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茶馆读后感

2024-07-16

小学生茶馆读后感(共7篇)

小学生茶馆读后感 篇1

茶馆在老北京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人谈心到茶馆,下棋斗唱到茶馆,调解纠纷到茶馆。

老舍笔下的茶馆主人公王利发经营着茶馆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三个阶段。清末时期,清政府腐败,官僚主义剥削,老百姓像待宰的绵羊,温顺而不敢反抗,茶馆里下棋斗着蛐蛐。刘麻子和唐铁嘴干着不干净的买卖。二德子等人在一桌前闹事,王掌柜作为生意人,只能赔笑哈腰,只求能赚些许银两;民国时期清政府依然腐败,民不聊生。王掌柜为了生计只能创新茶馆,在后院安排客房,可恶的民国警察以逮捕叛党为由,向王掌柜敲诈‘保护费’王掌柜只能忍痛答应。常四爷和秦二爷都是爱国之人,但前者力不从心,后者开办工厂,实业救国,可惜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政府无能,打压工厂,导致工厂破产被毁,秦二爷一生心血化为乌有。王掌柜已经年老体衰,贪婪的警察有了下一代前来履行‘父业子传’,人总得有个极限,王掌柜也不在软弱,可无力的反抗就是白费,只得落得茶馆被抢得居住权,王掌柜被逼绝路,与茶馆燃为灰烬

小小的茶馆就象征着一个社会,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茶馆里的人也在不断变化。刘麻子唐铁嘴就好似社会败类,干着丧尽天良的事情,活脱脱的社会老鼠屎,而两个警察就好似社会里的地头蛇,压榨欺压百姓,王掌柜就是社会中被欺负的老百姓,胆小怕事无力反抗,在社会的压迫下走向毁灭。

文末,王掌柜,秦二爷,常四爷三位所谈:就让下一代完成我们的愿望吧。

周恩来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时代的接力选手,要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个人强大了,学会团结在这个集体里,发挥着集体的力量,肩负使命,稳步向前,未来可期。

小学生茶馆读后感 篇2

一、提高学业效能的基本假设

何谓效能?效能是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其中,效率是效果对于时间的变量,效益是效果对于时间之外其他因素的变量,效果是在一定价值取向确定之后的达成程度。因此,效能是一个综合的指标。

何谓学生的学业效能?它是指学生的学业效果(产出)对于学业的成本(投入)的变量。这里的学生学业效果的价值取向应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为考虑到了过程与方法,因此,效果的价值取向不仅为了现在学生的发展,更为了将来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学业效率,关注的是学生完成学业所花费的时间。如相同的学生,达成相同的学业效果,所花费的时间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或者相差很远,正说明其中的学业效率有高低之分。又如许多教师都对学生提出课前预习的要求。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为学而教的理念下,出现了“学案”“学材”“学习活动单”“学习设计”等新现象。从过去的关注教师的教到现在不但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取得的进步是可喜的。然而,这样一来,也往往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用时,从学业效率的角度来说并不高。后“茶馆式”教学,也要求学生先学,但是没有规定学生先学的方式和方法,没有规定学生先学的用时多少,也没有规定学生先学一定要在课前。后“茶馆式”教学更提倡学生在课堂内先学,因为教师如果布置学生在课前先学,就必须减少学生其他回家作业。否则,完全有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其实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并不在先学后教,其重点更在于学生先学之后教师怎么教。后“茶馆式”教学要求“教师讲学生自己学不会的”,这可能才是关键所在,也才能保证学生先学之后,教师有充分的时间教。

学生的学业效益,关注的是学生完成学业除时间之外的其他因素。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实行了小班化教学。如果班级学生数少了,然而学生学业质量并没有提高,教学效果相仿,即便学生在完成学业上的用时相同,也只能说明教学效益的降低,教学的效能不高。另外,同样学科,同样年级,有的学校一个教师教一个教学班,也有的学校一个教师教两个教学班。即使学生基础相同,教学用时相同,取得效果相同,效益是不同的,效能自然也不相同。

提高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有以下五种可能:一是投入(包括时间及时间之外的其他因素)减少,产出(效果)增加;二是投入减少,产出不变;三是投入不变,产出增加;四是投入增加,产出增加,其中产出增加更多;五是投入减少,产出也减少,其中投入减少更多。毫无疑问,第一种情况是最可取的,它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最高境界。投入小,产出大,它达成了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是每个学校都想要努力达成的。第二种情况也不错。特别是“产出”已在高位的学校与地区。上海有的区就明确提出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不降低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减轻学生的负担。第三种情况对于目前负担不算很大的学校也是可取的,在负担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此外,第四种和第五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当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再要通过增加学生的负担,来提高所谓的教育质量,学生肯定难以承受。同样,如果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导致了教育质量下降,即使降低不多,人民也不会满意。

有人说:“关键是学生对学习某学科是否有兴趣,有了兴趣,负担再重,学生也不会感到负担重。”又有人说:“负担既包括学习用时等实际负担,也包括学生的精神负担。”这些话都不错,问题是以上涉及的与本文要讨论的已不是完全一个领域的问题了。本文研讨的是对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要达到同一个教学目标,如何减少学生在学习用时等方面的投入,而不是讨论当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后,如何让他们按自己的兴趣拓展自己的学习,也不是讨论学生其他类型的负担还有什么。

二、提高学业效能的学校作为

是否有可能做到投入减少,产出不变,投入不变,产出增加,甚至做到投入减少,产出增加呢?学校能有这样的作为吗?从2007年到2010年,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项目组对上海的中小学生进行了4次学业质量评估,静安区的所有中小学全部参加,我校包括其中。教育部的评估,不但包括了学业成绩,而且还有与学业成绩有关的其他方面。这里,把我校与静安区的其他学校某些数据作一个比较。

关于学生的课外作业,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曾先后出台过学生作业用时规定。然而,在执行和评估的时候都遇到了困难。学生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同样的作业,有的学生需做一个小时,有的学生半小时就完成了,究竟以哪类学生为准?考虑取平均数的话,这个平均数又如何才能得出?另外,每天的作业量也不一样,有几天多,有几天少,如何加以平均?而教育部项目组的评价比较合理,它是每位学生总体评价的总和。从表1可以看出,我校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课外作业量的选择上是“非常少”“比较少”“适中”,整体情况良好。

学校很难控制学生回家之后的作息表,很难控制学生的睡眠时间,更没法控制家长还要额外布置多少作业给学生。但就一般情况而言,绝大部分学生主要还是在完成学校的作业。可见,当学校减少了无效的、低效的作业,控制了作业量,学生的睡眠时间还是会见长的。从我校与静安区其他学校的数据比较中,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见表2)

以上比较了作业负担和学生睡眠两个维度,虽然这两个维度不能代表学生学业负担的全部,但是它们一定是代表了重要方面。这些数据已经表明:同样在上海,同样在静安区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差依然很大。我校与静安区的平均值相差大,与负担重的学校相差更大。差距大,说明学校有发展的空间。我们认为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一定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学校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更要提倡各尽自身的职责。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后,学生学业成绩是否一定下降呢?结论是否定的。

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压力大、负担重的学校成绩不一定好;学习压力小、负担轻的学校成绩不一定差。其中,数字“11”代表着我校,我校的学业成绩是好的,负担是轻的,学习压力却是小的。从表3中还可以看到有的学校成绩与我校差距不大,学习压力却高了不少。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是否与生源有关呢?结论也是否定的。

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的原有基础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绝对成绩的相比没有意义。重要的是与自身相比,在同样的生源条件下,如何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地减少学生在学业用时等方面的投入。近年来,我校的招生政策基本不变,这使得我校的生源情况基本没有变化,班级学生数量也基本不变。就在同样的生源条件下,我校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又在不断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三、学业效能表达全面质量观

