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题鉴赏

2024-10-04

中考散文题鉴赏(精选11篇)

中考散文题鉴赏 篇1

中考古诗鉴赏预测题

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二、品读《天净沙·秋思》 , 填空答题。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 秋思之祖 ”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 , 写了十种景物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答案: 思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

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一个“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五、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⒈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

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答: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中考散文题鉴赏 篇2

一、常见的五种古诗词鉴赏题

(一) 名句赏析类

1.题目形式: (1) 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2) 请谈谈对诗歌中千古传诵的名句的理解。 (3) 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 请分析原因。

2.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 答案不要求统一, 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 (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 或采用的修辞手法 (如拟人、比喻等) 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 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二) 品味炼字类

1.题目形式: (1) “某”个字或词用得好, 好在哪里?“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2) 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 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2.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三) 主旨情感类

1.题目形式: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 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四) 想象描述类

1.题目形式: (1) 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 展开想象, 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时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 发挥联想和想象, 紧扣画面, 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 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五) 表达技巧类

1.题目形式: (1) 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2) 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 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2.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鉴赏时要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 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

二、题型示例

例. (2015年黔南) 阅读下面的诗词, 完成13—15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13.首句中的 (异) 字统领了上阕景物。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 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 衡阳的大雁飞去, 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千障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 夕阳西下时, 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 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15.“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浅谈中考散文题阅读技巧 篇3

一、把握文章的线索

宋人陈师道认为:“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散文具有“形散”的特点,其实“散”的外在形式里蕴含着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明晰的脉络。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注意抓住两条线:一是明线,叙述线索可按场景的转换、观察点的转移、事情的发展等展开;二是作者的感情线索,这是暗线往往蕴含着作者或多或少的感情在里面,作者对人态度的变化、对景的喜好程度、对事情的判断等等。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有助于我们把握住文章的精髓所在。

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例如,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从文章结构看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结构形式,理出结构层次,思路也就清楚了。

二、抓住文章的关键句

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循的。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找出文中的总结句,就容易点出文眼了。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

2.抓住感情的凝聚点

作者的感情总是会在文中一处凝聚在一点,尤其是散文,这一点是感情的铺展,找到了这一点,就是找到了文眼。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反映了作者淡淡的忧愁。作者这一心情,从篇首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中,已微露出来了。作者的感情也正凝聚在这一点上,它是全篇的文眼。

三、品味文章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有一种特殊的美,它像诗词般凝炼、优美、形象、含蓄;它又像口语而浓淡皆有,自然流畅。我们品析时,首先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品析的语言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次注意把握好角度,一般从准确性、严密性、句式、修辞、意蕴等角度分析。

阅读散文要在朴实自然的语言中读出蕴含丰厚的底蕴和雅致的趣味,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散文时仔细玩味的好习惯,只有认真品味,才能读出新鲜而真切的情趣来。有的文章较深,语言含蓄而不直露,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如:《灯》中“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的”一句中的“黑暗的海上”、“灯光的指引”、“永沉海底”的含义颇丰,阅读时就要仔细品读。但有的文章深入浅出,一读就懂,似乎没有疑难,往往会忽视对语言的深层品读。《荷塘月色》中的第一段“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的“带”就值得玩味,一则与全文宁静气氛相一致,同时也道出自己的淡淡忧愁,“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文章呈现的这种主客观情境”,蕴含“轻柔”、“随意”双重意味。爱子即将入睡,妻子正“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容不得发出任何响动。因此,作为以本色语言感染读者的散文,更要重视

语言的品读。

四、挖掘文章的哲理

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是阅读突破的关键。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

中考中这类考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种题型可以说“逢散文阅读题必有之”。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诸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

五、关注发展性考题

中考中的发展性考题,在于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答题要点体现在: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要开阔。

发展性考题,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梭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中考散文题鉴赏 篇4

第一,语言鉴赏题一定要学会找修辞。语言美往往会体现在修辞的运用上,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发现这个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又是什么?常见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强调等手法。我们找到修辞后,写上修辞手法+作用,这便是一个采分点。

第二,语言鉴赏题一定要学会分析句式。句式不同,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就不同。比如疑问句,就会有着悬念感,令人好奇;感叹句,就会有着强烈抒情的气势。

高考古诗鉴赏题做题误区 篇5

阅读标题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诗歌的标题常常包含着诸多信息。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只有读了标题以后,才知道本诗谈的其实是读书的感受:读书可以使人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鉴赏诗歌时结合标题分析,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忽视标题阅读,解答常常就会出现偏差。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

玉芙蓉 喜雨

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这支小令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和感情?

