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民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通用8篇)
裕民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篇1
裕民县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为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管理规定》、《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关于印发2005-2007年在用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要求的通知》(环函[2005]83号)、《关于印发自治区机动车“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新环总量发[2012]324号文件)的要求,通过开展机动车辆污染监控、提高新车准入门槛、高排放车辆逐步淘汰等工作,逐步建立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体系,切实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以开展机动车尾气排放定期检验为基础,推行环保定期检验合格标志为手段,发展可持续交通,全面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
(一)总体目标
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为主,逐步过渡到明显削减车辆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到明显降低机动车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1、“十二五”期间,机动车排放总量削减10%左右,逐步淘汰2005年以前投入运营的黄标车。
2、全县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与全国同步,对黄标车辆实施区域限行。
3、切实提高环保部门监管能力,建成三级联网的机动车环保监控信息系统。
4、加快改善空气质量,有效遏制灰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污染加剧的趋势。
(二)具体任务
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的要求,新车注册登记在新疆执行国III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力争与全国同步执行国IV排放标准,逐步淘汰国III排放标准以下(不含国III)的机动车辆。力争在2014年9月30日前,建立覆盖全县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督管理信息网络体系。
三、主要工作
(一)强化机动车监管,确保尾气排放达标。
机动车尾气定期检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405号)规定的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期限进行。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前必须要符合机动车厂尾气排放限值要求并取得环保部门核发的环保分类标志;对机动车尾气检测不合格的车辆,环保部门、公安机关不予核发环保分类标志及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环保局和公安交管部门共同派出执法人员对道路行驶中有明显污染物产生的机动车辆进行尾气抽检,对路检尾气超标车辆责令限期维修直至合格。
自2014年起,逐步对全县轻型汽油车采用稳定工况法(ASM)、重型汽车采用双怠速法、轻型柴油车和中兴柴油车的加载减速试验—不透光烟度法(LUGDOWN)定期进行检测。ASM和LUGDOWN检测线每条每年检测数量在10000-15000辆,确保按期完成尾气排放达标任务。
(二)严格做好新车登记管理,提高准入门槛。
公安交管部门必须将尾气污染防治纳入机动车新车登记、车辆过户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等工作,将尾气排放检测报告作为办理有关手续的必备条件;不符合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机动车,不得通过年检;新购机动车可在规定期限内免除污染物排放检测。实施新车源头污染控制制度,落实国家机动车阶段性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水平达不到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的新车,公安机关不予注册登记。
全县新车注册登记在执行国III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力争与全国同步国IV排放标准。自2014年1月1日起,公安部门停办国III以下(不含国III)排放标准车辆的转入登记。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2000年机动车环保达标车型名录》《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对机动车实行排放达标环保审核监督,重点把好营运车辆环保准入关。
(三)建立机动车尾气监督管理信息网络体系。
依据环保部《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和《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技术规范》的要求,环保部门负责建立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督管理数据库和数据传输网络,对机动车检测数据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与地区数据管理中心联网。各检测和维修机构收集的检测和维修数据必须传输到裕民县环保局,再由县环保局审核后及时传输至地区机动车尾气检测数据管理中心。裕民县环保局要定期向社会公布本辖区内机动车尾气污染监测情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
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直接关系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相关部门要将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凡经检测不符合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车辆,环境保护部门、公安机关不得发放环保标志及检验合格标志,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营运许可证和定期审验合格手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机动车燃油质量进行监督,配合商经委推动机动车油品升级工作,商经委做好机动车报废、回收、拆解等管理工作。
(二)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信息化建设。
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要加快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督管理数据中心建设,实现检测数据共享,提高行政监督管理效率。
(三)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宣传教育。
相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性、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的意义及对策,提高人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和参与意识,教育机动车主加强对机动车的维护保养,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鼓励事业节能型低排放机动车共同做好尾气污染防治工作。
(四)责任追究。
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管理、主动协调、密切配合、严格执法,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对于责任不落实、推诿扯皮、玩忽职守造成的严重影响或事故的单位或个人,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裕民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篇2
1 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 我国城市空气开始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 直接影响群众健康。《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201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0754.6万辆, 与1980年相比, 增加了30倍, ?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07.9万吨, 其中氮氧化物 (NOx) 637.5万吨, 颗粒物 (PM) 62.1万吨, 碳氢化合物 (HC) 441.2万吨, 一氧化碳 (CO) 3467.1万吨。
有研究表明, PM 2.5是形成雾霾污染最主要的原因, 机动车尾气是PM 2.5颗粒的重要来源之一, 2013年1月份, 我国大部分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是息息相关。
2 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高的原因
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但汽车尾气排放造成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却比较突出, 其主要原因如下:
2.1 汽车制造技术整体滞后, 污染物排放量偏大
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在尾气排放控制技术方面, 较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 国产汽车耗油高、排放高。我国现阶段刚刚实施机动车第四阶段排放标准, 而相当的排放标准在发达国家早在2005年已全面实施, 1994年我国当时新生产轿车的HC, CO和NOx的排放量分别是1992年美国新车排放量的14.5倍、11.8倍和3.3倍。因此, 汽车制造技术整体滞后是造成我国机动车高污染状况的根本原因。
2.2 燃油品质量不高, 造成高油耗、高排放
尽管我国现阶段已全面实施了机动车第IV阶段排放标准, 各汽车生产厂家也都已掌握和制造了符合国IV甚至更高排放标准的发动机。然而, 而我国除北京开始执行地方性的京五标准汽油, 上海、珠三角、江苏等部分地区执行国四标准汽油外, 其余地区仍在执行国三标准, 造成高控制排放技术车辆效能难以发挥。同时, 我国油品标准与欧美日相比还是相当落后, 汽油落后1-2个阶段不等, 柴油落后1-4个阶段不等, 国三标准规定汽油含硫标准是欧洲、日本标准的15倍, 美国标准的5倍, 柴油含硫标准则是欧日标准的三十余倍, 燃油品质的滞后也给机动车尾气防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增加了用车的成本, 给环境和人体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2.3 道路制约和交通不畅造成高排放
近年来,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 汽车这个过去的奢侈品也逐步走进普通百姓的家中, 机动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交通道路增长跟不上机动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的速度, 造成大多数城市交通道路趋近饱和, 交通拥堵已经几乎成为国内所有大中型城市的共同问题。
道路状况、车流量等交通因素直接影响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量, 车速越慢, 污染物排放量越大。研究显示, 车辆速度从每小时40公里降到每小时15公里时, 尾气排放平均增加250%。
3 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
3.1 提高汽车工业整体制造技术, 实施更为严格排放标准
我国汽车制造起步较晚, 阶段性排放标准滞后于发达国家是我国机动车高污染状况的根本原因, 其根本的出路还在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是要鼓励汽车制造厂引进和开发先进技术, 提高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水平, 不断设计和制造低成本的超低排放车, 促进我国汽车阶段性排放标准与国际同步实施;二是研制更加有效的尾气净化催化剂, 针对不同燃料体系需要研制相应催化剂, 全面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水平;三是开发以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等为动力的机动车辆, 实现尾气零排放。
