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 篇1
1、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2、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在“完璧归赵”中体会蔺相如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美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根据《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板书:18、将相和)
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课文了,那么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课件显示课题练习:
(1)“将”的读音有(),这里读(),本文中指()。(板书)你怎样理解文中的“将”。
(2)“相”的读音有()(),这里应读(),本文中指()。(板书)你怎样理解文中的“相”。
(3)“和”的读音有()()()()(),这里读(),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
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言归于好的呢?
请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完成下面填空。
课件出示填空(学生填教师板书)
1、将相和不“和”的原因是( )。
2、后来“和”的原因是(?)。
三、教师总结:由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升了官职,
因此,武将廉颇不服气,导致将相不和,为了国家的利益,蔺相如躲避廉颇,廉颇知道原因后,又负荆请罪,将相重归于好。那么,请问同学们,这三个小故事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不可以)
四、再次的默读课文,在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按照三个小故事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人物,为什么?
(1)蔺相如机智勇敢,不为强,足智多谋。(板书)
(2)廉颇知错就改(板书)
总结:这两个人物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大家都喜欢,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从故事中去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学习他们的美好品质。
五、学习完璧归赵
(1)默读1—10自然段,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不为强的人?课件出示阅读要求:用笔画出有关语句,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写出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动词:捧着 退了几步 靠着 举起,神态:理直气壮大大方方)体会人物个性。
(电子教材功能标批注、局部放大、圈画等)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3)想一想:蔺相如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六、教师总结:
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色,由被动到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因此赵王封他为上大夫,后来人们常用“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整的归还本人。同学们回家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己学其他两个小故事明天上课进行汇报。
七、拓展练习:
(1)学习了《将相和》一课你都会想到那些成语或成语故事。( )
(2)提到蔺相如,你都会想到那些成语或四字词语。( )
(3)提到廉颇你会想到那些成语或四字词语。( )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 篇2
一、讲述故事梗概, 提炼主要内容
抓课文主要内容, 是高年级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为此, 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可引导学生为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加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在此基础上, 根据本文特点, 以讲故事梗概的方法引导提炼主要内容。为降低难度, 减缓坡度, 可以“完璧归赵”为例, 先让学生尝试讲述故事梗概, 然后教者示范讲述:赵王得到了一件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写信给赵王, 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秦王得到璧后却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蔺相如便用巧妙的方法拿回了和氏璧, 然后又叫手下人悄悄地将璧送回赵国。秦王知道后无可奈何。因为蔺相如立了功, 所以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教师示范后, 围绕“怎样用简单的话语讲清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讨论, 让学生明白:情节要完整, 语句要连贯。然后让学生讲述另外两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 讲述中要引导学生评议:故事情节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从而把这一训练落到实处。故事梗概把握后, 让学生再把三个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这样训练, 就将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融合为了一体。
把握主要内容后, 还要说说故事间的联系。如学生感到困难, 则提示他们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接故事, 如: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 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又因为他在渑池会上立了功, 赵王便封他为上卿, 职位比廉颇高, 所以就发生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这样, 把握了故事梗概, 理顺了前后联系, 就为学生阅读感悟奠定了基础。
二、品味文本语言, 感受人物特点
对写人的课文, 仅从文本叙述中抽象出人物特点, 并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须通过文本语言的品味, 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 真切感受人物, 有效展示人物, 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同步提高。为此, 可抓住集中展示人物形象的重点语句,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 想象情境, 亲近人物, 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 画出展示人物的重点句段, 再读读句子, 想象情境, 感受人物, 写下自己的体会。然后引导学生交流, 交流中教师重点点拨以下几个重点句子:
蔺相如看这情形, 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 就上前一步, 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 让我指给您看。” (此句这样引导:蔺相如说的是真话吗?为何不直接要回?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这样引导, 学生必然明白:蔺相如从秦王的举动知道他根本没有交城的诚意, 便假说璧有瑕, 且趁秦王赏兴正浓, 顺利地要回了璧。而如直接要璧, 肯定难以如愿。这样, 对蔺相如要璧中蕴含的机智就理解得具体而深刻了。)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 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 您要是强逼我, 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 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此句这样引导:蔺相如真会将和氏璧撞碎在柱子上吗?那他为什么这么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通过讨论, 让学生明白: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 足以证明它真是无价之宝。他深知秦王对和氏璧喜爱有加, 绝对不会让其破碎。这样, 蔺相如便可以提出条件, 赢得时间。可见, 对撞璧的描写, 既凸显了蔺相如的勇敢, 也展示了他的智慧。)