我校近年来进一步减少投入,增加产出,主要归因于我校后“茶馆式”教学的推进。这样的归因,不是勉强的联系,也不是为学校教育科研硬找一个成果,而是实实在在的教师文化认同。在这方面,我校创立的“循环实证”教育科研方法起到了关键作用。“循环实证”面对的是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用时,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验证哪个班的学业成绩提高更快。同时,又以多次的“循环实证”来评价“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变化。近年来,后“茶馆式”教学又在不同生源、不同地域进行研究,收效也很明显。正是一节节课的教学效能提升,正是教师的文化认同,才能减少投入,增加产出。

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一些需要考试的学科上,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不提高这些学科的教学质量,学生、家长不会认同,但不减轻这些学科的负担,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不可能降下来。然而,这些考试学科的教学成果并不是教育质量的全部,教育质量一定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衡量。减轻考试学科的过重负担,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据教育部项目组的评价,近年来我校的艺术课、体育课的开设日趋完善。我校与静安区相比,与自身相比,艺术、体育课程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得到了加强。与此同时,我校的校本课程也得到了发展和有效实施。我校每学期都有几十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而且绝大部分的校本课程与中考没有直接关联。如校本课程“明星闪亮30分”已坚持了10年,它不仅是一个校本的艺术课程,也是一个校本的德育课程,为学生所喜爱。“做中学”课程也已开展了10年,三年前我校又把它从小学推广到中学,根本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另外,还有“开心一刻”“游游课”等效果都很好。我校进行的各类红领巾社团活动更受到了学生的喜爱。这些校本课程,学生已直接参与到了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我校提高考试学科的教学效能,为学生全面发展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同时,我校又得考虑各类校本课程的效能,考虑对各门校本课程的评价,努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部项目组的评价是比较全面的,以师生关系为例,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项不可替代的主要指标,有关师生关系栏目中,项目组的评价有以下几个指标:“老师鼓励、表扬学生”“老师不讽刺、挖苦学生”“老师公平地对待学生”“老师对学生很关注”。我校在七门学科中,每个指标都高于静安区平均水平10~20个百分点,处于最优位。另外,据教育部项目组的测试,学业成绩好,学生自信心不一定强,而我校学生在测试中表现出很高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核心,是关键。然而,课堂教学的改革,后“茶馆式”教学的研究与实施一定需要与其他方面相匹配,如作业的改进、辅导的改进、教师校本研修的改进和学校教学管理变化等。

也谈课堂上学生的“茶馆”心态 篇3

[关键词]愉悦心 话语权 动力感 合作志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91

纵观我们的课堂,不管是在上课还是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在台上激情四溢、唾沫横飞,却总有部分学生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处于一种休闲、放松、娱乐状态,他们似乎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看台上的看客,朗读、倾听、思考、举手发言都与他无关,他们的思维处于空白或者停滞状态,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 “茶馆心态”。

“茶馆心态”积极的意义是宽松、自由、民主,能说会道者畅所欲言;负面的意义是不能参与讨论的会成为看客,久而久之便神游太虚,成为“茶客”。每当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时,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点名请他回答问题,或者走到座位边上悄悄提醒一下,但是这样的做法既没有长效性,又牵制了教师的精力。

只有了解学生散漫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经反复观察,发现“茶客”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歇一会,再歇一会吧——缺乏关注成“初级茶客”

学生是渴望自由与玩耍的,把他们限制在教室这一狭窄空间中正襟危坐,他们缺乏耐心;把他们限制在40分钟这一漫长时间中聚精会神,他们容易疲劳。不管多精彩的课堂,学生都会出现一时的松懈。其实在学生的心中,一开始也会有内疚,他们也会进行自我调节。但有时候,教师为了课堂的精彩与快捷,总是把目光倾注在热烈发言的学生身上--久而久之,本来自控力就不强的另一部分学生就放任自流,那一点点愧疚感也消失无踪了。由于教师的关注视角缩小,对这些学生缺乏信任,导致他们成为“初级茶客”。

二、精彩都是别人的,我甘做配角——缺乏自信成“群演茶客”

在课堂上,有部分学生一方面是性格使然,本就内向的林妹妹变不成巧舌如簧的王熙凤。这类学生即使有想法也藏在心底羞于启齿。他们希望老师的目光能落到他们身上,这就需要教师的一双慧眼来及时地捕捉。另一方面是安于现状,消极接受。有些学生缺乏自己的思考,在课堂上只会听写和记录,没有提高和进步。这些学生,从没有享受过被光环围绕的感觉,更缺少参与课堂的内驱力,渐渐地甘为“群演茶客”。

三、听不懂便不听,不会做便不做——放任自流成“顽固茶客”

这群学生应该是让教师最头疼的了,从上课伊始到下课打铃,他们就没有一刻闲着的,铅笔上缠满透明胶,橡皮被扎满洞,课文里的插图人物遭了殃,杜甫一秒变大妈。作案工具都被收走他们也能从啃自己的手指头上收获乐趣。如果家长再疏于管理或过度管制,学生便会失去信心,更加自暴自弃,从而变为“顽固茶客”。

“解铃还需系铃人”,调整学生的“茶客”状态,解决“茶馆心态”的现象,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让“茶客”拥有探索的心理空间。

作为馆主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摆正自己的位置,端什么茶,上什么小点心,煽个风,点个火,真正蹲下身子,成为“茶客”的合作者、服务者、促进者,真正的愉悦身心,穿行课外阅读,俯仰社会生活,百家争鸣,盛开灿烂。

第二,让“茶客”持有交流的知识空间。

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平时积累资料,课上随时拥有资料,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将众茶客引进一种开放有活力的综合视野,把他们的目光投向广阔的知识海洋,从而成为知识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拥有坐而论道的信息、信心以及信仰。

第三,让“茶客”具有成功的进步空间。

对于一些“顽固茶客”,教师可以约请家长、学生三人一起,促膝谈心一次。家庭教育亦是重要的一环,只有家庭教育跟上,学生才能有进步。在学校中,教师要及时提醒:准备好,等下请你来复述、回答。如果每天都进行这样的训练,即使一次他只是集中那么几分钟,也会稍有进步。如果获得了几次表扬,感受到了来自同学态度的转变,相信他会有更多的动力去争取。

第四,让“茶客”享有合作的活动空间。

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要创设开放自主的学习空间,根据学生的水平,采取自愿为主、适当调整的方法,合理分组,让学生在讨论、倾听、点评、的学习过程中,探究学习的规律,使他们在合作分享中获得全新的体验,获得全面的发展,获得终身受用的能力。

学生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有无限发展的潜能,教师唯有用关心、信心、耐心、创新之心用心呵护,他们才会终将回归课堂,发现课堂的趣味,“茶客”定会乐在“茶馆”之中!

