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调研报告(通用9篇)
关于读书的调研报告 篇1
关于尼采的读书报告
10哲学张玉2010424033 最初接触尼采,是从他那奇特的“上帝死了”的观点开始的。他的经历和他的性格都引起了我的兴趣。后来听说二战时希特勒他们种种残暴的行径都是以尼采的思想为理论基础基础,又感到震惊。因为我还没听说过有哪一位哲学家的思想是讲残暴,好战的的,一定是那些残暴的政治家利用了哲学家尼采的思想,为他们做思想辩护。那么他们又是利用的尼采什么思想呢?这又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在大一那年就已经读过尼采的几页东西,但不深入,也就是看看某位哲学家对尼采经历、思想的解读,现在早就没有印象了。再一次读尼采,先找了他很有名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看了三五页,实在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又找了一本《尼采的自我哲学》是解读类的,居然还是看不明白。先后有找了尼采自己的著作和其他人写尼采的书,大部分还是搞不懂他在讲什么。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对尼采的认识加深了,虽然是有限的。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对尼采只有十六页的介绍评价,比叔本华的多一倍左右,可能由于之前的碰壁,当读到“我讨厌尼采,是因为他喜欢冥思苦想,因为他把自负升格为一种义务,因为他最钦佩的人是一些征服者,这些人的光荣就在于有叫人死掉的聪明”这一句时,感觉说得太对了而有些欣喜。我很想高声骂尼采“你这个疯子”。忽然想不如就写批判尼采的东西,这样不也来的痛快。但是还没有认识这个人就开始对这位伟大的哲学家进行批判,怎么说又有点不自量力的感觉。但看到杜丽燕著的《尼采传》时,感觉认识到了一个真实、丰富的尼采形象。这本书讲的深入浅出,比较符合我的理解层次。因此我就基于这本书的内容,再加上尼采自著的部分作品,主要是《看哪这人》,进行我的读书报告。
如果想知道尼采是个怎样的人,当然要看看尼采对自己的评价。《看哪这人》是尼采的自传,写于1888年,这是他清醒的最后一年。他之所以写这一部书是因为“我总觉得有必要说明我是什么人„„因为我是如此如此的一个人,可别把我同他人混为一谈!”这是他在序言中所表明的。我感觉有必要谈一下书名。“看哪这人”是耶稣受难时受嘲讽的话,然而尼采一生都在反对基督教,他的“重估一切价值”和《道德谱系》等都是针对基督教的伦理道德提出的,但是此时,尼采有自比耶稣,看似矛盾,实则尼采想拯救人类却遭人类冷落的境遇与耶稣是何等的相似。
《看哪这人》前三章的标题是“我为什么这样智慧”“我为什这样聪明”“我为什么写出了这样的好书”,有的人认为他自负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也有人称之为“魔鬼般的自信。他从小就开始为自己写传,并且认为自己的人生是以典范的姿态进行着的。他36岁那年生命力降到了最低点,病痛的折磨反而使其“极其冷静的思考了许多问题”,相比在健康时“思想反而不够缜密,不够细心,不够冷静了。”病痛对一般人来讲或许是不幸的,但对尼采也许是幸运。“我生命力最低下之日,也就是我不再当悲观主义者之时。因为,自我再造的本能禁止我创立一种贫乏的和泄气的哲学。”他此处的本能说可以看做其反对柏拉图理性说的观点,这在《悲剧的诞生》中更明显。尼采认为“忘我的”冲动,助人为乐的“博爱”是虚弱的表现,是没有能力反抗刺激的典型—同情只有在颓废者身上才算的上美德。尼采崇尚强者,同情和博爱,只不过是弱者惧怕自己会受到伤害,而先主动去同情、爱别人,其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这是弱者的思维、强者不需要其他任何的怜悯和帮助,强者就是强者,这是强者的逻辑。
第1页
长期的疾病使尼采参透了怨恨。怨恨本身是病人所忌,是病人的冤家,很遗憾又是病人最自然的癖好。没有任何东西比怨恨的冲动更能消耗人的精力了,因而我们必须克制怨恨。佛教讲“怨怨相报,了无终止,以德报怨,怨恨斯已”,这是让患者心灵摆脱怨恨的途径。尼采讲对怨恨的克制,也就是讲自制力或自我意志,而基督教只讲信仰上帝,绝不讲自我意志,因而对怨恨宣战,即是在对基督教宣战。
尼采本性好战,因为侵略性的激情属于强者。然而成为他的敌人也不容易。他自己定了四条攻击原则,这原则又带有贵族式的矜持。他不与弱者为敌,如果对手弱需要等到他强大了再战,好单打独斗,喜欢攻击而不是人身攻击。他认为“攻击是嘉许的证明有时也是感激的证明。”
最后他讲他有“极端的洁净感”。他对与经基督教粉饰过得东西,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和抵触。而尼采在与这些人交往中,不是远离他们。而是克制自己,这便是他的人情味所在。“我的人情味不表现在同情,而是能够忍受我对别人同情„„我的人情味是一种长久的自我克制。”但是始终尼采都是对这些人是厌恶的,他渴望孤独和返回自我。
第二章开头能尼采就发问“我为什么我知道的比别人多?我究竟为什么这样聪明?”中国人是绝对不会这样问的。尼采是在自我夸耀吗,当然不是。他想表明自己从不为一些没有意义的是困扰,而基督教却在讲为什么我们有原罪,为什么上帝是存在的等一系列无意义的问题。尼采对另一个问题感到异样的兴趣,即拯救人类。拯救人类与其说靠神来拯救,还不如说靠“营养”。尼采所说的营养主要指精神和教养方面。他认为德国式教养是一文不值的理想主义,是教诲人们闭眼不看现实,一心追求那些成问题的所谓理想的目标,譬如追求古典的教养,也就是指苏格拉底以来的哲学传统。尼采一贯认为,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和艺术,是阿波罗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的完美结合,苏格拉底把二者分割开来,片面强调前者,用前者压抑后者致使阿波罗精神成为一种苍白无力的标本,从而导致人们“营养不良”。解决营养不良需要喝烈酒。酒神精神,即狄俄尼索斯精神是尼采所崇尚的。只有喝醉后每个人才能达到忘我的境地,忘记自己的身份,成为一个自由人,同时另一个解决方式是和清泉。这里的清泉,也即是意指泰勒斯的水。他的意思是治疗德国精神贫乏症,应从前苏格拉底哲学中汲取营养。尼采还指出营养与地点和气候密切相关。这是他亲身经历所感,因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尼采去过欧洲很多地方疗养。拯救人类的第三个条件是适当的休养方式。尼采说“任何阅读都属于我休养的范围”,但他生性不喜欢泛泛读书,手不释卷的是几本早年法国著作。欣赏瓦格纳的音乐是尼采另一个休养方式。瓦格纳对尼采一生有重大影响,尼采很小就喜欢音乐,并且有狂热的兴趣。后来尼采写的《悲剧的诞生》起初被称作“为瓦格纳的艺术、目标和使命,寻求一个新的公式。”而尼采为什么要说营养、地点和气候条件,休养方式这些琐事。因为在现在这个病态的社会中,被视为最重要的事情的事并非重要,要想纠正这些错误就必须从根本做起。
