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帮扶工作会议纪要

2024-07-06

村帮扶工作会议纪要(精选6篇)

村帮扶工作会议纪要 篇1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帮扶经济薄弱村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要通过对今年以来帮扶工作情况的回顾,肯定成绩,查找差距,进一步动员各方提高认识,拓宽思路,不断提升帮扶工作的总体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会前,有关部门对全市帮扶经济薄弱村工作作了专门调查。刚才,市国土局等八个单位又作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着重讲三个问题:

一、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3月,市委召开了全市扶持经济薄弱村工作会议,下达了帮扶目标任务,确定了考核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议以后,各镇、各帮扶单位围绕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自觉加大力度,落实帮扶措施,使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多方联动,帮扶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各镇、各帮扶单位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职责,形成了帮扶单位、镇、村三方联动的帮扶格局。全市各镇以帮扶为主职,落实责任,积极扶持。普遍都制定了各自的目标责任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领导挂帅专门抓,挂钩领导蹲点抓,机关整体合力抓,形成了人人都为帮扶工作出力的生动局面。不少镇还出台了有关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如港区镇从税收返还、贷款安排、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销售、劳动力安置等方面给予倾斜,并投入100多万元,帮助双山岛各村修建了村级水泥道路。凤凰镇给每个经济薄弱村补贴5万元资金,帮助他们建厂房、上项目,增强“造血”功能。鹿苑镇投资50万元帮助五厢村修建了道路和桥梁,改善了村里的投资环境。大新镇除了将市级经济薄弱村缴纳的地税分成部分返还给村外,还对薄弱村引进的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许多帮扶单位视帮扶为已任,自觉参与,真帮实扶。一些单位主要领导经常到挂钩村调查研究,帮助理思路,出主意,想办法,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如市公安局局长吴勤良在市帮扶工作会议后不久,就带领12名党组成员到南丰镇东港村集体现场办公,当场拍板投资4.5万元,帮助该村修筑一条长400米的水泥路,并每人拿出1000元钱资助各自结对的贫困户。市能源公司根据合兴镇福安村地处偏僻,又无集体存量资产的实际情况,把公司在合兴镇区9间门面房的三年出租收益权转让给村里,所得收入作为启动资金投入生产,并投资36万元帮助村里购买了2台久保田联合收割机。还有市财政局、规划局、行管局、农村商业银行、外经局、农业局等单位也都在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经济薄弱村强筋壮骨,发展经济。一些垂直条线部门对帮扶经济薄弱村工作十分重视,摆上了重要位置。如市工商局,在局长张林高带领下,局班子成员专门前往后塍镇朱家宕村实地调研,并拿出5万元资金,支持村里改善投资硬环境。市建行通过核减陈欠贷款,为薄弱村发展经济减负降压。还有太平洋财险公司、移动公司等单位也根据各自的部门特点,将在薄弱村所在镇取得的广告和业务收入部分返还给经济薄弱村,增加了薄弱村收入来源。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帮扶单位共为经济薄弱村提供扶持资金374.73万元,其中投入经济发展246.73万元,投入社会事业128万元。一批经济薄弱村以帮扶为契机,巧借东风,自立图强。他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从自身实际出发,主动加强与帮扶单位沟通联系,拓宽发展思路,增加有效投入,使村里面貌初步改观。如三兴镇耕余村,原来村级负债多,村里矛盾多,村干部一度感到前途渺茫。开展新一轮帮扶工作后,该村在市房改办的大力支持下,发挥临近204国道的区位优势,铺设了12400平方米水泥路,并投入33.4万元资金征用了17亩土地,准备建标准型厂房出租,村级经济逐步恢复了元气。到目前为止,全市58个市级经济薄弱村已引进民资1989.2万元,为脱贫解困增添了活力。

2、因村制宜,薄弱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各经济薄弱村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固本强筋,培育造血功能,闯出了各具特色的脱贫致富路子。一是招商引资,村级可用财力不断增加。大新镇福善村在盘活存量资产,出租7间空房的基础上,投资13万元新建出租了500平方米厂房,并利用村旁空地引进一家氨纶纱企业,预计今年可新增5万元可用资金。妙桥镇吹鼓村通过自筹资金和市计委支持,投入80万元,新建了2350平方米厂房,预计全年可增加可用资金10万元。东莱镇庆桥村自筹50万元资金,投资新建1700平方米厂房,引进了投资总额为150万元的民营企业(并线厂),每年可增加可用资金7万元。合兴镇牛市村今年在市科技局的帮助下,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村大礼堂和新建的1500平方米厂房,先后引进了一家模具厂和2家五金企业,预计年内可新增可用资金5万元。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有35个薄弱村通过招商引资,增加工业投入2360.1万元,新办了59家工业企业,新建厂房16698平方米,盘活存量土地36.5亩,盘活闲置资产46.9万元。二是调整结构,农业增收渠道得到拓展。部分经济薄弱村克服工业基础差的不足,大力发挥资源优势,组织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和庭院经济,开辟了较为稳固的集体收入来源。位于双山岛上的港区镇老圩村,根椐本村水多林多的实际,扬长避短,在搞好1500亩特种水产养殖的同时,专门成立草鸡蛋销售公司,发动全体村民,利用经济林散养草鸡,实行草鸡蛋统购包销,统一打“双山岛”品牌。目前,全村草鸡饲养规模已达到6000只,草鸡蛋供不应求,打入了南京和上海华联超市。兆丰镇东红村吸引民间资本与工商资本,合作组建了兆丰生态园有限公司,向村民连片租用150亩农田种植苦瓜,加工成保健茶推向市场。合兴镇悦丰村把脱贫致富的着力点放在蔬菜种植和加工上,种植了50亩榨菜,并在市城投公司的支持下,投资60万元新建厂房,引进浙江老板加工、包销榨菜,走上了产加销“一条龙”的路子,村里每年可增加10万元可用资金。凤凰镇夏市村陈欠债务较多,村级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今年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他们在投资新建2000平方米厂房对外招商的同时,还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寻找致富之路,将香樟等苗木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近60亩,为还清陈债、摆脱贫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全市共有16个经济薄弱村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投入额达91.57万元,调整种植经济作物10674.2亩,其中高效作物基地855.4亩,使薄弱村高效农业基地总面积增加到2316.9亩。三是立足服务,三产增收渠道得到延伸。如港区镇新圩村抓住双山国际高尔夫球场建设的契机,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组织100多名村民到工地开展多种劳动服务。同时,还投资15万元建造了一座建材散货起吊码头,每年可为村里增加可用资金3万余元。还有合兴镇永盛、福安等村也分别在市财政局和能源基金办的帮助下,购置了久保田联合收割机,走上了农机服务致富的新路。

