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发展现状

2024-06-25

蚕桑发展现状(共12篇)

蚕桑发展现状 篇1

综述

为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步伐, 建设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基地, 突出抓好2010年的蚕业工作。笔者认真总结2009年我省蚕业工作的经验, 全面分析我省加快发展现代蚕桑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研究提出了2010年蚕业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

1 2009年四川蚕桑产业实现了平稳发展

1.1 2009年取得了可喜成绩

1.1.1 桑树基础保持稳定。

受“5·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 绵阳、德阳、广元等蚕桑产区桑园面积有所减少, 而攀西蚕区、川南蚕区桑园面积有所增加, 比如全省产茧第一县宁南县就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 利用调整出来的甘蔗种植面积发展间作桑园1万多亩, 使桑树拥有量达到2亿株, 折合桑园面积16万亩, 为加快蚕桑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到2009年底全省桑园面积稳定在170万亩, 与2008年基本持平, 为我省蚕业恢复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桑树基础。

1.1.2 蚕茧产量基本稳定。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全国蚕茧产量平均减产25%, 而我省在减发蚕种25万张, 减幅11%的情况下。各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强化技术指导, 狠抓主体技术路线的落实, 在蚕病统防、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优良蔟具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全省蚕茧单产达到34公斤/张, 比2008年每张提高了1公斤;蚕茧总产达到136万担, 比2008年减产2万担, 减幅仅1.5%,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蚕茧总产仍位居全国第三, 稳住了蚕桑大省的地位。

1.1.3 蚕农收入持续增加。

一方面, 2009年5月份后全国茧丝市场开始逐渐好转, 茧丝价格大幅回升, 达到历史新高。2009年我省蚕茧收购均价达到19.5元/公斤, 比2008年每公斤提高5元, 增幅达34.5%, 蚕农售茧收入达到13.26亿元;另一方面, 我省加大了蚕桑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2009年全省蚕桑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3.2亿元, 比2008年净增2亿元, 增幅达6.4%, 全省养蚕农户户均增收167元。1.1.4蚕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实现新突破。以桑园土地资源开发、蚕桑生物资源开发、蚕桑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的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实现了新的突破, 桑园间套作、桑椹鲜食及深加工、桑枝食用菌等开发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桑园间套蔬菜、桑椹饮料、桑椹醋、桑椹酒、桑园鸡、桑枝食用菌等, 丰富了我们的餐桌子、菜篮子, 增加了蚕农的收入, 为稳定和发展蚕桑产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1.5 蚕业生产推广体系保持稳定。

2009年全省蚕种生产进一步调整, 蚕种生产正逐步向设备完善, 技术力量雄厚, 生产规模较大的种场转移, 三分之一的蚕种场生产了全省70%的蚕种。全省蚕种检验检疫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检验手段得到进一步完善。全省蚕业管理和技术推广体系基本稳定, 做到了“骨干队伍不散、现有桑树不砍、发展势头不减”。

1.2 2009年的主要工作措施

1.2.1 积极推行结构调整, 促进蚕业基地建设。

按照“因地制宜, 突出优势, 强化基础, 壮大产业”的思路, 各地继续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攀西、川南、川中北三个优势产业带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优势更加明显。地处攀西优势产业带的凉山州2009年蚕茧又获丰收, 全年产茧38.1万担, 比2008年净增1万担, 蚕农蚕茧收入达到4.65亿元, 蚕茧产量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宜宾市继续推进实施“蚕桑专业示范村”工程, 蚕业“一村一品”建设不断发展, 效果显著。南充市狠抓蚕桑基地建设, 强化良桑嫁接, 桑园管理, 配套完善养蚕基础设施。宁南、珙县、乐至、南部、武胜等13个蚕桑基地县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建设的文件精神, 按照特色效益农业蚕桑产业发展的要求, 以基地建设为抓手, 以项目资金为引导, 重点推进小蚕共育技术的普及, 省力化养蚕技术的应用, 纸板方格蔟的推广等关键技术措施, 取得明显成效, 13个基地县蚕茧产量达到66万担, 占全省蚕茧总产量的48.5%。

1.2.2 努力抓好科技兴蚕, 着力提高生产水平。

1.2.2. 1 按照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 组织科技人员编

写出版了《四川特色效益农业培训教材·蚕桑》一书, 该书重点对产业发展趋势, 栽桑养蚕实用技术以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进行了介绍, 为开展蚕桑技术大培训提供了范本教材。

1.2.2. 2 组织科技人员编写了《桑蚕一代杂交种保护

技术规程》、《桑蚕原原种繁育与母种继代选择技术规程》、《桑蚕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规程》三个农业地方标准, 已由四川省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至此我省已制定发布了14个蚕业地方标准, 为推行蚕业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1.2.2. 3 积极开展蚕品种区域实验, 坚持推广对路品种, 切实发挥良种优势。

1.2.2. 4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选育产量高、抗逆性

强的新品种, 2009年又有2对品种通过省蚕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1.2.2. 5 坚持抓好“消毒统一化、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营茧良蔟化”四个关键技术环节。

2009年全省小蚕共育面由60%提升到70%, 纸板方格蔟的推广使用面达到60%以上。宜宾市的珙县为提升蚕业生产科技水平, 依托西南大学、省蚕研所等科研院校, 成立了蚕丝工程技术中心, 是目前我省首家由蚕茧经营龙头企业自主创立的研发机构。主要从事桑蚕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中试、推广, 承担蚕业技术培训等工作。

1.2.3 大力推进蚕桑资源综合开发, 努力实现蚕农增收。

在总结宁南、邛崃、乐至、金堂、嘉陵等地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典型经验的基础上, 全省在成都的邛崃、南充的嘉陵等地召开现场会, 提出蚕业部门应将蚕桑综合开发利用作为推进蚕桑产业发展, 促进蚕农增收的重要措施, 大力推行桑园土地综合开发利用, 推广桑园间套作、桑园养禽等, 努力提高亩桑效益, 增加蚕农收入, 稳定桑园面积;大力推广桑枝食用菌、桑椹酒、桑椹醋、桑椹饮料的开发利用, 拓展蚕桑蚕业的发展空间;大力推广蚕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 拓展蚕桑发展的领域。德昌县元坤绿色果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桑椹浓缩汁获得美国食品认证, 拿到了销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省蚕研所开发的桑枝粉碎机销往全省各地, 桑枝食用菌获得栽培成功, 开始批量上市;金堂龙腾丝绸有限公司引导蚕农在桑园内饲养土鸡, 其注册的“桑缘鸡”已成了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宁南县桑园间套秋洋芋, 亩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实现了蚕桑与马铃薯产业共同发展, 相互促进。上述经验在国家商务部召开的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获得好评。据不完全统计, 2009年我省蚕桑综合开发产值达到20亿元, 成为了蚕农增收的重要渠道。

1.2.4 努力抓好灾后重建, 加快恢复蚕业生产。

“5.12”汶川大地震给绵阳、德阳、广元等地蚕桑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灾区蚕业部门主动作为, 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 结合灾后恢复重建, 将蚕房修建与住房修建有机结合, 狠抓养蚕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 积极推广小蚕围帐育, 大蚕棚架育, 对尽快恢复当地蚕桑生产, 增加蚕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 灾区蚕业部门共获得各项援建资金8000万元, 恢复重建蚕种场8家, 新建小蚕共育室600余间, 新建专用蚕房3000余间。当地蚕业部门为蚕农提供塑料围帐, 省力化蚕台, 小蚕饲育盒、蚕台布、蚕网、方格蔟各类养蚕物质, 满足了养蚕需要, 为恢复发展灾区蚕桑生产创造了条件。

1.2.5 积极抓好质量监管, 确保蚕农用种安全。

2009年农业部蚕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成都) 顺利通过了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组织的机构考核、审查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复查现场评审。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顺利通过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认证复查现场评审。以农业部蚕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成都) 、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为核心, 内江、南充、绵阳、乐山、凉山、广安等片区质检站为网络的蚕桑产品检验检疫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按照《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和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 对全省蚕种场生产的205万张蚕种进行强制性检验检疫, 对不合格蚕种及时进行了销毁。对省外调入的蚕种进行了严格检疫, 对检疫不合格的蚕种督促销毁, 保证了调入蚕种的质量。同时按照《四川省蚕种冷库管理办法》, 严格坚持蚕种出入库验证把关, 确保蚕农用种安全, 切实保护了蚕农的利益。

1.2.6 大力打造蚕业品牌, 突出四川蚕业特色。

长期以来我省蚕业企业不太注重品牌的创立, 受市场变化的影响较大。随着规模的扩大, 产量的增加, 没有自己的品牌, 难以开拓市场, 许多蚕业企业已认识到这一点, 有了强烈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去年我省蚕业在原产地保护、创建品牌、开拓市场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凉山桑蚕茧”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允许“凉山桑蚕茧”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使用, 它既是知名农产品的产地标志, 也是重要的农产品质量标志, 凉山区域内生产的蚕茧有了自己的原产地身份证明。“南丝路”已成为四川著名商标, 为把宁南蚕业做大做强, 宁南县委、县政府在原县蚕茧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南丝路集团;珙县的“僰人”蚕茧、“智溢”牌丝棉被、蚕沙枕;荣县的“白雀”牌手工蚕丝被;南部县兴盛蚕业合作社的“雪舒”牌蚕茧等自主品牌的产品已走入市场。

1.2.7 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责, 努力维护经营秩序。

我省蚕业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做好效能建设工作, 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蚕种生产继续按照“宏观调控、市场准入、资格认定、证照管理、强化监督、依法行政”的原则加强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和农业部《蚕种管理办法》, 对从业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和实行污点记录, 对原种继续实行“统一计划、统一冷藏、统一供应、统一结算”等措施, 保证了原种质量, 规范了蚕种市场, 防止无证单位生产蚕种;积极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积极推进农民专合组织建设, 提高蚕农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挥协会作用, 强化行业自律, 在蚕茧收购期间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搞好边界协调, 努力维护正常的蚕茧收购经营秩序。

2 分析形势, 推进现代蚕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省政府在《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现代农业产业是通过现代科技、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组织起来的产业体系。蚕桑产业是我省特色传统优势产业, 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在全国茧丝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1 我省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作为外向型经济的蚕桑产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受到严重的冲击, 特别是主产区的浙江、江苏、山东、重庆等地, 发种量大幅度减少, 蚕茧收购价格波动频繁, 比较效益降低, 茧丝企业经营困难, 并开始寻找新的出路。究其原因,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蚕桑产业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经济, 对外依存度较高, 受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影响较大。二是蚕桑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深入调整, 特别是劳务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兴起, 养蚕劳动力更为紧张。三是基地规模较小, 养蚕农户分散, 产业发展组织化、规范化、集约化程度还很低, 加之产业链条较短, 我省还主要以提供蚕茧、生丝、绸缎等初级产品为主, 效益低而不稳,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四是我省蚕桑产业的基础薄弱, 科技水平较低, 劳动强度过大, 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效益不高。五是蚕桑、蚕茧经营管理体制不顺, 市场化程度不高, 一些地方蚕茧收购秩序十分混乱, 龙头企业对蚕桑产业投入信心不足。六是随着我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一些地方因环境污染导致蚕儿中毒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已成为影响我省蚕业健康发展, 实现社会稳定的又一因素。七是我省蚕业龙头企业的实力还不强, 带动能力还比较弱。

