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帮扶协议书

2024-09-16

村帮扶协议书(共9篇)

村帮扶协议书 篇1

帮扶单位2020年帮扶村脱贫巩固计划

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安排,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整县高质量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切实解决X村的生产生活问题,大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继续巩固X年“村出列”的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现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X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一、单位包村帮扶计划。认真学习和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继续巩固X年“村出列”的脱贫成果,做好已脱贫户的帮扶工作,加大到户产业、外出就业和公益性岗位的引导和扶持,关注低水平脱贫户,决不出现返贫现象。继续指导X村强化基础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引导村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原则。

(一)村民致富工程。X、增加群众尤其贫困群众收入。帮助指导村“两委”选准、选精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光伏发电收益等项目。拟帮助协调相关部门,扶持鼓励村民生态养猪、蜜蜂养殖、茶叶木耳种植等,以增加低收入居民人均收入。

X、就业务工创业帮扶。积极联系X公司及当地企业或周边县市企业,帮助低收入家庭提供就业信息,输出劳动力,积极为扶贫对象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对象转移就业以增加经济收入

X、大力扶持电商企业。安排局已有的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人员,指导文化程度较高的村民开办电商企业,运用新型销售模式将X村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真正实现产业脱贫带动农村增收。

(二)村容村居美化工程。X、帮助做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积极做好X村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安装,X年安排不少于X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村级路灯建设工作,争取做到全村主要道路亮化工作全覆盖,确保人口密集区域村民夜间出行方便;安排所属部门专业人员,指导村组做好绿化、美化工作,提升村容村貌档次和水平。

X、帮助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积极联合X村“两委”开展村居环境综合整治,搞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河道、坑塘、沟渠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省市县有关政策实施村民改厕工程,净化农村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工程。X、搞好各类攻坚工作。机关党支部、团支部、工会、妇联等党团、群团组织将加强与村党团、群团联系,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一批有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进一步提升X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X、搞好节日送温暖活动。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建军节、春节等节日期间对相应人群进行慰问,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群众中去。

二、干部包户工作计划。X、定期做好走访工作。X年,我单位将继续安排X名干部联系包保X村X户已脱贫户。按照县委要求,扎实做好干部包户各项工作。X、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X名包保干部将针对各自包保已脱贫户,在政策范围内,全力帮助解决已脱贫困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杜绝出现因困返贫现象。

三、保障措施。X、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帮扶工作的领导,局党组书记将继续担任脱贫攻坚工作第一责任人,并定期召开帮扶工作会议,解决全局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等,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提供保障。

X、完善工作机制。严肃工作纪律,局选派干部、局专班将按要求严格坐班驻地;局包保干部对照要求,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村帮扶协议书 篇2

波湖村地属滨湖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资源贫乏,交通不便。五年前,波湖村曾是全县有名的后进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2006年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市人民检察院被定为波湖村定点扶贫单位。市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将帮扶工作列为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在考察调研基础上,对扶贫工作作出安排和部署,并派出得力干部组成工作组,常年驻村帮扶。工作组同志认真负责,勤奋务实,与村干部一道,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争取各方支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三年多以来,市检察院自筹资金18万元,争取省、市、县有关部门项目资金160万元,动员企业帮扶资金380万元,合计整合资金558万元,帮扶村里生产发展项目6个,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22个。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昔日贫困落后的波湖村一跃进入全县先进村行列,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不足千元,提高到现在的2100元。

几年来,市检察院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为帮扶村找出路、谋发展、解难题,重点做了以下几件大事、实事和好事:

一、开发与推广九江水梨,促进产业化发展

九江水梨是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推广项目之一。07年以来,为了帮助群众增产增收,波湖村引进企业投资80余万元,采取“基地+农户”的形式,集中连片种植700余亩,分散种植500余亩,总面积达1200余亩。预计3-5年投产后,年总量可达360吨,产值75万元,全村人均增收315元。

二、创办自来水厂,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

波湖村地处滨湖,属血吸虫疫区,人畜饮水既不卫生又不安全,汛期过后水源尤为紧缺,加之土层结构特殊,打井取水困难,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和干部。市院领导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后,决定招商引资创办自来水厂。驻村工作组先后邀请了6个企业老板来村考察洽谈,结果都因各种原因而未达成合作意向。最后,九江市的陈阳生老板被工作组的诚意和爱民之心所打动,不计风险,投资126万元,于2009年10月开始筹办自来水厂。当地群众积极投工投劳,终于在2010年2月初自来水厂建成并投入使用。至此,全村及邻近大岭村的谢司余、蔡两个村庄共计584户,2602人用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村民用水难的历史宣告结束。

三、加强水利建设,确保农业丰收

跃进沟渠道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成的水利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直接影响全村的农业生产。市院工作组多次到市、县水利部门,争取项目资金30多万元,完成了该沟渠1400米的U型槽改造,解决了10个小组1000余亩农田抗旱用水所需。同时,对8个小组的池塘、2个小组的堰沟进行清淤和护砌,对小河垅水库加高加固,对涵管闸门进行维修,通过这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农田灌溉保障能力,为农业丰收打下了基础。

四、兴办社会事业,造福全村群众

2008年,在市、县教育部门的关心下,市院工作组共筹集资金3万元,帮助村小建起了篮球场,配置了篮球架。同时,经过多方筹资共筹集资金15万元,兴建了村卫生室和一幢农家书屋,面积300平方米。农家书屋藏书达到1万多册,满足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五、动员企业帮扶,促进生态示范村建设

樟树郭村生态示范村,是省扶贫办安排的鄱阳湖核心区生态示范村项目,国家投资5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直接惠及村庄35户,125人。由于村庄基础条件较差,上级拨款不足,市院工作组向外积极争资,加上村民投工投劳和企业老板捐助,总计筹资达到80余万元,对村中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和美化,清理、护砌村中沟渠和池塘,建起了篮球场、村民休闲场所,安置了村民健身器材等,还帮助群众发展蘑菇、莲藕、菊花种植和土鸡养殖等生态环保产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真情帮扶新星村 篇3

接过帮扶该村任务后,该局立即在今年6月6日,由分管的副局长带领扶贫工作组进村对接,了解情况。经过多次调查、座谈、实地考察、研究协商,确定了3年帮扶总体规划和2013、2014及2015年帮扶规划,把加强基层组织和村“两委”班子建设、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加强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公路硬底化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一户一策”促进贫困户脱贫等7项帮扶措施列入了重点帮扶规划。

