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2024-09-22

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通用8篇)

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篇1

桑蚕基地建设项目

建议书

郧县茧丝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三年五月

30000亩蚕桑基地建设项目

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

30000亩蚕桑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及意义

郧县地处秦巴山区,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地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丹江水库的核心水源区,具有发展蚕桑产业最适宜和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是蚕桑生产最适宜区。同时,郧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郧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人力资源丰富,蚕桑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发展桑蚕产业对促进本地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郧县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依据在于:①郧县是一个山区贫困农业县,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效益普遍较低,致力发展低耗高效型商品化农业生产,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②郧县地理地质条件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势在必行。③郧县产业结构单一,系统功能脆弱。调整经济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2、是全县蚕桑业发展的需要。国家“东桑西移”工程和秦巴片区扶贫开发等政策的支持,为我们建设绿色经济强

县提供机遇。但目前我们的蚕桑产业化程度较低,技术比较落后,茧产品产、质量还不稳定,本项目实施,将为提高农户生产管理技术水平提供培训基地,为新技术试验研究提供基础保障,为蚕桑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供示范。

3、是生态保护和绿化、美化的需要。桑树属于阔叶多年生乔木,具有根系发达、耐旱、耐贫瘠、发芽早等特点,是“退耕还林”的优良树种。在郧县目前推广的湖桑品种不仅可在好田好地生长良好,而且在坡耕地种植也有较高的产叶量,既可以采叶养蚕又可以防灾抗涝。可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与其它农经作物相比,桑蚕业在整个农产品中经济比较效益明显,收益较高,是一般农经作物的2倍以上。当项目建设完成后,全县将有10万亩桑园履盖在丹江口库区内,不仅美化、绿化了家园,而且对郧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项目建设区域

城关、刘洞、白浪、胡家营、鲍峡五个乡镇

四、建设目标

(一)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目标

蚕桑生产是一个传统而又新兴的产业。郧县的桑蚕产业由于现有规模小,经济条件限制,新技术推广难度大,致使生产水平长期徘徊不前,难以提高,产品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较差,迫切需要建立标准化桑园。该项

目的实施将有力促进后续加工,延伸桑蚕产业链条,推动整个蚕桑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二)带动农民目标

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每个养蚕专业村培训50名养蚕科技带头人;户户1名养蚕明白人;养蚕农户人均增收300元。

五、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规模

新植优质高产桑园30000亩

(二)建设内容

2013年---2015年:每年分别完成栽桑10000亩,开展种植农户培训1.1万人次;建小蚕共育室100间(4000平方米),养蚕大棚10万平方米,养蚕用房2.8万平方米。

(三)项目建设起止年限

2013年---2015年

(四)项目建设计划与进度

2013年1月~5月完成项目前期规划;

2013年6月~10月完成桑蚕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3年11月~2015年底完成栽桑30000亩,开展种植农户培训3.25万人次;建成小蚕共育室300间(12000平方米),养蚕大棚30万平方米,养蚕用房8.4万平方米。

六、总投资及协作需求

(一)项目投资总规模

以2012郧县相关物资市场价格及工时费为标准,参考国家以工代赈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生态建设项目等进行30000亩桑园建设投资预算,物价波动费不计入投资概算。

项目计划总投资11889万元,县内及栽植农户自筹7159万元,银行贷款3500万元,请求对口协作部门扶持解决1230万元。

(二)项目协作需求

需对口协作部门扶持资金1230万元。主要用于以下项目:

1、种苗款补贴:1350万元×60%=810万元;

2、培训费:45万元;

5、购买养蚕15000套用具补贴:750×50%=375万元。

七、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达到生产设计能力后,30000亩桑园年产鲜茧3600吨,桑柴3万吨,蚕沙0.7万吨。按鲜茧40000元/吨,桑柴及蚕沙300元/吨计算,年总产值1551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9306万元,年纯收益6204万元。通过丝、绸、服装、袋料香菇、蚕沙养鱼等循环利用和后道深加工,工业产值可达

15000万元以上,项目综合经济效益可达2.4亿元。

(二)社会效益

1、项目实施将进一步加快我县蚕桑生产的产业化发展进程,推动蚕桑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项目实施可带动蚕区15000户农户参与种桑养蚕,增加工业与服务业社会就业30000人以上,并使项目区老人与弱势人群参与养蚕,得到锻炼和培训,科技文化素质和商品意识普遍提高,人均增收300元。

(三)生态效益

1、可提高植被覆盖率,起到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每亩桑园年修剪桑枝1吨作为燃料替代薪柴,可有效减少对天然林的砍伐。

2、项目建设,将推动蚕桑等林木生态产业的发展,对丹江口库区生态建设与保护产生积极作用。

八、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 郧县茧丝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 系 人:鲍喜惠(电话:0719—7226456;手机:***)

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篇2

“十一五”以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我省蚕桑产业在各级蚕业部门和行业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战胜了特大地震、特大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影响, 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推进, 多元化开发取得初步成效, 全省蚕桑产业保持稳定发展。2010年, 全省桑园面积达到12万hm2, 发放蚕种205万盒, 蚕茧单产达到34kg/盒, 蚕茧产量达到7.1万t, 全省共生产一代杂交蚕种182万盒, 供需基本平衡, 蚕种质量稳定。

1.1 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亟待提高

2010年全省蚕桑产业产值达40亿元, 比上年净增6.8亿元, 增长20.5%, 全省农业人口人均增收7.11元, 养蚕农户户均增收680元。凉山州蚕茧生产实现农民人均增收30元, 宜宾市、南充市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元以上, 蚕桑产业为全省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以蚕茧生产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 以对外贸易为主的经营方向, 缺少国内市场开发和高端产品拉动消费的行业现状, 使蚕桑产业一直与国际茧丝市场保持着极高的关联度, 数量的增减、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变化, 都会引起国际茧丝市场剧烈变化和价格大幅波动, 带动蚕茧价格大起大落, 农民收入不稳定, 制约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单一的产业结构没有调整, 抵御市场风险的经营机制没有建立, 影响地方政府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1.2 产业大省的地位突出, 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亟待加强

2010年, 全省生产一代杂交蚕种182万盒, 居全国第二位;桑园面积12万hm2, 居全国第二位;蚕茧产量7.1万t, 居全国第三位;生产白厂丝2.8万t, 居全国第一位, 出口创汇2.76亿美元, 出口创汇居全国第五位, 产业大省地位突出。但就全省整体而言, 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2010年, 全省年产茧上500t的仅有37个县, 占养蚕县总量的三分之一, 分散的产业格局没有改变。全省养蚕农户户均桑园面积不足667m2, 户均养蚕1.7盒, 户均蚕茧收入不足2000元, 户营规模较小现状没有改变。蚕桑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没有根本改变, 特别是不均衡用工和养蚕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蚕种繁育设施设备陈旧落后, 生产布局不尽合理, 抵御疫病的风险能力弱。织绸、印染、服装等后续加工能力不强, 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弱。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但技术成果的应用能力亟待提升

近年来, 总结推广的一系列关键技术, 以及省、市 (州) 发布的20多个蚕桑地方标准, 对提升我省蚕桑生产技术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公益性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建立,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部分地方技术服务甚至出现“线断网破”, 导致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难以推广。由于户营规模较小, 养蚕队伍不断老化和减少, 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 为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带来了更大困难。

1.4 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但产品结构单一的现状亟待改变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成果表明, 蚕桑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巨大潜力。以每667m2桑园年产干物质计算, 桑叶、桑枝条占64%, 蚕沙占22%, 蚕丝和蚕蛹各占3%, 其他占8%。目前利用的主要产品蚕丝仅占总量的3%左右。把蚕桑物质作为生物资源, 进行资源和效益最优化利用, 充分挖掘蚕桑的物质潜能和生物潜能, 可以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近年来, 我省在蚕桑资源综合开发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德昌县大力发展果桑, 每667m2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 并带动了桑椹加工产业的发展。阆中蚕种场开发的桑椹保健醋、桑圣红酒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1.5 市场化体制初步建立, 但产业化经营机制亟待完善