3、狠抓关键,薄弱村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各镇从班子建设着手,选优配强薄弱村班子一把手,为村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市帮扶工作会议后,妙桥、三兴、南丰、合兴、大新等镇通过全面考察,共调整经济薄弱村干部26 名,其中村党组织书记5人,村主任5人,其它条线干部16人。南丰镇继新村虽然靠近镇区,但由于原有基础较差,村干部情绪低落,每年连村干部的报酬都付不清。今年镇党委对村班子实施调整后,新班子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不仅改善了村里的投资环境,建成了省级卫生村,而且在镇和市物价局的支持下,投资30万元,新建了1000平方米标准型厂房,每年可增加村级可用资金5万元,经济活力初步显现。在今年的村支部换届选举中,我市58个经济薄弱村全部采取了 “二推一选”方式,经过村民和党员推荐,选出了群众信任的村支部班子。港区、锦丰等镇还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行政村的区域合并,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消化经济薄弱村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实现了农村资源的优化组合。各帮扶单位选派帮扶干部的任职到位,也进一步增强了经济薄弱村班子的战斗力。在注重村级组织建设的同时,各镇、各帮扶单位还坚持“两手抓”,既扶经济,又扶文明,引导经济薄弱村开展 “讲文明、树新风”、全民普法和公民道德教育等活动,按照“五规范一满意”的标准要求,广泛深入开展了以村务公开为重点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效遏制了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促进了薄弱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正视问题,统一认识,切实增强搞好帮扶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应该说,今年以来我市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完成三年帮扶目标开了个好头。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帮扶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视不够,思想认识有差距。从帮扶单位看,部分单位领导对帮扶工作少够重视,没有真正把帮扶工作摆上位置。3月份全市扶持经济薄弱村会议后,有少数单位至今还没有开过一次与帮扶工作相关的会议;一些单位领导很少到村里指导工作,有的单位的主要领导至今没有到过经济薄弱村,薄弱村干部上门汇报情况也常常避而不见。部分垂直单位,片面强调人财物权在上级条线部门,既不对上争取,又不想办法落实具体帮扶措施。还有一些帮扶干部,平时既不到薄弱村了解情况,也不主动为薄弱村排忧解难,没有起到应有作用。从镇一级看,少数镇存在丢包袱思想,一心盼着帮扶单位出力,主动与市级帮扶单位协调不够,有的甚至全部依赖帮扶单位。一些镇没有落实镇级单位挂钩帮扶经济薄弱村,也没有出台具体的帮扶政策,有的甚至减少了原有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个别镇在市里挂钩帮扶后,减少了原定给经济薄弱村的补贴,加重了村级经济负担,也加大了帮扶压力。从村一级看,少数经济薄弱村自己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想法,没有把新一轮帮扶看成是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而是消极地“等、靠、要”。有一个村,市里确定由一家银行与之挂钩帮扶,村里不是立足自身求发展,而是向挂钩单位提出要大笔扶持资金和数百万元贷款,使帮扶单位非常为难。

2、办法不多,工作措施有差距。一些单位尽管主观上也想把帮扶工作搞好,但思路不宽,路数不多。特别是经济薄弱村普遍基础较差,存量土地、存量资产相对一般村要少得多,更增加了脱贫致富的难度。一些单位领导因此认为帮扶无从着手,难有作为,普遍存在畏难情绪。部分帮扶单位存在任务观念,满足于年终资助一些资金,图省事,凑数字,没有把增强薄弱村“造血”功能摆上议事日程。还有少数单位对经济薄弱村调查研究不够,掌握实情不多,不能对症下药,有的条件不具备也在投资发展工业,结果投了不少资金,花了不少精力,却没有取得实际效果,甚至背上了新的包袱。

3、投入不足,“造血”功能有差距。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薄弱村的生产性投入不很理想。58个薄弱村中,有26个村的生产性投入低于10万元,其中8个是生产性投入空白村。分析原因:一是部分薄弱村积累性问题较多,增加投入受到自身基础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目前58个薄弱村的净资产仅为780.59万元,村均13.45万元,其中有16个村净资产为负值,已经资不抵债;有14个村还有206.43万元各类未付集资款;有28个村累计陈欠村干部报酬303.48万元。二是部分村投向不准,有限的资金没有用于刀口上。一些经济薄弱村把投资重点放在非生产性开支上,不仅村级收入没有有效增加,反而增加了村级债务。有一个村年村级可用资金只有5.5万元,今年创建卫生村投入20万元,扣除市、镇两级补贴,村里新增债务17万元;还有一个村今年用于省级卫生村的创建达26万元,扣除了市、镇两级补贴、企业捐款及村自筹部分外,余下的18.8万元成为新的债务,给村级经济的发展增加了负担。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薄弱村不能搞创建,为群众办一些实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资金的使用上要考虑轻重缓急,在实事建办上要坚持量力而行。对经济薄弱村而言,负债搞建设,这种雪上加霜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与年初目标相比,今年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还有较大的脱幅。至9月底,58个经济薄弱村共完成村级可用资金345.48万元,村均不足6万元,仅完成了年度目标的37.7CM,其中有14个村完成目标任务不足20CM。最近,市委农工办对经济薄弱村全年实现村级可用资金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预测,结果表明:能完成目标任务的只有17个村,占29.31CM,其中村级可用资金超过20万元的只有4个村,占6.9CM;不足10万元的有24个村,占41.38CM。这说明,全市帮扶薄弱村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任务相当艰巨。各单位、各部门决不能掉以轻心,要自觉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认识帮扶工作的重要性,转变观念,主动参与,真心实意,加大力度,努力实现帮扶工作大的突破。

