵州境内 20982平方千米)。

口处多年平均流量 384 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径流量 121 亿立方米。

(七)红水河水系:南、北盘江汇合后称为红水河,自西向东在黔、桂交界处流过 106 千米后折向东南进入广西境内,贵州省内流域面积 15978平方千米。

(八)都柳江水系:西江的第二大支流。省内流域面积 15809平方千米。

四、土壤

土壤是指泥土,即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贵州的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交错分布。地带性土壤有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2 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非地带性土壤有石灰土、紫色土等;耕作土壤包括水稻土壤和旱作土壤。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占贵州总面积的 38.6%;其次是石灰土,占贵州总面积的 24.4%;第三是红壤,占贵州总面积的 10.8%;第四是黄棕壤,占贵州总面积的 5.9%;第五是山地灌丛草甸土,占贵州总面积的 4.4%;第六是砖红壤性红壤,占贵州总面积的 0.18%;第七是水稻土。

(一)黄壤。

(二)石灰土。

(三)红壤。

(四)黄棕壤。

(五)山地灌丛草甸土。

(六)紫色土。

(七)水稻土。

五、植被

植被是指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泛称。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并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地区则发育了南亚热带且具热带成分的常绿阔叶林。

(一)常绿阔叶林。

(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三)落叶阔叶林。

(四)针叶林。

(五)竹林。

(六)灌丛和灌草丛。

第二节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泛指天然存在的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气候、水利、生物、海洋等资源。贵州地处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

一、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指可以开发利用的陆地、水域等形式存在的资源。贵州土地总面积 176167平方千米,合 26425.05 万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8%,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居第 16 位。贵州土地资源的特征,一是山地丘陵多、平地少,土地类型多样。在贵州土地总面积中,山地占 61.7%,丘陵占 30.8%,坝子仅占 7.5%。土地资源分布于 4 个 热量带:其中处在北亚热带或暖温带高原,高中山温凉湿润条件的面积占 9.4%;处于中亚热带山原和湿润条件的占 80%;处于中亚热带 低山丘陵温暖湿润条件的占 10.1%;处河谷南亚热带暖热条件的面积占 0.5%。由于地势起伏大,土地资源垂直差异明显。二是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特征明显。喀期特山地丘陵土地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生态环境脆弱、土层浅薄。三是山高坡陡,中低等土地资源比重大。贵州土地平均坡度21.5度,坡度大于25度的土地占贵州土地面积的35.07%,35 度以上陡坡占贵州土地面积的 8.65%;贵州土地中,一等地约占20%,二等地占 43%,三等地以下约占 37%。中下等耕地占耕地面积的 80%。四是林牧地分布不平衡。贵州可供林牧用的土地中,一等地占 17%,二等地占 33%,三等地占 25.3%,四等地占 23.8%,其中林业用地主要集中在黔东南自治州,其次是铜仁和遵义,毕节和六盘水最少。草地主要集中在黔东南、黔南、遵义和毕节,其次是铜仁和安顺,六盘水和贵阳最少。

贵州的土地类型主要有:

(一)河谷河川与平地。

(二)岗台地。

(三)丘陵地。

(四)低山地。

(五)中山地。

二、水资源

水资源指可资利用、可更新恢复,供永续开发使用的水源。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 9 位。贵州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一)资源丰富。贵州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1035 亿立方米,另有入境客水 153.7 亿立方米,居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 9 位。贵州单位面积产水量为 58.8 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2760 立方米,丰水年水资源量为 1201 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水资源量为 900 亿立方米,特枯年水资源量为 735 亿立方米。

(二)时空上分布不均衡。受降雨的季节性影响,时间分布上,每年 5~7 月河流水量丰富,是丰水期;冬春季节水量明显减少,出现枯水期。空间分布上,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趋势。流域分布上,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 668 亿立方米,占贵州水资源总量的 64.5%,其中乌江水系为 376 亿立方米,为各水系最多,占贵州径流总量的 36.3%;珠江流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 367 亿立方米,占贵州水资源总量的 35.4%,其中红水河水系和柳江水系分别为 121 亿立方米、105 亿立方米,占贵州水资源总量的 11.7%、10.1%。从行政区域的分布上,最多的是黔东南自治州,为 186.9 亿立方米,占贵州水资源总量的 18.1%;其次是遵义市,为 136.5 亿立方米,占贵州水资源总量的 17.1%;最少的是贵阳市,仅 41.6 亿立方米,占贵州水资源总量的 4%。

