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四月份护理查房(共8篇)
感染科四月份护理查房 篇1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查房
2011.12.14
一、基本资料
患者,黎冬冬,男,40岁,主诉:“腹胀尿黄6月,腹痛1周,呕血黑便1天”于2011.11.5入院。
病程中无返酸、嗳气,无心悸、胸闷、头晕,无牙龈及鼻出血,无皮肤瘙痒,无行为异常,近期体重稍减轻,睡眠一般。
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萎靡,慢肝面容,中度贫血貌。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皮肤弹性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部多见多枚蜘蛛痣,腹部膨隆,全腹压痛,中上腹压痛明显。肠鸣音活跃,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入院后急查血常规:白细胞27.3*109/L,红细胞1.87*1012/L,血红蛋白69g/L
肝功能:总胆红素78.7ummol/L,总蛋白55.1g/L,白蛋白20.8g/L,谷丙、谷草转氨酶116/168u/L
肾功能:肌酐220.2ummol/L,尿素氮27.6mmol/L,尿酸579.6ummol/L
电解质:钾5.9mmol/L,钠124mmol/L,氯91mmol/L,钙2.08mmol/L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43.9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80.45S
大便:柏油样便,OB(3+)个人史:有长期饮酒史,量不详。
既往史:有慢性乙型肝炎10余年,未正规随访及治疗。其母亲也有乙肝病史。初步诊断: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2.慢加急肝衰竭
3.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4.自发性腹膜炎 病情评估:患者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提示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病情重,预后极差。
整治计划:1.完善相关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凝血功能、腹水常规+生化等等)
2.禁食水
3.予以抑酸保护胃黏膜、止血、抗感染、降门脉压、保肝降酶退黄、利尿输血等对症治疗(用药有奥美拉唑、天晴甘美、复达欣、生长抑素、促肝细胞生长素等
二、护理体检:体温36℃,脉搏96次/L,呼吸20次/L,血压120/60mmHg,神志清楚贫血貌,步入病房,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腹部膨隆,胸部见蜘蛛痣,双下肢水肿。
三、病情变化:11.6 呕暗红色液体伴血凝块4次,量约580ml,黑色糊状便约150ml,伴全身乏力头晕。予以O型红细胞悬液2u、血浆200ml,自备人血白蛋白10g输入。
11.10 腹痛缓解,乏力减轻,无呕血黑便,大便褐色糊状。考虑出血停止,停生长抑素泵入,奥美拉唑减量。
11.15 患者出现轻度性格改变,欣快感,定向力差,回答不切题,扑翼样震颤(+),予以保留导尿吸氧抗肝昏迷降颅压治疗(用药有精氨酸、门冬氨酸鸟氨酸、甘露醇)乳果糖灌肠
11.18 再次出现柏油样便,无心悸头晕症状,予以禁食水,生长抑素降门脉压力治疗
11.23 再次出现肝性脑病前驱症状,经抗肝昏迷治疗后症状未缓解,出现昏睡状态,双眼凝视,光反射迟钝,脉搏细速律齐110次/分,医嘱下病重,继续抗肝昏迷治疗
11.27 神志清楚,精神差,食欲睡眠腹胀乏力稍改善,停病重
12.8 再次出现肝性脑病前驱症状,予以抗肝昏迷治疗,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337.2ummol/L,总蛋白56.26g,白蛋白31.13g,谷丙谷草转氨酶39/56u/L,肾功能肌酐108ummol/L,尿素氮13.54mmol/L,电解质钾5.46mmol/L,钠122.8mmol/L,氯95.6mmol/L,钙1.10mmol/L,血常规白细胞14.98*109/L,红细胞2.07*1012/L血小板146*109,血红蛋白67g/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24.10S/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7.7S
12.12至今 神志清楚,精神差,反应迟钝,全身皮肤粘膜巩膜重度黄染,腹
部膨隆,遵医嘱继续保肝降酶退黄,抗肝昏迷治疗
四、护理诊断:
1.血容量不足:与上消化道大出血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障碍有
关
3.舒适的改变(腹痛)::与腹腔感染自发性腹膜炎有关。
4.意识障碍:与血氨增高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和神经传导有关。
5.体液过多(腹水):与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引起钠水储留有关
6.活动无耐力:与肝功能减退大量腹水有关。
7.高热:与腹腔感染及反复插导尿管有关
8.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营养不良、水肿、皮肤干燥、瘙痒、长期卧床有关
9.排尿障碍(尿失禁):与肝性脑病有关
10.照顾者角色紧张,与病人意识障碍、经济负担过重有关
11.预感性悲哀:与病人知道疾病的预后有关
五、护理计划:
做好心理护理
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坠床,避免压疮
保证病人合理饮食
做好皮肤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六、护理目标
疼痛减轻,身体舒适感增加
焦虑减轻
腹水减少
保证营养
腹胀乏力症状改善
皮肤完整
七、相关护理措施
1.活动性出血时应禁食,病情好转后给予清淡易消化软食。
2.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配合医生准确实施输血、补液、止血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和不良反应。给予静脉补充营养,长期输注血浆和人血白蛋白,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补充白蛋白及凝血因子,促进腹水消退
3.腹痛明显时给予心理安慰分散注意力,必要时给予止痛剂
4.绝对卧床休息,大量腹水时可采取半卧位,抬高下肢,减轻水肿 5.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定期测腹围、体重 6.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7.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并观察利尿效果
8.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及时发现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9.保持大便通畅,给予乳果糖口服及灌肠,以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
10.做好心理护理,与病人多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恐惧焦虑心理。
八、护理评价:
出血基本停止
腹痛缓解
无坠床压疮
腹水减少
九、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分析和消除不利于个人和家庭应对的各种因素,把治疗计划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帮助病人及家属掌握自我护理的有关知识。
2.一般知识指导:失代偿期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出血时应禁食,出血好转后给予清淡易消化无渣饮食,避免干硬、刺激、粗糙食物,出现肝性脑病限制蛋白质摄入,选择植物蛋白,例如豆制品。保持大便通畅
3.皮肤护理:病人因皮肤干燥、水肿、黄胆加深,出现皮肤瘙痒,以及长期卧床等因素,易发生皮肤破损好继发感染。应勤擦洗避免水温过高,勿使用刺激性皂类和沐浴液。勤翻身,保证营养摄入,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减少压疮形成。
4.用药指导:按医嘱用药,向病人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和方法,教会病人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勿私自滥用药物而加重肝脏负担,影响疗效。定期随访。
5.照顾者指导:指导家属理解和关心病人,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细心观察,及时识别病情变换,如出现肝性脑病前驱症状或消化道出血时,及早就医。
九、相关知识:肝衰竭
定义: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病因:
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
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乙醇、化学制剂等)。在欧美国家,药物是引起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的主要原因;酒精性肝损害常导致慢性肝衰竭。儿童肝衰竭还可见于遗传代谢性疾病
分类:
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肝衰竭可被分为四类: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 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 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和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 CLF)。急性肝衰竭的特征是起病急,发病2周内出现以Ⅱ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症候群;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发病15d~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候群;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慢性肝衰竭是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以腹水或门静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亚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1.早期
(1)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呕吐和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或每日上升≥17.1μmol/L)。(3)有出血倾向,30%<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40%。(4)未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