一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帮扶工作是致富群众、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这次十六大再次重申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我们在全市实施新一轮帮扶经济薄弱村工作,一方面是体现市委市政府对帮扶工作的高度重视,以此激励经济薄弱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快改变落后面貌;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机关部门与薄弱村的挂钩帮扶,进一步密切机关与基层的联系,增强干部与群众的感情,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市情民情,更自觉、更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更全面、更广泛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当前,基层群众特别是全市一批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最盼望的就是早日摆脱贫穷落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过上富裕的日子。能不能富有成效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能不能帮助村级经济尽快走出困境,是衡量各级干部的群众观点强不强、工作实不实、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好不好的重要试金石。对此,全市各镇、各部门、各有关帮扶单位,都要充分重视,自觉参与,把研究帮扶工作作为必修“科目”,把解决困难问题视为重要“作业”,把帮助脱贫致富定为唯一“答案”,让经济薄弱村群众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看到希望,从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增强信心,以此来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进一步形成加快发展的凝聚力。

二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帮扶工作是加快发展、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我们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这是一个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目标。基本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达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实现广大群众的共同富裕。如果我们不能扎实抓好薄弱村和贫困户的扶持工作,就会使薄弱村与先进村、富裕户和贫困户的差距越拉越大,与基本现代化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远,率先发展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整体推进基本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帮扶工作,认清肩负重任,切实增强紧迫感,抓紧抓好经济薄弱村的转化升级,决不能让这批薄弱村拖了全市发展的后腿。

三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帮扶工作,是维护稳定、营造良好环境的重要举措。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农村,农村稳定的基础在村和广大农民。大家清楚地看到,我市前几轮帮扶工作,转化了一批经济薄弱村,为巩固和发展全市安定团结的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趋于复杂,更加需要我们加大帮困扶贫力度,从而有效融洽干群关系,努力消除社会隐患,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广大群众的凝聚力,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安定的环境。可见,新形势下做好帮扶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全市各帮扶单位、各镇必须端正思想认识,自觉摆上位置,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扎扎实实做好帮扶工作,动真情、抓落实。

三、拓宽思路,真抓实干,着力提升帮扶工作的总体水平

扶持经济薄弱村工作必须讲求实效。全市上下、帮扶各方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既定目标,紧密结合薄弱村的实际,更新观念,调整思路,狠抓落实,着力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

1、抓思路调整,努力开拓帮扶工作新路子。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必须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帮扶工作思路。一要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贫困村发展经济、增强“造血”功能上。要充分利用集体存量资产和各种现实优势,吸引外来人才和外来资本,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一项重要措施,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农业开发,发展规模经营,从事农副产品流通加工,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积极发展市场适销对路,有较好前景和较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和养殖项目,通过发展特色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果品、特种水产、养殖,饲养食草类畜禽等,实现集体资产的增值。二要克服“天女散花”式的帮扶资金使用作法,变分散使用为相对集中使用。“攒指为拳、捆绑使用”,通过股份制的形式把帮扶单位的扶持资金和地方扶贫配套资金相对集中起来,由各镇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安排使用。一般可以镇为单位,组织各村的扶贫资金。为保证资金的相对集中使用,可以将帮扶单位的三年扶贫资金一次性拿出投入项目,也可以将本镇内各村的扶贫资金集中起来,统一在镇开发区建立标准型厂房,吸引能人办企业;可以向效益较好的规模型企业投资参股;可以象港区镇新圩村那样,参与物流服务,发展第三产业;也可以象兆丰镇东红村那样,吸引外来资金,组建股份制农业企业,按资分红,增加村级可用资金。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只要是有利于经济、有利村增加收益,大家可以积极加以探索。三要分清轻重缓急,集中力量抓重点。薄弱村基础都比较差,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财力有限,不能齐头并进,急于求成,要按规划、分阶段地进行。要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把投资的重点放在生产性建设上,先把经济搞活,再量力而行发展非生产性建设。发展薄弱村的社会事业,要从最紧迫的事情入手,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要注重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每一项工程都要科学论证,精心施工,确保干一项、成一项,真正发挥作用,使群众长期受益。各镇及帮扶单位要加强对薄弱村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特别是要对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把关,确保真正用于项目建设,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2、抓组织落实,进一步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村班子建设得好不好,有没有一个过硬的带头人,是薄弱村能不能改变面貌的主要因素。因此,各镇党委要把选好配强薄弱村领导班子,尤其是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帮扶工作的重点。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行政村的区域合并,通过合并,对村级班子进行优化组合,选优配强。对那些素质低、群众意见大的村干部,要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各镇党委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多种渠道选拔思想好、能力强、年纪轻、文化高的优秀人才到村级领导班子岗位任职。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要求,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尤其应注重把个体私营企业主中的佼佼者吸收到村级组织中来,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按照“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的要求,切实加强村级综合改革,特别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挖掘增收节支潜力。村干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既具体又规范的考核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性。要切实做好村务公开,定期把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政务、经济、生产、财务等涉及广大村民利益的事项向村民公布,让村民了解实情,参与管理,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

