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春节习俗

2024-12-07

大年初一的春节习俗(精选8篇)

大年初一的春节习俗 篇1

大年初一的习俗有哪些

一、接年炮仗

在大年初一的庆祝活动从凌晨12点就已经开始人们会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一家人看着春晚,玩着牌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并在零点时分,点燃炮仗、烟花,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开门炮仗

初一早晨,在吃早晨前,会先放炮仗,去“开门大吉”之意,所以也叫做“开门炮仗”。阵阵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乡里乡亲,街坊四邻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三、吃斋

经过了年三十团夜饭的大鱼大肉后,初一首餐饭,全家人却要吃素食。源自“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常见的早晨如汤圆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面条寓意“年年长久”等老百姓常吃的美食。

四、不杀生,不扫除

每逢春节,都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习惯要遵守,俗称年禁。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一年运程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比如大年初一这天忌杀生,因为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否则财也会被扫出去。在农村如果这一天需要去水井里打水,需要上香才能向水龙王借水。

五、拜神

相信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人在寺庙排十几二十个小时的队,为的就是在新年的第一天,上得头柱香,取得新年的头彩!也为自己和家人祈福保一年的顺利平安。

在广州正月初一这天,街坊会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而在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讲究的,先摆好酒和茶,事先要准备好鸡、鸡血、鱿鱼、猪肉等食物,鸡血要摆放在鸡身上。给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开始祭祖了。祭祖完后,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六、拜年讨压岁钱

新年的第一天小孩子们都会跑到长辈的跟前,乖巧的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这时长辈们会露出慈祥的笑容,并把早以准备好的红包,发给晚辈,而这个红包也有个特别的称呼“压岁钱”。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在中国,关于压岁钱的来由,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压岁钱最初的用意也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七、喝“元宝茶”

在浙江绍兴有大年初一上茶楼喝“元宝茶”的习俗。所谓“元宝茶”,一方面是这里用的茶叶比往常提高一个档次,并且在家里的茶缸中添加一颗“金橘”或“青橄榄”来指代“元宝”,象征新年“元宝进门,发财致富。”二是因为茶缸上贴有一只红纸剪出的“元宝”,大致意思也不外乎“招财进宝”。

传统拜年礼仪

一是叩拜,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要行叩首大礼。

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俗称“吉拜”。行礼时,双手抱拳前举,左手握右手,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

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辈间的拜年。标准的男子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这和自古“男左女右”传统一脉相承。

大年初一有什么禁忌

1、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是不能在初一回娘家的,民俗认为初一回去会把娘家吃穷,而且初一比较忙碌,婆家的事情很多需要处理,所以初二初三比较适合回娘家。

2、不许说不吉利的字眼,尤其是孩子,比如坏,死,破等等,说了肯定会被家长骂的。

3、早餐要吃干饭,在很多地方早上必须吃饺子,而且是现煮的,剩饭在新年是不能吃的。吃干饭的含义是一年都很富有。

4、住农村大院的要遵守这个习俗了,无论是屋内还是屋外的垃圾,必须往屋里扫。垃圾代表财运,留到年后再统一清理。

5、不可以随意泼水,古人认为初一到初三是水神的生日,所以不要去打搅他们。这样才能确保这一年平平安安。

大年初一的春节习俗 篇2

祭灶

民谣中“二十三, 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这一天, 老人们会“请” (其实是买) 一幅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 恭恭敬敬挂在厨房, 传说这天是灶王爷骑公鸡上天奏事的日子。厨房内方桌上, 要摆上一只杀过的公鸡及红枣、核桃、柿饼、灶糖等四盘“干果”, 干果前三样可随机变化, 但灶糖 (芝麻糖) 必须有, 这是因为芝麻糖又黏又甜, 可以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

扫尘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 清洗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六闾庭院, 掸拂尘垢蛛网, 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办年货

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 春联、“福”字、新衣服, 以及过年期间的食品 (过年市场多不开门) 。与过去相比, 中国人现在办年货的方式已变得更加现代。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 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倒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 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在贴春联的同时, 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因为“福”字指福气、福运,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 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 表示“幸福已到”。

挂贴年画

年画, 也和春联一样, 起源于“门神”。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 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天”, 除夕之夜, 全家团聚在一起, 吃过年夜饭, 点起蜡烛或油灯, 围坐炉旁闲聊, 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通宵守夜, 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自汉代以来, 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 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 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 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拜年