(三)岩溶水分布广、水量丰富。

(四)贵州地表水天然水质良好。多数河流为微硬水、总硬度为140~290 毫克/升,偏碱性。东部河流为软水,总硬度在 70~140 毫克/升。

三、生物资源

自然界可供开发利用的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贵州处于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多类型的土地资源与光雨热同季的良好气候、繁衍了多种生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贵州的植物资源可分为五大类:

1.森林资源。贵州有森林面积 44212 万公顷,森林履盖率为25.1%,加上灌木林、林灌覆盖率为 32.6%。

2.草地资源。贵州有各类草山草坡 427.02 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24.3%。

3.野生植物资源。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维管束植物有近6000种,其中大部分是可供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植物资源。

(二)动物资源。贵州的动物资源包括饲养的畜禽品种和野生动物品种。

四、能源资源

能源资源是指自然界可供开发利用能产生能量的物质。贵州能源资源主要由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组成,形成了煤水结合、水火互济的能源资源优势。

(一)煤炭资源。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 2400 亿吨,其中已探明的资源储量 535 亿吨,保有储量 529 亿吨,在全国排名第 5 位,是江南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和。贵州 87 个县(市、区、特区)中,有 74 个县(市、区、特区)产煤,含煤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40%以上。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煤种有气煤、肥煤、焦煤、瘦煤等炼焦用煤和无烟煤、褐煤、贫煤等非炼焦用煤。

(二)水能资源。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总蕴藏量 1874.5 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 2.8%,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 6 位,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贵州每平方米 1069 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5 倍,排名第3位。全省水能可开发量 1683 万千瓦,占全国总开发量的 4.4%。

五、矿产资源

地壳中有开采价值的物质。贵州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矿种众多、门类比较齐全,是中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大省之一。贵州已探明的矿产有 123 种,发现矿床、矿点 3000余处。其中 76 种已探明了储量,有 41 种保有储量排名全国前 10 位。

(一)铝土矿。

(二)磷矿。

(三)重晶石。

(四)黄金。

(五)水泥原料。

六、自然风光资源

自然风光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具有观赏价值,可供开发利用的各种自然物质和形态。贵州环境独特,地貌类型多样,山石、水景、洞穴等自然风景秀丽,是一座迷人的天然公园。

贵州的山,层峦叠嶂,峰耸岭峻,岩奇石秀。苗岭逶迤,乌蒙磅礴,大娄山耸峙,梵净山雄奇,构成一片涛翻浪卷的山海。在崇山峻岭间,流淌奔腾着大小河流上千条,山与水的奇妙组合,形成了众多的激流和壮观的瀑布,汇成世上少有的“瀑海” ;江河湖泊与山川峡

谷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精美自然的风景画。

(一)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

(二)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

(三)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

(四)森林美景多。贵州山多林茂,森林景观较多。

(五)湖泊与水库景观多。

第三节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贵州的行政区划,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贵州建省前行政区划;贵州建省以后至贵州解放前的行政区划;贵州解放以后的行政区划。

一、贵州建省前的行政区划

春秋以前,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战国后期,夜郎国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曾在夜郎地区修筑“五尺道”和沿途设郡县、置官吏,西汉王朝建立后,汉武帝在夜郎地区继续推行郡县制。公元前 28 年至公元前 25 年,夜郎国灭,郡县制在夜郎地区最后确立。东汉以后,中央政权对边远地区较长时期实行羁縻与郡县并行的政策。唐代,在今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其中乌江以北地区多属经制州,设有务州(后改思州,今印江一带)、珍州(今正安、桐梓部分)、费州(今德江一带)、夷州(今绥阳一带)、播州(今遵义一带)、奖州(今玉屏、岑巩一带)、充州(今石阡、施秉一带)等经制州,由朝庭直接派官员治理。乌江以南属羁縻州,设有矩州(今贵阳一带)、应州(今榕江、三都一带)、庄州(今平塘、独山一带)、琰州(今普安一带)、蛮州(今开阳一带)、盘州(今盘县一带)等羁縻州,由土著首领治理。宋代,大行政区称路,今贵州地区分属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开宝 7 年(974),土著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土著语“矩”与“贵”同音、朝廷敕书 5 称“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贵州”名称始于文献。宣和元年(119),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开始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元代,全国署 11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贵州分属湖广、四川和云南三行省。行省下设路。今贵州地区设置八番顺元宣慰司,播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并普遍推行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唐宋以来羁縻政策的一种变形。所谓“土司”是指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宣慰使”等官职。贵州土司大小有 300余个,大者叫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小者叫长官司、分散的若干部落和村寨则联合成为蛮夷长官司。