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 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 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 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 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 决不失信。不然, 您杀了我也没有用, 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此句可这样引导:蔺相如安排手下人化了装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见了秦王后为什么竟还大大方方地说话呢?面对蔺相如的举动, 秦王竟无可奈何, 这是为什么呢?从而让学生明白:蔺相如对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而他所说的在情在理, 更何况和氏璧已送回赵国, 即使秦王恼怒也于事无补, 且大将军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了防范准备。因此, 秦王只能忍气吞声。这样, 就能使学生具体而深刻地理解蔺相如的勇敢和机智。)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拼了!” (此句可这样引导:秦王不愿意为赵王击缶, 蔺相如为何如此气愤, 准备以死相拼且声色俱厉、咄咄逼人?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白:秦王和赵王平起平坐, 秦王要赵王为他鼓瑟, 自己却不肯为赵王击缶, 真是欺人太甚, 侮辱赵王就是侮辱赵国, 为维护赵国尊严, 他要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这就是他的勇气所在。且“鼓瑟”比“击缶”高雅, 蔺相如这样做不仅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而且在他人眼中, 秦王不及赵王, 由此又可以看出他的智慧。) “秦王我都不怕, 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 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就因为武有廉颇, 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 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 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此句可这样引导:所以能够完璧归赵, 能赢得渑池之会的胜利, 除了蔺相如的勇敢机智, 与廉颇有关吗?你是怎么理解的?如果廉颇不服时蔺相如与其据理力争, 结果如果?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表述时, 可出示“家和万事兴”“家不和外人欺”“和为贵”等俗语供他们选择运用, 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这样引导, 就能让学生深度地感悟蔺相如的宽容大度。)
三、拓展课文空间, 练写人物语言
文中的三个故事都在于展示人物形象, 但方法不同, 前两个故事重在人物语言的描述, 第三个故事只是叙述事情, 而无人物话语。为此, 可引导从前两个故事中探究人物语言的描述方法, 再将此运用到第三个故事的拓展中。
整体阅读、感受人物后, 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蔺相如语言的句子反复阅读品味, 体会人物语言对人物形象的凸显作用:在秦王面前, 他的话语是理直气壮, 针锋相对, 具有很强的威慑力;在手下人面前, 他的话语是意味深长, 情真意切,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品味中, 要抓住“如果……就……”“要是……就……”“所以……为的是……”“会……吗?”“您不……我就……”等, 体会蔺相如语言的力度和分量!
接着这样引导:面对秦王, 蔺相如是理直气壮, 针锋相对, 现在面对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廉将军, 他会这样吗?肯定不会!但他讲的话会同样有力度, 有分量!从而鼓励学生运用文中有关的句式, 补写蔺相如和廉颇的对话, 以拓展语言空间, 升华人物形象。学生写好后引导交流, 最后出示下列例文引导赏析:廉将军到了蔺相如门上, 就单膝跪下, 他低着头说:“蔺大人, 我居功自傲, 和您争名利, 争地位, 我真是个粗人。今天, 我所以来负荆请罪, 为的是让您把憋屈在心里的怒火发泄出来, 请您用荆条打我吧!”
蔺相如见廉将军背着荆条来了, 连忙出来, 取下荆条扔到地上, 然后伸出手去扶廉将军:“廉将军, 别这样, 快请起!”
廉颇摇摇头说:“蔺大人, 我常在别人面前侮辱您, 我真对不起您呀!您要是不打我几下, 我就没脸站起来了!”
“廉将军, 我会打您吗?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请起吧!”说着, 蔺相如扶起了廉颇。
“蔺大人, 开始我还以为您不跟我斗, 是怕我。我还得意扬扬。后来听别人说, 您所以这样做, 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我听了, 感到无地自容。您真是一个顾全大局、宽容大度的人啊!”
蔺相如笑着说:“廉将军, 您能明白我的心思, 我真是太高兴了!走, 里边请, 为了赵国的平安, 为了我们的友谊, 我们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对《将相和》教学创新的分析 篇3
一、读的训练三部曲
1.初读了解课文
我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大体上对课文内容有个正确的把握。这些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看课文互相提出的,如: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后来为什么又和了?等等。学生带着简单的问题有目的地去初读课文更有助于全身心投入学习。
2.精读进一步理解课文
精读全文突出课文的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语言技巧。特别是要求学生找出突出蔺相如的勇敢机智、爱国精神的语句,并进行推敲。这个环节,我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如范读、自由读、指定人读、赛读、分角色读等,读出课文中的意、形、情、味、神。
3.通读全文整体把握课文
课文已经熟读了,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正确把握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和文章的整体。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已经了然于胸,这时再让学生来评价人物的品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通过熟读精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感悟课文是一个好办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采取学生提问与老师提问相结合的办法,问题大部分来源于学生,在鼓励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的同时,我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学生没有提到的问题。如,在学习“完璧归赵”时,我针对学生的提问和课文的重点词,启发学生从中选择三个有价值的问题:“蔺相如为什么要撞柱子?” “蔺相如真要撞柱子,还是以假乱真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个‘撞字有什么精妙之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小组中,学生通过读书、推敲、讨论、探究,甚至争论,确实都有很深的感悟。有的小组代表说:“蔺相如不是真想去撞柱子,这是他的计谋。他看准了秦王喜欢这块玉,不会让他把玉毁了,主要目的是吓唬秦王的。”有的小组代表说:“蔺相如不会真撞柱子,因为他答应赵王,要完璧归赵。”有的小组代表则认为:“蔺相如当时有两种选择:如果秦王答应给城,他就不撞了;如果秦王抵赖硬抢,他就会真的撞上去。”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思考,在思考和活动中有不同的感悟,这样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在读的过程中丰富语言的积累
