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品生产企业制药设备GMP验证

2024-08-25

浅谈药品生产企业制药设备GMP验证(精选6篇)

浅谈药品生产企业制药设备GMP验证 篇1

浅谈药品生产企业制药设备GMP验证

孙广友1 范存霞2

黑龙江仁合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57011

摘要:本文对药品生产企业制药设备的验证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程序及内容和实施的方案进行了阐述,重点对制药设备的预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论述。关键词:GMP;SOP;确认;验证;方案;报告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明确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对制药设备应进行产品和工艺验证。药厂新购进的设备未经过及未通过验证的不能投入使用,因此,制药设备的验证是强制性的。GMP又对药品生产设备作了专门的规定,特别强调了对设备的验证,其中“设备更新时应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和验证,其安装、维修、保养的操作不得影响产品的质量;设备更新时应予以验证,确认对药品质量无影响时方能使用”。因此对从事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对制药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都必须贯彻执行GMP的各项要求,并且以GMP要求来检查、验证各项工作。本文就药品生产企业使用的制药机械装备的设备验证方面谈一谈。

一.首先确定验证的目的

药品是一种涉及人体保健和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疗效,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GMP组织生产,制药机械作为药品生产的必要手段,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对某台设备进行验证,为了保证该设备符合GMP规范要求。

二.验证的依据

要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依据

三.验证的适用范围

应依照GMP要求和制药机械的特点及制药工艺的条件来决定,确定本次设备验证针对哪种规格型号的设备实用。

四.设备验证的程序

1.设备的概述

简述设备的设备的基本原理,在生产使用的过程实现的功能。

2.设备基本情况

设备的编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使用部门、工作间、工作间编号等都要一一写明。

3.要确定验证项目小组

正常应设设备部部长为组长,成员由车间主任、工艺员、验证管理员、设备操作人员、检验人员、设备管理员组成,确定验证小组后,验证小组要根据验证的设备或机组提出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确定验证内容,并组织实施。参加人员要分工明确,明确每一个人的工作。

4.验证的内容

4.1预确认 设备的设备选型及论证材料是否齐全,符合要求。重点检查项目有:1)检查设备选型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政策法规;是否符合GMP要求,并能保证药品生产质量;功能设计上是否考虑到设备的净化功能和清洗功能;操作上是否安全、可靠、便于维修保养;是否具有在线检测、监控功能;对易燃、易爆设备是否考虑了有效的安全防爆装置;对设备在运行中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情况是否有过载、超压报警、保护措施。2)检查设备性能参数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性能参数是否先进、合理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这里主要表现在: 与药物接触的部位设计应平整、光滑、无棱角、凹槽,不粘、不积,易于清洗; 润滑密封装置设计合理、安全,不会对药物造成污染; 设备的外观设计应美观、简洁,易于操作、观察、检修。3)技术文件制定:是否具有完整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能指导生产使用的技术文件。这里所指的是技术图样、工艺资料、设计资格证明等文件。4)检查设备采购文件和相关的原材料及各类物资,是否符合采购文件及质量要求。特别是与物料直接接触部位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以及标准件、紧固件、应符合GMP规定的要求,必要时应出具材料质量保证书或化学分析报告。5)检查对压力容器的制造和焊接应具有国家有关劳动部门认可的压力容器制造许证 6)查看制造商质量检验部门是否依据技术文件、性能参数及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并符合出厂条件,对那些直接关系到药品生产质量和操作安全的隐患是否采取质量否决制。对电气安全性能检查要出示设备的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绝缘电阻、耐压等的测试报告;对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要出具焊接X光无损探伤报告,液压和气压的密封试验报告;对直接接触药物的管壁零件,如水处理设备的管道、蒸馏水设备的蒸馏塔、筒体、管道等金属零部件要出具相关的酸洗钝化、电抛光报告。

4.2安装条件确认 应有开箱验收记录;设备购货合同;设备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等随机技术文件;检验仪器,要求在设备使用前应经过校验,所有验证用的检验仪器应经校验;关键仪表及备品备件要核对登记。

4.3安装确认 设备安装后要有充足的空间,操作方便;设备电气应有电流过载保护装置、电压过载保护装置;辅助设施要全部安装到位。重点检查项目:1)检查设备是否适应所安装的环境,并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GMP规定了不同种类的设备所处的厂房的洁净级别,温度和相对湿度要求,通风和除尘要求,可以根据这些要求来验证设备安装环境的合适性,还需检查设备使用中所排放废弃物、有毒有害气体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等。2)检查辅助配套设施是否完备,能否支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相互之间的接口是否良好。

4.4人员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同时建立人员培训档案。

4.5编制设备标准操作规程 编制《xx型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xx型设备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4.6设备的运行确认 在设备空运转或试运转中观察运转是否平稳,能达到设备的出厂设计参数要求; 查看设备制造商与用户协商制定的设备实物生产的性能确认方案能否满足设计性能参数和相关标准,符合药品生产工艺的条件和最佳运行状态,如物料的原始状态,设备的运转速度,物料进料量和成品出料速度,浆液的喷洒时间和间隔要求,成品的质量评定规则等。