目前全省有89家缫丝企业, 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 市县级龙头企业有近40家, 共建立各类蚕桑专业合作组织232个, 有3家省级示范合作社。通过多年探索, “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初步形成, 涌现出了宁南南丝路、高县立华、珙县智溢、自贡荣成、绵阳天虹、武胜安泰等一批带动能力强和带动实效显著的龙头企业, 发展了一批如南部县兴盛、井研县丝源、邛崃市龙盛、宜宾临港南丝路等联结机制好的蚕桑专业合作社。但从全省总体看, 龙头企业发展不平衡, 实力差距大, 带动能力和带动实效还不适应持续增加蚕农收入和推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很多企业只有收购加工蚕茧的功能, 完全放弃产业延伸和对农业基础的投入。合作社发展程度不高, 更多的是挂牌合作社, 管理不规范, 没有发挥服务带动作用。

2 建设现代蚕桑产业基地重要性

2.1 建设现代蚕桑产业基地是发展现代农业具体实践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 不断引进新的生产要素, 用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和现代物质装备条件武装的新型农业形态。省政府认真审视省情, 提出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基地是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抓手和载体, 出台《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 (川府发[2009]21号) , 充分体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蚕桑产业作为我省十大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之一, 建设现代蚕桑产业基地, 是顺应农业发展要求,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2.1.1 区域布局优化。

突出重点区域, 优化产业布局, 突出区域特色, 引导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 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和若干产业集中发展区。

2.1.2 集中连片发展。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 集中成片规划、连片建设。

2.1.3 基础设施完善。

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完善基地路网、供电网络, 实现田成方、土成型, 田网、水网、路网、电网配套。

2.1.4 统一标准生产。

建立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病虫防治、加工、储运、销售为一体的产业标准体系。

2.1.5 强化科技支撑。

开展新品种引进和品种改良, 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形成省、县、基地三级协调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强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积极开展农民培训。

2.1.6 推进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联结的利益分配机制。

2.2 建设现代蚕桑产业基地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 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作为传统产业, 提升蚕桑产业的竞争力, 提高综合效益,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对于产业的生存发展尤为重要。

面对新的农业农村形势, 蚕桑产业的发展, 必须要解决集约化经营问题, 让务农人员可以把蚕桑产业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必须要解决省力化问题, 让务农人员克服繁琐劳动带来的烦恼;必须要解决比较效益问题, 让蚕桑产业在新农村有发展的空间。建设现代蚕桑产业基地, 实现集中、规模化发展, 集约化经营,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延伸产业链, 建立助农增收的长效机制, 开展蚕桑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土地立体开发, 提高土地产出率和产品优质率, 提高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 才能增强产业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作为全国蚕桑产业大省, 加快建设现代蚕桑产业基地, 提高蚕桑产业现代化水平, 才能巩固全国行业排头兵的地位。

3 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

3.1 发展思路

根据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011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蚕桑产业发展思路是, 坚持把提高蚕桑产业综合效益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 以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为中心, 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重点, 以科技为支撑, 以法规为保障,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 实现由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的跨越。

3.2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总体要求是, 在发展方式上推进三个转变, 即产业布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 户营规模由零星向适度规模转变, 生产模式由单一蚕业向立体农业转变;在技术应用上实现三个突破, 即优良化品种布局取得突破、省力化技术推广取得突破、多元化产品开发取得突破;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三个创新, 即创新发展投入机制,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桑园土地流转机制;在发展保障上健全三个体系, 即良种繁育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市场监管体系。

发展目标是:2011年, 全省桑园面积12万hm2, 养蚕210万盒, 产茧7.5万t, 蚕桑综合产值达到45亿元, 建设15个667hm2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到“十二五”末, 全省桑园达到13.3万hm2, 形成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产业带, 养蚕300万盒, 蚕茧10.5万t, 蚕桑综合产值80亿元, 完成50个667hm2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任务, 蚕茧产量进入全国前二位, 蚕桑产业水平显著提高。

3.3 工作重点

3.3.1 强力推进蚕桑产业带建设。

打破区域界限, 整合优势资源, 连片规划, 集中发展, 重点规划建设以冕宁、西昌、德昌、普格、宁南、会东、盐边等为核心的3.3万hm2攀西产业带, 以高县、珙县、兴文、荣县、井研等为核心的3.3万hm2川南产业带, 以武胜、嘉陵、西充、南部、阆中、仪陇、金堂、中江、乐至、三台、涪城、游仙等为核心的6.6万hm2川中北产业带。进一步引导全省蚕桑生产向优势产区聚集, 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规模大、品质优、桑园连片成带的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县。着力扩大户营规模, 重点培植一批“户有0.33hm2桑、养蚕20盒、收入5万元”的适度规模蚕桑专业户。支持发展精深加工, 建设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收烘、缫丝、织绸、服装等茧丝绸加工企业和营销企业, 发展蚕丝产业集群, 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 增强对蚕桑产业的支撑能力。

3.3.2 着力建设高效生态蚕桑基地。

一方面, 要按照发展高效立体蚕业、实现粮经协调发展的要求, 创新基地建设理念, 选择区位优势明显、立地条件好、发展有基础的区域连片建设基地, 建设排灌设施, 完善作业道路, 做到能灌、能排, 旱涝保收, 适于机械化操作, 合理选择栽培模式, 选择良桑品种, 建成“667m2养4盒蚕, 年产150kg茧、年收500kg粮, 开发桑资源、收入上万元”的高效蚕桑基地。另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桑树的生态功能, 在农村房前屋后、路边、田边、地边, 发展“四边桑”, 在荒坡荒山, 退耕还林区域, 以及江河消没区域、石漠化区域大力栽植“绿化桑”, 在沙化区域发展“沙漠桑”, 巩固桑树基础。

3.3.3 努力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

推进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广优质高效蚕桑品种, 尤其是适宜于省力化技术的强健性品种。研究和推广省力化养蚕和桑园管理技术和工具, 切实减轻劳动强度。推进桑果资源开发利用, 拓展鲜销市场, 完善桑果深加工体系。推进桑叶资源开发利用, 建立以养蚕为主, 畜用、药用、蛋白粉生产等多用途加工体系。推进桑枝的开发应用, 做大桑枝食用菌产业、桑枝木地板产业等。大力发展“桑—经”、“桑—粮”、“桑—禽”、“桑—草—牧”桑园立体复合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和拓展资源充分利用的“桑、蚕、粪、沼、菜”等种养加循环蚕业模式。积极探索蚕桑文化资源和观光蚕业开发。通过构建以蚕茧生产为主体, 桑果、桑叶、桑枝等桑产品生产开发为补充的新型产业体系, 大幅度增加蚕桑综合效益, 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3.4 强化技术集成与服务。

建设50个667hm2现代蚕桑产业基地, 开展产、加、销等各环节的技术集成配套示范。建立以蚕业部门为主导, 乡镇蚕桑技术员为网路, 共育户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配套的服务体系, 创新推广服务方式和手段, 提高科技服务到位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土地生产效率。成立四川省蚕桑技术应急服务专家组, 通过网络和现场指导等形式, 开展技术的集成组装和推广, 开展蚕桑生产技术咨询、病虫害诊断与防控等应急性技术服务。大力提升劳动者智能化水平, 以新型农民培训为重点, 广泛开展产业技术、专业化服务、产品加工培训,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产业农民。

3.3.5 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建立以直属蚕种场为核心的省级桑蚕新品种研发繁育基地, 以县级蚕种场为骨干的蚕种繁育基地,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 进一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建立稳定安全原蚕基地, 提高蚕种生产水平和质量。在产业发展核心区建设与基地发展相适应的小蚕和桑树种苗繁育场, 形成省直属场、县级蚕种场、基地繁育场三级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以省蚕种质检站为中心, 片区质检站为基础的蚕种检验检疫体系建设, 完善检验设备,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检验手段, 确保蚕种质量安全。

3.3.6 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

大力扶持和培育一批产业链长、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鼓励开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 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 以《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颁布实施为契机, 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分类指导的原则, 主动与相关部门及组织联合协作, 引导蚕桑专业合作社有序发展。选择一批运作规范、实力较强、产业优势突出的蚕桑专业合作社重点培育, 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 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高、民主管理好的蚕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协调作用, 通过代管、租赁等方式流转桑园, 积极探索推广土地有偿转让、转包、互换、股份合作等有效流转方式, 引导蚕农扩大户营规模。

4 落实措施推动现代蚕桑产业发展

4.1 争取党政支持

四川自然资源丰富, 适合多种产业发展, 蚕桑如何在产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需要我们既要做出样子, 体现产业助农增收的成效, 又要积极争取支持做大规模。各级业务部门要打破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传统思维, 将产业发展融入地方党委政府要抓的大事、要事之中, 主动对接工作, 主动有为。建设50个667hm2现代蚕桑产业基地的任务已分解下达各地, 各级蚕业主管部门要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 认真做好规划, 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社。各级政府要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建立政策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部门和广大农民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

