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调研报告

2024-07-25

关于职业调研报告(共8篇)

关于职业调研报告 篇1

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在我县贯彻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人大主任会议要求,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我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听取卫生局,疾控中心,安监局,人社局,总工会,经信局,工商局等职能部门的汇报,与职业病相对易发生的煤矿,非煤矿山,制鞋,工艺饰品加工等企业进行座谈,并深入各厂矿企业现场参观,基本了解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在我县的落实情况,形成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及工作现状:

(一)全县有近200家企业存在粉尘,高温,噪声,有机毒物,辐射等职业危害因素,而这些职业危害因素又具体存在于采煤,采矿,冶炼加工,制鞋制衣等行业,从业人员近万名,其中80%以上为农民合同工,且文化程度不高.(二)职工的安全生产现状.1.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情况.据调查,在走访的6家企业中,全面签订正规劳动合同的只有一家国有煤矿,有两家企业虽签订了部分劳动合同,但主要针对的是技术管理人员,其余企业均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在签订的劳动合同中,除国有企业全面告知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外,其余均未明确告知.据这些未明确告知劳动者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管理者介绍,他们认为告知劳动者这些危害因素,会鼓动劳动者去维权,将与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而在未签劳动合同的企业,有部分老板与职工签订的是协议,其中规定职工因疾病出现意外一概与公司无关.而来规避责任.2.企业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法律法规培训情况.由于人员流动性大,

关于职业调研报告 篇2

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使大专教育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大专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业等矛盾日益突出,加上大专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1]现在是本科生满街跑的时代,那曾风光一度的“大学专科”如今已被人形象地称为寒酸落魄的“弱势文凭”之一。与博士生、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等时髦名词相比,外面虽是春光明媚,但持“弱势文凭”的专科毕业生却遭遇寒冬之苦,在与本科生、研究生的竞争中,由于文凭的因素处于下风,与中专生同台竞争又略有不甘。有文献报道:大专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除略低于高三学生外,明显高于同年龄人群的平均水平,有的甚至达到40%。[2]我于2010年10月5日到12月初在江苏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教育实习,针对毕业生的专业和心理健康作了一次调查研究,并且结合调研结果,对他们进行了心理就业辅导和人生职业规划辅导,希望有助于指导他们度过毕业前的迷茫期。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以江苏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班的学生为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从300多名毕业生中抽取样本50人,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并以访谈为辅。

三、调查结果

我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职业类院校大专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考虑到所在班级正面临就业,因此根据问卷的相关内容,设计访谈提纲,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访谈,初步了解毕业班学生的就业心理。采取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抽样了50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5份,经过对数据进行录入,采取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

1.87%学生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

2.91%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都不自信;

3.94%的学生表示有从事其他专业工作的想法;

4.83%的学生认为先就业后深造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5.95%的学生认为在更高学历面前会自卑;

6.78%的学生希望去大城市工作;

7.85%的学生表示不懂职业规划有何作用;

8.78%的学生表示喜欢工作的流动性。

四、分析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获取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了解到绝大部分职业院校大专生都在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具有很强的学历自卑,就业自信心不强,没有生涯职业规划,对未来比较迷茫,同时职业院校的大专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要求较高,职业要求模糊。因此我根据实际情况,给他们进行了一次就业心理辅导,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指导。

1. 对职业院校大专生应该从入学起,就建立新生职业规划档案袋,班主任老师、新生、职业规划老师应该加强交流,为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提供动态的监控手段,也有助于学校就业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高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3]职业规划老师应该让学生在三年的学校过程中认识到职业规划的一般步骤,如图所示,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知己知彼,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途经,并用高效行动去达成职业目标。

2. 职业院校大专生应保持一个积极的就业心态,克服学历自卑症,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力,变被动为主动。现在社会,正从“学历型”转向“学习型,资格技能型”,[4]学历证书已经不能完全证明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而职业院校以培养以动手能力强,实用性强的技工型人才模式的优势将得到充分体现。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要重视平时的学习,克服浮躁心态,多动手操作,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为良好的就业心理状态做一个自信的准备。

3.职业院校大专生应该准确定位自己, 脚踏实地, 从基层做起。职业院校的学生要充分分析自己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水平, 同时, 应该认清就业形势, 适应社会的环境, 不要害怕工作环境的辛苦, 从基层做起, 积累经验, 这样才能为自身的完善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证。在进行工作选择时, 要选择对自己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 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 经过压力的锻炼, 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阅历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不能害怕压力, 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坚信、只要我努力, 就一定能做到。

4. 职业院校大专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潜在的优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新的机会和支持。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认为毕业了就不需要再学习了;还有些学生选择深造的目的仅仅是获得一个本科学历文凭,学生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落后于信息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5]信息时代要求人活到老、学到老,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变化,离开学校三年,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或许是落后的知识,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职业院校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之余随时更新知识,符合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样才能在竞争环境中胜出。

