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督查评分表doc(共5篇)
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督查评分表doc 篇1
在建工程钢筋质量专项督查评分表
注:对于合理缺项,应得总分中扣除相应分值,按百分率折算。
应得分:实得分:得分率:
检查组成员:日期:年月日
说明:
一、钢筋质量抽查要与钢筋资料抽查两者结合;
二、检查中发现如下情况之一时,应判定为不合格钢筋,对应项计0分,不再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并责令立即清退出场;
1.产品质量证明书标明的签字不齐全、技术指标不正确、复印件不清晰、手续不齐、擅自改动内容以及有其他造假行为的;
2.没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号或产品不再许可范围内的(产品生产许可证号可输入厂名全称或生产许可证号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http:///search/gyxkz/查询真伪,并注意识别钢筋牌号、规格是否在许可生产的范围内);3.每盘(捆)钢筋没有产品标牌或标牌伪造的;
4.直径大于10mm的带肋钢筋表面没有扎标志、或标识内容不齐全、不清晰的; 5.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标牌、表面标志中的内容相互矛盾、不一致的; 6.产品表面质量、形状、尺寸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
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督查评分表
注:
1、尚未实施项,根据创建方案打分,若以后未实施,加倍扣除得分;
2、对于合理缺项,应得总分中扣除相应分值,按百分率折算;
3、创新加分项得分,为奖励加分,计入实得分分值,不计入得分分值.应得分:实得分:得分率:
检查组成员:日期:年月日
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督查评分表doc 篇2
八年级地理
命题人:刘传娥审题人:张明李满堂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C2.B3.B4.A5.C6.C7.C8.B9.B10.A 11.C12.C13.D14.C15.D16.D17.D18.D19.B20.C
21.C22.A23.C24.D25.B
二、综合题(共4小题,计50分)
26.读“中国地形图”回答:(每空1分,共17分)
⑴ 请写出下列数字代号表示的山脉名称:
①昆仑山脉②大兴安岭③巫山④喜马拉雅山脉
⑵ 将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高原:A 内蒙古高原B 黄土高原
盆地:C 四川盆地D 塔里木盆地
平原:E 东北平原F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⑶ 西高东低阶梯湿润(或暖湿)西东大水能
27.读“宜昌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完成:(第⑴题4分,其它每空1分,共12分)⑴ 略。
⑵ 7124
⑶ 5——9月
⑷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⑸ 水稻柑橘
28.读“我国主要河流、湖泊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1)内流区
(2)季风区
(3)①③④⑦⑧⑨
(4)②
(5)京杭黄河长江
29.读“我国铁路干线简图(部分)”完成:(每空1分,共9分)
⑴ 焦柳
⑵ 京沪陇海徐州
⑶ 3
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督查评分表doc 篇3
一、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使用说明
1.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的终末病历和运行病历质量评价。
2.首先用单项否决法进行筛选:对存在单项否决所列缺陷的病历不在进行病历质量评分。经筛选合格病历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质量评分。
3.表中所列单项否决项共计7项,总分值100分。
4.每一书写项目内扣分采取累加的计分办法,扣分最多不超过本项目的标准分值(单项否决扣分不计入内)。
5.终末病历评价总分100分,甲级病历﹥90分,乙级病历76~90分,丙级病历≦75分。
6.对病历中严重不符合规范,而本表未能涉及的,可说明理由直接扣分。
二、病历内容所占分值共100分,见下表。
病历内容
分值
(一)病案首页
(二)入院记录
(三)病程记录
(四)出院记录
(五)辅助检查
(六)基本要求及医嘱单
(七)知情同意书
托克托县医院住院病历质量评分标准
一、病案首页书写要求
5分
书写项目
检查要求
扣分标准
扣分分值
病案首页
各项目填写完整、正确、规范
首页主要信息未填写
单项否决
诊断、手术操作名称未填写或填写错误
5/项
其他项目未填写或错误或不规范
0.5/处
二、病历书写基本要求:5分
书写项目
检查要求
扣分标准
扣分分值
书写
基本要求
1.严禁涂改、伪造病历内容。计算机打印病历符合病历书写要求,严禁拷贝错误。
涂改、伪造病历内容或拷贝导致的严重错误。
单项否决
2.病历内容客观,不得矛盾。
病历内容矛盾
1/处
3.各种记录应有书写医师的亲笔签名,不得摹仿或代替他人签名。非本院执业医师书写的各种记录须经本院执业医师审阅、修改并签名。
医师签名不符合要求
1/处
4.修改时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盖章或签名。
修改不规范
0.5/处
5.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病危患者病程记录、抢救时间、死亡时间、医嘱下达时间记录至分钟。
记录不符合要求
0.5/处
6.规范使用医学术语,字迹清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格式规范,页面整洁,每页有患者姓名、病案号,内容齐全,不缺页、少页。
书写不规范,缺页、页面不整洁等
0.5/处
7.使用蓝黑、碳素墨水,废除医嘱用红色墨水笔。
用笔颜色不符合规定。
0.5/处
8.住院期间所做的一切检查报告单均应按时间顺序分类粘贴,其内容应与医嘱、病程记录相符。
报告单内容与医嘱、病程记录不符。
1/处
二、入院记录
20分
书写项目
检查要求
扣分标准
扣分分值
入院记录
入院记录/再次入院记录/24小时出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由执业医师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书写形式符合要求。
未在24小时内完成,书写形式不符合要求无入院记录(丙级)
单项否决
一般项目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入院时间、记录时间、病史陈述者,填写齐全、准确。
缺项或错误或不规范
0.5/项
主诉
1.不超过20个字,能导出第一诊断,包括症状、持续时间
不规范,不能导出第一诊断
现病史
1.与主诉相符
与主诉不相关,不相符
2.发病情况:记录发病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原因或诱因
缺一项内容
1/项
3.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以及演变发展情况。
