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胡中心校2007工作工作总结

2024-07-01

防胡中心校2007工作工作总结(共11篇)

防胡中心校2007工作工作总结 篇1

防胡中心校2008—2009学教育教学

工作总结

根据教体局的工作安排,防胡中心校召开了全体人员会议,认真学习了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将本学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本学,是防胡教育稳健、和谐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教体局各股室的精心指导和全镇广大教师拼搏奋进、扎实工作,我们防胡中心校出色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使防胡基础教育工作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步入了均衡发展的快车道。

一、狠抓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其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德为首的原则,以德促教,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具体做法:一是各学校均建立了有效的政治学习制度。每周进行一次政治学习,学习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和信阳市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五个禁止”规定等内容,有效加强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教师中进一步组织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实现了各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以德促教,规范教学行为;广泛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爱心给学生,奉献在校园”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要求教师以言传身教影响人、教育人。在学生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各校充分利用黑板报、阅报栏、学习园地、德育活动室等德育阵地,利用班会、队会、集会、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等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充分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文明礼貌、理想信念、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等教育;各校先后举行了“背守则、学规范”教育活动,教唱了爱国主义歌曲和“六城联创”歌曲,开展了读爱国主义图书、“知荣辱、树

新风”演讲比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比赛、“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我为奥运添光彩”等为主题的活动。三是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让师生在实际活动中受到教育、熏陶。通过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全镇教师都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提高了政治思想素质,端正了工作态度,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责任心、事业心和纪律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校风校纪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力抓了安全稳定工作

对于安全稳定工作,我们视为重中之重,做到了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了一年来学校无一例安全稳定事故发生,确保了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其主要做法:一是层层签订了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二是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实行了月查月报制度,及时消除了不安全因素;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取消了各校小卖部,杜绝了食品安全隐患;四是先后及时化解教师间矛盾纠纷和村校争议等问题2起,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五是中心校组织各校统一购置了灭火器、做到了有备无患。

三、狠抓了“校园建设”工作

1、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一是为付庙小学、胡元小学、路沿小学争取上级拔款十多万元,对付庙小学大门、厕所、旗台进行了整修,硬化了主干路,更新了办公桌椅,使学校焕然一新。二是运用县危改资金翻新30间教室屋面,对厕所、院墙进行了整修。三是中心学校自筹资金整修了办公楼。四是各小学统一购置了教学中必需的仪器、体育器材200余件。五是中心校节约资金两万余元购置了办公桌椅,添置图书柜、档案柜16个。目前,我镇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学校的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了学校管理

在学校管理上,我们坚持“人本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用制度促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一是中心校先后制定完善了

《教学教研管理意见》、《学校量化评估细则》等制度,各校依据本校实际充实、完善了各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二是加强了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杜绝了乱收滥支现象和超支现象,认真落实了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及时发放了“两免一补”资金。三是实行学校财产登记制度,避免了学校财产无故受损或是丢失。四是加强了校园管理。各校校园管理与时俱进,美化了校园,浓厚了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了良好育人环境。

五、注重了教师培训工作

我们始终把教师培训工作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主渠道,常抓不懈。首先是中心校认真对新上岗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其次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不断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其三是认真组织校长参加局组织的各类培训,培训后组织校长认真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其四是认真组织教材跟踪培训。中心校全年组织各级各科教材培训10余次,大大提高了教师钻研教材、运用教材的能力。其五是经常派教师到县城及市听课学习,广泛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中心校全年先后组织教师外出学习200余人次,请教研室教研员来镇指导4次,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其六为提高各校业务管理水平,中心校专门组织了教导主任培训。

六、夯实了教学教研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教研促发展”,围绕质量抓教学,围绕教学抓教研。一是中心校每学期初均召开一次由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参加的大型业务会,对本期教学教研工作作以全面具体安排,让各校明确教学工作思路,有计划的组织教学工作。二是各校严格执行了上级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三是加大检查力度,促进常规教学扎实进行、规范落实。常规教学实行月查月报制度,中心校每月依据各校报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督导检查。中心校长、语数教研员经常深入学校检查常规教学、听课指导,每学期视导面均达100%。中心校

工作人员下校必查教学工作,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有力地推动教学工作扎实进行。四是狠抓校本教研。中心校先后组织校长、主任、教师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究、集体备课、“三课”活动、教学反思、问题研讨等校本教研10余次,各校也组织开展了相应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五是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各校广泛开展了小制作、绘画、书法、演讲比赛等素质教育活动。六是加大了调研测试力度。中心校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统考、抽考4次,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质量意识,大局意识,教学成绩较上年稳步提升。

过去的一年,我镇小学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正视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当前,我镇小学教育还存在如下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学校管理的品位和水平有等于进一步提高;二是教育质量发展不平衡;三是教研成果转化力度不够;四是个别教师思想落后,不思进取,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五是办学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六是教师数量相对不足,趋向老龄化,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本学年工作已经结束,一学年我们将以必胜的信心迎难而上,战胜困难,阔步前进;以更加昂扬的工作姿态,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以踏实的作风,求实的态度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防胡教育崭新局面,再创新的辉煌。

防胡中心校

2009年8月

防胡中心校2007工作工作总结 篇2

1 完成26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2007年共启动46项国家标准和3项化工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其中2007年完成报批26项国标, 其余20项国标和3项行标接转至08年完成。在07年已启动的49项标准中, 颜料国家标准15项, 涂料国家标准31项, 涂料行业标准3项。

07年完成报批的26项国家标准中, 有关涂料标准15项, 有关颜料标准11项。产品标准4项, 试验方法标准22项, 均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接转至08年完成的23项标准中, 国家标准20项, 化工行业标准3项。产品标准9项, 试验方法和基础标准14项, 均为推荐性标准。

1.1 颜料国家标准项目

07年已完成报批和接转至08年完成的15项颜料国家标准中, 产品标准2项, 分别为《铬酸铅颜料和钼铬酸铅颜料》和《氧化铁颜料》;有关颜料分散性及分散效果评定方法系列标准9项;其它包括颜料耐光性等试验方法标准4项。

GB/T 3184《铬酸铅颜料和钼铬酸铅颜料》: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3711:1990《铬酸铅颜料和钼铬酸铅颜料——规格和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中增加了“钼铬酸颜料”;由原来根据产品颜色不同分为5个品种改为分成两种类型, 标准型 (1型) 和稳定型 (2型) ;由原来采用选定的“标准样”改为采用“商定参照颜料”;增加了“可溶性铅含量”测定项目, 删除了“铬酸铅含量”测定项目;在原来主要以目测方法为主的项目上增加了仪器测定方法, 如色度法测定颜色, 光度计法测定相对着色力等。修订后的标准将更加科学合理, 与国际接轨。

