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沙湾司法所工作汇报材料(共9篇)
老沙湾司法所工作汇报材料 篇1
老沙湾司法所1-5月份工作汇报及下半年工
作计划安排
老沙湾司法所长期以来坚持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创新务实的工作姿态,按照“执法为民”的工作要求,认真实践依法治国方略,创新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拓展和规范人民调解、刑释解教、社区矫正、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服务,夯实基层基础,加强队伍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和服务观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做到观念上有新转变,思想上有新飞跃,思路上有新调整,工作上有新突破,在提高工作水平,提升干警形象上有新发展,更好地为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服务。现将我所2012年1月—5月工作汇报如下:
一、着力提高矛盾纠纷的化解水平,全力确保社会稳定我镇长期以来积极构建大调解的网络格局。在村换届选举过程中及时调整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及乡镇人民调解领导小组;及时修改完善司法所各项制度;我镇现有39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其中联合调委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一个,社区调委会一个,农村调委会37个;我镇39个调委会共211名调解员,年龄在20岁至55岁之间,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汉、维、回、哈各民族和妇女成份都在调解队伍之中。联合调委会主任由镇党委书记兼任,镇长兼副主任,分管司法的党委委员和18个涉农站所长和基层调委会主任兼调解员。社区调委会由社区主任兼调委会主任,另外四名调解员由三名个体业主和一名阿訇担任。37个农村调委会都由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村主任兼副主任,报帐员兼书记员,妇代主任兼档案管理员,治安员兼信息员。每个调委会都有自己的房子、牌子、桌子、盒子、章子。社区调委会和农村调委会共38个,每个调委会又将自己的辖区切分为5个联系
1区,每人负责一个联系区,共划出190个联系区。从联合调委会到调委会再到联系区,初步形成三级人民调解网络。我们的调解员均属兼职,都落实了报酬,大家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为人公道正派,热爱人民调解工作。
在县委、政府及县司法局的共同努力下、我县人民调解工作实现了一案一补。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不折不扣的在全镇推行一案一补政策。
全体人民调解员每年都要接受至少一次培训,培训老师由司法局和法院有调解经验的同志担任,培训的必要性在于不断加深人民调解员对调解工作的原则、程序的认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调解技巧,从而不断提高调解水平。2012年的人民调解培训是在3月28日举办。司法所申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邀请了司法局、法庭等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多年调解经验的同志分别讲授了《人民调解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民调解协议案件的若干规定》及人民调解的技巧等。参加培训的人员有39个调委会的全体委员,共计191人。开班前,镇领导和司法局领导都从培训的必要性和人民调解的重要性方面作了重要讲话。
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长期坚持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从2012年元月至今,我镇共调解纠纷361件,其中包括生产性侵权纠纷,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合同纠纷,赡养纠纷,劳务纠纷。调处成功率为98 %。
我所在长期的人民调解工作中,摸索总结出的“一建四心一彻底”经验,于2007年在塔城地区人民调解经验交流会上得到领导的一致肯定并在全地区推广。
二、深入推动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取得新进展
普法及法制宣传工作是司法所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
动协调镇域各职能部门,坚持做好经常性和阶段性普法和法制宣传工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之年。按照沙治办[2012]02号文件《关于印发〈2011年沙湾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对我县2012年普法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我镇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关于印发〈关于在各族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镇工作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的通知》,并下发各村各单位贯彻落实。
2012年2月,在老沙湾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村两委换届过程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了宣传,受教育人次达到200人次,使得换届井然有序的进行;3月16日我所利用赶集日组织驻镇执法单位对《婚姻法》、《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民事诉讼法》、《信访条例》、《物权法》进行了宣传,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解答各类咨询二十余次,悬挂横幅两条。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使全体干部和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和利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大有提高。
“法治六进”工作方面,党委高度重视“法治六进”工作,按照沙党办[2007]45号文件《关于印发〈沙湾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开展“法治六进”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根据我镇实际,制定了老党发[2007]96号文件,即《关于印发〈关于认真开展“法治六进”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对我镇“法治六进”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同时,还成了“法治六进”工作领导小组。“法治六进”工作跟普法工作一起有序开展。
三、强化社区矫正工作力度,促进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
新
自2011年以来,我所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4人,解除两人,全部为男性,其中有两人为未成年,一人残疾。
我司法所工作人员对接收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联系其所在村委会,了解其家庭环境、个人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等具体情况并召开小组会议,制定矫正方案:
一、认真与矫正人员沟通,帮助他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鼓励他遵纪守法,在缓刑期间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做人!
二、确定矫正人员的矫正负责人及具保人;
三、认真填写社区服刑人员登记表,矫正方案等有关材料。
四、建立请示汇报制度及请销假制度。在缓刑期间,要求矫正人员严格遵守请示汇报制度及请销假制度,做到无脱管、漏管现象发生。工作人员要求矫正人员每星期要给矫正负责人打一个电话汇报情况,每月写一份书面情况汇报。如果外出要写请假条请假并及时销假。
五、建立司法所与村委会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有情况互相沟通,有问题共同解决,共同做好对矫正人员社区矫正工作。
六、矫正负责人要认真做好矫正人员的心理辅导工作,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好好工作。并针对未成年人特别制定了矫正方案,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说服教育。
刑释解教安臵帮教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防止解教人员重
新犯罪,给社会重新造成危害的重要工作。目前全镇共有刑释解教人员14名,已有7名解除帮教,还有7名在帮教之中。在镇帮教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针对每一个帮教对象成立了帮教小组,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想尽一切办法帮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经帮教小组长期耐心细致的帮助,很好的完成了帮教工作任务,为维护我镇的稳定和创建“平安乡镇”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规范化司法所达标以来,我所一直严格按照上级关于规范化司法所的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理念,不折不扣地把规范化建设的理论要求落实在我们工作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按照司法所的主要工作职能,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县司法局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力度,营造大调解格局,努力使矛盾化解在始发状态。
二、扎实抓好“六五”普法法制教育活动的启动工作,细化“六五”普法目标,强化责任的落实
三、深入开展法治乡建设,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构筑法治阵地和载体,继续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工作
四、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工作,确保不发生脱管、漏管,不发生重新犯罪。强化社区矫正工作力度,多措并举,确保社区矫正对象无重新犯罪。
五、履行好综治成员单位职责,协调好综治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掌握信息,做好综治各项工作。
六、继续做好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老沙湾司法所 2011年9月28日
老沙湾镇创先争优典型材料 篇2