在学习《将相和》一课中,我对学生的要求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读的过程中将书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即使是文中要求背的内容,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活记活背”。《将相和》里有许多词语如“撞、拼、负荆请罪、理直气壮、完璧归赵”等,都用得非常巧妙准确,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地诵读、比较、理解、抄写,进而记住它们。我还尝试让他们把这些词语换成其他词语,进行比较推敲,发现本文中作者用词的准确与巧妙之处。这些都是很好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学生已经读了十几遍,早已熟读,这样也就慢慢地体会到了文章中的语言美。
四、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基本上没有廉颇的语言描述,我就引导学生想象廉颇此时此刻会说些什么,会怎样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想象以“假如我是廉颇我会说”为主题写一百字左右的小作文,各小组最后再将自己的小作文“表演”给大家。小组的设计各式各样,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造力。一个小组中扮演廉颇的学生说:“蔺丞相,我不应该为了个人的一点所谓的面子,和你闹矛盾,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如果将相不和,秦国趁机来攻打我们,受灾受难的还是老百姓,我不就成了千古罪人吗?现在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请你用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扮演蔺相如的同学连忙扶起“廉颇”说:“廉将军快快起来,你现在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点不晚,让我们齐心协力保卫赵国,给赵国的老百姓一个永无战争的家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参与度极高。
在本课的结束,我用6分钟的时间开了个“后人评论《将相和》人物”会,我提出问题:“《将相和》里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同学们争先各抒己见,他们大部分都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心胸宽广;不喜欢秦王,因为他霸道欺负弱小;不喜欢赵王,因为他面对秦王的霸道软弱不够勇敢。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 篇4
汉阴县城关一小 黄敏
在本次“菜单式”送教下乡的活动中,我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中的《将相和》一课,在一次次的送教、修改中,我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取舍之间犹豫,为的是四十分钟更加有效和实用。
一、教材解读及教学思路
整组教材的专题是“中国古典名著”。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是这组课文的教学重点。《将相和》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事,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既独立完整又紧密联系的小故事组成,着力塑造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讲述了将相之间“和一不和一和”的过程。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品读人物动作、语言来感受蔺相如“勇敢机智”和廉颇“勇于改错”的人物形象,或是通过讲读故事情节来阐述“将相和”则“国家兴”的道理。但是如何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训练”这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在教学方法上既守正又创新,送教前我们几经易稿,着实费了很大一番功夫。
像这样一篇经典课文,我们小时候读过,走上讲台以后也一直都是这样循规蹈矩地教着,似乎效果也还不错。的确,五年级的学生对故事内容并不陌生,而且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独立学习生字、新词,基本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大体感知人物形象,这些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何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在这堂课上.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呢?
我们是不是尝试用一种新的阅读策略,来获得另一种不同以往的阅读体验,让他们通过自己的阅读,对人物形象有更为丰满立体的认识,让他们体会到阅读名著的乐趣呢?几经修改,最后确定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定位于指导学生尝试运用“联读”的方法阅读课文,通过“联系着读”“比较着读”,把三个故事前后、上下反复读来发现故事中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以“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蔺相如”这一问题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有的读书体验并尝试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为了使教学的层次性更加清晰,便于学生接受、掌握和运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还注重学法的指导、归纳和提炼,循着“教学生读”――“带学生读”――“学生自读”这样一条学习规律,体现了“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学生逐渐学习并尝试运用了“联读法”,并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二、教学流程与课堂生成
在备课过程中始终牢记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是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牢牢把握第三学段学生阅读、写字、口语交际等各方面的具体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目标要求不降低、不拔高、不偏离。
首先谈话导人,揭示课题。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故事,课文是根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而成。课题中的“将”、“相”分别指谁,顺势理解“上大夫”和“上卿”这两个词语。
接着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每个小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试者用其中的关键词慨括小标题,顺势指导生字“璧”“荆”以及“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书写,并随文识字,为“渑池”“鼓瑟”“侮辱”“击缶”“拒绝”这几个生字词正音。再通过读出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随后提示同学们,像这样由一篇名著改编的课文,仅仅读个大意是远远不够的,阅读名著可不能囫囵吞枣。《史记》最成功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它通过人物传记的形式刻画了许多鲜活的人物。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着重分析课文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蔺相如。
