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判监督工作的认识

2024-05-29

关于审判监督工作的认识(精选8篇)

关于审判监督工作的认识 篇1

近年来,来自各级党委、人大、政协、纪检部门、检察机关、新闻媒体等部门及社会公众对法院司法审判的监督不断增多,由此给法院自身的审判监督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表现在老百姓对法院审判的不信任感,对法官产生怀疑,导致司法公信力下降。申诉案件,申请再审案件的大量上升,甚至检察机关的抗诉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一方面由于外部的广泛监督,暴露了法院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从案件审理的程序不公实体处理错误导致的冤假错案,更有甚者,少数人执法犯法,严重影响了法院良好的社会司法形象。如何扭转法院面临的这种被动局面,已成为法院目前的当务之急。肖扬院长对最高人民法院审监庭领导班子的谈话要点中指出:“扭转目前法院工作的被动局面,解决裁判不公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寄希望于审监庭”。因而审监庭所担负的工作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责任重大。但是审监庭的工作,由于主要表现在法院的内部监督上,即确认错案并加以纠正。这与法院审判监督的深刻内涵有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从审判管理角度,审判监督的范畴远远超出审监庭的职责范围,法院的重要职能是审判,如何在审判中避免错案的发生,减少裁判中的瑕疵,取决于全体审判人员较高的审判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如民诉法第179条关于引起再审的第5种情形中的第五种情形,即“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这种情形引起的错案审监庭按审判监督程序虽然能够纠正,但这种错案给法院带来的负面影响比起其他几种情形导致的错案要严重得多,有时不仅是错案,涉及到的审判人员还有可能构成犯罪,这种情况就不是审监庭的工作能够解决的问题。因而在加强审监庭工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应与法院的审判监督管理中的一系列措施相结合。只有使审判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提高到适应现代审判工作的高度,才能减少当事人的申诉、申请再审及由此带来的对法院司法的不信任感。笔得认为审判监督庭的审判监督与法院的审判监督管理,由于所表现的不同内涵,在法院的审判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有必要作以探讨。

一、从审判监督庭的工作特点,看审监工作在法院审判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审判监督庭是在原告诉申诉庭基础上作为法院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分立出来的,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审理案件的专门业务庭。受案范围包括:

1、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认为有错误向法院提起申诉或认为有民诉法第179条规定的5种情形之一的而向法院申请再审的案件;

2、本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错误的,认为需要再审的,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的案件;

2、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错误的,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案件;

4、检察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诉,认为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符合民诉法第185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法院提起抗诉的案件。由此我们看到审判监督庭受理的案件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条件,即:必须是生效的判决、裁定,且认为有错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 审,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对错误的裁判进行纠正。这是审判监督庭与其他审判业务庭职能上的区别所在。首先它是一种事后监督。一方面这种监督必须是在原审案件裁判生效之后,另一方面案件的来源限制在当事人的申请、本院院长提起、上级法院指令和检察机关的抗诉这四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二者共同构成审判监督庭对案件实施审判监督的前提条件。其次是一种被动监督,由于事后监督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审判监督庭实施审判监督的被动性。即当事人不申请,本院院长不提起,上级法院不指令,检察机关不抗诉,审判监督庭就不能主动地对生效裁判案件实施审判监督,从维护生效裁判的权威性出发,实行“不告不理”。由于法律规定所表现出来的这样的特点,使这种审判监督形式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有限性。由于法院的审判监督管理,法官群体的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对一些案件的审理中,有些审判人员不注意对当事人程序利益的保护(有时还是故意),甚至违反诉讼制度中程序保障对审判人员的要求,导致错误的裁判,有时还因为审判人员对法律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在裁判中适用法律错误等等。这些问题,在案件处理尚未结束之前,有时是不易被发现的。当判决、裁定作出后,当事人却不通过上诉,寻求二审法院的救济,而是在裁判生效后,向法院提出申诉、申请再审或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而导致检察机关的抗诉(有关法律或司法解释没有对此作出限制性规定)。因而,法律规定了审判监督庭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此进行重新审理,对错案进行纠正,尽管这种监督形式给人有一种“亡羊补牢”之感,但在法院审判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却由于法律的规定而极具重要。

(一)它把无序的监督变为有序。不论是当事人的申请,还是本院院长提起的再审或检察机关的抗诉的案件,必须经过审判监督庭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在再审中对发现确有错误的裁判予以纠正。这种法定的审判监督机制,把外部监督与法院的内部监督有效地衔接起来,使外部的监督落实到这种审判监督当中,通过审判监督使错案得以纠正。因而这是一种最权威的法律监督和对错误的裁判最有效的司法救济。

(二)是人民法院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实事求是,应是整个审判工作遵循的原则,错误的裁判它损害的不只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法院在人民群众心目中良好的司法形象,必须加以纠正。“对非改不可的错案,要坚决依法改判,且改判必须到位,纠错必须彻底”。作为人民法院维护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这种纠错不能有遮遮掩掩的存在,也可以说经过纠错,不能再有错案的产生。在这里,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维~院司法的权威真正地有机结合起来,使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工作作风贯彻在审监工作的始终。审判监督庭的审判监督工作,在法律的严格要求下,一方面纠正了错误的裁判,确保了司法公正;另一方面也维护了生效裁判的权威性、稳定性,确保了司法权

威。确实起到了其他审判庭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体现了人民法院对裁判的实体公正和司法正义的不懈追求。但是,由于这种监督的事后性、被动性,决定了审判监督庭的审判监督工作,不可能延伸至案件尚未处理结束,法律文书尚未发生法律效力之前。错案在这里得到了纠正,如何杜绝错案的产生,似乎已不是审判监督庭的工作范围。因而如何使审判监督庭的工作能够在促进法院审判质量全面提高的过程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这在加强和改进审监工作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二、审判监督庭的审判监督必须融汇于法院的审判监督管理之中,才能最终发挥其监督作用。由于当事人的申诉、申请再审,经过审判监督庭的审查,对确属错案的,按民诉法的规定,可提请院长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予以纠正。而对于经审查仅是原裁判中出现的一些瑕疵,审判实践中,则从稳定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和维护司法权威的角度,做好当事人疏导和解工作,不轻易启动再审。因而,出现审判监督庭一方面是发现错案并加以纠正,另一方面对没有决定提起再审的案件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如何处理找不到法律支持。对原审裁判中虽然存在的一些瑕疵,但整个案件的处理又基本正确,处于可改可不改的,在无法做通当事人的息诉工作的情况下,往往是一纸裁定驳回其申诉。就其申诉似乎在裁定之后已经结案,但案件中出现的瑕疵问题,远没有解决,这也是还有“无限申诉”存在的原因。因而,我们在加强审判监督的同时更要完善法院的审判管理。既要严格贯彻最高法院及上级法院的有关规定,还要制定结合本法院自身实际的一系列制度。根据审判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案件基本正确,但裁判中出现的足以使当事人提出申诉的问题,审判监督庭有责任向院长提出监督建议,以便院长在行使其院长监督权及法院审判管理决策时,从审判工作的源头上控制各种问题的出现,杜绝错案的发生。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把握好审判监督庭的审判监督与院、庭长行使监督权的关系,充分发挥审判监督的功能,符合审监工作改革的要求。

