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发言稿教师(通用11篇)
六一儿童节发言稿教师 篇1
2017年优秀党员教师代表发言稿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党员:
大家好!
炎炎夏日,光辉七月,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九十二岁的生日,谨代表全体党员向伟大的党献上诚挚的祝福。
感谢各位领导及各位党员对我工作的支持与信任,作为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涌动着激动和感恩,与在座许多爱岗敬业的教师相比,我所做的一切不值一提。有更多的党员教师用自己崇高的道德准则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为我市的教育发展贡献着智慧,挥洒着汗水。
岁月如歌,想起1996年,20岁的我在大学阶梯教室中庄严宣誓的场景:太阳的光芒透过教室的玻璃,我庄严的举起拳头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铮铮的誓言见证了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坚定的信念指引了一生无悔的崇高信仰。大学毕业后我走上光荣而平凡的教师岗位,作为曾经在党旗下作出过庄严承诺的共产党员,我深深感到荣誉和责任同在。努力获取的成绩只能说明昨天,扎实工作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新起点,我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实际行动、以出色的工作成绩证明自己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今后我将牢记宗旨,不辱使命,认真履行职责,带头教好书育好人,为教育事业再做新贡献、再创新业绩。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对党忠诚。始终做到头脑清醒、信念坚定,忠于党、相信党。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履行党员义务,忠诚于党的事业,做党的忠诚卫士。
开拓进取,教书育人。教师职业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工作,更是一份崇高的事业。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成人成才。我将时时刻刻刻苦钻研,提升教学水平。不仅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更要有一桶水,或更多的水。只有在教学进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我更要以我校优秀的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执着爱生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默默奉献的毅然担当,学习他们踏实肯干的磊落行动,学习他们顾全学校的大义无私,学习他们积极进取的青春不老,学习他们携手并肩的合作团结。
淡泊名利,为人师表。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自身良好形象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党员,每个人都应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亲情观,在工作上高标准要求,不求名利,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从而将自己的道德修养化为做人之道,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人民的好教师,学生的好老师。校园的绚丽朝霞最知道,操场的炫美夕阳最了解;坚定清脆的铃声最知道,莘莘学子的成绩最能说明,在我的身边,许多优秀的党员教师勇挑重担,甘于奉献,将自己对事业的一份执着,对党的一份热爱都落实在每一天平凡而艰辛的工作中。
值此之际,谨代表全体优秀共产党员向在工作、生活中关心、支持、帮助、爱护我的领导和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也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更加努力的工作,在本职工作中、在学校发展中做出我们党员教师应有的贡献,唐徕活水溉兹土,回中桃李傲其风,我们将以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强大的祖国和永远飘扬的,鲜艳的党旗增添无限光辉!
谢谢大家!2017年六一儿童节教师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们走过了辛勤耕耘的春天,迎来了激情似火的夏季,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热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代表国棉学校的全体老师首先向同学们致以节日的祝贺!祝你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同时向今天在坐的各位领导以及关心和支持我们学校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同学们,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在了全县的前列。教学成绩连年居全县之首,教学改革呈现新的气象,着力打造高效课堂,逐步形成了具有国棉特色的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特别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构建书香校园,振兴阅读工程,还培养了一批批的骨干教师,送走了一届届祖国的栋梁。同时学校的教学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你们营造了舒适的学习空间。还添置了许多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每位老师都配备了电脑。使你们能感受着那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带来的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在轻松娱乐中学习知识。
同学们,回顾过去,你们在学校“团结、勤奋、文明、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你们每一次进步,都令我们无比的激动,每一次成功都激励我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行。课堂上,你们渴求知识的目光,精彩纷呈的回答,彰显了你们的聪明才智:阳光体育大课间,你们那优美的身姿,坚定的步伐,整齐挥动的双臂,无不显示了你们的活泼可爱。每天一节的阅读课,使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给你们带来了精神的熏陶、知识的丰富。校园小广播,拉近了你们与同学之间的距离,使你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课前一支歌,使你们精神振作,积聚力量,以兴奋愉悦的状态接受新的知识。学校寓教于乐,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你们在这优越的环境下愉快的学习,幸福的成长。我真为你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啊!
同学们,展望未来,你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希望、充满挑战的新时代,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少年时代是美好人生的开端,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广博的知识在这里获取,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我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要珍惜美好的生活,不辜负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殷切期望,不辜负父母的厚爱,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优良品德,培养过硬本领,锻炼健康体魄,用你们的行动来证明这个时代因你们而绚丽,未来的祖国将以你们为荣耀!