2.2 我省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有利机遇

2.2.1 蚕桑产业初步走出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蚕茧与其他农产品的比较效益较为合理。

农民发展任何一项产业关键看两条, 一看卖不卖得脱。二看有没有搞头。目前蚕茧的收购价格在公斤20元左右, 按照专家的看法, 目前蚕茧与其它农产品的比较效益较为合理, 农民应该有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2.2.2 从国际丝绸市场分析及国内生产情况来看,

2010年原料茧供应总体趋势是供小于求, 并逐步趋于平衡。据业内人士对近百年国际丝绸消费量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来看, 几十年来丝绸产品消费量一直占国际纺织品消费量的千分之二左右, 变化很小。按此分析, 今年原料茧供应偏紧, 干茧销售价格稳中略降, 蚕茧价格可能保持稳定, 有些地方还会小幅上扬, 蚕茧销售市场相对较好, 不会出现卖茧难的状况。

2.2.3 东桑西移和产业转移给我省蚕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009年江苏、浙江、山东、重庆等蚕桑主产区养蚕量大幅度下降, “东桑西移”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蚕桑产业正面临重新“洗牌”, 这为我省蚕业的发展腾出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当前, 国际产业、资本加快向我国转移, 国内沿海地区的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 江苏、浙江丝绸企业在广西、云南寻求合作, 带动了广西、云南蚕业的快速发展。在这种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 蚕桑产业已经呈现整体转移的态势, 可以说这种转移应该是不可逆转的。我省应凭借日益完善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在产业转移中争取位置, 争取主动, 加快发展。

2.2.4 灾后恢复重建, 产业发展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给绵阳、德阳、广元等地蚕桑产业的恢复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去年灾区的恢复重建, 重点主要放在解决住房等民生问题方面, 2010年灾后重建的重点将逐步放在产业恢复发展上, 绵阳、德阳、广元等地蚕业部门应积极把握这次难得的机遇, 积极争取尽快把当地的蚕业生产恢复发展起来。

2.2.5 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突破, 提升了我省蚕业的竞争力。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教授在谈及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时, 提出转变观念, 转换思维, 把过去栽桑就只养蚕产茧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桑树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桑、蚕资源的深度开发, 综合开发, 创造出新的, 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提高桑蚕的附加值。在这方面, 我省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2.2.6 蚕桑生产的生态、低碳产业优势日益显现。

桑树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绿化村庄等方面的作用;随着工业的发展,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森林遭受破坏后, 带来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 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发展桑树产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极为重要, 如果用价值来计算, 桑树的价值远远超过作为蚕饲料及副产物的价值;桑树在我国低碳与生态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是没有缺点的优势产业。

2.3 更新观念, 奋力推进我省现代蚕业的发展

当前, 我省农业总体上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 蚕桑已不再是农村的一项副业生产。对此我们应进一步提高对蚕桑产业发展的认识, 转变观念, 着眼长远, 坚定不移地推动我省蚕业发展。在推进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 必须遵循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 以高标准桑园建设为基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 培育龙头企业, 建设产业基地, 创新发展机制, 实行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企业化运作, 使我省蚕业发展方式实现新突破, 迈上新台阶。

3 2010年蚕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2010年蚕业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巩固回升, 加快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产业发展, 农民增收这一主线,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转变观念, 调整思路, 强力推进蚕桑产业基地建设, 努力改善基础条件, 大力强化科技支撑, 以建设现代蚕桑产业基地为抓手, 全面推行蚕桑产业标准化生产, 进一步抓好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不断提高蚕桑产业生产能力和行业经济效益, 千方百计助农增收。

2010年蚕业工作的目标任务是:生产蚕种200万张, 发种215万张, 总产茧7.5万吨 (150万担) , 蚕茧单产、蚕茧质量、蚕农收入进一步提高。

3.1 加大布局调整, 突出区域优势, 强化基地建设。

根据省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 省农业厅全力打造特色效益农业的具体部署, 结合“十二五”蚕业发展规划的制定, 要求各地突出蚕桑产业的特色, 切实抓好蚕业规划和基地建设工作。

3.2 依靠科技支撑, 提升技术水平, 提高蚕农收入。

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我省将以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 开展技术培训, 技术示范, 推行四川省蚕桑主体技术路线, 提升蚕农的技术水平。

3.3 拓宽开发领域, 提升发展水平, 增加蚕农收入。

在总结蚕桑综合开发利用经验的基础上, 推广“桑—经”、“桑—粮”桑园立体套作经营模式, “桑—禽”、“桑—草—牧”桑园套养经营模式, 大力发展立体循环农业, 提高养蚕设施利用率,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搞好市场营销, 提高农民的收入。继续拓宽蚕桑发展领域, 努力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 千方百计增加蚕农收入。

3.4 强化蚕种监管, 确保质量安全, 维护蚕农利益。

蚕种质量安全关系到蚕农的切身利益, 各级蚕种质检部门要有高度的事业心, 责任感, 切实抓好蚕种监管工作, 让蚕农用上放心蚕种。

3.5 创新发展机制, 提升企业实力, 增强服务能力。

机制创新是推动现代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多年的探索, 我省蚕业的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型, 企业带动型, 合作社组织型的不同发展机制。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实际创新发展机制, 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一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发展公司带农户、种场带农户、共育户带农户等产业化发展模式, 走集约发展的道路。二按照“谁投资, 谁收益”的原则,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蚕桑产业的发展, 共同开发蚕桑资源, 地方政府在政策上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三是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3.6 加大生产投入, 改善养蚕条件, 提升发展水平。

蚕桑生产前期投入很大, 没有政府、龙头企业的投入引动, 难以形成规模, 形成产业。加大在蚕桑生产

(下转第31页) (上接第4页) 上的投入。

3.7 维护生产秩序, 增强企业信心, 促进产业发展。

茧价回升, 市场秩序混乱, 导致龙头企业收茧困难, 生产投入难以回收, 龙头企业对蚕桑生产投资信心严重不足, 有的企业已被迫转产。只有维护好良好的蚕业生产秩序, 才能实现良性发展。维护好蚕桑生产经营秩序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一是管理部门要强化对蚕种生产、蚕种供应许可证的监管, 严格依法行政, 坚决制止违法行为, 严厉打击无证供种, 无证收茧, 损害蚕农利益的行为。二是进一步完善蚕种生产、供应许可证管理, 淘汰落后的蚕种产能。三是从业单位要提高从业意识, 自觉履行义务, 强化为蚕农服务的意识。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搞好行业自律。要围绕规范蚕茧生产、收购、经营秩序, 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规范会员行为, 协调会员关系, 形成自律机制, 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行业行为。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促进四川蚕业健康有序发展。

蚕桑发展现状 篇2

蚕桑文化始于江南,海盐历来是蚕桑生产发达地区之一。东晋海盐籍著名文学家干宝《搜神记》即有传说记载。地方史志记载:明清时“桑拓遍野,无人不习蚕桑。”蚕农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不与蚕桑生产紧密相关,因此在海盐农村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民俗活动。

走进百步镇农丰村,你会看到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世代村民以农耕养殖为主要生活来源,蚕桑养殖自然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经历代蚕桑生产的长期积淀,也流传下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蚕桑民俗文化事象。祈祀蚕神、轧蚕花求丰收、点蚕花灯、诸多生活、语言禁忌等。农历四月“蚕月”走进我们农丰村,这里便活跃着与蚕相关的民俗活动。栽桑、养蚕、缫丝、织布、等蚕桑等传统技艺,也是代代相传。早年我们村里养蚕分四季:春蚕、夏蚕、中秋蚕、晚秋蚕。正月初一的早上,蚕妇起床后和往常一样先要扫地,但这天的扫地与平日里完全不同,平时扫地,扫帚从里往外扫,而这天扫地时,扫帚必须从门头往里面扫,俗称“扫蚕花地”蚕农们是这样理解的,因为上一日,年三十夜里点过了“蚕花灯“,家里沾上了种种蚕花宝气,如果扫帚往外扫会把蚕花宝气扫出去。清明过后不久村民们就迎来了一年中第一季蚕宝宝——春蚕,辛勤一个多月后便能带来丰收。自2010年10月,蚕桑生成习俗就被列入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保留蚕桑生产习俗和传统缫丝技艺还是尤为重要的。每当蚕种来临之际,村长就召集村中蚕农来到文化礼堂开会学习,老一辈蚕农传授养蚕的经验和注意事项。蚕妇们还会跟我们讲有关蚕桑生产习俗的典故和《蚕花娘娘》的故事。农丰村民族舞蹈队的姑娘们根据养蚕的整个过程编排了舞蹈《蚕花情》。在镇、村文艺演出中频繁参与,向观众朋友们表达了对蚕桑生产解不掉的情缘。

蚕桑生产既是一份产业也是一项传统技艺,我们应该要保存并发展下去。而经济发达的今天,虽然有少部分农户依然保留着缫丝、古老的织布机等传统设备。但是要想看到她们坐在织布机上随着梭子的穿行,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翻出像白雪一柔软轻盈的丝被那是根本不可能了。传统技艺的流逝,对于我们现在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可惜,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土地、劳动力矛盾日渐凸显的今天,蚕桑业的困境重重。

虽然如今对大多数农户家庭来说,养蚕只是“带带过”,曾经因为蚕桑生产地位而生的各种信仰、风俗也随之趋于濒危,但是悠久的蚕桑历史、与育蚕有关的习俗、蚕乡独特的蚕桑文化已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领域中,且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百步镇

农丰村

蚕桑发展现状 篇3

四川作为仅次于广西的全国第二大蚕区,现有桑园185万亩,是“东桑西移”的重要承接地,更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既有发展蚕桑产业的根基与条件,也具有发展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土地优势及劳动力优势。

但近年来,传统蚕业发展举步维艰。为此,四川蚕桑产业必须立足实际,借助“一带一路”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东风,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在转型阵痛中实现新的突破与健康可持续发展。

——规模化发展,提升户营规模和区域规模。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使传统蚕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缺乏生命力,要想在现代农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蚕桑产业也必须走规模化发展道路。

规模化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建立产品品牌、实现规模收益的重要手段,引导技术能手通过土地流转、代管、托管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渐取代淘汰零星种养殖户,因地制宜地发展龙头企业带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农户、家庭农场带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蚕桑产业的带头作用。