(一)审判监督庭的审判监督与院长行使监督权的关系。审判监督庭的审判监督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本院生效裁判的监督。虽然其受案范围上只有几种案源渠道占整个法院受案数的比例也很小,但它反映出的问题却影响其整个案件的审判质量。审监庭对案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纠错,尽管纠错很彻底,但不能说明案件的质量提高了,尽管为此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特别是法的安定性),但社会效果并不明显。作为人民法院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一部分,院长行使监督权必须加强,审监庭的工作必须与之相呼应,使审判监督落实到审判活动的全过程当中。院长行使监督权包括制定全院的审判岗位责任制、审判干警的业务培训计划、对个案的督办、对错案决定提起再审及制定错案追究办法等。随着审判方式的改革,放权于资格审判长、独任审判员,使他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对案件的自由裁量权,这种权力的下放应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及《人民法院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等规定,制定适应本院的审判岗位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度,从制度上约束每一个审判人员,使他们能按法律规定公正裁判,杜绝违法审判的发生。制定相关的业务培训计划,目的在于提高审判人员的业务素质,逐步减少由于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理解上的偏差带来的当事人申诉和申请再审。对个案的监督,一方面是程序上的督促,程序上的不公也是大量申诉案件中当事人反映较多的问题。严格审限制度,追求程序公正的同时要做到实体公正。将审判的整个行为过程纳入监督范围,制作案件跟踪监督卡,审限临界通知及超审限的处罚措施。另一方面,对人大、政协、纪检部门等关注的案件实行重点监督,对重大、疑难且有影响的案件,院长可亲自审理。在确保公正执法的同时,使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地统一。院长行使监督权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法院的审判管理当中,这种制度上的制约,不仅表现在事前监督上,由于院长监督权的特殊性,决定这种监督必将贯彻审判活动的始终。审判监督庭的工作不仅因为审判监督程序上的规定与院长行使监督权有紧密联系,它必须主动地为院长分担一部分监督工作。随着审监工作的改革、使部分院长行使的监督权利在审监工作中得到更多的体现。如对部分申请再审案件,只要审监合议庭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必须经过再审予以纠正,且符合再审条件,意见一致的,可直接裁定决定再审(这不同于自审自立)。同时,在对申诉、申请再审案件的复查中,针对案件出现的个性或共性问题,有义务、有责任向院长提出监督建议,使院长及时掌握全院审判动态,制定监督措施。因而,一方面要重视审判监督庭的工作,使审监工作在整个审判监督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院长行使监督权,使审判工作从行为的开始就被纳入制度制约监督的范畴。

(二)审判监督庭的审判监督与审判庭庭长监督的关系。随着审判方式的改革,放权于审判长、独任审判员,让他们在审判实践中展示他们严格执法、公正审判的风采,这是必然趋势。客观上有人认为这种放权,削弱了庭长的权利,但是要看到一方面虽然有一系列的审判制度的制约保障,另一方面部分审判人员的业务素质等还未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决定了庭长的权利就是一种责任,更多的是监督责任。首先,要带头认真贯彻落实好本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上级法院有关审判工作的最新要求,严格审判流程管理的要求,使审判庭的各项审判工作、审判纪律按规范的要求执行;其次,认真接待当事人的来信来访,听取当事人对案件审理的意见,对审判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地予以纠正;第三,对群体性案件,地方人大、政协等关注的案件,疑难复杂、易生歧异的案件要进行督办,严格把关,对这些案件庭长还应亲自审理。严格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应该说庭长的监督还有很多方面,是最直接的监督,其中也体现了院长行使监督权的全部内容,但实际工作中,审判庭庭长的监督作用还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审判实践中,审判监督庭在对生效裁判实施审判监督,特别是在受理当事人的申诉、申请再审案件时与审判庭庭长几乎没有接触,更谈不上与原审案件承办人接触。一方面审判监督庭的职责就是对错误的裁判进行纠正,认为无须与审判庭的庭长接触并交换意见,当然也不可能会与案件的原承办人交换意见。另一方面认为在经审查原审裁判确有错误,但是否需经过再审加以纠正,则提交给分管院长,由院长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再审。这方面审判监督庭就缺乏主动性,当然这与审判监督庭的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不无关系。因而,实际的工作中,往往是当事人申请再审什么,审监庭就审什么,检察机关抗诉什么,就审什么,对错误的裁判一纠了之(现在有的纪检监察部门则根据审监庭已改判案件进行再审查,以决定是否追究原承办人的责任)。很显然,我们纠错的目的是要防止类似的错案再发生,必须经常不断地加以总结,在总结中不断提高审判干警的业务水平。把减少申诉、申请再审、杜绝错案的发生,树立法院在人民群众心目中良好的司法形象,作为共同的价值取向。这方面的工作,要靠审判庭的庭长和审判人员的共同努力。因而必须协调好审判监督庭与审判业务庭的关系,与审判庭的庭长保持案件上不断的联系,有利于审判庭庭长的监督,有利于审判人员素质的提高。人民法院既要坚持依法独立审判,又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把无序的监督变为有序的监督,这项工作虽集中体现在审判监督庭的工作当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在案件的裁判中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如尉建行在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表彰大会上指出的:“确保司法公正,必须切实解决少数案件裁判不公的问题。一些案件审判质量不高,甚至出现错案、冤案,这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造成少数案件裁判不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审判人员徇私舞弊、贪脏枉法所致,有的是审判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造成的,还可能是由于外部的不正当干预形成的”。因而,审判方式的改革越是深入,审判监督工作越是要加强,这是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更是审判工作本身的要求。随着审监工作的改革,必将赋予审判监督庭更多的职能,审监工作所担负的特殊责任和义务将更加明确、更加重要。

关于审判监督工作的认识 篇2

要想及时准确的对我国的刑事诉讼当中所存在的审判监督程序所具备的本质属性做好把握, 这应该先要了解审判监督程序当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性特征:

一是所存在的审判监督程序并不是法定的必经程序。从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当中所做出的规定, 在第十条当中:人民法院在对案件的审判过程当中实施两终审判制。从这可以看出, 如果对于案件实施两审终审的话, 这就会对终审的审理基本程序进行显示, 这样就会让整个案件走入到案件的执行过程当中, 而如果整个案件的执行阶段已经完结之后, 整个案件也就不复存在。可是, 不管案件是在执行的过程还是在最终的终结执行完毕, 如果在其中发现存在着错误在那些已经生效的裁定或者是判决当中, 在这时候审判机关则应该按照程序所规定的内容来提审或者是再审, 在这个时候就会导致审判监督程序发生。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会发生这种程序, 只有在错误的裁定和判决生效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这种审判监督程序, 从客观实际上来看, 这种程序只是发生较少数的案件。开始这一程序不受当事人是否申请影响。

二是审判监督程序所审理的对象为那些裁定和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从刑事诉讼法第208条所做的规定:“当裁定或者是判决所发生效力的时间和第一审人们法院所规定的裁定或者是判决所定法定的抗诉或者是上诉期限相比已经超过时限, 并且由最高人们法院所核准的死刑判决和死刑缓期两年。而在对于审理对象进行确定的过程中, 必须立足于案件所显现的表现形式, 而不应该受到案件的内在本质内容来进行决定。在这里需要强调的就是该程序的审理对象为裁定和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而这也并不意味着裁定和判决任何法律效力都可以作为审理对象, 其对象为法律效力发生, 可是裁定和判决有错误。

三是法定的人员以及机关作为对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基本主体。只有人民法院的院长、上级的人们法院和检察院才能够具备对于案件审判监督程序能够提起再审的资格。对于裁定和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那么能够向法院和检察院提出相应的申诉请求的则是当事人、近亲属或者是法定代理人。而立足于其本质来时候, 这也仅仅是能够做到再审引起的来源之一, 对其本身来说, 这也不是再审的主体, 从而不能够引起相应的审判监督程序, 这也就不能够对于继续执行判决裁定进行阻止。

四是对于提起再审的相应审判监督程序并不受到时间限制的约束。依据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上面关于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所做出的规定, 这样提起再审的相应审判监督程序并不受到时间限制的约束, 当处于执行过程或者是已经执行完毕的裁定和判决, 主要出现错误发生在事实认定或者是法律适用, 提起再审可以在任何时间。

五是在再审程序和监督程序上我国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并没有明确划分。根据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对于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 并没有区分监督程序和再审程序, 而刑事诉讼法对其规定只是为一种审判监督程序。而这可以促进司法机关能够掌握正确, 这也对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便利条件, 这也能够提供方便在人民法院在法律和实施全面审查过程当中对于原来的裁判错误, 以此从而能够对于错误做到彻底纠正。这主要是因为从客观情况来看, 事实和适用法律上面的错误经常是交织在一起, 而硬生生的断开划分显然做不到, 从这可以清晰的了解到, 在我国的相关规定显得比较科学和合理。

总的来说, 在我国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作为一种特殊的程序来实施救济已经生效的裁定和判决, 对其设立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从我国的主流诉讼理论来看, 对审判监督程序所建立的最终目标, 这就必须要在程序当中积极贯彻有错必纠、不枉不纵及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以便能够做到刑事诉讼法所具备的任务从而最大限度的进行实现。而为了做到对于原审生效判断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应等方面所造成的错误做到积极有效的纠正, 以便能够追求实体裁判结论之下的正确, 而我国的法院和监察机关都应该做到随时能够对再审程序提起。而这个理论从客观实际上也是对于中国审判监督程序所必须遵守的主要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2]原宏, 郑玉萍.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探析[J].法制与社会, 2009 (06) .

关于审判监督工作的认识 篇3

关键词:刑事审判 调解 审判理念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宽严相济

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就是通过依法公正审判刑事案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化解社会矛盾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的重要职责。在司法实践中,做好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就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刑事审判中,如何通过调解化解社会矛盾,也是刑事法官应当认真探索、实践和总结的重大课题。

1 牢固树立案结事了的审判理念

刑事审判工作与化解社会矛盾关系十分密切,但刑事审判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化解社会矛盾,而是需要刑事法官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刑事审判的职能作用,在化解社会矛盾的实际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要求我们刑事法官要树立正确的审判理念,要有大局意识,将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刑事审判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要牢固地树立“案结事了”的理念,不能就案办案,机械办案,或者不潜心研究和评估每一起案件对化解社会矛盾可能产生的影响,将刑事审判工作简单化,一判了之。应当在正确的审判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法律智慧,精心审理好每起案件,特别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要积极地做好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工作,争取化干戈为玉帛,最大限度地促进矛盾纠纷的化解,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2 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核心是区别对待,目标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关键是要做到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特别要把握好从宽从严案件的区别,从严,要依法严惩,体现刑罚的震慑作用,有效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从宽,要依法宽大处理,尽可能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准确把握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刑事审判案结事了的基石,是刑事法官把握刑事案件调解适用范围的前提。对于因生产生活、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事出有因、针对特定对象,对社会治安秩序没有重大影响的犯罪,要着眼于社会和谐稳定,下大力气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利用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功能作用,积极做好法律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充分听取被害方的意见,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谅解,从而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将调解作为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必经程序

3.1 是保护被害人利益的需要 在现代“以被告人权利保护为中心”的刑事司法体制下,被告人的主体地位和权利保护得到极大的提升,而被害人则基本为现代刑事司法所遗忘。从实践中重视对犯罪的定罪量刑,忽视对被害人的赔偿诉求,我国目前的司法状态,附带民事判决有效执结率较低,有些就是一纸空文。因此,我们只能借助于调解工作,才能促使赔偿及时到位,才能给被害人在心理上找到安慰,给被害人个人利益保护找到突破口。

3.2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利益关系的平衡。根据最高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从被告人角度看,基于被告人已经就对被害人经济赔偿协议,对犯罪人适用较轻的刑罚,有助于被告人认罪服法,有助于加速犯罪人回归社会。从被害人角度看,及时获得赔偿,达到了心理上的安慰和治疗,减少了上诉、申诉、上访。使公共利益、被告人利益与被害人利益三方平衡,化解了社会矛盾,彰显了人性化,促进了社会和谐。

3.3 是完善法律制度的需要 我国设置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但由于在立法上缺乏缜密的制度设计,只能机械地糅合了两种诉讼程序,未能有效解决两种不同诉讼程序的衔接并轨问题,以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适用上不断地发生法律冲突。在被害人渴望得到更有效更广阔的利益保护时,有必要探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弥补制度上的不足。

