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创业计划书(共9篇)
智慧社区创业计划书 篇1
智慧城市项目创业计划书
作为城市发展关注的热点,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即城市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还明确强调过:“中国制造2025”将主攻智慧制造,在推动中国成为制造强国之余,打造中国智慧城市。
据了解,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孟庆国教授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医疗、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对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同样显而易见。
普思策划编制的构建智慧城市项目创业计划书包括摘要、综述、附录三大部分。摘要列在智慧城市创业计划书的最前面,它浓缩了的创业计划书的精华。摘要涵盖了智慧城市创业计划的要点,以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评审 计划并做出判断。第二部分最主要的是进行产品/服务介绍、人员组织、营销策略、市场预测、财务规划。
三、在智慧城市创业计划书最后附上附表等其他相关资料。
智慧城市项目创业计划书
【目录】
(一)公司基本情况
对成立时间、注册资本、经营产品、员工规模等进行简要介绍
(二)产品/服务介绍
对公司主要的产品和系列服务进行简要描述
(三)行业/市场分析
对行业状况、市场容量、市场发展前景、消费者接受程度进行简要分析
(四)业务现状
对市场份额、客户数量简要分析
(五)财务分析
公司成立以来累计投入、产出、本收入及利润
(六)融资计划
融资金额、参股比例、融资期限、退出方式
第一部分 公司概况
(一)公司介绍
详细介绍公司背景、规模、团队、资本构成 1.主要股东
股东名称 出资额 出资形式 股份比例 联系人 联系电话
2.团队介绍
对每个核心团队成员在技术、运营或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成功经历进行介绍
3.组织结构
4.员工情况
(二)经营财务历史
(三)外部公共关系
战略支持、合作伙伴等
(四)公司经营战略
近期及未来3-5年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要实现的目标
第二部分 产品及服务
(一)智慧城市产品、服务介绍
(二)智慧城市核心竞争力或技术优势
(三)智慧城市产品专利和注册商标
第三部分 行业及市场
(一)行业情况
智慧城市行业发展历史及趋势,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壁垒、贸易壁垒、政策限制
(二)市场潜力
对智慧城市市场容量、市场发展前景、消费者接受程度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
(三)行业竞争分析
主要竞争对手及其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性能、价格、服务等方面
(四)收入(盈利)模式
业务收费、收入模式,从哪些业务环节、哪些客户群体获取收入和利润
(五)市场规划
公司未来3-5年的销售收入预测(融资不成功情况下)
第四部分 营销策略
(一)智慧城市目标市场分析
(二)智慧城市客户行为分析
(三)智慧城市营销业务计划
(1)建立销售网络、销售渠道、设立代理商、分销商方面的策略
(2)广告、促销方面的策略
(3)产品/服务的定价策略
(4)对销售队伍采取的激励机制
(四)智慧城市服务质量控制
第五部分 财务计划
请提供如下财务预测,并说明预测依据:
未来3-5年智慧城市项目资产负债表
未来3-5年智慧城市项目现金流量表
未来3-5年损益表
第六部分 融资计划
(一)融资方式
详细说明未来阶段性的发展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公司能提供多少,需要投资多少。融资金额、参股比例、融资期限
(二)资金用途
(三)退出方式
第七部分 风险控制
说明该智慧城市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等
智慧社区创业计划书 篇2
智慧社区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应用的整合。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融合各类应用系统和平台, 实现远程医疗、智能家居、居家养老、智能安防等业务, 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 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
现在的试点智慧小区越来越多, 人们普遍就能想到不管身在何处都能遥控自己的家, 充分占有主动权。如家长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 病人能通过手机在家“看”医生, 你能全方位的观察到小区的情况, 你能看到车停在哪里, 当你想进卧室时, 你可以将正在看的电视剧切换到你的IPAD上, 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需一分钟, 以前在科幻片里看到的场景现在在智慧化生活中却能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使得我们的环境变成的“无线城市”、“无线社区”。
完善指标体系让智慧走入社区。专家表示, 智慧社区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仅要从需求和技术上给予重视, 更应该从便利百姓生活, 优化政府治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商业水平的顶层设计着手, 用系统工程思维减少重复建设, 让智慧社区建设进入一个科学的轨道。
国家智慧城市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迟树亮。2014年8月28日, 8部委联合发文, 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社区作为一个很核心的要素被提出来。在2014年提到的是如何解决老百姓的问题, 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这是我们做智慧社区服务的一个根本点。
中国智慧社区产业联盟理事长徐昌国。社区商业O2O是电商的重要发展方向, 也是物业管理转型升级的机会, 是智慧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指出智慧社区是个复杂大系统, 牵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政府对智慧社区的规划与引领是智慧社区建设的关键, 是重视民生的重要举措。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玉。智慧社区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管理和建设的基础环节。智慧社区联盟成立之后, 将汇聚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资源, 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提高各成员单位的竞争力, 促进整个智慧社区产业的良性发展, 携手共进, 合作双赢, 为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全国智标委副主任张永刚。智慧社区要实现对社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生活7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 并对各个指标提出了一定要求。这个地方标准对智慧社区建设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对当地智慧社区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国脉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杨冰之。十三五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主要是从城市的硬件建设进入软件建设阶段, 数量呈现激增阶段, 不断扩展到社区、园区和小城镇, 而且数量应会呈现几何级数。
邻里中国网总裁何加正。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关系问题愈发突出;社区内居民生活不方便的问题也大量存在。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用于社区现代化建设, 依靠大数据平台, 为用户提供交流、购物、消费、餐饮、办事等周边生活服务显得愈发重要。
邻里中国网是一个综合性的本地化应用服务平台, 将家庭作为服务主体。围绕家庭、社区内与之相关联的周边商家、社会机构等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服务对象。这样, 就形成了智慧生活的一个整体。
社区信息化, 生活智能化, 建设智慧新社区, 创造智慧新生活, 这是一篇大文章, 后边的路还很长。邻里中国将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社区的网络, 一个综合应用的平台, 一条通向千家万户的渠道, 一个可观的数据库。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不管是农村社区, 还是城里社区, 包括江苏新农村社区, 居民 (村民) 到一定的聚集点是有距离的, 这就为互联网社区服务开辟了一个很大的空间。
上海智慧社区建设领跑全国
智慧社区平台已经覆盖了上海多个区县, 不少市民率先享受到了全新的信息生活方式:按动遥控器就能通过电视远程挂号, 不再受排队之苦;在社区菜场, 只要刷一刷卡, 就能轻松买菜;通过智能手机, 能够轻松查询小区停车位和公告信息。
上海智慧社区新版手机APP上线。根据上海市政府发布的《2014年-2016年智慧城市新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电信正全力打造沪上“智慧社区”多屏合一的综合信息开放平台。在“智慧社区”手机客户端的未来规划中, 还将重点打造健康、教育两大板块, 引入贴近民生的信源及应用。上海市政府正积极实行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打造, 先行落地的青浦区居民们已可以从“智慧社区”的“健康档案”上查看自己的就医及病史情况。此外, “市民问答”提供沪上居民关注的民生问题, 还有“上海旅游”、“浦东频道”、“商品评测”等众多信息功能, 将集合在“智慧社区”新版手机客户端之中。
天津智能控制助你轻松参与社区管理
智能控制这一系统已在天津河北区王串场街社区进行了部分应用, 下一步将在汉沽的30多个社区进行全面推广。天津市测绘院将三维数字化技术运用于社区管理, 目前天津市测绘院已经完成了中心城区内大多数社区的三维模型建立, 预计在未来3-5年内, 天津将会迎来数字社区的发展高峰期。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 将社区内的一草一物、一户一人进行数字化管理, 可以三维立体化表达。通过这一系统, 可以轻松实现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家庭单位准确定位, 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特殊服务。目前这一系统已在河北区王串场街社区进行了部分应用, 下一步将在汉沽的30多个社区进行全面推广。
重庆打造“国家级物联网示范社区”
重庆幸福时光里全现代化物联网体验中心正式开馆, 以先进的物联网应用技术树立智慧社区行业标杆。在幸福时光里安装的人脸识别系统, 与门禁系统、监控系统进行整合, 业主进出、停车再也不用进行繁琐的取卡、读卡操作, 一张“脸卡”就能读出你的身份, 让你一路畅行无阻;社区配置的医疗一体机及智慧医疗平台, 打造真正属于你的家庭医生;业主只需端坐家中, 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智慧终端采购社区配套超市的商品, 预约社区餐厅、健身房、电影院等配套设施, 了解周边商圈的各项商品信息, 优惠活动, 并实现订餐、订票、网上购物等诸多功能, 你只需等待商家送货上门, 全方位整合资源, 为你省心省力。
幸福时光里的智慧社区平台还将连接南岸区在建的电子政务系统, 让你将生活信息一手掌握, 业主们在家里就可以轻松查询食品安全、水电气、医疗健康、教育等相关信息;办理子女入学、医院挂号、社保等事务, 省去排队的时间, 也减化了办事流程, 免去业主劳累辛苦。将来还会充分利用市政府门户网站群、社区智慧信息库等渠道提供服务, 用物联网技术进一步提高业主获取服务的便捷性。
杭州社区推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系统
智慧社区推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系统”, 家里装个监控, 子女可以在手机客户端上看望老人, 即便上班忙到晕头转向, 常“回家”看看也不再是难事了。
不仅能实时监控, 还能一键报警。研发这套可以视频的“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系统”的是杭州南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他们利用新型智能监控技术, 采用便捷通信终端, 通过老人、老人亲属、社区的三方互动, 缓解老人居家养老问题。这套系统还可以一键报警。和摄像头配套的还有个迷你遥控器, 如果老人身体出现异常, 按一下遥控器上的报警按钮, 老人亲属的手机会同步响起。
蚌埠智慧社区APP上线
想吃楼下那家饭店的炒面了, 可没有饭店的号码, 登录业主APP下订单, 爱吃的炒面送上门;家中管道坏了, 又描述不清, 拍张照片传到业主APP上, 物业会尽快上门维修。2014年9月1日, 智慧社区正式落户龙湖春天小区, 业主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网上报修、投诉、建议及购买生活用品等物业服务。
这款APP, 分业主客户端和商户客户端, 本小区业主只需注册就可享受全方位的物业服务。该款APP兼具物业管理职能、商家移动电商和业主生活服务平台功能。业主安装注册后, 就能在这里对物业公司的不足之处进行投诉, 系统会第一时间反馈给项目负责人。
智慧社区创业计划书 篇3
关键词:社区教育;创意;创新;创客;创业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常青藤”社区终身学习系统之内部模型
“常青藤”社区终身学习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包括一个核、三个环、三个群。学习群对应着创新环;支持群对应着创客环;价值群对应着创意环;创意+创新+创客=创业。通过三个环,实现三个群,最终形成区域终身学习智慧系统。
二、“常青藤”社区终身学习系统之架构分析
北京对中关村期望的社会进步、基于中关村社区企业发展和社区相关主体自身提升的需求是中关村区域终身学习智慧系统价值实现的目标。要构建终身学习系统的价值群,通过支持群和学习群,促使文化、能量、价值的涌现和迸发,实现中关村社区创意环的形成。