“大年”一家人的春节记忆 篇3

他的女儿给他预定了春节欧洲多国游作为新春礼物,同时也是生日礼物—— 63年前的大年夜,他正是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呱呱坠地,因而得名“大年”。

几十年来,有关过年的记忆,成为“大年”脑海里最浓墨重彩的篇章之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过年看戏最时髦,油水最重要

上世纪50年代,儿时的鲍大年住在北京东单全国妇联的平房宿舍里。他记得,一到过年,妈妈在全国妇联的同事、那些年轻漂亮的阿姨们,就会在大棉袄外面套上花布罩衣,光鲜亮丽地参加单位的团拜会。“‘文革’前,整个社会氛围对穿衣打扮的约束还很宽松,一到过年,大家都会把自认为最好看的衣服穿出来。”鲍大年说。

春节是最重视“面子”之时。有句童谣让鲍大年记忆犹新:“小分头,二两油,娶个媳妇不发愁!”说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男青年出门都要“抹头油”的情形。“现在好多年轻人以头发凌乱为美,但是上世纪50年代的小伙儿却以头发油光发亮、纹丝不乱为美。”临近春节,姑娘小伙对发型普遍更加重视,“条件好的,会去四联理发馆理个发”。鲍大年回忆说。

当时在北京,看戏是年轻人的时尚之选,用鲍大年的话说,“就像今天的年轻人爱看演唱会一样”。“一到过年,梅兰芳、马连良等名角你方唱罢我登场,长安大戏院、吉祥剧院都一票难求。能带着恋人去看戏,小伙子会觉得特别有面子。”鲍大年的父亲就曾带着全家去看过一次戏,既是庆祝新春,也是庆祝儿子的生日。

对累月见不到多少油水的年轻人来说,过年过节的所有盼头都瞄准了“吃”。鲍大年的姐姐鲍勤是家中长女,跟着父母买年货,往往是老大的任务。1963年春节前,还是中学生的她天不亮就推着自行车去供应站,却发现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龙”,好多人甚至通宵没睡,手里攥着面票、油票、肉票,在寒风中翘首等待。

“一年到头,就指着春节解馋了。”鲍勤回忆,过年时城镇居民每人能多买半斤油、半斤肉,每户的购货本上还能多两斤富强粉、一斤黄豆、两斤绿豆、五斤鱼……“算是改善生活”。

“文革”青年:过“革命化”的春节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上山下乡”成为在饥饿中成长的一代青年共同的轨迹。青年与春节之间的故事,也开始发生变化。

1967年的《人民日报》,曾刊登过一封“春节不休假”的倡议书,里面如此写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我们要大破大立。围绕春节,大造几千年来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旧风俗、旧习惯的反。大立无产阶级的新风俗、新习惯,大立毛泽东思想。什么敬神、拜年、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都统统见鬼去吧……”很快,国务院也发布了春节不放假的通知,提出:“一九六七年春节不放假;职工探亲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暂停执行,以后再补。”

不放假的春节怎么过?1969年1月9日,春节前夕,鲍勤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到陕西省延安县甘谷驿镇插队。不过,她选择去延安当知青,还有一个特别的情结:她的父母就是在延安相识相爱的。

尽管在上世纪60年代末,鲍勤的父亲已经被定为“牛鬼蛇神”,住在单位的“牛棚”里;母亲则被剃了“阴阳头”,下放至河北衡水干校。但她忘不了父母无数次描述过的延安春节——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拉歌、跳舞、扭秧歌,和老乡打成一片……“特别革命浪漫主义!”

但是真的来到延安,鲍勤和知青小伙伴们却想家了。虽然家家户户都贴着春联,窑洞上挂着五颜六色的标语,老乡们扭起了秧歌、送来了玉米饼,生产队的集体食堂准备了有荤腥的晚餐……可她的胃,却不由得怀念起老爸的红烧野兔。

在延安的第一个除夕,鲍勤和许多女知青都坐在炕上掉了眼泪。鲍勤还记得一位老乡同情地说:“女子们惜惶(陕北话‘可怜’的意思)的!”

