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文化

2024-08-11

蚕桑文化(通用12篇)

蚕桑文化 篇1

蚕文化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以及近代工业的起步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其传统技艺却濒临灭绝。与此同时, 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 也加速了蕴藏于民间的蚕文化的衰落。近年来, 保护蚕文化的呼声渐高, 引起了许多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海宁市作为全国蚕桑主产区, 保存了丰富的蚕文化习俗, 政府有关部门经过多年的研讨筹划, 启动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蚕丝产业基地保护项目, 为蚕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海宁市蚕桑产业历史概况

海宁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 面积731km2, 东距上海100km, 西与杭州接壤, 南临钱塘江, 百里钱塘沿线均可观潮。2012年全市户籍人口66万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19364元, 居全省前列。

种桑养蚕是海宁的传统产业。据海宁市志记载, 远在汉代海昌 (现海宁境) 已有栽桑育蚕, 唐代海宁蚕丝作为贡品之一, 南宋时期海宁蚕桑有了较大发展, 明清两代“蚕利十倍于耕”、“蚕熟半年粮”等说法反映了当时海宁蚕桑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1929年, 海宁桑园面积23 333hm2, 占耕地面积的51.4%, 达历史之最, 养蚕农户7.5万户, 平均每户蚕农有桑地0.31hm2, 蚕茧总产量5 500t。抗战开始后蚕桑业遭受严重摧残, 到1949年海宁总产蚕茧仅1 350t。解放以后蚕桑生产得到逐渐恢复, 上世纪五十年代蚕茧近2 500t, 1969年总产蚕茧超过5 000t, 1974年达到8 000t, 1985年首次超过10 000t, 1992年达到了16 000t, 2001年产茧18 000t, 为历史之最;上世纪90年代全市桑园面积稳定在7 333hm2左右, 蚕茧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0%左右, 这是海宁蚕桑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其中1992年饲养蚕种达到历史最高53万张。

新世纪以来, 与东部沿海地区一样, 海宁蚕桑业逐年滑坡, 到2013年全市桑园面积下降到5 400hm2, 养蚕农户6万户, 蚕种饲养量13.8万张, 蚕茧总产量6 100t, 蚕茧产值2.4亿元, 约占农业总产值的6%。

2 海宁蚕文化资源优势

2.1 海宁的蚕俗文化资源

蚕桑丝织是与环境最为相适合的传统产业, 曾经是海宁经济的重要支柱。海宁自古就是江南的“丝绸之府, 鱼米之乡”, 是全国著名的蚕桑主产区。长期以来, 形成了育苗、制种、养蚕、缫丝和织绸等配套完善的茧丝绸产业链。同时, 蚕桑丝绸是海宁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蚕桑丝织特征的民俗活动, 有着深厚的积淀、完整的延续和典型的代表。至今, 海宁当地还保存丰富的蚕桑文化和民俗, 如大年初一扫蚕花地、新年里唱《马鸣王》、二月初八轧太平、清明前做蚕花红 (皮影戏) 、养蚕前请蚕花王圣、正清明轧蚕花、送葬盘蚕花、看蚕忌讳、蚕上蔟时望蚕讯等等, 其中的皮影戏、扫蚕花地、灯彩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在海宁市袁花、黄湾等地的二月初五、二月初八轧太平等庙会活动流传至今, 不仅为春蚕饲养前的农具、蚕具交易提供了极大方便, 更在从中交流了生产信息, 祈求蚕花太平。可见这一蚕俗活动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需求。

2.2 海宁蚕桑的史料价值

几千年的栽桑养蚕, 总结完善了成熟的生产技术, 其中有些还延续至今。如桑苗袋接技术发明于海宁一带, 是目前嫁接桑苗生产中成本最低、最快捷的方法。在传统农业时期, 针对海宁河网地带的特点, 形成了桑、田交叉搭配的耕作形式, 与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有异曲同工之妙。

云龙村是海宁的重点蚕桑产区, 上世纪70年代后采用“三增、四改”的办法, 即增株、增拳、增条和改高杆为无杆、改稀植为密植、改劣种为良种、改靠天为旱涝保收来进行桑园改造, 大幅度提高桑叶产量, 单位面积桑园蚕茧产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成为浙江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和浙江农业大学的蚕桑科技试验基地, 也成为全国蚕桑农业的样板,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先进集体, 1979年获国务院嘉奖令。据《海宁市志》记载:1974~1988年间共有36个国家和地区, 85个代表团, 814人次外宾来云龙村访问考察;接待国内24个省及本省63个县的蚕桑代表团的参观学习。可以说云龙村昔日的辉煌, 是我国现代蚕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亮点。

3 蚕俗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新世纪以来,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蚕桑生产技术的进步, 以及蚕丝业在我市经济社会中比重的大幅下降, 沿袭几千年的传统种养和加工技艺已逐渐淘汰, 民间农具和蚕丝器具不断消失, 先辈们所创造和积累的蚕俗文化离当代农民的生产生活越来越远, 如今能清晰描述传统蚕俗的老年人越来越少, 抢救和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3.1 传统蚕俗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脱节

蚕俗文化本来是农民在长期的生产中产生、演进、积累起来的, 在精神生活十分馈乏的古代, 是农民在辛苦劳作时的一种精神调剂, 以及为祈求养蚕平安而约定俗成的各种习惯。可以说蚕俗文化与生产力发展息息相关, 在科学技术普及的现代, 许多蚕俗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历史政治方面的原因更加速了传统文化的蜕变。在现代信息社会环境下, 农民已经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可供选择, 自然会渐渐远离传统文化习俗。

3.2 传统蚕俗文化的传承渠道十分狭窄

以现代人的语境来讨论融于农民生产生活的各种传统习俗, 可以提升到文化的层次, 但在实际发生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如此高度的认识。因此, 这些传统习俗真正以书面资料记载下来的极少, 基本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得以保存和延续, 有些是基于心理的、信念的因素, 影响和约束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有时候我们知道某种说法或做法, 但不解其意, 这就增加了挖掘保护的难度, 而且存在考证难的问题。譬如在茅盾的著名小说《春蚕》中关于“出火”一词的作者原注就不准确, 有必要处理这种传承特点所带来的谬误。

3.3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缺少载体

对于蚕俗文化, 如果现在不及时进行发掘和保护, 将失去祖先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财富, 具有地方特色的蚕俗文化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传。但是, 要继承哪些东西, 还需要进一步厘清;以怎样的方式来继承, 也要充分论证。传统文化的保护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也要发挥民间的力量, 开发性保护才能长久维持, 但目前还缺少比较成功的方式和经验。

4 蚕文化保护的探索和实践

蚕桑丝绸是农耕社会留存至今宝贵的稀缺资源,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快速扩张的背景下, 如何有效保护蚕桑丝织文化生态系统?目前认为, 把“文化”转变为生产力, 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有机结合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4.1 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建设项目

2010年11月12日, 海宁市政府与中国丝绸博物馆举行了合作建设“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项目签约仪式。2011年5月21日, 邀请全国纺织业专家、博物馆专家、非遗专家、非遗传承人、旅游规划专家、文化界人士参加的概念性方案论证会隆重召开, 2012年5月25日, 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并就“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规划方案举办了专家座谈会。期间, 该项目被浙江省委列为省“十二五”重点项目, 旨在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为依托, 打造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传承基地, 保护、传承、弘扬、振兴蚕桑丝织技艺, 让中国丝绸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中国蚕桑丝织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传承非遗文化与发展非遗产业相结合, 形成文化与产业的循环性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国蚕桑丝织文化旅游目的地, 使优秀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形成国际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景区。通过项目实施, 探索馆藏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传统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与传承开发的有机结合、生态博物馆与生态园区的有机结合, 促进项目建设区域及周边种桑养蚕业的稳定, 保持和改善目前我国茧丝绸业的发展环境。

4.2 云龙蚕俗文化园

近年来, 海宁市不断加大以云龙村为代表的蚕桑生产习俗保护力度, 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濒危的蚕桑生产习俗, 有效推动了蚕桑生产习俗的传承和发展。云龙村作为中丝生态园规划项目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经过几年建设, 蚕俗文化园已经开始接待各地游客参观。

基础建设方面, 建有蚕桑生产习俗展示馆、蚕俗文化大舞台、历史图片陈列室、果桑园、休闲长郎、蚕桑土特产商店, 这些设施与附近农舍有机融合, 小桥、水车掩隐于绿树中间, 透出浓浓的乡村气息, 颇有农家风情。

在旅游功能方面, 海宁皮革购物游、海宁观潮游已经比较成熟和成功, 其中气势壮观的钱江潮受天体运动规律的影响每天观潮时间不同, 而游玩云龙蚕俗文化园可作为一个很好的调节点。该文化园距海宁市区约30km, 距钱塘江观潮不到10km, 这三个点分别展现了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和现代时尚的魅力。