二、贵州建省以后至贵州解放前的行政区划

明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正式设置布政使司,成为一个行省,下设思南、镇远、铜仁、乌罗、思州、石阡、黎平、新化八府,设置普安、永宁(今关岭)、镇宁、安顺四个州,设置普定、新添(今贵定)、平越(今福泉)、龙里、都匀、毕节、安庄(今镇宁)、清平(今

凯里)、平坝、安南(今睛隆)、赤水、永宁、兴隆(今黄平)、威清(今清镇)、乌撤(今威宁)15 卫以及金筑安抚司(今长顺)。清代初期沿用明制。公元 1665 年,设置黔西府、平远府(今织金)、大定府(今大方),并将乌撤府改为威宁府。将曾一度划归湖广的黎平府划归贵州。公元 1727 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划归贵州,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划归贵州设置永丰州(后改贞丰州),将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今玉屏)、天柱划归贵州,至此,今贵州疆域基本形成。清代后期,贵州的地方行政区划按府、州、厅、县设置。全省设置 12 个府、13 个州、33 个县、11 个厅、1 个直属州、3 个直属厅。贵阳府辖贵筑县(今贵阳)、治 3 个州、4 个县、1 个厅;安顺府辖普定县(今安顺以北)、治 2 个州、3 个县、2 个厅;都匀府治 2 个州、3 个县、3 个厅;兴义府辖安龙城,治 1 个州、3 个县;大定府辖大方城,治 3 个州、1 个县、1 个厅;黎平府辖开泰县(今黎平以北)、治 2 个县、2 个厅;镇远府辖镇远县,治 1 个州、3 个县,2 个厅;思州府辖思州城(今岑巩),治 2 个县;铜仁府辖铜仁城,治 1 个县;石阡府辖石阡城,治 1 个县;思南府辖思南城,治 3 个县;遵义府辖遵义县,治 1 个州、4 个县;平越直属州辖平越城,治 3 个县;松桃直属厅辖松桃城;赤水直属厅辖赤水城;盘州(今盘县)直属厅辖盘州城。

民国时期,1913 年将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省行政长官改为民政长,下设三道观察使:黔中道:治贵阳、辖 31 县,即贵阳、定番(今惠水)、长寨、广顺(后二县合并,称长顺)、罗斛(今罗甸)、平舟、大塘(后二县合并,称平塘)、独山、荔波、三合、都江(后二县合并,称三都)、八寨、丹江(后二县合并称丹寨)、都匀、麻哈(今麻江)、炉山(今凯里)、龙里、贵定、平越(今福泉)、修文、息烽、紫江(今开阳)、瓮安、余庆、遵义、湄谭、绥阳、桐梓、仁怀、习水、正安。黔西道:又称贵西道、治毕节、辖 23 县,即毕节、大定(今大方)、黔西、赤水、威宁、水城、织金、清镇、平坝、安顺、普定、郎岱(今六枝)、兴义、南笼(今安龙)、贞丰、册亨、紫云、镇宁、关岭、普安、盘县、安南(今晴隆)、兴仁。黔东道:治镇远、辖 27 县,即镇远、施秉、黄平、邛水(今三穗)、台拱(今台江)、剑河、天柱、锦屏、黎平、榕江、下江、永从(后二县合并,称从江)、清溪、思县(后二县合并,称岑巩)、玉屏、省溪(今万山)、石阡、江口、铜仁、思南、凤泉(今凤冈)、印江、德江、务川、后坪(分属沿河、务川)、沿河、松桃。1914 年,改民政长为巡按使,观察使为道尹,省城治贵阳县。1916 年废巡按使,设省长。1920 年废道。1935 年,中华民国政府势力进入贵州以后,建立了一套行政机构,设立省政府委员会,有主席一人,下设若干处、厅、局政府机构,各设厅长、处长等处理日常事务。省下设置若干督察区。1935 年设11 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36 年合并为 8 区,1937 年再并为 6 区。各县(市)的区划名称也有改动、调整。1941 年设贵阳市,另于市西南花溪镇设贵筑县;同年改定番为惠水,改安南为晴隆,并广顺入长寨改名长顺县,撤后坪县并分别划入沿河、务川 6 二县,划威宁东北地设赫章县,划务川西北地设道真县。此后,民国政府又根据各县土地面积、人口、文化、交通等条件,将各县划分成一、二、三等,至 1948 年,设直辖区 1 个、行政督察区 6 个:直辖区(1 市 10 县):一等县(市):贵阳市及贵筑、安顺、惠水;二等县:龙里、修文、开阳、贵定、平坝、清镇;三等县:息烽。第一行政督察区(12 县):一等县:镇远;二等县:黄平、天柱、台江、锦屏、余庆、炉山、雷山;三等县:施秉、岑巩、三穗、剑河。第二行政督察区(12 县):一等县:独山;二等县:榕江、黎平、罗甸、平塘、从江、荔波、都匀、三都、平越、麻江;三等县:丹寨。第三行政督察区(14 县)一等县:兴义、盘县;二等县:兴仁、安龙、郎岱、关岭、镇宁、贞丰、普定、晴隆、普安;三等县:望谟、紫云、册亨。第四行政督察区(9 县):一等县:毕节、黔西、威宁、大定;

