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领域模式活动方案

2024-10-12

幼儿园数学领域模式活动方案(通用13篇)

幼儿园数学领域模式活动方案 篇1

设计意图:

“数的排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已有一定的认识,他们也正是学习、认识排序概念的时候,他们喜欢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活动《好玩的吸管》通过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吸管展开,幼儿在活动中不但能够进一步掌握数的排序,而且通过活动了解吸管的另一种玩法。

活动目标:

1.尝试学看图纸并有规律排列材料。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活动。

活动准备:

彩色吸管(2cm),彩色胶皮细电线,图纸,音乐。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1)小熊最近开了一家专门卖项链的商店,生意可好了,里面的项链非常受欢迎。小熊这几天自己制作了一条好玩又漂亮的项链,你们想不想看?

(2)出示项链,引导幼儿观察,探索规律。

师:项链是用什么做的呀?好玩吗?

师:你们会做吗?

师:你们都会做呀,那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串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

(3)引导幼儿说出排列规律,教师将其画成规律图。

师:哦,原来他们是有规律的。

教师将其画成规律图。幼儿说规律。

2.画图纸。

(1)这里有许多空白项链的图纸,请小朋友先来为自己设计一条项链。

(2)幼儿介绍设计图纸,说规律。

3.介绍材料,幼儿操作。

(1)请幼儿根据自己设计的图纸,然后再到筐里找需要的吸管用胶皮电线穿起来。

(2)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4.游戏:送项链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做出了项链。我们把穿好的项链去送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幼儿园数学领域模式活动方案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

现在幼儿园设施和管理上都趋近于完善,孩子们相对来说较小,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无法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提起兴趣,老师们除了照顾幼儿的学习,还要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及饮食,可能导致有的老师无暇顾及数学学科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仍是按部就班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前准备课件的时间有限。“教书”和“教学”在本质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前者就是将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不管他们是否掌握和理解,而后者可分为“教”与“学”,不仅教给学生教材上的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是责任也是挑战。

一、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比较单一

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忽视了学生真正的兴趣所在。幼儿园的孩子们大多都处于精力不集中的状态,如果一味地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和作业,并没有从根本上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良好的思维习惯,这将会大大降低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会浪费很多时间。

2.不恰当的数学教学方法

大多数幼儿园的数学教学就是直接来用小学的教学模式,上来就是解读课本,并没有结合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再加上数学本身就是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就算老师详细讲解,幼儿很可能还是理解不了,这就会导致老师的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学的优势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幼儿接触数学的途径有限,基本上都是根据学校老师的讲解,方式较为单一,而利用网络这个平台,老师可以将数学教学中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动画、歌曲、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这样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一步步引导他们发现数学的乐趣。现在多媒体教学可以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灵活的学习氛围。

2.老师之间及时交流沟通,相互借鉴

在互联网这么便利的前提下,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和其他省市的幼儿园相互交流,探讨新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方法,利于教学创新。老师和学生在学习上的互动也会增多,教师也能够更加了解幼儿这个年龄段的想法,从而对教学模式做出适当的调整。

3.优化教学内容,使数学活动更加生动

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模式,老师在讲解数学这门抽象的学科时,要提前构思好语言,整理思路,便于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资源也只能从书本中获得,更新还不及时,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数学教学活动也变得丰富多彩,老师的资料可以从网上获得,然后制作成幼儿可以接受的课件。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模式探究的成效

1.增长了教师的专业知识

学习使用各种电脑软件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同时也开阔了老师的视野,为创新打下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省时省力,既能帮助孩子们理解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想实现多媒体和数学教学模式的整合,就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从侧面来说也提高了老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运用网络备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资料少、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同时也可以参考其他国家幼儿园数学教学模式的方式。

2.促进了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

一般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幼儿园的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听课,但是通过多媒体表现出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瞬间就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动静结合的表现方式,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始终保持兴致盎然的学习状态,促进了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让许多老师摒弃了传统的单向传输方式,结合网络能够真正激发孩子们探索创造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总之,为了学生能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模式中融入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从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基于这个平台,幼儿可以更加容易地接受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不再被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所束缚,思维更加开阔,也可以让幼儿园的老师节省很多讲解时间,将理论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不仅容易理解,还能挖掘他们举一反三的潜力,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智瑞清.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196.

[2]赵玉江.多媒体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8):123.

幼儿园领域教育活动方案 篇3

偶尔读到《大米是怎么来的》这本图画书,书中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和画面介绍了大米的“诞生”过程,于是我把图画书推荐给了大班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幼儿对农民种大米的情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找来相关视频给幼儿看时,他们更是忍不住手舞足蹈,模仿起视频中农民欢快劳动的场面。由此,我想到设计一个舞蹈活动,让幼儿充分表现,进一步体验、感受农民种大米时的心情。

根据图画书的内容和舞蹈表现的需要,我选择了作曲家俞逊发创作的经典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以农民种大米过程中的心情为线索,对乐曲进行了剪辑。第一段乐曲热情欢快:表现农民播种时的快乐、期盼:第二段乐曲悠扬舒缓:表现农民劳作过程中的辛苦:第三段乐曲热情奔放:表现农民收获时的喜悦。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主要设计了回忆一欣赏一想象一表现这几个环节,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农民种大米的心情,发现舞蹈创编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回忆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大米是怎么来的”,乐意伴随着变化的乐曲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种大米的过程,体验农民的心情。

2.发现创编舞蹈的简单方法,感受用舞蹈动作表现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

(1)幼儿已经阅读过图画书《大米是怎么来的》,已通过视频等形式初步了解种大米的过程。

(2)幼儿会用动作表现心情或感受等。

2.教学材料准备:

(1)将图画书中的主要画面制作成PPT。

(2)剪辑音乐《扬鞭催马运粮忙》。

(3)幼儿装扮用的头巾、毛巾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梳理过程

1.这几天你们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大米是怎么来的种大米的过程中农民做了哪些事情,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幼儿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回答:农民做了哪些事情农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通过幼儿的回答,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儿对大米种植过程的熟悉程度,便于梳理提炼;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舞蹈表现做了情感铺垫。】

3.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用PPT回应,播放农民劳作的过程:播种一培植一收获。

4.小结:每年春天农民都会满怀希望地去播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辛苦地培植,他们要施肥、喷洒农药、拔草,到了秋天就会迎来丰收。在这个过程中农民辛勤地劳作,有苦也有甜。

【设计意图:此环节看似只是回忆导入,但实质是培养大班幼儿的倾听、表达、梳理、提炼等能力。在幼儿回忆后教师播放PPT,呈现图画书中的主要画面,更好地帮助幼儿梳理、提炼,进一步理解大米“诞生”的过程,为后面欣赏音乐与舞蹈表现打下基础。】

二、欣赏乐曲,想象表现

1.欣赏乐曲,激发想象。

(1)第一遍欣赏:感受乐曲的变化。

①能不能用舞蹈动作把农民种大米的过程表现出来呢跳舞需要用什么伴奏呢(音乐)

②这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听上有什么感觉乐曲有什么变化,在不一样的乐曲声中农民分别会做什么

(幼儿倾听乐曲时,教师结合乐曲的节奏以肢体动作来提示和帮助幼儿发现乐曲的变化,加深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和想象。)