五、调查总结

人作为一个比较模糊的主体,很难用数字测量,又极易受误导暗示。因此,我们对职业院校大专生就业心理状态,要采取积极性发掘而不是消极性暗示的态度,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性地看问题。不能凭几个案例或问卷就轻易下结论。在社会飞速进步的大变迁时代,所有人都面临不断的心理挑战和社会压力,只有不断完善就业心理档案袋,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大专生就业心理健康。职业院校大专生需要在思想上做艰苦的准备,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就业选择中要注意面试的技巧,和用人单位诚恳地进行沟通,切不可弄虚作假。在就业过程中,要调整心态,自信地树立一个健康的就业心理状态,依靠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自己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曲振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225.

[2]陈选华.学生心理学基础[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4:251-252.

[3]陆洪.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8.

[4]谷松.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扬、泰”地区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为例[D].12.

关于职业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职业倾向;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就业

乔治.肖伯纳有过这样一段名言:“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梦想中的乐园,最终,当他们无法找到時,就亲自创造了它”。职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职业既不像家庭那样成为我们出生后固有的独特的社会结构,也不像货架上的商品,可以供我们随意挑选。它更像一位朋友或一位合作伙伴一样,既存在,又不一定在眼前;与其结识不乏机缘,但更需要自我的设计和自我的奋斗。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为自己职业发展着想,大学生们有必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即优势所在,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及提供辅助支持、后续支援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即给自我人生定位。自我定位,规划人生,就是明确自己“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会做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等问题,这在职业规划理论中称为“5W”法,这样使理想可操作化,从而为进入社会提供明确的方向。

为此,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对部分(1000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活动,收回有效问卷879份。以期本次调查为我们的就业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应有的帮助。

本次调查主要目地:一是充分了解我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二是为了较好的了解新生的就业意向;三是能给毕业生将来的就业策划提供借鉴。

一、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考生们不再太多的依赖父母,而是自己选择填报的。自己选择填报的占81%,父母做主的占8%,没有明确志向,随意填报的占10%,人云亦云随大流填报的1%。

苏州吴江的一个富家子弟,一刀砍断自己的四根手指。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抗议家长让他“继承家业”,这个事情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东西:一方面是教育的失败;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子女意志的强加。

两代人之间观念的转变,衬托出年轻人在选择专业、就业、未来等问题上表现得更加自我和多元,而年轻人最令人羡慕的地方就在于朝气蓬勃和观念永新。现在,“就业——择业——创业”已经成了青年普遍遵循的职业模式,他们对待就业的心态和行动将会越来越轻松合理。

二、选择单位和职业时考虑的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符合个人兴趣爱好72%、待遇66%、是否能发挥个人的特长43%这几方面成为学生选择单位和职业时考虑的几个首要因素。对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比较了解,才能在毕业后选择职业时首先会考虑这些主观因素。其次考虑的因素有:工作和专业是否对口、就业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这部分学生认为要学以致用,这是对的,但比较理想化。在目前看来,由于大学课程设置不可能和市场需求同步进行,故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需求往往对接不上;而且,大学(四年)三年也不可能完美地做到系统地、完善地、详细地掌握某个科学知识,更何况书本上的知识难免会有老化的部分;再加上用人单位更强调个人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专业不对口也可被录用。所以说,大学毕业后专业不对口是普遍的,仅仅对口也不一定录用你。能否融入社会,主要看悟性和综合素质,一味的强调专业对口,往往会失去就业的机会。基于这一点,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新生的职业教育,让他们认清形态,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正确地对待将来的就业。此外,学生考虑就业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这部分学生向往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认为这些城市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一般情况下,这些城市的人才都呈超饱和状态,并且不能解决外地生源毕业生的户口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以后的工作让这部分学生能较为长远地考虑就业问题,比较理智和冷静地选择单位和职业。

现在关于大学生就业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因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造成大学生追捧大城市而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和落后地区;一种说法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就业已经很理性了,就业地区也多元化了,并不是说只愿意去大城市。

其实,不光是对大学生,对一般的人来说,大城市的生活条件好、收入高。职业发展机会大的地方,大家都愿意去。大城市这样的优势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客观存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也讲所谓“天南海北,服从分配”(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现在还是这些大城市最有吸引力。当然70%至80%的毕业生都意图在“天南海北”的大城市里就业,是不理性的。现在有不少人正在逐渐变得理性,但也不是说不去大城市就叫“理性”,假如他有竞争能力,他学成海归了,那他还要到北京、到上海去,理性的关键是考虑自己的竞争力,考虑在哪里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所以应该说在现在就业竞争压力之下,很多人变得相对“现实”了。

三、希望在哪类型的单位就业

对于这个问题,我校学生大多还是会选择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政府机关等。广大在校生对面向基层就业表现出了一定的顾虑,通过了解这些顾虑主要体现在:

被调查者认为到基层工作资少、待遇低、条件比较艰苦;会失去大城市可能有的一些机会;前途不明朗、担心政策有变化,进去容易出来难;体制、思想相对落后,而且关系网复杂,难以发挥自身力、发展空间小。还有小部分同学认为部分基层单位用工不规范,没有保障等等。

因为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大一新生,他们有这样的顾虑也不足为奇,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基层就业正逐步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强化服务意识,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例如:2010年从医从教计划10月份开始启动。我中心争取到报名资格后,及时发布信息和通知。但由于个别院系和辅导员老师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今年报名数量大大少于去年,有些过了报名截止日期还打电话来我中心询问从医从教计划的相关报名方式、时间等。

所以,我们适时应充分利用校内的网站、宣传栏、橱窗、群等各种渠道对学生到基层就业进行政策宣传,使其了解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义和国家的优惠政策,转变对基层就业的认识;了解基层对人才的需要,认识到基层岗位是青年学生锻炼成才、建功立业的沃土,从而增加毕业生投身基层,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拿文科生和理科生作对比发现:

从社会角度来说,首要原因是社会对文科毕业生总体需求不足,“僧多粥少”;一方面,有些文科类工作岗位技术切入点较低而且上手较快,使得一些理工学生有机会“入侵”部分本属于文科毕业生的“领地”。相反,理工类岗位相对技术壁垒较多,文科生很少有机会进入;其次,由于女性大学生的生理特征限制,致使女性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深受歧视,而在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女性占了绝大多数,只是就业工作的问题更加凸显;再次,社会对部分文科专业尤其是政治、历史、哲学等专业人士不到位,最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尤其是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只是很多毕业生将眼光盯在了“收入较好退休有保障”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缩小了大学生就业的范围和市场。

改善这种状况要:

(1)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2)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化的招生计划和进行科学的专业设置,采用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培养模式。

(3)社会走出文科专业歧视误区,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赢战略。

(4)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文科就业中性别歧视现状亟待改善。

四、关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有同学在问卷中提出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应届毕业生就业应注意什么?目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原来的文凭决定论过渡到能力决定论,任何的客观因素已不能成为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内在的主观潜能往往决定毕业生今后的职业前途。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不是只有中国才有,这是目前全球性的问题,法国2006年初由政府为鼓励用人企业雇佣大学生而产生的“首次雇佣合同”法令,遭到全法大学生的强烈抗议。所以高校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形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难的现实,及时调整就业过程中的不良心态,尽早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

还有学生提出,作为大学生应该关于如何規划大学生活的问题。

其实,只要做好职业规划,每个大学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道路,激发专属自己的动力来源。

从可操作的角度,职业规划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知己、知彼、行动。而且这三个方面是交叉在一起的。知己的方面包括有:对自己兴趣的准确把握,对自己职业性格的清楚评定,对自己生涯理想(价值观)的澄清。知彼的方面包括有: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圈定、匹配自己的岗位锚定、获取岗位的资源盘点。最后在行动的方面:就是以行动实践去实现真正的知己与知彼,并且以知己知彼为前提有方向的行动。

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回答:如何进行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等等这些知己的探索;有哪些职业可供我们选择与分析;有什么样的资源盘点方面可用;如何制订一个有效的职业行动计划等问题。

五、总结

大学生要从大一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能力素质训练。

从高校来说,就业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解决好就业工作与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结构,以及培养人才的规格问题:要注意核心优势、能力、风格。培养做事的感觉,参与社会活动。应该把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在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教育以及法律、法规教育上;同时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求职择业体会、感受、经验介绍;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到校做报告,使毕业生树立“大众化就业”的理念,才能增强与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我院学生取得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2]张素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第一版

关于职业调研报告 篇4

一、基本情况

(一)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目前,全盟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10所,其中旗县市职业高中5所,盟属中等职业学校4所,高等职业院校1所。2008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574人,在校生达到1.28万人。在10所职业院校中,有2所为自治区级重点职校,1所为国家级重点职校,初步形成了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短期技能培训有序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总的看,全盟职教事业有了长足长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础投入不断加大。近几年,各旗县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要求,对职业院校在政策扶持、经费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校舍建设上,能够及时协调配套资金、土地征用等方面的难题,使我盟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扎旗、突泉都新建了职业高中教学大楼;中旗投资3534万元启动实施了职业高中迁建工程;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和学生公寓达到了4.2万平方米;乌兰浩特为职教中心购置了设备,扩大了学校容量,增强了办学实力。