4.7确定设备运行状况及相应设备参数 按照药品的生产工艺要求进行对设备的使用参数进行确定,设备正常运行,检查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如:各转动部件是否灵活,运行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常的噪音等。

4.8确认标准操作规程的适用性

按照《xx型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设备运转正常,说明操作规程适用于该设备。

4.9设备的性能确认

确认生产设备能满足所生产产品持续稳定的质量要求,符合GMP及其它管理要求。重点检查项目:1)在设备模拟生产运行或实物生产运行中观察实物运行的质量,验证设备功能的适应性、连续性和可靠性。2)检查设备安全保护3)观查设备操作维护情况,检查设备的操作是否方便灵活;是否适应人的自然动作;机构装拆(换品种和清洗时)是否方便;操作安全性能是否良好;急停按钮、安全阀是否作用。4)观察设备清洗功能使用情况,检查设备清洗是否简便快速;清洗是否彻底;是否影响其他环节;是否渗漏。

4.9.1检验——按药品生产剂型生产监控检查SOP检测项目。检查设备实物运行的成品质量,验证各项性能参数的符合性,如离心机的生产能力和分离效果;浓缩罐的蒸发量和蒸汽耗量;蒸发器的蒸发能力;筛分机的过筛率;包衣机的包衣外观、包衣层的质量;粉碎机的粉碎粒度及一次出粉合格率,颗粒机的颗粒粒度和细粉含量;硬胶囊充填机的胶囊上机率和装量差异;软胶囊机的胶囊接缝质量和液体装量;压片机的片重差异限度;混合机的颗粒成分含量;灌装机的灌装计量;清洗机的清洗质量等。

4.9.2可接受标准——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的标准,来确定检查的标准。

4.9.3稳定性检查--再连续运行两批产品,检查设备性能的连续稳定情况。

5.记录--每次确认都要相应记录,记录填写要真实、准确。

6.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验证管理员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结果记录,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领导小组。验证领导小组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结论,发放验证证书,确认设备(或机组)验证周期。7.对验证结果的评审应包括

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8. 验证相关管理文件 如《验证管理规程》、《设备及公用工程验证管理规程》

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内容应以文件的形式归档保存,验证文件包括验证方案、验证报告,评价和建议及批准人等。以上是对药品生产企业制药机械的GMP验证所涉及的内容和方法的一些经验,新GMP认证条款颁布后,对制药设备的验证更加重视设备参数的分析,还是很肤浅,希望与大家共同学习。

参考文献: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制药机械(设备)验证导则》(JB/T20091-2007)

3.《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孙广友:黑龙江仁合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经理,工程师

联系电话:***

浅谈药品生产企业制药设备GMP验证 篇2

1 验证的目的与依据

目的:药品是一种涉及人体保健和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疗效,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GMP组织生产,制药机械作为药品生产的必要设备,与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对某台设备进行验证,便是为了保证该设备符合GMP。

依据:要以GMP为依据。

2 验证的适用范围

依照GMP要求和制药机械的特点及制药工艺的条件来决定,并确定本次设备验证是针对哪种规格型号的设备。

3 设备验证的程序

3.1 设备的概述

简述设备的基本原理,在生产使用的过程中实现的功能。

3.2 设备基本情况

设备的编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使用部门、工作间、工作间编号等都要一一写明。

3.3 确定验证项目小组

一般情况下,应由设备部部长为组长,成员由车间主任、工艺员、验证管理员、设备操作人员、检验人员、设备管理员组成。确定验证小组后,验证小组要根据验证的设备或机组提出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确定验证内容,并组织实施。参加人员要分工明确,明确每一个人的工作职责。

3.4 验证的内容

3.4.1 预确认

设备的选型及论证材料是否齐全,符合要求。重点检查项目有:

(1)检查设备选型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政策法规;是否符合GMP要求,并能保证药品生产质量;功能设计上是否考虑到设备的净化功能和清洗功能;操作上是否安全、可靠、便于维修保养;是否具有在线检测、监控功能;对易燃、易爆设备是否考虑了有效的安全防爆装置;对设备在运行中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情况是否有过载、超压报警、保护措施。

(2)检查设备性能参数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性能参数是否先进、合理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这里主要表现在:1)与药物接触的部位设计应平整、光滑、无棱角、凹槽,不粘、不积,易于清洗;2)润滑密封装置设计合理、安全,不会对药物造成污染;3)设备的外观设计应美观、简洁,易于操作、观察、检修。

(3)技术文件制定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并能指导生产。这里所说的技术文件指的是技术图样、工艺资料、设计资格证明等文件。