茶馆 读后感 篇4

裕泰茶馆少掌柜王利发从父亲手中接下茶馆,当天就将茶馆的规矩做了一些改革,他坚信,他会比父亲经营得更好。

老茶客常四爷和松二爷因为在茶馆里说了“大清国要完”的话,被抓进了监狱。王利发出面,组织一条街的铺面联保常四爷和松二爷。茶馆的房主,商人秦仲义不在联保的折子上签名,他说他救的是国家,不是一两个人。

年根底下,秦仲义来了,来要房租,提出明年房租长两倍。秦要办工厂,要实业救国。

八国联军进北京,庞太监随慈禧太后、光绪帝西逃。城内火光四起,洋兵滥杀无辜。劫难过后,茶馆后院烧成一片焦黑。

庞太监到茶馆来,西行护驾有功,老佛爷赏蓝顶子。他让刘麻子、唐铁嘴为他在北京城寻找上好宅基地,他要在紫禁城外建宅安家。

在茶馆,买卖穷人家姑娘康顺子的交易成交,她被一乘小轿抬走了。

康顺子被抬进庞家,成了奶奶。洞房之夜,变态的庞太监将康顺子整得苦不堪言。

秦仲义的布销路很好,他在茶馆拍出钱票,要把宣武门里一条街买断,建立丹义火柴有限股份公司。

进口料子充盈市场,秦仲义的产品开始滞销。

秦仲义把希望寄托在儿子秦利民的身上。但是秦利民年纪不大,却在观念上与父亲格格不入。

门外有号外:宣统退位了。

北洋时期,群雄四起,政局混乱,街面上散兵、马队、巡警、特务、打手、乞丐、妓女,让人眼花缭乱。

松二爷经常领着自己的儿子松梅岑到茶馆来。松梅岑跟他爹如同一个模子磕出来的,小小年纪提笼架鸟,摇头晃脑,对于靠典当过日子的生活从不操心。

庞太监被溥仪遣散出宫以后在家总是气不顺,他的几个侄子背地偷着刮他的钱,刘麻子抱了个三岁的小男孩到庞府,大洋300块,给庞太监当儿子,起名庞继祖。

直隶军队与奉军在高碑店、琉璃河一带打仗,城里人心慌慌。

有军官找到秦仲义,要他将火柴厂改军火厂,说可以得大利,秦仲义一口回绝。

秦仲义的火柴厂被炸上了天。

秦仲义织布厂的工人和电车公司、造纸厂的工人一起罢了工,织布厂领导罢工的是秦仲义的儿子秦利民。

没钱又没权的庞太监被他的侄子们活活饿死,康顺子和庞继祖被赶出庞府。庞继祖改名换姓,叫康大力。他们被王利发收留。

为追赶新潮,王利发买了个留声机,为茶客们放唱片。刘麻子应约到茶馆来做生意,被当做逃兵在街上砍了脑袋。秦仲义和儿子到茶馆来,秦仲义当着王利发的面让儿子签下契约,断绝父子关系。

松二爷日子艰难,一院房也卖得差不多了,儿子松梅岑索性下海唱了戏,演青衣,竟然唱得很红。

北平沦陷。松梅岑醉生梦死,松二爷暴尸街头。

当亡国奴的艰难日子,几乎没有谁再来喝茶,凄凉寂寞的茶馆里只有三两个老茶客蔫头蔫脑地坐着。

秦仲义的工厂因为受到物资限制,开不了工了,他忍痛遣散工人,让他们暂时自寻出路。

日本人投降,美国人进了城,北京又改叫了北平。

秦仲义的工厂当了美国兵的兵营,没有生活来源,他又闹了场伤寒,围巾破了窟窿,吡叽长袍也磨毛了边。

王利发深感自己老了,他对茶馆的事情已经力不从心,很多事都得交给儿子大栓料理,茶馆已经凋零破败。

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队伍在大街上喊着口号。

小唐铁嘴、小二德子、小宋恩子、小刘麻子们集中在茶馆里大谈各自的经验,都有如鱼得水之感。小宋恩子知道王利发放康大力去了西山,扬言要将王利发抓进宪兵队。王利发知自己路已走到尽头,让儿媳妇带着孙女去追康大力,让她们不要回来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有送殡车走过,撒下纸钱,落在常四爷身上,他下意识地一张张拾起,有一双干枯的手将他搀起,是秦仲义。

两个人跌跌撞撞互相搀扶着向茶馆走去。

茶馆里,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老哥仨发了一通感慨,互撒纸钱,以慰灵魂……

常四爷和秦仲义走后,王利发独自在茶馆里,回想着往事,最后,把一地的纸钱扫在一起,一把火点在了纸钱上,火愈烧愈猛,王利发就这样地把自己活活烧死在了茶馆里......外城,叫花子把王利发的的故事编成顺口溜,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天空,一片蔚蓝。

酝酿多年,为广大影剧界人士所关注的影片《茶馆》,已经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这部影片确实同导演谢添所说的那样:它是一个“新片种”,既不是舞台纪录片,亦非一般艺术片,更不应笼统地称为故事片。原因大概就在于影片导演在严格保留《茶馆》舞台精华的同时,较好地运用了电影的特有手段。它以镜头引导观众去对《茶馆》主要人物的传神表演和重要细节加以过细观察。它在融合话剧、电影两大艺术特性的努力中,取得了成就。

老舍先生的名著《茶馆》虽然通篇妙语如珠,十分诙谐风趣,但其主题严肃,结构极其严谨。这是一部为三个时代(清朝、民初、国民党统治)送葬的剧作,它为旧社会唱出一阕怆凉的挽歌。自然,为垂死者唱挽歌和迎接新生儿的降生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茶馆》在反映了三代反动统治的继承性的同时,也暗示了以康大力为代表的青年一代革命者必将取得胜利,人们有理由寄希望于这些迎接黎明的人,这是《茶馆》原作者的苦心所在。而影片《茶馆》在体现原著精神的时候,以生动的银幕形象,显示了一个人生真理:对待生活,斗争比妥协(逆来顺受)有出路;“改良”是一条死胡同,革命则意味着通向阳关大道。《茶馆》主人公、“裕泰”的掌柜王利发(于是之饰)的生活道路,就为这条真理作了注释。

老舍先生笔下的裕泰茶馆是浓缩了的旧社会,通过这个不大的横断面,人们可以看到那早已逝去的三个时代里的芸芸众生的种种活动:他们或浑浑噩噩,蝇营狗苟,为名为利,为非作歹;他们或忧国忧民,心怀大志,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理想,但又找错了出路与方向;也有人明哲保身,但求苟活,却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碰得鼻青脸肿。而更加引起人们同情的则是子继父业的茶馆老板王利发,他为求举家温饱,在时代的变迁后面亦步亦趋,紧跟不舍。他怀着心中的郁悒,时刻对顾客和大大小小的权势者唯唯诺诺,笑脸相迎。到头来,这位处处妥协的聪明人和“骨子里的老实人”,却弄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在他潦倒的暮年悬梁自尽……。无须多加引申,王掌柜的一生所给人的启示,已经远远超越了他个人命运的范围。

谢添在当年著名话剧导演焦菊隐先生精心构思的那场“三老自奠撒纸钱”的基础上,巧妙地安排了王利发、常四爷和“实业救国”论者秦二爷三位老者的忆旧与“总结性”的对话。除去舞台剧原有的警句外,当纸钱在阴暗的空间飞舞,当“抬杠”的号子声和低沉悲凉的丧乐交织在一起时,人们随着摄影机俯瞰,三位垂垂老迈的不同人物踉跄行走在茶馆厅堂,心中不禁升起一种悲凄之感。就这一场景而言,影片《茶馆》带给观众的遐思,应大于舞台剧。

影片中“北京人艺”灿烂群星的表演十分出色。王利发(于是之饰)、常四爷(郑榕饰)、秦二爷(蓝天野饰)、松二爷(黄宗洛饰)和两代刘麻子(英若诚饰)和扮演者在表演上支付的心血是没有白费的。人们通过他们刻画、塑造的人物形象,又能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氛,特有的风习以及角色灵魂深处的颤音。“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不坏”的王利发掌柜,经过于是之的再现,其性格、气质、语言习惯,使人拍案叫绝。他那生动、精确、真实可信的表演技巧,丰富了角色,挖掘了作家留在纸后的潜台词,使其韵味无穷,耐人咀嚼。自然,限于演员的年龄和形体的变化,王利发的青年时代不及中年,而中年又略逊于晚年。但作为一位年过半百,在话剧舞台驰骋达三分之一世纪的老演员,于是之在影片《茶馆》中取得的成就,无疑高于他过去奉献于广大观众之前的程疯子(《龙须沟》)和余永泽(《青春之歌》)。

