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知识问答

2024-09-01

农村知识问答(精选8篇)

农村知识问答 篇1

农村饮水安全知识问答

什么是“农村饮水安全”?

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等级,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4项指标组成,其中任何一项达不到基本安全指标即为饮水不安全。

农村饮水不安全类型有哪些?

水质不达标:水质不达标是指饮用水水质没有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或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在判断标准饮用水质的四大类三十四项指标中,影响我市水质标准比较大的两项指标是细菌学超标和苦咸水。

用水方便程度不够:用水方便程度不够是指供水不到户且人力取水往返时间超过20分钟。

供水保证率偏低:供水保证率偏低是指供水水源保证率低于90%。

您喝的水是安全的吗?

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是:无致病微生物;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透明、无色;无异味和异臭等。可以通过看水中是否有可见物,闻水中是否有异味,摸水是否有稠度,来自我检查饮用水水质是否安全。当然,水质是否安全,最终以具有资质的水质检测中心对水进行全面的化验结果为准。

何时饮水是最佳时间?(1)早晨起床后饮水,补充一夜之间的水消耗;(2)上午10时左右饮水,可补充流汗及尿液排出的水分;(3)下午3时左右饮水,再度补充体内排出的水分,也使体内囤积的废物顺利排出,防止人体酸性化;(4)晚上8时左右,睡前饮水是饮水最佳时间,因睡眠时血液浓度增高,睡前饮水可以冲淡血液,能加速血液循环。

人每天喝多少水合适?

人体大约每天肾脏排尿1.5公斤,加上皮肤蒸发、肺呼吸和粪便排出,人体每天排水大约2.5公斤,要维持生命,达到水平衡,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水分2.5公斤。其中一日三餐混合膳食中补充水分约1公斤,体内营养物质氧化产生代谢大约0.3公斤,其余1.2公斤,则需要通过饮水来补充。所以,每天饮水1.2公斤比较合适。

饮用不卫生的水有什么危害?

饮用水质不达标的水,容易引发腹泻、霍乱、伤寒、肝炎、痢疾等传染病和氟中毒、砷中毒等地方病。

您对身边的饮用水污染知道多少?

饮用水水质不良与水源、管网、给水设备受污染有关。水源污染主要由于自然界影响或人类活动造成,如土壤及表层中的有害矿物质溶入水体中;工业、养殖业和生活等污水的直接排放等。当饮用水受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或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可引起水的色、嗅、异感官性状恶化,并可引 发介水传染病和地方病。

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的关系如何?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民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能力,使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相结合,改善居室卫生条件,发展沼气、改建厨房、新建、改建卫生厕所,房前屋后植树、种草、种花,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用水户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用水户应履行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投劳、筹资,及时缴纳水费,维护和爱护工程等责任和义务。

农民为何要参与筹集工程建设资金?

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既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在经济能力可以承受范围内,适当投工、集资,特别是由农户承担与自己生活用水关系密切的支管和入户管道等的一定投劳集资责任,既合乎情理,也切实可行。这样做,既可以加快农村饮水安全事业的发展,也可以增强农民在饮水工程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和管护责任心。

农村知识问答 篇2

1.1概述

我国大约每用电不到2亿千瓦时即死亡1人, 而经济发达国家每用电30~40亿千瓦时才死亡1人。可见我国触电死亡事故率远高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就农村用电而言, 我国虽然已进行了大规模的电网改造, 用电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但近几年的统计表明:农村触电事故是城市的6倍之多。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用电条件差, 未规范安装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村民安全用电意识淡薄, 电气设备简陋且安装不尽合理;设备缺陷多, 电力线路陈旧、老化, 运行质量差;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低, 管理不严格;用电设备分散, 移动设备多, 用电环境恶劣, 用电设备超期服役;农民文化水平低, 缺乏电气知识和安全用电常识等。

1.2农村触电事故的特点

1.2.1农村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统计资料表明, 每年二、三季度事故特别多;夏、秋季节触电事故多于春、冬季节, 特别是每年的6~9月事故最为集中。主要原因:一是夏、秋两季雷电暴雨频繁, 多雨潮湿, 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 容易漏电, 地面潮湿, 导电性增强, 容易构成导电回路;二是天气炎热, 空气湿度大, 人体多汗, 皮肤电阻下降, 触电的危险性较大;三是正值农忙季节, 农村用电能量增加, 接触和操作电气设备的机会明显增多, 再加之夏季农民朋友喜欢赤脚露臂, 身体失去了衣物的绝缘保护作用, 触电危险程度增加……以上种种不利的条件, 加上主观上的麻痹大意, 夏、秋季节便成了农村触电事故高发季节。