为确保帮扶措施落到实处,6月下旬,肇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老干局局长欧小鸥领带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下属单位负责人与帮扶工作组一行,到村召开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座谈会,与镇、村领导干部及群众促膝座谈,共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村及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方法和措施。欧小鸥表示将采取切实措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利用村本身资源,因地制宜找准发展项目;加大贫困户帮扶力度,充分发挥造血功能,帮助农户早日脱贫致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欧小鸥等局领导和帮扶工作组还与市、县老促会的同志不辞劳苦,步行两个多小时,上山过岭察看需硬底化村道情况。局主要领导还先后多次进村入户实地察看帮扶项目情况及了解扶贫户家庭状况,针对该村实际,制定详细可行的帮扶措施;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实行“一户一法”帮扶措施。并下定决心推动帮扶项目尽快立项开工,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确保每个帮扶项目如期完工,发挥效益,让新星村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幸福安康生活。

目前,对新星村的帮扶工作已取得初步进展。一是积极与市及县相关部门沟通,计划投资118万元,建设地咀自然村至狮子岗和柑子坑两个自然村共3公里硬底化道路,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二是计划投资80万元,对村委周边地块进行整合,建设铁皮铺位用作农产品交易集散地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2万元以上;计划在肇庆市区或德庆县城购置商铺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3万元以上;三是计划投资120万元,完善全村8个村民小组的自来水管网设施,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四是大力促进总投资100万元的省水利示范工程—大和坑灌区建设,提高农业灌溉和防洪能力;五是大力推动总投资135万元的省农综建设项目—新星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六是帮助推荐3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打工;七是近期拨款1.6万元,扶持贫困户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八是近期帮助23户贫困户申请纳入低保户;九是开展了慰问送温暖活动。以上工程项目的完工,必将大大改善新星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村委和贫困户脱贫。肇庆市委老干局扶贫工作开局好、进展快,在最近市扶贫督导检查组的考核中获得好评。

村困难家庭帮扶措施 篇4

一、指导思想、目的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立体扶贫、讲求实效、长远兼顾、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调动社会各界共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村民自主意识及奋发精神,努力实现近期效益与可持续发展齐头并进的宏伟目标,力求扶贫工作多方位、多途径、多措施、办实事、求实效,确保“双到”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被帮扶村、户实现脱贫致富。

(二)目的

通过扶贫工作实践,把党对农村建设的思想、恩情和共产党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出来,把为农村办好事、办实事,实现脱贫致富、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创造出来,把省委、市委、市政府扶贫帮困的要求和决心实现出来,把华发集团办实事、求实效,响应号召、心系贫困、情洒山村的精神和实际行动发扬出来,为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党、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先进性形象为主要目的。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原则。在市扶贫办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开展扶贫工作,紧紧依靠两地党委和政府,平衡大局,不搞特殊,不搞单打独斗。

2、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科学规划扶贫项目,合理使用资源,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把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讲实效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简单的搞一些“面子工程”。

3、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扶贫工作应与当地党委政府结合起来,以当地县、镇、村相关农村规划为基础,大力扶持或共同谋划,不搞包办代替。

4、坚持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统筹兼顾的原则。要把解决当前特困户温饱和基本生活条件,改善贫困面貌和确保村、户长远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不搞单纯救济,要以达到彻底脱贫为根本准则。

5、开展“立体扶贫”。扶贫工作要从观念扶贫、规划扶贫、组织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资源开发、创办企业、扶持集体经济等全方位入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尽最大可能在三年的时间内帮助贫困户实现基本脱贫,村集体经济得到有效改善。

6、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与个人脱贫相结合的原则。在扶贫帮困和发展集体经济时,要以点带面,要有辐射半径,真正实现“打一炮、响一片、炸一群”的实际效果。

二、帮扶范围及主要意向

1、特困户的经济救助。

惠来县惠城镇山美村现年人均收入不足1200元的特困户39户,包括低保户18户、五保户6户、因伤、病、残、亡、孤等原因致贫的15户,这些特困户因无劳动能力或家庭负担沉重等原因,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且无计可施,无法实现自主脱贫的,只能给予经济上的救助,以达到其解决温饱和改善生活条件之目的。

2、一般贫困户“一户一法”帮扶。

一般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有富裕的劳动力或有可开发的资源和可挖掘的潜力未能有效利用和发挥的,这部分贫困户及人群缺乏的是思想、经验、发展路子、具体项目及方法措施,为此,帮助他们科学规划脱贫方略,研究制定脱贫路子、项目及措施,帮助他们合理利用宝贵资源,传授他们成功的种植、养殖、经营、创业、就业等经验,帮助解决他们面临的具体困难,力争“一户一法”携手帮扶,引导其实现脱贫致富,赶上时代发展步伐,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成为奔小康生活的新的人群。

3、村集体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规划。

山美村是一个没有村集体企业的贫困村,年均收入不过1.4万元,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全靠上级拨款和外部支援,村里几乎没有自主的经济能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调整村经济结构、创办村集体企业、引进外资和经营项目是村“两委”班子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因此,帮助山美村规划新农村建设蓝图,开发利用村集体现有资源开工办厂、办企业,创建村集贸市场,组织村民发展集体经济,从而达到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的双重效果和实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和谐发展的奋斗目标。

4、新村规划及村容村貌的整治。

山美村是一个拥有5000多人的大村,由于缺乏长期发展规划,有新房无新村,新旧混杂,杂乱不堪,加之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差,房屋乱建、垃圾乱堆乱扔且长期不进行处理,村里的排涝沟被生活垃圾堵塞,臭气熏天,导致脏、乱、差现象满村皆是,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和村民的身心健康。因此,整治村容村貌是新农村规划不可缺少的重点内容,争取建立村片区环境管理负责机制,筹建固定的环境监督管理队伍是必走之路,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长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举措。

5、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宅基地的规划。

山美村人均耕地面积仅0.2亩,耕地少,人口多是村民致贫的主要原因,一直靠种田为生的纯农民看不希望,加之村里建设没有规划,公有土地出让、私有土地被不断增加的人口作宅基地而无章挤占和破坏,本来少得可怜的土地还在进一步萎缩。因此,保护基本农田、规划新村宅基地是当务之急,使农田被挤占的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使新村规划建设有计划、有秩序平稳进行。

6、督促当地党委、政府加强村“两委”班子组织建设。

大家都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山美村至所以贫穷落后,历届领导班子能力较弱、计划性工作不强、组织管理意识落后、投身农村建设事业的精神不足,想得少,做得少所致,加上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和困难,不能做到迎难而上,主动攻坚力度欠强,导致长期贫困而得不到改善。因此,加强村“两委”班子组织建设,提高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组织指挥与协调能力,真正起到“火车头”效能也是扶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脱贫致富的组织保障。