4.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项内容记录不符合要求
0.5/项
5.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记录患者发病后到入院前、在院内、外接受检查与治疗的详细经过及结果。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用“”以示区别。
6.发病以来一般情况: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睡眠、食欲、大小便、体重等情况
一项内容记录不符合要求
0.5/项
既往史
记录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药物过敏史等
缺内容
1/项
记录有缺陷
0.5/项
个人史
月经史
记录出生地及长期居留地,生活习惯及有无烟、酒、药物等嗜好,执业与工作条件及有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冶游史。
缺个人史或遗漏与诊治相关的个人史
1/项
记录有缺陷
0.5/项
女性患者记录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经期天数,间隔天数,末次月经时间、月经量、痛经及生育情况
缺月经史
1/项
家族史
父母、兄弟、姐妹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类似疾病,有无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
缺家族史
缺项或家族中有死亡未描述死因
0.5/项
体格检查
1.项目齐全,填写完整。
头、颈、胸、腹、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缺少任何一项检查记录。
1/项
2.与主诉现病史相关的查体项目有重点描述。
与本次住院相关查体项目不充分。
2/项
3.专科检查情况全面、正确。
专科查体不全面
2/项
辅助检查
记录入院前所做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写明检查日期,外院检查注明检查医院名称。
有辅助检查结果未记录或记录有缺陷
初步诊断
诊断合理,疾病名称规范,主次分明。对待查病例应列出可能性较大的诊断。
无初步诊断
诊断不合理、不规范、排序有缺陷、仅以症状或体征代替诊断
医师签名
有本院执业医师签名
无医师签名
三、病程记录
50分
书写项目
检查要求
扣分标准
扣分分值
首次病程记录
1.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无首次病程记录或未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单项否决
2.内容包括:病历特点、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诊疗计划以及为证实诊断、鉴别诊断还应进行检查的项目及理由。
首次病程记录缺其中任何一项
3/项
3.诊疗计划:提出具体检查及治疗措施及安排。
诊疗计划无具体内容或无针对性
2/项
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
1.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无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或未在48小时内完成单项否决
2.记录上级医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分析其原因
未记录上级医师姓名、职务,无补充相关病史和体征
1/项
日常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病危患者随时或每天一次,病重患者至少2天一次,病情稳定者至少3天。对疑难病历应进行具体分析讨论。
无日常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或记录天数不符,无疑难病历讨论
1-3/次
日常病程记录
1.病危患者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每天至少一次,时间记录到分钟,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情稳定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
未按规定记录病程
2/次
2.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包括患者自觉症状,体征,分析其原因
未及时记录病情变化,观察记录无针对性,对新的阳性发现无分析及处理
1/次
3.记录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未记录重要、异常的检查结果或无分析、判断、处理
1/次
4.记录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医嘱更改内容及理由
未记录所采用的诊疗措施、未对更改药物、治疗方式进行说明
1/次
5.记录向患者及近亲家属告知的重要事项及其意愿,必要时请患方签名
未记录向患者告知情况
1/次
6.输血当天病程中记录输血适应症,输血种类及量,有无输血反应
病程中无记录或记录缺陷
1/次
有创诊疗操作记录
在操作完成后即刻书写。内容包括操作名称、操作时间、操作步骤、结果及患者一般情况,操作过程是否顺利,有无不良反应,术后注意事项及是否向患者说明,操作医师签名
无有创操作记录
单项否决
记录内容不全,无医师签字
1-2/项
会诊记录
1.常规会诊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10分钟内到场,并在会诊结束后即刻完成会诊记录。
无会诊意见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次
2.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理由及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
会诊记录书写漏项或有缺陷。
1/次
3会诊记录:包括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科别或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
4.申请会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记录会诊意见执行情况。(待定)
未在病程记录中记录会诊意见执行情况
1/次
疑难病历讨论
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历及时进行讨论。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科主任或副高以上医师)、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等。
无疑难病历讨论
2/项
讨论内容有明显缺陷
1/项
抢救记录
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完成。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及专业技术职称。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抢救记录未在6小时内完成2/次
书写内容有缺陷
1-2/次