1.2.2农村低压触电事故明显多于高压触电事故

农村低压触电事故远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原因:一是人们接触低压电的机会多, 人们大多不容易接触高压电网, 而低压电网覆盖面大, 点多线长, 分布于乡村的各个角落, 用电设备多, 因此人们触及的机会也多;二是农村配电设备简陋, 线路架设不规范, 管理不严或缺乏管理;三是人们对低压设备和线路容易产生麻痹思想, 缺乏用电安全知识的人员接触低压电力设施的机会多;四是农村家用电器的大量普及, 使人体接触电器机会增多。应当指出, 对专业电工来说, 情况是相反的, 即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多。

1.2.3单相触电事故多于两相触电事故

农村用电, 因接触单相用电设备的概率明显高于三相设备, 单相设备又存在流动性大, 安装不尽规范, 保护措施不完备等问题, 所以造成农村单相触电事故明显多于两相 (指相对相) 触电事故。

1.2.4农村触电事故多发生在电气连接部位

大量事故统计资料表明, 农村大多数触电事故发生在接线端子、缠接线头、压接线头、焊接接头、电缆头、灯头、插头插座、开关电器、控制电器、熔断器等处。主要原因是这些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接触电阻较大、绝缘强度较低, 容易发生短路、接地和漏电。

1.2.5农村临时用电使用临时性设备、移动设备、携带型设备用电事故多

据近几年的统计, 农村触电死亡事故90%以上是由于临时用电 (含移动用电) 引起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临时用电多, 每到农忙季节, 农村许多场所需要临时用电, 例如麦场用电、小水泵灌溉、大棚浇菜、田间脱粒等;二是农村在安装这些临时用电设施时, 不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 甚至私拉乱接, 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三是运行的移动设备和携带型设备紧握在手中, 不但接触电阻小, 而且一旦触电就难以摆脱电源;四是设备经常移动, 工作条件差, 设备和电源容易发生故障和损坏;五是设备移动后, 非专业电工给设备接电源线时, 保护地线与工作中性 (零) 线很容易接错, 一旦接错就会造成触电事故。

1.2.6架空线、进户线触电事故多于室内线触电事故

农村架空线、进户线触电事故多于室内线路触电事故。主要原因:农村架空线、进户线在室外, 容易受到雷击、大风、泥石流、滑坡等不可抗外力, 以及村民在电线杆上拴耕牛、在电线杆周围取土、农用车辆撞击等人为因素影响, 造成架空线接地、断线等故障, 农民朋友赤手拨拉、捡拾断落的带电导线, 也会造成触电事故。同时, 一些农村分支线路不安装剩余电流断路器, 也是导致架空线、进户线触电事故多于室内线路触电事故的原因。

1.2.7错误操作和违章操作造成的触电事故多

统计表明:乡镇企业、家庭作坊、家庭生活用电, 发生触电事故85%以上是由于错误操作和违章操作。主要是由安全教育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制度不严、安全措施不完善、操作者素质不高、不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安装使用电器、对电器说明书中的安全警示语置若罔闻等原因造成的。

1.2.8打工的农民工触电事故多

农民工触电事故多。一是因为农民工从事的大多是危险行业, 如矿业、建筑、机械等。由于这些行业的生产现场经常伴有潮湿、高温, 现场混乱, 移动设备和携带式设备以及金属设备多等不安全因素, 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二是因为农民工大多没有经过培训, 文化程度又低, 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知识。三是因为农民工有懒散的习惯, 责任心不够强。

1.2.9农村触电死亡者以青壮年男性居多

从农村触电死亡者的年龄来看, 以青壮年男性居多。因为这类人一般是农村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 也是家中电气设备的主要操作者, 甚至是电气设备的维修者, 但他们对电气知识或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 盲目蛮干是造成农村青壮年男性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1.3线路和电气设备漏电

线路和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绝缘机械损伤、老化、受潮、使用不当等原因, 都会发生漏电现象。按有无危害可分为无危害的正常漏电 (也称自然漏电) 和有危害的不正常漏电 (也叫故障漏电) 。

1.3.1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自然漏电

所有的线路和电气设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电, 主要由电容性漏电流 (电气设备的带电体与金属外壳之间、线路和大地之间存在着分布电容, 由于电容“隔直流通交流”而起到传导交流电的作用, 因而产生电容性漏电流) 和电阻性漏电流 (电气设备的带电体与金属外壳之间、线路和大地之间是绝缘的, 但绝缘电阻不可能无穷大, 因此会出现泄漏电流) 组成, 均匀地分布在线路和电气设备中, 可以称为是自然漏电, 产生的电流叫自然漏电电流。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线路和电气设备, 自然漏电电流是限定在人体可以承受的电流范围之内的, 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自然漏电电流可用专用仪器测出。对于电力线路, 自然漏电电流与导线的截面积、架设方式、采用的绝缘材料以及温度、湿度、线路的长度有关。例如, 塑料绝缘导线比橡胶绝缘导线的漏电电流大约大1倍;穿金属管的线路漏电电流比穿塑料管的要大;穿管线路的漏电电流比架空线路的漏电电流大。根据实测结果, 常用的穿管线路, 每千米的漏电电流可达数十毫安;额定电流为25 A的电气设备, 在正常状态下漏电电流接近0.1 mA;农村用电容量较低的家庭用电线路, 正常情况下漏电电流约为1 mA;用电容量较大的家庭, 在阴雨潮湿天气, 漏电电流可达到6 mA;电动机启动瞬间的漏电电流, 约为正常运行时的3倍。