千里之外的鲍大年并不知道姐姐的眼泪。那个春节,他在父亲、弟弟的陪伴下,度过了15岁生日,并暗自下了一个决心。大半年之后的1969年10月22日,他坐了三天三夜硬座火车到昆明,又在大卡车上颠簸了4天,终于来到了比延安条件更艰苦的地方——遥远的西双版纳,并在那里一待就是10年。

“战天斗地,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这是“文革”期间的青年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刚到云南,鲍大年等同批知青发现自己只能暂借茅屋栖身,兵团要求他们:斗志昂扬,动手建房!直到迎来了在西双版纳的第一个春节,大家仍一天没歇,每天上山砍木头,再从几十里外的山上扛着木头走回来盖房子。鲍大年说:“扛木头的肩膀被磨得血肉模糊,只能咬牙忍着。”在高强度的劳动中,鲍大年度过了没有庆祝的生日和春节。大年初一的早上,知青们早早起床,站在毛主席像前,共同高唱《东方红》。

转折年代的春节:追求开放渴望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这一年成为中国的转折之年。对美和快乐的追求,也在节日的故事里留下了印记。就在这年,鲍大年、鲍大成兄弟,都考上了大学。

大学校园里的节日氛围,让鲍大年如沐春风。那正是“文学热、美学潮”兴盛的年代,端午有诗会,中秋有舞会,迎新春有文艺晚会,甚至还有内部电影。大家不仅可以看到一度被禁的《阿诗玛》《桃花扇》《李双双》等国产电影,还可以看到来自国外和香港的故事片。

曾经的“靡靡之音”也成了节日的伴奏。

初入象牙塔的鲍大成发现,不论院系、专业如何,同学间的新年问候也常与流行音乐有关。“买没买邓丽君新出的带子?”“刘文正的新歌你听了没?”“过年都去我家玩儿吧,我刚置了一个架子鼓。”

鲍大成回忆,年后过完寒假回校,校园里很多同学手上多了一个大砖头般的盒式录音机,一边放着邓丽君的歌,一边昂首挺胸走在校园里,“自我感觉极为良好”。

不过社会风气的开化,却是循序渐进的。

没考上大学的鲍勤,进入北京一家无线电器材厂当工人。鲍勤回忆,春节期间,去什刹海滑冰是许多年轻人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上世纪80年代穿衣打扮的变化,也在鲍勤的老相册里留下了“新潮”的印记。“春晚上李谷一、刘晓庆同款的衣服,我们好多女同志都模仿。”鲍勤说。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晚,堪称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里程碑。从此,观看央视春晚成为老百姓欢度春节的一个重要形式。春晚上主持人、演员的服饰,也往往成为当年的流行风向标。

伴着“洋节”长大的“独一代”、“双二代”

上世纪90年代,被今天的人们称为“遍地是机会”的年代。鲍大年做过工程师,发明了多项国家专利,还开过造纸厂,但始终没赚到大钱;鲍大成在国家智库做过研究员,参与经营过律师事务所,甚至还“下海”开发过一款芥末酱推向市场,可惜销量平平。鲍家兄弟俩身边,也有不少同学发小,成为“出国梦”的首批弄潮儿。

“洋节”逐步走入中国,也正源于那时。1994年12月下旬,鲍大年人生中第一次收到了圣诞节贺卡,寄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他的一位好友,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继续深造,并打算把妻女都接到美国。“西方的节日,那时候听起来很洋气,好像意味着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而现在,很多当初出国的人的都后悔了。”鲍大年说,“异国他乡过春节,滋味终归不好受啊。”

随着日子逐渐变好,鲍家姐弟也先后成家立业,并有了下一代,这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为了给独生宝贝们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父母们竭尽所能寻找机会。

鲍之陶是鲍家老幺大成的儿子,却是鲍家的长孙。生于1984年的他从小就是全家的宝贝,节日对于年少时的他而言,意味着“收礼物”。每年春节,除了家中亲戚给的压岁钱,父母的好友来家里做客,也总会给鲍之陶买各种玩具、衣服、零食。鲍之陶坦言:“高兴劲儿就那么一阵儿,很快就过去了。可能是因为不缺,所以也不那么渴望,礼物带来的幸福感就不那么高。”

鲍勤的女儿苏楠、鲍大年的女儿鲍林熙,对过年的感受也大抵相似。当年轻人对节日的要求不再是“满足物质渴望”,而是“热闹、好玩”时,他们的心逐渐被热闹的西洋节日“占领”了。

如今的苏楠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大儿子是00后,7岁;小女儿是10后,2岁。每年万圣节,苏楠都会给孩子买来南瓜灯和各种鬼怪道具,陪孩子玩游戏。在苏楠一双儿女的眼里,万圣节是世界上最好玩的节日。有人担忧,“独一代”对传统节日都缺乏感情,又如何能让传统在娃娃身上延续呢?