加快川中北、川南、攀西三大优势蚕区的转型升级发展,通过科技、资金、土地、劳动力的更加合理配置来实现区域规模的扩大,用规模要质量,用质量要效益,让蚕桑产业成为乌蒙山区和秦巴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成为平原地区农民居家就业的特色产业。

——集约化发展,提升要素投入回报效率。四川栽桑方式经历了从房前屋后、四边桑再到桑园的发展过程,饲养地点和方式也从人蚕共处、箔箔、草笼到专养蚕房、蚕台、方格蔟。显然,在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需求由量转质、农业劳动力不断转移的进程中,传统粗放的蚕业发展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精细化种养、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

在桑园管理中,要进一步将现代机械、优良品种、统防统消、好水好肥的思想贯穿其中,促进桑叶的量质同升;在饲养过程中,提升精细度,通过好桑好设施、好温好消毒等措施,在饲养的关键环节加大人力、资金、技术的投入,并充分掌握运用边际替代率递减的规律寻求要素的最佳投入比例,提高劳动生产率。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通过全过程控制实现蚕桑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产业的竞争力。

——多元化发展,进行全产业链开发。在国内外丝绸消费萎靡,生丝价格逐渐走低和养蚕成本逐渐走高的双重压力下,单一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待产业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桑树全身都是宝,桑叶可做茶,降三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桑枝粉碎后做底料可生产食用菌,拥有独特的风味,营养价值高;桑果可鲜食、可烘干、可榨汁、可酿酒、可做醋,都可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新奇特”和保健价值的追求。除了桑树可挖掘的产品本身,蚕农还可以通过间套作方式发展粮经复合,马铃薯、红薯、榨菜等都是适宜间作在桑园中的。此外,桑园林下养鸡、发展饲料桑都是现经对桑园多元化发展的有益探索。

通过多元化发展,不断提升桑园的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让蚕农的收益提高,愿意而且能够留在桑园发展栽桑养蚕,稳固蚕桑行业发展的群众基础。

——机械化发展,提升科技贡献率。蚕桑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机械化程度低,特别是桑叶采摘,一直没有较大的突破。但是,相比较于传统蚕桑业,现在已经有很多环节有所改变,普及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蚕台替代了以前的箔箔养,提升了蚕房空间利用率的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方格蔟替代了塑料折蔟,自动上蔟替代了人工捉蚕上蔟,节约劳动力的同时提升了蚕茧的质量;共育蚕替代了毛毛蚕,克服个人养小蚕存在的技术不过关的问题,保证了蚕的整齐度与健康性;仪评收茧逐渐替代了眼看手摸口喊价,以质论价倒逼蚕农不断提升蚕茧质量。另外,切桑机、伐条机、旋耕机、小蚕共育机、温湿度自动控制设备正在进入现代蚕农中。蚕桑行业不再是一个毫无科技含量的产业。

通过培育现代蚕农、蚕桑合作社、家庭农场才能进一步加大蚕业机械化推广,只有科技成为了核心竞争力,才能让蚕桑行业在现代农业中立足。

——信息化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蚕桑发展领域。探索将信息化引入到蚕桑发展的各个环节,利用短信、微信、手机报等方式向蚕农传递实时的技术、市场信息,建立蚕桑行业专家库,构建蚕农与专家互通平台,一个电话或者一条短信就能使蚕农在饲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

探索建立主要蚕区蚕农的基本资料信息库,将小蚕共育、大蚕饲养、仪评收茧等重要环节进行记载,跟踪蚕农饲养过程,为蚕农的生产布局进行量身定制,对蚕农提供精准的服务。

引导蚕农充分借助淘宝、网上直营、微信等多种方式,拓宽蚕桑产品的销售渠道,契合现代消费者的购买模式,提升市场占有率。

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因地制宜,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此,四川栽桑养蚕有数千年的历史,如今在全国的蚕区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一人两亩桑,脱贫奔小康”正好与现阶段的精准扶贫相结合,在“一带一路”的良好政策背景下,蚕桑行业应该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特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为四川“十三五”期间消除绝对贫困的重要抓手。

推进蚕桑产业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多部门联合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的就是蚕桑系统的工作人员从思想上树立转型升级发展的理念,经得住转型的阵痛,行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促成政产学研的合作,注重产业基础研究与科学推广,为现代蚕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还应该充分借鉴其他农业产业的成熟经验与模式,让蚕桑行业充满现代化气息,继续作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特色产业。

蚕桑发展现状 篇4

1 推进市场化改革, 培育生产经营主体

蚕桑丝绸是我省的传统特色产业。但是, 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 长期依赖“行政命令”推动产业发展, 这不仅养成了丝绸企业的惰性, 还容易违背农民意愿, “好心办坏事”。上世纪90年代末, 涪城区蚕桑产业陷入了生产滑坡、质量下降、农民毁桑弃养的严重困境, 原国营涪城丝绸公司每年亏损200万元以上, 成为了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的财政包袱。2001年, 涪城区响应国家茧丝绸体制改革号召, 改国营公司为民营股份公司, 成立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公司, 下同) , 让企业直面市场, 成为经营主体, 让农民自主择业, 成为生产主体。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 公司不得不担心随时被蚕农和市场抛弃, 不得不考虑兼顾企业和农民利益, 不得不思考搞好生产抓好发展。尽管改制后这十多年来涪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国际茧丝市场大幅波动, 但涪城区的蚕桑产业始终保持了健康持续的发展态势。2005年, 公司被评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从改制即2001年前对农民茧款支付不到500万元, 到2012年增加到5000万元。公司从成立11年以来, 除2008年因金融危机亏损几十万元以外, 其余年份年年盈利。失去了权力的干预, 换来了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

2 创新服务体系, 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计划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 蚕桑科技服务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基层蚕桑员解散、乡镇农技员削减、县级推广部门撤并, 总之, 以公益性服务为主要特色的传统服务体系严重削弱。面对新的形势, 涪城区逐步建立完善了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由龙头企业承担技术推广、技术指导、物资供应职责, 公司管理层每人负责联系2~3个基地乡镇业务指导;二是转变公司茧站只收购不服务的传统职能, 规定茧站职工每人具体负责3~5个村约300~500户蚕农的技术指导, 蚕农有技术需求必须在12小时内上门服务;三是培育200多个小蚕共育户, 将技术要求较高的小蚕期全部集中在懂技术、负责任的共育户饲养, 大蚕期发至30~50户蚕农饲养, 变向蚕农卖种为发蚕。发蚕前, 由共育户统一组织逐户消毒。发蚕后, 由共育户对口负责养蚕指导。涪城区由此建立了“以公司为主导、茧站为纽带、共育户为抓手”、重心下沉、服务落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同时依据覆盖区域的收购产量和质量量化考核到人, 绩效挂钩, 这不仅调动了服务积极性、提高了服务质量、解决了“最后一公里”技术需求问题, 还赢得了蚕农的信任, 对稳定蚕茧收购秩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以标准化生产为途径, 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为了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天虹公司在实施裁剪富裕人员、身兼多职等成本控制措施的同时, 树立“诚信经营、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 从蚕茧生产、收烘、储藏每个细节制定技术标准, 实行“仪评收茧、优茧优价”政策, 茧级达50多级, 价格相差20多元, 实实在在用价格引导蚕农重视提高蚕茧质量。不断探索完善量化考核方法, 引导职工和蚕农将标准化生产落到实处。例如, 公司每年制定《共育管理及生产扶持考核办法》, 逐项设立量化考核指标, 对照《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监督管理, 包括温度、湿度、蚕簸标准、采叶标准、消毒标准等九项指标都有量化考核。对共育户共育数量实行红榜公示, 公示养蚕农户名单、数量、订种收据和监督电话。经过量化考核, 只要按照标准化生产, 蚕农和职工就能得到实惠。生产过程的标准化, 促进了蚕茧质量不断提升和长期稳定, 如今, 天虹公司打造的“七彩之虹”精品蚕茧品牌享誉全国, 成为国际著名奢侈品牌“爱玛士”丝绸产品的生产原料。为公司盈利、蚕农增收创造了巨大空间, 平时农民蚕茧销售价格始终高出周边5元以上。

4 坚持投入引导, 助推产业提档升级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公司不断加大对生产和发展的投入, 2012年投入近400万元。由于巧用补贴的“钓鱼政策”, 也引导了蚕农参与产业投入。公司以技术升级和质量提升为目标, 重点投入关键环节:

4.1 投入建规模化基地

公司投桑苗, 农民出土地、出劳务, 集中在石洞、玉皇等7个乡镇规划建设2万亩高标准桑园, 基地缩小在80km周长范围内, 改变了零星分散的产业布局。

4.2 投入建标准化设施

对共育室新建、改建、设施设备配套进行扶持。对蚕农新建蚕台、添置优良蔟具等养蚕用具, 经过验收合格即可享受天虹公司补贴。

4.3 投入推广小蚕共育、统防统消等关键技术

2012年公司向农民出售共育蚕每张价格90元, 而实际需要蚕种款60元 (15克蚁量) 、蚕药20元、共育费90元, 共170元, 相当于每张蚕向农民补贴80元。目前, 全区实现了养蚕设施建设标准化、省力化, 全区大蚕蚕台育、回转架纸板方格蔟技术推广面达到100%。

5 几点启示

涪城区地处绵阳市郊, 交通便利, 经济相对发达, 同样面临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蚕桑比较效益下降等问题, 但涪城区能够在逆境中稳定发展产业, 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5.1 四川蚕桑产业仍具有竞争优势

目前, 我省蚕桑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涪城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了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 为蚕桑产业发展走出了路子, 做出了样子, 说明蚕桑产业在我省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只有找到制约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找准产业发展的定位与路径, 树立发展信心、转变发展观念、创新经营机制, 产业发展才能有所突破。

5.2 龙头企业是带动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没有农民的组织化就没有农业的产业化, 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 龙头企业“垄断经营”, 龙头企业就难以成长。涪城区放手让天虹公司成为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转变行政命令和大包大揽的发展方式, 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水平, 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还带动了一方农民持续增收, 带动了当地“三农”发展, 农民实现了生产与收益的统一。龙头企业的作用不可低估, 龙头企业的培育应高度重视, 市场化改革任重道远。