二等县:赫章、水城、金沙、纳雍、织金。第五行政督察区(12 县):一等县:遵义、桐梓、正安、仁怀、赤水;二等县:务川、绥阳、湄潭、凤冈、道真、习水、瓮安。第六行政督察区(9 县):一等县:铜仁、思南、松桃;二等县:沿河、石阡、玉屏、德江;三等县:江口、印江。国民党政府还在县(市)之下建立了乡镇保甲制。到 1948 年,贵州有乡镇 1397 个,保 12940 个,甲 128435 个。

三、贵州解放以后的行政区划

1949 年 11 月 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省省会贵阳市。12 月 26 日成立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全省设 1 个省辖市(贵阳市)、8 个专区(贵阳、遵义、铜仁、镇远、独山、兴仁、安顺、毕节)、1个专区辖市(遵义市),改雷山设治局为雷山县,共置 79 个县。1952 年,贵阳专区更名为贵定专区,专署所在地由贵筑县迁至贵定县;独山专区更名为都匀专区,专区所在地由独山迁至都匀;兴仁专区更名为兴义专区,专署所在地由兴仁迁至兴义。1953 年平越县改为福泉县。1955 年春,贵州省人民政府改为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同年 3 月 将遵义市由专区辖市改为省辖市。1956 年 4 月撤销贵定、镇远、都匀 3 个专区,设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自治州)。黔东南自治州辖原镇远专区(除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外)11 县和原都匀专区的黎平、榕江、从江、麻江、丹寨 5 县,共 16 个县。黔南自治州辖原都匀专区的都匀、独山、荔波、三都、平塘和原贵定专区的长顺、罗甸、惠水以及安顺专区的紫云、镇宁,共 14 个县。同年 7 月,撤销兴义专区,将所属望谟、册亨、安龙、贞丰 4 县并入黔南自治州,其余各县并入安顺专区。1957 年 11 月,撤销安顺专区的贵筑县,并入贵阳市。至此,全省共辖 2 个省辖市、4 个专区、2 个自治州、75 个县和 3 个自治县(松桃、三都、威宁)。1958 年,全省行政区划有两个大的变动:一是增加建制市的数量,扩大市区范围———撤销安顺县,设置安顺市,由安顺专区管辖;撤销都匀县,设置都匀市,由黔南自治州管辖;撤销遵义县,并入遵义市,并改为专区辖市;将清镇、修文、开阳、惠水 4 县划归贵阳市管辖。二是小县并为大县,县的数量减少,县域范围扩大,道真县并入正安县,凤冈、余庆两县并入湄潭县,福泉县并入瓮安县,龙里县并入贵定县,荔波县及平塘县的东半部并入独山县,平塘县的西半部并入罗甸县,紫云县分别并入望谟县和长顺县,册亨县并入安龙县,贞丰县并入兴仁县,关岭县并入镇宁县,晴隆县并入普安县,江口、玉屏县并入铜仁县,天柱县并入锦屏县,台江县并入剑河县,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施秉县并入黄平县,岑巩、三穗县并入镇远县,丹寨、雷山、麻江、炉山 4 县合并,设置凯里县。同年大定县更名为大方县,息烽县划归遵义专区,瓮安、福泉、龙里、贵定划归黔南自治州。全省共辖一个省辖市、4 个专区、2 个自治州、3 个专区辖市、49 个县、3 个自治县。