司法实践中,以调解方式处理纠纷,确实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起到了案结事了、定纷止争的作用。刑事审判中,对刑事自诉案件和其它轻微刑事案件加大调解力度,尽可能地促使当事人和解,力争轻罪案件一审终了,节省了司法资源,也促进了社会和谐。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也要注重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将调解作为必经程序,贯穿于案件审理的全过程。最高人民法院张军副院长曾指出,要加大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力度,只有做好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妥善处理损害赔偿问题,才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刑事审判才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当前,刑事审判工作中要努力克服忽视调解、怠于调解、害怕调解、不会调解的现象,以缓和、化解、弥合当事双方的矛盾冲突为目标,坚持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贯穿庭前、庭中、庭后三个环节,穷尽一切手段做好调解工作,促使被告人积极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挽回经济损失,同时减轻被告人犯罪的危害后果,争取被害人对被告人的谅解,最大限度地促成矛盾化解,恢复和谐关系。

4 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4.1 要处理好合法与自愿的关系 合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刑事案件的调解也有适用范围,要在法律允许的幅度内进行调解,比如民间纠纷、婚姻家庭等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二是法院主持的调解要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三是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要合法,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不得违反社会公序良俗,不得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自愿是调解的原则,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调解,必须是双方当事人自愿,不得强制,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接受调解,他们必须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另外,调解协议的内容也要是双方自愿达成的结果,法院只能引导,不能干涉或代为决断。处理好合法和自愿的关系,要求法官在调解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简单、消极地询问一下当事人是否愿意进行调解,而是针对符合调解条件的案件依职权主动提出调解,积极地做深入细致的沟通和教育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并积极参与调解,向当事人释法析理,阐明利害,最终促成调解,使当事人息诉服判,为实现“案结事了”打下良好基础。

4.2 处理好调解与判决的关系 一是对于达成调解协议的,将被告人的赔偿情况作为酌定量刑情节。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这一司法解释中,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另外,“济南会议精神”以及相关的文件和政策,均规定被告人的赔偿情况可以作为量刑的酌定情节。对于达成调解协议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被告人一般均能认罪、悔罪,其及时的赔偿又有利于被害方合法权益的维护和有效实现,双方能达成谅解,也有利于社会关系的修复,因此,在量刑时予以从轻处罚,也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的目的。二是对不具备调解条件或经过多方充分调解后仍难以达成协议的案件,要及时依法作出裁判,不能将“调解优先”绝对化,避免案件久拖不决,甚至影响到法律的权威和法院的形象。同时,也要考虑,对于被害人不同意调解或被告人赔偿能力差而导致未能调解成功,但被告人賠偿部分损失,且认罪态度好的,在量刑时也要酌情予以考虑。

调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土地上的一支奇葩,可以预言,不论社会条件发生多大变化,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调解仍然是符合我国民众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的有效结案方式之一,尽管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制度在现实运用中存在一定困境,但是一旦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必将为激烈冲突中的当事人提供一种解决纠纷的全新前景,从而更好的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有效节约司法成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张希平.刑事案件审判中的和解与调解[J].科技信息,2010(30).

[2]李剑勇.刑事审判中做好附带民事赔偿调解的几点心得[J].中国审判,2008(08).

[3]滕道荣.调解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05).

[4]苏甜.刑事调解制度的理论基础[J].前沿,2005(11).

[5]李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刍议[J].经济视角(中旬),2011(06).

关于审判监督工作的认识 篇4

自1999年最高院《一五改革纲要》中提出建立审判流程管理,人民法院开始了对传统审判管理机制进行转换的探索,意在由此引起制度变革,最终完成体制创新,努力建立公正、廉洁、高效、运行良好的审判工作管理体制已经成为法院司法改革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加强各项政法工作,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臵,规范司法行为”。随着审判领域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出公正、管理出效率已逐渐成为基层法院的共识。审判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司法改革的关键,势在必行。在推进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法院要成为社会公意的权威,依法治国的支柱,必须重塑审判管理体制的价值观念,改革现行的审判管理体制,构建新型公正、高效、有序的审判管理体制,推动审判工作全面发展。

基层法院在我国法院体系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既是高效审判管理模式的第一需求者,也是审判管理模式的前沿探索者。笔者在就任基层法院院长期间,在构建基层法院合理高效的审判管理模式中做了一些初步尝试,通过抓思想认识,促进审判管理意识不断强化;抓建章立制,促进审判行为不断规范;抓案件评查,促进审判质量不断提升;抓业绩考核,促进法官素质不断增强;抓流程管理,促进审判效率不断提高。通过努力,各项审判质效指标数据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从2006年在全市排名垫后,到2007年已排在全市第4名,2008年排名全市第2,一跃进入全市第一方阵。适逢党中央发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笔者回顾总结以往有效管理的先进经验,构想进一步克服审判管理的行政性、滞后性、片面性等缺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起全方位、效能型的网式审判管理模式:

一、关键环节与流程管理相结合,纵向严防死守

审判流程管理,是在实现立案、审判、执行、审判监督等功能相分离的基础上,根据案件在审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案件的立案、分案、审限管理、结案、案卷移送等环节进行监督、协调,使审判工作各部分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综合系统管理。其目的在于及时保护当事人的诉权,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确保司法的公正性,其实质就是将审判中的程序管理权与案件裁决权相分离,保障程序的公开与透明,最大限度地减少法院内部利用行政职权干预案件公正审判的不利因素。案件审判流程管理是整个审判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操作平台。科学地确立统一的案件流程管理制度,对于构建现代审判管理体制至关重要。

1、严把立案审查环节,确保立案高质高效。

应明确立案法官的工作职责,坚持在立案工作中严格把好四道关:一是严把“管辖关”。严格依照修改后的《民诉法》关于管辖的规定确定管辖权,有效防止“该立不立”、“立而不当”、“人情收案”的问题。二是严把“证据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要求,严格审查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认真指导当事人举证,为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和依法顺利诉讼提供审前指导。对当事人无法提供的证据,法院要依职权调取证据,保障当事人的诉权。三是严把“收费关”。严格执行《诉讼费交纳办法》的规定,认真、仔细核收诉讼费和保全费等应收费用,防止乱收费的等问题发生。四是严把“转办关”。确立严格的立案、转办期限,防止出现案件在立案环节延误诉讼,或给当事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等问题发生。

2.严把科学分案环节,促进又好又快结案。

根据案件难易程度和法官业务水平,因人、因案而异,建立科学分案机制,充分发挥各法官的特长,使案件能够又好又快地审结。同时可以建立专业合议庭,进行专门培训,专门审理难度大、适用法律复杂、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类案件。笔者所在的港闸法院于2006年开始成立了审理“劳动争议纠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房地产纠纷”、“股权纠纷”等案件的专业合议庭,2007年建立了专门审理案件事实简单、法律关系清楚、适用法律简单的简易纠纷的速裁机构,效果良好,相当数量的简单案件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地化解。由于繁简分流,使法官判案达到“繁出精品,简出效率”的效果。实践证明,这些做法也将推进审判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3.严把审限跟踪管理环节,杜绝“隐性”超审限办案。