4.2 加强力量整合

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参与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全行业都要在发展理念上从重视工业向重视农业转变, 形成关心农业、支持农业的良好氛围。鼓励蚕种场发挥技术资源优势, 以原蚕基地建设为载体, 与现代蚕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推广“种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重视发挥基层农技干部的作用, 支持其领办蚕桑合作社。利用“东桑西移”的有利时机, 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加工企业在我省发展, 利用其技术、管理、信息等优势, 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持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的联系, 开展联合攻关, 攻克制约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促进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4.3 严格依法行政

强化对蚕种生产、供应许可证持证单位的监管, 严格依法行政, 坚决制止违法行为, 严厉打击损害蚕农利益的行为。进一步完善蚕种生产、供应许可管理办法, 淘汰落后的蚕种产能, 强化从业单位依法从业意识、强化为农服务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蚕业协会作用, 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规范会员行为, 协调会员关系, 建立完善自律机制, 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从业行为,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促进四川蚕业健康有序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

4.4 加大投入力度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责任主体是地方党委、政府。按照省政府要求, 各级政府要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放到重要位置,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坚持项目资金渠道、性质、用途不变的原则, 整合涉农基础建设资金和资源, 打捆用于基地建设。积极争取财政、科技、林业等部门的支持, 力争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科技推广等项目上给予支持。地方财政要设立蚕桑产业基地建设专项, 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参股、担保、以奖代补等手段, 引导龙头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基地建设。

摘要:主要分析了四川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研究新形势下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蚕桑产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的办法和措施。

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篇3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都是国家赋予上海的重大战略使命。现阶段要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自联动”,将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规则的制度创新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创新紧密结合,形成叠加效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开放式创新水平。

1、加强物理空间和张江“双自”效应联动。首先,在张江核心园、金桥园、陆家嘴等自贸试验区扩区后与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叠加部分,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双自”双向直接联动,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直接带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以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需求进一步深化自贸区改革。其次,要实现“双自”覆盖区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优势以及创新成果在全市无缝对接,直接复制推广,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从跟随真正迈向引领。全市科技创新中难以突破的创新需求也可以通过“双自”叠加区的先行先试来进行探索。

2、依托自贸试验区促进跨境研发发展。利用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制度,加快推进跨境研发便利化。一方面要促进研发要素通关便利化。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先进区、后报关”等海关监管制度、“动植物进境负面清单审批管理”等检验检疫创新举措的作用,节省通关时间、提升通关效率,推动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所需的进口设备设施、原材料、动植物标本等能更快更便捷地进入实验室,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研发活动,提升企业研发外包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推动企业保税研发。利用自贸试验区保税研发政策,对区内研发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货物予以免税,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3、依托自贸试验区促进创新资本跨境流动。利用自贸试验区投资便利化制度,推动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化。一方面,鼓励并购国外优质科技企业。把握自贸试验区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机遇,简化跨境并购审批流程,推动上海企业开展对国外优质科技企业并购,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级。另一方面,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利用自贸试验区允许境外人民币借款等政策,鼓励科技企业境外融资,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破除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瓶颈。

4、依托自贸试验区促进外资的技术溢出。自贸试验区在2013年推出23项服务业开放措施的基础上,2014年又推出31条开放措施,把开放措施从服务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到制造业领域,其中包括汽车电子、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研发设计方面的对外开放。这些开放措施有利于引进高新技术领域的外资,促进外资的技术溢出和技术扩散。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有序选择高新技术行业对外资开放,利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加快培育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5、依托自贸试验区破除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瓶颈。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一方面,可在自贸试验区破除制约“四新”产业发展的制度瓶颈。“四新”产业属于新生事物,经常无法在传统产业中找到对应的同类项,可能束缚“四新”企业的快速发展。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依托“双自”创新平台,探索业态创新、高科技产业化等更为“宽容”的创新创业环境。如可落实推进生物制药CMO代工试点、扩大集成电路保税监管试点等。另一方面,可依托自贸试验区破除国际化人才流动的制度瓶颈。利用自贸试验区的平台,积极探索建立国际人才流动的便利化措施,比如绿卡制度、技术移民、国际人才税收制度等,吸引更多的国际优秀人才在上海发展,真正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人才集聚的高地。

完善科技创新基地管理体制机制

6、进一步完善张江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和各分园管委会的职能,形成既能举全市之力、整合全市资源,又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高效管理体制。加强张江高新区管委会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职能,加强对各分园及其园中园的考核评价和择优劣汰机制。

7、推进张江高新区分园管理机构的实体化建设。推广闵行、普陀、长宁等区将园区管理机构(管委会)编制单列,赋予其管理职能的做法,作为园区的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接受各区县政府委托,承担各园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管理服务职能,在推进各园区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厘清政府与园区开发建设主体的职能,将各分园的园中园委托企业管理运营,减少干预、激发活力。

8、进一步深化园区运营主体的体制改革。结合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股权激励,选择条件成熟的园中园开展试点:一是调整考核机制。对政府设立的园区国资运营平台公司,改变以往以地区产出和公司盈利为主导的国资保值增值考核,将构建和运营园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等功能性建设指标,纳入考核范围,推进其由管理型公司向功能性公司转型。二是优化治理结构。对投资并管理运营园区的国有企业及下属全资子公司,推进其吸收社会资本,转制为混合经济实体,加速推进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进程,增强内在活力。

9、鼓励民营企业开发建设园区。支持区县和园区对尚未开发的地块,建立社会化运作模式,采取PPP(公私合营)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民营投资主体建设园区。同时,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民营企业建设园区的引导基金,建立“园区+基金”和“基地+基金”的引导机制,形成以民企或民企控股混合实体为主投资建设并管理运营,引导园区健康发展。

10、在科技创新中心全面实现“三张清单”。建议在张江高新区内全面实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同时,在科技创新基地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加快转变事前监管模式,促进创新资源自由流动,构建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政府除了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外包等项目申请的初审权下放外,进一步将更多的行政审批职能直接下放到科技创新基地或高科技园区,以减少审批流程,实现由“管”到“放”,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完善科技创新基地人才政策

11、依托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开发区等园区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在绿卡审批、技术移民和国际化人才的个人用品税收、海关通关、返程投资、外汇结汇等方面加以突破,积极争取人才服务培训机构审批权下放、人才职称评定社会化、人才国际交流便利化、人才投资便利化等国家政策支持,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按照国际惯例来管理人才。

nlc202309031043

12、促进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人才高地。推动“校—区”联动,促进人才流动。借鉴硅谷和斯坦福大学等联动发展的经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到科技创新基地兼职兼薪或创办企业,允许高校、科研机构聘任企业高层次人才担任研究生导师。近期可鼓励张江高科技园区和上海科技大学联动发展,探索促进“校—区”联动发展的机制和举措,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极客空间、创客空间”。在张江、漕河泾等园区,通过设立专门的工作室和技术平台,鼓励相关企业或科研院所吸呐一批国内高层次“极客”、“创客”。

13、完善科技创新基地的人才“名利双收”政策。完善推广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股权激励“代持股”政策。对符合股权激励条件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股权认购、代持及股权取得阶段所产生的个人所得税代垫等资金支持,增强股权激励的可操作性。构建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人才奖励制度。扩大“人才”的定义范围,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方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以市场化的角度评选人才、尊重人才,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和激励人才。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在职称评定时,向科技创新基地的科技人才倾斜。创新人才奖励政策,对人才的奖励以创新成果和绩效为标准,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热情和活力。

推进科技创新基地重大项目建设

14、推进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国家科学中心是依托先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而建的、支持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综合性大型研究基地,对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推动高技术新兴产业发展作用突出。要以上海光源与国家蛋白质设施等大科学装置集群为基础,以生命、物质、能源和信息等为重点方向,以科学前沿探索、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和高端人才集聚培养为目标,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张江核心区的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15、推进科技创新基地的重大项目部署。围绕科技进步大方向、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部署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依托现有创新基地的科技和产业基础,重点实施人工智能、大健康产业、新能源、新材料、量子通讯、民用航空等一批科技创新攻关工程,加快培育国际领先地位、填补国内空白的一批新产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基地的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自主创新能力。

