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保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

2024-08-13

生产环保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精选7篇)

生产环保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 篇1

生产环保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

一、业务概述

对专门生产目录内设备(产品)的企业(分厂、车间),在符合独立核算、能独立计算盈亏的条件下,其净收入在30万元(含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超过30万元的部分,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法律依据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国经贸资源

[2000]159号)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第二批)》(国经贸[2002]2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129号)

三、纳税人应提供主表、份数

《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审批表》,2份

四、纳税人应提供资料

1.需出示的资料

税务登记证副本

2.需报送的资料

(1)免税收入明细资料

(2)地级市以上(含市级)原经贸委(现发改委)对生产环保

设备(产品)和企业的认定证明

五、纳税人办理业务的时限要求

企业应于申报前申请减免税。

六、税务机关承诺时限

提供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自受理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转下一环节;本涉税事项办结时限:县、区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减免税,必须在20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批决定;地市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必须在30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批决定;省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必须在60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批决定。

七、工作标准和要求

(一)受理环节

1.查验资料

查验纳税人出示的证件是否有效。

2.审核、录入资料

(1)接收纳税人报送的资料,检查资料是否齐全、印章是否齐全、填写是否完整、复印件与原件是否一致;

(2)纸质资料不齐全、填写内容不完整的,应当场一次性告知纳税人补正或重新填报;

(3)审核无误后,在系统中正确录入《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审批表》,同时制作《文书受理回执单》(CTAISV2.0)或《税务文书领取通知单》(CTAISV1.1)交纳税人。

3.转下一环节

将纳税人报送的所有资料转下一环节。

(二)后续环节

接收上一环节转来的资料,进行审核,主要审核以下内容:

1.案头审核

通过系统调阅以下资料:

(1)税务登记信息

(2)营业执照信息

(3)纳税申报表信息

(4)财务报表信息

与纳税人提供的《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审批表》进行比对,审核《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和免税收入明细资料,明确纳税人是否符合政策规定中条件。

2.实地审核

对纳税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后,税务机关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内容进行实地核实的,应当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按规定程序进行实地核查,并将核查情况记录在案,制作调查报告。

通过以上审核,确定审核结果和审核权限,根据审核权限签署意见,将签署意见的《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审批表》一份送达纳税人,相关资料归档。

生产环保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 篇2

《节约能源法》第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 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该条是对我国产业政策和省级以上政府加强节能工作、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制度设计。我国工业特别是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发展过快、比重过高, 带动了能源消耗的强劲增长。因此, 这对促进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的发展, 从整体上、宏观上、根本上减少能源消耗,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税收优惠在促进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作用

利用税收优惠促进环境资源保护主要表现在:第一, 通过对研究开发费用的税前扣除、技术转让收入的减免税、引进高新环保技术的优惠等鼓励企业进行有关环境资源保护研究与开发活动;第二, 通过对回收利用项目的减免税鼓励企业实行废弃物的再利用;第三, 通过对环保投资退税、允许环保设备加速折旧等措施促进对环保、资源的投资;第四, 通过优惠税率鼓励有利于环境资源保护的产品的生产、消费。

三、武汉市现状

(一) 税收收入现状

武汉国税2015年上半年全市国税收入达632.18亿元, 同比增长13.61%, 高于全国8.6%、全省11.4%的国税收入平均增长水平, 收入总量首次进入副省级城市五强, 继续保持中部省会城市第一。

(二) 节能减排现状:

第一, 我市重点产品单耗水平总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 我市主要耗能工业企业重点监测的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等7项产品单耗指标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有4项产品单耗水平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1项持平, 2项略高。 第二, 重点单位产品能耗水平趋于平稳。上半年, 我市主要耗能工业企业监测的12项产品单耗指标中, 有6项产品单耗水平较上年下降, 下降面达50%, 有4项基本持平, 2项上升, 总体水平趋于平稳。第三, 过半数单位产品电耗下降。上半年, 我市重点监测的10项单位产品电耗指标值与去年同期相比, 有6项下降, 下降面达60%。下降的主要原因我市近年来加快推广高效电机、推进电机系统节能改造。2014年, 全市推广、淘汰电机及系统改造28.14万千瓦, 完成高效电机及其系统节能改造1024台, 改造投资近亿元, 年节能量达3.29万吨标煤。第四, 高耗能行业单耗指标有升有降。上半年, 我市高耗能行业中, 有2项指标下降, 另有5项指标同比上升。