“四项案件”具有它的特殊性,审限的延长、中止、中断和暂停计算的事由是法定的,但其过程是法官具体操作的,如果其启动不符合规定、法定事由消失后不及时恢复审理,则会产生变相(隐性)超审限的情形。因此,必须对“四项”案件实行强势管理,通过经常对“四项案件”的专项检查,全程跟踪监督,保证审批手续齐全,操作规范,切实做到审批手续齐全,操作程序规范,信息输入准确,防止人为超审限。

二、监督效能与指导效能相结合,横向整体能动

目前法院从事审判管理工作的主要部门是审判管理办公室,承担着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审判流程管理、案例质量监督评查、法官审判业绩考评的管理职能,专司管理,地位超然。但从司法实践看,由于审管人员脱离一线审判,常常只能依据案件评查发现问题,而且对问题的认识也常停留在表面,难以发现根源所在,从而导致审判管理出现脱节和滞后。同时,审管办并不是审判流程中的权威部门,其审判管理的指导性缺乏。因此,仅仅依靠一个审判管理的职能部门不能建立起有效的审判管理体系,必须要通过多环节、多部门的管理,在兼顾监督效能的同时进一步充分发挥审判管理的指导效能,带动整体能动。

1、院长、庭长变行政型管理为指导型管理。

基层法院内的领导干部要逐步转变思想观念,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深入进行如何提高整体审判水平的调研,可以通过召开审判管理工作例会等形式,互通审判工作运行情况,总结审判工作经验,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研究审判工作对策,部署审判管理工作;可以通过院长、庭长亲自开示范庭,亲自分析审判运行态势,亲自点评审判质效指标等形式,指导法官审判活动,提高法官审判水平;可以通过在业务部门内建立统一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标准、统一的文书制作格式、统一的庭审规范形式等等,将规范司法和审判管理深入到每个基层审判组织。

2、审判委员会变重个案研究为重判例指导。

目前,全国法院系统正在逐步尝试和不断推进案例指导的适用,审判委员会作为审判流程中的权威机构,应充分利用这个契机,拓展其效能空间,转变工作方式,要从研究具体的个案工作转到对审判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具体指导上来。这也是加强审判管理的有效措施。对于经审判委员会讨论的各类疑难复杂案件,应及时加以研究和总结,形成在本院范围内具有分类指导意义的判例,并且在个案基础上形成统一做法。

3、审判骨干力量变被动指导为主动指导

通过组建审判长联席会议等形式,集中研究审判、执行工作中重大、疑难、复杂及新类型案件的个案法律适用问题,为审判、执行组织提供政策性、规范性、前瞻性的具体指导意见,供审判组织参考,发挥审判骨干力量的集体优势;在各类考核考评委员会或组织中,可以改变以院、庭长为主要成员的传统做法,推选部分没有行政职务的资深法官为考评委员,既削弱考核的行政性,在“考”的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增加“评”的元素,充分发挥审判专业人员的同质指导作用。

三、建立审判秩序与激发争先创优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

审判管理是为了改革旧的审判管理模式,建立良好司法秩序,更好地追求司法的秩序价值,为审判提供可靠的保证,其在本质上是以保障秩序价值的实现为目标的。因此,科学的审判管理体制的构建,应以程序管理为中心,依托审判流程管理,对案件的立、审、执、监进行全诉讼过程的科学规范,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审判管理工作实行自动化监控,实现审判工作由行政管理向司法型管理的转化。笔者认为必须要在紧密联系审判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既规范审判行为,又鼓励开拓创新,既体现监督有力,又激发争先创优的合理考核机制,才能确保建立公正高效的审判秩序。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审判业绩考核,实行合理量化考核

对法官考评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科学的法官考评制度,对于促进法官积极正确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依靠量化考核这种形式形成规范法官审判、执行行为的压力因素。新的《江苏新指标体系》,对案件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各指标权重发生变化,尤其是把公正指标中的部分指标数据调整到效果指标中,总的指导精神是不断向量化指标体系发展,通过更为具体和可衡量、可操作的指标来体现公正和效率的主题,更为科学和合理。作为基层法院的审判管理,完全可以在认真适用上级法院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适用反映本院审判实际的特殊指标,可以增加开展庭审(听证)能力、裁判文书制作、处理“两难”案件能力、调研能力等各种形式的考核,通过考核,以量化的形式反映审判人员的业务能力,并且不断对考核结果进行评估总结,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客观合理地评估法官的审判业绩。

2、积极转化考核结果,坚持考核的实效性

有了明确的考核标准和严格的考核程序,还必须体现法官业绩考评的实效。考核体系的合理化更要体现在结果转化的合理。法官考核是审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作用不单纯是对法官的一种道德评价,更重要的是,它为法官的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提供依据,直接影响着法官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实体性权利。在使用法官、对法官进行业务调整、提拔、晋级的时候,都应当坚持以考评结果为主要依据。尤其对于长期业绩考评成绩较差的法官要敢于通报并给予相应处罚,真正体现业绩考评监督成效。

3、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重,激发争先创优

在业绩考核的基础上,建立定期评选先进制度,根据考评的不同领域,设定诸如“调解能手”、“执行标兵”、“质量信得过法官”等先进人物,制定相应的评比规则和奖励标准,在授予荣誉称号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成绩显著的法官继续进步、保持先进的动力,也对周围其他法官产生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带动力,创造争先创优的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既保证了审判秩序的建立,也激发了法官的司法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于审判监督工作的认识 篇5

市人大常委会:

做好民事审判工作,事关经济行稳致远,事关社会安定和谐,事关人民美好生活,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民事案件占到市中级法院诉讼案件总量的半数以上,是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民事审判已成为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1年监督工作计划,从今年3月开始,在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由监察司法工委和政法机关、部分市人大代表等组成的调研组,对市中级法院民事审判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调研情况

市中级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的庭室共有民一至民六庭,我们调研的范围为传统的民事审判工作(不含商事、涉外商事和知识产权审判),相关庭室为民一庭、民二庭、民五庭,其中民一庭主要审理婚姻家庭继承、侵权纠纷等案件;民二庭主要审理涉土地、房产以及建设工程等纠纷;民五庭主要审理劳动争议。调研重点:近三年尤其是民法典实施以来,我市民事审判工作的总体情况,包括民事权益保护、民事领域司法体制改革、审判监督机制建设、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等情况,以及民事审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调研方式:一是“谈”,结合法官履职评议,将对“人”的监督与对“事”监督的有机结合,通过与市中级法院分管领导、政治部负责同志、相关庭处室工作人员谈话的形式,了解部分民事法官(按照50%的比例,由市人大代表抽