5.3 集中连片建基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 篇5

___县地处___省最南端,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自1984年引进杂交桑种植以来,该县蚕桑生产已初步成为具有___特色的种养、加

工与生产技术服务相配套的一项优势产业。

一、基本情况

该县以种植杂交桑为主,现有桑园面积650公顷,蚕农2911户,年饲养蚕种1.1万张,年产鲜茧680吨,产值1050万元。全县设有6个蚕茧收购站,1个缫丝加工企业,年加工干茧330吨以上,年产白厂丝100吨以上,生产规模位列全省第四、全市第二。该县具有发展蚕桑生产的良好条件。一是气候条件。该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长。年平均气温18.6℃—18.9℃,降雨量1695mm,无霜期287天。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和“昼暖夜凉”的山区小气候特点,桑树发芽早,生长快,叶质好。一年之中养蚕季节长达7个月(4月上旬—10月下旬),养蚕12批次。如果种植杂交桑,可当年种桑,当年采桑养蚕。特别是饲养二化性高丝量品种,生产的蚕茧茧质好、茧丝长,可缫制3A级以上的白厂丝。二是土地资源。该县有缓坡、斜坡、河滩坝土630公顷,耕地7324公顷。山区土地大部分是花岗岩发育而形成的红壤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性好,土壤有机质积累快,腐值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属中偏高,种植杂交桑叶片大、叶色绿、富光泽、叶质好。三是劳力资源。该县现有农业户3.2万户,农业人口12.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5,其中农业劳动力为6.5万人。四是技术基础。该县种桑养蚕已有20多年历史,蚕桑发展最高峰时期种桑养蚕农户曾达到5987户。目前,全县还拥有一批种桑养蚕能手和一支技术服务网络队伍。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户种植规模普遍较小且分散,零星种植多,大户少。目前,全县10亩以上种桑养蚕大户只有8户,5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桑园只有2处。

(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困难。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接受和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品种的意识和能力较低。据调查,在蚕农中小学文化水平的占65,初中文化水平的占30。全县普遍使用竹花蔟,推广使用方格蔟、楼梯蔟等技术进程较慢。

(三)生产场所限制。蚕桑生产要求具备一定的房屋或大棚等生产场所,使有些农户因房屋紧张或生产场所环境较差而放弃发展蚕桑生产。

(四)蚕茧收购秩序较乱。1994年以来,茧丝绸市场行情波动较大,蚕茧价格时起时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蚕农的积极性。

三、对策思考

(一)加强示范带动。在县内建立一批蚕桑示范基地、蚕桑专业村、养蚕专业大户,使农民看有基地,学有样板。可以选择陂头镇的周布村、岐山村,龙下乡的河田村、川凹村等15个村为重点村,通过辐射带动,逐步向其它村组发展。

(二)搞活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在产业链中龙头企业是蚕桑产业化体系的核心,是蚕农进入市场的载体。一些龙头企业要通过大力挖潜增效,降低成本,盘活资金,引进先进设备,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要进一步开拓蚕桑茧丝及副产品市场,走高、精、深加工发展路子。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稳步推动蚕桑生产的发展。

(三)健全服务网络。按照“完善县一级、健全乡一级、拓展村一级、延伸组一级”的要求,建立健全以蚕桑专家和蚕桑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蚕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采取县聘乡用、工资专户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

(四)促进科技推广。建立健全蚕桑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第一线技术力量,加强蚕桑技术培训,实行品种优良化、桑园管理科学化、养蚕技术规范化、消毒防病制度化,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推广大棚养蚕、省力化养蚕、楼梯蔟上蔟等技术,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解决生产场所限制等矛盾,提高经济效益。

(五)强化领导作用。加强领导是蚕桑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加强蚕桑工程领导机构力量,实行县乡领导、单位挂点扶持蚕桑基地制度,把蚕桑产业的发展列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的重要考核内容。出台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对养蚕建房用地、苗木供应等给予适当扶持。通过宣传栏、宣传单、墙报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种桑养蚕的比较效益、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发展蚕桑生产。加强蚕种统一供应管理和蚕茧市场管理,维护蚕桑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太湖流域的蚕桑丝绸文化 篇6

中国吴地则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湖州南郊钱山漾新石器遗址的下文化层中出土一批丝线、丝带和一小片没有碳化的绢片,经测定,确定绢片的年代为47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已确定的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

魏晋时期,南北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太湖流域吴文化的发展。五代吴越时期,吴地稻作文化和蚕桑丝绸文化得到极大发展。南宋时期,临安(杭州)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吴地成为丝绸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明清之际,吴地的丝绸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影响东亚,乃至全世界。

太湖流域原先的桑树称“荆桑”,也叫野桑,根须发达,但桑叶既小又薄,出叶率不高。宋时,太湖流域的蚕农从黄淮流域引进了经嫁接的鲁桑,桑叶既宽大又厚泽,但根须不够发达,吸收养分的能力逊于荆桑。先民们通过荆桑与鲁桑的嫁接,培育出了一种新的品种—湖桑。湖桑,吴地俗称“家桑”,兼具荆桑与鲁桑的优点,成为一种优良的桑树品种。

元朝,太湖流域的蚕农改良了北丝车,用南丝车缫出了比北丝车缫出来的“肥丝”要精细得多的细丝。明代,湖丝声誉鹊起,赢得了“湖丝甲天下”的美称。其中“辑里丝”更是细丝中的翘楚,它质地细匀白韧,随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享誉海外。辑里村,又名七里村,是位于南浔与乌镇之间的一个小村镇。该地“穿珠湾,水澄清,取以缫丝,光泽可爱”。到了近代,“辑里丝”名声与日俱增,以细、圆、匀、坚和白、净、柔、韧为特色,曾在南洋劝业会、巴拿马博览会、国货展览会上频频获奖。连清室的龙袍、凤衣也指定用“辑里丝”织造的丝织品裁制。太湖流域的蚕农纷纷效仿辑里人的方法,缫出细丝,也称辑里湖丝。

“无丝不成镇”,丝绸业的兴盛,带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南浔、菱湖、双林、乌镇、盛泽等市镇成为重要的丝绸集散地,发展成“烟火十万人家”的江南雄镇。江南丝绸业小城镇上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清时期,吴地的蚕桑业、缫丝业和丝织业均十分发达。双林的“倪绫”是明代朝廷大臣“奏本”的专用绫。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流派繁衍,名手竞秀。沈寿便是近代苏绣名家中的佼佼者。

沈寿(1872—1921),原名云芝,字雪君、雪宦,别号天香阁主人,菱湖竹墩人。她从小随父寓居江苏吴县,学习刺绣,十五六岁已名满姑苏。1904年,沈寿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进献清廷为慈禧太后祝寿。慈禧极为满意,赐“寿”字,她遂易名为“沈寿”。同年,沈寿受清朝政府委派赴日本进行考察,交流和研究日本的刺绣和绘画艺术。回国后被任命为清宫绣工科总教习,自创“仿真绣”,在中国近代刺绣史上开拓了一代新风。

1914年,近代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来到南通,担任了所长兼教习。在教学中,她主张“外师造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表现人事物景的能力。7年内,传习所培养了众多刺绣能手,使南通成为名播江浙的刺绣之乡。南通的绣品也逐步形成了“细”“薄”“匀”“净”的风格,畅销海内外。

蚕桑丝绸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消化吸收太湖流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让劳动力转化成财富。南宋陈旉《农书》所述,吴地蚕乡,不少蚕农“唯藉蚕办生事”。经他测算,十口之家养蚕十箔,可抵十四亩四分七厘优质稻田的收益。陈旉指出:“中小之家,只此一项,自可了纳赋税,充足布帛也。”明末清初的张履祥在《补农书》中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同样一块地,用于栽桑养蚕比用于种稻麦,收益要高出四五倍乃至十几倍。

蚕桑生产周期短,收效大,俗谓“四十五天见茧白”,“上半年靠蚕茧,下半年靠种田”,“养蚕用白银,种田吃白米”。然而,旧时蚕宝宝特别难养,据《吴兴蚕书》载:“蚕自小至老,须刻刻防其疾病。俗称蚕为忧虫,受一分病则歉收一分。”蚕农们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灵在掌管蚕事,便虔诚地崇拜蚕神。

蚕神崇拜是中国丝绸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就有“蚕示三牜”的记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农桑是国家之本,史书上都有皇后亲蚕、祭祀先蚕的记载。菀窳妇人、寓氏公主、伏羲、嫘祖、蚕丛氏都充当过蚕神。晋代干宝《搜神记》中的《太古蚕马》是一则“白马化蚕”的蚕神神话。

1000多年来,“白马化蚕”这一远古神话传说仍在吴地广为流传。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全国普查中,仅嘉兴和湖州两市就搜集到近十则“白马化蚕”的民间故事,“扫蚕花地”等歌谣也唱“白马化蚕”等内容。“白马化蚕”这一古老的神话作为中国蚕神崇拜的文化记忆,仍在吴地口传身授,成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记忆。这一民间传说还演化成了一种“轧蚕花”的民俗事象。

吴地清明轧蚕花庙会在明清时最为鼎盛,各种府志、县志、镇志都有记载。清道光初诗人沈焯的诗就描述了含山清明轧蚕花庙会盛况:“吾乡清明俨成案,士女竞游山塘畔。谁家好儿学哨船,旌旗忽闪恣轻快。”

含山西侧宽阔的含山塘是上演各种水嬉项目的理想场所。其民间文体节目主要有抬阁船、标竿船、船拳、踏白船等。踏白船,俗谓“快船”,是由农用木船临时改装的,一般用八支木桨,对称排在两边。农船平时为单橹,快船为双橹,得在另一边再装上一橹。船艄上两边各自伸出一块木板,扯绑者就站在宽为尺许的木板上。两边各有两人摇橹。另有一人擂鼓或敲锣为号,协调行动。摇快船者为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只有扯绑者有时为亮丽的“假小子”。含山水嬉最多的是“快船”,大家在含山塘里竞渡赛快,以宜田蚕。

岸上围观者“轧”在一起,就形成了“轧蚕花”的热闹场景。“轧蚕花”时,蚕妇们都争相购买蚕花来插在头上。相传,西施去越适吴时,途经吴地蚕乡,把一种蚕花分送给蚕妇,预祝蚕花丰收。那一年,果然家家蚕花大熟。相沿成习,吴地蚕乡的广大蚕妇就有了簪戴蚕花的习俗。所谓蚕花,是一种用纸或绢剪扎而成的彩花。蚕花形如月季或玉兰,插在竹制的花箪上出售。簪戴蚕花成了一种蚕妇的特殊服饰习俗。朱恒《武原竹枝词》写道:“小年朝过便焚香,礼拜观音渡海航。剪得纸花双鬓插,满头春色压蚕娘。”作者原有注:“纸花,号蚕花。”□

浅谈我县蚕桑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7

1.1 蚕茧生产现状

全县现有桑园6.432万亩, 其中90%的桑园集中分布在桃园、姚集两个镇。桑园面积排在全县前十位的村均有接近或超过1000亩的规模, 桑园布局结构合理, 蚕农抗风险能力增强, 为蚕桑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9年全县共饲养蚕种7.08万张, 产茧3007吨。平均茧价26.8元/kg, 投产桑园平均亩养蚕2.4张, 亩产蚕茧100.2kg, 平均亩茧收入2685.4元。桃园镇是我县蚕桑生产重点镇, 该镇现有桑园面积3.5万亩, 其中投产桑园2.4万亩, 今年养蚕56550张, 生产蚕茧2400吨, 其桑园面积、养蚕数量、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县的80%、80.5%、80.5%。

