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硕士研究生

2024-11-27

关于法律硕士研究生(共8篇)

关于法律硕士研究生 篇1

关于法律硕士研究生

复试录取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生: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

[2012]9号)和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关于做好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陕招办[2013]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量化管理办法,现将法律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初始成绩认定

调剂至我校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复试的考生,初试成绩按联考成绩计算。从法学各专业调剂至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参加复试的考生,由于初试试题命题、阅卷的差异性,导致初试成绩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初试成绩按315分计算。

二、招生名额及相关政策

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招生相关政策,我校2013年招收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230人(含8名推免生),其中自费研究生70名;招收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170人(含8名推免生),其中自费研究生54名。复试录取为计划内非定向(公费)和计划内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确定原则按照复试量化总成绩排名,由高到低依序确定(第一志愿考生同等条件优先)。

三、成绩核算及录取

我院根据复试成绩核算办法,按复试量化总成绩进行排名,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同等条件优先)。凡复试成绩不及格、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及格、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特别提醒:各位考生资格审查通过后,必须自愿签订《西北政法大学自筹硕士研究生协议书》,不愿签订协议者,视为自动放弃复试录取资格。请各位考生根据各自经济状况,量力而行,并保证入学后按时缴纳学费,按期完成学业。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八日

关于法律硕士研究生 篇2

一、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硕士研究生发展的数量很少, 1949年全国招收的研究生数量仅为242人

到1958年, 本科毕业生人数达到85085人, 研究生招生数增加到8110人。 (1) 从此以后很长的时间段以内, 高等教育的发展较为缓慢, 没有出现过大范围扩招的现象。我国于1999年首次实行大学本科扩招, 直至2005年, 丰富多样的招生形式的高等教育在达到2300万人, 放眼看好似初具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然而本专科规模的壮大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能够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起到相应的缓解作用, 因此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及录取比例、升学率都在不断提高。

二、硕士研究生扩招的原因分析

(一)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的前提下, 人民开始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由于恢复高考, 中国高等教育办的越发精锐, 导致发育比较缓慢, 极为少数毕业生能升入到大学学习。进入高等教育面临着有好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 因此, 虽然那时候录取的人数很少, 但是也有大部分学生为之不断奋斗。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对高学历的人才需求也在越来越大。人们渴望得到高等教育的洗礼, 合适程度的扩招能适应社会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从而给更多的群众接近高等教育创造机会。

(二)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发现, 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 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 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2) 截至2009年,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 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3) 高等教育因此走进了大众化的阶段, 高质量人才的主要来源也就是高等教育阶段中的研究生教育就。

三、硕士研究生的发展对策

(一) 为解决研究生扩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更好地规范和完善管理体制, 建议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和建立导师遴选制度和培训制度, 加强评估制度, 其他单位的优秀教师可有权选择相应学校, 把退休、优秀导师的年龄推后。二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改革传统的管理制度, 导师不用介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现如今导师不单单带一名学生, 导师很难兼顾每一位学生。导师应该在研究生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辅导员应该发挥的作用, 导师负责学习、科研;辅导员负责生活。导师的管理压力由此减少, 管理效率随之增高。三是使教育经费的使用充分。教育经费投入增加的基础上, 想尽办法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四是政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眼光放长远, 实事求是投入教育, 让政府了解投入教育的效益。五是注重内涵化发展, 她能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 体现概念所确指对象的范围。有一个新的发现模式, 把事物的内部条件作为动力和资源, 结构协调、要素、质量、水平、实力等方面的增强和提高,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 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然而, 笔者认为硕士研究生也应重视自身的内涵式发展。在高校实行内涵式发展的前提下, 提升自身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自身的实力。

我国高等学校的内涵式发展重点是办出特色, 每个人因为性格、爱好、特长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特色。作为硕士研究生, 应找准自己的特色并重点发展, 使自己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更具有竞争力。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国际经济影响不断增加, 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突出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 这种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此, 我国近年来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 以期为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好充分的人才准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扩招,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唐银.透析硕士研究生扩招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关于我国网络侵权法律研究 篇3

关键词:网络;网络侵权;构成要件;法律责任

网络侵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侵权行为。所谓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侵权是知识侵权的一种形式,网络侵权行为与传统侵权行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人损害行为。

一、网络侵权行为概述

(一)网络侵权的概念的界定

网络侵权,作为现代互联网发展下的产物,其在传统学者的定义里,都是在对“网络”一词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网络侵权进行定义。例如,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在网络空间中,行为人利用网络特性,基于主观过错或法律的特别规定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当相应民事责任的行为”;也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在信息网络环境中,利用网络因过错或法律的特别规定而侵犯国家、集体或他人的民事权利的行为。”在此,作者在遵从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表述的基础上,从定义的构成要素出发,对网络侵权行为做如下定义:其是指在网络中,行为人利用网络实施的,侵害他人合法人身权益或财产权益的,因过错而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的行为。

(二)网络侵权行为的特征

通过上文对网络侵权行为概念的基本界定,我们可以看到其在概念构成上具有如下要素:一是行为手段的网络性;二是行为主体的复杂性与过错性;三是行为后果的权益侵害性与责任性。同时,网络作为虚拟的行为空间,其在侵权行为的构成上必然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征。在此,作者结合网络侵权行为的相关构成要素,对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做如下分析:

1.地域的不确定性与广泛性

网络作为虚拟的交往空间,侵权行为往往发生在与网络服务商或网络用户所不同的地方,与传统侵权行为的发生地相区别。例如,“仙剑传奇”私服案中,“仙剑传奇”网站的服务供应商私自架设服务器,侵犯广州通光公司《传奇3G》的游戏版权。在该案中,侵权行为的发生地便为能登入“‘仙剑传奇’网站”的地方,这在全国各地来说具有广泛性与不确定性。由此,就网络侵权行为而言,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具有发生地域的不确定性与广泛性。

2.行为手段的依托性

网络侵权行为作为特殊侵权行为中一种,其发生必然是以网络空间为平台。这就使网络侵权行为与传统侵权行为相区别,成为其显著特征。网络作为网络侵权发生的必要要素,是其发生和实现的必要工具。所以,网络侵权从其本身来说具有对网络的依托性。