1959 年,婺川县改为务川县,鳛水县改为习水县。1960 年,撤销郎岱县,设置六枝市。1961 年,恢复遵义、道真、凤冈、余庆、江口、玉屏、关岭、贞丰、册亨、晴隆、岑巩、天柱、从江、雷山、麻江、荔波、平塘、紫云、龙里、福泉 20 个县。1962 年,恢复施秉、三穗、台江、丹寨4 县;撤销安顺市,重设安顺县;撤销六枝市,改设六枝县;撤销都匀市,重设都匀县。1963 年,恢复开 7 阳(划归遵义专区)、修文、清镇(划归安顺专区)和惠水(划归黔南自治州)4 县。1966 年,重新恢复兴义专区,辖兴义、兴仁、晴隆、普安、望谟、册亨、贞丰、安龙 9 县,开阳、息烽县划归安顺专区。1966 年,为适应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加强“三线建设”的需要,全省增设六枝、盘县、水城、万山、开阳 5 个特区,并复置安顺、都匀 2 市。同年,六枝县改为郎岱县。1967 年,设置六盘水地区,辖六枝、盘县、水城 3 个特区。1968 年,撤销开阳特区和万山特区。1970 年撤销郎岱县,并入六枝特区,撤销盘县,并入盘县特区;撤销水城县,并入水城特区,并恢复万山特区。同年,遵义专区改名遵义地区,铜仁专区改名铜仁地区,安顺专区改名安顺地区,毕节专区改名毕节地区,兴义专区改名兴义地区。1978 年 12 月,撤销六盘水地区,设六盘水市,为省辖市,辖六枝、盘县、水城 3 个特区。1981 年 9 月,撤销兴义地区,设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3 年 8月,撤销都匀县,并入都匀市;撤销凯里县,设置凯里市。1986 年11 月,沿河、印江、道真、务川 4 县,分别改置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87 年,撤销水城特区,改置六盘水钟山区和水城县。同年,撤销兴义县,改置兴义市;撤销铜仁县,改置铜仁市。1990年底,撤销赤水县,改置赤水市。1992 年,撤销清镇县,设立清镇市。1993 年,撤销毕节县,设立毕节市。1995 年,安顺地区的修文

县、息烽县、开阳县划归贵阳市管辖,安顺地区的清镇市由省直辖,委托贵阳市管理。同年撤销仁怀县,设立仁怀市。1996 年撤销福泉县,设立福泉市。1997 年,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设立红花岗区,为遵义市的直辖区。遵义市辖原遵义地区的遵义县、绥阳

县、桐梓县、习水县、凤冈县、正安县、余庆县、湄潭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的赤水市、仁怀市由省直辖,委托遵义市管理。2000 年撤销安顺专区,设地级安顺市,原县级安顺市改设西秀区,安顺市辖西秀区、普定县、平坝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2000 年,在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设小河区,为贵阳市辖区。2003 年 12 月,在原遵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设汇川区,为遵义辖区。