第三章“我为什么写出这样的好书”,尼采认为他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假如我今天就期待有人会听取或接受我的真理,那未免与我大相径庭。”由于尼采的思想过于超前,那个时代没有人能读懂。这一点尼采也明白,因而他在《查拉图斯特拉》的副标题写上“一本写给所有人的书,也是无人能读的书。”甚至他的朋友冯·施泰因博士也抱怨一点也不明白查拉图斯特拉说的话。尼采一生大部分都陷入孤独感中,尼采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没有同类,那便全是异类,尼采为避免被别
人误解就要说明自己的一些主要著作。尼采指出,如果有人想攻击他,直接指出“重估一切价值就行了”。从中可以看出尼采著书的目的是为了“重估一切价值”,即指基督教统治下的一切价值。
下面尼采评价他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这本书有两项根本性的革新,一是对希腊人的狄俄尼索斯现象的认识,二是对苏格拉底主义的认识。狄俄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阿波罗是日神,即太阳神。一切艺术都与二者精神相关,但二者一直对峙,知道希腊悲剧将两者完美结合。尼采问希腊人用怎样的手段克服了悲观主义,最好的证明就是悲剧。悲剧“不是为了摆脱恐惧和同情,不是为了用激烈迸发来摆脱危险的冲动,而是为了越过恐惧和同情,成为生成本身的永恒快乐。”因为尼采自称是第一个悲剧哲学家,是悲观哲学家的敌人和对手。悲剧的衰落正是由于苏格拉底,他这类“颓废派”。苏格拉底主张用理性对抗本能,而“理性就是埋葬生命的危险的暴力”。苏格拉底片面的强调理性,即日神精神,而忽视让人的本能,以酒神精神为代表,从而使人的旺盛生命力受挫。而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又延续了他的传统,基督教又是以他们这一系为依据的,故而成为了“埋葬生命的危险的暴力”。
接下来是尼采对他一生主要的基本作品的说明,此处不做细谈。最后一章“我为什么是命运”尼采开头就讲“我知道我的命运”。在这一篇里尼采对自己有许多称呼,“我是有史以来最可怕的人”,“我是第一位非道德论者,因此,我是地道的破坏者”等。尼采知道这将给他带来怎样的后果,一生孤独,无法融入到那个可以给他带来许多快乐的社会中,但是即使如此他依然甘心承受着一切,就像苏格拉底甘心为自己的真理喝毒酒,耶稣甘心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虽然这两个人都是尼采厌恶的,但是他们都是在坚持自己认为的真理,这就是他们的伟大之处。
整体看自己写的东西,只是写了尼采思想的一点皮毛,他的“权力意志”、超人思想、永恒的轮回等深刻的思想都没有涉及,说来也很无奈。
关于读书的调研报告 篇2
一、人类的政治方式
摩尔根认为, 人类的经验只产生两种政治方式。第一种, 也就是最古老的一种, 称为社会组织, 其基础为氏族、胞族和部落。第二种, 也就是最晚近的一种, 称为政治组织, 其基础为地域和财产。这两种方式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一个属于古代社会, 一个属于近代社会。摩尔根通过对易洛魁人、希腊人、罗马人的氏族、胞族、部落、联盟、民族的实证与文献分析, 来论证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及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
氏族是具有共同的氏族名称的血亲团体;胞族是有亲属关系的几个氏族为了某种目的而结合的一种更高一级的集团;部落是若干氏族结成的集团, 通常分组为一些胞族, 全体部落成员操同一种方言;部落联盟的成员各自操同一语系的不同方言。“一个氏族的成员人数增多而分化为两个氏族, 这两个氏族再进一步分化, 到了某个时候就会重新组合成两个或更多的胞族。这些胞族组成一个部落, 其成员操同一种方言。历时既久, 这个部落又因分裂作用而变成几个部落, 而他们又重新组合为一个联盟。像这样的一个联盟就是由两个氏族通过部落和胞族形式而发展来的。”
从氏族到部落联盟, 看来有这样一个过程。有一个中心地区因为生活资料的充裕而造成人口过多, 于是出现人口外流的现象, 年复一年, 便在距离本部较远的地方出现一群居民。久而久之, 外移者的利害关系与本部落产生区别, 在感情上也成了异乡之客, 最后在语言上也发生了异化。即便他们的居域与原地毗邻, 也会因此而分离独立, 一个新部落就这样形成了。分离不是一场冲突, 也不是一场感觉到的灾难, 而是在一片辽阔的地域内自然扩散所造成的分割, 继之以彻底的离异。“如果让我们用强调语气来描绘的话, 那么可以说, 每一批移民都具有军事殖民的性质, 其目的在于找寻和占有一块新地域;他们在起初是想尽量保持与母部落的关系。他们就以这种联系不断的迁移运动来力求扩大他们的共同领土, 然后又力求抵抗异族入侵他们的疆域。”部落和方言的增多, 成为土著间不断发生战争的根源, 而这却是部落联盟的必要条件。
二、家族观念的发展
在第三编中讲摩尔根讲到家族观念的发展。这部分是摩尔根最有意义和最富创造性的研究。他以亲属制度来阐述已经消灭了的古代家族及婚姻制度, 为人类的婚姻制度的完善及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认为家族制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摩尔根列出了五种顺序相承的家族形态, 也是家族发展的五个阶段:血婚制家族;伙婚制家族;偶婚制家族;父权制家族;专偶制家族。血婚制家族是由嫡亲和旁系的兄弟姊妹集体相互婚配而建立的, 由此产生的是马来亚式亲属制度。伙婚制家族是由若干嫡亲的和旁系的姐妹集体地同彼此的丈夫婚配而建立的;同伙的丈夫们彼此不一定是亲属。它也可以由若干嫡亲的和毫无关系的兄弟集体地同彼此的妻子婚配而建立;这些妻子们彼此不一定是亲属。由此产生的是土兰尼亚式和加诺万尼亚式亲属制。偶婚制家族是由一对配偶结婚而建立的, 但不专限与固定的配偶同居。婚姻关系只有在双方愿意的期间才维持有效。这种家族没有产生出亲属制度。父权制家族是由一个男子与若干妻子结婚而建立的, 通常由此产生将妻子幽禁于闺房的风俗。这种家族也没有产生亲属制度。专偶制家族是一对配偶结婚而建立的, 专限与固定的配偶同居。它产生的是雅利安式、闪族式和乌拉尔式亲属制度。