接下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联读法”阅读课文,感悟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都是讲蔺相如立了功,封了官,所以先把前两个故事联系起来读。通过“联系着读”“比较着读”,发现这两个故事有很多相似之处。以开头为例,通过感受蔺相如两次“临危受命”,读出他的“勇敢机智”,再请大家用这样的“联读法”继续往下读,去发现除了故事开始的背景是相似的,还有哪些地方是相似的,发现相似之处就做上相同的记号,并思考“通过这些相似之处,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A相如”。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纷纷畅谈自已读书的体会。通过找到的这些相似之处,同学们体会到了蔺相如的“以命相拼”“舍生取义”“沉着应对”“忠心耿耿”“胸有成竹”“知已知彼”“随机应变”“以弱胜强”。找完了相同之处,再启发同学们,会读书,还要会发现,更要会思考,这两个故事又有哪些不同之处,你又能从中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同学们从中发现,蔺相如第一次 是为和氏璧拼,和氏璧就代表了赵国的利益;第二次是为了赵王的尊严拼,赵王的尊严也就代表了赵国的尊严,把这两者联系起来,我们可以读出,在蔺相如的眼里,赵国的利益不容侵犯!赵国的尊严也不容侵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赵国。在完成了这部分教学任务之后,再请大家默读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用上我们刚才学习的联读法,找出它与前两个故事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把关键的语句画下来,看看对蔺相如又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旁边做上批注,找到之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学环节之后,让学生结合自己阅读时所做的批注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发言始终围绕着“第三个故事跟前面两个故事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从这些相同(不同)之处,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蔺相如”这几个问题来表达。此时学生的情绪、思维已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一个个精彩的词语脱口而出,表达着他们的读书体会――“ 深明大义”“以理服人”“能屈能伸”“顾全大局”“目光长远”这时候,再带着学生一起读一读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蔺相如的评价: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此时蔺相如“国家至上”的情怀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而且他们已经充分体会到运用“联读法”感受人物形象的成就感,体验到了这样阅读名著的乐趣。
最后,我采用的依然是启发式的结尾,“课题中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赵国大将廉颇, 因改编时受篇幅限制,课文删除了关于他的一-些描写。在原文中,关于廉颇的故事除了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还有这些…….(课件出示:渑池之会、负荆请罪、长平之战、廉颇失势、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晚年的廉颇最后死在了楚国,到死,他都对身边的人说:“我只想指挥我们赵国的军队呀!”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请大家课后也试着用上我们今天学习的“联读”的方法,去读一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的这些故事,相信你也能读出一个极具个性的廉颇。这样的结尾,激发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又点明了“联读法” 是日后阅读名著时使用的一种重要阅读策略。
三、教学评价与教后反思
的确,课堂的评价语言也是评价一堂课好坏的十分重要的指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因为是采用“顺势而导”“以学定教”的路子,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之内呈现一个相对完善的课堂,学生的学情如何,他们能学到什么程度,答到什么程度,种种状况都要我们事先预设到,所以在课前将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状况,以及针对这种情况,我该如何跟进课堂教学评价,起到及时诊断、热情激励、有效指导的作用,都尽可能作了充分的预设。
另外,李政涛教授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一定是静默的,而不是喧嚣的,因为人的成长,是内在的成长,其过程必定是安静而且朴素的,而不是招摇和华丽的。教师唯有面向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首,才能做到安安静静、从从容容。在这节课上,我安排学生各种浏览、写字、默读、批注、安静思考的时间不低于15分钟,让学生安静地与文本、与自已进行深度的对话,我则不断地把发言权交给学生,把舞台让给学生,当好一个聆听者、点拨者、激励者。
以上就是我执教这节《将相和》之后的感想和反思。总之,我们的每一次备课,每一个课堂,都徘徊于取舍之间,在整个磨课研课的过程中,如何使教学设计更科学合理,如何让教学语言更规范精准,如何与孩子的交流更亲切自然,有取舍才有侧重。如果取的是学生学的时间,舍的是教师教的时间;取的是课上的生成,舍的是课前的预设。学生能在这正确的取舍之间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5
第一课时 贺兰一小方欣弘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
2.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将相和》。都说“课题是文章的一扇窗户”,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了什么。
“将军(廉颇)与丞相(蔺相如)和好的事情”。(板书:廉颇蔺相如,并适当讲解“廉”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利用希沃的笔工具利用板中板,重点指导“廉”的写法,学生书空。学生回答后在希沃白版中拖拽隐藏的板书.2.背景介绍。了解了历史背景会有利于我们来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展示资料)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中国有一百多个国.到了战国时期随着不断地发展,一些小的国家合并,只剩下了十几个国家,而在这十几个国家中有七个国家最为强大,被称作“战国七雄”,分别是“秦、楚、齐、赵、燕、魏、韩”当时秦国最强,经常进攻其他国家.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自由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做标注。2.检查生字词。
【设计意图】利用希沃的笔工具,重点圈画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并进行纠正。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填空: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立了功,封为(上大夫);在(渑池会见)又立了功,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所以将相不和。后来,廉颇听蔺相如说,他所以避着自己,为的是(自己的国家),很受感动,就(负荆请罪),两人又和好了。
【设计意图】利用希沃工具识别功能,教师将提前设计好的刮刮卡拖拽到空白处,直观形象,加深记忆。
三、深入阅读,感知人物
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课文中直接描写两人不和的语句。2.课件4出示句子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设计意图】由课题入手,有“和”必有“不和”。引导学生直接切入到课文第十六自然段廉颇的语言,在感情朗读中理清将相矛盾的焦点,形成探究主题――蔺相如的“嘴”到底厉害不厉害? “牵一发而动全身”,力求收到“提纲挈领,百毛皆顺”之功效
那蔺相如是不是只会耍嘴皮子的人呢,课文中有一个词证明蔺相如不是这样的人。(机智勇敢)现在我们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看看课文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她的机智勇敢呢!)(课件5出示思考题)
3.默读课文(1—10自然段),划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1)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一段话。(课件出示)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2)玉是一块宝玉,从文中哪能看出来?(无价之宝),这就是这块无价之宝
(3)配乐学生讲述和氏璧的故事。
【设计意图】利用希沃工具功能(出示课件和氏璧)播放音频素材,古筝曲《渔舟晚歌》营造氛围,学生讲和氏璧来历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过渡:这样一价值连城的宝玉秦王觊觎已久,不惜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此时只有机智勇敢的蔺相如能担此重任。
(4)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课件出示)
(5)指导朗读(如果你是蔺相如,你怎么读?老师做赵王看看能不能让你去。此时你临危受命,搞不好宝玉失去,人头落地,使命重大呀)
(6)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二段话(课件出示)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拿到宝玉,他可能说什么?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7)学习蔺相如说的第三段话(课件出示)