中关村区域终身学习智慧系统要以信息化、智慧化、终身化的学习系统为手段和抓手,促进终身学习系统的价值形成,构建终身学习智慧系统的学习群,通过支持群和价值群,创新资源创造、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实现中关村社区创新环的形成。
中关村区域终身学习智慧系统要以社区的家庭、企业、社区等各种主体及其形成的关系为基础支撑和聚焦,这是终身学习系统的价值来源,构建终身学习系统的支持群,通过学习群和价值群,促进支持群中个体、团队、组织的创业,实现中关村社区创客环的形成。
三、构建区域终身学习系统之路径探索
(一)区域终身学习系统之创意
创意产业来自技术、经济和文化的交融,为创意人群发展创造力提供了根本的文化环境。
据此,成立了中关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了38个专业工作室,进行了区域终身学习智慧系统之创意研究。
1.社区教育资源的全面挖掘
通过调研把社区内组织资源利用起来,尤其是学校的师资、教室、课程培训体系等都是社区开展学习活动的可用资源;区域内的风景名胜、博物馆、历史遗迹、游泳池、公园、体育场等物质资源都是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媒体、网络等信息资源,保证传播渠道畅通在社区学习系统建设中角色相当重要;地缘乡土文化是增强居民归属感的重要文化资源;盘活整合社区中潜在的人力资源,更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主要推动力量。
为此课题组用一年的时间全面挖掘区域内的社区教育资源,制成资源地图并与谷歌地图链接,为进一步激活资源组合打下了基础支撑。
2.社区教育资源的多维度整合
构建区域终身学习系统平台,多维度整合资源。整合是指把社会结构中的各个部分结合成一个统一体,一部分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整个结构,但它不会破坏整个社会结构的协调与平衡。只有从多个维度整合社区学习资源,才能使有限的社区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一是功能维度:首先表现为社区和教育部门的互相合作,社区教育也称为社会教育。从社会看教育,也是从教育看社会,优势互补,这关系到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性。其次是社区和专业职能部门的配合,专业互补。在组织领导层面和实际工作中加强合作,贡献自身资源,统筹社区资源。二是地域维度:社区本身就是指基于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基于区域联盟的社区资源的整合是要实现不同地域在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形成更大的社会共同体,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发挥作用。
3.整合利用现有学校教育资源,在职业学校中设立社区教育学校
海淀区教委发布《关于在职业高中设立社区教育学校的决定》,决定在全区6所社区学院、职业学校中分别成立社区教育学校之“校中校”模式实验,使全区继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农村村校、企业等社会力量办社区教育学校等多种惠及社区教育的办学形式之外,形成新的社区教育学校系列,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引入社区,利用职业学校的师资和实训基地为失业人员、农民、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残疾人等弱势人群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等学习服务,同时也为周边居民提供提高生活品质的技能培训,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做出贡献。
(二)区域终身学习系统之创新
1.创新之一:建设中关村终身学习体验园,创新学习模式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伴随着社区教育内涵的发展而诞生的,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的动力因子,是社区教育最有效的实现途径;是以社区居民终身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和社区发展需求的多样化为依据,整合包括知识的、经验的、实践的、环境的、生活的素材和内容在内的教育、学习活动和过程的总和。例如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的的择业创业类;社会热点和本土特色相结合的特色类;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目的教育类;来自“中关村大讲堂”的精品类课程。中关村学院“常青藤”社区终身学习系统的“课程超市”课程超过1000门。日前建成的一座国内较先进的“社区教育体验学习中心”“体验式”学习新颖有趣,是一个具有学习、展示、研究、交流、传播、传承等功能于一身的区域性文化活动中心。目前学校已建成厨艺、书法绘画、茶艺、陶艺、古琴等多个体验学习室,让学习者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社区居民免费体验学习,两年来接待学员不断,是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新生社区教育形式。和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不同,体验学习中心的最大特点是“体验”。所有的学习项目都由学习者参与、动手。来到学习中心的人,都对这种学习方式大为赞赏。学生进入了新鲜、轻松、快乐的学习境界。
2.创新之二:项目实验
“常青藤”社区终身学习系统的提出和建设,是中关村学院基于社会责任和社会需求提出系统建设架构,将为海淀区社区教育的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一系列项目开始实施。
“常青藤”社区教育课程超市项目。这是“常青藤”社区终身学习系统的出发点,也是社区教育服务的主要实施项目。它基于传统社区教育模式,将教育服务延伸至社区,以发挥社区学院的教育服务示范作用。在“常青藤”社区终身学习系统构想提出之后,其内涵不断丰富,适合社区学习的课程以及教育服务形式不断增加,改变了以往单调的社区教育形式,丰富了社区学习内容,拓展了社区教育的空间,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欢迎。
校企合作研究和实验项目。从学历教育的校企合作扩展到社区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成立了企业商学院,真正实现了学院“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将更多的社会教育资源整合于社区教育服务之中,既为社会组织发挥教育功能提供了空间,也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丰富了社区教育形式和内容。
车耳营乡村发展项目。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车耳营村为试点,将其乡村发展与教育服务加以衔接,以教育服务推动乡村发展,尊重、突出村民主体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样本。一些列围绕乡村发展的培训项目开始实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中小学生书法培训项目。将社区教育服务延伸至中小学,在书法培训上取得了突破,丰富了社会大课堂课程建设,促成了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学校教育的结合,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兴趣,增强了学习信心。
摄影文化与培训项目。将高校和社会摄影文化资源与社区学习需求相结合,与乡村发展相结合,使以往高雅的摄影艺术“落地”,成为区域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体现区域文化的特点。学院的讲座和乡村学习基地的培训,以及项目设计,将开拓性的使之成为乡村文化的亮点。
数字化学院建设项目。结合海淀区的信息技术优势和数字化学习者需求,学院提出建设“数字化学院”,使学院成为真正实施24×7的全时服务载体,目前项目正在积极实施中。
3.创新之三:数字化建设
“区政府重视数字化建设,努力提高数字化建设在社区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海淀区基本建成远程终身教育网,所有街道建成与国家图书馆联网的电子图书馆,各乡(镇)成人学校、村校都有与海淀教育网连接的多媒体教室。海淀区社区教育已搭建起网络与实体互补的学习服务立交桥。
(三)区域终身学习系统之创客
“创客”是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空间是兴趣相投的创客们的聚集平台,是创客们最基本的组织单位,由创客们志愿发起组建。创客的创新和力量源泉来自于所有创客的相互分享、帮助与合作。为此,中关村学院文化创意中心成立了专业工作室,团队体验学习,相互激励,创建学习型组织,线上线下为创客提供了聚集平台
1.培养分享思想
构建区域终身学习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共同学习,满足学习型社会公民对学习的需求。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以信息革命、知识创新为发展动力的社会,是个人、组织、国家以学习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社区学院作为市民总校,是社区教育的龙头,我们顺势而为,构建民众需要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终身教育思想已逐渐成为教育界乃至政府和社会普遍认同的教育理念,各行各业都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一些企事业单位、社区群众自觉组织自发学习的机制氛围逐渐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社会化学习、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云学习等学习大潮涌动。在全球全民全媒时代,民众都有学习的刚性需要,要使他们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想要的教育,就需要构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以此支持、引导、帮助、服务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
2.创造创客空间
创造创客空间,海淀区开通了“海淀终身学习网”(www.hdzsjy.org),市民利用“海淀终身学习平台学习卡”就可以上网充值,并免费在线共享或下载各类资源。“海淀终身学习网”构筑了统筹区域教育资源的现代化创新平台,更是名符其实的网上“学习超市”,无论男女老少、不管文化程度高低,都能在“海淀终身学习网”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海淀终身学习网的搭建,满足了各类人群的各种学习需求。
2008年12月,基于全新的理念和架构的“学习型海淀”网络学习平台(www.learninghaidian.cn)在中关村学院投入运行,学习型海淀网络学习平台”由中关村学院建设并管理。它以资源整合为理念,将信息传播、学习服务支持、教育服务供求信息集成、学习团体展示与服务、跨媒体学习等多功能于一体,成为为社会教育服务事务的综合公共学习服务平台。“海淀区终身教育网”是海淀区教委投资建设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课程资源丰富,门类齐全,从学校前教育到老年教育全程覆盖,目前达到25000余门,信息量达到T级。将“学习型海淀网络学习平台”和“海淀区终身教育学习网”进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将极大提升海淀区社区教育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成为海淀区数字化学习的重要基础。目前,以研究推进工作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机制。中关村学院将以“常青藤”社区终身学习系统建设课题研究为契机,将社区创客推向新的阶段。
(四)区域终身学习系统之创业
1.构建区域终身学习系统,营造良好自主创业环境
中关村区域有着良好的创业传统,被称为中国的硅谷。自主创业的企业多是小微企业,实力较弱,时刻面临生存考验,迫切需要扶持。构建区域终身学习系统,为自主创业提供帮助,营造良好自主创业环境,为自主创业提供便利;对创业企业的员工招聘、测评和培训等,提供免费或优惠服务。
2.构建区域终身学习系统,建立自主创业教育培训体系
调查表明,七成以上的创业者需要创业培训,九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对创业很有帮助。构建区域终身学习系统,加强自主创业课程建设和创业教育管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加强高等院校与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创建互动开放的创业教育和培训模式。对于农民创业者,除利用职业院校等正规教育机构外,还可创办各种专门培训班,对其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形成自主创业教育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蔡剑.协同创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 篇4
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城乡劳动者创业就业,增强其创业能力和经营能力,充分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全面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现就创建活动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要决策的主要抓手,以达到“创业富民,创新强镇”为根本目标。
二、工作计划
(一)舆论引导,加强宣传
1.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2.要积极利用黑板报、墙报、网络信息、新闻媒体等媒介充分宣传中央、省、市、有关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创业型社区(村)建设的氛围。
3.全面启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进家入户活动,广泛宣传市新一轮就业政策宣传工作,认真做好创建工作,为每进一步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宣传发动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投身创业创新事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创业
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良好的创业平台,全面启动创业型村、社区创建活动。