1.2 茧丝生产现状

全县现有缫丝厂4个, 分别是桃园镇翔鹰制丝厂、德兴制丝厂、民顺制丝厂和姚集镇的欣达制丝厂。现有14组自动缫丝机, 2009年共生产白厂丝300吨, 年产值5000万元, 实现利税480万元。全县现有丝绵厂2个, 年产丝棉60吨, 蚕丝被3.2万床, 产值2160万元。产品远销日本、台湾等地, 赢得了消费者一致好评。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我们和苏州丝绸博物馆合作, 成功地开发了丝绸手绣儿童画, 为实现睢宁儿童画的产业化经营作出了积极努力。

1.3 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2009年全县利用桑枝条粉碎生产香菇菌袋20万袋, 其中春栽5万袋, 秋栽15万袋, 生产香菇300吨, 总产值达175万元。在大力开展桑枝生产食用菌的同时, 一直坚持在桑树行间套种大蒜、青菜、雪里红、金丝瓜等作物, 特别是在桑树落叶后, 在桑树行间栽植菊花心、四季蔓等品种的青菜, 蚕桑综合利用亩均增收达1500多元。2009年我们购置了必要的设备, 用活的蚕蛹作为宿主, 人工接种蛹虫草菌, 模拟蛹虫草自然生态环境, 人工培育桑蚕蛹虫草。收获虫草7870克, 产值25万元。批量生产桑蚕蛹虫草取得成功, 有效的提高了蚕桑生产的综合效益。

1.4 存在问题:

1.4.1 基础薄弱, 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桑园插花田多, 全县有三分之一桑园是插花田, 部分地区还出现“水包桑”、“棉包桑”, 严重影响生产安全, 影响了亩发种量、亩产茧量, 亩桑收入整体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桑园栽植杨树严重影响了桑叶产量。二是蚕室、蚕具等养蚕设施简陋, 房屋面积不足, 操作粗放, 饲养过头蚕现象普遍, 抵御生产风险的能力不强。三是桑园配套设施如排灌系统较差。四是受金融危机影响, 部分乡镇桑园毁坏严重。如李集、双沟、凌城70%桑园被毁。

1.4.2 产业化程度较低, 竞争力不强

蚕桑生产集种、养、加于一体, 产、供、销一条龙的特点最符合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但我县蚕桑产业化进程不太尽如人意, 主要原因: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带动力不强;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紧密度不高;三是深加工能力弱, 产业链较短。目前, 我县均是缫丝, 丝绵被生产初加工企业, 还没有绸、缎及丝绸服装等后道深加工企业, 无法挖掘产业链中深加工的高额增值的潜力, 不能实现以工补农、以农稳工、相互协调、良性发展。

2 蚕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 我县蚕桑生产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立体化种植、系列化服务”的思路, 抓住重点镇、建设基地村, 以蚕业协会为载体, 以“村蚕茧产销服务站”为平台, 改进服务方式, 推进养蚕布局调整, 实施“科技兴蚕”战略, 加强立体开发, 着力提高蚕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具体发展目标是:全县十二五期间桑园面积发展到8万亩, 建立蚕桑重点镇3个, 分别为桃园镇5万亩, 姚集镇2万亩, 李集镇1万亩;建立千亩以上的高产优质蚕桑专业村30个, 其中桃园镇20个, 姚集镇7个, 李集镇3个;建设500亩以上的连片高标准蚕桑生产基地10个, 其中桃园7个, 姚集2个, 李集1个;带动桑园面积5亩以上养蚕大户1000户;推广小蚕饲育自动加温补湿器1000台;新推广省力化养蚕大棚5000个;新推广方格簇500万片;建立睢宁蚕业信息网;搜集、整理蚕桑技术的光盘材料100套;编写《蚕农必读》科普材料, 并发放5000册。年饲养蚕种12万张, 生产蚕茧5000吨, 蚕茧产值1亿元, 生产蚕种3万张, 自动缫丝规模达到16组, 年产白厂丝400吨, 生产丝棉100吨, 年产丝棉被5万床。积极创造条件, 发展绢纺、丝织、服装企业。继续开展桑枝条粉碎培养食用菌、蚕沙枕开发、蚕沙沼气、桑园立体种植等蚕桑综合利用等技术研究, 年栽培食用菌300万袋, 创产值2500万元。桑园立体种植面积达80%以上, 力争亩桑效益达4500元。

3 主要措施

3.1 正确分析形势, 坚定发展蚕桑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蚕桑生产是我县传统的优势产业,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亮点, 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 全县桑园面积近6.5万亩, 列全市第一位。徐、淮、连、宿、四地区唯一被列入国家蚕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县。经过多年的调整, 布局结构趋于合理, 生产规模相对稳定, 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蚕农抗风险意识逐渐增强。从我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看, 发展蚕桑生产大有可为, 特别是经过发展, 我县已成为我省重要的优质茧生产基地, 具备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而且目前茧丝绸行情已经逐步好转, 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明显。但是, 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还必须在提高蚕茧质量上下功夫, 进一步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因此, 我们应该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睢宁实施点建设为契机, 整合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 全力打造样板实施点, 动员全县蚕业战线的科技工作者, 按照县委提出的“敢于担当, 勇于奉献, 勤于工作, 善于落实”的睢宁精神, 爱岗敬业, 勤奋工作, 切实把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2 强化措施, 突出重点, 努力提高蚕桑生产整体效益水平

3.2.1 蚕桑生产必须走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走集中连片、规模发展之路。在结构调整过程中, 根据各镇实际情况, 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按照“稳定规模, 优化产业”的思路, 尽快消灭“插花田”, 要以培育和建立区域性生产基地为重点, 合理调整桑园布局, 实现相对集中连片, 规模发展, 形成基地镇、基地村, 使基地的规模扩大、水平提高、效益增加。

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注重培育养蚕大户, 鼓励桑园向蚕桑大户、养蚕能手转移, 提高蚕桑收入在家庭中的比重, 形成一大批桑园面积在3亩以上, 年饲养蚕种10张以上的农户, 以此提高蚕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解决千家万户生产规模小、积累投入不足、进入市场困难的矛盾, 这样, 有利于生产技术的规范操作, 有利于高效实用新技术的推广, 有利于提高蚕桑生产管理水平。

走培育龙头企业之路,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从深化改革入手, 加快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努力增强茧丝绸工业发展后劲和活力, 各镇可根据实际及行业发展的特点, 按照谁有实力谁当龙头的原则, 大力扶持和培育茧丝绸行业深加工的龙头企业, 建立“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的经营模式, 为蚕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推动蚕业产业化经营。

3.2.2 以科技为先导, 大力推进我县科技兴蚕进程

进一步完善和普及高效的省力化养蚕技术、防病减灾技术, 以降低养蚕风险。蚕桑业要巩固和发展, 不仅要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下功夫, 花本钱, 更要大胆创新, 彻底突破传统的蚕桑业的生产方式, 在优质高效、科学省力上求发展, 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目前, 全县正在或已经推广的技术工程如一步成园、小蚕共育、方格蔟及室外上蔟技术等外, 今后计划在巩固原有技术的基础上, 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省力高效的栽桑养蚕技术体系上来, 与时俱进, 拓宽思路, 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广和应用桑园化学除草、少回育、立体育、条桑育, 结合塑料大棚饲养, 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点以条桑立体育为中心的省力高效的养蚕技术体系。

进一步完善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大力实施知识更新。强化技术物资服务, 以蚕茧经营公司为依托, 以蚕茧收购站点为基点, 以县镇蚕桑技术员和蚕茧收烘工作人员为骨干, 在全县30个重点村设立蚕茧产销服务站, 搞好蚕桑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工作。继续发挥蚕业协会的作用, 在已有蚕业协会的基础上, 逐步吸收规模养蚕的农户加入协会, 发展会员, 并为协会会员提供优惠的扶持政策, 支持会员提高茧质, 扩大规模, 增加收益, 通过2~3年的努力, 全县80%的养蚕农户加入协会。要充分发挥蚕业协会的作用, 努力做好各项服务, 积极争取各项专项资金, 扶持行业的发展, 建立万亩优质茧示范基地。今后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 在现有蚕业协会的基础上组建茧丝绸协会。

3.3 要坚持搞好蚕桑综合利用开发, 增强发展活力。

实践证明:搞好蚕桑综合利用是促进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将继续扩大桑枝条粉碎栽培食用菌规模, 扩大桑园立体种植面积, 进一步研究利用大棚开展蚕禽套养, 以及果桑推广应用、桑叶茶研制等配套技术, 积极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 在蚕丝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高层次产品上进行研制开发, 形成系列产品。

3.4 抓住招商引资良好机遇, 大力发展丝绸工业

嘉陵区蚕桑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考 篇8

1 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我区按照“项目实施为平台、科技兴蚕为抓手、提质增收为核心、农企共赢为目标”的发展思路, 以“优化布局、扩大规模, 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主线, 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为目标,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推动了蚕桑产业化进程, 建成了土门、吉安、新庙、双店、临江、文峰6个市级蚕桑基地, 其中土门为粮经复合型桑园基地, 新庙为果桑基地, 吉安为原蚕繁育基地, 双店、临江、文峰为传统蚕桑基地, 重现了“丝绸之乡”的魅力。

目前, 全区良桑面积5333.34hm2, 果桑面积333.34hm2, 年发种量近3万张, 产茧量120万kg, 生产桑果80余t, 蚕茧及蚕桑副产物综合开发收入近1000万元, 蚕桑产业已成为我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2 主要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蚕桑产业分布散、规模小

目前我区蚕桑产业主要集中在土门、吉安、新庙、文峰、双店和临江6个市级蚕桑基地, 其他乡镇都有零星分布, 总的来说蚕桑分布不够集中成片, 集约化、规模化的效果不明显。

2.2 农村养蚕劳动力缺乏

随城市化进程加快, 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 农村劳动力缺乏, 农村土地撂荒严重, 出现大量有桑无人养蚕的现象, 严重制约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2.3 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

蚕桑产业是一种劳动强度较大的种养殖业, 要提高其效益就必须发展运用科学技术的现代蚕桑, 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然而, 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2.4 蚕茧比较效益差, 市场竞争力弱

蚕桑生产与外出务工等相比, 比较效益逐渐降低, 农民积极性不高。同时, 蚕桑产业缺乏项目支撑, 近年来中央、省级相关部门对蚕桑基本没有投入, 蚕桑产业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2.5 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目前我区现有的蚕桑丝绸龙头企业实力不够雄厚, 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企业运行机制不活, 难以发挥龙头企业对蚕桑产业的带动作用。