同学们,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老师辛勤地教导下,在你们不懈地努力下,美好的未来一定属于你们!请相信,在你们拼搏的道路上老师会始终和你们一路同行,你们是幸福的,我们才是快乐的,你们是进步的,我们才是欣慰的,你们是成功的,我们才是优秀的。我们希望,今天你以学校而自豪,明天学校为你而骄傲!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全体教师依然会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以敬业务实的工作精神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绝不辜负社会各界的厚爱!努力把培养下一代的工作做得更好!铸造国棉学校新的辉煌!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祝全校的同学们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发言稿教师 篇2
风筝,它能给儿童带来无尽的梦想;风筝,它能给儿童带来无穷的快乐。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地享受着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文中交代,鲁迅当年就不许自己的小兄弟放风筝。当时,鲁迅的小兄弟正是游戏的年龄,多病的小兄弟正是需要锻炼身体的时候,而风筝恰好是小兄弟最喜欢的玩意,风筝也是可以使他高兴、强壮的一项运动。可鲁迅当时认为,玩风筝的孩子是没有出息的孩子,于是伸手折断了弟弟风筝的翅骨,踏扁了弟弟风筝的风轮。这份气愤,完全源于恨铁不成钢,是希望自己的小兄弟有出息。鲁迅当时错误地认为,小孩子放风筝是没有出息的行为,不准小兄弟再玩这种玩意,应该干些有出息的大事。当时,鲁迅的举动十分简单粗暴。等到明白游戏对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为简直就是对儿童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想一心补过,然而小兄弟已全然忘却,鲁迅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后来,鲁迅反省自己当年的过错。虽然时间过去了多年,但身为兄长的他也要讨小兄弟的宽恕。鲁迅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应保护儿童的天性。课文《风筝》具有深沉的思想内涵,包含着兄弟之间的亲情,也表现了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同时也批判了封建教肓思想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启发教肓大家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来改变人们的思想。
我们当教师的,也要严于剖析自己,学习鲁迅先生的知错必改,自我反省的精神。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孩子们在一起时最喜欢游戏,最喜欢玩耍,最喜欢搞点创意,他们玩起来是那么的投入,是那么的欢乐!教师通过教学反思,结合我们平时的做法,看看我们当教师的,是否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时间?是否保护了儿童的天性?是否经常让学生玩游戏?是否常常跟学生一起玩游戏?教师应重视游戏和玩具,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它们。游戏是孩子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它不但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而且能让孩子想办法努力解决问题、战胜问题。固游戏的本身也是一种教育。玩游戏,能使儿童更加活泼,更加聪明,更加健康,更加进取。比如,玩老鹰抓小鸡游戏,它能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能培养保护弱小意识,大大增强集体观念。再如,玩搭房子游戏,能放飞孩子的想象,让想象的空间奇妙无穷。还有最简单的跳皮筋游戏,孩子通过跳皮筋游戏,还学会了一些儿歌,孩子们一边跳一边唱,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样体力和脑力都得到了开发。通过游戏,不但增进了彼此的感情,还锻炼了身体。尤其课间玩游戏,缓解了上节课的疲劳,还有利于下节课集中精力。其实,玩玩具或游戏的过程,是孩子认真观察思考和仔细动脑的过程,这将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这将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儿童的天性,需要家长保护,更需要教师保护。家长把孩子送进了学校,交给了老师。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老师的教导下成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甚至老师的做法,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聪明的教肓者应当学会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教师应努力保护好儿童这固有的天性,教师也应该跟学生一起参与游戏中去,因为孩子们是最愿意从游戏中学习的,教师应满足学生的愿望,尽量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各种能量,以此达到最终学习目的。有这样一位老师,当他发现自己班的学生非常喜欢电脑游戏,他并没有粗暴训斥,而是事后在自己的电脑上也下载了这款游戏,学着玩起来,一周过后,他把这款游戏也玩得非常熟练。一次,看到班级QQ群里大家又在讨论这个游戏,他趁机发表了自己的攻关心得,引来学生的一片欢呼声。一下子,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只有亲近学生,老师说的话,他们才愿意听。另外,学校应大力倡导大课间活动,以此来增加孩子活动及游戏的时间。其实,所谓的乖孩子并不一定就能成为可塑之才,走向社会并不一定适用。再说,他们的乖,可能是因为天性被抹杀了,从而缺少头脑和灵性,是在老师的管教下产生机械的乖,老师说东则东、说西则西,老师不指挥时,就不知道南北了,依赖性极强。这样的学生,即使考上了北大又有什么过高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保护儿童的天性。
参考文献
教师应该以儿童为师 篇3
在今天的出版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太多高深的理论著作。这些著作往往读起来生涩,难以理解,而且徘徊在研究者的头脑之中,远远的脱离实际的学校生活。而本书是“一个教6岁儿童——小学预备班学生,或者,如同人们所说的‘零年级学生’——的作者的自述”(作者自序),作者通过自己优美的文笔,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学校生活的优美画卷,完全可以当作一本小说来轻松阅读。当你阅读过后你会发现它就像陈年老酒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对于广大的教师来讲,作者所提出的教育主张都是亲身实验所得,无论其结论具有多大的可推广性,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从作者的心里和实际行动中产生出来的。而不是靠单纯理论的推演,也不追求逻辑的严密,所有的一切读起来都是那样的自然。让人不禁想亲手一试。书中所描写的教与学的情景,是每一个教师都会遇到的,作者处理情景的方式不一定就是模板,但是它可以引发读者无穷的遐思。
虽然教师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职业,但是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够做教师。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做教师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我对儿童的命运承担着个人的责任”它不只是一个职业,对于教师个体来说,其意义也不只在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要把教育活动当作是一种使命,因为没有什么比浪费一个孩子的生命更为残酷的事情了。而且教师作为儿童步入这个陌生的社会的引路人,特别是小学教师,担负着向儿童解释这个世界的重大责任,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儿童学习的模板,甚至终生铭记。“关于教师处事不公正的往事,自己的主张受压制的感觉,将永远留在儿童的记忆里”。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需要进入儿童的生活世界,学习儿童的行为方式。在我们的社会,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规则有天壤之别。学校的任务就是使得儿童社会化,也就是逐渐学会用成人的规则在社会上生存,但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时间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且在学校中传授社会的秩序的知识,必然要与儿童好玩的天性相抵触,而如果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甚至可能阻碍儿童的正常发展。作为教育者需要走入儿童的生活,“为了理解改造儿童的顽皮的教育学,教师自己先得学会顽皮”,不能像蛹变成了毛毛虫以后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生活。
从态度上,要能够做到以儿童为师,“要了解儿童心灵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学科学的秘密,先要把每一个儿童认做是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学习研究教育科学必须要走入课堂,走进学校,走入儿童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如作者所言,对于教育者来说:“他们所有的人将全是我最靠得住的老师……他们将授予我最高水平的师范教育。”对于许多家长和教师来讲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在成人的眼中,儿童的头脑只是一张白纸,等待去规划设计,在这种想法下,怎么可能做到以儿童为师呢。在书的序言中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同志对我谈起了她的一个年仅5岁的女儿的一件事,“我一走进房间,就发现,我的塔纽莎在想些什么,可不知怎的,它竟然会出神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地步。我呼喊了两遍,她都不吭一声。我不得不说‘你在想些什么呀?’这一下她总算听到了,急匆匆回了我一句话,‘没什么,好妈妈,我在思考自己,思考自己的童年……’”。儿童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不能把他当作缩小的成人看待,也不能对他一笔抹煞,而要给他人的地位。其实把儿童当人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命题,就是承认他是一个完全的人,有独立的需求、爱好、权利,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承认其有独立的价值,说来简单,但是家长和教师往往会以将来为名目,剥夺了童年的价值。
