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

2024-08-02

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通用8篇)

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 篇1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年(D)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D)。

A.学生的学习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创建时期的时间大致为(C)。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A)。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6.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A)。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bN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问大致为(D)。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A)。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B)。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5~_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C)。‘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3.(D)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 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15.学校教育按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C)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 16.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B)。A.描述 B.监控 C.解释 D.预测

17.()在《论教学方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A.俄国的卡普捷列夫 B.瑞士的裴斯泰洛齐 c.德国赫尔巴特 D.美国桑代克 18.下列不属于教学环境的是(D)。

A.桌椅 B.课堂气氛 C.照明 D.课本

19.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C)。A.桑代克 B.华生 C.布鲁纳 D.斯金纳

20.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A)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人知心理学 D.信息论 21.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程序教学 2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C)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2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C):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26.(D)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 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7 B.1901 C.1889 D. 1903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o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3.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 大纲、教材、课程。

7.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 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8.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9.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 心理 环境两个方面。

1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为西方该学科科学体系 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2.20世纪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 的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内容。13.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特点是:重视在教育中运用心理学,并把它作为教育理 论的基础。

15.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6.学校教育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7.教学内容一方面要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另一方面,也可将它划分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20.学生对学与教的过程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群体差异与 个体差异。21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和主体,存在群体差异即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

22.在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25.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创建时期、发展时期、走向成熟、完善时期等四 个时期。

26.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 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27.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及技术。

29.教育心理学是对学习者、学习,教育者及教学的系统研究、主要包括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两大方面

30.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专著于1913—1914年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

3l.20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 务。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34.80年代以后,随着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维特罗克在教学研究中感受到人类学习是一个生成或意义建构的过程,他于是提出了生成学习理论和技术。

35.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 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38.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41.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43.40年代,随着 弗洛伊德 的理论广为流传,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潜意识和意识问题的研究。44.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 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2.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教师认识如何合适地教学? 3.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要注意些什么? 4.简述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5.简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6.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7.简述教学过程中包含的三种过程。

8.简要说明学生作为要素之一从哪些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9.简述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10.简述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11.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1 2.简述观察法及其优缺点。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2.试述教育心理学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3.试论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

4.有的老教师认为自己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上课同样上得很好,所以学 不学教育心理学都没有关系。请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5.阐述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模式。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_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心理发展的几个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B.各种心理机能中感知觉发展最早,然后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c.具有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

D.心理发展的根本过程是连续的、不间断的。2.从性格类型来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B)。A.理智型 B.情绪型 C.意志型 D.情感型 3.少年期是指年龄在(B)阶段的儿童。A.6~11、12岁 B.1l、12~14、15岁 C.

14、15~17、18岁 D.3-

6、7岁 4.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D)。

A.获得守恒概念,具有明显的逻辑性 B.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 c.思维的不可逆性 D.以命题形式进行,具有命题组合能力 5.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辨证思维。这些特征出现在(B)。

A.青年期 B.青年初期 C.青少年期 D.少年期

6.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 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B)。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7.在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中,(A)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 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A.自我控制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认识

8.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 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A)。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9.青年初期是指年龄在(C)阶段的儿童。‘ A.6~11、12岁 B.

11、12~14、15岁 C.

14、15~17、18岁 D.3-

6、7岁

10.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B)。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1.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D)。

A.抽象思维 B.概括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12.根据人格发展阶段论,3-6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C)。A.信任感 B.自主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13.(C)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A.最近发展区 B.学习准备 C.关键期 D.印刻 14.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是(B)。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

D.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 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

14、(B)是计数能力的关键期,(B)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关键期,(C)是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D)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A)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二关键期。A.5岁左右 B.2~3岁 C.3岁左右 D.2岁半-3岁半 1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C)。A.皮亚杰 B.柯尔伯特 c.埃里克森 D.华生 16.最近发展区是指(C)。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需要在不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7.“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B)。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8.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D)。A.自主感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19.研究材料表明,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B)。

A.初中一年级 B.初中二年级 C.初中三年级 D.高中一、二年级 20.世界上最早的智力量表是(A),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 编制。

A.比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量表 C.比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 21.埃里克森是(C)学派的心理学家。

A.美/行为主义B.法/精神分析c.美/精神分析D.德/行为主义 22.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B)。A.主动感 B.自主感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23.(C)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型 D.集体型 24.感觉动作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A)。A.客体永恒性 B.自我中心性 c.守恒性 D.可验证性 25.某学生的智商为110表示(B)。A.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非凡智力 26.对于智力的性别差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A.男性较之女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比较强 B.女性的抽象思维比男性更优秀一些 c.男性的智力普遍比女性高 D.男性的嗅觉普遍比女性灵敏

27.具有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

张事情就会退缩等品质,是(A)教养方式导致的结果。A.专制型 B.放任型 c.威信型 D.忽视型 28.把人的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心理学家时(A)。A.威特金 B.斯金纳 C.卡根 D.弗洛伊德 29.有研究表明,儿童最早掌握的是()。

A.数量守恒 B.体积守恒 C.物质守恒 D.面积守恒 30.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D)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31.(B)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A.小学 B.初高中 C.大学 D.成年

32.智商是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IQ,其公式表述为(B)。A.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B.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C.IQ=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 D.IQ=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 33.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

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B)。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幅合型

34.对于认知风格属场依存型的学生,一般隋况下,适合的教学方法是(D)A.为其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他自己探索 B.鼓励学生自学

c.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知识 D.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

35.少年毛泽东的诗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反映了中学生()。A.喜欢争论的特点 B.理想主义的特点 C.假想的观众 D.个人的虚构

36.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D)。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7.如果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那么他的年龄是(C)。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6~ 38.按照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不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能力是(D)。A.记忆能力 B.语言能力 C.思维能力 D.行走能力 39.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B)。A.阶段发展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人格发展理论 40.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A)。

A.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B.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 c.父母性格、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D.家庭教养模式、校风校纪、同辈群体

41.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D)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2.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性格类型属于(C)。A.内向型 B.独立型 C.外向型 D.顺从型 43.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D)。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认识 44.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B)。

A.

6、7岁~11、12岁 B.1l、12岁~14、15岁 C.

8、9岁-

16、17岁 D.