三、具体任务、方法步骤及总体目标

(一)20xx春节前对山美村特困户(39户)组织一送温暖生活救助活动。

(二)针对年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贫困户(397户)制定三年脱贫计划。

(三)联系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对山美村新村建设作出近、远期规划。

(四)选址村中央水塘处填一半后建一个集贸市场。

(五)将山美村星光之家与村广场连同老人会庙堂建一个村中心休闲公园。

(六)引进技术,变废为宝,将山里矿渣进行利用,与矿山老板合作筹办一个制砖厂。

(七)对山美村村容村貌进行整治,并建立村属环卫管理队伍。

(八)招商引资,办一家加工型工厂(服装厂)。

(九)组织贫困户富裕劳动力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并解决就业及转移就业问题。

(十)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

四、资金筹措及计划安排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市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原则,以帮扶贫困户为主、帮扶贫困村为辅,原则上按照扶持资金60%用于贫困户,40%用于贫困村操作执行;

五、具体要求及监督管理

1、领导要高度重视,坚持主要领导负责制,亲自督导,指派专人负责,力争将扶贫任务“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落到实处。

2、做好对接帮扶村的情况登记工作,与挂扶贫困村(户)迅速建立联系,并做好长期沟通的具体工作。

3、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将所有资料要进行归纳统计,填写相关表格记录卡,与照片资料一并上报市扶贫办,并报省扶贫信息网上进行公布,定期统计、及时汇报帮扶的进度和工作情况。

4、建立验收管理规章制度。要求对帮扶项目严格实施全程监督管理,并由责任单位会同相关部门进行项目验收,督促检查项目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严防不良情况发生。

5、按照省、市的有关规定,严格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有限的资金专款专用、用到实处。

6、必须重点注意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扶贫要讲究实效,不能简单地搞个“面子工程”,要落实到村民贫困户;二是扶贫不能弄成单纯救济,扶贫对象的村和村民的期望值不能太高;三是扶贫工作应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结合起来,扶贫结果符合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规划。

7、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考察落实扶贫项目、发展村集体企业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不搞办不到的项目,不许办不成的愿。

8、工作组进驻当地挂点工作时,要厉行节约,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示我企业严谨、实干的精神和作风,努力在百姓中树立起应有的良好形象。

六、附件

1、惠来县惠城镇山美贫困村脱贫工作规划

2、山美村扶贫项目可行性报告

挂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5

上半年挂村帮扶工作总结

开展下村帮扶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农村扶贫开发、转变干部作风、历练才干、提高素质,全力帮助基层群众领会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有关精神,解决生产生活中困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实践活动。工作组把挂村帮扶工作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工作来抓,做到了领导重视、计划周密、措施得力、取得实效,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把挂村帮扶作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我乡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挂帮工作,对帮扶事项亲自过问,逐条批示,并明确了政府副乡长为同心村挂帮的主要领导。乡主要负责人带领班子其他成员积极主动响应市委、市政府扶贫促小康的号召,不顾事务繁忙,挤出时间下基层。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上半年已多次深入到挂帮点,实地调研指导挂帮工作,并向村干部、普通百姓、老党员等各层次的人员征求扶贫的意见建议,以此指导各项帮扶工作的开展,为帮扶村及其帮扶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通过领导及其他挂帮干部的实地调研,工作组以挂村帮扶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抓手,在水利设施、打造村委办公楼的文化氛围等方面全力扶持,为同心村加快发展和百姓致富创造基础条件。

二、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改善同兴村迫切需要解决的各项问题

1、进驻挂帮后,工作组积极开展入户工作,了解群众家庭情况,对困难群众进行了走访,发放挂职干部联系卡1200余张。希望能通过走访深入了解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倾听群众的真实呼声,紧紧抓住农村热点、难点问题,踏踏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真正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将驻村工作落到实处。

2、因地制宜,根据同心村的土质和地形,帮助协调种植项目。通过走访,了解到同心村的农作物种植单一,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并且都是属于自需型种植,不能产生规模性的效益。很多农户及村委向工作组反应希望能根据同心村的实际情况协调一些大的种植项目,增加农户的收入。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工作组组长魏华英乡长经过多方协调,为同心村协调了1000亩的辣椒种植项目,并且在后来的种植过程中,协调了乡农业服务中心为农户的辣椒种植进行技术指导,以保证辣椒的存活率,减少农户的损失。

3、到同兴村小寨提灌站的压力管道,由于年久失修,多处渗漏,严重影响农灌。通过区人社局挂帮干部樊泳江的大力协调,2014年4月10,人社局局长、水利局纪委书记及水利局技术人员实地调查小寨提灌站需要改造的压力管道,得知此项工作的紧迫性,当场就定下了水利技术人员下次来勘察测量的时间。4月14日,水利局青岩片区站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测量。6月4日,水利局与同兴村签订了施工合同。目前正在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打造村委会办公楼的文化氛围。5月1日,经区人社局挂帮干部樊泳江与区文联协调,共同发起了“践行群众路线,送艺术进乡村”的活动。区文联组织了10余名艺术家,在同兴村委大楼前,现场挥毫泼墨,创作了20余幅书画作品。这些书画作品除少数用于装饰村委办公楼外,其余均无偿赠送给当地村民。考虑到同兴村集体资金困难且不熟悉书画装裱,区人社局还出资请区文联联系装裱店对装饰村委办公楼需要用到的数幅字画进行了装裱。这样的活动即丰富了当地村民的文化生活,又提升了村委楼的艺术氛围。5、2014年5月22日,经区人社局、区文联协调,遵义艺术学院王院长一行到燕楼乡同兴村,就打造同兴村委文化墙一事进行实地调查。遵义艺术学院有一支具有丰富的文化墙创作经验壁画队伍,此行目的主要是受区文联石主席邀请,就打造文化墙与当地政府及村委进行磋商。王院长一行在同兴村委会,与燕楼乡魏华英乡长、村委班子就文化墙内容进行了详细研讨,当地政府及村委作为业主方,对文化墙内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双方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王院长说,下一步,他们会根据当地政府和村委提供的想法和资料,设计一些小样,以供参考。目前,文化墙的打造工作,将在通过人社局局务会讨论后,步入实施阶段。

6、配合燕楼乡平安工程建设,市气象局挂帮干部吴有恒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同心村巡防队员装备落后的情况,申请购买了包括头盔、保安服(含衬衣)、雨衣、靴子及强光手电在内的4套共计3000元的装备。

7、去年春节来临之际,市气象局挂帮干部吴有恒通过向市气象局分管领导汇报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争取相关经费,对5户困难群众进行了慰问,每户发放慰问金500元。

8、过项目支持,市气象局在同心村新井片区安装一块气象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以提升农村气象信息服务能力,LED显示屏实时更新播出最新气象灾害信息及当地的自动气象站实时要素资料,还可向为群众提供就业、致富等信息,让村民及时了解党的各类方针政策,了解周边主要市场农产品销售行情,了解市场供求等信息。

9、提升农村气象服务能力,同时也是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市气象局先后投入10多万元帮助同心村嘎多片区安装了一套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建设一个农村信息化村级多功能信息服务站。

三、下一步的打算

1、继续推进文化墙的打造及小寨提灌站压力管道的改造,争取项目早日实施。

2、继续关注辣椒种植项目的情况,打探市场,帮助解决辣椒成熟之后的销售问题,争取将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将利益最大化。