③小结:这段乐曲是有变化的,有快有慢,大家都觉得这段乐曲适合用来表演这个舞蹈。第一段热情欢快,适合表演农民充满期盼地播种和插秧时的愉快心情;第二段乐曲悠扬舒缓,适合表演农民辛勤劳作的场面,辛苦地施肥、喷洒农药、拔草:第三段乐曲热情奔放,适合表演农民迎接丰收的快乐心情。

【设计意图:第一遍欣赏乐曲只要求幼儿能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和旋律所表达的情绪,听出乐曲有三段,乐曲有变化,并尝试想象将乐曲与不同的劳作场面进行相应的匹配。】

(2)第二遍欣赏:借助画面帮助想象。

①(播放PPT)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每一段乐曲中农民分别会做什么他们会是怎么样的心情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

②要求:边听边想,可以用各种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动作创编的情况,并提示幼儿进一步倾听乐曲的变化。)

【设计意图:第二遍欣赏增加播放PPT,根据乐曲的变化,PPT播放与之相匹配的场景,让幼儿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为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搭建阶梯。】

2.分段创编,探索方法。

(1)师生共同创编第一段(互动要点:用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农民的劳作,比较舞蹈动作与平时所做的动作的区别)。

①提问:你们能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播种、插秧吗

②幼儿尝试听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播种、插秧,教师在一旁观察、提示。

③教师请动作舒展、优美的幼儿在集体面前演示,大家一起寻找他们的优点。

④小结:可以把生活中和想象中的动作做得舒展一点、优美一点。

(做“播种”这个动作时可以提示幼儿发现:把生活中的动作做得舒展一点、优美一点:做“插秧”这个动作时可以提示幼儿从同伴的表现中发现舞蹈动作要合着音乐才会更美。)

(2)师生共同创编第二段(互动要点:探索动作和乐曲协调一致的表现方法)。

①提问:第二段乐曲可以表现农民在干什么他们做了哪些事

②幼儿轮流尝试表现:施肥、喷洒农药、拔草。

(为了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三个动作用不同的方式出珊,如请个别幼儿表现,其余幼儿猜猜表现的是什么动作:全体幼儿共同表现及师生对比表现等。在做完三个动作后再引导幼儿体验农民的辛苦,用擦汗、敲背等动作来表现。)

③提问:怎么记住这么多的动作呢记住了又怎么编进这么长的一段乐曲里呢

④小结:编舞蹈时如果有很多动作,可以先想一想动作的顺序,如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接着干什么,最后干什么。再根据乐曲的长短决定每个动作是否要重复,这样就能顺利地合上音乐了。

【设计意图:第二段乐曲相对较长,动作也比较多,在幼儿共同编完四个动作并达成共识后,如何将动作连起来并合进音乐里是对幼儿新的挑战。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体验成功,从而自然地掌握创编舞蹈的小窍门。】

(3)师生共同创编第三段(互动要点:寻找用舞蹈表现快乐的方法)。

①提问:第三段乐曲可以表现什么收获时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可以怎么样表现

②小结:可以用快乐的表情、快乐的动作、快乐的舞步来表现开心、收获的喜悦心情。

③幼儿尝试运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表现。

【设计意图:在分段创编的环节中,每一段的创编都应该有侧重点,跟前两段乐曲相比,这一段乐曲只要求幼儿表现出快乐的样子,体现了教学的详略,使活动轻松、不拖沓,但在过程中对舞蹈表现的方法还是要梳理和提炼的。】

三、装扮表现,体验快乐

1.教师合着乐曲完整表演舞蹈,幼儿发现教师表演的精彩点。

(1)提问:我表演得怎么样哪里比较好,为什么

(2)小结:我在表演前都会想,用哪些动作来表现农民的劳作过程;一边表演一边记,即记住动作的顺序;一边表演一边听,听乐曲的变化。我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农民,体验着农民种大米时的心情,并用表情来告诉大家。

2.幼儿戴上头巾(女孩)或毛巾(男孩),合着乐曲再次表演,体验表演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 篇4

1、启发幼儿回忆介绍一些城市的名胜古迹及土特产。

2、激发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感,知道我国有很美、很大、很好玩的地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大大小小的风景图片若干套。

2、名胜古迹及土特产(实物)若干,相关名胜古迹与土特产的介绍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节日里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过许多地方旅游,也收集了许多旅游地景点的照片,带来了许多的土特产。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想告诉其他朋友,今天我们就做做“小导游”的游戏,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向大家介绍我们中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土特产。

(二)分组操作

1、“小小展览会”――将所有带来的土特产布置出来,标明出处,幼儿介绍。

2、“小小导游”――介绍环境中收集布置的地图、名胜古迹的图片。

3、“听一听、找一找”――听录音圈出相应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4、你会玩吗?玩法:

(1)掷子一个,小动物玩具若干只,纸上标好1~5的数字及代表的城市名称。

(2)“掷到几”就拿该城市的风景图片或土特产名称。拿对了纯汉字卡片,可得到小动物玩具两个,而拿对了图片,只可得小动物玩具一个。最后看谁得的小动物和玩具最多。

5、“请你连一连”――将景点、土特产与相应的汉字连起来。

6、“旅游日记”――运用书写、绘画、填空等各种孩子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

7、“旅游手册”――根据“手册”上的图文提示书写相应汉字。

(三)分享交流

介绍自己玩过的地方和各地名胜古迹的特征,引发探索收集其他旅游点的兴趣。

活动建议

1、教师、家长、幼儿一起收集资料,标上相关汉字介绍,可以结合环境(布置信息栏),让幼儿自然感受。

2、先认识一些较熟悉的城市(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无锡),随后再扩展到其他的城市。

3、材料投放要考虑幼儿的不同层次:可以是图文并茂,也可以是单纯的图片或汉字。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整合 篇5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旋律,愉快地学唱歌曲《谁找我呀》。

2、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电话铃声产生好奇。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的各种有趣的手机。

2、多媒体课件:打电话的动画。

活动过程

一、演唱歌曲《谁找我呀》

师:(多媒体播放美丽的森林背景)森林真美呀!我们一起来玩打电话的游戏好吗?(播放音乐,唱歌表演打电话。用问答的形式创设游戏情景:“喂,喂,喂,请问你找谁?”“我要找_×。”“找我干吗呀?”“和我一起做游戏……”)

二、在情景中感受、学唱歌曲

1、给小狗打电话(多媒体播放手机图案和动物电话本,拨打电话。)

师:小狗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幼儿看动画读电话号码,当铃声响起时,播放歌曲《谁找我呀》:你打我电话,找我有事吗?我正忙着呢,请你多等一下。马上就来了,马上就来了,你别挂!)