错解 这首小令通过写劳动人民恶劣的生存环境、贫穷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统治阶级残酷压榨的愤怒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同学们审读诗歌标题并以标题中暗含信息解题的能力。病例根本没有关注诗歌标题,而旁涉其他想当然地作答。其实只要紧扣诗歌标题中的“喜”字,再联系学过的杜甫《春夜喜雨》的主旨,就不难做出准确的回答。

示例 此诗表现了诗人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心情,体现关心民生疾苦的可贵精神。

不看注释

在高考诗歌阅读题中,为帮助同学们充分理解诗歌,命题人往往在诗歌后面附几条注释。这些注释或帮助理解词句,或为答题作暗示,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切不可不看注释,而应利用注释以加深理解,正确解题。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贫 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田荐其为工部侍郎。

本诗题为“贫女”,写的是怎样的一个贫女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单分析。

错解 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可又不愿意抛开女儿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去做媒,因为自己也有一双出众的巧手,这就表现了那位女子不迎合流俗的高洁操守。

解析 此题误答的直接原因就是忽略了注释的作用。诗中注释已经清楚地告诉了读者诗人的身世和经历等重要的信息,了解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命题人的意图了。

示例 这首诗语意双关、含蕴丰富。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怨恨。

曲解意象

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在诗中的作用一般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可用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正因为有着这样的重要作用,所以高考试题常常从意象角度来考查。

例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释:①有记载说刘一止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错解 此诗借写琴棋,表现了寄情于弹琴下棋的闲适生活,抒发了看破红尘而超然世外的淡泊情怀。

解析 此诗在琴、棋上寻其品。言在物“品”,意在人“品”。以直琴、方棋这两个意象寄寓着人的品性。通读全诗可以看出想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和嘲讽。而病例则完全抛开了物品和人品之间的密切关联,只回答了字面的意思。

示例 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向: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住处,无关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的讥讽。

忽视小序

有的古典诗歌的前面有一则不长的序,或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或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或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或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或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感情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例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你认为这首诗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错解 此诗共写了三层。第一层写的是郊野优美的环境。第二层写小牧童正在牧牛。第三层表现了对牛毁坏美景的不满和批评。

解析 此题误答的原因就是没能从诗前小引(小序)看出,这是一首题画诗,而题画诗一般由说明图画内容和抒发情怀、揭示理趣两部分构成。

示例 此诗可分两层,前两联为第一层,介绍《竹石牧牛》图画的景物;后两联为第二层,抒写感悟,即对这种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喜爱。

思维定势

鉴赏古代诗歌,一般来说,说到杜甫,就容易想到忧国忧民的主题,沉郁顿挫的风格。提起王维,就知道他诗风含蓄温婉,充满了山水田园间的恬淡和清新。谈到苏轼,就知道其虽命运多舛却乐观、旷达,词风雄健豪放,意境开阔。但是,答题的时候要注意克服先入为主的弊端,不能简单套用以往的学习经验,机械地理解诗歌,一见到苏轼就想到他一定会“豪放”地高唱“大江东去”,见到陶渊明就一定想到他远离尘世,“采菊东篱下”,见到“悲”“恨”“愁”“怅”就一定是感伤孤独,去国怀乡。用定势思维去解题,其结果是常常造成穿凿附会的错答。

例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写于南渡之后,词人饱经丧乱,颠沛流离,困顿坎坷。请简要分析这首词是否表现出婉约词风。

错解 这首词能够体现李清照婉约词风。它通过写梦境,表现了对国破家亡的伤痛,对个人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愁苦。

解析 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回答此题,同学们极易先入为主,陷入思维定势。其实,只要略加分析该词的遣词造句,心中便会明白此诗表现出一种豪放词风。

题西林壁鉴赏 篇6

鉴赏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字面上解释是:庐山从正面看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从侧面看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无论是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庐山的模样是不同的。都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渐渐走近庐山;诗人边登庐山,边环顾左右,却只看到山石丛林,不由慨叹“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着开展讨论:怎么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从而揭示更深刻的道理: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题探微 篇7

一、近二年全国及各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实例分析

1.意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人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2.想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3.表现方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4.比喻夸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听蜀僧溶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5.抓关键词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豰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内容和形式是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主要考查点

通过以上实例分析,不难发现,高考诗歌考查的主要是: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包括诗歌的景物特点,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等,形式的表现手法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2)文艺表现方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

(3)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4)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三、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把握高考的要点

看来,小小的诗歌鉴赏题,背后大有文章,那么如何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把握高考的要点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语文教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方法。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谈四步鉴赏法,即:读、悟、联、结四步鉴赏法。