1.3.2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故障漏电

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故障漏电, 主要有电阻性漏电和短路性漏电2种。国家标准对线路和用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指标有严格的规定, 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线路和用电设备, 带电部分与外露非带电金属之间的绝缘部分传到外壳的泄漏电流远小于人体感知电流, 对人身安全不会产生威胁。用电设备外壳电阻性漏电达到造成危害的程度, 主要是因为:线路和用电设备超期服役;线路和用电设备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或进水;线路和用电设备绝缘损坏或严重污秽;线路和用电设备长期低压、过载运行等原因。

短路性漏电是不同相的线路之间、相线与中性线或地之间、用电设备外壳与带电部分之间的绝缘彻底损坏或击穿造成的。发生短路性漏电时, 线路或用电设备外壳漏电电压值接近或等于工作电压值, 其主要原因:一是绝缘严重老化、击穿、机械性破损;二是用户电源接线错误。

1.3.3线路或电气设备漏电的危害

线路或电气设备的正常漏电, 一般对人体没有直接危害。对人体有直接危害的是线路或电气设备的故障性漏电。故障性漏电是不该带电的带了电, 不该导电的导了电, 因此, 对人体危险性大, 在有可燃物的场所, 还可能引发火灾。当发生故障性漏电时, 短路性漏电的危害最大。由于线路、用电设备发生短路性漏电时, 外壳带电电压值接近或等于工作电压值, 此时人体接触用电设备, 加在人体上的电压是这种漏电设备的工作电压值, 危险性最大, 会威胁或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是造成人身触电死亡的主要原因, 必须立即排除。当线路或用电设备发生电阻性漏电时, 有无危险主要取决于漏电电阻的大小, 只要加在人体上的电压超过36 V, 人就有生命危险, 并且漏电电阻越小, 加在人体上的电压越高, 人体接触后触电的危险越大。用电设备的电阻性漏电也是人身触电死亡的原因之一, 应引起足够重视。

从技术上讲, 使电气设备达到100%的不发生故障性漏电事故是不可能的, 就是做到了, 代价太高, 也没有必要。从性价比上考虑, 采取一些技术措施预防线路、设备故障漏电事故是可行和有效的。

2低压剩余电流保护的一般方法

目前, 世界上通行的剩余电流 (触电、漏电) 保护方法有保护接地法、接保护中性线法、隔离变压器法、安全电压法、加强绝缘保护法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保护法等6种方法。

2.1保护接地法

农村婚姻家庭法律知识问答 篇3

22.继承人按什么顺序继承遗产?

答:我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时,婚姻法还对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的外延进行了规定,“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继承顺序,就是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先后次序,就是在所有的法定继承人中,按照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亲疏,以及经济生活中相互依赖程度划出继承的不同顺序。我国婚姻法规定了两个继承顺序即第一顺序继承和第二顺序继承。以血缘关系最近的同一亲等的人即父母、子女、配偶为第一顺序;血缘关系较第一顺序稍远的同一亲等的人如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只有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或丧失了继承权的,才能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不管有多少,应同时继承,不再有先后次序之分。

在法定继承中,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继承人已全部死亡;二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放弃了继承权或者丧失了继承权。这两种情况,不论发生哪一种,有第二顺序继承人的应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3.什么情况下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答:《继承法》第七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24.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能否享有继承遗产的权利?

答:所谓非婚生子女从广义上讲,是指父母非婚姻关系所养育的子女,包括婚前、婚外性行为所生子女和养子女,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以及未经丈夫同意、事后丈夫又不予认可的人工授精所生的子女。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依法受法律保护。《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该条的规定,把非婚生子女的地位视同婚生子女,也就是说,婚生子女享有的一切权利,非婚生子女同样享有,且不允许任何个人、组织、法人加以危害和歧视,由此而引起的侵权,由侵权人承担完全责任。

养子女,《婚姻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该条的规定,是对合法成立的收养关系、因此而成立的养父母子女关系,与生父母子女关系完全等同,只有在养子女经合法手续解除关系后,这种地位才会丧失,除此,任何个人、组织、法人都不得解除这种关系或剥夺其地位。

继子女,《婚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该条的规定明确了继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即继子女取得了与亲生子女同样的法律地位。

关于“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难以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夫妻离婚后,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如何确定》的复函明确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经夫妻协商同意,或虽未协商同意,事后丈夫认可的均适用《婚姻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对于事先未经得丈夫同意,事后丈夫也不认可的,只确认了与其生育妇女的关系,对生育妇女而言,人工授精所生子女可视为非婚生子女,不管属于何种形式而生,均适用《婚姻法》的相关规定。

综上所述,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均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在继承问题上均属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是法定的,不可侵害的。

25.“倒插门女婿”能不能继承岳父、岳母的遗产?