3、抓政策落实,为薄弱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加快经济薄弱村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我在这里重申一下:一是危桥改造政策。市级经济薄弱村改造危桥的所有费用由市、镇两级财政各半分摊。二是税费减免政策。薄弱村内的企业所交的地方所得税和各项规费的镇分成部分,各镇要返还给薄弱村作为集体收益;经济薄弱村新办企业需征用或使用土地的,用途变更费按下限收取;薄弱村对原村办企业用地变更使用权,其用途变更费在低额标准基础上减半收取。三是贷款贴息政策。市财政继续对经济薄弱村的贷款贴息列入预算,每年年底贴息一次。此外,我们还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一些新的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的优惠政策,具体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落实。全市各级各部门应将扶持薄弱村发展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探索更有利于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各镇党委、政府也应根据各自实际,出台倾斜政策,只要不违背政策规定,能减免的费用尽量减免,决不允许出现加重经济薄弱村经济负担的做法。为了确保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自觉,以大局为重,不折不扣地执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确保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4、抓责任落实,为完成帮扶任务提供有力保障。镇党委作为村级组织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和责任者,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该积极主动与帮扶单位协调配合,形成帮扶合力。要认真排查帮扶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薄弱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才、资金等问题要主动协调解决。要在做好对现有薄弱村帮扶工作的同时,抓好其它村的经济发展,特别要抓好上一轮帮扶中脱贫的村,巩固上一轮的帮扶成果,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发生现有薄弱村脱贫了,新的薄弱村又产生了的现象。经济薄弱村要确立“苦熬没有头、苦干有奔头”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自身求发展,从本村实际出发,探索和找准致富路子,集中力量组织突破,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落实。薄弱村的村支书要立下三年脱贫军令状,因主观原因完不成任务的,原则上就地免职。帮扶单位要克服厌倦畏难情绪,转变松懈应付态度,真正做到“挂钩人员、政策落实、服务协调”三到位,一心一意做好帮扶工作,积极发挥自身的财力、物力和人才、技术、信息等优势,为薄弱村提供软硬件服务,尽力帮助村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帮扶干部也要认清肩负重任,集中精力,身心到位,发挥作用。市帮扶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对帮扶各方的检查和考核,督促各镇和帮扶单位落实好帮扶措施,检查帮扶干部的工作到位情况,年底把好帮扶工作的考核关。在对各薄弱村有关经济指标严格审计的基础上,帮扶任务完成情况要作为评定“文明机关”、“文明单位”的重要依据,并按年初制订的奖惩意见,完成任务的帮扶单位,可评为文明单位或机关,提前完成任务的,年度奖金提高5CM。完不成任务的,原则上不得评为“文明机关”、“文明单位”。对完不成任务的镇,在年度机关干部责任考核中相应扣分。

另外,借此机会,我想再强调一下关于市级机关年度考核工作的问题。根椐市委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市级机关中全面开展年度考核评议工作,通过各个层面干部群众的民主评议,对机关各部门思想作风建设、职能服务情况进行民主测评。这是市委贯彻“转变作风年”要求的一项具体措施,这项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在这里,我强调两点: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今年是机关评议的第一年,机关评议情况将与各部门奖惩直接挂钩。各部门、各镇都要充分重视,在着力抓好本部门作风转变的同时,主要领导要专门安排一名副职领导负责考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工作,密切配合市考评办开展工作;二是态度上要认真负责。机关考评面广、涉及人员多,工作繁琐复杂。特别是对市考评办下发的评议表,各镇、各单位要本着对机关部门高度负责的精神,教育评议者严肃认真地填写好每一份评议表,简化程序,按时上报,确保考评结果真实准确,为提高改进服务提供科学依据。这项工作,希望各镇、各部门领导认真抓好落实。

同志们,帮扶经济薄弱村任务艰巨,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以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帮扶工作的具体实践之中,从头抓紧,只争朝夕,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力争全面完成三年帮扶目标任务,为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村帮扶工作会议纪要 篇2

高阜镇石陂村为省级贫困村,位于资溪县北部,316国道沿线,离县城9公里,距镇政府3公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贫穷与落后就是这里的代名词。脱贫致富的梦想对石陂村的老百姓来说更是遥不可及。

自2011年10月起,江西省社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资溪县高阜镇石陂村实际,围绕扶贫目标和任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定点包扶工作。近两年的时间里,如何改变石陂村的面貌,让贫困老百姓筑梦、圆梦,让所有勤劳者拥有致富的机会、拥有成功的希望,成为省社联干部职工的一个心结。

江西省社联党组高度重视定点包扶工作,将帮扶列入党组议程,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党组成员、副主席为副组长,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包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机关党委人事处牵头,选派了一名处长和两名科级干部组建了驻村扶贫工作小组。党组书记、主席祝黄河十分关心共建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多次听取驻村扶贫工作小组的汇报,并于2012年6月亲自到扶贫点实地考察,帮助制定帮扶工作规划、协调落实项目和资金。他还要求工作组人员吃住在村不离岗、田间地头摸清实情,切实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组成员、副主席黄万林、吴永明、胡春晓,副巡视员赵小春等领导也多次到村调研,看望慰问贫困群众,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祝黄河强调,做好机关工作,加强机关建设,要始终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基本价值取向,切实把为民体现到为群众谋利益的实际行动上,把务实贯穿于转作风、抓落实的各项工作中,把清廉书写在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旗帜上,用实干托举富裕和谐秀美的“江西梦”,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如今的石陂村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村内街道、广场、房前屋后干净清爽,家家窗明几净,各类物品摆放井然有序。两旁翠绿的行道树迎风招展,夜晚的村庄在路灯的照耀下灯火通明,老百姓都喜笑颜开地追逐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找原因,结对子,定目标

为民、务实、清廉,首先是为民。确定帮扶后,社联扶贫工作组走进老百姓家中,召开村民座谈会,通过村党组织“自诊”、乡镇党委“问诊”、职能部门“巡诊”,号准了石陂村贫困滞后的“脉”,找到了改变村面貌的“真方子”,治好了“病根子”,同时也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改善了干群关系。