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间断小结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写符合要求
无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间断小结
2/次
书写有缺陷
1/次
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1.由护士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
缺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单项否决
2.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床位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体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记录不规范或缺项
0.5/项
麻醉术前访视记录
(待定)
1.由麻醉医师术前完成缺麻醉术前访视记录
2/项
2.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患者一般情况、简要病史、与麻醉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拟行手术方式、拟行麻醉方式、麻醉适应症及麻醉中需注意的问题,术前麻醉医嘱、麻醉医师签字并填写日期。
缺项或不规范
0.5/项
麻醉记录
1.由麻醉医师完成无麻醉记录
单项否决
2.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术前特殊情况、麻醉前用药、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方式及日期、麻醉方式、麻醉诱导及各项操作开始及结束时间、麻醉期间用药名称、方式及剂量、麻醉期间特殊或突发情况及处理、手术起止时间、麻醉医师签名等。
缺项或不规范
0.5/项
麻醉术后访视记录
(待定)
1.由麻醉师术后完成缺麻醉术后访视记录
2/项
2.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患者一般情况、麻醉恢复情况、清醒时间、术后医嘱、是否拔除气管插管等,如有特殊情况应详细记录,麻醉医师签字填写日期。
缺项或不规范
0.5/项
术前小结
指在患者手术前。由经治医师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并记录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相关情况等。
无术前小结
2/次
内容有缺项、漏项等
0.5/项
术前讨论记录
1.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的手术有手术者参加的术前讨论记录
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的手术无术前讨论或术者未参加讨论
单项否决
2.对拟实施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讨论
对手术方式或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讨论不够
2/次
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参加讨论者的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等、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讨论日期,记录着签名。
有漏项或记录有缺项
0.5/次
手术记录
1.由手术者填写,术后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必须有手术者签名。
无手术记录或未在24小时内完成,无手术者签名
单项否决
2.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别、科别、住院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等。
缺项或书写不规范
2/项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1.由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缺术后病程记录
2/项
2.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缺项或不规范
0.5/项
术后病程记录
术后连续记录3天病程记录,期间要有手术者或或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缺术后病程记录
2/项
无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2/项
手术安全核查记录
1.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方共同在患者实施麻醉前、手术开始前和离室前进行核对确认并签字。
缺手术安全核查记录(CHA手术安全核对表、手术风险评估表)
单项否决
2.核查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及手术风险、手术使用物品清点等内容进行核对的记录,输血患者还应对血型、用血量进行核对。
缺一方核查签名/核查项目不全或记录不规范
0.5/项
手术清点记录
1.由巡回护士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缺手术清点记录
单项否决
2.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签名等
清点记录错误
5/项
出院(死亡记录)、死亡病历讨论记录
1.出院(死亡)记录在患者出院(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死亡病历讨论应在患者死亡后一周内完成。
无出院记录、无死亡病历讨论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单项否决
2.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出院(死亡)时间、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死亡)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死亡原因)等
缺项或不规范
0.5/项
3.出院诊断依据充分,诊断全面、明确,出院医嘱合理规范。
有缺项
1-2/项
4.住院期间诊断,治疗方案合理、符合诊疗规范
诊断,治疗方案不合理、不符合诊疗规范
2-10/项
5.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由科主任或副高以上医师主持,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记录者签名等。
分析讨论不够
2/项
记录不规范或缺项
1/项
四、知情同意书
10分
书写项目
检查要求
扣分标准
扣分分值
知情同意书
1.手术、麻醉、输血、特殊检查(治疗)、病危(重)等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均应有患方签署意见并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缺患方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单项否决