在作者看来,以儿童为师可以说是做一个合格教师的第一步,树立通过每一天的教育活动来成长自己的信念。“我要通过明天一天的活动来检验我的教育学,革新我的教育学,从而改造我自己。我走向自己班级的孩子们中间时,不是一个从昨天来的人,而是一个来自未来的人。”
以儿童为师就要学习儿童的行为方式。儿童遵循着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式,学习、玩乐。他们虽然从语言上、逻辑上不能完美的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教师必须要走进儿童的世界,理解儿童的表达方式。许多家长和教师都常常把“这样都是为了你们好”挂在嘴边,他们都是出自真心的,但是这样爱的方式并不一定能够为儿童所接受,作者看来“要全心全意的爱儿童。为了这样的爱儿童,就需要向儿童学习应当如何表示这样的爱。”学会用儿童表示爱的方式向儿童示爱,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他们真心的喜欢。
以儿童为师还要学习儿童世界的是非标准,在儿童看来,成人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统一答案,标准做法,有时候这种给一切划定标准的做法放在教育中会产生让人啼笑皆非的感觉。在那个著名的“雪化了以后是什么”的故事,早先报道有孩子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春天”被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雪化了以后是水”;后来又有报道,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水”被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雪化了以后是春天”,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教师的眼里,标准答案就横在那里。这种标准答案是成人社会逻辑的产物。但是对于儿童来讲,“儿童回答教师问题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自己的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性”。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讲答案应该是可以变化的,随着他经验的丰富,阅历的增加,在学校生活的不同阶段,对于同一个问题应该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许多教师往往会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带到自己的职业生活中来,作者看来“我得牢记,我自己也曾做过学生,并且努力做到:不是从前曾经折磨过我得那种感受同样去折磨我今天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要换位思考,要能够从儿童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学校生活应该随着儿童的经验的不断丰富,不断调整自己的规则,儿童的学校生活应该与他的家庭生活、同伴生活所一致的。“儿童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通通丢在校门之外,怀着纯而又纯的学习愿望来到学校。但愿教师们谁都不会这样想:当他开始上课的时候,儿童立即就会抛开自己的种种感受,抛开想骑着放在露台上或草棚里的自行车闲逛的打算,抛开关于昨天发生的家庭悲剧的印象,抛开玩弄放在自己口袋里的锡制士兵玩偶的念头,完全忘记昨天晚上祖父给他讲的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一切都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各种各样的事件、印象、感受,儿童可以暂时不去想它,但要把它们忘得干干净净,全神贯注于认识别的什么事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亲爱的同事们,我们为什么要夺去儿童手中的锡制士兵玩偶呢?是为了不让他在课上用以解闷吗?是为了使他思想更集中地专心听讲吗?无疑,这种愿望是值得称赞的,并且,我们不费什么力气就可以从儿童手中夺下这个玩偶,只需皱着眉头,严厉地说一声:“把这个东西给我!”之类的话,他就会乖乖地把这个锡兵交给你。但是,我们的这种成功之举,能抹掉儿童头脑中因被夺去心爱的玩偶而感到的伤心和对这个玩偶命运的担心吗?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常常强调学校生活在儿童头脑中的首要地位,常常要“集中注意力”,要“收回心来”,要“把学习同玩乐分开”。这种话语和规则往往割裂了儿童的生活世界,造成了他们在学校的不适应。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我们为什么要夺去儿童手中的锡制士兵玩偶呢?”是一个非常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学校中的一切都必须是以儿童的需要为根本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不能单单的考虑到学校、教师、社会的“方便”,“如果一切教育活动都可以安排到‘使教师感到方便’的那种程度,似乎就不必采取各种各样的教育‘妙计’了”。不能为了任何宣传、评估、评比而牺牲了儿童的利益。
作为一个教师要有仁慈善良的心灵,要有丰富的知识,对于教学活动要有精妙的计划。“一个教师,如果怀着凶狠的心肠,最好别走近学校里去,以免摧残儿童的心灵;如果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意图,最好别走近学校里去,以免把使儿童莫名其妙和不知所措的仓促安排的教育强加给他们;如果没有摆脱昨天的束缚,没有经过自我更新最好别走进学校里去,以免给儿童带来烦闷和单调;如果不相信教育学,最好别走到儿童们中间去,以免使他们丧失对自己和对自己的老师的信心。”对于为人父母,为人师长者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教育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能够促使儿童成熟的教学场景,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教育并没有什么精妙法门,没有统一格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法则,每个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同时这种教育方式对于不同的学生和班级都会有所差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一定会有不同的想法看法,但是对于——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来教育孩子?这样一个无比严肃的问题来讲,《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可以说是引领读者进入教育世界的一把钥匙。
六一儿童节教师代表发言稿 篇4
六一儿童节教师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孩子们:
大家早上好!在过几天就是全世界少年儿童自己的盛大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在这个阳光灿烂,姹紫嫣红的日子里,我代表我校全体教师向你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向长期以来一贯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支持少先队工作的各级组织、部门和领导致以诚挚的谢意!
亲爱的孩子们,一年来,你们在我校“博雅教育,奠基生命”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在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下,学习、工作、身体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校全面推行“博雅教育七大行动”的实践活动中,你们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正逐步实现自我充实、自我完善;你们积极参与班级“一人一岗”管理工作,服务大家,锻炼自我……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这一切的一切都见证着你们的成长历程,我发自内心地为大家一年来所取得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孩子们,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肩负重担的.一代。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少年时代是美好人生的开端,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再接再厉,继续在“博雅教育七大行动”中陶冶自我,完善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新世纪祖国建设需要的栋粱之材。
“六一”儿童节教师代表发言稿 篇5
大家好。
首先,我要代表大明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对关工委来宾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六一”国际儿童节又要来到了,这是少年儿童们自己的盛大节日!孩子们,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初夏,我代表全体教师向你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向为你们的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失眠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支持少先队工作的各级组织、部门和领导致以诚挚的谢意!