四、民族自治区域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解放 50 多年来,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逐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2 年,撤销炉山县,设置炉山县苗族自治区;撤销惠水县,设置惠水县苗族补伊族(后改为布依族)联合自治区;撤销丹寨县,设置丹寨县苗族自治区。1954年,撤销台江县,设置台江县苗族自治区;撤销威宁县,设置威宁县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撤销雷山县,设置雷山县苗族自治区;撤销罗甸县,设置罗甸县布依族自治区;并将惠水县苗族布依族联合自治区改为惠水县布依族苗族自治区。1955 年 12 月,将威宁、罗甸、惠水、雷山、炉山、丹寨、台江 7 个自治区改为自治县。1956 年 4 月,撤销贵定、镇远、都匀 3 个专区,设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改两州所辖雷山、台江、炉山、丹寨、罗甸、惠水6 个自治县为县。同年 11 月,撤销松桃县,设置松桃苗族自治县;撤销三都县,设置三都水族自治县。至此,全省设置两个自治州和威宁、松桃、三都 3 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区域面积 72194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 41%。1958 年 12 月,黔南自治州的惠水县划归贵阳市,安龙、册亨、贞丰 3 县划入安顺专区,安顺专区的瓮安、福泉、贵定、龙里 4 县划归黔南自治州。1963 年 4 月,又将安龙、册亨、贞丰 3县划归黔南自治州,5 月,撤销镇宁县,设置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65 年 12 月,从黔南自治州划出望谟、册亨、安龙、贞丰、紫云 5县归兴义专区管辖,并分别设置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册享布依族自治县、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1981 年 3 月,撤销关岭县,设置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9 月,撤销兴义地区,改设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所辖各自治县改为县。1983 年 9 月,撤销玉屏县,设置玉屏侗族自治县。1986 年 11 月,沿河、印江、道真、务川 4 个县分别改设 8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

族苗族自治县。

五、2004 年的行政区划状况

截止 2004 年 12 月 31 日,全省共设 4 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2个地区、9 个县级市、56 个县、11 个自治县、10 个市辖区、2 个特区、760 个乡、253 个民族乡、692 个镇、88 个街道办事处)。贵阳市:辖 6 区 3 县 1 市即: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小河区、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代管 1 市清镇市(省直

辖县级市,委托贵阳市代管)。

六盘水市:辖 1 区 1 特区 2 县即: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

遵义市:辖 2 区 8 县 2 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正安县、桐梓县、遵义县、凤冈县、余庆县、湄潭县、绥阳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代管 2 市:赤水市(省直辖县级市,委托遵义市代管)、仁怀市(省直辖县级市,委托遵义市代管)。

安顺市:辖 1 区 2 县 3 自治县即:西秀区、普定县、平坝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铜仁地区:辖 1 市 1 特区 4 县 4 自治县即:铜仁市、万山特区、德江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毕节地区:辖 1 市 6 县 1 自治县即: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纳雍县、织金县、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 2 市 9 县 1 自治县即:都匀市、福泉市、瓮安县、贵定县、惠水县、长顺县、独山县、龙里县、荔波县、平塘县、罗甸县、三都水族自治县。

贵州省情复习资料(答案) 篇6

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河口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20)℃左右。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o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oC。年降水量()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西南部和东南部的苗岭东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东北部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0)%。在各类土壤中,(山地和丘陵)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2400)亿吨,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11、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按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计算居全国(第三位)。

12、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13、贵州随唐时期的“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14、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5、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16、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17、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18、贵州省2003年末总人口为(3869.66)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比上年下降2.05和1.71个千分点,实现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逐年下降0.5个千分点以上的要求。

19、到2004年,贵州省人口达到(3903.7)万。人口密度为(221.7)人/平方千米。

20、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21、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共有56个民族成分。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18个民族。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7.8)%。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3、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3)个民族乡,覆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4)%。

24、贵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现在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5、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26、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7、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各具特色,贵阳市以(高新技术产业)、(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食品、医药、电力、轻纺等为主,是(黔中)产业带的核心;遵义市以(航天工业)、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医药等为主,是(名酒)之乡;六盘水市以(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毕节地区以煤炭、(电力)、()、有色金属、轻工、烟草等为主,是贵州工业发展(较快)地区。

28、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和(六盘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2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正在形成工业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格局。

30、贵州的工业布局主要分布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次中心,沿(黔桂)、湘黔、(川黔)、贵昆铁路干线展开,形成各具特色的6个工业区。

31、贵州工业产值虽然全国排名较后,但许多行业却有突出之处:(贵州的国防科技工业)整体实力仅次于四川、陕西,居第三位,(其中航空航天)工业规模全国最大;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三大(磷及磷化工)基地之一、十大(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有规模最大的(铝)厂、钛厂、钎钢厂、钢丝绳厂、锰系铁合金厂、人造金刚石磨具磨料厂等,许多产品名列全国前茅。

32、到2003年,贵州原煤生产能力约(8500)万吨,产量7802.5万吨,居全国第(五)位。

33、贵州电力工业2001∽2004年以(黔电送粤)为主,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水火并举,建设了一批大型企业和输电线路。