GB/T 1863《氧化铁颜料》:整合修订国家标准GB/T 1863-1989《氧化铁红颜料》、化工行业标准HG/T 2249-1991《氧化铁黄颜料》和HG/T 2250-1991《氧化铁黑颜料》, 合并为氧化铁颜料标准。拟非等效采用最新版国际标准ISO 1248:2006《氧化铁颜料 规格和试验方法》, 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拓宽标准的适用范围;参照国际标准ISO 1248:2006中规定的分类方法, 不再按现行国家标准中规定来分等级 (如一等品和合格品) ;采用商定的参比样, 取消选定的国家标样;部分性能的试验方法改变, 如总铁量测定增加了电位滴定法, 总钙量测定增加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修订后的标准适用范围宽, 既考虑了国内产品实际状况, 又拉近了与国际标准的差距, 将更加先进与实用。

9项有关颜料和颜料分散性和分散效果评定系列标准均为新制定的国家标准, 等同采用相应国际标准, 分别介绍了5种分散方法和3种分散效果评定方法, 利用5种不同分散设备并规定了每种方法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供使用者根据不同产品及不同使用要求选用。该系列标准与国标接轨, 为颜料和涂料生产企业了解研究不同颜料分散难易及效果评价提供了便捷途径。该系列标准将在本次年会上审查。

其它4项颜料试验方法标准中GB/T 1710《同类着色颜料耐光性比较》由上海市涂料研究所负责起草, 该标准修改采用ISO 787-15, 与原标准相比, 增加了“用双方商定的参照颜料进行比较”, 对设备和光源规定了具体技术要求, 试板制备所用基料、分散体组成及分散方法等更加灵活, 修改完善了结果评定方法等。修订后标准的操作性更强, 便于广泛应用。

1.2 涂料国家标准项目

07年已完成报批和接转至08年完成的31项涂料国家标准中, 产品标准8项, 均为各类船舶涂料标准;基础和试验方法标准23项, 包括了基础标准、通用试验方法标准以及多种类专用涂料试验方法标准。

9项船舶涂料标准是2005年对国家标准清理评价时针对该套标准标龄长、技术内容滞后、水平偏低、适用性差等现状提出修订的, 由本标委会统一归口组织, 分别由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青岛海洋化工研究院和上海开林造漆厂并组织了业内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企业共同起草完成。07年完成报批4项, 分别为船壳漆、船用车间底漆、甲板漆3项产品标准和1项船舶漆耐盐水性试验方法标准。接转至08年完成的5项分别为船用油舱漆、防锈漆、压载舱漆、水线漆和货舱漆。该系列标准的完成再加上先前已经修订完成的7项船舶漆标准, 从根本上解决了船舶漆老龄化的问题, 分别规定了与目前船舶涂料实际水平及发展需求相适宜的技术指标, 重新修改完善了各项试验方法, 为我国船舶涂料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它正在制定中的22项涂料标准有对试验温湿度、标准试板等基础标准的修订, 更多的是对包括涂料液体性能、涂膜机械物理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制定检验及评价方法, 这些标准绝大部分等同采用相应最新国际标准, 最大限度地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07年完成报批11项, 还有11项接转到08年完成。

1.3 涂料行业标准项目

2007年开始启动并拟于08年完成制定的3项化工行业标准分别为对《富锌底漆》的修订, 《建筑用水性氟涂料》和《负离子功能涂料》的制定。

HG/T 3668《富锌底漆》的修订:近年来, 富锌底漆在防腐工程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于2000年制定的HG/T 3668-2000《富锌底漆》自颁布实施以来, 为规范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随着国内富锌底漆技术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提出的新的要求, 原标准的产品分类、标准中产品性能的项目设置、技术指标以及部分项目的检验方法都急需进行修订及完善, 尤其现行标准中锌含量指标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能满足防腐要求不同的各个应用领域。标准修订后力争使产品分类更切合实际、技术指标更好地反映产品优良的防腐性能、检验方法更加科学准确。

《建筑用水性氟涂料》的制定:建筑用水性氟涂料具有健康环保等特点, 同时具有溶剂型氟涂料的优异性能, 所以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产品越来越趋于成熟, 国内许多氟树脂供应商和氟涂料生产企业都在致力于建筑用水性氟涂料的开发、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市场的建筑用水性氟涂料品种主要有:水性丙烯酸改性聚偏二氟乙烯 (PVDF) 涂料、水性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树脂 (FEVE) 涂料和水性含氟丙烯酸涂料等。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水性氟涂料产品标准, 溶剂型氟涂料的产品标准中氟含量测试等试验方法和指标等并不适用于水性氟涂料, 市场中已出现了许多假冒水性氟涂料的产品, 为了规范此类产品, 使该产品得到健康发展, 有必要率先制定建筑用水性氟涂料的产品标准。

《负离子功能涂料》的制定:负离子涂料是利用在涂料生产过程中添加能产生负离子的功能材料, 这些材料在涂料成膜后, 与空气和水分接触后发生物理和化学作用, 从而持续不断地释放出有益人体健康和能净化空气的负离子。此类涂料不但具有能产生负离子等功能, 而且涂膜物理性能良好, 在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的同时还可起到改善室内环境作用。各国都在研究和生产负离子涂料, 日本、美国等国家走在世界前列, 目前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在国内开发、生产或销售此类功能性涂料。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应的产品标准, 对于该类涂料产生负离子的功能没有定性定量的依据, 一些并不具备负离子功能的涂料被冠以负离子名称, 造成市场混乱, 因此急需制定负离子涂料行业标准规范此类产品, 保护真正负离子涂料产品, 使该产品得到健康发展。

除上述49项标准项目外, 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漆前表面处理分会 (TC5/SC6) 归口制定的5项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国家标准已于2007年底完成报批。

2 申报33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并获批准

本标委会根据目前行业质量控制及检验技术的发展需要, 尤其是为满足涂料行业向低污染化方向发展的需要, 本着尽量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 在2007年分三批陆续向国标委申报了33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计划项目。另外, 涂漆前表面处理分会 (TC5/SC6) 申报了5项国家标准制定计划项目。