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个别读——师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突出蔺相如的那份勇敢? 4.品读句子再悟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教学以读为主避免了传统阅读教学逐段讲解的弊端,又增加了学生思维的跨度。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同时,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丰满起来。
四、总结,拓展升华。
1.最终,蔺相如完璧归赵,“完”是完好无损,那完好无损的只有和氏璧吗?
2.学生讨论交流。3.小结。
除了和氏璧,还有蔺相如自己,更为重要的还有赵国的尊严,蔺相如凭借自己的勇敢机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封为上大夫。经过渑池会见和负荆请罪,最终使将相和这一故事家喻户晓。本篇课文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阅读,去体会其中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五、作业
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出现的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
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中国古典名著之旅)昨天我们到三国里感受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今天我们将走进哪部名著?(《史记》)今天我们将学习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课文:将相和。
2、教师板书课题《将相和》,学生跟随老师书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提醒学生课题中的三个字都是多音字,要读准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老师上节课已经叫大家预习了,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预习的收获:课题中的的“将”指谁?(廉颇);“相”指谁?(蔺相如);“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2、教师介绍时代背景:
故事发生在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时期,当时秦国是最强大的一个,它总有吞掉其他国家的野心。因此,当时一些中、小国家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将相和》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3.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1)指名读生字。
(2)指名说说生字中容易写错的地方。给同学提个醒。
4、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常用来比喻物归原主。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每胜。
负荆请罪:自己犯了错误,主动请求责罚,赔礼道歉。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自由读文,理清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给文章划分结构段,并简单归纳段意: 第一大段(1—10):写“ 完璧归赵”的故事。第二大段(11—15):写“ 渑池之会”的故事。第三大段(16—18):写“ 负荆请罪”的故事。
3、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请用小标题概括。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四、细读课文,抓住矛盾
1、质疑:课题的意思是将相和好,那他们之前肯定有不和,导致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体现了不和?(课文第16自然段)
2、指导学生读16段中廉颇说的话,读出人物的语气和情感。(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读,让其他同学评价。
(3)师问:从廉颇的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妒忌
不服气
生气)
3、师: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就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不是)哪里看出他很有能耐?(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预习思考练习2。
3、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完璧归赵”,感受蔺相如身上的优秀品质
1、指名读1-10自然段
2、引导全班讨论交流:在你眼中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到相关的句子。
3、交流汇报
4.指导朗读描写蔺相如语言的句子。
二、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1、学生默读11-14自然段
2、思考交流:
(1)蔺相如为何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维护国家的尊严)(2)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
3、读自己感受深的句子。
三、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1、教师朗读15-18自然段
2、集体讨论交流:
(1)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他罪在哪里?(2)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3)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还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3.指导朗读第三部分。
四、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深入探究: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2、畅所欲言: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五、拓展
1、从文中的人物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
2、积累有关团结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
将相和{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 篇7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学会质疑必须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质疑能力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
从文本出发,该质疑些什么?该怎么提问?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将相和》为例,以两个平行班级教学为样本,展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和提问能力训练的探究。
一、发现内涵式普遍性问题
从文本内涵出发,文章作者是谁?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想知道些什么?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其中哪些部分是作者重点阐述的?文章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时间、地点在哪里?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用意?这些亦属于内涵式普遍问题,可安排在学生预习新课时完成。笔者执教《将相和》一课,学生在预习表上提出了以下问题:
1.《将相和》这篇课文作者是谁?
2.课题中的将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而和好?既然和好,原来又因为什么而不和?
3.《将相和》这篇课文讲述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能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吗?