在旅游宣传方面, 通过举办云龙村蚕俗文化节, 开展游蚕乡、观蚕俗、食蚕菜、祭蚕神等蚕俗活动, 再现了原生态的云龙村蚕桑生产民俗, 推动了蚕桑生产民俗生态旅游, 吸引了江、浙、沪大批游客。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外游客也幕名而来, 特别是对当地的农家蚕饭印象深刻。

4.3 稳定蚕桑基地的重要性

海宁市蚕桑的历史贡献和产业地位从辉煌走向衰落, 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演变规律的必然结果, 也是当代蚕桑人遇到的普遍问题。从经济角度来看, 传统产业让位于效益更高的新兴产业对农民、对社会都是好事情;从文化角度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是时代的责任, 也是现代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需要。如何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 “今天的文化源于昨天的经济, 昨天的文化成就今天的经济”也许有着很好的启发。海宁市委市政府抓住历史性机遇, 将对“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项目38平方公里保护区域出台稳定蚕桑基地的相关政策, 以基地的稳定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土壤, 以文化遗产的保护来稳定蚕桑基地, 将有利于全市蚕桑产业的稳固发展。

蚕桑文化 篇2

(一)加大业主培育力度

以叶桑和果桑为模板,在全县推行大户培育工作,计划新培育季养蚕5张、年养蚕20张、产茧600公斤、收入2万元以上的大户100户,新培育种果桑3亩、产果5吨、收入2万元以上的果桑种植大户20户。

(二)拓宽桑园流转面积

在全县各蚕桑乡镇做好政策宣传,积极引导蚕农转变观念,落实桑园流转,使政府从产业发展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加强蚕农的.“主人翁”意识,从被动接受产业变为主动发展产业,计划20新流转桑园5000亩。

(三)开展蚕桑综合开发

提高蚕桑资源利用率,加大产业多元化开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引进企业,大力培育业主,探索发展桑叶茶、桑叶粉、桑果饮品、桑枝食用菌、桑园鸡等。计划年新栽、改建果桑园亩,引进1家桑果酒、桑果饮料加工企业,大力发展果桑产业。对全县还有的4.5万亩桑树培育成优质产叶桑园,除有技术、有设备、有劳力的农户养蚕外,其余无技术、无设备、无劳力的农户,动员他们出售桑叶,让企业加工成桑叶茶、桑叶粉,实现蚕桑产业的多元发展、综合利用,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的亩桑效益,更大限度的促进农民增收。

(四)实施科技培训战略

计划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干部和聘请大学的专家学者利用技术下乡或者集中培训等形式,对全县的蚕桑干部和养蚕户进行技术提升培训。计划2017年进行4次集中培训,9次分片区培训,培训养蚕农户10000人次;加快果桑种植农户的病虫防控培训,培训果农500人次。

(五)深入开展提质增效

巫山县蚕桑生产浅析 篇3

关键词 蚕桑生产;产业优势;巫山县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85

1 巫山县蚕桑生产的回顾与思考

早在清朝,巫山县就栽桑养蚕,被视为“保民之道”,县志即有:“现在人烟稠密,虽悬岩峭壁之处,稍有寸土,开垦殆尽……唯蚕桑一兴,可以补衫不足,南乡一带,颇有栽桑养蚕,成效可观”的记载。后因战乱而荒废。1966年,巫山县又开始发展蚕桑。到1983年组建丝绸公司,全县栽桑养蚕达27个公社,157个大队,559个生产队,时有桑树397.7万株,当年养蚕4 760张,2003年原丝绸公司破产,成立县丝绸龙头企业,至2007年,全县当年发种2万余张,社会产茧量超万担,发种、产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1]。之后,茧丝绸市场行情长期低迷,蚕农和多数蚕业工作人员信心备受挫伤,行业遭受极大影响,养蚕业呈现下降趋势,就目前而言,存在诸多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统一

蚕桑是巫山县农村经济的骨干项目,认识是统一的,但对它的位置不统一,一直将其视为副业。部分乡镇不够重视,思想不到位。前些年,部分农户仅为了8a内每年每667 m2直补150 kg原粮、20元管护费等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而栽桑,重栽轻管现象严重,大部分桑叶又不能有效利用而浪费,许多桑园闲置、荒芜,蚕业发展无法迈开大步,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1.2 养蚕技术水平低

单产低,效益低,难以激发蚕农的积极性。由于长期沿袭传统的、原始的、粗放的饲养方式,有效的技术未能广泛推广,致使和生产力水平低下,效益未发挥出来。

1.3 基地建设不扎实

长期以来,蚕桑生产发展是“遍地开花”,基地建设没有强硬的具体措施。真正的养蚕村、养蚕大户不多,重点不突出,没有起到示范和点带面的作用。

1.4 烘炕设施落后

丝绸企业因多种原因,效益欠佳,各收购网点年久失修,烘炕设施落后,无法在加工蚕茧的过程中最大限度保全茧质。

2 巫山县蚕业现状

近些年,全县利用退耕还林和库区建设政策大育苗、大栽桑后,统计栽桑建园0.57万hm2,这些桑树主要分布在福田、龙溪、平和、大昌、双龙、抱龙、培石、官渡8个乡镇,良桑总面积达0.36万hm2。全县全年养蚕1万多张,共有优质蚕茧“千担村”4个(福田镇天宫村,大昌镇白果村,平河乡龙潭村,起阳村)。

3 巫山发展蚕业的优势

综合分析巫山蚕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可谓机遇大于挑战,“两军对峙勇者胜”。栽桑养蚕具有时间短、见效快、效益高、风险小、适应性广、覆盖面大的特点;千家万户能栽桑,老幼妇孺可养蚕,巫山县一个农业大县,具有下列主要优势。

3.1 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巫山县是渝东门户,幅员辽阔,地属浅丘地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有利于桑树生长发育。全县已开发利用土地5.8万hm2,在海拔800 m以下约3.33万hm2。全县确定的4个蚕桑基地乡镇(撤乡并镇后)人平耕地0.087 hm2。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为发展蚕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有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巫山县加大了对蚕桑生产的投入,通过几年的大育苗、大栽桑,在全县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桑树基数;为加强对蚕桑产业领导,成立了主管蚕桑果树的特色经济作物管理中心,将蚕桑纳入了巫山县农村经济的骨干项目进行重点开发[2]。

3.3 有渝东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历史机遇

库区生态涵养一系列优惠政策给巫山蚕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栽种桑树,既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国家规定,又让农民拥有长远的经济保障。

3.4 有优质的蚕茧资源

巫山蚕茧可谓“皇帝女儿不愁嫁。”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使巫山蚕茧质量极好,解舒率达60%~75%,上车率达90%~95%,上茧率达80%以上,适宜自动缫丝生产,能生产出高品位的生丝。

4 发展蚕桑生产的目标与措施

4.1 目标任务

利用渝东生态涵养发展政策,认真抓好蚕桑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优质蚕桑基地乡,镇、村和专业大户。到2020年,让蚕业恢复到历史最好乃至更好的水平。

栽桑;管好现有桑树,2017-2020年培育高产桑园0.13万hm2,栽桑2 000万株,引进良桑品种,推广桑树嫁接,争取2020年全县实现良桑化率70%。

养蚕:2020年全县恢复到发种2万张以上,产茧60万kg,产值2 200万元。

4.2 采取措施

争取政府支持、政策扶持,促进蚕桑产业发展。一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引导龙头企业,担起发展蚕桑的重任,促进本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二是各乡镇把蚕桑生产发展纳入政府考核范畴,将发展措施层层落实。三是理顺蚕茧收购渠道,确保蚕茧收购质量,创造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四是积极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巫山地处三峡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中心,同时又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重点县,在政府的支持下,借这股东风,因势利导,一定会将产业做大做强。

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增强蚕农的养蚕积极性。1)企業与所在乡镇村蚕农签订最低保护价合同,最低价格不低于鲜正茧35元kg,市场价高于此价时,随行就市。企业按政策缴纳风险保证金。2)企业在收购时,要严格按照“优茧优价、劣茧低价、按质评级、分级计价”的原则,不抬级抬价和压级压价。提高服务质量,热情接待蚕农,随到随收,为蚕农准备茶水,杜绝蚕茧滞销时大降价,打白条和拒收等现象。不收人情茧、毛脚茧,鼓励多养蚕,养好蚕,售好茧。

加强桑树管理,提高桑叶产质。巫山县退耕还林栽植的桑树,长势普遍较差,要确保退耕还林的成果,让栽种的桑树见实效,必须狠抓除草、施肥、修枝、刷白等桑树冬管工作;实行桑草间作,带动养猪业、畜牧业的发展。

稳定完善技术服务网络,改善养蚕设施。一是在每个重点村招聘一名懂技术的人员为辅导员,负责辖区的栽桑养蚕全过程的技术服务,稳定蚕桑技术队伍,真正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的技术网络。二是引导蚕农积极改善养蚕设施、设备。推广科学养蚕技术,选定优良蚕品种,推广小蚕共育、蚕台育、纸板方格蔟。

完善经营机制。为充分激发行业活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建立新的经营体制的原则,龙头企业应建立“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运行模式。一方面以经济杠杆引导蚕农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培训、示范等形式帮助蚕农掌握提高蚕茧质量和生产效益的技术。蚕农必须按照公司的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并把蚕茧全额投售到公司定点茧站。从而构成一个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良性循环。

把巫山蚕茧打造成名牌产品。要使巫山蚕茧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加大力度,推行蚕茧技术标准化,实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蚕茧质量,要通过培训、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提高蚕农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先进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扩建、维修收购站点,培训收烘炕技术人才,利用巫山茧质优势,努力发展,形成规模,尽快打造巫山优质蚕茧品牌。

参考文献

[1]刘文全,柳恩见.中国茧丝绸行业2012年运行分析与2013年展望[J].丝绸,2013(5):59-64.

