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小学英语阅读(精选9篇)
广州小学英语阅读 篇1
广州中学生阅读习惯:青少年读写能力令人忧
http://.cn 2006年11月20日09:14 金羊网-新快报
中学生休闲主选“看电视”
■新快报记者尹来通讯员张炳富涂敏霞
昨日,广州市团校青少年研究所公布了“广州市中学生阅读习惯”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中学生所喜爱的书籍和杂志主要是一些不需要花费很多脑力的娱乐和休闲类书籍,37.7%的学生每年阅读课外书的数量不超过五本,不由得让人对青少年的读写能力产生担 忧。
7.7%学生1年读1本课外书
在调查中发现,近八成中学生自认为有阅读习惯,但认为自己有阅读习惯的学生中,有30.2%的人每年阅读书籍数量不超过五本,可见中学生对于阅读习惯的定义与传统定义颇有差异。
7.7%的被调查学生可以说根本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他们每年读课外书不超过一本。15.7%的人每周阅读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每周阅读时间在1-5小时之间的学生数量最多,共占被调查学生的60%。
被调查的学生不阅读课外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其中回答“没有兴趣”和“没有时间”的人最多。
中学生爱看电视听音乐
在中学生最喜欢的书籍中排名占前几位的是科幻小说(40.1%)、漫画(32.7%)、世界名著(29.2%)、青春小说(25.2%)、言情小说(24.9%)、人物传记(24.9%)、杂志(24.7%)。不难看出,小说类是中学生最钟爱的书籍,科幻小说、青春小说、言情小说加起来的比例超过了90%,而且世界名著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也是小说类。
此外,调查表明,中学生七项主要的休闲活动所占时间的总体排名依次是:看电视、听音乐、上网、课外阅读、体育活动、与朋友聊天或逛街、玩电子(网络)游戏。可以看到,通过书籍报纸等传统阅读的休闲和信息获取的功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其他方式所取代。青少年读写能力令人忧
不难看出,青少年阅读对象的主体是一些不需要花费很多脑力的娱乐和休闲类书籍。据调查,一半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在看电视上所花费的时间最多。16.8%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在报刊杂志上花费的时间最多,27.5%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在网上花费的时间最多。
有专家担心,青少年会越来越少动脑。他们的分析能力与他们享有的大量资料不成比例。因此,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
(侯颖/编制)
广州小学英语阅读 篇2
一、阅读微技能是英语课堂,特别是初中牛津英语(广州版)阅读课型课堂的急需品。
广州中考英语已经提出了重大改革,然而却在保留四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篇阅读填空,这表明对英语篇章的理解在初中英语学习与应用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凸显了阅读课型中学生需要汲取阅读微技能的急迫性。此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毕业应达到的五级目标对阅读技能(reading skills)的描述共有七条: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进行学习;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而这七条阅读技能涉及的微技能(reading sun-skills)有:略读(skimming);找读(scanning);预测下文(predicting);猜测词义(guessing);等等。显而易见,英语阅读已然是英语教学的重点,更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英语课堂,特别是阅读课型的课堂中,阅读微技能便是学生急需品,只有当学生更好地汲取并掌握好阅读微技能,才能提升其对篇章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在初中牛津英语(广州版)阅读课型教学前,教师要先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单元教学目标来确定阅读目标,且最好将提高阅读技能目标和另一个或多个目标相结合。
阅读目标有很多种,包括寻找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提高阅读技能(read for skill)、获得语言知识(read for language)、增加生活乐趣(read for enjoyment)等。如果只是单一的将所有阅读课型的阅读目标定位为提高阅读技能(read for skill),那么这节课必然是单调且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因此,在每节阅读课型教学前,教师应先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单元教学的目标来确定阅读目标,且最好是在提高阅读技能目标的前提下,再与另外一个或多个目标相结合,如在牛津英语(广州版)八年级下册Unit2 More practice Eye contact教学前,不妨将阅读目标定为提高阅读技能和增加生活乐趣两个目标,以便于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课堂知识吸收率,这样更有助于有效地进行阅读微技能的渗透。
三、教师要将阅读微技能渗透具体化到初中牛津英语(广州版)课本的每一篇阅读课型文章教学中,最好能在一个学年中形成一次阅读微技能渗透的循环。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明确地知道初中牛津英语(广州版)是以模块——单元(Module-Unit)为框架,以话题为主线的。而每个话题都涵盖一篇主阅读(Reading)和两篇巩固阅读(More practice和Culture corner),每一次的阅读无论从文体还是从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除了要设定的两个或以上的阅读目标,教师还要将阅读微技能具体化到课本的每一篇阅读课型文章教学中,最好能在一个学年中刚好形成一次阅读微技能渗透的循环。那么,在学年开始前,教师需要对这一个学年将要学习的阅读课型文章进行分类与归纳,根据文章特点和话题内容来安排将要渗透的阅读微技能,力求使得阅读微技能的渗透形成一个循环,以便于使学生得到较为系统的阅读微技能渗透与训练,进而使初三学年的阅读训练得到更多的阅读技能的支撑。