移动互联网时代,鲍林熙宁愿把花在看春晚上的时间用于在微信上抢红包、和朋友拜年聊天。而在鲍大年看来,“20多年习惯了,不看春晚,过年就不完整呀”。

鲍之陶也是一个不爱看春晚的男生。印象里,长大后的他唯一一次认真完整地看完央视春晚,还是5年前的除夕——那时在新西兰留学的他想家想得要命,情不自禁地在网上看了春晚直播。“虽然网速不快,画面很卡,虽然我很快就忘了节目内容,可我还是看得泪流满面。”鲍之陶说。

大年二八的春节习俗 篇4

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八的俗称。关于腊月二十八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二十八蒸枣花”、“二十八 洗邋遢”、“不要慌不要忙,二十八还有一场(乡下赶场买年货的说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总之各家各户是要开始准备主食了。

在这天,家家户户都保留着贴年画、洗邋遢、贴春联、发面、打糕蒸馍的传统习俗。

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因在过年时张贴而得名年画。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色彩鲜明,画面热闹,线条单纯。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春牛、风景、花鸟和一些封建迷信等。其中门神是年画里非常重要的题材之一。是旧时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洗邋遢

“年二十八,洗邋遢”,是广东人的传统习俗。邋遢两字何解?有人把它翻解为污秽、肮脏的意思,年廿八,洗邋遢的普通话说法是“腊月二八大清扫”。不过,粤语此句中还有另外的含义,意即洗邋遢还要将一切厄运、霉气统统随污糟垃圾扫出门。把这年不好的东西全部扫除后,过新年时人们就可以享受簇新的环境,沐浴在吉祥的氛围中,节庆天就无需再洗扫,不然会将好运也扫地出门了。

发面

传说有一对妯娌,一个很懒一个很勤快。有一年腊月二十八,婆婆让两人发些面准备蒸一些馍和包子待客。大妯娌偷懒谎称不舒服,让弟媳妇发面,老实的弟媳妇发了很多面,而在一边的大媳妇却笑她呆。第二年,弟媳妇家日子越过越红火,但大媳妇家却越过越穷。

大媳妇不服气到城隍处询问,后来城隍说,弟媳妇家的日子之所以越过越红火,是因为腊月二十八发面所致。

虽然这只是个传说故事,但“发”体现了人们希望来年发家致富和发财的愿望。

按老理儿,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谐音听起来像争争吵吵似的,为了一年的幸福和美,人们就在年前把年后几天吃的食物提前准备好,到时只要热一下就可以吃了,于是就刻意将那些听起来不和谐的事给一一避开。

蒸枣花

在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

贴对联和挂灯笼

腊月二十八基本上也可以说是过年了。所以在这两天会把家里的对联和灯笼都弄好,把家里搞得喜气洋洋哒。

干鱼塘

春节大年初一作文 篇5

吃完饺子我们就一起去曲江南湖游玩,今天这里可真热闹,有捏泥人的、有吹糖人的、还有阿姨在台上唱歌。这个阿姨唱了一首《我的祖国》,真好听。我还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彩泥捏成的直升飞机,因为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宇航员。我和爸爸一起走石桥,这是一条用大大小小的石头组成的路,我们走了一个来回,我觉得真刺激,今天玩的很开心。

我在这里也祝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大年初一那天,我们龙南乡普降大雪。傍晚,当我们还沉浸于过年的气氛中时,几个电话打破了欢声笑语。不愉快的事传来了:由于普降大雪,我们乡多个村庄的电网线路被压断。很快,一大片村庄都陷入了黑暗之中。

