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棚茶生产加工技术

2024-10-11

北方大棚茶生产加工技术(通用4篇)

北方大棚茶生产加工技术 篇1

瀚茶园

北方大棚茶生产加工技术

日照绿茶作为“南茶北移”的成功范例,种植面积占山东省茶园总面积的50%以上。它具有“滋味美、香气浓、耐冲泡”的独特品质,享誉国内外。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棚茶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茶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现将设施栽培大棚冬茶生产加工技术介绍如下:1选地建棚1.1园地选择日照地处北纬35~38°,处于茶树生长的北限,在此纬度以南的地区便可建园种植茶树。选地原则:一是背风向阳的缓坡地带。二是土层要厚,以利茶树引根下扎。三是土壤pH值在4~6.5。1.2建造大棚一般采用钢架无立柱单坡半拱大棚,棚长60~100m,跨度7~9m,脊高2.4.~2.8m。棚膜应选用透光率高的无滴膜,棚面覆盖5cm厚的保温草帘。2栽培要点2.1深翻施肥建棚后要对棚内土壤进行深翻、施肥,耕翻深度要在80cm以上,然后按种植基线开沟,沟宽、深各为40cm,开沟后平均每亩施入土杂肥5000kg,磷肥50kg,再将土肥拌匀,回填整平。2.2适度密植应选择龙井43,白毫早,信阳10号等抗寒能力强,适制名茶的品种。为及早见效益,可直接选用棚外大龄茶树移栽。实行单、双行密植,单行种植行距80~100cm,穴距33cm,双行种植大行距80~100cm,小行距35~40cm,穴距也为33cm。3大棚管理3.1肥水管理施肥要做到“足基”,“多追”,“常喷”。“足基”是指在秋季白露前后施足基肥,在种植行中央开深、宽各25cm的沟,每亩施土杂肥3000kg或饼肥加磷肥30kg。“多追”是指在每轮采收后都要进行追肥,按每采收100kg干茶补充纯氮12kg、纯磷纯钾各3kg的标准用量,在树冠下开沟施用。“常喷”是指在茶树生长过程中要经常喷洒叶面肥,用0.5%的尿素溶液或稀释浓度为180~200倍的茶树一喷早对树冠进行均匀喷洒。茶树是叶用作物,其光合作用对水分需求量大,保证水分供给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大棚茶浇水应依照“少喷勤灌”的原则,随时补充水分,采用微灌技术更好。3.2温度管理白天棚温22~28℃,超过30℃时应通风降温,夜间保持10~15℃,低于5℃时应加温保护。另外,茶树喜阴湿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遇高温强光照天气时应采取遮荫措施。3.3病虫害防治茶园害虫冬天多数冬眠,故对大棚冬茶构不成威胁,勿需施药。对一些病害如茶赤叶斑病等,可在停采期间用苯菌灵、多菌灵等溶液喷洒预防保护。绝对禁止在茶园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以确保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无公害茶。4采收与炒制大棚茶品质优、销路好、价格高,大多制成高档名优茶。采收时要做到采摘适时、方法得当、严格标准、适当留养。在此基础上突出1个“早”字,当蓬面上有5%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1叶1芽初展)时,立即采摘。制茶按市场需求可制成不同造型,日照地区常制成曲条形、扁形和针形茶。每种造型均有其独特的制作工序,但大致都分成4部分:一是摊放晾干。在竹垫或水泥地面上摊放2~4小时,厚度3~5cm,鲜叶含水量降到70%左右即可。二是杀青。为提高杀青质量,做到杀匀杀透,必须遵循“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抖闷结合、多抖少闷,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三是造型。包括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四是干燥。将茶叶中的水分降到5%左右。常用制茶机械有6CSM-30型名茶杀青机,6CRM-25型名茶揉捻机,6CH-3型自动名茶烘干机,6CD-42型名茶多功能机,皆是发展茶叶机械化技术的优选机型,值得大力推广。

@尚客果品

北方大棚茶生产加工技术 篇2

1 大棚结构

大棚有两种构造, 渔民可根据自有资金多少、鱼池承包年限等条件决定。一是毛竹、杉木杆结构, 此种结构, 一次性投资小, 每667 m2大约1.0万元, 但使用寿命短, 一般不超过4年, 而且因为池中有杉木杆立柱, 捕捞操作较麻烦。二是钢筋骨架结构, 投资大, 每667 m2大约3.0万元, 但使用寿命长, 一般可使用10年以上。