(4)检查设备采购文件和相关的原材料及各类物资是否符合采购文件及质量要求。特别是与物料直接接触部位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以及标准件、紧固件应符合GMP要求,必要时应出具材料质量保证书或化学分析报告。

(5)检查对压力容器的制造和焊接是否具有国家有关劳动部门认可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6)查看制造商质量检验部门是否依据技术文件、性能参数及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并符合出厂条件,对那些直接关系到药品生产质量和操作安全的隐患是否采取质量否决制。1)对电气安全性能检查要出示设备的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绝缘电阻、耐压等测试报告;2)对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要出具焊接X光无损探伤报告,液压和气压的密封试验报告;3)对直接接触药物的管壁零件,如水处理设备的管道、蒸馏水设备的蒸馏塔、筒体、管道等金属零部件要出具相关的酸洗钝化、电抛光报告。

3.4.2 安装条件确认

(1)应有开箱验收记录;(2)设备购货合同;(3)设备使用说明书;(4)出厂合格证;(5)材质证明等随机技术文件;(6)检验仪器在设备使用前应经过校验,所有验证用的检验仪器应经校验;(7)关键仪表及备品备件要核对登记。

3.4.3 安装确认

设备安装后要有充足的空间,方便操作;设备电气应有电流、电压过载保护装置;辅助设施要全部安装到位。重点检查项目:

(1)检查设备是否适应所安装的环境,并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GMP规定了不同种类的设备所处的厂房的洁净级别、温度和相对湿度要求、通风和除尘要求,可以根据这些要求来验证设备安装环境的合适性,还需检查设备使用中所排放废弃物、有毒有害气体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等。

(2)检查辅助配套设施是否完备,能否支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相互之间的接口是否良好。

3.4.4 人员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同时建立人员培训档案。

3.4.5 编制设备标准操作规程

编制《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3.4.6 设备的运行确认

在设备空运转或试运转中观察运转是否平稳,能否达到设备的出厂设计参数要求;查看设备制造商与用户协商制定的设备实物生产的性能确认方案能否满足设计性能参数和相关标准,是否符合药品生产工艺的条件和最佳运行状态,如物料的原始状态、设备的运转速度、物料进料量和成品出料速度、成品的质量评定规则等。

3.4.7 确定设备运行状况及相应设备参数

按照药品的生产工艺要求对设备的使用参数进行确定,检查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如各转动部件是否灵活,运行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常的噪音等。

3.4.8 确认标准操作规程的适用性

按照《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设备运转正常,说明操作规程适用于该设备。

3.4.9 设备的性能确认

确认生产设备能满足所生产产品持续稳定的质量要求,符合GMP及其他管理要求。重点检查项目:

(1)在设备模拟生产运行或实物生产运行中观察实物运行的质量,验证设备功能的适应性、连续性和可靠性。(2)检查设备安全保护。(3)观察设备操作维护情况,检查设备的操作是否方便灵活;是否适应人的自然动作;机构装拆(换品种和清洗时)是否方便;操作安全性能是否良好;急停按钮、安全阀是否作用。(4)观察设备清洗功能使用情况,检查设备清洗是否简便快速;清洗是否彻底;是否影响其他环节;是否渗漏。

3.4.9. 1 检验

按药品生产剂型生产监控检查SOP检测项目。检查设备实物运行的成品质量,验证各项性能参数的符合性,如离心机的生产能力和分离效果、浓缩罐的蒸发量和蒸汽耗量、蒸发器的蒸发能力、筛分机的过筛率、包衣机的包衣外观与包衣层的质量、粉碎机的粉碎粒度及一次出粉合格率、颗粒机的颗粒粒度和细粉含量、硬胶囊充填机的胶囊上机率和装量差异、软胶囊机的胶囊接缝质量和液体装量、压片机的片重差异限度、混合机的颗粒成分含量、灌装机的灌装计量、清洗机的清洗质量等。

3.4.9. 2 可接受标准

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的标准,来确定检查的标准。

3.4.9. 3 稳定性检查

再连续运行两批产品,检查设备性能的连续稳定情况。

3.5 记录

每次确认都要相应记录,记录填写要真实、准确。

3.6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验证管理员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结果记录,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领导小组。验证领导小组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结论,发放验证证书,确认设备(或机组)验证周期。

3.7 对验证结果的评审

对验证结果的评审应包括:(1)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2)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3)验证记录是否完整;(4)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3.8 验证相关管理文件

验证相关管理文件如《验证管理规程》、《设备及公用工程验证管理规程》等。

4 结语

浅谈药品生产企业制药设备GMP验证 篇3

药品是特殊商品,它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和身体健康。质量好的药品,可以治病救人;劣质的药品,轻则延误病情,重则致人于死地,所以对药品的纯度、均一性、稳定性、有效性及安全性等质量指标要有一定的要求,要达到上述药品质量的要求,就必须实施GMP。