2.1 年初申报的10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1项为强制性安全标准GB18581-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修订, 其余9项均为试验方法标准。GB18581从2001年底发布实施距今已整5年, 该标准首次对溶剂型木器涂料所涉及的有害物质尽可能全面的进行限定, 尤其是对人体毒性极大的苯、聚氨酯涂料中的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及总漆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进行了限定, 大大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提高了全行业的安全环保意识, 为引导全行业向着低污染化方向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切时有效落实该标准的强制性质,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依据该标准对溶剂型木器涂料实施了强制性认证。该标准还于2004年获得了国标委评选的“优秀国家标准”荣誉称号。随着标准的贯彻实施, 产品的达标率逐年提高, 考虑到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对人体的极大危害, 该标准的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因此, 应许多生产企业的要求, 计划对该标准进行修订, 拟在原标准基础上提高某些项目的限量要求, 修改完善试验方法, 提高测试准确度, 全面提高标准的整体水平。申报的其余9项试验方法标准均为采用国际标准, 有3项测定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分别适用于不同VOC含量的涂料。1项为“多异氰酸酯树脂中单体二异氰酸酯的测定”方法, 是对现有国际GB/T 18446-2001的修订, 弥补了原国标采用填充柱主要测定甲苯二异氰酸酯一种单体而对多异氰酸酯树脂中未反应的二异氰酸酯单体不能定量测定的缺陷。以上对有害物质测定方法的制定和完善为今后制定相关涂料限量标准奠定基础。其余5项标准包括2项人工老化试验方法, 1项激光衍射分析粉体粒度方法及2项漆膜性能试验方法。该10项标准项目已获国标委批准并已开始启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2 有关装饰装修用涂料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在2007年召开的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中, 加强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成为当前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国家标准委构建的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中, 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装饰装修涂料被列入其中。为配合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并完善装饰装修用涂料标准体系, 2007年8月本标委会组织申报了19项有关装饰装修用涂料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该批标准中首次提出制定水性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强制性国家标准;6个推荐性产品国家标准涵盖了目前室内装饰装修常用涂料品种;12项试验方法标准既包含了常用检验方法的修订项目, 也包含了对涂料中各类有害物质进行定量的分析测定方法。通过该批标准的制修订, 再加上现有装饰装修涂料标准, 将为构建一套完整的装饰装修涂料标准体系奠定基础。该批标准计划项目目前已获国标委批准并已开始启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3 申报了4项国家标准制定新项目

2007年8月发生美国最大玩具商美泰公司向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提出召回由广东佛山利达玩具公司生产的96.7万件塑胶玩具事件, 致使利达公司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三千万美元, 且发生了人命事件。召回事件起因于玩具中涂料含铅量超标。该事件的事非曲直以及复杂的处理过程暂且不谈, 但其所造成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该事件本身, 再加上其它出口商品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 通过一些媒体的渲染放大, 逐步升级为国家利益问题。国家标准委领导对此非常重视, 专门听取了本标委会关于涂料产品中含铅情况、目前限定标准情况以及国内外标准水平对比情况的汇报。

近几年本标委会在制定涂料中铅等重金属以及其它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为提高全行业的环保意识、推动涂料产品的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本标委会的不懈努力下, 目前在涂料界, 积极研制开发并推广低污染化涂料已成为共识且具备了良好氛围, 并逐渐成为自觉行动。但我们也须看到, 目前我国涂料标准中设置铅含量限值要求的产品还有限, 主要是室内用涂料以及与儿童密切接触的产品, 且以限定可溶性铅为主。为了进一步加强涂料全行业对有害物质尤其是铅危害的认识, 提高环保意识, 与国外先进国家看齐, 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还应扩大限制铅含量的涂料品种, 由主要限制室用涂料以及与儿童密切接触的涂料逐渐扩展到对主要工业用涂料尤其是与人身密切接触的涂料, 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 本着发展的战略眼光深入研讨可溶性铅和总铅的科学性。

按照国家标准委的要求, 本标委会及时申报了4项国家标准制定新项目, 其中3项为强制性, 1项为推荐性。选择的涂料品种包括两项影响面大且极具代表性的外用工业涂料, 即汽车涂料和建筑用外墙涂料。还有针对此次出口玩具涂料中铅超标问题提出的对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的强制限量项目。另外考虑到在家用电器、手机、机床、自行车、摩托车等与人体密切接触的产品中均用到各类涂料, 提出一个对其中的铅以及其他有害元素进行限定的通用型推荐性标准。再加上已在“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中申报的《室内用水性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基本涵盖了室内用涂料、玩具涂料、与人体密切接触产品用涂料、主要外用工业涂料等领域。相信通过对这些标准项目的提出、制定以及实施, 对全涂料行业乃至所有相关行业均起到极为震撼的积极作用, 再加上现有标准的进一步强化实施, 为构筑涂料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该四项标准目前已获国标委批准并已开始启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4 有关“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国家标准

除以上申报的33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外, 2007年本标委会涂漆前表面处理分会申报了5项有关“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国家标准, 该5项标准目前已获国标委批准并已开始启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3 2006~2007年批准发布的标准

从2006年截止目前共批准发布了56项有关涂料和颜料国家标准和化工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31项, 行业标准25项;06年批准32项, 07年24项;产品标准18项, 试验方法标准38项;颜料占12项, 各类涂料占38项, 稀释剂及助剂占6项。

4 国际标准化活动

4.1 国际标准表态

2007年累计收到各类ISO文件193件共1672页, 在此期间共完成ISO标准草案的表态39件, 表态率为100%;收到ASTM表态文件290件, 全部按要求完成表态。目前ISO/TC35已发布的现行国际标准为288项, 正在制修订的国际标准 (包括新工作项目建议) 为34项。

在对上述标准草案的表态过程中, 根据对这些标准草案的理解及使用情况合理提出了我国的建议和意见 (包括编辑性意见和部分技术性意见) , 受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好评和认可。如:在对ISO 17132《色漆和清漆——T弯试验》DIS稿的表态时, 我们建议对试板绕模子弯曲的整个过程进行补充和完善;在对ISO 3251《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DIS稿表态的过程中, 建议修改结果表示章节的举例内容, 以与方法的重复性限r一致;在对ISO/TC35/N1309 2007年国际标准复审时, 建议修订其中的一个标准ISO 1513:1992《色漆和清漆——试样的检查和制备》, 因为其引用的取样标准已被ISO 15528合并并取代, 因此ISO 1513的文本也应作较大的修改。以上意见都被国际标准所采纳, 并体现在随后新的标准文本中。

4.2 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

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35色漆和清漆技术委员会的技术对口单位, 应ISO/TC35秘书处及韩国主办方的邀请, 本标委会派代表参加了于2007年5月29日~2007年5月31日在韩国济州召开的ISO/TC35第33届年会。