2.手术、麻醉、输血、特殊检查(治疗)等知情同意书记录规范,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患方意见并签名。
缺项或内容不全面,书写不规范。
1/份
3.知情同意书上医、患方签名符合规定
医、患方签名不符合规定
3/份
五、医嘱、辅助检查报告单及体温单
10分
书写项目
检查要求
扣分标准
扣分分值
医嘱单
1.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规范、,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项内容,禁止有非医嘱内容。
一处不符合要求
0.5/处
2.每项医嘱有明确的开具、停止、执行时间。有医师、护士签名。
3.需取消医嘱时,用红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
辅助检查报告单
1.辅助检查报告单与医嘱内容相符,报告单完整无遗漏,黏贴规范。
与医嘱内容不相符或缺失有重要价值报告单。
2/项
2.认可的其他医院的辅助检查结果,病历中应有报告单原件或复印件。
缺少一张报告单
1/项
体温单
体温单完整,内容齐全,书写规范
体温单记录缺项或不规范
0.5/处
—
END
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督查评分表doc 篇4
一.技术管理及装备8分
技术管理 5分
1.检查内容及标准:
1.地测部门应每年修订必备的六种制度
(1)科、组及个人岗位责任制;(2)生产安全联系制度;(3)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4)资料质量责任人、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5)设备、工具使用、保管、发放制度;(6)地测资料、技术报告等审批制度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检查所有制度,并用抽查、询问等方式检查执行情况,缺一个大项扣0.3分,执行不好者扣0.1-0.2分,未修订扣0.1-0.2分
2.检查内容及标准:
2.具备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或技术补充规定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缺一种技术规程实施细则或技术补充规定扣0.2分
3.检查内容及标准: 3.坚持定期科务会议制度,各时期工作有目标、任务、措施并落实到人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检查科务会议记录,没有记录或坚持不好者扣0.2分
4.检查内容及标准: 4.必须具备经过上级部门批准的年度工作计划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检查工作计划,无计划或未经批准者扣0.2分
5.检查内容及标准:
5.地测资料管理应达到标准:
(1)分门别类保管,有索引,有目录,查找方便;(2)相对集中,符合防火、保密要求;(3)文字、基础数据一致;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资料管理不当,每存在一个问题扣0.1分;图、文、数有矛盾者,每发现一处扣0.1分 6.检查内容及标准: 6.每个技术人员在三年内都经过一次以上的技术培训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查个人培训证或培训记录、报告等,每发现1人超过3年未经培训者扣0.3分,矿以上部门发放的培训证有效
7.检查内容及标准:
7.加强内部培训,要求有计划、有记录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无计划、无记录扣0.2分
技术装备 3分
8.检查内容及标准:
1.地测常规装备的品种和数量满足工作需求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总工室制
/ 9
查现有设备,每缺一种扣0.5分;台数不够者,每缺一台扣0.2分;该使用未使用者,酌情扣0.5-1分
9.检查内容及标准: 2.仪器使用:
(1)采用全站仪和陀螺定向测量技术;
(2)采用2种以上物探手段,并得到有效使用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应采用新技术却未采用的,每一项扣0.5分;该使用未使用扣1分
10.检查内容及标准:
3.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并建立数字化成图系统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各种地测成果图件均实现微机处理和数字化,不符合规定,发现一处扣0.2分;在地测远程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种地测图件、文档、数据库未按规定及时更新上传,发现一处扣0.3分;临时需上传的资料,未及时上传扣0.5分,不符合要求者,发现一处扣0.1分
11.检查内容及标准:
4.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室、仪器保管室、资料室、制图室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四室达不到要求酌情扣0.2~0.5分
二.矿井测量15分
测量基础成果 4分
12.检查内容及标准:
1.有健全、完整、精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井上、下控制测量成果和图件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②记录手簿中详细记录工作地点、测量日期、观测者、记录者、前后视人名、仪器型号、编号等,缺一项扣0.1分; ③每一项测量工作,记录本中均应绘制草图,缺一处扣0.2分;④观测中各项限差超限一处扣0.5分;⑤工作面导线形成闭合后,应有完整的导线成果资料、精度评定、闭合差分配、附图等,缺一项扣0.2分;闭合差超限一处扣0.5分;⑥井下导线计算簿应注明工作地点、计算日期、计算者,检查、审核者签字,每缺一项扣0.1分;⑦未对算的发现一次扣0.5分;⑧未按规定时间上传测量基础成果资料的,每项扣0.3分
13.检查内容及标准:
2.井下平面、高程控制测量成果符合《煤矿测量规程》
3.按规定上报各种测量基础成果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及评分办法
矿井测量 5分
14.检查内容及标准:
1.地面近井点、井下控制点的布设,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延长,高程点的设置符合《煤矿测量规程》(1)每一井口近井点数不得少于3个,点位、高程精度应满足规定;(2)井下永久导线点应按级别统一编号,用油漆标记;
(3)井下基本控制导线应每隔300~500m设置一组,每组3个点,高程点间距30~80m;(4)延长导线前应对上次最后一个水平角进行检测;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地面近井点及井下控制:①近井点数、点位精度、高程精度应满足规定,每发现一处点数不够或精度不符合规定,扣0.3 分;②井下导线点未统一编号或编号混乱、未用油漆标记或点位设置不牢固者,发现一处扣0.2分;③井下基本控制导线、采区控制导线未按规定及时延长的,基本控制导线扣0.3分,采区控制
总工室制
/ 9
导线扣0.2分。井下高程点的设置不符合规定者,发现一处扣0.2分;④导线延长前未检测或不符值超限者,发现一次扣0.3分
15.检查内容及标准:
2.井下中腰线标定及时、准确、无工程责任事故