四、进行阅读微技能渗透时,教师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与方式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能。
由于每一节阅读课型的目标、内容以及需要渗透的阅读微技能不同,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去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与方式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能。如渗透“猜测词义(guessing)”微技能时,除了中考常见的“直接给出中文意思选项,选择最佳选项”外,可增加单词与词义配对的单人回答或多人游戏的教学活动与方式;又如在渗透“了解重点细节(major details)”微技能时,除了中考常见的题型外,可增加填写表格、判断正误等单人回答或多人讨论的教学活动与方式等等。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阅读微技能得到重复而又多样化的训练与指导。
五、为有效地帮助巩固学生所学到的阅读微技能,教师应整合相对应的课外辅助阅读材料,以便于进行课堂和课后巩固训练。
为了突出课堂的整体教学,体现输入(Input)——吸收(Intake)——输出(Output)的学习规律,在阅读课型中进行阅读微技能渗透时,教师应整合相对应的课外辅助阅读材料,针对当堂吸收的微技能进行训练与指导,从而达到输出(Output)的巩固与检查功能。就广州的目前情况来看,Book B和《英语学习评价》是主要的教辅资料,教师应最先从这些教辅资料的阅读材料入手,进行分类与整合,以便于进行相对应的课堂和课后巩固训练。
分类与整合时,可直接运用已有的篇章与练习,如选定篇名题型是属于微技能中“主旨大意”中的常见题型,恰好牛津英语(广州版)八年级下册Unit3的Reading可就文章的题目Fishing with birds进行“理解主旨大意(main idea)”微技能渗透,那么,《阳光学习评价(英语)》第56页第45题便是其中一题可用于课堂或课后的巩固练习。也可将某些篇章加以修改并整理为与当堂阅读微技能渗透相关的练习,如在进行上面提及的渗透内容时,也可将Book B第42页的阅读文章的题目On fire for kung fu挖空让学生根据文章主旨选择最佳标题。
初中牛津英语(广州版)阅读课型是广州市初中学生获取阅读微技能的主要来源,也是使学生阅读技能得到提高的主要途径,正如加拿大学者F.Smith指出:“阅读的技巧实际上在于尽量少用眼睛。当我们成为熟练的读者时,我们就学会了较多地依靠我们已经具有的知识、依靠我们的头脑而较少地依赖我们眼前智商的印刷符号。”只有当一线教师有意识、有技巧地去在初中牛津英语(广州版)阅读课型教学中渗透英语阅读微技能,有效地将阅读微技能与现有的课外阅读训练相结合,学生才有可能循序渐进地积累阅读知识,才能在各种含有阅读的考试中或各种生活英语阅读中获得自己的所要所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
广州小学英语阅读 篇3
【关键词】阅读微技能 阅读课型 渗透
近年来,随着《英语课程标准》不断完善,广州市英语中考及英语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阅读技能及篇章理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既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实际英语阅读课型教学中,教师需从着重讲解知识点过渡到着重渗透阅读微技能(reading sub-skills)。为此,笔者想就阅读微技能在初中牛津英语(广州版)阅读课型教学中的渗透,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阅读微技能是英语课堂,特别是初中牛津英语(广州版)阅读课型课堂的急需品。
广州中考英语已经提出了重大改革,然而却在保留四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篇阅读填空,这表明对英语篇章的理解在初中英语学习与应用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凸显了阅读课型中学生需要汲取阅读微技能的急迫性。此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毕业应达到的五级目标对阅读技能(reading skills)的描述共有七条: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进行学习;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而这七条阅读技能涉及的微技能(reading sun-skills)有:略读(skimming);找读(scanning);预测下文(predicting);猜测词义(guessing);等等。显而易见,英语阅读已然是英语教学的重点,更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英语课堂,特别是阅读课型的课堂中,阅读微技能便是学生急需品,只有当学生更好地汲取并掌握好阅读微技能,才能提升其对篇章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在初中牛津英语(广州版)阅读课型教学前,教师要先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单元教学目标来确定阅读目标,且最好将提高阅读技能目标和另一个或多个目标相结合。
阅读目标有很多种,包括寻找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提高阅读技能(read for skill)、获得语言知识(read for language)、增加生活乐趣(read for enjoyment)等。如果只是单一的将所有阅读课型的阅读目标定位为提高阅读技能(read for skill),那么这节课必然是单调且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因此,在每节阅读课型教学前,教师应先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单元教学的目标来确定阅读目标,且最好是在提高阅读技能目标的前提下,再与另外一个或多个目标相结合,如在牛津英语(广州版)八年级下册Unit2 More practice Eye contact教学前,不妨将阅读目标定为提高阅读技能和增加生活乐趣两个目标,以便于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课堂知识吸收率,这样更有助于有效地进行阅读微技能的渗透。
三、教师要将阅读微技能渗透具体化到初中牛津英语(广州版)课本的每一篇阅读课型文章教学中,最好能在一个学年中形成一次阅读微技能渗透的循环。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明确地知道初中牛津英语(广州版)是以模块——单元(Module-Unit)为框架,以话题为主线的。而每个话题都涵盖一篇主阅读(Reading)和两篇巩固阅读(More practice 和 Culture corner),每一次的阅读无论从文体还是从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除了要设定的两个或以上的阅读目标,教师还要将阅读微技能具体化到课本的每一篇阅读课型文章教学中,最好能在一个学年中刚好形成一次阅读微技能渗透的循环。那么,在学年开始前,教师需要对这一个学年将要学习的阅读课型文章进行分类与归纳,根据文章特点和话题内容来安排将要渗透的阅读微技能,力求使得阅读微技能的渗透形成一个循环,以便于使学生得到较为系统的阅读微技能渗透与训练,进而使初三学年的阅读训练得到更多的阅读技能的支撑。
