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比赛的要领及小技巧(精选3篇)
演讲比赛的要领及小技巧 篇1
当众讲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上台演讲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比死亡还要恐怖的事情,一上台浑身发抖,声音也颤抖,说话打结,大脑一片空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上台演讲技巧及小妙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演讲时有什么小技巧
第一个R,Recital,背诵。将写好的讲稿背下来,例子可以外挂单独背,先确保内容大纲完整地背下来。自信心来自准备,准备得越充分,临场就会越自信。
第二个R,Rehearsal,演练。自己背完了就找人演练。找个人当观众预演了一遍。从内容呈现到肢体语言,用“照镜子”的方式得到改善反馈,确保最终的呈现质量。
最后一个R是Refresh,唤醒。他以前在海外找工作时一个面试达人指点的独门秘诀,在上场前的5分钟,将英文稿件快速地读一遍。一方面可以润润口,毕竟是非母语演讲,还没到张嘴就来的地步。同时,念上几分钟可以让自己迅速进入状态,也可以给自己一个积
1,充分的准备,这是最重要的,牢记自己想说什么,重点有什么,重复检查(如果有的话)PPT有没有错漏。可以找朋友或者家人作听众做预演。
2,有自信。这是最难教的,但是如果你没有充满自信的表现,如何能信服别人呢?自信可以表现在:声音要够大但稳重;身体语言的表现,比如说到哪一个地方应该手部有什么动作或者有什么表情;
3,眼神接触。相信有听过同学或者比较差的演讲者都会发现一个共通点就是没有眼神接触,要么就按稿读要么按电脑PPT的Point来读,试问如果这样演讲的话倒不如把搞或者PPT放一次算了。要让听众感觉你是正在跟他们说话。
4,幽默感。最好在关键点有一些比较轻松或者幽默的事情可以说一下,比如说小故事呀、或者一些相关的笑话呀等等。确保没有人在睡觉。
5,尽量提出一些实际例子,让听众把你说的理论或者抽象的东西,更现实地表现给听众理解,事实上这是最容易让人记住你说的东西的技巧。
6,PPT尽量精简,要知道如果把搞放在PPT的话,倒不如他们自己读算了。他们主要是来听你说话的。还有,尽量使用图片或者简单的图标来表示你的观点,这比文字有张力的多。
写完一大论再看一次问题,发现你问的是“小技巧“。可能有点离题了,但是我做演讲比较多,还没有发现什么小技巧,都是依靠以上原则去做的。
极的心理暗示。
上台演讲克服紧张小技巧
一规范体态 强化交流
快速建立自信心,掌握规范的站姿、站位要领,掌握快速控制紧张情绪的方法,学会用语言、眼神和姿态与听众交流,增强当众讲话的自信心,让你的讲话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 声音训练 增强魅力
增强个人讲话魅力,学会用丹田呼吸、用气发声的两种方法,使自己的叙述抑扬顿挫,掌握叙述技巧,增强说话感染力。
三 节奏训练 表情训练
掌握讲话流畅的技巧,说话有节奏感的方法,使你的讲话高低快慢有韵律感,
突破自我,找到忘我表达的感觉,让您拥有讲话的欲望。
四 陌生场合 自然得体
熟练运用陌生场合开场白的“万花筒理论”,避免陌生场合说话丢三落四或无话可说,会用“铁三角”说熟悉场合的开场白,轻松导入,能有效控制开口前30秒的紧张情绪。
五 突出重点 言之有物
能长话短说,简洁明了,会提炼观点,运用“一指禅”讲话思路,集中表达自己的思想,现场组织语言,思想明确,思路清晰。
六 逻辑性强 思路开阔
讲话思路流畅,逻辑性强,能给听众留下难忘的记忆,讨论问题时会找出重点,问对问题,思路开阔,论据新颖,说出的观点能引人深思,标新立异。
七 言之有物 说话不空
掌握正确的朗读朗诵方法,能脱稿复述,讲话言之有物,说话不空,陈述具体生动。
八 言之有理 言之有趣
讲话有说服力,掌握讲话基本思路和问话技巧,使讲话绘声绘色。学会讲故事,了解讲不好的根本原因,掌握讲故事的技巧,说明道理,轻松表达。
上台发言的5个小技巧
1、学会忽视细节
上台演讲,切不可一字不漏地死记硬背,你需要做的是将你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忘记第一句话没关系,记得你要分享的是什么就行。
2、学会模糊焦点
如果台下人数较多,别死盯着一个人或一个地方。要学会照顾到全场,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环视全场。
你要知道,人一旦专注于某处,该处的细节就会渐渐清晰,而这种如某人的一颦一笑或某件东西的细密纹路等细节会对你的思维造成瞬时干扰,对你提取记忆的流畅性会有负面影响。
有一个很简单的类比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当我们眼神聚焦到一个很近的点的时候,我们会变成斗鸡眼,与此同时之外的其他东西就会被我们忽视。当众发言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在面对多人的状态下发言的时候,不要紧盯着一个人,从而忽视了其他人,我们要兼顾全场,但切忌眼神飘忽不定。