师:咦?小狗的电话铃声和我们的电话铃声有什么不同?(音乐铃声,会唱歌的铃声……)

2、给小免打电话

师:你们听到小兔的电话在唱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替换歌词重复唱。)

师:(扮演小兔接电话)“你好呀,我是小兔,找我干吗呀?”(鼓励幼儿用完整语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小兔,我想请你去公园玩……”。)

3、给小鸭打电话师:我也想打电话给我的动物朋友,听谜语,猜猜我的电话要打给谁。

(唱出谜语:我有圆脑袋,穿着黄黄衣,走路摇摇摆,猜猜我是谁。幼儿回答正确后,再唱:唱歌呷呷呷,爱吃鱼和虾,我是小鸭子,你们猜对了)师生共同拨打电话,教师范唱歌曲《谁找我呀》。

4、给大象打电话

请幼儿说说大象和小免的电话铃声有什么不同。让幼儿辨别声音粗细、快慢的不同,并学唱大象的歌曲铃声。

三、设计歌曲铃声

师:小动物们的电话铃是歌声,真好听!我们也给自己设计一个音乐铃声吧!(教师演唱一首幼儿学过的歌曲作为自己的手机铃声,启发幼儿运用学过的歌曲为自己的手机设计铃声。)

幼儿园数学领域模式活动方案 篇6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领域;实践教学;展开

【中图分类号】G613.3

幼儿教学的难点就是一切必须从零开始,不要说学习科学知识,就是吃饭、穿衣、上厕所都不会自理,还得教师们一点一点、手把手地教。所以要实施新教学指导纲要,首先要求改变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师不仅要教幼儿识字、数数、辨别颜色,还要将科学知识贯穿其中,在日常生活、科学实践活动中将知识传授给幼儿,使他们从小在学会生活本领的同时,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生活、思维习惯,掌握一些科学的基础知识,打好今后学习各类知识的基础。

一、幼儿科学领域教学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幼儿教育主要以生活常识和自然学科为主,重点培养幼儿的生存、生活能力。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交流,幼儿教育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自2000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对幼儿教育实施新的教育方针,制定了新的教学纲要,出台了新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学必须围绕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活动。一些优秀的幼儿教学工作者经过十几年努力奋斗,在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探究、不懈的努力、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创新中取得了较好的幼儿科学教育教学成绩和实践教学成果,使学前教育有了好的开端,使幼儿科学实踐教学改革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实践和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策略得到一定的探索。充分提高了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幼儿教学质量。有效的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教育水平,给国家建设、祖国未来培养了更多的生力军[1]。

二、幼儿科学实践教学展开的不足

虽说幼儿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基于实践教学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的展开仍有不足之处。

1、对教学改革理解不透彻

虽然多数幼儿教师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幼儿教学纲要之精髓,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学实例、准备教学案例,认真开展教学活动。但仍有少数教师对教学课程改革按纲要实施教学认识不足,对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展开实践教学理解不够,对理论与实践还存在不同看法和意见,对幼儿实施完整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概念尚不清晰,存在片面的认识。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认真设计准备教学方案,没有好好筹划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无法使幼儿在教学活动领域中去全面接受科学知识,也无法提高幼儿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的好奇,无法开启幼儿大脑思维的大门。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

2、忽视幼儿个性发展

个别幼儿园教师没有正确理解“以幼儿为主体、探究式学习”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个人名利,没有下功夫去研究教学活动方案,认为自己探寻幼儿科学教学方案太难,不如借鉴小学教材内容,如“风的形成”教学活动方案进行教学,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完全忽视了幼儿科学潜能的开发,限制了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发性探究思维,忽视了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具有个性的丰富想象力,阻碍了幼儿的渐进性掌握科学知识的发展。

3、幼儿科学实践教学整体活动做得的不足

幼儿教学改革,要求对幼儿实施全面教育,要求采用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个别幼儿教师对此认识不够,对全面培养幼儿的教学目标不清晰。在幼儿科学实践教学整体活动中功课做得的不足,没有充分的去准备、组织教学活动,无法教育幼儿科学理论知识,无法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科学素养。

三、开展幼儿实践教学,搞好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

1、提高教学改革认识,认真教学

幼儿教师应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发的教学改革相关文件,提高对幼儿教学改革的认识,认真阅读教学纲要,明确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展开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概念,全面认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认真设计准备教学方案,认真筹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使幼儿能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不仅要学会吃饭、穿衣,还要全面接受科学知识教育,从教学实践中受到科学知识的熏陶,使他们在认知世界的同时,对科学知识充满好奇、充满渴望,自然开启幼儿思考好学的大门,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和目的 [2]。

2、正确引导幼儿认知科学

幼儿园教师应正确理解“以幼儿为主体、探究式学习”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中应尽职尽责,抛弃个人名利,抛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功夫去探寻、去研究幼儿科学教学活动方案,注重幼儿的潜能开发,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确引导幼儿认知科学,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观察、辨别事物的能力。使幼儿渐进性掌握科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实践教学,做好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培养幼儿的教学目标开始实施,在培养与发展幼儿科学理论认知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应将科学教育建立在以育人为本、以科学素养为主的基础上。如组织“看谁的沙包掉得快”的教学活动。运用幼儿熟知的大米、沙子、布和针线做成的小沙包、米包,幼儿对这些认知的材料是充满了好奇的,都想动手玩一下,教师顺着幼儿的思路和爱玩的天性,让他们动手操作,将沙包一起向高空中抛,看谁的沙包掉得快,引导幼儿从中观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边玩边教学的活动里,直接将生活和科学实践知识一起进行了教学,幼儿得到正规性的科学活动教育。使幼儿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形成较好的心理状态和科学素养,逐步长大、成才,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人。

四、总结

通过上述浅析,要更好开展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有效的进行实践教学,必须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幼儿教师知道如何来开展教学,如何来引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提问式、探究性、递进式科学教学领域活动中健康的学习,促进幼儿的科学教育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和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学敏.《专业标准》视域下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教学策略——以“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策略探究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幼儿园数学领域模式活动方案 篇7

1、通过活动,幼儿知道夏天天气很热,人们想出各种办法使自己凉快起来。

2、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如:看图说一句完整话。

活动准备

夏天使人凉快的小图片若干。

流 程

启发提问——引导讲述——游戏

实施要点

一、启发提问:

夏天天气真热啊,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呢?

二、老师引导幼儿讲述:

1.夏天我们要穿裙子,短裤,还要穿什么?

2.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热了可以扇扇子,开电扇,还可以用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

3.晚上睡觉和冬天有什么不同?(睡席子)

4.天热了,吃什么可以凉快?

5.天热了每天还要干什么?

6.天热了,你们最喜欢玩什么?

三、游戏:

幼儿摸一张卡片,如:卡片上上一只电扇,便说:夏天开电扇很凉快。

反思 天气热了,幼儿有生活经验。活动中幼儿说的比较多。

发现问题:幼儿

提到可以游泳可以凉快。幼儿都说自己会游泳边做动作,可是具我了解幼儿是不会游泳的。我觉得这是与幼儿的知识水平有关,他们的想象与现实混淆。现在正直夏天,马上要放暑假,非常有必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反思;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们的目标是不变的,但是在二期课改理念的背景下,我们要舍得放弃,给孩子当前最需要的,作到随时有教育,心中有孩子。

洗澡泡泡多

活动目标

1、了解洗澡的方法,有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2、在相互合作中体验洗澡的快乐

活动准备

塑料娃娃,香皂,沐浴露,毛巾

流 程

讨论交流——实践操作——提升经验

实施要点

1、现在是什么季节?每天热热的,除了很多汗怎么办?想什么办法是身体舒服?

2、洗澡时要准备那些东西?

3、想象身上什么地方汇出很多汗?先洗什么?后洗什么?要注意什么?

4、娃娃也很热,除了很多汗,怎么办?

5、请小朋友作爸爸妈妈,帮他洗澡

要求:洗之前讨论一下,谁负责抱娃娃,谁负责洗?

6、你刚才是和谁一起洗得?如何洗?