1.1 毛竹, 杉木杆结构设计建造要点

以池塘长宽为例, 以池塘宽度二分之一处为中心线左右各3 m, 即6 m宽的区域为捕捞和投饵区, 左右3 m处纵向各分布第一列杉木杆, 杉木杆的高度高出池塘2 m, 杉木杆纵向横向排列, 每3 m一个桩, 插入池底用打夯机固定结实, 每一列杉杆的高度比前一列要低, 至于低多少, 根据池塘的宽度决定, 最后使杉杆顶点用毛竹搭接形成弧度, 在杉杆距顶端10 cm处钻孔, 用35股聚乙烯绳穿孔绑扎毛竹, 造成拱形大棚。毛竹1 m 1列, 毛竹选择直径26 cm左右 (距根部1 m处测量周长) , 9 m长为宜。

1.2 钢筋骨架大棚设计建造要点

目前, 常见的钢筋大棚多采用热镀锌管焊接加工而成, 结实抗风抗雪, 不生锈, 一般拱高设计在3.0~3.5 m, 拱与拱之间3 m间距, 每道拱由上下两道弧形管通过拇指粗的钢筋焊成倒伞式支撑连接, 拱与拱之间用直径12 mm的钢筋间隔1 m 1列焊接而成。

2 池塘条件

一般毛竹大棚池塘多适用于跨度大的池子, 例如跨度超过35 m的池塘;钢筋大棚跨度最好低于35 m (总造价低) , 池塘面积一般2×667 m2~3×667m2, 池深3.0~3.5 m, 池壁砖砌或水泥抹面或聚乙烯膜护坡均可, 坡度比1∶2—1∶2.5, 池底三合土夯实, 平坦略倾斜于排水口, 进排水顺畅。

3 鱼苗培育

3.1 池塘准备

罗非鱼苗的驯化要求池塘不宜太大, 一般2×667 m2左右, 池底平坦, 池塘曝晒消毒处理, 并备有2 k W的微孔曝气增氧机1台, 池内均匀布设曝气增氧盘10~15个, 加注新水50~60 cm, 水温达到22℃以上即可放苗。放苗前一定是清水放苗, 切忌给鱼塘肥水。

3.2 鱼苗选择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经检疫合格的吉富鱼水花, 因为吉富鱼最适合北方规模集约化养殖, 它适合高产高密度的温室养殖模式, 耐低氧、生长快、摄食力强、商品鱼规格整齐、抗病力强。

3.3 鱼苗放养

从机场接回鱼苗后, 把鱼苗袋放在池边, 立即开袋, 用装鱼的泡沫箱或事先准备好的大盆, 立即舀入少许池塘水, 一手攥住袋口, 一手用刀片割开底部, 使鱼快速入盆中, 然后慢慢往盆中加入池塘水, 平衡温度, 缓苗处理, 待鱼苗浮起恢复游泳活力后倒入池中, 放养密度一般不超过25万尾/667 m2。鱼苗经长途运输, 放养后, 全池泼洒碘制剂消毒。

3.4 鱼苗驯化

鱼苗入池第2天开始驯化, 育苗驯化与雄化同步进行, 驯化饲料使用幼鳖饲料, 通常采用鱼用雄性激素每10 kg饲料添加1支 (500 mg) , 即每kg饲料添加约50 mg, 连续投喂22~25 d, 配制时将药物先用酒精溶解 (没有酒精也可用白酒代替) , 再用水稀释到不沉淀为止 (可参考饲料用水量) , 然后均匀拌入饲料中, 晾干, 每天投喂6次, 每次沿池边投喂饲料, 投喂时坚持少洒勤喂的原则, 逐渐撤离距食台较远的池边, 增加靠近食台的投喂量的方法来引诱小鱼趋向食台方向摄食。大约第13天左右, 就可开始逐渐缩小投喂面积, 第20天左右即可缩小到食台周围进行定点投喂, 每次投喂时制造相同的击打声, 给小鱼一个摄食的条件反射信号, 这样培育的鱼苗规格整齐, 雄性率可达98%以上。