3、学会忘词继续
忘词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无论你在练习时是否可以倒背如流,这都不重要,现场依然有可能忘词。
一时忘词怎么办?别停太久,先张开嘴。你要相信那些内容你背了无数次,马上就会跳出来还给你的。而且你要知道,除了你没有人知道你本来准备讲什么,即使你掉了某句话听众也不会发现。
04、端正心态
有一件可以确定的事,那就是这个世上没有百分百的事情,哪怕你做到了以上的一切,你也没法保证自己一定会收获无数的掌声,你必须认识到,人生在世,出丑是一种常态。成长就会出丑,出丑才能成长!
坦然面对自己的得失,讲得不好又怎样,丢脸了又怎样,当你真的这么想的时候,其实也没能怎样,下一次更好就是了。05 找专业的人帮助自己
如果你想要提升演讲口才表达能力,一定有人告诉你自己学没有用,一定要找专业的人、专业的机构帮助自己。
上台演讲技巧及小妙招
演讲比赛的要领及小技巧 篇2
“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赛事始于2002年, 迄今已成功主办了六届, 涵盖面广, 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赛。“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由中国最大的英文报刊《中国日报》社于1996年创办, 《21世纪报》社承办。自首届起即被指定为每年在伦敦举办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的中国赛区选拔赛。重庆首届“昆士兰杯”英语演讲比赛由QETI (昆士兰州政府教育培训国际)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Queensland Trade and Investment Office-China (昆士兰贸易投资上海代表处) 协办的。英语演讲比赛不仅对选手英语应用能力进行考评, 同时还考察选手的思辩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当代大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展示自我的舞台。按照惯例, 比赛分为复赛和决赛。演讲比赛一般由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回答问题、辩论组成。以本次重庆市“昆士兰杯”演讲比赛为例, 评委由多名外籍和几名中国英语高校教师组成。评分从内容、语言、技巧三方面判断。
二、定题演讲
定题演讲是一种有准备的演讲, 演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讲稿的质量。而判断一篇演讲稿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 即演讲稿的内容、结构和语言。
(一) 内容
任何公众场合的演讲, 演讲者都要言之有物。换句话说, 要确定直接的观点。要知道自己在传达什么样的观点和信息。在演讲中, 如果演讲者语音语调很好, 但没有表达出一个中心或观点, 听众就会慢慢失望。以“昆士兰杯”演讲比赛为例, 定题演讲一共有五个主题, 选手可从中自由选取一个。两位参赛选手都不由自主地选取了旅游和读书这个话题, 原因是此话题有话可说, 主题明确。这就为具体的写作铺平了道路。之后就是角度和切入点的问题了。关于旅游和读书这个主题, 切入点和角度就不一样了。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注意:第一, 新颖、有独创性。第二, 一定是演讲者深受感动或深有感触的。如此次一等奖获得者的作品, 以“we are all on the journey”为切入点, 联系自身旅行的经历, 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对“旅行和读书”关系内涵的理解。内容仿佛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演讲起来真是生动:曾读过一本书《消失的地平线》, 深深感动, 于是决定自己亲身而行……伴随着他的演讲, 引发了听众的感同身受, 激起了观众响亮的掌声和笑声。
(二) 结构
一篇好的演讲稿需要有清晰的结构, 才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更容易让听众跟随演讲主题。结构一般而言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正文及结尾。
一般而言, 开头要以某种特别的方式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揭示主题, 并告知听众演讲的主要观点。讲故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 提问设问, 令听众震撼或惊奇, 引用名言或开门见山都行之有效。