郑榕同志塑造的硬汉子、爱国心切的常四爷,在三个时代中的性格被勾勒得线条清晰、棱角分明。那种正气在胸、铁骨铮铮的劲头,感人至深。蓝天野以光彩夺目的台风,在“第一幕”戊戌年间出场,俨然一位倨傲不凡的“浊世佳公子”。但到“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拖着羸弱、疲惫的步子走进老裕泰茶馆时,那眼神、那语气,那身躯姿态,早已判若两人了。这位家财万贯、矢志搞“实业救国”的民族资产者,早已被日寇、国民党和“四大家族”压得奄奄一息。当年那个目光炯炯,神采飞扬,不可一世的秦仲义,而今安在哉?!作为“人贩子”的两代刘麻子,是个不齿于正派人物的社会渣滓,但,他和那些唐铁嘴、二德子、“灰大褂”之类的家伙一样,除去起到渲染时代、烘托气氛的作用外,还和贯串全剧中另外一个重要人物——被出卖的贫农之女康顺子(程中、胡宗温饰)形成纠葛,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典型。英若诚在精确显示两代刘麻子肮脏的灵魂,以及这类人物丑恶的嘴脸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

影片《茶馆》中的音乐(彭修文作曲、指挥)和音响,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它不仅一般性地辅助了作品的主题,强化了主人公王利发的感情潮汐的感染力,还成功地渲染了环境气氛,反映了昔日北京的市声。

腐败的清王朝摇摇欲坠,北京的裕泰茶馆却在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细心经营下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在这貌似繁荣的背后,隐藏各种令人窒息的黑暗面,预示着大清国必将灭亡的命运。

终于到了民国,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内战不断、民不聊生;王掌柜苦心“改良”裕泰茶馆,令其重新开张,但动荡的社会令王掌柜忧心不已,茶馆的经营越发艰难。

又过了30年,裕泰茶馆在已风烛残年的王利发的苦苦支撑下继续经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貌和冲突的,我看过其他一些小话剧也有类似的构思。而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又跨越了五十年的时光,它所反映的已经不仅仅是社会的点和面,而是加入了纵深的时间轴,那是一个立体的时代的变迁。从第一幕的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到第二幕二十年后的民国,再到第三幕又三十年后的抗战胜利之后,茶馆里的人随着时间老去,茶馆里发生的事情虽然有着各个时代鲜明的特征却又与前后丝丝相扣;情节无论是情理之中还是意料之外,故事无论是让人会心一笑还是扼腕叹息,都恰到好处的折射着一个时代的风貌。

一个社会可以被老舍先生缩小投影到小小的茶馆之中,在这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舞台上,市井小民成了主角,而那串场的三个主角——王掌柜、秦二爷和常四爷,除了掌柜是在每幕都出场串起一个个故事之外,松二爷和常四爷的生活变迁反而被放在了幕后。但是仔细咀嚼这几个人的遭遇,其实恰恰是最能反映那个动荡年代中人们的无奈。王掌柜处处小心,处心积虑经营着裕泰茶馆,到头来茶馆还是要被霸占而无奈自尽;秦二爷年轻时强干气盛,一心要实业救国,最后一生的家业被政府没收化为灰烬;常四爷为人耿直爱打抱不平,却因为一句“大清国要完了”坐牢,出狱之后自食其力却仍然潦倒不堪。这三个人的经历就是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的最好写照,虽然笔墨不多,却最深切的让人感到那个时代下人们的无奈。

把茶馆的日趋破败在细节之中展现出来,而结尾处由三个老头抛纸钱作升华更是给全剧以点睛之笔。说到结尾,常四爷在结尾处说了一句话——“我是爱我们的国的,可是谁来爱我呢?”这句话不禁让我想到含冤自尽的老舍先生,他也是怀着对新生活无比的热爱创作下这么多传世之作,可是这样热爱生活才华横溢的一个人却被逼投湖了却一生。他的遭遇和他剧中常四爷说的那句话是多么的相似!想到这些,我的泪水不禁湿润了眼眶。乱世之中,谁能幸免?

《茶馆》之所以是经典,不仅在于老舍非常了解旧社会,还在于即使在今天看这个戏,每个观众也会不同程度地有所联想,所以这次的演出版本不求完全一模一样,只希望观众能产生不同的思想活动。

剧情梗概

话剧《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此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层面。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 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

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

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人物形象

人的精神危机是时代文化危机的一部分。《茶馆》对旧社会民众精神危机的刻画,主要是借助剧中三个关键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来完成的。

“裕泰大茶馆”的掌柜王利发贯穿全剧,他父亲死得早,二十多岁就独立应付生活,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顶要紧”,所以按着老辈儿留下来的老办法,以为“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岔子”。他每天满脸堆笑逢迎来自官僚权贵、外国势力、恶霸、地痞、特务、警察多方面的敲诈滋扰,他心地不坏,却因为地位比赤贫阶层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个儿的生意也顺心点儿,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儿来,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常劝茶客们“莫谈国事”。世间兵荒马乱,城区别的大茶馆都破产歇业了,他还苦撑着,时不时第想出些个小招数,抵挡街头商业全走背字儿的潮流,晚年,眼瞅着茶馆撑不下去了,他不嫌丢人,打算添女招待。但是,社会的魔掌越来越紧地卡住了他的脖子,国民党党棍创办的“三皇道”要砸他的茶馆,特务们也来勒索,要他交出根本拿不出来的金条换老命,流氓们开办新式妓院,在当局怂恿下要霸占他的铺面……

王利发一筹莫展,走到了人生尽头,这才明白,几十年来的小心谨慎苦撑苦熬,全算白饶,面对死的诱惑,他到底喊出了从来没敢喊出口的话:“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王利发的这点儿心理危机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身份地位稍稍高于一般平民的小商人王利发,力求小康而不得,最后结局这样凄凉,生活在那个世道下面的贫苦市民,就更没指望了。王利发走到人生最后一站喊出来的几句话,也正是萦绕在社会底层小人物们心头的一致的困惑和愤懑。

秦仲义是个民族资本家。第1幕登场的时候,只有二十几岁,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势衰落,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他错了,抗战刚结束,他的产业就被政府没收了,当局不但没有接着好好办厂,还把机器当成碎铜烂铁给卖掉了。眼看着工厂的废墟,秦二爷痛心疾首,怨气冲天:“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他的人生结论比王利发的还惨:“……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秦仲义有过比王利发大得多的生存能力,他立志变革中国现实,可是,他的人生也没能逃脱世道的钳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寡头和官僚买办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给他留下一丁点儿施展的空间。何况,他自视高人一头,跟大众无法沟通感情。他在黑暗岁月里单挑独斗了一辈子,终于惨败下来,也是必然的。

常四爷,在《茶馆》这出戏里,是最少受到挖苦、批判的一个形象,这跟他特定的身份、经历——由老北京旗人中间走出来的自食其力者——有相当的关系。满族出身的作家老舍,毕生写了许多带有满人性格特征的人物,可是,直到年近花甲,才破天荒头一回明明白白、理直气壮地写了一个正派、淳朴、刚直、勤恳的满族人!作者写常四爷的主要用意,一是要写出旗人下层的确有一批忠肝义胆的爱国者,二是要写出满族文化精神中也存在一些极有价值的东西,三是要反映出从清末过来的满族人,并不都是些坐吃等死的“窝囊废”。