3.2 加快黄标车和高污染排放车辆的淘汰
《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 仅占汽车保有量16.4%的“黄标车”却排放了63.7%的NOx、86.6%的PM、55.9%的CO和60.4%的HC。因此, 淘汰黄标车和高污染排放车辆是机动车污染防治和减排的重要途径, 2012年陕西省淘汰老旧机动车3.5万辆, 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2011年削减1%, 成为全国14个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的省份之一, 有效扭转了全省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只增不减的局面。
加快黄标车和高污染排放车辆的淘汰应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实施积极的经济鼓励政策, 提高车主淘汰“黄标车”和高污染排放车辆的积极性;二是继续扩大“黄标车”限行区域和无标车禁行政策, 提高车主淘汰黄标车和高污染排放车辆的自觉性;三是制定党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淘汰“黄标车”和高污染排放车辆的政策, 带动全社会淘汰“黄标车”和高污染排放车辆;四是严格落实《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强制报废不符合规定的机动车。
3.3 实施适合国情的检查/维护 (I/M) 制度
检查/维护 (I/M) 制度是指政府部门通过行政手段, 强制登记的机动车进行经常性的排放检测, 并对其中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车辆进行维修, 通过这种手段促使使用者不断进行车辆的维修保养, 从而达到减少排放的目的。我国环保总局、科技部、国家机械局联合发布的《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指南》中指出, 实施车辆的检查/维护制度是最为经济、合理、科学、有效的控制在用机动车排放的措施。实施I/M制度应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积极协调各管理部门关系, 明确职责分工, 制定一套严格的检测制度, 对所有的在用车实施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 实行二级维护竣工检测。二是要改进检验方法, 采用能模拟机动车实际道路行驶时加速、减速、等速、怠速等负载运行状态的简易工况法, 实现机动车尾气的动态检测, 使检测因子更为全面、检测数据更加真实, 能客观反映受检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 从而可以保证定期检验合格的机动车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尾气排放始终处于合理的水平;三是要加强检验机构和治理行业管理, 确保检验机构的公平、公正性和治理行业的规范性。
3.4 提高油品质量, 发展替代燃料
油品质量直接影响机动车污染排放, 提高油品质量可以速效改变污染排放。欧美以及世界大部分地区, 制定和实施汽车排放标准时, 一直将车和油当成一个系统, 同步实施油品和汽车排放标准, 确保汽车排放的升级。而我国油品升级一直落后于汽车, 在过去实施国一、国二、国三标准时, 汽油标准也分别比汽车标准滞后了两年、一年半和一年零八个月, 我国现阶段的重型柴油车国四标准因必须的低硫柴油在全国范围内得不到供应, 环保部不得不二次推迟了这一标准实施的时间表, 高品质油供应不足一直在拖机动车减排“后腿, 因此, 各地应积极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 提升燃油品质, 供应符合机动车阶段性标准要求的燃油品。同时要积极开发高效低污染的替代燃料, 如天然气、液化气、酒精、甲醛、氢气、甲醇汽油混合燃料等, 从油品改善上减轻机动车对环境的污染。
3.5 积极实施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
道路交通状况对机动车污染排放影响明显, 对于城市而言, 科学的交通管理和控制对于减少机动车的排放极为重要。一是要根据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和交通情况, 适时控制机动车的总量的增长速度, 使之与城市的发展速度相适应。二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倡导绿色出行, 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量。三是结合城市改造, 科学规划城市道路体系, 修建环城公路, 减少城市道路压力。四是健全城市干道网, 拓宽瓶颈路段, 打通堵头, 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五是加强交通教育, 提高司机及行人按交通规则出行的意识, 减少人为因素的城市道路拥堵。
4 结语
机动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 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但同时机动车的使用也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建立“车、油、路”为一体的综合防治体系。
摘要:汽车制造工业起步较晚, 阶段性排放标准滞后, 燃油品质量不高, 道路交通不畅造成国内机动车尾气排放量较高, 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是造成雾霾污染的重要原因。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应从制造技术进步、淘汰高排放车辆、建立检验维护制度、提高燃油品品质和改善交通状况五个方面入手, 建立“车、油、路”为一体的综合防治体系。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1]邵祖峰.浅谈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城市交通, 2001 (4) .
[2]高原, 等.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及防治措施.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3) .
裕民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篇3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污染;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现状
一、我国对机动车的定义及机动车尾气的组成与危害
(一)我国对机动车的定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本文机动车取燃油机动车这一概念。
(二)机动车尾气的组成与危害
汽油、柴油为化石燃料,主要成分为烃类化合物,都含有添加剂和杂质。尽管机动车发动机技术在不断提升、燃油质量在逐步提高,但机动车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硫化物、铅、铅化物及细微颗粒物等上百种不同化合物的废气,这些废气就是我们所说的机动车尾气。机动车尾气对环境及人体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氧化碳(CO2)是碳或含碳化合物完全燃烧,或生物呼吸时产生的一种无色气体,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大气中分布最广和数量最多的污染物,城市大气中的一氧化碳大部分来自于机动车尾气。
碳氢化合物(CHx)是仅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为烃。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活性较高的烯烃和少数芳香烃类化合物会与氮氧化物产生淡蓝色烟雾,这便是光化学烟雾。
硫氧化物(SOx)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以及两者混合物的总称。机动车排放的硫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
铅及铅化物均为有毒物质。细微颗粒物(PM)主要是燃料燃烧不完全而产成的碳烟和油微粒等。
二、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截至2009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86,580,658辆,至2010年3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1.92亿辆,短短三个月机动车保有量增长55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急速增长。加之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水平较低、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许多城市,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目前,在全国500多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仅1%左右,大部分处于二级、三级标准,有的城市甚至达不到三级标准,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由于实施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我国污染物排放量增速有所减缓,但是排放量仍然十分巨大。2009年全国机动车一氧化碳排放量为4018.8万吨,碳氢化合物排放量为482.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583.3万吨,颗粒物排放量(仅柴油汽车)为59.0万吨。其中,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超过70%,氮氧化物、颗粒物超过90%。
三、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现状
(一)原则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19条第1款规定“一切排烟装置、工业窑炉、机动车辆、船舶等,都要采取有效的消烟除尘措施,有害气体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一规定结束了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无法律规制的状态。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4条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这一规定实际上是对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19条的继承。这一原则性的规定为我国的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文件
为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7条第3款、第33条第2款的规定,国务院于2001年2月批准发布了《地方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审批办法》。该办法具体规定了地方标准的审查范围、原则、依据、条件和程序,为地方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地方的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创造了条件。
国务院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发展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作为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之一。另外,国务院陆续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期停止生产销售使用车用含铅汽油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确保了机动车污染防治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促进了全国机动车尾气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近年来,国家与地方都加大了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立法力度,初步建立起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内的污染控制法律体系,但是与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的严重性相比,仍然十分不足。主要有如下问题:1.法律位阶较低。2.原则性规定较多。3.排放标准、燃油标准
相对落后。机动车作为现代社会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快捷,然而,人们也不得不正视日益严重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所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罗红梅,罗静梅. 浅谈机动车污染防治法制建设[J].环境技术, 2003,(05) .