(二)制定目标,抓落实
制定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方案,成社区创建组织。明确创建职责,落实创建责任,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拟定落实创建方案。广泛开展创建动员工作,形成良好创建氛围。
三、创建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
成立创建“创业型社区”领导小组,申报行政(社区)书记、主任、共建单位、联点干部、就业援助员为镇就业联席会成员。
(二)创建创建平台
以社区的试点经验为参考,帮助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困难高校毕业生和低保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小额贷款、自主创业扶持,帮助来料加工人员进行业务联系,采取送政策上门、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把政策落实到位,使符合享受条件的创业者100%享受到创业扶持政策。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对有创业意向的人员进行创业指导,对失地农民等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有创业意向的困难人员,采取帮扶政策,介绍工作,与企业单位进行社区共建,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可以由培训机构提供技术,由创业服务体系提供创业资金等方面的帮扶,实行边创边改,打造自己的创业模式。
(三)构建创业服务体系
强化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优惠政策上门,建立责任人制度等方式,构建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各界公共服务机构及村、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室,对创业人员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培训指导、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突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政策支持、创业帮扶,提高特殊群体的创业成功率。
托喀依社区劳动保障站
智慧社区创业计划书 篇5
工作计划方案
为切实搞好2011年创建创业城市工作,如实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我社区特制定创建自治区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
一、创建创业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以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可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创业型城市的创建工作,既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又有利于落实积极就业政策,不断扩大就业空间,全面推进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着手,坚持以创业培训为基础,以建立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为重点,充分发挥社区和自发组织的推动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创业服务,逐步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局面,顺利推进我社区的创建工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积极开发创业产业,改善创业环境,不断激发自主创业者的创业激情,鼓励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合力,立
足于全民参与创业。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机制,优化创业服务。
建立社区创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社区创业服务窗口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推荐、政策帮扶等服务。加强创业基础工作,简化办事程序和操作流程,完善创业信息服务,建立完善实名制就业、实名制培训、实名制社保补贴、实名制小额担保贷款机制,积极鼓励企业、个人开发创业项目,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更高效的创业服务。
(二)落实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社区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扶持创业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建立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政策咨询讲解、行政管理、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工作等方面的创业就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强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社区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开展宣讲创业知识、解答创业就业政策等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的创业意识。要适时组织自主创业者进行创业培训,引导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积极就业。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创业政策、创业典型、创业动态、创业经验,大力弘扬自主创业精神,培育自主创业理念,形成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全社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由社区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组成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指导社区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研究制定创建工作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难点
问题,将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社区将创建工作进一步细化分解,明确责任责任人,安排完成时限。要建立健全创建工作制度,制作月报表、随时掌握创建工作进度和动态,推动工作进展。各个部门要密切协作,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市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及行业协会、等各组织,要充分发挥本职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化运作机制。
(三)加强协调配合。社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树立创建活动全局观念,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开辟创业“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努力促进符合条件的各类人群实现“无障碍创业”,积极推动今年的创建创业型工作。
青得里街道和平社区劳动保障站
”智慧社区“视频配文 篇6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到来,社区智能化已经成为新世纪全新生活方式的根本保证,生活中人们把更多的兴趣和注意力放在了安全防范、物业管理、和通讯服务等方面,广大居民渴望享有平安、舒适、便民、智能的社区生活。这就要求传统的社区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延伸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住舒适度。智慧社区综合管理系统以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围绕社区安全和日常生活,通过互联网思维,安全高效地为千家万户提供高质量社区生活服务。
在这里,我们用科技诠释智慧生活; 在这里,我们重新定义生活,定义管理; 在这里,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一切; 在这里,遇见未来,遇见智能生活。
场景一:小区进门
小区的门禁管理是确保小区居民安全的第一道关卡,可是当你手里的大包小包让你恨不得有三头六臂的时候、当你翻遍包包都找不到门禁卡的时候、当你忘带门禁卡进不去小区的时候„„乡愁是一扇冷冷的门禁:我在这头,家在那头。
别担心,“智慧社区”只要打开专属手机二维码,手机一键开门,享受VIP尊贵服务,让这些尴尬通通消失。
(配图:一个人出现以上情况,另一个人手机扫码轻松进大门。)场景二:人脸识别系统
“智慧社区”的独特门禁系统,只需扫描一下就知道你是不是熟人,不仅可以严格把控出入人员信息,还可以通过后台连接公安系统大数据对特殊人口进行人脸识别,并立刻通知公安部门,协助公社区民警保障社区治安。
(配图:陌生人来访,显示登记标识;特殊人口,立即通知公安部门。)
场景三:业主、租客管理系统
“智慧社区”系统针对小区房屋租赁登记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门禁权限与房屋合同挂钩,开通租户临时出入权限,协助警务人员对小区的治安管理。当租户合同到期退租之日起,系统将自动取消临时权限。场景四:社区正门公示牌
“智慧社区”公示牌将使用近三十年的纸质警务公示牌升级为现有的电子、通讯、网络、大数据为一体的智能化公示牌。实现市、区(县)、所三级联网公安宣传、服务等信息实时发布。将最新的政务、管理、服务信息及时快速的传递给社区居民。同时,它也具有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的独创功能。自动血压仪,精准测量血压;电脑医生详细分析,不用出门也能看医生。
收尾:智慧社区,一切为了生活更美好
智慧社区如何运行? 篇7
在超市不仅能购物,还能进行信息咨询,在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正在以全新的方式便利着居民的生活。使用智慧信息机,居民可与团结湖街道办事处9个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在线视频交流,弥补了电话沟通的缺陷。
当然,智慧信息机只是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建设中的智能设备之一,“三微”平台、“掌上团结湖”、“一按灵”电话等信息化平台和设备开启了作为智慧社区试点单位的团结湖街道的社区智能化进程。
与此同时,按照北京市社会办、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共同印发的《关于在全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部署和要求,包括团结湖街道在内的全市501个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工作正在推进。
依照《意见》,2012年11月至今年4月是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的重要阶段,信息化社区建设这一新模式无疑将给政府管理体系、财政投入、信息化技术带来考验。
“五化”生活
服务是智慧社区的核心,也是智慧社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依照《意见》提出的智慧社区建设的近期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对社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生活七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让“五化”成为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方式。
在没有先行经验,依靠自主探索的建设模式之下,各智慧社区试点单位结合社区实际,设计开发了多样化的智能平台和设备,引领居民“五化”生活方式。
1月6日,作为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二期的重点项目,手机服务平台“掌上团结湖”正式启用上线。“掌上团结湖”共开设智慧之窗、智慧服务、智慧言路、智慧门户、邻里互动、智慧网格、智慧视听、智慧家园等八个互动板块。
“掌上团结湖”是基于云计算和位置服务(LBS)技术,建立的移动互联网APP平台。团结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荣珍告诉记者,经过前期测试和使用,志愿服务、互助交友已经成为平台的主题词。居民通过“掌上团结湖”开展邻里文化互动,结伴组织羽毛球、篮球等各种活动,在高节奏的社会中拉近了邻里关系。
“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一场革命,”李荣珍这样评价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社区建设,“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目前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已经达到4.2亿,所以我们要适应这个潮流。”
此前,李荣珍指导的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一期建设也充分适应了信息化新潮流。团结湖街道建立了以“微信、微博、微群”为主的“三微一体”服务模式,率先实现以微博方式回复网格案件。
居民王强是微信、微博的活跃分子,一旦发现小区环境问题或管理问题,他就通过“@团结湖网格”或者微信平台随时报给街道,而他反映的问题都及时得到处理。自“三微”平台建立以来,平台实现与居民互动交流5100余次,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以及反映的情况已全部解决。