(1)建立完整的中腰线标定计算台帐,应有施工地点、计算日期、计算者,检查、审核人员签字及草图;(2)中腰线标定计算应两人对算;(3)巷道开口时须对作为起算数据的上一级导线(点)进行检测;(4)巷道开工单应提前三天发送地测科;(5)重要巷道开口应有标定工作设计图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井下中腰线:①中腰线不及时或有差错,造成掘进方向偏差,每发现一处,扣3分;未建立完整的计算台帐扣0.3分,有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1分;②中腰线标定,未对算者扣0.2分;③起算数据缺检测者扣0.5分;检测水平角的不符值满足《规程》要求仍采用的,扣0.3分;④巷道开工通知单提前发送,时间少于3天或无标定工作设计图,每发现一处扣1分
16.检查内容及标准:
3.3000m以上的重要贯通测量应有设计、审批、总结,贯通测量精度符合规程规定或工程要求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3000m以上重要贯通工程或两井间的贯通,未编制贯通测量设计书或未经审批、没有工作总结,每缺一项扣2分;贯通后重要方向的误差超过允许偏差值,每发现一处扣4分(指未造成工程事故的小偏差)
17.检查内容及标准:
4.巷道开口、贯通、停头、复工、停采及工程进度等通知单制度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贯通通知单提前量达不到要求,每发现一次扣0.5分;未接到巷道开工通知单,擅自放线的,扣1.0分;巷道掘进到特殊地段时,漏发安全隐患通知单,每发现一处扣3分;如造成工程事故,此项不得分
18.检查内容及标准:
5.贯通通知单应提前(岩巷20~30m、煤巷30~40m前,机掘巷提前两天、突出煤层60m前)发送施工单位、矿分管领导及技术、安全、通风等单位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贯通通知单未按时发放,有一次扣2分;通知单间发放缺一处签字,扣0.5分
19.检查内容及标准:
6.各项通知单的发放要有发放人、矿科领导、相关科室、接收队组等的签发、签收及日期
二.矿井测量15分
基本矿图 6分
20.检查内容及标准:
1.煤矿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矿图:
(1)井田区域地形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2)工业广场平面图,比例尺1∶500或1∶1000(3)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1∶1000或1∶2000(4)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5)主要保安煤柱图,比例尺1∶1000或1∶2000(6)井筒断面图,比例尺1∶200或1∶500(7)井底车场平面图,比例尺1∶200或1∶500(8)主要巷道平面图,比例尺1∶1000或1∶2000(9)矿井充水性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10)矿井瓦斯地质图,比例尺1:5000或1:10000 2.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内容、精度符合《煤矿测量规程》的要求
3.所有图上符号、线条、注记等,符合现行《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及其补充规定的要求
4.数字图要求:图层清晰,图面整洁,线条均匀,色泽准确适度,按图例要求的字体、大小注记;图面表达和注记无矛盾
总工室制
/ 9
5.采掘工程平面图每月更新填绘一次,井上下对照图每3个月更新填绘一次,其它图种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更新
6.有永久保存的备份光盘或移动硬盘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检查全部矿图(重点检查采掘工程平面图):
①图种不全、比例尺小于《规程》规定均视为缺图,每缺一种扣1分
(井田区域地形图、工业广场平面图不符合使用年限的视为缺图。片盘或没有车场的斜井、平峒,可不绘井底车场平面图、井筒断面图;主要巷道平面图可不单独绘制)②每一种图中,图幅不全或错漏严重,质量不合格,扣2分;
③抽查延续使用的原图版。发现一处错漏扣0.2分;图面线条、符号、颜色、注记等与图例有明显不符或各种不同图种、图幅之间数据、内容有矛盾等,每发现一处扣0.2分;
④ 各种数字图件要分层绘制,分层不清或有关内容未上到指定层,发现一处扣0.2分;图面线条、符号、颜色、注记等与《图例》有明显不符或各种不同比例、图种、图幅之间数据、内容有矛盾等,每发现一处扣0.2分;
⑤各种矿图应对照井巷工程进度,按规定及时填绘、修改、补充,每发现一处扣0.2分; ⑥未按规定时间、在规定子目录上报动态采掘工程平面图,扣1分; ⑦图面不协调酌情扣0.5~1分;
⑧所有图件均每年年底保存一份备份光盘及移动硬盘,不按时备份数据的扣3分; 主要巷道平面图可不单独绘制,微机制图的成果可视为原图
三 矿井地质20分
地质报告10 分
21.检查内容及标准:
1.煤矿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必须具备精查或最终地质勘探报告
2.矿井地质报告必须结论明确,有针对性,能指导生产
3.每一矿井必须经过有资质部门出具的水文地质报告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检查所有的地质报告: ①地质报告不详细或无地质报告扣2分。
②地质报告质量不高,不能指导生产的酌情扣分(零星补钻应提供地质资料)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及评分办法
地质预报及采后总结 10分
22.检查内容及标准:
1.地质预报应做到月有月报,年有年报。必要时应做临时性预报,必须有文字和图纸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检查当年全部地质预报书;缺年报扣4分,月报每缺一次扣2分;临时预报每缺一次扣1分 23.检查内容及标准:
2.预报的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主要地质情况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等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预报图、表不全或内容不全,每发现一处扣0.5分
24.检查内容及标准:
3.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正常安全生产,无因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预报内容简单,不能指导生产,每发现一处扣0.5分;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每发生一次扣2分
总工室制
/ 9
25.检查内容及标准:
4.地质预报应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妥善保存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预报未按规定保存或丢失,每发现一处扣1.0分
四.矿井防治水45分
水情水害预报 10 分
26.检查内容及标准:
1.生产矿井必须建立水文观测系统,并按规定时间坚持观测。对受水害威胁的工作面也要定期探测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未按要求建立水文观测系统或未定期进行观测,扣2分;观测系统(包括工作面探测)不齐全,每缺一处扣0.5分