------------------老沙湾镇创先争优活动以三级联创工作为总抓手,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认真研究制定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目标,以“筑牢基层堡垒、树立先锋形象、推动老沙湾镇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党性教育、岗位奉献、服务群众、组织创新、亮牌示范“五项”活动为实践载体的具有时代特色、主题鲜明、载体丰富的活动实施方案。全镇各村、各单位结合镇创先争优活动安排部署,上下联动,有效推进镇域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
一、健全机构、创新机制、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余党政领导为成员的老沙湾镇基层组织建设创先争优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工作室,负责全镇创先争优工作的指导检查和汇总;领导小组内设综合秘书组、宣传组、信息简报组、指导检查组,负责全镇创先争优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指导检查组内设7个指导检查组,负责指导检查总结各支部创先争优工作开展情况。并抽调24名工作责任心强的机关干部为成员,负责各支部创先争优各项日常工作的开展。各党支部、各单位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驻村干部、村主任(支部副书记、科技副主任)为副组长、“两委班子”人员为成员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切实保证了我镇创先争优工作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一是在村干部管理中实行承诺质询机制,即年初工作承诺、年中干部质询、年末述职评议。年初全镇37个村级班子村干部和配套组织成员承诺事项共189条,承诺内容包括道路修建、饮水工程、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帮困、三室一场修建和维修等方面;经过半年承诺质询督查中班子承诺事项完成168条,兑现率为89%;二是在全镇各支部和党员中推行承诺考核管理机制,制定了党员承诺考核管理办法:对党员实行“四评”,即①党员自评;②群众帮评;③领导点评;④组织总评。考评小组汇总以上四个方面的评议情况,对每位党员落实承诺的情况作出最终评价,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评议满意率达到90%以上的,按照10%的比例确定为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对质询不合格的党员限期整改,一次不合格的由片长进行诫勉谈话并予以张榜公布,连续两次不合格的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对问题严重的党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三是在流动党员中实行了《老沙湾镇流动党员管理责任书制度》和流动党员“一证、两书、一卡、两评”管理机制。四是健全机构,镇水利支部,由于人事变动,及时调整该支部支部书记,确保镇域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在西坑湾村进行了村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工作,广大群众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了自己满意的新一任的村支部书记,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在郭家庄、红山庙、东渠等村配备了4名党支部副书记、科技副主任。五是在农村党员中继续推行分类量化、积分考核管理办法。根据农村党员年龄、职务、身体状况和自身特点,将全镇500名农村党员划分为五个类别,各支部均成立由驻村干部、党员代表和三老人员等5-7人组成的党员分类管理考核领导小组,统一建立了每个党员考核积分台帐,支部逐月及时详细记录党员履职和发挥作用情况。六是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制度,为村队干部配发了民情日记本,认真对村民来访进行登记,搜集整理村民意见建议,协调解决村民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短期解决不了的,召开相关会议,制定出方案,限期予以解决,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为镇域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利用远程教育、调频广播、宣传栏、刷写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加大创先争优工作的宣传,大力宣传各行各业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典型事迹,形成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营造老沙湾镇创先争优工作氛围。
三、加大培训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一是充分发挥镇党校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用,采取由领导讲学、教师领学等方式,对全镇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进行了政治理论培训,重点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县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等方面的理论以及政策理论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培训人次达700余人次;其中领导干部讲学5次;二是开展走出去培训。为进一步转变观念,促进农民增收,镇党委政府在3月初组织37个村村干部、种养殖能手200余人前往阜康市、周边团场、乡镇和本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实地观摩土地互换、现代养殖、设施农业、新农村建设等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三是加大各类人才培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鼓励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致富能手参加县党校、农业学院培训学习,并聘请县党校教师、大专院校专家教授到老沙湾镇授课,截至目前全镇共聘请专家、教授12人,受教育人次达8000余人次,培养各类人才155人。四是有远程教育站点的30个村队充分发挥站点作用,利用农闲各站点积极组织党员、配套组织成员以及群众观看先进种植、养殖、政策法规、各类先进典型事迹等方面的电教片。通过大教育大培训、轮训,使党员、干部的科技意识和整体素质普遍得到提升,一心为民、科学发展、创先争优的意识明显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提升。2010年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沙沟沿村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引进种植无壳南瓜380亩。通过学习,各村、各支部也结合实际制定本村、本单位的创先争优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我镇创先争优工作的有序的开展;五是采取五项措施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质量。积极推行“一推双评、三访三查、两级党组织联系培养、党委联系人参加支部会议、六次公示”五项制度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共有107人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54人被列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转正25名,其中35岁以下5名,女性6名,中专以上学历的4名。
四、结合三级联创,建立创先争优联系点工作机制。实行领导包片负责制和领导联系站所创先争优工作负责制,党镇领导每人负责联系两个村、一个单位,每个单位负责联系一个村,定期不定期由包片领导和联系站所领导对各村、各单位创先争优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落实。全镇12位领导负责24个村队、12个单位创先争优工作。有效推进老沙湾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五、结合七一“八个一”活动,评先树优。通过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方式,确定出先进支部和优秀工作者的示范点,组织召开汇报会、交流会、观摩会等方式,使全镇创先争优单位和个人对照创先争优标准,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创建氛围,使各支部和全体党员积极争创“五个好”党组织和“五个模范”党员,从而实现镇域创先争优工作整体推进。
六、窗口单位挂牌上岗。根据镇域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确定窗口单位挂牌上岗的实践载体,从而更好的服务广大群众,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提高各支部和广大党员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工作机制。
七、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阵地管理和使用机制。利用项目补助,计划新建西坑湾村、沙沟沿村、黄沙梁村、沙窝道村、胡家渠村、南梁村、太平渠村等七个村队的阵地建设,其中黄沙梁村、南梁村主体建设工程已完工;西坑湾村、沙沟沿村、太平渠村规划设计已完成,自筹资金已到位,近日即可开工;红山庙村、丁家庄村阵地改扩建和维修工程已完工;蒋家庄村阵地维修工作也在紧张的进行中;汤家庄村、八坪口村水暖改造近日即可开工。通过阵地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确保了村级阵地的有效利用,实现“活动设施配套化、信息设备现代化、党群活动经常化”的规范化建设目标。
八、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以及三老人员的教育管理。认真落实村干部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的“一定三有”政策,建立健全老沙湾镇党内激励关怀机制,进一步提高了三老人员发挥余热,建言献策,服务群众与发展农村经济的热情;2010年老沙湾镇新申报经县委组织部审批三老人员有12人,截至目前全镇共有三老人员99人。经镇党委研究决定,为全镇三老人员发放3年免费体检卡,我镇99名三老人员可凭卡免费由镇卫生院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九、创先争优,有效推进中心工作。发展现代农业、农区现代畜牧业和设施农业;以我镇三级联创为抓手,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践载体,围绕农民持续增收、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党的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5大课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站所、村队和农户家中进行走访,采取召开座谈会、讨论会的方式,进一步查找影响和制约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镇共召开讨论会42场(次),座谈会7场(次),参加人员6200人,梳理突出问题21个,其中党委的突出问题2个。通过科学发展讨论,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形成了“依托五大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共识,即利用得天独厚的呼克公路地缘优势,提高棉花种植水平,做大畜禽养殖产业,做强林果产业,做精设施农业,推动番茄产业。在活动中镇党委通过 “一事一议”、“村务民主管理议事卡”、“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完成4个村17070亩土地互换和节水滴灌工程;新建设施农业大棚5座;投资2000万元新建日处理1000吨的番茄酱厂和番茄酱精包装企业已动工建设;依托“支部+院校+合作社”的模式,实施订单农业,初步形成1万亩番茄种植基地。完成文化广场建设工程;投资60余万元对镇区1.5公里暖气管网进行了改造;投资50余万元新建了职工宿舍和食堂后期工程已完工并开始使用。创先争优办