摩尔根之所以能够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家族, 按照他的说法主要参考的根据是亲属制度。通过对亲属制度的分析, 可以得出家族婚姻制度分类的结论。另外, 各种家族之间相互处于一种逻辑的序列之中, 总合起来贯穿了蒙昧社会到文明社会的各个文化阶段。也就是说文明社会阶段的家族就应该是专偶制的婚姻关系, 它不能倒退到伙婚制或父权制婚姻状态。摩尔根推断出血婚制家族属于蒙昧社会, 偶婚制属于野蛮社会, 专偶制属于现代社会。
三、财产观念的发展
在第四编中摩尔根讲到财产观念的发展。摩尔根认为, 财产观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财产是积累起来的生活资料, 对财产占有欲的热情, 在野蛮时代就存在, 后来变成为支配着文明种族的心灵的强烈热望。财产的发展, 与发明和发现的增加, 与都标志着人类进步的几个文化阶段的社会制度的进步, 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阶段财产发展状况及继承都是不同的。财产和职位是产生贵族的基础。“多少世纪过去了, 但是除了美国之外并未能消除特权阶级, 特权阶级之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已经充分表现出来了。”
当然, 摩尔根在第一篇中所涉及的是一种总论性的内容和人类发现与发明的内容。不过, 我们在这里限于篇幅并不将其最为本文的主要探讨对象。但是这无疑又是重要的, 因为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按照普遍的古典进化论思想的看法) 总伴随着一种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 而我们那些古典进化论者们都是以这些社会的技术发展水平对社会进化的阶段进行划分的。我们在下文中将看到摩尔根就是以一些技术上的成就来区别人类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摩尔根无论是从人类的政治组织方式, 还是从人类的家族观念抑或是从财产继承史方面的探讨。事实上他所要给我们展示的正是一种社会组织方式的不断变迁的过程, 而这种变化的原因, 尤其是变化的路劲相同的原因, 则被摩尔根认为是一种人类心智的一致性的结果 (其伴随的论证基础则在于人类的一元起源论) , 我们将在下文提及到这个论点, 并发表自己的反思。
经过上述的这些主题的探讨, 摩尔根想要论证的结论便是:人类社会普遍遵行一种途径在向前发展, 可以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应的分为大致的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而前两个阶段则又可以分别分为低级、中级以及高级阶段, 这样,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被划分为七种形态。关于各种形态的特征和表现方式, 摩尔根在著作的第一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这里将不再赘述。
四、反思
对于摩尔根的著作及其思想, 再后来人的赞扬和批判中几度沉浮。我们知道他的著作赢得了马克思的高度赞赏, 后者对其著作做了大量的批注和笔记。而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批注及笔记写作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但是, 在人类学的后期发展中, 对摩尔根 (或者是对其代表的古典进化论) 的批判也是十分激烈的。然而他并没有被彻底遗忘, 新进化论人们对他做出了中肯的评价, 尽管并不十分赞同他的观点及方法, 但是也承认了摩尔根对人类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贡献。
作为笔者自身, 想要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不同看法:
首先, 我们看到摩尔根在对其论点进行论证时, 使用了大量的材料来作为支撑, 而且, 他尽量告之读者这些材料的来源以及提供材料者的背景以使读者更加确信材料的真实性。这一点是十分值得赞赏的, 至少比起英国早期人类学的发展状况而言。而且, 摩尔根自己对北美印第安人进行了实际调查和体验, 这也是十分难得的, 在他的那个时代。但是, 当他将不同地区的材料进行比较时, 我们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些材料在何种程度上具有可比度。因为作为文化的许多习俗, 它都与产生这文化的习俗的人们的生活背景具有重要的联系。换句话说, 文化的整体性被忽略, 他为了便于比较而开始对这些文化进行拆解, 那么这种拆解是否合理呢?
其次, 我们看到, 在摩尔根的著作的第一部分, 他大量的阐述了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进步。然而, 他似乎并未将社会的进化归结为一种可验证的技术手段, 而是, 正如他多次提到的, 乃是由于人类普遍的心理一致性。笔者更加赞同那种客观的事实的是由于人类普遍的心理一致性。笔者更加赞同那种客观的事实的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将社会变迁的原因归因于人类的心理作用, 看来有失妥当。我更加确信, 在摩尔根所比较的要素之外, 这些不同的社会还有诸多的不同特点, 这些将如何解释?而笔者的另一个看法是, 人类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但是很多情况下是受到文化背景的强烈影响的。我们总不能陷入弗洛伊德的解释吧?这种难以验证的解释方法如何是我们确信它所得出的所谓“事实”呢?