6、7岁~14、15岁 45.狼孩现象主要是由(B)因素造成的。A.先天 B.后天 C.遗传 D.狼奶 4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47.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B)。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 D.沉思型

48.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 她的认知方式是(D)。

A.场依存性 B.发散型 C.冲动性 D.沉思型

49.(B)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易形成自私、任性、幼稚、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的性格。A.专制型 B.放任型 c.威信型 D.忽视型 50.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初中生一般达到了(D)。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1.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儿童大约从(B)岁左右开始出现自我评价。A.5岁 B.2-3岁 C.12岁 D.18岁

52.已有研究表明,儿童面积守恒与重量守恒形成的年龄一般在(A)。A.9-10岁 B.6-7岁 C.7-8岁 D.7-11岁 5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D)。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我意识 54.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C)。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55.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A)。A.不可改变的 B.可以跳跃的 C.因人而异的 D.可人为改变的 56.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少年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A)A.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B.自主感对羞耻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亲密感对孤独感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1~12岁到14-15岁这个年龄阶段,按心理学家的划分是少年 期。2.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 相互作用的结果。

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4.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0~1.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5.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最突出的成就是获得守恒概念,儿童思维可以逆转,已具有明显的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6.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吸收外界知识的图式主要是 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以及手的动作。7.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一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 且能够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8.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与主动感相对应的是内疚感。9.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是 场依存。10.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 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以 及自暴自弃等。

11.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 守恒 观念。

13. 自我同一性 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 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14.美国麦考比和杰克林在《性别差异心理学》中认为,最显著的性别差异是男性更具有攻击性,其次是女性比男性更好社交。

15.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男性和女性,这是根据性格和行为表现的特征来确定的,具有男性行为特征的程度叫男性度,具有女性行为特征的程度叫女性度。

16.教学前必须明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这是新教学的出发点,据此进行新的教学就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我国教育学中称为“可接受性原则”或“量力性原则”。

17.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伴随形式运算的出现,青少产生了新的自我中心,非常关注自己的外貌行为,出现了两种认知歪曲:1是“假想的观众”;2是“个人的虚构”。18.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 形式进行的。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20.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 人际关系 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

22.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24.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分。25.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26. 性格 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27.美国 斯金纳 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渐进的个别学习。

28.埃里克森认为6—12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30.人格反映了一个人心理的整体机能,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31.学习准备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32.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开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最早心理发展阶段为具体运算 阶段。

33.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34.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37. 关键期 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 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38.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O~1岁);

婴儿期(1~3岁);幼儿期(3~7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 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39.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40.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 式运算阶段。

4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看到月亮称“月亮婆婆”这反映了该阶段儿童“泛灵论”的倾向 他们拿凳子当汽车,这反映他们象征思维的特点,他们的直觉思维表现出集中化、不可逆性 和自我中心化倾向。

46.世界上最早的智力量表是。

47.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其公式为

48.1936年,美国的 韦克斯勒 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49. 性格 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50.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2.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3.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4.简述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其发展过程。5.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7.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8.少年期心理发展有何特征? 9.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0.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何特征? 11.简述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12.简述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13.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14.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四、论述题。

1.论述最近发展区及其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何启发作用。2.王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在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的学生倾向于 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有的学生则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请分析这 种现象并谈谈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育。3.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4.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5.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6.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并联系实际谈谈要养成儿童良好的人格,家长和教师应该怎样做。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以下不是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是(D)。

A.信号学习B.言语联结学习C.规则学习D.言语信息学习2.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B)。A.苛勒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3.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C)。

A.学会新知识 B.发现学习的规律 c.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D.建立认知结构 4.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A)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B.观察学习C.认知学习D.认知同化

5.加涅的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B)。

A.感受器 B.感觉登记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6.苛勒通过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所提出的学习理论属(B)。

A.联结学习理论 B.认知学习理论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 D.社会建构论 8.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C)、社会性和情境性 A.主观性 B.客观性 C.主动性 D.主体性

9.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 性的联系属于(B)。

A.机械学习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10.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A)。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 D.示范者

ll.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D)。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2.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 B.苛勒——完形一顿悟说 c.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 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13.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B)。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语言联结学习14.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 对它们关系进行分析,这种学习属于(C)。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15.小敏原来很怕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 类,在小敏身上发生了(C)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1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D)。A.蜜蜂采蜜 B.猴子攀爬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17.学生将茄子、白菜、青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C).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概念学习D.辨别学习18.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是(A)。

A.规则学习B.辨别学习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学习19.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只能储存(B)信息项目 A.5个 B.7个 C.9个 D.11个 20.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就叫(B)A.中性反应 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操作反应 2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A)创立的。A.巴甫洛夫 B.列昂捷夫 c.维果斯基 D.鲁宾斯坦 22.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C)。A.中性反应 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操作反应 23.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D)。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24.“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A)现象。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25.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 是(B)。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获得 27.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的是(C)。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2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D)。A.望梅止渴 B.画饼充饥 c.谈虎色变 D.叶公好龙 29.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D)。

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31.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的过程中,形成了稳 定的(D)。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34.下列概念中(D)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指南(教育心理学分册)35.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37.根据强化的性质可以将其分成(C)。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38.(B)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 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3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暗适应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4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C)。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41.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或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 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C)。

A.刺激分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行为强化 42.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C)。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回避条件作用 4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C)。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斯金纳认为,学习的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 是增强反应概率 的手段。

4.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 行为。

5.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 惩罚。

6.加涅认为,如果想要保持信息,就得采取 复述 策略。7.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转变,即要经过 编码 过程。当需要使用信息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

8.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来看,学习是学生与 环境 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lO.加涅早期根据 学习情境 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

11.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学习、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学习、动作技 能学习和态度的学习。

12.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三类。

13.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 强化规律的制约。14.斯金纳认为,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

15.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 负强化 的条件作用类型。16.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17.格式塔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18.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率、练习率和准备率。

19.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论,基本规律有获得与消退 刺激泛化与分化。. 20.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是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21.奥苏伯尔认为,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这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 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

22.桑代克尝试—错误说是建立在小猫“迷笼”实验 基础上的。23.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操作性 行为。

24.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 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知识结 构一般都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来呈现。25.完形心理学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 过程实现的。26.奥苏泊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 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 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27.顿悟学习论作为最早具有认知倾向的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 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 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8.在教育心理学的认知领域里有很大影响的学习理论是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