司法工作汇报材料 篇3
2010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和县政法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州司法局的业务指导下,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认真抓好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公证律师等工作,狠抓队伍和效能建设,为构建稳定和谐社会,促进全县经济和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按照 “五五”普法总体部署,狠抓重点普法对象学法用法;进一步加强农牧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组织并开展好法制宣传检查验收工作。
(一)、围绕“法律六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主题教育
重点宣传了:《四川省人民调解条例》、“环境整治、扫黑除恶”典型案例、《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安全生产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甘孜州自治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劳动合同法》等。此次活动深入各机关单位、乡镇宣传讲解法律法规共10场次,培训300余人。受教育群众达20000余人,宣传面达90%以上。
(二)、围绕”环境整治,扫黑除恶”开展系列法制宣传活动
及时成立组织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制定了专项法制宣传方案,突出宣传重点,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开发、重点工程建设、城镇征地拆迁、传统资源利用等领域实施重点宣传,着力解决经济活动领域存在的只要盈利不担风险,并动辄组织闹事,给政府施加压力,强行要政府买单;一些人利用本地人优势垄断市场、强买强卖、敲诈勒索、巧取豪夺等违法犯罪行为;在经济活动中,采取静坐、阻路、阻工等极端手段维护非法利益等问题。
1.与经济往来密切相关的实体性法律法规(即《合同法》、《物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2.与正当方式保障合法权益相关的程序性法律法规(即《行政复议法》、《劳动仲裁条例》、《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信访条例》等);3.与扫黑除恶相关的法律法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扫黑除恶”的典型事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我局通过集中在县城召开大型专项法宣活动,组织工作组深入各片区、乡(镇)开展专项宣传,发放资料2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达3万余人次。各单位、乡镇均制定“环境整治、扫黑除恶”法宣方案,落实了工作机构,确定了工作人员,落实了工作目标和措施,加大了工作宣传力度。县内各学校均配备有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各校每周安排了1—2节专门课时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与此同时我局适时启动“五.五”验收的各项工作,并组成工作组对各机关单位、乡(镇)“五.五”普法迎检工作督导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予以整改,已圆满完成省州“五五”普法的验收工作。
(三)、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确保社会稳定
今年来,我局以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为中心,履行政府职责,完善救助网络,对经济困难的弱势特殊群体实行应援尽援。建立了以司法所为依托的乡镇法律服务站1个。共受理法律援助214件,其中:刑事辩护2件,民事代理2件,刑事附带民事1件。“148”法律专线解答来信来电咨询88次,接待来访咨询121人次。共办结公证事项30件(民事类公证30件);接待来访的咨询群众40多(人)次,涉及继承、房产交易、委托等多个方面,对前来进行法律咨询的群众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发挥了“窗口”的示范作用,使前来咨询的群众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有效发挥了公证预防纠纷、减少诉讼服务职能。
(四)、进一步抓好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切实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全县社会政治稳定。
继续巩固和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加大工作督察力度,适时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启动了“专项维稳”、“虫草菌类”、“春耕生产“等专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开展了行政区域边界矛盾纠纷排查调
处联动工作,深入各农牧区,攻坚破难,大力排查调处了影响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山头、地块、人头。全年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31件。
坚持在调解中普法,积极宣传《治安管理条例》、《森林法》、《草原法》、《道理交通条例》、《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各司法所在虫草采集地共现场调解矛盾纠纷7起,宣传法律法规37场次,受教育人员达3765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新途径,与县人民检察院一道共同开展“刑事和解与人民调解联动机制”工作,首次成功联动调处我县未成年人盗窃案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得到各界一致好评。
(五)、抓好队伍建设,强力推进“三项制度”工作。按照“举旗子、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为确保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纪律严明的政法队伍,我局今年共举办各类教育培训2场次,培训干警达78人次,其中领导干部31人次,开展了各类技能练兵活动5场次,参训干警达14人次,组织开展爱民实践活动5场次,深入基层下访16人次,投入教育培训、技能练兵、作风建设经费共计9万余元。积极参加省州各类调训、培训4次6人,省外考察培训3轮18人。
(六)、继续搞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以“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为目标,健全与公、检、法、监机关的工作衔接、配合机制,加大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安置、就业、培训力度。全年,接管刑满释放人员16人,全县服刑在教人员112人,帮教率达100%,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21人,无重新违法犯罪人员。
(七)、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司法所建设项目情况
1、法律援助工作进展情况。今年,司法局细化工作措施,确保为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提供法律援助率达到100%,为农民工工伤、讨薪申请者提供法律援助率达到100%。以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为中心,履行政府职责,完善救助网络,对经济困难的弱势特殊群体实行应援尽援。建立了以司法所为依托的乡镇法律服务站2个。今年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214件,其中:刑事辩护2件,民事代理2件,刑事附带民事1件。148法律专线及各乡镇司法所解答来信来电咨询88次,接待来访咨询121人次,接待法律咨询230余次,全面认真的完成了2010年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2、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按期交帐。以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两所一庭”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依据,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已全面完成22个司法所建设任务。今年上半年已完成13个所规范化建设。
(八)、项目工作,已全面完成“十二五”项目规划:办公业务用房,周转房公证,律师办证大厅,法律援助中心,法制培训基地,司法所改扩建,新建村级调解室15个,装备采购等八大项,已与省州衔接,与北京国金有限咨询公司业务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交换意见,县上相关手续已具备前期相关手续。
(九)、新配备办公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到各司法所。
(十)、今年8月份局业务用房交付使用,使用面积达780平方米,新增干警接待站5间,可接待10人次,争取省财政厅业务用房维修金10万元,还新增皮卡车一辆。
二、存在的问题
1.专业人员缺失:律师,公证人员
2.专项工作经费:普法、人民调解、以奖代补、社区矫正。
3.业务用房:司法所建设欠账严重(业务用房86万,司法所30万)。
4.原已建司法所改扩建问题。
5.司法所独立行使职能问题:1人。
6.局领导职数和干警职级待遇问题(非领导职务)。
7.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政策落实不利,法定节假日、公休日执勤补贴,每月定额220元每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当前我县的诉调对接机制还处在刚起步的阶段,今后将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下步将积极向财政争取资金,增加聘请专职调解员的人数,增强工作力量。积极稳妥地发展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组织,认真做好医患纠纷调解、治安案件委托调解等组织建立前的调研工作,逐步完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做好人员选派等组建准备,主动做好衔接与配合。在政法委的牵头下,完善各镇乡(街道)调处中心人员及“以奖代补”机制的进一步落实,使矛盾纠纷受理调处做到“五统一”。