孩子们,也许刚才我口中的关工委你们没有听明白,现在我要告诉你们,关工委就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它就是协助党和政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一个组织,你们就是祖国的下一代接班人。今年是第62个国际六一儿童节,关工委特地为你们送来了六一的礼物,有文具和衣物,我建议,所有的孩子们用你们的双手,向关工委的叔叔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六一快到了,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准备着节目,即将和全县全省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小朋友一起欢度六一。可是,孩子们,你是否知道这“六一”节的来历?
为了悼念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
际儿童节。
一年来,你们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在今年三月文明礼貌月活动中,你们表现出了讲卫生、爱劳动的积极性;在征文大赛中你们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在期中考试中你们用成绩为半学期来的努力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正如你们眼前实验楼上的横幅,不比基础比进步,我为大家取得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新世纪的少先队员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党和人民殷切期盼着你们早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你们树立理想的航标,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养成道德好习惯;希望你们插上智慧的双翼,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新者;希望你们拥有强健的体魄,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希望你们积极行动起来,踊跃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家里做孝顺父母、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努力使自已成长为一名懂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合格小公民。我们祝愿每个小朋友都能成为家庭中的好孩子,学校中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好少年,大自然的好朋友,弘扬少先队奋发向上的精神,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做好一切准备!
六一儿童节教师发言 篇6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各位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大家辛苦了!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今年这个儿童节比以往哪一次的儿童节都大不相同,今非昔比!今天来了不少的领导和来宾,跋山涉水,不远千里,不辞辛苦,来到我们地处海拔1500米的巴山老林,灵官庙脚下的小学,与我们师生一道,共同庆祝“六一”儿童节,我们深感荣幸,深感欢快,深深地感觉到今天的太阳更加温暖,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我们**小学原名是**小学,土墙屋,板壁房,破烂不堪,历经公民办教师任教。自六五年设立学校开始,至今已有40年的校史了。几十年来,经陈天政、吴兴茂、覃贤君、晏显奎、祁家轩、江超、陈兴华、陈帮瑞、李应和、李建民等十多位教师在此辛勤地教过书,时至今日,仍有陈天桂老师和我这个自83年就开始任教的民办代课教师陈耀华在此艰辛地工作着。
我们现在这个学校的校舍是一九七九年,原村的全体村民“集资”修建的,由于经济有限,条件有限,加之建筑技术又差,特别是村社没有资金,所以无法维修,时至今日。此校可算是天穿地漏墙破烂、雨淋日晒苦熬煎!就在这么个贫困交加的境况中,教师教着,学生学着。其实安全不保,危险之至!就是“东吴的景致,一眼观透”,有目共睹的现实。
在此之前,有关政府领导前来我校,察看校况、摄相记载,意在要对我校进行帮扶修建。在此,今天“六一”儿童节之际,承蒙政府各位领导、老板、来宾大驾光临,一则是与我们小学师生共庆节日,二则是给我们带来了幸运、温暖和财神,对我们这个地势恶劣、条件甚原创网站:知音差、贫困到底的小学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和帮扶,捐赠或拨款,将来使我们小学转危为安、焕然一新,让我们小学大有希望,此恩此德,我们真是没齿难忘,流传万世!
是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我们村救助“希望工程”量多甚众,我们深感谢意,但毕竟是条件太差,贫穷落后仍困扰着我们,使我们还处于艰难困苦之中。现在我村校只有我至今还是个未被转公的民办代课教师,公办教师陈天桂即将退休了,但我为了山区的孩子,为了山区的教育仍将一如既往,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开拓奋进,只要用我一天,我就要忠心耿耿地奋斗一天,把小学的教育事业搞好、搞出色,不负党和政府、广大村民的重托和期望,特别是今天在坐的各位领导及来宾的重望!
教师应成为儿童幸福生活的引领者 篇7
一、何谓幸福
对于人类来说, 幸福, 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名词, 因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也同其他一切有感觉的生物一样, 他所进行的任何一种意志活动, 他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幸福的追求”。[2]幸福是终极善, “是至福, 是把它看作更善、更神圣的东西”。[3]除了那些极具报复心理或人格扭曲的人, 没有人追求不幸的存在, 也许人们对幸福的内涵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 但是追求的都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幸福生活。
幸福又是一个极具主观性的概念,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立场下具有不同的幸福观, 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关于什么是幸福, 人们就有争论, 一般人的意见与爱智慧者的意见就不一样了。因为一般人把它等同于明显的、可见的东西, 如快乐、财富或荣誉。不同的人对于它有不同的看法, 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也把它说成不同的东西:在生病时说它是健康;在穷困时说它是财富;在感到了自己的无知时, 又对那些提出他无法理解的宏论的人无比崇拜。”[4]康德也说:“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 以至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 但是, 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 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5]但是, 人类的好奇心对于越是说不清楚的东西越是感兴趣。有研究者认为伦理学中只有两个主题:幸福和公正, 他把幸福放在伦理学两大主题之首;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中也给予幸福以很重要的地位, 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以对幸福即善的讨论开始, 以对沉思的幸福的论述结束。足见幸福对于人之重要性。