此次年会为期3天, 共有来自10多个国家约40多名代表参加, 包括:色漆和清漆技术委员会总会会议, 近海和相关结构用保护漆体系工作组会议, 钢结构用保护漆体系分技术委员会会议, 主席顾问团会议等。我国代表参加了除主席顾问团会议之外的其他会议。ISO/TC35/SC14/WG9工作组会议讨论了国际标准ISO 20340的拟修订内容。SC14分会及TC35总会会议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组织结构情况, 包括成员构成与ISO其他技术委员会或其他国际组织间的联系情况、工作组或分会组成情况等;介绍了自上届年会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及对上届会议形成的决议的实施情况等;由各工作组召集人或各分会主席分别作一年来的工作报告, 会上各国代表对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中有争议的内容展开讨论, 并提出了未来拟开展的一些工作项目的设想;最后经与会代表表决形成会议决议。

4.3 参加亚洲涂料标准化联合会议

为促进亚洲各国更好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也为了加快亚洲地区涂料及涂料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地区间的信息共享, 2007年5月29日在韩国济州召开了第3届亚洲涂料标准化联合会议 (3rdAJM) , 共有来自韩国、日本和中国的十余名代表参加。

会上主办方韩国代表首先介绍了亚洲涂料标准化联合会议的目的;接着由日本代表介绍了去年在中国常州召开的第2届亚洲标准化联合会议的决议;然后韩国代表再介绍韩国的有关降低涂料中VOCS的研究课题, 针对这一议题, 各国代表分别介绍各个国家的VOC控制情况, 包括VOC测试方法标准、限量要求及降低趋势等, 我国代表还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开展的有关降低涂料中有害污染物质的标准制定情况;最后大会对下次会议的议题、地点等提出了适当的要求, 三国代表就上述问题基本达成共识。

5 标准分会的筹建

漆基 (树脂) 是涂料产品中最主要原材料之一, 对于涂料品种的划分及产品性能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涂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对涂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 目前国内漆基产品无论是花色品种还是产量规模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制定相应标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目前, 涂料标委会 (TC5) 及相关分会的建制完全是按照对应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TC35) 设立的, 与其相比, 目前只缺“涂料用漆基产品和试验方法分会 (ISO/TC35/SC10) ”。为了满足目前日益强烈的标准化管理要求, 制定和完善涂料用漆基标准体系, 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本标委会提出了组建涂料用漆基产品和试验方法分会的申请, 并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批准。

标委会秘书处及时开展分会筹建工作, 聘请了全国各地涂料用漆基领域生产、检验、科研、使用等相关方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21名专家组成了分技术委员会, 其中设主任委员1人, 副主任委员2人, 秘书长1人。

编写了分会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涂料用漆基产品领域的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分会近几年工作计划等, 落实了分会秘书处人员、办公条件等, 并及时将筹建方案报送至国家标准委批准。该方案一旦被批准, 该分会将在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领导下启动并负责涂料用漆基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组织相关部门对重要漆基产品制定产品标准及相关试验方法标准, 从而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涂料用漆基标准体系。

6 标准化研究项目的开展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涂料目前污染现状, 找出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引导全行业向低污染化方向发展, 国家科技部于2006年向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下达了社会公益研究项目《中国涂料低污染化标准体系的研究》课题。该项目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国外相关低污染化涂料标准、对国内涂料样品抽样验证实验以及对相关企业的产品调研等, 以此为基础制定符合我国涂料低污染化发展的标准战略, 引导并推动我国涂料工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该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通过仪器购置并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 对国内外多个涂料产品进行了1000多项次的采样分析, 在大量验证试验过程中, 结合国外先进标准的测试方法, 积极探索, 反复试验, 建立了多个较为成熟、准确可靠的测试方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有害物质分析测试的国家标准方法建议书和草案;在对国内有代表性企业发函调研、研究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及法规的基础上, 结合验证试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 提出中国涂料低污染化发展目标;同时选择覆盖面较大、极具代表性的产品提出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建议书, 并编制标准草案;在以上工作基础上, 最终形成《中国涂料低污染化标准体系指南》, 与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结合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涂料低污染化标准体系平台。

该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 将促使我国涂料行业向低污染化方向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为降低各类涂料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推动涂料工业实现低污染化发展目标奠定技术基础, 最终达到保护人身健康和大气环境、促进涂料行业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的宏伟目标。

该项目已经完成, 目前处于待验收阶段。

7 提供优质标准化服务

2007年标委会根据形势变化及实际需要继续面向全行业提供多方位标准化服务。继续组织标委会通讯成员网, 积极开展标准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 提供最新的国内外标准资料和技术信息, 提供标准与质量方面的咨询解释, 为企业提供强制性认证、企业标准备案等指导, 为企业临时的、急迫的具体要求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秘书处每季度出版的《涂料和颜料标准化与质量监测》及时准确地传达国家各级标准化主管部门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和部署, 及时报道标准制定、修订、废止、代替等信息以及标委会工作动态, 极大地方便了行业内信息传递及标准查询。此外为了使标准得以顺利实施, 秘书处还负责各类检验用标准样品的研制及发放。为了方便标准执行者的检验, 秘书处还对检验用仪器设备、底材、消耗性物品等提供服务。

本标委会与中国标准出版社合作编辑发行的《涂料与颜料标准汇编》为广大标准使用者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标准信息服务, 一直以来受到普遍欢迎且供不应求。07年标委会又与中国标准出版社合作重新对汇编进行编辑出版, 该汇编听取了许多客户反映的意见, 将所有400多个现行标准根据其使用领域、标准性质及大致数量分为7个部分并单独成册, 具体为:涂料产品标准分为3册, 涂料试验方法标准分为3册, 颜料1册。

涂料产品标准3册内容分别为:建筑涂料:包括应用于墙面、防水、地坪、防火等涂料;专用涂料:明确应用领域或目的的涂料, 包括应用于船舶、车辆、桥梁、铁路公路、电器绝缘、机床、轻工等的涂料;通用涂料:以主要成膜物或组成特点为特征的涂料, 还包括涂料用辅助材料等。涂料试验方法标准3册内容分别为通用标准, 包括基础标准、涂装技术规范、化学分析等;涂料液体性能和施工性能标准;涂膜性能标准, 包括光学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各类耐性等。颜料标准单独1册, 包括产品和试验方法所有标准。该套标准汇编分类出版后将极大方便客户对标准信息的不同需求。