“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的缩写,译为“良好生产操作规范”,GMP是世界卫生组织对所有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被公认为制药企业取得市场准入资格的必备条件。GMP是从药品生产经验中获取经验教训的总结,自六十年代初在美国问世后,在国际上,现已被许多国家的政府、制药企业和专家一致公认为制药企业进行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在世界各国制药企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我国自1988年由国家卫生部颁布了第一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88年版),作为正式法规执行,至今已实施近20年的时间,期间国家也多次进行修订,出台多个相关的法规、制度、技术指导性文件等支持GMP有效的实施,从鼓励试行到全面实施,完成了监督实施GMP的阶段性成功,制药企业也在GMP的严格管理下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公司是中韩合资企业,1999年成立。成立之初外方合作者不了解、不认可中方的GMP管理,但随着1999年、2000年、2006年先后三次经历国家局的GMP静态认证、动态认证和5年复验,外方越来越肯定我国实施的GMP管理,主动与我方探讨管理细节,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伴随药品GMP的实施,人员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从一开始把GMP当作企业的“门槛”,认为企业要为之“伤筋动骨”,只是为了达标而搞的“形式主义”,到后来充分认识到GMP的重要性,认为GMP是药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伴随GMP的成长,企业也锻炼造就了一批懂GMP的专业人才和训练有素的技术骨干,成为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行的可靠保证。回顾我们共同经历过的这20年历程,无论对于总结经验还是开创未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就我企业实施GMP管理谈几点感受:

一、人员思想管理

在实施GMP的过程中,加强企业硬件设施投入、改造是必须的,是先决条件,但人员是关键的因素,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GMP管理不仅仅是一本规范,而是一个活的东西,GMP管理不是狭义的GMP,而是企业管理的综合问题,管理的过程也是一个企业思想和文化的统一体现。如何有效的贯彻实施,使其精髓、理念渗透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使之认识、理解并记在心里,在行动中自觉地付诸实施,这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们把这种思想融入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中,贯彻生产的全过程,达到从思想上教育、从心里上引导、从行为上规范、精神和物质的激励,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入手,规范生产过程操作的每一个动作,使员工明白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才能更正确,实现“让我做”到“我应该做”的转变,从被动、机械地干到主动、认真地做的转变,思想上的转变胜过千遍GMP文件的领读。这种转变意味着员工对生产质量认知的提高,质量对每一个员工意味着一种责任。

二、文件管理

细读《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条款及《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内容,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规范,是不难达到的,关键是如何实施,如何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以持续地达到规范要求,这是每个生产企业的难点。GMP要求我们“写好你所做到,做好你所写的,记录好你所做的”,因此在保证机器、设备的良好运行的前提条件下,还需要大量的软件管理的支持,管理的基础是制度。我们制订了包括物料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验证管理等管理规程;产品工艺规程、检验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记录表格。文件的制订不能为制订文件而制订文件,为应付认证、检查而做,主要注重其可操作性,以及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是否满足产品生产、质量的要求,不能一味追求文件内容的“高质量、高标准”,而实际工作中达不到要求,出现产生文件规定和具体实施两层皮现象,也不能为了迁就机器设备、人员、工作量以及不成熟的生产工艺等因素,而使文件的制订的标杆出现倾斜,使产品质量存在风险,这也是一些企业存在的问题,应慎重考虑和权衡。

三、过程管理

完成了“写好你所做的”的工作,即制度、文件的建立程序后,就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如何真正按“写好的东西”去做,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好也是不容易的。每件事要用“心”去做,从每件事的“细节”着手。每个制药企业都在实施GMP管理,产品的生产过程都在质量监控中,一个企业生产自己的品种上百批、上千批,所有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操作都很熟悉,但这些看似琐碎、简单的事情如果做起来总是马马虎虎,错漏百出,忽视细节,结果必然是惨败。

“齐二药事件”和“欣弗事件”对于责任企业来说是血的教训,对于整个制药企业来说也是前车之鉴,这些企业也有制度、有文件、有监控管理,但执行的如何,不言而喻。柳州纯正堂的维C银翘片也是著名品牌产品,可生产过程不按操作规程做,擅自添加辅料、减少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导致GMP证书被收回。因此,我们在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时,强调每个员工不仅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去做,更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对做的每一个动作产生的结果负责,对于一颗螺丝钉的放置、一张标签粘贴的位置、一个标示牌内容的填写等等细节,都反应出对产品质量的负责程度。规范操作,使每一个动作变成一种潜意识,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的产品质量自然有了保障。