反思 :

本次活动中,幼儿都很乐意与帮助娃娃洗澡,爱洗澡的情感体验得很深刻。活动的氛围很好,小朋友的思维积极活跃。

可是老师在实际操作中过于操之过急。一些重要的提问遗忘。比如:洗澡时应该注意什么?等。这些在活动之前应该让小朋友进行讨论,或者在活动后让朋友进行交流。

幼儿园数学活动方案设计 篇8

幼儿园类型:农村 班级:大班 人数:32 设计人:彭柳

年龄特点:

1、生理方面:有意行为开始萌发,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活动中学会交往。

2、动作方面: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表达与创造。

3、语言方面: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表达能力也逐步发展,能够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4、感知觉方面: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身手去拿、去摸,还会放在嘴里咬咬、尝尝,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他们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

5、思维方面:思维具体形象,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一)提出操作要求。

师:“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师:“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捡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的石头。

(二)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师: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三)游戏:按标记举”石头“。(分类练习)

二、幼儿操作--铺”石头“((一)谈话引入。

师:大家捡到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二)提出几点要求:

1、要把”坑“填满。

2、不要用太多的胶水。

3、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找伙伴帮忙。

(三)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三、开动脑筋--拼”石头“

(一)抛出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正好有坑没有铺好的,该怎么办?

(二)幼儿再次操作

(三)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拼在一起铺平地上的”坑“。

(四)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四、踩”石头“:

师:”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一)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二)游戏重复2~3次。

活动延伸:

幼儿园数学领域模式活动方案 篇9

【关键词】推进 教研 社会领域 流程策略 共同愿景

幼儿园社会领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关系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情绪情感的发展。由于社会领域活动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存在一定困难,社会课往往被老师们视为是比较难上的课。那么,如何层次推进区级幼儿园社会领域教研活动,让广大教师开拓思维,勇于实践,不再畏惧社会课呢?作为南京市幼儿园社会教研组核心成员,参与过市级教研活动之后,引领自己所在区域的幼儿教师进行社会领域的教学研究,是我责无旁贷的任务。为此,我做出了以下的思考与实践。

一、 情感推进

(一) 激发个人情感,分享互促提升

区级幼儿园社会教研组的教师来自区内所有的幼儿园,她们具有不同的学历水平、教学素养。有的是稚嫩迷茫的年轻教师,有的是人到中年的发展期教师,还有的是成熟稳重的骨干教师。每位教师进入社会教研组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教师是主动参与,有些教师是领导安排,有些教师是盲目跟从,还有些教师是临时顶替。如何引领这样一支队伍对社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呢?我认为,需要从情感入手,让教师们对社会教研组产生喜爱、依恋的情感,愿意投入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在民主、平等、开放、包容的环境中进行教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教师对社会教研组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应该是“社会”这个教研组带给教师们不一样的成长感受。

为此,我们在社会教研组内营造了紧密的人际联系体系,组内建立了QQ群、博客圈,还有年级组、地区小团队,这样可以让区级教研组这种松散组织中的成员跨越时空的界限,通过各种方式时常得以联系沟通;同时在组内大力倡导一种共同愿景,那就是“凝聚智慧、携手前行、真诚开放、自我超越”,提倡组内的教师无论是何种年龄、何种资历、何种级别都要做到与人坦诚相待,互帮互助。于是,每次观摩活动前,组内的几位骨干教师都会帮忙为执教者备课,贡献自己的智慧,启迪他人的思考;将个人的冥思苦想变成集体的思维碰撞,以此减轻执教者的压力,不再将开课当成是一次个人的孤独奋斗;将开课教师的教案发到群里,提供给其他教师相互质疑、相互研讨和相互鼓励。这样一来,组内教师们的交流互动多了起来,如李老师的教学实践部分用红花、蓝花找朋友,是否能更改成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交往片段的回放,这样会令孩子熟悉一些;王老师这次活动的设计突破了我的想象,好期待看到你的教学现场呀;等等。而当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QQ群、博客圈、区级教育信息网中一定会及时发布关于课题的新闻稿件,将本次教研活动中最为突出的部分提出表扬,梳理大家的意见建议,指明今后的研究方向。当开课教师的亮丽风采迅捷展现,当大家的赞扬鼓励洋溢四周的时候,执教者的成功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 营造宽松氛围,等待渐进成长

教研组一般以三年为一个研究周期,在这三年中,我们力求让每位教师都能尝试在组内执教一节社会课,体验一下社会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和实践策略,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社会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教师积极报名,希望能够借助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尝试实践,有的教师自信不够,退缩不前。为此,我们尊重每位教师的选择,让她们在自己认为的恰当时机展示课题。一旦教师接受任务,我们便为他们提供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如开课需要的材料、图片、幻灯、视频等,做到组员共享,避免了由此而来的资源浪费。在开课之前,我们为执教者磨课试教,让执教者对于社会课题的开展方式和组织流程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力争能够在社会集体教学中创造多元情境和开展行为实践,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获得社会领域核心经验的感悟理解,实现知情意行的成长体验。一般来说,教研组内的教师经过前期的集体备课、教案研磨、一到两次的试教反思,在组内展示课题的时候还是相对成功的,基本能够把握社会教学活动的流程策略,实践方式也较为生动丰富。这样的成功给了组员们很大的鼓舞,她们回园之后多半成了园内社会课题的先行者和领头人。

但是,社会教学毕竟不同于其他领域,不是在新授知识,而是帮助孩子们梳理经验。在这之中,只有教师对孩子的前期状况具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才能以自身的教育智慧与孩子进行有效互动。在组内进行观摩教学时,部分教师还是将社会集体教学理解操作成为一节干巴巴的“说教课”。当这样的情况发生后,我们与其耐心沟通,记录课堂实况,帮助她们分析活动中幼儿的情绪情感反映、提问互动效益、目标达成效度等问题,以此来反思“是否能有更加适宜的方式实践此课题”“是否从孩子的角度关注教育活动的有趣有效”, 鼓励教师为观摩活动的辛苦付出,表扬她们的点滴进步。如教学幻灯的制作技术全面、课题内容的选择巧妙适宜、为教学活动而做出的知识储备深入完善等等,以此为她们卸下失败的包袱,敞开心扉,听取建议。因为,教育是一个慢生长的过程,不疾不徐,方能达到心灵上的从容。作为社会课题研究者,更加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教师的成长,允许失败,鼓励进步,保持激情,如此才能使教师在宽松的氛围下有勇气和信心投入到今后的教研活动之中。同时,我们允许组内部分教师做一个冷静观望者和安静聆听者,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不能希望所有教师在刚进入教研组时就能够具有研究的热情和开课的勇气,允许部分教师有一个适应过程,暂时隐蔽退后,当组内团结愉悦、开放进取的教研氛围逐渐形成时,这些教师的默然观望也逐渐变成了殷切期待和勇敢尝试。

二、 策略推进

(一) 成熟课例引领,学习思考跟进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之中,社会课因其实践操作上的不确定性,以至于很多幼儿园不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实践课题,而是将社会课“渗透”掉。但是,社会课还是有其独特的价值的,它能够集中解决在某个发展阶段孩子共同面临的问题。另外,社会教学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孩子生活,又服务于孩子生活。为此,我们将南京市幼儿园社会教研组的一些成熟经典课例引入教研活动中,让教师们从模仿学习开始,逐步探索社会集体教学的实践方式和指导策略。