2、办学能力有所增强。目前,全盟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达到763人,学历合格率达到80%以上,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28%。调研中发现各地师资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紧缺的问题,但各职业院校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了对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推进职业化建设,鼓励教师考取行业技能资格证书。扎旗政府2004年以来,面向盟内外招聘了13名本科学士学位毕业生,在旗内招聘了20名优秀教师,充实到职业教育的第一线,使职业高中师资队伍得到优化。从设置的专业和学科上看,全盟基本形成了覆盖一、二、三产业的计算机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农学、畜牧、酒店服务和管理等20多个学科体系。其中乌市职教中心的汽车驾驶与修理专业和前旗职高的农学专业,2006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区级精品专业点,前旗职高的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专业和突泉职高的电焊专业也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有机融合。近几年,全盟职业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与农业、扶贫、劳动保障等部门合作,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再就业培训、劳务输出培训、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等纳入职业教育的服务范畴,为提高农牧民和城镇待岗、转岗人员的职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初见成效。各旗县市不断完善招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促进高中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推进。如乌市教育行政部门给市属各初中下达职业招生指标由最初的10%提高到了20%,引导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扎旗实施普高分流制度、春秋两季招生制度和特困生减、免、缓交学费政策,拉动招生;中旗对初三学生进行初等职业教育,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效接轨,保证了职业高中生源。各地还积极探索“校校联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联合办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展订单式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水平,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据统计,平均每年全盟职业院校输送各类人才4000人左右,就业率达到95%,月工资在1000-2500元左右。

(二)农牧民技能培训开展情况

近年来,各旗县市和农牧场管理局把提高农牧民技能做为促进转移增收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整合了相应资金,扩大了培训规模。各地为此也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比如,盟农牧场局采取集中办班、对外考察、选送高校、外派挂职等多种形式,为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及场部干部进行培训;乌市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中旗、前旗把科技培训办到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扎旗通过赶科技大集、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宣传科技知识,并在旗电视台黄金时段请农牧业专家结合农时举办电视专题讲座;阿尔山定期组织农民到乡镇集体收看全盟农牧业科技讲座网络视频,并向农民发放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宣传册;突泉县将就业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资金捆绑使用,把职业高中做为培训基地,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执

教,举办了全区首期农民电焊技能培训观摩班,培训学成人员先后到上海、大连、青岛等地就业,平均月工资达到2500元。

(三)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盟职教中心作用发挥情况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来,学院领导班子明确以社会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定位,在抓好常规学历教育的同时,培养职业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完成了劳

动力转移输出、农牧民职业技能及干部培训等任务,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应用人才。2008年,学院成为盟示范培训基地和科右前旗“雨露计划”培训基地。按前旗“雨露计划”800人的培训任务,总计培训汽车驾驶、农机驾驶与维修、道路运输从业资格、家政服务、保健护理、用工维权等各类长、短班学员12期共计820人次(672人就业)。通过转移培训的学员月收入平均达到1300元,比务农的农民高500元。近两年,学院完成培训各类农牧民职业技能3862人次,培训农村牧区干部1240人次,为万家会馆、安华保险公司等培训企业员工近400人次,并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了3次“三下乡”活动,受益农牧民近300人。

近两年,盟职教中心积极发挥对全盟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指导、劳动技能培训、劳动就业指导、职业实习训练、职业教育科研、职业技能鉴定等职能作用,完成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鉴定1357人,培训建设行业中级管理人员557人,完成建设行业中级管理人员继续教育460人,鉴定乌兰浩特地区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1410人,培训全盟机关事业单位技师、高级技师37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培养技能型人才,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兴安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情况较为普遍,加之宣传引导不够,造成普职比例失调,个别地方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

2、职教经费的短缺制约了有效发展。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办学经费投入不足,来源渠道单一的问题。由于政府投入主要是学校教职员工经费,学校要靠收取学杂费维持运转,大部分学校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运行。如兴安职业技术学院负债达到1252.7万元,中旗职高也存在负债运行情况。办学经费不足,使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改善缓慢,全盟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实训设备老化短缺的问题,多数职校的实习设备在性能上远落后于生产一线,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达不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

3、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我盟职业院校教师编制短缺,而在现有师资队伍中,既能教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教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更是匮乏。随着近两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及在校生的增加,职业院校教师编制和总体数量偏少的问题日趋明显,如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乌市职教中心分别有70名、23名教师未进编,盟职教中心、突泉职高、中旗职高也存在专业课教师紧缺问题。

(二)农牧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健全的农牧民培训管理体制。部门间缺乏统一协调协作,培训经费分属劳动、农业、扶贫等多个部门,条块分割,不利于整合。

二是农牧民培训缺乏广度和深度。农牧民培训主要以短期实用技术普及培训为主,对农牧民骨干的技能性和创业性培训较少,培训领域不宽。

三是培训机构不健全。由于没有固定的培训机构,部分培训基地设施落后,影响农牧民技能性培训的效果。

四是农牧民参加培训的认识不高。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更新,就业技能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仍面临一定难度。