此外,智慧社区各试点单位积极跟踪移动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趋势,努力利用社会热点和技术热点开拓工作渠道,陆续拓展微平台服务。海淀区清华园街道开通了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社区居民只要拨打统一的服务热线登录服务网站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便民服务。并为地区老人免费提供“一键通”、“一按灵”、一个GPS定位器、一条服务热线和一个学习网站。大兴区清源街道建设完善了街道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社区安保监控系统、政务网站等。
精细化管理
信息化背景下,智慧社区引领居民的生活走向便捷,也倒逼社区管理者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在此背景下,诸多社区结合辖区特色,创新了不同的管理模式。西城区金融街街道的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实现街道政务值勤、社会服务管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网格化城市管理、图像信息指挥、采集各类信息等六大职能。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一库一平台”充分整合地区人、地、事、物、组织等各项基础数据资源。
在团结湖街道办事处,公务人员越来越习惯将人、事、物、地、组织统称为“数据”。辖区内发生的一件“事”通过可视系统,传输到街道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就变成公务人员监控、研判,以及据以执法的“数据”了。
据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孙思文介绍,社区的“数据”可以细化到电线杆的标号。“一号定位”系统就是通过将辖区所有线杆、电杆标号,居民根据标号位置信息报警或者获取基于精确位置的服务。
而“数据”的处理中心就是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即“智慧团结湖”的大脑和指挥中枢。李荣珍告诉记者,街道建设的“城市管理、应急处突、综治维稳、为民服务”四位一体的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依托核心数据库辅助决策。
孙思文告诉记者,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通过“三微”平台、热线电话等接收市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采用派遣、处理、核查、回复、结案为一体的闭合式运行的管理模式。“收到居民通过微博等方式反映的问题,我们立刻派遣相应科室去处理,处理的时间远远短于朝阳区监督中心规定的时间。”孙思文解释。
截至2012年年底,街道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共接收区监督中心派遣和居民反映的微博环境类案件13000件,涉及内容有街面秩序、道路保洁、绿地养护等方方面面。目前,所有案件均能及时处理按时回复,结案率达100%。
当然,在加强科技化管理的同时,智慧社区充分调动了居民的管理积极性,形成政民互动的管理模式。
团结湖是我国第一个实施“智慧网络”管理模式的街道,据李荣珍介绍,团结湖街道在城市管理网格化的基础上,将本辖区划分为多个网格,使每一个社区居民都可以亲身加入到社区管理之中。
nlc202309011136
具体来说,网格管理平台向居民提供动态的网格选取模式及动态的项目管理方式,在以往楼门组长管一栋楼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居民只需在“掌上团结湖”客户端的“智慧网格”板块中点击申请管理的区域,通过工作人员后台审核后,就可以成为网格格长或网格管理员,利用手中的手机对所负责网格内发生的问题进行上报。
网格管理功能实现了居民既可以选择对虚拟社会又可以选择对实体空间的双重管理,解决了以前网格管理仅集中在政府层面的问题,使社区百姓人人都可以成为网格管理员。李荣珍告诉记者,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申请不同的管理职位,比如擅长文化、网络等领域都可以参与申请。
便捷服务谁买单?
智慧社区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智慧社区的可持续运营成为一大难题。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机制”是《意见》对智慧社区运营的期望,即对智慧社区建设所需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并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多方投入机制。
目前,朝阳区望京街道的望京网、回龙观地区的回龙观网网站注册用户数均超过50万,是政府与商业网站合作的典型案例。通州区八通网致力于为居民提供集信息、邻里互助、生活消费、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物品交易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网络平台,网站注册用户数超过60万。
在团结湖街道,社区管理者在智慧社区建设中也充分联合了社会力量。“最初政府做得多一些,后来市场做一些,居民自己负担一些,这样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李荣珍在介绍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建设经验时表示,目前团结湖街道已经和大众点评网等一些商业网站开展了商业合作。
另外,团结湖街道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在合作过程中获得了“盈利”。2012年底,团结湖街道在“北京市社区信息化综合示范街道”评比中获得了全市第一名。而团结湖智慧社区的建设成本不足100万元,远远低于其他社区。
李荣珍告诉记者,“三微”平台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街道总共投入仅1万余元。分布在辖区内所有的智慧服务机,硬件和软件开发,合计30万元,加上最新上线的“掌上团结湖”平台,所有的资金全算上,不超过100万元。
另据李荣珍介绍,社区的智慧信息机原价在60万元左右,但是通过洽谈,智慧信息机的功能由街道自己设计,技术框架也是自己构建,与合作公司共同开发设计,采购价格大幅降低,节约了街道的经费支出。
由于智慧服务机的方便快捷,全市多个社区纷纷进行引进。作为智慧信息机的设计者之一,团结湖街道还从中获得了报酬。
“从节省经费的角度,我们的模式可以复制。”李荣珍向记者表示,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建设的经验在于: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居民需要什么做什么,不搞庞大的设计,从底层开发,更接地气。
智慧社区现状与趋势 篇8
一、智慧社区应用现状
1.物联网技术在社区应用还较少,智慧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为了规范住宅智能化建设,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早在1999年12月就出台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智能化小区是智慧社区的前身,主要强调三方面内容,包括安全防范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为了促进平安城市建设,公安部于2005年提出了3111工程(安防工程),3111工程的推进对于小区安防水平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早期的智能化小区模式实现了设备的自动监控但并未实现自动控制网络与互联网的互联。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动抄表、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走进社区,进入家庭,智慧应用逐渐增多,智能家居成为最有潜力的物联网应用领域之一。
近年来,充分融合了物联网技术与传统信息技术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逐渐出现,并在一些发达地区实施。智慧社区典型应用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物业、智慧政务、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家居是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一个家庭信息化网络平台。家庭控制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入因特网(Internet)、公众电话网、广电网、社区局域网等网络,通过家庭网关实现电子信息设备、通讯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或概称的三表三防设备)的控制与设备间协同。智慧物业利用小区视频监控网络、各种传感器网络及小区宽带网络构成物联网系统,实现智慧的保安消防、垃圾回收清运、停车场管理、日常设备检修与维护、环境监测、电梯管理等智慧服务。智慧公共服务利用信息共享与集成技术,实现社区医疗服务、“一站式”缴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养老服务。特别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使得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实现智能化,打破老人独自居家活动的状态,老人的各种诉求被感知:身体健康状况被社区医院和医护人员感知;居家安全和出行安全被社区服务人员和家属感知。智慧政务对部门、科室、社区业务进行科学分类、梳理、规范,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实现社区一站式服务、社区经费管理、综治维稳、社会救助等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大量结合了物联网技术的社区应用还处于方案或试运行阶段,物联网应用需求的发掘还不充分,智慧社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2.智慧社区应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主要社区
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智慧社区成为智慧城市重要建设内容,但由于智慧社区本身代表了一种较现代的生活方式,受建设成本和消费水平影响较大。因此,智慧社区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各沿海城市、直辖市和各省级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智慧社区还主要集中在这些大城市的主要社区。
北京西城区广内街道“智慧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是智慧社区的一个典型案例,其一期内容包括智慧中心、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民生四大部分14个子系统。智慧中心记录了街道所有的人、地、物、事、组织,这些数据精确到了每个社区的每个单位、每个楼门甚至每个井盖。智慧政务借助信息手段,对部门、科室、社区业务进行科学分类、梳理、规范,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包括社区一站式服务系统、十千惠民系统、社区阳光经费管理系统、综治维稳系统、和谐指数评价系统等。智慧商务是以服务企业为主旨,包括槐柏商圈网、楼宇直通车、惠民兴商一卡通、企业绿色通道等。智慧民生以辖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建设面向社区各类专项服务的典型应用,包括虚拟养老院、智能停车诱导、全品牌数字家园、数字空竹博物馆等。
2011年6月,上海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首个“智慧社区”——浦东金桥碧云一期改造已完成。实现了智能家庭终端、金桥碧云卡、社区信息门户网站、云计算中心四大基础项目。通过智能家庭信息终端(碧云大管家)实现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优惠信息显示、服务预订等功能。通过金桥碧云炫卡绑定商家或社区服务机构的各类信息、直接进行相关费用缴纳、预定、享受个性化服务。社区信息门户网站是居民查看社区内各类信息的互联网窗口,主要功能与“碧云大管家”相对应。同时,基于网站的互动及宣传功能,可将服务辐射至所有人群。云计算中心是整个项目的大脑,因为所有子项目的数据都将通过云计算中心进行交换、处理、存储以及查询。另外实现了智能交通(一期)运用红绿灯违章率监控管理系统、智能环保(一期)通过对现有垃圾桶的改造,当垃圾桶内的货物到达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例如90%),自动将相关信息传送到相关管理部门。智能停车场(完成试点工作)通过对停车场管理专利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社区内停车场的查找、停车位信息的查询、精确停车位的指导等功能。
广州电信与光大花园在广州市海珠区推出“信息家园”社区。在这个社区中,居民可以通过宽带网络和固定电话实现远程遥控开关家电、视频监控家居安全、自主控制电视节目等住宅智能化管理。此外,居民还可以通过114查号台和“信息家园网站”了解居家信息、订购所需商品。目前约有3万家广州企业加入了“信息家园”电子服务网络。
3.智慧社区产品与技术方案尚不成熟
社区智能化产品 “智能化”程度还不够高。在部分安防产品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只能在家中无人时,开启防盗报警系统,住户回家后必须关闭防盗报警系统,否则就会发出误报信号。而事实上只要在夜间就需要能够对住宅边界(阳台、窗户等)进行设防,所以一方面要提高产品的智能程度,锁定监控区域,同时还要能够根据环境的需要灵活设置安防系统。另外,探测设备(红外探头等)的可靠性能不理想,无线探测器由于靠电池供电,所以能否及时、准确传送电池欠压状态,是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必要条件。
技术方案选择时存在考虑不全面的情况。有的小区区域报警系统采用电话网+无线前端设备模式,虽然此种方案因为不破坏住户的室内装璜,技术上比较可行。但由于这种方案需要依赖于电话通信网络,及住户通过电话线经电信局交换中继与物管中心连接,住户的每一次报警都要占用电话线路,因而会给住户增加额外的通信费用,物管部门当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与电信部门协商,匆匆上马,等到系统调试时才发现问题,从而导致住户的不满。