(二)、社区矫正工作再求规范。
1、继续抓好培训学习,加强交流。加强业务工作的培训学习,深入调研,及时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改进监管措施;
2、加强协调,注重配合。积极探索建立协作配合、情况通报、信息交流等长效工作机制,注重与公检法等司法职能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做好监管衔接工作;
3、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逐步扩大社区矫正工作的影响力。
(三)、继续坚持“应援尽援”的工作原则。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重视和加强民事法律援助工作,使更多的困难群体得到法律帮助。
(四)、加大《人民调解》的宣传和培训力度。
(五)、加大项目争取力度。
(六)、除现有的司法所助理员外,组成专职县人民调解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全县范围内疑难、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并从装备等方面予以保障。
(七)、信息平台建设:县、乡、村三级实行同步。
某某县司法局
桂花街道司法工作汇报材料 篇4
(2011年11月1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非常欢迎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街道指导司法工作,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对我街道司法工作的重视,下面,我就桂花街道司法工作的总体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的汇报。自创建省级模范化司法所以来,我街道司法工作按照上级的有关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以建设“法治荷塘”、创建“平安街道”为总体目标,严格以模范司法所标准开展工作,认真履行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律宣传职能,在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司法所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为桂花街道的发展、稳定、和谐提供了优良的法治保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先后被授予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省级模范化司法所”及多个市、区荣誉,现将我街道司法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夯实基础,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一)设立办公场所。我街道高度重视司法工作,为保证司法工作硬件达标,特将司法工作办公场所设在办公楼4楼,总面积达400 M,设有人民调解庭、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司法所长室、基层法律工作室、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档案资料室各1间。
(二)优化办公环境。我街道共投入5万余元添置了新的办公设备,包括空调4台,液晶电脑、打印机、电话机各1台,办公桌6张,办公椅40张,文件柜4个,档案柜5个,高级文件盒80余个,各类标牌11块。
(三)完善各项制度。一是将司法工作纳入综合治理工作范畴,与2
辖区单位、社区居委会、村签订了综治责任状,明确职责,对发生集体上访和堵塞主干道的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制定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司法工作总体目标和要求。如:《桂花办事处201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11年桂花街道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要点》、《关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等。三是规定了每月召开一次司法综治例会制度,每月举行一次业务培训制度。
二、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司法人员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负总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管,各部门协助,社区居委会、村和辖区单位密切配合的综治工作格局,党政领导及机关干部根据网格实行分片包干制,真正做到维稳工作无盲区。二是利用司法综治例会或培训会对司法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及学习,着力提高整个队伍业务素质和调解水平。三是不断优塑司法队伍形象,切实转变服务理念,促进队伍的自身建设,将被动“坐堂”办事转变为主动“上门”办事,深入群众,学会说“群众话”,练就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提高服务质量,转变干部作风,融洽干群关系。
三、贴心解难,着力提升人民调解工作上水平
街道人民调解工作以区委开展的“贴心解难”大走访活动为抓手,坚持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现问题,及早介入,真正做到小矛盾不出村(社区),大矛盾不出街道,有效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一是走访出成效 今年以来街道本着“重贴心、贵解难”的宗旨共走访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农村村民等7600多户,收集问题234个,解决问题 147个,着力解决了中南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四中围墙崩塌所引起纠纷等一批老难问题,有效的畅通言路,维护稳定。二是调解出新招近年来,我街道的经济工作、重点工程均呈高速发展态势,发展的同时,下岗、待业、低收入和特殊性利益群体的人员的问题比较突出,因征地拆迁、重点工程建设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街道调解人员始终坚持“排查在先,处理及时,重点打击,确保实效”的原则,以防为主,以调为辅,坚决杜绝了民事转刑事案件的发生。今年以来,排查大的涉稳矛盾8件,各类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类矛盾纠纷100余件,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98%,对于排查出来的矛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调处的原则,交办给有关部门,对案件复杂、矛盾激烈、涉及面广的案件,我们通过“部门联动,司法为主”的联合调处方式解决。三是制度保长效我街道建立“部门信息联动、村(社区)信息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大走访、城乡同治等街道中心工作加强信息交换与沟通,并加强同公安、法院、工商等部门的衔接配合,着力完善调解组织网络,努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我们要求村(社区)每半月召开一次综治司法例会,办事处每月一次召开综治司法例会制度,保证了调解工作矛盾排查及时通报、业务工作及时掌握、各项事务及时处理。
四、创新形式,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全面开展“六五”普法工作。以深入推进“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单位”为活动主题,注重普法工作与区委开展干部下基层“大走访”活动相结合,注重与换届选举、城乡同治、计生、新农合、安全生产等工作相结合,以召开座谈会、举行培训班、挂标语、出宣传栏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普法宣传规划,既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同时又兼顾全面、整体推
进。
(二)突出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一是进一步健全法制副校长辅导制度,积极组织对法制副校长掌握青少年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使法制副校长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基本掌握工作技巧和实务;掌握与青少年教育和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更好地发挥法制副校长在学校法制建设、安全稳定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司法所普法人员定期为学生进行法制培训。三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载体的法制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学法守法意识。
(三)狠抓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今年以来我街道共开展大型法制宣传活动3次,街头集中宣传10余次,结合大走访活动,发放以征地拆迁、司法为民、人民调解、换届选举等为主题的宣传资料3万余份。先后联合株洲市文化局、株洲市艺术剧院在赵家冲社区和向阳社区、桂花村开展“送法下乡”“送戏下乡”活动,深受群众喜爱。联合桂花派出所在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开展为期二天的“法制教育进校园讲座”活动,商学院2011届共有800余名新生参与了学习,有效提高青少年相关法律意识。
五、创新管理,加强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和安置帮教工作
我街道安置帮教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方针,坚持管理与预防并举,每季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排查,做“六清楚、五到位”,并对刑释解教人员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卡的档案管理制度和回访制度,掌握了他们的去向、从事的职业和思想状况等。目前,我街道共有刑满人员15名,安置帮教人员15名,无一重新犯罪现象发生。
六、精心组织,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收集、汇总、整理矫正对象档案资料,制作了规范台帐,并全部建立了矫正对象个人档案,有效促进了全区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我街道现有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6名,其中男性14名,女性2名;缓刑14名,假释1名,管制1名。该16名社区矫正对象除李卫、万友、颜伟暂未找到外,其余13名矫正对象矫正工作进行顺利。
