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文体,追本溯源

2024-07-13

回归文体,追本溯源(精选3篇)

回归文体,追本溯源 篇1

获嘉县第一中学 原永泉

近几年来,学生作文越来越多地出现“四不象”的情况,究其原因,恐怕是为近年来新概念作文的不断涌现,以致一些教师在教学上“求新”,鼓励学生随意去写,不顾文体,只求意真;当然,高考作文文体不限的要求,也使一些学生忽视了文体的训练,只要把自己心中的意图表现出来,管它是什么文体,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文体。新教材版,单元选文中,也打破了文体界限,将不同文体的文章安排在一个单元,突出一种能力训练,比如说揣摩语言,概括分析等,也将分体放到了不被人重视的地位。到了,新的语文教材又出现了变化,重新按照文体编排,突出了文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只出重视文体,紧扣文体教学,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必然趋势。教学具体过程中,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根据文体理思路

“言而有序”是文章所遵循的规则,“序”就是思路,是文章发展的脉络。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选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方面,要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记叙性文章主要看事件的先后发展顺序,起因,经过,发展,结局,包括人物在事件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祝福》六个部分,“我”到鲁镇,是文章的序幕,描绘故事发生的背景;祥林嫂惨死,是故事的结局,揭示人物悲惨的命运;祥林嫂初到鲁镇,是故事的开端,表明人物的身份;祥林嫂被逼改嫁,是故事的发展阶段,人物命运由平静向悲惨的转折;祥林嫂再到鲁镇,是故事的高潮,描绘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揭示残害祥林嫂的根本原因;祥林嫂被人遗忘,是故事的尾声,在“我”对鲁镇祝福氛围的感受中突出了祥林嫂的卑微和人们的冷漠。《荷花淀》是夫妻话别、探夫遇险和助夫歼敌三个部分,讲述了农村家庭妇女成长为抗日战士的过程。

议论性文章主要看观点和材料的关系,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结构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阅读时要概括出推理过程和逻辑关系,画出每段的中心句,如果没有中心句的,要概括段意,归纳作者写作的思想流程。

说明性文章的条理顺序比较清晰。一般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只要理清了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也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当然,在这里要注意三者并不是孤立单一的,有时一篇文章中综合运用多种说明顺序。《南洲六月荔枝丹》先按空间顺序由外到里写果实,再按逻辑顺序由果实写到习性,种类。

散文,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写景都有一条线索。这条线索或是一件事物,或是一种情感,或是游踪……抓住了散文的线索,也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意脉。《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一个情感线索。

再如:的高考题《门》

《门》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观点,有引起下文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第四段介绍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不断的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八段是全文的收尾,进一步阐释关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这样,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

二、根据文体明主旨

文章的思路梳理出来,前后因果关系也就明确了,作者的意图就可以在相应的段落里寻找到,因此主旨也就不难归纳了。

《祝福》第五部分,高潮,冲突表现,柳妈,四婶,取笑她的人。是社会。为什么笑。改嫁。不合礼教。

《荷塘月色》出现了一些争论。文眼是“这几天心颇不宁静”,文章也正是以此为线索展开的.,如:独自一人走幽僻的路;看过河塘美景之后的喜悦随即消失,体味到的仍是失落;转而又想早年的乐事,但和眼前对比,又增添了寂寞;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是何等惆怅。可是几年来的教材,在定位作者的感情时,一直是“淡淡的哀愁”,这合适吗?

三、根据文体析涵义

具体语句的理解,也应根据文体,结合主旨来把握,因为它要围绕主旨进行。

如《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借景言志的诗,那么景物的描写就是为了抒情言志,据此,找寻景物特点,根据景物特征,便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突出景物特征的词语有:独、寒、红、染、碧、争、击、翔,作者的情感变化就体现其中。

又如《荷塘月色》中,作者为什么说“今晚却很好”,是今晚的景致好,还是心情好,还是因为环境符合了自己的心境?环境有什么特征呢?阴森,幽僻,环境凄清悲冷,作者什么心境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由此,作者的认为“好”的原因是景物照应了自己的心境,心情并为改变,仍是“哀愁”。后文一句“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也是同样的情绪的流露。

再如《我与地坛》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内容是园中沉思,追寻生命真谛;后一部分是回忆母亲,讴歌母爱。这两部分内在的联系是什么?