2.中期:在肝衰竭早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以下两条之一者。
(1)出现Ⅱ度以下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
(2)出血倾向明显(出血点或瘀斑),且20%<PTA≤30%。
3.晚期:在肝衰竭中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以下三条之一者。
(1)有难治性并发症,例如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和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等。
(2)出现Ⅲ度以上肝性脑病。
内科综合治疗
目前肝衰竭的内科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原则上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并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
1.一般支持治疗
(1)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担。
(2)加强病情监护。
(3)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质饮食;进食不足者,每日静脉补给足够的液体和维生素,保证每日6272千焦耳(1500千卡)以上总热量。
(4)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并酌情补充凝血因子。
(5)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特别要注意纠正低钠、低氯、低钾血症和碱中毒。
(6)注意消毒隔离,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医院内感染发生。
2.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或特异性治疗:①对HBV DNA阳性的肝衰竭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可尽早酌情使用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但应注意后续治疗中病毒变异和停药后病情加重的可能。② 对于药物性肝衰竭,应首先停用可能导致肝损害的药物;
(2)免疫调节治疗:目前对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尚存在不同意见。非病毒感染性肝衰竭,如自身免疫性肝病及急性乙醇中毒(严重酒精性肝炎)等是其适应证。其他原因所致的肝衰竭早期,若病情发展迅速且无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者,可酌情使用。为调节肝衰竭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可酌情使用胸腺素α1等免疫调节剂。
(3)促肝细胞生长治疗:为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可酌情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和前列腺素E1脂质体等药物,但疗效尚需进一步确认。
(4)其他治疗:可应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乳果糖或拉克替醇,以减少肠道细菌易位或内毒素血症;酌情选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及抗氧化剂,如NA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
3.防治并发症
(1)肝性脑病:① 去除诱因,如严重感染、出血及电解质紊乱等。② 限制蛋白质饮食。③ 应用乳果糖或拉克替醇,口服或高位灌肠,可酸化肠道,促进氨的排出,减少肠源性毒素吸收。④ 视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酌情选择精氨酸、鸟氨酸-门冬氨酸等降氨药物。⑤ 酌情使用支链氨基酸或支链氨基酸、精氨酸混合制剂以纠正氨基酸失衡。⑥ 人工肝支持治疗。
(2)脑水肿:① 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高渗性脱水剂,如20%甘露醇或甘油果糖,但肝肾综合征患者慎用;② 襻利尿剂,一般选用呋塞米,可与渗透性脱水剂交替使用;③ 人工肝支持治疗。
(3)肝肾综合征:①大剂量襻利尿剂冲击,可用呋塞米持续泵入;②限制液体入量,24h总入量不超过尿量加500~700ml;③肾灌注压不足者可应用白蛋白扩容或加用特利加压素(terlipressin)等药物,但急性肝衰竭患者慎用特利加压素,以免因脑血流量增加而加重脑水肿;④人工肝支持治疗。
(4)感染:①肝衰竭患者容易合并感染,常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肠道微生态失衡、肠黏膜屏障作用降低及侵袭性操作较多等。②肝衰竭患者常见感染包括自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和败血症等。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厌氧菌、肠球菌等细菌以及假丝酵母菌等真菌。④一旦出现感染,应首先根据经验用药,选用强效抗菌素或联合应用抗菌素,同时可加服微生态调节剂。尽可能在应用抗菌素前进行病原体分离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调整用药。同时注意防治二重感染。(5)出血:①对门静脉高压性出血患者,为降低门静脉压力,首选生长抑素类似物,也可使用垂体后叶素(或联合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可用三腔管压迫止血;或行内窥镜下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治疗止血。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可急诊手术治疗。②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可给予新鲜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等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显著减少者可输注血小板,可酌情给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对有纤溶亢进证据者可应用氨甲环酸或止血芳酸等抗纤溶药物。4.人工肝支持治疗
人工肝是指通过体外的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装置,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部分功能的治疗方法 5.肝移植
肝移植是治疗晚期肝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肝移植有多种手术方式,本《指南》指的是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
感染科四月份护理查房 篇2
关键词:跨科护理查房,护士,综合素质,应用,影响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专科护理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科内护理查房越来越不能适应护理的需要, 当病人合并有非专科的病症时, 往往就暴露出专科护理人员知识的不足和护理上的缺陷。我科自2006起针对特殊病人在护理查房时申请会诊, 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其他科室的特点和优势, 也弥补了本科室的局限和不足, 既让其他科室护理骨干有展示护理方法和技术的机会[1];同时也提高了本科室的临床护理质量, 让病人真正受益。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6起每月组织1次科内大查房, 不定期组织小查房, 遇有疑难、重危病人随时查房, 共查房24次。从2006年元月起总结并改进查房形式, 在原查房的基础上申请相关科室护理会诊实行护理会诊查房, 共查房22次。
1.2 方法
1.2.1 跨科护理查房
1.2.1.1 病例选择
由责任护士选定具有合并症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人, 特别是合并有多种疾病、护理上感到有矛盾或感到棘手的病例。提前1 d~2 d通知本科人员, 并写好会诊申请单通知相应科室并确定查房时间。
2.2 参与人员的准备
相关科室派1名护理骨干或护士长参加查房总过程, 要求本科室60%人员参加。
2.3 查房程序和步骤
由护士长主持, 依据护理程序进行。①护士长说明查房的目的;②责任护士针对一个病例, 详细介绍病人情况、病情、阳性体征、治疗、护理诊断、实施措施、效果;③护士长带领大家查看病人并指定一人查体;④指出已解决的护理问题及现存的护理问题, 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⑤会诊科室提出与她们科室相关的护理诊断及措施;⑥护士长总结在此次护理会诊查房中反映出的问题恰恰是我科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在进行综合分析后制订出更加完善的护理计划并立即督促实施;⑦有查房过程均有详细记录。
1.2.2 效果评价
①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 评价查房形式对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调查本科室护理人员18名 (其中本科生3名, 大专生12名, 中专生3名) , 外科室护理骨干10名。共发出调查问卷28份, 收回有效问卷28份, 回收率100%。对以往的传统护理查房与现在的跨科护理查房对护士综合素质进行比较。②通过调查被查房过的病人,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不同查房形式的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共发出调查问卷46份, 收回有效问卷46份, 回收率100%。
2 结果 (见表1、表2)
人
例
3 讨论
护理会诊查房弥补了专科护理的缺陷, 与科内护理查房相比较, 因为有了外科室人员的参与, 既能督促本科室护理人员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 又能使本科室人员花更少的时间学习到专科以外的知识并直接应用于临床,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1]。通过护理会诊查房既能开拓了视野且也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也间接地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2]。通过护理会诊查房, 其他科室的骨干将疾病的最新护理研究成果或动态介绍给大家, 既丰富了查房内涵也拓宽了本科护士的知识面[3]。通过护理会诊查房, 更加完善了专科护理以外的文件书写, 使书写更细致更具体更全面, 更为病例提供详细的法律依据。通过护理会诊查房, 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现在每月的护理质量检查病人的满意度每次都在95%以上。
参考文献
[1]王菊芳, 张茹英.护理查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护理研究, 2003, 17 (8) :986-987.