答:所谓“倒插门女婿”,是民间对结婚后成为女方家庭成员的男方的称呼。但是按照我国婚姻法第八条的规定:“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成员,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成员。”女方成为男方家庭成员或者男方成为女方家庭咸员,都属于正常现象。对于成为女方家庭成员的女婿能否在岳父、岳母去世后继承他们的遗产,应该区别下列两种情况:

(1)如果在岳父(母)去世时,女婿的妻子(即岳父母的女儿)已先死亡,那么,该丧偶女婿在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情况下,则可以根据《继承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岳父(母)的遗产。

(2)如果在岳父(母)去世后,女婿的妻子(即岳父母的女儿)尚在世,那么,该女婿不能作为法定继承人继承岳父(母)的遗产,也不能根据《继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以“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的身份,适当分得岳父(母)的遗产。

因为,如果成为女方家庭成员的女婿在未丧偶的情况下,对岳父母尽了赡养义务,那么也属于代替妻子尽义务的性质,女婿在其妻子尚生存的情况下,一般来讲是没有赡养岳父母的法定义务,这种赡养老人的义务理应由其妻子承担。女婿代替其妻子尽赡养义务,主要是为了使妻子能够腾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工作或其他事务,这实际上是一种家庭内部的分工。同理,成为男方家庭成员的儿媳在丈夫尚在的情况下,也不能继承公婆的财产或适当分得公婆的遗产。

未完,待续

农村知识问答 篇4

1、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主要是指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党支部。根据党章规定,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除必须严格履行党的基层组织的八项基本任务外,其主要职责是: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具体说,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研究决定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2)领导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3)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抓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

(4)负责村、组干部和村办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选拔、推荐、考核和监督。

(5)研究决定政权组织、经济组织、群众团体和群众自治组织提请解决的重大问题,支持和帮助它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

2、农村党支部建设要着重抓好哪几项工作?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村党支部建设要着重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建设一个好的支部领导班子,特别是选一个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支部书记。二是确定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兴办各种经济实体,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农 民收入。三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 范作用,提高农民的素质,抵制和摆脱封建迷信等愚昧落后观念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健康、文明、进步的风尚占领农村阵地。四是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并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和村规民约,调动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3、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怎样设置? 按照党章规定,农村乡、镇一般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行政村一般成立党的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超过50名或者100名的,根据工作需要,也可以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或党的基层委员会。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需经县级地方党委批准。

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职数设置的基本原则是:(1)党员人数较少的党支部(如党员不足7名的党支部),可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

(2)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最多不超过7人,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

4、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根本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这一根本任务是由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的,是实现翻两番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实现自己的根本任务上。

5、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如何领导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做到:

(1)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制订规划,建立责任制。要制定与本地经济建设规划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并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

(3)充分发挥政权组织、经济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群众团体的作用,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共同抓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4)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要组织党员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分配党员做适当的社会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6、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要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环节来抓。要根据农村的实际、农民的特点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着重对农民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教育,进行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关系的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以及移风易俗的教育,特别要注意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及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农民的思想觉悟、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正面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主的方针。坚持思想教育为主,就是用党的方针政策和先进思想教育干部群众,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就是要善于发现干部群众中的积极因素,大力表彰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运用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教育群众;坚持自我教育为主,就是发挥干部群众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让群众自我学习、自我总结、自我提高。

7、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把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勇于开拓、团结协调、公正廉洁、联系群众、精干高效,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团结和带领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集体。

8、农村党支部书记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村党支部书记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勤政,艰苦奋斗,具有奉献精神。

(3)能统揽全村工作,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顾全大局,善于协调各方面力量。

(4)熟悉党的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9、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如何加强自身建设?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强党性锻炼,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2)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坚持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3)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

(4)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工作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廉政制度、联系群众制度等,使领导班子建设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10、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怎样对党员进行管理? 做好经常性的党员管理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加强党员管理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一般来说,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把本组织范围内的党员都编入到支部或党小组,定期安排他们过组织生活。组织生活的内容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本级党组织的中心工作和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每个月一次。

(2)给党员分配任务,提出要求,并定期检查其完成任务的情况。近些年来,有的地方建立了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联系户等活动,这些活动是新时期发挥党员作用的有效形式。条件具备的农村党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党员开展类似活动。

(3)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如“定期过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定期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党员联系群众”、“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