最后, 有一个细节性的问题, 就是摩尔根根本反对一种家族在社会中基础地位, 不但在氏族社会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近代文明社会也是不可能的。这一点与我们对传统中国的看法不尽一致, 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来说明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 家族正是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单位而存在的。而到今天, 即便公认的是家庭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 家族势力依然是中国基层社会的一种重要力量。
摘要: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建立在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长期研究基础上。书中他对人类的政治观念、家族观念以及财产观念进行了一次整体的人类史的表述, 本质上, 他揭示了一种社会的组织方式的进化史。
关键词:摩尔根,古代社会,社会组织,政治方式
参考文献
关于读书的思考 篇3
同处在奴隶社会时期,当伯利克里鼓励雅典人民当众演讲、开展自由讨论时,我们却在奋力为上古流传下来的晦涩文字做注解做阐释。希腊人在公元前5世纪时就能在阿波罗神殿里刻下“人啊,认识你自己”,我们却直到19世纪还在虔诚地“奉天承运”。古希腊每举办一次奥运会就要全体休战(要知道,这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而我们却从来没有对力与美表示过敬意……
我开始反思:我是否真正了解我所生活的世界?一直以为,我周围的这些就是整个世界,以为中华文化就是文明的全部。可是,我读过更多的书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视野是多么狭小,自己是多么幼稚,大千世界还有那么多我不曾了解甚至不曾想到的东西。我还需要学习更多,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读书。不仅是历史文化,还有科学技术,所有世界上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我都想知道。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了解世界。
于是,我开始阅读各种著作,从《万物简史》到余秋雨的《千年一叹》,从《名人传》到《海底两万里》……正是这些著作,引发了我的又一次反思:我是否真正理解我正在使用着的文字?从识字开始我就学习阅读,但是我读过的那些都是真正有价值的书吗?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之作,或许能告诉我更多关于世界的真相。
当代的我们,能对日后的世界产生多大的影响?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对后世影响至深。古希腊的民主传统使得西方的民主进程比我们迅速得多,而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禁锢了我们的思想,使我们缺乏对人自身的关注,缺乏创新精神。
带着思考读书,读过之后思考,我想我明白了什么是读书、我为何要读书、怎样读书。
关于《白夜行》的读书报告 篇4
一、本书的概括
(1)作者简介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1958年2月4日出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之后在公司担任生产技术工程师,并开始推理小说的创作。1985年,凭借《放学后》获得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从此成为职业作家,开始专职写作。1999年,《秘密》获得第52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入围第120届直木奖;此后《白夜行》、《单恋》、《信》、《幻夜》四度入围直木奖;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史无前例地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及当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第1名一并斩获。早期作品多为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后期笔锋越发老辣,文字鲜加雕琢,叙述简练凶狠,情节跌宕诡异,故事架构几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长从极不合理之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功力之深令世人骇然。(2)内容概要
1973年,大阪的一栋废弃建筑中发现一名遭利器刺死的男子。案件扑朔迷离,悬而未决。此后20年间,案件滋生出的恶逐渐萌芽生长,绽放出恶之花。案件相关者的人生逐渐被越来越重的阴影笼罩……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句象征本书故事内核的绝望念想,有如一个美丽的幌子,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事件片段如纪录片一样一一还原,最后一丝温情也被完全抛弃,万千读者在一曲救赎罪恶的爱情之中悲切动容。(3)本书在表达、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等
《白夜行》这部小说最高明之处是文章的结构布局,作者的思维与传统的侦探小说正好相反,因而可以让整个故事行文不落俗套。日本文学中反映人性和现实的钝重灰暗的其实不在少数,写恋童癖,连环杀人的比比皆是,但是多数都显得平淡,相似的故事情节不想重温。作者写一个跨度20年的故事,里面不断引出新的人物和情节,同时还埋藏下许多伏笔,还要埋藏住主角的行为,这是及其难以驾驭的,并且,这些因素并没有使读者乱了思路,相反,这些因素一步一步的诱导着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
二、本书的主要观点、意图
《白夜行》,意思就是在白夜里行走,桐原亮司和唐泽雪穗就是每天在白夜里行走,虽然外表光鲜,但是他们内心的黑暗和儿时的阴影使得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在太阳下。这不仅仅是本推理小说,它带给我们思考的是人性深处隐藏的罪恶,一旦迸发连自己都无法控制,使得自己的身边人包括父母都有了危险。让人思考,人的伪装会到怎样的地步?我预见了故事的开头,却不会猜想到结局。
三、本书的精华部分或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里走路。”为了雪穗,亮司甘愿以守护者的身份躲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保护她。我无法理解亮司以怎样的心情接受雪穗结婚的事实。亮司所做的一切,为了成就雪穗,让雪穗成为女王般的人物受人仰望。他牺牲了太多,一次次成为罪恶的实施者。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建立在背叛一切的基础之上。他的愿望不过是简单到幼稚的“在白天走路”,然而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短短三十年时光,亮司背负着背叛、算计、救赎的枷锁,在黑暗的通风管中徘徊。无法拯救,亦无法逃脱。而雪穗费尽心思地改变自己,通过亮司将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人和因素清楚,使自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以来掩饰自己那不堪的过去。
亮司在决定离开自己的电脑公司前,他用自己的剪刀,剪出一个带着帽子的小男孩一只手牵着一个带着蝴蝶结的小女孩的剪影,亲手送给了园村友彦和中岛弘惠两人。文章中虽有说亮司的手有多巧,但仅有此处具体描写了他认真的剪纸,而这一次,他并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雪穗,他是祝福友彦和弘惠能够拥有自己梦想的未来。
“我呢”,雪穗继续说,“从来就没有生活在太阳底下。”“怎么会!”夏美笑了,“社长总是如日中天呢!”雪穗摇了摇头。她的眼神是那么真挚,夏美的笑容也不由的消失了。“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没有太阳”的人生是从那个19年前或者是更早之前开始的,当自己的亲生母亲为了生活将自己出卖的时候,当那个或者是那些丑恶的中年男人对自己犯下兽行的时候,那时,太阳在雪穗的人生里已经永远的陨落了。从此以后,即使有光,那光也无法代替太阳,充其量,也不过是凭借这光在白夜里行走罢了。
“她一次都没有回头”,这并不是说明雪穗的无情,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店铺女老板,突然发现有人死在了自己的店里,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反应呢?恐惧,担忧,惊慌,愤怒甚至一丁点的好奇——这些不该是正常的反应吗?那这时候,这个女老板脸上的表情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她脸色铁青,用微弱的声音说:‘我是店长滨本。’” 这才是正常反应,而演技堪称影帝的雪穗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对雪穗来说,亮司的爱就是她最后残存的一丝人性和一点点灵魂。正是因为他们有着深入骨髓的爱,所以亮司的死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着亮司死去的瞬间,雪穗的灵魂也死去了。她就仿佛变成了一个幽灵,一具行尸走肉,不再有爱,不再有人性,不再有灵魂。
四、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