常四爷的身上体现了直到晚清时节八旗将士的多数人仍在坚守的爱国情操,打清朝末年他还吃着钱粮、坐得起茶馆的时候,就很瞧不上“吃洋饭”的马五爷,瞧不上崇洋媚外的国人“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意儿”,看到鼻烟壶也从外洋进口,他心疼“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尤其是感觉到了国不国民不民的惨状,他能冲口喊出:“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当局的侦探以他说这话为理由要逮捕他,他据实相告:“我爱大清国,怕它完了!”还是没用,被抓去坐了一年多大牢。出狱就赶上了义和团运动,为护卫国权,他跟洋人刀枪相对地打了几仗。后来大清国到底亡了,他也并不意外,认准了这是历史的惩罚:“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句公道话!”他一生保持着满族人耿忠、倔强的脾气,不向恶人低头,不向命运让步,在民国初期到处排斥满人的时候,就像松二爷说的:“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可是,谁又要咱们旗人呢!”哪怕是靠担筐贩菜、挎篮子卖花生米,照样活得腰板挺直。那么,像常四爷这么一条硬汉子,是不是能有好一点的命运呢,不是,他也照样逃不掉人生悲剧。七十多了,他还是一贫如洗,这才弄清楚:“我爱我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他预感到,这么下去,“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他“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常四爷,一个多么希望依靠奋斗来换取国家和个人好前途的中国人,他的悲剧不是来自胆怯、懒惰,而是来自他的落伍了的观念,属于旧时代也属于满族传统的人生观,叫他总以为凭着一身正气和不服输的精神,就可以在铺天盖地的社会黑暗间闯开一条生路,这样天真的愿望根本没法实现,邪恶社会永远张着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地吞食着贫寒的个体的市民小人物,即使你再豪横再不肯屈服也罢。常四爷的失败,除了社会的责任之外,也因为他的人生哲学已然不合时宜。就这一点说来,他与终于跌进厄运的王利发、秦仲义,是殊途同归。《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他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语言: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台词到为了,人物就活了;人物活了,全剧也就成功了。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老舍的的确确将语言功力发挥到及至。《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的非常生动传神、赋予个性,同时有简洁凝练,意味深长。戏剧结构:全剧人物多,时间跨越大,没有中心故事,老舍采用了四种手法结构该剧:其一是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主要人物有了连贯与交代,故事虽松散却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其二是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其三是每个人物都扮演他们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其四是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绝无赘笔。

第一次看这么有内涵的电视剧。也是为了重温几年前的记忆。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就放给我们看过。只不过那时候他放的是话剧。好像还是黑白的。然后我对最后一幕撒纸钱的镜头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忘记了他们喊的是什么话。

王利发、秦二爷(秦仲义)、松二爷、常四爷、大傻杨、庞太监、刘麻子、小刘麻子、唐铁嘴、小唐铁嘴、二德子、小二德子……这一个个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又被勾起。

又记起当时看完话剧后印象第二深刻的一句话(一幕)。王利发:“太监没了,把太监家眷都放我这儿了。”(大概就这意思)就见被卖的康顺子带着儿子进茶馆。

这种反映社会的片子,对于我这种心肠软的人我都不忍心看。好不容易熬到最后一集。小刘麻子咄咄逼人,仨老头(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在茶馆里撒纸钱的一幕得以重现。而我终于记清了他们所喊的话——不朽的经典——“四角的根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后 秦二爷王利发跟)一百二十吊——一百二十吊……(声音一个比一个低...)”

四角的根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 这是北京办丧事的时候,喊的话。

老裕泰茶馆儿。最后上吊的王掌柜的。(话说我怎么没看到那一幕啊。只看到一把火烧了啊)不可磨灭的记忆。

茶馆读后感 篇5

只是那时的自己,看腻了课本里嚼蜡般的平淡文字和试卷上离奇似的阅读答案,年少轻狂,更倾心于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虚华似雾的辞藻。最初看各种武侠言情,自以为文艺,东施效颦般写些矫情至极的文字,洋洋得意。好在大些幡然悔悟,弃了书封上的“青春”二字,渐渐懂得欣赏外国小说里耐人寻味的长句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却总因课本毒害严重,对本国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家之作,敬而远之,什么鲁迅老舍沈从文,简直闻名而逃。

这诟病哪怕现在也是如此。

找来《茶馆》看,也无非是为下学期开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提前做些功课,借用暑假拼命恶补下一直处于空窗期的中国文学,好不让自己在上课时像个白痴。

可若非如此,倒也不至于陷进这样的故事里去。

《茶馆》里我一直很喜欢的,是那张贴了几十年未撕的“莫谈国事”。旁人看来,也是种执着。掌柜的心愿虽美,可是茶馆里发生的般般事,却总因国事而起,为国事而灭。

短短三幕剧,翻书不过两个小时不足,书中的世界,却是过了近半百年时日。而剧中的人物,也在这半百年中,各自迎来了自己的命运。

一出场便是一副宽和待人的王掌柜,用着自己随和的秉性和能说会道的口,经营着这祖辈上传下的茶馆。虽也受尽压迫,好歹也算是娶妻生子甚至孙女都到了打酱油的年龄。乍看下的安稳生活,却是故事中最令人扼腕的角色。

我想,当他与二爷四爷撒的纸钱纷飞之时,一定就已预见了自己的结局。或者说是,掌握了自己命运。这茶馆伴他一生,也不知是茶馆融进了他的血肉,还是他将自己奉献给了茶馆。他所知道的,只有这间茶馆既伴他出世,自然他也要伴着茶馆离去。于是故事的最后,他让儿孙离开,自己却独自留了下来,留在这与之相伴一生的茶馆之中。既然无力将茶馆从那处长手中夺回,无力阻止它变为舞厅的事实,那么他能做的,就只有在它还是茶馆模样之时,自缢于房梁,至少让自己一生的记忆,都还保留在茶馆之中。

而除了掌柜外,印象最深之人,反倒是那个出场仅仅几句话的崔先生。生而为人,一生嗟叹,几多无奈,竟可被此人短短数语道尽,看的我满心敬重不已。短短一段,不过五六百字,来回反复读的几近背过。

看这个角色之时,我总是想起冯唐在《欢喜》中所写的:

“腿上流着血的人飞快的跑着,去迎接希望,去迎接死亡。

得道的傻和尚慢慢在雨中走着,„跑什么呢,前面不还是雨吗?‟”

崔先生就是这个得了道的傻和尚。

上知天文能有何用,下通地理又奈谁何。国会议员纯属造孽,革命也闹得了个误人误己。乱世中的清官无非多抢一份口粮,作用甚至比不了过了年代的旧铜钱。于是这个王掌柜口中造福人民的学问好人,最终所能做的也只有修持念经,满眼看尽这世态炎凉。就像海鹏所言,世事洞明全无问题,人情练达却做不到。

再提龙须沟。

《龙须沟》里,那种意味强烈的主旋律一直令我觉得可笑。分明是和《茶馆》一样的三幕剧,跃然于纸面上的人物,饱满的情怀与朴实的言语。可若说《茶馆》读完,你看到了时代下,每一个茶客的心绪种种。看到了王掌柜的嗟叹,常四爷的无奈,秦二爷的恨楚,甚至连出场不过一句话的甲乙丙丁,你都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所背负着的时代的创伤。诸般人生,相同际遇,不同结果,一间茶馆里上演了多少淋漓的人生。

常四爷那句“我爱咱的国,可是谁爱我啊”,换来了多少颗感同身受的心。

而《龙须沟》呢,却只能闻见那条已终年融入人肌肤血肉里的沟水的腥臭味道。剧中的人物,放在一个四合院里,本也是一出人情百态,可压在强烈的主旋律基调下,就是感受不到。

你不明白,一个写散文明淡雅如陶渊明,写剧作却可以针砭如鲁迅的人,怎竟可成了政府的捧哏。

直至合上书本,豆瓣标记之时顺手点开书评来看,这才看到,写于1951年的《龙须沟》,远无法令我用现世的眼光去上下打量。倒也释然,反而试图去接受那时作者的感叹。

那时的老舍的心情,解放前时代的剥削,生活的压迫,淋漓尽致的倾进了龙须沟臭烘烘的脏水里,随着政府的大举修沟,一同没了踪影。而对未来的畅想,又如龙须沟里的百姓一般,随着马路的铺设和清水的浇灌,哪怕守旧如王大妈,也在心中默默地亮起了点点名为希望的火光。