4.智慧社区建设标准与规划缺乏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早在1999年12月就出台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由于该导则和2000年出台的GB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都没有详细规定每个系统的设计及施工规范,实施过程中往往只能参照各相关系统的有关标准执行,有的甚至是凭感觉,因而导致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设备选型的随意性较大。例如,住宅内探测器及磁控开关的安装位置及数量,住宅不同部位应选择何种技术类型的产品等。天津市今年出台的《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地方标准DB12/125-2001就详细规定了门磁开关及探测器的安装场所、安装位置及设备选型等。另外,系统建成后缺乏相应的验收、测试标准,也没有相关部门组织验收,所以目前急需针对智慧社区的此类技术规范出台,从而更加规范系统的实施。各厂家的相同产品的兼容性、互换性、开放性差,造成住户家中设备种类很多,管理和维护也非常困难,给未来系统的集成与数据共享带来很大困难。
5.缺乏适应智慧化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人才
智慧社区应用了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其管理与服务模式与传统社区有很大不同。因此某些重要岗位不是一般人员通过短时间培训能够胜任的,所以社区管理与服务机构特别是社区服务中心与物业管理中心需要配备高素质的技术管理及业务办理人才。通过高素质的人才保障智慧社区软硬件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比如一个安防系统,由于系统管理不善,导致其它人员误操作,使得系统通信参数被修改,致使整个系统瘫痪,而物管人员却不会恢复。这一方面反映了物管部门管理制度不严,同时也说明物管人员的技术素质亟待提高。
二、智慧社区发展趋势
1.技术方面
(1)网络泛在化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我国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社区内网络将无处不在,并将有更高的带宽,必将加强社区的网络功能的发展。通过完备的社区局域网络和物联网络可以实现社区机电设备和家庭住宅的自动化、智能化,可以实现网络数字化远程智能化监控。
(2)系统集成化
社区内信息孤岛将通过平台建设走向集成,这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智慧社区将大大提高社区系统的集成程度,信息和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提高了系统的服务能力。
(3)设备智能化
通过各种信息化特别是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不但使居民的信息得到集中的数字化管理,基础设施与家用电器自身的各种基础及状态信息将可通过互联网获取,并可通过互联网对这些设备进行控制,设备间也可通过一定的规则协同工作。通过对各种人、物、事的信息的综合处理,更多的智能化、主动化和个性化服务将出现有社区居民身边。
(4)设计生态化
近几年随着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态化理念与技术正在深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领域中,以实现人类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应用方面
(1)智慧应用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社区的主要构成对象就是住宅与家庭,因此社区信息化应用始终主要围绕着居民日常生活展开,在智慧社区,智慧应用将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智慧家居将智慧应用延伸到家庭内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通讯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或概称的三表三防设备)等连成网络,通过多功能智能控制器、互联网和物联网络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各种设备可以与传感器结合,根据环境变化自动变换状态。居民出行也因智慧停车场的出现变得更加快捷,智慧停车场系统统一管理社区辖区内的车辆停放,保持社区辖区内的道路、过道、电梯及扶梯等平面及垂直交通的畅通。居民生活环境也可得到智慧管理,在社区内部安装的环境监测设备,不仅可实施显示社区环境状况,便于业主在社区内安排活动时间,同时可向市环保部门环境监测系统提供数据。可以和市交管信息互通,对一些违章、被盗车辆进行及时处理。通过智能垃圾回收系统,清洁人员定时定点或接到智能垃圾箱报警后及时收集和清运垃圾,保持社区及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与救助服务、一站式政务服务等智慧化服务将不断丰富与完善,使社区社区居民生活方式更加智慧、更加便捷。
(2)对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服务有着强烈需求
智慧社区发展分析报告 篇9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社区智能化已经成为新世纪全新生活方式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信息化飞速迈进的今天,人们对住宅的关注已经不再局限于居室面积、周边环境、交通等方面,而是把更多的兴趣和注意力放在与外界沟通、通信服务、安全防范、物业管理等方面,这就要求传统的社区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延伸服务功能。
(一)智慧社区概念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把物业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智慧社区的提出,是从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到强调以技术为人服务为核心的一种转变。
“智慧社区”既是社区建设的一种理念思考,也是新形势下探索街道公共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它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以“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运行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为建设思路,以统筹各类服务资源为切入点,以满足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需求为落脚点,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努力在广内地区构建涵盖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社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领域党建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依托这一智能化的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一方面创新管理手段,促进街道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同时创新服务模式,为辖区居民和单位、社会组织提供人文化、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使其感受到智能生活的新体验,享受到一种“全响应”智慧状态,真正实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工作日标是全力打造“生活
服务更便捷、生活环境更优美、生活状态更和谐、幸福指数更提升的智能、人文、宜居的现代新型社区。
智慧社区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舒适、开放的人性化环境 高度的安全性 便捷的数字化通讯方式 便利的综合社区信息服务 家居智能化 物业管理智能化
(二)为什么建设智慧社区 1.我们的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社区是城市的单位,是城市人生活区域,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建设在许多领域概念相通。
智慧社区建设的起因是为了解决当今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如人口膨胀、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难题、公共安全完善的瓶颈、社会道德滑坡、社会保障压力、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健康管理的薄弱、看病的困境、人们生活空间的拓展的障碍、资源如何整合再应用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力求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及绩效,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2.社会管理需要创新
一直以来,政府各个部门在努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应用水平。但以职能划分为特征的城市信息化还处于自发零散、各自为战的局面,因而其实施的效果也相对有限。
于是,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具智慧的新方法,以更快、更好地实现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跨越。
3.新型社区建设的呼唤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社区作为城市的单元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开展社区建设,满足基础群众的社会需要,成为近些年来社会结构转型与发展的主要方向。
当前,社区管理与服务已经滞后于群众的需求,从居住环境到基础设施、从生活服务到文化娱乐、从治安秩序到人际关系等,群众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尤其是社区市民参与社区的发展和社区自治等问题,以及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足,不容忽视。
社区是一个大家庭,它立足的宗旨和发展的原则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丰富人的生活,满足人的需求;着力于提高社区生活的舒适度、亲和力和归属感;是良好的社会生活系统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的统一。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是百姓的共同心声,也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三)智慧社区发展的背景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引进和发展,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重点。例如,上海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率先建设智慧城市,北京在”十一五“期间将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天津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中提出打造”智慧天津“的宏伟蓝图。借力”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构建智慧城市行列。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下,也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局面。智慧社区充分借助电了信息技术,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安防监控、智能社区医院、社区管理服务、电子商业等诸多领域,在新科技创新和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下,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工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
1999年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用)》中对住宅小区智能化作了如下描述:“住宅小区智能化是指依靠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利用计算机及相关的高新科技,将传统的土木建筑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分别对其使用功能进行智能化,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安防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为小区住户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家居环境。
(四)智慧社区发展的意义
社区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及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环节,是加强和谐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各地高度重视社区信息化工作,积极探索,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社区、服务居民,提升了为居民服务的水平。
1.通过对智慧社区的建设使小区业主能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有数字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生活体验拥有一个安全、舒适、温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使物业管理更简单、方便,节省人力。提高了小区的生活档次与开发商的名气,相应的也提高了小区的销售价格与销量以及物业管理费等,给开发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小区业主在各方面都拥有更高、更好的体验。
2.通过对智慧社区的建设使小区和外界、住户和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使生活在小区里的所有住户更加感受到人性化和更多的人情味。