27.检查内容及标准:
2.水情水害预报应包括周分析、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月底、季末、年底总结,并按年装订成册
3.水害预报,图表相符,内容齐全,描述准确、定性、定量,措施有针对性,签字齐全 4.若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要提前5-6天发水害通知单
5.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正常生产,不会出现因预报错误而造成透水事故的现象
6.建立涌水量观测站,每月定期观测三次,及时填写台帐。及时分析涌水量动态变化和异常原因,并得出分析结果
7.必须按时发送水情水害月报、季报、年报,且有矿总工的签字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检查当年全部水情水害预报:
①缺报或未按要求发放水害通知单扣1分;造成三级非伤亡事故,每发生一次扣10分;
②内容简单,表达不确切,水害预报不能定性、定量,措施无针对性,不能指导生产,每发现一次扣0.5分;
③图表不符,水害符号及描述不准确,每发现一处扣0.5分,无附图扣1分;
④涌水量观测次数不达要求,每一项扣0.5分,台帐内容记录不全有一次扣0.3分;未对涌水量动态变化及异常原因进行分析或无分析结果,有一次扣1分;
⑤不按时发送水情水害月报、季报、年报,有一次扣1分;季报、年报无矿总工签字,有一处扣0.5分。
防治水工程 35分
28.检查内容及标准:
1.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建立地下水文动态观测系统,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水措施。有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计划;
(2)有1:2000~1:10000的综合水文地质图和1:500的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检查图纸及台帐: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未制定综合防治水措施不得分;缺一种图纸扣3分
29.检查内容及标准:
2、矿井涌水量及泵房排水能力:
(1)矿井排水系统健全,设施完善,并每年进行联合试验;
(2)矿井排水设备、设施的排水能力满足矿井涌水量要求,并留有余地;
(3)有井下涌水量、井下突(涌)水点、水文观测孔(灰岩)观测记录、周边矿井(特别是小煤矿)调查记
总工室制
/ 9
录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现场检查及检查相关记录、资料:
排水系统不健全或排水能力不能满足矿井排水要求的本项不得分;记录不齐全或记录不完善扣3分
30.检查内容及标准: 3.技术要求:
(1)防治水工程有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工程结束后有验收、总结报告(2)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凡不清楚或有怀疑的地段,都必须安排探放水,并有防探水钻孔设计及技术措施。及时下发停止掘进通知单和允许掘进通知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对周边和矿井内小煤窑或采空区范围积水不详的,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并有相关探测资料和记录
(3)防探水钻孔必须有单孔设计,设计必须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的要求,并将探放水钻孔数如实及时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充水性图上
(4)对矿井内及周边报废或关闭的小煤窑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标高、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按《规程》规定要求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充水性图上标明
(5)对采掘工作面上部采空区和相邻同层采空区积水必须在采、掘之前进行探放,及时下达停止采、掘通知书和允许采、掘通知书
(6)对相邻煤矿旧巷道积水区和开采范围及水文地质情况必须清楚,存在问题及时上报煤矿主管部门。具备完整的防排水系统图
(7)矿井每月进行一次防治水隐患排查,并有书面排查分析记录,由公司组织每季度进行一次防治水安全检查,并有书面整改意见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检查现有的防治水工程文字材料:防治水工程无设计或未经审批,扣3分;无验收、总结报告扣1分,内容不全,有一处扣0.5分
无防探水钻孔设计及说明书扣2分;无停止掘进通知单和允许掘进通知单,缺一次扣2分;未按规定坚持“有掘必探”不得分,无相关资料、记录扣3~5分
无单孔设计扣3分;钻孔设计达不到《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扣2分;未及时在相关图纸上标明钻孔数量扣2分
相邻煤矿坑口位置不清、水文地质情况未查清扣5分;内容标注不清不全,有一处扣0.2分
无停止采、掘通知书和允许采、掘通知书,缺一次扣2分;对上部采空区积水和相邻同层采空区积水未及时探放影响正常生产秩序的,此项不得分
无防排水系统图扣1分,内容不详发现一处扣1分
未定期进行防治水排查,每缺一次扣5分;无排查分析记录,每缺一次扣2分;未按期提交书面整改意见者,每缺一次扣5分
31.检查内容及标准:
(8)工业广场及必须采取防洪排涝措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54、255、256条规定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无防洪排涝措施该项不得分;措施采取不完善扣3分
32.检查内容及标准: 4.工程质量
(1)井上下防治(探)水工程应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
(2)与强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钻孔,有大量老空积水(包括周边采空区积水)无法排除时,应留设防(隔)水煤柱。煤柱设计应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并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
总工室制
/ 9
(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情、水害监测系统齐全、设备状态完好
(4)及时治理地面塌陷区及裂缝,并制定安全措施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检查井上下防水工程及观测系统: 现场检查并查阅相关资料:
有一项不符合规定要求,即该项不得分
33.检查内容及标准:
(五)井下防水闸门、防水闸墙、探放水钻孔等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台帐等均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现场检查并查阅相关资料:
有一项不符合规定要求,即该项不得分
34.检查内容及标准: 5.水文钻孔管理