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 这种状态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 不只是此时此刻的状态;而是一种动态的, 变动不居的, 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时刻不离的状态。幸福是生活的内在目的善, 是内在于生活本身的, “意味着生活在幸福之外不可能有别的目的, 其条件性的手段性的事物都无法成为生活行动的终极目的”。[6]幸福对生活又是一种价值规范, 是对生活的价值引导, 人正是在合乎这种价值的生活中才能体验到幸福。
总之, 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 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心灵状态, 是精神、心灵获得卓越发展并实现人之为人的德性能力的发展状态。在这个意义上, 幸福生活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 是人在应然的意义上去追求的生活。
二、教师作为儿童幸福引领者的必要性
(一) 理论上的必然诉求———基于教师身份认同
教师身份认同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认同, 是对教师自身身份认同, 认同动力来自于自身;二是他者对教师身份的认同;三是群体认同, 指教师个体与教师群体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7]沃克和安德森认为, 教师身份认同是一个个体自我形象与教师必须扮演的角色之间复杂的、动态平衡的过程, 它与角色、自我、自我意象、个体自我、专业自我等相关概念密切联系。[8]教师身份认同不仅包括教师对自身的认同, 而且还包括个体形象与教师角色责任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 教师身份认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是一个教师自身能力现状及努力意愿、教师对自身的角色期待和社会对教师的角色规范综合的、平衡的过程, 但是这三个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停留在经验层面, 不容易上升到关乎人性、人的幸福的理论层面, 所以也需要理论研究者给出高瞻远瞩式的指引。
我们的教师正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教师应然的角色认同是什么?我国20世纪末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 比如华中师范大学进行的主体性教育实验, 叶澜进行的“新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 教育学界的有志之士不断探索着适合中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方式。与此相应, 这些改革不约而同地对教师提高了要求, 教师作为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知识的转化者、课程知识的统整者、社会代表者、倾听者等角色不断被提出。人们对于教师的这些角色期待都有一定的道理, 能在某个方面道出教师的应然角色责任。其中有或是对于教师更有效率传递文化知识的角色期待, 或是对于教师的社会责任方面的角色期待, 或是对于教师积极地干预学生心理的角色期待。但是, 在教师的帮助下, 学生虽然获得了足够的文化知识, 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但是这并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终点, 反而这仅仅是开始, 是基于文化知识与健康心理对更有意义的东西———幸福的追求。人生是在这样的起始条件下走向人的终极目的———幸福, 教育是为了人, 教师的教育必须对学生的人生幸福负责, 所以教师的角色必须要服务于这一终极目的。教师作为促进者、合作者等角色缺乏终极目的意义上的引导, 教育作为儿童幸福的引领者的角色可以完成这一引导功能, 前者必须服务于后者才是有意义的。
(二) 教育现实的需要
对教师作为儿童幸福生活的引领者的角色期待, 不仅是理论上、逻辑上的诉求, 而且是社会现实的需要。校园本应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地方, 其主要组成人员———儿童是最具有创造力、想象力的群体, 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指引儿童不断地探索身边的事物, 不断地提出问题, 乐于与身边的同龄人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在与同伴的游戏中练习着不同的角色, 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中不断形成对这个世界的总体印象;校园里的教育者———教师和管理者对这样的儿童行使着“教”和“育”两个职能, 既教给儿童生存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又引导儿童那原初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好奇心的发展, 培育其作为一个人应有的人格品质, 指引儿童为了人类、社会、个人幸福而努力。然而, 在现实的教育中, 儿童的身体和心灵处在一种被规训、被控制的境遇下, 更有甚者, 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了直接的伤害。
一是重知识教育, 忽视儿童心灵的培育。教师的作用就是对知识进行讲解, 儿童的任务就是理解、记忆这些知识, 教师教学技能主要的提升空间是如何更有效地传授知识, 而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保证儿童“学习”知识的时间、空间条件, 在这种教育下的儿童, 心灵是一潭死水。
二是校园中各种极端的暴力事件常常见诸报端。如幼儿园虐童事件, 校园中的“冷暴力”事件等。面对校园中如此之多的“热暴力”“冷暴力”事件, 笔者不禁要问, 如今的校园怎么成了儿童身体和心灵的“屠宰场”, 教师怎么成了“刽子手”?在这样的状况下, 教师作为儿童幸福生活的引领者角色便成了现实的诉求, 成了社会有志之士、家长、学生的渴求。
三是儿童理性精神缺失。我们的教育中存在强烈的塑造理性, 这种塑造心态对人性按照外在于儿童的标准进行理性设计, 其内在的逻辑是, 儿童在学校中是被“教育”、被改造的客体, 儿童一直处在被监管、控制之下。重要的是这种强制的教育具有绝对的权威, 并且无孔不入、无微不至。儿童在这种强迫式的教育中被动生活, 自主、自为、自治的理性精神从何谈起?