加强物料及供应商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要从源头抓起保证产品的质量,有效的GMP管理不仅体现在生产线上,在自己公司可控的范围内,而且从原料选购开始供货商的素质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产品质量。我们不能做到原料的生产过程完全在我们的监控中,仅凭购买后抽样检验(或供应商的检验报告)来确定物料的质量,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产品质量的责任感要求我们对供应商的严格审查,不仅看其资质证明、文件,而且要到现场考察其管理是否达到GMP要求,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水平是否符合相关的规范,以确保其生产的产品质量的均一性、稳定性等质量指标,符合我们生产产品的要求,从而降低质量风险,确保产品质量。如内包材西林瓶的内应力是影响玻璃质量的很重要的物理性能,该项检测指标即可控制产品的质量,又可用于监督和控制退火工艺制度,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西林瓶会在运输、高温灭菌、药品灌装及存放等过程中产生爆瓶等现象,影响制剂厂家的产品质量。它的检测条件必须在生产现场按测试要求进行,但使用厂家是没有能力进行监控的,成品瓶运输到厂家就不能再检测以确保该项检测指标的合格,因而只有依靠供应商自身的质量管理。因此,供应商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实施GMP有效管理的措施之一。

四、不断完善提高

GMP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完善、循序渐进的过程,回顾GMP走过的路程,从20世纪国外出现的最大的药物灾难“反应停”事件,到国内近年出现的“药害”事件,从国际、国内对GMP规范修订的次数,也说明其管理是在不断成长过程中,GMP是从药品生产经验中获取经验教训的总结。我们制药企业的各种管理也在这种环境中逐步走向成熟。

解读新版的《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提高GMP认证检查的评定标准,强化人员素质、软件、生产工艺管理,强调企业生产必须与药品注册文件要求相匹配”等特点,这也是我们国家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针对目前的实际状况而修订的,标准提高了,意味着对药品生产过程要求更加严格。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标准》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即将认证的企业的门槛,对已通过认证的企业同样也是一个考验,转变以往通过认证完事大吉的思想,改变以前的管理思路,按照新的要求,使企业的管理不再停留在硬件达标的层面上,而是在人员资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验证文件等软件管理方面更提高一步,以完善软件管理的建设,加强软件的监督检查,采取企业内自查自检、企业间互查及第三方检查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我们企业在各个方面真正达到GMP要求,缩小与国际间的距离,使我们的管理,我们的产品质量逐步与国际水平接轨。

作为制药企业,实施GMP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差错和污染,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GMP管理是最基本的要求,是产品质量的有效保障。产品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命脉,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按照GMP规范的要求扎扎实实地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就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我们的企业就会蒸蒸日上。今后我们还将结合自身的实际,创造性地形成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GMP管理体系,把企业的药品生产行为和过程转化为经验证可操作、可控制、可追踪的完整科学的GMP管理体系,继续深入推进技术进步,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浅谈药品生产企业制药设备GMP验证 篇4

缺陷:

1.机构与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对人员的培训重视不够,特别是培训后的考核不到位,培训效果没有进行系统性的评估。部分人员对各类生产操作规程不熟悉,生产存在随意,不能很好地执行各类生产操作规程。如空调系统操作人员不熟悉空调系统的压差控制和臭氧消毒规定等。

2.厂房与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洁净厂房的窗户与墙壁连接处不密封;管路生锈、洁净地面破裂等情况较普遍,有些功能间过于拥挤不便于生产操作等。

3.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些生产设备无明显的状态标识;压差计等仪器、仪表未定期校验;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设备生锈、腐蚀。

4.物料存在的问题:物料帐卡物不相符;物料供应商审计欠严格,收集资料不全,或未对个别原辅料供应商 生产商进行审计;待验物料标识为合格物料。

5.卫生存在问题:生产中的废弃物未及时处理;洁净服未规定清洗周期;卫生工具未限定使用区域等。

6.验证存在的问题:原料药生产回收溶剂使用欠规范,回收溶剂标准、使用频率、批投放数量等未做相应的确认和验证;验证的数据和分析内容未及时归档。

7.生产管理存在问题:批生产记录填写不及时,数据不完整;生产操作状态标识无,生产中的中间产品未规定贮存期和贮存条件;清场不彻底等。

8.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质量管理部门对检验用试剂、试液、标准品管理欠严格;部分购进的中药材未经检验投入生产;对原料药混粉前的单批未履行取样检验的职责等。

新版GMP验证学习心得(范文) 篇5

2010年修订版GMP规范已于2011年3月1日起执行。公司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六月底我公司面临10版GMP认证,正好四月份中国药品监管信息网在我省举办GMP培训,公司拿出大量资金派一部分人员参加学习,我有幸被公司派去西安(4月11号到4月14)参加中国药品监管信息网组织的新版GMP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个人有如下的几点体会。

一、2010年修订版的GMP规范,篇幅增加了很多,就其内容来说,确实有不少是在学习国外GMP规范后推出的新理念,包括有:引用了质量风险管理、对人员设施设备的要求及质量回顾分析、并具有独特的中国式GMP增加诚信等。

1、对于药品生产管理人员的要求。这些在GMP认证的参考书及认证检查条款中都有很明确的要求,这次就是更明确的写入了GMP规范的条文中。人员的要求也大大的提高,对人员培训对我们公司来说是迫再眉节,提供人员素质和自律意思是现在我们应该首要做的。此外,还增加了最近推出的质量受权人的概念和具体要求。