四、进行阅读微技能渗透时,教师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与方式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能。
由于每一节阅读课型的目标、内容以及需要渗透的阅读微技能不同,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去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与方式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能。如渗透“猜测词义(guessing)”微技能时,除了中考常见的“直接给出中文意思选项,选择最佳选项”外,可增加单词与词义配对的单人回答或多人游戏的教学活动与方式;又如在渗透“了解重点细节(major details)”微技能时,除了中考常见的题型外,可增加填写表格、判断正误等单人回答或多人讨论的教学活动与方式等等。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阅读微技能得到重复而又多样化的训练与指导。
五、为有效地帮助巩固学生所学到的阅读微技能,教师应整合相对应的课外辅助阅读材料,以便于进行课堂和课后巩固训练。
为了突出课堂的整体教学,体现输入(Input)——吸收(Intake)——输出(Output)的学习规律,在阅读课型中进行阅读微技能渗透时,教师应整合相对应的课外辅助阅读材料,针对当堂吸收的微技能进行训练与指导,从而达到输出(Output)的巩固与检查功能。就广州的目前情况来看,Book B和《英语学习评价》是主要的教辅资料,教师应最先从这些教辅资料的阅读材料入手,进行分类与整合,以便于进行相对应的课堂和课后巩固训练。
分类与整合时,可直接运用已有的篇章与练习,如选定篇名题型是属于微技能中“主旨大意”中的常见题型,恰好牛津英语(广州版)八年级下册Unit3的Reading可就文章的题目Fishing with birds进行“理解主旨大意(main idea)”微技能渗透,那么,《阳光学习评价(英语)》第56页第45题便是其中一题可用于课堂或课后的巩固练习。也可将某些篇章加以修改并整理为与当堂阅读微技能渗透相关的练习,如在进行上面提及的渗透内容时,也可将Book B第42页的阅读文章的题目On fire for kung fu挖空让学生根据文章主旨选择最佳标题。
初中牛津英语(广州版)阅读课型是广州市初中学生获取阅读微技能的主要来源,也是使学生阅读技能得到提高的主要途径,正如加拿大学者F . Smith指出:“阅读的技巧实际上在于尽量少用眼睛。当我们成为熟练的读者时,我们就学会了较多地依靠我们已经具有的知识、依靠我们的头脑而较少地依赖我们眼前智商的印刷符号。”只有当一线教师有意识、有技巧地去在初中牛津英语(广州版)阅读课型教学中渗透英语阅读微技能,有效地将阅读微技能与现有的课外阅读训练相结合,学生才有可能循序渐进地积累阅读知识,才能在各种含有阅读的考试中或各种生活英语阅读中获得自己的所要所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
广州中考英语作文 篇4
The spring Festival
Dear Jhon :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It is on January 1st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中国的农历). Its Chinas New Years Day. So usually a month before the festival people begin to buy food clothes and decorations(装饰) for houses.
About a week before the festival housewives are busy preparing the new year dinner. And they will do a lot of washing and cleaning in the houses. People who are far away on business are hurrying to return home for the new years family reunion(团聚).
On New Year Eve each family will gather tighter eating talking and watching TV for almost the whole night. And there will be some interesting programmes on TV. The children are the happiest of all because they can get presents from parents or grandparents.
On Lunar New Years Day after getting up people will eat dumplings. When they meet their neighbours or friends theyll say: Happy New Year!
广州2013年小学招生 篇5
一年一度的小学新生招生工作即将开始啦!
为使您的孩子顺利申请到相应的学位,请您在百忙中仔细阅读以下内容。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请您先记住下列几个重要时间:
1.学校门口发布招生简章:4月30日(星期二)
2.适龄儿童到对口小学报名:5月11日、12日、13日(星期
六、日、一)3.学校发放新生注册通知书:6月9日(星期日)4.新生到小学注册:6日、17日(星期日、一)
一、入学儿童在年龄上有什么要求?
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今年招生对象为2007年8月31日及之前出生的适龄儿童,未满6周岁的儿童不属于今年招生范围。
二、报名时需要提供哪些证件材料?
全区小学一年级招生报名时间是2013年5月11日至13日三天,请家长带齐户口本、有效居住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宅基地证、集资房证明、拆迁协议、市房管局认可的租房合同及唯一居住地证明)等证件和一个贴足邮资的回邮信封与小孩一起前往对口小学报名。无房产证明必须提供由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出具的《房地产登记簿查册表》。
三、招生报名地段是否就是录取地段? 报名地段不一定就是录取地段。由于部分适龄儿童资料没有及时在居委会登记,或部分新交付使用的楼盘未对业主资料进行登记,影响了地段内适龄儿童人数摸查的准确性。学校先按区教育局划定的招生报名地段接受新生报名,在新生报名后,再由区教育局根据小学招生计划和适龄儿童人数统筹确定录取范围。
四、什么是就近入学?