每个季度对井田范围内井下和地面的所有水文钻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详细记录,按照水文钻孔管理办法,建立水文钻孔管理台帐 检查水文孔管理记录和台帐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水文钻孔管理台帐内容不清、记录不全,有一处扣0.3分;没有检查记录的,有一处扣1分
35.检查内容及标准:
6.带压开采 查阅资料并现场检查:
(1)带压开采矿井必须具备有资质单位提交的水文地质勘探报告
(2)带压开工作面必须采用物探、化探或钻探手段查明隐伏构造及构造破碎带含(导)水层的水利联系,并提出防治措施
(3)带压开采的水平或采区,应按规定构筑防水闸门,未及时构筑防水闸门或水压大于5MPa不能安设防水闸门的,应有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无水文地质勘探报告扣2分
未采用物、钻探手段进行了探测扣2分
未安设防水闸门扣2分;没有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扣2分
36.检查内容及标准: 7.其它
⑴及时进行了探放水
⑵排水设备及时检查、维修和更新,保证积水能够及时排出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现场检查:
因未探水发生透水事故者,否决该项得分
排水设备未及时检查、维修和更新,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影响生产者,否决该项得分
37.检查内容及标准:
⑶及时清理水仓、水沟,保持排水畅通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未及时清理水仓、水沟,排水不畅通,酌情扣3~5分
38.检查内容及标准:
⑷及时完成各种防洪坝和防水闭,并建立健全各类防洪坝和防水闭资料及台帐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总工室制
/ 9
该建但未建防水闭的,有一处扣3分,不符合要求的有一处扣2分。未建立台帐或未及时填绘上图、上台帐者,有一处扣1分
五.小煤矿管理7分
周边及井田内小煤矿管理 7分
39.检查内容及标准:
1.对井田范围内关闭废弃的小煤窑和周边关闭的煤矿进行调查、分析,记录在案。对其分布、开采范围、对生产矿井的危害等情况清楚,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对古小窑、现采小窑、废弃小窑按季进行全面调查测量,并及时填绘到各种矿图上;对私挖滥采、越层越界开采的小煤窑应及时向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并上报地方政府,请求处理,排除隐患,确保矿井安全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检查关闭废弃的小煤窑和周边关闭煤矿调查台帐,情况不清楚,有一处扣2分; 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该项不得分
无小煤窑台帐扣1分,与图不相符,发现一处扣1分;缺一次全面调查测量扣1分;对私挖滥采、越层越界开采的小煤窑没有及时向矿、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或上报地方政府,发现一处扣0.5分
40.检查内容及标准:
3.建立与相邻煤矿资料交换关系,每季度小窑管理要有专项工作总结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无季度专项工作总结者扣3分
41.检查内容及标准:
4.定期检查井下与小煤矿相关的各类密闭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无各类密闭台帐或无定期检查记录的,扣1分
42.检查内容及标准:
5.保证小煤矿监管安全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安全预警系统运行不正常、无分类及相应措施者,扣2分
43.检查内容及标准:
6.按时上传月度总结、动态表、小煤矿交换图等资料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各种资料要反映最新的动态,不合要求者一处扣1分
44.检查内容及标准:
7.对周边及井田内现生产的和资源整全矿井,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管理,随时掌握和了解采、掘动态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未按规定要求开展对小煤窑的监督检查工作,有一次扣3分;小煤窑无计划贯通或因对小煤窑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该项不得分
六.资源管理5分
资源回收及储量管理 5分
45.检查内容及标准:
1.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图齐全(包括远程上传图件),内容符合《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总工室制
/ 9
储量及损失量图计算图不全,每缺一种扣0.5分;图幅不全者,缺一张扣0.2分;未按规程要求绘制,发现一处扣0.1分;未按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图,发现一处扣0.3分
46.检查内容及标准:
2.储量计算成果资料齐全,各种储量动态、损失资料都不得有矛盾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台帐内容不全,数字前后矛盾,字迹潦草不清,涂改严重者,发现一处扣0.1分;有缺项者,缺一项扣0.5分;对照几种资料有矛盾者,每有一处扣1分
47.检查内容及标准: 3.原始资料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无专用记录本者扣0.5分,保管混乱、查找困难者扣0.2分;记录本不齐全,每缺一本扣0.2分;记录本种类不全者,每缺一种扣1分;记录本无时间、地点和姓名者,缺一处扣0.1分
48.检查内容及标准:
4.储量动态、损失率、回采率的计算方法符合堆积规范要求,数据全面、准确;管理工作有制度有奖罚、有分析总结和改进措施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①工作面丈量与调查,按规定要求,每10天丈量一次工作面进度、采高、煤厚及割岩厚度,计算采出量和损失量,缺少一次或出现一次误差扣0.2分,与实际不符扣0.2分。
②损失情况不清者,发现一处扣1分;工作面损失量内容填写不全,缺一项扣0.2分;面积损失按规定色框填绘,一处不符扣0.2分;
③“三量”报表每月5日前报出,每延误一天,扣0.1分;报表中有一项达不到规定或计算误差一次扣0.2分;图表不一致,每处扣0.2分,工作面、采区回采率达不到规定要求,每一处扣0.3分;“三量”不平衡者扣1分
④检查丢煤通知单及有关批文报告、总结等,每缺一件扣1分;工作面结束一个季度,采区结束半年内应进行分析、总结,未分析者,扣0.5分;
⑤矿井没有定期进行回采率总结,扣0.5分;对丢煤现场未事先通知或事后未向上报告者,发现一次扣1分
49.检查内容及标准:
5.要求上报的各种报表及动态管理资料按考核及时上报
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 不按要求上报各种报表及动态管理资料的矿井,每缺一种报表或资料,扣0.3分
总工室制
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督查评分表doc 篇5
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