剧中的故事写到这里,也就停下了笔。就好像我们有理由去相信,这样一个欢呼雀跃的结局将一直伴随着剧中的老少,走过作者未写出其后时光。哪怕现实的未来总是几多苦难,希望渺茫,梦想破灭,社会远不是想象中的岁月静好。可这毕竟远是跳出故事的后续,总不该,也无法用生活中的不尽意来指责剧作中的美好。

这便是故事的魅力所在。

而活在现实中的我们与作者,却不得不替故事中人,承受这远没有期冀中美好的世界。

于是老舍先生死了。自杀于文革之初,自杀于远没有他想象中美好的社会。甚至可以说,《龙须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多大的希望,现实这当头一棒,就给作者带去了多大的绝望。

以至于后来我一直在想,当其后的老舍先生经历了这建国以来的诸般遭逢,那些苦难,那些身与心共同承载的痛楚。是否会会想到不经事时所写下的那篇《龙须沟》,是否会为当时的真心,奉上一两声自嘲的苦笑。

老舍是旗人。

一度风光不再的旗人,在世事变迁中颠沛流离。于是那个盛世王朝消失了,消失得就像他们的一个梦。

从前读,不懂他语言里的韵味。那时只喜欢情节跌沓起伏的浪漫主义小说,而且往往还是长篇的;喜欢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情诗和早期左翼作家充满斗志慷慨激昂的希望。然后我突然很担心我老了。我开始喜欢看散文——无论是记事的,记景的,怀念旧时小吃的,看见院子前一棵树大发感慨的……所以我突然开始喜欢上有北京味的文字。有幽默,有自嘲,有不甘心,有时看了让人哭笑不得。

老舍出身贫寒,而作家习惯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入手。于是上世纪初北京穷苦人家的故事在他的笔下一一展开。那是一个为了饥饿使母女都变成娼妇的年代,是一个父子都为了下一顿饭奔波的年代,是一个巡警谁都不敢惹遭遇兵变发现民众都是恶魔的年代。王利发最终吊死在了父亲留下的老字号茶馆里,莫非这正是一个逝去的时代最后的抗争?

政治教科书上告诉我们,并非时间先后就可以判断事物的新旧。新旧取决于大势,而新事物也不一定强大。总之一句话,被赶走了的就是旧事物,成王了的便是新事物。我们谁也无权判断,得等人家打赢了以后来编历史书,才能告诉你我们的王朝我们的时代有多么的伟大,是手心的花朵地平线上的朝阳灵魂的高歌。

直到这回,我才真正读懂了他作为“文学家”或者说是“人民文学家”的魅力。语言在他的笔下生活鲜动而不流于粗俗,生命又一次成为生命而不是在战乱年代惨死的蝼蚁。而你却可以清晰地看见他们的命运就是蝼蚁;不由自主地在时代的洪流中冲刷前行,一不小心便消亡不见。时代是英雄的时代,生活却是人民的生活。

他是个真正通晓了汉语的魅力和生活的魅力的人。

一九七八年,挪威汉学家伊丽沙白·艾笛访华,提到有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本来打算颁给老舍。当时的华人作家里译作最多的作家,连瑞典文的版本也有。她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谣传他已经死了,而死人是不能拿这个奖的。于是川端康成拿了诺奖,那个我们中国人至今念念不忘的一个奖。

1966年8月,他和其他28人被红卫兵押到北京文庙“斗争”,跪在焚烧京戏服装和道具的火堆前被毒打三小时。8月24日夜,老舍在北京西城太平湖投水自杀。他的尸体火化后,不准留下骨灰。

我想起李政道曾说,一个人的成就并不只关注他在哪里做的研究,许多人的研究都是在国外做的。然而这到底是说明国内没有软件环境,还是没有硬件条件?那一场浩劫刚刚开始,这个“人民艺术家”便选择了投河。他笔下夹缝中生存的小人物的命运让人心酸,而他自己以为即将到来的美好社会却毁了曾经的愿望。

他心里有一个小小世界,装着自己的理想。然而他的理想太纯粹,与那个正在萌发躁动的国家的步伐不合。也许这就是旧式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关系——矛盾,徘徊,恐慌,却又心怀希望。他们以为新时代终于到来了,终于不必再在战火纷飞的夹缝中偷生。他们以为自己可以自由地、无拘束地写作了,所以他们愿意歌颂新生活,让往事变成革命的炮灰吧……

然而革命却远不止是三大战役打下南京一路把国民党赶到台湾就算了事。正如思想无法被改造,文化也是无法被革命的。它深植于个体和群体的人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烧杀抢砸的红卫兵根本无法摆脱社会对他们的影响——过去的那个社会和现在的时代。过去的时代教会他们温良恭简让,而现在的时代鼓动他们起来造反。有时候我看一些并不主流的记录片和书,所幸其中许多角度都相当客观冷静。那是个陌生的时代,许多事情在今天看来根本无法理解——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一直对俄国政府有些讨厌——然而它们真实地发生了。一次读完一本书我想,作一个不厚道的比较,德国的纳粹当时也是由青年人的狂热开始,他们的行为可以将人类文明毁灭重新倒退到奴隶时代,所有的人都为最高贵的雅利安人种服务,为他们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利流血。而他们可以毁灭任何他们认为是不适合的东西——文明,人种,良知。我们中国当时有多少青年人?加起来一定有德国意大利纳粹兵的好几倍。当时的那个口号,赤遍地球,解放全人类——再进一步,就是自高自大导致的暴力和极权。那么我们——他们——与纳粹又有什么两样?

扯远了。

老舍的儿子舒乙后来写,自杀前的一天他把儿子、女儿找来说:欧洲历史上的“文化革命”,实际上,对文化和文物的破坏都是极为严重的。我不会把小瓶小罐和字画收起来,它们不是革命的对象;我本人也不是革命的对象。破“四旧”,斗这砸那,是谁给这些孩子这么大的权力?他说:又要死人啦,特别是烈性的人和清白的人。说到这里,他说了两个在前几次运动中由于不堪污辱而一头扎进什刹海的例子。

那是知识分子对文化革命最基本最初始的态度。每个人听到都会这样子想,但又有多少人如冯友兰、郭沫若等转而吹捧文革。我们无权指责他们的态度,那是一场政治风暴,或者说远超越了政治的含义,上升到了普通生活中。文化本是与政治相异的,而政治又是文化的基础之一。文化为具体的社会具体的意识形态服务,于是它们扭曲成了郭沫若晚年恶心的打油诗和吹捧着自以为不需要吃饭就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酸文人们。老舍作了一个最符合传统道德的选择。从太史公的时代人们就明白受辱是要去死的,你不死一定是有别的企图。

如今只见指责当年暴行的人,那么施暴者又在哪里?我无法理解,因为我是九零后,代表人物是脑残的杀犸特家族等等。与长者议论,那些在文革晚期出生的人,我说,以后这样 4 的事情不大可能发生了吧?你知道,思想一旦解放了,倒行逆施就很难了;况且如今的世界你想封闭消息也不太可能。他们说不出原因,只是说,都未必。

未必再有一场那样的浩劫,未必再有那样的一群人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见了现实的落差羞愤而死。他的人生远不如他的文字幽默明快,即使苦难中也有那么一丝自我嘲讽的意味。

老舍先生有一段类似格言的话,写在抗战刚刚结束时,发表在一篇叫作《痴人》的短文里:“谁知道这点气节有多大的用处呢?但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民族的正气,我们宁贫死,病死,或被杀也不能轻易地丢失了它。在过去的八年中,我们把死看成生,把侵略者与威胁利诱都看成仇敌,就是为了那一点气节。我们似乎很愚傻。但是世界上最良最善的事差不多都是傻人干出来的啊!”