[2]戴海.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立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张弛(1987—),山东烟台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2010级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硕士,研究方向:资源与环境保护方向法律问题。
裕民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篇4
市环保局向市委、市政府提交的《2012年太原市颗粒物源解析研究结论及建议》提出:“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来源是 pm2.5,而我市大气颗粒物 pm2.5 主要排放源为:煤烟尘,城市扬尘,土壤风沙尘,建筑水泥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这篇报告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作出了在治理燃煤污染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其他污染的治理的决定。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大我市污染治理的决定,我市环保部门认真分析当前全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把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进一步引向深入。
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市将采取全新的举措,开展更为严格的 pm2.5 监测并公布信息,目前,对我市 pm2.5 影响最大的是机动车尾气污染和扬尘污染,出重拳对尾气排放不达标的车辆进行专项整治,加强城市扬尘等污染控制,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是当务之急。从12月13日起,我市环保部门以夜查为主,开始对全市各类工业企业、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突出的重点区域的物料堆场、渣场、固废处置场、运输车辆等扬尘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集中整治,从源头上遏制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排放。
全方位监控工矿企业达标排放市环保局召开党政联席会议,针对冬季扬尘易发、高发、不易扩散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特点,周密部署、火速行动,全力以赴控制颗粒物污染,确保省城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制定了《关于开展扬尘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决定对全市各类工业企业(含煤焦发运站、储煤场、混凝土搅拌站、水泥粉磨站)、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突出的重点区域的物料堆场、渣场、固废处置场、运输车辆等扬尘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集中整治,从源头有效遏制颗粒物排放。要求所有产生扬尘的工业企业必须限期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对料区车辆进出口处及整个堆场作业面进行全方位监控。对建筑工地内的燃煤大灶、茶炉、锅炉坚决取缔。建立扬尘污染重点控制区。
同时加强对“冒黑烟”现象严重的柴油车辆(包括营运客货车、公交、企事业单位通勤车辆等)的路查力度,提高上路检查频次,由每周两次提高到每周四次。加大对车用柴油的抽检次数,实行每季一次的加密监测;对市区民营和私人加油站点的抽样检查实现全覆盖,中石油和中石化所属加油站的抽样检查比例不低于30%。对一电厂、二电厂、太钢、三给村周边地区等扬尘污染突出的重点区域和迎泽大街、长风大街、龙城大街和滨河东、西路5条景观路,实施重点控制,综合整治。目前,已对3家扬尘污染严重的单位实施关停。
全面排查掌控污染源促转型发展28个检查小组,以夜查为主要手段,通过全面排查,掌握主要污染源,严惩污染排放企业,为我市的转型发展贡献力量。各检查组累计检查532人次,检查各类工业企业172个,检查加油站6个,检查24辆冒黑烟机动车。把住源头、减轻污染、科学治理、建立机制是控制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方法。我市环保部门在这次行动中依然遵循“不简单蛮干,科学安排部署”的原则,广泛宣传发动、全面排查掌控、探索有效方式方法,从根源上治理污染,也促使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单位,甚至私家车主自觉加入到扬尘污染和尾气治理的行列中来。
市环境监察支队、尾气中心以及7个直属分局,组织全员力量,积极开展工作。全市共分了28个检查小组,截至23日中午12时,共出动检查532人次,检查工业企业172个,检查加油站6个(抽取样品12个),检查24个冒黑烟车辆。目前,排查摸底工作仍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执法人员集中对一电厂、二电厂、西山选煤厂等重点企业进行了检查。
针对检查中发现部分工业企业的煤堆、料堆的堆高高于挡风抑尘网,拉运、转移过程中车辆存在抛洒和道路扬尘污染,喷淋设施不健全,煤堆、料堆未全部覆盖,处置场大风天存在扬尘污染等情况,我市环保部门对一电厂、二电厂、西山煤电、重机、汾机等重点企业要求一周内提出综合整治拔高方案,对存在问题的,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限期一日或三日内完成整改要求,对需要建设设施升级改造的,根据环保政策下达限期整改要求。特别对重点企业的粉煤灰处置场提出要求,在四级风力以上的气候条件下,禁止作业,及时喷洒抑尘剂,有效防止扬尘污染。
重细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在此次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中,我市环保部门还针对一些具体情况进行了精细化部署和整治。
在扬尘重点控制区内,除对这一区域制定扬尘综合整治专项方案外,市有关部门将禁止汽车非全密闭拉运散装物料,并实施严格的巡查制度,坚决遏制焚烧垃圾、树叶、秸秆及其它二次扬尘污染发生。同时,环境监测部门将对重点控制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流动监测,及时通报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扬尘污染整治,还将在建筑工地全面展开。“在取缔建筑工地内的燃煤大灶、茶炉、锅炉的同时,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污染控制。”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在路面行驶的冒黑烟车辆,市有关部门将下发限期治理通知书,并在媒体上公开曝光;逾期未整改的,予以处罚,并列入年审黑名单,不予办理环保检测。
据介绍,市环保局在此前设立的100多个社区环保工作站在此次行动中也将发挥积极作用。市有关部门将充分调动广大环保监督员的积极性,实施网格化管理,力争做到对各类扬尘污染现象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处理。“我们工作站一得知要进行扬尘和尾气污染治理就立即行动起来,向驻地单位和居民们进行了宣传。没想到无论单位和个人对这次行动都特别支持,他们都说扬尘和尾气污染是最困扰老百姓的环境问题,这次政府下大力气从源头上整治这些污染,大家当然要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美丽太原!”杏花岭区洋灰桥社区环保工作站的工作人员高兴地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近几年,市委、市政府接连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就拿今年来说,年初,我市大力开展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进入冬季采暖期后又多措并举有效控制燃煤污染、改善冬季环境质量,当下,我市环保部门又出重拳全面整治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从源头治理环境,明年1月1日,我市将实行全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开展更为严格的 PM2.5 监测并公布信息……这一系列绿色行动无不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我市环保部门科学决策、源头治污、再造蓝天碧水的信心和决心!