我们从自我意识、规则、交往、民族文化四个方面找寻一些经典课例,让教研组内相对成熟的一些老师尝试执教。如九月份时执教小班的自我意识类课题《好听的名字》,教师以喜羊羊的形象出现,邀请幼儿去羊村做客来展开教学,通过和羊羊家族的成员打招呼,幼儿主动介绍自己的名字,达到愿意说出自己名字的目的。继而创设灰太狼来袭的场景,引导幼儿听到自己的名字后给予应答,增强孩子对自己名字的敏感性。整个教学活动犹如童话剧,充满游戏性、趣味性。四月份时执教中班的文化类课题《美丽的家乡南京》,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出现,带领着孩子们乘坐“大巴车”游览中山陵—紫金山—梅花山—莫愁湖—夫子庙,在看山看水、吃吃玩玩、走走说说的过程中了解南京的名胜风景和相关文化,最后加入“招聘小导游”的游戏活动激发孩子积极性,帮助孩子重温自己曾经去过的景点,活跃气氛引发感受。整个活动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边游览边学习,在自然的状态下梳理经验,补充知识。这些较为成熟的经典课例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教学现场,让组内的教师们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和经验概括,知道了社会课可以用“游戏体验”为桥梁,引发幼儿思考;也可以凭“生活经验”为通道,催发情感抒发;还可以引“操作探究”为载体,强化感同身受。

(二) 勇于挑战失败,思索构筑新篇

当经典成熟的社会集体教学实践一段时间之后,我们鼓励教师们从模仿学习逐步走向思考创新,针对曾经执教不太成功的课题或是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课例来重新尝试。这样一来,教师们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的课题,到底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是将社会集体教学流于说教,毫无趣味,孩子们没有获得真正的体验;还是为了追求热闹,特意制造了许多环节和情境,孩子的经验却是在原地不动?例如,大班社会活动《宝贵的时间》,为了让孩子们理解“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教师使用了观看植物动物生长图片、重温一日作息时间表、观看动画片“叮铃的一天”、观看小视频“小猴子等明天”等多种手段。一节课纷繁复杂,教师和孩子都忙碌不已,最后的结果却还是看到了孩子们迷茫不解的眼神。为此,我们请教师思考,原因出在哪里?最后教师们得出结论:幼儿的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因为孩子的学习方式是“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因此,必须改变繁杂的环节,用孩子能够熟悉认同、操作理解的素材实践这节课。于是,教师们选择了能够让孩子做出直观对比的婴儿爬和长大跳绳的照片以及穿小时候的衣物等感受自己随着时间流逝而长大,再用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对应孩子的生活内容感受一天的时间,然后孩子们尝试两次操作练习(做10以内计算题、包糖果、穿珠跳绳等)用来对比数量,体验1分钟时间可以做些什么,最后通过观看刘翔夺冠的视频来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可以通过刻苦练习来完成得更快更好。孩子们在这些具体的情境和熟悉的人物中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对“时间”这个抽象概念的认同实现了经验重组上的大步提升,教学活动中充满了趣味性、适宜性和挑战性。教师们在课题研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教学方法手段是为提升儿童经验服务这一主旨,对社会教学活动的素材选择和策略运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 方法推进

(一) 反思传统方式,重建教研文化

传统的区级教研活动多半以课例研究为主,每一个月集中一次,听课评课,结束领任务,期末交小结。教师们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方式单一,因而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在我区社会教研组中,我们常说,我们的社会教育要让孩子“融入社会、快乐成长”,那就必须从自身做起,让教研活动的形式丰富而多元,让参与者的状态轻松而快乐。因为,教师是文化的体现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教研氛围中,才能将外在责任与义务内化为自身的发展动力。在教研活动中,对于最具操作性的问题,我们请年轻教师说说,对于比较灵活复杂的问题,就请有一定经验的老师回答。这样可以避免年轻教师因受到成熟教师的观点影响而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看法的现象发生。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年轻教师变得更加大胆主动,突破惰性,积极参与。我们根据教研组内大部分教师都是孩子妈妈的情况,请她们分类阅读不同的书籍,如男生的妈妈阅读台湾作家刘墉的成功系列全书《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创造自己》,女生的妈妈阅读池莉的《怎样爱你都不够》《来吧,孩子》《立》,孩子正在上小学的妈妈阅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孩子是小宝宝的妈妈阅读《二十一世纪我最棒系列丛书》——让教师们通过这样的阅读学会从多个视角了解孩子,结合自己孩子的成长轨迹探索更加符合儿童心理的教育方法。在这样的教研论坛上,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意犹未尽,这样的活动让教师们觉得自己在组内不仅仅是被培训、被引领,更是在民主、平等的交流谈话中发现自我、成就自我。那么这样的教研活动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专业成长,还有通过阅读和思考带来的比专业成长更具价值的心灵的成熟。

(二) 尝试交流互动,携手开创未来

随着区级社会教研活动的深入推进,我们开始尝试跨区交流。 因为我们知道,较之其他领域的教学,社会领域在园内受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借助教研组的力量,借助集体的智慧,我们跨区进行社会领域的研究。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大家感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着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都愿意深刻领悟和悉心研究社会课题,那么,我们并不孤单!我们走出城北小镇,来到宁南郊区,送教了一节中班的社会活动《萤火虫找朋友》。当送教活动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时,宁南郊区社会教研组的老师们说:“原来社会教学还有这么多流程和策略,这下我们理解了;原来孩子们的生活中,还有这么多可以挖掘的线索啊,掩卷深思,这样的交流活动带给我们一些欣喜,一些感悟。”

1. 跨区交流活动让我们的老师更加自信。身处城北小镇和宁南郊区,我们的教师接受市级培训的机会并不多,相对于底蕴深厚、快速发展的市区名园来说,我们更加需要从最基础的课题实践做起,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师在行动中思考,在研究中总结。跨区交流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一个具有普遍话题意义、操作性强的课题在另一园所的成功实践也告诉我们,我们必须遵循教育家杜威先生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让我们教研组实践出来的课题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这也让我们同处于郊区的幼儿教师,在课题实践之后,对社会教学活动的把握更有自信。

2. 跨区交流活动让我们的研究更加深入。我们知道,每到教师公开课中,教师选择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的内容较多。这是因为社会教学中,教学素材的选择、找寻比较困难;活动的把握随机性大;教育的效果不像其他领域那样立竿见影。那么,跨区交流活动也让新成立的宁南郊区的幼儿园社会教研组看到了社会集体教学活动轻松快乐的一面:我们可以用表演律动引出话题,以欣赏故事作为媒介,以是非判断作为核心,以迁移经验来巩固,以快乐体验为结束。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对社会课题的认识,走出单纯说教的牢笼,关注教学细节,把握社会教育的契机,不断提升教学艺术与能力。

3. 跨区交流活动让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课题的研究一定要立足幼儿发展的实际,一定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既考虑到各园的园本化发展,更要考虑大众化需要。因此在课题的选择及施教时,我们不刻意追求课题高大、形式的新颖,而要注重操作的简便易行、活动的趣味适宜。我们认为这才是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我们倡导社会教研组的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对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要贯穿在生活中,因为社会教育的契机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让我们在孩子的世界里学会聆听、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引导,用智慧的眼睛和宽容的胸怀引领孩子们的成长。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当我们层次推进区级幼儿园社会领域教研活动之后,“凝聚智慧、携手前行、真诚开放、自我超越”的共同愿景在区幼儿园社会教研组成员深深浅浅的脚印中由口号变成了现实,至此,我们有了脚踏实地、深扎泥土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吴立保.社会资本视野中的园本教研支持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5(12).

[2] 曾艳.基于专业学习的园本教研的内涵及其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4).

[3] 陈里霞,毛龙珍.园本教研制度建设之案例解析——以江西师大幼儿园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4] 罗晓红.园本教研引领 提升教师专业水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3).