大家马上相互通知过了一段时间能赶来的抢修队员都已集合完毕马上出发。在安仁的供电所所长得知情况后,放弃和亲人团聚,马上驱车赶回。

我默默等待着他们的回来,9点,9点半,10点,10点半,11点,11点半,我终于听到了车声。

春节的烟花初一作文 篇6

今天是大年初五,刚吃过晚饭,我们几个就约上在家门口空地上放鞭炮和烟花。我们买的鞭炮有“鸟蛋炮”与“火箭炮”两种,烟花的名称则叫“美人鱼”烟花。

首先我们玩“鸟蛋炮”。鸟蛋炮圆圆的,真像一颗小鸟蛋,它有一根细细的引线。我先把引线点燃,再用力地把炮扔了出去,随着“轰”的一声鸟蛋炮就没了。但是那个声音威力大得很,我于是给鸟蛋炮起了一个外号叫“炸鸡炮”。我灵机一动,决定用这个炮去吓吓奶奶的鸡。我走进鸡舍,往鸡窝里面丢了几个炮,只听见“轰轰轰”的声音,一个接着一个响了,鸡窝里的鸡、鸭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吓得四处逃窜,边飞边叫。

我的鸟蛋炮用完后,于是开始玩“火箭炮”。我把火箭炮插在竹杆上,把引线点燃,只听见“嗖”的一声,火箭炮就飞了出去。火箭炮真像一把会在天空爆炸的箭!我也给它起名叫“黑狼”火箭炮。

最后我们玩的是威力很大的美人鱼烟花。美人鱼烟花的四边是波浪形的,中间有一根引线,我点燃了引线以后,美人鱼先发射出弯弯的烟花,接着烟花会炸开,出现五光十色的小人儿。真像一只只的美人鱼在天空游泳啊!

大年初一的春节习俗 篇7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时每年的“腊祭”演变而来的。每年的岁尾年初,古代先民经过了一年的辛勤劳动后,便要用他们农猎的获物,来祭祀众神和他们的祖先,以感谢大自然所给的恩赐。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迎接新的一年来临。在农村,春节的氛围更加浓烈,然而,随着社会的急速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春节习俗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本文立足于江西农村的实际,以江西省永修县虬津镇红桥村为个案,根据调查材料,分析春节习俗变迁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江西虬津镇红桥村的春节习俗

江西省永修县虬津镇红桥村(原云源村)坐落永修县西南的修河边,共有村民73户,188人。其中张姓12户、周姓4户、苏姓4户、江姓53户;红桥村是以江姓人口为主,占全村73户中的72.57%。江姓万派公于南宋末年从林塘迁至虬津镇红桥村,经历了700多年的历史沧桑,但仍保留了不少传统的春节习俗。

从过年的时间来看,虬津镇红桥村江姓过年的日子与众不同。如腊月为大月,则农历腊月29过年;如腊月为小月,则农历腊月28过年。另外,虬津镇红桥村江姓同一日过年的时间不同。相传江姓迁至红桥村后,育有三子,三子分家后均请长辈到家中过年;为了孝敬老人,三子将过年的时间错开,长子早上过年、次子中午过年、三子晚上过年。此传统风俗一直保留至今。

从过年的内容看,首先是对祖先的敬仰。过年前均要祭祀祖先称添斋饭。祭品(斋饭)中必须要有三牲(猪头称猪首、鲤鱼称摆尾子、鸡称凤凰);每年正月初七,红桥村江姓要举行拜谱仪式,将江氏家谱请出,秉烛、敬香、膜拜、放鞭炮;正月十二接太公牌位到江西,九江地区的江氏九腦十八村轮流供奉,每村轮流供奉一年,因永修县虬津镇红桥村地处南北交通要道中间,每年南北接太公牌位均要经过虬津镇,每年正月十二这天虬津镇江姓,均会准备八面彩旗、鞭炮,敲锣打鼓接太公。其次是对当年过世先人的孝敬。年内家中有老人过世的,腊月23家中要设孝堂,孝子在堂屋将孝堂布置好,把灵牌屋放在孝堂内。腊月24,孝子进入孝堂(正月初三以后才能离开),每天要敬香,点长明灯。正月初一,同村人每户会带一封爆竹给亡灵拜年,正月初三上午,所有的亲戚前来拜亡灵,正月初四孝子出孝堂回拜四方亲戚。亡灵的孝堂和灵牌一直放到农历二月花朝(二月十五)才到亡灵坟前烧掉。