男主角桐原亮司外表冷静、阴郁,实际内心却无比恐怖,不择手段,没有怜悯;女主角雪穗,外表美丽、聪慧,表面上给人以女神的形象,实际上却是一个自私且极其卑鄙无耻的恶女。两个人都有着悲惨的童年经历,两个人仿佛是互利共生一般在一起生活了将近20年,亮司在暗中帮助雪穗解决掉她的障碍,为了亮司,雪穗也会铤而走险的帮助他。当亮司躺在血泊中的时候,雪穗明白,自己依存的光消失了,黑暗又将来临。每个人都会有阴暗面,我们不敢说自己不卑鄙,不无耻,总会有那么一点,可我们也有光,哪怕是黑夜,这光也能让我们依存着活下去。
五、读后感
(1)本书情节引起的联想
雪穗所说的暗夜里的太阳应该就是亮司,这是她唯一信任并深深托付的人。亮司的存在还能让她感受到自己是个有感情的人,当亮司躺在血泊中时,她人偶一般的面无表情正是想掩饰内心几近崩溃的表现。在她杀掉生母和指使亮司杀掉养母时,在她指使亮司袭击好友和继女时,她都以完美的演技表现出自己的无辜和善良。但是,唯独是对亮司她无法再演下去,她只能通过面无表情的冷漠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崩溃。(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亮司爱着雪穗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雪穗是否爱亮司?作者没有明确写,甚至是整篇文章都未写过亮司和雪穗之间的对话。有人觉得雪穗是爱着亮司的,不然也不会在亮司死后,雪穗的灵魂也死去了。她就仿佛变成了一个幽灵,一具行尸走肉,不再有爱,不再有人性,不再有灵魂。也有人觉得雪穗只是在利用亮司,当亮司躺在血泊中的时候,雪穗明白,自己依存的光消失了,黑暗又将来临。(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每个人都会有阴暗面,我们不敢说自己不卑鄙,不无耻,总会有那么一点,可我们也有光,哪怕是黑夜,这光也能让我们依存着活下去。生命中所有的选择都该带着些无奈,如果能坚定,又怎么会被迫去选择呢,这才是人对于人生的妥协,对于自我的懦弱的呻吟,亮司便是如此,带着愧疚,终究是踏上那条救赎的远途,他无力挣扎,唯有那份执着,支撑着他残破的人生,唯有那份歉意,告诉他那鲜血淋漓的双手,仍渴望去拥抱艳阳。(3)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及期望
起初还对雪穗抱有同情心理,毕竟受过如此的待遇实在令人心疼,但后来,她一次次为了保卫自己的名誉和利益,不择手段卑鄙的将阻碍清除的时候,便想起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六、本书读后的收获
在人间,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我们不应该放弃,应当为寻找心中的那一丝光明而努力变得更好,如果你抛开一切,你会发现生活的乐趣。生命中所有的选择都该带着些无奈,如果能坚定,又怎么会被迫去选择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报告 篇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报告
从内容上看这本著作并不长,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只有1400多字。但是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费尔巴哈对于马克思的影响之深远。马克思、恩格斯都肯定过,在他们创立新哲学中,费尔巴哈起了很大的作用。马克思1865年在《论蒲鲁东》一文中说:“和黑格尔比起来,费尔巴哈是极其贫乏的。但是,他在黑格尔以舌,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恩格斯1888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我认为我们还欠着一笔信誉债,就是要完全承认,在我们那个狂风暴雨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曾经一度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者,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在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继承了他的辩证法,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接受了他的唯物主义,创立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但是,我认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马克思一开始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但他不是纯粹的费尔巴哈主义一者,创立科学人学体系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全面批判。探讨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对于准确把握马克思的思想有一定的帮助。
费尔巴哈既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又超越了费尔巴哈。一马克思从来不是的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者。在宗教批判中,马克思既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又超越了费尔巴哈,提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在构建科学人学中,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但对黑洛尔辩证法的解释马克思却不赞成,而且,马克思的人学与费尔巴哈的人学也根本的不同,在人的本质观上,人与自然关系上,马克思远远地超出了费尔巴哈。在新世界观的萌芽和建构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采取批判的态度,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创立了他的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这一批判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于毛概的读书报告格式 篇6
《事情正在起变化》是毛主席在1957年5月15日写给党内干部阅读的一片文章。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5月1日这一指示在《人民日报》发表后,遵照党中央的部署,各级党组织,领导党员学习文件,进行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有关部门,各高等学校党委都分别召开了有党外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征求意见,听取批评,以便整顿作风,改进工作。
这时,资产阶级右派却以为时机已到,打着“帮助党整风”的旗号,向党向社会主义大举进攻。他们以提意见为名,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夸大党的工作的缺点和错误,集中攻击党的领导,提出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讲“平等、自由、独立”,甚至煽动把党委赶出高等学校。党内那些修正主义者和他们一唱一和,打着反“教条主义”幌子,攻击马列主义,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否定党的领导作用。一时间,在我国上空乌云乱翻。阶级斗争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这时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还没有达到高潮,他们还混在人民当中,他们的反动货色还没有全部抛出来,因此许多人还不清楚。为了使党的干部认清阶级斗争形势,明确斗争策略,毛主席写了《事情正在其变化》。
一、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和资产阶级右派的反动实质与罪恶阴谋
此文开头的两段中阐明了全文的指导思想,指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共产党内部是这样,整个人民的内部也是这样。这就再次强调,对立统一规律是社会生活的根本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规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就必须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开展斗争,创设种种条件,促进矛盾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观察形势,指导斗争,夺取胜利。
毛主席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了党内的状况,指出我们党内马克思主义者是大多数。但是,存在着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和修正主义的错误思想,而后者比较危险。他们打着批判“教条主义”的幌子,反对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抹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原则区别,贩卖资本主义的货色,推行资产阶级的路线。他们跟社会上的右派互相呼应,联成一起,亲如兄弟。他们是“括号里面的‘共产党人’,即共产党的右派—修正主义者”,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理人。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和他们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正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在党内的集中反映。因此,“现在应当开始注意批判修正主义”。这就把反对修正主义的战斗任务明确地摆在了全党的面前。