2、文件管理部分,虽然划分为标准、记录两大类,其中标准包括:质量标准、管理文件、操作;记录包括:过程、台帐、凭证几大类。但是其内容,无不是过去GMP认证检查中反复提到的问题。所以,只是过去GMP认证检查的具体要求纳入GMP规范中,以此来对执行GMP有更明确的要求。

3、质量控制中关于QA的定义也是做更全面的要求,我感觉是QA的任务担子更重,要加强对新版GMP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现场QA人员更细致的培训让能更好的监督控制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4、还有就是新版GMP引用了质量风险管理,这是在98版上面没有的。比如一个很小的问题通过风险分析、评估有可能就上升到关键问题,所以新版GMP的执行不能像是98版一样只停留在纸上,更多的是要实际和文件记录等要相同,这样才能避免出问题。

二、强化了对软件的要求。2010年修订版GMP规范对软件的要求被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强调了GMP实施中的前后一贯性、连续性和稳定性。2010年修订版的GMP规范贯穿了确认与验证方面的具体要求,其中第183条第一款明确要求确认和验证应当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其过程和结果应当有记录。

三、重视培训:培训也要成为一个系统。培训方案要系统化,对每个岗位安排不同科目的培训,强调实践培训、评估和考核。而不是像有的培训方案那样,培训每季度搞几次,分内训和外训,外训费用多少......,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培训到什么程度算合格。专家举例说,一个化验员的培训计划,就像一个大学生报到第一天就知道大学四年要学什么课程,这就是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

四、新版GMP里面对硬件的要求在原98版上面又有所提高,当从厂房设施设备的分区专门提出设计和布局的要求。对设备的选用更先进更自动化。能达到新版GMP的要求的基本设施的话更能保证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更少的问题也保证我们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药品。此次培训我们主要讲的是验证部分。工艺验证是指从工艺设计阶段到商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收集和评价,建立能够使工艺始终如一的传递到优质产品中的科学证据。对已经上市的产品则直接执行持续工艺核实这一阶段的工作。制作商应该保持持续的信息收集和对工艺的定期评价,以发现常见的工艺变异情况,进而增加对工艺和变异的理解,评价和控制工艺参数,并建立科学的参数评价方法,在商品生产这一阶段

内做到对工艺的逐步改进(如缩小参数范围等)。在此阶段如发现有重大变异或工艺有较大改动,而现有数据不足以进行分析时,可以回到工艺设计或工艺确认阶段。

提出的建议:

1.试验批量:商品正式流通时的生产批量

2.方案设计:取消关键参数的概念,扩大了考察面积,希望药品生产企业能够对工艺全面的重视,取样频率和监控参数必须结合风险评估和统计学分析再做出决定。取消最差条件的概念,工艺确认应在生产可能遇到的真实情况下进行,不建议人为创造极端情况。

3.结果判断:所有的决定应该建立在足够的数据基础上,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并且需要通过统计学家或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科学的统计学分析。

4.放行标准:必须在工艺性能确认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完整的统计学分析、验证报告得到审批后方可放行,不建议同步放行。

5.药品上市条件:在正式上市流通前必须完成工艺确认,向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证明工艺是稳定的。而工艺确认阶段的结束标志则由制造商自行决定。(也就是说工艺确认应该进行多少次的商品批量试验而认为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是由生产企业决定的)

6.监控要求:在上市的初期阶段应保持一段时间高频率多项目(与工艺确认时期相同)的监控,直到有足够的数据来进行统计学分析保证工艺的完全可靠,才可以通过定期对工艺评价来调整监测项目。

以下内容是学习培训讲义和2011工艺验证指南的收获。

8、设备要求:对所使用的机械和电子设备必须有书面的计划来保证校准能够如期完成,以保证设备符合原有的设计要求。

9、抽样要求:1.样品必须代表接受分析的批次;2.抽样方法必须产生统计学置信度;3.批次必须符合其预设规格。

10、产品质量回顾:通过定期对产品质量回顾来确定工艺变更的合理性。这里的产品质量回顾是对有关产品质量和制造经验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定期的审核。通过产品质量回顾可以将工艺的影响不断的反馈至产品质量上,从而开展对工艺的维护。

方案中的决策标准应包括:所用的统计学方法描述,和偏离数据的处理方法。偏离数据不得随便舍去。

11、持续工艺验证

本阶段的目标是:在商品化生产期间持续保证工艺处于受控状态。收集和评估关于工艺性能的信息和数据,发现变异,提前预防和防止问题。在日常的持续工艺验证中,收集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分析所用的统计学方法,数据收集方案由经过统计学工艺控制技术方面训练的人员制定),并定期根据分析结果对工艺进行评估。