为使标准能够有效贯彻实施, 达到规范生产和市场、为贸易活动服务及促进技术进步的目的, 标委会秘书处在2007年及时组织了对重要标准的宣贯。5月组织了对修订后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58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宣贯班, 学员大部分来自各级涂料检验机构, 标准起草人耐心细致的讲解, 并采用理论授课和操作相结合方法, 使这些学员提前掌握了标准内容及分析测试方法, 统一了操作手法。9月组织了对新颁国家标准GB/T 1706-2006《二氧化钛颜料》的宣贯班, 参加的学员大部分来自钛白生产企业, 也有涂料生产企业, 为提高企业检验人员的检验把关能力发挥了作用。

8 取得的荣誉

防胡中心校2007工作工作总结 篇3

2007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了面向市区两级政府采购中心共计100余人参加的政府采购业务培训班。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安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刘慧院长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课题组林初宝副组长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并分别作了题为“关于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问题”、“政府采购国际制度及最新发展动态”和“关于目前政府采购的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

三位专家围绕我国面临向WTO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机遇和挑战,重点对目前国际国内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制定、制度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政府采购内涵的重新界定等关系政府采购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讲解;同时就如何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等热点问题,特别是对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各级组织架构的重新定位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同参会人员现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培训期间大家参观了一些知名品牌家具厂的生产车间,对有关政府采购办公家具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有了初步了解。

此次培训选择了当前政府采购的热点和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定位比较准确,培训特点鲜明,参加培训的人员了解到许多政府采购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学到很多政府采购行业的新知识,对进一步做好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很有帮助。

特别是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做好政府采购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对在今后的政府集中采购工作中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挥集中采购工作的政策功能作用,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本刊记者 郑立捷)

北京市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工作座谈会召开

为加强各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和交流,达到相互学习、提高工作水平的目的,由西城区政府采购中心承办的北京市各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工作座谈会于11月8日至9日在京台饭店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市政府采购中心的许大卫主任和18个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到国务院发展中心特邀研究员、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课题组副组长林初宝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及今后需要关注的事项进行了讨论,就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标标准及评审制度、如何强化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如何提高政府集中采购工作效率进行深入讨论;同时对各区县政府采购中心工作经验进行交流,树立政府采购中心服务型阳光采购形象。

北京市国资委副巡视员兼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许大卫结合自己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会对《在新时期如何做好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政府采购采购中心要不断确立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独特的业务;采购中心应当往管理职能方向发展;如公务用车的机遇,“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建立和协议供货。各中心政府采购工作进行统一思想,统筹兼顾,和谐采购。林初宝同志针对我国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各区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并展望我国政府采购今后的发展方向。

土地储备中心2007工作总结 篇4

08年工作计划

一、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土地储备中心在局党委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的总目标和局里的工作要求,以大力储备土地、盘活储备土地资产为工作目标,全体人员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全年新增储备土地31宗,总计2446.27亩,与往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上市交易出让土地32宗,合计1953.62亩,出让金额117064万元,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

2、充分发挥土地储备融资平台的作用,累计融资约6亿元。其中,以我中心为主体融资1.8亿元,以提供储备土地抵押帮助政府其他融资机构实现融资4.2亿元。

3、对24宗地块实施委托挂牌,面积1811.81亩,出让金额10.59亿元。

4、运作处置了10个企业的8宗土地,合计面积419.96亩,出让金额3.76亿元。充分挖掘了土地资产的增值潜能,为企业改制筹集了大量资金,有效推动了全市企(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

5、中心为市政府4221重点工程,挂牌出让土地面积合 计1145.73亩,出让金额为15.344亿元。

二、08年工作计划

2008年,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的总目标和局里的工作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发挥主渠道作用。根据市局确定的供地计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布局,明年我们将重点储备市区建成区需要旧城改造的土地,同时服务工业企业搬迁和学校土地盘活,实施收购储备。全年计划完成6-7宗土地的储备工作,面积约500亩。

2、按照经营计划,精心做好地块上市出让工作。计划全年挂牌上市土地10宗,面积约700亩。

3、积极稳妥推进拆迁工作,努力达到 “净地出让”工作目标。

4、做好储备地块管理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储备地块的管理工作,定期巡查,确保掌握每个地块的详细情况。对闲置的储备地块,采取租赁经营等方式予以盘活,降低储备成本。积极配合市“创卫办”抓好储备地块的创卫工作,达到创卫要求。

5、多渠道筹集土地开发资金。08年,中心到期贷款预计将达1.5亿元,我们将按时归还到期贷款,加大筹资力度,计划全年融资总量在年初基础上净增1亿元。

6、切实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08年,要全面做好市重点项目—洪福二期拆迁安置房建设工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督促开发单位,狠抓质量、加快进度,确保按期竣工交付使用。

防胡中心校2007工作工作总结 篇5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要求,深入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在局党委、局工会的领导下,围绕学校工作中心,服务整体大局,团结广大教职员工,为推动推动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具体工作

(一)、提高能力,维护群众权益,构建和谐校园

在党的作风建设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中,明确提出了要走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工作的法宝。工会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落脚点更是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为构建和谐健康校园而努力。因此,我们将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把党支部想的、行政抓的、职工盼的、工会能干的事作为工会的工作重点,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发挥好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同时,我们要努力提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工作能力。要大力强化工会的教代会制度,学校将建立健全向学校党支部汇报制度,与行政用其它职能部沟通的制度,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化,发挥工会在推进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积极作用,为学校发展多做贡献,在实现贡献过程中发展自己。

(二)、深化校务公开,推进民主政治

1、加强教代会代表培训工作。

充分利用网络和各种学习资料,对学校教代会成员开展培训活动,使代表能不断提高参政议政平和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力度。在2007有关学校的评优考核、新的工资制度改革方案中,教代会代表要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广泛搜集群众意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学校的内涵发展献计献策,作出贡献。

2、深入开展校务公开工作

随着学校民主管理的深入,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要不断地深入、提高和加强。学校网页校务公开栏的内容要丰富化,更加透明化,内容上要进一步深化学校的政务公开,除学校重大事件和有关决定等在网上进行每月公开公示,让全体教工一起知晓并积极参与外,本学期始把每周的校务会议讨论内容也将进行公开。同时深化学校的财务公开,学校的财政经费的使用情况、校长书记的工资收入等都在学校网页上进行公开,提高经费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继续发挥民主集中制,对校长的经费使用权实行民主限额,即在3000元以上的学校经费使用权一律由校务会议讨论决定,经通过后方投入使用。