《茶馆》观后感

前天晚上,随《茶馆》散场人流从首都剧场大门出来,剧场小小院落里,灯光闪耀着许多即将启动,已启动的名牌好车,我仿佛来到另一个布光精致的剧场,上演着最好的时代的时装剧。于是想起刚才的剧场上,贴在老裕泰茶馆里大大小小“莫谈国事”的纸条——那一个老舍先生写出来的最坏的时代。

看话剧的时候,周围座位端坐着几个鲜亮的男女,拎着未知真假的LV包,诸般香水味相互裹挟,在我鼻尖徜徉不断。老舍先生当初写好《茶馆》给朋友们念,念到常四爷那段“洋货论”,想必不会料到今日的洋货,不仅存在此地,还被更和谐地爱戴着。

走出剧场很久,仍不能从最终一幕的情绪中缓过神,梁冠华、杨立新、濮存昕三座台柱,拿捏身板,最好的演技撑着秦二爷、常四爷、王利发老迈的模样:秦二爷拄着拐抖个不停,常四爷有气无力的摊在椅子里,王利发每句话最后拖着一个无奈的尾音——“好咧…再见咧……”直到撒起纸钱,直到王掌柜去上吊。

这三位,加上演松二爷的冯远征,演技都是纯情炉火,不能再想出更好情形。女演员,只宋丹丹演得有神,可惜她也像葛优,喜角演太多,不由得叫人要笑。

捉摸这些戏骨在台上的动作,我想起以往只是看文学理论的书里懂得,话剧的演出因为距离远,要比电影夸张的远,电影演员的脸是会被摄影机放大,故而他们的演出不能显出用力,要近生活。但究竟是怎样,没看过真的话剧,无法真的理解。

这回大约理解些皮毛的皮毛。话剧与电影的表演,其中的相通处,该是演员对剧本人物表达到淋漓处的通体快感,这快感,大约是能让观众从演员神情上一眼望出的。这种地步,必要演员尽全力,依循导演的指引,对角色理解达到所能达到的最深地步,并以自己的架势,表达出自己这理解。唯此可以打动人,仅靠了肢体嗓门生生地将剧本翻译成动作,真比台上不动的道具还要呆滞。这种“翻译”剧本的演法,打开电视,如今的电视剧里都是。

话剧与电影表演的不同,也是翻天覆地的不同。肢体动作,表情,说话的技巧,都全然是不同的一套体系。这体系,我这种门外的家伙,门缝也还没找到,想通门径而不得。

其次是剧本。电影的剧本,原先也有当作文学来发表的,现在是没有了,先进些的电影教科书也大都明白地说剧本是导演的一种说明书,更多的功夫要放在电影剧本外的。话剧剧本,现在照样有许多拿出来印刷出书的,因为话剧的语言更近文学,《茶馆》便是除了老舍的京味,语言不能有其他一种魅力更动人。其中动作的描写,也能像小说那样给读者提供一种浮想联翩的机会。但这回看过《茶馆》,存在脑海中的那单薄的《茶馆》剧本,经由从齐整而破败的三幕布景、演技层次不同的各位演员,以及编排各种站位动作、删除添加剧本细节的一种导演思路,在眼前逐渐立体而丰满起来,了解话剧剧本终究也是一种说明书,但是要决定话剧命运的,更具艺术气质的说明书,并且导演决不能攫取了剧作者功劳的。不像电影,三流的剧本,也是有机会经导演高妙的翻云覆雨而变成一流电影的。

这回《茶馆》之前,看过三出话剧,其中两出是学生毕业演出,一回是安徽艺术学校的戏剧导演系,在家楼下的小剧场里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另一回是在北京北兵马司的人艺小剧场,大约是北理工的话剧社,演的《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这两回的学生演出,都稚嫩着,中看,没有可供回味的。另一次是在上海看的一场小剧场商业话剧,名字忘记了,是根据电影《50次初恋》改编的,演员演技熟练不高妙,导演得有趣而精致,算是成功的一种运作。

大学里从莎士比亚、贝克特、到梅特林克,从曹禺、老舍到孟京辉,风格各自不同的剧本念过许多,却从未见过它们在舞台上的、最终的完成状态。直到前天晚上的《茶馆》,晓得话剧这样一种古老而巅峰早逝的艺术,现在于我是完全陌生的,崭新的。

这明白是不是太迟了。也许是太迟了。

《茶馆》是老舍的代表剧作,所有戏剧尤其是话剧能否成功,无外取决于三个方面:结构、语言、人物。略看了几篇现今的论文,似乎多数人都喜欢从“主题思想”上来解析,王利发竟成了“小资产阶级”,秦二爷的实业失败竟被简单归结于所谓“三座大山”的压迫,谬哉!亦有人提出《茶馆》乃共和国文学的奉命之作,行文之中有几多不得已。凤凰卫视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的主持人文涛说过一句“不管什么门,都是罗生门”,用在这里极恰当,真相是什么,我们平头老百姓永远弄不清楚,也不敢弄清楚,得等人家打赢了的来编教科书、历史书,它说什么,便是什么罢!《茶馆》之所以经典,是因为作品中小人物的苦痛和作者的同情都是真切而纯粹的,而无论在哪个禁锢的人间哪个倒行逆施的时代,这些苦痛总是雷同的,最伟大的作者往往不书写时代,而关注内心,因为人心不会说谎,超越时代。学中文的不懂这些,且从结构、语言、人物来浅析这部剧本的艺术特点,莫谈国事!

《茶馆》的结构艺术

《茶馆》分有三幕,基本遵循古典三一律,以每一幕代表一个时代的变迁,地点全在裕泰茶馆,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行止自然生发、收束于老裕泰茶馆的兴衰、“茶馆客”们的谈资中,可谓以小见大,管中规豹。《茶馆》也不以一个故事来贯穿全剧,而是以人物为中心,采用“人物展览式”的结构,10多个主要人物和几十个次要人物穿插在一起,而在人物安排上,作家又巧妙的把主要人物自壮至老,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事,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因此,人物虽多但活动有序,事件虽繁,但情节不乱,时间虽长,但线索明晰,充分体现了老舍驾驭戏剧艺术的娴熟技巧。

《茶馆》的语言特色

话剧是语言的艺术,演员的功夫讲究声、台、形、表,声音和台词占了头两位,可见语言重要性。《茶馆》的语言美首先在于其要言不烦,简洁生动。寥寥数语便交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喜恶爱憎。比如这段:“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在几十年前,每城都起码有一处。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饭菜。玩鸟的人们,每天在遛够了画眉、黄鸟等之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 ;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大茶馆特殊 的食品,价钱便宜,作起来快当),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总之,这是当日 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来坐半天。”寥寥几笔就把茶馆是个什么地儿、坐的是些什么人、办的都是什么事儿以及如今茶馆营生的不景气交代得干干净净。再如第一幕王利发奉承秦仲义的这几段:“您在我这儿坐坐,我脸上有光!”“您怕什么呢?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听闻秦半开玩笑半真地要把茶馆的房子收回去,王利发立马赔笑道:“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买热茶去!”就这么几句,把人物的性格、意图和话里话外的那点子韵味儿刻画地淋漓尽致,这王利发活脱脱一个精明又爽利的生意人,有这等说漂亮俏皮话的本事,哪还怕生意做不下去?其次,《茶馆》的语言美还在精当的遣词、炼字。就比方说第一幕中,松二爷见了刘麻子的洋表,脱口称赞:“好体面的小表!”此处老舍用的是“体面”,而不是“漂亮”,连“考究”也不用,当真是随便一语么?笔者以为“体面”最能包含“考究”、“精致”、“气派”、“文雅”等这类形容词,也带着“彰显身份的优越感”,而“漂亮”词义太浅,“考究”又仅指做工、用料的讲究,终究差点意思。再比方说第二幕里,茶馆生意不景气,里里外外地缩了水,两个特务来讨保护费,让王掌柜的“意思意思”,王利发拿不出来,俩特务就让他莫要“把这点意思变成不好意思”。这意思来意思去,字同还意不同,语言运用的精当就是有这么一股子“劲儿”,老舍先生妙笔让人击节称赞。其三,《茶馆》语言之妙在其“京味儿”十足。要说什么京味儿语言体现地域特色啦,展现北京生活的精神风貌啦都太平板太隔膜了。这就和《白鹿原》为什么要用陕西方言,张爱玲的小说为什么海派味儿十足是一个道理。北京人幽默、爽快,谁都爱说个俏皮话,京片子逗人一乐,但嚼嚼那话中的意味,却是笑中带泪,怅然若失。最深刻的悲恸常常不是眼泪与忧郁,而是诙谐。