29.奥苏泊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为学

生学习进行的方式,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方面,学习因此可以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31.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32.斯金纳认为 强化 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33.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34.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35.负强化与惩罚的含义不同(填“相同”或“不同”)。36. 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37.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38.格式塔的顿悟学说认为,学习是对知觉的重新组织,是形成一种完形。39.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 发生的概率。

40.教师在教授概念时常常以定义的形式直接向学生呈现概念,这是一种接受学习

41.关于学习的分类,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中先后提出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

42.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43.桑代克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 盲目尝试 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44.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45.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 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46.所谓编码,不是把有关信息收集在一起,而是用各种方式把信息组织起来。47.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说明,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48.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建构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而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需要新知识的学习经历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阶段。

49.意义学习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 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50.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它属于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 学习的主要形式。

51.应答性行为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 行为是操作性条件作 用的研究对象。

三、简答题。

1.简述学习的心理实质。

2.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4.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理论。5.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6.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7.简述意义学习的条件。

8.简述格式塔心理学派理论的主要观点。9.简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10.简述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11.简述什么是先行组织者。12.简述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的分类。

四、论述题。

1.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2.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及其对中小学教学的启示。3.论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

4.有的人认为,接受学习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的培养,应该完全摒弃。(1)请就此发表你的看法。

(2)辨析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理论的关系。(3)思考如何用其相互关系来指导教学实践。第四章 学习动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并非一成不变,在(A)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2.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D)。A.学习需要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习期待

3.学生学习是为了让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更靠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C)。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4.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C)。

A.内部动机 B.直接动机 C.外部动机 D.一般动机

5.林林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而认真学习,他的学习动机表现为(C)。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求知欲

6.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D)。A.社会意义 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C.个人的前途 D.动力来源

7.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B)。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低级动机 D.外部动机

8.阿特金森以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D)的动机。A.追求利益 B.追求刺激 C.避免困难 D.避免失败 9.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B)。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读书是一种乐趣 C.“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0.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C)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A.格式塔派 B.认知派 c.联结派 D.建构派

12.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学习名次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D)。A.高尚的动机 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低级的动机 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13.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学习动机是(C)。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D.外部动机

14.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C)和回避失败的倾向。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 c.追求成功的倾向 D.回避困难的倾向 15.维纳认为,学习动机中“稳定的内部因素”是指(B)。A.努力 B.能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16.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C)。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低级动机 17.一般说来,由(A)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交往动机 D.无意识动机 18.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是(A)。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19.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20.需要层次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A)。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21.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这种动机 理论属于(D)。

A.强化理论 B.成就动机理论 C.成败归因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22.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B)。A.惊喜和感激 B.满意和自豪 C.内疚和无助 D.学习没有积极性 2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了(C)之中。A.缺失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成长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2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

A.一致性 B.常态分布 C.关系不大 D.动机的最佳水平随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学生个性不同而不同 25.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较高的期待和肯定以提高教育效果,其运用的是(C)A.晕轮效应 B.有晕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名人效应 26.需要层次理论是(D)提出的。

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泊尔 D.马斯洛 2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D)。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28.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不稳定的内在原因是(B)。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32.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 属于(C)。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33.下列哪位是集中研究自我效能理论的心理学家?(C)。A.默里 B.麦克里兰 C.班杜拉 D.布鲁纳 34.认知内驱力属于(A)。.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36.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D)。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 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

38.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39.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C)。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 40.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41.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 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D)。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42.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B)。A.25% B.50% C.75%D.100%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2.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3.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4.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同时,归因方式也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5.替代性强化是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6.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最高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7.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8.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 和学习期待。9.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个体行为动机的。10.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创立者是班杜拉。

11.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 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12.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有启动、定向和维持作用。13.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 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4.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15.动机有激活、指向和 强化或维持 三个基本功能。

16.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17. 自我效能 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20.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 维纳。

21.成就动机理论认为 避免失败者 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22.成就动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阿特金森。

23.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24.马斯洛认为,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

26.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学习动机分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27. 学习动机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 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8.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 行为 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

29.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30.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31.“身教重于言教”是 替代性强化 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33. 替代性强化 是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34.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外部条 件或刺激物叫 诱因。

35.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儿童后期和少年期,赢得同伴的赞许 就成为一 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

36.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目标。

38.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而学习行为 又不单纯只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它还要受一系列主客观的因素的制约。

39.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惩罚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但有 时也可使一个人在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

40.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41.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困难,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42.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 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43.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发现人们多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部环境。

44.学习动机的理论有: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及自我效能感理论。

45.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简答题。

1.简述动机及其功能。2.简述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内驱力。3.简述学习动机的种类。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5.谈谈如何自我激励学习动机。6.联系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恰当控制学生的动机水平。7.谈谈学习动机与学习需要和诱因之间的关系。8.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9.如何利用学习结果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10.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11.如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12.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13.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功能。14.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四、论述题。

1.张嵩非常聪明,但学习不用功,每次考不好时就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运 气不好。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正确吗?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2.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3.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试述成败归因理论。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C)。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2.闻一知

十、触类旁通是指学习中的(B)。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创造性 3.(C)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贾德 D.格式塔心理学

4.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B)。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5.两种学习间发生的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B)。A.正迁移 B.负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6.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C)。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7.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A)。A.正迁移和负迁移 B.逆向迁移与顺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8.缺乏实验支持的迁移理论是(A)。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9.不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A)。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10.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C)。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化说 1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C)。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泛化说 c.相同要素说 D.关系转化说 13.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A)。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化说 14.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A)。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15.由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学习向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学习之间 发生的迁移称为(D)。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6.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A)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17.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D)。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18.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C)。A.有积极作用 B.有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19.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C)。

A.教师指导 B.媒体 C.认知结构 D.学习材料的特性 20.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强调(B)。

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B.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C.直接性动机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21.心理学上“水下击靶”的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C)。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23.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D)。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24.共同要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A.桑代克 B.贾德 c.苛勒 D.加涅

25.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A)。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

26.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C)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27.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可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 为(B)。

A.经验泛化作用B.学习定势作用c.分析概括作用D.相同要素作用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学完单词coat后,再学习rajncoat时,可以产生具体迁移。2.学习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概念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 水平迁移。

3.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将迁移划分为 一般 迁移和具体迁移。5.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的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影响着对加法的 重新理解,这在心理学中叫学习迁移。

6.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这在心理学中叫正迁移。

7. 迁移 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的关键环节。8.桑代克等人的研究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共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

9.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即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是实现迁移的最关键因素,它包括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11.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 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 一般迁移。