从过年的禁忌看,一是贴对联。过去要在傍晚贴,不能说贴对联,而要讲沾对联。二是封开门。过年(除夕)晚12点前要打封鞭炮封门,封门后直到初一早上才能开门(称开天门),开门后放封鞭炮则不能关门,直到晚上才关门。三是添斋饭。长子早上过年前添斋饭的时间要在寅卯时(4-6点),添斋饭祭祀祖先时外姓及出嫁的女子均要避讳。中午、晚上过年的添斋饭祭祀祖先时则不用避讳。四是吃素食。大年初一早上第一餐不能吃荤腥,必须吃斋(全素食),一般吃青菜、豆腐、菜柳等,表示逢春,一年到头清清洁洁,以示吉利。中午、晚餐则可吃荤腥。五是语言禁忌。旧时春节期间,虬津镇红桥村江姓有不少语言禁忌,如猪头称猪首、猪舌头称赚头、猪耳朵称顺风、猪肠称猪顺子、猪血称猪旺子、猪骨头称元宝;吃肉称吃大菜、吃鱼称吃摆尾子、吃鸡称吃凤凰;衣服破了只能讲发了,打破了碗也只能讲发了;走路时不能讲走快点,只能说走起些。

从过年的娱乐看,春节期间的主要娱乐为玩龙灯和看丫丫戏。玩龙灯是在正月初八起灯,开始在外村玩龙灯,十五在本村玩,正月十六下龙灯。龙灯舞到每户,每户要有一定的迎接仪式。旧时,一般是每户要送一块红布、一些米花糖,放鞭炮;现在一般送一条烟,放鞭炮,有的放三封鞭炮(接龙灯、操龙灯、送龙灯),有的则更多(喝彩就要放封鞭炮)。有时二月花朝会花钱唱戏。丫丫戏名称的由来,传说纷纭,但它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原来剧中的女角全由男孩扮演,男扮女装,头上都扎着两个丫丫形的小发髻,身着颜色艳丽的戏服,非常具有娱乐性。如今,女角虽然不再由男孩扮演,但是标志性的丫丫形发髻却流传了下来。新年里,在虬津镇红桥村江氏祖堂搭台演出一场精彩的丫丫戏,丰富和活跃春节农民朋友的节日生活。

二、红桥村年俗的变迁及原因分析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虬津镇红桥农村习俗自然也随之改变。首先,注重家庭团聚。村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严格按照程序来做一些敬拜神的活动,但更加注重人本身心理或气氛。也就是说村民们更加注重家庭的和谐气氛,少了很多神话传说,增加了“人文主义”色彩,更加关注如何舒适的过年。第二,创业是最关注的话题。2009年春节,永修县城乡土地充满了农民工回家过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人群比前几年出现拥挤,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批失业农民工返乡。现在当他们见面时,听到最多的是“今年还出去吗?打算去哪里赚钱?”春节和家人短暂团聚后,去或留,农民工成为最关注的话题。再次,越来越少的人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早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中华民族至今仍然很重视的年俗。近年来,村民们守岁的人越来越少,人们或看电视,或睡觉,打牌,上网,几乎没有人静下心来守岁。虽然很多现代人将“网上守岁”、“打牌守岁”等都归于守岁,然而守岁净化心灵、让灵魂通过安静“回家”的作用似乎正在消逝。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无法避免变迁浪潮的冲刷。现在有不少人,尤其是青年人热衷于过各种外来洋节日,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奥格本认为大多数社会变革都是由物质文化的变革,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变革引发的;一旦物质文化发生变革,非物质文化的制度文化即价值观、规范和意义、社会结构等也发生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人们不仅鼓起了钱袋,同时思想也得到解放,文化的发展提高人们的品味。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们思想解放也逐渐打破一些古老的习俗,为春节活动的多样性创造条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一些人不再像以前一样只在意吃穿,更多地追求高品味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对于春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及旅游爬山中所蕴涵的精神享受。其次是环境的变化。克莱德.M.伍兹则认为,变迁一般是由社会文化环境或自然环境的改变引起的。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人口流动,现代交通的发展,大众媒体的沟通,各种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碰撞,互相取代、相互同化。第三是外部力量的冲击。随着中国开放深度的发展,西方国家借助跨国产品、新型的电子媒体工具、广告、流行歌曲、网络小说、影像等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外部力量的潜移默化,使得人们重新塑造社会态度。受上述三者的影响,如今江西乡村春节习俗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三、从年俗演变看中国的传统文化