学校针对局工会有关校务公开项目的达标和评估要求,在本将继续召开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研讨会,形成校务公开工作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三)、立足星级文明组室评比,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场

我们继续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推动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并把它作为学校德育场建设的重要部分。其中继续将星级文明组室的创建作为一项重要抓手,从三风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办公室教师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理解室作用的发挥、无烟校建设等方面入手,更好地建设显性和隐性德育教育场,使我们学校的育人氛围更加浓厚。

首先,根据学校的发展要求本将继续修订学校的星级文明组室创建的标准,从师德修养、劳动态度、工作纪律、工作成绩、办公室卫生、办公室布置等方面对文明组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地发挥理解室作用,体现德育场的文化教育性。

其次,做到常规管理精细化。通过广播操常规天天评,卫生工作月月比等经常性的检查反馈,形成比较完整的创建资料,促进文明组室的创建工作,使学校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有更坚实的基础,使创建活动更加扎实有效。继续每个月召开的组室工作交流会,使工会工作能在不同阶段能有螺旋式向上的进步。本在目前1个一星级、3个三星级和1个四星级文明组室的基础上,推优参加区星级文明组室的评比,使学校区级文明组室不断增加,内涵不断提高。

再次,结合学校的诚信教育,深化教师首遇制。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结合学校的德育特色---诚信教育,深入开展教师首遇制,以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为基础,以构建大德育机制为前提,体现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教师在校内外任何场合的第一时间见到的学生问题进行适当教育,不疏视,不推托,在第一时间内尽量能够妥善解决。本将该项工作作为星级文明组室的重要考核内容标准。此外,弘扬学校的瞿新忠等先进群体的模范作用,进一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做好义务献血等工作。

四、开展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为了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增进教工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展示他们的多才多艺。2007年,根据局工会的活动安排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学校将开展乒乓球比赛、“陶行知语录演讲比赛”巾帼演讲赛---暨“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教工广播操比赛、教工趣味运动会、教工羽毛球比赛活动、教工迎新联欢活动等文体活动。提高大家对学校生活的快乐享受,增进相互间的情感交流,更提高组室的团结和凝聚力,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认真做好医保、体检等工作,推动教工生活保障建设

继续做好教职工的各类保险工作,如教工住院保险、女教工特种病保险和教工重大疾病保险等。

进一步落实教工的体检工作,保障教工的身体健康。同时做好教工的疗休养工作。此外,结合学校的先进性教育、爱心结对等活动,做好送温暖和送凉风活动。

防胡中心校2007工作工作总结 篇6

<

李家庄镇中心校 2007年教学工作美白产品排行榜>一,领导思想二,重要工作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领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力.保持教导质量是教导事业的生命线,推动素质教导,造就创新人才.以培训进步教师专业素养为保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以造就学生的创新精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扎实推动课改实验向纵深发展,使课改实验工作取的新突破,取得新进展,取得新成果.为全面进步我镇教导质量,打造教导强镇做出贡献.1,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进步教学质量.小学,初中进学率达到100%;巩固率分辨达到100%,98.5%以上;毕业年级学生合格率分辨达到98%,95%以上;学生视力不良率分辨在12%,30%以下.中小学演示实验率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实验仪器,电教器材和文体器械按省定标准,40%学校达一类标准,60%的学校达二类标准.2,高度器重和进一步发展幼教事业,确保3-5周岁幼儿进园率达到93%以上,实现普及学前三年教导工作目标.建成1所中心幼儿园.5,教学信息化,加强教学教材管理,强化多媒体帮助教学教师培训.中学微机开课率达到100%,小学全部完成微机室建设,开课率达100%.6,转变观念,加强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4,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实验,努力抓好中小学各学科带头人的造就和新上岗教师的培训工作.争取建立2所市级课程改革工作示范校.中小学校校每科目都有窗口班,科科有带头人.树教学标兵15名.中考成绩要居全市中上游.各类比赛,比赛成绩要居全市上游.3,抓好中小学教师持续教导工作,促使中小学教师教学相长,学以致用.持续教导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根据之一,提拔和培训适应小学英语教学,信息技巧课教学的教师.7,逐步把持班额.04年小学班额把持在50人以下,初中把持在56人以内.05年小学班额把持在45人以下,初中把持在50人以内美白祛斑产品推荐三,方法,措施1,基础教导课程改革实验工作①纵深发展,不断反思走向完善.随着课改向纵深发展,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而且更加需要的是冷静,是理性思考.我们见诸报端的或亲身看到的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被情势化,走进误区:合作学习成了散乱的生动,表扬的泛化和滥用,三维目标的割裂与残缺等.走进误区或情势化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教师还没有真正懂得和接纳新课程的理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举动,毛病互助,专业引领,走向完善.②正确处理自主与合作,接收与探究,预设与生成,批评与表扬,自由与纪律,人文性与工具性,三维目标等关系,在平衡中寻求突破创新.平衡就是不要走极端,不要绝对化,不要情势化,要研究和把握关系的和谐.④校长论坛,实践课改交换经验.校长是课程改革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举办藁城市课程改革校长论坛意义重大.校长论坛运动包含专家报告,自主学习实践摸索,听课上课观摩研究等,但主体部分是校长本人演讲.论坛可分辨设计不同的课程改革,校本教研系列主题,及时交换新鲜经验,进步校长领导领导新课改的程度,增进校长狠抓课程改革和校本培训的积极性.③校本教研.新课程实行最终要靠教师,靠教师进步专业素养,改良教学举动.要立足学校开展培训和研究,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增进教师个人实践与反思,教师之间交换与合作及获得专业领导的基地,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长大的场合,同时也成为教师成绩事业,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学习型组织.我们提倡和推广以教师实践研究为特点的教研方法,如合作型教研,联片教研,实践型教研,反思型教研等.初三微机课教学计划

防胡中心校2007工作工作总结 篇7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医院协会各分支机构的管理与建设, 促进其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前进, 中国医院协会于2008年1月29日在京召开了“中国医院协会分支机构2007年工作总结会”。李月东秘书长主持会议, 曹荣桂会长、潘学田副会长出席会议并讲话。35位分支机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并作了关于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计划的汇报。李月东秘书长代表总会对各分支机构2007年的工作成效表示肯定, 同时从组织建设、信息沟通、财务管理、活动开展等方面, 对各分支机构提出了具体要求。曹荣桂会长做了会议总结, 他强调指出:各分支机构在今后开展工作时应注重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和品牌效应,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为会员服务的意识。与会同志通过总结与交流, 纷纷表示, 总会召开本次会议非常必要, 也非常成功, 不仅体现了总会对分支机构工作的关心与重视, 还为分支机构与总会之间, 各分支机构之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和借鉴学习的机会。