3、制作“防灾减灾,气象先行”宣传栏及进村入户发放气象防灾减灾手册,加大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的力度,特别是要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普及有关灾害预防、躲避、自救等方面的科技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4、帮扶教育事业,建立激励机制。对嘎多小学各年级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期达到改善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

5、继续倾听同兴村委、村民的意见,了解同兴村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全力帮助该村解决实际问题。

供电公司帮扶村典型材料 篇6

——记XX县供电公司帮扶村电网建设工作

为全面落实河北省委关于做好“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项目帮扶工作的总体部署,XX县供电公司紧紧围绕省公司的工作安排,立足XX实际,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解决帮扶村供电能力不足、提升农村安全用电水平等问题为重点,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扎扎实实开展帮扶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基本情况:

我公司帮扶村共XX个,其中省级帮扶村XX个、市级帮扶村XX个、县级XX个。总体工程计划总投资XX万元,计划新建、改造10kV线路XX公里;新增配变XX台,容量XXkVA;改造低压线路XX公里,改造用户表箱XX个。

截止目前,XX个帮扶村已全部完工,累计完成总投资XX万元,完成10KV线路改造10.16公里,新增配变XX台XXKVA,改造低压线路86.15公里,改造用户表箱XX个,超额完成任务。

二、主要做法: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帮扶动力

基层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具体事宜,开展调查了解和实地走访,及时掌握帮扶村用电情况及用电需求。制定了《基层建设年帮扶

村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帮扶村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具体工作责任及要求,对帮扶村电力建设实行领导分包制度,省级帮扶村由公司党政一把手分包,市级帮扶村由公司副职领导分包,县级帮扶村由各部室主任分包。

公司召开了工作动员大会,与各供电所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对帮扶村改造的时间节点和工期,并将此项工作列入月度业绩考核,增强了各单位对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个帮扶村均有一名所长带队进行施工,所长全程进行现场质量把关,公司生产技术部、经营管理部等部室专人进行工程督导和质量监督,确保工程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

2、认准工程期限,确保工程进度

在对帮扶村电力建设中,工程施工队伍全部由供电所人员和农电工队伍组成。为抢抓工期,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情况下,公司采取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增派施工人员、延长施工时间、提高施工人员积极性等超常规措施,全力抢赶帮扶村建设进度。首先,各供电所开展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重点讲解安全及施工工艺;其次,针对帮扶村工程量的不同,每个供电所建立2-3支施工队伍,每个施工队有一名副所长或安全员任队长兼工作负责人;第三,麦收时节,为不耽误工程进度,每天早上6时开始施工、晚8点收工,在村内作业地点安排人员就餐,确保工程进度;第四,公司实行了倒排工期法,实现责任、节点、目标“三明确”,制定了周调度、日汇报工作制度,每周党政一把手亲自调度工程

进展情况,每天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全力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第五,帮扶村建设也有效地锻炼了农电工队伍。在施工队伍组建中,全部为清一色的农电工,他们通过规范的培训、严格的管理、团队的凝聚,不仅大大提高了个人素质,而且有效增加了收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强化各种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严把“三关”:一是严把“物资关”,施工人员克服点多面广、货量大、品种规格多等困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流程和作业标准,加大对物资质量的检查力度,确保物资质量符合入网标准。二是严把“工艺关”,公司派专人进行全程质量监督,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细检查、全覆盖、不留死角”的原则,重视施工质量要求,严把施工工艺标准。三是严把“验收关”,公司成立工程验收小组,对每项完工项目进行验收并打分,开展工程建设评优活动,对评为优质工程的单位,按标准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激励机制,提高了施工人员创建优质工程的积极性。

省级2个帮扶村,公司按照电气化村的标准对其高、低压线路、配电台区、户表箱进行全面的改造。对于市级、县级帮扶村的电力建设,按照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改造,全面消除帮扶村的线路、设备等用电薄弱环节,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4、克服种种困难,保证按期完工

为确保按时完成工程进度,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资金不足等问题,公司领导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统筹考虑,合理安排,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千方百计调配各种物资,全力确保帮扶村电力建设物料的充足。在物资未及时到货的情况下,部室主任亲自多次催办,协调各部门物资,保证不耽误工程进度。

在施工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矛盾,工作人员充分发扬三千(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精神,通过多沟通、多做思想工作,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特别在清理树障、变压器定位等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个别群众不配合、不理解,供电所长及公司有关领导多次与包村干部及村两委协调,以免影响工程进度。在推广户用漏电保护器时,个别群众不出钱、不安装,所长无奈的情况下自掏腰包为其购买。

5、用心开展工作,做好驻村帮扶

本次基层建设年帮扶活动,我公司帮扶对象为XX乡XX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以公司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工会主席XX为首的帮扶小组吃住在该村,对该村用电、教育等各方面进行大力帮扶,尤其在电网建设方面,投资XX万余元,严格按照电气化村的标准对其高、低压线路、配电台区、户表箱进行全面的改造,全村安装户用漏电保护器XX户,安装率100%,有效保证了用户的安全用电。通过电网改造全面消除了该村的线路、设备等用电薄弱环节,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6、树立电力品牌,拓展帮扶内涵

基层建设年活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不讲条件、高标准地完成帮扶村建设任务。通过对帮扶村的建设与改造,彻底解决了个别村供电能力不足、线路老化等问题,根据村内实际用电负荷合理配备了变压器,保证群众在用电高峰不出现过负荷现象;低压主干线路更换为50平方、70平方绝缘导线;下户线均采用16平方及25平方绝缘线,用户表箱全部更换为塑钢材质表箱并在每个表箱内安装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三级漏电保护器也全部安装到位,大大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随着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的明显提高,电灯亮了、电压稳了,群众用电不再难了,明显好转的供电质量为“家电下乡”提供了坚强后盾,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大幅度提升,切实为广大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用电环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称赞。同时,降低了电能损耗,线损率明显下降,真正达到 “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目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利益和群众利益双赢。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我公司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自筹资金XX余万元对全县XX个帮扶村的村内线路进行了整改,保证了帮扶村安全稳定用电。但由于资金有限,不可能对村内所有线路及问题全部解决到位。

在施工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矛盾,特别在清理树障、变

压器定位等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个别群众不配合、不理解,供电所长及公司有关领导多次与包村干部及村两委协调解决。在推广户用漏电保护器时,供电所人员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有个别群众不出钱、不安装。

XX个帮扶村工程已全部完工,下一步主要进行验收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在工艺质量上下功夫。公司成立了工程质量验收小组,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细检查、全覆盖、不留死角”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严把“验收关”,对每项工程项目进行验收并打分,开展工程建设评优活动。