21.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6分)问的是观点。

()22.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

答:

23.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

(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比喻论证) (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观点)

(2001春季)22.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回归文体,追本溯源 篇2

一、纵观高考,剖析现状,回归教材考基础

纵观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数学试题,在遵循原有出题形式和考查要求的基础上,各省出现了大量落脚于对基本原理、基础理论考查的试题. 以下举例说明:

2013年陕西省理科数学试题第17题. 设{ an} 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 1) 推导{ an} 的前n项和公式; ( 2) 设q≠1, 证明数列{ an+ 1} 不是等比数列.

解析①考查目的: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以及数列为等比数列条件的判定. ②储备知识: a. 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以及性质; b. 熟练运用错位相减法求解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c. 掌握反证法.

显然该题源于教材,考查基本公式的证明,但是即便如此,通过对该题得分情况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面对书中公式原型的证明,该题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 究其问题,发现许多考生在学习数列该章节的过程中,只是记住最终的公式,在运用中大多又是直接套用公式求解问题,忽略了公式产生时涉及的数学理论推导思想和方法. 所以出现很多考生面对该题竟然无从下手,或证而不全的情况( 忽略了当q = 1时这一特殊情况) .

同样,考查书中基本公式证明的题型也出现在2010年四川省理科数学试题第19题. 证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C( α + β): cos( α + β) = cosαcosβ - sinαsinβ,并由C( α + β)推导两角和的正弦公式S( α + β): sin( α + β) = sinαcosβ + cosαsinβ.

由此看来,回归教材,巩固基础不失为有效的高考复习策略,那种一味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海量的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应于多方面、全方位能力素质考查要求,尤其是强调对于基础知识原理考查掌握的今天.

二、应战高考,扎扎实实,追本溯源固根基

回归教材的学习永远是一条不变的学习主线,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曾这样说过: “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是解决一道题目的关键. ”在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怎样回归教材,回归教材应该做到、做好哪些方面.

( 一) 回归教材,积极探索找源头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 数学里的每一个公式、定理的产生都经过严密逻辑推理、证明、演算,其中每一个知识点又有其独特的数学知识背景. 例如等比数列公式的推导,首先要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特点,然后才能运用累乘法或归纳法进行该公式的推导. 只有了解等比数列的知识特点,才能以该数学知识背景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得到相应的数学知识.

例如: 2013年安徽省理科数学试题第14题. 如图所示,互不相同的点A1,A2,…,An…和B1, B2,…,Bn…分别在角O的两条边上,所有AnBn相互平行,且所有梯形AnBnBn + 1An + 1的面积均相等. 设OAn= an,若a1= 1, a2= 2,则数列的通项公式是______.

解析本题虽然是一道填空题,但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本题的突破口,快速地解出并不容易. 本题看似是一道读图题,从图中的边OAn找到关系求解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但图中除有AnBn相互平行外并没有多的关于边的信息. 回归教材,认真分析,理清考查目的,剖析考查方法,把握求解思路,得出本题实质就是对数列通项公式怎样求解方法的考查: 记△OA1B1的面积为S,则△OA2B2的面积为4S,四边形AnBnBn + 1An + 1的面积均为3S,即得△OAnBn的面积为S + 3( n - 1) S = ( 3n - 2) S,也就是a2 n= 3n - 2,即

回归教材找源头,积极探索,刨根问底式地弄清教材中知识产生的条件,理清知识发展的脉络,搭建清晰的思维结构.

( 二) 回归教材,前后通透抓联系

数学的每一个知识都不会是以单独的形式独立存在, 每一个知识都是相互关联地拥有坚实的知识体系为支撑, 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新知识点,必须具备教材以前的相关知识点,否则如空中楼阁般, 没有坚实的根基. 例如必修一函数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必修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学习,就可以实现前后融通. 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看作特殊的函数进行学习,不仅能实现旧知识点的巩固,更能增强新知识点的快速掌握.