“人们希望安居乐业增收,也希望天蓝地绿水净,作为环保部门,我们有责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开展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并定期对整治情况进行汇总和公示,就是为了让省城百姓与我们一起共同见证家园环境的改善,同时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鞭策。”我市环保部门负责人的话掷地有声。
对省城进行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整治是我市在年终岁尾打响的又一场提升空气质量的攻坚战。要想打赢这场战役,就必须把住源头、科学治理、齐抓共管。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和尾气污染,仅靠环保部门以及一些相关单位的治理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建设具有龙城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体系,需要我们每一个太原人的努力和自觉维护,让我们在这场行动中也以主人翁的姿态行动起来:发现有扬尘污染要及时制止、主动举报,尽量采用绿色交通工具出行……让我们大家为建设“美丽太原”贡献力量。
本报讯 昨日,从市环保局尾气检测中心获悉,2012车用成品油有害物质抽样检测工作从2012年11月20日开始至今,截至目前共抽查60家加油站,抽取10#、0#柴油和90#、93#汽油样品100余个;另悉,在机动车“冒黑烟”专项整治行动中,尾气检测中心与市公安交警部门联合执法42次,查处冒黑烟车辆524辆,其中无机动车环保合格标志车辆201辆,假冒机动车环保合格标志车辆207辆。到目前为止,共有226辆被查处的“冒黑烟”车辆进行环保检测,其中检测合格车辆193辆,不合格车辆33辆。
谈到汽车尾气治理,市环保局尾气检车中心的负责人介绍说,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灰霾天气。据研究显示,机动车一般排放20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粒,也包括 PM2.5。其中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细颗粒物 PM2.5 毒性最大。由于城市交通易拥堵,使得车辆不得不走走停停,低速行驶的车辆污染更严重。车辆速度从每小时40公里降到每小时15公里时,尾气排放平均增加250%。汽车尾气除直接排放炭黑会形成 PM2.5外,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化学反应也会形成 PM2.5。同时,因为我市属于盆地,空气扩散速度慢,增加的汽车尾气使得市区空气品质恶化。
与此同时,燃油品质不稳定也在加重城市的空气污染。“当前市面上的燃油来源复杂,品质不稳定,任何添加剂都不能发挥最佳作用。”尾气检测中心的负责人说,“我国目前的车用燃油标准与汽车排放标准还不同步,虽然全国已经普遍实施了机动车国Ⅲ标准,广州、北京提前实施了国Ⅳ标准,但汽车燃油品质明显落后于汽车技术进步,制约了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由于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起步晚、污染重,因此既要加强对新生产机动车的污染控制,确保长远效果,又要加强在用车的污染控制,还需要同步提高车用燃油的质量,实施综合治理,才能有效扼制日趋严重的机动车排放污染。”市环保局尾气检测中心工作人员的建议也是今后我市防控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方向。品油查处“冒黑烟”
12月24日下午4时,司机张师傅驾驶的东风140汽车刚从太原市新兰路拐往大同路,就因为机动车“冒黑烟”,被交警和环保联合执法人员拦住,并要求对“冒黑烟”车辆实施限期治理。据悉,这是今年太原市开展严厉打击机动车“冒黑烟”现象以来被查处的第538辆车辆。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每年以20%的速率增长。截至今年11月底,太原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81.5万辆,是2005年的2.87倍,且每个工作日机动车增加量在350辆左右。
2012年太原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环境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类型属于城市扬尘、燃煤和机动车混合型污染。其中,机动车尾气对 PM10 的贡献率为11%,对市区大气污染的贡献排第三位。
如何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而为全市污染减排,尤其是氮氧化物减排提供强有力支撑,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太原市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严把机动车环保检测关太原市是全国最早成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检测中心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省最早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的城市。自2006年6月30日,首家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机构开工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太原市共有8家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检测线数量15条。
为了提高机动车检测率,太原市环保、公安各司其职,建立健全了机动车环保标志查验工作机制。即:机动车在安全检验前,务必要先进行环保检测,否则,不予安全检验。这项措施的强制实施,极大地推进了机动车环保检测工作。
一组数据显示,2011年参加环保检测和安全检验的机动车分别为 28.9387万辆、29.7056万辆,参与环保检测的车辆与安全检测车辆的比率已上升到97.4%。
记者在太原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检测中心看到,太原市已建成了覆盖全市的机动车污染防治在线监控和环保标志管理网络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对全市8家有检测资质的15条检测线实现了检测视频监控、定点拍照、过程数据采集、检测结果判定、异常数据预警、数据储存和历史回查等全方位监控,有力保证了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同时,太原市发布了《对黄色环保标志及无环保标志的汽车实施限制通行的措施的通告》,并在市中心范围内划定了79.52平方公里的“黄标车辆限行区域”。据悉,今年共累计查处无环保标识车辆788辆、黄标车2235辆。
另外,我市积极推行机动车新车源头污染控制制度,从8月1日起全面实施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未达到国 IV 标准的车辆不准转入,从而有效地控制新增和转入车辆的氮氧化物排放量。
有效遏制机动车“冒黑烟”现象老旧机动车是一个城市流动性的污染源。这些老旧机动车冒出的浓浓黑烟,往往让过往的人群十分无奈,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一方面,太原市加大了对老旧车辆的淘汰力度,对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实施强制报废。今年以来连续发布了11期机动车强制报废公告,注销、报废机动车8.5万辆,是去年的7.1倍。
另一方面,从今年8月16日起,太原市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机动车“冒黑烟”专项整治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机动车排气污染路查长效机制。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每周至少开展两次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共查处“冒黑烟”机动车538辆。
有关专家指出,如果将机动车改用天然气作动力,对环境的污染及人体的危害将会大大减少。今年太原市通过“气化太原”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推进公交车、出租车清洁能源替代。
据悉,目前,太原市12个汽车加气站已投入运行,6个公交加气站正在建设;全市2555辆公交车中有70%的车辆具备了加气运行条件,8000多辆出租车中已有89.3%已加气运行。
裕民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篇5
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有效防治机动车排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 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环保部《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规定》、《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管理规定》等规定和要求,结 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源头控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明确职责,落实 责任。建立健全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管体系。实施从机动车生产、销售、进口、登记、使用、年检、维修、淘汰以及机动车燃油供应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有效控 制和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切实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主要目标。
1.按国家要求,全省新注册登记车辆与全国同步执行国家规定的阶段排放标准,在用机动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鼓励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淘汰未达 到国家第I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简称国I标准)的机动车,逐步淘汰未达到国家第Ⅲ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简称国Ⅲ标准)的柴油机动车。
2.将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纳入机动车年检管理。分阶段实施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在试点基础上在全省全面推行。
3.加强车用油品的监督管理。2010年5月1日起,全省统一供应符合国Ⅲ标准的车用成品油,2012年10月1日起,全省统一供应符合国Ⅳ标准的车用成品油。
4.2012年年底以前,基本建立覆盖全省的机动车排气检测体系和监督管理信息网络体系。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登记管理,强化源头控制。
1.加强机动车注册登记管理。进一步强化机动车污染源头控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排放标准。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公务用车、公交车、营运客车要率先执行环保达标要求,各地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把关,严格监管。
2.提高外地机动车转入环境准入门槛。外地转入我省南昌市、九江市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Ⅲ排放标准的,公安交管部门不予办理车辆转入手续,其他设区市可参照执行。
3.加强车用油品的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大对车用成品油市场的监管,在国家规定的成品油供应标准执行时限后,严禁不达标的车用燃油在市场进行销售。
(二)组织实施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严格机动车排气年检管理。
1.2010年12月30日前,南昌市、九江市实施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工作,其他设区市可根据需要在2012年前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可以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对核发黄色检验标志的机动车采取相应的限制行驶区域、时间或车型的交通管制措施。
2.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应将机动车排气检测纳入年检管理,不符合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在用机动车,不得通过年检。新购机动车可在规定期限内免于污染物排放检 测。已实施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的城市,未经环保部门核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公安机关不予核发牌证或通过年检。
(三)加强对机动车排气检测的监管力度,强化定期检测和抽测。
1.对机动车实行定期检测。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按照规定实行社会化服务。机动车排气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环检机构”)应依法取得计量认证资质和省级环保部 门的委托,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与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定期将检测情况报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
案。各级环保部门按照《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对 “环检机构”进行监管,视需要向“环检机构”派驻监督员。
机动车排气检测线应尽可能依托现有的已取得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资格许可的机构和综合性能检测线建设,确需选址另建排气检测线的,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尽量靠近现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做到高效、便民。
2.实行道路抽测和停放地抽测。机动车排气道路抽测和停放地抽测由各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同级公安机关应当对道路抽测予以配合。道路抽测重点检测 在城市道路行驶的高排放车辆以及排放明显可见污染物的车辆,停放地抽测重点检测营运车辆集中停放地或用车大户(指拥有10辆以上机动车的单位)的机动车。道路抽测和停放地抽测应当快捷、便民、文明,不得收费,不得扣押车辆,不得处罚,并做到不影响交通畅通。对经抽测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在用机动车,由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维修并通报同级公安机关和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各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被责令限期维修 的机动车进行跟踪监管。被责令限期维修的机动车,未在限期内维修合格即上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四)齐抓共管,提高机动车环保达标水平。