村帮扶协议书 篇7

因为地处大山深处,多年来交通不便,导致信息闭塞、资源流通不畅,村民致富路子不宽,产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单一,是“十二五”省定贫困村。至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一千余元,其中,贫困人口18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4.6%,农村低保户6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2.4%。

贫困写在白石村每一寸土地,焦急刻在县乡领导和白石村全体村民的心里。翠翠青山的呼唤、老区的盼望,迎来了“挖井人”——中国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

2012年,江西省新一轮定点包扶工作单位出炉,中国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定点包扶白石村。消息刚传到封闭的小山村,公司副总童毅涛先生和政工部经理周海平先生等一行人就风尘仆仆,驱车4个多小时赶到白石村进行调研,现场办公,制定初步的帮扶计划,立足铜鼓县情,确定了转变思想观念、发展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落环境、健全社区服务等工作重点。特别提出扶贫更须扶智、治穷更须治愚、输血更须造血“三个更”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倾情帮扶、扎实工作。仅一年半时间,白石村的组织建设、村容村貌、经济发展、村风民风等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滚滚春潮温暖定江两岸,铜鼓全县莫不口耳相传中国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的帮扶佳话。

一、促抓思想建设,众志成城聚党心

治贫的关键在于转变思想观念。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贪功冒进的短视思想、忽视合作埋头单干的落后思想等都是很多贫困山村思想上的通病。对症下药,该公司的第一剂药就是狠抓思想建设,凝聚党心、民心,形成众志成城致富奔小康的思潮。

一是强化支部核心,抓好组织建设。加强“两委”班子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村组干部的综合素养,完善“两委”工作制度,力求做到岗岗有人、人人有责,把群众与干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牢固的共同体,公开化透明化村组管理,吸纳群众意见和建议。同时,以模范党员为参照,确立党员中心户,深入开展“双培双带”活动,使党员结构不断优化。

二是深入开展十七大历届全会和十八大精神的宣讲活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充分利用中国华能集团“红色公司”的特点,结合白石村村情,针对性地大力弘扬相信政府、锐意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搜集、整理了大量的贫困山村崛起致富的生动事例,激起、强化村民的自我奋斗意识。

三是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通过楹联比赛、书法比赛、读书笔记比赛、兵乓球赛、拔河比赛、家庭卫生赛、农业科技比赛、农民舞蹈赛等赛事,切实转变村风、民风。一年多的时间,麻将扑克少了,无所事事侃大山的少了,蹲坐家里看长篇连续剧的少了……一股清新、务实、进取、文明的村风逐渐形成。

二、夯实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换新颜

欲致富,先修路。原来的白石村村组公路,是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满地,严重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该公司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12年上半年投资40万元修建了梓亢公路,成功解决了近300村民的出行问题。今年又将投资50万元修建剩余的村组公路。同时,配合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在“三清六改”上做足功夫,全力推进“亮化、美化、硬化”工程。宽敞路、干净水、卫生厕、安全居等多年来村民的梦想正逐步得以实现。

白石村地处山区,全年降雨充沛,雨季多有山洪暴发,平日里山泉叮当,水资源极其丰富。政工部周海平先生带着专业技术人员多次调研、勘察,准备投资建设白石水电站,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实现变废为宝,为民造福。

现在的白石,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流通快捷化,极大地便利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也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提升造血功能,立足村情促发展

白石村山多地少,林木资源丰富。根据村情特征,特色养殖、竹木加工成为村民致富支柱产业。有鉴于此,该公司会同乡村干部认真分析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五年发展规划,引进技术和精良品种,优化产业结构,帮助村民做大做精蜜蜂、山羊、土鸡、水鸭、鱼等养殖业和木竹加工业。

为了让村民尽可能多接触到最新的农业科技,公司购买了大量农村科普书籍充实村图书馆。周海平经理更是多次专门带领相关技术人员到田头地脚现场指导村民,为村民解疑释惑。

目前,全村蜜蜂养殖增至近600箱,鸡鸭、山羊等养殖业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竹木加工逐渐朝精品化方向发展。据统计,2013年1—6月,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去年增长213.7元。

2013年6月,公司组织白石村全体干部和村民模范代表以及高桥乡政府部分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在井冈山电厂等企业, 白石村干部一行感触很深。村支书涂安桂感慨地说:“我们这次走出来,深切感受到了观念的更新、科技的推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这些都是我们所获得的弥足珍贵的珍宝啊!”

中国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无私的帮助、科学的指导和扶贫工作组人员呕心沥血的工作,白石村原本松散的个体式的劳作方式悄悄发生变化,合作和协会正成为主流,而追求科技种养、绿色环保,尊师重教的思潮蔚然成风。

四、关爱特困家庭,定江两岸传佳话

2013年春节前夕,白石村山上山下的积雪未消,平日里繁忙热闹的山道上人烟稀少,在这个过年气息愈发浓厚、千家万户回家团圆的时候,一辆小车带着中国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的殷切问候,迎着雪花开进白石村。滚烫的慰问金、贴心的慰问信、远来的慰问品和公司工作人员那一张张温暖的笑脸都朦胧在困难群众的泪眼里。

50多岁的特困户黎细连,丈夫因病去世多年,留下一身债务,三个孩子都患有严重的神经病。平日里全靠黎细连做些农活维持生计,三个孩子一年的医药费对她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捉襟见肘,生活艰难。周经理了解情况后,多次走访黎细连家,对她全家问寒问暖,送钱送物,多方联系医院、咨询医生,落实就医事宜。并结合黎细连的具体情况,和乡村干部一起,为她实施土鸡、蜜蜂养殖创造条件,帮助她勤劳致富。

特困户周宏声,身患鼻咽癌、肾炎等多种慢性疾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两个孩子正值读书黄金季节,全家的担子全部压在他妻子瘦弱的肩膀上,她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混迹于男工之中打零工,维持全家生计,生活之困顿可想而知。公司副总童总、政工部周经理走访后, 多次捐钱捐物资助, 特别是全力扶持两个孩子的学习费用, 引导他们科学种养、 创业致富。同时, 勉励周宏声积极面对生活的磨难,让这个因病因贫而长期压抑的家庭重新迎来的快乐的笑声。

像这样的善举,白石村的村民可以娓娓道来,村前村后莫不颂扬公司的恩德。甚至有村民说,与其膜拜村里的小庙,不如为中国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立碑而永远敬仰。其实,非但白石村,整个高桥乡乃至铜鼓全县都广为传颂该公司的殷殷厚爱。

一年半的时间真的不长,但正是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华能集团江西分公司全心呵护、 倾情帮扶,使白石村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巨变。

大爱无声,真情无价!