4 成鱼养殖

4.1 池塘条件

成鱼养殖池塘一般3×667 m2左右, 池深3.0~3.5 m, 并配备3 k W增氧机4~5台, 投饵机1台, 根据入池鱼的规格大小决定开增氧机的数量, 一般刚入池、鱼小、密度稀, 应少开几个, 养殖到中后期, 也就是鱼长到150 g/尾时, 增氧机一般就全部打开, 并且是昼夜24 h运转, 只有投喂时才关闭增氧机。

4.2 鱼种放养

经过驯化培育的鱼苗过筛, 选择规格整齐, 大小相同的鱼苗, 淘汰残弱的鱼苗, 根据市场所需成鱼规格确定鱼种放养数量, 一般以出池规格750 g/尾左右, 每667 m2放养3.0万~3.5万尾。

4.3 饲料投喂

饲料应选择质量稳定、信誉度高、口碑好的大品牌饲料, 冬季温室养殖饲料一般选择膨化饲料, 膨化饲料优点在于通过挤压膨化技术工艺生产的鱼饲料浪费少、污染轻、转化率高, 具有其他饲料加工技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饲料蛋白质含量26%~33%, 粒径大小适中。

投饲应遵循“先精后粗”和“四定”投饲原则, 入棚后投饲分3个阶段, 第1个阶段就是入棚前2个月 (10—11月) 也就是养殖前期, 此时, 由于天气不太冷, 棚内水温较高, 一般能控制水温在26~30℃, 此时罗非鱼最适合生长, 再加上刚入棚, 鱼池底部经过清污消毒处理, 水质环境好, 此时, 罗非鱼摄食生长最快, 主要投喂蛋白31%~33%的精饲料, 一般日投饲3次, 7:00、12:00、17:00各1次。第2个阶段就是入棚第3个月 (12月—翌年2月) 也就是养殖中期, 天气变冷, 水温一般在19~22℃, 水温较低, 鱼摄食消化代谢降低, 此时应投喂蛋白含量26%~30%饲料, 日投喂2次, 10:00、16:00。此阶段应预防罗非鱼得溃烂病, 每月投喂1次解毒保肝药饵, 每次投喂5 d。第3个阶段养殖后期 (翌年3月—5月) , 天气逐渐回暖, 水温回升到23℃以上, 投喂饲料蛋白含量30%为宜, 棚内光照充足, 鱼摄食量开始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此时每天投喂3次, 此阶段应预防肠炎病, 特别在惊蛰前后, 投喂1次中药药饵。

投喂量的控制, 每次投喂量, 以鱼吃到七八成饱为准, 鱼患病或天气、水质不正常时, 减少喂量, 严重时停喂。不同蛋白含量饲料的投饵率见表1、表2, 供参考。

5 水质调控

5.1 定期注、排水

为避免水温忽高忽低, 采取勤排勤灌, 逐步换水的方法, 养殖前期, 每隔10 d换水1次, 每次30~50 cm;养殖中后期, 一般每隔7 d加注新水1次, 每次不低于50 cm。

5.2 定期清理池底污物, 改良底质

温棚内, 由于投喂量大, 残渣粪便沉积池底, 极易败坏水质, 诱发鱼病, 坚持每月或者鱼池投喂量达到10 t饲料后, 彻底用清塘机清理一次池底, 把池底部的黑泥、黑水排出, 此外, 结合使用底质改良剂全池泼洒, 如底质净化颗粒或“富底安”净水系列, 活化底质、除臭增氧, 降解有害物质, 让底泥恢复生物活性。

5.3 施用改良剂保持水体清爽, 降解有毒有害物质

常用的水质改良剂有很多种, 生产上使用较多的有生石灰、沸石粉、益生素、EM菌等。沸石粉一般20 d使用1次, 用量40 mg/L;益生素一般每隔20 d使用1次, 用量为5~10 mg/L;EM菌每隔10 d使用1次, 用量1.5 kg/667 m2左右, 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可改良水质, 抑制有害菌的繁衍与生长。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含量、分解池中的有害物质, 施用微生物制剂时要注意不能和抗菌素及消毒剂同时使用。

6 日常管理

坚持白天勤巡塘, 晚上轮流值班制度, 做好池塘日志。注意观察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 监测水温、溶氧、p H值等水质情况, 及时清除水面上的死鱼及漂浮物, 检查增氧机、投饵机、排灌等机械设备运转情况, 发现故障及时修理或更换。