选10名民事法官为评议对象)的依法履职、办案质量、工作效率等情况。二是“听”,在听取市中级法院民事审判工作面上情况基础上,广泛听取市监委、市委政法委、市级执法司法机关、市仲裁委等单位,以及鄞州、北仑等基层司法机关和人大代表、人民陪审员、律师的意见建议。同时,通过宁波人大网公布监督信息,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三是“查”,按照调研和评议实施方案要求,成立案卷抽查工作组,根据调研中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抽查评阅了市中级法院近三年来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审判案件案卷58件,通过案卷评查了解民事审判质效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市中级法院始终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创新民事审判工作机制,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近三年来全市法院审结民事案件13.9万余件,人均结案430件,主要审判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一)围绕公平正义,稳步推进规范司法建设。

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指引下,市中级法院进一步完善审判机制和管理,切实提升民事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一是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制定出台关于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强化司法责任制,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履行审判职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格执行随机分案制度,实施定案规则,实行疑难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审判权运行得到有效规范。二是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完善案件质量监管机制,创设“合议制”评查模式,并制定重点案件监督办法,严格落实审判质效评估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坚持对已结案件实行质量评查,对改判发回案件实行逐

案分析。今年以来截至5月底,体现办案质量的二审改判发回瑕疵率为全省最低。实行院庭长监督案件清单制,实现对民事审判工作的内部监督与制约。2017年以来,共常规评查案件3720件,开展重点案件评查2542件。三是构建“阳光司法”机制。通过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等方式,以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截止目前,上网裁判文书17.14万份,直播庭审2.89万场,召开新闻发布会37次。创设“市中院代表委员联络云平台”,邀请900余名代表委员通过列席会议、旁听庭审等方式监督审判执行工作。

(二)围绕高效便捷,稳步推进为民司法建设。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司法为民宗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生动实践,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去年监察司法工委对市中级法院落实立案登记制改革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不足和下步的工作建议,市中级法院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整改落实,着力从制度上、源头上解决人民群众一度反映强烈的“立案难”问题,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二是深化法院数字化改革。首创“移动微法院”并不断改革创新,实现当事人在手机上就能完成立案、送达、证据交换、调解、庭审、执行、查阅等全流程在线诉讼,突破了时空限制,让打官司更便捷高效。2020年网上立案7.48万件,证据交换3.76万次,在线调解、撤诉4.12万件;远程庭审和多方视频6062次。目前,“移动微法院”已从宁波推向全国,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认可,并为近期出台的《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提供了宁波经验。三是完善审判流程管理。承担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

革试点任务,研究制定更为明确、具体的五项操作规程,全面激发司法效能。繁简分流改革试点一年来,一审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7.98天。我市法院探索创新的4项改革举措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为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修改完善贡献了宁波力量。

(三)围绕服务中心,稳步推进能动司法建设。

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有力有效发挥职能,用心用情开展服务,以创造性的工作举措,积极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助力疫情防控。着力防范化解疫中疫后矛盾风险,在全省率先实现涉疫旅游退团退订“双百清零”,涉及游客23.52万人次,无一例诉至法院。依法审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房屋买卖、房屋租赁、建设工程、劳动争议、婚姻家庭、旅游餐饮、医疗损害、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涉疫情民事案件,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常态化开展“三服务”活动,综合采用活封活扣、信用修复、多元调解、开辟绿色通道等司法手段,帮扶企业纾难解困、融资扩产。通过“对话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民营企业司法服务联络站”等形式载体,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司法服务。三是助力重大项目建设保障。稳妥审理轨道交通二号线延伸段、世纪大道快速路等案件,及时高效化解涉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纠纷。建立完善与相关行业协会之间的常态沟通机制,妥善解决鄞州区绿城杨柳郡二期、奉化区溪口镇恒大溪上桃花源等四个楼盘的商品房延迟交付问题,涉及5448名业主,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依法审理涉承包地“三权分置”、征地补偿等案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四)围绕基层治理,稳步推进和谐司法建设。

充分发挥司法职

能,主动服务基层治理,在市域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中贡献司法力量。一是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全市各基层法院均成建制入驻矛调中心,以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抓手,切实发挥人民法庭在诉源治理、方便群众诉讼、就地化解矛盾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ODR)与“移动微法院”数据共享互通,打造跨时空、跨地域的全新调解模式。着眼于多发易发的纠纷领域,探索形成劳动争议调裁诉对接、道交纠纷类型化解、“司法+大金融”调解等三大类型的纠纷化解模式。优化家事审判模式,推动完善家事纠纷诉前化解、反家暴整体防治、家事案件调查、诉后回访帮扶等工作机制,构建家事纠纷化解新格局。全市法院诉前调解率从2017年的12.4%上升到2020年的41%,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效缓解了法院立案和案件审理压力。二是推进不诚信诉讼整治。针对个别当事人存在虚假陈述、恶意诉讼、虚假诉讼、恶意拖延诉讼、逃避诉讼等行为,深入开展全市法院整治虚假诉讼专项活动,并在全国率先上线“诚信码”司法诚信评价系统,发布虚假诉讼黑名单、黄名单,全面压缩虚假诉讼的生存空间,形成“倡导诚信诉讼,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社会氛围。上半年宁波地区共处置涉虚假诉讼案件162件,占全省总量的26%,处理案件量为全省第一。三是推进自动履行机制建设。创新完善自动履行机制,引导和鼓励当事人积极履行,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得到及时兑现,以和谐方式解决纠纷、减少纠纷,最终促进矛盾纠纷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去年,市人大常委会以决定的形式将这项具有宁波特质的重大标志性改革成果予以固化提升,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截至今年6月份,全市法院已完成信用修复6985件,修复后履行标的额5.83亿元,有效改善市场信用环境、优化营商环境。

(五)围绕能力素质,稳步推进民事审判队伍建设。

目前,市中级法院员额法官共116名,其中民事立案、审判、执行部门配备员额法官19名,占比16.4%;配备法官助理4名,占比12.9%;配备书记员18名,占比13.9%。市中级法院基本实现了“一合议庭一助理一书记员”的人员配置。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进一步提高法官的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公正意识。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家事审判、建筑工程、医疗纠纷、继承纠纷、劳动争议等领域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通过民法典宣讲、集体学习、案例推送等形式,摸排民法典规定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法官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涉及新技术、新业态的民事纠纷案件积累司法经验。通过开展庭审观摩、“法官讲坛”“网络直播”和“青年干警导师制”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法官驾驭庭审、解决实际问题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三是加强司法作风建设。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自查自纠,狠抓整改落实,推动司法作风和规范化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总体来看,市中级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还存在着以下值得重视和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司法体制改革具体落地落实还不够。

近年来,国家层面推出了一系列司法改革举措,重点从规范审判权力运行、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深化繁简分流等方面规划