( 三) 回归教材,化零为整建框架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数学的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数学的学习是经过日积月累,慢慢地知识的沉淀与升华得到的. 数学知识有严密的逻辑性,但又有相对的零散性, 每一章节的学习有该节的独特性,如三角函数与圆锥曲线是两个独立的知识体系,三角函数公式的推导与圆锥曲线公式的推导运用了不同的数学方法. 面对零散的知识体系,可能学习时候容易产生思维的困惑,往往会张冠李戴,形成知识的盲点,影响数学学习的效果. 化零为整构建数学框架,是应对零散知识的有效方法,联系章节知识之间的交叉点,如三角函数与圆锥曲线之间定义域、值域等性质,在两部分内容中均是学习的知识点.

例如: 2013年四川省理科数学试题第17题.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2 cos2((A - B )/2)cosB - sin( A - B) sinB + cos( A + C) = -3/ 5. ( 1) 求cosA的值; ( 2)若 ,b = 5,求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

解析粗略一看,本题考查涉及三角形性质中的正余弦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大边对大角、三角函数性质、向量等零散知识点. 但细细分析,仔细考究,不难得出: 本类题型属于依托三角形,综合三角形特点、三角函数性质、向量特性进行考查的题型. 针对类似的题型,面对看似零散知识点的考查,只要理清思路,抓住关键,把零散的知识点清晰地构建为一个整体,那么解题的过程就游刃有余.

回归教材,化整为零,点滴积累,以主线为依托,由点成线形成框架,建立起自己独有的数学知识框架.

( 四) 回归教材,灵活运用固掌握

数学的学习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就能获得高分. 面对千变万化的数学试题,面对繁难复杂的试题考核,转嫁知识,灵活运用公式定理才是数学学习的最终归路. 以公式为数学学习的主线,掌握公式中蕴含的思想、方法,抓住数学学习的灵魂. 例如在学习求解圆锥曲线方程的过程中,相关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推广到求解一般曲线方程中. 体现的不仅是对知识的一个转嫁,同时也是对求解公式方法的灵活运用.

追本溯源 回归本真 篇3

另外,有些教师教法陈旧,致使课堂气氛压抑。多采用先逐字逐句讲解,单向灌输枯燥无味的古代语法知识的方法,“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后,再进行整篇文章的翻译和内容分析。这样,学生们在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情况下,很难做到知识的迁移。

那么,在文言文学习中,如何让学生从体会字词的妙处,到感悟精妙的结构和行文布局,再到体悟深厚内涵和博大的意蕴呢?笔者认为必须重视造字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先人们“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所造就的汉字中蕴含着原始思维、审美意识和文化心理。汉字虽经历了多种演变,但未脱离它的最本质含义,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汉字造字法的应用。透过一个个富有生命的汉字,来挖掘传统文化意蕴。

汉字的造字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其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字非常形象生动,能引发人们的无限想象,我们可以从字形推知字的意义范畴,特别是古汉字造字的心理机制能够传递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信息,我们通过揣摩古人的造字意图以及字的本义去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再现先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

一、推知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等

语言学家王力曾说过:“使古书阅读水平很快提高,这种钥匙是有的,那就是掌握常用词的常用意义……”《伤仲永》中有一句话:“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中的“隶”为什么解释为“属于”?在讲解本篇课文时,很多学生提出了这一问题。如果我们了解它的金文字形为“”,像一只手抓住动物尾巴。“隶”字的本义是抓捕野兽,让其成为自己的猎物。《说文解字》:“隶,及也。从又,从省。又持者,从后及之也。凡隶之属皆从隶。”由此可知,“隶”字本义中已有“属于”之意。这句话点名了方仲永的身世,他家历代以耕种为业,也为下文其父唯利是图的品性,不顾孩子后天教育的行径埋下了伏笔。

《孙权劝学》中的“蒙乃始就学”一句中“就”字解释为“从事,参与”。它的本义是建成超高建筑物,金文(又,用手抓持、托举)(京,高层建筑),手在屋顶,表示屋顶完工;后来人们将上下结构的调整成左右结构,并将写成,将写成。“就”的本义为建成高层建筑物,后来词义扩大为完成、结束,如功成名就,随着词义的进一步扩大,“就”出现了接近、趋向的意思,如就职,迁就等,又进一步引申为从事和接受。