16、创新重大项目投融资机制。依托部分张江专项发展资金,通过PPP模式,联合社会资本,设立引导重大项目建设母基金。通过母基金吸引市场投资基金,撬动社会创投资本,打造形成“母基金”体系,参与重大项目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各阶段,扶持科技企业、新兴产业发展。

加快园区创新转型发展

17、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进一步明确各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影响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要加速处于价值链、技术链低端环节的产业向外转移,对于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土地产出效率低下的低效企业,鼓励促进企业盘活闲置资源,通过关停并转、产学研合作等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技术水平。

18、加快推进园区更新改造。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全市建设用地的用地“零增长”、“负增长”,要更加严格地控制新增资源利用,提高利用效率。要通过“腾笼换鸟”、“借笼养鸟”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闲置资源利用。加大闲置资源管理力度,属于依法可以认定的闲置资源要依法征收闲置资源费用直至收回土地;达不到法定标准但是资源确实存在闲置现象的,能够收购、置换的闲置资源要引进优质项目进行资源收购,企业合法拥有且不愿意转让的,可以通过企业持有资源、园区引进项目的“借笼养鸟”合作方式。

19、进一步完善土地政策。鼓励企业在二次开发中,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改建研发类建筑(产业园区类),将用地性质调整为科研用地(产业园区类),并可参照工业用地按规划增加容积率。在土地变性的“土地差价”方面,可对改建的租赁物业,免除变性补地价;对于拟出售物业,则按规定办理。在“两个不变”(土地使用权不变、工业用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存量闲置房产和土地资源,实施老厂房、老仓库、老大楼改造,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和能级。

完善科技创新基地服务体系

20、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力度。以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着眼点,不断丰富科技创新基地的科技金融资源,开发并汇聚各具特色的科技金融产品。要推动银行与园区的“银—区”联动,促进银行科技金融产品创新;要推动风险投资、天使投资、股权基金等社会资本、市场资本在科技创新基地集聚;要完善资本运作平台,进一步明确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与新三板的差异化定位,促进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发展,加快形成覆盖企业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21、整合完善孵化服务体系。整合全市科技创新基地的各类孵化器,统一标准、配置、后续服务,建立统一品牌的园区创新孵化平台,实现对制定统一的项目评估机制、统一的项目跟踪和服务机制、统一的项目毕业机制,最终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全覆盖”园区创新创业企业。

22、推进知识产权服务创新。以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国际技术转移转化功能集聚区等重点区域为载体,培育专业化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引进国际重要平台公司,推进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企业专利联盟建设,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基地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建立科技发明披露、专利估值设计、专利授权服务等全程服务模式。

优化科技创新基地发展环境

23、打造低成本创新创业环境。建设零成本创业载体。建议在科技创新基地划出小片区域,对划定区域内的创新孵化实行租金全免,实施五年零成本创业。同时,支持在区域内开展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制度、母基金、科技成果管理处置权下放等先行先试。促进资源低成本共享。加大力度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产业服务组织建设,构建有利于激活体制机制的平台桥梁。借鉴美国成本价使用实验室的经验做法,进一步降低实验室使用价格。

24、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交环境。积极引导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非正式交流平台,组织“创业者训练营”、构建产业图书馆,在科创企业集聚的区域引导设置专供业内人士交流的场所等,以促进网络内的企业、人才、资源的融合与协同创新。支持IC咖啡等产业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发展成为民间创业孵化器组织,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创业交流活动,吸引优秀人才交流、碰撞,激发创新热情,协助创意落地,扶持人才创新创业。

25、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的服务设施是吸引企业或者科技人员聚集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完善已有科技创新基地的城市服务功能,推进“科技园区”向“科技城”转变。要推动科技创新基地的城市功能提升,完善公共设施网络化布局,增加生活、商务商业、休闲娱乐的设施配套,创建户外空间,进一步提高城市配套水平,形成科技研发、科研交流、技术展示、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商业配套的复合功能。鼓励张江高科技园区等有条件的园区向“科技城”转型。

26、大力建设新型园区。围绕科技创新的需求,不断完善创新载体建设。建设“智慧园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融入智能化信息技术,提升智能管理、智能服务和智能办公水平,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建设“生态园区”、“低碳园区”。推进园区绿色节能建筑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企业绿色低碳意识,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鼓励科技创新基地“走出去”

27、鼓励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合作水平。鼓励科技创新基地瞄准国际一流科技园区标杆,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在园区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等多领域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山东潍坊硅谷创源孵化器做法,加快孵化器国际化进程,集聚国外人才、资本等科技创新资源,挖掘和培育可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项目,实现国外创新孵化和国内加速转化。

28、鼓励成熟科技园区“走出去”。针对当前科技创新基地土地空间资源紧缺情况,可总结借鉴漕河泾开发区走出去的经验,促进张江等成熟园区“走出去”。要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合作机制,探索产业配套、合作招商、园区共建、成果转化等等多种合作新模式,不断拓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发展空间。

(作者周效门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副处长,梁绍连为综合处博士)

千亩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篇4

项 目 单 位:邵武市拿口镇人民政府

承 办 单 位:邵武市拿口镇经联委

项目负责人:朱睦兵游冠群

联 系 电 话:0599-6711060***

0599- 67111***88

一、项目建设理由和基本条件:

枇杷具有适应性广、抗旱抗逆性强、生长快、管理简单、单位面积产量及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在低海拔山地、平缓坡地及房前屋后均可栽培。一般定植后,四年即可投产,五年后盛产,盛产期可达三十年以上。其果甜美,品质好,易于贮运,属上乘营养食品,国内、国外市场供不应求,是我国的重要出口产品。如能投资对枇杷进行大面积开发,形成规模性经营,必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地拿口镇位于邵武市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鹰厦铁路、316国道贯穿全境,是邵东地区主要物资集散地和经济、文化、商贸中心。1999年开始,通过引资从莆田引进一客商进行常太枇杷种植,并依托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技术,创建了常太枇杷种植试验基地。目前全镇常太枇杷种植面积1400余亩,品种以解放钟、早钟6号为主,果树长势喜人,部分已开始挂果。据技术人员几年来的跟踪观察,我镇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18.2摄氏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770毫米,主要集中在3 ~ 6月,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非常适应常太枇杷的生长,枇杷成熟期比莆田常太晚二十余天,恰好避开了大市场的冲击,弥补了市场无鲜枇杷的空缺,且无须保鲜,可直接上市,发展前景喜人。目前全镇可供种植枇杷的山地面积尚有2万余亩,该镇党委、政府已制定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决定将引种常太枇杷作为一个产业来进行扶持、培育。

二、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开发5000亩枇杷种植基地。

三、项目投资概算:

以亩种植枇杷40株,每株投产前成本45.6元计算,5000亩共需投入资金912万元人民币(约110万美元)。具体成本预算分析如下(以株为计算单位):

苗木6元

山地租金0.6元(亩年5元)

开垦、挖穴15元

肥料15元

工资7元

农药2元

合计45.6元

5000亩共需投入资金:45.6×40×5000 = 912万元。

四、项目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创办。

五、项目效益分析:

绿化苗木基地项目建议书 篇5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建议书

贵州云谷花舟园艺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一日

一、总论

1、项目名称:“云谷田园”—“月季•奇石•盆景”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

2、项目主管单位:凯里市舟溪镇人民政府

3、项目实施单位:贵州云谷花舟园艺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正报批)法人代表:李勇

4、项目性质:新建

5、建设地点:凯里市舟溪镇大中村

6、生产规模:建设用地200亩,每年培育6万株大花、丰花、藤本月季;1万株树桩月季、500株古桩月季;造型黑松300株、奇石盆景300盆

7、建设内容:土地整理,月季园120亩,黑松园50亩,水景园10亩,奇石园2亩,生态农业体验园20亩,产品展示厅2000平方米,水、电、观光园路基础设施等约8亩。

8、建设年限:建设期为一年。

9、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

(1)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

(2)资金筹措:实施单位自筹资金1500万元。

10、结论与建议:项目投资中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显著,年利润率为65%。实施单位有较强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此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周边农户增加 1

经济收入,能促使我镇旅游观光业和现代花卉种植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市场调查分析与需求预测

1、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凯里市的有关农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建设对发展舟溪镇特色产业,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安置劳动就业、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2、市场前景好、规模适度,技术成熟,符合环保要求。月季属于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是世界最主要的切花和盆花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著名花卉,素有“花中皇后”之称,深受人们喜爱。作为花木界的朝阳产业之一,月季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月季除了绿化和观赏以外,还有着巨大的附加经济价值(如:月季油、月季酒、月季菜系等)。如今月季生产,销售已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