1.加强超标排放机动车管理。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和对超标排放机动车的管 理。各地可建立超标排放机动车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冒黑烟车辆,对举报的违法上路行为予以查处。对已达报废年限且污染物排放超标的在用机动车,公安 交管部门要依法办理注销登记。
2.鼓励淘汰高排放机动车。各地要积极落实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要按照财政部等10部门《关于印发〈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的通知》(财建〔2009〕333号)的要求,鼓励提前报废高排放汽车并换购新车。
3.加强机动车维修企业管理。机动车维修企业必须按照《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7号)获得所在地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的经营许可,并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机动车维修。
4.鼓励城市公交车(含出租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或替代燃料。设区城市政府要制定公交车(含出租车)淘汰更新计划或制定城市“绿色公交”规划,推动公交车 使用节能型低排放或清洁能源汽车。要将城市公交车(含出租车)排气检测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禁止污染物排放未达标的公交车(含出租车)、摩托车上路行驶。
(五)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完善车用油品供应体系。
按照国家规定分期供应不同标准的车用成品油。加强车用燃油品质的管理。省发改委要会同省有关部门和中石化江西分公司、中石油江西分公司,及时确定我省不同阶段的成品油供应方案,工商、质监部门要切实加强油品质量的市场监管。
(六)建立机动车排气检测和监督管理信息网络体系。
各地应加快现有检测设备的升级改造,不断完善机动车排气检测体系和监管体系。要对检测方法进行改进,逐步过渡到简易瞬态工况法和加载减速烟度法进行检测。南昌市、九江市在2012年前先期完成过渡,鼓励其他设区市提前过渡,争取4年内全省设区市机动车采用简易瞬态工况法和加载减速烟度法进行检测。
各级环保部门、公安交管部门、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检测数据等信息的统一管理。实行标志管理的地方,检测机构要将机动车排气检测信息向设区市环保部门进行网络实时传输并接受监管,逐步做到机动车排气检测信息公开和供群众查询。设区市政府要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管机构,加强投入和保障经费。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协调和部门协作。
建立省级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省环保厅、省公安厅负责人为副组 长,省环保厅、省公安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交通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中石化江西分公司、中石油江西分公司等为成员单位。领 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厅。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 制,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协调。
(二)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加快制定我省与新检测方法相配套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合格标志核发程序、机动车排气监管处罚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和相关工作制度。
(三)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组织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各设区市和机动车保有量较大的县(市、区),应根据当地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强机 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管力量,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设备保障。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统一监管职责,并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规范检测机构 的资质认定和委托管理,指导督促各市、县(区)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
(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
各地应鼓励开发、生产和消费使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积极引进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检测设施设备,大力培育和扶持省内相关汽车检测、维修治理企业。
(五)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网络、标语等媒介,对机动车排气监管制度和相关规定进行宣传,使机动车排气监管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理 解和支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和监督。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无车日”等活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教育和引导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员 加强机动车维护保养,有效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努力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裕民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篇6
一、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
近几年来, 我国的大气污染类型发生变化, 原来的是煤烟型, 现在是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的类型。进入新世纪以来, 机动车污染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随着机动车辆数量的增加, 对大气污染的程度也在加大。机动车尾气中的污染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等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国家环保部的报道显示, 部分城市中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物对大气污染指标贡献率超过60%。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病”的严重。一些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在逐步增加。尽管人们对“城市病”投入很大, 但效果并不理想。机动车尾气造成的污染有继续加大的趋势。笔者所在的单位主要业务是机动车安检和环保检测, 比较近几年的数据, 明显发现机动车尾气污染在日益加剧。
二、造成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原因分析
(一) 城市机动车数量增长
我国城市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 然而, 城市道路建设却十分缓慢。车辆堵塞、车速较低, 大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造成城市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据相关的数据统计, 当车辆行驶的速度在25km以下时, 它的排放量是50km时的两倍多。此外, 我国机动车的污染控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 明显落后, 我国现在的机动车污染控制水平是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 单车的污染排放量较大。
(二) 现存的法律法规不成系统
我国在1987年制订《大气污染防治法》, 虽然有关于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的规定, 但是由于世界上缺乏关于机动车监督管理问题的规定, 我国对于机动车管理又缺乏相应的经验, 没有制定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 实际上, 我国的机动车尾气管理没有相应的控制机制。2000年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 对于机动车尾气控制才有了相应的规定, 机动车制造、用车使用、维修、燃油的质量和监督检查等方面都有详细的文件, 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标准是参考欧美国家的排放法规做的规定。现行的法律体系运行仍有不足之处。
(三) 机动车排放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机动车排放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相关单位职责不明确, 对于车辆的抽检、治理以及处罚难以进行。大多数城市环保部门对汽车维修行业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管理部门偏多, 部门之间沟通力度不够, 管理力度不足;2) 环保部门主要承担治理任务, 在实际工作中, 很少对汽车维修行业进行监督管理, 在管理中又存在很多问题, 检测质量不达标等;3) 对用车的年检、路检以及抽检, 大部分城市环保部门不会参与。
综上所述, 我国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存在很多问题, 从现阶段, 我国的发展情况而言, 也存在控制治理的优势。从2000年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后, 人们逐渐接受了对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控制的思想, 污染控制的净化技术不断提升。此外,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汽车排放控制技术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同时加强自己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三、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根据对机动车尾气污染原因的分析, 要加强机动车尾气的污染防治,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技术
从技术的层面上改进燃油的质量。实现了汽油无铅化, 要进一步改善燃油的品质。燃油的组成直接影响到机动车的排放, 对汽油中某些组分含量进行改进, 可以改善机动车的排放, 燃油改善后能够产生减排的效果, 不会产生滞后性。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 我国油品的质量并不高, 燃油中含硫量偏高, 所谓的无铅汽油并不是真正无铅, 机油中含有磷和硫的成分。因此, 要实现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 需要提高燃油的品质。我国要在燃油品质研究上加大力度, 采用气体燃料, 或者使用替代燃料如甲醇等。此外, 对机内的净化技术要加强研究, 逐步实现机外净化装置的安装。
(二) 强化管理体制
我国虽然在2000年修订《大气污染控制法》, 但是没有明确规定新车排污检测和申报管理等工作的职责权限, 并且缺乏相应的法规。由于没有法律的支持, 环保部门对新车进行监管时显得力不从心, 各地的管理形式也不一样, 容易发生环保、公安等单位共同管理的现象。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 在法律法规建设中, 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明晰权限, 强化管理体制。以政府为中心, 环保部门作为主体, 公安、交通等部门辅助, 采取机动车排污监督检测手段, 对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进行综合治理。
(三) 对交通结构进行优化
要开发智能的交通系统, 及时监控交通环境, 缓解道路拥挤的情况, 实现交通的分流。智能交通系统采用不仅能够提高交通运输和管理的效率,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交通污染。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有效控制车流, 降低污染。通过环境检测和信息反馈, 了解路况污染的信息, 如果有路段超标, 及时采取措施分配行车的路径和时间, 减少车辆行驶的等待时间。2) 及时告诉行人道路污染的状况信息, 建立咨询机制, 为行人和车辆提供建议路线, 减少尾气排放对行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 科学进行交通管理和控制
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也是对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进行控制的措施。要加大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 对交通需求进行信息管理, 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降低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排放。
四、结语
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先进的技术做支撑, 同时需要科学的管理体制。由于我国对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防治起步较晚, 要想取得很好的效果, 需要借鉴国外的技术和先进经验, 并结合自身的情况, 综合运用治理措施, 提高城市的交通环境质量。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的效果,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机动车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笔者将分析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现状,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以期为城市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现状,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1]陈瑜, 彭康.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广东化工, 2011.