三、对策建议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大教育观,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建议盟委、行署向自治区争取尽快出台《自治区关于免除兴安盟职业院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的补贴政策》,同时盟委、行署要制定《全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各旗县市制定当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同时各级政府要统筹管理好部门培训经费,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资金、农村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经费以及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再就业培训经费捆绑使用,将培训任务交由职业院校完成。

2、在办学经费上给予必要保障,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十一五”期间,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职业学校基础建设和学生资助等方面给以大量投入。自治区、盟和旗县市三级共投入5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和盟市旗县各配套资金2.5亿元。因此,建议盟和旗县市政府有比例、有重点地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重点抓好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和骨干专业建设。凡是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在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应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盟和旗县市两级财政的配套资金要按规定给予配套。同时,政府要调控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可定期对职业院校专业进行督导评估,对专业条件差,招生人数少,就业率低的专业进行限期整改或者叫停,增设农畜产品加工、电力和重化工、冶金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专业,做强做大一批盟级、区级、国家级精品专业。

3、强化政府行为,加强统筹协调。各级政府要健全职业教育领导机构,建立由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更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政策和办法,各级教育、人事等政府部门要认真解决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尽快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聘用政策,建立绿色通道,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增强职业院校活力。各级政府要支持职业院校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对职业院校独立或与社会企业联合创办的工厂、车间给予征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院校可在政府的支持下,打破部门、行业、地域界限,采取高职与中职、盟级与县级、学校与企业等多种联合办学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办学规模,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招生、就业、师资、实训基地等资源共享,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职业院校要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准则,开展形式多样、长短结合的职业教育和开放式办学,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进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开放式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二)农牧民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成立由各级政府牵头,农业、教育、财政、人事、劳动、扶贫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农牧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定期研究和解决农牧民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当前建议盟委、行署向自治区争取加大对我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和指标方面的倾斜。

二是做好农牧民培训规划。把农牧民培训放到职教体系中统筹规划,建立并完善管理体系和资金投入机制。把引导性培训交由乡镇苏木组织好,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技能性培训由政府统筹好各职能部门和职业院校完成,充分发挥资源整合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注重农牧民培训实效。进一步加大农牧民培训工作“实例”宣传“实证”教育的力度,激发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地区产业特色、主导产业为农牧民编写易操作、见效快、适合对路的乡土教材。

关于职业调研报告 篇5

为全面了解全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一步推进XX区职业教育科学健康发展,近日,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先后深入到武威信息工程学校、XX区培训中心、XX区兴宇职业技术学校、XX区职业中专等7所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对全区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XX区现有区属中等职业学校4所,占地面积474亩,教学设备总价值7670万元,图书27.9万册,开设专业19个,教职工349人,其中,专任教师 313人、“双师型”教师148人,在校学生4572人。有职业培训机构54个,职业中介机构11个,职业技能鉴定所12个。区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以职业学校为主体、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补充、公办与民办共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职业培训并举的体系。

(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势态良好。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及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促进了全区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研究制定了《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体制保障。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从2011年起陆续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15名、招录应届大学毕业生44名。三是优化整合职教资源。先后将区水利学校、乡镇企业学校、农业机械化学校和卫生学校整合到区职业中专,今年7月又将永昌职业中学整体并入区职业中专,为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四是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全区职教招生正努力向“职普比大体相当”的目标迈进。

(二)加大投入,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一是依法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2012~2014年,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分别为76.14%、76.11%、38.54%。二是加大区职业中专建设力度。多途径筹措资金2亿元,实施了区职业中专异地迁建项目,新建校区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 7.6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6000多人。三是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区职业中专建成了万兆到楼宇、千兆到桌面的有线网络和覆盖全校园的无线网络,开发建设了10tb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兴宇职校建成了5个多媒体室;成人中专装备了2个多媒体综合微机室。四是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以“民办公助”形式筹建了XX区兴宇职业技术学校,该校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教学楼,购置了各类实验实训设备,建成了占地200亩的金帆农业科技园和年产3000 吨杏鲍菇及北虫草工厂化生产项目;凉州成人中专投入700多万元,完成了学校搬迁,修建了汽车驾驶与维修实训基地,引入了260多万元的护理实训设备和 485万元的汽修实训设备,新建7000多平方米的塑胶操场;武威西牛职业技术学校投入560多万元,修建了占地70亩的机械加工实训基地。

(三)狠抓教学质量,学生就业渠道不断拓展。始终把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与就业创业对接。一是加强专业建设。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先后建成了幼师、服装、电算会计、种植、养殖、汽车运用与维修6个市级骨干专业;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 2个省级骨干专业。2015年新开设了电子商务、医学护理、现代农业、新能源动力工程、供电运行等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训、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和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四项工程,采取省内外培训、进企业实践等形式,全面提升教师职教理念和教学能力。近三年来,全区共培养市、区级学科带头人20名、骨干教师38名,获区级以上奖项91个;自主开发精品课程1门,校本教材14本,完成省级教研课题2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70多篇。三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各学校不断完善、更新现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依托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全区已建成96个校内实训室和37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四是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通过建立常规教学流程测评、开展职业学校联片教研活动、落实学生竞赛奖励机制等措施,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5年共有314人参加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招生考试,其中65人通过单考单招、推免等方式已录取;249人参加考试,其中二本上线34人,二本上线率13.7%。五是紧紧围绕工业强区战略,深入企业了解用工需求,适时与企业进行就业岗位对接洽谈,尽力疏通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业的路子,探索了联合办学的经验。