[5] 孙丽华.浅谈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J].现代交际,2014(6).

幼儿数学游戏活动方案 篇10

1、体验用1分钟的时间做事情,感知专注做事的重要性。(重点)

2、学习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难点)

活动准备:

1、1分钟计时器、大钟表。

2、幼儿操作材料:串珠、串线、黑白棋子、筷子、记录表、彩笔、小粘贴、纸盒。

3、教师教学资源《1分钟动画》、《挑战1分钟》、记录表课件。

活动过程:

1、感知1分钟时间的长短。

(1)玩游戏“金鸡独立”,让幼儿感受1分钟的漫长。

今天于老师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游戏时我会说:“金鸡独立”当我说到“立”字时,请小朋友们摆出金鸡独立的造型,不准乱动,坚持1分钟。

时间到。停1分钟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1分钟是长还是短?为什么?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摆出造型坚持不动,由于我们身体的固定,会带来不舒服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在等待或痛苦的时候就会觉得时间很长。

(2)播放教师教学资源《1分钟动画》,请幼儿观看,感受1分钟的短暂。

我们一起欣赏一段《1分钟小动画》。刚才我们看的这段动画也是1分钟的时间,那你觉得看动画的这1分钟的时间是长还是短?为什么?

教师总结:在我们高兴、欢快的时候,不自觉时间就会过得很快。

那你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什么记录时间吗?

2、认识时钟,初步感知钟面上1分钟的实长。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那谁来说说上面有什么?上面有三根针我们分别来认识一下(时针最短、分针、秒针跑的最快)。那有谁知道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呢?那我们现在一起来数一下,秒针不管从哪个位置开始走动,只要再回到原来的位置就是60下,1分钟就是60秒,转动60下。

如果老师给你一分钟时间,你打算干什么?

3、观看视频游戏:《叠杯子》挑战1分钟。

1分钟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接下来我们看看视频中阿姨利用1分钟的时间做了什么?观看视频游戏:《叠杯子》挑战1分钟,体验时间的紧迫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提问:视频中阿姨利用1分钟时间做了什么?她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挑战成功的?

教师小结:1分钟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刚才我们通过视频,看见那阿姨在1分钟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叠放杯子,而且我们可以感觉到时间紧迫,阿姨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在叠放杯子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特别专注,她做到了别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起为她鼓掌。接下来我也为小朋友准备了闯关游戏。

4、介绍记录表。(棋子、串珠、第一次,第二次,用彩笔记录个数)。

游戏规则:希望小朋友在我规定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我的要求,并且要遵守游戏规则,闯关的时间为1分钟,当我说:预备,请小朋友们把手放在膝盖上,开始:你们动手操作。我喊:时间到,请小朋友们就要把手里的东西全部放下,然后小手放在膝盖上坐好。如果违反游戏规则将得不到奖励,即使你夹的棋子再多,成绩也将作废。和对面小朋友用一盒棋子。

5、幼儿闯关游戏。

第一关:夹棋子。请你用筷子以最快的速度,把棋子夹到你的面前,闯关时间为1分钟,看最后谁夹的棋子最多为冠军。

教师发放材料,请幼儿准备闯关材料,闯关准备好了吗?准备:开始。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时间到。教师询问幼儿:10颗以上的有谁?8颗以上的有谁?这个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冠军,请你说说你是如何夹这么多棋子的?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都来挑战一下这位冠军,看谁能挑战成功。

第二次:夹棋子。请挑战冠军成功的小朋友起立,说说你夹了多少个?没有挑战成功,但超越自我(第二次比第一次多),挑战自我的小朋友请起立,虽然挑战冠军没成功,但我们挑战了自我,这就是进步,非常棒,鼓掌。

第二关:串珠。请你把珠子穿到线上,时间为1分钟,最后看谁穿的珠子最多就是本次游戏的冠军。游戏规则还是和上次一样。

教师发放闯关材料,询问准备好了吗?喊出:预备,开始。教师巡回指导。

时间到。请幼儿数出串珠的数量并填写记录表。请串的最多个数的小朋友起立,请他说出他是如何串的最多?(集中注意力,专注,不用把珠子穿到最底部,浪费时间)请小朋友来挑战这位冠军,看谁能挑战成功。教师喊出:预备,开始。请挑战冠军成功的小朋友起立。没有挑战成功,但超越自我(第二次比第一次多),挑战自我的小朋友请起立,虽然挑战冠军没成功,但我们挑战了自我,这就是进步,非常棒,鼓掌。

教师小结:1分钟时间虽然很短,但只要我们抓紧时间,集中精力,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今天小朋友就用1分钟时间来串珠、夹棋子,你们表现都很棒,为自己鼓鼓掌。(教师收材料)。

提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觉得1分钟还可以做什么事情?(跳绳、拍球、整理书包、叠衣服)

品德教育:今天我们学了《挑战一分钟》,我们知道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那么在平时我们就要养成节约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在做事情的时候要认真、专注,做事不拖拉,还要合理安排我们的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

幼儿园数学领域模式活动方案 篇11

一、活动目的:

1、加强幼儿对计算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幼儿计算的速度,培养正确的计算能力。

2、通过竞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口算(速算),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参赛对象:

大班:五以内加减

学前班:十以内加减

每班五人参赛

三、活动地点:

本部园内操场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事项:

①、每位教师要做好竞赛前的准备工作,和组织程序。

②、答题时尽量口算。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要提高算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六、评分标准:

时 间:(以幼儿计算时间为准)

准确率:按百分比计算

书 写:工整规范

格 式:正确规范

幼儿园数学领域模式活动方案 篇12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理;心理;性格;意识;健康知识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30-01

幼儿是人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基础,在家庭的影响和幼儿园的教育下,幼儿逐渐养成勤洗手,饭后刷牙,不偏食,不暴饮的好习惯,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对今后的成长大有益处。从大量的调查资料来看,有的幼儿身体虚弱,常感冒,经医生诊断是由于偏食、挑食引起的营养不良,膳食不合理,营养不平衡。幼儿还不注意刷牙,容易患龋齿,牙齿有病会影响咀嚼,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有的幼儿不善于与人交往,比较内向,存在一定的自闭心理,也不利于成长。因此,注重幼儿健康教育的研究很有必要。

一、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

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病态的心理,消极的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幼儿是人生的基础,因此,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促进健康成长。要使幼儿养成健康的心理,必须有一个使其养成健康心理的客观环境,无论是家庭启蒙教育还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都要围绕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创设教育环境,要用称赞的眼光发现幼儿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和成就,用热情组织幼儿开展活动和游戏、歌唱;始终保持“太好了”“我能行”“我能帮你吗”的快乐健康环境,使幼儿的身心受到积极健康的熏陶,逐渐养成健康的心理。

二、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健康意识

多渠道、多种形式地组织幼儿参与健康教育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懂得健康的重要性。一是组织幼儿开展争做“小医生”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作一些微课短片,选取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营养不良的动物图画故事,让幼儿给患有龋齿病的动物,判断牙疼的原因等等,练习幼儿的观察、判断和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二是做健康教育游戏。 做游戏是幼儿园组织幼儿开展的主要活动,健康游戏是培养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活动之一,因此,在日常活动中,幼儿园老师要有针对性地编排一些有健康教育知识的游戏,在欢快的游戏中,使幼儿益智、明理、健身,打造良好地成长基础。三是健康教育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无论是集中活动还是自由活动,课间休息还是吃饭午睡,幼儿园老师都要把养成健康习惯作为教育的具体环节,通过温馨提示,个别关心等搞好随机教育。