3.行为对象的广泛性

网络侵权作为以网络为行为手段的侵权行为,其在行为对象上往往是针对当事人的人格权、知识产权及其他财产性权益,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其不仅保护当事人的人格利益,还保护当事人的物质利益,只是其在形式上同“网络”具有同样的特征——虚拟性。

4.责任承担的过错性与连带性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除法律有特别规定之外,侵权行为一般采取过错的归责原则。网络侵权行为作为一种特殊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行为主体、行为方式、责任承担等方面,而在责任归责上还是采取传统的过错责任原则,即以当事人是否存在过错为责任承担方式。同时,在责任承担的方式上,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6条,网络服务提供商作为责任承担的另一主体,是以其自身的过错来与网络侵权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具有责任连带性的特征。

二、我国网络侵权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通过上文对《侵权责任法》第36条网络侵权构成要件与责任的分析,我们可看到网络侵权作为一种特殊侵权,其不仅在构成要素上难以判断,而且在责任承担上与传统侵权行为相区别。而就我国当前对网络侵权的立法现状来看,除了《侵权责任法》以法律的形式将其作为侵权行为之外,其他相关规则都是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等形式来规定,如《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对此,作者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我国网络侵权法律制度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从而提出其完善之处。

(一)网络侵权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对网络侵权的立法状况而言,我国网络侵权法律制度在2010《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前,其都是通过相关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形式来对其进行规制,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在该些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规则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大部分规章都是对网络个别侵权行为进行规制,如著作权;且大多数都是行政法规,在处理民事侵权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笔者认为我国网络侵权法律制度并没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制体系,相关法律法规的统一性有待加强。

(二)网络侵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1.加强网络侵权法律制度建设,构建统一的法律体系

网络侵权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侵权,其内在包括了对知识产权、人身权、及财产权的侵害。而就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来说,除了在《侵权责任法》中对其做了统一性的规定之外,在其他行政法规中多是针对具体的民事权益事项进行规定,特别是知识产权的规定,如《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而在当今互联网制度的影响下,网络侵权作为一种愈发频繁的社会现象,其应该得到相应重视,从而加强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所以,笔者提出建立以《侵权责任法》为中心的网络侵权法律体系,特别是对行政法规中相关规则的完善,从而提升对被侵权人的法律完善。

2.对相关条款做出进一步解释,加强其适用性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一款对网络侵权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并不能满足实践中法适用的需要。由此,笔者提出我们应当对其相关素语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从而增强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正当性。具体而谈,对“民事权益”进行进一步的限制分类,使网络侵权的保护对象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同时,对承担的民事责任进行进一步的限定,从而保证被侵权人在遭受损害之后能够要求侵权人承担明确责任,保障当事人权益。

参考文献:

[1]侯捷.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探折[J].《当代法学》,2002年8期.

[2]屈茂辉,凌立志.网络侵权行为法[M].长沙:湖南出版社,2002,(5).

关于法律硕士研究生 篇4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情况备受社会各界的瞩目。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在整个研究生群体中,所占比例并不小,且由于其专业特点,在创新创业方面可能与理工科等学生具有明显区别。因此,本文以我校经管类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其创新创业的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及相关分析,以此了解经管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情况,并就如何促进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5-0091-03

时代经济不断向前发展,需要诸多创新创业者们的不断推进和努力。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后,社会各界都为大学生、研究生创新创业搭建了平台。创新创业不仅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经济发展驱动力至关重要,还对促进大学生、研究生直接参与创新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就业收入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等院校普遍扩招的情况下,硕士研究生的数量逐步增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情况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硕士研究生在面临就业和择业问题时,与本科生在实现自我价值、自我定位等方面有所区别,并且前者对创新创业的考虑以及相关的顾虑可能也会更多。同时,由于经管类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以及学科的特点,相对于理工科来说,其核心技术的稀缺性和可变现性较低,所以,针对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情况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和调研方式。本文以我校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MBA除外)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以及创新创业中遇到的阻碍等相关方面的问题。此次调查主要通过电子问卷方式,线上共发放140份调查问卷,收回107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5份,最终有效问卷102份。

2.问卷调查对象结构分析。本次针对我校经管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创业相关问题的调查,调查对象的主要专业分别为: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企业管理、会计专业硕士(MPAcc)、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经管类专业本身男、女生人数差距较大,结合对被调查院校的男女比例,最终调查问卷中,男生比例为32%,女生比例为68%。此外,调查对象中,除了会计专业硕士(MPAcc)为两年制,其余专业均为三年制。最终,调查问卷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比例分别为55.88%,22.55%,21.57%。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的相关问题,并将我校经管类硕士研究生的调查问卷的相关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针对问卷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此处进行详细说明。

1.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关注程度。针对经管类硕士研究生是否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且对创新创业是否感兴趣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我校20.59%的调查对象对创新创业非常感兴趣,对创新创业比较感兴趣的人占到31.37%,对创新创业一般感兴趣的人占到35.29%,不太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人分别占总数的8.82%和3.92%。由此可以看出,我校经管类硕士研究生中,至少有87%左右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一定的关注度和兴趣。此外,调查对象中已经进行创业的人数为3%,成功创业的人数仅仅为1%。这说明,对于经管类硕士研究生来说,在实践中真正能够将创新创业进行落实,并且取得成功的学生凤毛麟角。

2.对创业与专业两者间关系的理解。对于“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如何理解创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20.59%的学生认为创业所从事的事业应该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密切,70.59%的学生认为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即可,8.82%的学生认为创业不需要与自己的专业相联系。该问题的调查结果,体现出大多数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在创新创业时,还是期望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联系。但是,在实际中,这一点并不是很容易实现,所以这可能也是经管类硕士类研究生创新创业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3.参与创新创业的目的。本文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相关问题,以了解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为了获得自身能力提升,实现自我价值这两个选项分别占到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有40.2%的学生是为了增加就业收入,追求自由,具体内容见表1。

4.参与创新创业面临的问题。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在参与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虽然能够提升自我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其面临的问题同样也不少。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了解到77.45%的经管类硕士研究生认为缺乏创业经验是最大障碍之一;有三分之二左右的人认为创业资金不足、没有核心技术是较为棘手的问题;此外,没有创业团队,缺乏创业指导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内容见表2。