12.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专家拥有更丰富的背 景经验和认知结构。

13.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学习定势。14.陆钦斯的量杯 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16.从迁移的影响方向来分类,学习迁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17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行为和经验的整体性认为对情境中一切关系的理解和顿悟是获得一般迁移的最根本要素和真正手段,因此他们的理论被称为“关系转化理论”。

18.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 和网络化。

19.以辛格莱和安德森等人为代表提出产生式理论,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 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20.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这是心理学上的负迁移。21.归纳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自下而上的迁移。22.演绎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自上而下 迁移。

23.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认为概括化的原理和经验 是迁移产生的关键。

2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以奥苏泊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为基础的。27.学习定势也称学习心向,它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

28.迁移是学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29.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多种情境中,这叫一般迁移。

30.迁移是学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 键环节。

31.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阻碍称之为 负迁移。

32.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 理等学科中的学习活动,这种迁移属于 一般迁移。

33.早期的迁移理论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与关系转换说等。34.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共同要素说认为,迁 移是非常具体的、是,需要有共同的要素。36.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积极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成为消化迁移的心理背景。37.促进迁移的教学包括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 学习策略,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38、布鲁纳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迁移,为此他强调在教学中要注重掌握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等,这是训练迁移的基础。

三、简答题。1.简述迁移的种类。2.简述迁移的作用。3.简述认知结构的迁移观。4.简述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5.简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6.简述迁移与教学的辩证关系。7.简述迁移的实质。

四、论述题。

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2.有的学生在语文测验中能正确填空,但是不能给朋友写一封语句通顺的信;有的学生能在数学测验中进行小数和百分数的乘法运算,但却不会计算收人所得税。请分析此现象,并联系实际说明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策略。

3.请系统论述早期学习迁移理论。4.论述现代的迁移理论及其特点。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C)。A.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B.具体知识、抽象知识

c.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D.方式方法知识、普通原理知识 2.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是指(B)。

A.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B.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C.解决“怎么样”的问题 D.以上都正确 3.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A)。

A.0.25~2秒 B.0.2~25秒 c.2秒到1分钟D.5秒到2分钟 4.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D)个组块。A.6~2 B.6~1 C.7+1 D.7+2 5.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序,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 念学习和(B)。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6.以下选项中哪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D)A.关于企鹅的定义 B.某个明星的个人资料 C.名人的自传 D.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7.知识的同化反映的是新旧知识的(B)。A.改造性 B.累积性 C.矛盾性 D.对立性

8.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 他认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B)。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 9.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D)。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10.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 计算公式,属于(D)。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B)。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12.可以被称为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D)。A.长时记忆 B.有意记忆 C.感觉记忆 D.短时记忆 1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B)。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14.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识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这样的学习是(C)。A.并列结合学习B.从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15.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D)。

A.模像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实物直观 16.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C)。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17.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D)。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与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18.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A)。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19.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A)。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

20.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B)。A.两个子系统 B.三个子系统 C.四个子系统 D.五个子系统 21.学习把白菜、青菜、番茄概括为“蔬菜”,这种学习属于(B)。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连锁学习D.命题学习 22.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都是三角形的(C)。A.反例 B.概括 C.变式 D.抽象

23.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B)。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24.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C)。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25.以词汇、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C)。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26.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A)。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27.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C)。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

28.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 种学习属于(C)。

A.概念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29.学生已有了“四边形”的知识,现在让学生学习“梯形”的相关知识,这种学习属于(B)。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学习

30.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 体的体积计算公式(y=sh)属于(A)。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学习 31.学习质量与重量、热与体积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D)。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32.作为知识获得的首先环节,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C)。A.抽象 B.概括 C.直观 D.比较 33.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属于(B)。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感知直观 34.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A)。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形象直观D.感性直观 35.对有关史地知识的领会,不能缺少(C)。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形象直观

36.儿童在知道“苹果”、“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意义了,这种学习叫做(C)。

A.派生归属学习B.相关归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37.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A)。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3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39.长时记忆的容量(B)。

A.较大 B.没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为7±2个组块 40.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D)。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41.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 词,这属于(B)。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 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2.在知识学习的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应用。

3.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4.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 %时,记忆效果最好。5.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理性知识和 感性知识。

6.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办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7.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 瞬时记忆。

8.知识就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9.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 陈述性 知识和程序性知识。10.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 心智技能 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10.加涅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将心智技能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两种 11.命题学习必须是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基础,这是一种更加复杂的学习。12.心智技能的掌握是以知识的学习为前提的。13. 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14.在读一首短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 钟,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过度学习。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 忆规律之一。

15.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 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16.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人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 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 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使用的知识信息。17.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 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18.知识的获得是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19.在直观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 于学生的观察能力。

20.在直观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是感性概括。

21.理性概括 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 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22.在指导学生概括时,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

23.正例又称肯定例证 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24.反例又称否定例证 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性的例证。25.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属于命题。

26.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 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7. 直观 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 得的首要环节。

28.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29.程序性知识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 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30.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 和动机说等。

31.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32.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33.学生已有“哺乳动物”的观念,学习“鲸”这种动物,就可通过派生类属 学习来进行。

34.学生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现在要认 识“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就是 相关类属 学习。35.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36.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37.通过知识的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造态度的获得起 到了积极作用。

8.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 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39.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40.知识直观的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41.创造态度和 创造能力 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

42.命题学习必须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基础,这是一种更加复杂的学习。

三、简答题。1.简述知识的类型。2.简述知识学习的类型。3.简述知识学习的过程。4.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5.简述知识直观的类型。6.简述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7.简述知识直观的感知规律。8.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9.简述记忆系统及其特点。10.简述遗忘的理论解释。

11.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2.请简述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这三种知识直观类型的优缺点。13.请简要阐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内涵及不同之处。14.在运用变式时,常发生什么错误?