“就近入学”是指相对就近入学。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义务教育实施步骤和规划统计指标问题的几点意见》规定,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原则上应在3公里以内。在这个范围内,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学校的分布及生源情况,统筹划分服务地段,合理分配学位。
五、什么是“以实际居住地为依据,人户必须一致”原则?
“实际居住地”是指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实际拥有产权并实际居住的地点,或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确无房产,但合法租赁并实际居住的唯一地点;“人户必须一致”是指适龄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同一户籍,适龄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实际居住地与户籍地址一致。如果因客观原因(如拆迁临时安置)造成户口地址与实际居住地地址不一致时,以实际居住地为主要依据统筹安排学位。
六、穗籍适龄儿童学位分配的具体办法有哪些?
在坚持“以实际居住地为依据,人户必须一致”原则的前提下,学位按“一户一学位”(双胞胎、多胞胎及符合计划生育二胎政策除外)进行分配,即一个住宅单元只能分配对口学校的一个学位,如果学位已被使用(即该住宅单元已有适龄儿童在对口学校在读1—5年级的),则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具体情况分以下几类:
1、一手房住户:在新生报名前(2013年5月11日前)购房并入户、入住的一手房业主子女,作为地段生入读所属地段对口小学;已购房但在5月11日至8月31日期间入户、入住的,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新购房但未办齐交楼入住手续的,不在新购房地址对口小学安排学位,应在原实际居住地申请学位。
2、集体户:适龄儿童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均属广州市天河区集体户,集体户口地址与实际居住地址不一致的,能提供实际居住地公安部门出示的不得迁入证明以及房产证或市房管局认可的(或符合有关规定的)房屋租赁合同,和居住情况的相关证明(提供实际居住地消费单据,如水电费、煤气费、固定电话费等),且该房为适龄儿童及父母在广州市的唯一居住地,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
3、租住户:手续完备并于2013年5月11日前租住我区,租期在三年或以上(从2013年1月1日算起)的租住户子女,且该住房为适龄儿童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广州市的唯一居住地(需提供父母双方无房产证明),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对没有按规定办理合法租赁手续、租期不足三年或在2013年5月11日后租住我区的,不予受理。
4、拆迁户:由拆迁办安置并实际居住在我区辖内的拆迁户子女(以拆迁协议提供的居住地为依据,可不与户口地址一致,但必须具备广州市户籍),或领取拆迁补贴自行解决住地的临迁户子女,能提供市房管局认可的2013年5月11日前签订的有效租赁合同,经核实确认现住址为适龄儿童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广州市的唯一居住地(需提供父母双方无房证明),由对口小学作地段生接收;若学位已被使用或对口小学学位紧张,则由区教育
育局统筹安排学位。
5、二手房住户:在2013年5月11日前已办齐交易手续(以领取房产证为准)并入户的二手房业主子女,如学位未被使用,到对口小学入学作地段生接收;如学位已被使用,则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在2013年5月11日后办齐交易手续的,一律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不作地段生接收。
6、随祖辈居住户:适龄儿童自出生就与父(母)一起和祖辈同户同住,且父母在广州市内没有独立房产或其他居住地的(没有单位分房、自购房、租房等,需提供单位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如学位未被使用,由对口小学作地段生接收;适龄儿童与父母在广州市的唯一居住地是祖辈家,但不同户或中途迁入户,或学位已被使用的,则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
7、不完全房产住户:适龄儿童与父母拥有不完全房产的居住地是其在广州市的唯一居住地,且在广州市内没有其他完全房产或居住地(没有单位分房、自购房、租房等),人户一致,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如不完全房产居住地之外另有完全房产居住地,应将户口迁至完全房产地址,由完全房产居住地对口小学作地段生接收。
以上情况适龄儿童入学,先到实际居住地对口小学办理报名手续。
七、什么是空挂户?
以下四种人户分离的情况属空挂户:
1、户籍与实际居住地不相一致的;
2、户籍空挂在已永久性拆除的街、巷、楼房,并已作安置的(如地铁、内环路、房地产开发等)永久性的拆迁户;
3、把户籍挂在诸如办公楼、商铺等不符合居住条件的地方的;
4、属集体户口和将户口挂在亲戚、朋友、同事家的。
凡属因主观原因造成人户分离或空挂户的适龄儿童,家长必须在报名前把户口迁移到小孩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房产所在地,使人户一致,并到实际居住地的对口学校办理报名手续。因客观原因造成人户分离的,需由应迁入地所属的派出所出具不得迁移户口的证明,再到实际居住地的对口学校办理报名手续。
八、非穗籍适龄儿童如何办理入学手续?