3.物业管理更加高效、便捷。由于通过千兆以太网,实现了小区的智能化管理,物业通过网络来更简洁、有效的管理整个社区住户,工作效率因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不仅使小区的物业管理在Internet的平台上充分发挥智能化管理的功能,并利用国际互联网技术与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联通。4.网络服务更加完善。小区物业信息网是专门服务于小区内的住户,拥有全面、及时、精彩的资讯报道,并通过对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商品化加工,使其以商品的形式服务于大众,从事各项有益活动,并利用规模优势为住户提供各类优质、优惠、高效的信息服务内容。
二、智慧社区发展现状
(一)智慧社区整体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经济建设高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住宅建设的大力发展,21世纪我国住宅及住宅小区的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开始进入一个注重”质“的时代,用一句话概括:“70年代解决有无的问题,80年代解决大小的问题;90年代追求环境优美;21世纪是智能化时代。”住宅小区智能化是住宅建设的新突破。
总的来说,社区的智能化犹如雨后的春笋方兴未艾,开遍在祖国的神州大地,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各地普遍开展以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构建了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信息平台,在社区管理部门、社区服务机构与社区居民之间架起了方便的桥梁,开创了现代化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崭新模式。
1.规划先行,带动社区信息化建设。
为加强对社区信息化的指导,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有的地区出台了社区信息化建设规划或指导意见,有的地区出台了社区信息化建设标准,以标准化推动信息化。如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信息化示范社区评选标准》,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部分地区虽然没有出台专门的社区信息化文件,但在本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规划、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都列出专门的章节,对社区信息化建设进行专门部署。这些措施有效地推进了社区信息化建设。
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社区信息化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截至当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光纤网络为主,以无线网络为辅的立体高速宽带网络环境,铺设了社区信息化的高速公路。同时,通过加大投入或以共建共驻的形式,为社区居委会配置现代化办公设施,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力地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社区信息化创造了条件。各地区中心城区社区信息化建设均有较大的发展,部分城区进展明显,尤其东部沿海城市的中心城区宽带网络全面开通运行,初步建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服务网站,架构了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宽带网络,满足了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需求。
3.加强社区信息化软件建设,实现社区信息化网络的多级覆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地对社区信息化建设都十分重视,逐步将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摆上了位置,普遍加快了试点工作。据了解,到2005年,社区信息服务站基本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国20%的居民、生活小区将实现信息化。基本形成市、区、街、居四级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区、街、居三级纵向联网,建立了社区信息综合平台,部分地区的社区配置了电脑及应用软件、建立了社区服务网站(网页)和社区服务热线,逐步实现社区工作互联互通。北京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和96156热线呼叫系统实现了全覆盖,上海实现市、区、街“三级联通”和社区服务信息网、热线电话网、实体服务网“三网联动”;重庆初步构建起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
4.紧贴社区居民的需要,建成了一批社区信息化的知名品牌。
社区信息化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举措。部分地区已经建成全方位的网上社区管理、服务系统和社区服务热线电话系统,形成高起点、高标准的社区信息网络,逐步实现社区管理信息化和社区服务信息化,使和谐社区建设走上网络化的轨道,提高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涌现出一大批居民满意、效益好的社区信息化知名品牌。如北京市的96156社区服务呼叫中心、上海市的962200社区服务热线、辽宁省的96100社区服务平台、宁波市的81890求助服务中心。这些社区服务号码的开通,在社区居民和社区服务机构之间搭起了便捷的桥梁。
5.紧紧围绕市场做文章,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社区信息化一头联系着社区居民,居民通过社区信息网络获得服务;一头联系着社区管理和服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组织依托社区信息网络服务居民、管理社区。一个好社区信息化项目必须是居民满意、政府放心、企业赢利的工程。各地紧紧围绕市场和居民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宁波市的81890社区公共服务平台自2001年启动以来,目前共有570多家企业加盟,带来了16000多个岗位,安置了4900多名下岗职工,带动了城区社会化管理,促进了社区管理信息化、市民生活服务信息化,实现了多赢。实践说明,只有紧紧围绕市场做文章,满足居民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社区信息化建设才能良性运行,才有长效机制。
6.社区信息化大幅度普及,积极探索建设数字化社区。
各地在完成光缆网络覆盖任务同时,重点抓了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普及信息化知识,宽带普遍应用,社区信息化成果普遍惠及社区居民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地区,将建设数字型、智能化社区作为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开始探索建设数字型社区、智能化小区。部分社区初步实现物业管理、远程计费、社区医疗、家政服务、公共信息查询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化服务和依托社区信息化开展社区居民自治活动,以信息化手段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网络化的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如杭州的“德加社区”,在网上开辟了社区党校、社区教育、居务公开、社区警务、综合治理、社区论坛、社区服务、旅游休闲等,居委会基本实现网络化办公,也是通过网络,向居民提供服务,解决社区问题。
(二)智慧社区构建存在的问题
社区信息化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部分领导和职能部门对发展社区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还认识不够。有些领导干部对社区信息化的基本功能还模糊不清;有些部门和单位还存在着“等等看”的思想;社区信息化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投入,部分地区、部门领导存在着畏难情绪,不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是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只强调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等客观制约条件,影响了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和协调
目前,社区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各自为政,分散作战,局面较为混乱。例如,一些委办局等职能部门从自己的工作角度出发,开发建设自己的信息资源系统,而且封闭管理和运作,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些地区公安、民政、劳动、计生、卫生等各个职能部门均在社区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也各自开发了相应的业务软件派发到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包括劳动人口信息系统、城市低保信息应用系统、流动人口管理系统、育龄妇女管理系统、计生科技服务系统等。仅民政业务就有几套网络系统:民政资金信息系统、地名信息网、社区服务管理系统、低保管理系统等,同样的一批居民基本情况,在不同的部门建的系统中多次出现。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严重浪费,而且增加了社区工作负担。
3.社区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
标准包括数据采集的基本要素、数据的来源、数据采集的方法及要求等,标准不统一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统一标准有利于各地系统间的融合贯通。建议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使社区信息化做到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4.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足
社区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财政给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投入的资金没有实现统筹使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投入资金未能发挥更大作用。投入不足在中西部地区尤其突出,如内蒙古自治区,全区2499个社区居委会,只有1566个安装了电话,788个社区有电脑(其中有些电脑是单位淘汰下来,基本不能使用)。
5.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
社区信息化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要让老百姓真切感到实用好用、便利实惠。这就要求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不断满足群众变化的需要。但目前看,宽带入户的建设,即高速“路”的建设已基本完成,网站、社区服务信息资源和数据库采集、制作与维护,即高速“车”的建设还远远没有完成。
6.人才短缺
社区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网络管理、系统安全、软件编程的专业高级人员,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掌握基本信息网络应用知识的一般工作人员。目前,很多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连计算机基本知识都不懂,同时又缺乏适应社区信息化需要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训机制,阻碍了社区信息化的发展。
三、智慧社区需求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步伐,城市社区的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城市社区服务需求的呼吁越来越高,其中包括文化教育的需求,经济建设的需求,医疗卫生的需求,安全保障的需求,基础设施完善的需求及老年群体的需求等一系列。在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要求提高的时候,城市社区组织及相关机构如何最大的满足居民的需求成为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中国社会大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社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城市社区中满足居民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满足了居民各方面的需求才能促进社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不同的社区不同的居民根据自身情况对于社区的需求又各不相同,在此主要分析居民对于社区的服务需求。社会的发展使居民对于社区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社区需求是因人而异的,居民的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都会对社区需求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民族风俗习惯、家庭结构、居住条件等因素,总之,提供社区服务就要了解这些需求、差异,同时还要认识到这些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着的。