11、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对行政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群众团体怎样实行领导? 在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领导核心。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对行政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群众团体实行领导的主要方式是:

(1)向这些组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协调这些组织的关系,支持和保证它们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3)向这些组织推荐干部,加强对在这些组织中工作的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和监督。

(4)定期听取这些组织的工作汇报,对它们提请党组织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12、什么是“三会一课”制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1、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以上。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主要内容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决定重大事情;总结部署工作;研究党员发展、转正和自身建设问题。

2、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主持。主要内容是:学习上级党组织有关文件、传达会议精神;通报支部工作情况,听取党员意见和建议,部署工作;讨论通过党员发展、转正。

3、党小组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党小组长主持。主要内容是:学习上级组织有关文件;汇报党员个人思想和工作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酝酿党员发展、转正情况。

4、党课,每季度进行一次。参加人员为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授课内容是:传达党的文件,党纪党风和党的有关知识教育、表彰先进人物、播放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录相等课程。

13、支部委员的职责是什么?

支部委员会可根据委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分设组织、宣传、纪律检查、青年等若干名委员。组织委员分工负责组织方面的工作。主要职责是:了解和掌握党支部的组织状况,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党小组划分和调整意见,检查和督促党小组过好组织生活,并按党章规定,积极做好党支部换届改选的准备工作;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协助宣传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党纪教育,搜集和整理党员的模范事迹,向支委会提出表扬和奖励的建议;正确掌握发展党员的工作方针,了解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负责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党员的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具体办理吸收党员的各项工作;做好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工作,定期完成党员统计,转接党员组织关系,收缴党费,定期向党员公布党费收缴的情况等。

宣传委员分工负责宣传方面的工作。主要职责是:根据每个时期党的工作任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和掌握党内外的思想动态,提出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拟定和提出学习计划和建议;结合实际,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学习时事政治及完成上级布置的学习任务;做好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及完成上级布置的宣传任务;指导、协调本单位工会、共青团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纪律检查委员会分工负责纪律检查方面的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党员进行常规、党纪、国法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党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负责检查党员遵守党纪条规情况,同各种违纪行为和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认真调查、及时处理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案件,对违反党纪的党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做好对受处分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工作。

青年委员会分工负责青年方面的工作。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组织关于共青团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指导团组织积极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其党的助手作用;指导团组织加强对团员和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教育团员、青年学习政治理论和各种业务知识;指导团组织开展“推优”工作,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充分发挥党的后备军使用;发动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推动本单位的两个文明建设。

14、发展党员的方针是什么?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农村用电知识 篇5

三江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一、办班缘由:

长期以来,农村用电存在着极度不规范的现状。输电线路胡搭乱接,状如蛛网。常造成短路或电压不稳,入户电线接驳凌乱,线头裸露,接驳处因松动火花四溅,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触电伤人事故发生频繁,究其原因是农村群众用电安全知识单薄,电工知识贫乏。针对这一原因,我校2011年11月11日至30日开办了三期农村用电知识培训班,共培训289人,现将办班情况作如下总结:

二、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1、取得了各村干部的支持和帮助,让村官们发动青壮年积极报名参加培训。

2、学校将印发好的有关农村用电知识的宣传资料派人分发到各自然村张贴,让群众充分了解和认识农村安全用电的意义和参加培训学习的重要性。

三、聘请连南职业技术学校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经验的电工专业教师赵文杰老师为培训教师。

由于工作到家、措施到位,培训班得于如期开办,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办班实效

新农村建设知识 篇6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知识问答1、2007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永安市委市政府和八一村党支部书记朱光木来信上批示的内容是什么?

答:胡锦涛总书记批示的内容是:“永安市委、市政府和八一村朱光木同志的来信收阅。希望同志们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创造新业绩。”

2、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是什么?

答: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含义是什么?

答: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4、中央强调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做到哪“五个必须”?

答:必须继续吹响进军号,不能改调,也不能降调;

必须要有新举措,不能唱高调,也不能消极低调,既要乘势而上,又要量力而行;必须突出首要任务,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更好地做好生产发展文章;

必须始终抓好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确保调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

5、中央强调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年要突出抓好哪四个方面工作?

答:一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努力扩大面向农村的公共服务;

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四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6、2007年福建省农业和农村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③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

④积极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⑤努力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7、什么是三清六改?

答:“三清”是指: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

“六改”是指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

8、什么是五大工程?

答:“富民工程”、“基础工程”、“素质工程”、“安居工程”、“保障工程”等。

9、什么是农村“六大员”?

答:农民技术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协管员、计划生育协管员、乡村医生、治安调解员、文化协管员。

10、“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1、福建省委号召向张仁和同志学习哪四种精神?