2.6 利益和风险调节机制不健全

由于蚕茧收购风险调节机制不完善, 蚕茧价格随市场行情而剧烈波动, 2008年蚕茧收购均价仅13元/kg, 2010年蚕茧收购均价达30元/kg。2013年春季收购价格高达到35元/kg, 但夏、秋又下滑到20元/kg, 茧价市场行情不稳定, 蚕农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3 蚕桑发展的对策思考

要做大做强我区蚕桑丝绸产业, 必须抓住四川省打造多元化、高效化的现代蚕桑丝绸产业体系的大好机遇, 根据《四川省蚕桑丝绸发展规划纲要 (2013-2022年) 》相关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 整合资源要素, 加大政策扶持, 创新工作机制, 改进工作方法, 进一步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

3.1 突出基地建设, 在规模发展上破题

3.1.1 打破区域界限。

按照成片规划、连片建设、集中发展的原则, 进一步扩大桑园面积, 以政府出资, 农民栽桑、发放栽桑专项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多栽桑, 栽好桑, 逐步消除传统的四边桑、坡地桑等模式的局限性, 实现大面积分散栽桑养蚕向土门、吉安、新庙等重点乡镇和产业环线规模化栽桑养蚕转变。

3.1.2 借鉴宁南模式。

在全区全面推进“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蔟具优良化、饲养统防统消化”的“四化”工作, 对养蚕模式统一规划引导, 加快集约化的养蚕步伐, 促使养蚕模式由零星分散到规模化经营。力争通过3-5年时间逐步建成以土门为主的700hm2粮经复合型桑园示范基地, 以新庙等乡镇为主的700hm2果桑产业示范基地和以吉安、临江、双店等乡镇为主的1400hm2传统蚕桑产业和原蚕繁育示范基地, 通过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引领我区其他乡镇发展蚕桑生产。

3.2 突出资源整合, 在大户培育上破题

3.2.1 重点培育养蚕大户。

发展养蚕大户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桑无人养蚕的突破口, 是发展蚕桑产业的生力军, 要整合农业、林业、扶贫等涉农政策向大户倾斜, 在资金、技术、养蚕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大户进行扶持, 区政府设立大户培养专项资金, 每年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养蚕大户实施奖励, 吸引更多的蚕农向大户方向发展。

3.2.2 提高大户经营水平。

按照“分户栽桑, 分户管桑, 集中养蚕”、“以桑入股, 按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进程, 打破全区现有养蚕格局, 支持和鼓励有志于从事蚕桑产业发展的能人租赁桑园, 促使土地、桑树、技术的养蚕要素向大户集中, 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为生产主体的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农户的经营水平。通过大户的引领带动, 促进蚕桑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降低养蚕成本, 提高蚕农收入。

3.3 突出技术培训, 在科技兴蚕上破题

3.3.1 打造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大幅度提高蚕桑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 提高农业院校、蚕桑技术培训机构人均经费标准, 加强与西南大学、省蚕业研究所和南充蚕种场等科研教学生产的合作交流,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打造一批综合素质高、科技能力强的蚕桑技术队伍, 确保每个蚕桑专业村有3~5个蚕桑技术员, 为蚕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3.2 开展“科技入户”行动。

加强技术培训、技术辅导, 把现代农业技术、先进实用的蚕桑生产技术送到农户手中, 提高养蚕的科技含量。

3.3.3 加大农民培训专项。

加强蚕农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加强乡村两级蚕农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 保证教学有设备、下乡有工具、学习有场所、实习有基地。

3.4 突出综合开发, 在提质增收上破题

蚕桑产业有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其比较效益。

3.4.1 大力发展“桑-粮”、“桑-菜”等套种模式。

对土门的700hm2粮经复合型桑园进行套种, 形成冬季以“大白菜、卷心菜”为主, 夏季以“花生、红薯”为主的种植格局, 组织农民在吉安的33.34hm2桑园内套种榨菜、大头菜等市场行情好的蔬菜, 在新庙果桑基地套种33.34hm2秋黄豆, 对套种作物实行“订单生产”,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 增加蚕农综合收入。

3.4.2 引导龙头, 搞好蚕桑产品的综合开发。

继续搞好桑枝和桑果的开发利用, 做大做强以加工生产桑枝食用菌为主业的圣峰农业有限公司、以生产酿造“丝路秘语”桑葚红酒为主业的“千年绸都酒业有限公司”, 同时立足高起点、高水平, 开发桑枝地板、桑葚醋、桑叶茶等蚕桑副产品, 积极开拓市场、创建品牌, 提高蚕桑综合效益。

3.4.3 大力推进丝绸文化发展, 构建产业效益新增长点。

以“中国绸都”和“千年绸都第一坊”等品牌为依托, 培育以蚕桑丝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小镇, 在土门、吉安、新庙开发以蚕桑体验、桑果采摘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 发展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蚕家乐, 提高蚕桑效益, 调动农民积极性。

3.5 突出招商引资, 在龙头带动上破题

3.5.1 做强龙头企业。

坚持“招商引进一批、整合改造一批、扶持壮大一批”的思路, 加快引进一批有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茧丝绸企业, 对部分蚕茧收购企业进行整合改造, 对茧丝绸加工企业加大技改力度, 促其上档升级, 壮大带动主体, 引领蚕桑产业发展。

3.5.2 大力发展专合组织。

鼓励业主大户、经营能手、技术好手等领办、创办蚕业合作社, 引导蚕桑专业村蚕农, 特别是业主大户入社, 采用“五统一”的办法, 即统一栽桑养蚕技术标准、统一供应蚕种、统一小蚕共育、统一销售蚕茧、统一实行二次返利,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项目、资金上对蚕业合作社给予支持, 支持其发展专业化的小蚕共育室和大蚕室外蚕棚等养蚕设施, 购买蚕茧收烘及仓储设施等改善生产经营条件。

3.6 突出开拓创新, 在体制机制上破题

3.6.1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针对农村土地撂荒严重的实际情况, 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 在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基础上, 加快推动以转让转包、租赁置换和土地入股等形式为主的土地流转, 促使撂荒的土地用来发展蚕桑, 实现荒地桑园化, 推进规模化经营。

3.6.2 创新投入建设机制。

按照“渠道不变、管理有序、目标统一、分工合理、突出重点”的原则, 由区政府牵头充分整合各项涉农项目资金, 打捆用于扶持蚕桑发展, 要突出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配套两大重点, 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激励蚕农自主投入资金, 发展壮大蚕桑产业。

3.6.3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略论珙县蚕桑生产发展战略 篇9

1 蚕桑生产必须下最大决心由分散向集中转移

从2009年珙县的情况看, 未形成规模的养蚕村社减发蚕种40%~50%, 而相对集中的产区减发极少, 有的还增。蚕桑生产越集中, 越好管理, 新技术越好落实, 单产与质量均能得到有效保证。我县已着手规划与实施, 把由现在全县近100个村养蚕集中到50个村左右, 把现有的l.5万个养蚕农户集中至4000~5000户, 具有相当规模养殖大户真正形成归位到一村一品这个成功之路上来。

重点村规模应定位在:季养蚕500盒以上, 年养蚕2500盒以上, 年产茧75000kg以上, 有规模养殖大户100户以上。在抓集中转移中, 核心是抓好规模大户, 大户的标准应定位在:季养蚕4~6盒, 有比较标准的桑园4~6亩, 有比较标准的室外专用养蚕大棚, 年单产35~40kg, 年产蚕茧750kg, 年养蚕收入1.5万元左右。

我们在由分散向集中转移的思想理念是:集中抓, 抓集中:重点扶, 扶重点;决心投, 投决心。在整个重点转移中一定要认识统一, 决心到位, 规划合理, 措施得力, 早转早成功, 不转一场空。

2 蚕桑生产必须由单一的栽桑养蚕转到桑经、桑粮并举上来

蚕桑这个产业要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养蚕农户的利益, 有利益, 有搞头, 蚕农就有积极性, 蚕农就愿意干。一个普通养蚕农户的年养蚕收入和蚕桑综合开发收入形成他家庭收入的支柱和主要经济来源, 比干其它事和外出打工划算, 他就会积极主动的搞, 而是真正当成主业, 不是当副业去干, 就会有效益有质量, 蚕桑这个产业的发展才有坚实基础。不难看出, 千方百计为蚕农增收, 蚕农真正从这个产业中得实惠, 尝到甜头, 这个产业就自然会稳定地持续发展, 别无它法。

笔者认为, 各级政府和龙头企业在积极支持引领养蚕集中产区和养蚕大户, 在用提高单产和提高质量来增加利益的同时, 必须下决心搞好桑地的主体开发和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 为蚕农增收再闯一条路是当务之急。

2.1 努力探索桑地的立体开发, 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很好利用发挥其最佳效益。

从我县试点探索的经验来看, 桑园综合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桑地种菜养猪, 套种矮杆豆粮, 套种特色多经作物等。在桑园综合开发中, 一是如何统筹规划;二是面向市场;三是坚持科学开发。通过综合科学利用开发, 每亩桑地增收2000~4000元是完全可能办到的, 这对蚕农来说是一个可观的收入。

2.2 努力探索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

桑叶制茶, 桑枝造纸, 蚕沙做枕, 蚕蛹及雄蛾开发保健酒等。

从现在农村的实际看, 要坚定的走以桑养桑, 以粮养桑, 以多经养桑,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使我县的蚕桑生产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社会发展,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达到持续稳定发展之目的。

2.3 蚕桑生产必须由传统的种养方法向依靠科技种桑养蚕上来。

蚕桑发展现状 篇10

1 广西蚕桑标准化的现状

1.1 标准体系的建立

《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 对作为商品的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种子 (含种子、种苗、种畜、种禽) 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以及农业方面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等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应当制定农业标准[4]。蚕桑生产包括栽桑、养蚕、蚕桑良种繁育、蚕茧收烘、缫丝等多个环节, 产品包括桑树种子种苗、蚕种、商品小蚕、蚕茧、生丝等, 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技术规范, 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有标可依, 有章可循, 以达到提高蚕桑产业产品质量,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我国蚕桑标准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 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 地方标准相配套的蚕桑产业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对于提高蚕桑产业产品的质量, 促进蚕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广西非常重视蚕桑产业标准化工作, 从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标准的制定工作, 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地方标准体系, 指导广西蚕桑产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广西蚕桑标准体系从最初制定到现行体系的建立可分为以下3 个阶段:

1.1.1 制定首批蚕桑产业地方标准蚕桑产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从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3]。广西于1990 年制定并发布实施了DB/450000B 47001—1990 《广西桑蚕良种繁育程序及检验标准》、DB/450000B 47002—1990 《种茧育桑树栽培技术规程》、DB/450000B 47003—1990 《种茧育养蚕技术规程》、DB/450000B 47004—1990 《桑蚕种制种技术规程》、DB/45000B 47005—1990 《桑蚕种检毒技术标准》、DB/45000B 47006—1990《桑蚕种保护、冷藏、浸酸技术规程》、DB推/450000B 47007—1990 《农村桑树栽培管理技术规范》、DB推/450000B 47008—1990《桑蚕丝茧育养蚕技术规程》等8 个地方标准。第一批技术标准的实施与推广, 对促进广西蚕桑产业安全生产, 稳定发展, 提高蚕茧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2 组织修订并形成第二批蚕桑产业地方标准进入21 世纪以来, 广西蚕桑产业快速发展, 2002 年全区投产桑园面积5.37 万hm2, 蚕种饲养量220 万张, 蚕茧产量7.41 万t, 居全国第4 位, 跨入蚕茧大省行列。随着产业的发展, 蚕桑品种、生产技术、检测手段不断更新换代, 原有的技术标准已不适应广西蚕桑产业发展需求。2002 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并下达任务, 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对1990 年实施的8 项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DB 45/T 81—2003《桑蚕制种技术规程》、、DB 45/T 82—2003《桑蚕种检疫技术规程》、DB 45/T 83—2003《种茧育养蚕技术规程》、DB45/T 84—2003《桑蚕种保护、冷藏、浸酸技术规程》、DB 45/T 85—2003《种茧育桑园栽培技术规程》、DB45/T 86—2003 《桑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DB45/T 87—2003 《桑蚕丝茧育养蚕技术规程》、DB45/T 90—2003 《桑蚕种繁育程序及检验标准》8 个地方标准, 并于2003 年6 月发布实施。

1.1.3 现行标准体系的形成广西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 生产方式及生产规模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原来的分散经营、小规模生产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随着广西蚕茧产量在全国的比重不断加大, 对蚕茧质量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指导产业发展, 2008 年以来广西相继制定了DB45/T 511-2008《桑蚕茧烘烤技术规程》、DB45/T 614-2009《桑蚕小蚕共育技术规程》、DB45/T 731-2011《桑蚕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等15 个地方标准, 同时对2003 年制定的部分标准进行了修订。目前广西现行蚕桑标准共有23 项, 标准内容涵盖了桑树栽培技术、蚕桑良种繁育、蚕种的保护、蚕种催青、小蚕共育、养蚕技术、蚕茧收烘、疫病检疫及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技术层面, 形成了指导广西开展蚕桑标准化生产的标准体系 (见表1) 。

注:资料由广西绿色食品办公室提供, 按发布日期排序。

1.2 广西蚕桑标准实施与推广取得的成效

1.2.1 提升了蚕桑产品的产量、质量广西蚕桑标准的实施, 使蚕桑产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有标可依, 有章可循, 逐步实现了生产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蚕桑产品的产量、质量不断提高, 尤其是蚕茧和生丝产量、质量稳步提升, 蚕茧产量2005—2014年连续10 年位居全国第一。生丝产量2010—2014 年连续5 年位居全国第一, 生丝质量大幅提升, 生丝等级普遍达3A~4A级, 部分达5A、6A级。标准的实施, 提升了广西蚕桑产品的质量, 培育了一批蚕桑产品品牌, 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1.2.2 促进了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把科技项目作为标准化推广应用的载体,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将优良品种与先进实用技术组装配套, 以标准化生产为指导, 促进了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实施的“优质原料茧高产综合配套技术”、“100 万亩桑蚕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广西高产优质高效养蚕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超高产杂交桑高效繁育与速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应用”等项目, 结合技术标准, 良种良法相配套, 大力推广两广二号、桂蚕2 号、桂蚕N2 等优良家蚕品种以及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 号等桑树优良品种。先进实用的速成丰产桑园栽培、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自动上蔟营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也同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近几年来广西通过开展“三高”蚕业示范基地建设、蚕桑标准园建设、桑树良种育苗基地建设等工作, 将蚕桑标准化生产作为主要建设内容推广应用, 推进了广西蚕桑标准化生产的进程。标准化工作的实施, 促进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升了广西蚕桑产业科学种养的技术水平。

1.2.3 推动了蚕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广西蚕桑良种生产过程的控制规程和质量标准较为完善, 对规范蚕桑良种繁育, 提高蚕种、桑树种子及种苗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 广西各级蚕种严格按标准指导生产并根据标准要求实行统一的检验检疫, 蚕种产量、质量不断提高。近十年来, 在国家农业部组织开展的全国蚕种质量监督抽检中, 广西蚕种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确保了广西蚕种安全足量供应。标准的实施, 促使广西加强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推动了蚕桑良种繁育工作的有序开展。目前广西桑蚕原种生产能力达20 万, 一代杂交种年生产能力近600 万张;蚕种年冷藏、浸酸能力达450 万张;具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蚕种检验检疫机构, 每年可检疫原种20 万张, 一代杂交种600 万张。

1.2.4 提高蚕桑生产组织化程度通过实施蚕桑标准化, 建立多层次的标准化示范基地, 以基地的辐射作用, 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近年来, 蚕农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得到快速发展, 以蚕农合作组织为纽带, 建立“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 各方形成利益共同体, 推进了蚕桑生产产业化进程。通过“公司+ 合作社+ 农户”新型经营模式的带动, 目前广西部分蚕区已经做到饲养品种、饲养批次、小蚕共育、技术标准、蚕病防控、蚕茧销售的“六统一”, 实现蚕业生产标准化, 产前、产中和产后社会化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订单蚕业初显成效。

2 广西蚕桑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2.1 标准化体系不够健全

经过多年努力, 广西已初步建立了蚕桑标准化体系, 但是仍不够完善, 以产中技术规程类标准居多, 而产前产后的技术标准相对较少, 桑树种子种苗、蚕种、蚕茧等主要产品与市场流通直接关联的标准相对缺乏, 标准体系不够健全、结构不合理, 不利于推广实施蚕桑生产全程标准化。部分标准使用时间过长, 修订不及时, 标准水平没跟上科技与市场的发展。已推广应用多年的新技术、新品种, 在标准中得不到反映和体现, 造成标准工作与科技进步脱节。随着蚕桑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研发了桑果酒、桑叶茶、桑叶及桑果食品等系列产品, 但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标准, 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2.2 标准化工作统一规划、组织协调不够

2012 年12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复成立了“广西桑蚕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赋予该委员会主要负责桑蚕及其加工产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2015 年成立“广西农业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下设“蚕茶药分技术委员会”, 为广西蚕桑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但由于承担标准制定工作的部门分散, 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 标准制定还缺乏统一规划, 针对性不强, 重点不突出, 制定和实施标准还处于自发和分散状态, 未能做到有关标准的协调配套, 影响了标准的制定、实施与推广, 不适应产业化发展要求。

2.3 标准宣贯不够, 标准未得到很好的实施与推广

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标准制定发布以后, 标准的宣传贯彻与实施工作必须紧紧跟上, 才能真正使标准发挥作用[5]。由于承担蚕桑标准制定工作的部门分散, 一些标准制定的承担单位在标准发布实施后没及时组织做好标准的宣贯工作, 蚕业标准化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示范推广力度不不够, 导致一些已制定的标准没能得到很好的实施与推广。从事蚕桑产品生产与经营的人员及广大蚕农对标准不了解, 标准意识比较淡薄, 应用标准的自觉性不高, 影响了标准的实施与推广。

2.4 小规模分散经营, 不利于标准化的实施与推广

规模化种养有利于标准化实施与推广[6]。广西蚕桑产业经过多年发展, 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 但大部分蚕农生产仍以小规模的家庭生产经营为主, 蚕农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自觉接受标准化生产的能力不强, 在饲养品种、饲养技术、蚕病防控等关键环节缺乏科学的指导, 蚕茧产量质量不稳定, 影响了茧丝质量的提高, 不利于形成品牌。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模式不但影响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也不利于标准化的实施与推广。

3 广西蚕桑标准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健全蚕桑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建设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标准就谈不上标准化[7]。广西蚕桑产业要推广实施标准化, 首要任务是围绕蚕桑产业生产全过程及产品质量制订结构合理, 标准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适用于广西现代蚕业发展的标准体系, 确保蚕桑产业生产全过程均有标准可依。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 确定工作目标, 按照“有标贯标, 无标制标, 缺标补标”的原则, 做好标准制定的中长期规划, 分阶段组织制订产业标准。对标龄过长, 标准落后的, 要及时进行修订, 逐步建立健全广西蚕桑标准体系, 形成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的标准体系, 推进广西现代蚕业发展的步伐。

3.2 大力开展标准化宣传培训

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是标准化的重要环节。要使蚕业生产经营者、质检部门和管理部门自觉地执行标准, 就必须加强标准化知识的宣传普及, 强化标准的宣传工作[3]。尤其是对新制定的标准, 要及时开展宣贯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培训, 促使从事蚕桑产业生产经营的人员了解蚕桑标准化, 积极参与标准化的实施推广。为提高培训效果, 应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标准化宣传培训。一是通过举办标准宣贯培训班, 对蚕业科技人员、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等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员进行培训, 使他们成为懂标准、会用标准、能指导蚕农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主力军;二是各蚕桑生产单位及经营企业应定期举办标准培训班, 强化员工标准意识, 把运用标准做为指导生产、经营的自觉行动;三是蚕农的培训, 要采取通俗易懂的方法, 通过现场指导示范、制作宣传栏、把技术标准编制成明白纸、小册子发放给蚕农等多种形式, 使蚕农掌握技术标准, 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四是开展蚕桑标准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通过信息网络等先进手段推广标准化技术。

3.3 加强蚕桑标准化的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力度

为规范和促进广西蚕桑标准化工作, 要加强蚕桑标准化的组织管理, 充分发挥“广西农业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的“蚕茶药分技术委员会”的作用, 指导相关部门开展蚕桑标准的规划、制定、宣贯、实施推广等工作, 形成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 确保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提高广西标准化工作水平, 要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承担标准制修订和审定的人员不仅需要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有很强的标准化理论基础和政策理论水平。在当前全国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的形势下, 蚕业主管部门应该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 加强对标准化人员的培养, 加速标准化人才的成长[3]。

3.4 加强标准化示范和监督体系建设

3.4.1 加大蚕桑标准示范区的建设力度加大现代蚕桑生产基地、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蚕业标准化基地等蚕桑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先进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优良蚕桑品种进行集成, 作为示范区的主要建设内容。通过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向周边地区大力推广先进的标准实施经验。 以标准示范区建设为抓手,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以科学技术技引领蚕桑产业标准化的推广应用。

3.4.2 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推进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发展, 通过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辐射带动产业发展, 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领办专业合作社, 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 发展订单生产, 与蚕农结成利益共同体, 采取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等方式, 带动订单农户、合作社成员按标准组织生产, 形成品牌, 提高广西蚕桑产品市场竞争力。

3.4.3 加强标准实施的监督力度加强标准实施的监督工作, 各级管理部门要切实做好蚕桑产业生产与经营过程的监督与检查工作。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违反相关规定的, 一律按规定严厉处罚, 以督促生产者、经营者严格执行相关标准、遵守相关规定。质检部门要加强能力建设, 提高管理水平和检验检测能力, 确保产品安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制度, 各级管理部依法开展蚕桑标准化管理工作, 以规范化的管理推动广西蚕桑标准化工作的健康发展。

摘要:介绍广西蚕桑产业标准体系的形成历程, 总结广西蚕桑产业标准化实施推广取得的提升蚕桑产品产量质量、促进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推动蚕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蚕桑生产组织化程度等成效。分析认为, 目前广西存在标准化体系不够健全, 标准化工作缺乏专业人才和统一的管理, 标准宣贯不够、标准未得到很好的实施推广, 种养规模小、不利于标准化的实施推广等问题, 提出建立健全蚕桑标准体系、大力开展标准化宣传培训、加强蚕桑标准化的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标准化示范和监督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广西,蚕桑产业,标准化,推广成效,存在问题,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标准化[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3.