5.获取创新创业活动信息的渠道。调查结果显示,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在参与创新创业的过程中,61.76%的学生是通过专家论坛讲座获得相关信息的,通过课堂教学、创业大赛方式获取信息的学生分别为42.16%、41.18%,通过学校创业型社团、实习或勤工助学方式获得创新创业信息的学生分别为31.37%、34.31%。这说明,高等院校提供的各种创新创业信息以及相关的渠道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6.创新创业的领域和方式。本次调查中,针对“经管类硕士研究生所倾向的创业领域以及其认为可行的创新创业方式”?M行了调查。数据显示,52.94%的学生认为应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27.45%的学生认为应该选择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的领域,12.75%的学生认为应该选择较为热门的行业,6.86%的学生认为选择风险低、投入低的领域。在创新创业方式这一问题中,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个人注册公司,17.65%选择加盟或者连锁企业,13%的人选择开网店。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调查并分析我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情况,以及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期望从哪些方面获得支持。因此,结合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与相关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合理设置创新创业课程。硕士研究生阶段相较于本科大学生来说,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并且,在课程设置上,可能更倾向于学术研究以及相关的专业应用研究,如何能够将所学专业与学习的课程相联系,是经管类研究生面临的困扰之一。面临“创业与就业”这道选择题时,如果学生不能将自己的事业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在权衡两者的机会成本时,可能会陷入两难境地,可能会与好的创新创业机会擦肩而过。许多高等院校在课程中设置了职业规划课程以及创新创业课程,但是,针对研究生群体,甚至细化到经管类硕士研究生群体,具有指导性的规划课程更是寥寥无几。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结合经管类研究生的专业优势,不断探究适合经管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创业培养课程以及相关培养方案,可以为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可以通过课程实践,为硕士研究生搭建平台,帮助其建立团队,以便为以后积累实战经验。

2.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经管类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创新创业问题中,资金问题是主要问题之一。为了促进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时代大潮中来,政府可以根据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特点,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此外,经管类硕士研究生相对于其他理工科类的专业,在核心技术方面较为欠缺。所以,政府可以通过落实各种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同时为经管类硕士研究生提供核心技术,搭建相关团队资源,提供创业的辅导与指引,为其解决关键问题扫清障碍。

3.综合运用政府以及企业资源。近年来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以及相关帮助,各大高校更是应该抓住机会,综合利用政府提供的创新创业资源,以帮助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实现创新创业。对于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可以结合专业硕士的校外导师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如企业资源。通过共同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相关孵化器等,以此提升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在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使得经管类硕士研究生能够有更大的底气和实力,迎难而上,??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关于法律硕士研究生 篇5

物业管理

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兴产业,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住房制度改革而不断发展壮大,在当今百业竞先的经济洪流中,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与不断创新完善的经营理念,展示了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如何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依法规范和解决物业管理过程中各种行为和争议,是当前我市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一、我市物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全国物业管理产业化、规模化快速发展,我市的物业管理行业也逐步走向健全、合理、法制化的发展道路,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还存在着基础薄、管理行为不够规范、法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理清我市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找出合理、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年下半年,在市房产住宅局相关同志的配合下,分别深入到物业企业、住宅小区进行调研,查阅并整理了大量相关资料、信息,组织座谈、咨询相关方面的专家意见等方式,基本上理清了我市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几大难题:

(一)关于业主委员会的问题。第一,法律地位没有保障。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中给业主委员作了如下定义:委员会是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但是对于其法律上的地位却未涉及,也就是说,业主委员会只是代表全体业主对居住区域内的物业、居住环境等进行自治管理的群众组织。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可以从事民事法律活动的主体有以下三种: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而业主委员会本身没有经过法律上的登记,没有可供支配的财产,没有独立于业主大会授权的意思能力,甚至也不能为其从事的民事行为承担法律后果。因此,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很难认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这样,给业主委员会在签订物业合同、参与诉讼、以及维护业主合法利益的时候,带来诸多不便,所以,解决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是十分重要并且紧迫的。

第二,业主委员会不够规范,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业主委员会成员首先作为业主生活在居住区域内,在遇到物业管理的问题时,往往过多的认为自己是业主,而不是各业主利益的代表,所以有时更多在意自己的小家利益,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时候,都比较被动,经常回避矛盾,回避工作,不能及时发现并反映广大业主遇到的难题,做到更好的维护业主们的权力和利益。

(二)维修资金不到位。维修资金是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在保修期满后的大修、更新改造的资金。虽然自今年3月15日起,《**市城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开始发布施行,但我市目前还未建立起十分完善的维修资金缴纳、使用和管理制度。这样,既给住宅共用部位维修和共用设施设备更新造成困难,也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迄今为止,许多20多年前建造的房屋需要大修或改造,大都因为缺少维修资金,仅靠少量的物业费零星的修补,给居民居住、物业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三)物业管理收费难,居民物业管理商品消费观念尚未建立,消费能力不强。近几年,随着全国物业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市物业产业也逐步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但是,目前我市相当一部分地区住宅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和收费比率偏低,部分物业企业逐年亏损,极大的影响了物业服务的质量,并且限制了物业管理的良性发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我市物业管理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物业服务商品化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很难立刻形成一项基础产业;第二,长期以来,我市普遍存在着单位分房的传统观念,严重的影响了积极物业消费观念的形成,部分业主既愿意缴纳物业管理费用,却又极力要求物业服务质量;第三,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民消费水平也制约着物业消费能力。

关于法律硕士研究生 篇6

一、患者隐私权的概述

(一)患者隐私权的概念和特点

1、患者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和其他行业相比,医疗行业更容易涉及到患者的一些隐私。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少不了病人肢体以及器官的接触和检查,都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患者的一些不想他人所知的信息,比如,病情起因、家族病史、病理生理上的缺陷等等。在医护人员的医疗和护理活动中,存在着多种了解患者隐私情况的情形:如通过询问病史,可了解患者疾病的起因、既往病史、家属史,往往涉及患者某些隐私;对患者的血液、组织和器官进行检验,可能发现某些个人隐私。因此,患者的隐私权在医患关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所谓患者的隐私权,是指在医疗活动中患者拥有保护自身的隐私部位、病史、身体缺陷、特殊经历、遭遇等隐私,不受任何形式的外来侵害的权利。这种隐私权的内容除了患者病情之外还包括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只向医师公开的、不愿意让他人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以及其他缺陷或隐情。一般来说,患者的个人情况在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必须加以保密的私人信息,未经当事人许可不得向无关者公开。