[2]潘美良,吴海平,周勤.蚕桑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对策研究[J].蚕桑通报,2013(1):1-7.

蚕桑文化 篇4

1 四川蚕丝文化产业建设的现状

据四川省丝绸协会统计,目前,全省从事蚕丝文化产业的企业超过30家,行业产值超过10亿元。成都蜀锦织绣有限公司被授予四川首批文化旗舰企业,锦门丝绸文化街区和锦门丝绸文化主题公园、四川丝绸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成都郝淑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成都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公司、成都蜀锦工艺品厂、郫县安靖蜀绣文化产业园、南充千年绸都第一坊等充分展示了蚕桑丝绸文化产业风貌,丝绸文化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

四川朗瑞丝绸有限公司,倾注蚕桑丝绸情结,发挥专业团队优势,整合城市资源,以丝绸文化为突破口,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培育品牌、做大产业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产业升级、文化传承为目标,提升传统丝绸业持续竞争力,在新都三河场首创全国丝绸文化主题小镇、丝绸文化主题公园,将锦门丝绸文化街区、锦门丝绸文化主题公园和四川丝绸博物馆三者有机结合,打破丝绸文化与产业间长期割裂、难于融合发展的现状,充分利用成都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起点的史实,积极探索四川丝绸文化与旅游业、丝绸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广泛宣传丝绸高贵典雅、环保健康、回归自然而不失时尚之美的特点,发挥蜀锦蜀绣的艺术价值,着力开发系列蜀锦蜀绣文化艺术及实用产品,使锦门成为推动四川丝绸产业发展的全国示范基地,形成集文化产业、丝绸产业、旅游产业等多产业互动发展的锦门丝绸文化旅游商业名镇,成为四川丝绸文化集中展示中心、互动体验中心、高端消费中心。公司旗下的四川丝绸博物馆开馆仅一年接待游客419团、6万人次,卖场收入过亿。公司生产的蜀锦蜀绣等产品在四川省政府组织的“2012天府四川日韩行”交流活动中深得好评。

成都蜀锦织绣有限责任公司(蜀江锦院、蜀锦织绣博物馆),主要从事蜀锦研究生产,蜀锦旅游工艺品的开发、经营、销售以及国内外旅游团队的参观接待,设有蜀锦生产基地,传统手工织造工场,蜀锦蜀绣历史文化展示,大型展示厅(卖场)约4000 m2,年综合产值上亿元。该公司拥有目前四川地区唯一一家保有全套蜀锦手工制作工艺的场馆,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务院唯一授牌的“蜀锦织造技艺”传承单位。

郫县安靖蜀绣文化产业园,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运作方式,依托本地悠久的蜀绣传统手工业优势,积极探索女性就业工作模式-居家灵活就业的新路子,实现女性的就近就地就业,促进产业发展。该园区成立了郫县蜀绣产业商会和蜀都绣娘专业刺绣合作社,对绣娘免费培训,按“绣娘+绣庄+合作社”、“绣娘+绣庄+公司”等模式,以来料加工、合同订购、现场采购等方式,组织绣娘规模化生产。全镇现有规模较大的绣庄12家,合作社发展社员500余人。绣娘从合作社领取绣品任务,回家刺绣,绣品由合作社按质作价回收。2009年以来,园区累计培训绣娘4000余名,绣娘人均月收入达1500~3500元,蜀绣及其配套产业实现总产值9000多万元。目前,该园区已成为推动蜀绣产业发展、展示锦绣文化魅力、开展合作交流和发展锦绣文化旅游的重要窗口。

成都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由原蜀绣厂、蜀绣研究所改制后成立,是生产经营蜀绣工艺品、蜀绣旅游纪念品、蜀绣收藏品、蜀绣实用品的专业公司,注册商标“成都梦苑蜀绣”。人民大会堂常委会会议厅的巨幅蜀绣作品《高原秋色》(长7.5 m、高3.4 m)即由该公司的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孟德芝带领的蜀绣团队完成。

南充依托“中国绸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千年绸都第一坊”、南充丝绸文化展示馆、蚕桑生态博物园等基地为窗口,分别在深圳“中丝园”和南充光彩大市场建立“中国绸都·南充丝绸精品馆”,企业与旅游局和旅行社等联合,专注打造丝绸历史文化、专题旅游项目,既实现了对南充丝绸文化的宣扬,成为了川北重要的丝绸文化承载地、交流地,又通过“千年绸都第一坊”等蚕丝文化基地,推动了南充乃至川北丝绸产业的提档升级,开启“中国绸都”南充丝绸行业发展新篇,实现丝绸文化旅游收入2亿多元。

绵阳盐亭是蚕神“嫘祖”的故乡,其嫘祖庙现在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参观。

2 四川蚕桑丝绸文化产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行业整体规划,企业单打独斗

四川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拥有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和交流的通道,蚕桑丝绸文化历史悠久,可挖掘的丝绸文化资源尤其丰富。但多年来,蚕丝文化产业缺乏长远规划,品牌化开发滞后,完全依赖我省企业单薄之力发展与建设,自生自灭现象普遍,抗风险能力弱,难于形成叫得响的全国性、国际化丝绸文化品牌。

2.2 政府和政策支持力度亟待提高

政府对丝绸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高,特别是在丝绸文化的研究、丝绸文化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支持、丝绸专业博物馆的软硬件设备升级改造等缺乏必要投入,丝绸文化特色园区(基地)的建设几乎无一融资帮扶,企业发展难以整合壮大、做大做强。

2.3 悠久的蚕丝文化亟待大力宣传

四川的蜀锦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锦,四川的蜀绣与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并称为全国四大名绣,蜀锦蜀绣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4800年的三星堆文化,与大熊猫并称为四川“名片”,是我省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多年来,远远不及大熊猫被国际国内的广大旅游者、大众消费者所认知,四川丝绸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与传统蚕丝业发展建设的重要推手,其宣传力度极不匹配。

3 对四川蚕丝文化产业建设的建议

3.1 纳入蚕桑丝绸产业总体规划

突出“集中发展、特色发展”两大要点,将丝绸文化产业集中在成都市、南充市,以及部分蚕桑重点县。重点加快打造一批蚕丝文化产业基地(园区),以锦门丝绸文化街区、锦门丝绸文化主题公园载体,形成丝绸产业品牌一条街,使之成为我省丝绸文化的展示中心、互动体验中心和高端丝绸产品消费中心;以蜀锦、蜀绣、蜀绘、嫘祖文化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四川丝绸博物馆、蜀绣文化公园、南充千年绸都第一坊等窗口,打造丝绸历史文化和生态专题旅游项目,传承和弘扬四川蚕桑丝绸历史文化,推进四川生态文明建设。

3.2 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加大对蚕丝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包括:丝绸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政策;丝绸文化企业的整合、做大做强等的优惠政策;丝绸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品牌宣传等政策支持。

3.3 扶持一批龙头企业

整合蚕丝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一批蚕丝文化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内引外联、重组引资等多种手段,将目前小而散的作坊式的企业,整合重组一批具有大基地、大产业、大品牌、大市场的蚕桑丝绸与文化旅游紧密联系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繁荣市场经济,创造锦绣家园。

3.4 组建蚕丝文化研究会

蚕桑工作总结 篇5

20xx年主要工作

一、抓生产、促发展,全力实施蚕桑“百万工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实施蚕桑“百万工程”的意见》要求,重点抓好发种产茧、育苗栽桑、桑树嫁接改造和养蚕设施设备改造添制等工作。

(一)狠抓发展产茧。20xx年全县发种24500张,产茧800吨,分别完成市上下达任务的%和%。农民蚕桑生产收入2500多万元(含附产物),全县农民人均增收42元,蚕桑基地乡镇农民人均增收188元。