毛主席又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生动地分析了社会上各派势力的动向,着重揭露了资产阶级右派的反动面目。
毛主席指出:“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社会上的人们依其政治南京理工大学 态度分为左、中、右三派。“右派的特征是他们的政治态度右。”主要表现是他们假装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一有机会就企图摆脱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在这次整风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他们错误地把中间派看做自己的人,极力和我们争夺中间派。他们的批评是恶意的,怀有敌对情绪。他们的阴谋是:先争夺局部,后争全部。所谓局部就是他们还有相当优势和影响的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比如新闻、教育、文艺和科技界等。先夺取这些部门的领导权,进而夺取全部政权,复辟旧中国。但是,党内外右派都不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为了达到复辟的目的,“他们不顾一切,想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刮起一阵害禾稼、毁房屋的七级以上的台风”,结果反而使群众认清他们“是一小撮反共反人民的牛鬼蛇神”。对于他们,我们必须如实地扣上右派这顶帽子,坚决揭露和批判其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罪恶活动。
总之,阶级斗争的新形势表明,党内的和社会上的右派已经大批暴露出来了,并妄图把中间派争夺过去。据此,毛主席指出,我们的任务是“争取中间,孤立右派”。只要我们用“是否真正要社会主义和真正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的标准去鉴别它们,就一定能赢得胜利。
二、反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策略
毛主席指出,现在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还没有达到顶点,他们正在兴高采烈。我们还要让他们猖狂一个时期,让他们走到顶点。他们越猖狂,越做得不合理,对我们越有利。当他们把人民激怒了,使人民充分认清他们是些牛鬼蛇神,那时,他们就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把自己埋葬起来。
我们必须分化右派,但是这要在右派感到孤立时才有可能。为了分化右派,毛主席向右派发出以下警告:“右派有两条出路。一条,夹紧尾巴,改邪归正。一条,继续胡闹,自取灭亡。右派先生们,何去何从,主动权(一个短期内)在你们手里。”
毛主席的这篇著作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反右派斗争胜利的重要文献。“四人帮”是比当年右派还要右的极右派,他们篡夺了相当一部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并且在不少地方和单位结成了阴谋篡党夺权的帮派体系,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和欺骗性。学习这篇重要文献,有助于我们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极右实质,团结大多数,孤立一小撮阶级敌人,实现天下大治。
读后感悟:所以我们对待问题时都始终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因为这个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对立统一迫使我们认清矛盾的主体,以及矛盾存在的条件。而当代某些人却并非如此。
近一个月以来,人们都在批判郭德纲的徒弟打人事件,打人不对,打完人为徒弟极力辩护也是不对,而且还骂BTV记者是婊子,这都是不对的,对这种错误的言论我们要坚决予以批评,但这归根结底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要在人民内部解决,不要乱扣帽子。BTV的记者被打了,他们有点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BTV是新闻媒体单位,在这些事情面前应该学会克制,而不是动用手中的权利进行打击报复,并上纲上线,很有“整人”之嫌。BTV本身也是有责任的,不要因为自己是新闻媒体就肆意的闯入别人家里,要学会尊重采访对象,BTV要在这件事情中认真总结,要告诫记者同志们不要沾染了小资产阶级的狂热观点,我们是无产阶级的媒体,要学会尊重人民群众,要让大家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CCAV排比式的不点名批评直接把郭德纲及德云社定性为“三俗”事件。郭德纲也就是个说相声的,嘴有时候说话损点,也得罪了一些人,但这终究是人民内部矛盾,和“三俗”有什么关系!由于他们没有正确,深入地理解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这是极其可危的。总之这帮煽风点火的只有两条出路。一条,夹紧尾巴,改邪归正。一条,继续胡闹,自取灭亡。
《红楼梦的法律世界》读书报告 篇7
在从前的学习中, 我对教科书的内容深信不疑, 觉得学习就是不断地记忆积累, 绝少怀疑。学习了本学期的中法史课程, 金敏老师颠覆了我对历史的认识, 深知怀疑精神的可贵。梁治平说: “视历史为以往经验的记录, 并不否认和轻忽其中的创作因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史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记录过去即是对以往的回顾, 回顾必定出于特定视角, 而视角必包含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情感、理性和偏见, 包含他们的希望和恐惧, 风尚和欲望。因此, 对历史的检讨, 便是一种对于人类心理、思想和行为的探讨。”人生的有限性决定了一个人无法亲身感知经历所有的历史, 我们只能从叙述的历史中去了解曾经发生的过去, 然而只要是人叙述的历史, 都会有主观性。①金敏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这一概念, 伽达默尔解释到:“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 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 或一种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存在和历史理解的存在。一种名副其实的诠释学必须在理解中显示历史的实在性。因此我就把所需要的这样一种东西而称为‘效果历史’。理解按其本身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理解从来就不是一种对于某个被给定对象的主观行为, 而是属于效果历史, 这就是说, 理解是属于被理解东西的存在。”客观历史我们永远无法准确地知晓, 书本上的历史均是经过改变的“历史理解的存在”, 是在客观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的重构, 这必然决定了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存在着人的主观, 是主观历史。所以, 我们在学习中法史的过程中要有怀疑批判精神, 去反思什么样的主观历史更接近于客观历史。
田晓菲在“幽暗的树林”中说: “叙述的方式和角度, 往往比叙述的内容更重要, 因为它们决定了叙述的内容。”历史知识的形成受到方法和旨趣的左右, 他们共同决定历史的叙述模式、知识样态及其运用。从知识沿革的角度看, 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决定历史知识的这些因素, 可以概括地用“范式”这一概念来说明。②不同的中法史的范式, 便决定了它们的优劣。2013 版司考教材的《中法史》③、刘根固的《中法史》④代表了官方的主流范式, 通览全书, 给读者一个总体感觉, 从西周以降, 历代的律法均为规定刑事犯罪, 坚持主流范式“诸法合体, 民刑不分, 以刑为主”, 在介绍唐朝法律制度时, 均只引用《唐律》作为材料来源, 均只介绍了唐朝的刑事法律。然而, 同样作为官方主流范式的叶孝信版《中法史》却详细介绍了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格、式四种。详细介绍了《唐律疏议》、《唐六典》, 并详细介绍了唐朝刑事方面、民事方面、行政立法、经济立法及对外贸易等方面的立法。所引用的法律也较丰富, 诸如《捕亡令》、《杂令》、《田令》、《婚姻令》、《户令》、《主客式》、《茶法条约》, 这些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迥异的唐朝法律范围。叶孝信版的《中法史》似乎破坏了我们对长久以来所熟悉的主流范式的印象,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也是极其发达和完善的, 民法、刑法、行政法及经济立法等等兼备, 可知叶孝信版《中法史》乃主流范式的边缘。