村帮扶协议书 篇8

该村共18个自然村、328户、1700多人,经肇庆市检察院3年多全力对口帮扶,过去“致富难”、“生活难”、“行路难”、“读书难”、“饮水难”、“用电难”、“住房难”、“办公难”等问题基本解决,贫穷落后面貌已不复存在。现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村委会及帮扶的22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帮扶修建的5.6公里硬底化村道和3座桥梁连通了9个自然村;两层教师宿舍、饭堂综合楼拔地而起,自来水、互联网进学校;7户危房户住上了新房;水电进村委会,村委会搬进了两层全新装俢、设施基本完备的楼房办公……这些可喜变化,村干部在市检察院召开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座谈会上以“苦去甜来福到”来综述,并由衷地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市检察院的大力支持。

动真情,使足劲,见实效

2010年5月6日,从村委会往山里走,映入市检察长张平坦眼里的是低矮、破旧的泥砖房,泥泞、崎岖的小路,没有桥梁的小溪,没有围墙的学校,没有收入的村委会,没有办公设施的村委会“办公楼”,没有什么增收渠道的贫困户……手机信号也是若有若无。贫穷,触动了检察长的心。他语重心长并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凝聚更多的力量,采取更得力的措施幫助这里改变现状,摆脱贫困。

自挂点帮扶群星村以来,市检察院把它当作服务肇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事来抓,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先后多次召开党组会、扶贫工作座谈会,到帮扶点开展调研活动,了解该村及村民最关心、最直接和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平坦任组长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抽调责任心强、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优秀干警抓落实;三是责任落实到位,以院领导和主要科室的科长各挂钩帮扶1户的方法,将22户贫困户帮扶责任分配落实到每1名领导和干警身上。四是驻村工作到位,该院精选了2名优秀干警组成驻村工作组,并专门配备了车辆、相机、手提电脑等工作和生活设备,使驻村干部全心全意舍小家顾大家,自觉把群星村作为第二故乡,做到“身、心”都驻村,极大地促进了该院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顺利开展。

真抓实干,到点到位

扶贫先扶志。为确保稳定脱贫,尽快奔康致富,市检察院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思想觉悟、致富意识、法纪意识和种养技能,勉励学生勤奋读书。

为让该村22户贫困户早日脱贫奔康,市检察院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给该村贫困户每户提供1.5万元左右的发展生产资金,帮扶20户贫困户每户建3间共36平方米猪舍养殖母猪和肉猪,并为每户提供3头以上母猪和3头肉猪苗,每年养猪收入近2万元;帮扶1户养鸡300只,纯收入9000多元;帮扶1户种植800多株沙糖桔,年增收1万多元。受助贫困户喜上眉梢。

为使该村稳定脱贫,市检察院注重发展“造血”型集体经济。针对该村地处偏远、山多地少等实际情况,2010年,在县城投资30万元,为村委会购置了1间79平方米的商铺,并与开发商签订了为期5年的租赁合同,月租金收入3000元。同时,筹集资金10万元,融资封开县广远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年收入2万元,确保了该村集体经济有了中长期的收入

市检察院还把解决老区群众期盼解决的行路难问题作为扶贫开发奋斗的目标,想方设法,攻坚克难,用心帮扶。筹集资金280万元,新建了5.6公里硬底化村道和3座桥梁,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学生上学难这一老大难问题。路通财通,该村农、林产品能及时运出外卖,也能卖个好价,增加了农民收入。

科技要发展,教育需先行。市检察院心系老区,情系教育,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材,协调筹集投入100多万元,为村小学修建教师宿舍、饭堂综合楼、围墙和篮球场等,配置一批电脑、电视机和体育健身器材,开通了国际互联网,更换了崭新的桌椅,送去了办公台椅、学习用具、课外书籍,还为学校安装了“清洁山泉自来水”。教学环境的大大改善,激发了教师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改善办公条件,调动村委会领导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是市检察院扶贫的又一举措。投资6万多元,为村委会改造装俢两层旧学校作办公用,并安装了水电,送上电脑、电视等,还建立了电教中心。

改善村容村貌,创建文明卫生村是村民的心愿。市检察院把群众的愿望作为已任,选择白绳自然村为试点,协调筹集资金8万元,改善村容村貌,把白绳自然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卫生村。整条自然村的改观,群众拍手称颂。

为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市检察院筹集25300元,为22户贫困户的110名村民和有困难的村民缴纳养老、医疗保险,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住有所居,也列入了市检察院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内容。积极帮助7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修建了户均80平方米以上新房。

市检察院还把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2010年春节前后,该村旱田岗自然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将山林以58.5万元的价格承包给当地一个老板砍伐,因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存在瑕疵,双方在履行合同中出现许多纠纷,甚至引发了群体事件。驻村干部耐心细致地做村民思想工作,引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通过市检察院艰苦细致的调解和与县、镇、村民代表及山林承包老板沟通协调,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签订了和解协议书。一桩历时3年多,经过两审,曾到省、市上访的诉讼案画上圆满句号,村民将写上“共建和谐为民解困”的锦旗送到市检察院。

群众满意,上下称赞

从2009年9月开始,到2012年底,3年多来,市检察院共筹集、投入资金610.95万元,帮助22户贫困户发展养猪、种柑桔和发展该村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小学教学和通信网络环境,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等。到2012年底,22户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11300多元,比帮扶前增加近7倍;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2.56万元。

市检察院对口帮扶群星村发生的可喜变化,得到了市、县领导、各级考评组、村委会和村民的充分肯定与赞扬。2011年6月,省交叉检查组认为该院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抓得实在、村民满意、成效显著。2011年7月,市委领导在全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了该院的工作,并号召各帮扶单位向该院学习,像该院那样用真情帮,使足劲干,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市委副书记吴华钦、副市长郑剑戈等领导称赞该院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到点到位,成效显著。2012年11月,市扶贫办主任冼树聪到群星村检查指导,对该院的帮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帮扶力度大,帮扶措施实,帮扶效果佳”。2010和2011、2012年底,群星村村民一连三年给该院写感谢信,送来感谢。

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总结 篇9

1**村位于城头镇政府东南部两公里处,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村庄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总人口1418人,党员31人,村两委人数共6人,退休村干部9人,人均0.78亩,该村在98年前曾是城头镇的经济强村,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原有的5家镇办企业,21家石灰厂全部倒闭,闲置镇办企业土地600余亩。三年来,市民经委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高度重视,针对薄弱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搞好帮扶工作,通过三年的帮扶工作,涝泉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级班子建设得到有力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农民增收渠道大幅拓宽,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人均纯收入得到较大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市委、市政府对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部署以后,市中小企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主任办公会议,成立了由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洪军任组长,副局长韩涛、王文生、刘合生、李成伦任副组长,经济运行科科长隋甲卫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济运行科科长隋甲卫同志作为市中小企业局转化帮扶工作驻村干部。XX区民营经济发展局积极配合薄弱村帮扶工作,并选派王永副局长共同帮扶。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洪军带领局全体党组成员每季度深入涝泉村开展调研,与村委会负责同志共同分析问题,研究制订发展民营经济使农民脱贫致富的得力措施。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积极主动为群众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发展的核心带动力。