[2]潘书宏, 黄明健.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现状与趋势及其控制对策[J].南平师专学报, 2008.
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探讨 篇7
1.1 电动力汽车和天然气汽车的比较
有教材介绍内燃机汽车等的燃料均为一次性能源开发使用, 而电能驱动的汽车行驶时基本不排放有毒气体。
1.2 电动力汽车
研制电动汽车的厂家, 目前均致力于研制采用电力再生控制系统的电动汽车。说白了就是在制动或减速滑行的时候最大限度的回收能源。目前, 中国各地纷纷开建电动车充电站。但是由于锂离子电池化学的特性, 几十分钟内的快充往往只能充到电能的50%左右。如果试图实现在高速上行驶, 意味着每隔一段距离便须进站充电。“还没有充几次电, 电池就坏了。”在快充15分钟的条件下, 电池受损非常严重。可以说, 电池技术的不够成熟, 将使电动汽车发展受相当程度的制约。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 对环境污染“贡献度”的计算不能只限于使用中产生的污染度, 的纯电动汽车虽然可以在行驶阶段实现零排放, 但其消耗的电力, 以及储备电力所用的电池, 在生产和报废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可能不比传统汽车低。有关资料显示, 当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是, 以节能环保和车用能源动力系统的电动化重大转型为途径, 提升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未来核心竞争力, 以实现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为最终战略目标;以先进动力电池为研发及产业化重点, 以燃料电池发动机为研发重点, 力争取得重大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3 天然气汽车
天然气汽车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节能、经济、安全、低污染的新型代用燃料汽车。发展天然气汽车, 不仅对改善环境质量, 调整能源结构,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的改装为重点特别是压缩天然气 (CNG) 汽车。天然气是易爆气体, 但天然气的爆炸是有条件的, 在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后, 可以安全的将天然气用于汽车上, 就象"电"一样, 在了解了它的特点以后是可以被人们安全利用的, 今天我们不论是在生产上还是在生活上, 不是都在安全的应用着大量的电气设备。天然气发动机的燃料系统所用元器件不多, 主要是一些开关和减压阀、混合器等, 这些部件的关键是密封问题。选材、加工、安装、检验等都是在严格的质量保证的条件下进行的, 不应有安全问题。在天然气汽车加气装置中, 有自动定压、定温控制和断流截止阀。汽车上的油气转换开关能使发动机在停车后自动关闭油、气供应。压缩天然气是指压缩到20.7—24.8 MPa的天然气, 储存在车载高压气瓶中。压缩天然气 (CNG) 是一种无色透明、无味、高热量、比空气轻的气体, 主要成分是甲烷, 由于组分简单, 易于完全燃烧, 加上燃料含碳少, 抗爆性好, 不稀释润滑油, 能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1.4 液化天然气 (LNG) 汽车
液化天然气是指常压下、温度为-162度的液体天然气, 储存于车载绝热气瓶中。液化天然气 (LNG) 燃点高、安全性能强, 适于长途运输和储存。液化石油气 (LPG) 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烃类混合物, 比空气重, 有较高的辛烷值, 具有混合均匀、燃烧充分、不积碳、不稀释润滑油等优点, 能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而且一次载气量大、行驶里程长。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多的是压缩天然气汽车。天然气除被压缩到高压以外, 与民用和工业用天然气没有什么区别。压缩天然气 (CNG) 是指压缩到3000-3600psig (20.7-24.8MPa) 的天然气。天然气通过售气机, 按重量 (以千克为单位) 或当量汽油升 (GLE, 以与汽油所含能量相等为基础) 计量后加到汽车中。天然气的辛烷值在122-130之间。压缩天然气 (CNG) 汽车燃料系统通常包括:天然气气瓶、减压调压器、各类阀门和管件、混合器 (或者天然气喷射装置) 、各类电控装置等。CNG气瓶是压缩天然气汽车的主要设备之一。尽管一般认为由于天然气积碳少, 机油更换的次数可以少一些, 甚至例行的维护也可以少作一些, 但是汽车、和汽车发动机改装系统的定期维护可以保障天然气汽车与汽油车和柴油车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压缩天然气 (CNG) 汽车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就汽车发动机而言, 天燃气容易扩散, 在发动机中容易和空气均匀混合, 燃烧比较完全、干净、不容易产生积碳, 抗爆性能好, 不会稀释润滑油, 因而使发动机汽缸内的零件磨损大大减少, 使发动机的寿命和润滑油的使用期限大幅度延长。这些都会降低汽车的保养和运行费用, 提高汽车使用的经济性。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石油燃料相比, 气体燃料在制备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小, 对大气的有害排放污染物少。从燃料来源考虑, 对环境保护是更有利的。所以在目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时应优先考虑液化天然气汽车。
2、在用汽车尾气排放总量的控制措施
目前在用车尾气排放检测大都采用“双怠速”检测方法, 这种检测方式不易对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 有效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总量, 改善空气质量, 宜实行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实施在用汽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是通过实行在用汽车环保达标管理和差别化管理, 促进老旧车辆淘汰, 控制高排放车辆污染, 逐步降低在用汽车排污在大气环境中分担率所采用的管理方法。
目前, 一辆高排放汽车的污染物排放量约为一辆国Ⅰ标准车的5倍、一辆国Ⅱ标准车的7倍、一辆国III标准汽车的14倍, 实行环保标志分类管理就是要严格控制高排放车辆排污。对机动车辆实行黄、绿色标志管理措施, 适时推出限行措施。在主城区的部分道路对未取得绿色标志的高排放车辆适时推出限行措施, 以加快老旧车淘汰, 改善市区空气质量。对在用汽车实行环标志声管理, 宜采用汽油车瞬态工况法 (VMAS) 排放检测方法。VMAS检测法是在稳态工况检测方法ASM的基础上升级为瞬态检测, 较接近新车的检测方法, 与稳态工况检测方法相比, 更能准确地检测汽车的实际排放状况, 所测出的瞬态排放曲线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车辆的排放超标故障, 可大大提高汽车排放检测能力和水平。简易瞬态工况VMAS检测系统主要用于国家和地方环保检测检测场站和机动车尾气检测场, 大中型机动车修理厂和机动车制造厂。简易瞬态工况是将车辆置于底盘测功机上, 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底盘测功机的加载, 在车辆简易瞬态行驶工况下, 实时测量车速、测功机力矩、发动机转速、模拟汽油发动机汽车在城市道路上加速、减速、怠速、匀速行驶时工况, 按照《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汽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 (GB18285—2005) 规定的检测标准方法和有关地方标准进行检测, 通过尾气排放流量机和五气分析仪检测其尾气排放污染物一氧化碳 (CO) g/km、碳氢化合物 (HC) 及 (HC) +g/km、氮氧化物 (NOx) g/km、一氧化碳 (CO) g/km、氮氧化物 (NOx) g/km的公里质量排放的方法, 这种检测方法是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动态检测, 计算机动车的单位里程污染物质量排放克数。这种对汽油发动机汽车的工况法排放检测方法, 相比以往的“双怠速”检测方法更科学, 更接近汽油车的实际排放情况, 检测精度高, 重复性好。对重度污染的车辆的判断也更加准确, 有利于对机动车排放污染进行分级管理, 排放标志管理方式。环保部门负责核发车辆环保管理标志,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限行路线和时段上的行驶车辆进行管理, 对排放达不到分级标志要求的车辆需修理复检合格或报废处理, 有利于汽车尾气排放总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宁楷.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新方案探析[J].人民论坛, 2010 (29) .