四、论述题。

1.李老师发现,班上的许多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间记忆英语单词,但在英语 考试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错误,请谈谈教师应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教给学生避免 遗忘的复习方法。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3.论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4.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第八章 学习策略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A)。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2.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可解 释的理论是(D)。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 3.不属于元认知的策略的是(B)。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4.下列不属于学习策略的特征的是(A)。A.调控性 B.有效性 C.过程性 D.程序性

5.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D)想 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A.语义联 6.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A)。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7.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B)。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8.学习策略一般包括(B)、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A.记忆策略 B.认知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9.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 学习策略称为(A)。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10.流程图可用来表现步骤、事件和阶段的顺序,如系统结构图、模式或模 型图、网络关系图。在学习策略中,它是一种典型的(D)。A.精细加工策略 B.调节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11.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 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B)。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12.以下学习策略从分类上看,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B)。A.调整阅读速度 B.获得个别指导 C.自我测查 D.重新阅读 13.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 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A)。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14.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C)。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15.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 识字,这属于(D)。

A.复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7.在教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好的提纲,然后解释这 些提纲是如何统领材料的,下一步就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完整的提纲,分步对学生 进行训练的学习策略训练模式称为(A)。A.完形训练模式 B.合作学习模式 c.交互式教学模式 D.程序化训练模式

18.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 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的观点,这属于(D)。A.复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9.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 略属于(A)。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0.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B)。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21.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B)。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24.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B)的记忆策略。

A.感知性 B.理解性 C.计划性 D.调节性

25.学生建立时间表、设置学习目标等,这在学习策略上是一种(C)。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D.调节策略 27.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B)。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8.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做出总体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 表来落实。对每天的活动,都要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来。这是属于(A)。A.资源管理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加工策略 29.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C)。A.复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30.元认知策略总是和(B)共同起作用的。

A.监视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计划策略

31.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等,这些都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从 学习策略的分类上看属于(D)。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32.人们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B)。A.谐音联想法 B.编歌诀法 C.位置记忆法 D.联想法

33.(D)就是利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在某个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A.流程图 B.网络关系图 C.系统结构图 D.图解纲要 34.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人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A)。A.自我调节 B.自我认知 C.自我指导 D.自我学习

35.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属于(D)。

A.监视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计划策略 36.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A)。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7.以下属于认知策略的是(C)。A.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 B.对每一天的活动,都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 c.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 D.意识到不理解课文的某一部分时,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 38.随意识记使用的策略主要归属于(B)策略。A.组织 B.复述 C.精细加工 D.计划

39.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识记效果,尽可能地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40.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 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B)。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41.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其中确立一条明确的路线,并 在其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的位置 的记忆法属于(B)。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l.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包括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 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2.学习的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3.元认知指对认知的认识,即个体关于自己学习或如何学习的知识。4.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6.复述策略 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8.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 调节策略。9.随意识记 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

10.一般来说,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后面 所学的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 倒摄抑制。

12.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 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测其有效性。

13.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15.元认知包括两个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17.交互式教学旨在教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 预测。

18. 元认知策略 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它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19.常用的组织策略有聚类组织策略、概括法和比较法,其中概括法又可分为纲要法和网络法。

21.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22.指导教学模式训练 低 年级的学生比较有效。

23.元认知调节策略的运用离不开计划和监控策略,计划和监控是自我调节学习的基础和依据。25.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 策略。

26.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27.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陈述性 知识的。28.在利用组织策略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常用的表格有一览表和双向表。

29.常见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30.画线是一种常用的 复述策略。

31.一般认为,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32.一般来说,资源管理策略可分为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寻求社会支持策略等。33.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整体识记;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内在联系不强的材料,适于采用分段识记。

36.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是 有意识记。

37.视觉联想就是要通过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

40.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这种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是元认知。

42.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 的充分发挥。43.对新知识进行扩展与引申也是深化理解新知识的重要途径。44.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运用资源管理策略 的学习策略。

三、简答题。

1.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及其意义。

2.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使用学习策略。3.简述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异同。4.简述常用的复述策略。5.简述常用的精加工策略。6.简述常用的组织策略。7.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8.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9.学习策略训练应包括哪些要素? 10.简述指导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11.简述程序化训练模式的基本步骤。12.简述完形训练模式的基本步骤。13.简述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14.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谈谈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

四、论述题。

1_试述元认知的内容及学生元认知发展的特点。‘ 2.试述学习策略的层次分类。3.试论学习中的自我监控策略。

4.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5.如何利用指导教学方法培训某一种学习策略? 6.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将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7.人在识记一篇文章时,一般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识记效果好,而中间部 分的识记效果较差,请说明其原因。

8.李小蒙是高一(2)班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尽管他上课时总是全神贯 注,并且认真完成作业,但是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而且其他各 门功课也都存在着考试困难。他的成绩总是与他所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他的数 学老师和物理老师也找他谈过话,发现并不存在动机方面的问题,那么问题出在 什么地方呢?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练习方式分为(A)。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 C.模拟练习与实际练习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2.从所涉及骨髂、肌肉大小,弹钢琴属于(C)。A.闭合型操作技能 B.开放型操作技能 C.精细动作技能 D.粗大动作技能 3.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B)。

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 篇2

(1) 甲、乙两地铁站相距1.8 km, 地铁运行需要多长时间?消耗多少电能?

(2) 公交汽车每千米消耗燃油0.3 kg, 行驶1.8 km路程所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公交汽车的效率是多少?

(3) 根据题中获得的信息, 从物理学角度谈谈地铁作为城市交通工具的优点。 (写出两条即可)