正文部分是演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传递信息。一般而言, 正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主要观点。2.组织观点。可以是时间顺序型, 可以是空间位置型, 也可以是问题解决型等。3.组织材料支持观点。一定要采用相同的句式来陈述每个主题句。使用过渡词或过渡句, 这样可以使观众了解到演讲者正从一个观点向另一个观点过渡, 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也可以用一些常用的标志词。如: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moreover, in addition, meanwhile, however, as a result, therefore, etc.
(三) 结尾
好的开头也需要一个好的结尾, 避免“龙头蛇尾”。匆匆收尾, 给听众一种未满足的感觉, 未尝不是一种遗憾。一般而言有以下三种方式结尾:1.呼应开头。2.引用别人的话。3.号召听众行动起来。
三、即兴演讲和回答问题
即兴演讲, 顾名思义, 就是临时的、毫无准备的演讲。即兴演讲对于使用母语演讲的人来说都非常困难, 更何况是使用非母语演讲的选手。即兴演讲的题目包罗万象, 从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人生到国际问题。要求演讲者平时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关注周围发生的焦点问题和时事问题, 积累各个领域的素材, 以便有“谈资”。要求演讲者有思辩能力, 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回答问题最主要是弄清楚问题是什么。
第一, 背诵赛场上的“套话”, 由于本次“昆士兰杯”演讲比赛只有回答问题环节, 所以给学生准备了套话:“Thank you very much.I understood fully, your question is...”重复或者是用自己的话概括评委的问题, 以确认评委真正想知道的是什么。这一步也是在没有听懂评委的问题的基础上的“不得不”之举。切记不能答非所问。
第二, 反复观摩演讲比赛的录像, 琢磨选手台上的表现, 对问题进行归类, 就每个主题认真准备一篇演讲稿, 同时背诵相关名言名句。
第三, 指导老师进行“魔鬼式”训练。就各个主题提问, 让选手思考后给出有新意的答案。准备时间不会超过三分钟。训练后, 指导老师指导选手找出问题或主题比较有新颖的答案和角度。
四、辩论
辩论是一项非常有意思但却极具挑战性的活动。主要是培养选手迅速分析问题并立即作出反应的能力。辩论同样要检验选手是否具有好的倾听技巧, 是否具有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是否能够有效合理地组织自己的观点, 头脑是否开阔, 是否愿意接受新的观点, 改进和修正自己的观点。
因此训练时, 第一, 收集相关主题材料, 找出正反方观点和论据。注意结构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第二, “打辩”过程, 和指导老师或者选手之间相互打辩。只有实践才能出“新观点”和“新想法”。同时“打辩”中, 避免出现逻辑错误。
五、结语
演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少高校已开设了演讲课程。演讲比赛主要是赛“说”的好坏, 而听得是否准确、写得是否漂亮、读得是否广博又是“说”的基础。通过写演讲稿、演讲训练、阅读素材, 无疑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培养他们英语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让他们就某一主题有话可说, 说之成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影响较大的英语演讲比赛, 并从“昆士兰杯”演讲比赛的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回答问题和辩论环节以及台上技巧的角度, 探讨了英语演讲比赛的培训和技巧;并认为把演讲纳入大学课程, 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
关键词:英语演讲比赛,定题演讲,即兴演讲,辩论
参考文献
[1]Carnegie.D.有效演讲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陈翰武.演讲与口才[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3]高一虹.外语学习木桶的短板[J].国外外语教学, 1999, [3].