2、患者隐私权的特点

由于权利主体的特殊性,与其他普通的民事权利相比,患者的隐私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Ⅰ、权利的获得途径及权利的主体特定 一般权利的主体比较广泛,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其权利的获得或者是本来就具有的,或者是由于某些事实的发生或某种条件的达成的。而作为患者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进入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的自然人。换句话说,只能是作为医疗行为对象的“患者”。患者的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但是一个身患疾病的人,如果不进入医疗机构,不进行医疗诊治,那么他的隐私只是公民普通的隐私,谈不上“患者的隐私”。Ⅱ、调整和保护的范围的特定

在医疗实践及司法审判中如何界定患者隐私的范围,我们国家的法律及相关医疗规范并没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仅在部门法或者规章、条例中有一些比较专门的表述。但是,这些法规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保护的患者隐私的病种单一,范围狭小;罚则规定可操作性弱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影响了临床实践对患者隐私的保护。而实践过程中由于个体对于隐私的理解不同,患者隐私权的调整范围十分广泛。隐私在这里被划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患者的诊疗活动紧密相关的信息和内容,一部分是患者作为自然人本来所具有的。而患者的隐私权调整和保护的范围是特定的——仅仅是指那些与医疗活动有关的信息和内容,而不包括患者作为自然人本来所具有的。脱离开医疗活动,患者的身份不复存在,那么“患者的隐私权”也就无从谈起。Ⅲ、侵权主体的特定

正是由于上述患者的隐私权存在于患者和主治医生及医院的合同关系中,其存在以及保护都离不开医疗过程,因此,患者隐私侵权的主体只能是与患者的诊治有直接联系的医院及医护人员。当患者进入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负责其诊治的医院及医护人员除了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权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所察知的患者的隐私有保密的义务。对于患者的隐私,除了法律规定的涉及公共利益以及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隐私,非经本人同意,医院及医护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第三方透露相关信息。

(二)我国患者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

1991年《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第17条规定,性病防治机构和从事性病治疗业的个体医师在诊治性病患者是必须采取保护性措施,严格为患者保守秘密。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第43条规定,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为当事人保守秘密。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2条规定,医生在执业活动中,要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2006年《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9条规定,未经人及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2009年《刑法修正案

(七)》第7条规定,„„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010年《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第14条第1项第四款规定,医疗卫生服务单位的下列信息,不得公开:„„(四)属于可用于识别个人身份的或者公开后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造成不当侵害的。

2010年《侵权责任法》第62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国外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国外对隐私权的关注较早,其中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隐私权理论的国家,美国联邦在1974年颁布《隐私法》,1996年又制定了《健康保险的转移与责任立法》,用以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德国也在1990年颁布了《新数据保护法》,并在第28条对医疗情报的保护作了相关规定。英国于1998年颁布《人权法案》,通过使个人隐私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人权被英国社会广泛接受,此后又逐步颁布《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计划》、《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计划指南》等相关法规。近年来医务工作者维护患者隐私的意识不断提高,美国西部伦理委员会指出,缺乏强有力的隐私法阻碍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没有足够的隐私保护,患者会担心他们的健康信息不被合理利用,健康指数也会受到影响。同时,日本的《刑法》也将尊重患者的隐私作为重要内容,提到隐私权的范畴包括个人空间、个人信息和个人财产等,当其被侵犯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感受。

二、侵犯患者隐私权的侵权类型和高发原因

(一)侵犯患者隐私权的侵权类型

在日常的工作中,由于医护人员的特殊地位,有很多机会了解患者的隐私,而由于自身的法律意识不强或者其他原因,患者的隐私常常会被泄露。实践中侵犯患者隐私权的具体情形常表现为:

1、超出知情范围刺探患者的隐私 在诊疗过程中,患者享有如实向医务人员作出说明的义务,通常还要向医务人员介绍自己的家族病史等信息以便于医务人员作出准确诊断,但是并非无所不包,而应以有利于其开展诊疗活动所必要的信息资料为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没有实际的标准,或者患者没有专门的医学知识而不能判断哪些信息是否需要告诉医务人员的,所以常常会出现医务人员超出职责需要擅自扩大知情范围的规定而向患者或其家属以编造、说谎等手段取得其信任刺探。收集、记录个人信息等行为,如护士超出其护理职责需要知悉本只能由医师或管理人员知悉的患者个人隐私,虽然在一定范围内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或者恶劣的影响,但是亦构成对患者个人隐私的侵犯。

2、故意泄露、公开传播或者直接侵扰患者的隐私 这种情况是医患纠纷中隐私侵权的主要形式,也可能给患者造成严重身心伤害。一是医务人员对基于其职责和诊疗需要在知情权范围内获悉的患者个人隐私,负有特定的保密义务,不得对他人泄露,否则就有可能构成对患者的隐私侵权。这种侵权形式,可能患者的隐私仅仅是在医院内部传播,而医务人员主观上也可能是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倾听者不会继续传播,尽管是这样也是侵犯了患者隐私权的,那么将负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二是医务人员公开传播患者个人隐私,致使患者的个人隐私由第二人知悉向第三人或更多的人扩散。三是直接侵扰患者个人隐私。医务人员对其通过正当途径知悉的患者个人隐私明知患者不愿外人提及或首次提及已遭患者明示拒绝,而当面多次反复提及,伤害患者自尊或影响其正常生活,构成对其隐私的直接侵扰。

3、直接侵入患者身体侵犯隐私

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诊治需要,可以通过必要地眼看、手摸等行为及辅助的医学仪器与患者身体接触,查清病因,对症下药。但不可否认在医疗实践中,个别医务人员因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与职业操守,故意追求低级趣味,假借身体检查、B超透视之名或通过故意夸大病情、编造其他不利理由等威胁强迫本人同意后,直接窥视或接触患者身体隐私,尤其是异性患者身体的隐蔽部位。此种情况下,因患者对医学知识和医疗手段的了解处于相对弱势,医务人员的侵权行为不易被患者或他人发觉,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与欺骗性,一旦造成不良后果,往往对患者及其亲属的精神损害更为严重。