和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市中级法院在贯彻落实司法体制改革中不断探索创新,力争实现效果最大化,但是依然有新问题、新矛盾产生。比如,过分强调法院分案的随机性,导致某一专业领域的法官被随机分配审理不擅长领域的案件纠纷,以及不同法官之间“同案不同判”“类似案件不同处理”等现象。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陪审员“陪而不审”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存在。案卷材料数字化存档方式的改革,在提高法院案卷管理水平、办案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也给承办人员、律师的阅卷和人大的监督带来了困难,如何界定应存纸质文书的范围尚需探索。随着法官员额制的深入推进,如何处理好员额法官独立办案与加强对员额法官的监督还需进一步研究,近年来法官流失加剧的现象也需引起重视。

(二)新形势下案件复杂程度和审理难度不断增大。

法院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这在民事审判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法官执法办案任务重、压力大的问题依旧存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网络的普及,各种案件出现新形式,财产类型日趋多样化,给法官带来新的挑战。在婚姻家庭、权属纠纷、债权债务、损害赔偿等传统民事案件之外,房地产买卖、财产租赁、物业服务、民间借贷等各种合同案件所占的比例逐年加大,涉及到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种矛盾的成因更加复杂,审判案件的敏感性、关联性增强,民事纠纷矛盾比以往更加尖锐,法院利益平衡和矛盾化解的难度不断加大。商品房买卖、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的案件,当事人往往人数众多、法律关系复杂,特别是民事案件执行标的到位率低等问题,如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信访、闹访等维稳问题。

(三)法官队伍专业化建设还存在不足。

从法官履职评议调研和

案件评查情况看,有少数法官的司法观念、业务能力、工作方式与新时期民事审判工作要求还有差距。比如,在案件办理方面,应对处理疑难复杂案件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就案办案、机械司法,影响了办案效果;案件审期过长或超审限问题依然存在;个别裁判文书说理不透、论证不深,甚至不同程度存在文字表述不准确、错字漏字现象,影响了裁判文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民事纠纷调解方面,有的法官对社情民意缺乏了解,调解能力不强、调解办法不多,导致办案的社会效果不佳;将调解当作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片面追求调解结案率,甚至出现久调不决、强行调解等情况。在宣传方面,存在重审判业务、轻法治宣传的现象,宣传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不利于人民群众对民事审判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四、工作建议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好民法典,推动民事审判工作迈上新台阶,综合调研和案件评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要树立“案件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进一步在审判质效提升上下功夫,健全审判质量保障机制,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探索更加合理实用的繁简分流机制,科学配置司法资源,推进审判团队和速裁机制建设,严格审理期限,提高审判效率。健全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理顺立案、审判、执行等流程管理和衔接,推进民事审判流程的精细化。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等作用,优化随机分案制度,统一司法尺度,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避免“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发生。加强司法质量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案件审理动态管理、内部评查、发改案件研判通报、错案责任追究等监督制约机制,确保

放权和监督有机统一。进一步推进“阳光司法”,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系统谋划部署法院数字化改革工作,发挥数字化的乘数效应,加快推进新时代法院现代化建设。

(二)参与诉源治理,进一步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要按照“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要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正确处理好有案必立与调解优先的关系,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依法进行调解,理性化解矛盾纠纷,杜绝违法调解、强行调解、久调不决等不良现象。深化、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对接沟通,在司法确认、业务指导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确保诉与非诉无缝衔接。要发挥好人民法庭在推动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加强源头预防化解矛盾、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民事审判工作水平。

要以法官职业化建设为基本要求,以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全面加强法官队伍的组织管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和职业保障等建设。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法官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认真贯彻实施民法典,准确把握新旧法衔接适用问题,组织新型案件、疑难案件分析研讨会,开展庭审观摩、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等活动,提高民事审判法官证据认定、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庭审驾驭、依法调解、文书起草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对法官助理及其他辅助人员的业务培训,更好地服务法官审判。定期组织人民陪审员进行集中培训,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保障陪审员充分发挥履职能力。坚持将廉洁司法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健全“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防范机制,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公正的司法

氛围。

关于审判监督工作的认识 篇6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基层人民法院积极履行民事审判职能,努力化解民事矛盾和纠纷,为维护稳定大局、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大量工作。

一是依法开展民事审判活动,及时审结、执行了一大批民事案件,较好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化解了很多社会矛盾和纠纷。

二是切实加强民事审判管理和司法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审判运行机制,提高了民事审判质量和效率。

三是通过加大诉讼调解力度、加强基层司法服务、开展司法救助等工作,提升了民事审判工作水平,较好地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稳妥地审理城市建设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发生的矛盾纠纷,为“大建设”向纵深推进但是民事审判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审判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上,案件的审判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民事审判工作原则有待进一步落实,调解的空间仍需扩大,调解的手段仍需强化。

二是在队伍建设和业务能力上,法官的政治素质和办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案多人少的矛盾需要解决,法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议而不判、空挂等现象亟待解决。

三是在新形势下的工作环境上,司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基层法庭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取证难、送达难、执行难等特殊疑难问题需要解决。

四是在工作细节和服务质量上,工作态度、方式、方法需要改进,便民、利民服务措施需要完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等。

因此建议:一要进一步提升民事审判工作质效。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事审判工作的新思路,健全和完善审判质量保障机制,遵循民事审判工作规律,完善“繁简分流”机制。要充分发挥审委会、合议庭等审判组织在解决重大、疑难、复杂的法律问题的作用。要落实依法公开审判原则,进一步提高当庭认证水平和宣判率。强化裁判文书的说理性,提高法律文书质量,严把案件质量关。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既要加大调解力度,又要对不能调解和调解不成的案件及时依法判决,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法庭民事审判工作的分类指导,统一裁判尺度,延伸审判职能,服务基层司法。

二要进一步加强法官队伍建设。要加强对民事审判工作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法治教育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廉政建设,引导法官讲政治、讲大局、讲服务,强化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努力提高法官运用法律、驾驭庭审、司法调解、判决说理等方面的能力。大力培养和充实民事审判队伍,充分挖掘内部潜能,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确保一线审判力量。要不断改进人民陪审员工作办法,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案件审理中的作用。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法官,帮助法官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基层法官的工作积极性。

三要进一步加强审判工作监督。要加强民事审判权的内部监督制约,建立健全对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监督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和主动纠错的意识。要重视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推行审务公开,有计划地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参加旁听庭审,提高公信度,接受社会监督。

四要进一步优化民事审判工作环境。要切实增强能动司法理念,主动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与村(居)等基层组织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化解案多人少矛盾,同时做好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化解工作。要加强巡回审判与基层调解组织的工作联系,尽可能使大量的矛盾纠纷通过非诉手段妥善化解。要结合“六五”普法规划与民事审判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民事审判工作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法庭基层基础工作,优化执法环境。