有意义的是第 (3) 问, 让学生从数据或 (1) (2) 问中计算出的结果比较两种交通工具并写出地铁的优点:①速度快;②对环境污染少, 这点对废气减排拯救地球有着积极的意义;③人均消耗的能量少。地铁在相同的区间内行驶消耗的电能W=Pt=30 kW·h=1.08×108J。以额定载客量500人计算, 人均消耗能量 2.16×105J。而公交汽车在同样的运行距离下消耗能量 Q=qm=2.16×107J, 由额定载客量40人计, 人均消耗能量 5.4×105J。可见公交汽车人均耗能约为地铁的2.5倍。学生通过计算, 明白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对能源的消耗是不同的。在当今全世界全力推行节能减排之时, 我们应该合理选择低能耗的生活方式, 改变高能耗的生活习惯。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众所周知, 我们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消耗国, 更是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但是, 资源浪费也是世界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口众多, 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 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但我们却可以看到正在都市化建设的我国, 为了美化城市, 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 城市建筑中采用了亮化工程 (即城市光彩工程) , 各式霓虹灯、射灯, 广告灯半宿不熄, 更有甚者通宵达旦。一个晚上, 一个月, 一年下来耗费了多少电能?浪费多少资源?或许同学们认为那是他人在浪费能源, 我没有浪费, 与我无关。那么请大家看下面这个情况:时下在互联网上风行的一款即时的通讯 (聊天) 工具——QQ, 深受广大网友们和同学们的喜爱。在QQ2004年版本开始推出“在线时长”这一功能, 网友们可通过积累QQ在线的时间, 来获得更高的等级和享受更多服务。自从QQ中增加了等级规则后, Q友们为了更快地升级, 获取更多的服务而开机挂Q了, 一时间在线人数直线飙升。平均同时在线数达10000万左右, 许多网友甚至不论是否使用电脑, 也整日地开着机让QQ在线;使用电脑工作的上班一族下班也不关机, 以取得更多的在线时长。若按每个用户平均30天升一级计算, 则所有在线QQ用户每升一级共约消耗多少电能?我们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计算一下:假定每台电脑平均功率约为200 W。单个用户升一级消耗的电能 W=Pt (P=200 W=0.2 kW, t=30天=720 h) W=0.2 kW×720 h=144 kW·h。则10000万在线用户升一级平均消耗的电能:W总=1×108×144 kW·h=1.44×1010kW·h=144亿度电。减去工作时间顺便挂Q人数, 纯粹为挂Q升级的用户所消耗的电能W=50%×144亿度电=72亿度电。72亿度电好大一个数字!我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年平均发电量为1000亿度电, 72亿度电相当于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一年发电量的7.2‰。Q友里面也包括我们相当部分的同学在内, 为追求虚拟的等级而纯粹地开机在线, 造成了电能大量的浪费。

生活中, 我们当中一些人盲目追求高消费生活, 买车要求大排量, 这在大量浪费有限资源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生产上, 我们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 使得资源的利用率非常的低。一些城市甚至因电力不足而不得不拉闸限电, 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数学复习中的素质教育 篇3

一、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在数学复习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复习,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比如整体意识、划归意识、解题后的思考意识等;同时传授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即所谓的“授之以渔”。数学知识的确立,要体现实验、假设、证实、归纳、总结的教学思路。比如,归纳多边形对角线条数公式时,让学生探索直线条数与最多交点个数的关系公式,举例尝试九棵树栽十行,每行三棵的栽法等。这样就会从应试教育的圈子中摆脱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变能力。知识巩固了,能力提高了,升学自然不成问题。

二、充分利用教材,有意识地进行素质教育

新教材迎合素质教育的需要,结合知识的讲授配有“想一想”、“读一读”、“思考题”等探索规律、开发智力的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散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不失时机地有意识地渗透素质教育。如:如何确立推铅球时铅球运动轨迹的解析表达式;复习代数式时,让学生试证:用两分数的分母之和作分母,两分数的分子之和作分子,这样的分数的大小必在两分数之间。即命题 。在学生解代数第三册77页21题后,说明数学问题的理论解与实际答案的差异性。同时数学知识的复习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多项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可列表复习,比较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差异,如此等等,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学生复习解决某个题目之后,对题目进行改编,适当进行拓展、引深或发散,就会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让学生所学知识与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规律。知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是要服务于生产、生活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当学生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之后,不能只让他们“纸上谈兵”,要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为他们创设运用知识的条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了统计之后,让学生统计比较小麦的长势、产量、千粒重等;学了三角函数后可通过测量堤坝,计算堤坝的倾角;学了相似形后测算旗杆高度;复习方程(组)后,让学生帮菜农配置农药灭虫等。这样学生会因自己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而高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的内驱力,即使考不上学,他们也会在踏入社会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广阔天地里大展宏图。

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 篇4

机械电气安全技术

一、单选题

1.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机械危险的机械安全方法是()安全方法。

A.定位

B.失效

C.本质

D.故障

2.在机械产品寿命周期的各环节中,决定机器产品安全性最关键的环节是()。

A.设计

B.制造

C.使用

D.维修 置才能开启。这种安全装置是()安全装置。

A.固定

B.连锁

C.隔离

D.自动 4.对机械的传动机构危险部位,应()来确保操作安全。

A.标上机器制造商名牌

B.涂上警示颜色

C.安装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

D.悬挂警示标牌 5.双手控制安全装置的作用是()。

A.既保护操作者也保护其他人员的安全

B.只保护操作者的安全

C.只保护危险区域附近其他人员的安全

D.只保护非操作者的安全

6.煤气站生产、输送系统的放散管至少高出厂房顶()m以上。

A.2

B.3

C.4

D.5 7.制氧站站区外围应设高度不低于()m的围栏或栅栏。

A.1

B.1.5

C.2

D.3 8.在机械设备上采用和安装各种安全有效的防护装置属于()。

A.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B.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C.指导性安全技术措施

D.本质安全技术措施 9.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开关。颜色为()。

A.红色

B.兰色

C.白色

D.绿色

10.机械设备的一般防护罩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做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

A.1000N

B.1500N

C.2000N

D.2500N 11.当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网网眼开口宽度小于12.5mm时,为保护手指的伤害则安全距离应该大于()。

A.35mm

B.60mm

C.92mm

D.150mm 12.氧气站的危险点是()。

A.易燃、易爆炸

B.破裂

C.失效

D.中毒

13.一般情况下,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室颤电流,即最小致命电流为()。

A.20mA

B.50mA左右

C.100mA

D.150mA 14.下列不属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技术措施是()。

A.屏护

B.绝缘

C.保护接地

D.间距 15.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的外壳接地的系统是()系统。

3.只有当安全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而只有当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运动时,安全装