34、贵州水电主要分布在(乌江)及其支流,呈梯级分布;(南北盘江)等河流也建有大中型水电站。火电主要分布在(黔中)、(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35、贵州的化学工业主要布局在4个工业区,(贵阳)以磷煤化工、橡胶、涂料工业为主;(安顺)以重化工为主;(遵义)以化肥、精细化工为主;(黔南)以化学矿山开采、化肥工业为主。

36、贵州(传统特色产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还形成了绝招绝活。大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37、贵州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电气化)铁路为骨架,县乡公路、支线铁路、内河航运、民用航空相结合,连接渝、湘、桂、滇、川和全国各地,并辐射省内各地州市县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西南南下出海通道。

38、贵州的公路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为骨架,横连东西、纵穿南北的公路网。

39、目前贵州铁路网络已形成以(贵阳)枢纽为中心、(六盘水)枢纽为次中心,以(电气化铁路)为骨架,连接周围(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西横贯连接华中、华东,南北纵接长江、南海,省内连接(9)个市(州、地)的格局,在西南地区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40、服务业可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分,具有庞大的产业群体。

41、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路南石林)、北有(长江山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42、在城乡规划方面,贵州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强对城镇和风景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43、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44、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4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含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46、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47、1996年国务院确定(深圳)、(宁波)、(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贵州。

48、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共存)”的方针。

49、中共贵州省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

50、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51、贵州第一批“五个一工程”是指(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一出好戏剧)、(一部好电视剧)。

52、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州把(扩大内需)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5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给贵州的发展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四、问答题(答案均为答题要点)

1、简述如何认识贵州省情?

答:(1)要用正确的观点去研究和认识省情。

(2)要把一个省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大环境中去考察。(3)要从本质上去认识和把握省情。(4)注意省力的研究。

(5)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2、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条件。(2)多民族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3)发展潜力巨大的社会环境。

3、简述贵州地貌的地域差异。答:(1)贵州东部山地丘陵区。(2)贵州北部中山峡谷区。(3)贵州中部山原盆地区。(4)贵州南部山地河谷区。(5)贵州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6)贵州西北部山原山地区。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答:(1)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2)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试述当代贵州历史发展的辉煌篇章。

答:(1)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

(2)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3)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曲折发展。(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实施“三大战略”,发展这会主义市场经济。(6)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5、为什么说贵州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答;(1)贵州不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组合匹配相对良好,而且还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

(2)贵州地处大西南的东南前沿,处于东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地带,在国家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处于左右逢源的地位,有利于与东部和西部地区开展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3)贵州面临着国际和国内良好的发展机遇。

6、贵州发展旅游业的自然资源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

(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4)森林美景多。

(5)湖泊与水库景观多。

7、试述贵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答:(1)城市结构体系和城镇化水平。(2)城市公用事业。(3)小城镇建设。(4)村寨建设。

(5)风景名胜区的调查、规划、建设和保护。(6)城乡规划。

8、试述贵州制定和实施的“三大战略”。答:(1)制定和实施科教兴黔战略。(2)制定和实施开放带动战略。(3)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9、试述贵州当前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具体工作。答:(1)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农业基础。(2)优化工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3)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4)实施城镇化战略。

(5)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10、简述贵州人口目前的城乡构成、文化教育程度构成和民族构成。答:地域构成:指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行政,自然与经济区域分布,城乡分布等。人口受教育程度:一个地区各种受教育的人口的比例,贵州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占总人口中,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为67.49万人,占2.16%。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9.67万人,占6.38%;接受初中教育的727.48万人,占23.25%;接受小学教育的1315.30万人,占49.07%。

人口民族构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15%,少数民族人口占37.85%,200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苗族占12.20%,布依族人口占7.49%,侗族占4.62%壮族占0.15%,瑶族占0.13%,其余的所占比例更小。

11、简述贵州两类开发区的性质。

答:贵州两类开发区分别是指贵州省境内的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1)所谓的国家级开发区是根据“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工业项目为主,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方针,分别由国家科技部、国家经贸部会同地方政府,选择科研力量较为集中的地区划出一定范围,以吸引和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发新兴产业为主进行重点规划建设,并报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区。(2)所谓的省级开发区是根据贵州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调整产业布局的需要,由省人民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划出一定范围,结合贵州省产业发展优势进行经济开发建设,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开发区。