三、教师作为儿童幸福生活引领者的角色责任
(一) 开启儿童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从快乐走向幸福
幸福生活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和谐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 儿童的身体是健康的, 能够经常有机会参加体育运动;儿童的心理是有弹性的, 有“抗压”能力的, 不会轻易被挫折打败, 不会在与父母有冲突时、与同学有矛盾时、失恋时、学习不如意时有终结生命的极端想法;儿童的人性是善良的, 有较强的移情能力、敏感力, 善于体会别人的感情, 这样他们就能获得很好的人际关系, 继而体会到人性之美好, 促进儿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儿童的好奇心能够得到保护和培养, 使儿童乐于去探索、去体验这个未知的世界;儿童的公民品质得到培养, 他们是一群乐于参与公共事务的人, 他们是一群能够维护社会正义、公平的人, 是一群有理性的、不会轻易地被偏激的口号煽动的人;等等。面对这些幸福生活的品质, 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言传身教各种方式对儿童进行幸福教育, 开启儿童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他们、是人类作为一个人应该去追求的一种生活。“人渴望幸福, 既然这种愿望是普遍的, 我们就应该将幸福列为教育的目标之一”[9], “‘受过教育的人’是幸福和幸运之人”[10], 所以, 应该把对儿童进行幸福教育、开启儿童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作为教师的主要责任, 让儿童在人生初期就体验到幸福生活之美好, 引导其毕生孜孜以求之。
但是, 这里需要论及的一个问题是, “快乐”已经习惯性地成为包括教师在内的成人对儿童校园生活的期待, 也有把“快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的。并不是说儿童不应该“快乐”, 教师不应该进行“快乐教育”, 而是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快乐”层面。“快乐是消费性的, 每次快乐都一次性消费掉, 它留不下什么决定人生意义的东西”[11], 快乐只是一种官能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兴奋的体验, 快乐不能作为终极目的而存在。与快乐相对, 幸福是非消费性的, 那些体验过幸福的人, 体验过亲情、爱情、友情的美好的人一辈子都不会遗忘那种幸福, 就算这样的人如今生活在不幸之中, 有那样美好的回忆也会让其感觉没有白活。快乐不能作为人生的目的, 只能是一个手段。在快乐之中、通过快乐、利用快乐对儿童进行幸福教育, 因为快乐是幸福的初级阶段, 幸福一开始往往是由一系列快乐组成的, 然后在这些快乐之中找到能够使人进入美好的、幸福的生活状态的因素, 教师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培养, 使儿童走向幸福生活。
(二) 培养儿童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从认知走向完满
约翰·怀特认为所谓“受教育的人”就是一种能够追求自我幸福并惠及他人的人,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当下幸福, 并培养其一生自主追求幸福的能力。[12]教师不仅要开启儿童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而且要向他们展示幸福生活的全景, 培养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
1. 培养儿童满足自身生存需求的能力
生存问题是人的首要问题, 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身体、心理、谋生技能。
首先,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这是人世幸福的一种最简单而又充分的描绘”。[13]一副经常被疾病困扰的身体如何能够正常生活?所以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作为教师, 首先应该把拥有一副健康身体的重要性传达给儿童,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 培养儿童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并且养成终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其次, 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 心理的健康与否决定了一个人可以走多远。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总有些障碍挡在我们面前, 这个时候需要有韧性、有弹性的心理来勇敢地面对。教师需要做好两点, 一是做好心理预防工作, 让儿童“必须知道他在这个世界中特定的境况之下必须面临哪些具体的障碍, 以及他能够采用哪些具体的方法来克服这些障碍”[14], 让他们在遇到这些障碍之前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去应对, 不至于遇到障碍时会惊慌失措;二是做好心理治疗工作, 教师可通过团体和个体治疗方式对遇到心理疾病的儿童进行积极的治疗, 让其尽快度过困难期, 并使其对这一心理疾病具有免疫力。再次, 中小学教育还应该为学生掌握谋生技能打下基础。中小学进行的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虽然不直接的谋生技能, 但是应该培养中小学生的谋生意识,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充分认识到谋生技能的重要性, 使学生毕业时具备一定的谋生意识, 以便在今后快速拥有谋生的本领。
2. 培养儿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能力
从根本上来说, 一个在正常的人类社会出生、成长的人不可能只满足于基本生存需求, 一个满足了所有物质需求的人也不会感觉到幸福, 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相应的, 对于教育来说, “从根本的意义上讲, 教育是以培养人的精神生活能力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其基本目的的”。[15]教育应该致力于促进儿童精神的完满, 进而获得幸福。获得精神上的完满需要两种基本能力的获得:德性、理性。
最高的善是我们向往的有别于具体的行为目的之最高目的, 即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 “善是在生活中实现的美好的可能生活的状态, 是灵魂遵循完美德性的活动”。[16]可以说, 一个能够实现完美德性的人就是一个幸福的人。接着便引出这样的问题:德性可教吗?这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问题, 古老是因为苏格拉底早就提出了这一疑问, 常新是因为现代人没有停止过对德性教育的探讨。苏格拉底给出了他的答案, 德性可教, 因为他认为“德性即知识”, 而知识又是可教的, 那么德性即是可教的。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两种, 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 “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 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道德德性则通过习惯养成”。[17]这两种德性同样也是可教的, 一个通过教导, 一个通过习惯养成。我们的教师承担着帮助和引导儿童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的任务, 德性的教化内在地包含了这样一个价值追问:教师应该鼓励儿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如果我们值得过的生活是幸福生活、美好生活, 那么德性教化就应该贡献于这样的生活, 教师就应该培养儿童正义、勇敢、节制、善良等德性品质。当然, 德性的教化不是价值灌输, 而是在价值判断之后的一种价值选择, 德性教化的方式只能诉诸于交往、对话、个体的德性实践与对生活的反思。
儿童研究是教师“第一专业” 篇8
卢梭说,世界上有一门学问最重要又最不完备,这门学问就是关于人的学问。将这句话演绎一下:教育世界里有一门学问最重要又最不完备,这门学问就是关于儿童的学问。举一个例子:在一个视频里,主持人找了25个大人和25个小孩,问他们同一个问题:“如果能改变身体的一部分,你最想改变什么?”大人的回答是:“大家都喜欢高个子,我想高一点。”“我的脸太胖了,我想变成瓜子脸。”“我的皮肤太差,我想换掉,我多么渴望有一身人人都梦想拥有的小麦色啊!”……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呢?一个胖胖的小女孩说:“我对自己的身体很满意,如果有条美人鱼尾巴更好。”一个黑人小男孩说:“想要一个鲨鱼嘴巴,这样可以多吃点。”一个在做游戏的小男孩说:“我希望自己像乌龟一样,全身长满厚厚的盔甲,这样就不怕子弹了。”……同一个问题,大人和儿童的回答截然不同:孩子们要的是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自我,充满童心、童趣。而大人们要的是一个能让别人满意的自我。成人与儿童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喜好。