(二)狠抓育苗栽桑。全县调运桑种200斤(其中良种桑桂特优2号10斤),采取“三集中”、“三统一”的办法在双溪、回龙、清水3个市级基地乡镇和增产、灵鹫、带河等17个县级基地乡镇指导育苗XX床,栽桑21000亩,分别完成市上下达任务的%和140%,全县桑园面积达到69900亩。在灵鹫镇、福源乡建立了XX亩蚕桑科技示范园,在清水乡顶子村建立了蚕桑产业路5公里,桑园面积达1000亩。今年的育苗栽桑工作名列全市第一,受到了市委市府检查验收组的好评。

(三)实施新桑嫁接。组织蚕业科技人员、蚕桑干部,深入乡镇村社,采取“县培训到乡、乡培训到村、村培训到人、合格上岗”的办法,扎实抓好嫁接技术人员培训和嫁接工作,全县良桑率达到60%以上。

(四)建好养蚕设施。

一是抓好小蚕共育室建设。今年在双溪、清水、回龙3个市级蚕桑基地乡镇采取土地优惠(按临时用地)、林木优惠等政策,鼓励建设了小蚕共育室14个,其他乡镇在养蚕零星分散的地方适当采用了发放蚁蚕的办法,全县共育面达38%。

二是大力推广大蚕省力化蚕台育。动员业主、专重大户添制了一批能适应养蚕需要的省力化、低成本、易操作、抗病好养、单产高、质量优的大蚕室外蚕台,截止12月底,全县蚕台已达9000多套。

三是大力推广纸板方格簇。采取县财政补助一点、蚕茧收购企业承担一点、养蚕农户负担一点的“三个一点”办法筹集资金万元,购买方格簇万片,在双溪、清水、灵鹫、青山4个乡镇进行集中推广。

(五)推进机制创新。

一是引导龙头企业建基地。今年秋季,按照国办发[XX]44号文件精神,引导英华蚕业有限公司与蚕农签订了收购合同,承诺实行全额收购和保护价收购,明确方格簇蚕茧最低保护价为18元/公斤,对农民育苗、栽桑、嫁接、共育、设施建设、优良簇具推广等方面给予扶持。

二是大力培育蚕桑业大户。引导本地“有劳力、有技术”的养蚕能手、农村能人,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将3000多亩无人管理、不养蚕的桑园流转给养蚕大户。同时鼓励蚕桑专业技术人员、外来工商业主等承包土地,投资蚕业生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经营。目前,全县业主大户已达150多个。

三是大力培育蚕业合作社。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能人领办创办蚕业合作社。通过建立紧密型、松散型、指导型等多种类型的蚕业专合组织,按照合作经营、二次返利、入股分红等方式,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全县现有县级蚕业协会1个,乡级蚕业合作社4个,县级蚕业协会理事任正明被国家财政部、国家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工作带头人”(获得奖金5万元)。

(六)大力推广蚕业科技。

一是狠抓养蚕技术培训。全年共培训蚕农15000人(次),基地乡镇蚕农人均培训达1次以上,做到每个养蚕户有一个明白人,每个养蚕户有一张明白纸,达到单产平均提高5%以上。

二是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针对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实际,大力推广“统防统消,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自动上簇”等配套技术,加大科技栽桑养蚕配套技术的推广力度,实现了蚕茧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

三是大力推行蚕业科技承包。支持鼓励蚕业科技人员到基地乡镇进行技术承包,向基地乡镇、村社提供技术服务,使先进的栽桑养蚕、防病、治虫技术到村、到社、到户、到人。

四是搞好蚕桑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今年与成都晶宝公司合作,帮助蚕农销售干桑叶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二、保稳定、促和谐、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抓好招商引资。争取蚕桑富民工程建设专项资金40万元,蚕桑“百万工程”建设资金万元,还有部份资金将在明年初到位。

(二)组织非税收入。完成财政预算外收入万元,调控3万元。

(三)抓好信访稳定。信访稳定是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花去了全局8名在职职工大量的人力、精力和时间。但由于采取许多过细的、大量的、有效的措施,使200多人的维稳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没有出现到市及以上的人员,也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四)抓好党建工作。切实抓好局机关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全年共召开民主生活会4次,上党课3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5次,对党员干部进行正反典型教育4次,报送纪检监督信息12期,调研文章2篇。进一步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我局继续保持县级最佳文明单位。

(五)抓好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全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六)抓好计生“三结合”及联系乡镇工作。对双溪乡顾家村(新增3户,联系6户,帮带20户)的计生“三结合”户,提供项目、资金、信息、培训、政策等帮助,做到了“三落实、三到位”,同时督促、协助双溪乡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不高。受劳力、技术、蚕茧价格等因素影响,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不高,不愿或不敢进行生产发展。

二、收购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收购企业参与原料基地建设不够,注重眼前利益,与蚕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

三、蚕桑科技推广程度低。蚕桑生产技术力量缺乏,养蚕设施较差,人蚕共居、口袋蚕房等落后养蚕技术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四、蚕桑生产投入太少。

20xx年工作要点

一、目标任务

20xx年全县计划嫁接3000亩,全年发种25000张,产茧75万公斤,推广纸板方格簇20万片,培育蚕桑业主大户600户。

二、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夯实蚕业发展基础。

一是不断优化区域布局。重点打造“灵鹫——带河——双溪——骆市——东升”和“增产——回龙——清水——福源——青山”两个蚕桑产业带,力争使每个产业带桑园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20xx年全面完成栽植桑树改良和养蚕设施改造,20xx年实现全面投产,养蚕量占到全县的60%以上。

二是积极培育蚕桑大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有效形式,促进蚕桑资源向业主大户集中,解决单家独户养蚕缺劳力、缺技术等问题,对全县基地乡镇、业主大户给予项目、资金等优惠扶持。

三是切实改善基础条件。加快蚕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省力化蚕台。20xx年新建共育室85个、简易蚕房700个、消毒池700个,切实改善养蚕环境和基础条件。

(二)进一步培育产业带动主体。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现有丝绸企业,鼓励和引进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参与xx蚕业资源的整合,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建设川东北一流的生丝出口创汇基地。

二是发展专合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进一步鼓励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和完善现有蚕业协会和蚕业合作社,在条件成熟的乡镇及村社新建一批蚕桑专合组织,并参与蚕茧生产和收购。以乡(镇)、村、社、业主(大户)、乡村蚕桑技术能人和企业为重点,逐步建立起具有法人资质的经济实体,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把分散经营的蚕农组织起来,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是完善市场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和引进1—2家有实力、有资质的企业,参与蚕茧收购,通过有序竞争,带动全县蚕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蚕茧收购许可证”年审制度,加强蚕茧收购站点管理,凡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上报审批。

(三)进一步增加蚕业科技含量。

一是积极推进桑树嫁接改良。加速劣桑改良和桑树新品种的推广,大力推广免嫁接新桑品种,20xx年计划改良桑树3000亩,使全县良桑率达到60%以上。

二是大力推广纸板方格簇技术。20xx年计划推广20万片,市级蚕桑基地乡镇力争推广面达到70%以上,县级蚕桑基地乡镇推广面达30%以上。

三是实施蚕桑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肥团育苗,小苗一步成园,小蚕薄膜覆盖育,大蚕蚕台育,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作业等稳产高产技术,把蚕业标准化工作具体落实到桑园建设、养育管理各个环节。

(四)进一步强化蚕桑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同时,引导龙头企业通过业务补贴等形式,增加对蚕桑产业的先期投入。

二是建立蚕茧收购风险基金。按照“企业提取、财政配套、订单收购、盈取亏补”的原则,建立蚕茧收购风险基金,抵御市场风险、确保企业和蚕农“双赢”。

蚕桑文化 篇6

于是,幸福或者不幸福的女子,都在诗歌里纺织。”

男耕女织

宋《蚕织图》(局部),描绘江浙一带的蚕织户养蚕、织帛的整个过程。据考证,这幅长卷是南宋高宗时期翰林图画院依据《耕织图》摹画其中蚕织部分而成。小字注是宋高宗吴皇后所书。

至少在5000年前,古中国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养蚕缫织了。作为世界上最早通晓蚕桑丝织技艺的国度,中国是丝绸的故乡,蚕是丝的母亲,联结在蚕和丝之间的,是勤劳聪慧的女人。养蚕、缫丝、纺织,一双巧手不辞辛苦,成就了自然的神秘造化。在文明史中语焉不详的女性,终于在蚕桑丝织的领地里,有了清晰生动的面目。男耕女织,成就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基本剧情。