4.《将相和》这篇文章重点讲述了哪个小故事?我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5.《将相和》这篇文章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能用图表的方式表述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6.《将相和》这篇课文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每个小故事的地点在哪?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用意?
二、寻找内涵式个性问题
从某个词,某个标点,某个句子出发,可以感悟到些什么?改变某个词,某个句子的表达形式,同原句比,有什么区别?文章在表达顺序上有什么不符合常规之处?这些便是内涵式个性化问题。关于如何引导学生提出内涵式个性话问题的训练,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笔者在《将相和》一课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收集到学生提出内涵式问题举例如下:
1.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从这个反问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把句子改成陈述句,同原文的反问句相比较,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2.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体会“理直气壮”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理直气壮”?
3.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生气极了”,并大声说“跟您拼了”,难道他不担心身家性命吗?
4.廉颇称蔺相如为“他蔺相如”,蔺相如称廉颇为“廉将军”,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这两个人物的什么性格?
5.廉颇最终负荆请罪,蔺相如“热情”出来迎接,为何作者要强调热情呢?
三、开启外延式普遍性问题
从课文想开去,我们还可以收集哪些材料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文章与本课相比较有相似之处?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补充?本单元主题中哪些文章情感取向相似?这些可以纳为外延式普遍性问题。如何提出有效的外延式普遍性问题可安排学生做为课文初步感知后的第一课时作业。以《将相和》为例,笔者将学生提出的外延式普遍问题例举如下:
1.廉颇来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他们两之间会说些什么话?
2.《史记》中还写了哪些战国时期的故事?
3.除了《史记》以外,我们还知道哪些中国历史古典名著?
4.《将相和》和《晏子使楚》两篇课文相比较,有什么相似之处?
四、探究外延式个性问题
我们还可以知道文章中人或物发生过哪些故事?在其它文章中是否见过与课文中有相似的人或物?相比较有什么异同?从某个词,某个标点,某个句子出发,思考哪些文章中还出现过类似表达方式?比较它们之间的表达效果?这些属于外延式个性问题。这要建立在学生对课文熟知了解的基础之上,适宜安排在课文完整学习之后,做为拓展延伸的作业来让学生完成。《将相和》一课课堂教学结束,笔者指点,学生围绕文章外延,提出了以下个性化的质疑:
1.我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廉颇的故事和蔺相如的故事?
2.蔺相如和晏子相比较,这两个人物有什么相似之处?
3.蔺相如和晏子的语言谈话风格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将相和』之后 篇8
《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将相和”的典故而闻名,故事详情,只要是上过高中,学过这篇课文的读者都再熟悉不过了,兹不赘述。本文要说的是,如果关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全篇,再参照其他篇目的有关记载,你可以发现,廉颇对蔺相如的古怪态度,以及秦国的前后表现都说明:“将相和”的背后,隐含着赵国“守秦”与“抗秦”两种外交策略的较量。 “完璧归赵”的另一面
廉颇很明显是守秦派,注意,他只是守秦,而非投降派。廉颇在赵国带了半辈子兵,打了无数的仗,曾经对燕国、齐国、魏国出兵,都取得了成功,可是对秦国呢?除了曾经与秦军协同作战,就只带兵跟秦军打了长平一仗,但还中途被撤了。
我们看到的课文中说,惠文王十七年,赵王得到和氏璧,秦国立即提出用十五城来换,赵王召大将军廉颇等商量对策。怎么计议的呢?
大家开了半天会,结论是——
没有结论。
为一块玉璧与秦轻启战端,廉颇当然不同意,他的意思,应该是把和氏璧给秦,若不能得城,也不致授人以柄。赵王则是不想给秦玉璧。于是争执不下。
这时,赵王背后的太监缪贤推荐了一个人:门客蔺相如。
这个缪贤不简单,他跟燕王过从甚密。燕王为什么要结好赵臣呢?如果读过苏秦的传就明白了,苏秦当年搞合纵,佩六国相印,孤立秦国,大本营就是燕国,跟燕国结好的各国权贵,历代不绝,这是燕国的一个外交政策。秦国也因此最恨燕国,以致后来有“荆柯刺秦王”的事发生。缪贤与燕结好,当然是抗秦派。
蔺相如见赵王,慷慨陈词的内容,全是以秦为敌;到秦国,又戏耍了秦王,刻意激怒后者。
史载,完璧归赵后一年,秦攻赵,夺取一城;次年又攻赵,杀两万人。
这是“完璧归赵”的余波。所以说蔺相如“不辱使命”,实有夸大之嫌,不给秦玉璧,又能令秦理亏而无言,才真正是不辱使命——蔺相如一番大言,貌似义正词严,其实理亏:秦王并没有说不给十五城,而且还斋戒沐浴,很正式地要接受玉璧,蔺相如却把玉璧偷偷带回了。明代的王世贞写《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称相如的这次秦国之行是外交失败,其实,结合前后文看来,相如的做法恐怕是有意为之,正是要激怒秦王的。
赵王是重玉璧,还是重土地和人民呢?司马迁的笔下已经说明了他的看法,这也是赵始终不能真正强起来的原因。
“将相和”的细节
接下来渑池会,蔺相如对秦王作人身威胁,但因为廉颇已经驻扎大兵在边境,而且廉颇和赵王議定:王此去若有不测,太子立即登基。所以赵王无恙而回。
这就是守秦派和投降派的区别,所谓守秦派,就是向秦国示好,不给后者战争借口,把战火引向别国,同时自己迅速发展国力,用从他国攻取的土地来弥补结好秦国付出的代价。
纵观廉颇在赵国的战争生涯,基本都是这一路线。对秦国,采取守势和外交安抚,同时积极对燕、齐、魏等国下手,运用自己的地缘优势迅速增强国力,力争赶上秦国。所以蔺相如数次激怒秦国,引起两国战端,白白消耗赵国的国力,这是廉颇不愿看到的。所以廉颇要羞辱蔺相如,跟后者过不去。
面对挑衅,蔺相如说的话大家都了解了:他先拿廉颇和秦王做比较,这个比较不伦不类,廉颇是上阵杀敌的大将,秦王是高居庙堂的君主,他们怎么可比呢?