工艺变异的来源:缺陷投诉,不合格品的调查结果,工艺偏移报告,工艺产率差异,批生产报告,原料报告,不良事件报告。这些变异应定期评价,并相应的对监测做出调整。生产工艺的变更,必须建立在所收集的变异或数据的统计学基础上,并在实施前由质量部门进行审批。如变更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需要回到工艺设计或工艺确认阶段进一步收集数据,并正式通知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同样,厂房设施的状态必须通过日常检查,校准进行维护,相关数据定期评估,以确定是否应该重新确认,维护和校准频率应给予评估所得到的反馈予以调整。

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应当经过确认,应当采用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生产、操作和检验,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浅谈药品生产企业制药设备GMP验证 篇6

GMP认证检查缺陷分析

摘要: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1 年3 月至2013 年12 月辽宁省12 家原料药生产企业在新版GMP认证检查中的缺陷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为原料药生产企业实施新版GMP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原料药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制剂的质量,确保原料药的安全是保证药品安全的基础。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新版GMP的要求组织生产,有利于提高原料药的质量,保障药品安全。新版GMP于2011 年3 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对原料药生产企业的软、硬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规定了明确的期限,即到2015 年12 月31日前所有原料药生产企业必须通过新版GMP认证,逾期未达到要求的企业(车间)将不得继续从事药品生产。

截至2013 年10 月,我国共有原料药生产企业1 761 家其中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仅有333 家(共核发420 张证书)占企业总数的18.91%。大部分企业因经营状况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或处于改造中尚未申请认证。对于有能力实施改造的企业来说,尽快通过新版GMP认证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辽宁省原料药生产企业在新版GMP认证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项目,并对所存在的缺陷项目进行了归纳、概括与分析,以为企业尽快通过新版GMP认证提供参考。辽宁省原料药生产企业实施新版GMP认证情况 概述

根据辽宁省药品认证中心提供的新版GMP认证进程、企业认证现场检查不合格项目情况等资料表明,2011 年3 月至2013 年12 月辽宁省共有12 家非无菌原料药生产企业(16 个品种)申请新版GMP认证,经过技术审查和行政审批,12 家企业均通过了认证(核发16 张证书)。但在对这些企业进行认证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共存在161 个缺陷项目,其中严重缺陷0 个、主要缺陷3 个、一般缺陷158 个。缺陷项目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辽宁省原料药生产企业新版GMP认证检查中的缺陷项目分布。

由表1 可见,缺陷主要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物料与产品等项目;其次为设备、确认与验证、机构与人员等项目;产品发运与召回的缺陷项目较少;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自检等项目无缺陷项。2 缺陷项目描述与分析

2.1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面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是新版GMP中新增的章节,同时也是条款数目最多、规定最详细的章节。大部分企业对该章节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入,疏于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因此大都存在这方面的缺陷。缺陷项目主要集中在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21 个)、供应商的评估(4 个)和产品质量回顾分析(5 个)等方面。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面的主要缺陷项目概述及举例见表2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面的缺陷概述及举例。

2.2 文件管理方面

文件是质量保证系统的基本要素,做好文件管理有助于追溯每批产品的历史情况和质量有关的情况。新版GMP对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等方面的内容均作了详细的规定。此部分的31 个缺陷项目主要集中在文件管理的原则(15 个)和批生产记录方面(7 个)。文件管理方面缺陷项目概述及举例见表3文件管理方面的缺陷项目概述及举例。

2.3 物料与产品方面存在的缺陷项目及分析

不同于制剂的生产,首先,原料药生产工艺相对复杂,使用的原辅料种类较多,要做好原料药生产的质量控制,就需要先做好原辅料的管理;其次,生产原料药将使用大量溶剂,某些企业会通过回收溶剂来降低成本;此外,不合格的中间产品或原料药可以按要求进行返工和重新加工。统计发现的此章节的缺陷项目分布,也反映了原料药生产的特点,主要有:(1)原辅料管理方面的缺陷,如:部分化工原料未进行鉴别检查;分次购进的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药用乙醇,未分次进行取样检验。

(2)不合格中间产品和原料药处理方面的缺陷,如:没有回收溶剂定期检查杂质和回收次数的相关规定。2.4 确认与验证方面

新版GMP在确认与验证方面的规定更加完整,本部分的缺陷项目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可概述为:

(1)清洁验证考虑因素不完整,如:清洁验证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残留,未进行方法回收率试验。

(2)确认与验证报告中考察数据不全面,如:水系统验证报告中无取样点布局图;某型号震荡筛确认报告中性能确认未将3批产品粒度检查情况分别列出等。2.5 厂房与设施设备方面

这部分的主要缺陷项目可归纳为以下4 个方面:

(1)厂房设施设计的空间不足或区域划分不合理,如:洁净区内待检区与内包室处于同一房间。

(2)环境控制不符合要求,如:未对洁净区内有压差梯度要求的功能间规定压差范围;某原料药车间洁净区个别回风口密封不严。

(3)量具、仪器仪表的量程精度和校准方面的缺陷,如:配液罐的温度表量程过大,与实际生产需求不适宜;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旋光仪未经计量检定即投入使用。

(4)设备使用和清洁方面的缺陷,如:万能粉碎机加料口清洁不彻底;工器具洗存间的容器具无清洁状态标识等。2.6 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

原料药生产管理的检查重点是生产操作和原料药或中间产品的混合,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污染和批次划分;其次,新版GMP引入了质量风险管理、偏差处理、纠正和预防措施等管理理念,理解和应用起来需要提高成本和加强培训。本部分的缺陷项目主要有:

(1)生产操作方面,如:容器、设备或设施缺少必要的标识。

(2)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染和交叉污染,如:泮托拉唑钠和奥沙拉嗪钠合成车间同处一个生产厂房,生产线上反应罐及工器具均无明确区别性标识。(3)未有效开展偏差管理、纠正和预防措施、变更及风险管理等。2.7 机构与人员方面

本部分的缺陷项目主要集中在:

(1)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数量相对不足。

(2)药品生产、质量相关的部分人员培训效果不佳,现场模拟操作不熟练,此缺陷占本部分缺陷的65%。辽宁省原料药生产企业实施新版GMP的对策 从辽宁省前期的认证情况看,大部分原料药生产企业都存在共性问题,如:厂房、设施设备不符合新版GMP的要求,没有深刻理解新版GMP条款的要求和先进理念,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不足,培训效果不佳等。下面将针对共性问题,结合原料药的生产特点,提出改进对策。

3.1 深入理解新版GMP内容,全面贯彻质量风险管理和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新版GMP顺应国际GMP的发展趋势,引入了许多新的质量管理理念与措施,包括质量风险管理和生产全过程管理等。质量风险管理是指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性或回顾性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药品生产全过程管理是对生产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及时发现影响药品质量的不安全因素,保证药品的质量。企业应深入理解新版GMP内容,并在理解新理念的基础上将其灵活地应用于生产活动中,全面贯彻质量风险管理和药品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以科学和风险为基础实施新版GMP,有效保证药品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2 加强硬件系统的改造,推进新版GMP的实施硬件系统的改造主要是对厂房和设施设备等基础条件的改造,原料药生产企业厂房和设施的改造应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为目的。对比1998 年版GMP和新版GMP,并结合辽宁省前期认证情况,非无菌原料药涉及的厂房和设施改造重点有:设计足够空间的生产区和贮存区;合理设计和布局药品包装的车间或厂房;精制、干燥、粉碎、包装等生产操作的暴露环境应按照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 Pa;产尘操作间应保持相对负压或采用专门的措施;实验室设计应符合预定的用途。

涉及的设备改造主要有:配备有适当量程和精度的衡器、量具、仪器和仪表;企业在进行硬件改造时要立足现状制订整改方案、投入改造成本,更要着眼长远发展,有效提高整改收益,力争用销售价格和市场销量的增加、生产率的提高、缺陷率的降低来弥补改造成本。

3.3 重视软件系统的建设,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厂房设施和设备管理、物料管理等五大系统[8]。原料药生产企业软件系统建设的重点有:有效开展物料供应商审计和评估;规范 质量控制实验室的管理;做好设备生产状态标识和容器具专用标识,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和交叉污染;确保文件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完整,达到“做你

所写,记你所做”;设备管理主要集中在使用、清洁和仪器校准方面;按要求进行原辅料管理和溶剂回收;有效开展偏差管理、纠正和预防措施、变更及风险管理等。

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和资源等构成的完整系统。原料药生产企业要想达到新版GMP的要求,就必须明确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配备足够的并有适当资质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完善质量管理文件、有效开展清洁验证工作、重视变更和偏差管理、理解质量管理理念并用好质量管理工具来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只有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将药品生命周期相关的活动进行系统管理,药品质量才能得到充分保证。

3.4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培训流于形式操作者的操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药品的生产质量,为使操作者在生产中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熟练操作,培训也是实施新版GMP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培训可减少因操作不当而产生的认证检查缺陷,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可通过内部技术攻关来减少外部咨询费用,实现企业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企业应有指定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制订培训方案和计划,对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进行持续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包括理论、岗位职责、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并定期评估培训效果,避免培训流于形式。4 结语 GMP 认证不是目的,而是确保药品质量安全的一种手段。未通过认证的企业应抓住机遇,深入理解新版GMP内容的要求,全面贯彻质量风险管理和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加强软硬件系统的建设,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早日通过新版GMP认证。已通过认证的企业应在日常生产中执行好新版GMP,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切实提高生

产管理水平,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药品,提高原料药的国际竞争力。

上一篇:我的偶像初一优秀作文600字下一篇:考前心理很重要 调整心态轻松度过高考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