四、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策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政策设计上, 企业在享受的节能环保领域税收优惠政策中遇到的问题有:

1、申报条件和认定内容不合理——大多数认为过严以及认定对象不够清晰; (见图1)

研究发现, 调查的企业中92.59%以上的企业反映存在申报条件和认定内容不合理问题, 其中87.03%的企业觉得申报条件过严, 而只有10%不到认为过宽, 有44.44%的企业比较不赞同过宽的, 而46%的企业认为过宽情况一般;有81.48%的企业认为认定对象不够清晰。相关部门执行政策时, 都是根据有关环保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条文认定的条件和内容进行审核, 然而往往法律条文制定并非能全面结合现实情况, 而且法律条文撰写也不能全面的呈现各种满足政策优惠的情况。因此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与执行部门的过于严格化使得很多企业生产本身具有环保作用, 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优惠, 显然这不仅不利于鼓励企业, 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寻找其他更节省成本的方法 (很有可能对环境不利的方法) 来进行生产。

2、申报和认定程序不合理——主要是审核时间规定较长, 部分存在材料清单不够清晰; (见图2)

研究发现, 调查的企业中8 5 . 1 8 % 的企业反映存在申报和认定程序不合理问题, 其中92.6%的企业反映审核时间规定较长, 59.26%的企业认为存在材料清单不够清晰, 而29.63%则认为材料清单不够清晰情况一般。由于政策执行部门中申报和认定的程序过于繁琐, 审核时间长, 材料清单不够清晰, 使得企业在申报优惠政策过程中耗用较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甚至有时得不偿失。

3 、 监督管理不合理 —— 部分认为存在多头监管, 协调不力; (见图3)

研究发现, 调查的企业中46.3%的企业认为存在监督管理不合理情况, 其中有42.59%的企业反映存在多头监管, 协调不力问题的情况, 而51.85%的企业认为该情况一般。结果显示, 部分企业认为环保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上存在监督管理不合理问题。我们主要调查的是关于多头监管, 协调不力问题的情况, 发现其并不明显, 因此主要还存在监督管理不合理的问题。

4、优惠规定存在问题——主要是优惠力度不够, 也有部分认为优惠目录不清晰; (见图4)

研究发现, 调查的企业中88.89%的企业反映优惠规定存在问题, 其中90%以上的企业反映优惠力度不够, 75.93%认为优惠目录不清晰, 而22.22%认为优惠目录不清晰情况一般。环保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使符合条件的企业得到一定的优惠, 从而激励它为保护环境做一定的贡献。然而, 通过调查发现, 大部分企业认为优惠力度不够, 部分认为优惠目录不清晰。企业申报政策优惠的成本较高与优惠力度较低往往会让企业放弃申请, 这样一些优惠政策便成了纸上之谈, 并没有真正受惠于符合条件的企业。

5、罚则存在问题——小部分认为界定违反规定行为不清晰、惩罚力度较低; (见图5)

研究发现, 调查的企业中25.92%的企业反映罚则存在问题, 而72.22%则认为该情况一般。其中认为存在界定违反规定行为不清晰、惩罚力度较低等问题分别占29.63%和14.81%, 而66.67%和77.78%的企业则认为一般。

以上这些关于政策设计上的问题中, 最突出的是申报条件和认定内容不合理, 占92.59%;较突出的是申报和认定程序不合理以及优惠规定存在问题, 分别占85.18%和88.89%;其次是大部分认为政策设计上还存在其他的问题, 占70.37%;接下来是监督管理不合理问题, 为46.3%;最后是罚则存在问题, 为25.92%。