于是,幸福或者不幸福的女子,都在诗歌里纺织。在乐府诗《上山采蘼芜》中,汉朝的男子遇见了前妻,一番寒暄之后,前夫感慨:“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新夫人只会织黄绢,前妻擅长织白素,白素价贵,黄绢价贱,况且黄绢日织只一匹,白素五丈更有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其中懊悔,有种恬不知耻的理直气壮,可当年的账就是这个算法。何止平民女子,孙权夫人赵氏,吴国的顶级贵妇,“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云霞龙蛇之锦,大则盈尺,小则方寸,宫中谓之‘机绝’”。手巧到这份上,赞一声秀外慧中也就罢了,再往下看,她还能“织为罗縠,累月而成,裁之为幔,内外视之,飘飘如烟气轻动,而房内自凉”。这位王后,拥有神女般的绝技,用世人的叹服,为自己加冕。所以,那些下凡的仙女,不管是牛郎家的织女还是董永家的七仙女,都是自带织云裁霞的神力,惊艳了人间的男子。

春蚕到死

蚕桑丝织是女性的主场,蚕神嫘祖、蚕花娘娘都是美丽的女神,从殷商开始,蚕神祭祀就由皇后主持。直到今天,世代沿袭的蚕桑习俗,还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流传。

杭嘉湖一带,养蚕的女子叫“蚕娘”,蚕叫“宝宝”,人们戴蚕花,唱蚕花歌,演蚕花戏;过年了,要扫蚕花地,点蚕花灯、蚕花火,年初一早上要专门晚起一些,叫“焐蚕花”;洞房花烛,要点蚕花蜡烛,嫁妆中少不了蚕火、发篓这两样工具;寿终正寝,手里要握一颗茧子,脸上要盖几重丝绵——人与蚕,生死相依。

清明将近,各地的蚕花庙会率先热闹起来。南浔的含山是蚕花圣地,蚕妇簪着蚕花,到蚕神庙进香,背着红布“蚕种包”,包着自家蚕种,上山绕行,沾染蚕神喜气,青年男女熙熙攘攘,挤挤挨挨,讨个“轧(挤)发轧发,越轧越发”的彩头,是谓“轧蚕花”;德清的蚕花庙会,少女扮成的蚕花娘娘在花轿上巡游,漫撒蚕花,美不胜收;桐乡的“蚕花水会”,拜香船、打拳船、台阁船、龙灯船、高杆船齐聚河面,表演各色绝技,献艺蚕神马鸣王菩萨,祈求“蚕花廿四分”。春日的狂欢,拉开“蚕月”不眠不休的辛劳序曲,“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一幕即将上演。

绫罗锦缎

100年前的好日子,大约就是吃不尽的山珍海味,穿不完的绫罗绸缎,而绫、罗、绸、缎作为几十种丝织品的总称,并不可同日而语。绫的时代,属于唐朝。颜真卿年轻时,到尼姑庵占卜,问自己能否当上五品官,老尼指着桌上一匹紫色绸缎说,你将来的官服,便是这个颜色!后来果然官至一品。绫是唐代官服的指定面料,从花色上分出品级:三品以上,其色紫;四品、五品,其色朱;六品、七品色绿,八品、九品色青。平民百姓就不能用绫了,最多只能用绸。罗,质地轻薄,《红楼梦》里贾母随口说个纱窗,就是罗的科普:“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地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

如果说,绫是唐诗的端庄秀美,罗是宋词的清逸妩媚,绸是平民的打油诗,那么锦缎就是汉赋的铺排扬厉。当年,诸葛亮治蜀,北征的军费,靠的就是蜀锦——“决敌之资,唯养锦耳”。到了明清,云锦成为集大成者。这种皇室专用面料,无所不用其极,光那龙袍上用的金线,就奢侈得吓人:金块锤打成轻如鸿毛的金箔,再粘在纸上压紧抛光裁成条,剥出金线,和蚕丝相互缠绕,捻搓成金丝线;那深不可测的绿色,是用孔雀羽毛织就;更有“逐花异色”的机巧,织出富丽典雅的纹样,不同角度看都有不同的颜色,流光溢彩,金碧辉煌,是谓“寸锦寸金”。看到这里,大约就懂了,为什么繁华至极要说 “繁花似锦”,家国千里要称 “锦绣河山”。

丝绸之路

公元前1世纪,罗马执政官恺撒大帝穿着一件中国丝袍来到剧场,丝绸的光泽映衬出他神祇般的高贵,全场欢呼雷动。这是罗马人初见东方的奢华绮丽,从此丝绸成为贵族竞相追逐的奢侈品。恺撒的长袍来自汉朝的长安。绵延7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发轫于此。

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贯穿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逐渐清晰,西端是希腊和罗马,东端是华夏文明的汉朝,丝路的开通连接了世界文明的两极。漫漫黄沙中,以宗教为代表的思想和以丝绸为代表的财富,沿着丝路流动起来。法显、玄奘、义净们沿着丝路巡礼求法,商人、士兵、使团、工匠带着云彩般绚烂的丝绸、美玉般温润的瓷器,以及造纸、印刷、冶铁这些神奇的技术,一路西行。沿途的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黄瓜、石榴陆续来到中土,成为中国餐桌上的主角;唢呐、琵琶、箜篌渐渐加入了中原喜怒哀乐的鸣奏,为中式乐器代言。

世间没有任何事物能如丝绸之路这般承载了人类文明数千年的苦难与辉煌。在丝路中辗转的绫罗锦缎,青春般绚目,时光般深邃,爱情般浓烈,历史般辽阔。直至今天,丝绸依然是有着中国气派的生活美学,缥缈如烟又灿若云霞,柔情似水又雍容华贵,在世界的不同国度,吟唱着人类对美好事物的默契,对开放包容的向往。

四川蚕桑谚语 篇7

蚕房不通风, 蚕儿闷出脓。

养蚕不除沙, 蚕儿要喂趴。

小蚕靠火养, 大蚕靠风养。

小蚕保苗, 大蚕壮膘。

夏秋天气热, 蚕儿闷不得。

蚕子稀得密不得, 饱得饿不得。

马无夜草不肥, 蚕不喂夜食不长。

长养猪短养蚕, 三四十天见现钱。

蚕儿闷生脓, 湿生僵。

蚕儿是个宝, 勤快养得好。

密闷蒸饿是重点, 风寒暑湿抓关健。

养蚕要得窍, 消毒彻底全面搞。

勤喂猪细养蚕, 二十八天见现钱。

宁可蚕老叶不尽, 莫叫叶尽蚕未老。

看桑购种, 种叶平衡。

草桑不嫁接, 桑叶难得摘。

有桑不管, 桑树难高产。

老树发一发, 新桑栽一百。

逢贵莫懒, 逢贱莫砍。

天干好养蚕, 缺叶蚕子好。

谷雨雨稠稠, 桑叶好喂牛。

桑叶晚打霜, 愁煞养蚕郎。

十年早蚕九年好。

一年青, 二年黄, 三年四年光桩桩, 五六年进灶房。

田栽坎, 地栽边, 荒山河滩栽成片。

田种粮, 地栽桑, 田里是粮仓, 地内是银行。

栽桑种桐, 子辈不穷。

栽桑养蚕, 子孙有钱。

招蜂养蚕, 坐到赚钱。

桑是摇钱树, 蚕是农家宝。

热栽柏, 冷栽桑。

栽桑种竹, 全家幸福。

要想富, 栽桑树。

要用钱, 多养蚕。

桑不隙地, 屋不占基。

一口桑叶, 一口丝。

一头蚕, 一颗茧, ―颗茧有几分钱。

桃三李四杏八年, 栽桑养蚕只要一两年。

房前屋后多栽桑, 养蚕用叶不用慌。

清明抱蚕子, 立夏见新丝。

上半年蚕养田, 下半年田养人。

一年两季蚕, 可抵一年粮。

一季一张蚕, 可抵半年粮。

立夏穿棉袄, 蚕娘要倒灶。

春蚕不吃小满叶, 夏蚕不吃小暑叶。

人老一年, 蚕老一时。

蚕老一时, 麦黄一夜。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秧。

蚕老麦黄秧上节, 娃哭屎胀豆浆沸。

养好小蚕八成收, 小蚕养孬八成丟。

吃饭要种田, 用钱靠养蚕。

谷雨抱蚕, 小满使钱。

四月南风大麦黄, 养蚕姑娘忙又忙。

蚕婆婆快做活, 做个茧子像铁壳。

你也懒我也懒, 你我打伙做个双头茧。

越南蚕桑产业概况 篇8

1.1 越南蚕业起源

越南蚕业起源何时?虽然到目前还没有发现详尽的文献记录,但在古文字、成语、民间传说等中都说到了越南的种桑养蚕。《越南历史书》中记“雄王时期(公元前258年),农民关心桑、蚕的工作”。汉朝时期,阳富在《遗物志》中记载“北部和中部一年八次养蚕”。这表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越南就已有了种桑养蚕。1065年,黎圣宗京跟一个采摘桑的姑娘结婚,赐封其为元妃旖兰,现在河内市嘉林县阳舍村就有一个庙祭祀她。黎贵敦的《云台类言》说到一千两百年前越南已发展蚕桑产业,因此从北方到南方形成了有名的缫丝、织绸的地区,如:领柚(河静省)、绿领(广南省)、绸夏(河静省)、万福(河东市)等。