3、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项目示范性强,周期短,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项目建成后,可带动项目区农民种植花卉苗木增收致富,对发展地区经济、增加就业、改善当地农民生活环境质量、解决市区居民休闲娱乐具有重要意义。

4、舟溪自然资源优越,光照良好,土层深厚肥沃,是栽植月季的理想场所,业主单位具有成熟的产品销售渠道、有较强的后续资金投入能力,地方政府也积极支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项目对农民增收作用明显

本项目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在租用农户土地的同时,采取聘用当地村民进园务工和回收农民种植的成品月季方式使其得到稳定的收入来源。

项目区涉及舟溪镇大中村受益农民近1000人,人均纯收入4000元,比原有收入高出1000元以上,因此,项目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四、就业带动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业主公司的花卉苗木观光基地可以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固定就业机会30个。通过产业化的运作,还可以促进运输、商业、包装、农家乐、园林工程施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就业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对园区产业空虚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生态效益显著

本项目建设目的旨在发展精品观赏花卉种植和奇石盆景制作,项目本身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土保持。同时还将有效带动周边村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村寨的周边环境美化。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产品,能够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城市绿化和提升地区生态环境品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带动和推广凯里“云谷田园”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花卉苗木种植也具有重要意义。

六、项目建设方案

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以保护现有土地资源为前提,以月季花卉景观造型为基础,以产品销售和居民休闲旅游为主导,以普及生态科学知识为主题,把园区建设成(基地+农户)集产、供、销、游、学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实体。实现公司和农户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科技素质不断提高的双赢局面。

2、建设期为一年,2014年为建设期,2015年开始为投产期。

3、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规模及构成:项目建设总面积200亩,其中核心区100亩,核心区拟建大花系月季园10亩,丰花系月季园10亩,藤本系月季园10亩,地被系月季园5亩,微型系月季园5亩,树桩月季园40亩,水景园10亩,古桩月季盆

景园4亩,黑松园3亩,产品陈列厅2000平方米,其他花卉种植区1.5亩。

月季精品示范园计划年生产出售商品月季3万株,商品树月季5000株;培育古桩月季500株,造型黑松300株和奇石盆景300盆,吸引旅游观光顾客10万人次。预计年产值达2000万元。

(2)基础设施建设:①种苗繁育与管护设备:育苗大棚5座(6*30m);500m2的简易房为管护站,作为工作人员的临时住所和其它物资的存放地方。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以项目实施单位现有的档案信息为基础,结合项目建设,购置两套计算机系统,建立一套生产管理监控系统,为项目组织实施提供全方位服务。③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如电力通讯、安全监控、观光园路、园林机械、水利灌溉等,根据现实需要适当配置。

(3)项目技术措施:基地选择在凯里市大中村荷花池周边,总面积200亩左右,项目建设所需的用地要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营养元素平衡,排水良好。公司已从中国著名的月季繁殖基地引进了优质种苗20000余株,现长势良好。

七、项目组织机构

1、经营管理形式:本项目由舟溪镇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指挥、调控,贵州云谷花舟园艺有限公司(正报批)负责实施建设。项目建成后,由贵州云谷花舟园艺有限公司(正报批)负责经营管理。

2、机构设置:本项目建成后,下设办公室、财务部、销售部、采购部、生产技术部等部门运作。

3、人员设置:本项目建成后,设总经理1名,负责全面经营管理工作,副经理2名,协助工作。下属各部门设主任各1名,员工若干名。

八、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包括项目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总计1500万元,其

中项目建设资金10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详见附表1)。

2、资金筹措:项目实施单位自筹投入资本金1000万元。

3、资金使用:计划项目建设投资1000万元,一年建成。流动资金500万元,投产后半年开始使用。

附表1:项目投资概算表

序号名称概算金额(万元)

一、场地费20

二、基础设施建设220

三、生产设施100

四、信息、技术、培训40

五、种苗购置和育苗设施建设400

六、不可预见费20

七、生产流动资金500

合计:1500

附表2:项目投产后年总成本及收益估算表

项目金额(万元)备注年总成本

原料成本300

劳务费100

工资及福利40

摊销费30

备注

其他费用10

小计480 年总收入2000

年利润1300

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篇6

项目建议书

重庆河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月

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议背景:

1.休闲观光农业是一项符合现代社会消费需求的新型农业产业。

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是以农村为基础,以农业为载体,以旅游为手段,以城市为市场,以文化为内涵,以参与为特点的新兴农业产业。农作物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可以用于体验观看,具有了商品价值,农业的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形成体验休闲经济的主导产业。它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模式,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向。

2.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2012年9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重庆农村发展形势的现实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会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都强调,应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3.市场呼唤特色休闲观光农业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人际关系日渐疏离。这种用时间、健康换金钱的生活模式已很不健康,人们更渴望脱离尘嚣,尤其希望回归自然,在“桃花源”里拥有一块“私家菜园”,在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让时间“慢”下来,让心灵“回归”,从而达到养生,养心的目的。

重庆河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愿意投身于这一利国利民的产业中来,将以“推广现代农业、追求食品安全、提高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为己任,高标准,严要求,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以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持续发展。

二、项目名称:河东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暂定)

三、项目定位

定位为“五园”:即国家级农业风情观光园、农事农活体验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普教育园、农耕文化展示园。它具备教育培训、科技示范、农事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健身、会务购物等多种功能。该项目将采用复合开发模式,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家级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四、项目建议选址:待定

总体要求:

1.离重庆主城区70公里内(1小时车程); 2.交通便捷,电力及其他公共配套设施相对成熟;

3.自然环境优美,地形、地貌适合生态观光农业用地布局规划; 4.土壤条件好,有一定的森林植被,光照强,水资源丰富。

五、项目建议面积:5000余亩

六、规划的原则:

1.遵循“生态、生活、生产、服务”的和谐理念,在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上达到和谐统一,形成生态化的农业产业链,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分区,明确主题,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农业园区的景观潜力,围绕“水”、“绿”、“野”、“趣”四大主题,并融合厚重的巴渝农耕文化,打造出独特的现代田园风情。

3.全面规划、多元投资、分期实施。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把近期投资小效益大的关键性项目,规划到位,尽快进入设计与施工阶段,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益,做到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在投资开发上,要明确开发序列,突出重点,多元筹集资金。

总之,要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体验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

七、建议项目内容:

按功能主要划分为:会员生态蔬菜种植区、生态养殖区(含鸡、鸭、鱼等)、瓜果观赏采摘区、农业科普示范区、优质果蔬种苗繁育区、农耕文化博物馆(含中华农耕始祖尧帝的雕塑)、特种养殖区、运动健身活动区、乡村美食休闲区、木屋度假会务区等十大功能区。

具体建设项目

1.第一期(2013年1月—2014年12月),规划面积:5000亩,建设内容: 1)接待服务区

占地面积约60亩,包含会员接待中心、农家美食休闲区、农家生活体验园、农耕文化展览馆、科普教育培训中心、五星级乡村酒店、农夫集市、蔬菜冷库、生态停车场等。

2)会员蔬菜种植区

占地面积600亩:为会员的私家菜园,包含家庭会员及单位会员认种面积。3)优质果蔬种苗繁育区

占地面积60亩:其中生产型温室大棚20亩,名优蔬菜苗培育园20亩,特色蔬菜种植示范园20亩。

4)生态瓜果种植区(观光采摘区)

占地面积190亩:其中葡萄园20亩;草莓园20亩;甜玉米20亩;樱桃番茄10亩;西瓜20亩,黑色食品种植园(紫薯、黑玉米、黑花生、黑玉米等)50亩;种植桃、梨、柑橘等其他果品50亩。

5)生态畜禽养殖区

占地250亩(林地):养殖土鸡、珍珠鸡、贵妃鸡、土鸭等优良家禽以及黑山羊(同时可采取会员可认养认购模式)。

6)生态水产养殖区

占地面积30亩:建设标准化养鱼塘,养殖草鱼、白鲢、鲫鱼等水产品,可开辟10亩左右作为垂钓休闲区(供游客垂钓、捕鱼、儿童亲水区)。

7)加工及物流配套区,占地30亩,包含蔬菜及其他农产品加工、冷库及其它生产配套设施等。8)专业合作社

占地面积:3680亩,建设生态大米基地、生态蔬菜基地、生态杂粮基地、生态水果种植基地等。

2.第二期(2015年1月—2015年12月)建设内容: 1)会员蔬菜种植区扩展区,部分区域采用智能可视体系; 2)珍稀花卉苗木繁育种植基地;