1.城市社区医疗卫生完善的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非传染性慢性病增多等一系列的医学难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寻找适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已成为新时期全球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民生与和谐社会”成为了当代人热切关注的焦点,而社区医疗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不仅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场所,还是关系到保障人民利益,增进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的社区建设方面。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服务目标定位不明确,服务对象边缘化。二是现行组织管理体系导致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淡化,“六位一体”的功能发展很不平衡。三是社区卫生服务观念与服务方式相对落后。四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现代管理制度,活力不足,效率不高。所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
2.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
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文化工作对提升一个社区的品位和建设和谐社区具有重要作用。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内在要求,也是社区居民提升自身素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利于居民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区文化是文化在城市居民内的反映,是文化的一个分支。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全面推进,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和文化建设的着重点自然过渡到社区中来,由此社区文化将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表征。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当社区整体的文化达到现代化水平时,生活在社区内的个体才有可能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成果。也只有千千万万个社区的文化有较大的提高后,全社会的文化才能真正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人的而全面的发展至关重要。
3.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完善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逐年增加,与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功能不健全,服务水平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社区中的基础设施越来越满足不了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及落伍,例如超市,图书室,停车场,户外活动器材等的不完善。造成设施缺乏的原因有许多,如政府人力物力财力负担过重,社区相关人员的缺乏等。为了社区更好的发展我们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加大社区建设的投入,落实无固定办公场所居委会的办公室、服务场所,同时落实所需的用地、配套设施和活动用房,建设适合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需求的社区活动场所,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4.城市社区老年群体生活需求
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和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家庭在老年人的养老过程中还发挥着主导作用,家庭养老仍是目前城市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方式。但由于现代家庭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具有其独特的人力、物力和区域优势,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便日渐成为切实可行的养老方式。不同的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切实从老年人的需要出发,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多样性的居家养老服务是社区为养老服务事业的重点。
城市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主要包括物质生活需求、日常生活料理需求、健康保健需求和精神及文化生活需求。老年群体的需求满足与养老方式直接相关,以往他们的各种需求都是从家庭中获得的。虽然社会化养老作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和发展趋势,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就中国目前的实际发展水平看,由于受到社会保障、社区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全部需求,社会化养老完全替代家庭养老的条件还远未成熟。社会化养老,尤其是为老年群体提供生活服务和照顾,最终是由社区来具体实现的。社区养老能力主要包括: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日常生活照顾服务、医疗健康保障服务、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组织保证、社区养老环境。对老年人来说,社区是他们晚年生活最主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老年群体对于社区的依赖、亲近和需要日渐增多。因此,加强社区养老能力建设也是现代城市社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5.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的需求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切实搞好社区治安工作。只有社区和谐了才有社会的和谐。良好的社区治安有利于促进居住安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升社区乃至城市品位,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基本条件。而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人口逐渐增多,楼房逐渐取代了平房,人们都住进一幢幢的单元楼,城市社区建设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增多,社会成分复杂,人际关系淡化,邻居间互帮互助、团结一家的特点减弱,给某些犯罪分子提供了良好的犯罪机会。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犯罪在类型上的特点表现为以侵占财产为目的财产犯罪,如盗窃、抢劫、诈骗等居首位,约占80左右,而且侵犯人身权利的伤害以及卖淫嫖娼等性犯罪日益增多。因此,社区治安“久治不安”和社区违法犯罪“常打不息”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顽症。城市社区要正常稳定地发展,首要的标准是安全,治安搞不好,群众就没有安全感,因而其他任何建设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以治安为突破口,加上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搞好公益福利,才能将城市社区搞好。
以上几方面只是城市社区需求的一部分,当然还有许多像经济建设需求,健康教育需求,公共交通需求,娱乐需求,家庭事务处理需求等等。面对这么多的社区需求不仅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社区居民的,搞好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来共同完成。
四、智慧社区发展目标
(一)智能社区遵循的指导思想
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既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又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同时坚持面向应用,注重实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注重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保护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充分考虑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从而有效保护业主的初期投资,突出方案的经济性。具体如下:
坚持高起点,面向二十一世纪,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贯彻“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八字方针,以应用为导向,推进管理,按急用先上、分步到位的原则进行建设;
从现实情况出发,以需求为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系统高度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稳步推进;
系统充分考虑功能扩容性和技术升级性,适应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以求最佳效果。
(二)智慧社区总体发展目标
2005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颁布的《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明确指出:“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高住宅高新科技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满足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要求。
(三)智慧社区近期发展目标
智慧社区是指由网络连接的若干智能住宅及智能管理下的各种公共设施的集合。其基本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
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方便的家庭生活空间
具有信息高速公路的家庭人口,有快捷、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 提供丰富多彩、高品位的业余文化生活
提供包括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家庭和业余教育服务 提供家庭保健、远程看护服务
通过对智能化小区的建设使小区业主能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有数字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生活体验拥有一个安全、舒适、温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使物业管理更简单、方便,节省人力。通过千兆以太网,实现了小区的智能化管理,物业通过网络来更简洁、有效的管理整个社区住户,工作效率因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提高了小区的生活档次,使小区业主在各方面都拥有更高、更好的体验。
(四)智慧社区远景发展趋势
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探索解决民生问题为主旨,以优化人们生活方式为方向,以公共透明、生态体系和人的发展为要素,探索建立社会建设创新模式,优化现有的资源调配方式,动员更多的人参与社会建设,并使之成为高效。
重点加强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动社会资源数字化进程,建立触手可及、惠及全民、功能恰当的新型社会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敏捷、主动、精准的服务,进一步优化社区居民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智慧化生活方式,提升公众幸福感。
智慧社区的远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其中,技术方面表现为网络泛在化、系统集成化、设备智能化、设计生态化;应用方面主要表现在智慧应用渗透到居民生活的领域广泛、对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服务不断完善。
五、智慧社区产品分析
(一)系统的内容构成
智慧社区包含智能家居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智能管理系统三个层次。其中,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安防报警、远程控制、环境监测、社区服务、网络通信、家电控制等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包括家庭防盗报警系统(住户联网报警系统)、楼宇对讲系统、周界防盗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门禁系统等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包括远程抄表计费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IC卡管理系统、消防系统、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电子公告系统等系统。
(二)系统的详细介绍 1.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用户可以方便的管理家庭设备,比如:通过触摸屏、无线遥控器、电话、互联网或者语音识别控制家用设备,更可以执行场景操作,使多个设备形成联动;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内的各种设备相互间可以通讯,不需要用户指挥也能根据不同的状态互动运行,从而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适与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趋提高,家庭的智能化也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和享受。家庭智能化主要包括解决家庭安全防范、家庭智能照明、家庭环境智能控制和家庭电器智能化,这些系统部署在统一平台,实现家庭中的所有设备智能控制、集中控制及网络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安全防范系统