[2]何树清.浅谈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0) .
裕民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篇8
1 机动车尾气污染简述
进入21世纪以来,如何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提高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已成为各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环境问题。据有关专家统计,到21世纪初,汽车排放的尾气占了大气污染的30~60%。目前全球机动车总数约为6亿辆,预测表明机动车在今后30年内将高速增长,2020~2030年全球机动车总数将突破10亿辆大关。截止2007年上半年,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已达到535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3239万辆,与2000年比,汽车总量年平均增长20.7%,私人汽车平均增长29.9%,预计今后几年的增幅还将不断上升[1]。由于我国机动车存在单车污染排放量大、汽车燃油品质普遍较低、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和缺少统一监管等问题,使汽车尾气污染在各大城市急速蔓延。
汽车尾气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铅(Pb)和苯并芘(Ba P)等[2]。机动车对环境所产生的最主要污染是行驶过程中燃料(主要包括汽油和柴油)燃烧排放出大量的CO、HC、NOx和各种粒径的颗粒物[3]。这些污染物经过转化还将产生二次污染:一定浓度的HC和NOx在静风、逆温等特定条件下,经强烈阳光照射,还会转化为二次污染物——光化学氧化物,进而形成光化学烟雾;当遇有SO2,将生成硫酸雾。汽车尾气污染已从区域性问题变为全球性问题,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与使用范围的增大,机动车尾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日益突出,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地表空气臭氧含量过高,加重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环境转向恶化,而城市市民则成为汽车尾气污染的直接受害者。
2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种类及危害
2.1 CO
CO是烃类燃料燃烧的中间产物,主要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由于烃不能完全燃烧而产生,混在内燃机废气中排出。当汽车负重过大、慢速行驶时或空挡运转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会明显增加。CO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的血液后,和血液里的红血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携氧能力下降,使人体出现反应,如听力会因为耳内的耳蜗神经细胞缺氧而受损害等[4]。虽然对人体无副作用的COD的危害阈值尚未确定,但长期吸收CO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2.2 NOX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含量较少,但毒性很大,其毒性是含硫氧化物的3倍。氮氧化合物在内燃机气缸内生成,其排放量取决于燃烧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等因素。机动车尾气排放的NO在空气中氧化后形成二次污染物NO2,因白天的气温较高,更有利于NO的转化,所以NO2的浓度在昼间较高[5]。NO2是一种红棕色呼吸道刺激性气体,较低的溶解度使NO2不易为上呼吸道吸收而深入下呼吸道和肺部,引发支气管炎、肺水肿等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甚大。对于NOX世界卫生组织环境健康评价组做出这样的结论:二氧化氮浓度0.94mg/O3是短期暴露引起有害影响的最低水平,0.19-0.32mg/O3最长1小时,一个月不能出现多于两次才能确保公共健康。
2.3 HC
汽车尾气的碳氢化合物通常来自三种排放源:约60%的碳氢化合物来自内燃机废气排放,20%~25%来自曲轴箱的泄漏,其余的15%~20%来自燃料系统的蒸发。尾气中碳氢化合物的种类多达200多种,包含饱和烃、不饱和烃及大部分含氢化合物,以及3,4-苯并芘等致癌物质[3]。当苯并芘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12ug/O3时,居民中得肺癌的人数会明显增加。在光照条件下,较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与NOx反应会产生O3,并且在O3浓度较高情况下,O3会进一步与NOx进行光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污染物,导致光化学烟雾[6]。
2.4 醛类化合物
醛是烃类燃烧不完全产生,主要来自内燃机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的醛类中甲醛占60%~70%,它是刺激的气体,对眼睛有着强烈的刺激作用,也会刺激呼吸道,嗅觉阈值为0.06~1.2 mg,高浓度时会引起咳嗽、胸痛、恶心和呕吐。虽然尾气中醛类含量较低,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多,醛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2.5 含铅化合物
一般汽油的含铅量约在0.08%~0.13%之间,通常四乙铅作为抗爆剂加进汽油中,燃烧后生成氧化铅由内燃机废气排出。每燃烧1kg汽油排放2.1g铅化合物,其中25%遗留在发动机内,75%以颗粒物的形式排放[3]。经由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的铅粒,颗粒较大者能吸附于呼吸道的粘液上,混于痰中而吐出;颗粒较小者,便沉积于肺的深部组织。铅在人体内各器官中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人的心脏、肺等造成损害,使人贫血、智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情况还将导致不育症以及高血压。铅氧化物的危害不仅表现为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它还将吸附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催化剂表面上,是催化剂“中毒”,明显地缩短尾气催化净化装置的寿命,是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装置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2.6 颗粒污染
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污染主要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碳烟和油微粒等。碳烟粒径通常在0.1~10μm之间,由于其多孔隙性和吸附活性,能携带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芳香烃,如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质也在常常存在于碳烟中。柴油机的微粒组成较汽油机更为复杂,数量也比汽油机多30~60倍。机动车尾气造成的颗粒污染可占整个城市大气污染的60%,最高可达90%[3]。
3 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机动车尾气治理方面卓有成效,值得中国借鉴。它们多采取实施通行税、财政补贴等经济刺激的手段及政策来控制城市机动车的数量或控制机动车行驶的时空范围。
在罗马,自1997年以来,如果驾车者每年须交纳约200~332欧元不等的税以获得在历史遗迹所在的地区通行的资格,这项措施使此处每天通过的车辆从1997年的9万辆减少到了2006年7万辆。新加坡城也采取了类似限制商业中心车流量的政策。1975年实行城市通行税制度,到1998年,将通行税制度进一步改良为按时段计算的电子收税系统。这项政策使高峰时段(上午8时~9时)的汽车车流量大大减少。德国同样是采取税收政策以控制汽车尾气污染。自2001年1月以来,汽车每年纳税额根据汽车功率及汽车排放污染气体体积来计算。此外,德国还实行了财政制度,即对那些排放污染气体少的汽车实行财政补贴。这两项规定,大大减轻了那些较小汽车功率或低污染汽车的驾车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对促使汽车生产商生产更环保的汽车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虽然发达国家对于机动车尾气污染所采取的经济刺激手段效果明显,但对于我国的尾气污染控制,仍需结合具体国情与我们目前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与目前机动车污染状况相适应的治理措施与减排方案。
3.1 控制汽车数量
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汽车的实际数量已经“超载”,针对机动车数量过多的现象,政府可采取宏观调控方法提高汽的价格,适当减少汽车的购买量,同时促进小型制造汽车的企业的转产,把汽车的数量控制在城市生态平衡允许的范围内。同时大力促进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此外,政府还应继续控制驾驶证的发放,逐步增加考核难度从而进一步汽车限制保有量的不断增加[7]。