五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对民事审判工作的研究。要认真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取证难、送达难、执行难等问题,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立案难等热点、难点问题,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完善方式方法,积极妥善处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

关于报纸工作理念的几点认识 篇7

报纸工作是政治工作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客观现实。但报纸工作又不完全是政治工作。在特定的时期,报纸的政治属性可能是很突出的。但很多时候,报纸只是政治的延伸和补充。报纸具有宣传品(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或其他)和商品两种属性。

新闻的传播是要依靠一定的手段来实现的。印刷品传递新闻需要人力、物力、智力等,人们购买印刷品是要花钱的,花钱购买实现了印刷品的价值。买的人越多,传播的范围越广,新闻的商品价值体现得越充分。电视和广播实际上也是收费的,只不过这种收费有些是间接的,由广告商或其他人来购买。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确立报纸具有两种属性的理念。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思维定式,报纸是宣传品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许多同志的头脑中,报纸或其他传媒是商品的观念并没有真正树立。因为这个观念没有深入人心,潜意识里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传媒业往“事业”上靠,而不情愿往企业上靠。在现阶段,媒体是事业单位没有错,但转轨时期,事业单位正在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说穿了,它最终会完全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发展模式,正在向现代企业这一更高层次跳跃。走向市场是必然趋势,而且是客观现实。创立以市场为取向的新的机制,企业单位如此,事业单位也如此,谁也无法回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他事业单位因势利导,借东风出海远航了,我们还墨守成规,幻想着固守一块阵地而不放弃,这必然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观念不变,认为社会主义的传媒是永不凋谢的鲜花,这是很幼稚的想法。

再一点,就是变单向灌输为平等交流的理念。在社会主义国家初创阶段,一些领导人提出“灌输社会主义思想”的做法。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许是必要的。这种“灌输”可以激发群众的热情,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激发”的效果只能是暂时的,它不完全符合事物发展需要的基本规律。

随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传播手段的多样性,也使“灌输”的方式不灵了,它被交流式、互动式的大众传播模式所取代。过去是编什么就让人读什么,现在就要依据读者的需求来调整办报的思路。市场可以左右报纸工作,报纸也可以引导读者、引导市场。在广告和发行方面,靠行政手段去“压”的办法也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我们不可能强求读者一定读我们的报纸。报业的市场已经趋向于成熟,谁的产品质量好、谁的服务质量好,谁就拥有市场,反之,就会失去读者,失去市场,失去生存的基础。

第三点是,应该形成产业化的理念。目前,报纸的功能不再单纯是报道新闻、传播信息,而是具有传播、娱乐、审美、商品交换等多种功能。

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新闻事业完全是遵循传统的理论发展变化的,新闻从属于政治,在严格的控制、掌握之列。20多年的改革进程,使新闻的商品属性逐步加大,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新闻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是支撑国家财政的重点纳税行业。这种变化表现在从属和依赖于政治的成分在慢慢地减少,自主的市场的比重不断加大。新闻媒体之间围绕创收开展的竞争,已经超出了争夺广告的范围。发行费、广告费已不再是新闻媒体创收的唯一渠道。全国目前有20个以上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十分喜人的重大变化。新闻媒体实现产业化、集团化以后,将成为21世纪中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与基本建设、基础工业、尖端工业一样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审判监督工作的认识 篇8

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原则

1、严格依法,从严惩处。对严重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尤其是相关职务犯罪,必须始终坚持严格依法、从严惩处。对于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案件要及时审结,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区分责任,均衡量刑。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往往涉案人员较多,既包括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也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有的还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要根据事故原因、危害后果、主体职责、过错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全案,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3、主体平等,确保公正。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对于所有责任主体,都必须严格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刑法原则,确保刑罚适用公正,确保裁判效果良好。

正确确定责任

1、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对事故原因、损失大小、责任划分作出的调查认定,结合其他证据,可作为责任认定的依据。

2、认定相关人员是否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参照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国家标准、必要时可参考公认的惯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3、多个原因行为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在区分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的同时,应当根据原因行为在引发事故中所具作用的大小,分清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确认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合理确定罪责。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决定性、关键性作用的,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对于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从业资格、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现场条件、是否受到他人强令作业、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情况等因素认定责任,对于负有安全生产管理、监督职责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其岗位职责、履职时间等,综合考察工作职责、监管条件、履职能力、履职情况等,合理确定罪责。

准确适用法律

1、严格把握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与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不应将生产经营中违章违规的故意不加区别地视为对危害后果发生的故意。

2、以行贿方式逃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或者非法、违法生产、作业,导致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构成数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3、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破坏性采矿或排放、倾倒、处置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同时构成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4、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同时构成职务犯罪或其他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5、非矿山生产安全事故中,认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的主体资格,认定构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不报、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等,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1、第一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矿山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矿山生产、作业的人员。

2、第二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

对矿山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五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注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对矿山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负有直

接责任的矿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对安全生

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负有管理、维护职责的电工、瓦斯检查工等人员。

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恶劣”:

一)非法、违法生产的;

二)无基本劳动安全设施或未向生产、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作业人员劳动安全无保障的;三)曾因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被监督管理部门处罚或责令改正,一年内再次违规生产致使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关闭、故意破坏必要安全警示设备的;

五)已发现事故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

六)事故发生后不积极抢救人员,或者毁灭、伪造、隐藏影响事故调查的证据,或者转移财产逃避责任的;

七)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情节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特别严重”:的“情节特别恶劣”:

(一)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

(一)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十人以上,或者十人以上的;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

(二)采用暴力、胁迫、命令等方式上的;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

第一百三十九条【消防责任事故罪;不

(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相关犯罪中,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法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从重处罚

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

(一)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投资入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股生产经营企业,构成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的;

刑。

(二)贪污贿赂行为与事故发生存在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关联性的;

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

(三)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与事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故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

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

(四)以行贿方式逃避安全生产监督年以下有期徒刑。管理,或者非法、违法生产、作业的;在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

(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告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贻误事故抢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尚未构成不报、谎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报安全事故罪的;的“情节严重”:

(六)事故发生后,采取转移、藏匿、(一)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毁灭、伪造、隐亡一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三人以上,或藏影响事故调查的证据,或者转移财产,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逃避责任的;

(二)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不

(七)曾因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的: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被监督管理部门

1.决定不报、谎报事故情况或者指处罚或责令改正,一年内再次违规生产致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使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2.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

匿的;

3.伪造、破坏事故现场,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转移、藏

匿受伤人员的;

4.毁灭、伪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图纸、记录、计算机数据等资料以及其他

证据的;

(三)其他严重的情节。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违反消防管理法

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

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

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

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

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

年以下有期徒刑。

上一篇:《红日》读书心得下一篇:英语口语中常用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