2007年给自己找份好工作 篇8

第一步:首先审视自己在工作环境中到底感受如何,表现如何。然后再审视你的工作环境以及与你共事的人。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我究竟喜欢什么、憎恶什么”,“我在团队中的感受和表现到底怎么样”,“有什么技能我最想学到并且以后可以用到其他工作中去”,“工作一生活平衡对我来说是否至关重大”等等。

第二步:寻求一个合适的位置。当你梦想去某个公司应聘的时候,优厚的薪水福利显然是个难以抵抗的诱惑,但你最终会发现其实更应珍惜的是与你自己行事风格和性情相匹配的工作本身。先看看你所处公司的环境吧,评估一下它的企业文化、你的工作职责和上司等因素。问问自己是否得到了专业的培训,发展前景如何,所受的管理方式是否是你乐意接受的。你也可以想一下,什么样的人在这个公司升迁最快?你被要求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问题:“我每天工作是否快乐?”

第三步:像个老板那样思考问题。一旦决定了自己想要工作,就该行动起来了。HR需要面对如山的简历.在10秒钟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需要动一番脑筋。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板,你最想让员工具备什么素质?面试中有什么样的表现?这样你就很容易为自己的准备工作理清思路,比如在简历上突出自己的相应技能去对应应聘要求。

最后一步:组建自己的智囊团。他人的意见可以为你应聘的准备提供很好的建议和帮助。选取那些你所信任的,又客观公正不会献媚你的人,请他们对你的表现做个客观评价。以前的老板和同事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他们往往一眼就能指出你的简历上还有什么需要润色,你的对答还有什么需要补充,或者你还应该亮出自己的哪些特色以吸引招聘者。

防胡中心校2007工作工作总结 篇9

本学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在全面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创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育创新”校本培训方案,并以此推动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把我校本学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领导都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经常汇报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1)、导师指导模式。即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对新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在网络教研等方面,青年教师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

(2)、案例培训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3)、自主学习模式。这种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校本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1)新课程理念培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达标评选出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20节次,听评课20节次。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学校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技术的培训。我校积极为教师创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

(3)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决定了课改的深度和广度,“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这种理论学习,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理论学习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先进行半小时的理论学习的心得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习时间,也保证了学习质量。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的培训把表层的土刨了一下,下面的土还非常坚硬。”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传统的培训,形式上大多是讲座辅导,内容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但教师最渴望的是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之中。本学,“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主旋律。可以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由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还可以请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让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在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讲座学习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再单纯讲理论,而是分析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

(4)建立对话交流制度。我校努力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具体形式是每位教师坚持每天下班前写当天工作日记,使领导及时了解到学校大大小小的人和事,便于及时沟通与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共同提高。首先学校开展师徒结队,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5)抓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我校组织了一次校内优质课评比活动,多名教师认真准备了公开课,取得了一致好评。另外,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想尽办法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如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

(6)新教师培训。进行“师徒结对”活动,对新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训练和辅导;开听、评课评估结果、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抽查学生作业本的批改情况、教学体会心得评比、教案评比和教学质量等成绩,对新教师排出等次。

(7)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培训。教研组定期活动(每两周一次)与分散活动。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校本培训后的反思

(1)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2)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力度不够。

防胡中心校2007工作工作总结 篇10

本学期经学院和实验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实验中心引进1名研究生学历型实验技术人员,使实际工作在编实验技术人员充实为名,加之2名学生助理和1名临时聘用人员的共同协作工作,根据本学期制定的实验中心工作计划,较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实验任务、教务处下达的各项实验教学任务和基础示范中心建设点建设计划方案设定的实验室硬、软件设备的建设工作。

一、对照本学期实验中心工作计划,实验中心在学院领导和各教研室教师的鼎立支持和协助下,较顺利地完成了预先设定的工作目标,工作汇报如下:

1. 管理工作业绩:

① 按照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指南要求,本学期已全部完成建设点建设计划方案的软、硬件设备的组织选型、试运行和采购的建设任务,完成了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成果材料的准备和上报工作,现正在做新建实验室的后期架构调整、实验室管理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实验室电路改造、设备调试、软件安装及功能升级和环境等建设工作和明年验收的准备工作,并积极向兄弟院校汲取建设经验,有2名实验技术人员参加了全国实验室实验教学改革和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并参观了北航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成果。

② 在实验中心新引进1名实验技术人员和1名维修经验较强的临时用工人员的基础上,队伍的技术能力和实验教学服务的意识得以加强。

③ 在原有一级B考试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公共基础1、2、5号实验室的内存扩充和对原有WIN98系统进行系统升级为IN200/98双系统,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二级计算机考试环境,保证了全校一级B考试和二级计算机考试的正常进行。

④ 完成本学期实验教学的岗位日志、开出记录、实验课程统计、预实验记录、开出率统计、实验项目卡片建档、授课计划、实验课表、教学日历等相关的材料建设工作。

⑤ 实验中心实行周例会制,以利于明确各自工作量情况及反馈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传达学院会议精神、组织业务学习等。

⑥ 配合物业做好实验中心环境卫生、维护损坏物件、灭火器更新、实验室用电管理、假期实验中心安全管理等工作。

⑦ 严格管理硬件实验室的使用和借用的实验器材等物品,认真履行借用和赔偿制度,并对私自带走实验器材的学生,发现后及时对其进行批评和相关处罚,确保实验正常开出。

⑧ 按照实验中心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设备的申请、采购、保管、借用和保修工作。⑨ 做好新生的鞋套、磁盘等的发放和管理工作,严禁自费上机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随意收取现金等现象。

2. 实验教学工作业绩:

① 全面做好开学前实验室的实验课表的适时调整、实验教学相关记录的准备、人员分工和值班安排、授课计划、实验室开放、卫生环境清理、安全检查、机器开出率95%以上、网络维护工作,确实落实学院下达的各项实验教学任务,组织好实验技术人员在原实验平台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实验室的合理使用,并进行软件的更新如:PDF阅读器、网站设计(PHOTOSHOP CS2和DREAMWARE 8)、操作系统(TURBOC++3.0)、实用医药信息系统(版本升级及验证服务器调试等)、JAVA课程(JCREAT3.0和JSCRIPT的升级)、ISWAI化学公式编辑器、DELPHI课程(软件405室全新安装)、人工智能(VISUAL PROLOG 6.1的407、409室全新安装)、SQL2000(408、410室)等新实验教学软、硬件的环境搭建。本学期完成了学院下达的正常实验教学任务为:

基础、专业:

非计算机专业5(成教班)+14个(仙林班)班的《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计算机专业必修课软件技术基础、人工智能、操作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计算机与多媒体、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汇编语言、电路基础与模拟电路、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等和选修课VB、VFP、VC++、网络基础、办公自动化、医学信息学、网站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DELPHI语言程序设计等17个班 的45个正常教学班的实验教学任务。

在完成学院下达的正常教学任务外,对外服务课程有10门(网站设计、研究生班的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应用、护研班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医学统计、医药文献检索、科协C++培训班、科协计算机活动、电脑维修队培训、成教自考互联网课程)和7门开放性实验(操作系统、计算机图形学、VC++、C++、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设计、一级B考试辅导等)。同时承担全校一级B、二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网上选课、网上评教和成教网上计算机课程考试等。② 积极参加毕业设计的课题申报工作,一人申报课题已被学生选取,并开始指导公众;积极申报“校级重点实验室”工作,但未经批准;完成省级实验室2006-2007实验室情况调研报表工作;完成2008设备、低值易耗耐用品计划申报工作。

③ 及时对系统进行系统补丁更新和防毒软件病毒库的升级,较好地保证了正常教学的进行;组织联系厂商对实验教师进行扩展实验的培训和故障实验解答,同时对微机接口和电子技术实验设备进行检测和故障处理等,以保证下学期实验的正常开出。

④ 配合教研室做好本学期采用虚拟A盘并上传的考试模式,全面检查网络故障,以确保上机考试正常秩序。

⑤ 1人2007年9月完成1篇核心期刊论文。

二、本学期工作计划未完成情况:

① 本学期无未完成工作计划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① 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力量有待加强,工作期间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的沟通有待人员素质的提高。

② 针对省一级B计算机等级考试OFFICE2003出现的考试问题,需按照省考试中心设定的环境要求和正常实验教学环境要求,进行合理的环境搭建。③ 人员承担的工作量不尽合理。

四、下学期工作打算:

① 做好省基础课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验收准备工作。

② 通过引进1名有能力的实验技术人员,推进实验中心的技术力量的提高,更好的为实验教学服务。

③ 合理规划实验技术任务,使分配的工作任务能各尽所能,保证教学正常进行。④ 做好开学前实验环境和仪器设备完好的准备工作。

防胡中心校2007工作工作总结 篇11

一、2006年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一)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指导

按照中央提出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搞好总体规划的要求,2006年,各省(区、市)都下发了贯彻落实中发〔2006〕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意见,陆续编制完成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规划,并调整充实了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机构,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全国上下形成了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一些地方还对农村干部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宣讲中央文件精神,引导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有关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出台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意见,重点从抓好规划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投资整合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做好试点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对地方发展改革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按照中央提出的全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的要求,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预算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2006年全年用于农村建设的中央投资超过600亿元,所占比重较上年继续提高,其中用于粮食生产、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比上年大幅度增加。地方各级政府也普遍增加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约有2/3的省份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个别省份增幅超过了40%。

(三)着力解决农民最急需的生活设施

紧紧围绕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设施,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抓好“水、路、气、电”四件事。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1.6亿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国家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度,2006年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中央投资比上年增长2倍,当年可解决近29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农村沼气工程中央投资比上年增加15亿元,新增农村沼气用户约260万户;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支持西部地区县通乡油路改造和东中部地区乡通村油路改造。国家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无电地区电力设施建设,完善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

(四)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继续大力支持粮食生产。2006年以来,继续加强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启动了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对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大型排涝泵站进行更新改造。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和植保工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4.9亿吨以上,在前两年累计增产粮食5000万吨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增产。

(五)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国家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增加,明确提出要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3年内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已有3.96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标准分别由10元提高到20元,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4880万学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有条件的地方正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六)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各地、各部门继续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006年,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继续扩大。中央财政还安排125亿元资金,对种粮农民生产资料增支部分实行综合直补,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继续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农资生产和市场,继续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控,深入开展化肥等农资市场检查,稳定农资价格。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对保障农民工各项合法权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农民务工收入继续提高。预计全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量有可能接近200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比上年增加300元以上,实际增幅超过6%,是继2004年和2005年之后,连续第3个农民收入增幅超过6%的年份。

(七)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综合改革的新阶段。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对下一阶段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做出具体部署。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务院对进一步完善改革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提出了具体意见。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国有林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积极推进支农投资整合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推进县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的指导性意见,明确了“规划先行、加强衔接、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务求实效,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整合思路,并在全国确定了50个整合支农投资试点县(市),支持和鼓励试点县(市)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创新体制机制,目前各试点县(市)工作进展顺利。积极探索在新农村建设领域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建后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努力改变重建轻管现象。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农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庄建设,注重形象工程,没有抓住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根本;一些地方急于求成,提出了要在3—5年内建成新农村等不切实际的口号;一些地方不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广大农民的参与度不够、热情不高,个别地方还借新农村建设之名,随意调整农民土地,动用农民宅基地,侵犯农民合法权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引导和克服。

二、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

2006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明确了2007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2007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提出了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向前推进,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第一,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主要靠天吃饭的基本状况还没有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仍没有根本扭转,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为此,要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努力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要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继续加大支农投资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

第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水平大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科技水平不断得到增强,但我国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农业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来实现增产的外延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8%,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80%的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30%多一点,比发达国家大约低了50个百分点。综合机械化水平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07年,要继续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继续建设国家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及中部排涝泵站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以及旱作农业节水示范工程。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加强对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的引导和示范。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同时,发展健康养殖业,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工程。

第三,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步伐。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共服务滞后,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突出表现之一,也是长期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要坚持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入手,明确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优先序,因地制宜地加大支持力度,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2007年,要继续抓好水、气、路、电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度,优先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水库移民、血吸虫病区和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确保“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任务如期实现。继续加大农村沼气投入,积极发展适合各地特点的农村清洁能源。支持县乡公路改造和通村道路建设,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抓好中西部农村电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加大村容村貌治理,建设整洁、舒适、文明的农村人居新环境。

第四,继续抓紧解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扭转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2007年在全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提高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继续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加快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要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民培训和权益保护,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撑。全面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五,不断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必须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这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2007年,要继续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和部署,逐步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加快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和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支持国有林场改革和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搞好水权制度改革,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继续加快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上一篇:做销售月底总结下一篇:《农村信用合作社会计基本制度》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出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