[2]尹跃平.联合护理查房对提高护士业务素质的探讨[J].医学教育, 2002 (6) :53.
感染科四月份护理查房 篇3
摘要:目的培养心血管专科新入科护士的反思习惯,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护理思维。方法选取心血管专科新入科的护士40名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0名,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反思式护理查房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查房方式,2个月后对两组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反思式护理查房方式能提高心血管专科新入科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能尽快地使新入科护士融入护理工作中。
关键词:护理查房;心血管;护士;应用Abstract:Objective cardiovascular specialist training new families and nurses reflection habit, form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nursing thinking. Selection Methods cardiovascular specialist nurses and 40 new division will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20, a set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other group as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reflection type nursing ward round way,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 ward round way, after 2 months to evaluate two groups of nurses ability of nurse. Results the nurses ability of nurs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way (p<0.05),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reflection type nursing ward round to improve cardiovascular specialist new nurse nurse ability, can make the new as soon as possible into families and nurses in nursing work.
Key words:the nursing ward round;Cardiovascular;The nurse;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27-02 心血管专科收治的患者通常病情严重,特别是在围术期病情变化较快,且心血管专科性较强,新入科护士面对复杂的患者情况和大量的理论与实践,容易产生恐惧和退缩情绪,不利于新入科护士在心血管专科的成长,为提高心血管专科新入科护士对本专科的认同,尽快进入护理角色,特对其实施反思式护理查房的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心血管专科面对即将增加230张床位的现状,为了做好护理人员储备,特通过新招录和从全院挑选的方式,在心血管专科增加低年资护士40名,其中本科20名,大专20名,将两种学历护士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士本科10名,大专10名,年龄,23-27岁,平均年龄25岁;对照组护士本科10名,大专10名,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4.5岁,两组护士基础理论,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护理查房,即选择某一病种,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主持,由护士在病区中选定该病种中病情复杂的某一患者,就病史、检查情况、异常结果、就治情况、护理诊断、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出院指导等分别阐述。
1.2.2实验组
采用反思式护理查房。
(1)就病区中常见病种,由新入科护士选择其中之一进行理论小讲课,鼓励其查询最新理论和观点,提出自己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的疑虑,不用专门针对某一患者实际情况。
(2)根据本次护士选择的小讲课病种将其安排到相应的专业组开展护理工作2个星期。
(3)2个星期以后,护士将选定其中一个病情复杂的患者进行专科护理查房,特别是就理论与实践结合后的差异、感悟进行讨论。
1.3评价
实施反思式护理查房2个月以后,比较两组护士的专科理论成绩和专科护理能力成绩情况,专科理论考核4次,专科护理能力评估2次,专科护理能力评估内容包括专科护理常规实施的情况、理论运用的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沟通交流能力等,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护士对心血管专科的认同,统计认同的人数。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护士专科理论成绩与专科护理能力成绩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见表1。
2.2两组护士对心血管专科认同情况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1两组护士专科理论成绩与专科护理能力成绩比较(分)
组别 n 专科理论成绩专科护理能力成绩 对照组20 80±2.578±1.5 实验组20 96±2.091±1.8表2两组护士对心血管专科认同情况比较 n(%)
组别 n能激发工作能培养 能提升能拓展主动性 创新思维 专业水平 知识面对照组 2016(80) 17(85) 15(75)15(75)实验组 2020(100)19(95) 20(100) 18(90)3讨论
新入科护士初期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室做好初期引导应根据专科特点进行,我院心血管专科是医院的龙头科室,低年资护士希望能够进入这样的重点科室锻炼,但是,由于心血管专科的特点,低年资护士想要融入这个专科需要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想,如果不在入科时做好适应的引导,对该护士的职业生涯会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专科的护理质量,难以保证护理安全。
我们先分析新入科低年资护士的情况。首先,因为他们工作时间短,对护理专业认识不够,而且容易受一些不良护理习惯影响,所以要从基础抓起,护理查房重在基础,这样对他们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提升提供了学习的途径;其次,低年资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和护患、医护之间的沟通技巧,通过护理查房,对于日常存在的问题,均贯彻在查房中进行讲解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再次,低年资护士通过护理查房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主查护士在准备材料、温习专科体检、汇报材料、小结查房等环节中,使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护理查房[1]。
反思式护理查房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查房有以下特点:首先,促使新入科护士对自己陌生的专科领域进行理论查询,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面对大量的信息,护士需要整理成小讲课幻灯片,这会强化他们针对小讲课病种的理解和思考,比护士长或护理组长直接给他们讲解收效更多。最后,通过小讲课以后,他们在进入专业组工作时,面对专科问题主动性发挥更好,形成带着问题进行核实的思维进行护理,通过对这一病种患者2个星期的专科护理,将理论联系实际后进行专科护理查房,查房内容更加充实。
通过反思式护理查房的开展,心血管专科新入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被很好地调动,较快地适应了专科护理工作,同时,对专科的认同感增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更是充满信心,对工作充满了积极性,促进了心血管专科护理队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清燕.浅谈护理查房对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
[2]屈珊.提高护理查房方法尝试[J].中国中医药,2012,10.