水泥的化学分析技巧及要领 篇3
检测机构对水泥化学分析的强制性检测项目, 主要有烧失量、不溶物、三氧化硫、氧化镁等, 下面就来谈一谈本人在检测这几个项目时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以便大家减少检测误差并且对这几个项目的检测能力有所提高。
1 烧失量 (LOI)
烧失量的测定就是把试样在950℃左右的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量, (即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 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 , 计算灼烧掉物质的质量百分数。
烧失量操作步骤比较简单, 存在的人为误差比其它项目要少得多。只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把误差降到最小:
⑴每次测定前都要把测定用瓷坩埚洗净后, 预先在950℃下灼烧至恒量。
⑵加热应使用电阻丝高温炉而不应使用硅碳棒电炉, 并应将坩埚放在高温炉的恒温区, 保证温度波动不大。高温炉的炉门处温度最低, 而炉壁附近处温度最高, 注意不要放在这些位置上。
⑶应定期计量高温炉上的温度控制器, 以确保温度的准确性, 防止温度偏低, 样品灼烧不完全而造成测试结果偏低或者温度偏高, 灼烧过度样品分解, 造成测试结果偏高。
⑷灼烧时高温炉温度应从低温 (低于400℃) 升起, 以防止水泥中挥发性物质 (如碱、氯化物、硫化物等等) 因急剧受热, 猛烈排出而使水泥样飞溅, 造成结果偏低。同时一定要确保灼烧温度控制在950~1000℃之间。
⑸灼烧完毕坩埚盖打开后应及时将样品放在干燥器中密封保存, 防止样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使测试结果偏高。
⑹瓷坩埚的标识不能象我们标识玻璃器皿, 用蜡笔, 因为蜡在高温下会熔化, 所以我们要用能耐高温950~1000℃的物质。可用小刀在坩埚上划出数字再用三氯化铁来着色, 其颜色经950~1000℃灼烧后能永久保留。
2 不溶物 (IR)
不溶物的测定是先以盐酸溶液处理, 滤出的不溶残渣再以氢氧化钠处理, 经盐酸中和、过滤后, 残渣在高温950℃下灼烧至恒量, 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算出不溶物的质量百分数。不溶物不是化学成分, 它的测定结果与试验条件密切相关, 所以在测定过程应注意:
⑴用盐酸溶解水泥样品时, 须先加入25mL水, 并立即搅拌使试样完全分散, 再在搅拌下加入盐酸, 以免二氧化硅呈胶体析出使测定结果偏高。
⑵加热时间须严格控制为5分钟。
⑶加热方式非常重要。应该在沸水蒸气浴 (就是放在恒温水浴锅) 中加热, 而不能直接在电热板或电炉上加热, 因为这样会由于加热温度过高而使残渣分解导致结果严重偏低。加热时, 把烧杯伸入蒸汽浴的内部, 也即杯底部和侧部全部被水蒸汽所包围, 烧杯不能浸入水中 (水浴锅中水不要加得太多) , 以保证加热温度稳定在100℃。也不能将烧杯放在水浴锅的出气孔上, 因为这样会使得烧杯受热面积太小, 加热温度不足而使水泥分解不完全, 导致结果严重偏低。
3 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的测定是在酸性溶液中, 用氯化钡溶液沉淀硫酸盐, 经过滤灼烧后, 以硫酸钡形式称量, 再换算得三氧化硫的百分数。在测定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样品应置于干燥烧杯中, 加入适量水后要快速搅拌, 使样品完全分散, 防止样品结块。