7 疾病防治

坚持“防病为主, 治病为辅, 无病先防, 有病早治”的方针, 将疾病预防工作贯彻整个养殖过程, 坚持清池消毒, 食场、工具、水体定期消毒, 水质改良和内服药饵相结合的综合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鱼病。注意冬季入棚时间宜早不宜迟, 北方最迟10月1日前完成入棚, 入棚太晚, 由于天气转凉, 昼夜温差大, 会产生应激反应, 致使鱼的体质明显下降, 容易诱发鱼病, 恢复极慢。北方冬季温室常见疾病防治措施如下。

7.1 车轮虫病

一般鱼苗阶段重点防治车轮虫病, 可用硫酸锌溶解后全池遍洒, 浓度0.6 mg/L, 每月使用1次。

7.2 体表溃烂病

发病鱼的治疗采用外用与内服药物结合法进行, 外用药主要用消毒剂, 如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全池遍洒;内服药用氟苯尼考每1 kg鱼体质量用量10~15 mg拌饵投喂, 1日1次, 连用3~5 d。

7.3 肝胆综合征

预防肝胆综合征, 通常每kg鱼体质量使用中药板黄散0.5 g, 维生素C钠粉3.5~7.5 mg, 拌饵投喂, 连喂5~7 d为1疗程, 一般每月1个疗程。

7.4 细菌性肠炎病

北方大棚茶生产加工技术 篇3

关键词:设施农业;塑料大棚;北方地区;设计;建造;安装

中图分类号:S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10-0057-02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解决好“三农”问题,重点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在北方地区,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建造塑料大棚。拱型屋面钢结构的旱地塑料大棚是适合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农艺要求的一种大棚形式,现介绍其设计、建造与安装方法。

1 建设规划

1.1 场地选择

1) 建设场地宜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土壤疏松肥沃,水源、电源、排水、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开阔,四周无遮挡,无污染源的地区。2) 在电力走廊旁边建设大棚时,大棚与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满足高压(≥10 kV)不小于10.0 m,低压(<10 kV)不小于5.0 m。

1.2 规划布局

1) 大棚宜按屋脊走向南北布置,但受地形限制或建设地区大棚生产季节气温高、阴雨天多时可不受朝向的约束。2) 大棚宜成片建设,棚与棚之间的距离在跨度方向应为1.0~2.0 m,在长度方向应不小于3.0 m,以利通风换气、排水及采光。3) 大棚建设规模以标准大棚的建造数量表示,根据需要面积来确定需要建造的数量。4) 大棚建设场区应因地制宜地设计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统。

2 结构设计

2.1 总体尺寸

1) 大棚的跨度、高度构成大棚的规格。大棚的跨度宜为6.0~14.0 m,大棚的高度宜为2.3~3.5 m之间。大棚的规格见表1。2) 大棚长度应因地制宜确定,可在20.0~80.0 m之间选择,其中以30.0~60.0 m为宜。3) 大棚两侧肩高宜为1.2~1.5 m。

2.2 大棚骨架

1) 大棚骨架的设计应满足功能需要,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2) 为保证大棚骨架的稳定性,大棚棚面应设纵向拉杆,并确保处于张紧状态。纵向拉杆数量不少于3道,间距不大于2.0 m。3) 为确保大棚骨架的安全性,大棚拱架间距宜为0.9~1.5 m,依拱杆强度、覆盖材料性能、当地风雪荷载及安装其上的设备情况确定。

2.3 固定基础

1) 大棚的固定基础可采用混凝土基础(地锚)或其他固定形式。采用混凝土基础时,预埋深度应不小于30 cm,横向尺寸不小于8 cm。2) 对于跨度超过8.0 m的大棚,立柱或拱架的基部应铺垫砖层或其他建材。在季节性风、雪载荷比较大的地区建设大棚,应浇筑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的深度应不小于40 cm,横向尺寸不小于10 cm。立柱、拱架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应采用薄塑料管在现场热套装密封或其他防锈措施,以降低锈蚀速度。