[3]蔡淑娟.小组讨论式教学应用于护理教学查房中的讨论[J].中国医学创新,2011,8.
[4]刘英,陈云雪,张振香.合作学习模式在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
[5]丁腊梅,裴海宏.运用 PBL进行护理教学查房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教育,2010,2.
3月份中医护理查房记录修改版 篇4
科室:康复科
主持人:徐星
报告人:陆蓉蓉 2012年03月22日
参加人:张婧 王冬香 祁琦 刑荣 患者姓名:陈言华 性别: 女 年龄: 65岁 床号: 20床 住院号: 201200522 诊断:中风(肝肾亏虚证)查房记录:
一、病情介绍:患者头晕、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三月余,于2012年02月07日10时08分门诊拟中风收入院。入院时症见:神清,恶心呕吐多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恶寒,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入院时查T:36.4℃ P:72次/分 R:18次/分 BP:160/90mmhg。
中医诊断:中风(肝肾亏虚证)西医诊断:脑梗死后遗症
中医辨证:因患者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不畅而使肝失濡养、肾降失调所致。以头晕、恶心、呕吐、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利为主症,本证为肝肾亏虚证。
辅助检查:颅脑CT片示:左侧颅脑梗塞。治疗原则:1.遵医嘱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康复锻炼改善肢体活动,针灸理疗改善循环补益肝肾等治疗。
2.予穴位注射双足三里调节胃肠功能。
二、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疼痛——与压迫神经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疾病相关的知识
3、有摔倒的可能——体虚乏力
4、忧虑——与疼痛影响活动有关
三、中医护理措施:
1、疼痛: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
(2)安慰病人,告知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的方法(3)予普通针刺、电针、红外线治疗
(4)饮食宜清淡、素爽、易消化、富含营养,忌食辛辣 刺激及炙煿之品
2、知识缺乏:
(1)给患者及家属讲解脑梗死症发作的诱发因素。(2)保持良好的情绪,切忌恼怒,发火。(3)预防起居劳累,生活要有规律。
(4)节制饮食,饮食不宜过量,戒烟限酒。
3、有摔倒的可能:
(1)起床、站立时动作宜慢
(2)穿平底软质防滑鞋,地面保持干燥清洁(3)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体质(4)起床活动、康复理疗时有人在身边陪护
4、忧虑:(1)进行心理护理,缓解焦虑情绪(2)督促患者每日针灸理疗(3)介绍同病患友与其交流,“看到”病愈希望(4)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床单元平整、干洁(5)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四、健康宣教:
(1)畅情志
(2)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3)督促患者每日针灸理疗及康复锻炼改善肢体活动(4)合理膳食:多吃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五、中医传统技术操作应用: 穴位注射:通过刺激腧穴,激发经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部位:双足三里
六、护理评价:通过本次护理查房并到床旁进行护理措施的落实等方面的讨论,患者对责任护士及各班护士反应良好,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宣教工作大部分能落实到位,但对专科知识的宣教指导方面落实不够,望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新知识,应用于临床,落实到位,把优质护理落到实处。
感染科四月份护理查房 篇5
一月份感染控制科按照医院全面质量考核开展工作。
一、医院感染方面
1、制定各类工作计划(医院感染、健康教育、妇幼健康教育、控烟工作计划,妇幼工作、食源性疾病、孕妇学校)
2、更换各种本部。
3、细化了医院感染监测(全面综合监测和目标监测)的项目、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要求)。
(1)全院综合性监测:,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控制在0.5%.(2)目标性监测: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监测8例、留置导尿监测8例,监测标本30人次,肾内科2例多重耐药,及时给予督导,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3、环境微生物监测:本月对全院重点科室(手术室、分娩室、供应室、腔镜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及外口综合楼科室(病理、血库、妇科、普外、头颈胸科、骨科、五官科)进行了空气物表、无菌物品,透析用水,透析器接口透析液监测,结果均达标。
4、医疗废物管理方面:严格医疗垃圾分类,认真交接,不足之处个别科室登记不及时,锐器盒未注明开启时间。
5、一次性卫材“三证”监测,三证齐全,无过期。
6、无菌物品管理方面:个别科无菌包过有效期,7、培训方面:制定预防医院感染各类培训计划,本月为下收医疗废物及管理人员培训一次,内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下收流程》《医疗废物外泄应急预案》培训进行考核,试卷存档。
二、传染病管理方面:
1、制定结核病、传染病工作计划。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更新,并使用。
2、不定期到检验科、病案室检查传染病漏报情况,每周、月进行自查。本月网报未统计。
三、食源疾病:制定食源性疾病工作计划,更换各项登记本部。
四、妇幼保健工作方面: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制作宣传材料(健康教育、妇幼健康教育)。2不定期到检验科、妇产科检查各项登记,免费检测项目检测、登记符合。按时上报妇幼周、月、季报表(10-1月)。本月上报高危孕妇48人。其他项目省略。
3、按时到科室监测AFP(脊髓灰质炎)14种疾病,按时旬报表。
4、健康教育宣传一次,内容《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妇幼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一次,内容《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胎儿神经血管缺陷》。禁控烟宣传一次,内容《戒烟的方法及技巧》。5、1月17日组织孕妇学校培训一次,内容《怀孕前的准备》《促进乳喂养知识》有5名孕妇参加,取得较好效果。
五、爱国卫生
1、控烟工作计划,不定期到疗区检查控烟情况。
2、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为各科室下发灭鼠药。
2010感染科半年护理总结) 篇6
今年上半年,我科护理人员在护理部的正确领导和科主任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安全、小心、理解、宽容”的医院活动理念,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医院“创三甲”,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进一步规范各项护理工作制度的执行,特别是饮食查对制度、服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的落实,如口服给药时,能做到发药到手,服药到口;对自备口服药,要求每日上午核对时行指导,确保了环节质量。为保证饮食护理制度落到实处,各区实行弹性排班,要求责任制护士协助送饭至床头,同时关注病人的进食情况,查看家属送来的饭、菜,确保病人的合理饮食。上半年,根据护理部的要求,取消了巡视卡、翻身卡,让护士把时间还给病人,鼻饲、翻身等护理操作不再依赖家属,基础护理质量有所提高。加大督查力度,特别强调重点人群、节假日、大小夜班的交接,注重慎独精神的培养。强化细节管理,推行使用了瓶口贴,杜绝换接水时不消毒瓶口现象。上半年科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2.不断灌输正确的护理知识,逐步以规范取代习惯。如使用抗肿瘤药物时以避光精密输液器取代普通输液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超过96小时等。
二.加强整体护理内涵建设,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提高病人满意度。
1.根据护理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护理资料,组织病区护士长学习台账书写要求,并严格按标准执行,提高内涵质量。
2.规范了新病人的入院流程,强化入院评估,要求新病人入院当天,责任护士对照入院首次护理记录单逐一进行入院指导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检查指导,危重病人,瘫痪,5岁以内小儿还应进行安全指导,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切实解决病人第一餐。