石陂村内辖13个村小组,总户数480户,低保户40户;总人口1870人,党员60人。村内设有1所完全小学,有100名学生和9名教师。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400亩,人均0.8亩;山林面积共8500亩,早年已出租4200亩,村里无租金收入。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扶贫小组到村帮扶的第一件事就是协助村里配齐配强了村级领导班子,完善了村级组织,推行了重大村务“四议四公开”、村干部“四定两监督”制度,夯实了脱贫致富的组织基础和制度基础。针对村级班子成员整体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扶贫工作组对村级班子成员进行了教育培训,开展了“三培两带两服务”活动,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明确了目标、增强了信心、拓展了班子成员带领村民致富的思路,班子成员的工作能力明显提升。

沉下去,办实事,解矛盾

为民、务实、清廉,根本在务实。扶贫工作组与村委会一道克服各种困难,争资立项,大力推进石陂村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四改”(改水、改电、改路、改厕)和“五通”(通班车、通邮、通广播电视、通电话、通网络宽带)、“六有”(有幼儿园班、有卫生室、有图书室、有文化活动室、有商业服务网点、有垃圾收集站)工程;推进毛科、满坑二桥重建,3.5米宽5.5公里长村级公路硬化,自来水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帮助村里协调联系、筹措资金30多万元用于二桥重建,切实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此外,扶贫工作组还多次与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取得联系,争取在石陂村新增一个新农村建设点。目前,项目正在落实中。

“浮在上面永远解不开村里的结”。会领导十分重视助贫帮困工作,党组成员、副主席黄万林二次到点专程走访困难家庭,为他们送上了慰问金和生活必须品;党组成员、副主席胡春晓在得知村里有白血病小孩后,当即联系省红十字会与之结对帮扶,为小孩家庭解决了大难题。省社联共青妇团也积极支持帮扶工作,在非常有限的工作经费里挤出16000多元,为全村的贫困户、孤寡老人、单亲家庭、因病致贫家庭送上了慰问金和棉衣棉服等生活用品。在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助贫帮困的同时,工作组还经常督促村干部关心生活困难的村民,带领他们致富,共促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进农家,知实情,找出路

为民、务实、清廉,清廉是关键。在帮扶石陂村的过程中,社联干部职工一直努力解决老百姓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指明了发展的道路,改善了基础设施,并且从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村民们感动地说:“没有社联干部的帮扶,村里矛盾解决不了,路修不好,发展产业更不可能。”

通过摸底调查发现,过去石陂对全村无一家企业,无大型种植、养殖业专业户,大部分村民需要外出谋生,2/3家庭为留守家庭。估计有300-400青状年外出打工或做为个体户经营面包店、水煮摊等。在家的村民以务农为主,仅10多户从事运输业。务农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同时,种植少量的烟叶,西瓜等经济作物,养有少量鸡、鸭、鱼、猪等,但规模很小难以带来较大经济效益。

要从根本上改变石陂村的贫困现状,必须从产业发展上下真功夫。工作组通过多次调研后认为,石陂村适合发展烟叶、篙笋等特色产业。在协助和指导村两委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工作组人员上下奔走、多方联系,从省科技厅等部门争取到项目、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为提升村民素质、增强致富技能,工作组人员在搞好农业实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自筹经费3万多元,为农民购买了1000多册涉及农业科技、实用种植技术、党史知识、道德风尚等方面的书籍,组建了石陂村有史以来第一个图书阅览室。该实事入选省直机关工委“百件惠民实事”,并受到表彰。如今,石陂村致富的项目、资金有了,种植技术也提高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大大提升,产业发展已初现雏形。

村民们还畅谈着他们的梦想--农村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居住条件的改善,农业产业发展……对他们来说,梦想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挂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3

上半年挂村帮扶工作总结

开展下村帮扶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农村扶贫开发、转变干部作风、历练才干、提高素质,全力帮助基层群众领会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有关精神,解决生产生活中困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实践活动。工作组把挂村帮扶工作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工作来抓,做到了领导重视、计划周密、措施得力、取得实效,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把挂村帮扶作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我乡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挂帮工作,对帮扶事项亲自过问,逐条批示,并明确了政府副乡长为同心村挂帮的主要领导。乡主要负责人带领班子其他成员积极主动响应市委、市政府扶贫促小康的号召,不顾事务繁忙,挤出时间下基层。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上半年已多次深入到挂帮点,实地调研指导挂帮工作,并向村干部、普通百姓、老党员等各层次的人员征求扶贫的意见建议,以此指导各项帮扶工作的开展,为帮扶村及其帮扶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通过领导及其他挂帮干部的实地调研,工作组以挂村帮扶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抓手,在水利设施、打造村委办公楼的文化氛围等方面全力扶持,为同心村加快发展和百姓致富创造基础条件。

二、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改善同兴村迫切需要解决的各项问题

1、进驻挂帮后,工作组积极开展入户工作,了解群众家庭情况,对困难群众进行了走访,发放挂职干部联系卡1200余张。希望能通过走访深入了解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倾听群众的真实呼声,紧紧抓住农村热点、难点问题,踏踏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真正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将驻村工作落到实处。

2、因地制宜,根据同心村的土质和地形,帮助协调种植项目。通过走访,了解到同心村的农作物种植单一,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并且都是属于自需型种植,不能产生规模性的效益。很多农户及村委向工作组反应希望能根据同心村的实际情况协调一些大的种植项目,增加农户的收入。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工作组组长魏华英乡长经过多方协调,为同心村协调了1000亩的辣椒种植项目,并且在后来的种植过程中,协调了乡农业服务中心为农户的辣椒种植进行技术指导,以保证辣椒的存活率,减少农户的损失。