呙琴
2005年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出台后,在粮食行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建立一支符合现代要求的粮油质量检验队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近几年粮油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粮油食品安全的进一步关注,对粮油质量检验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原有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中与现有要求不适应的地方逐渐凸现出来,因而有必要优化现行评分标准,确保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一名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我多次参加粮油质量检验员职业技能等级(初级、中级)鉴定的考评工作,根据我在考评中的实际工作情况,就粮油质量检验员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谈一下我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评分标准存在的问题
粮油质量检验员的鉴定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操作技能考核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核心内容,评分方式主要是现场评分,即考评员根据考生现场的实际操作,依据考核要点和评分标准,对每个考核要点进行评分,以此反映考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但在实际工作中,评分标准存在以下问题:
(一)关键考核要点不突出。有些操作技能考核内容分值的设定不能很好地反映相关步骤的重要性,最关键的测定步骤的规范性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对操作过程中测定步骤配分较少要求,有的项目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没有设定分值,导致出现考生在没有正确掌握操作过程、测量结果也不准确的情况下,也能过关,而且不同层次水平的考生在最后的分值上
— 1 — 难以拉开距离。例如容重测定的评分标准中,操作前准备配分25分、操作过程55分、结果处理15分、文明操作5分,但作为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测定容重只占25分,在考评过程中,出现有的考生虽然容重测定操作不当、结果不准,但做了双试验,而且双试验结果还在允许差的范围内,按现有评分标准评分依然可以通过考评。
(二)评分标准用语模糊。许多操作技能考核项目评分标准采用了“不规范”、“偏差过大”、“选择不正确”等模糊用语,导致评分标准欠缺针对性,不同的考评员掌握标准不一,评分就可能有失公平公正。如KOH标准滴定溶液的配置与标定,规范邻苯二甲酸氢钾称量操作包括准确选择称量方法、正确使用分析天平以及戴手套、无撒漏等要求,但评分标准中只简单表述“称量操作不规范扣4分”;同样,在滴定操作中有全套具体的操作细节要求,评分标准中也只简单表述为“滴定操作不规范扣5分”,而没有与之对应的扣分细则,使扣分标准具有较大弹性,不同的考评员或同一考评员对不同的考生评分时有一定的随意性,影响评分的统一性。
(三)扣分裁定空间较大。虽然在操作技能考核评定过程中,确有必要由考评员视具体情况确定具体减扣的分值,但如果给予考评员的裁量权过大,就可能使得评分失去客观性。如粮食油料分样(分样器分样法)评分标准中,“未接近所需试样量,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扣10~20分”,“混合、缩分操作不规范酌情扣5~10分”等。
(四)评分程序缺失。因技能操作现场的不可测性,必然要求评分标准有适度的弹性,为限制考评人员的主观随意性,就必须有严格的评分程序,但国家职业标准和相关的规章制度中却欠缺应有的评分程序规定。国家职业标准中,只规定了考评人员与
— 2 — 考试的配比,对评分未作任何规定。职业技能鉴定规程只规定了计分方法,而技能操作考核和评分办法则只要求逐项测评打分和在结果上签字备查。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参与对同一考生测评的考评员人数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往往出现一名考评员同时对数名考生测评的情况,增加了漏判和误判的可能性。因是现场打分,且一般未进行全程录像,使得操作考核情况无法再现,评分办法所要求的复查和抽查不具有实质意义,缺乏对考评员应有的制约和监督,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只能寄希望于考评员的职业道德。
二、优化评分标准的建议
上述评分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带来的一个直接弊端就是操作技能考评分数难以客观反映参考者的真实操作水平,且出现检验员通过了考评,却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应用操作,得不出正确的检验结果,因而有必要优化评分机制,努力实现考评工作的科学公正,切实提高粮油检验员的素质,充分发挥质量检验作用,切实保障粮油食品质量安全。
(一)突出考评重点。检验员进行检验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而结果准确的前提就是操作的正确、规范,因此对结果影响较大的操作应增加配分权重,而且对重要核心步骤的差错应采用“零容忍”态度,一旦出错即应将该项判定为不合格。还是以容重的测定为例,可以减少操作前准备的配分,增加操作过程的配分,特别是测定容重的配分,其中如果谷物筒选择错误应将本项计零分,排气砣位置放错本项也应计零分。将做双试验的配分以双试验结果的符合性予以体现。这样更能考察考生对容重测定关键操作步骤的掌握程度,较好地反映考生的真实操作水平。
(二)细化评分标准。在操作技能考核的评分标准中尽量使
— 3 — 用确定性用语,避免使用考评员难以界定的词语,对考核要点的规范操作内容进行细化,减少考评员在考评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保证评分标准的统一性和评分过程的公正性。例如标准溶液的标定中对滴定操作规范评分细化为:滴定起始液面位置、读取滴定液体积时滴定管垂直、眼睛平视液面、读取弯月面最低处对应刻度、控制滴定速度、滴定姿势、滴定终点判定准确、滴定最初和最后一滴液的处理、滴定终点刻度读取并及时记录等,每个关键点均给出配分。
【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督查评分表doc】推荐阅读:
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08-19
质量评分标准05-10
终末病历质量评分标准说明06-20
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及考核标准.doc12-20
质量标准化管理06-09
质量标准化工作方案07-03
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12-11
全面质量标准化管理12-16
质量标准化工作意见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