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著名语文教育家陈钟梁曾反复强调:“语文老师要有文字功,要从文言文的文字里讲出味道来。”

在讲授蒲松龄的《狼》这篇文章时,大部分的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先疏通文章的字词,字字落实地翻译,再详细讲解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最后进行通篇的讲解。这样,一篇语言简短又意味丰富的文言文,就成为一个主要记述屠夫在晚归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经历的现代文。这个过程,除了字词的解释、语法现象的分析体现出了与文言文相关的知识外,其他部分与现代文毫无区别,失去了文言文所具有的魅力。

在处理这篇文章时,笔者将文言文的字词和内容一起讲,在字词的基础上感受文言文的内容,体会文字中所蕴含的内涵。在遇狼的情节中,笔者抓住了“缀”字进行分析,“叕”是“缀”的本字。叕,篆文像在衣服上加两条连接线,表示缝补衣服的破裂处,《説文解字》:“綴,合箸也。从叕,从糸。”就是“用丝线将两块以上的布帛缝在一起”。这些布帛不能靠的太近,太近容易重合在一起,也不可距离太远,太远就不能完全缝合。因此,“缀”字是一种距离的把握,在这里,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缀行甚远”是狼跟随屠户,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既不是太近,避免引起屠户过度紧张而呼救过路行人,也不会太远而脱离目标。这种距离要让屠户感到没有太大的危险,却始终“如芒在背”。因此,在狼一出现的时候,作者用一个“缀”字便暗示出了狼的狡诈。

当屠户“顾野有麦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时,狼是“眈眈相向”,“眈”篆文(目,怒视)(冘,即“方”,披枷犯人),造字本义:披枷受刑的罪犯,怀恨怒视。后来借代引申为猛兽眼露捕杀凶光。此时,狼的凶残本相毕露,若屠户稍有松懈,便有可能被吃掉,他的危险在这时候达到了顶峰。

这样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围绕这些关键字对屠户遇险场景和其心理活动进行想象,一定会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想象力。

三、了解古代的文化和思想观念

文言文是中国古典语言的一种精华体现,是我们悠久文化的传承载体。凡会读文章的人,阅读大体都要经历一个由表(文字)及里(内容)、由里及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读诗文也不例外。“言”的教学是基础,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对于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必要的。但是在“言”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带学生进入背后的“文”,体味和感受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鐘,金文(童,被刺瞎双目、无法跳跑的小奴隶)(金属),造字本义:古代贵族之家由小盲奴持金属报时器,以杵撞击时发出的有穿透力、宏亮的“咚咚”声。钟声这一具有丰富蕴涵的意象,在历代的文章诗词中不断历史化、情思化、艺术化,所以我们在古文钟声的谛听里感受最深的还是它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在原始人看来,音乐是人与神之间可以相通的唯一方式,他们利用音乐来娱神,向上帝诉说和祈祷,所以远古钟声用于宗教祭祀。在后来,随着佛学东渐的发展,钟声和梵音开始逐步融合。钟声正是从佛教对现实否定的基础上成为人生被拯救与解脱的符号。唐诗钟声在这种象征意蕴的包含里被传授成特殊的语词,它消解了人生的种种不幸,而走向了彼岸世界神圣永恒的生命体验。

例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此刻,大自然和人世间的其他声响似乎都寂灭了,惟有钟磬之音。在这悠扬而宏亮的钟声中,诗人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以此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又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竹林苍苍,掩映佛寺,万籁俱静,黄昏暮霭中晚钟响起,一位僧人穿着竹笠布衣踏着夕阳从青山间归来。在这种慵懒闲适气氛里的钟声似乎叙述着某种人生的不幸和悲凉,同时钟声也实现了对苦难的超越,走入了那种宁静、和谐的精神世界。

总而言之,在当今发掘中华文化,让学生体味文以载道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培养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加强文言文教学,回归文言文本真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金钥匙。

【回归文体,追本溯源】推荐阅读:

新文体07-02

文体特点08-06

淡化文体08-08

文体工作08-10

教学文体08-27

文体意义09-11

跨文体写作07-02

文体分析方法07-11

各文体教学06-08

文体知识教案09-01

上一篇:公路劳动模范事迹材料下一篇:陕西成人高考录取查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