1.2 越南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程

越南蚕桑产业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3,但直到18世纪越南的丝绸才出口到世界上一些国家,1900年越南出口丝绸达190吨。1930~1931年全国桑园面积达2.1万公顷,其中北部1.15万公顷、中部8300公顷、南部1200公顷。

“八月革命”(1945年)之后,越南全国建立了研究型的生产设施与实验室,同时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种桑、养蚕和缫丝的技术。

1955年至1965年,政府提出计划恢复和发展蚕桑产业。1960年成立蚕桑所,隶属于耕作局农业部管,有6个生产蚕种的基地与设施,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1965年成立蚕桑局,隶属于农业部管,有15个生产蚕种的基地和5家机械缫丝的工厂,年产生丝的能力达35吨。1977年,成立了越南桑蚕丝研究中心。

1975年以后,南部蚕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生产蚕种的设施和缫丝公司获准开放,但北部蚕桑生产衰减。1980年全国桑园面积为1万公顷,丝产量为220吨。

1981~1985年,国家遇到粮食短缺问题,因此蚕桑产业迅速倒退。此时全国桑园面积只有6800公顷,丝产量70吨。1985年,成立越南蚕丝企业联合体,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1986~1993年,越南行政管理改革,政府对蚕桑产业十分重视,实施三大措施。在此期间,蚕桑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更新了蚕、桑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同时,蚕桑产业链得到不断的延伸拓宽,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1991年,全国桑园面积达2.2万公顷,1993~1994年上升至3.8万公顷,成为历史最高水平,出口总金额达1000万美元。

1994~1997年,由于受国际茧丝绸市场的影响,全国桑园面积有所下降(减少了50%),出口总金额缩减至500万美元。但此期间,蚕桑产业的新技术不断进步,茧丝丝长与品质明显提高,生丝的品质由G级提高到2A、3A级,并开始重视与拓宽国内市场。1995年,越南蚕丝企业联合体转成越南蚕丝总公司。

1998年至今,由于国际茧丝绸市场的逐步恢复,使得丝绸价格有所提高。越南丝绸由简单生产向产品的多样化发展,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此外,除了扩大国际丝绸市场,还不断注重开发国内市场。

2005~2007年,虽然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没有以前那么多(表1、表2),但总的营业额和出口金额均在提高(表3)。因为,除了世界茧丝绸价格较高之外,蚕桑科学技术也不断进步,蚕、桑良种进入生产,丝绸品质也越来越好。

单位:公顷。

(据越南桑蚕丝中心统计)

单位:吨。

(据越南桑蚕丝中心统计)

单位:美元。

(据越南蚕丝总公司统计)

2 越南蚕桑产业研究的主要成就

2.1 桑蚕良种的研究

1965年以前,越南饲养的蚕品种主要是多化性,这些品种的特点是体质强健、容易饲养,对高温多湿有较强的抗性,但是茧丝长与品质却不高,大部分蚕种由当地自繁自养。从1965年开始,对蚕品种进行选育研究,黎文廉教授率先进行育种改良,运用回交的方式并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进行选择,为越南选育出二化性蚕品种有621、644、620、608、614、618六个品种。这些蚕种适合在平原北部区的春秋季饲养,全龄22~24天,茧丝长600~800米,万头蚕收茧量8~10千克。

由于全国各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一样,各地采用的品种差异甚大,1970~1980年,科学家选育出各类适合不同生态环境区域要求的新蚕品种。如三元杂交种79×644·621,适合在沿海地区(广南省、岘港市等)高温干燥的环境饲养;在中部夏季饲养的杂交种主要有79×QD88;在北部春秋用蚕品种有:A9、A10、A14、7042等。

1979年,越南桑蚕丝中心的育种专家,应用杂交育种的原理,利用特别的高温(29~30℃)、多湿(>85%)进行新品种的培育,选育出2个新蚕品种:BL和4792。该品种全龄22~24天、对高温多湿有较强的抗性、全茧量1.20g、茧层量0.18g、茧层率18.8%。

1990年,黎氏金副教授应用杂交育种方式,培育与选择出XV、LNB、J71三个新品种;一蛾卵的产茧量400~500g、茧层率20~22%、茧丝长800~900米。这三个品种的产量稳定,茧丝品质较高,作为春秋用种推广。

1988~2002年,在西元区域,实验研究蚕桑中心育成的二化性白茧品种有:BV8、BV9、BV10、BV11、BV12、TQ112、TH112。其中BV8、BV10、TN10、BV8·BV10×BV11·BV12,适应旱季饲养;TQ112、TH112适应雨季饲养。另一方面,应用选育与驯化引入的蚕品种育成斑纹限性品种:821、BV1、BV2(幼虫期能区分性别)和茧色限性品种:JV9、JVk(茧期能区分性别)。

1990年至今,越南桑蚕丝中心引进新品种N12、N16、D2、E38、B42、B46、1827、1862,其中1827即A1·810×L70A·A2, 1862即A1·810×B42·B46,为四元杂交种,全茧量1.60~1.70g、茧层量0.34~0.35g、茧丝长938~1011m、产茧量达1200~1500kg/公顷,茧丝品质达到2A级以上。

2.2 桑树良种的研究

桑树良种的研究比桑蚕良种晚一点,但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1970年,桑树良种的研究正式开始,通过使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因素引发突变,创造新的育种材料。

1971年,使用Colchicine处理桑品种的种子引起变异,选育得到了四倍体桑:“C71A”。“C71A”品种优质高产。把“C71A” (4n)跟地方品种(2n)杂交,成为三倍体杂交组合(3n)。经过多个组合的比较筛选,育成了5对优良的三倍体杂交组合:“N7”、“N12”、“N11”、“N28”、“N36”。这些三倍体桑品种,产叶量比地方品种增产20~30%,而且具有叶片较大、叶肉较厚、叶色深绿、落叶晚、生长强等特点。

至1986年,应用物理诱变因素,使用Gama射线(8000~10000R)选育出四倍体桑品种有“DB86” (4n)。“DB86”虽具有产叶量高、生长时期长等优点,但抗病性较弱。

1993年至今,桑树良种的研究转向选育优质的品种。现已育成3个三倍体杂交组合:VH9、VH12、VH15,这些品种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生长快、适应性较广等特点。

除了选育优良、高产桑树品种之外,科学家们还选育桑树抗病性和抗恶劣条件性强的品种,选育专用饲养小蚕的桑树品种(IA品种)。

3 越南蚕桑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3.1 发展机遇

3.1.1 各级党政领导对蚕桑站十分重视

为了提高研究力、创造力,促进蚕桑产业发展,国家十分关心人才队伍的培养,为其提供有利条件,并提高人员收入,促进技术进步。2009年,政府批准“升级越南蚕桑丝研究中心提案”,建设现代化的家蚕育种实验室、桑树育种实验室、蚕病研究实验室,以适应末来蚕桑产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3.1.2 自然环境优势适合种桑养蚕

越南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高温多湿,年平均气温22~27℃、年平均雨量1500~2000mm,非常适宜桑树生长。桑树生长期长,一年中可多次采叶养蚕。适合种桑的土地面积达492.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达16万公顷(据设计农业院的调查)。农村的劳动力丰富,现在全国有1370万农户,其中种桑养蚕农户占13.5万农户。

3.1.3 国内外茧丝绸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现在,越南全国生丝产量约2100吨/年,越南的丝绸出口市场主要是韩国、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度、孟加拉国等,有一些产品出口到美国和日本。现在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由于越南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丝绸消费力提高。2001~2006年,国内的丝绸消费力达120万至150万米/年,比1997年增长了10倍。

近年来,越南不仅是丝绸的出口国,而且在丝绸进口方面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每年进口约有1000吨丝。

3.2 越南蚕桑产业面临的各种挑战

3.2.1 特色桑、蚕种质资源缺乏

由于越南各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差别很大,需要有适合各自然生态地区的桑、蚕品种。如在北部夏季高温多湿的气候,对桑树生长有利,夏季的产桑叶量占整年60%以上,但此季节的气候容易诱发蚕病。因此要求桑、蚕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而且要求具有抗逆性、抗病性强的特点。

现在越南全国有6个生产蚕种的企业,产量达60万盒/年、只能满足生产要求的30%,其余均从国外进口。由于没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检查,所以不少引进的产品质量差。2003年在很多蚕区,有20~30%的蚕失收,降低了蚕茧的产量与质量。