为何会出现上述差异呢? “持有什么样的法的概念, 就写出什么样的中法史”这句话或可给予些许提示。贺卫方“东西方法律意义的沟通” ( 为王健《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所作序) : “来自西方的法律规范、原则、理论、概念在本土不断传播, 它们表现为一系列语词, 但又不仅仅是语词;通过不断的引进, 通过阅读。记忆以及现代化传媒的大量复制, 通过现代型的法律教育, 它们已经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甚至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连自家历史的原初记忆也丧失了, 例如今天的史学家对中国法律史的解说就没法摆脱外来的语词及背后的各种概念、原则等。”同样, 严复在翻译《法意》时指出: “西方‘法’字, 于中文有理、礼、法、制四者之异译。”肇始于概念翻译的误解, 进而扩展至对传统法的观念、结构、特征、内容等整个体系的误解。借用宇文所安的“中介”说, 我们今天对中国传统法的认识不仅经过了时间的中介, 更经过了空间的中介, 经历了这等时空中介的传统法的面目与其本来面目不知相去多远, 有多少“原初记忆”已经丧失。我们固然无法唤醒全部的“原初记忆”, 实际上是由于我们沿用了那种如今看来过于狭窄的“法律”定义, 即法必须由国家制定颁布, 而造成的一个智识盲点。
法概念的澄清和原初记忆的找寻, 我们便可以理解, 为何司考教材和刘根固的《中法史》与叶孝信版《中法史》的内容和体系差距甚大⑤, 官方范式的《中法史》, 非常重视以刑为主的国家法典, 坚持“诸法合体, 民刑不分, 以刑为主”总体特征, 教材编写具有封闭性, 抑制反思。然而此三者所依据的编写材料均为国家制定颁行的制定法, 此称为“Law in book”。真实的历史与文本的历史, 两者的关系……———努力去无限接近而永远无法等于。金岳霖说过, “彻底的经过训练的怀疑态度”。我们在学习中应该“shifting boundaries”, 限缩性的法概念指导下写出的主流范式的中法史与扩张性的法概念指导下写出的中法史, 都是写的历史, 都是主观历史。相较于“Law in book ”这样的主流范式的中法史, 扩张性的法概念指导下写出的《红楼梦的法律世界》这本书则为我们洞开了不一样的法律天地, 这个别样的天地就是“Law in action”, 这不是法律条文的累积堆叠, 而是为我们活生生地展现三维立体的法律实施状态,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毫无疑问, 相对而言, 扩张性的法概念指导下写出的中法史更接近于客观的历史。
《红楼梦的法律世界》这本书以《红楼梦》书中描写的社会生活现象为研究材料来源, 从法律的视角并引用古代的文献典籍来详细解读该材料所反映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这无疑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红学研究方向, 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法律运行状况。《红楼梦的法律世界》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 家族、家法、户籍、继承、典当、婚姻、丧葬、十恶、八议、枉法、强盗、大赦等等, 这些都涵盖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生活方方面面, 我们从这些事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封建社会的礼法如何相互交织作用。这本书所引用的材料也是极为丰富的, 从主流官方范式的法条到官方范式不曾注意的皇帝的《训谕》和大臣的奏折、古人的著述、古代文学作品及今人的社会调查材料, 这些都相对于官方范式的《中法史》更为清晰的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社会理、礼、法、制四者统摄治理下的法律运行实况。从而无可雄辩地证明了扩张性的法概念指导下所写出的《中法史》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兹举书中两例作说明。
传统范式的《中法史》常会着重介绍自上而下的法典, 其中又以刑法典为重中之重。如《清律》“官司出入人罪”条: “凡官司故出入人罪, 全出全入者, 以全罪论。若增轻作重, 减重作轻, 以所增减论。致死者, 坐以死罪。”古代对出入人罪的惩罚不可谓不严, 然而, 现实中法的实施情况究竟怎样, 我们无从知晓。《红楼梦的法律世界》这本书便为我们洞开了这样的观察古代“Law in action”之门。在《红楼梦的法律世界》的“枉法”篇中, 我们看到尹伊君这样写道:
“《红楼梦》写了大大小小若干起官司, 没有一件不枉法的, 或因徇情, 或因受财。”⑥“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虽然篇幅很长, 尹伊君提到曹雪芹对于雨村如何公堂审案并未直接着墨, 曹雪芹大量的笔墨写案外的人情、势力和复杂的社会关系, 门子与雨村的密谋和心理变化, 似乎要努力表明门子与雨村最终的选择也属必然。从贾雨村断案中, 我们可见法律在中国社会的真实运作状况, 司法官吏面对复杂社会情况、社会关系时的所疑、所思并最终做出枉法裁判。该案以小见大, 真可谓一叶落而知秋, 作者似乎要表明的是贾雨村的枉法不是来源于其自身道德败坏, 而是来源于社会深层的体制性腐败。中国的监察制度源远流长, 三代即有, 可以“纠劾百司, 辨明冤枉, 提督各道, 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面对官员的枉法, 纠察不法的御史有没有起到监督作用呢?《清律》“官吏受财”条: “凡官吏受财者, 计赃科断。”《清律》“风宪官吏犯赃”条: “凡风宪官吏受财, ……各加其余官吏罪二等。”在凤姐指使张华状告贾琏“国孝家孝之中, 背旨瞒亲, 仗财依势, 强逼退亲, 停妻再娶”中, 尹伊君通过两个“只得”, 活化出监察御史在权贵面前的卑微心态和行为, 似乎都察院成了贾府的办事衙门。⑦尹伊君分析到, 现实中的监察御史不同于戏剧舞台上铮铮铁骨的形象, 包拯、海瑞也只是历史上的模范和榜样, 他引用了明人陈洪谟《继世纪闻》、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清朝中期北京流行的一首谚语以及康熙、乾隆对监察御史不满的上谕来佐证御史的难以发挥作用。他指出监察御史的难处是既不能硬, 也不能软, 这同样也是体制所造成的。这些丰富的史料, 清晰地再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法律运行状况, 那是立体动态图景, 是活的历史, 比干瘪的法条堆叠的死历史自然更接近客观历史, 并能不断地引入新观点, 带领人们去思考历史,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这便是扩张性法概念指导下所写的《中法史》。
“The goal of this lesson is not about the knowledge, but about the method of learning. ”这句话无疑具有振聋发聩之效, 我们经历了长久的应试填鸭式教学, 使我们养成了只重视知识的记忆, 绝少怀疑反思的习惯, 僵化的思维能力才是尤为可怕的, 须知方法的训练才是最重要的, 不迷信, 不盲从。本学期金敏老师的《中法史》课无疑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注释
1
2
3
4
5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2
6尹伊君.红楼梦的法律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180
《读书与治学》读书报告 篇8
而成。这本书专门谈论青年人应该怎样读书、怎样治学,全书共分为“怎样读书”“漫谈教学”“确立志趣”“训练思想”“治理国学”“论学书简”六卷。
【关键词】读书;胡适;治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第一卷,就“怎样读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关于怎样读书,胡适在书中主要从什么是读书、为什么读书、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以及找书的快乐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例如,胡适在《读书》一文中就读书的方法讲到读书的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还有就是他在《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中讲到“青年人要读书,不必先谈方法,要紧的是先养成好读书,好买书的习惯”。
第二卷,“漫谈教学”。就教学这一块看法,欧阳教授摘取了胡适先生的《中学国文的教授》《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黄谷仙论文审查报告》《谈谈大学》《大学的生活》《教师的模范》等六篇文章,主要讲述中学国文的教学方法、我国大学的历史以及学科选择的重要性、教师的模范作用等等。
第三卷,“确立志趣”。它摘取了《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赠言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纪念》《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等五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作为一个学生不管他毕业与否,都不能抛弃学问,即使毕业之后也应该培养一种“业余”兴趣。
第四卷,主要从“训练思想”上来进行阐述。欧阳教授摘取了胡适先生的《少年中国之精神》《思想的方法》《智识的准备》《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谈谈四健会的哲学》等五篇文章。这些文章主要谈论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思想;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接受,需要拥有自己的思想,并且用事实去证明。
第五卷,主要阐述的是“治理国学”。其摘取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考证学方法之来历》《校勘学方法论——序陈垣先生的〈元典章校补释例〉》《考据学的责任与方法》。这些文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阐述的,治理国学需要一套科学的治学、考证方法。