答:①学习张仁和同志致力发展的强烈意识;

②学习张仁和同志一心为民的崇高品格;

③学习张仁和同志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

④学习张仁和同志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

1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字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13、文明村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①基层组织健全;

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

③经济发展快;

④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⑤村风、民风好;

⑥重视科普和文化教育;

⑦卫生保健、计划生育好;

⑧村容村貌整洁;

⑨文明农户多。

14、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①爱党爱国;

②勤劳致富;

③遵纪守法;

④重视文教;

⑤学习科技;

⑥计划生育;

⑦移风易俗;

⑧讲究卫生;

⑨勤俭持家;

⑩和睦团结。

15、五好文明家庭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①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

②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

③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

④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

⑤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

16、什么是常用文明用语?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篇7

1 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的形式。本次调查中, 问卷一共发放80份, 回收65份, 有效65份, 问卷回收率81.3%。

1.1 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女教师占81%。75%教师教龄是2-5年。大多数教师 (70%) 的学历是专科。取得最高学历的途径55%为自考、函授或电大、夜大, 全日制脱产学习的教师占45%。取得最高学历的专业50%为师范类非英语专业, 20%为非师范类非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占30%。

1.2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 各项知识的重要性

表1为被调查者认为各项知识的重要性。

1.3 大多数 (98%) 的教师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知识

1.3.1 英语学科知识

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英语基础知识, 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训练。教师要有扎实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水平, 以适应新时代教学的要求。掌握这些专业知识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的专业素养, 只有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 才能全面地掌握教材, 才能解答学生提出的与课内外知识有关的问题。

1) 英语语音知识

68%的受访教师认为非常重要。大部分受访教师认为自己当前最需要补充, 特别是师范类非英语专业毕业和非师范类非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调查显示, 小学生喜欢英语语音清晰的教师。作为英语启蒙老师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英语发音, 才能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正面影响。

2) 英语语法知识

51%的受访教师认为非常重要。15%受访教师认为自己当前最需要补充。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的组成部分。在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中出现许多语法知识。因此,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要掌握好常用的语法知识, 以便帮助学生掌握语法, 正确使用语言。

3) 扎实的词汇知识

44%的受访教师认为非常重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为了能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有效合理地进行词汇教学, 必须具有扎实的词汇知识。

4)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知识

16%的受访教师认为非常重要。近年来, 外语心得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对许多传统的外语教学认识作出了修正。这就要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熟悉这些理论, 并对外语学习和教学的特殊性有清楚的认识, 使学生掌握学法, 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1.3.2 英语教学法知识

57%的受访教师认为非常重要。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英语教学法知识, 要了解英语教学中的流派, 了解教学法, 了解我国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了解英语教学的新动向, 了解我国英语教学的最新成果。这些知识有助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充分认识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规律及科学的教学测试评价方法,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3.3 教育心理学知识

34%的受访教师认为教育学知识非常重要。49%的受访教师认为心理学知识非常重要。教育具有科学性, 一切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小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外语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小学英语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才能解决“怎么教”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武装, 小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活动难免陷于盲目性;小学英语教师本身的点滴感性经验和实践知识, 由于上升不到规律的理论认识, 因而起不到普遍指导的作用。所以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是十分重要的。

1.3.4 课程理论知识

52%的受访教师认为非常重要。了解课程方面知识是未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必备的素养。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要对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有深刻的了解, 对课程理论方面的知识和教学大纲设计原理, 以及对小学英语教材的分析都应该具有深刻的认识。

1.3.5 教学辅助设备使用知识

38%的受访教师认为非常重要。目前虽然绝大多数农村小学没有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 但每位英语教师都配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应的教学磁带, 这就要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要具备使用教学辅助设备的知识。安装了多媒体设备的农村小学, 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设置生动的学习场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学生的参与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学习规律,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1.3.6 其他知识

1) 音乐知识

17%的受访教师认为非常重要。歌唱不仅仅是一门艺术, 把它作用于小学英语教学, 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很有帮助。上课前几分钟唱唱英语歌曲,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做好上课的思想准备, 对课堂气氛起到“预热”的作用。小学英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编歌谣, 它可以帮助学生把学过的零散知识串起来, 构成一个整体, 并在演唱中借助音乐固有的韵律节奏完成这一固定模式的记忆, 以歌代背可减少说错和忘记的概率。实践证明, 把歌声带入小学英语教学中, 既能解除紧张, 消除疲劳, 调节课堂教学气氛, 又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是小学英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 美术知识

23%的受访教师认为非常重要。用绘画或图片进行直观教学, 能引起小学生的有意注意, 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样, 如果能借助简笔画, 寥寥几笔, 根据需要灵活应变, 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呈现在黑板上, 就能让小学生在变化中展开想象, 在想象中应用已有的知识。简笔画能有效地把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在更高层次上刺激小学生的感观, 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掌握相关知识的措施和途径