(二) 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执行程序——不清晰, 缺少依照执行的细则文件;

研究发现, 调查的企业中64.81%的企业反映存在执行程序不清晰, 缺少依照执行的细则文件等问题, 而29.63%的企业则认为一般。 结果显示, 我国环保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执行程序清晰度和相应文件方面没有做好, 仍然有部分企业不清楚具体的执行程序, 没有相关的文件细则进行对照。这不仅浪费企业申报的时间, 也浪费相关执行部门的精力。要提高办事效率, 必须把相关的硬件与软件做好, 程序明了, 相应的文件细则完整。

2、执行成本——优惠额度甚至难以弥补执行成本;

研究发现, 调查的企业中7 0 . 3 7 % 的企业反映存在执行成本——优惠额度甚至难以弥补执行成本等问题, 而25.93%的企业则认为一般。调查结果显示, 相当一部分企业反映优惠政策执行成本是比较高的, 甚至有时候优惠额度难以弥补执行成本。现实情况中, 很多企业为了申报税收优惠不仅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了解清楚各种优惠条目与认定条件, 且在申报过程中还会因为相关程序繁琐与不明晰浪费很多人力物力, 甚至有时候还是无法成功申报。这样一来, 优惠额度不高于执行成本过高往往会使企业放弃申报。因此, 一些政策便没有达到优惠的作用。

3、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主要是存在领导不够重视的问题, 部分认为部门职责不清;

研究发现, 调查的企业中仅33.33%的企业反映存在企业内部管理领导不够重视问题, 而53.7%的企业则认为一般, 认为存在部门职责不清问题为14.81%, 而74.07%的企业则认为一般。结果显示, 仍有一小部分企业反映企业内部管理部门领导不够重视相关的环保税收优惠政策, 了解和关注不多, 显然就不会让相应的政策发挥优惠作用。当然, 也可能存在一些企业部门职能不清晰的情况, 使得优惠政策难以真正被关注、了解并执行。

4、政府部门办事人员问题——耗时较长问题, 服务意识不强、态度不佳;

研究发现, 调查的企业中90.75%的企业反映存在政府部门办事人员耗时长问题;90.74%的企业认为存在服务意识不强、态度不佳问题, 而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则认为一般或不赞同。其实, 不管是在环保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部门, 其他很多的政府部门都会存在政府部门办事人员问题——耗时较长, 服务意识不强、态度不佳等。其中, 耗时长反映更明显, 这涉及到政府部门办事人员个人素质问题以及相关程序与文件细则不完整不清晰等问题。而政府部门办事人员的素质又会影响到该服务意识和态度, 从而影响政策执行的效率。目前为止, 政府部门办事人员素质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影响也很大, 这个问题亟待改进。

以上关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 最突出的是政府部门办事人员问题——耗时较长, 服务意识不强、态度不佳等, 分别占90.75%和90.74%;其次比较突出的是执行程序——不清晰, 缺少依照执行的细则文件和执行成本——优惠额度甚至难以弥补执行成本, 分别为64.81%和70.37%;最后有少部分企业内部管理问题, 占33.33%。

五、解决措施

(一) 政策设计方面

1、申报和认定改进——明确材料清单

在申报及认定层面上, 明确材料清单是需要一定改进的。过往进行材料申报及认定时, 由于可申报项目的不明确性, 企业无法得知详细的可申报项目, 在申请时可能漏报某些材料, 从而带来一定的机会成本;政府从事认定工作的部门也可能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判定申报材料是否可通过。通过法律条文, 罗列各优惠项目, 明确材料清单, 使企业以及政府更加有效率地完成申报及认定阶段的工作。

2、监管改进——避免多头管理, 做好分工和协调工作

“执法必严”的前提必定是建立在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的基础上, 因此, 应当实现监管方面各部门的协调分工与合作, 在最大程度上重塑法律的威严性以及警示作用, 以此为申报认定流程的严谨性提供保障。