1.读

“读”,是从文本中获取大部分第一手材料(感性材料)的唯一途径。对诗歌而言,“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从读诗中获取的第一手材料是鉴赏诗歌的先决条件。

如何读?方法也很多,可事先设置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有利于诗歌的鉴赏,都可采用。教师配乐朗诵、听名家录音,如慢读、快读、抑扬顿挫地读。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意绪(情感)。

如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只有通过读,才能了解词人的心绪。尤其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非读无以知晓情感之悲喜。同时,通过读,还可以牢牢抓住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关键词——诗眼或词眼)和特定的意象。

“读”是对诗歌的第一步感知,它让学生感知到了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廓,虽是模糊、朦胧,却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导明了方向。

2.悟

“悟”是在“读”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过程。通过悟。可较为具体地把握诗歌意境、作者意绪等鉴赏内容,因此,这一步更为重要。那么,“悟”什么?悟诗歌意象,悟诗句中的关键词(诗眼或词眼)。悟作者运用的艺术技巧。

(1)悟意象

在悟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诗歌意象的作用,如此。在悟的过程中方能避免盲目,有的放矢。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大体上是一致的。

①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②借景抒情。这是诗歌惯用的“方法”,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如柳永的《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③塑造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

④衬托人物品质。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梅、松衬托性格坚毅,鹤、荷衬托情感纯洁等。

明确了意象这些作用,悟意象就显得有据可依了,但如何悟呢?

首先找出诗歌中的个体意象或是意象群,再进行揣摩感知。如是个体意象,须赋予意象以人文情感进行鉴赏。如刘禹锡《石头城》一诗中的个体意象“潮水”,鉴赏时就须

赋予人文情感。作者是用潮水反衬“故国”的荒凉冷落,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历史苍桑的感慨。

另外,在诗歌中,意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思乡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了解意象的特定意义,会使鉴赏的目标更为明确,思路更加清晰,结果更为准确。

(2)悟关键词

诗歌中有一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语,我们把这些词语叫做诗眼或词眼。它通过强烈的节奏为“读”所感知。如“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又”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中的“自”、“空”二字,均是关键词。悟词,一般从词的本义入手,去悟其在诗境中的深层含义。

(3)悟艺术技巧

把握诗歌的艺术技巧,首先要了解它的种类。要尽可能早的把它的分类情况介绍给学生,这样才更有助于明确它的概念和特点,准确的概括出诗歌的艺术特色,此外,还要同学习过的诗进行比较、区分,才能切实地提高鉴赏能力。站的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准。

象征:《死水》《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虚实相生:《雨霖铃·寒蝉凄切》《扬州慢·淮左名都》;赋比兴:《无衣》《孔雀东南飞》;对比:《卫风》《越中览古》《沁园春·长沙》;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蜀相》;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烘托和映衬:《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用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联

在“悟”的过程中,我们已较为具体地把握了诗歌鉴赏的各方面内容,但这还只是对诗歌价值的相对单一取向,并不全面。因为有的诗歌还具有它的现实意义,如《石头城》一诗中,只把作者对“故国”昔盛今衰的感慨作为鉴赏的最终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也违背了作者的真正意愿。因为诗人刘禹锡在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出现了“牛李党争”,地方上藩镇割据。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应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在鉴赏时,还必须联系作者写作的当时背景(包括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因素。明了诗人所处时代、主要经历、语言风格、美学追求以及创作某一首诗的心境等因素,才能深入地理解诗意、把握诗情。

所以说,鉴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了解相当一部分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状况。古语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此,才能具体、全面、客观、公正地鉴赏诗歌。

4.结

“读·悟·联”只是解决了如何鉴赏诗歌的问题,但整个过程毕竟是零散的,细碎的,感性的,缺乏系统性、条理性、理论性。所以,我们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门别类地进行总结,这样,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准确地,从容地对诗歌进行赏析。

诗歌鉴赏题答题方法 篇8

一、基本概念

1、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诗言志”、描写景物、抒发心中感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粗体标注是可以在考卷上面体现的答案)等。

2、结构形式:

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包括对偶(不常用)、比喻(常用)、拟人(常用)、借代(常用)、夸张(答题时要加以考虑)、排比(不常用)、反复(现代诗鉴赏最常用)等。

4、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

写作技巧: 包括赋比兴、衬托(鉴赏诗歌一定要有这个意识)、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多用“XX是画龙点睛之笔/神来之笔”)、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同理情况也考虑“欲抑先扬”)、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冲淡(冲和【例如王维的诗】)、沉郁、悲慨、婉约等。

6、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顿挫等。

7、描写:包括动、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点、面【窥一斑知全豹】,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衬托、细节】,远、近、高、低等。