老沙湾司法所工作汇报材料 篇5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地区、县有关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夯实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推动我校教育系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结合我校教育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与“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相结合,与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维护稳定相结合,与做好本校实际工作相结合,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努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休闲之都”做出贡献。
二、总体要求
1、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细胞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学校活动。要自觉把促进民族团结贯穿于自身工作,全面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宗教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好少年、民族团结好班级、民族团结好教师、民族团结好家长、民族团结示范岗、民族团结之星等评比选树活动,把民族团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环节和方面,让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努力创建自治区级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2、以“民族团结结对子”为抓手,大力促进各族师生团结互助。要在本校开展班级间结对、师生间结对活动,不同民族的两个班级要结为友谊班级,不同民族师生之间要结成对子; 形成各族师生心灵相通、互帮互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大好局面。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同唱红色歌曲、共学各民族舞蹈等活动。要积极创新民族团结活动载体,常年开展“七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中华经典诵读、举办一场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一次“大爱沙湾〃团结奋进”民族团结演讲比赛、举办一次“中国梦〃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征文活动、开展一次“民族精神代代传”手抄报比赛、开展一次民族宗教知识竞赛、开展一次互到家中做客等活动。从而引导各族师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与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使广大师生成为宣传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的主力军。
三、具体步骤
(一)准备阶段(3月15日-3月31日)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成立创建加强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全面开展工作。
2、层层组织动员。召开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动员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广泛动员,层层部署,务必使师生全员参与。
3、细化工作方案。按照《沙湾县教育系统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实施方案》,学校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二)宣传教育阶段(4月1日-4月30日)
1、组织教师学习。利用全体教职工大会集体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创建活动的目标和任务。组织老师通过看视频、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民族宗教事务条例》、《沙湾县教育局关于禁止教师学生信教参加宗教活动的暂行规定》等内容,使教师具备民族知识进教室进课堂的能力,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
3、加强学生教育。积极开发民族团结校本教材,拓宽课堂教育渠道,结合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课程,强化民族常识教育。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特点;各民族在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各民族对祖国大家庭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让民族教育走进课堂。
4、突出宣传园地作用。学校建立一块宣传园地,利用学校及公共场所的宣传专栏、展板、橱窗等开辟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园地。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报告进校园宣讲活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进校园、进班级,着力扩大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5、努力营造浓厚氛围。学校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站、、展板、黑板报、手抄报、永久性标语等载体,加强民族团结氛围营造,使广大师生耳濡目染受教育。
(三)组织实施阶段(5月1日-10月31日)
1、以第33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为契机,集中开展“四个一”活动(5月1日-5月31日)。即开展一次以“民族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开展一次主题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举办一次“中国梦〃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征文活动,组织各族师生讲述自己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传递民族团结真情;在师生中开展一次民族宗教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竞赛的方式使师生了解民族宗教知识,了解少数民族同胞的风俗习惯,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打下基础。
2、认真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6月1日-6月30日)。一是教育系统家庭教育讲师团要发挥带头作用,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宣讲“最美家庭”课等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家庭教育课程。二是召开家长会及座谈会,邀请民宗委干部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有关民族宗教知识的讲课,深入持久地开展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的宣传教育,普及民族宗教知识。
3、认真开展暑期走访慰问活动(7月1日-8月31日)。结合实际,利用暑假,组织各族师生互相走访慰问,特别是结为对子的师生要到对方家里做客,进一步增强学校各族师生团结友爱的氛围。同时组织一批师生到社区走访慰问少数民族老人及困难群众,开展为少数民族同胞送温暖活动,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生活状况,向他们宣传党的少数民族政策,鼓励他们继续发扬在促进民族和睦、服务社会发展方面的优良传统,逐步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关注、关怀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的良好氛围。
4、认真开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融情实践活动(9月1日-10月31日)。一是利用中秋节、古尔邦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你到我家吃月饼,我到你家吃馓子”等为主题的融情实践活动,从而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加深各个民族间的友谊和感情(此项活动可常年开展)。二是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学写毛笔字,汉族学生学写少数民族书法”活动,让学生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间的友谊,同时征集民族团结教育类书法、绘画作品,并在校园内展出,创造民族团结和谐氛围。三是学校要大力提倡“民汉合宿”,评选出“最团结友爱宿舍”,并在全校内表彰。
(四)总结提高阶段(11月1日-12月10日)
1、全面总结工作。对学校内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情况进行一次自查,对一年来的民族团结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并形成总结报告。要认真提炼本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形成本校工作特色,逐步形成我县教育系统民族团结工作“歌舞同台、睡觉同舍、进餐同桌、娱乐同享、语言同学、学习同步、节日同庆、校园同护、困难同度”的“九同文化”特色。
2、完善档案资料。对加强民族团结工作进一步完善提高,规范相关档案图片资料。
3、报送典型材料。学校要在自查阶段总结本有关民族团结典型人物事迹,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单位和个人评选工作,认真推选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民族团结模范个人,认真撰写典型事迹材料。
2015年3月
老沙湾中心学校2015年加强民族团结工作
实施方案
老沙湾中心学校
上半年司法行政工作汇报材料 篇6
一、关于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
(一)、普法工作
根据市局要求,“五五”普法的各种组织机构,薄册已建立并上报,同时根据工作需要,配合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辽宁省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并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全市统一组织的基层机关干部、企业经管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普法考试,我们组织的比较认真,应参考人员47人,全部参加考试,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依法治理工作
今年我镇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对村容村貌进行治理,从5月中下旬开始对重点部位进行治理,这项工作首先从大刘村开始,镇里成立了由农委7人组成的工作组,深入村屯协助各村开展工作,该扒的扒,该清的清。并在大刘村的徐屯,清理出一块约2亩地,修建了一个高标准的文化健身广场,广场全部用彩色地砖铺设,安上了各式各样的健身器,周边农民随时都可到此开展健身、娱乐活动,这个广场建成后,改变了一些农民,整天无事只看电视,打扑克或围在麻将桌要小钱的不良习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关于人民调解工作