3、到同兴村小寨提灌站的压力管道,由于年久失修,多处渗漏,严重影响农灌。通过区人社局挂帮干部樊泳江的大力协调,2014年4月10,人社局局长、水利局纪委书记及水利局技术人员实地调查小寨提灌站需要改造的压力管道,得知此项工作的紧迫性,当场就定下了水利技术人员下次来勘察测量的时间。4月14日,水利局青岩片区站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测量。6月4日,水利局与同兴村签订了施工合同。目前正在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打造村委会办公楼的文化氛围。5月1日,经区人社局挂帮干部樊泳江与区文联协调,共同发起了“践行群众路线,送艺术进乡村”的活动。区文联组织了10余名艺术家,在同兴村委大楼前,现场挥毫泼墨,创作了20余幅书画作品。这些书画作品除少数用于装饰村委办公楼外,其余均无偿赠送给当地村民。考虑到同兴村集体资金困难且不熟悉书画装裱,区人社局还出资请区文联联系装裱店对装饰村委办公楼需要用到的数幅字画进行了装裱。这样的活动即丰富了当地村民的文化生活,又提升了村委楼的艺术氛围。5、2014年5月22日,经区人社局、区文联协调,遵义艺术学院王院长一行到燕楼乡同兴村,就打造同兴村委文化墙一事进行实地调查。遵义艺术学院有一支具有丰富的文化墙创作经验壁画队伍,此行目的主要是受区文联石主席邀请,就打造文化墙与当地政府及村委进行磋商。王院长一行在同兴村委会,与燕楼乡魏华英乡长、村委班子就文化墙内容进行了详细研讨,当地政府及村委作为业主方,对文化墙内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双方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王院长说,下一步,他们会根据当地政府和村委提供的想法和资料,设计一些小样,以供参考。目前,文化墙的打造工作,将在通过人社局局务会讨论后,步入实施阶段。

6、配合燕楼乡平安工程建设,市气象局挂帮干部吴有恒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同心村巡防队员装备落后的情况,申请购买了包括头盔、保安服(含衬衣)、雨衣、靴子及强光手电在内的4套共计3000元的装备。

7、去年春节来临之际,市气象局挂帮干部吴有恒通过向市气象局分管领导汇报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争取相关经费,对5户困难群众进行了慰问,每户发放慰问金500元。

8、过项目支持,市气象局在同心村新井片区安装一块气象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以提升农村气象信息服务能力,LED显示屏实时更新播出最新气象灾害信息及当地的自动气象站实时要素资料,还可向为群众提供就业、致富等信息,让村民及时了解党的各类方针政策,了解周边主要市场农产品销售行情,了解市场供求等信息。

9、提升农村气象服务能力,同时也是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市气象局先后投入10多万元帮助同心村嘎多片区安装了一套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建设一个农村信息化村级多功能信息服务站。

三、下一步的打算

1、继续推进文化墙的打造及小寨提灌站压力管道的改造,争取项目早日实施。

2、继续关注辣椒种植项目的情况,打探市场,帮助解决辣椒成熟之后的销售问题,争取将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将利益最大化。

3、制作“防灾减灾,气象先行”宣传栏及进村入户发放气象防灾减灾手册,加大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的力度,特别是要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普及有关灾害预防、躲避、自救等方面的科技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4、帮扶教育事业,建立激励机制。对嘎多小学各年级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期达到改善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

5、继续倾听同兴村委、村民的意见,了解同兴村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全力帮助该村解决实际问题。

某村扶贫帮扶工作总结 篇4

按照组织安排,我于2018年4月担任**镇**村第一书记。在市委、镇党委领导下,我对照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职责,认真抓好基层党建、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农村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特别是精准扶贫方面,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结合**村实际,认真开展工作,现将一年来驻村帮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处,东邻新立乡。全村幅员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880公顷,旱田面积100公顷),农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玉米为辅。全村6个自然屯又分为7个行政屯。总人口298户1059人。村支部下设党小组3组,现有党员36人,预备党员1人,后备干部7人。村“三委”班子中,村党支部委员7人,村民委员会委员5名,村务监督委员3名。

二、扶贫帮扶工作情况

(一)、贫困人口情况。**村属建档立卡贫困村,拟在2019年摘帽退出。2017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67人,其中:已脱贫人口18户31人,未脱贫人口19户36人。2018年,经

过8月份开展精准再识别工作,清退7户9人,死亡1户2人,新增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29户61人,其中:已脱贫人口14户27人,未脱贫人口15户34人。2018年底,经过动态调整工作,脱贫2户5人,新增1人(户内增人),死亡0户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变为29户59人,其中:已脱贫16户32人,未脱贫13户27人。

(二)、推动精准扶贫方面。**村共有帮扶单位2个:中国水电工程局一局和市委统战部。共有帮扶责任人13人。

1、宣传贯彻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富农政策,发放扶贫政策宣传单,做到家喻户晓。深入推进医疗救助政策、教育扶智政策、金融扶贫政策等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让贫困户深入了解和掌握,全年利用新时代传习所,集中宣传扶贫政策2次,采取走访等形式,入户宣传扶贫政策10余次300人次,协调市中心医院、镇卫生院及步长药业开展义诊送药健康扶贫活动1次。

2、确定两个“精准”。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2018年帮扶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帮扶方向和目标,同时在准确无误确定扶贫对象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贫困对象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每个包保责任人分别制定了具体的帮扶计划,开展科学帮扶。一是落实小养殖项目,针对每户贫困户实际需求,采取自养和代养两种方式,累计投入资金1万元余元,为每户贫困户免费提供鸡雏、鹅雏、仔猪及饲料,二是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组织包保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免费给贫困户送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三是利用社会扶贫网,积极采取线上对接,线下帮扶方式,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3、项目扶贫。一是协调财政局投入资金21万元,对村小校舍维修改造新村部227平方米,解决**村村部面积不足、年久失修的现状,同时党建活动室、新时代传习所面积全部达标;二是中国水电工程局一局为新建村部构建6万元的办公设备及办公桌椅,进一步提升村办公效率;三是协调资金7万元对村部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9盏、旗杆一个及监控设备;四是协调各部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发改委投资135万修水泥路3公里,国土局投资300万元修水泥路3.57公里、2公里砂石路,财政局投资60万元,修水泥路1.33公里;五是市委统战部协调工商联及商会,由部分企业老板出资7000余元,在抗旱期间,为**村捐赠两套抗旱设备,为贫困户解决旱情需求。