4、医方擅自允许医学院实习生观摩对患者的治疗过程 医学院校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是对前面所学理论知识的检验,也是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打基础,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所以有医学院认为出于医学发展和培养医护人员的公益需要,组织临床教学还是医院的法定义务,患者应当积极配合。虽然医院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不能以牺牲患者的隐私权为代价。无论院方以何种理由,如果要进行观摩教学首先应当取得患者的同意。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实习生并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医师资格,不享有获悉患者隐私权的权利,院方在没有征求患者同意的情况下,组织与治疗疾病无关的人员观看治疗过程就构成侵权。并且,患者没有担当医学教学标本的义务。

(二)侵犯患者隐私权的原因 Ⅰ、患者隐私权立法不完善 在我国,侵犯患者隐私权的现象仍就比较普遍,探究造成当前患者隐私权保护不利局面的原因,可以发现这是由于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我国缺乏一套系统完备的患者隐私权保护法体系。

直到目前,我国并没有把患者隐私权规定为独立的人格权,究竟什么是患者隐私权以及其具体内容也没有更为详细的规定。当患者的隐私权被侵犯的时候,我们是通过名誉权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的。而患者隐私权与名誉权是两个存在很多差异的概念,如果将两种权利的保护混同起来,将会导致患者的一部分隐私权益无法得到法律的适当保护。我国在立法上并没有用专门章节来针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相关的法律都是散见于部门法和相关的医事法律法规中,同时这些法律又往往存在这样那样不一致的情况,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患者隐私权维护全法律体系。相关法律保护范围狭小,法律效力等级不高,缺乏强制性以及权威性,使得目前的患者隐私权保护大体处在无法可依的境地。公民的隐私权一旦被侵犯,我们根本找不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维护其权利。

Ⅱ、诊疗工作人员法律意识薄弱,患者缺乏必要的维权观念 中国自古便是医疗大国,长期形成的医生比患者地位高的思维根深蒂固,现今社会仍然强调医生的医德应以自律为主使得立法者和决策者继续忽略对诊疗人员责任的追究,患者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及忽视,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医疗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缺少保护患者的隐私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违反国家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不遵守医疗操作规程,不尊重患者隐私权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患者的维权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又放纵了这些侵犯患者隐私权的行为。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对隐私权的保护长期处在消极的被动状态。患者来到医院就诊,因为医务人员的不当行为导致了患者隐私权受到侵犯,可能很多的患者内心会自觉不适,但是患者要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要么害怕针对这一问题向医生提出意见会影响到治疗。于是往往选择默默接受损害事实的发生。一旦自认倒霉,便不会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益。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导致我国对于患者的隐私权利,医院很难建立起合理完整的维权性医疗环境,从而致使全社会缺少维权意识。

Ⅲ、医疗机构设施简陋,管理制度不完善 ①患者的隐私被无关者旁听、旁观 现实中,我们在医院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医院为患者诊疗的时候身边总是会围上一群人,他们当中有患者的家属和朋友,排号等待就诊的其他患者,甚至毫不相干的人员。而被治疗的病人却没有选择,只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向医师讲述自己不愿被别人知情的病史。此时患者的隐私权并已经在无意中受到了侵犯。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不良的社会及心理因素会对人的躯体产生出负面的影响,有的患者在被问诊的时候羞于在众人面前叙述自己与病情有关的信息,而选择不真实的回答医生的提出的问题或者隐瞒自己的病症、病史,这样的话医生就无法得到全面而正确的资料,甚至会贻误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也阻碍了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②化验单、检验单、床头卡泄露患者的隐私

这类侵害患者的隐私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各大医院。

1、化验单、检验单是医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化验报告中所涉及的患者的个人信息内容也很广泛。医院的化验室、检验室在对患者进行化验后往往直接把书面结论放置于检验室的窗口,任他人随意检阅,使患者的隐私处在了毫无保密性的状态。化验单的放置只是医疗体系运行操作中的一个细小环节,可是对患者人格尊严的保护来说却是意义重大,其对医疗系统管理体系的人性化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2、床头卡是病房贴附在病患床头的、用于标明患者个人资讯、护理级别和病情等相关内容的卡片,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入院制度管理内容之一,也是医院沿用多年的一种制度。到目前为止,院方仍旧使用床头卡记录患者个人信息的做法,虽然这样可以一目了然,但是将病人的详细信息都记录于床头卡而未征得患者的意见,这些可能损害病人的名誉,使患者的隐私权无法得到正常的保护。

三、完善患者隐私权保护的相关建议

医患关系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特殊性和我国医患关系的紧张状况,决定了切实保护患者隐私权的重要性,但是纵观我国目前患者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却不令人满意。为有效保护患者隐私权,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笔者针对患者隐私权保护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Ⅰ、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与建设

①加强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诊疗环境 医院硬件设施的好坏,决定着医疗服务水平的高低,为了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技术和更人性化的服务,医院应当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例如设立单独的空间,实行“一医一患”,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个单独的空间,使患者在接受问诊时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被他人知晓,同时还应严格划分就诊区和候诊区,这样可以有效制止候诊者围观现象,避免隐私在无意中被泄露;设立专门的单人检查室或者在对身体检查时用屏风进行隔离,禁止无关的人员出入,在住院病房的相邻床位间用活动窗帘进行隔离等等。总之,在硬件设施上最大限度的保证满足患者需要,为患者的隐私保护提供良好的环境,增强以人为本的意识,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这样既为患者创造了一个安心的就医环境,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同时又可以避免发生医患纠纷。

②完善医疗机构管理体系,切实维护患者隐私权不受侵犯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医院进行正常医疗活动的前提,也是医院发展的内在因素,它从宏观上指导着医院的整体运作,又从微观上监督者医院的细节操作。所以,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起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提高医院管理者的素质,实现医院管理的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首先,医院应当改变传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建立更人性化的服务体系。例如住院病房的床头卡设置,可以把内容改为医学上的专业术语或符号,这样既方便医务人员的工作,又不会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其次,医疗机构应当在制度上明确规定尊重和保护患者隐私权,并保证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制定系统、规范的医院管理制度,以及医护人员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对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制度的约束教育,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监督管理。最后,应当改革医院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诊疗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对医院侵犯患者隐私权的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从行政管理方面保障患者隐私权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③规范临床教学实践活动,尝试新的临床教学实践方法