3.2 提高汽油质量
要求机动车使用无铅汽油,从源头减少尾气中毒性物质的排放量;在汽油中掺入添加剂,改变燃料成分:掺入15%以下的甲醇燃料,或采用含10%水份的水—油燃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消除CO、NOx、HC和铅尘污染;使用润滑添加剂—机械摩擦改进剂:在机油中添加一定量(3%~5%)的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粉末等固体添加剂,加入到引擎的机油箱中,可节约5%左右的发动机燃油;采用绿色燃料:将“植物柴油”按照比例掺入到普通柴油中,可大大减少发动机工作时排放的硫化物、碳氢化合物、CO和烟尘含量。大力推广车用乙醇汽油: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汽车燃料,CO排放量可降低33%左右,HC排放量可降低13.4%[9]。
3.3 采用先进汽车尾气处理技术
尾气处理技术中常采用机外净化技术,即在汽车的排气系统中安装各种净化装置,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减少排气中的污染物。可分为催化器、热反应器和过滤收集器等。
物理处理方法中的废气再循环系统,是通过一套阀门的开闭根据发动机状况进行控制,将一小部分废气导入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中,以起到延缓燃烧过程和吸收热量的作用。由于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在高温下生成,废气再循环系统可以降低燃烧时的最高温度,通过还原反应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11]。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是尾气处理技术中较为有效的手段,通常选择贵金属催化剂和稀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主要选用铂、钯等,具有活性高、寿命长、净化效果好等优点,但由于贵金属价格昂贵,难以广泛推广。稀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价格低、热稳定性好、活性较高、使用寿命长,在汽车尾气净化领域备受青睐,主要是以氧化铈、氧化镨和氧化镧的混合物为主,由于氧化铈的氧化还原特性,可以有效地控制排放尾气的组分,能在还原气氛中供氧或在氧化气氛中耗氧。二氧化铈还在贵金属气氛中起稳定作用,保持催化剂较高的催化活性。另外,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汽车尾气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已成为等离子体学科研究前沿与热点。而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和催化剂协同作用技术处理有害气体更具优势,并能取得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3.4 鼓励在用车改造
由于我国目前不可能将所有不具备电喷技术的在用车予以淘汰,所以应鼓励那些经改造能达到现阶段排放标准的车辆进行在用车改造[3]。如气缸内的燃料和空气经过压缩可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燃烧后仍具有很高能量,将这些能量加以利用,转化成发动机的动力,既节省了燃料,又减少了废气排放量;在尾气排放管上加装一个气体收集和转化装置,收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并将其转化成工业原料硝酸和硫酸,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的同时对资源进行了回收。
3.5 加速淘汰老旧汽车
城市中大量的老旧汽车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对其进行修理、调整或采用排气污染控制措施后,如果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汽车排放标准,则应予以淘汰。
淘汰旧车通常采取自然淘汰(包括车祸淘汰和无法修复淘汰)和强制淘汰(每年淘汰一定比例旧车)两种方式。然而自然淘汰速度过慢,而强制淘汰又难以做到公平合理,因此旧车淘汰制度长时间来不能够有效地执行。鉴于我国原有汽车排放控制水平较低,随着车辆的使用时间增长,其排放性能还会进一步恶化,这些老旧汽车在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3]。因此政府应可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制定出较为公平合理的管理办法,加大对老旧汽车的淘汰力度。
3.6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市民购买清洁能源汽车,坚决抵制含铅、低质汽油,大力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开展机动车尾气危害、如何进行“环保驾驶”、怎样选购环境友好私家车等方面知识的讲座、图片长廊等知识普及活动,使市民更加清楚的意识到汽车尾气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进而提高全民的减排意识,从更大范围上控制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4 结语
机动车尾气是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规模较大、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刻不容缓。以上解决措施从政策层面到技术层面为控制机动车尾气提出了建议,指出了发展方向,目前较为经济可行的解决途径还应包括大力推广混合动力车的生产与使用,混合动力型汽车即汽车有普通燃料与电池相结合,发挥燃料的最大功率,利用电池作为缓冲,此项技术还可维持原有的加油站等基础设施,经济可行,故混合动力型汽车在中国近二十年内都将有较好的发展。总之,解决机动车尾气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刻不容缓,是改善城市整理环境质量,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控制措施还需从管理、监督、技术等各方面继续探索和完善。
摘要: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主要污染源,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城镇人口每年不断增加,致使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加剧。机动车尾气的成分复杂,所含污染物有百种以上,治理十分困难,危害人体健康,文中结合国内机动车排放污染的现状,介绍了各种机动车污染物对城市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机动车污染现状,通过比较各个国家防治机动车污染的控制技术和对策,针对我国目前国情,提出了控制和治理机动车污染的建议和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国外治理经验,控制
参考文献
[1]赵靓.机动车尾气污染及其减排措施[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5):87-89.
[2]崔玉静.机动车污染与防治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6:82-86.
[3]聂国欣,胡满银等.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分析及控制对策[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4,5:44-46.
[4]邓芙蓉,郭新彪.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及其健康影响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2,(25):174-176.
[5]杨玉洁,宋伟强.城市交通干线两侧机动车尾气污染状况分析[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2:26~28.
[6]崔际刚,许铁磊,田健丽.空气中机动车尾气及其二次污染物浓度的初探[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5,(24):333-334.
[7]高福德,牟桐.浅谈机动车尾气污染与防治政策[J].科技论坛(资源与环境),2008,3:43-44.
[8]赵如金,储金宇,王瑞静,等.粉煤灰小球协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汽车尾气[J].高电压技术,2008,3,(34):517-520.
[9]张北源,刘纯旭.汽车尾气治理技术简介[J].科技信息,2008,5.
[10]原培胜,张永,朱大林,等.汽车尾气污染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环保产业,2009,2:52~55.
【裕民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09-04
机动车尾气污染危害10-01
机动车尾气检测07-18
裕民二小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09-29
裕民与中电投风电开发合同书11-19
机动车排气污染10-24
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文档08-23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11-20
机动车检测安保方案05-27
县机动车维修检测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