三、普及健康教育知识

健康知识与幼儿的玩耍、上课、做操、舞蹈、吃饭、睡觉等,无不相连,幼儿园老师要借助各个机会,普及和传播健康教育知识,使幼儿从生活实践中,感知健康的概念和意义,体验健康的重要性。

1、了解生理机能,体验健康常识

一些生理机能和健康常识随时贯穿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视觉、听觉、消化、运动等生理机能都是幼儿熟悉却不认识的事情,比如,吃,为什么要吃?是饿了,饿了要吃。吃什么?怎么吃?吃得过多有什么感觉?吃的时候是囫囵吞枣好?还是细嚼慢咽好?老师通过与幼儿共同探讨,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功能,让幼儿了解简单的生理机能,体验必备的健康常识。

2、规范健康行为,养成优良习惯

行为决定结果,不良的行为,如果得不到规范和纠正,任其随便发展下去,就会酿成不可收拾的恶果。幼儿的有些行为是不健康的,必须加以纠正和规范,比如,任性和霸道。不仅对不良行为幼儿本人造成危害,还影响着周围的幼儿。因此,幼儿园老师,要引导幼儿养成优良的生活习惯,注意遵守纪律,讲究卫生;不乱丢垃圾,乐于助人,勤于奉献、吃亏让人等。掌握简易的眼睛、口、鼻、耳、舌、牙齿和手、臂、腿、脚的保护方法,懂得自信、坚强和勇敢的意义,不断规范健康行为。

3、注重生动活泼,启迪健康生活

开展积极地健康教育活动,要生动活泼,贴近幼儿的生活。对于陌生人的态度,一般的幼儿,都存在胆小惧怕的心理,老师要编制“假如生人来敲门”的微课短片,利用动画故事中小动物自己在家,机智勇敢地对待外来狡猾凶恶动物的各种行为,让幼儿做思考,加入这个小动物是自己该怎么做?利用“今天我帮妈做饭”的动画故事,教育幼儿了解家用电器的使用常识,懂得基本的规避危险的技能,让幼儿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懂得自我保护技能,学习心理健康常识,确保身体健康的做法。幼儿需要普及的健康知识,就其内容来讲非常广泛,包括心理、行为、语言、习惯等诸多方面,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教学条件,准备相应的教具和设备,让幼儿了解简单的健康生活需要的条件和行为习惯。认识一些常见的易燃易爆品标识和交通安全标志,懂一些传染病的危害,强化幼儿的预防接种意识,最主要的是教育幼儿,健康的生活来自自己的行为习惯,讲健康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要坚持做健康的好孩子,有坚强的心理,开朗的性格,乐于助人的思想,注重奉献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志军,开展幼儿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3期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方案 篇13

健康领域

健康活动《身体的秘密》

一、活动设计思路:

当我们说起男女小朋友入厕的情景,立即的炸开了锅。同时,他们对两性问题表现出的早熟倾向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有的孩子在课后拉住我提了很多他关于成人生活的话题;还有的孩子在大便、小便的时候竟忍不住好奇,偷偷看对方……于是,我们决定对孩子们现阶段最为关注的话题作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同时对学前教育阶段如何开展启蒙“性教育”进行探索,生成了本次活动“身体的秘密”。

二、活动目标:

1、带领幼儿科学、正确地面对性话题,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基本的防卫方法。

3、引导幼儿积极地思维,自由地表达。

三、活动准备:

1、幼儿的准备:活动前的调查记录,对两性的区别有了初步的认识

2、教师的准备:搜集大量的性教育资料,以应对课堂上孩子们的突发提问;角色分工、互助协调;布置有关两性知识的活动区角(包括人物、动物),提供较为丰富安全的可操作材料。

四、活动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讲解什么是“性”。

1、请小朋友按性别分成男女两组,两名老师明确分工。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阐述自己所看到的“男、女有什么区别”,请幼儿充分讨论自己对不同性别的看法。

3、提问引发思考:什么是“性”?

教师小结:“性”是和我们的身体密切相关的,不关是从头发的长短就能判断性别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代表着性别差异的。是哪些部位呢?就是我们穿衣服遮起来的部位。

(二)、明确身体的隐私部位,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

1、请幼儿观看《蜡笔小新》,对小新随便脱裤子的行为进行讨论。

2、出示洋娃娃,请幼儿指出什么部位是要保护的,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用“游泳”讲解)小结: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我们要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因为那是我们的隐私,随便暴露自己的隐私是不礼貌的行为。

3、游戏“找朋友”,体验与朋友的亲密接触,讨论哪些接触是友好、善意的,哪些是不友善的接触? 小结: 除了妈妈,我们的隐私部位别人不能碰,如果有人叫你单独一人去没人的角落或屋子,千万不要去……

(三)、案例分析,幼儿分组开展“参与式讨论”,老师做好引导和记录。

1、教师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进行案例讲述,组织幼儿开展讨论。

2、分组“参与式讨论”,提出自我防卫的策略。

(打电话给父母、报警、向可信任的成人求助、大声呼叫求救……)

(四)、教师小结: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自己,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身体。

活动建议:

1、此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需求来进行。

2、活动在开展之前,教师要搞好充分的调查,了解幼儿对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有的放矢。

3、自主选择活动区,丰富有关身体的知识。

4、了解幼儿关注的热点,捕捉有价值的教育素材,继续生成、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

5、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充分考虑到孩子们可能会提出的一些关于“性”知识的问题,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解答的准备。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结束以后,孩子们对自己身体中的小秘密都基本了解,知道了保护自己身体的简单方法。特别是讨论小新随便脱裤子这一环节,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从中知道随便脱裤子是不对的,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尊重自己的身体,也要尊重别人的身体。在玩游戏“找朋友”时,个别幼儿不遵守纪律,还是有不友好现象,通过讲解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我觉得在活动开展之前,对幼儿对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还不是很充分,形式还应该再丰富些,要力求与各个领域相结合,可以配上琅琅上口的儿歌、形象有趣的谜语等,来唤起幼儿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欲望 ,效果会更好。

社会领域

社会活动《可不可以》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分辨友善和不友善的接触;

2、了解保护自己的方法;

活动准备:

洋娃娃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小朋友们边唱《找朋友》歌边互相握手,让小朋友体验握手的感觉; 2)请幼儿说说和小朋友握手的感觉;(暖和、舒服);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可以和什么人握手、搭胳膊、拥抱、亲脸?(和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和自己的亲人等。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和接触的;)2)论:遇到不友善的接触时,可以怎么做?(让孩子知道遇到不友善的接触时,要立刻避开,并告诉可以相信的成年人)3)出示洋娃娃,手一边摸洋娃娃的身体各部位,一边问问:“摸摸(头、脚、胳膊)可不可以?为什么?”(可以先让幼儿考虑一会儿,然后回答)

三、活动延伸:

讨论:如果自己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时/在公共场所走失时应该怎么做?

艺术领域

音乐教案<小蚂蚁躲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2、指导幼儿分配角色,合作进行表演。

3、引导幼儿有情感的歌唱,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活动准备:

1、桌面教具:一群小蚂蚁、两个蘑菇。

2、小蚂蚁、蘑菇头饰,雨伞两把。

3、录音机、雨声的磁带、歌曲伴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带幼儿到室外观察小蚂蚁,引起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景,用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操作桌面教具,一群蚂蚁正在搬东西,(伴磁带中的雨声),忽然天上怎样?