由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第2条、第7条规定可见,我国承认并支持临床教学实践活动在医院的开展,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实习是由学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的必经途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临床实习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忽视了对广大患者合法权益的维护。平衡和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是规范临床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学教学管理制度,使临床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为规范化和科学化。在进行临床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应首先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告知患者临床教学实践需要了解的隐私内容、方式以及需要的原因,患者对接受临床实习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任何医护人员都不得强迫患者接受。另一方面,可尝试新的临床教学实践方法,避免侵害患者隐私权。例如:医疗机构雇佣患者配合临床教学实践;运用新进技术作为替代手段等等。这些新型的临床教学方法不仅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实习医生医疗水平的目的,而且还能够避免侵犯患者隐私权,减少医疗纠纷。

Ⅱ、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医务人员是医疗活动的一方主体,肩负着举足轻重的任务和责任,掌握着患者重要的隐私信息,是造成患者隐私权受到侵犯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切实保护好患者隐私权,就离不开对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首先,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普及非常重要。医疗机构应当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对《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可以聘请法律专家结合案例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让医务人员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患者隐私权,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素质,培养良好规范的执业行为,树立依法执法的思想观念,保护患者隐私权。其次,要加强医师职业道德教育,严格区分正常介入隐私与利用职业之便侵犯患者的隐私的界限,对那些败坏医务人员形象的行径绝不姑息。总之,尊重和保护患者隐私权是社会文明的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患者的隐私权正逐渐受到重视,医务人员在法律和道义上都负有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和责任。医疗机构应当把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和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并把保护患者隐私权作为医务工作的应有内容。

Ⅲ、促进患者隐私权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关于法律硕士研究生 篇7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问题意识,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因此, 要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是研究活动的出发点, 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是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逻辑起点和重要途径。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和社会生活多样化的背景下, 切实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是当前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关于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将“问题”与“意识”进行组合得出的概念。关于问题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1]。在这里问题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各种矛盾和疑难都归结为问题, 即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疑难都属于问题。

关于意识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中有自己特定的含义, 从哲学角度来看, 意识是指与物质相对应的一对哲学范畴, 它是与物质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一种精神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意识是借助于语言对客观现实世界的主动地自觉地反映, 是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 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从医学的角度来看, 意识就是人对外部世界和自身心理、生理等活动的觉察和感知[2]。

综上所述,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能够敏锐地感知问题, 并积极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和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培养研究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问题意识是研究生教育的原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 与之相适应的探究性学习是研究生学习的基本方式。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任务是选定研究领域并了解该领域最前沿的东西, 确定研究的核心问题, 为研究而学习。博士研究生应对研究的核心问题有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思考, 把思考的内容拓宽拓深, 形成独创性见解。研究生若没有问题意识, 不能发现问题, 就没有思考的切入点, 既不能有效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也不能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因此, 问题意识是研究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素质要求。

问题意识是研究生科技创新的起点。哲学家波普尔认为, “问题就是研究活动的出发点, 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 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只能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 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的问题。”[3]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科学家的根本任务, 如不能提出问题, 就无法开展研究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研究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 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基础性意义。

问题意识是研究生未来事业发展的生长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矛盾, 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今天的研究生, 不管他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还是从事管理或其他工作, 作为国家的高层次人才都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从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或领军人物。因此, 问题意识是研究生未来事业发展的生长点。

三、培养研究生问题意识的路径

(一) 扩大知识面,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丰富问题意识

知识与问题成正比例关系, 知识越多问题也越多。比如周长为10米的圆表示现有知识, 周长以外的部分为未知知识即问题。那么周长越长所接触的未知知识越多即问题也越多。因此, 宽广的知识面可以丰富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同时, 丰富的知识储备能有效地建构研究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又能提高研究生整合离散知识, 同化新知识的能力;同化、整合各类知识的过程就是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问题的过程。

因此, 必须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 完善培养计划, 增加跨学科、交叉学科知识, 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 建立合理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研究生的问题意识。

(二) 坚持问题为导向, 开展研究式教学, 培养问题意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主体性的认知过程, 表达过程和操作过程, 是一种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培养学生怀疑精神, 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研究式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

首先, 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 组织研究式教学, 激发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一方面, 导师要善于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的需求, 发展研究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激发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 教师利用问题开放性的特点, 通过不断诘问, 揭示思维路径, 指导研究生在问题辨析中不断发现问题, 培养问题意识。

其次, 研究生要坚持问题导向, 进行研究式学习, 不断培植问题生长点。研究式的学习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复制, 而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研究生面对众多的教科书、参考书、学习资料, 首先不是对知识细节的记忆, 而要采用大概念联结方式的整体学习, 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作者的逻辑思路, 发现作者的理论路径, 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认识事物的本质。通过消化吸收他人的思想, 提出自己的见解, 建构自己的思想, 不断地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三) 加强社会实践, 关注现实生活, 激活问题意识

研究生学习的理论知识都是来源于社会实践的, 它同样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 激发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强化研究生的社会实践。

一是研究生的课堂教学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将理论还原于社会实践的真实情景, 让学生用理论解释社会现象, 回答社会问题, 在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碰撞中擦出火花,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社会现实是问题的源泉,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事实与经验的不符、经验与理论的偏差, 不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 营造研究氛围, 强化科研实践, 增强问题意识

良好的研究氛围包括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 丰富多彩的科研实践等等。

首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消除学生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感, 让研究生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促进师生、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 提高研究生质疑的积极性, 进而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

其次, 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可以使研究生在与他人的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构思与设想, 发现新的问题。因此, 要努力营造研究生学术交流的环境, 提供学术探讨的平台, 组织形式多样的学术探讨活动, 让学生有条件交流思想, 思考问题, 通过学术切磋、思想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三, 积极组织科研实践。科研实践是研究生接受科研训练, 从事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国家要通过招标的方式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研究课题, 导师要积极吸纳学生参加课题研究, 学校要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 建立研究生创新基地, 为研究生提供科研实践的平台, 让研究生在实践中出思想, 在实践中做奉献。

参考文献

[1]周德金.创新教育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7) :176.

[2]房寿高, 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 2006, (1) :25.