1、机构设置情况
随着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相遇结束,各村调解主任也全部产生,我镇共有6个行政村,有4个调解主任是新选举出事的前不久在安波也都参加了市局组织的统一培训,但由于时间很短,他们的业务能力还需要相当的一段过程,才能达到工作要求,因此这对于我们的工作是十分的不利,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强业务培训和经常性地跟踪指导。使他们能够尽早适应人民调解工作的需要。目前各村调委会机构整顿工作已全部结束,共有7个调委会,其中6个村和一个企业调解委员会,调委会分别由3—5人组成,成员29人,以屯为单位共建立52个调解小组,组长由村民小组或党小组长担任,有纠纷报告信息员145人,分别由大嫂队长、和睦中心户长,党员和机关包村干部组成。
2、纠纷发案结案情况
(1)、发案情况
今年1月—6月份,我镇共发生各类民间纠纷38起,其中,婚姻家庭纠纷6起,土地承包纠纷10起,赡养纠纷3起,相邻边界2起,通道2起,房屋买卖1起,承包地置换2起,债务4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3起,交通肇事纠纷2起,宅基地纠纷2起,群体访(30)人纠纷一起。
(2)、结案情况
对发生的38起纠纷,我们充分发挥民调三级网络作用,基本做到就地化解,对疑难纠纷,我们结合“四加一”工作模式进行调解,除一件调解未果,移交法庭,其余纠纷全部得到解决。如:今年6月12日,洼子店村五组居住在西南甸的30户居民,派了12位代表来到司法所,要求解决吃水问题,并通知如不解决,就到污染企业堵门,不让工人上班,实在不行就到市里上访,接访后,觉得事态比较严重,先稳住来访的代表们,然后立即与主管的主要领导取得联系,经研究后通知上访群众当天与厂方沟通协商解决,因该花研厂是独资企业,老板在日本,企业的中方经理又说了不算,所以当天就没有拿出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就没有立即给予群众答复,次日早晨我们一上班,就发现大约有40多名群众集体围堵在花研厂大门口,使的2人不能上班,被迫该厂只好放假,至此事态再度升级,针对这一情况,由镇长牵头、政法书记、工业办主任、公安、司法、水利和当地村委会等人员参与的应急工作组立即成立,并到该厂进行与企业负责人和群众代表进行面对面对话,商讨解决办法,经过协商,当时镇长提出了五条解决措施,并要求企业代表将这五条立即电传日本老板,请求回复,隔了两天,日方终于派来了一位会长特别助理从日本来到该企业,经过进5个小时协商,最终达成了一个解决共识,由企业出资立即维修供水管道,如水仍不够用,由企业从其主渠道供应水,确保这些污染农户正常的人畜用水需求,至此,这起群体性上访纠纷暂
时被予以化解。
三、关于刑释解教人员排查整治工作情况
今年上半年我镇对11名两劳释解人员进行排查,其中刑释8人,解教3人,这些人员当中,有一人(沙晓松)查无此人,另外2人(曹亮、刘建)是见档不见人,已移交公安机关续查,另外8人经查实,有7人已落实了安置帮教,有专人跟踪,其中3人外出打工,3人本地就业,1人无家可住精神不正常被安置在敬老院住、吃,另外1人结婚在北京、无业。本次排查活动圆满结束。
四、法律服务工作情况
1、本所法律工作者仅我1人,审验证时挂靠在杨树房所一起。
2、辖区法律服务,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顾问工作。为6个村和镇政府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提供服务,做到随叫随到。
(2)、见证各种民事,经济合同、协议。今年上半年办理农民翻建房,农村房屋买卖,土地转包,村地经营权转让,人身损害赔偿协议等共52件。
(3)、咨询业务。主要涉民事、经济方面,但不收费。
(4)、代书。为当事人写诉状,答辩状也是免费提供服务。
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按着市局要求已基本完成任务,两个记录本和总结材料都已上交。
大刘家镇司法所
沙湾县大泉乡团委工作汇报 篇7
2011年,大泉乡团委在乡党委和上级团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县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化团建目标管理,积极探索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有效途径,主动争取乡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不断强化团建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把团的自身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乡团干和团员青年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团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现将大泉乡团委2011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泉乡位于沙湾县北郊4公里处,全乡辖区总面积260平方公里,有耕地8.4万亩,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13517人,由汉、哈、回、维等10个民族组成。2011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9亿元,增长19%;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864元,增长20%;村集体经济达到470万元。全乡共有团支部14个,团员392人,组织格局创新后增加编制外副书记四人,团委委员三人。
二、坚持党建带团建,夯实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一)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一是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做好青少年思想引导工作。以“民族团结教育月”为契机,围绕“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观”教育,开展了选树民族团结好少年,进一步营造了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加强青年骨干的教育培养工程,深入开展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教育活动,积极引导
各团支部深刻理解、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近期乡团委组织各村团支部书记学习了自治区团委开展的“走进青年”形势政策宣讲活动,使他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新疆“三史”、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利民惠民政策等内容,为教育和引导我乡广大青年实现新疆两大历史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利用“五〃四”、“六〃一”、“七〃一”等节庆日,深入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民族团结教育面对面宣讲”、“热爱伟大祖国,建设为好家园”红歌传唱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分清是非、明辨美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感恩伟大祖国。全年共开展各类大型主题实践活动14场次,受教育团员青年达2000余人。
(三)完善青少年教育网络,净化青少年成长成才社会环境。以法制六进为契机,由团委牵头,组织3名法制副校长深入校园,为中小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宣讲及教育,让青少年学生从小拥有良好的法制观念。
二、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大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发挥青年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大发展。一是通过开展青年就业创业事迹报告会、成功人士与青年面对面宣讲等活动,用身边可见、可学的典型教育、引导、感召广青年投身社会发展大潮,自主择业、勇于创业,实现自身价值。二是把促进青年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青年动
员力较强的优势,加大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服务力度,通过对三道沟村邵成贵和河西村刘书祥等青年致富能手在创业致富过程中总结的经验进行学习和交流。将他们树立成为大泉乡青年人创业致富的典范,激励更多的青年人自主创业,推动大泉经济快速发展。
(二)开展感恩教育,打造志愿服务精品。十月份,在第二个敬老月之际,乡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青年突击队总共70余人,为敬老院的老人表演文艺节目,陪老人谈心聊天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努力探索服务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着力构建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新机制。
三、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
(一)组织模式上有了新的创新。通过采取编制内外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传统组织格局,灵活设置岗位;一是选拔对象创新。着眼于有利于组织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原则,扩大选拔范围,除针对机关行政事业单位附合条件青年外,面向青年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村青年积极分子、青年志愿者等公开选拔;二是选拔方式创新。保证选举方法、选配人数和班子结构的合理性。
(二)基层团组织力量进一步加强。通过对编外团委副书记的公开选拔,让一些政治立场坚定、工作能力较强、热衷于团的工作、能带动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优秀青年走上团的领导岗位,不仅为培养优秀青年提供平台,同时拓宽了我乡团组织联系青年和整合资源的渠道。进一步改善了团干部队伍的结构,提高了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我乡团组织的活力,形成有人干事、愿意干事、能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大泉乡团委班子现有委员9名,其中:团委书记由党委委员
兼任,有专职团委副书记一名,编外副书记4名。
(三)激发了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结合开展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在团员青年广泛参与下,充分调动了团干部投身团的工作、服务青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使更多青年对共青团的知识、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加深了解,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增强,达到选拔、促进、培养团干部的统一结合,成为激发我乡团组织活力的重要手段,大幅增强团组织的整体战斗力。