春节习俗的演变,乡村家族的情感整合仪式正在失去其传统文化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物化,利益成为人际关系的中轴,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越来越感到人际交往中的冷漠、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短暂化和功利化。相比较而言,与上述的利益追逐不同,春节期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馈赠与分享。流动着的人们也暂时停下来,多数都要“回家看看”。人们还凭着种种活动增进相互间的交流,体会到了个人依附家庭、家庭依附亲属和乡邻、乡邻依附社区、社区依附城市或地方、地方属于中国的情感,并由此产生了新的“团圆”文化。

春节习俗的演变,导致舞龙、舞狮、踩高跷、跳傩舞、玩龙灯和演丫丫戏等传统娱乐方式对现在的人们来说没有多大吸引力,逐渐面临失传。但从“非遗”保护角度来说,这些特传统色文化很值得继承。因此,不少专家都建议,把传统的娱乐方式进行创新,一来可使得年味更浓,不至于消失;二来也使得这些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此同时,一些村民认为精神需要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传统年俗慢慢延续开来。例如,接太公活动逐渐上升。在江西永修县虬津,武宁县泉口、鲁溪、清江等乡镇流传着“接太公”的习俗。今年春节期间,当地村民以姓氏家族为单位,把本族供奉的太公塑像抬出来,每个家庭敬拜祖先的塑像,祈祷丰收、家庭和谐、健康平安。

春节习俗的演变,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异化。例如,倒贴“福”字现象。在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在水缸和土块垒砌的稻仓上,另一个地方是在卧室内的柜子上。至于房屋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是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冯骥才认为,民俗讲求规范。该轻松处便轻松,该庄重处必庄重。应当讲究,也应当恪守。规范具有约定俗成的合理性,而且它又表现出一种文化的高贵和尊严。

大年初一的春节习俗 篇8

本刊特别推出春节健康手册,并请急救专家、营养学专家以及心脑血管病防治救护专家为大家“指点迷津”。

▲饮食篇

【常见危险因素之一】吃海鲜喝啤酒最易引发痛风

春节是痛风病发作的高峰期,因为摄入大量高嘌呤食物,会大大增加体内的尿酸浓度,引起嘌呤代谢紊乱,从而引发痛风,而啤酒和海鲜类食物中的嘌呤含量是比较高的。发作时,耳廓、拇指、足背、足跟、踝、指、腕等小关节都有可能红肿剧痛,有时还会反复发作。

【医生提醒】痛风患者每天应该喝水2000—3000毫升,以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出。与此同时,应多吃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牛奶、海藻等。最后,要避免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严格禁酒。

【常见危险因素之二】糖尿病患者食量增多易加重病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在饮食中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和正确选择食物又是第一要素。在节假日里,尤其要避免因食量增多和食物选择不当加重病情。

【医生提醒】节假日期间,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控制每日所摄入的总热量,食物选择应多样化,其中谷类是基础,限制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增加高纤维膳食,减少食盐摄入,减少摄入腌制食品、香肠、火腿等高钠食物,坚持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定餐,多饮水,限制饮酒。

【常见危险因素之三】食欲旺盛而“吃撑”导致打嗝腹胀

节日的餐桌菜肴丰盛,顿顿离不了鱼肉荤腥。然而,人们却常感觉疲劳倦怠、胃肠胀气。医生说,丰盛的菜肴以及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布让往往使人食欲旺盛而“吃撑”,造成胃肠的不适甚至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这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消化不良“拉肚子”、打嗝腹胀“反酸水”,甚至发生急性胰腺炎危及生命。

【医生提醒】聚餐家宴常常是很丰盛的,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自我节制:“宁可少吃一口,不让胃肠难受”。此外,少沾些荤腥,多吃点蔬菜和水果,可维持胃肠正常蠕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需要注意的是,水果与蔬菜的消化时间和过程都不同,应分开食用,否则水果中的大量酵素,会使蔬菜的纤维素腐坏,无法被肠胃吸收。

▲隐患篇

【常见危险因素之一】激动和劳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寒冷、进食过饱、酗酒、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都是心脑血管病的诱发因素。春节期间,这些因素随处可见,因此会使心脑血管病人和高危人群发病的危险系数成倍增加。根据往年监测结果,春节长假期间,脑梗、冠心病和心肌梗塞患者发病率非常集中。

【医生提醒】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切忌大喜大悲。因为情绪过于激动时,容易使人体血流加快,高血压患者极易在此时由于小动脉痉挛而诱发脑溢血。有冠心病的患者切忌熬夜和劳累,因为体力的透支会使心脏负荷加重,诱发心肌梗塞或心绞痛,如果救治不及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此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慢性病患者,在假日期间也要坚持按时复诊和照常吃药,并进行居家病情监测,随时掌握病情。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有缺血性心脏疾病的患者,应养成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品的习惯。