(四)创新方式,职业技能培训水平进一步提升。结合实施工业强区战略、“1236”扶贫攻坚行动、精准扶贫、“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下山入川”工程和工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各职业学校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省级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示范性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两后生”技能培训等劳动力技能培训,从而增强了各类人员的创业和致富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不浓。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人认为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才是学生最好的出路,社会、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加之对职业教育的各种优惠政策宣传不够,学生和家长的认知度不高。

二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由于缺乏科学统筹,办学者追求短期效益,致使各学校专业设置类同、特色不明显。如驾驶员培训、汽车维修、电子信息等专业在各职业学校重复设置,造成资源浪费。

三是“校校联合、校企合作”不紧密。各职业学校单打独斗,互相竞争,不能很好的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校校之间缺乏合作意识,校企结合不够紧密,造成学生所学知识和实践操作差距较大、学校教学不能克服各自的“短板”,制约了我区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四是师资力量短缺,职业教育优势不强。止目前,全区职业中专“双师型”教师只有148名,占全体教职工349名的42.4%,占4572名在校学生的 3.24%。师资力量短缺、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短缺,不能满足各专业授课需求,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职业”优势发挥。

五是职业教育与本地产业结合不够紧密。XX区是人口大区,农业人口、闲散人员较多,而目前的职业教育不能为当地企业输送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面对“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不够,职业教育未能充分考虑凉州农业大区的区情,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不明显。

六是职业教育投入不足,职教经费历史欠账大,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实训设备不能满足需求。如各学校现有的部分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参差不齐。实训基地建设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活动训练场地小,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宣传,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区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贯彻落实并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以及上级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重点宣传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树立“行行出状元”的社会就业导向,运用各种有效载体,努力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大力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各职业学校要结合专业优势和办学方向,不断优化学校发展环境,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取得社会认可和支持。

(二)有效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加强统筹、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强化政府统筹的主导作用,建立由区政府办、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工信、农牧、扶贫、商务等为成员单位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适时专题研究、协调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XX区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办法》,清理、规范区属各类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合理统筹、调整、安排类同专业,防止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体现各自特色。各部门、行业的职业培训项目优先安排在区职业中专实施,使区职业中专逐步成为全区劳动力技能培训、技术推广、扶贫开发等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和技能培训的主要基地。全力配合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二是强化学生德育教育,注重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利用对口招生考试和单考单招、推免录取、中高职五年一贯制、“3+4”(3年中职+4年本科)等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扩大中职毕业生升高职、升本科的比例,显现职教优势。

(三)加强“校校联合、校企合作”,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实现职业教育组团发展。一是校校之间、校企之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讨教育教学、交流经验成果、“会诊”共性问题、寻找各自的“短板”、共商解决的途径。二是由教育部门牵头,组织开展技能大赛、学术研讨,以此来检验学校的教学水平、校企之间的技能对接,从而提高教学、实训水平。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引进职业教育紧缺人才。鼓励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到职业学校兼职。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实习,优秀教师到各校轮流“做客”授课。四是完善教师岗位培训制度。实行三年一周期全员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逐步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组建起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五是区教育局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以XX区职业中专为依托,联合区内职业教育学校、培训机构和企业组建XX区职业教育集团;有针对性地聘请区内外中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机构专家和企业高级技师等,建立职业培训专家库;精选一批区内外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并达成合作意向,建立实训基地库,确保各类培训项目的师资和实训基地得到有效保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序竞争,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加强本地产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为我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一是科学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围绕全区打造风电光装备制造、物流、包装、农产品精深加工、液体经济、甜高粱、现代畜牧业等产业联盟和产业集群,长短(班)结合,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培养一批适应工业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区职业中专重点发展面向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专业,积极创办医学护理及老年人护理、心理疏导等专业,把电子商务、学前教育、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械加工等专业打造成省级品牌专业。兴宇职校围绕涉农专业,依托金帆农业科技园,争创现代农业类品牌专业。成人中专依托驾校和汽修实训基地,重点办好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西牛职校重点办好机械加工等机电类专业。体现各自的品牌特色,提升我区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二是围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培训,实现村村有各类农民技术员,户户有科技明白人的目的。

关于老师职业的调查报告 篇6

老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教给了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老师培育了一代代优秀的人才,为学生和国家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老师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走进母校

2010年6月11日星期五,我重新走进了我的母校,与约好的小学恩师林老师进行了交谈,开始了采访活动。

本人:作为老师你的工作是什么呢?