3、罚则改进——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的行为予以重罚

以往对于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弄虚作假行为并未建立良好的惩罚机制, 致使企业或者政府人员因此“铤而走险”, 在政策的申报认定等方面中出现违规行为, 这种现象如若不加以遏制, 对于社会资源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二) 政策执行层面的改进

1、政府改进方面

第一, 改善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态度。认真积极向上的政府办公人员, 不仅能够提高自身办事效率, 而且让企业前往政府机关处理事务时更加轻松愉悦, 双方可能因此拥有更深一步的交流, 也能对对方立场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及理解;第二, 推行电子化, 提供便捷度。由于时代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申报程序来说, 推行简便快捷的电子化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改进方法。通过网络的实时性与便捷性, 极短时间内便可完成申报过程, 免去了企业投递材料一遍又一遍前往政府机关的时间, 最大程度上压缩了申请时长, 为企业提供便利。

2、企业组织职能改进

第一, 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特别领导小组可以将税收优惠政策研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积极敏感地迎接政府的每一条税收优惠相关政策, 并从中寻求能使企业成本最小化的相关条令;第二, 配备充足的经费。企业方面应当在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方面投入足够资金, 鼓励税收人员参与到研究政策过程中来, 最大程度上激发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通过外在激励拉动内在激励, 为企业税收研究人员工作效益的最大化提供保障。

摘要:国家角度看, 环保企业在环境保护, 保持经济增长速度, 扩大就业, 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角度看, 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有效减少开支, 降低成本, 从而扩大企业规模, 优化企业结构,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笔者以问卷调查为主, 访谈为辅的方式, 对武汉市近50家环保企业进行调查, 量化分析环保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改进的意见。

关键词:环保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情况

参考文献

[1]武汉统计年鉴, 2014

[2]2015年上半年武汉市国税局税收基本情况.武汉市国家税务局.2015-08-20

[3]上半年我市单位产品能耗总体呈现良好势态.武汉市统计局.2015-09-06

[4]魏建明.中国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应用 (2012年版)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2-09

生产环保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 篇3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税收优惠;研究与实施

近年来,我国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其中尤以煤矿灾难令人心悸。煤矿作为一个高危行业,由于生产环境的特殊性,条件的多变性和不可知性,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煤矿灾难的频频发生与多年来的煤炭安全投资欠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加大安全投入,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随着吴寨矿产业升级、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公司加大了煤矿安全设备投入。我们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抓住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为公司节税、创收益,为公司更快发展提供动力。同时,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安全设备上,为安全生产提供物质保障,为公司安全生产把好每一道安全关,争取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一、充分理解国家政策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财政部、税务总局、安监总局公布了《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现将执行《目录》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1.企业自2008年1月1日起购置并实际使用列入《目录》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可以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但结转期不得超过5个纳税年度。2.专用设备投资额,是指购买专用设备发票价税合计价格,但不包括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设备运输、安装和调试等费用。3.当年应纳税额,是指企业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扣除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有关税收优惠规定以及税收过渡优惠规定减征、免征税额后的余额。4.企业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购置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抵免企业应纳所得税额;企业利用财政拨款购置专用设备的投资额,不得抵免企业应纳所得税额。5.企业购置并实际投入适用、已开始享受税收优惠的專用设备,如从购置之日起5个纳税年度内转让、出租的,应在该专用设备停止使用当月停止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并补缴已经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转让的受让方可以按照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二、购置设备及财务核算注意事项

一是财务核算没有很好的适应关于国家企业所得税的这一调整,安全生产设备构建财务核算不规范,致使许多应该享受国家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没有享受。一是核算没有区分企业自筹安全生产资金和国家拨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将企业自筹安全生产资金和国家拨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混合核算,这样混淆了自有资金和国家拨入资金的性质,这样就造成应该享受的设备税收优惠享受不聊,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企业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财务核算与安全生产专用设备购置相脱节,企业生产设备采购部门对享受优惠的目录不明确。购置设备的名称、类别等要符合《目录》中的八大类50个具体设备范围的享受税收优惠,否则不享受税收优惠。三是安全生产设备投资额计算方法不正确,影响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不少企业误认为设备的投资额包括购买设备的增值税额,但从2009年增值税实行全面转型后,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因此,在购买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时将不能再抵扣,允许抵扣的只能是其购买设备的入账价值。