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乡共青团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教育工作手段滞后,部分团员先进性意识不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待加强和改进;二是团的各项事业发展不平衡,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村级团组织战斗力不强;三是团员发展进度缓慢、团青比例较低;五是农村团员流动频繁,流动团员管理的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六是团组织工作开展经费短缺,制约团干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五、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
(一)抓好一批共青团示范品牌。我们要抓住“青年岗位致富能手”等团建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发挥组织优势,着力培养优质的种养殖基地和青年绿色科技示范基地,打造农村团建工作新品牌。
(二)、抓好青年劳务输出工作。继续把劳务输出工作当作一项农村青年创业工程来抓。要打破“就农民发展农业、就农业发展农村”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工带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共同发展”的理念,引导青年“走出去就业,回家乡创业”,积极探索共青团劳务输出新模式,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继续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以党建带团建为保障,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扩大团组织覆盖面为目标,重点推进村队团组织阵地建设力度,着力探索与社会发展和青年变化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把更多的青年凝聚在团的周围。继续加强团干部队伍和团员青年队伍建设,加大政治、业务培训力度,提高素质,提升工作热情,确保工作质量,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老沙湾司法所工作汇报材料 篇8
——沙湾一中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沙湾一中现有两个高中校区,在校生7000余名,其中住校生近5400人,是全疆高中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近年来,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县关工委、团县委的重视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县委、政府领导和社会的赞扬。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现将我校关心下一代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作以介绍。
一、健全机构,落实责任,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证
1、学校党总支、校委会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并建立充实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解决了关工办开展各项活动所需经费,做到了人员、经费、场地“三落实”,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2、按照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部署,为确保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关工委在工作中做到“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确定了由主管德育的任黎星分管,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二是人员到位,选用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并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三是硬件到位,学校建有学生图书室、阅览室、室内乒乓球训练室、室内体育竞技训练室,以及美术、书法、舞蹈、声乐、管乐训练室,面向学生全天开放。
二、采取各种形式,齐抓共管,开创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
近年来,学校关工委以组织建设为载体,面向广大青少年,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科普教育,组织青少年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不断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呵护。立足校情,谋划关心下一代工作支撑点
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学校认真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实际问题,围绕培养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切实做到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从加强师德建设入手,切实做到教书育人;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切实做到环境育人;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切实做到管理育人;从开展系统的德育教育活动入手,切实做到活动育人,“四育人”活动的扎实开展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以人为本,找准关心下一代工作切入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学校在力求找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切入点,做到了“五个结合”。
(一)环境育人与课堂育人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要使学生在沙湾一中健康成长,首先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物质设施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使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近几年,学校积极筹措教育资金,先后建设了三栋教学楼,两栋实验楼,六栋学生公寓楼,一个塑胶田径运动场,一栋餐厅、艺体综合楼,使校园楼房林立,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在育人氛围的营造上,力求增强人文性,体现时代感。“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理想信念、道德文明、榜样丰碑、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感恩教育等多项内容,成为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的主要场所。
(二)自律教育与管理育人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针对高中普及后生源剧增的实际,学校不断加强养成教育,让学生懂得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一是围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二是充分发挥学生会和自律委员会等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作用,每年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三是在自主学习、自律教育中大力推行在本校开办的自治区高中汉语“宏志班”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四是为每位学生建立诚信档案,教育学生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五是设立校园文 明岗,由各年级各班轮流值周,保持校园整洁,制止不文明行为。
(三)素质教育与活动育人相结合,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和全面发展
在发掘校园文化中,我们倡导让学生唱主角。学校每年都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中学生辩论赛等文体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每学期开展宿舍形象设计大赛,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把每年11月定为读书月,扎实开展“四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做一本读书笔记、写一篇读书心得、举办一次征文比赛,加快了书香校园建设。
学校从素质教育入手,注重活动实效性。开设了合唱队、管乐队、美术班、篮球班、跆拳道班,组建了合唱团、管乐团、舞蹈队、电声乐队等多种兴趣小组,同时选拔优秀人才积极参加全国中学生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电视模特大奖赛、自治区中学生跆拳道比赛、健美操、街舞和啦啦操比赛、篮球、田径等比赛,每年都有30余人次获得自治区一等奖,10余人次获得全国一等奖。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榜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学校从2002年起先后引进了2名心理学专业教师,深入开展“五个一”工程,即每周开设一节心理辅导课、每月举办一次心理讲座,每学期开展一次心理调查、每个年级配备一名心理学专业教师、每班征订一份心理健康刊物,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在了全疆的前列。2006年12月,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学校十分注重挖掘学生典型,通过学生典型的树立,培养学生的争先意识,教会学生学会拼搏。学校定期邀请优秀校友来校现身说法,举办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激励学生朝着理想迈进;每学期都开展“校园十星”评选活动;每年拿出20万元奖励优秀学生,激发了学生的争优创先意识。
(五)感恩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回报社会关爱他人 父母靠种地供子女上学不容易。学校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教会学生回报社会。将每年9月定为感恩教育月,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读一本感恩的书、写一封感恩的信、学唱一首感恩的歌、算一笔感恩的帐、讲一个感恩的故事等。目前,学校的感恩教育 成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亮点。
用心付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立足点