1、凡符合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条件(见附表),在本区有居住地和监护条件的非穗籍适龄儿童,按规定携带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到居住地对口小学办理学位申请手续,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
广州中考英语作文技巧 篇6
多关注焦点、热点、人文关怀类题材
李老师告诉记者,近几年的中考书面表达命题常见题型一是根据所给标题写作,即命题作文,如 My school/family/class/hometown 等;二是根据英语情景提示写作或者是根据表格提示写作,即话题作文;三是根据一幅图画或者带有一些图片说明的题目,即看图写作。
这三种都属材料作文,特点是给出特定的书面材料,并准确地记述、描写、转达某一活动的内容或动机,从而达到书面语言交际的目的。体裁有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英文书信、E-mail、感谢信)、日记、请假条、便条、讲稿、启事、电话留言条、贺卡、发言稿(值日报告)、介绍、通知、看图写话等。
李老师着重强调了一点,近年的中考英语作文基本上是材料作文。这些题材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并关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体现人文关怀。所设计的情景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写作题材源于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利于写出真情实感,也有利主动性、创造性地发挥。所以,学生在复习时要多关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人文关怀类题材。
打牢基础,养成勤练习的好习惯
李老师表示,要想在有限的篇幅和时间内,使书面表达行文流畅,语言丰富、得体,就要按题目的需要和自己实际英文水平,扬长避短,选用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词、句,注意时态、语态等多种句式的交替使用。
“最主要的是一定要平时打牢基础,练好基本功,养成练习的好习惯;多研究中考书面表达的要求,重视技巧训练;适时进行备考训练。”李老师提醒学生要掌握中考书面表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这些能力包括:在所学词汇、语法和句型的基础上写出句意完整、语法准确的句子;能根据所提供的材料、信息、图片、图表及英文词汇完成应用文、话题作文和看图作文;切中题意,文理通顺;上下文连贯,逻辑正确;要素完整,语言得当;格式正确;无拼写错误及大小写错误,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四步骤法轻松“拿下”书面表达
李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以及近几年编写指导学生中考英语的经验,就中考英语书面表达如何能够在考场有限时间内得高分,给出了四个步骤,初三学生不妨一试,并在寒假里按此法多多练习。
认真审题 包括文字说明、图表、短文提供的资料和信息,以及参考词汇、字数要求等,准确把握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理解主题大意,审清文体,确定格式,确定人称、主体时态。
列出要点 结合提示信息,把涉及的所有写作要点逐条列出,编写要点提纲,组织语言。如:
1.开篇句:I think that...我认为......;It is often said that......人们经常这么说......
2.连接句:Among all the given reasons, one should be mentioned.在所有理由中,有一个值得一提;The main reason why......is that......之所以......的主要原因是......
3.结束句:一般情况下,记叙文和说明文采用自然结尾法;夹叙夹议和发表观点类的文章则往往有结束语,首尾呼应。结尾的形式也因文章类别和开头的风格而灵活多变。如:Taking into account all these factors, we may safely reach the conclusion that……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另外,书信的结尾常有以下形式的祝福语:Best wishes; 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等。
完成写作
写作时语言要纯正地道,避免母语的影响;用多种表达方式,避免重复和呆板;使用熟悉的短语、句式,提高准确率。如:
1.并列关系的过渡词:and, as well as, not only... but also, neither...nor...... both...and……
2.转折关系的过渡词:but, yet, however……
3.时间关系的过渡词:first, second, third, and then, finally, after, before, after a few days, at last……
4.空间关系的过渡词:near (to), far (from), in the front of, beside, behind, beyond, above, below, to the right……
5.比较关系的过渡词:in the same way, just like, just as……
6.对照关系的过渡词:but, still, ye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in spite of……
7.递进关系的过渡词:also, and, then, too, in addition……
8.因果关系的过渡词:because, since, then, so, therebefore……
9.解释说明的过渡词:for example, in fact, in this case, for, actually......
10.强调的过渡词:in fact, in deed, necessarily, certainly, without any doubt, truly, most important……
11.目的的过渡词:for this reason, for this purpose……
12.列举的过渡词:for example, such as……
13.总结性的过渡词:in conclusion, finally……
仔细检查
广州小学英语阅读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由广州城区3所中学、3所小学组成城市学生样本, 由从化3所中学、3所小学组成乡村学生样本。检测样本按6~18岁男、女生分组, 总样本人数为5 141人。
1.2 方法
按照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中的视力检测要求, 对每个学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查。凡任何一眼视力<5.0即为视力不良, 鉴于调查方法的局限性, 现场检测中对视力不良的学生加用凹透镜时视力提高者, 将其定性为“疑似近视”[1]。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同时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每天用于体育锻炼时间和做家庭作业时间。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 视力不良检出率和平均视力以人为单位进行统计, 不同组别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 进行视力不良与每天平均用于体育锻炼时间和做家庭作业时间的病因关联分析。
2 结果
2.1 2010年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监测结果
2.1.1 基本情况
2010年广州市中小学生7~9岁、10~12岁、13~15岁、16~18岁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1.0%, 64.8%, 78.9%和83.8%, 平均视力分别为4.88, 4.68, 4.50, 4.42, “疑似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38.1%, 63.5%, 78.4%和83.6%。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92.705, P<0.05) 。7~15岁年龄段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增长幅度比较明显, 10~12岁增幅最大 (58.3%) , 16~18岁年龄段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相对较为平缓。见图1。
2.1.2 城乡比较
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 (70.9%) 高于乡村学生 (59.1%) (χ2=36.072, P<0.01) 。各组间的比较为城市女生>城市男生>乡村女生>乡村男生。从城乡学生视力不良的增幅来看, 乡男 (168.4%) >乡女 (113.6%) >城男 (88.1%) >城女 (83.4%) 。
2.1.3 性别比较
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 (69.0%) 高于男生 (61.0%) (χ2=78.853, P<0.01) 。各年龄组女生均高于男生, 其中以城市女生进展最为明显, 12岁组视力不良率已达84.0%, 远远超过其他学生的同期水平。见图1。