4、产业扶贫。一是建立玉军养猪专业合作社,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采取分红形式,为贫困户增收;二是开展代言活动。实施水稻新品种推广,调整种植结构,全力打造杜力村品牌大米,逐步起到示范带动效应。通过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扩宽销售渠道,提高影响力;三是通过引导和自主劳务等方式,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外出务工或就地劳务转移来实现增收。

三、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一是结合**村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主题党日,党课一月一次,支委会一月一次,组织生活会每月二次,一季度一次党员大会,带领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郑德荣、黄大年先进事迹、开展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疫苗案反思、破五弊等学习活动;二是加强对班子成员教育与管理,全面落实干部坐班制度;三是抓好普通党员管理。在抓好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上,引领普通党员积极参加村级各项事业,全面提高党员的传帮带作用,严格落实“扫黑除恶”、“秸秆禁烧”、“植树绿化”等工作;四是抓好党员发展。重点在有能力、有头脑、靠近党组织的青年中发展党员,推进党员队伍更新换代。目前4名预备党员已经转正,计划再确定两名积极分子;五是完善“新时代e-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指导完善“新时代e-支部”各项基础信息,及时督促上传开展组织生活、重大事项决策等内容。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村集体经济薄弱。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土地租赁收入,已常年发包,租金早已收完。年收入不足5万元,村级发展缺少资金和发展项目,村集体公益事业举步维艰。

2、基础设施落后。一是屯内道路37条,仅有10条水泥硬化路,其余全部为土路(约12公里未硬化);二是道路附属设施不足,没有排水、绿化、亮化等设施。

3、党建方面。首先是村党支部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弱化,传帮带功能严重下降,主要表现在对党建工作重视力度不够,对党员管理和日常动态掌握不牢,党员领导干部对自身要求不严,带动能力不足等;其次是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部分党员年龄和思想老化守旧,不寻进取,跟不上新时代发展要求。

五、下步工作打算

1、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一是增加村集体收入。对新确权切割土地面积100公顷,按照国家和市政府政策收缴承包费,计划征收土地流转资金10万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国土、发改、交通、财政等部门,建设硬化水泥路12公里;三是加大医疗救助、教育扶智、金融保险等方面的宣传讲解力度,提高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理解和认识;四是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和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2、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一是加强对班子成员进行教育与管理。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和工作能力,重新树立新作风、新形象;二是抓好普通党员管理。在抓好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上,引领普通党员积极参加村级各项事业,全面提高党员的传帮带作用;三

大元村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篇5

作者:平文华 日期:2015-08-15 02:17:05 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六项行动计划”总要求,通过对大元村致贫原因分析,结合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情况、村支“两委”的工作部署、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以及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问题,使大元村群众尽早脱贫致富,特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大元村位于乐安县鳌溪镇南西方,大元村地形主要以山地、小型盆地为主,山间平地较少。气候以亚热带季风为主,适宜水稻、土豆、红薯等粮食作物生长。土壤以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沙土土壤为主,适宜烤烟、辣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长。

大元村是鳌溪镇十八个村之一,共有人口1387人,耕地面积1420亩,现有干部4人,其中农村干部3人,共有1个党支部,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大元组是大元村政治、文化中心,山下组、排下组、小代坊组以发展蚕桑为主,种植大户刘秋华、平中华等,大元村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势头好,这将加速大元村奔小康,走向富裕、文明、法制、民主的生活。

二、贫困状况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落后。辖区内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8个行政组处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这些村边远偏僻,分布不集中,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贫困,靠农田土为生,自给自足,无生活来源,生活条件极差。如陂下、竹员、新树岭行政组存在部分零散分布,人数多、贫困度深。2014年,期末农村人口1387人。调查扶贫对象为79户278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20%。二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自然灾害频发,泥石流、干旱、冷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给农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返贫现象严重。三是贫困人群中有部分无脱贫能力,脱贫形式严峻。部分聋哑人、癫痫病人、残疾人、智障人等,他们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完全依靠家人和政府关怀生存。四是发展相对滞后,财力紧张,财政保障及扶持能力弱。大元村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总量不小,发展不足,财力投入扶贫开发非常有限,依靠财政救济可谓杯水车薪,需要上级部门的财政扶持。五是社会民生事业落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教育设施薄弱,村级小学设施落后。大元村无村级卫生室,患病无法及时在村里治疗,使得大小病只能出村,给老百姓生活带来负担,致使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问题较为突出。

三、致贫原因分析

对大元村贫困状况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四是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更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五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

四、急需解决的主要困难 一是加大大元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村、通组、串户路硬化、危房牛栏拆除改建、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完善大元村村的教育、医疗、文化、卫生、通讯等民生设施。二是加大对贫困户扶贫到户帮扶力度。辖区内共有贫困户79户,贫困人口278人,需要在资金、制度、人员等方面加大扶持。一方面对精神病、残疾等无能力脱贫患者在制度上给予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对一般贫困户帮助解决饮水、吃穿等衣食住行等问题;另一方面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帮助贫困人群脱贫致富。三是增加扶贫项目支持大元村实施整村推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给予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四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农村融资体系落后,农民融资困难,农户产业规模化的巨大阻力,同时可以帮助完善产业发展所必须的其他硬件设备,如道路、水电等。五是加大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加大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技能培训,增加其收入。