[3]郝明君, 王光明.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9) :37.

关于高校法律关系研究的几个问题 篇8

关键词:高校法律关系;特征;分类;内容

收稿日期:2009-12-06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三批项目“关于高校法律关系的研究”(批号2004d199)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何景春(1965-),男,湖北黄梅人,武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副主任、法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当代中国的高等院校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浸染下,无处不存在着相互协作、并存却又矛盾冲突的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纵横交错、丝网密布,有条清理晰的,有若明若暗的;有眼前、现实的,有潜在的、将来的。它们驱使人们行动,又促使人们关注和思考,最终引导着高校内外关系的建构和整合向着法治方向疾进。[1](P.102)高校法律关系的研究因而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法学领域一个实践性很强同时又具有基础性的理论问题。本文仅就高校法律关系的特征、种类、内容等几个基本问题作一初步梳理,以就教于同行。

一、高校法律关系的特征

在高校法律关系中,高等院校是必须的一方当事人。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的存在和参与,是高校法律关系发生的前提条件;没有高等院校的参与或意思表示,就没有高校法律关系的发生。在高校与政府教育行政主管机关之间、高校与带有准国家公务员身份的高校教师之间、高校与大学生之间、高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等带有行政法律关系或特别权利关系中,以及高校与教师、学生、高校外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民事法律关系中,高等院校为必须的一方当事人,自不待言;即便是在高校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甚至是高校教师、学生与校外企事业单位与公民个人的法律关系中,在许多情况下高等院校都可能是必不可少的第三方当事人。

高校法律关系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即高校法律关系不能涵盖高校关系的每一个角落,仅是高校社会关系的一部分。从范围上讲,高校社会关系的范围要比高校法律关系的范围广泛得多。高校法律关系的局限性源于高校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复杂性、当然也有简单的特性,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能够在其中发挥较好的调整作用,而无须法律规范的介入;更重要的却可能是源于多数原则的局限性。因为在科学真理和艺术创新发明中,“如果让多数人的喜好来决定一个与他们同时代艺术家的生死,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天才都要屈死”;“在近一百年以来,如果拿掉爱因斯坦、甘地、弗罗伊德和罗素,以及二十个和他们一样聪明的人,这个世界的层次会低得多”[2]。

另外,复杂性也是高校法律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高校法律关系的复杂性体现在:(1)高校法律关系主体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首先体现在在高校法律规范中主体地位的复杂性。譬如:高等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又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不同的形式和种类。同时,从办学主体的性质又可分为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等,“这样就使教育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呈现较高程度的复杂性”[3],而不同的主体地位预示着其权利义务的区别。高校法律关系主体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同一主体身份的复杂性,即同一主体可能有不同的法律主体身份,从而享有不同的法律权利和应履行不同的法律义务。譬如,高等学校实质上具有三重角色:教育教学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组织、集合体或者共同体组织。与这三种角色对应,其法律定位则分别为民事主体、行政主体和集体法人。[4]而高校学生则有行政相对人、学生、公民等三种身份,高校教师也有行政相对人、教育者、公民等不同的身份。(2)高校法律关系性质的复杂性。即我国高校相关主体之间法律关系性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公法与私法的交织,行政法、合同法与团体自治法的混合,带有相当的复杂性。当前学界较多地关注的是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这种复杂性。[5]

二、高校法律关系的分类

依据法律关系参加者的双方简单情况,有学者将高校法律关系分为四类:(1)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可归属为行政法律关系,它以权力服从为基本原则,以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管理为重要内容。(2)高等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它主要表现为任命、雇佣或聘任的关系,在我国它正从过去的纵向的隶属型任命关系转化为横向的平衡型聘任关系。(3)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从我国现行的法律和高等教育的现状看,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准行政关系,一种是高等教育服务关系。(4)高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属于双方地位平等的、以平等有偿为原则的平权型法律关系。[6]

依据法律关系参加者双方法律地位是否平等,人们常将高校法律关系分为平权型关系与隶属型关系两类。所谓平权型法律关系又叫横向法律关系,当事人各方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关系,如高校与社会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特别是现阶段突出的“所有权关系、邻里关系和合同关系”;[7](P.15)高校教师接受学校聘任时的合同关系,高校学生以消费者与作为法人的高校发生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等,就都是平权型法律关系。所谓隶属型法律关系又叫纵向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法律主体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强制性,既不能随意转让,也不能任意放弃。如高校和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政府依法对高校进行行政管理、行政干预和行政影响,高校则处于服从地位,双方地位不对等;当高校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高校教师、学生发生关系时,前者与后二者之间是行政法律关系,[7](P.15)即隶属型法律关系。也就是说,高等院校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既有平权型法律关系,又有隶属型法律关系;特别是高校与学生之间,“隶属型法律关系,即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是其主要特点”[8]。

依据调整高校关系的部门法依据的不同,学者们也经常将高校法律关系分为以下四类:(1)宪法关系。即高校内部各关系主体(包括高校自身)依据宪法所享有的权力和义务参与国家宪政活动所结成的宪法权利与义务关系。“宪法永恒不变的精神,就是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保持权力与权利的协调与平衡。”[9]如果我们承认国家权力不是止于高校大门之外而是渗透进了高校内部,并且作用和影响高校社会生活,我们就应承认高校内部存在着宪政法律关系。当前一些学者已注意到,“学生与高校围绕着受教育权的实现,根据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形成了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构建了学生与高校间宪法权关系”[10],并且认为“宪法关系是学校和学生法律关系的基础”[11],这是不错的;有学者进而探讨大学生代议制民主的意义及其对我国人大制度的影响,更体现了对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前瞻意识;但笔者认为,宪法关系不仅存在于高校与学生之间,而且也存在于高等院校与政府主管部门、高校与教师、高校教师与学生等高校社会关系之中,主要表现在宪政选举活和各种形式的宪政监督活动中。(2)行政法律关系。即由于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而在高校各社会关系主体中形成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当前学界关注较多的是政府和高等院校以及高等院校和学生之间关系性质,认为“这两方面的法律关系的设立及其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都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是取决于法律的直接规定,政府和国家举办的学校之间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关系,国家举办的学校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是行政法律关系”,而对高等院校与教师之间、特别是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准行政法律关系较为忽视。当然,对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理论,马怀德、梁京华等人则认为,那不是普通的行政法律关系,而是特别权力关系。[14](3)民事法律关系。即高校各社会关系主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基于民法规范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当前学界形成研究热点的是高校与高校学生之间这类法律关系,同时对高校与教师、高校与社会之间这类关系也开始了研究。譬如有学者认为,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契约关系已经成为高校管理体制中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基础关系”。当然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教师聘任合同既不是受《合同法》所调整的民事合同,也不同于受《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合同,而更多地具有行政合同的特征”。(4)教育法律关系。即高校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经教育法律规范确认、调整的权利义务关系。当前学界主要研究的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这类法律关系。[14]笔者认为,如果说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教育法律规范建立起来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方主体行为范式的权利义务关系,那么就高校而言,它就不仅在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而可以说所有高校构成主体之间的关系就都是教育法律关系;但是若如此,我们可能就遇上一个循环定义的问题。因为根据人们的研究,高校法律关系不是一个单一的关系,它包括行政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特殊法律关系等。这样看来,教育法律关系本身是一个含混的概念,故用它来讨论高校内某两个具体主体之间关系乃至整个高校法律关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三、高校法律关系内容