2.1.4 视力不良程度构成比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 轻、中度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下降, 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上升, 8~12岁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明显, 其中8岁城市女生与乡村女生较为明显。城市男、女之间 (χ2=0.065, P=0.798) 和乡村男女之间 (χ2=0, P=0.997)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城男>乡男 (χ2=10.514, P<0.01) , 城女>乡女 (χ2=10.175, P<0.01) 。
2.2 2000-2010年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变化趋势
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3次体质健康调研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前5 a增长了43.94个百分点, 后5 a增长了4.82个百分点;2005年、2010年与2000年相比, 6~12岁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幅明显, 10岁视力不良检出率已超过50%。学生平均视力持续下降, 2005年比2000年下降了0.19, 2010年比2005年下降了0.04。2000年18岁年龄组的平均视力仍在4.5以上, 2005年平均视力≤4.5的年龄提前至16岁, 2010年更提前至14岁。见表1。
2.3 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1 h, 1~2 h, 2~3 h, >3 h的分别占26.0%, 33.7%, 24.3%, 15.9%;每天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30 min, 30~60 min, >60 min的分别占27.7%, 53.3%, 19.0%。
以中、重度视力不良[2]为结局变量 (视力≤4.8=1, 视力>4.8=0) , 以每天平均用于体育锻炼时间 (≤1 h=1, >1 h=2) 和做家庭作业的时间 (≤1 h=1, >1 h=2) 为自变量, 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见表2。每天体育锻炼时间长是中、重度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 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长是中、重度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 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以及城、乡、男、女各组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2005年广州市与全国的水平[3,4], 城市与乡村、男生与女生以及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趋势与国内的报道一致[1,5,6,7], 提示学生视力不良的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当前广州市学生视力不良的流行趋势表现出以下特点: (1) 在低年级尤其是8~12岁年龄组中, 视力不良检出率逐年升高, 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 (2) 在青春期早中期 (9~14岁) , 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的同时, 中、重度视力不良的比例也不断增加, 提示学生视力不良向重度化发展的趋势; (3) 农村学生视力不良的增幅大于城市, 提示学生视力不良在农村地区发展迅速; (4) 学生的平均视力呈下降趋势; (5)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长时间家庭作业及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 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及缺乏体育锻炼是导致学生近视患病率上升的重要影响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将近视列为“视觉2020”行动中要求改善消除的5类眼病之一[8]。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近视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 特别是双生子研究及形觉剥夺性近视、离焦性近视的动物实验研究显示, 除遗传因素外, 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特别是学习负担过重, 长时间、近距离工作, 不正确读写姿势, 长时间接触计算机、手机, 缺乏体育锻炼及户外活动等均是导致近视高发的因素[6,7,8,9,10]。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如下建议: (1)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合理安排课时和家庭作业; (2) 重视儿童眼保健, 把防控措施提前到幼儿园, 因为近视的发生年龄越小, 导致成年期发展为高度近视的风险就越大[9]; (3) 加大学校落实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的力度, 开展阳光体育和大课间活动, 幼儿园和小学应积极创造条件, 让幼儿和小学生每天有不少于1 h的户外活动; (4) 加强学校基本卫生条件建设, 按照新的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改造中小学教室的照明条件; (5) 近年来在部分学校中推行电子课本, 这些多媒体设施对儿童视力损害作用的严重性尚缺乏科学的评估, 而且没有相应的卫生标准。因此, 建议学校审慎推行, 至少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应尽量避免采用计算机教学和电子课本。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变化趋势, 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的检测细则要求, 对整群抽取的5 141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结果 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为64.97%, 平均视力为4.65, 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2000年、2005年、2010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前5 a增长了43.94个百分点, 后5 a增长了4.82个百分点;平均视力≤4.5的年龄2000年为18岁以上, 2005年为16岁, 2010年为14岁。结论 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需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关键词:视力, 低,回归分析,学生
参考文献
[1]季成叶.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流行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2) :97-99.
[2]王智勇.学生视力监测统计评价指标之我见[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2) :100-102.
[3]林国桢, 陈清.1991-2005年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变化[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7, 8 (4) :434-43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6:6-8.
[5]季成叶.我国学生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流行的动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8) :667-680.
[6]张丽华.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流行现状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5) :410-411.
[7]赵明清, 徐凌中.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特点与用眼行为干预的主要技术[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 6 (21) :60-62.
[8]汪芳润, 尹忠贵.近视.近视眼.近视眼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59-87.
[9]胡诞宁, 褚仁远, 吕帆, 等.近视眼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67-108.