《茶馆》的人物塑造

上面一节讲的语言,其实话剧就是靠长长的台词串起来的,人物塑造靠的自然也是语言。《茶馆》塑造了很多典型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下面挑几个主要人物略作解析。常四爷和松二爷。且看二位这般出场:“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松二爷文绉绉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这能看出点什么来呢?首先二位自然是吃“铁庄稼”的旗人公子、老爷不必说,都爱坐坐茶馆溜溜鸟,讲求点生活情趣,享受清平日子。其次这 7 常四爷雄赳赳的,养的也是强壮活泼的画眉;这松二爷呢,文文弱弱,养只秀气的小黄鸟,这一强一弱对比起来,更显得人物入木三分。下面又见这常四爷说:“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 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更直言“大清国要完”。可见是个心怀家国天下的刚正之士。因了这句“大清要完”他被特务抓去蹲了一年牢,旗人又失了势,出来了一直靠卖蔬菜、花生米维生到70来岁,但他“虽年过七十,可是腰 板还不太弯”。想起《白鹿原》里黑娃打折了白家轩的腰,恨他“腰杆儿挺得太直”,真是异曲同工。此外唐铁嘴、刘麻子等人物也十分典型,值得一提的是小唐铁嘴、小刘麻子等人物,这些"小字辈儿的”虽不如父辈典型生动,却体现了子承父业的老北京风貌,又巧妙地承接了情节发展,更影射出“任时代变迁,光阴荏苒,而世道依然”的现实道理。

《茶馆》读后感 篇6

《茶馆》里有些语言我特别喜欢。大傻杨的话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开幕办法。我从来没听过数来宝。观众一看大傻杨的样子就马上知道当时人民的情况,在第一幕时,他说得很活泼,但是到第三幕,他的样子是“半死半活”的。我发觉了中国人跟美国人说话的法子很不一样,差别相当大!中国人是比较含蓄;他们常用客气话和婉转的话,这是中文最难学的地方!在《茶馆》我们学了地道的中国人的说法,最好笑的是在第二幕,两个拜把子兄弟想娶一个太太,但是不好意思告诉刘麻子他们的奇怪要求,他们当然不直说出来,反而他们说,“这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交情??没人笑话俺们的交情。”刘麻子同意,“没人耻笑。”他们又说,“那你说这三个人的交情也没人耻笑吧?”我也很喜欢刘麻子的反应。“平常都说这小两口儿,小两口儿,谁听说过小三口儿的呢?”中文里真有微妙的意义!

从王掌柜的台词里,我学了一些客气话,他专门说客气话;他自己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见着谁我都鞠躬,请安,作揖,”所以,我现在知道一些话;比方“我的脸上有光”或者“那儿的话”,我听到新加坡人用这两句话,所以我学到的东西真有用!

老舍先生写的对白也包括了面誉背毁的话,比方秦二爷跟庞太监似乎彼此标榜,但是秦二爷一走后,庞太监马上很凶地说他的坏话,显示他看不起秦二爷。还有一些说法我以前没听过的,比方说人人常称呼“某某人的妈”,当然这也表现出大家对女人的看法:中国女人最重要的任务是生孩子!我想如果人叫我妈妈“禾火 王利 的妈”她一定会生气。我们现代的中国女人坚持我们有自己的名字!

《茶馆》对我来说还有另外的意义,我发现了中国人佩服“洋人”,我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中国人想象洋人?为什么中国人会想洋人比他们好?在《茶馆》里的第一幕可以看得到洋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在第一幕,马五爷是“吃洋饭的,信洋教,说洋话。”茶客也说刘麻子的洋服,洋玩艺儿很巧妙,在第二幕跟第三幕,洋人的习惯慢慢地变成中国人的习惯,连他们的通货也叫“现大洋”,人听得音乐有洋味儿不想再听传统的评书。小刘麻子最受洋人的影响。他说洋人的话很吃香。甚至有洋味的话比普通说的话有力量。小刘麻子说“你看人家不说

‘好’人家说‘蒿hāo’”,连王掌柜也会说外国话的“Alright!”!中国人越来越脱离中国人含蓄的习惯。小丁宝干脆说小刘麻子他的计划用“缺德公司”最好,我觉得太爱洋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看这种态度的时候觉得不舒服,可能我是特别敏感的,因为我有一些华裔美国人的朋友有这个态度。

茶馆闲聊 篇7

真有意思, 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连“三好”的内容也在创新。照这个标准,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孩子永远也当不上“三好”了。真是教育的悲哀!

石作山

这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四有新人”:有车, 有房, 有钱, 有权!时代发展了, 观念却后退了。

guohaizhen.123

社会生活虽然如此, 但家庭教育是关键, 从小就应该教育孩子勤俭节约, 不要有攀比之心, 不管贫富都同等对待自己的同学, 这样就不会有以上所说的“三好学生”了。其实教育并非真的如此, 这只不过是少数的想法而已, 评价的标准还是考虑得比较全面的。前两个方面我个人还真没见过, 可能因为我地处农村吧!

话说回来, 我女儿在市区上学, 我因工作忙, 也几年没见过她的班主任, 就再别说关系如何了。但我女儿也是“三好学生”呀!

Lilywenlove

楼上, 你能教育你的女儿, 但谁能改变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呢?

佚名

评选“三好学生”的初衷是为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均衡发展, 以及为学生树立一学习的榜样。可惜的是, 现在“三好学生”越来越被附加上多的利益, 尽管是评学生, 最却变成了家长、老师、学生之利益的博弈。

刘俊峰

新的“三好”标准不是孩子的错, 也不是老师的错, 因为孩子和老师都是无辜的。如果有时间的话, 我们不妨多思考一些关于我们教育体制的问题, 并躬身为此做些什么, 为我们的下一代做些什么!

新的时代赋予教育新内涵, 同时也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挑, 我们的教育事业永远充精神的张力, 充满奋进的力, 充满追求的期待。

信将疑

如果说对“三好学生”的评定长期以来处在“一好带两好”的尴尬境地的话, 那么, 上面提到的现在学生眼中的“三好学生”标准就既有现实性, 也有讽刺性。如果说以前“三好学生”的评定只是对学生本人的一种肯定和激励的话, 那么学生眼中“三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对现实的反映和无奈, 甚至是屈从。

夫熊猫

学生这种心态的产生与社会大环境难脱干系, 过度指责学生的这种心态也于事无补。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营造出以人为本、公平、和谐、良性竞争的社会发展氛围, 并为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性、特长提供条件, 从而使其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与方式:

1.在我的博客上登录发表您的观点, 博客网址:http://liqueur0804.blog.163.com;

2.发电子邮件到iqueur0804@163.com;

3.发短信到13659447496。

茶馆博客:

http://liqueur0804.blog.163.com

本期话题:

“爸妈的工作好, 和老师的关系好, 自己学习好。”

———现在学生眼中的“三好学生”

版主:水晶

下期话题:

(1) “我是爸妈养的宠物, 每天都在房子、车子、教室三个笼子里养着, 不知何时能放风。”

上一篇:初一关于春节英语优秀日记下一篇:史纲会议著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