关注贫困生、关爱女生、关注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是我们一直努力做到的。在关心住校生的生活方面,学校坚持自办食堂,改善学生伙食。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保证饭价不涨、份量不减、质量不变,让学生吃得实惠,安心学习;采取午间静校管理,保证每天一小时的午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关心贫困学生方面,学校做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承诺,从2000年起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筹资 21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000多人次;学校成立了贫困生资助办公室,建立了贫困生帮扶长效机制,并设立“爱心屋”,延伸了贫困生资助的广度和深度。在关心女生的健康成长方面,组织成立关爱女生工作委员会,把握女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女生存在的阶段性、倾向性问题,促进了女生的健康成长。
2005年,学校首批进入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行列,2005年10月被评为自治区级德育示范学校,2007年9月,学校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3月被自治区文明委授予“自治区最佳文明单位”,2009年1月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4月,被自治区文明委授予“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3月,被自治区教育工会授予“自治区教科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4月,被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5月,被塔城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塔城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塔城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11月,被授予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心理教育示范学校”(2012-2015);11月,被自治区公安厅、自治区教育厅授予“自治区消防安全示范学校”。
撒营盘司法所调研汇报材料 篇9
一、基本情况
撒营盘镇地处禄劝县中部,辖19个行政村,2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万人,辖区面积254平方公里,是全市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撒营盘司法所成立于1994年,现有人员2名,其中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1名。撒营盘司法所在局党组和镇委、镇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于2006年建设了一栋26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目前司法所各项硬件设施齐全,配备了车辆和电脑,改善了工作环境。司法所担负着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置、法律援助、普法和依法治镇等重要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司法所在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按照整体部署,司法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工作中去,主动承担中心的日常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二是司法所作为乡镇基层政法单位,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加大矛盾排查力度,及时化解纠纷;加强普法宣传力度,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探索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方法,为困难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二、矛盾纠纷排查和人民调解工作情况
撒营盘镇人口众多,环境复杂,矛盾纠纷呈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趋势。为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我们在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十 1 一五”期间,镇、村、组三级调解组织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共排查调处民间纠纷1240件,调解成功1203件,其中化解疑难复杂纠纷42件,调解成功率达97%;共防止群体性上访 26件,防止群体性械斗21件,防止“民”转“刑”18件。主要做法是:
(一)、巩固、健全、发展多种形式的人民调解组织
1、规范调解组织。进一步健全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吸收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综合运用法律,运用教育、行政、经济等手段处理民事纠纷。同时,各村设调委会,组设立调解小组,形成了以自然村调解小组为基础的“三级调解网络”格局,并配备了兼职调解工作人员,全镇现有调解员377人,其中镇级2人,村级95人,村小组278人;共有调委会20个,其中镇调委会1个,村级调委会19个。进一步建立了规范化村级调解室,全镇规范化村级调解室实现了全覆盖。
2、加快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建设步伐。在健全村级人民调解的组织网络,以三级调解网络为主线,推进镇属事业单位及企业等调解组织建设,初步在全镇建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络。
3、健全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同时继续健全和落实各项工作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责任,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领导机制、预防机制、2 联动机制、排查调处机制、分析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高效有效运作。
(二)、切实加强培训指导工作,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素质
人民调解员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公道正派,热心民调工作,能够联系群众,并且应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为此,我镇认真落实培训工作。按照调委会工作范围的特点和要求,明确调解员必须具备的法律水平和文化程度,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综合素质,不断优化人民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和队伍结构。同时,我镇在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确保司法所充分发挥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作用,促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健康发展。五年来,共举办5期培训班,培训调解员420人次。
三、规范人民调委会的工作
撒营盘镇结合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规范人民调解业务建设。一是从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工作纪律入手,增强人民调解程序的公正性,提高调委会的工作水平和社会公信力。二是严格遵循调解工作三项基本原则,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及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 3 院起诉。三是认真做好受理登记,制作笔录,及时制作调解协议,积极开展个案回访,督促当事人各方自觉履行协议。
(四)、不断地开展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健全防范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排查经常化。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民间纠纷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民间纠纷的主体由村民与村民转化为村民与经济组织,与基层干部,与基层政府及管理部门;民间纠纷的内容由婚姻、家庭、邻里、继承、赡养等简单的涉及人身利益,财产利益方面的纠纷,发展为经济合同纠纷、干群关系纠纷、企业拖欠职工工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拆迁征地纠纷等。民间纠纷的表现形式由当事人之间,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家族之间转向群众与集体,与经济组织,与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纠纷。因此,我镇根据民间纠纷的新情况、新特点,针对突出的难点、热点纠纷和敏感问题,大力开展矛盾纠纷的集中排查调处活动,每一季度开展一次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及时发现新问题、新矛盾,掌握新情况,预见新发展,解决新问题,防止矛盾激化,防止群体性上访。同时,在广泛、深入、经常性开展民间纠纷大排查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矛盾产生规律,科学地划分矛盾纠纷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化解矛盾,把大量的民间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了发现的早,化解的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目 4 标。进一步实现了“一般纠纷不出村,重大矛盾不出镇”的工作目标。2012年上半年,撒营盘司法所共调处重大矛盾纠纷10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达90%;共防止群体性上访5件,防止群众群体性械斗3件,有力地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目标。
2012
【老沙湾司法所工作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老沙湾镇中心学校学校慢性病防治实施方案09-14
司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范文07-27
基层司法所建设汇报材料07-31
沙湾一中2013年新生军训工作总结09-02
所创建“五好”司法所汇报材料06-20
新疆沙湾08-24
新疆沙湾县10-21
沙湾镇林斜村生态村建设工作总结06-19
溪口司法所工作汇报11-11
常太司法所创建“十佳司法所”工作汇报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