二、解答技巧

(一)、解题

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鉴赏诗歌的时候就将上面的内容套进去】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 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二)、答题程式

“写什么”方面:

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托物言志】,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诗写征战,山水田园等。意象,意境,背景,主旨。“怎样写”方面: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

“为何写”方面:

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 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诗歌鉴赏答题格式例析

诗歌鉴赏多采用主观题,近年来主客观结合。提问形势多种多样、变化无端,思想、风格、艺术、语言、情感等等都会提及。往往让考生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一方面来进行解答,结果答非所问,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分。所以就诗歌鉴赏提问的类型与解答的内容进行归类,希望能够给考生帮助。第一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正确解答:

分析思路: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映衬(正衬和反衬)、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

除了这些常见的手法外,还有诸如变换抒情角度、白描、渲染等。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

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例 1: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宫苑。砧声:捣制 寒衣之声。

问: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2 分)

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 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例 2: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 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 分)

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 “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 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 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思路:这类问题,它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 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常见错误: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 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 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 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

例 1: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理想?(6 分)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 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 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 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例 2: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 之。(6 分)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 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第三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常见错误: 有些考生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的巧妙,这是以前诗歌点评的做法。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解答显然不对。

例 1: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问: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然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______ 的特色。(2 分)

答:平淡质朴(平淡自然)。

例 2:

长干曲四首(其一)

长干曲四首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 分)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环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鹄飞。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古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问: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

相同点: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反跌手法,把历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场春梦,与现实显示出这一梦境的残破景象——为辉煌历史哀鸣的翻飞“鹧鹄”和为辉煌历史见证的“旧时”月亮,各自形成对比,共同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凉感;

《越中览古》以“只今惟有”反跌一笔,振起全篇。

《石头城》以“旧时月”暗 转,隐隐反照的是东晋到南朝近三百年的历史。

不同点:

《越中览古》由历史典故发轫,由昔向今延伸,侧重状昔日的繁华,引渡到现实情景,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

《石头城》从今往昔推移,反方向运作,侧重描绘今之荒凉,定格于一个静态镜头。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作者对乌衣巷的描写有一种怎样的情境氛围,请简要分析。作者由此表 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东晋时乌衣巷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于达官贵族的房基,偏斜的夕阳在巷口拉长了影子,夕阳残照中,燕子在百姓的屋舍上翻飞。诗人为我们营造了 一个萧索悲凉的画面。在这个画面中,涂抹出了诗人感慨沧海桑田,繁华不再、人生多变的深意。

例 1: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6 分)

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 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例 2: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 分)

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 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 山急雨来”的壮观。

第三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答思路: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常见错误:

有些考生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的巧妙,这是以前诗歌点评的做法。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解答显然不对。

例 1: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 篇9

1.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2.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只有领悟“意象”中的寓意,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3.鉴赏诗歌主要从诗人、诗句分析、内容理解和手法技巧。这个看似很简单,其实却是要求鉴赏诗歌的人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有足够的文言知识储备,还能够对诗歌的发展与格式特点有一定了解。知人论世,这是文学中经常要做到。

高考诗歌鉴赏题备考策略 篇10

关键词:诗词;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98-01

古代诗歌作为一门常青的艺术,我们的学生是喜欢的,但对于高考诗歌这种鉴赏形式却是不喜欢的,毕竟高考诗歌鉴赏的最高能力层级为E级,难度太大,但怎样化险为夷,把诗歌从神龛上请下来,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既能意会,又能言传,还是值得思考的。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鉴赏评价"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能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和评价这两种能力,鉴赏是基础,是对诗歌基本内容的赏析,如果没有对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就谈不上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所以,鉴赏和评价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属于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它直接表现出一个人的审美认识和语言表达水平,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一、高考诗歌鉴赏题特点分析

1、试题考查勾连课本

诗歌鉴赏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能力,这种考查是以识记为基础,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陌生的考查内容看似与课本无关,但仔细分析,高考题目的设置都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花在墙外,根在墙内”的特点。

2、选材特色鲜明

从选材上看,相对比较固定,唐宋诗词是主流。2013年高考全国1卷考查宋词一首,全国2卷考查宋诗一首;2014年高考新课标2卷考查唐诗一首和宋诗一首进行比较阅读。同时,诗歌篇幅相对较短,完全符合《高中语文考试大纲》要求。

3、命题设问指向明确

高考试题,往往在考生的研读范围、思维走向、答题方法和数量上予以限制和暗示。比如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考题,第一问“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这道题的题干给考生明确了如下几个要求:首先要眼于诗歌整体,其次要指出手法,最后一定要结合内容来分析,落脚点必须是抒发的具体情感。