的确,儿童是我们熟悉的陌生者,关于儿童的学问是大学问、真学问、深学问、难做的学问,儿童研究应当是教师的大专业、高专业、难度很大的专业,名师在这专业方面应有很高的水平。可是,长期以来,对这一专业我们重视不够,思考不深,落实不到位,因而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这一问题应当切实解决。
儿童研究的主题是认识儿童,发现问题,促进儿童发展。研究的方法是比较丰富的,笔者以为与此同时,还应在研究的思路上予以思考和开拓。
我认为,认识儿童要坚持“四个回到”,“四个回到”是儿童研究的基本路径。
其一,回到“儿童”原来的意义上去。在拉丁文中,儿童意味着自由。自由是儿童存在的本质和天性,自由也是儿童创造的保姆和田野。同时,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蒙台梭利说,儿童是上帝派来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认定,在心性上,儿童是探究者。而探究的天性,产生对周围世界的惊异,因而儿童是哲学家。此外,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游戏是儿童的又一天性,是儿童学习、工作、生活的方式,游戏里生长起的是游戏精神,游戏所产生的“心流”现象亦会让儿童进入创新状态。名师是善于回到儿童原来的意义上去的人,他们善于,才会从本义上、本质上去认识和发现儿童。
其二,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中去。儿童的生活是整合的,互相融通,互相支撑。他们至少生活在三个世界中:现实的生活世界、理想世界、虚拟世界。这是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可是,我们过多地关注现实的生活世界,无形中将儿童生活世界割裂了,生活单一了、不完整了。同时,三个生活世界的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往往发生冲突,儿童常处在价值困惑中。真正认识与发展儿童,应关注他们整个世界,并进行价值澄清和引领。离开生活世界,便是离开了儿童;割裂了生活世界,便割裂了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忽略了价值引领,便忽略了儿童价值意义的生长。而名师善于把握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
其三,回到儿童的最伟大之处去。可能性是儿童的最伟大之处。可能性是生命创造的潜力,可能性是未来性,可能性具有多样性。真正认识和发现儿童,应当帮助儿童认识和发现自己发展的可能性,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可能性,成为最好的自己。未来性“潜伏”在现实性中。名师的教育目光、研究的重点善于从儿童的现实性中发现可能性,引领教育从现实性走向未来性。
其四,回到儿童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上去。游戏在哪里存在,儿童就在哪里成长;游戏在哪里结束,儿童的发展就在哪里止步;尊重游戏方式,就是尊重儿童的生命;维护游戏机会,就是维护儿童的权利;引导游戏活动,就是引领儿童成长;研究游戏的过程,就是研究儿童发展的规律。名师不仅善于组织指导儿童游戏,而且其本身就是出色的游戏者。
此外,我认为,儿童研究还应该抓住“两个重点”。
首先,要认识和发现真实的儿童。
儿童认识与发现中,常常发生脱节以至成为教育的悖论:现实生活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儿童的问题、缺点,因而常處在教育的焦虑中;在理论研究中,研究者们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天性、特点和伟大,常将儿童理想化。实践与理论如何互相走近,互相关照,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如何在其中发现儿童的真实性,发现真实的儿童,这是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挑战与考验。名师就是在这样的挑战与考验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
其次,要研究儿童是怎么学习的。
儿童的学习也是教育中的一个黑洞。儿童研究的使命与智慧正是让这一黑洞敞亮、澄明。当儿童在学习的时候,他才会进入学习状态;当儿童真学习的时候,他才会经历真实的过程,才会有真实的自我存在;当儿童会学习的时候,他才会在学习中享受和成长;当儿童创造性学习的时候,他才会萌发创意,成为有个性、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学习、真学习、会学习、创造性学习应当是名师进行儿童研究的重点。
儿童研究是教师的“第一专业”,在儿童研究中,名师才会在专业发展上走得更远更高。
(《中国教育报》2016年4月6日 成尚荣/文)
庆六一教师发言稿 篇9
xxxx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首先,我代表大秦小学全体老师向同学们表示节日的祝愿!同时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感谢!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少先队员小朋友们,我们刚刚迈进新世纪,这对于你们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你们的人生历程是与新世纪的前进步伐紧紧相伴的,你们是新世纪的小主人!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今天你们是天真烂漫的红领巾,明天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祖国现代化的实现要靠你们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你们去奋斗!要切实肩负起这样的神圣使命,就必须把自己锻炼成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因此,希望你们能严格要求自己,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为长大以后推进祖国新世纪大业做好全面准备。
推进新世纪大业,就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少年有志,国家有望。不论今后你们想做什么,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成长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起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立志为民族争光,为祖国争光。
推进新世纪大业,就要从小养成优良品德。这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只要人人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你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
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首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行,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得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推进新世纪大业,就要从小培养过硬本领。过硬的本领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是这样。你们一定要以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发奋读书,刻苦学习各门功课,打好知识基础。还要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校外活动,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敢于创新,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推进新世纪大业,就要从小锻炼强健体魄。这是建设祖国的本钱。当代的少年儿童不应该做温室里的花朵,而要做搏击风雨的雄鹰。要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增强体质。要磨练勇敢顽强的意志,不向困难低头,不被挫折压倒,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少先队员小朋友们,儿童时代是美好人生的开端,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你们一定要珍惜、要努力啊!