具备传统的电子报警系统全部功能,而又有其独特之处,SMC智能家居系统能进行智能化的判断和处理,在报警的同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深夜有非法入侵时,系统将照明自动打开或闪烁--匪警;老人急需帮助时可以按下紧急按钮,家人可以及时赶到--紧急求救;煤气泄漏时能够关断煤气阀门--火警。系统提供视频联动的功能,对入侵、火灾、煤气泄漏等情况做出视频聚焦和图像抓拍,进而为处理事故提供最尊贵的影像。如果在主人外出时出现警情,系统还会拨通您的电话或者向您发送手机短信,从而可以进行远程控制采取措施,如关闭有危险的电器、切断电源等等--远程家电控制。
(2)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普通意义的照明控制是靠简单的开关控制,即每一个电灯都有一个、至多两个普通开关,所以要想打开某个电灯只能走到开关所在位置将其打开,想要关闭这个灯,必须走到这个灯的开关处才能将其关闭。如果您在临睡前发现客厅的电灯忘记关了,您绝不能免掉从卧室走到客厅找到开关关了灯再走回来,不管您多么的不情愿。如果您住的是越层或别墅,遇到类似问题时,那麻烦就可想而知了。智能照明系统让您在家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将某个灯打开或关闭,也可以在一个地方控制家中任何一个甚至所有的电灯,而不用犯愁跑来跑去了,通过智能照明系统,您可以通过遥控器”一键“遥控所有的电灯,极大的为您带来方便,对于所有的白炽灯开关灯时亮度会慢慢变化,不刺激眼睛,而且可以进行调光,用来创造不同场景氛围。
(3)环境控制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网络空调控制、电动窗帘控制、排气扇智能控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策略,可以提供稳定、舒适的空气环境和感光环境,当您快要开启房门时,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提前给您打开排气扇,给您清新的空气;并且根据环境温度、空气湿度自动调节空调系统,当您打开家门,欢迎场景自动启动,给您最典雅的舒适享受。环境控制系统同时可以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对设备进行节能控制。
2.安全防范系统(1)楼宇对讲系统 随着居民住宅的不断增加,小区的物业管理就显得日趋重要。其中访客登记及值班看门的管理方法已不适合现代管理快捷、方便、安全的需求。楼宇对讲系统是由各单元门口安装的单元门口机、防盗门,小区总控中心的物业管理总机、楼宇出入口的对讲主机、电控锁、闭门器及用户家中的可视对讲分机通过专用网络组成。以实现访客与住户对讲,住户可遥控开启防盗门,各单元梯口访客再通过对讲主机呼叫住户,对方同意后方可进入楼内,从而限制了非法人员进入。同时,若住户在家发生突发事件,可通过该系统通知物业保安人员以得到及时的支援和处理。
(2)视频监控系统
为了更好的保护财产及小区的安全,根据小区用户实际的监控需要,一般都会在小区周边、大门口、住宅单元门口、物业管理中心、机房、地下停车场、电梯内等重点部位安装摄像机。监控系统将视频图像监控,实时监视,多种画面分割,多画面分割显示,云台镜头控制,打印等功能有机结合的新一代监控系统,同时监控主机自动将报警画面纪录,做到及时处理,提高了保卫人员的工作效率并能及时处理警情,能有效的保护小区财产和人员的安全,最大程度的防范各种入侵,提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反映速度,给保卫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整个小区的安全。
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特点如下: 加强小区周边围墙防范 实时现场监控,便于管理 事后取证功能 减轻保安人员工作强度 提升小区形象档次 对潜在犯罪分子的威慑最用(3)停车管理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是指基于现代化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小区的出入口处安装自动识别装置,通过非接触式卡或车牌识别来对出入此区域的车辆实施判断识别、准入/拒绝、引导、记录、收费、放行等智能管理,其目的是有效的控制车辆的出入,记录所有详细资料并自动计算收费额度,实现对场内车辆与收费的安全管理。
停车场管理系统集感应式智能卡技术、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图像识别与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对停车场内的车辆进行自动化管理,包括车辆身份判断、出入控制、车牌自动识别、车位检索、车位引导、会车提醒、图像显示、车型校对、时间计算、费用收取及核查、语音对讲、自动取(收)卡等系列科学、有效的操作。这些功能可根据用户需要和现场实际灵活删减或增加,形成不同规模与级别的豪华型、标准型、节约型停车场管理系统和车辆管制系统。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乐,不仅提高了现代人类的工作效率,也大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并使得整个管理系统安全可靠。包括车辆人员身份识别、车辆资料管理、车辆的出入情况、位置跟踪和收费的管理等等。
(4)周界报警系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周界报警系统成了智能小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小区安全防范的第一道防线。为了保障住户的财产及人身安全,迅速而有效的禁止和处理突发事件,在小区周边的非出入口和围栏处安装红外对射装置,组成不留死角的防非法跨越报警系统。一旦有人非法闯入,遮断红外射束,就会立即产生报警信号传到小区管理中心,并可通过与小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自动将现场的摄像机对准报警信号现场,同时在监控中心的显示屏上弹出现场画面,对现场所发生的事上进行录像存储。本系统功能如下: 对小区周边围墙区域进行监控
对试图非法翻越围墙或栅栏进入小区的行为以及位置进行探测 当有人非法翻越时,向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报警,并启动联动设备(5)电子巡更系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的管理工作趋向规范化、科学化、电脑化。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是物业管理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小区的安全保卫工作主要依靠保安员日夜巡逻去维护。传统的巡检制度的落实主要依靠巡逻人员的自觉性,管理者对巡逻人员的工作质量只能做定性评估,容易使巡逻流于形式,因此急需加强工作考核,改变传统手工表格,对巡逻人员监督不力的管理方式。电子巡检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使人员管理更科学化和准确。将巡更点安放在巡逻路线的关键点上,保安在巡逻的过程中用随身携带的巡更棒读取自己的人员点,然后按线路顺序读取巡更点,在读取巡更点的过程中,如发现突发事件可随时读取事件点,巡更棒将巡更点编号及读取时间保存为一条巡逻记录。定期用通讯座(或通讯线)将巡更棒中的巡逻记录上传到计算机中。管理软件将事先设定的巡逻计划同实际的巡逻记录进行比较,就可得出巡逻漏检、误点等统计报表,通过这些报表可以真实的反映巡逻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
(6)门禁管理系统 用智能卡代替传统的人工查验证件放行、用钥匙开门的落后方式,系统自动识别智能卡上的身份信息和门禁权限信息,持卡人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和在有权限的门禁点刷卡后,门禁点才能自动开门放行允许出入,否则对非法入侵拒绝开门并输出报警信号。由于门禁权限可以随时更改,因此,无论人员怎样变化和流动,都可及时更新门禁权限,不存在钥匙开门方式时的盗用风险。同时,门禁出入记录被及时保存,可以为调查安全事件提供直接依据。
3.物业管理系统(1)LED信息发布系统
在小区出入口、电梯口及物业部门设置LED信息发布系统,用于小区物业的水、电、燃气、暖气等相关物业信息发布,紧急通知、即时信息发布,社区配套服务信息发布,社区宣传、社区文化平台,广告增值平台等信息发布与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连接,可以发布天气预报、新闻、交通信息,还可以考虑和可视对讲系统联动同时发布各种信息。
LED信息发布系统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视频、音频、图片、字幕(滚动字幕)等多媒体组合播放模式,并能实现实时信息与本地硬盘信息的灵活组合播放,在时间组合和空间组合上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且管理简单、使用方便,是新一代的LED信息发布系统。
(2)远程抄表系统
远程抄表系统是指对家庭所用三表(水电、电表、气表)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实现三表远程自动抄表功能。目前,几乎所有的智能建筑和住宅小区对三表的收费管理问题,都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方式,即集水、电、气于一体的联网抄表管理系统,成功的消除了传统人工抄表所带来的误差大、时效性差、统计计算工作量大,带有人为随意性,用户咨询时极不方便等弊端。自动抄表系统的推出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抄表方式带来的问题,该系统能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物业管理成本,也解决了用户想及时了解用水、电、气情况的烦恼,真正实现物业管理为用户着想的原则。及时地将住户和物业管理部门所需三表数值反映在中央控制中心上。
(3)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
为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是小区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小区背景音乐和广播、消防和保安报警以及紧急通知等。小区背景音乐系统涉及小区大门口、休闲广场、主干道、亲水岸边的背景音乐和小区消防保安的紧急广播系统。紧急广播系统用以满足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引导疏散人员、全区通知等目的。本系统与消防报警联动,当发生紧急事故(如火灾时),可根据报警信号自动切换到紧急广播工作状态。
六、案例分析--无锡中堂智能化小区案例
(一)项目概述
“中堂”小区位于无锡市锡山区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让入住者拥有“出则都市繁华,入则宁静悠远”的居住享受,小区总用面积共68521.9㎡,规划占地面积18504㎡,地上总建筑面积46814㎡,地下室总面积1850㎡,容积率1.66,绿化率40.5%。由168套纯中式联排式别墅组成。
根据开发商的总体规划布局,以住宅小区人文环境的生态化、文化性、休闲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未来住宅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为前提,在满足人与社会交往的同时,让休闲、文化、生态及数字化生活环境空间为居住的真正主题,小区将建成具有现代化数字化社区。在小区和家庭智能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数字化社区与家庭不但拥有庭院式的环境艺术设计,休闲绿地和中心花园,同时在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将建立先进的综合物业管理系统、集中的小区Intranet局域网络平台,实现小区内独立家庭的高度安全性、舒适性,和现代多媒体通讯的便捷性,达到21世纪智能住宅的功能目标。使得入住数字化社区的广大住户,充分领略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高素质生活质量和现代家庭新生活。
(二)设计目标
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逐步建立一个沟通小区住户与住户、住户与小区综合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交互系统,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生活环境。结合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以二十一世纪宽带多媒体信息交互的要求为目标,充分考虑可扩充性,突出方案的前瞻性,同时保证智能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三)系统介绍
1.系统的突出优点(1)组网方式简便、灵活
小区联网是叠加在已有的小区宽带数据传输网上的业务网络,向宽带数据传输网提出传输要求,而不单独建设承载网。
(2)适合大型社区和复杂环境的联网
对于大型社区或环境复杂的大型别墅群,传统的总线对讲系统在联网时容易出现信号传输质量问题,特别是视频联网,总线对讲系统需要增加视频中继设备,容易造成信号衰减,影响视频质量,同时给施工和维护造成极大的困难;使用波创全数字网关则各种信号通过TCP/IP协议以数字方式传输,不需要增加中继器等设备,而且信号质量稳定可靠。
(3)克服占线问题
克服总线对讲系统做出现的占线问题,波创全数字网关系统采用星型网络结构,通过TCP/IP网络传输实现点对点呼叫,用户间的通话不会占线。
(4)采用标准接口
系统设备只需要门口机、室内分机和管理中心,不需要隔离器、联网切换器等层间设备,设备简单明了,安装简便,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设备的故障率。采用网络布线,还可以与计算机共用网络,无须独立布线,比传统的系统的结构更加降低工程成本,将施工成本几乎降低到零。所有设备都使用国际标准接口,维护、保养及扩容都非常方便。
2.系统主要功能
波创公司通过开发出新一代的智能网关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户户对讲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智能照明管理功能、无线上网冲浪、信息发布功能、家庭留影、多媒体影音体验、电子娱乐、小区电子购物、远程控制功能、远程监控功能、在线升级功能、防病毒功能等功能。
(四)取得成效
【智慧社区创业计划书】推荐阅读:
构建智慧社区01-18
智慧社区论文12-13
智慧社区论文06-11
智慧社区新模式05-14
智慧社区建设汇报08-12
智慧社区建设研究08-24
社区智慧银行建设方案09-28
智慧社区汇报提纲范文10-18
北京智慧社区设计方案01-06
智慧社区系统解决方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