我们的高校校园和我们所置身的这个时代所有角落一样,正处在一个权利勃兴的时代。伴随高校各法律关系主体权利意识苏醒或勃兴的,是高校内部权力与权利、权利与权利之间关系的紧张。近年学界对依据于现行宪法第24条的国家教育权力的批判,不过是高校办学自主权诉求的强烈声音;而高校学生与母校频频对簿公堂彰显的也是权利与权力冲突后面的各自利益驱动。高校各法律关系主体究竟有哪些权利与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如何体现为公平正义的又富有效益性的制度安排?

汪国伦曾撰文指出,依据《教师法》,我国教师应当享有六项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评定权、获得工资报酬和享受福利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同时应当履行六项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和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止和批评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和现象;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他在文章中所讨论的“教师”应该包括高校教师。林立华则依据《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具体地分析了高等院校、高校教师、学生各自在高校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21]特别是认为“学生的权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二是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所享有的权利”。这为人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启示。但从总的情况看,当前学界对高校法律关系内容系统性的研究较少,只有零星的关于高校法律关系个别主体权利与义务的研究,且散见于一些学术论文中。

笔者认为,研究高校法律关系各主体权利,应当关注高校法律关系各主体在宪法上权利义务问题。那种认为“宪法法律关系过于抽象和概括,在司法实践中不便于直接应用于判案”,同时“任何一种普通法律关系都能够推及宪法上去”,所以“不宜把宪法法律关系直接纳入在校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中来”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首先,宪法法律关系的存在不仅仅是为现实的普通法律制度、法律关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因而在普通法律制度和关系建立后就可束之高阁;人类宪政发生以来的行宪最根本的经验就在于,宪法法律关系和普通法律关系象河水一样恒久互动和交流,宪法法律关系因在普通法律关系得到检验、充实而获得旺盛的生命力,而普通法律关系因得到宪法法律关系的指导、裁判、协调而日益枝繁叶茂。所以,任何一种普通法律关系确实都能推及到宪法上去,而且也有必要推及到宪法关系甚或宪法原则、宪法精神上去,以为普通法律关系所建构的现实的、矛盾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提供理论阐释和法律裁判,但宪法法律关系也需要在普通法律关系的沃土里获得生命力;普通法律关系存在,宪法法律关系退隐或消失,害莫大焉。其次,我们研究高校法律关系主体在普通法上的权利义务,诚然是为了司法上的审案、断案;以宪法法律关系视角研究高校法律关系,其实也是为了司法上审案、断案,而且是为了审清案、断好案,因为宪法法律关系不仅如上所述可以为普通法上高校法律关系主体矛盾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理论阐释和法律裁判,而且有时可直接填补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在普通法律关系上的空白,成为法院审案、断案法源依据。如2001年8月著名的“齐玉苓案”中,“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就是这样一种在宪法上有明确规定而又没有具体化为普通法律规范上的权利”经典案例。所以时至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所谓的学生权益,不仅包括教育法上规定的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所享有的权利,更包括作为一个公民所享有的宪法上所赋予的基本权利”。宪法法律关系当然应该被纳入、而且事实上也是高校法律关系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研究高校法律关系内容,还应注意到高校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复杂性,警惕简单地依据高校教育法规概括性地列举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的局限性。因为高校法律关系不是简单的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关系,而是在众多权利与权利关系中大量充斥着权力与权利,或者貌似权利与权利实则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关系,甚至存在着如唐清利所着力研究的广泛的“私权与公权界限模糊的领域”。而权力与权利的主体不同,权力与权利的产生、范围和运行也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根据自然法学理论,权力(即公共权力或国家权力)经社会成员契约协议产生,由国家法律确认获得正当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非经法律授权,不可能具有并行使某项职权”。与权力的产生机制不同,权利的产生及其范围不可能被明确界定。因为公民的权利是公民本身所固有的,同时权利总是伴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和进步而逐步扩大和增多。因此,对于公民权利而言,“只有法律禁止的,公民才不得为之,凡法律没有禁止的,公民皆可为之”。不加区分高校、高校教师、高校学生公法关系主体或私法关系主体情况,简单地研究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其危险不仅在于混淆高校法律关系各主体的权力与权利的主体身份,可怕的是混淆权利与权力的性质,忽视和遗漏相关主体作为私法关系主体大量的为道德、习惯、传统所认可的实然权利。

参考文献:

[1]何景春.关于高校学生评教权问题争论的法理视角[J].行政与法,2008,(2).

[2]连岳.多数与超多数[N].南方周末,2001-10-25.

[3]杜文勇.试论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4]朱孟强.我国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研究述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王春黎.试析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复杂性[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6]刘冬梅.高等学校法律关系论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1).

[7]陈鹏著.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关系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田鹏慧.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特征[J].教育评论,2007,(6).

[9]董节英.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观的历史演变[J].党史文苑,2005,(2).

[10]郭映芬.论我国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11]邓叶芬.浅谈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之性质[J].当代教育论坛,2008,(6).

上一篇:减少燃放鞭炮 标语下一篇:聋校2014年九年级数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