3.2.2 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对大部分种桑养蚕农户,蚕桑产业是一个副业,由于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多,养蚕没有单独的房屋,所以很容易感染蚕病。养蚕生产、蚕种生产、鲜茧收烘等的基础设施与设备陈旧,抗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3.2.3 国内外茧丝绸市场

茧丝绸价格波动大,直接影响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而且蚕桑产业链条长,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成衣—贸易,环节多,涉及面广,容易受国内外市场多种因素影响。此外纺织工业水平不高,丝织企业的生产设备主要是梭织机、提花机和编织机,设备落后。我国的丝绸产品的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

3.2.4 丝绸产业

现在越南有11个缫丝企业,属于越南蚕丝总公司(Viseri)、另有8个地方的缫丝厂和一百多个私人的企业,总的丝绸能力达1800吨/年。缫丝的设备并不落后,越南蚕丝总公司有日本的自动缫丝机设备、有韩国的半自动缫丝机设备,但是蚕茧原料只满足缫丝生产要求的30%。

综上所述,越南目前发展蚕桑产业具有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有大量适合种桑的土地以及丰富的劳动力优势。此外,越南蚕桑产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多丰富的资源积累和技术沉淀,蚕桑业在发展过程中为越南的经济、政治、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是越南出口贸易最为稳定的增长点之一。

宁夏蚕桑业概况 篇9

宁夏的种桑养蚕生产, 始于1989年即改革开放、国家全面振兴经济10年以后的时期。在全国东桑西移蚕业生产发展大趋势的宏观背景下, 宁夏抓住机遇, 由自治区科委牵头, 从科学试验示范着手, 采取边试验示范边规模推广的方法, 开始进行种桑养蚕农业资源开发。到2007年底全区桑园面积0.33万 hm2, 年养蚕1.5万张, 产鲜茧430 t。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东部, 黄河上中游, 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由于自古以来受黄河自流灌溉之利, 宁夏平原灌区适合从事农牧各业生产, 旱涝保收, 有“塞上江南”、“ 鱼米之乡”的美称。早在1997-1998年, 宁夏对全区蚕桑生产的发展进行了区划:全区蚕区分为3个区域, 即宁夏平原蚕区、中部干旱带扬黄新灌区蚕区和南部山区蚕区。蚕业生产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在稳定发展川区种桑养蚕生产的基础上, 重点向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扬黄新灌区发展, 因地制宜, 在条件适合的地区相对集中地建立一批优质高产的商品茧基地, 形成区域性规模和产业优势。宁夏平原蚕区主要以银川所辖的灵武市、平吉堡奶牛场、贺兰县、中部吴忠市的利通区、红寺堡地区、青铜峡市、渠口农场等较为集中。其中红寺堡地区是新垦扬黄灌区, 土层深厚, 多为沙质土壤, 劳动力资源丰富, 是宁夏中部干旱带蚕桑生产的重点区域。平原其他地区都有黄河自流灌溉的有利条件, 是宁夏的传统农业区, 并且还有大量的新垦荒地, 农业集约化程度相对较高, 生态、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条件比较优越, 是宁夏优质蚕茧的主产区。南部丘陵山区固原市主要以原州区、泾源县、彭阳县为主要生产区域, 该区土地瘠薄、无灌溉条件, 年积温较宁夏平原低, 当地经济基础薄弱, 但年降雨量多在400 mm以上, 土地资源丰富, 发挥桑园的生态效益和依靠养蚕脱贫致富是丘陵山区的主要生产目标。

宁夏蚕业工作站成立于1992年, 隶属宁夏科技厅, 是宁夏蚕桑产业发展的倡导者、策划组织者和推动者。宁夏蚕业工作站负责全区茧丝绸资源开发的规划设计、生产物资调配、产业技术研究示范及推广、规模开发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产品销售、产业发展经费筹措以及招商引资等与蚕桑生产有关的所有工作, 具体任务职责包括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蚕桑生产的有关方针政策;制定全区蚕业发展规划和生产计划;负责对全区的蚕茧收烘、蚕种生产流通经营的资格认证、会同自治区物价局制定全区蚕茧收购价格及对价格执行进行督察;组织和协调全区蚕业生产, 技术指导、培训和相关服务;从事蚕桑科学研究、技术示范推广和区内外技术合作交流。该站成立以来, 在自治区科技厅的直接领导下, 紧紧围绕全区茧丝绸资源的开发工作, 为宁夏蚕桑产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填补了宁夏蚕桑生产的空白, 使宁夏的蚕桑产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 受到各级领导和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好评和关注。在区内外科研、教学单位的协助下, 经过长期不懈的探索和研究, 制定和确立了宁夏平原种桑养蚕的各项配套技术, 帮助各地蚕桑生产单位建立健全了配套服务体系, 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 确保了蚕桑开发工作的稳步发展。在推动全区蚕桑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和区内外科研、教学单位一道, 多次承担并出色完成了自治区和国家有关部委下达的种桑养蚕科研、示范推广项目, 受到领导和业内专家学者的好评。其中承担的“宁夏半干旱地区及沙荒地蚕桑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宁南山区种桑养蚕开发与示范”等三项成果分别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桑林”考证与阳城蚕桑 篇10

我国古代神话中蚕、桑被神化的传说是较早的一个,而历史记载蚕神的文献最早的当然是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蚕示三牢”即指祭祀蚕神要用牛、猪、羊三牲,这在当时是很隆重的祭祀。蚕在古人心目中是神灵的化身,蚕儿食用的树木自然也是一种圣洁无比的“神树”。如《山海经·海外东经》描述“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屈原在《离骚》、《九歌》篇中用“扶桑”来抒发诗情。商汤王把祭祀祷雨仪式设在桑林(自然界的大片桑树林子或是一处地名),是古人对天祷告于野的表达,其目的是在靠近天的地方,亦或是在通神的桑林中把自己的愿望所求告诉天神,以期通过神的力量解除灾难。这也许就是古帝王在桑林祷雨的原因;也有专家认为桑林是殷人的宗庙所在,其周围栽有大片的桑树林子,古帝王在此祷雨,也具有祀祖的象征,桑树在此已成为殷人与祖宗神灵进行精神交流的物化形式;更有一些史学家认为桑林是古代帝王祭祀神灵时表演的一种舞蹈乐曲各称。

为了发掘阳城桑文化底蕴,弄清阳城蚕桑为什么能在蚕桑发源地(山西夏县西荫一带)华北一枝独秀,随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延续至今,并且还有大的发展的原因,明确阳城在古代蚕桑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最近作者查阅了《阳城县志》和《阳城县地名志》以及有关方面的资料。并对照《竹书年纪》、《穆天子传》、《墨子》、《贡禹》等古文献中的记载进行认真考证。同时,又通过在网上搜索有关“桑林”的地名和内容,并在阳城县曲南一带(所传桑林所在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与此有关的证据(包括民间传说和遗迹遗物)。通过比对甄别,可以从三方面说明商汤王桑林祷雨的“桑林”确在阳城。且不单指现今的桑林乡或村,而指的是古代就有大片桑树林子的阳城西南一带,其具体祷雨的地点是在古“桑林”境内的析城山上。同时也证明阳城蚕桑起源很早且较为兴盛。

1 从地名学方面印证“商汤桑林祷雨”的桑林确指古阳城

地名是标志和识别不同地域的符号。它携带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许多信息。“桑林”这个地名在阳城是从古到今都具有历史记载和连续性的。《阳城县志》和《阳城县地名志》均有详细记载: “阳城古称获泽,为尧、舜、夏冀州之域:商为畿内地,曰桑林,为汤祷雨处,周(春秋战国)曾一度称稷桑。”“《国语》:晋太子中生败狄于稷桑。”《竹书年纪》记载:“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穆大子传》也记载:“天子四月休于获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从这些历史记载可知“桑林”地名在阳城从远古就有的,并曾是阳城一段时间内的古地名。一直到现在阳城西南一带仍有桑林乡、桑林村和上桑林、下桑林、范桑林、白桑、上白桑、下白桑、桑树坪、桑椹区等许多与桑树有关的地名。同时在这一带历代修建的众多的汤帝庙中多有汤王桑林析城祷雨的石刻记载和牌匾。如离析城山不远,宋、辽、明、清不断修建的下交汤帝庙,有关专家考证曾是汤王行宫,不但有商汤王桑林祷雨的记载,而且庙宇大匾额就是“桑林遗泽”四个大字。同时庙内还有精美的石雕桑叶图案等遗迹。

通过网上搜索得知真正具有“桑林”这一地名的地方并不多,山东、河南和阳城近邻的垣曲有少数地方也叫桑林,虽和商汤王有关,但它们仅指一个村或乡,没有像阳城古地名就曾叫桑林,且境内有如此多与桑林有关的地名和遗迹。由此可以推断古代的阳城境内东北有泽水浩荡的获泽,西南有大规模的成片桑树林,先民很早就从事栽桑养蚕,从而桑林、稷桑等地名也就带有当时蚕桑业的印记。