⑵加入的盐酸体积要准确以便控制好溶液酸度 (溶液酸度应控制在0.3~0.4moL/L之间) , 这样可使硫酸钡沉淀完全, 消除共沉淀干扰, 如Fe+等离子的干扰。 (共沉淀就是当一种难溶物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时, 溶液中的某些可溶性杂质会被沉淀带下来而混杂于沉淀中的现象) 。
⑶加入氯化钡溶液时速度不能太快, 应该用滴管滴加, 而不能一次性倒入。因为加入氯化钡速度太快会形成小颗粒硫酸钡沉淀, 而这些小颗粒沉淀易透过滤纸使沉淀损失, 造成结果偏低。
⑷加入氯化钡溶液后, 应煮沸3~5分钟, 在温热处静止4小时以上或过夜, 这样能使沉淀完全, 这也即是沉淀的陈化, 这样不仅能得到较大颗粒的沉淀, 还能使沉淀变得更纯净 (这是因为大晶体的比表面积小, 吸附杂质量少, 同时, 由于小晶体溶解, 原来吸附、吸留或包藏的杂质, 将重新进入溶液中, 因而提高了沉淀的纯度。
⑸过滤硫酸钡沉淀时, 应仔细清洗烧杯, 将硫酸钡沉淀全部转移到滤纸上, 如果转移不完全则会使结果偏低。
⑹过滤硫酸钡沉淀一定要用最紧密的慢速滤纸 (不能为赶时间而用疏松的快速滤纸或是较紧密的中速滤纸) , 这是因为BaSO4为较细粒的沉淀, 用最紧密的慢速滤纸可防沉淀穿过滤纸, 防止沉淀损失。
⑺过滤用的漏斗应为长颈的, 锥形顶角应为60°, 滤纸应紧贴漏斗, 不能有气泡。如果有气泡, 可以用手指轻压滤纸, 把气泡赶掉。这样, 在过滤时, 才能使漏斗颈中充满滤液, 利用液柱下坠曳引漏斗内滤液来加速过滤。若漏斗颈不能保留水柱, 可以用手指堵住漏斗下口, 掀起滤纸, 向滤纸和漏斗间加水, 直到漏斗颈及锥体的大部分全被水充满, 并且把气泡完全排出, 然后把滤纸边按紧, 再放开下面堵住出口的手, 此时水柱即可形成。盛接滤液的烧杯, 其内壁应与漏斗颈末端接触, 以防滤液溅失。过滤时应采用倾斜法过滤 (即将沉淀上澄清液沿玻棒小心倾入漏斗, 尽可能使沉淀留在杯内) , 这样可使滤纸不致迅速被沉淀堵塞。
⑻洗涤沉淀时, 应用温水而不能用热水, 这是因为硫酸钡的溶解度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洗涤开始时, 一般仍采用倾斜法, 即加适量温水于盛有沉淀的烧杯中, 充分搅和, 放置澄清, 将澄清液用倾斜法过滤;如此洗涤几次, 每次应尽可能将澄清液滗出;洗涤若干次后, 才将沉淀转移至滤纸上。洗涤必须连续进行, 一次完成, 不能将沉淀干涸放置太久, 否则不易洗净。另外还要注意用适当少的温水, 分多次洗涤, 每次加入温水前, 使前次洗液尽量流尽, 以免增加沉淀的溶解损失。
⑼滤纸沉淀要灰化完全, 防止硫酸钡还原成碳化钡, 造成结果偏低。灼烧温度要严格控制在800~850℃。灼烧可以去掉沉淀中的水分和易挥发物。若温度高于850℃时, 硫酸钡发生分解反应, 会造成结果偏低。若温度低于800℃则灼烧不完全, 造成结果偏高。
4 氧化镁
氧化镁的测定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 (以络合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把水泥样制备成样液后, 先测出氧化钙所耗EDTA的体积 (即在酸性样液中加入适量氟化钾, 以抑制硅酸的干扰, 然后在pH13以上强碱性溶液中, 以三乙醇胺为掩蔽剂, 以抑制铁、铝等离子的干扰, 用CMP指示剂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 得出氧化钙所耗EDTA的体积) ;再测出钙镁总量所耗EDTA的体积 (即在pH10的溶液中, 以三乙醇胺、酒石酸钾钠为掩蔽剂, 用KB混合指示剂, 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 得出钙镁总量所耗EDTA的体积) , 差减法来求出氧化镁的含量。由于氧化镁的测定操作步骤较为繁琐, 存在的人为误差较多。所以测定过程中除严格按标准操作外还应注意:
⑴水泥样熔融时高温炉温度应从低温 (低于400℃) 升起, 以防止水泥样因急剧受热, 飞溅而造成结果不准确。
⑵NaOH-银坩埚熔样制备的试样溶液, 加入氟化钾溶液的量要适当。加入量过多时, 容易形成氟化钙沉淀;加入量不足时, 不能完全消除硅酸干扰而生成硅酸钙沉淀, 这两种情况均会使氧化钙所耗EDTA量减少而造成结果偏高。
⑶测定氧化钙及钙镁总量时, 都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校正。如果测定钙的结果不扣除空白值, 则会造成最终氧化镁结果偏低;如果测定钙镁总量不扣除空白值, 则会造成最终结果偏高。
⑷指示剂最好是买成品, 而且要购买正规厂家, 质量好的产品;尽量不要自己配。因为质量较差的成品指示剂, 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敏锐, 导致测定结果偏差较大;同样自己配的指示剂, 滴定终点时变色也不明显, 这样会造成结果不准确 (最初本人开始检测这个项目时, 用的指示剂就是自己配的, 但变色总是不明显, 后来经人介绍买成品指示剂, 则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如果非要自己配, 则在配制KB指示剂 (即酸性铬蓝K-萘酚绿B指示剂) 时, 两者配比要合适, 一定要严格按标准中规定的量来配制, 否则若萘酚绿B的比例偏大绿色背景加深, 则会使终点提前到达, 造成结果偏低;反之, 酸性铬蓝K的比例偏大蓝色背景加深, 则终点拖后且不明显, 造成结果偏高。
⑸标定EDTA标准溶液时应采用基准碳酸钙试剂。因为EDTA标准溶液标定的准确性, 直接影响氧化钙的测定结果。而且碳酸钙标准溶液的配制要严格按标准进行, 碳酸钙一定要烘至恒量, 其溶解后溶液加热煮沸后一定要冷却至室温, 才能移入容量瓶, 否则会造成碳酸钙含量偏高, 导致氧化镁结果有误差。
⑹滴定钙时, 氢氧化钠溶液的量一定要加足, 使溶液的pH值在pH13以上 (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5~8mL) 。这是因为pH>12时, 镁离子生成Mg (OH) 2沉淀, 不会对滴定钙造成干扰。
⑺滴定钙镁总量, 近终点时的滴定速度一定要慢。应该是一滴, 充分搅拌后再一滴, 不能一滴一滴很快, 更不能连成线的加EDTA。颜色变化为红→紫红→蓝紫→纯蓝。
⑻加入指示剂的量应适中, 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否则终点不明显或拖后。
【演讲比赛的要领及小技巧】推荐阅读:
演讲比赛主持的技巧08-16
关于演讲比赛的故事随笔:比赛07-05
演讲比赛的活动总结05-14
比赛演讲:日语演讲比赛演讲稿06-29
爱护地球的演讲比赛稿08-09
安全知识的演讲比赛稿08-12
书香校园的演讲比赛稿09-04
我的大学演讲比赛简报10-28
经典演讲比赛的主持词11-14
读书话题的演讲比赛稿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