广州小学英语阅读 篇8
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一种“橘生淮南则以为橘,生于淮北则以为枳”的现象,表现为同一种现象,发生在那里认为很正常,发生在这里则认为有猫腻。比如“机场读书”,前不久一则新闻称日本学生在泰国候机时集体读书,引来众多点赞;而现在看到广州小学生“机场看书”,则引来了作秀说。
广州小学生“机场读书”是不是作秀,很难一语道清。但不得不思考的是,很多人似乎失去了相信真善美的能力。纷繁现实,不排除有作秀的人和事,但放大“作秀论”显然不是一种好习惯。更重要的是,有些现象,即便是作秀,其出现也有裨益。正如“机场读书”,即便作秀,如果秀成习惯,都是一件不能不赞的好事。
广州小学英语阅读 篇9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广州市小学英语教材中对话情景性强和故事情节强等特点,对对话教学策略进行探索,列举了几种对话教学常见而有效的模式,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设计趣味盎然的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维持了对英语学习的极大兴趣,学生们发挥了最大限度的潜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对话教学策略初探
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然而,对话教学占据了我们教材的主要部分,因而,作为教师,英语课对话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积极投入到每节课的设计与思考,根据每节课的类型设计切实可行的策略。几年来的小学英语教学当中,让我初探了几种对话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实践、见证,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乐学、善学,实现师生共赢。
一、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
我们广州小学英语这套教材它涉及到的话题有:介绍与打招呼、文具、玩具、数字、颜色、家庭、家居、衣物、食物、动物、行动、时间与日期、天气、交通工具、职业、身体、国籍、学校、植物等。学生时刻都能在教材中看到他们自己或身边熟悉的人物、事物的影子,因此,他们对教材会感到份外的亲切。此外,教材还具备人文性:教材除了把语言学习作为重点以外,还把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作为主要的课程目标,教材中有不少活动是用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审美能力、动作技能以及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智力品质。因而,教师应承着教材的社会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处理教材时,要精心考虑整堂课的架构设计,不要做到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也不能把知识只局限于课文,让孩子毫无能力方面的发展。
二、综述小学英语对话出现的几种常态形式
1、情景性强
“情景”这词给我的解释是情感与环境的交融。每一个对话都在一定情景下有它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景,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其实,这部分情景性强的对话,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学生会有格外亲近的感觉。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可以经过我们的稍稍点拨,模拟真实情景,让师生进行接近生活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知积,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
2、故事情节强
对于某些具有较强的故事情节的对话,我们可以是由教师或提示学生进行对对话的自编自讲成动听的故事,利用师生反复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重复再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语言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听故事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力;讲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编故事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演故事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合作精神。
3、典形的阅读材料
对于词汇量不多,可读性强的对话或课文,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以阅读课的教学形式进行,先让学生精读这种对话或文章,通过阅读帮助他们更细致地理解语言知识,了解语言的构造,掌握新的词汇,学习到写作的方式、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练笔,从而拓展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4、韵律、节奏性强
对于韵律、节奏性强的这类对话,我们可以大量用上chant、song等,英语知识以歌曲及小诗的形式呈现,使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愉悦、满足的情感,激发了学习欲望,特别是通过填词谱曲的办法巩固所学知识,效果尤佳。如,《Are you sleeping?》这首歌的歌谱很简单、易上口,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这曲子结合当节课所教句型,谱写成一些新的歌词。
三、小学英语对话(课文)教学策略初探
(一)创设情景,融于生活
情景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与生活常常出现的情景,来设置的一些教学模拟场景,使教师在情景中教、学生在情景中学,它实际是生活的复制。所以,这让本来平凡无奇的课堂,焕发了生命力,使学习的语言与生活接上了轨,学生有了积极主动的力量,使他们轻松地获取了知识。我们的这套教材它涉及到的话题有:介绍与打招呼、家庭、家居等等,这就可以说明,随处可见到情景性强的对话,如,B2 的有《We Like Your Farm》、《Clean the Classroom》,B3有购物对话及B5有问路对话等等,这些对话都很容易融于我们的生活,只要加以精心设计,教师就可以把课堂模仿到真实的情景中去,找到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支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如:U13 B2的对话,我们完全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情景:在刚开始上课时,我们可以提前把三张椅子放在电视机前(模仿成家中大厅的三张椅子),教师持图片复习关于房子及房间的单词(house,living room等等)。然后,教师把房子的图片贴在教坛的前面,并创设情景说:This is Miss xxx’s house.把大厅的图片贴在摆好的椅子背面并说:And this is my living room.(告诉学生这是老师家的大厅),然后,邀请两位学生出来,T:XXX,come to my house.接着陆续引出:Sit with me on the chair.--→(开课室的电视)Let’s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并看着电视机屏幕内的内容,学习相关的语言知识--→(老师拿出一个桔子和纸杯,往杯挤压出桔汁)对坐在电视机前的两个学生说)Here’s your juice.--→(生说)Thank you.--→(师说)You’re welcome.--→(然后,再向那两生递上纸巾)Here’s your tissue.--→Thank you.--→You’re welcome.当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情景,学生们会觉得有一种回到生活的感觉,身临其境,时而参与学习,时而观看着同学与老师的教学活动,比起老师的一言堂,效果好得多。
(二)以讲故事呈现教学内容
故事从小就陪伴着我们的孩子成长,孕育着他们的心灵健康成长,而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是忠于故事。利用故事,我们可以让孩子想象到美好的事物,如,蔚蓝的天空中,欢快的小鸟在歌唱,或仿佛看到那边一望无边的草原……故事给予了他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为学习提供了满腔的热情。所以,对于故事情节强的对话,我们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扩大他们的听说、感知及想象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真正做到智趣相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第五册Unit 4 是关于“… can…”与