同学们,你们将要肩负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大家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最后,祝小朋友们幸福快乐,早日成才,祝老师们家庭幸福,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六一儿童节发言稿教师 篇10
发言人:xxx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及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充满朝气、怀揣梦想、传播知识和发扬美德的温馨校园---xxx里,咱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伸出援助之手,共同关爱留守儿童。这是一个神圣的话题,因为它将以爱的名义进行。我是来自七年级的一名普通教师,也是三十多位“爱心教师”中的一成员。在这里,我首先要替这些孩子们向牵挂留守儿童成长的各级领导和各位老师说一声:谢谢你们!正是有了你们共同的关心和支持,这场爱心接力活动才得以顺利启动和进行。关爱留守儿童,不仅是一个家庭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更是你我在座每一位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份责任,必须有爱才能履行,必须用真心才能担当。留守儿童和千千万万个儿童一样,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他们都需要那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爱。有句歌词想必大家都很深刻“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是的,请先将我们的大手握在一起,然后牵起孩子们的小手,让爱心接力棒在我们之间快乐地传递,直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完成学业,成为国家的栋梁。
其次,我今天还想以一名大姐姐的身份跟孩子们说几句:
亲爱的弟弟妹妹们,你们受苦了!在你们的父母外出谋生的日子里,你们饱受着远离父爱、母爱的痛苦。也许别的孩子正躺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你却躲在被窝里偷偷地流眼泪,因为你想妈妈了。但是,孩子们,请坚信,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无比爱你们的,他们在外打工,辛苦挣钱,就是为了让你们能生活得更好一些。我知道,你们比别的孩子更勇敢、更坚强,因为你们战胜了孤独,更早地学会了独立生活,学会了与爷爷、奶奶分担家务。我相信你们在学习上也是好样的,因为你们能在一个人的情况下,独立思考,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因此,你们是最棒的孩子。从今天起,你们不再孤单,因为将有几十位像我这样的“爱心教师”,走进你们当中,给你们送来一份父母才有的温暖,来排遣你们心中的孤独,点亮你们对生活的信心,解除你们思想上的困惑,帮助你们完成学业。同事,我们希望能给你们带来快乐,也希望咱们之间能建立一种亲人般才有的深厚情谊。
我们愿和你们心连心、手牵手,组成充满爱的大家庭,也希望你们能一路朝阳,做阳光下最美的孩子,让我们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谱写最最温暖的新篇章。谢谢!
六一儿童节发言稿教师 篇11
一、重视每一位学生
从心理积累来看,马斯洛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是对尊重的渴求,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重视,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根据这一观点,我们的学生是多么希望能获得老师及周围人的重视、认可啊!
对这一点,我曾有过深切的体会。我班有位学生,虽说学习成绩一般,但对班级的工作非常热心。上个学期,每回要上交的作业,他总是第一个抢着要送给老师。每次送交作业回来时那神采飞扬的样子,真像是凯旋归来的大将军。可这学期,由于班级产生了课代表,每门功课的作业发送都有了专人负责,他再也没机会来送交作业了。几星期下来,我发现他情绪低落,做什么事都是无精打采的。当我向他了解原因时,他说了一句让我心痛不已的话:“老师,你不对我好了!”原来,那位学生每次送交作业过来时,我都会对他报以微微一笑和真挚的一声“谢谢”,他觉得老师对自己特好。而现在,他没机会来我办公室了,他觉得自己失落了很多。虽说我也是经常笑容满面地出现在教室,但照他的话说,我那微笑是给全班学生的,而不是给他一个人的,所以,他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了,老师不对他好了。多质朴、纯澈的童心啊,却被我在不经意间给疏忽了,给冷落了。从那以后,我时常提醒自己,学生需要我的重视,我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多么的在乎他,重视他。于是,我常微笑着面对每一位学生,用眼神来传递自己对他们的关爱,用语言来表示我对他们的重视。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特别是老师的看法。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能满足孩子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这种肯定自我的多次心理沉淀,就会积累孩子的成功感,种下自信的种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理,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呢?
首先,要学会赏识学生。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教师应转换评价角度,睁大眼睛,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之处,适时地给予发扬。老师一个信任的微笑、一回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驱散学生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找回他们宝贵的自信,可以唤醒他们的潜能。如我班的学生,只要做得好,每天都有机会得到我的赞赏。我根据班级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成绩的高低,分别设定了各种奖项。只要学生有了某个方面的进步,我就加以赞扬,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表扬。只要有信心,每个人都会在班级这个晴空中闪亮。
其次,教师要以多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学生能完成的事,教师尽量不插手,放手让学生去做。即使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啊,失败乃成功之母,总结经验,再来一次。只要我们告诉他“你能行”,学生就会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如我班每个星期一次的班队活动课,我都是由学生自己主持的。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乃至总结,各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己做主,但要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以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再次,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正视自己。由于家庭、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自高自大,对自己作出过高的评价,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有些学生却苦恼于自己处处不如他人,丧失了信心。像这样自我展示过度和自我展示不足,都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既要发扬自己的优点,也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只有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我,勇于面对挫折,才能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以真挚的感情与学生交流
根据儿童心理学,大部分小学生都有害怕老师的倾向,对老师的防御心理也十分强。但一旦消除了防御心理,其内心就会像“广阔的草原”一样,没有了任何屏障。所以,与小学生相处,教师要抱着一颗爱心,以真挚的感情、诚恳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样,他们才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活动如实地反映出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他们,使他们觉得我们是值得信赖的朋友。
心理研究发现,具有较高人际沟通技能的教师所带的学生极少出现捣乱活动或极少招致一些严重的问题。这种关系有力地表明,大约三分之一的课堂捣乱行为归结于教师人际关系沟通技能水平的不同。温州教师培训中心的吴郁葱老师在给我们上心理辅导课时,她所举的几个例子让我感触很深。对于一个被老师批评了的学生,沟通艺术不同的老师会问出不同的问题。粗暴的老师会说:“说!为什么又犯错误了?”而大多数的老师会问:“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批评你吗?”只有懂得儿童心理的老师会与学生产生同感:“孩子,你觉得很难过,是吗?”
是啊,“理解万岁”!作为教师,我们要设身处地:像体验自己那样去体验学生的精神世界。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要用一颗爱心去宽容,去理解。儿童的年龄还小,他们的心理、思考问题的方法、社会阅历都还稚嫩,对许多事情的看法还不全面,不透彻,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时,更需要教育者以自己的真诚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教育学生。无庸置疑,最后一种老师那诚恳的话语,会一下子触动学生的心弦,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川,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六一儿童节发言稿教师】推荐阅读:
六一儿童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例文与六一儿童节教师代表发言稿范例05-24
教师代表六一儿童节发言稿11-15
六一节家长发言稿与六一节教师代表发言稿05-30
庆六一教师发言稿08-31
六一儿童节幼儿园家长会教师发言稿11-24
六一儿童节发言稿范文07-25
六一儿童节园长发言稿10-15
“六一”儿童节的发言稿12-07
六一家长代表发言稿与六一家长发言稿10-18
学生代表六一儿童节发言稿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