2.4 通风装置

大棚应在两侧面设置通长的通风口,通风口高度宜为80~100 cm,侧面通风口距离端面不小于2.0 m。

2.5 棚门

大棚应在两端中部设置推拉门或平开门。推拉门宜采用悬挂方式、双扇设置。

2.6 设备配置

两侧的通风口应配置手动或电动卷膜开窗机,通风口处宜设置适宜目数的防虫网。

3 材料要求

1) 塑料大棚采用的建筑材料、构件制品及配套机电设备等工业产品的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2) 塑料薄膜应采用保温无滴长寿塑料薄膜,厚度在0.08 mm以上。

4 施工安装

4.1 施工准备

1) 施工必须具有与该工程对应的主体结构、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安装图或施工图。严格按图施工,按照施工程序做好施工记录、分析及验收,并做好相应的验收记录。2) 施工安装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地理条件、周围环境和高空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应备好安装工具和用品。

4.2 基础施工

1) 按照安装图或施工图确定基础预埋件的位置和标高,在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基础平面位置和尺寸。2) 基础施工应符合建筑基础施工的相应规定,特殊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执行。

4.3 骨架安装

1) 所有零部件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外购件和外协件应有合格证方可进行安装。2) 安装前应对在运输、装卸及转移过程中产生变形的结构件进行矫正,达到合格要求后再使用。3) 钢结构件外观应表面平整,无划痕、擦伤或镀锌层破损现象。4) 骨架整体尚未安装完成时,不得在构件上吊挂施工设备或构件,不得放置脚手架。5) 当天安装的大棚骨架应形成稳定的空间体系,并对连接螺栓进行初拧。钢结构安装完成后,应由专人对螺栓进行检查拧紧。6) 采用焊接架设大棚骨架时,焊缝应均匀、牢固。焊后表面应除毛刺、除锈,并进行涂漆处理,保证焊缝光滑。

4.4 塑料薄膜安装

1) 安装前应检查作业的地面情况,不得将塑料薄膜在粗糙不平、潮湿的地面上拖拽。2) 塑料薄膜安装过程中各工序应紧密配合,安装时施工现场风力应不超过3级。3) 塑料薄膜安装前,应检查并去除构件表面污迹及影响塑料薄膜安装的毛刺。4) 塑料薄膜安装应符合相关规定。

4.5 棚门安装

1) 棚门应优先于或同步于大棚棚体的塑料薄膜安装。2) 棚门门框应提前组装好,安装过程中棚门和门框不应产生变形。3) 推拉门上吊轨、下导轨与棚头立柱应采用螺栓连接,连接方式不得影响塑料薄膜安装。4) 推拉门下导轨地基应夯实,上吊轨、下导轨与棚门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5) 棚门启闭应平顺、流畅、无卡滞现象,棚门与门框间隙应不大于3 mm。

nlc202309020311

4.6 设备安装

1) 防虫网的安装。设有防虫网时,其安装应在裙膜和顶膜安装前进行。2) 卷膜开窗机的安装。卷膜开窗机安装应与相对应的塑料薄膜安装同时进行。安装时,卷轴应处于平整状态,不应有明显的弯曲、扭曲变形,连接部位不得影响塑料薄膜安装。塑料薄膜与卷轴固定时,塑料薄膜在卷轴上缠绕不应少于2圈,不应出现破损或皱褶;固定点应均匀布置,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60 cm。采用电动卷膜开窗机时,电动机、电气设备和开关装置的防护等级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应有防水措施。导向杆应与卷轴成直角,偏差为±2°。采用伸缩式导向杆时,连接杆之间重叠应不小于20 cm。卷膜开窗机运行时应运转灵活、平顺、无异常声音,上卷和下铺时均可停留在任意位置,且卷轴通长方向高差应不大于3 cm,行程控制开关应动作准确、灵敏可靠。运转部位均应有安全防护措施,设备相应部位应有安全警示标志。

5 结语

实践证明,以温室大棚及其配套设施为主体的设施农业生产,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卓有成效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符合我国农业产业政策。设施种植科技含量高,高产、高质、高效,受到广大农村和农户的欢迎。塑料大棚的建造为北方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可行性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郄丽娟,韩建会,薛金祥.改良型塑料大棚的设计及温度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0(1):284-287.

[2] 方炜.寿光早期冬暖式大棚的特点及建造[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3(4):30-31.