2.1 开展在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大多数是年轻教师。大多数经验不足, 大部分教师都认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存在不足, 需要加强学习、补充完善, 特别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因此, 要对在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 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职培训是促进农村小学现有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条途径。

第一, 要建立培训领导机构及完善的培训措施。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

第二, 培训形式要多样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分批选派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外出学习、听专家讲座、观摩等来全面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组织各种培训班, 如语音知识班, 语法知识班, 教育知识班等。教师针对自己的不足, 参加相应的培训班。

第三,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让在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有更广泛的学习空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建立远程教育服务平台。让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 通过现代远程教育, 在网上学习, 提高自己的水平,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 与当地高校合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与当地高校合作, 利用高校英语教师资源, 在语言知识、教学理论、外语习得理论等方面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非学历系统培训, 从而提高农村英语教师的水平。

2.2 职前加强对英语师范生的培养

调查显示, 一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认为自己在校所学过的知识仍存在不足, 还需有更进一步的补充和提高。高校英语系要更一步加强对英语师范生的培养。针对必备的知识, 高校英语系要定期测试, 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相应措施, 严把质量关, 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高校英语系也必须制定与小学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从源头上解决师资专业化水平问题。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对小学英语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对65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 我们找出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知识, 哪些知识最重要及大多数教师需要补充哪些知识。为了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切实加强现有师资培训力度,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同时培训形式应多样化。高校英语系要积极探索科学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农村小学输送更多的合格英语人才。

摘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对小学英语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该课题组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查, 以了解合格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知识, 各项知识的重要性如何, 大多数教师需要补充哪些知识。针对调查结果, 探究如何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英语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课程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傅冰玲.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与研究[J].英语教师, 2011 (7) .

[2]陈劲光, 俞青青.小学英语教师技能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管理, 2008 (1) .

[3]黄芳.浅谈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J].内肛科技, 2008 (9) .

[4]傅小平.本科层次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5 (6) .

[5]罗芬芬.如何培养英语语音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0 (S1) .

[6]宋庆生.小学英语教师对教师素质的认识调查分析[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 .

农村土地相关知识(连载九) 篇8

29土地纠纷处理的原则有哪些

土地纠纷一般都是发生在农村,并且对于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来说,发生纠纷时很容易理亏,那么在处理土地纠纷时,我们应该遵循原则来进行处理,这样对农民来说才算公平。

土地纠纷处理的原则

(一)一般土地纠纷案件必须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先由当地土地主管部门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时,才能按规定依照司法程序解决。未经行政调处的法院不予受理。

(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面都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破坏土地上的附属物,不得影响生产和在有争议的土地上兴建建筑物和变更附着物。

(三)历史上已经达成有协议、协定,或已制定有乡规民约的,而这些协议、协定乡规民约并不违背国家法律、法令和党的政策的,予以维护,不合理的部分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四)对过去因无偿占有或平调引起的纠纷应根据现行党的政策,作具体分析。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区别党在各个阶段的方针、政策,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切忌用简单、武断、一概而论等解决办法。

(五)对过去因无偿占有或平调而引起的纠纷应根据现行党的政策精神和法律规定,保护原社队或个人的应有权益。

(六)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争议未解决前,如无法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第五款的规定维持现状时,土地管理机关有权指定临时使用单位使用,以保护争议的土地,争议双方均须服从,不得借故破坏土地及其附属物,不得煽动群众闹事,或以其他非法手段强行占地。

(七)处理土地纠纷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為准绳的实事求是原则,从实际出发,参照历史变迁情况和现实使用情况,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合情、合理、合法地加以解决。

(八)处理土地纠纷必须坚持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国家、集体的土地所有权,维护单位或公民个人的合法使用权。

(九)处理土地纠纷涉及各有关部门的,应同有关部门共同协商,正确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共同管好用好土地。

30关于农村土地转包纠纷中遇到的问题及法律适用

一、农村土地转包纠纷的表现类型

农村土地转包纠纷在山区表现尤烈。一是部分村民因从农村迁移到城镇,对在农村自有的房屋及承包土地一并处理。即将房屋出卖给本村村民或其他农民,将承包土地一并搭配。搭配的方式有:

①将土地无偿转包给购房人耕种;

②将土地隐形作价,转包给购房人,即在合同中不写明土地价格,只标明房屋价格;

③将土地转包给他人后约定每年给承包人给付一定粮食或现金。

二是居于高山、条件落后的村民向矮山、条件相对较好的村搬迁。搬迁原因就是购买了他人的房屋、转包了土地。三是单独转包他人的土地。主要是因村民外出务工,土地闲置而被他人转包。对在履行转包合同中发生的纠纷,从实践中看,在山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出卖房屋并搭配土地的情形。笔者以镇巴县为例,因出卖房屋并转包土地后发生的纠纷几乎在各乡镇都存在,有的乡镇比较突出,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一种惯例或现象。