3)山地运动健身区:高尔夫练习场、羽毛球场、植物迷宫、森林养生休闲及山地运动拓展区等项目。

3.第三期(2016年1月—2016年12月)建设内容:

占地面积:200亩。建设农业专家楼、北欧风情养生度假村、高端养老公寓等项目。至2016年底,以木洞镇墙院村为核心,完成河东集团在木洞镇生态种植及养殖总体用地规模达5000亩,建成河东集团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所有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

八、生产模式

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

九、主要服务对象

1.服务对象:城市中高端消费群体(即追求品质生活的都市人群),以会员制为主。2.服务模式:会员制+ CSA模式(社区支持农业)

十、资金估算及使用

总计划投资5亿元。

第一期投资1亿元,资金用于土地征用,引进新技术经济蔬菜培育种植,蔬菜大棚、养殖中心、接待服务中心、生态餐厅、农耕文化博物馆、五星级乡村酒店、农夫集市、加工中心、生态停车场等园区配套设施建设。

第二期及第三期累计投资4亿元,包括生态种植基地扩建、珍稀花卉苗木种植基地、运动健身区、农业专家楼、北欧风情养生度假村、高端养老公寓等项目等项目建设。

十一、项目资金来源

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筹措建设所需资金,使各项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开展。主要来源:

1.企业自筹:企业自有资金。

2.银行贷款: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通过抵押、担保等方式获得建设资金。3.产业政策: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要将本产业项目纳入国家及省市政府的农业建设项目,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扶持。

十二、项目建议依据

1.《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的要点》; 2.《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3.《重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7年);

4.《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旅游局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 5.重庆市《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十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组成:生态农产品销售+休闲旅游营业收入+种苗销售=数亿元

2)间接经济效益:通过横向发展模式、纵向发展模式,成立若干专业合作社,带动该区及其周边的用地扩展,创造若干间接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1)本项目建成后,可解决500—100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以示范区为“孵化器”逐步向辐射区实现技术及规模辐射,可孵化出若干微小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更多地区的农民致富。

2)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建立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带动该地区的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并能增加区、镇财政收入。

3)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和交流,推动了城乡互动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3.生态效益:

1)园区使用有机生物肥料及生物农药,解决环境污染,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2)有利于挖掘、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们将充分依托河东集团的雄厚资金、人才与技术优势,以国家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工程为契机,以服务重庆城市为中心,以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计划用3-5年的时间,将河东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打造成为重庆地区乃至中国现代都市生态观光农业的典范。

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篇7

1 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 明确产业目标。蚕桑产业是郧县、郧西县确定的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推进蚕桑产业的发展, 两县相继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正副组长, 商务、财政、发改、扶贫、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茧丝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下设茧丝绸办公室。郧县由县政府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 郧西县由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具体负责产业建设的日常工作。各主产乡镇也按照“一项产业、一个专班、一套考核办法”的要求相应成立有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具体负责该产业的推进工作。并把蚕桑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与水源区环境和水土治理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等制定了桑蚕产业发展规划。郧县重点建设三个片区, 即:雷锋垭以东的刘洞、白浪、南化、白桑、梅铺、谭山6个乡镇为东部片区 (白浪、刘洞为核心区) ;汉江沿岸的杨溪、谭家湾、城关、青曲4个乡镇为中部片区 (城关的黄土梁和杨溪的峰火山为核心示范区) ;316国道沿线的胡家营、鲍峡两个乡镇为西部片区。郧西县重点建设六郎、观音、河夹、香口、夹河、安家、涧池、景阳、马安、土门等10个乡镇。两县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规模发展, 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的原则, 逐步形成百亩块、千亩片、万亩带相连的基地格局。郧县到2015年使全县桑园总面积达到5333.3 hm2, 蚕茧产量达到7000 t, 蚕茧收入1.4亿元。郧西县到2010年使全县总桑园面积达到5666.7 hm2, 蚕茧产量达到850 t, 蚕茧收入1600万元。

二是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支持发展。为了鼓励支持蚕桑生产, 两县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2006年以来, 两县结合“东桑西移”项目和蚕桑板块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 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蚕桑产业项目资金补助以及其它相关产业项目资金, 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同时, 结合新农村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小流域治理、丹江库区及其上游水土保持工程、荒山石漠化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等项目的实施, 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 对蚕桑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乡镇、村和农户进行重点倾斜, 两县每年仅整合投入到桑蚕产业的项目资金达300万元以上。另外, 林业部门还将发展蚕桑大户优先纳入退耕还林范围;扶贫部门对发展蚕桑大村优先启动重点村建设;交通部门对蚕桑示范乡镇、示范村通村道路优先安排;两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支持蚕桑产业发展。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项目建设资金为重点, 企业和群众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体制。郧县对规划内所有农户新建集中连片桑园经县有关部门验收后, 按200元/667 m2的标准给予种苗补贴。部分乡镇、村也对支持蚕桑产业的发展分别制定奖励和补贴政策, 稳步推进基地建设。郧西县2008年筹集500万元用于桑苗补贴、蚕种无偿供应、方格蔟半价补助、蚕房和小蚕共育室改造、桑树专用肥和蚕茧补贴等扶持政策。同时, 筹集100万元重奖蚕桑生产重点乡镇、养蚕大村和示范户。

三是培育示范典型, 带动产业发展。郧县在基地建设上, 实行以小带大、以典型带一般的工作思路。对新发展区由乡镇选择3~5个村, 每村6~8户, 有一定经济基础、愿意尝试的农户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率先启动打基础, 通过栽桑养蚕见效后, 示范推广。对已有基础的乡镇, 通过创建核心示范区, 选择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户给予重点扶持, 辅以良种、良法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刘洞镇孔沟是一个1100多人的小村, 仅2006年春季全村蚕茧收入45万元, 人均收入882元, 户平3500元。该村桑园面积已发展到106.7 hm2, 已成为桑蚕专业村, 80%以上的农户靠养蚕盖起了楼房。全县已建立核心示范区桑园面积达到1000 hm2, 基本形成百亩片、千亩块、万亩带相连的一乡一品基地格局优势产业带。全县培植种桑养蚕专业村15个、示范户100多户, 大村大户的发展, 起到示范作用, 带动了全县桑蚕产业的大发展。郧西县城关镇四堰坪村养蚕专业大户韩小燕, 现有高效桑园1.33 hm2, 建有蚕房150 m2、小蚕共育室30 m2, 年养蚕收入5万元以上, 已成为全县有名的蚕桑专业大户;2006年秋开始养蚕, 饲养蚕种6张, 蚕茧收入6100元, 并在桑园套种花生、南瓜等作物, 当年收入达到1.2万元, 实现当年建园, 当年见效;2007年全年养蚕31张, 并在管好1.33 hm2桑树基地的基础上, 新建桑树育苗基地1 hm2, 培育优质嫁接桑苗50万株, 蚕桑生产收入达到5.1万元, 其中养蚕收入2.8万元;2008年全年养蚕57张, 繁育嫁接桑苗40万株, 实现蚕桑生产收入5.5万元, 其中养蚕收入4.3万元;2009年春季养蚕23张, 可实现养蚕收入2万元以上。2007年以来韩小燕将桑园和蚕房无偿作为全县蚕桑生产技术操作培训基地, 并担任技术辅导员, 利用小蚕共育设备, 为周边养蚕户无偿提供小蚕共育, 截止2009年5月, 韩小燕共义务举办技术培训现场会12次、培训农民技术员458人、接待参观人员3300多人次。同时, 为了支持全县蚕桑产业发展, 韩小燕多次到各乡镇义务为蚕农服务, 深受欢迎。为推广韩小燕的种桑养蚕经验, 郧西电视台分别于2006年9月和2007年8月专门制作了《种桑养蚕——韩小燕》和《再访韩小燕》两部专题片, 在全县播放, 通过宣传充分调动了全县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促进了全县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韩小燕被评为“全国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十堰市首届“十大农业产业开发之星”, 她先后还被县委、县政府评为“郧西县蚕桑生产示范户”和“郧西县特色产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四是培植合作组织, 组建龙头企业。郧县现已建成桑蚕经济合作组织7个, 郧西培植蚕桑专业合作社3个。培育“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农户”、“经济能人+茧站+农户”桑蚕经济联合体等民间组织, 基本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诚信合作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经营体系,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网络。如郧县胡家营镇土地沟村是种桑养蚕大村, 种植面积达80 hm2, 全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 202户, 现有劳动力286人, 该村组建了郧县合叶桑蚕专业合作社, 目前已加入桑蚕专业合作社242人。其中外村社员56人, 占23.14%。辐射带动鄂、陕2省3县6个村2000多农户植桑养蚕, 基地面积800 hm2。该合作社在种桑养蚕的基础上进行产品深加工, 开发蚕沙保健枕、蚕丝被、桑枝食用菌等系列项目, 2008年实现年销售收入386.43万元。为了支持茧丝绸产业的发展, 2009年郧县积极从江苏引进组建顺艺丝绸有限公司, 郧西县已组建湖北中绫丝绸有限公司蚕茧加工企业, 培植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同时, 两县建立起来的合作组织, 外拓市场, 内抓服务, 起到了联接市场与基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正在形成“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对带动当地和周边蚕桑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2 存在问题