2 从远代文明发展史印证了商汤王在阳城析城山祷雨的可能

目前在全国流行着“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山西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古称为表里河山。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其西部沿晋陕省界边缘穿过,东拐进入河南,并留下了肥沃的晋南平原地带和天然的防御险阻;其东南有险峻高挺的太行、太岳山脉,在不发达的古代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形成了较为封闭的上当盆地。为孕育发展古代农桑文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有专家曾指出山西早期文明结构中呈现是文明初始晋东南,发展飞跃于晋南的形态。而太行王屋、太岳中条一带是华夏民族最早风云际会的地方,炎帝尝草、嫘祖养蚕、尧耕历山、舜渔获泽、夏禹治水、商汤祷雨、穆王观桑等丰富历史遗存和神话传说就是最好的例证。

而阳城析城山在太行太岳交汇处,背靠上党,南瞰中原,曲连晋南。山体四壁如削,拔地通天,驾临群峰之上,柱立天地之间。方正圭中,形似苍琮,顶贮碧水,恰如青壁。正是古人“青壁礼天,苍琮礼地”的观念的原型。其被古代圣人选为祭祀天地,祷雨祈福的地方不足为奇。且其周围多有新、旧石器时代遗迹和巨大石罄等礼器,山顶水潭边还有规模较大的汤帝庙,曾被宋朝皇帝赐封为广元帝君,更加应证了这点。据专家考证,商汤灭夏(夏都在晋南现夏县一带)早期都城不断迁徙,在析城山四周百公里范围内曾有河南偃师、郑州二里岗、山西垣曲等曾为商都城。而垣曲距析城山近在指尺,难怪《阳城县志》记载:“商为畿内地,曰桑林,为汤祷雨处”。

商起源于山东,时人多崇信鬼神,遇难决之事或小灾小难,多请巫师占卜或在祖先墓地桑林下祭祀天神祖宗,消灾祈福。商汤王率部西进迁徙于河、洛一带,遇五年大旱,天久不雨,生民艰难,非举行隆重的祭祀不足于表示诚意。而择祭台,定礼仪,就显得十分重要,不会在宗祠桑林中祭祀祷雨,而必然融合夏文化选择前代祭祀重地析城山来致祭天地,祷降时雨,佑护生民。而其住骅之地恰是析城山下的桑林古域,史官只能以王祷于桑林记之,阳城众多的汤帝庙中石碑记载也说明了这点。

3 透过神话传说和历史记载反映出阳城蚕桑的源远流长

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史上的一大发明,而山西夏县西荫一带恰是我国北方蚕丝业发源成长的摇篮。这里不但有嫘祖养蚕的历史传说,还有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遗址考古发现的五千年前的桑蚕茧实物证据和纺缠,也是至今世界上唯一的蚕茧实物证据。[1]是无可争议的蚕桑起源地之一。而阳城西南与之山水相连,地近两荫,不但民间也有嫘祖在云蒙花石沟教民养蚕的传说,而且就在商汤王祷雨的析城山下至今仍广泛流传着桑女下凡,化成桑林的“地桑神”的美丽故事;还留下了商汤王桑林祷雨,周穆王桑林观桑的诸多蚕桑史实;上世纪80年代,蚕桑专家对阳城桑树资源进行调查时,发现这里野生桑树资源十分丰富,还有全国罕见的漆叶桑等稀有品种和不少百年以上的老桑树。由此推测,阳城蚕桑的历史可能和夏县西荫不差上下,甚至根据人类从山地向平原发展,山西早期文明由晋东南向晋南推进的规律,阳城同样是较早的蚕桑起源地。

参考文献

蚕桑文化 篇11

关键词:蚕桑技术;地位;挑战;推广

蚕桑技术的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原理,采取咨询,教育,服务,开发等形式,运用技术指导,示范,培训等方法,将蚕桑实用技术或蚕桑新技术、新成果和新信息传播扩散、普及应用到蚕桑产业中去。而面对来自其他国家蚕桑产业的发展,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感受到了压力,并且迫切的需要在蚕桑技术推广方面取得进步,借此来保持我国相关产业的经济地位,然而在技术的推广中,却存在着一些不得不令人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由来已久。并且在经过研究和分析之后,制定了一些相关的解决对策,如下:

1 目前蚕桑产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充足的经费。在蚕桑技术的推广中,由于政府投入的经费不充足,就导致关于技术推广和创新的很多应该做到的科学实验不得不被迫中止或被迫缩减试验范围。如优良品种引种的实验和推广,由于资金不充足,且技术人员没有足够的底气,所以在外界条件的压迫下无法进行正常的研究和推广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蚕桑技术的推广。

当前的蚕桑技术人员知识陈旧老化。目前中国各地从事于蚕桑生产和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大多是大中专农业学校的蚕桑专业的毕业生,一段时间的工作以后,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工作水平,然而他们中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和蚕桑种植方法的培训,尽管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但他们的技术仍然是以前陈旧的方法。因此缺少创新性的学习和交流,是很严重的问题之一。

没有足够的科技研发人员。科学技术永远都是第一生产力,在蚕桑产业亦如是。蚕桑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永远都需要依靠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的专业研发人员,改良优秀的品种,改良种植方式和种植地域。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而我国在蚕桑技术的推广方面尚且没有足够数量的科技研发队伍。

相关人员缺少严谨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在众多的蚕桑产业所在的政府中,很多的政府要求所谓的脸面工程,形象工程来彰显自己的业绩,他们通常十分热衷于高指标,大面积的表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正常技术推广的科学性。

经济危机产生了恶劣影响。由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很严重的消极影响,进而使我国蚕桑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下跌,且需求下降。在此影响之下,我国的蚕桑产业发展倍受影响,与此同时,蚕桑技术的推广的积极性也大受影响。

2 蚕桑技术推广应制定的相关对策

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应该对蚕桑产业的技术推广进行资金支持,足够的资金可以解决很多的科学实验问题。

面对相关技术人员知识陈旧老化的情况,要引导其树立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全行业都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技术。引导其自主学习之时,要了解相关技术人员的心理,要充分讲究推广方法,因此我们在推广蚕桑技术的过程中,要做到措施配套,技物结合,尽可能的创造良好的技术推广环境。积极引导农民以及蚕桑专业的毕业生相互之间交流技术经验,在交流和合作中取得蚕桑技术的学习和推广。互动式的学习过程,可以使相关的技术推而广之。

要努力的抓科研,抓创新,加大对科技在蚕桑技术发展中的投入。突出科学技术永远都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思想。用现代化的科技成果来改造蚕桑产业,对蚕桑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并且将蚕桑田园规模化,开展技术攻关,并且要坚持引进其他地区先进的蚕桑技术。要专门培养蚕桑专业方面的科学专家,培养并组成专业的研发队伍。

落实人民群众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相关的监察部门应该监督和管理各级政府,坚决摒弃所谓脸面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建設,杜绝一切不正之风,要平缓稳步的进行生产和技术推广。不可急躁。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要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产业化发展战略。一方面蚕桑技术的推广要想取得成效,就要依托蚕桑事业的昌盛兴隆,蚕桑产业必须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一方面要通过推进农业,工业和贸易的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合作,利用手中的优势来创造价值。面对危机,蚕桑产业不应该丧失原有的信心和积极性,反而要更加努力信心倍增的去打造我国优秀的蚕桑产业。要生产出质量更加优秀的产品,以优秀品质的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

3 结束语

当今世界经济局势错综复杂,然而在这种大背景下,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广技术,才能使生产经营有利可图。在面对其他国家对于中国蚕桑产业的追赶和抵制,中国蚕桑产业需要做到的就是不断突破。在分析和了解当前面对的问题之后,通过一一针对的方法,制定相关的对策,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蚕桑技术的推广。从而是蚕桑产业不断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蚕桑茶叶通讯》征稿征订启事 篇12

《蚕桑茶叶通讯》是江西省唯一的蚕桑茶叶科技期刊,主要刊登有关蚕桑茶叶科技的研究论文、科技成果、蚕桑茶叶的基础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技术等文章,报导有关蚕桑与茶叶的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的动态信息,适合广大蚕桑、茶叶科技工作者惠稿。凡订阅我刊者来稿一律优先审用。

征订

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国际刊号:ISSN 1007-1253,国内统一刊号:CN 36-1110/S,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订价6元,全年订价36元。征订的优惠措施:订5~10份实行9.5折;11~50份实行9.0折;51份以上为8.5折。请订户写明邮编、详细地址、收件人姓名以及订阅刊期、份数,以便准确邮寄。为了方便联系,订户可写明电话、传真、E-mail。编辑部随时接受订阅或垂询。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县梁家渡《蚕桑茶叶通讯》编辑部

邮编:330202 电话:(0791)85023010

上一篇:心理问题状况下一篇: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