“ …can’t…”的学习,老师结合了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配以身体语言进行讲故事:A boy feeds four animals.One is a kangaroo.The kangaroo says: “I’m a kangaroo.I can jump very high and very far.But I can’t swim.” The second one is a frog.The frog says: “Hi.I’m a frog.I can jump.I can swim very fast.” The third one is a turtle.The turtle says: “I’m a turtle.I can swim.But I can’t jump.” The fourth one is a bird.The bird says: “I can fly very high.But I can’t swim.I’m a bird.” The boy says: “How are you, today? I’m the boy.I can swim.And I can run.Everyone has his own gift.”以配动作讲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件事情,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记忆好知识。此外,根据讲故事的形式不同,我们还可以结合图片的形式进行讲故事。如,第五册 Unit 10Where Are You Going On Holiday?我们可以利用图片让师生一起来编故事内容(参考于吴燕香老师的公开课)。两种形式的故事式对话教学,都首先为学生打开了兴趣的大门,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为了听懂或编故事内容,他们会有目的地去听、冥思苦想,对语言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强大的力量,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
(三)以阅读课的形式,加大语言输入量
进入高年级,教材的对话(课文)内容比较长篇,且新单词又少,教师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把教学内容以阅读课的形式进行。精读学习内容,我们可以用上给句子排序、看图补全句子完整、回答问题、简单复述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提高阅读的兴趣、训练阅读的技巧、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并从中提取写作的方法,从而加大语言知识点的输入。
以U10 The Lion and the Mouse B8 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成这样的阅读课进行:
在While-reading 环节中,设计成:
(一)观看VCD(呈现整篇章内容)
(二)分三段让学生进行精读文章,以此提取写作的方法:
Pragraph1:(用排序法进行排序)
()Themouseranintothelion.()One day a mouse was looking for something to eat.()He looked at the mouse and said, “You’re too small for a meal.”()Thelioncaughtthemouse.Pragraph2:(以补全对话形式)
1.What did the mouse say?
“Please ____ me ____,Mr Lion,” said the mouse.“ One day Iwill ______you.”
2.How did the lion answer?
“How did a little thing like you ____the great_____of animals?”He said.”
OK,I will ____you ___.”
Pragraph3:(找不同的形式)
对比文章找不同: up to him.”Don’t worry, Mr Lion.I will help you,”said the mouse.Then he began to “Thank you ,”he said.“Thank you so much!”
在post-reading环节当中,我们可以这样拓展学生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优化,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乐学、善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上述教学中,教师围绕以阅读拓展学生写作的能力,阅读一篇文章,从而帮助学生更细致地理解语言知识,了解语言的构造,掌握新的词汇,提取写作的方法及通过这类文章的阅读,拓展学生在寓言故事这方面的写作能力。教学环节设计趣味盎然,保留了学生上课时愉悦的心情,学生们发挥了最大限度的潜能,他们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巧用song、chant切入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模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时既可以以这种形式切入,同时,又可以用上另一种形式切入,更多时,可以是几种形式并存,效果更佳。除了上述的对话教学模式之外,对于某类对话中的单词及难记的重点句子,教师就要花点脑汁,可以把它们篇成chant与song,让英语知识以歌曲及小诗的形式呈现,让他们乘着诗歌明快的节奏,朗朗上口,用英语歌曲,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愉悦情感。U10 B4是比较难处理的对话,重点句较长且较难理解,教师巧以用上song、chant进行教学,使整堂课教学内容充实、效率高。教师在Leading In 环节中,改编了这样的歌曲(据《Are you sleeping?》创编)---(参考于郭洁嫦老师公开课):
Hello,lady.Hello,gentleman.Welcome,weclome.Hello,fairy,hello fairy.Welcome,welcome.继而,在呈现知识阶段老师又设计了这样的chant:
Likes, likes,she likes telling stories.Doesn’t like, doesn’t like,she doesn’t like wearing
/the school uniform
/to tell the story.由于方法实用、有效,学生很快就把几个较难的单词、句子上口了,令本来一篇内容密度大的对话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很好地处理。又如,我们在教Unit 13 of Book2时,课文里新的知识点较为难导入,教学上,我除了用情景法教学外,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地学习到come in,sit with me,watch TV几个短语,我把它们设计成这样的chant与song:
Chant:
Come in, come in,Sit with me, sit with me
Watch TV, watch TV,You and me,you and me.(先有节奏地念小诗,然后再把小诗唱成英文歌。)
小诗与歌曲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的少年儿童,给他们带来美好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英语知识以小诗或歌曲的形式导入,使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愉悦、满足的情感,激发了学习欲望,丰收到了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教无定法,各施各法,在我们英语实际的对话教学当中,还有其它很好的教
学策略,只要我们引导有序、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就会巧妙地向孩子们抛给你的球,使师生得到良好的互动、奠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掌控课堂,成为教学的成功者。
参考文献:
《试谈如何用好广州市小学英语教材》凌顺诗
【广州小学英语阅读】推荐阅读:
广州英语阅读训练08-12
小学英语广州版短语08-08
广州民办中小学01-17
广州市小学英语教研网08-31
广州路小学财务管理制度01-30
广州市越秀区小学名录12-22
广州市海珠区重点小学01-04
广州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0-18
为广州亚运会喝彩的小学五年级作文05-23
寒假广东广州小学生冬令营哪家好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