蔺相如知道自己的话将被转述给廉颇,所以在话里充满暗示:赵国要想图强,必须把各派各方整合在一起——赵王用我,正因为我是抗秦派,正要防止你一家独大。以廉颇的水平,当然明白了蔺的意思和风度,并被相如的大局观所折服,遂负荆请罪。
赵王的调和鼎鼐
其实这里边,权术最高的是赵王。廉颇是守秦派,赵王当然知道,而且意识到如果单单让廉颇用事,国家和秦走得太近,与他国关系持续恶化,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破格提拔抗秦派背景的蔺相如,使其与廉颇形成一个平衡。
赵王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平衡”呢?这与战国的形势有关。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六国论》,那里边的主要观点“六国之灭,弊在贿秦”,总体是不错的,但又有一点不对,因为秦以外的六国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各怀国是的个体,互相之间因为利益分分合合,若秦曾经因内乱而弱,统一天下的还不一定是谁,所以那时的各国,包括秦,都在外交上不断摇摆,赵国处在各国中间,也必须时时留有余地。这是宏观上的平衡。
还有微观的平衡。那时候没有实现大一统,各国之间人才是流动的,其中各种倾向的都有。赵王要想让自己治下的能人合力,又互相制约,实现派系间的平衡布局非常重要。
那之后,廉蔺合力,攻打齐、魏,占城略地。可是,赵国实现“将相和”以后,秦国就害怕赵国、不来犯了吗?不,秦国还是要来进犯,因为赵国朝廷上平衡了,军事上没有平衡,对秦战线没有得力的将领。于是赵王又推出一个重量级人物:赵奢。
其实《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四个人合传,司马迁把这四人做合传,你应该明白他的含义了。
赵奢是个传奇人物,这位名将是税务稽查员出身,因为税收得好,后来做了赵国税务总局的局长。可是眼见国势危机,赵局长弃账从戎,一举成为名将。
另一个重要人物:赵奢
将相和八年之后,秦国与韩国进犯赵的军事要地阏与,赵王找来廉颇,问:能不能出兵去救?
廉颇怎么回答的?
路远,地险,敌强,没有胜算。
赵王又找大将乐乘。
回答和廉颇一样。
最后找来赵奢。
赵奢,两军斗险,亮剑,勇者胜。
赵奢就领兵去了。
阏与之战是战国中期的一次著名战役,此战秦军大败,赵奢一战为赵的西部边境打出了十年的和平——可惜赵国没有抓住这十年时间发展国力。不过,秦国占据巴蜀以后,国力发展得也确乎太快了。
赵奢回国就被封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列。这样赵国在军事、外交上,实现了人才的完美布局,一时称为强国。
四年之后,赵惠文王死了,他能调和鼎鼐,令将相和,他儿子就没这么厉害了。
赵孝成王七年,因为执政的平原君处置失当,秦赵矛盾再次激化,双方在长平对阵,那时候蔺相如已经处于病退的状态,孝成王派廉颇领兵。
为什么用廉颇呢?因为赵奢死了。
廉颇打得怎么样?初战不力,深沟高垒,避战。应该说廉颇是忠臣,他不出战,是避免决战,要保存赵的军事实力。那时候秦赵的力量对比,比完璧归赵、将相和的时候更悬殊,廉颇已经开始转变自己的倾向,这次他的避战,是军事考虑:赵军本土作战,补给线比秦军短、安全。而且决战即使胜了,赵也要元气大伤。
于是秦对赵行反间计,年轻的赵王单方面听信谗言,撤换了老将军。用的谁替换他呢?用的恰恰是赵奢的儿子赵括。
长平之战结果大家都知道,赵国的全部战争精英,四十五万将士,几代积攒的军事家底,全部毁灭。秦国因此奠定了取天下的基础,诸侯再没有如此强大的军队与他抗衡。
秦进围邯郸一年多,廉颇率残兵苦苦支撑,赵国几乎灭亡,平原君带门客毛遂从楚国搬来救兵,信陵君窃符夺魏营,两国来救,秦国也已经筋疲力尽,才退兵而回。
后来廉颇的结局
秦赵两虎相争,谁高兴呢?燕国。
此时蔺相如已死,他生前一直结好燕国,结果养虎遗患。长平之战后五年,燕对赵发动总攻,赵国相国廉颇反击,消灭了燕国军队,进围燕都,廉颇很想兼并燕国,使赵国的实力达到与秦国抗衡的程度。但秦国出兵背后,占领了赵国三十七座城池。
结果赵国灭燕不成,反而丧失大片国土,廉颇的战略已经不合时宜了。
或者可以理解为:因为秦赵力量悬殊,廉颇战略的成功,已经只有理论上的可能。
几年后,廉颇又攻下魏国的城池。
这时孝成王去世,新君悼襄王登基,立即将廉颇免职,廉颇被逐到魏寻求庇护,但魏国不信任他。赵国后来作战不力,又想召回廉颇,但朝廷上已经没有他的人,于是去探视廉颇的人,报告称廉颇已经不能带兵打仗。
“将相和”之后四十年,一代名将廉颇客死在楚国。这四十年间,赵国有机会,有人才,有实力,但终于没有能够阻挡秦国的勃兴与统一步伐。赵国只有军事改革,而秦国却实现了全面改革,这是两国兴亡的根本差距所在。
——梁漱溟
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9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三、理清层次
1、这三个故事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
2、交流。
完壁归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
渑池之会(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
负荆请罪(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个地方描写了将相的不和?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服气、不满、妒忌……)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就像廉颇所说的仅仅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划出重点语句,写出感受。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
“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到了举行点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自读这段话体会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3)“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渑池会上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维护赵国的尊严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4)综上所述,蔺相如靠的并不是一张嘴,学生总结靠着聪明才智、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的精神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3、廉颇开始很不服气,后来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是什么原因让他改变了呢?
出示: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廉颇听了这话心里在想什么?
4、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这时候两人相见会说些什么呢?