一是桑园养蚕利用率低。郧县桑园面积已发展到2666.7 hm2, 目前养蚕农户只有6000余户。郧西县现有桑园面积已达到3333.3 hm2, 目前养蚕农户1.3万户。新区在遇到当前茧丝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 出现有桑不养蚕, 有养蚕能力的农户桑园面积又偏小的情况, 户均桑园养蚕利用率低, 形不成规模效应, 已成为提高栽桑养蚕经济效益的一个瓶颈。

二是蚕桑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目前按照“县有蚕桑技术推广站、乡镇有蚕桑技术服务中心、村有专业协会或蚕桑合作社, 组有蚕桑科技示范户”四级服务网络还没有正真形成,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丝绸生产是一个从栽桑、养蚕到缫丝、绢纺、织绸、印染、服装、和贸易等, 产业链长而且紧密的产业。两县目前正在引进和培植丝绸加工企业, 还没有真正形成以农户为基础, 以“龙头”企业为纽带, 各环节紧密联结的产业化体系。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 几点思考

一是优化区域布局, 实现规模效应。要因地制宜, 科学制定蚕业发展规划, 进一步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大力培植一批茧质优、丝质好的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积极稳妥地推进产业向纵深发展, 全面提升产业整体效益。两县蚕桑户均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偏小, 对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形成制约。要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 依法合理引导桑园经营权的有序流转, 扩大农户经营规模, 形成大块连片, 实现规模效益, 激发他们增加蚕业投入, 充分利用先进科技、劳动力、土地等资源, 取得最佳的投资回报。

二是加快产业化进程, 全面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增强服务意识,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加快引进、培育茧丝绸加工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推进产业蓬勃发展。鼓励和支持建立蚕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培植和树立起一批章程比较规范、组织比较健全、制度比较完善、利益链接机制好的示范合作社典型。树立样板, 逐步壮大。通过典型示范合作社的引路, 促进蚕桑专业合作社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功能, 带动广大合作社向规范化发展。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工作, 提高蚕业生产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 增强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力发展生态蚕业, 着力推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积极开发桑、蚕、蛹、蛾、茧、丝的新用途, 形成资源多级利用的蚕业循环经济, 提升蚕业综合效益。

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篇8

农村宅基地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满足本组织内的生活需要和从事家庭副业生产的需要,而分配给农民使用的住宅用地和附属用地。长期以来,我国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无偿使用”、“限制交易”、“缺乏退出”的制度,虽然具有历史贡献,但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和弊端,已不适应当前农村非农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如何认识宅基地流转,如何进行宅基地流转改革探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推进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的现实背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与管理中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日益突出的问题,形成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背景。

(一)无偿取得、无成本留置造成宅基地资源浪费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目前农村宅基地实行福利性分配和无偿使用,农民取得宅基地基本没有成本,客观上加深了宅基地私有的传统观念,部分农民存在“农村土地想在哪建就到哪建”、“不占白不占”的心态,导致私自建房、超标准占用宅基地现象普遍。同时,农村宅基地取得监管不严,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闲置宅基地、监管宅基地使用的能力和动力不足,加之农房继承等事实行为以及祖宅不卖等风俗习惯,农村“一户多宅”和超标占地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宅基地是无偿无限期使用,加之受“以土为本”、“叶落归根”等传统观念束缚,不少农民在新建住房或迁居城镇后,不愿将原有宅基地复垦或交还给集体经济组织,造成“人走房空”、建新不拆旧,不少宅基地处于闲置状态。

(二)有偿退出机制不健全造成宅基地大量空置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宅基地还没有建立有偿退出机制。即使有些地区开展了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但由于补偿标准低,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农户少。如洛阳市2009年开展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但至今全市完成办理进程手续的只有99户,收回宅基地仅70处。据洛阳市2010年调查,78%的农民工认为放弃宅基地补贴标准偏低,仅靠每人5000元的补贴(每户补贴约2—3万元)在县城或市区购房的资金压力难以承受。同时,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资金需要县级财政配套,但县级财政大部分是吃饭财政,区县政府推进宅基地有偿退出的积极性也不高。

(三)宅基地禁止流转限制农村房屋财产权功能

目前,我国农民只拥有宅基地使用权,但拥有房屋的所有权,即“一宅两制”,房屋的财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没有很好地分开。由于目前实行的是“地随房走”的政策,但按照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转让,而且农民在出卖房屋流转宅基地后,再申请新的宅基地不被批准,这事实上限制了房屋的自由流转,约束了农民对房屋的处分权。房屋财产权功能受限,导致农民房屋收益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四)宅基地隐性流转埋下诸多社会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有些地区农村宅基地隐性流转和私下交易较为盛行,但同时也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宅基地使用权不能进入市场进行公开交易,农民的宅基地和房屋经常会被随意定价、价值低估,不仅造成集体土地资产收益的流失,也侵害了农民的利益。二是宅基地的私下流转和灰色交易,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和法律纠纷,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农村宅基地试点改革的各地实践及启示

宅基地是农民安身立命所在,各界对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否应改革、如何改革争议颇大。尽管法律上存在诸多限制,但不少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都在以或公开或隐蔽的方式,或合理或不合理的手段,或出于主动或被动的动机,在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方向。

(一)重庆“地票”模式

所谓“地票”,是指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过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所产生的指标。企业购得的地票,可以纳入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加相同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如一些废弃的远郊乡镇企业用地,就能通过这种形式复垦并通过验收后,获得“地票”,然后拿到主城区“兑现”。“地票”模式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属和现行土地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兼顾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利益,既解决了农村建设用地的浪费问题,同时也缓和了城市住宅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二是通过“开发权转移制”的创新,实现了“涨价归公”和“涨价归农”的兼顾,让农民能够通过初次分配共享货币化的土地增值收益,体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收益分配格局;三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方式,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内通过诱发土地制度创新,达到保护耕地、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和农民共享收益“三赢”的格局。但是,这种模式也可能导致城乡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使经济落后地区丧失长期发展权。而且,这种模式的单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权交易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同时这种制度设计给了管理者和开发商共谋的余地,有可能损害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二)嘉兴“两分两换”模式

所谓“两分两换”,就是把农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和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土地置换后,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土地流转后,农民凡是非农就业的,三年内必须实现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对已经进入老龄阶段的农民,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的待遇。这种做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宅基地集中置换为突破口,鼓励农民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以此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的集约利用,降低城市化成本。目前这种做法使部分农民资产实现了价值增值,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了一定的增长,但这种由政府推动的土地制度创新同样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地方财政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因为在宅基地置换过程中的土地整理和安置点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同时将放弃土地的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也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二是仍然存在土地方面的法律和政策障碍。许多打算参加二次流转的开发商要求给予一定的生产配套用地,这涉及到了耕地性质的合法性。三是放弃宅基地的农民缺少稳定的就业机会,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造成该项制度的吸引力不大。四是存在诸如农民的身份权和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主体等众多后续难题。

(三)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

所谓“宅基地换房”,即农民自愿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置换标准,换取小城镇内的一套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原村庄建设用地进行复耕,节约下来的土地整合后再“招”、“拍”、“挂”出售,用土地收益弥补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宅基地换房”一方面可以加速城市化,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资金土地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户籍制度的改革。但这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矛盾的焦点在于宅基地换房后的收益分配问题:一是农民换房后还需要补交一定数量的钱款,并且居住的面积也比原来要小,造成一些农民在换房后无钱装修或生活无着落;二是农民在换房后生活成本上升同时收入水平下降。换房后,农民居住地远离耕地,给生产带来了不便,并且失去了家庭庭院经济的收入来源,同时还要缴纳水、电、气、物业管理等费用;三是在宅基地整理节余的过程中,农民并不知道其中的收益到底有多少,收益的去向也不明确;四是农民在宅基地置换的过程中缺乏真正的选择权,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或者不接受由政府提出的置换方案。