帮助村两委建立健全党内生活、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理清了工作思路,增进了班子团结,提高了凝聚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为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帮扶期间改选了村委班子,从思想进步、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致富能人中选出新的村领导班子。

三、扶贫济困,积极救助贫困家庭。

通过走村入户调查访问,选出10户生活困难和上学困难的特困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每逢春节期间,局领导同志带领驻村帮扶干部,走访慰问了残疾人特困老党员等10户缺乏致富能力,生活特困家庭,每户一袋面粉,两桶油,保证了家家过上一个幸福快乐的节日,真实体现出组织对经济薄弱村的关怀。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协调资金6万元帮助村两委修通村东南北街120米,并修复生产路600余米,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达到户户通水泥路。二是投入资金3万元,实施了村委大院维修改造工程,改善了村两委办公条件。整修改造了村委办公大院,添置更换了部分办公和会议桌椅;办公室粉刷了墙面、铺设了地板砖、吊上了天花板。三是实施了自来水户户通工程,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协调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了自来水建设工程,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五、实施了富民工程,不断增加村民收入。

一是根据该村的实际为了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突出了该村的农业生产特点,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以马铃薯和棉花为主的种植业,并聘请专业种植能手前来指导培训,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发展村内养殖业,利用村内闲置学校办起了娄山良种养殖场,发展养殖个体户,并对村民认真开展技术指导与市场服务,为村民发展畜牧养殖业解除后顾之忧。为给养殖户提供及时、全面、规范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帮扶干部广泛联系,邀请区畜牧局领导、镇畜牧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进村举办讲座、培训班,入户为农民现场指导。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2010年为城头镇豆制品产业集群争取省扶持资金400万元,有力促进了集群内民营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解决该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了保障,三年来解决村民就业260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2010年达到6144元,比2008年增加1149元,预计2011年达到6758元。

帮扶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市中小企业局与涝泉村已经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将继续关注涝泉村的发展于建设,对涝泉村今后的发展和建设给予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总结范文

2按照XX市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做好第二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成扶贫领〔2009〕1号)文件要求,我县从20**年全面启动对口帮扶**市八个贫困村的工作。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贫困村广大干部、群众和16个对口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年末至20**年末,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17%以上,由2008年的4080元增加到2010年的5632元,基本实现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的主要目标,现将两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

市上第二轮第一批启动村对口帮扶目标任务下达以后,我县高度重视,确定对口帮扶工作由县政府副县长分管、具体工作由县扶贫办牵头,政府办、县委办等16个单位为对口帮扶工作成员单位。要求各单位充分认识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深厚的兄弟情谊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集中精力做好帮扶工作,保证市上下达的帮扶任务能圆满完成。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做好定点帮扶XX市贫困村的实施意见》文件(郫扶领办【2009】1号),并于每年年初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XX县对口帮扶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将帮扶任务分解下达到各成员单位,并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目标考核内容,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帮扶工作责任制。各成员单位按要求确定了一名分管领导,落实了承办机构和联系人,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狠抓落实,措施得力

(一)科学规划,突出扶贫工作重点。我们多次组织对口帮扶成员单位到贫困村了解情况,在充分调研和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以当地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针对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民办实事、农民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投入,全面增强造血功能,夯实脱贫根基。2009年—2010年,全县投入到XX市的帮扶资金共计达到233.54万元。

(二)整合资源,积极参与灾后重建。为支持贫困村灾后重建工作,确保灾后重建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我们把对口帮扶工作和灾后重建结合起来,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推动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贫困村很快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均超过地震前的水平。例如我县国土局,两年来共计投入人民币近70万元,帮助龙门山镇国坪村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委托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开展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考虑到国坪村受灾严重、基础薄弱的实际状况,在该村党团活动室重建完毕后又帮助他们配备了桌椅板凳、电脑、电脑桌、档案柜、文件柜(夹)、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用品,保证了基层组织的顺利运转。

(三)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从2009年全面启动对口帮扶XX市贫困村以后,我县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统领,结合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等工作,整合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全面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帮助贫困村群众改善安居难、行路难、灌溉难、用水难等问题。两年来,累计帮助贫困村建成(新建或改建)道路27.71公里,新改建住房159户,铺设道路涵管30根,安装输水管道4000米,新建防洪堤200余米,新建蓄水池3口,新建沼气池10口,新建(维修)三面光沟渠11200米,建成村级卫生站一所。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四)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扶贫新路。我们根据XX市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走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产业扶贫新路子。一是扶持发展观光旅游,着力打造“万亩荷塘”、“蜀水荷乡”项目,带动一、三产业互动发展。二是结合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投入部分资金进行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发展高效益的种、养殖业,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两年来,共新增核桃种植面积1070亩,发展食用笋竹3000亩,发展中药材(厚朴、黄连)种植面积3500亩,仅此一项就帮助农民人均增收800元;成立专合组织两个,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养殖,引导农户养殖野猪、土鸡等养殖效益高的物种。截止2010年11月,肉牛存栏量达100余头,七彩山鸡存栏达10000余只,跑山鸡存栏达15000余只,黄羊、种羊存栏1000余只,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是立足于区域互动、共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和贫困村的联系和沟通,多次组织县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贫困村进行交流联谊,积极为贫困村发展优势产业出谋划策,帮助联系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建基地、下定单的方式进行产业扶贫,促进了贫困村优势产业的蓬勃发展。

(五)关注民生,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质量。坚持把提高贫困村人民生活质量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最终归宿。以“不唱高调,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从最穷的村、最穷的人抓起,扎扎实实为贫困村群众办一些实事,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两年来,在贫困村新建村卫生所1所,开展送医、送药活动2次;开展劳务培训3次,培训农民200余人次,实现劳务输出500余人,扶持贫困学生上学30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5次,慰问农村贫困户、贫困党员720户, 发放慰问金27万余元,受到贫困村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六)强化督查,确保扶贫工作措施落实。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我们把督促检查作为完成对口帮扶目标的重要手段。县扶贫办充分发挥在对口帮扶工作中指导、督促和协调作用,及时通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并多次组织各帮扶单位及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到帮扶的贫困村,就产业发展等情况与镇、村进行磋商和交流,检查帮扶项目的落实和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对帮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并予以解决,有力地推动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两年来,全县共出动车辆300余台(次)、人员800余人(次),实施项目35个,至此,市上下达给XX县的第二轮第一批启动村的定点帮扶工作目标已全面完成。

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总结范文

320**年,按照**总工会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工友手拉手、促进再在就业”工程,切实发挥好工会的“维护”职能,履行好帮扶中心“面向职工、及时帮助、快捷准确、释疑解惑、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了困难职工帮扶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一)务实高效,面对职工,认真扎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

进一步深化“工友手拉手、促进再在就业”工程,切实履行好帮扶中心“面向职工、及时帮助、快捷准确、释疑解惑、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帮扶工作。