林老师:内容主要是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工作。既然是教师,教学自然是重点。

本人:你们一开始是从实习生开始实践教学的吧,一开始教学,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老师:我一开始当实习生啊,那时我的班级——六年(2)班,是一个很优秀的班级,但是他们使用的又是我所不熟悉的新教材,这些都让我颇感压力,因为我作为他们的实习老师,总是要给他们上课的。怎样才能上好课,怎样才能教好他们,正是我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本人:那你后来什么解决办法呢?有什么教学方法可以让我学习吗?

老师:思考之后,我去向其他老师学习我学会了在课堂上如何观察学生,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适当的反应,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呢,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用我的话说就是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听都能听明白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至于如何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主要就是采用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在听课的同时,我也对班上学生语文水平进行了调查。通过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的了解,得知这个班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且全班的学习氛围很好,课堂纪律和作文上交情况都很好,学生课前预习也很自觉,更重要的是他们讨厌传统的语文教学,他们不喜欢老师垄断课堂。显然,我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适合他们的。

本人:你还是那个班的班主任吧,当班主任要做什么呢?

老师:班主任工作也是实习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也是一个班级的设计者,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负责沟通协调好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可谓任重道远。班主任的工作真的是十分烦琐的,事无巨细,都要过问。早上要很早到班级检查早读情况,还要做好考勤工作,在别的老师上课期间,还要不时到班级外面转上一圈,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做好教学工作计划,有时候还要帮助任课教师维持班级秩序,这些都是班主任每日必修的功课。

本人:这真的好烦呢,作为老师你们的生活怎么样呢,会不会很忙?平时要备课,下课了还要为学生批改作业。

老师:这没有什么忙不忙的,备课,批改作业这本来就是老师该做的事,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没完成就是对老师这个神圣职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我们的业余生活也是很丰富的,学生们放假,我们也放假。

本人:现在老师月收入差不多多少呢?

老师:实习生的工资就比较少1000多,而正常老师有3000多。

本人:教了这么多年书,现在你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什么看法呢?

老师:还算是蛮辛苦的吧,而且现在很多人对教师也很怀疑,因为报纸上报导了一些老师体罚啊,对学生怎么坏之类的。但是那只是一部分人代表不了什么,老师这职业是很圣神的也是很幸福的。看着自己培育出来的学生有一天成为国家奉献者,很幸福呢。

时间不早了,我的采访也结束了,感谢老师的配合后就回家写了这个完整的调查报告。争议、老师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一个人,他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都懂得感恩他们一辈子,但我们的知识与能力都是每一个教师的汗水培育出来的。

关于职业调研报告 篇7

一、创建教职工论文库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学院的建设发展, 学院学术氛围日趋浓厚, 学院教师在全国各个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日趋增多, 为了便于管理, 我于2006年4月创建工职院教职工论文库, 将学院教师最近两年内在全国各类期刊所发表论文进行分编存档。数据库的建设在学院校园网上发布, 为学院教职工查询资料、经验交流等提供了方便, 也为学院教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学院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

二、创建的过程

(一) 编写脚本:搜集和整理素材, 确定进入学院教职工论文库的资源。即, 在搜集到的141本论文期刊中选出有我院教职工所写论文294篇进入论文库。

(二) 资源内容再制作:对294篇论文怎样利用中图法进行分类, 在检索过程中给出那些条件才能既让读者能够检索到所需的文章, 又能检索到所在期刊的编号?经过反复考虑、斟酌, 我用《中图法》对收集的论文期刊进行分类, 依据CNMARC格式选出必须的MARC字段对我院教职工所写论文进行著录。

(三) 建立资源内容数据库:我以GDLIS系统为依托, 在情报检索中建立工职院教职工论文库;然后根据检索途径定义, 在所属列表、字段名称、题名显示中标出所需内容, 又在MARC字段标识、子字段标识、同子字段标识中选出字段标识符;在情报检索数据库维护中设置MARC编辑格式;最后用CNMARC格式对选出的具体论文进行著录。这样, 无论采取那种检索手段, 如论文题名、期刊名称、著者名称等, 都能检索到你所需的资料。

(四) 一条完整的示例:

三、对进入数据库的论文进行归类和分析:

我们对首批进入数据库的294篇论文, 通过数据库进行技术分类和数据处理, 产生 (如图) 表一。

从表一:反映出我院发表论文涉及文化教育、经济、工业技术、综合等种类, 其中文化教育高达86.4%, 工业技术类仅占7.1%。

从表二:反映出全院教职工近两年内在各种期刊所发表论文数量虽然较多, 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数量还远远不够, 仅占总数的12.59%。