二是每年要积极与当地税务机关沟通,根据税务要求提前准备相关资料。一般情况下税收优惠有备案类和审批类两种,审批类累的公司一定要严格按要求税务要求准备相关资料,否则在审批的时候可能因为时间紧因提供资料不全而不能享受该项设备的税收优惠;备案类一般是税务机关根据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金额享受税收优惠,但是这种情况存在税务风险,如果后来审计发现该设备或明细不符合规定,相应的税收要补交所得税同时收相应滞纳金。所以,无论是备案类还是审批类,首先要研究政策在根据当地税务要求做到提前准备及时沟通,不能眼前享受了国家政策结果给公司带来了财务风险。

三、根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

本人根据公司几年的安全头如情况,充分研读优惠政策,对公司需要且符合《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生产设备要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做到购置前准确了解设备名称、型号、适用范围、参数和系数等。财务部门每年年初与设备采购部门开碰头会,把采购的设备与《目录》相比对,并且每年根据情况设定审批率,根据审批情况与工资效益挂钩,这样既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又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同时,要求相关采购部门在采购时就完整保留该设备的说明书及能证明该设备能达到目录要求的证据,这样不至于年底及年初因财务忙导致资料的准备不充分,影响正常的申报。

2010-2012年公司根据以上规定可抵免企业所得税的符合《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安全生产专用设备3017万元,应抵免302万元所得税(相当于公司1208万元的利润产生所得额)。根据“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相当于公司增加了302万元净利润。如2012年公司净利润为3538万元,(302/3538)*100%=8.5%;2012年年产量110.6万吨,相当于110.6*8.5%=9.4万吨,基本上相当于公司一个月销售原煤带来的净收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

[2]财税[2008]48号文、财税[2008]118号文.

[3]《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作者简介:

老年服务机构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 篇4

一、业务概述

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法律依据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97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129号)

三、纳税人应提供主表、份数

《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审批表》,2份

四、纳税人应提供资料

1.需出示的资料

税务登记证副本

2.需报送的资料

民政部门核发的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五、纳税人办理业务的时限要求

企业应于申报前申请减免税

六、税务机关承诺时限

提供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自受理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转下一环节;本涉税事项办结时限:县、区级税

务机关负责审批的减免税,必须在20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批决定;地市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必须在30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批决定;省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必须在60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批决定。

七、工作标准和要求

(一)受理环节

1.查验资料

查验纳税人出示的证件是否有效。

2.审核

(1)接收纳税人报送的资料,检查资料是否齐全、印章是否齐全、填写是否完整、复印件与原件是否一致,复印件是否注明“与原件相符”字样并由纳税人签章,核对后原件返还纳税人;

(2)纸质资料不齐全、填写内容不完整的,应当场一次性告知纳税人补正或重新填报;

(3)审核无误后,在系统中正确录入《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审批表》,同时制作《文书受理回执单》(CTAISV2.0)或《税务文书领取通知单》(CTAISV1.1)交纳税人。

3.转下一环节

将纳税人报送的所有资料转下一环节。

(二)后续环节

接收上一环节转来的资料,进行审核,主要审核以下内容:

1.案头审核

通过系统调阅以下信息:

(1)营业执照登记信息、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信息或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信息

(2)税务登记信息

(3)纳税申报表信息

(4)财务报表信息

2.实地审核

对纳税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后,税务机关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内容进行实地核实的,应当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按规定程序进行实地核查,并将核查情况记录在案,制作调查报告。

生产环保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 篇5

一、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1.增值税免征优惠

以下企业享受增值税免征优惠:

(1)合同能源管理免征增值税优惠

(2)供热企业免征增值税优惠

(3)污水处理费免征增值税优惠

2.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1)风力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

(2)水力发电增值税

(3)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

二、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一)节能环境保护方面

1、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抵扣

企业自2008年1月1日起购置并实际使用列入《目录》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可以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2、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减免 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节能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减免

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企业所得税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按照25%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清洁基金收入减免

对清洁基金取得的相关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CDM项目实施企业按照规定比例上缴给国家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实施的CDM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减排量转让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

1、资源综合利用收入减免

要点:企业自2008年1月1日起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非禁止并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三、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要点: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免纳个人所得税。

四、车船税税收优惠政策

要点:自2012年1月1日起,对节约能源的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对列入《目录》的使用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

五、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

1.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企业和单位

(1)对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国有林区天然林二期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专门用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上述企业和单位用于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的房产、土地按规定征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2)对由于实施天然林二期工程造成森工企业房产、土地闲置一年以上不用的,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闲置房产和土地用于出租或重新用于天然林二期工程之外其他生产经营的,按规定征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2.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

(1)企业从事符合《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于2007年12月31日前已经批准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以及从事符合《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于2007年12月31日前已经批准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在该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按新税法规定计算的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期间内,自2008年1月1日起享受其剩余年限的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2)如企业既符合享受上述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又符合享受《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39号)第一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条件,由企业选择最优惠的政策执行,不得叠加享受。

当前,国家为支持某些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往往会制定一些特殊的税收优惠与政策扶持,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享受这些税收优惠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环保因素,否则很可能会失去这些享受这些税收优惠的权利。

1.高新技术企业

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

1.如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可以享受五免五减半税收优惠

2.新办软件企业可以享受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等,优惠力度相当大,但同样对环保有严格规定。

以上企业若有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应取消其资格,不能享受税收优惠。

3.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符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增值税可以享受免征、即征即退、先征后返优惠,但近年来发现,一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一方面是污染排放大户,一方面又是税收优惠大户,这与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对未达到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纳税人,自发生违规排放行为之日起,取消其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税、免税政策的资格,且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纳税人自发生违规排放行为之日起已申请并办理退税、免税的,应予追缴。”企业若污染物排放未达标,将不能享受增值税优惠,已经享受的还要追缴

4.一般企业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而受到的惩戒内容

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的,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规定,自处罚决定下达的次月起36个月内,不得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生产环保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 篇6

许可项目名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核发

法定实施主体: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许可依据:

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6号);

2、《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2号);

3、《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审批操作规范(国食药监械[2004]521号);

4、《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注、输器具)生产实施细则》(国药监械[2001]288号);

5、《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生产实施细则》(国药监械[2002]472号);

6、《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国食药监械〔2007〕239号)。

收费标准:不收费。

总时限:申请开办的,自受理完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不含补正、公示、送达时间)

1、受理4个工作日;

2、技术审评10个工作日;

3、审核2个工作日;

4、复核2个工作日;

5、核定2个工作日

6、公示7天(不计入审批时限)

7、审批2个工作日;

8、制作行政许可决定2个工作日;

9、送达3个工作日(不计入审批时限)。

受理范围:本行政区域内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审批申请由省局受理。许可程序

一、申请与受理

申报材料要求(申请材料一式一份)

1、受理开办企业申报材料需核对以下材料:

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开办)申请表;

⑵ 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及资质证明,包括身份证明,学历证明,职称证明; ⑶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核准通知书或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

⑷ 生产场地证明文件,包括房产证明或租赁协议和被租赁方的房产证明的复印件,厂区总平面图,主要生产车间布置图。有洁净要求的车间,须标明功能间及人物流走向;

⑸ 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简历,学历和职称证书的复印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登记表、证书复印件,并标明所在部门及岗位;高、中、初级技术人员的比例情况表;内审员证书复印件;