[3] 张荣忠.多层膜温室大棚建造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6(3):32-33.

[4] 程云湧,于丽杰,叶秋楠.大棚卷帘机的正确选择、安装及使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5):64-65.

Abstract: Facility agricultural producing is one of the main method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in our country, plastic greenhouse is the main agricultural facility in the North area.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plastic greenhouse, offers the support for promoting the technique of cultivation in plastic greenhouse in the North.

Key words: facility agricultural; plastic greenhouse; the North area; design;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北方大棚茶生产加工技术 篇4

1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1.1品种选择

马铃薯选用早熟、优质、抗病性强的脱毒种薯。如早大白、尤金、东农303等都是消费者所喜欢的品种。它们共同点是大薯率比较高。前者是白皮白肉,比较适合炒食和凉拌。后者是黄皮黄肉,淀粉含量相对较高,可以炒食或直接烀熟食用。

1.2出库和催芽

种薯应选择25~30g大小的脱毒种薯,在3月中下旬把脱毒小种薯从窖中取出放在室内,或供热温室内进行催芽。取出时要进行挑选,剔除染病种薯。把马铃薯直接铺于地面进行催芽,大约2~3层,上面覆盖稻草或草袋子。如果没有空间,可以将挑好的种薯装袋垛起。7d左右部分出芽,对平铺地面的种薯要上下翻动,翻动时要轻拿轻放,垛起的马铃薯袋子上下对调,利于发芽整齐。芽长达到0.5~1.0cm时,撤掉上面的覆盖物,使薯块置于室内散射光下晒芽,大约2d的时间,这样处理,马铃薯芽在播种时不易被碰断,而且播种后出苗快、幼苗壮。

1.3整地扣膜和施肥

马铃薯为茄科作物,青花菜为十字花科作物。二者套种,前茬最好不选择十字花科或茄科作物。上一年秋天扣棚,棚膜要选用透光性能良好的无滴膜。4月初,棚内土壤化冻即可进行整地。整地时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5~75t·hm-2,磷酸二铵225~300kg·hm-2,硫酸钾150~225kg·hm-2,肥料在大棚内撒均后,进行翻地,起垄。垄距60cm。起好垄后准备播种。

1.4播种

4月10~15日,选晴天上午栽马铃薯,栽前先在垄上按20~25cm株距打眼或刨埯,深10~12cm,栽脱毒种薯,封埯,覆地膜。播种后到出苗前一般外界气温较低,不进行通风,白天保持20~25℃,夜间不低于13~15℃,以促进出苗。天气好的话大约15d的时间,部分马铃薯出苗。如果气温偏低,出苗时间会延长几天。4月下旬到5月1日期间开始陆续出苗,在出苗期间,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放苗,然后用土将膜口封严,在出苗期间要严格检查,防止出现高温烧苗现象。大约7d后就会齐苗。

1.5管理

1.5.1温度管理

马铃薯出苗后棚内温度保持20~25℃,夜间温度不低于10℃。开花的最适宜温度为15~17℃,块茎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17~19℃,温度低于2℃或高于29℃时停止生长。结薯期棚内温度15~20℃,温度过高时,进行通风降温。5月下旬马铃薯进入结薯期,外界夜间最低温度达到10℃以上,当外界最低温度达到15℃以上时,可昼夜通风。如果出现寒流,及时关闭风口。在生长后期,如果外界温度持续超过30℃,必要时,可撤掉棚膜。

1.5.2肥水管理

马铃薯从幼苗期到发棵期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1/3,当80%的植株出现花蕾后,已经进入结薯盛期,需加强肥水管理,应保持田间湿润。在5月末始花期和6月上旬盛花期各浇1次水,以满足对水分的需求。同时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1.5.3中耕除草

马铃薯出苗后,如果播后不进行地膜覆盖,在齐苗后要进行铲地,去除杂草,出齐苗后约7d进行第2次铲地,然后背垄。如果进行地膜覆盖的话,铲垄沟内杂草,不用进行背垄,在以后生长过程中,要人工除草。5月中旬马铃薯部分现蕾,这时揭掉地膜,降低地温,人工除草,培土,浇水。5月末进入始花期,要进行打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可用40%氧化乐果+辛硫磷+百菌清+代森锰锌500倍液+潜克+农用链霉素。6月上中旬进入盛花期,花落后再次打药,可用甲霜灵、克露、杀毒矾、溴氢菊酯乳油等交替使用,减少抗药性。