A.IT

B.TT

C.TN-C

D.TN-S 16.在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预防间接接触电击应采用()系统。

A.IT

B.TT

C.TN-C

D.TN-S 17.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等是用于雷电的()防护。

A.二次放电

B.直击雷

C.感应雷

D.冲击波 18.为消除静电危害,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保护接零

B.绝缘

C.接地放电

D.增湿 19.变配电站门的两侧都有配电装置时,门应该()。

A.向低压侧开启

B.向高压侧开启

C.向两边开启

D.开启方向不定 20.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A.触电事故

B.电压波动

C.电荷超负荷

D.短路

21.金属切削过程中最有可能发生()事故。

A.中毒

B.触电

C.眼睛受伤

D.火灾 22.在冲压机械中,人体受伤部位最多的是()。

A.手和手指

B.脚

C.眼睛

D.头部 23.剪板机操作者送料的手指离剪刀口应保持最少()mm以外的距离,并且离开压紧装置。

A.100

B.150

C.200

D.250 24.使用砂轮机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使用砂轮的侧面进行磨削

B.用力均匀磨削

C.站在砂轮的正面进行操作

D.两人同时使用1台砂轮机 25.固定旋转式起重机属于()类型起重机。

A.升降

B.桥式

C.臂架

D.轻小 26.钢丝绳按捻绕次数分为()。

A.单绕绳、双绕绳和三绕绳

B.同向捻钢丝绳和交互捻钢丝绳

C.普通型钢丝绳和复合型钢丝绳

D.点接触钢丝绳和线接触钢丝绳 27.钢丝绳在使用时,每月至少要润滑()次。

A.1

B.2

C.3

D.4 更新标准

28.目前起重机吊钩最常用的断面形状是()。

A.T字形

B.梯形

C.矩形

D.圆形

29.起重机吊钩危险断面的高度磨损量达到原高度的()时应报废。

A.5%

B.10%

C.15%

D.20% 30.平刨床安全防护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手触及(),发生事故。

A.木料

B.木屑

C.刨刀

D.旋转轴

31.手压平刨刀轴的形状必须是()。

A.圆柱形

B.三棱柱

C.四棱柱

D.方形 32.产生易燃易爆气体的危险作业场所,应该采用()动力配电柜。

A.开启式

B.封闭式

C.防爆型

D.半开式 33.空压站操作间的噪声要求低于()dB(A),应有噪声监测部门的测试报告。

A.80

B.85

C.90

D.100 34.气体、蒸汽爆炸危险环境,分为()。

A.0区、1区、2区

B.10区、11区

C.21区、22区、23区

D.Ⅰ类、Ⅱ类、Ⅲ类 35.设置中间电石库及破碎间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A.防燥

B.防潮

C.禁止通风

D.保持通风 36.间接接触电击是指()。

A.人通过中间介质被带电体电击

B.人无意或有意与带电危险体接触 C.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D.正常工作中的触电事故 37.以下不会引发火灾事故的是()。

A.冲击摩擦

B.电磁辐射

C.静电火花

D.高温表面 38.下面不属于电气设备过热的原因的是()。

A.接触不良

B.散热失效

C.严重过载

D.电火花

39.在冲床作业环境中,对安全影响较大的是()。

A.冲压机械设备、模具、作业方式

B.人员技能水平C.设备的可靠牢固性

D.作业环境

40.在实施保护接零的系统中,工作零线即中线,通常用()表示;保护零线即保护导体,通常用()表示。若一根线既是工作零线又是保护零线,则用()表示。A.N、PEN、PE

B.PE、N、PEN

C.N、PE、PEN

D.PEN、N、PE

41.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应采用()V安全电压。

A.42

B.36

C.24

D.12

42.在输电线特别是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起重机各部分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当输电线路电压为10kV以上时,最小距离为()。

A.1 m

B.1.5 m

C.2 m

D.4 m

二、多选题

1、防止电磁辐射危害的有效措施是()。

A.屏蔽

B.接地

C.增湿

D.吸收

E.间距 2.起重机械的基本类型有()。

A.桥式类型起重机

B.超重量起重机

C.臂架类型起重机

D.升降类型起重机

E.轻小型起重机械 3.关于机械设备的紧急停车开关,正确的是()。

A.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间动作,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

B.所有设备的紧急停车开关都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联锁

C.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

D.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行后,必须按启动顺序重新启动才能重新运转 E.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该和一般开关协调一致 4.应选择高灵敏度漏电保护装置的场所包括()。

A.建筑施工工地

B.浴室

C.游泳池

D.医院手术室

E.隧道

一章 机械电气安全技术

一、单选题

1.C 2.A 3.B

4.C

5.B

6.C 7.C 8.B 14.C

15.B 16.D 17.B

18.C

19.C

20.A 26.A 27.B 28.B 29.B 30.C

31.A 32.C 38.D

39.A

40.C

41.A 42.C

二、多选题

1.AD

2.ACDE

9.A

10.B 21.C 22.A 33.B 34.A11.C

12.A 23.C 24.B

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 篇5

《大学》简介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作为儒家哲学的一部重要经典文本,它揭示了以修身为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一体的道德思想,以修身为中心,向外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向内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由此达到“合内外”的精神境界。

作者:曾子,姓曾,名参(zēng shēn,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舆,汉族,春秋末年生于鲁国东鲁(山东临沂平邑县),后移居鲁国武城(山东济宁嘉祥县)。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著述《大学》、《孝经》等,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大学》第一章(1)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知止④/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⑤。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 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注 释

(0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入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0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0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0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05)得:收获

天问国际学校国学经典诵读 《大学》第一章(2)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①;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②;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③。

译 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

注 释

(01)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02)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03)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天问国际学校国学经典诵读 《大学》第一章(3)

致知/在格物①。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②,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③。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④,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⑤。

译 文

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01)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02)庶人:指平民百姓。(03)壹是:都是。本:根本。

请给我结果分章读后感 篇6

请给我结果分章读后感

《请给我结果》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闪现在脑海中一个傻傻的念头,结果有什么好给的,结果不就是结果吗,读完之后,脑子又闪现刚打开时自己呆呆的想法,明白我赚到了。原来结果是这么回事。如果说要评价这本书的话,感觉是柳暗花明,你懵懂的,会解开;你想要的,会清楚,你该做的,会明了。

问我读完这本书,我学会了什么?我感受到了啥?我想说它传授的事一种思维,一种做事方法,一个长远的目标。最终教会你的是在这个竞争力很强的二十一世纪里生存。从校园走出社会多少都是迷茫的,我就是如此。被公司辞职之后,自己还是不明白,我为什么被辞职,我那么努力的工作,每天加班加点的,怎么还这样。原来道理很简单,我就陷入了一些错误的思维,带着错误的心态,拿出了错误的结果。

要生存在二十一世纪,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踏入一个迷茫,焦急,压抑的状态中,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往往我们不知道的,其实就摆在你的面前,就是这两个字:结果。就像数学证明题,你可以利用反证法,来推翻一些东西。然后知道一些对的方向。

在没读这本书的时候,认为结果没什么。看完之后真真了解,结果直接跟你的生活息息相关,你的工作结果决定你的工作方向,你的工作成果决定你的薪资水平。给老板一个结果,直接影响你的生存。而哪个人不是为了各种结果在干着各种事情呢。想要好的结果,就要有好解决方案;想要好的解决方案;就要有好的想法;想要好的想法,就要有好的心态。