⑹ 拟生产产品范围、品种和相关产品简介。产品简介至少包括对产品的结构组成、原理、预期用途的说明及产品标准;

⑺ 主要生产设备及检验仪器清单;

⑻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文件目录:

包括采购、验收、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入库、出库、质量跟踪、用户反馈、不良事件监测和质量事故报告制度等文件、企业组织机构图;

⑼ 拟生产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并注明主要控制项目和控制点。包括关键和特殊工序的设备、人员及工艺参数控制的说明;

⑽ 拟生产无菌医疗器械(指生产环境有净化级别要求的企业)的,需提供洁净室的合格检测报告。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一年内的符合《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0033)的合格检验报告;

⑾ 申请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

岗位责任人:省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受理人员

岗位职责及权限:

1、按照标准查验申请材料。

2、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形式审查要求的,应及时受理,填写《受理通知书》,将《受理通知书》交与申请人作为受理凭证。

3、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形式审查要求的,受理人员应当当场一次告知申请人补正有关材料,填写《补正材料通知书》,注明已具备和需要补正的内容。

4、经补正资料后符合形式审查要求的,应及时受理,填写《受理通知书》,将《受理通知书》交与申请人作为受理凭证;经补正资料后仍不符合形式审查要求的,不予受理,填写《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载明其理由,将《不予受理通知书》和全部申报资料一并退回申请人。

5、对申请事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或该申请事项不需行政许可的,不予受理,填写《不予受理通知书》,并告知所属审查机关或不予受理的理由。

6、《受理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书》应当加盖省局受理专用章,注明日期。

7、对已受理的申请,应及时将《受理通知书》和全部申报资料一并转省药品认证中心审核人员,双方应办理交接手续。

时限:4个工作日

二、技术审评

标准:

1、依据《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审批操作规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注、输器具)生产实施细则》、《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生产实施细则》、《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现场审查评分表》对申请材料和现场进行查验;

2、从省检查员库中选派检查员2-3人进行现场查验。

岗位责任人:省药品认证中心经办人员

岗位职责及权限:

1、现场查验2-3人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检查组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现场审查评分表》和相关《细则》进行检查和记录,并由企业负责人签字确认;

2、现场查验由省药品认证中心组织,设区市局药监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3、现场核查完成后,应出具核查意见,连同全部资料转送省药品认证中心经办人员;

4、省药品认证中心审查完后,应出具审查意见,填写《业务工作流程单》,连同全部资料(含被检查企业不合格项整改报告)送省局医疗器械处审核人员,双方应办理交接手续。时限:10个工作日

三、审核

标准:

1、对申报材料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查;

1、对查验记录和查验报告进行审核确认;审查不合格项整改报告;

2、根据审核结果提出审核意见;

岗位责任人:医疗器械处审核人员

岗位职责及权限:

1、确认现场查验记录报告是否真实、有效。必要时勘察现场;

2、对符合标准的,签署准予许可的审核意见,填写《业务工作流程单》,并将申请资料和

审核意见一并交复核人员;

3、对不符合标准的,提出不予许可的意见和理由,填写《业务工作流程单》,并将申请资料

和审核意见一并交复核人员。

时限:2个工作日

四、复核

标准:

1、程序符合规定要求;

2、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3、资料审查意见的确认;

4、填写《业务工作流程单》;

岗位责任人:医疗器械处分管处长

岗位职责及权限:

1、按照标准对审核人员移交的申请材料、许可文书进行复审;

2、根据审核人员的意见,签署复审意见,填写《业务工作流程单》,将申请材料与复审意见一并呈核定人员。

3、对部分同意或不同意审核人员意见的,应与审核人员交换意见,提出复审意见及理由,填写《业务工作流程单》,将申请材料和审核人员意见一并呈核定人员。

时限:2个工作日

五、核定

标准:

1、对复核意见进行确认;

2、签署核定意见,填写《业务工作流程单》。

岗位责任人:省局医疗器械处处长

岗位职责及权限:

1、按照标准对复审人移交的申请材料、许可文书进行审查;