(四)成都“联建”模式

联合建房(下文简称“联建”),指的是灾区农民在灾后重建中,引入社会资金与他人合作建房或者由他人独立完成房屋的重建,并约定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的权益。根据成都市《关于重灾区灾毁住房联建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受灾农户与联建方共同向市(县)国土资源局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市(县)国土资源局对受灾农户的原宅基地使用证进行变更,为受灾农户自住用地发放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土地用途为住宅,取得方式为“划拨”;为联建方使用的剩余集体建设用地发放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土地用途为非住宅,取得方式为“出让”,土地使用年限参照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年限或自行协商确定。“联建”模式的积极意义有:一是符合我国农村宅基地生存保障功能的要求,联建房在给农民提供资金的同时,并没有占用集体组织规划范围外的宅基地面积。二是维护了我国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独立性。“联建”模式在不改变宅基地所有权权属和现行法律冲突的基础上,实现了宅基地使用权及其房屋所有权的让渡。三是“联建”政策突破了宅基地使用权主体的法律限制。第三人的资格已经完全放开,包括集体村民、非集体村民、城镇居民以及企事业单位,顺利突破了城镇居民等其他主体不得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法律瓶颈。四是促进了农村的各类产权交易。灾后重建探索出的“联建”模式,拓展了宅基地使用主体的范围,实现了“两种产权、两个市场”的对接,真正促进了农村产权交易。

(五)温州“宅基地征用”模式

所谓宅基地征用,是指凡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农民房屋转让的,其宅基地一律先由市、县政府统一征为国有,再参照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办法办理出让手续。凡城市(镇)规划区外的农民房屋转让的,如转让双方均属农业户口且户籍同属一个县(市、区),而且受让方在该县(市、区)原有的宅基地已全部由当地村级经济组织收回或转让的,可保留集体所有权性质不变,办理宅基地转让手续;如转让双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其宅基地一律先由市、县政府统一征为国有,再参照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办法办理出让手续。转让方转让后不得再在村集体组织申请宅基地建房。温州的这种模式并没有真正解决农村宅基地的商品属性,本质上是把农村集体土地先征为国有土地,然后再按照国有土地的相关手续办理流转。这种模式对远郊农民并不公平,它只是在集体建设用地必须转为国有土地之后才能进入二级市场流转的现行框架制度下解决了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进行的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尽管具体做法不同,但主要内容大多是将农民宅基地置换为货币、房产或较小面积的宅基地,改革的初衷是通过盘活农村宅基地节约出建设用地用于城镇和工业建设,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问题。也就是说,不论是“宅基地换房”、“两分两换” 还是“地票”交易,都不是基于增强农民土地财产权利而产生的内生性制度改革,更多的是政府基于工业和城市发展、地方财政收入等采取的强制性改革,农民在改革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无法直接进入市场,相关的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农民很难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时,在现行法律法规的限制下,大部分地区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城镇周边地区,政府以外的社会资本进入动力不足。相比较而言,成都的“联建”模式在使用权主体的方面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而且更多的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是一种可借鉴的方案。

总结各地实践,在城镇化、工业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需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否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现存问题:

一是通过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宅基地权能,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解决宅基地无偿取得与市场化流转的矛盾,化解“一户多宅”和超面积占用宅基地现象,为宅基地市场化交易奠定基础。

二是通过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打通闲置宅基地市场化流转退出通道,引导农民自愿有偿退出空闲宅基地,激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增加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的资本。

三是通过制度改革逐步赋予农村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权利,建立农村宅基地流转体系,推进城乡土地权利平等化,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保障各个利益主体公平分享土地流转增值收益。

四是通过制度改革充实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赋予农村宅基地抵押、担保、转让过程中的相关权利,盘活宅基地“沉睡资产”。

三、下一步农村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的重点建议

农村宅基地使用与管理中积累了大量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据现行法规政策难以根本解决,需要在关键领域进行试点突破。总体来说,要以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为核心,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宅基地使用效率为目标,在“三个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按照“巩固集体所有权、充实用益物权、推进城乡土地同权化”的思路,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有偿退出,有条件放开流转,有序开展宅基地抵押融资,盘活宅基地资源,提高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

(一)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实行的是福利性分配和无偿使用,已成为农村宅基地分配不均、“一户多宅”、超面积使用等问题的制度性根源。如果继续实行宅基地无偿、无限期使用,一户多宅、超占宅基地问题就很难彻底解决,宅基地粗放利用的局面就很难根本改变,同时也不符合未来宅基地有偿退出和市场化流转的改革要求。为此,2010年《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的通知》提出,在经济条件较好、土地资源供求矛盾突出的地方,允许村自治组织对新申请宅基地的住户开展宅基地有偿使用试点。

在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按照“先试后推、循序渐进,新老划断、区别对待”的原则,探索建立充分反映宅基地资源稀缺程度和经济价值的有偿使用制度,形成节约利用宅基地的约束机制,提高农村宅基地配置效率。一要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颁证,严格执行宅基地面积限额标准,在经济条件较好、土地资源比较紧缺的地区,探索对超标准占用宅基地农户和新申请宅基地的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开展宅基地有偿使用试点。二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标准,在不改变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性质的前提下,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扩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范围。

(二)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长效机制

我国农村宅基地实行无偿退出与回收政策,农民退出宅基地不仅得不到补贴,房屋也得不到合理补偿,在宅基地无偿长期使用条件下,农民离开农村后持有宅基地成本低,缺少主动退出闲置宅基地的动力,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回收利用宅基地的空间有限,且缺乏必要的资金,没有回收空闲宅基地的主动性。只有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激励机制,完善宅基地退出系统配套管理办法,使农民宅基地财产权利显性化,才能让农民自愿退出闲置宅基地。为此,《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下,探索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的退出和补偿机制。

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自愿、合理补偿、集约利用、用途管制的原则,探索建立符合农民合理需求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提高农村宅基地使用效率。一要完善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激励机制,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人退出条件,对在城镇已购置商品房或愿意进城镇定居,并自愿退宅且以后不再申请新宅基地的农民,参照退出时征地政策对农村住房及其构筑物、附着物给予一次性补偿,并采取置换、奖励或城镇购房补贴等方式协商收回空闲宅基地。二要建立退出农村宅基地处置和利用机制。退出的农村宅基地应优先保障农村发展建设用地需求,符合相对集中连片、宜农用途等条件的地区,应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开展宅基地整治工作,将退出的宅基地复垦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利用,原集体土地所有权不改变。三要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储制度。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农民自愿、多元投入”的原则,参考国有土地管理办法,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购储备中心,以零散宅基地作为突破口,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收购储备工作。

(三)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交易体系建设试点

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只能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宅基地的非资本化和非市场化使土地资产价值无法得到显化,事实上限制了土地从生存保障功能向致富资本功能的转变。同时,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不可分割,限制宅基地流转必然损害房屋所有权价值,造成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房产权利事实上的不平等。开展农村宅基地流转试点改革的目的,在于探索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有效方式,宅基地流转市场培育以及宅基地流转风险防控办法,在宅基地流转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按照条件限定、充分自愿、流转有偿的原则,将农村宅基地纳入城乡统一土地交易市场,建立产权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有条件、分阶段逐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一要探索建立宅基地交易平台,依法为农村宅基地流转交易提供场所设施、信息发布、组织交易、交易签证等服务。二要完善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享机制,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提高农民在宅基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通过宅基地置换整理等获得的新增集体建设用地出让或出租收益大部分应用于补偿农民。

(四)稳妥推进宅基地使用权与农村房屋所有权抵押试点

农村宅基地和房屋是农民的重要财产,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抵押融资,是拓展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缓解农村资金短缺难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流转受到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缺乏法律支持,导致大量资产无法有效盘活。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目前面临较多障碍,也存在较多顾虑。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住房所有权抵押融资试点改革,目的在于探索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评估方式、抵押处置机制,化解抵押融资风险办法,盘活宅基地沉睡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此,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开展大中型农机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

上一篇:采用新技术的维修信息系统设计下一篇:创新教学模式活化声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