3.建立健全回访制度,各区派专人负责,及时将病员意见反馈给科主任,解决病人所需,提高了满意度。
4.二病区推行APN排班,减少了交班次数,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人文关怀,得到了病人的认可。
5.学习新的护理文件书写标准,简化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内容,取消特护单小结式记录,能够把时间真正还给护士、还给病人。
三.做好专科知识和技能培训,进一步强化护理教学管理。
1.科内制定专科培训计划及课程安排,每月邀请专科主任进行专科知识的讲座,到课率达97%,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
2.根据护理部三基培训计划,科内制定相应的计划,并组织学习、考核。
3.加强轮转护士的岗前培训,使他们树立护理质量安全意识。
4.在护理部组织的“5.12”年轻护士操作技能比武中,1区护士黄飞荣获铺床操作一等奖、全能鼓励奖;17区护士高秋佳荣获心电监护操作技能二等奖、全能鼓励奖。
四.积极应对新技术的开展,确保各项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1.泰州医药城与我院合作项目,——CIK靶向治疗肝炎在我科运行,及时组织学习新项目的要求,积极配合该技术的开展,上半年已经成功开展了4例次。
2.胆红素吸附术和血液透析技术,也在我科顺利开展,及时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使病人的病情转危为安。
3.结合“创三甲”的评审标准,根据护理部的安排,一病区护士长沙阿云完成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
4.6月中旬完成了感染科门诊的搬迁同时做好搬迁新病房大楼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鼓励总结经验、论文发表创新高
为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撰写论文,特制定了奖励政策,共有7篇文章发表。其中1篇发表于统计源期刊,6篇发表于省级杂志。分别是《感染科护理人员营养知识调查》发表于《中国误诊学》;《一例甲型流感患儿护理》发表于《全科护理》;《护理干预对不同阶段肺外结核患者行为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疗效观察》发表于《当代医药》;《妊娠合并肝硬化患者护理体会》、《100例手足口病的护理》发表于《中医药杂志》;《传染科护士职业性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发表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五.存在不足
1.个别护士对护理差错的防范和预见能力上存在不足。
2.科研项目有待加强。
3.病房基础管理有待提高。
随科主任查房记录 篇7
日 期 参加人员 姓名
诊断 主诉 2012.1.4
查房医师
黄晓俊主任医师
黄晓俊、王祥、张德奎、金安琴、郝艳、张婷、师艳花
性别
女
年龄
住院号
527738 王女娃
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并胆囊炎、脂肪肝
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5天
存在问题:1.患者病情较重,有明显胸闷、气短,恶性心律失常有危及生 命的可能;
2.患者病情复杂,需进一步研究讨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患者家属对疾病了解不够,应及时告知患者的病情,减轻焦
虑情绪以配合治疗;
4.经腹部CT复查情况腹腔感染情况仍重,应加强抗感染治疗,及时复查相关指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主任建议:患者目前诊断明确,入院后查血生化示胆红素升高,胆道梗阻
未解决有并发感染性休克、肝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的可能,但同时存在严 重心律失常、心肺功能不全,为ERCP的禁忌症,在积极抗感染、保肝、补液的基础上,及时行相关酶学复检,以指导用药,加强抗炎治疗。相应的护理重点:1.疼痛的护理:疼痛的护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遵医 嘱给予止痛和解痉药,观察并记录治疗效果;
2.补液治疗:由于患者大量呕吐,导致体液不足,遵医嘱给予补液、抑酸等支持治疗;
3.多巡回病房,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疾病康复、治疗等知识,让患
者及家属理解并配合治疗工作;
4.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紧急抢救的准备。
总结:通过此次查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就目前诊断结果,在治疗上加强抗感染、保肝及退黄等支持治疗,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患者 高龄,病情复杂,肝功能差,预后较差,及时向家属告知病情,治疗期间
密切观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随科主任查房记录
日 期 参加人员 姓名
诊断 主诉 2012.2.8
查房医师
黄晓俊主任医师
黄晓俊、王祥、张德奎、金安琴、郝艳、王小艳、宋晓娟
性别
女
年龄
住院号
531123 刘金梅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
间断上腹部疼痛1周,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
存在问题:1.患者病情较重,应密切监测病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2.患者病情复杂,为防止水电解质失衡,可考虑行ERCP术解
除胆道梗阻,保证胆汁引流通畅,以减少对胰腺的刺激;
3.患者可能住院花费较高,但经济条件困难,应及时与家属沟
通,告知情况,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主任建议:患者诊断明确,中性粒细胞比值较高,应用抗生素治疗,听肠
鸣音弱,给予大承气汤灌肠促进肠蠕动,由于患者适宜行ERCP术,确定 明日行ERCP进行鼻胆管引流以降低胆管压力。
相应的护理重点:1.疼痛的护理:疼痛的护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遵医 嘱给予止痛和解痉药,观察并记录治疗效果;
2.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3.多与患者家属沟通,解释说明手术的情况及费用问题,让其做好心 理准备,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4.补充体液,及时建立静脉通路,输液兼顾治疗,纠正体液平衡,补 充营养等。
总结:患者诊断明确,病情较重,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上报上级医 师,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取得同意后,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及早行ERCP 进行鼻胆管引流以降低胆管压力。由于患者又是胆源性胰腺炎病人,针对 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治疗及护理,给予补液、大承气汤灌肠以促进 肠功能恢复等对症治疗。
随科主任查房记录
日 期 参加人员 姓名
诊断 主诉 2012.3.7
查房医师
黄晓俊主任医师
黄晓俊、王祥、张德奎、金安琴、郝艳、杨婉卿、余燕
性别
女
年龄
住院号
528371 李云英 胆管癌
食欲欠佳、进食后呕吐十日余
存在问题:1.患者严重电解质紊乱,应及时纠正;
2.患者病情复杂伴有急性左心衰竭,应给予利尿、扩血管治疗; 3.患者家属对疾病了解不够,应及时告知病情,让患者家属多
了解疾病的相关情况,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4.由于患者的病情较复杂,应进一步讨论病情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主任建议:患者入院一般情况差,肝酶、胆酶、胆红素极高,严重电解质
紊乱。并且患者有心力衰竭突发端坐呼吸、心慌、双肺闻及大量湿罗音,积极请心内科会诊,及时调整调整治疗方案。
相应的护理重点:1.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遵医嘱给予补钾、补钠等对 症治疗,密切观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上报上级医师;
2.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及时给予患者吸氧及药物治疗;
3.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勤换衣物,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定期为 患者翻身、更换体位,防止压疮发生;
4.多次巡回病房,及时向家属告知病情,让其理解并配合治疗。
总结:患者为高龄胆管癌,严重电解质紊乱,急性左心衰竭,应密切观测 患者的病情变化,于昨日上午9点患者出现端坐呼吸、心慌、双肺闻及大 量湿啰音,积极请心内科、呼吸科会诊,及时行扩容、利尿等处理,之后 病情得到控制,应向家属及时告知病情,加强陪护,继续做好紧急情况抢 救措施。