由于土地事关农民的生存,对因转包而失去土地耕种的农民而言,无疑事关重大,既涉及民生又关乎社会稳定。因此,对这类纠纷,人民法院受理后,在处理时必须慎重。

二、农村土地转包纠纷发生的原因

从审判实践看,农村土地转包纠纷时有发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及迁居外地或城镇的农民,因生计问题返乡居住,从而发生收回转包土地纠纷。如镇巴县泾洋镇高桥村王某,因迁居城镇,将其在高桥村的房屋以4万元出卖给李某,同时将其承包地、山林转包给李某,后王某因故又返回高桥村居住,便诉讼要求收回承包土地而引发纠纷;二是因转包土地期限不明而要求收回转包地而引发诉讼;三是因转包地协议在履行中,因约定不明要求受让方承担转包费等引发的诉讼。

三、农村土地转包纠纷的处理及法律适用

1.农村土地转包的概念。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户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负责。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属物权中的用益物权,其承包期限为:耕地三十年,林地为三十年至七十年,可以采取转包等方式流转。

3.土地转包合同的要件。根据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转包合同的主要内容是: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转包土地的四至、座落、面积;转包期限和日期;土地用途;转包价格;转包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违约责任。

4.名为转让实为转包土地纠纷的处理。农村土地转包、转让协议多不规范。对名为转让实为转包性质的土地纠纷,主要审查转包协议内容是否合法,如合同内容合法,应认定转包协议有效。如某村村民甲与乙签订转让承包地、荒山使用权的协议,协议主要约定:甲将承包土地2亩、荒山3亩交由乙方使用。从协议看,应是转包协议而非转让土地。转让与转包土地性质不同,法律后果也不同。转让土地须经发包方同意,即村组同意,转让后承包方即丧失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而转包土地并未丧失承包经营权。因此,如转包协议内容真实、合法,应认定协议有效。若转包方要求收回土地的,一般不予支持。

5.农村房屋买卖中搭配土地纠纷的处理。这类纠纷在山区表现典型。如移民搬迁、迁居城镇等引发在农村的房屋买卖及搭配承包土地的问题,发生纠纷后如何处理?已成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难题。表现在:一是合同效力的认定;二是承包期限的认定;三是对土地投入损失的认定。举一案例:张某与李某为同村农民。张某因进城居住,将其在某村的房屋作价5万元出卖给李某,同时搭配张某的承包土地、山林。双方签有房屋买卖与土地转包两份协议。房屋和土地已交付。事隔三年后,张某因故返乡居住,要求收回承包地,李某不同意,双方为此发生斗殴。张某诉来法院。经审查双方签订的土地转包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但协议未约定土地使用期限,书面约定为长期使用,该案在合同效力及实体处理上认识不一,有的认为应维持合同效力,理由是双方签订的合同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土地转包合法,故应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有的认为应解除合同。理由是:合同中未约定明确转包期限。实践中有的在协议中写明长期使用,有的写明归其使用,有的写明永久使用,但均未约定具体转包期限,对此如何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转包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参照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办理。而《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合同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格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补充协议;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对土地转包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为长期、永久的,应视为不定期转包,转包方若提前收回承包地的,一般应予支持。土地转包与出租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共同点在于都没有丧失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区别点在于土地转包有可能是无偿的,而出租土地是有偿的,且出租期限与转包期限法律规定不同。出租期限法律规定最高为二十年,转包期限最高不能超过合同期下余部分期限,即最高不超过法律规定的三十年。

6.土地转包协议中约定的转包期限超过土地承包期的效力认定及处理。当事人双方签订的土地转包协议,若内容合法且属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可认定合同有效。若约定的转包期限超过法律规定或者超过下剩承包期的,应认定无效,其余期限应当有效。如甲将土地转包给乙承包经营,约定转包期为三十年。后甲返乡居住,诉讼要求收回承包地,法院经审理认为甲转包给乙的土地承包期限只下剩27年,约定的三十年超过法律规定,对超过部分期限依法认定无效,对其余部分维持双方转包协议。甲不服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7.土地投入损失的认定及处理。对提前解除的土地转包合同或无效的土地转包合同,若受让方对土地进行了整理、维修等对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投入,一般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证据情况及现场查看土地情况综合认定,并结合当事人双方签订合同时有无过错而区分责任,可采取折价方式予以赔偿。如甲方转包给乙土地一块,乙接受后即對土地进行整理、维修,花去工时费、材料费三千余元,后甲起诉要求提前收回土地。乙反诉要求赔偿土地投入损失三千余元。法院查明,双方转包期限未约定,故支持甲方诉讼请求,解除双方转包合同并判令甲赔偿乙土地投入损失三千元,宣判后双方服判息诉。

上一篇:一年新教师述职下一篇:中秋夜游钱塘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