(一) 虽然近两年发表论文数量不少, 涉及的类别范围广, 但从我院作为以工科为主, 有五十年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来讲, 在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的工科类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数相比之下, 显然偏少, 仅占7.1%。

(二)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征和重庆市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 我院作为全国首批示范学院之一, 在高职教育质量与行业紧密协作, 为地方经济服务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在各方面都走在前列, 起好表率示范作用。同理, 教职工的研究论文, 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教职工在实践中与行业、与地方经济紧密联系还存在差距, 亟待改进提高。

四、学院教职工论文库创建后使用的情况

员工职业现状报告终极范本 篇8

日前,北京一家美容企业本着关注员工职业发展、关注团队成长、关注公司发展的意愿,委托北京凝聚力管理顾问公司展开了全员职业生涯咨询项目。该美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经理表示:“公司其实在半年前就对员工职业现状调查和改进做出行动了,事实证明这也是正确的决定,让公司对员工的管理更加正规化、专业化。公司内部可以说是在做一个魔鬼选择,因为大环境的任何动荡都势必会影响公司這种小环境的状况。我们公司在增强狼性管理,因为公司是经济动物,是要符合适者生存的原则的。无论是面向公司内部还是客户,员工都是最重要的环节。社会永远需要精英,经济困难与否都是如此。”

项目背景:该美容企业成立于2004年,目前正计划上市,企业共有120名员工,全部参与调查,其中男女比例为3:2,员工学历情况为研究生10%、本科生50%,大专生40%。

执行周期:3月30日~5月16日

执行项目:问卷调查、—对一面访、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报告提交、给出建议。

一、目前美容企业员工的职业现状

员工对于目前从事的职业满意度普遍很高

员工对于目前从事的职业满意度普遍很高,且有4年以上工作时间的员工对目前所从事职业满意度最高。

企业前景最看好,但自身信心不足

员工很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但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和节奏。有56%的人在目前的工作中最担心“能力原因做不好工作”而不能适应所在行业外界环境的挑战。

学习和提升需求强烈

企业不能给自己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是目前大家最不满意,也是大家最想改善的。

怀疑自身能力导致心理压力加大

72%的员工感觉到巨大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基于企业需求的能力、基于自身需求的收入及说不清楚的心理压力。

超过半数的人期望向人倾诉

工作不顺利、感觉自己的职业遇到瓶颈是大多数员工的烦恼,超过半数的人都有向别人倾诉的想法。有趣的是,职位越是处在高层的人倾诉的意愿越强烈。

二、大家喜欢与不喜欢的领导方式

正派、不会假公济私、公正是大家最喜欢的领导方式,但过于关注工作之外的东西,很多人表示不喜欢。

以身作则成为领导者榜样力量的最好标志,但信息不透明与集权让员工不喜欢。

领导的魅力来源于自身对于工作激情和责任感。

三、自身职业生涯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85%的人对自身职业生涯不满意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员工们对目前工作满意度很高,但是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到现阶段的满意度却非常低,只有15%。为了实现自己价值,在现有工作中,有四成的人会为了做好工作而心理焦虑。

员工目前存在的八大困惑

基层员工的职业方向

基层员工中,很多人有着创业的梦想;其次是希望在本岗位得到提升,未来成为职业经理人。

目前公司或者部门存在的问题

为了把目前工作做好,自己应该完善的

为了做好工作,很多员工都出现过心理焦虑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缺少自信或者由于做过的某件事情受到打击而变得小心谨慎。这时候,正向激励就很关键。

四、对策与建议

1梳理管理流程

问题阵容:在访谈中,没有资源管理系统、缺少规范的流程、管理流程电子化、制度不完善、有制度但形同虚设等是管理者们反映最多的问题,所以规范管理流程对于一个有上市计划的企业来说非常关键,而这些管理流程的建立恰恰应该是管理者们最该优先完善的,这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延续企业资源,使企业迈着更顺畅的步伐走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

操作计划:由管理部门牵头,人力资源部门推进,业务部门为主导进行。

2设立员工职业发展计划

问题阵容:让员工的职业生涯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是企业必然的选择,尤其在面对越来越大的跨界管理时,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们被迫重新调整管理方式。为了凝聚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员工,一定要从与其职业和本公司相符的方向进行引导和使用。

操作计划:人力资源部门发起,职业指导师支持,各部门管理者协助推进“职业生涯树”或者“职业生涯地图”的形式(这非常挑战各层管理者的能力)。

3完善培训体系

问题阵容:培训不到位,内功不扎实;老人有经验,新人有学历,不能对接;培训l体系不健全,需要心态的培训;愿意做培训,希望能成为客服的总负责人等。

操作计划:完善人力资源部配置,增加基于公司内部的业务培训,制定适合本公司的内部培训计划。

4完善人力资源部门职能

问题阵容:人力资源储备不足、招聘体系不完善。

上一篇:电缆厂质检部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元旦主持人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