给我一个结果让我明白一些值得分享的道理:

第一,思维。思路决定出路,(结果改变人生)结果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努力去做,树立了目标,不要考虑其他,努力去学,坚持就一定有成绩。万事开头难,有个好的思维,在起步的时候就指引着。

第二,心态。不是要,而是一定要。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们想要的更多回报,就要提供更多的结果,这样就能够得到更多的价值。

第三,做事。执行力,坚持,拿出有价值的成果。

说白了,其实当你做一件事情,当你工作的时候,表面上你是给公司做,实际上你是给自己做。

看清了事情,理清了思路,你就会明白。你做的结果,你做出的成绩,就是你的薪水。如果你的能力够,自己也会去追求进阶更高的薪水领域。

当迷茫的时候,有幸结识这样的书,你会豁然开朗。

书中讲的一些道理是很简单的,甚至也是你每天都会看到的,或者是你每天都挂在嘴边说的,但是就这样几百个字,简单的呈现,简单的组合,简单的剖析,简单的生活事例展现,让认识到,此时此刻我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我要做出什么样的成绩,我能够交出什么样的结果。“结果”是老板看的也是员工做的,所以推荐给所有的人一个值得看的书。

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 篇7

而对于那些优等生, 我则是“严厉苛求、冷酷无情”, 每次评分时绝对一丝不苟、毫不留情, 只要有一点疏漏我便在分数上使其大打折扣, 即“宁可少一些, 但确有分量、意义”, 不助长他们的骄傲情绪, 时常让他们情绪跌宕起伏, 时而欢喜, 时而忧, 对他们的要求便是“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如何正确地、科学地、有效地进行复习, 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对此我是这般践行的。我认为复习应该是有计划的、有目的、有条理、有效果的, 因此我在领学生复习中做到了阶段复习, 定期复习、分类、专项复习、梳理复习、综合复习。即:每一节、每一课学完都有巩固检测;每一单元学完都有单元测试;期中有简单地梳理复习;期末有综合复习;在复习中又分文言文类、现代文类;作文、阅读、文学常识等专项复习, 不论是平日的教学中, 还是考前的复习中, 总能让学生懂得“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复习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与课后巩固之中, 学生绝不会淡忘这一概念, 更不会觉得它是一种负担、压力、机械地重复, 而是获得新知, 巩固旧知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总能快乐地、主动地、有效地进行复习。

“检查练习本吞没了我所有的空闲时间。”这是一位女教师所说的话, 也是大多教师想要说的话, 只要看到一叠叠待批改的练习本, 没有一个教师不为之寒心的, 这种单调乏味而没有创造性的机械劳动是没有哪个老师心甘情愿去做的, 所以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批改练习本的时间, 最大限度地减少批改量。我认为压缩批改时间, 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减少错误与存在的问题。例如:我批阅的讲学稿、学案, 都给予分的考评并于课前公布及时表扬或批评, 所以学生很在意分数的高低, 在课堂上必然会全神贯注, 边记边听, 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确保了作业的质量, 每次都有很多满分的, 错误明显降低。其次是利用好身边的帮手即:家长、课代表、小组长。有些默写学科笔记等作业可让家长监督、批阅完成。如我留四首诗的默写必须有家长的签名与批阅。小组长检查, 汇报给课代表, 课代表再汇报给我, 这样学生既能保质保量完成诗的背诵与默写, 又大大减轻了我的作业批改量, 极具时效性。

还有作文片段描写或是小随笔的批改, 可勿需动一笔一墨而是面批, 即抽出自习课让每位学生当堂读, 可面对面评点。学生先评点, 老师再评点, 这样学生可以取长补短, 在众多同学的作文中汲取精髓、弃其糟粕, 受益颇深, 收获的更多。批改作业也不再是一种烦恼, 而是一种适当的调味剂, 它会让你快乐、让你收获, 让你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教育心理学分章复习题 篇8

关键词:习题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70-01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全面素质的转变,搞好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赋予物理教学新的教学理念,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发展科学真理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是进行初中物理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把知识的应用同知识的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中心位置,就是因为加强知识的应用教学是提高学生物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经验,更要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的培养。

习题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认识,使学生复习巩固并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这还不够,还应该尽量贯穿素质教育的内容,使习题教学服务于物理教育的总目的与物理教育的整体观念相统一。就思维能力而言,初中学生的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起着重要作用。还很大程度上届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思维常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来支持和帮助。

本文以一道课后习题为例略述已见。

题目:设计一个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分离出酒精的办法。

学生交来的作业中出现了两种解答:(1)利用酒精的沸点不同,采用分镏的方法;(2)利用酒精和水的凝固点不同,采用降温的方法。笔者在评讲时,先念了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答案,并不表明自已的态度,学生们马上议论纷纷,有的认为二种答案均可。教师抓住机会提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答案。学生们兴趣大增,思维活跃;到物理实验室做一做: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试一试……顺理成章地布置了一次课外小实验,要求辅导课报告实验结论并公布习题正确答案。

辅导课气氛热烈,学生们踊跃举手发言,表述实验过程和结果。科代表概括了三种实验结论:(1)酒精较少较多的混合液全部结成了冰(2)酒精较多水较少的混合液没有结冰;(3)分镏的方法可以把酒精和水分开。此时教师可作小结: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的正确方法是分镏法。酒精和水的混合液的凝固点与成分有关,水不会先凝固,所以不能用降温的方法。学生们有的恍然大悟,有的若有所思。教师最后指出:实验胜于想象,只有勇于探索,才能发现科学的真谛。

通过这种方式的习题处理。学生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稳定注意力,而且也能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使所学知识升华。爱因斯坦说过:“单纯的专业知识灌输只能产生机器而不能造就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才。”利用习题唤醒激励,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精神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改变习题教学中只进行知识教学及个别微观的解题技巧教学,而把知识和方法作为整体教学。注意与物理教学的其他组成部分相关进行教学。加强教材、习题的前后联系,使教学更具有连续性和逻辑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促进信息整体运动;既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具有主观能动作用,接受的可能相对的,从教学法的角度看,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通过习题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明确思路,懂得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总之。教师在习题教学中要多注重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行动方式,让学生能从习题练习中感受到乐趣,避免枯燥地为做题而做题,减轻学习负担,促进身心健康,全面提高物理索质。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10下一篇:小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