随科主任查房记录
日 期 参加人员 姓名
诊断 主诉 2012.4.11
查房医师
黄晓俊主任医师
黄晓俊、王祥、张德奎、金安琴、郝艳、马小红、廖晶苍
性别
女
年龄
住院号
5322856 聂秀英
下消化道出血、结肠息肉
间断黑便3天
存在问题:1.患者为老年患者,应做好防压疮、防坠的安全护理;
2.患者病情复杂,需进一步研究讨论调整治疗方案;
3.患者家属对疾病了解不够,应及时告知患者的病情,以配合
治疗;
4.密切观测患者病情,做好紧急抢救的准备。
主任建议:患者诊断明确,一般情况尚可,应进一步讨论病情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及时复查患者的各项指标以便指导用药,提高治疗及护理质量使
患者及家属得到满意,促进病情尽快好转。
相应的护理重点: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末梢循环,尿量及便血 的色、量、性质;
2.若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等休克表现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并做记录;加强陪护,防止意外发生;
3.由于患者便血次数频繁,每次便后应及时做好处理,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防止皮肤完整性受损。
4.心理护理: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安慰工作,消除紧张、恐惧情绪,让患者及家属更深刻了解病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配合工 作。
总结:患者为下消化道出血、结肠息肉,病情较重,但患者及家属对病情 有一定的了解,应多与其交流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治疗及护理,能更 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应告知家属加强陪护,有 任何不适及时报告护士及医生,从而及时预防危险的发生。我们也应进一 步研究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让患 者及家属真正满意我们的工作。
随科主任查房记录
日 期 参加人员 姓名
诊断 主诉 2012.5.9
查房医师
黄晓俊主任医师
黄晓俊、王祥、张德奎、金安琴、郝艳、刘盼、朱鹤鸣
性别
男
年龄
住院号
535621 秦兰生
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腹水、低蛋白血症伴肝衰竭
腹泻40余天,伴全身皮肤巩膜黄染1月余
存在问题:1.患者病情较重,精神差、饮食效果不佳,仍需进一步改善;
2.患者病情复杂,需进一步研究讨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患者家属对疾病了解不够,应及时告知患者的病情,让患者
及家属更好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4.密切观察病人病情,注意有无不适,加强陪护,及时做好紧 急情况抢救措施。
主任建议:患者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目前患者病情尚平稳,但存在病情恶
化的危险,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做好应急抢救工作,并向患者 家属告知病情,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我们也应对患者病 情进一步研究讨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应的护理重点: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末梢循环,尿量等情况,监测患者的腹围、体重等;
2.休息:患者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3.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无渣饮食,同时应忌酒、忌烟,避免进食粗糙、尖锐或刺激性食物;
4.病室应及时消毒,协助患者勤换衣物、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
5.多次巡回病房,勤观察,指导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知识,减少探视 及闲杂人员的走动。
总结:患者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腹水、低蛋白血症伴肝衰竭,目前患者病情尚平稳,但存在病情恶化的危险,应密切观测病情变化,及 时做好紧急情况的的抢救工作。针对病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复查各项指标以便指导用药,同时应及时向家属告知病情,让患者家 属了解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随科主任查房记录
日 期 参加人员 姓名
诊断 主诉 2012.6.6
查房医师
黄晓俊主任医师
黄晓俊、王祥、张德奎、金安琴、郝艳、李丹、张文钰
性别
男
年龄
住院号
538221 刘斌
多浆膜腔积液
腹胀8月余,加重伴巩膜黄染1月余
存在问题:1.患者存在肺部感染,使得有效通气量不足;
2.患者病情复杂,需进一步研究讨论调整治疗方案; 3.患者家属对疾病了解不够,应及时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4.患者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主任建议:患者诊断明确,病情复杂危重,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
者一般情况较差,肝功能也较差,患者虽然暂时病情尚平稳,但存在恶化 的危险,所以应及时做好紧急情况的抢救措施,同时及时向患者家属告知 病情,做好心理准备,我们也将进一步研究讨论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相应的护理重点: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腹围的变化;
2.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放松心情、分散注意力,多向患者及家属讲解 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病情,从而减轻焦虑、紧张情绪;
3.基础护理:保持床单元整洁、协助患者勤换衣物、定期翻身,防止
皮肤完整性受损;
4.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 食,嘱患者遵循饮食原则,合理有效的配合治疗;
5.多巡回病房,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及时解决病人的相关问题。
总结:患者为多浆膜腔积液病人,由于患者有药物性肝损伤,病情较重,我们将进一步对患者的病情研究讨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做好紧急情况的抢救,多想患者及家属解 释并告知病情,让其更好地了解病情,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随科主任查房记录
日 期 参加人员 姓名
诊断 主诉 2012.7.4
查房医师
黄晓俊主任医师
黄晓俊、王祥、张德奎、金安琴、郝艳、韩雪、郭蕊娇
性别
男
年龄
住院号
515160
杨进如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突发中上腹不适伴呕血、黑便4天。
存在问题:1.患者病情较重,精神差,重度贫血貌,双下肢轻度水肿;
2.患者及家属对疾病了解欠佳;
3.患者病情复杂,需进一步研究讨论治疗方案;
4.患者病情较重,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谨防再次出血。主任建议: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明确,目前病情较重,密切监测患者病 情变化,谨防再次出血,现继续抑酸治疗,动态观察血红蛋白变化,必要 时行腹部CT等检查协助诊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糖变化,谨防低血糖发生。针对患者情况做好饮食护理。
相应的护理重点:1.休息与体位:患者大量呕血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或平卧位,可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当 呕血时嘱患者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保证呼吸道通畅。
2.治疗护理: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及时准确地补充血容量,给 予止血类药物。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注意观察皮肤颜 色及肢端温度变化,观察呕血与黑便的次数性状及量,注意观察尿量,准
确记录出入量。
4.饮食护理:患者为急性大出血病人应禁食水,止血后应给予病人营 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食、软食,开始少量多餐,避免过饥、过饱、过 冷、粗糙刺激性食物。
5.多次巡回病房,勤观察,指导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减少探视及闲 杂人员走动。