(2)这可怎么办?(操作蘑菇)两个小蘑菇,呼唤小蚂蚁,“快快快,到我伞下避一避。”

(3)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回去,说声“谢谢你”。出示小蘑菇说声“不客气”。

(4)教师唱: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最美丽。

2、小朋友,刚刚歌曲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样?

3、教幼儿做发声练习。

4、教师完整范唱。

5、教幼儿学唱新歌。

(1)幼儿听老师弹琴一次。

(2)完整教幼儿演唱歌曲。

(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随琴练习演唱。

(4)集体一起演唱。

6、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逐句创编表演动作。

准备:扮蘑菇的幼儿蹲在地上,扮蚂蚁的幼儿扛食物。

第一段(1)—(11)小节,小蚂蚁做搬食物的动作。

第二段(1)—(11)小节,蘑菇做呼吸、邀请的动作。

(12)—(21)小节。

2)、完整的进行歌表演。

7、幼儿自选角色头饰,听音乐分角色进行合作表演和演唱。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集体听音乐进行歌表演《小蚂蚁避雨》。

三、结束部分:

欣赏故事录音《小蚂蚁做火车》。

四、活动延伸:

组织孩子们在区域活动绘画小蚂蚁。科学领域

科学活动《气象预报》教学设计

自从班内开展观察天气,画气象、预报天气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趣与日俱增。那么如何保持孩子们的兴趣并深化这一活动?我想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因为有些动物在天气变化前有着特殊的表现,并有一定的规律,能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因此我将在本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推断、预报天气的本领。使幼儿懂得一些气象变化和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我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下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提高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重点: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去了解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奥秘。难点:

1.能举一反三并通过个别动物的表现归纳出下雨之前的天气具体变化特点;

2.能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象牌(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引出→看一看→听一听→小小气象员→延伸

一、引出课题

1.老师播放[CCTV-天气预报]

“小朋友,这位阿姨在干什么?”“她是怎么知道天气的呢?”幼儿回答,老师点击[图片]。

2.老师:“气象员能根据气象仪器测出气温、风速等气象情况。可是农民伯伯不用气象仪器,有时也能知道明后天的天气如何。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是谁告诉他们的呢?”幼儿充分讨论。

二、一看

1.播放[蚂蚁上树]

老师:“它们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听听小蚂蚁自己来解释。”点击[蚂蚁]

“蚂蚁怎么说的?它们为什么要搬家?”

2.点击[选择]

“ 还有一些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知道它是怎样来预报天气的吗?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幼儿讨论。

“请你来说说,谁能预报气象?”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点击四幅[图片](鱼儿上浮/蜻蜓低飞/燕子低飞/乌龟“冒汗”)。“它是怎样来预报的呢?”幼儿回答后,教师点击[动物的头部],检验幼儿的回答。教师小结:“刚刚看了那么多小动物的表现,我们知道了下雨之前气候总有一些变化。有那些变化呢?(幼儿回答,如空气中水分很多、非常潮湿、空气很闷等)一些动物能感受到这些变化,所以就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了。”

三、听一听

“农民伯伯不仅能通过看小动物的表现来判断气象,他们还能通过听小动物的叫声来判断气象变化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播放[青蛙知了]

“知了青蛙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教师用儿歌小结图片内容。点击[知了]学念儿歌。“天晴青蛙捉虫静悄悄,树上知了声声叫。天雨知了无声响,青蛙塘边呱呱叫。”

2、播放[蜜蜂]学学小蜜蜂的歌“蜜蜂晴天去采蜜,早出晚归忙得欢;阴雨天气不出门,在家酿蜜不停工。”

3、播放[鸡]“天要下雨,鸡不进窝”

四、小小气象员

1、介绍游戏的题目

2、介绍晴雨牌的用法。

3、教师操作课件[判断],幼儿翻牌。电脑给予判断对错。教师快速口述,幼儿翻牌。

五、活动延伸:

请你回去看看、仔细观察一下,还有哪些动物在天气变化以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语言领域

语言活动《春风在哪里》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散文诗,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

2、理解词语: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进一步体验春风的特点;

3、培养幼儿对文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树、花、草场景(其中枝叶、花、草可拿下来)、风的头饰、香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春风吹来了,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幼儿听着欢快的音乐,一起做放风筝的动作进教室。)提问:是谁让风筝飞上天的?春风在哪里? 评析:游戏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活动开始,老师用放风筝的形式导入,不仅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把整节课所蕴的春风扑面,带来勃勃生机的情感基调渲染得恰到好处。]

二、学习散文诗: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提问: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散文诗里说了什么?

散文诗里问春风在哪里?有谁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们是怎么说的?

评析:让幼儿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后,围绕几个小问题进行问答,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好散文诗的简单内容,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散文诗的“纲”。

2、分段理解、学习(观看多媒体课件)

(1)、看画面,理解学习第一部分。提问:

A、春风在哪里?树儿说了什么?理解:“翩翩起舞”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是谁让树儿的枝叶翩翩起舞的?

B、春风在哪里?花儿是怎么说的?理解:“频频点头”花儿是怎样频频点头的?(用动作表现)

C、春风在哪里?草儿是怎样说的?草儿是怎样轻轻晃动的?(用动作表现)

D、为什么说春风就在我们身边?把这一部分连起来朗诵一遍

(2)看画面理解学习第二部分。提问:

A、春风吹来,大地变得怎样了?

B、春风送来了什么?还有谁也感受到了春风的温暖?

C、春风飘来了什么?(喷香水)让幼儿用鼻子闻一闻。

D、春风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说春风带来了希望?

把这一部分连起来朗诵一遍[评析: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把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向幼儿展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视、听、讲的高度统一,在词语的学习上,老师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加以表现,一方面达到帮助理解加深印象的效果,同时又做到了教学活动的动静交替,为幼儿全面掌握散文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完整欣赏散文诗。

4、学习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5、一边做动作,一边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评析:通过有重点地分段学习,幼儿已初步能进行朗诵,不难看出,以上三个环节的安排,体现了要求上的层次性,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尝试分角色表演散文诗。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并从场景中取下枝叶、花草戴在头上,边朗诵边表演。

1、请个别幼儿尝试分角色表演。鼓励幼儿创编动作和造型,并大胆表演。

2、全体幼儿自愿选择角色表演。

评析:让幼儿选择角色进行朗诵表演,又把孩子们带到了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真正达到了玩中学的目的,同时老师请小朋友从大背景上取下枝叶、花儿、草儿戴在头上做头饰,使幼儿兴趣倍增,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具的使用率,这也是本活动设计的新颖独到之处。] 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散文诗《春风在哪里》,知道了春风就在我们身边,春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许多……现在,让我们手拉手一起到外面去向春风问声好!

资料附录:

1、散文诗: 春风在哪里春风在哪里,春风在哪里?树儿说:当我的枝叶翩翩起舞那是春风在吹过。春风在哪里,春风在哪里?花儿说:当我的花朵频频点头那是春风在吹过。春风在哪里,春风在哪里?草儿说:当我的身体轻轻晃动那是春风在吹过。春风在哪晨,春风在哪里?春风就在我们身边。春风吹绿了大地。春风送来了温暖。春风飘来了花香。春风带来了希望。

上一篇:游船公司票务管理制度下一篇:企业经营模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