五、帮扶计划

通过对大元村致贫原因分析,结合本村村情民情,为尽快解决贫困问题,尽早脱贫致富,使大元村广大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一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每年实行轮作,需要烤房修建、供电等费用问题;计划在古罗江组实施桑叶种植100亩;对种植大户进行扶持。二是技能培训。针对种植大户、村民技术缺乏,计划举办烤烟、蚕桑等种植技术培训。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围绕产业建设,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难题,计划在大元组新建一座现代化桥梁,需投入资金82万元,同时硬化小代坊至塔元路1.5公里水泥路,硬化陂下至芦元路1公里水泥路,需投入资金75万元,可解决涉及8个组465户1378人的出行问题,同时可解决涉及四个组258户682人的安全出行问题。

六、工作要求

(一)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三)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责任编辑:平文华

信息来源:大元村

村帮扶工作会议纪要 篇6

摸实情, 谋划帮扶方向。 针对乌溪村的地理环境和独特自然资源,南昌市委组织部把帮扶工作纳入部务会重要议事日程,定期专题研究、部署帮扶工作具体事项。成立了以副部长为组长,处室干部为组员的帮扶工作队,使帮扶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专人抓。南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德寿等多次深入村组调研,与党员群众座谈,详细了解各户的家庭人口、耕地、产业发展等情况。同时,组织村干部多次召开会议,宣讲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征集脱贫工作意见建议,重点排查村里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通过调研,摸清了乌溪村的实际情况,掌握了村情民意,找准了制约发展的症结。市委组织部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生活后生产、先示范后铺开”的原则,编制了涉及基础建设、农房改造、聚居点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五年帮扶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到目标明确,工作有序,科学合理。

抓班子,筑牢战斗堡垒。南昌市委组织部把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摆在扶贫工作首位,围绕省、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按照“一好双强”的标准,在帮扶工作中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堡垒作用。要求村党组织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学习制度,每月至少安排4 次学习活动,集中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政策、工作方法。以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为载体,抓好村党组织书记、村小组长、农村党员等三支农村关键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升工作,让一批想致富而又苦于发展无门路、致富无技术的党员干部通过专题培训,掌握相应的科学种养技术和经营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和研究沿海地区贫困乡村率先致富的典型经验,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将技术和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脱贫的“武器”,在群众身边发挥致富“领头羊”作用。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村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增强。

强基础,改善生活条件。这些年来,每逢重大节日,南昌市委组织部都会由领导率队到老党员和贫困户家里问寒问暧,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乌溪小学曾经校园环境面貌破旧,教室雨天漏水晴天闷热,教工食宿条件非常简陋,大部分教师因不堪忍受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相继离开了乌溪村。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给乌溪村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市委组织部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各级教育部门校舍改建经费70万元,为乌溪小学修建教学楼700 平方米,将校园绿化、围墙建设和教学设施设备一并优化,全面改善了乌溪小学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

南昌市委组织部把跑项目、筹资金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要务,作为发展主导产业、改变村容村貌的主要途径,多次与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体业主沟通衔接,筹集资金和项目工程经费数百万元,帮助村里新建了村组公路3.6公里,绿化道路8公里,改建灌溉水渠4000多米,完3个自然村落的环境整治和文体活动广场建设项目,修缮了危旧的卫生所,安装了全市第一个农村太阳能光伏发电机组。一批批项目的实施,夯实了乌溪村的发展基础,一件件实事的办好,改善着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如今的乌溪村村民们走上了平坦路,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村庄四季环境宜人,村民的幸福指数有了很大提高。

南昌市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到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劳动

授人“渔”,培植特色产业。在推动帮扶工作中,南昌市委组织部领导意识到解决乌溪村的贫困问题,光靠“输血”不行,关键要增强其“造血”功能,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好能够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具有带动能力大、生产要素高的好项目增强村里经济发展实力。2012年初,经市委组织部牵线搭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江西绿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山地近3000 亩,开发果业及蔬菜、生态养殖,建设绿都生态谷观光园。

同年12 月,南昌市委组织部又提出了围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调整种养业结构的思路,与村干部商量把种植葡萄作为全村的致富产业来发展。2013 年,村里整合农户54 户,成立了乌溪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引种了夏黑、夏音、比昂扣、红地球、维多利亚等市场上畅销的品种,发展优质葡萄500 亩,辐射了乌溪13 个自然村中的7 个,而其中110 亩地是11 个社员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进来的。15个月后,500 亩葡萄首年投产,平均每亩产值3600 元。2015 年进入为期10 年的盛果期后,亩产将达5000—7000 斤,而这些葡萄的市场卖价都在10 元/ 斤以上。仅仅在计算器上进行最保守的计算,就能知道这个葡萄园将用火箭一样的速度,“拽”着乌溪村民朝幸福的小康生活飞奔。

促增收,带动就业创业。尝到喜悦的不只是54 个合作社成员,还有其他村民。这些村民在得到山地流转收入之外,都可以到葡萄基地和公司上班。葡萄基地把用工机会优先给了村里的五保户、困难户和残疾人。村民刘党女和孙财桂都是聋哑人,因身患残疾,在外找不到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一直是乌溪村的贫困救济对象,夫妻俩在葡萄基地务工后,每人每年有1.8 万元的收入,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2014 年,低保户孙学保和另外9个村民一起,以男性每年2.5 万元、女性1.8 万元的“年薪”,成为葡萄种植基地的长期工。村民孙学保说,去年他在葡萄基地做临时工挣了1.2 万元,而以前种水稻他一年也挣不到5000元。现在,乌溪村有150 多位村民成为葡萄种植基地和江西绿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固定员工,有400 多人可以去做季节性员工。巨大的变化让乌溪村民对今后的发展越来越自信,村民陈坚当初为了“吃得好点、穿得好些”而远赴广东打工10 多年,现在说什么也不愿再出去了,他在乌溪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建起了自己的无花果种植基地。2014 年初种下去的36 亩无花果,今年已经有了效益,进入丰产期后每亩纯收入能够达到近万元。

上一篇:4申请书的格式和应注意的问题下一篇:农税稽查队副队长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