2、同意复审人员意见的,填写《业务工作流程单》,将申请资料一并转交医疗器械处审核人员上网公示;

3、对部分同意或不同意复审人员意见的,与复审人员交换意见后,提出审批意见及理由,填写《业务工作流程单》,不同意的,申请材料退转局受理服务中心,同意的,申请材料转交省局医疗器械审核人员上网公示。

时限:2个工作日

六、公示

拟审批通过的企业名单在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7天(不计入审批时限)。

1、在公示期限内没有出现对公示企业投诉、举报等问题的,将申请材料和审核人员意见一并呈送分管局长。

2、公示中有问题的,组织复查,根据核查结果重新结论。

七、审批

1、对材料进行审查确认;

2、签署审批意见,填写《业务工作流程单》。

岗位责任人:省局分管局长

岗位职责及权限:

1、对核定人移交的申请材料、许可文书进行审查;

2、同意核定人员意见的,填写《业务工作流程单》,将申请资料一并转交审核人员;

3、对部分同意或不同意复审人员意见的,与复审人员交换意见后,提出审批意见及理由,填写《业务工作流程单》,不同意的,申请材料退转局受理服务中心,同意的,申请材料由省局医疗器械处审核人员转至局受理服务中心人员。

时限:2个工作日

八、制作行政许可决定

标准:

1、受理、技术认证审查、审核、复审、核定、审批人员在许可文书的签字齐全;

2、全套申请材料符合规定要求;

3、许可文书符合公文要求;

4、制作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证书内容完整、正确、有效、格式、文字和加盖的省局印章准确无误;

5、《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申请表相关内容一致;

6、制作的《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中须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依法享有的申请行政复议和或者提出行政诉讼的权利,以及投诉渠道;

9、归档材料由省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统一留存,归档材料齐全,规范。

岗位责任人:省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受理人员

岗位职责及权限:

1、制作《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加盖省局印章,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正副

本复印件(一式一份)随卷归档;填写《业务工作流程单》或《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2、受理中心定期将已办结的材料用袋子或文件夹装好,移交给医疗器械处立卷归档保管,双方签字确认。

时限:2个工作日

九、送达

标准:

1、通知申请人携带《受理通知书》,凭《受理通知书》领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2、及时通知申请人许可结果,并要求申请人在《抄告单》上签字,注明日期。

岗位责任人:省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送达人员

岗位职责及权限:

生产环保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 篇7

1、免,就是免征出口货物的销项税;

2、抵,就是应退进项税(出口产品的进项税)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

3、退,就是应退进项税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后,如有余额则需退还企业。

二、关键概念

1、“免抵退税额”:即“名义出口退税”金额,是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乘以“退税率”的结果;

2、“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应计入成本的“进项转出”税额,是出口货物对应的“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乘以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

3、“名义留抵税额”:即在不考虑出口退税的情况下,进项税大于销项税的金额。是“上期留抵税”加“本期进项税”减“本期进项转出”减“本期销项税”的结果“大于零”的金额。“名义留抵税额”减去实际“应退税额”即为结转下期的“上期留抵税额”

4、“应退税额”:是税务机关需要实际退回给企业的“出口退税”金额。企业是否有应退税额,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同时,“应退税额”在以下两个条件中,取孰低金额:

(1)有“免抵退税额”:即“名义出口退税”金额;(2)有“名义留抵税额”。

5、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在“名义留抵税额”小于“名义出口退税”金额,说明有一部份“出口退税”被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冲抵,这一冲抵部分即“出口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离岸价”均不为含税价。因为,出口货物免税,所以,其价格自然为不含税价格。

三、关键概念之间的关系

1、出口退税=应退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免税金额=应退税额+进项转出金额

四、关键概念与会计核算

1、免抵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反映“应退税额”)

借:应交税费用——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反映“出口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用——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反映“免抵退税额”)

2、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反映“进项转出”进入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

上一篇: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下一篇:重庆达江餐饮文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