一是摸底调查、分类建档,掌握底数,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今年4月中旬利用10天左右时间,全体干部职工分成三个组,各由一名领导带队,对县城范围内三百多户职工家庭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入户走访调查,详细登记,按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职责要求,对摸底情况进行了认真审核,并通过有线电视公示,对纳入帮扶中心的困难职工进行了三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最后将166户困难职工和部分农民工纳入了帮扶中心,统一管理。在管理上,严格按照全总下发的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分类建档,按照音序排列编号,一人一档,采取滚动式管理,便于随时了解掌握帮扶情况。11月份,对申请进入帮扶中心的100多户下岗职工进行了入户核实,吸纳80户进入了帮扶中心。

二是完善信访接待工作,及时提供帮扶信息。信访接待实行首问责任制、来访登记制和领导负责制。通过信访接待,掌握一部分信息,对部分特别困难的职工,除采取必要的帮扶措施外,及时向城乡解困办推荐,协调解决困难。截至目前,先后对84人进行了生活大病救助,累计资金达2.06万元。其中,大病救助5人。

三是积极探索扶贫帮困的新路子,拓展帮扶的内涵。积极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帮扶工作从源头着手,全力实施“金秋助学”工程,制定了金秋助学资助办法。在每年春秋季开学之际,通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审核公示等程序,筹资资金开展“金秋助学资助活动”。今年,筹措9.6万元对48名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或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资助。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是积极开展扶持下岗自主创业示范户活动。遵循“想困难职工之所想,急困难职工之所急”的原则,在坚持做好“救急救穷”“输血型”帮扶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 “造血型”帮扶的有效途径,把帮扶的重点转向扶持有创业能力、致富思路清晰、对自谋发展有信心的下岗失业职工和困难劳模,通过扶持他们,带动一批有能力的困难下岗失业职工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自主创业,脱贫致富。2008年,县总工会通过多次的实地走访,与创业者交流,从一批自主创业的困难职工中确定11户作为自主创业示范户,主要从事养殖、蔬菜大棚种植和民族刺绣等,为他们分别救助5000元扶持资金,雪中送炭,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使他们清醒的看到在创业的旅途上还有党和政府关心着他们。同时,引导有发展潜力的扶持示范户,逐步形成规模,然后再吸收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劳模或其子女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共赢的目标,达到帮扶的目的。

五是积极建立各类基地,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各类技能培训,帮扶下岗失业人员或其子女,掌握一门技术,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依托有培训资质的县劳动就业局,建成工会再就业培训基地。县总工会与县就业局签订培训协议,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每年向培训基地提供1万元培训费,由就业局完成培训和职业介绍,为更多的下岗失业困难职工提供就业机会。依托木垒镇工会,建成养殖区再就业基地。由县政府无偿划拨土地,提供小额贷款帮扶发展。目前,全县已吸纳320户困难职工进入再就业养殖小区,从事牛羊育肥,发家致富。今年,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出资,委托县职教中心为困难职工免费举办了一期困难职工微机上岗培训班和一期养殖种植技能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是帮扶中心50岁以下的困难职工、零就业家庭的子女,共计80人。旨在使困难职工扎扎实实掌握一门技术,多一条就业再就业的渠道,真正成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宣传发动,典型引路,有效促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正常开展

县总工会始终坚持把签订《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作为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实现好、保护好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责任。在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之初,一些领导、工会干部,特别是非公企业老板认识不到位:认为原签订的集体合同中已包含了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内容,签订专项集体合同是多此一举;有的认为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只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麻烦;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会给企业加重不必要的负担。为了消除上述思想认识问题,县总工会xx县劳动监*大队对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进行了专项督促检查,特别将女职工的权益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由企业法人和单位行政一把手汇报,对上述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的,县劳动监*大队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书面限期改正的决定,促使企业老板严格依法办事。

为了全面推行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的做法,首先在三家煤矿进行试点。煤矿均是非公企业,女职工特别少,工作危险性大,通过前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了煤矿老板的积极配合,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然后将煤矿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在其他企业引起了共鸣。到2008年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工作有了新起色。15家企业签订了《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合同履约率达100%

(三)心系职工,维护职工,积极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

一是及时开展“爱心送民工”慰问活动。在四川省发生地震之后,县总工会及时组织人员,对来木垒打工的四川籍民工家庭受灾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并带着毛巾、洗衣粉、手套等价值2000元的慰问品,深入到2个建筑工地看望了70名四川籍民工,并通过他们转达木垒人民对四川灾区亲人的问候和关心。在县总工会的号召下,银河建筑公司筹措2万元现金,垫资为35名四川籍民工预付了工资,让民工在第一时间寄给受灾的亲人。慰问活动抚慰了民工的心情,民工队伍稳定、工作安心,没有一位民工提出返乡。

二是在盛夏开展安全度夏送清凉慰问活动。对15家合法经营、安全生产较好的企业,集中利用4天时间,组织人员开展了盛夏送清凉慰问活动。此次慰问范围涉及到铸造厂、酒厂、砖厂、加工厂、汽车站、运输公司、建筑工地、生产车间的五百多名一线职工,价值1万元的西瓜、白砂糖、绿豆等解渴的食物和生产用的手套,不仅让职工感受到了被党和政府关怀的温暖,也让职工感到了劳动的光荣。这次慰问活动涉及面广、覆盖面大,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赢得了职工好口碑。

(四)扎扎实实开展寒冬送温暖扶贫慰问活动

为做好在三节期间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县总工会及早动手,组织人员开展慰问前的入户走访活动,通过近一个月的走访入户,对在帮扶中心的人员的情况进行了核实,对符合条件尚未进入帮扶中心的下岗困难职工又进行了核实公示,底数摸清后,按照年初的预算,对三节慰问工作进行了会议研究,拟定了三节慰问方案,根据困难那职工的不同需求,划分为不同的慰问标准,拟对200 多户大病户、特困户、在职困难职工进行节日慰问,慰问资金达7万多元。慰问工作定于2008年12月25日开始。

(五)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帮扶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为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努力把帮扶中心建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工会形象的窗口,调节劳动关系矛盾的渠道,依法维护困难职工的阵地。

一是积极完善了考核评价机制。把帮扶工作的考核验收与工会工作业务督查验收同步进行,实现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的“三同步”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完善信息奖惩制度。为及时掌握帮扶信息,鼓励和调动帮困人员上报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大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质量,县总工会按照《木垒县工会信息奖惩办法》,及时进行了奖优罚劣。

三是建立完善了公示制度。在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坚持实行公示制度。通过走访了解,结合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经过党组会议讨论研究,确实低于或略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定为困难职工或特困职工,分别在社区xx县工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期间如果有群众反映,则重新进行核实后再进行公示。

上一篇:煤油灯里话苍沧桑散文下一篇:熊妈妈惊险的一天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