6.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出血时要关 心安慰病人,消除紧张心理,使病人保持安静,进行心理劝导,以增强战 胜疾病的自我信心。病人病情稳定后,用鼓励法鼓励其重新战胜疾病的信 心和勇气,以配合进一步治疗。
总结:患者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来说,突 然大量呕血、黑便必然加剧其生理、心理等反应,加重病情,影响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可以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因此,要把心理护理贯穿于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同 时经过全科对该患者病情的讨论分析,我们将制定更加详尽有效的治疗方 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与护理,让患者及家属得到满意。
随科主任查房记录
日 期 参加人员 姓名
诊断 主诉 2012.8.8
查房医师
黄晓俊主任医师
黄晓俊、王祥、张德奎、金安琴、郝艳、移康玉、裴江艳
性别
男
年龄
住院号
522424 魏其科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呕血、解暗红色血便一天
存在问题:1.患者病情较重,精神差,饮食效果不佳,仍需进一步改善
2.患者及家属对疾病不够了解,应多与其沟通减轻焦虑情绪 3.患者病情复杂,需进一步研究讨论治疗方案;
4.患者病情较重,应密切监测病情,防止感染和休克的发生 主任建议:患者老年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诊断明确,目前患者病情尚平稳,但存在再次出血的风险,病情随时可能 加重,积极稳定患者一般情况,积极止血,病情平稳后,可考虑行内镜检 查,明确出血部位,积极与家属沟通告知病情,需做好再次出血、危及生 命等紧急情况发生时的输血准备,紧急内镜下治疗准备,严密观察患者病 情变化。
相应的护理重点:1.休息与体位:患者已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应绝对卧 床休息。
2.基础护理:病室应及时消毒,协助患者勤换衣物,保持床单位的整 洁干燥,保持病室空气流通。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尿量等情况,并注
意观察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观察腹围、体重,注意再有无呕血及黑 便。
4.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应忌 酒,避免进食粗糙、尖锐或刺激性食物。
5.多次巡回病房,勤观察,指导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减少探视及闲 杂人员走动。
6.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出血时要关 心安慰病人,消除紧张心理,使病人保持安静,进行心理劝导,以增强战 胜疾病的自我信心。病人病情稳定后,用鼓励法鼓励其重新战胜疾病的信 心和勇气,以配合进一步治疗。
总结:患者诊断为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情危重,有感 染及休克的危险,在治疗过程中仍有出血的危险,突然大量呕血、黑便必 然加剧其生理、心理等反应,加重病情,影响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 予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可以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因此,要把心理护理贯穿于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同时经过全科对该患者 病情的讨论分析,我们将制定更加详尽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 的治疗与护理,让患者及家属得到满意。
随科主任查房记录
日 期 参加人员 姓名
诊断 主诉 2012.9.5
查房医师
黄晓俊主任医师
黄晓俊、王祥、张德奎、金安琴、郝艳、张婷、王小艳
性别
男
年龄
住院号
527828 胡贵春
梗阻性黄疸
腹痛一周,伴皮肤巩膜黄染6天
存在问题:1.患者诊断明确,但复查各项指标明显升高,不排除急性肾衰 的可能,应再次请肾内科会诊,看是否有血透的指征;
2.患者家属对疾病了解不够,应及时告知患者的病情,以配
合治疗;
3.患者病情复杂,需进一步研究讨论并请肾内科、心内科医师
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4.患者病情较重,应密切监测病情,积极做好手术准备。主任建议:患者目前主要面临两大问题:胆道问题和肾脏问题。据肾衰分 期分别进行处理,若病情控制差,应急请肾内科会诊;综合评价一般情况 若可耐受内镜下治疗,可积极行ERCP术。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密切 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做好紧急情况的抢救准备。
相应的护理重点:1.疼痛的护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遵医嘱给予止痛和 解痉药,观察并记录治疗效果;
2.皮肤的护理:协助患者每2h翻身拍背一次,协助患者勤换衣物,嘱患者勿进行皮肤抓挠,以防破损引起感染;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 尿量,颜色等,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防止皮肤完整性受损。
4.多次巡回病房,勤观察,指导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减少探视及闲 杂人员走动。
5.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多关心患者,鼓励其诉说心理感受,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总结:结合患者目前检查及既往病史,胆道梗阻原因不明,胆道的继发感
染可能增加,或诱发肾衰竭,在积极抗炎、对症治疗基础上,向患者家属 告知病情,如同意行ERCP术,积极备术。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必要时 可再次请心内科会诊指导用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转科治疗。
随科主任查房记录
日 期 参加人员 姓名
诊断 主诉 2012.10.10
查房医师
黄晓俊主任医师
黄晓俊、王祥、张德奎、金安琴、郝艳、师艳花、李丹
男
年龄
住院号
535325 苗车孝次力 性别 溃疡性结肠炎
间断大便稀溏3年余得发加重5月余
存在问题:1.患者家属对疾病了解不够,应及时告知患者的病情,以配 合治疗;
2.患者病情复杂,需进一步研究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3.患者病情较重,应密切监测病情,积极做好手术准备。主任建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首先应控制炎症中的腹泻,提高营养状态。如果结肠炎腹泻及出血都很厉害,建议静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或氢化可的 松补液。当病情稳定,腹泻仍是一个问题时,患者可能需要使用一种止泻 药,如盐酸洛咙丁胺及可待因化合物。因为腹泻会引起脱水,需要补充丢 失的水分。由于患者病情较重,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直肠。当结肠炎的即时 症状得以控制后,建议患者食用高纤维素不含乳糖的食物,并鼓励要经 常运动,戒烟戒酒。
教学查房`左乳叶状肿瘤伴感染 篇8
时间:2010-12-30 地点:四病区 参加人员:
范敏菊 汇报病史:
患者周**,女,33岁,住院号E08044,患者因“两月余前肿块出现破溃”于2010-12-08,10:00门诊考虑为“左乳肿块,左乳癌?”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食纳尚可伴有低热几日余,大小便正常,体重物明显下降。病程中出现中度贫血,予以输血纠正贫血。
现病史:患者周**,女,33岁,住院号E08044,患者因“两月余前肿块出现破溃”于2010-12-08,10:00门诊考虑为“左乳肿块,左乳癌?”收住入院。既往史:出生生长于原籍否认,无外地长期居住史,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未婚未育。过敏史:无 家族史:无 五方面:
饮食:入院前以米饭为主,清淡饮食 睡眠:充足 二便:正常
自理能力:丧失部分自理能力 嗜好:无烟、酒嗜好
六社会心理:
精神状态:精神一般 心理状态:焦虑
社交能力:希望与人交往
对疾病认识: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经济状况:一般 家庭关系:和睦 体格检查
T :36.7℃
P:76次/分
R:20次/分