5、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为人坦率)
6、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7、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又是第三个故事的原因)
五、课后延伸
1、同学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将相和》优秀教学设计(获奖) 篇10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
三、教学准备
课件、《史记》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畅谈名著,揭示课题 1.师生互动
(1)同学们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看过不少书吧!谁能说说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2)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
(3)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
(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一个故事《将相和》。
2.课题质疑。
3.介绍背景
【设计理念】:课前谈话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打开学生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敢于质疑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
2.根据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设计理念】:让学生把书读通,理清课文的思路,将课文的三个故事作为一个事件来对待,树立联系地看问题的观念,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找准切入点。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请画出课文中描写了造成两人“不和”的原因的段落。
2.出示:第16小节:“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3.谈谈体会。
4.理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能耐、爬 5.指导朗读。
【设计理念】:找准学习切入点,起到上串下连的效果,为研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作好铺垫。
四、细读课文,感悟形象 过渡:蔺相如到底有没有能耐,是不是只靠一张嘴就能当上卿呢?我们一起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
2.请同学们自由读,用“~~~~”和“——”分别划出描写人物语言、为行的句子,并在句子旁白2自己的体会。
3.讨论、交流、整理
(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 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超过一般人。而解 决问题的办法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2)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3)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4)语言: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a.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
理解“理直气壮”,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
b.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说说你的观点。(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
(5)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
4.课文学到这里,蔺相如是不是像廉颇说的那样没有能耐?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蔺相如不是廉颇说的那样没有能耐,他在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出使秦国的,蔺相如不畏强暴,凭着他的机智勇敢做到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生2:蔺相如与秦王的较量可以说是没有硝烟的战斗,没有大智大勇,没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做不到的。并不是廉颇说的那样“只靠一张嘴”。
„„
师:是呀!蔺相如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他是以自己的生命来逼迫秦王,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巧妙地要回和氏璧,做到了完璧归赵。蔺相如也堪称猛将。你们说仅凭一张嘴能做到吗?蔺相如虽然没有持刀作战,但事实他唇枪舌战,同样为赵国保住了尊严。
5.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
【设计理念】: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谈出自身的不同于他人的阅读体验,体现学生个性化朗读。点燃那种充满灵气的思维火花,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保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五、总结写法
1.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2.抓住人物言行进行重点词句研读,品析人物的形象。
【设计理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放手自学“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作好铺垫。
六、课外阅读,丰富积累
【《将相和》的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将相和教学设计-将相和教学设计教案11-03
《将相和》优秀教学设计07-03
《将相和》说课设计11-21
将相和教学设计说课稿10-11
《将相和》的三个小故事07-28
将相和的读后感350字06-27
优秀教案将相和08-26
《将相和》教案、说课稿08-01
优秀教案 《将相和》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