第六卷,“论学书简”。欧阳教授在本卷主要摘取胡适先生的一些书信,主要包括:《做人与读书—致胡祖望》《要“小题大 做”—复吴晗》《只有真话可使这个民族独立自主—答陶希圣》《文字不可轻作—致罗尔纲》《龟兔之喻—致吴健雄》《学术工作的“为人”与“为己”—致王重民》《思想不可变成宗教—答陈之藩》《存疑精神与宗教信仰—答朱文》《训练良好的工作习惯—复陈之藩》。胡适以这些书信与朋友谈论读书与治学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还应该找到科学的方法,不能一味地去接受,应该具有自由的思想。
读后心得
在这些文章当中,有教人们怎样读书的,有教人们怎样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还有教人们怎样获得科学的治学方法的经验总结;同样,他的这些文章当中还有对我国传统学术当中的科学精神与方法的提炼以及对年轻人即使步入了社会也要坚持自我学习的劝诫等等。这些浅显易懂的话语都是出自胡适先生的切身体验,他将深刻的道理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进行表达,这些话语当中包含了非常强烈的科学精神,体现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我国下一代的深深的关切之情。胡适先生在文章中提到,人们在读书的时候需要“勤、谨、和、缓”以及“不苟且”,还需要做到“有几分证据,说几分的话”,这些发自肺腑的经验之谈不仅对莘莘学子有很大“点醒”作用,对于那些已经毕业并踏入社会开始进入工作岗位的有志青年来说同样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胡适先生的这些至理名言对于现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学风,如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以及极度的夸饰等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对于人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与学习的习惯有着很好促进作用,有利于改善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
评价
胡适先生不愧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以及思想家,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就像孔子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德国的康德在哲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一样,我们可以对他进行赞美甚至批判,但是他的成就是真实存在、不容忽视的。
《读书与治学》这本书是胡适先生一些与读书、治学有关的代表性文章的汇总,这些文字都是胡适先生终身积累的丰富的读书与治学经验以及研究。在文章当中,他的一些关于怎样读书、怎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对年轻人的劝诫和治理国学等等的见解非常的独到与精辟,值得人们去借鉴与学习。但是,同样他文章中的有一些观点与思想是不值得提倡与学习的,例如他将大学毕业生列为少数特权分子以及逃往台湾之后言论中对大陆的敌视与诋毁等等。
附注
本书虽为欧阳哲生教授汇编而成,但其中的文章都为胡适先生一生中不同时期所创作。
关于读书的调研报告 篇9
要想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先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等一系列规律,为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改造深灰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在学习研究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这一章节之后,我深刻认识到许多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规律与知识,为自己日后认识社会乃至改造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一. 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内容决定内容、性质决定性质、变化决定变化。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对其企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时,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更新变革带来了生产关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手推磨所带来的是封建社会,而蒸汽机的出现则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工业资本家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能源不断涌现,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生产关系在日后必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而我们的社会也将达到更高的高度!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两者也是辨证统一关系。我国公有制经济制度决定了中国只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外国的私有经济则规定了他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除了经济制度,我国各种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公有制经济的反映。二.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则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矛盾的激发,促使社会形态由不完善向完善不断地推进。
(2)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多次革命,将中国从奴隶社会带到社会主义社会。每一次革命,旧的社会制度会被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所取代,迎来一个无论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亦或是科技,文化等各方面更繁荣的时代。
(3)此外,改革与科学技术也在社会发展过程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还通过对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实现对当前社会制度的量变,乃至质变。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极快地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行列,也带动了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而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已经由单纯的军事竞争转化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人才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世界。要想在激励的国际竞争中赢的一席之地,中国科技教育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三. 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1)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和活动组成的,因此,无论什么时候,人民群众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从远古时代到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乃至以后的共产主义社会,都是人民群众在不断地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逐步地变革中实现的。因此,我国不断强调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在党与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权地位,切实关心老百姓的各项利益,争取更快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和谐社会。
【关于读书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肺炎患者读书报告09-01
关于读书情况调查报告范文10-15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09-28
表示读书的格言关于读书的格言05-11
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10-22
关于努力读书的名言05-19
关于读书的名言诗句08-08
关于读书的作文文章08-22
关于不读书的名言08-22
写关于读书的名言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