12、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自然区域性特点。答:(1)自然资源比较丰富。(2)立体性较强。

(3)农业生态比较脆弱。(4)自然灾害频繁。

13、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和特点是什么? 答:(1)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2)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3)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明显变化。(4)科教兴农成效卓著。

(5)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14、试述解放后贵州经济发生的深刻变化。

答:(1)全省财政收支大幅度增长;金融运行平稳。(2)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省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4)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15、试述国家在贵州的重点生产力布局。

答:(1)乌江流域以电力、煤炭、铝、磷、锰等为重点的综合开发区。(2)以盘水——攀西能源、冶金、化工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3)南北盘江——红水河以能源矿产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4)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

16、试述贵州林业近年在生态保护方面呈现的良好态势。答:1998年,贵州林地覆盖率达到25.7%,加上灌木林地,森林覆盖率达到30.8%,比199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三个同步增长。全省提前两年实现十年基本绿化贵州的总目标。1998年以后,国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六大工程”,贵州林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一是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斐然,造林绿化步伐加快;二是林业产业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是林业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四是国家林业局对贵州林业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17、简述当前贵州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1)产业梯度发展趋势明显。(2)资源型产业特色突出。

(3)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4)经济外向化程度提高。

(5)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18、贵州特色产业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是产品。这类特色产品易于通过市场变成商品,具有突出的独到的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较高,这类产品多为消费品、药品。二是资源。以独特的自然资源作为基础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加快经济的发展。

19、贵州六大工业区的工业布局是什么

答:六大工业区主要分布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次中心。(1)、贵阳中心区是国家规划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的中心区是全省综合性的工业中心区,重点工业行业有黑色和有色冶金,机械电子、航天、航空、信息、化工、建筑材料、电力、烟草、和纺织业等工业;(2)、遵义以航天、黑色有色冶金、化工、医药、烟草、饮料、轻纺等工业为主;(3)、安顺以航空、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为主;(4)、六盘水以煤炭、电力、钢铁、建筑材料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5)、都云以国家“三线建设”中建成的电子工业基地,并有机械、化工、建筑材料和轻纺等工业;(6)、凯里森林工业比较突出,并有机械、化工、电力、造纸等工业和国家“三线建设”中建立的电子工业

20、简述贵州交通运输业的特点。答:(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

(2)贵州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明显,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连接华南、华东的中间地带,是西北、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东南西南亚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通道。

(3)交通运输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历史上较长时期中贵州交通以河运为主。

21、贵州商业贸易的特点是什么?

答(1)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呈现多元化格局。(2)消费品营销良好,餐饮业发展较快。

(3)商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私营和个体商业成了主力。(4)商业业态和经营方式走向现代化。(5)现代物流业起步发展。

22、简述贵州城乡建设的特点。

答:(1)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在全省以城市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带动村寨发展的城乡结合体中,城市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城市形态各具特色。

(3)城镇结构表明城镇发展空间大。(4)民族村寨建设,风格各异。

23、试述贵州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的特点。答:(1)发展方向发生战略性转变。(2)成为贵州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3)企业结构以大中型为主。(4)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5)发展非国有制工业的空间较大。(6)生产力布局走向合理。

24、目前贵州有哪些旅游区和旅游线?试述贵州旅游业的特点? 答:

(一)全省已形成红枫湖------贵阳、黄果树------安顺、马岭河峡谷-------黔西南、织金洞------黔西北、舞阳河------黔东南、梵进山-------乌江、荔波咯斯特森林-------黔南、遵义--------赤水8个旅游区;

(二)旅游线:以喀斯特生态景观和多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延伸至云南路南石林、昆明的黔西旅游线;以苗、侗民族文化的苗岭风光为主的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延伸至广西三江,桂林以及施秉-----镇远舞阳河-----铜仁梵净山延伸至湖南张家界的黔东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线;以喀斯特原始森林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都匀----三都-----荔波,延伸至广西的黔南旅游线,以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茅台-----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

旅游的特点有四个方面:(1)、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好;(2)、结构显示的发展空间大;(3)、国内旅游在全国已有一定的地位;(4)、国际合作推动了贵州旅游业与世界旅游业的对接。

上一篇:喜羊羊观后感下一篇:圆明园纪录片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