【常见危险因素之二】人员流动加大流感等传染病高发

春节长假期间正值北方的冬春季节,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此时正是季节性流感等呼吸道疾病肆虐的时期。与此同时,春运高峰使人员的流动性加大,水痘、痢疾等传染病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医生提醒】市民要随时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勤洗手,咳嗽时尽量遮挡住口鼻;如果天气晴好,家里应该时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此外,大家可以利用难得的假日来参加健身运动,增强体质;最后,家长们不要因为过年而耽搁了给正处于预防接种期的孩子接种防病疫苗。

【常见危险因素之三】外出、过度劳累引发面瘫

冬季天气持续寒冷,病毒性感冒病人增多。寒冷和感冒正是面部神经麻痹的两大主要诱因。而许多市民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时,并不注意面部保暖,致使面部过冷刺激后,引起面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从而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继而水肿而发病。另外,还有一部分市民因节前过度劳累,未充分休息而导致“面瘫”。

【医生提醒】要预防“面瘫”首先要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其次,要注意面部保暖,外出最好戴上围巾、口罩,避免寒风直吹面部。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大病初愈者、过度劳累者和其他慢性疾病患者,都应尽可能少去人多的地方,以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特别提醒醉酒后的市民更要注意面部保暖。

患了“面瘫”,病人一定要及时就诊。因为就诊是否及时往往直接关系到面瘫治愈效果的好坏。

【常见危险因素之四】生活规律被打乱身心健康受影响

越睡越乏力、越吃越难受……节日期间,很多家庭的生活规律被彻底打乱,打牌、游玩、走亲访友成了日常最主要的活动,吃饭也变得没有规律,胃肠功能被严重削弱,易引发急性胃肠炎,从而使身心健康受影响。

【医生提醒】一般成年人的睡眠时间在6-9个小时。对于那些有睡眠障碍的人来说,更不要随意补睡,如果睡不着,会越补越烦,越补越紧张,越想补越补不回来。假日期间,尽量选择能够让自己身心放松、动静结合的方式来度过。此时,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非常重要。如果举家出行,建议给家人准备氟哌酸、黄连素等药物,以防止水土不服引发的腹泻。

▲急救篇

【救护措施之一】酒精中毒:先催吐然后喝白糖水

饮酒过量易引起酒精中毒,一般情况可以自愈,但极少数严重者会因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救护建议】遇到轻度中毒者时,首先要制止其继续饮酒,可以先用刺激咽喉的办法催吐,将其胃里的酒精吐出来。之后可让他喝一点儿白糖水,如果能进食,最好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热汤或白粥等。在他卧床休息后一定要注意对其保暖,并留心观察他的呼吸和脉搏情况,一旦出现脉搏加快、呼吸减慢、皮肤湿冷等,应马上送医院救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用咖啡和浓茶解酒的方式并不科学。

【救护措施之二】心脑血管病: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心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多并发症”的“四高一多”特点。

【救护建议】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时,会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时应让病人卧床休息;家中如有血压计,应立即测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若血压较高,可给予硝苯地平(心痛定)或卡托普利(开博通)1-2片,口服或舌下含服,并在20-30分钟后复查血压。

心绞痛:冠心病患者最易发生的急症,多在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天气寒冷、吸烟过多时发生。发病时心前区呈压迫性或窒息性疼痛,历时5-10分钟。一旦发作,应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就地安静休息,并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片或消心痛1-2片,在2-5分钟内观察疗效。

急性心肌梗塞:疼痛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但持续时间较长,程度重,并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具有濒死感,这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松解领口,保持室内安静和空气流通。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或消心痛1-2片,同时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切忌乘公共汽车或扶病人步行去医院,以防心肌梗塞的范围扩大。

心力衰竭: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肺心病的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多表示心力衰竭,应让病人安静休息,半卧位,两足下垂,有条件者可立即吸氧,不可随意给药,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本刊提示:以上自救方式为紧急情况下避险使用,如遇与医嘱不统一的情况,请务必遵照医嘱。

上一篇:小学作文800字:我喜欢的小动物——春蚕下一篇:河北公务员考试资料(政府报告,十二五规划,省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