1.6收获

6月下旬马铃薯进入收获期,收获后及时清理干净残余植株,产量大约在30 000~37 500kg·hm-2。

2青花菜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择植株生长势强、叶片深绿、蜡质多,花球紧密、球大的品种。常用的青花菜品种有绿岭、绿秀和哈依姿等。绿岭、绿秀品种主要以主球采收为主。哈依姿主球、侧球都可以采收。

2.2播种育苗

青花菜育苗期大约在40~45d,5月中下旬在露地、保护地温室或大棚内播种。

无论在露地还是保护地播种,播后都要覆盖地膜,以提高温度利于出苗。露地播种,苗床上面必须搭小拱棚。

首先,对苗床土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害的发生。苗床用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9g·m-2+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g·m-2加上细土4~5kg·m-2混匀,或者用50%多菌灵或福美双与代森锌等量混合,与细土5kg·m-2拌匀制成药土,1/3药土均匀撒施在床面上,有利于预防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和菌核病等。用种量为375~450g·m-2。

播种前将苗床上撒一层0.5cm厚的拌有多菌灵的药土,将苗床浇透水,进行播种,播种后,上面覆细土约0.5cm,再盖地膜。播种后至出苗期间,白天温度20~25℃,夜间15℃左右。出苗后,立即撤掉地膜,白天15~18℃,夜间13~15℃。露地育苗,白天可打开小拱棚进行适当降温,保护地育苗,打开通风口和前沿通风。如果下雨,要及时关闭通风口和小拱棚的棚膜。遇到大风时,做好防风措施,以免影响秧苗。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分苗后,提高温度进行缓苗,白天20~25℃,夜间15℃。缓苗后,降低温度,保持白天15~20℃,夜间12~15℃为宜。分苗后,保持营养钵内土壤湿润。5~6片叶时,可进行大棚内定植。

2.3定植

2.3.1整地

马铃薯收获后,结合整地施优质有机肥60 000kg·hm-2,施磷酸二铵300kg·hm-2。起垄栽苗,垄距60cm。在垄上按50~55cm株距刨埯。

2.3.2定植

整地后,及时定植。选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定植时,先浇透埯水,然后栽苗,封埯。

2.4田间管理

2.4.1水肥管理

定植后到缓苗期间不浇水,缓苗后浇1次缓苗水。在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田间积水。追肥种类以氮肥为主,7月中下旬和8月初,施尿素75~90kg·hm-2,过磷酸钙60~75kg·hm-2,氯化钾60~75kg·hm-2;进入花球形成期,适当增施磷、钾肥,每隔7d进行浇水追肥,追复合肥75~105 kg·hm-2、尿素75kg·hm-2,花球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0.2%硼砂及0.1%磷酸二氢钾1~2次,促进花球迅速生长。生长期缺硼会引起花球表面黄化,基部洞裂。选择晴天上午浇水,收获前5~7d不浇水。2.4.2温度管理缓苗期,白天22~25℃,夜间15℃,缓苗后至结球白天20~22℃,夜间10~12℃,温度过高要进行通风降温。结球期白天18~20℃,夜间8~10℃,温度过高时花球不紧实。此时正值高温季节,必要时撤掉棚膜,盖上遮阳网,进行降温。

2.4.3中耕培土

青花菜在封行前要进行中耕培土1~2次,封行后不再进行中耕,后期杂草要用手拔除。

2.4.4采收

8月下旬进入采收期,可持续到10月下旬。青花菜主球的采收应该在花球充分长大,表面平整,花蕾尚未开放时采收为好,采收过晚易出现散花,影响销售。主花球采收时,应将主花球及下面3~4片叶一起采下。在60%~70%的主花球采收后追施侧枝肥,施尿素150~225kg·hm-2和复合肥150kg·hm-2。促进侧花球的萌发与生长,提高产量。采收的产品如果不能及时销售,应放置在0℃的低温库贮藏。

2.5病虫害防治

黑腐病、软腐病:可用农用链霉素或氯霉素5 000倍液防治;霜霉病、菌核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每隔7~10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上一篇:疫情中考英语满分作文带翻译下一篇: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读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