[2]吴萍, 陈涛, 李龙等.我国蚕桑产业标准体系现状分析与展望[J].农业标准化, 2013 (5) :27-29.

[3]沈兴家, 陈涛, 吴萍等.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考[J].中国蚕业, 2010, 31 (1) :67-69.

[4]国家技术监督局.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Z], 1991.

[5]李奕仁.我国蚕业的标准化生产与先进技术[J].北方蚕业, 2005, 26 (3) :11-16.

[6]苏彩和.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 2012, 43 (11) :1793-1797.

加强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探讨 篇11

关键词 蚕桑;养殖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2-140-02

1 蚕桑技术推广的涵义及推广人员的任务

蚕桑养殖技术推广是指在遵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前提下,通过咨询、教育、开发、服务等方式,借助培训、示范、技术指导等手段,将蚕桑养殖实用技术及新技术、新成果加以宣传扩散,使之在农业、农村中得到普及推广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1]。

蚕桑技术的推广需要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的共同参与。技术推广人员作为蚕桑养殖技术的载体,在整个技术推广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农民作为栽桑养蚕活动的主体,是蚕桑技术的终端受众。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蚕桑养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农民的心理活动会发生很多变化,而这将对推广的成效有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推广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和把握推广手段,努力为广大蚕农服务[2]。

2 蚕桑技术推广现状

蚕桑业既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阳县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70%的农业乡镇都栽桑养蚕,年养蚕量达9万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种植业结构跟随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粮猪型结构,逐渐被柑橘、牛羊、蔬菜等3个主导产业,粮油、生猪等2个传统产业,加上蚕桑、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多个特色产业,形成3+2+X产业结构。栽桑养蚕桑仅涉及17%农业乡镇。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能吸纳的新生劳动力很少。随着劳动力脑龄化的加深,个人平均负担的养蚕量呈下降趋势,蚕桑养殖的规模很小。县、乡镇和村3级技术服务网络不健全[3]。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的陆续退休,承担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少,且老龄化,技术培训主要信托阳光工程等项目资金扶持。承担技术和蚕需物资服务的主要是蚕桑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村小蚕共育室为技术辐射网点,使得云阳县蚕桑养殖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

蚕桑业集种植业和养殖业于一体,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蚕桑养殖业涉及到的技术环节较多,生产链条也较长,蚕桑行业的发展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支持;同时,也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指导。要想做好桑技术推广,就必须认真调研蚕桑种养殖技术中的问题,并采取合理措施解决之。

3 推广蚕桑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蚕农普遍接受能力弱

现在农村养蚕的蚕农多为老人和妇女,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弱,推广技术短时间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3.2 缺少蚕桑技术推广技术人员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缺少专业技术推广人员,更缺少蚕桑技术员,有能力有技术人员不能专司其职。村级技术员没有经费保障,难以稳定,蚕农生产中遇到困难不能就地及时解决,影响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3.3 技术人员缺少专业知识

现在从专业院校毕业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少。大部分是通过短期培训培养起来的技术员,缺少系统的专业知识。

3.4 技术推广手段落后

蚕桑技术推广多数沿袭传统做法,靠“一张嘴两条腿”,服务面小,推广效率低,

3.5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农业部门也在努力改善蚕业的发展现状,但是实际上仍然存在研究、推广经费不足的问题。一是村级服务网络建设缺少资金支持;二是县级科技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先进设施设备缺乏资金扶持难以推广,制约着蚕业发展。

4 搞好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4.1 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提高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水平,一是要引导技术人员树立创新思维,大胆实践,突破传统桑蚕养殖的局限性;二是要不断增强蚕桑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创新性,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三是要不断更新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知识,把基层蚕桑技术人员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其技能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4.2 丰富蚕桑科技推广手段

一是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基层培训蚕桑技术推广人员,及时将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二是制作高质量示范影像资料和优质课件,能全时空重复直观学习;三是在县级有线电视网络开辟农业技术推广和特色农业栏目,组织专业人员根据农事活动制作农业节目,宣传农业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设施;四是坚持示范、咨询、培训与科技赶场、院坝会、专项技术培训会及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方式有效结合;五是鼓励事业人员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蚕桑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承,提高其技术能力;六是实行技物结合,有效推广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

4.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扶持力度,落实科技兴农政策,将蚕业统一纳入种养殖业给予政策扶持。要切实以科技作为指导,从政策上加大对蚕桑技术发展的支持。同时,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让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够与时俱进;同时,还要引进先进国家的蚕桑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聘请专家和教授来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让蚕桑技术推广工作具有科学性[4]。将科学技术落实到蚕桑养殖中的方方面面,在蚕农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帮其解决,最大限度的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

4.4 加大资金投入

蚕桑养殖推广技术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专项技术推广资金,为各个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开展桑蚕技术推广工作提供物质保障。不断添置和更新设备技术推广设备设施,解决科技推广试验示范费用,并保障村级技术员工作必要费用。

5 结语

蚕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让农民快速增收致富。但当前,我国的蚕桑养殖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地方所使用的技术较为落后,严重制约着当地蚕桑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技术推广人员的要革新推广观念,丰富推广手段,政府也要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从而确保桑蚕养殖推广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朝霞.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蚕桑技术推广[J].农民致富之友,2013(11).

[2]欧秀敏,韦目阔.环江县桑蚕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

[3]韩敏,芦成,陈新强.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蚕桑技术推广[J].中国农业信息,2014(7).

[4]刘治荣.宁夏固有原市桑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2(20).

子长县蚕桑生产现状分析 篇12

1 我县蚕桑生产现状

1.1 蚕桑生产规模

2000年我县桑园面积为2 000 hm2, 且多为山地粮桑间作园, 每667m2株数在100株左右, 所有品种是通过嫁接改良的适应本地生产的优良品种。2001-2004年结合退耕还林, 全县新上了753 hm2实生桑和667 hm2川台坝地良桑。全县累计桑园达到3 420 hm2。到了2007年新栽山地桑园保留较为完整, 逐年进行嫁接改良效果较好, 而川台地上的良桑, 因乡、村两级重视不够, 重栽轻管, 成活率差, 致使效益低下, 比如李家岔镇的徐家砭村和杨家元镇的任家山、贺家沟等村, 现已全部毁园转产。目前桑园面积较大的镇是涧峪岔镇、南沟岔镇、高台, 分别有1 000 hm2、533 hm2和333 hm2, 这些乡村养蚕的生产管理相对稳定。

1.2 养蚕现状

2007年全县养蚕9 500张, 其中春蚕3 500乡, 夏秋蚕6 000张, 涧峪岔、南沟岔和其它乡镇分别养蚕5 000张、2 000张、800张和1 700张。涧峪岔蚕桑“一村一品”示范村南家峁, 有桑园面积257 hm2, 2007年养蚕2 000张, 人均蚕桑收入1 500元左右, 其它10个辐射村, 蚕桑生产也稳定发展, 涌现出10张以上养蚕大户60多户。

1.3 蚕茧收购现状

全县现有蚕茧收烘站四处, 能满足全县鲜茧的收购烘烤。2007按照省上定价统一收购的办法, 全县年共收购鲜茧380 t, 按质定价, 收购价格保持在16元/kg以上, 蚕茧销往全国市场, 然而秋季因蚕茧市场价格走低, 现库存积压干茧20余t, 给公司经营造成很大损失。

1.4 科技投入现状

从2004年开始, 一是针对全县实生桑面积大, 效益低的实际, 公司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对实生桑进行嫁接改良, 每年春季计划完成50万株改良任务, 如今改良累计达240万株, 相当于新增良桑面积333 hm2。二是大力推广以小蚕共育和方格蔟营茧为主的生产技术, 全县共设立3处小蚕共育点, 由公司技术人员负责小蚕期的共育, 大蚕分户饲养;2004年公司开始大力推广方格蔟, 同时在力推进新型蚕药的使用;通过几年的新技术推广, 全县张产由过去的35 kg提高到40 kg以上, 蚕茧质量同步提升, 售价提高了4元/kg左右, 张种经济收入较过去增长了150元。三是积极推广大棚养蚕技术, 2005年公司在南家峁苗圃建了一座大棚进行示范养蚕, 受到蚕农的普遍欢迎;2006年涧峪岔镇南家峁村建成50座大棚, 2007年该镇以南家峁村为主辐射到相邻村, 又建起62座大棚蚕室, 群众大棚养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2 蚕桑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 蚕桑生产发展举步维艰

从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后, 蚕桑业定位为特色补充产业, 县乡两级政府对蚕桑发展支持力度减弱。离开了政府拉动, 桑园管理失控, 部分新栽桑园毁于一旦。蚕桑业发展滞后, 桑园零星、分散, 养蚕大户不多, 以致在一个乡、一个村乃至一个组中生产比重较小, 在家庭经济中蚕桑收入所占比例不高, 农户重视和投入不够, 影响到县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2.2 养蚕劳动力匮乏, 素质低下

随着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快速发展, 农村劳动力大量地向城市转移。大部分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年轻人皆外出打工, 只剩下“老、弱、妇、残”在家养蚕, 这些人文化低, 接受能力差, 新技术推广难度大, 养蚕效益不高。

2.3 蚕茧市场风险大, 缺少保障机制

蚕桑生产受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影响较大, 价格高时, 农户就多养一些, 低了就少养一些, 或者不养蚕, 任其桑园荒芜。而政府和茧丝企业还没有设法建立抗风险机制及保护性政策。

3 措施和建议

3.1 产业调整后, 政府应根据我县蚕桑的区域发展规划制定有关倾斜政策, 鼓励适宜发展和有积极性发展的乡村, 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给与农民早期扶持政策, 引导群众栽桑养蚕。

上一篇:灰色状态下一篇:慢性猪瘟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