BP: 105/65mmHg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好,平静面容,自动体位,营养发育正常,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紫绀,无皮下结节和红斑,无水肿,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鼻腔口腔无异常;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不扩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率7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肿块,肠鸣音3-5次/分,无气过水声,肛门外生殖器未检及异常;脊柱四肢呈生理性弯曲,生理性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专科情况:左乳外侧见巨大肿块,约25×20cm大小,表面破溃呈菜花状,边界不清,伴有恶臭,有较多渗出,乳头无溢液;右乳未触及明显肿块。双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护理诊断
⒈2010-12-08体温过高
与乳房表面破溃伴有感染有关。
护理目标:7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①防止感染,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②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维持室温于18-22℃,湿度为50%-70%。
③病人衣着适量,床褥勿盖过多,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裤和床单,以保持清洁和舒适。
④监测生命体征。
⑤保证病人每天至少摄入2000ml液体,以防缺水。
⑥物理降温:头部冷敷。⑦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抗感染。⑧观察伤处,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⑨加强生活护理。
2010-12-15护理评价:患者仍有低热。
2.2010-12-08疼痛
与乳房破溃和炎性渗出物的局部刺激有关
护理目标:3天内病人的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①观察并记录病人疼痛性质及程度,发作时间、频率、持续时间及其表达方式。
②指导病人转移注意力,减轻对疼痛的敏感度。③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以减轻疼痛并利于休息。
④指导病人学会面对疼痛,掌握减轻或解除疼痛的自理技巧。
2010-12-12 护理评价:患者疼痛减轻。
3.2010-12-16焦虑
担心术后预后及家庭经济
护理目标:7天内病人焦虑情绪有所减轻。
护理措施:①主动介绍病区及管床医生护士,缓解其紧张陌生感
②多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需求,帮助病人解决问题。③向病人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减清患者忧虑。
④告知病人保持良好乐观心态对恢复健康的重要性。⑤介绍相关病例,缓解病人情绪
⑥术后继续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上的支持。
⑦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现状;鼓励病人表述手术创伤对自己今后角色的影响,提供改善自我形象的措施或方法。
⑧保护病人隐私,不过度暴露手术部位,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2010-12-23 护理评价:病人焦虑感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
4.2010-12-16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知识及乳房自检方法。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内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配合治疗,并掌握了功能锻炼和乳房自检方法
护理措施:①向病人介绍疾病原因、症状。
②了解病人对治疗的了解程序
③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与注意事项等。
④指导病人饮食。
⑤指导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
手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及腕部,可作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
术后1~3日:可用健侧上肢或他人协助患侧上肢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小于30°,后伸小于15°)。
术后4~7日:病人可坐起,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作以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注意避免上臂外展。
术后1~2周:开始肩关节锻炼,锻炼方法包括手指爬墙运动、转绳运动、举杆运动、拉绳运动等。
⑥指导出院后的乳房自我检查方法并叮嘱其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a.面对镜子,双手叉腰,观察双乳房外形、轮廓有无异常。b.举起双臂,观察双乳房外形、皮肤、乳头、轮廓有无异常。
c.右手触摸左乳房上方有无肿块。d.右手触摸左乳房内侧有无肿块。e.右手触摸左乳房下方有无肿块。f.右手触摸左乳房外侧有无肿块。
g.仰卧平躺,肩部稍垫高,举起右手臂,左手触摸右侧腋下、乳房尾叶有无肿块。h.仰卧平躺,肩部稍垫高,举起左手臂,右手触摸左侧腋下、乳房尾叶有无肿块。2010-12-27
护理评价:病人能够运用功能锻炼及乳房自检的方法。5.2010-12-17体温过高
与术后炎症及置入引流管有关 护理目标:7天内体温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①防止感染,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②监测生命体征。
③保证病人每天至少摄入2000ml液体,以防缺水。
④提供舒适的病室环境,保持空气清新干燥
⑤物理降温:头部冷敷。
⑥观察创面,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⑦加强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每天更换负压球。并叮嘱患者负压球不可高于引流口
⑧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抗感染。⑨加强生活护理。
2010-12-19护理评价: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波动在36-37℃之间。6.2010-12--19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中度贫血有关。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能保证病人的营养状况良好。
护理措施:①告知病人加强营养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
②鼓励病人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③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量。
④遵医嘱予以输血纠正贫血,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2010-12-27 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况良好,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
殷老师:以上是范**同学所作的病情介绍以及针对护理问题所下的护理诊断几护理措施。大家看一下有什么可以补充的。
祖**:该患者还应存在活动无耐力的问题,她营养失调,整日躺在床上。殷老师:这个护理诊断可以下,但并不重要。于*:躯体移动性障碍?
殷老师:该患者是个分叶状肿瘤,处于良恶性之间,并没有行乳房全切术,只有肿块切除,所以这项诊断并不成立
于*:她还存在自理能力下降的问题
殷老师:该患者一入院最主要的诊断就是存在感染,体温过高。该患者家族具有一些在精神上的不稳定因素,从她的主诉中,我们了解到该患者将近三年的时间未有出门过,并且一直到肿块破溃散发出阵阵恶臭,才来医院就诊,在这期间多次尝试偏方,未得起效。有吃可见该患者术前就存在知识缺乏,应该在术前提出知识缺乏的诊断,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并且,该患者不是乳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可以不教,应该主要强调健康教育中的乳房自我检查的方法。介绍该病人的病史是应详细描述,该病人的病史非常具有特殊性,针对她的病史提出护理诊断。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大家:没有了。
【感染科四月份护理查房】推荐阅读:
感染科护理工作06-11
感染科护理常规07-28
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度(感染科)11-03
感染科总结09-13
感染科实习生出科小结09-02
医院感染科门诊12-17
医院感染科职责06-08
感染科的出科小结06-26
感染科岗位职责09-08
感染科护士实习总结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