二、高考诗歌鉴赏题动向分析

1、文本材料体现浅易

近三年高考题选择文本篇幅相对较短,便于考生理解诗意。对于诗句含义比较晦涩的内容一般会附上必要的注释,避免出现考生大面积失分的现象,提高了试题的有效性。

2、考点覆盖稳中求变

近三年考题,呈现出考点轮换的趋势。这种变化的目的是与上一年形成考点互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诗歌鉴赏的要领,从而提升考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3、更加重视文本内容的理解考查

2012年和2013年均有直接考查诗歌文本内容的试题,2014年直接考查文本内容的题目明显增加。其实不管考查的形式和指向有怎样的变化,最终的作答都必须建立在对诗句内容的深入理解上。因此,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备考重心必须放在提高学生对诗歌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上。

4、更加开放

今后,新课标高考仍将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但是会更加开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开放性题目可供考生选择的角度会更多,赏析更能体现出考生的个性化。

三、高考诗歌鉴赏题复习策略

1、注重文化积累,扩大知识储备

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诗句内容理解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捷径,唯有在平时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提升。因此,诗词文化的积累在我们的备考策略中成为重中之重。

2、授之以渔,教给鉴赏方法

在学生有了一定量的文化积累之后,便要注意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

(1)从宏观上把握整首诗词的思想意蕴和感情基调。是送别,是念远,是伤怀,是爱国,还是怀乡都要弄清楚;是爱慕,是幽思,是感慨,是喜悦,还是悲伤,这些也得大体了解。只有这样,对诗词才有较明确的认识。

(2)注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解析它们的深层含义和隐含信息。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流露出作者的情感体验,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切入点。

(3)平时要多看诗词鉴赏性的文章,并对鉴赏性的文章进行鉴赏。自己动手写写鉴赏小文章,不断积累鉴赏方面的知识。

(4)从微观上教给学生考场作答的方法和技巧。不管考生理解到什么程度,总要通过具体的文字在答题卡上表述出来,在复习中要针对不同的题型教给学生具体的作答方法和得分技巧。现在是网上阅卷,答题的规范性是十分重要的,在高考中“表述重于理解”并非全无依据。

3、强化分解训练,培养鉴赏能力

高考强调考能力,如何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在备考中特别强调的策略。我们知道: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只能让学生在鉴赏古诗词的练习过程中获得。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诗歌鉴赏的分解训练。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分解训练从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进行,具体分解为鉴赏语言、鉴赏形象、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四个方面。

4、规范书面表达,养成良好习惯

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之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形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往往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就可能缺乏逻辑性、条理性,甚至有悖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进行诗歌鉴赏训练时,应加强学生的书面表达训练,要求其必须要有明确的思路,做到答题表述的规范化。

中考古诗鉴赏复习 篇11

——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领悟开头结尾,把握文章主旨。2.探究品味方法,提升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探究品味方法,提升语文素养。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作业再现 2.出示目标

(1)领悟开头结尾,把握文章主旨。(2)探究品味方法,提升语文素养。(二)探究开头的作用 触类旁通

1.出示一组开头

草记 贾平凹

①1982年10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一漠沙地;天地全然都空白了,几十里没有一座房,也没有一棵树,远远的地平线上,遥远的地平线,乡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胶得成一个椭圆形。我默默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竟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疑心是柳絮,抬头搜素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一团要看时,一出气,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发纷纷,如千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一棵什么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条细,半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干裂,有的已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四周生满白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

②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一队骆驼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答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问,回答是:“他怎么不长绒毛呢?要不,它怎么繁衍后代啊?”

……可见环境好的并不足夸,环境劣的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它也结籽,虽然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贫,也同时给了它的奋自己去谋生路了。(选自《西安晚报》)

文章第①段的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

内容:第①段的划线句子描写了沙地荒凉的景象,这就是佛手肿生存的恶劣的环境,表现了佛手肿生命力的顽强; 结构:为下文表现佛手肿的顽强的生命力作了铺垫。

寒色 龙应台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①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这不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你告诉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永恒。

作者引用两句诗作为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

内容:①引用诗句,开篇点题。②诗句描写了苍茫淡远、略带寒意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忧伤之情,为文章奠定充满温情而又伤感的感情基调。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构:总领全文。

枯竹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它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它是郑板桥,“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⑧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第9期有改动)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4’

内容:开篇点题,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眼前的枯竹历尽沧桑。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引起下文,引出下文对枯竹的前身、后世的遐想。举一反三 1.探究方法

(1)小组合作:参考以下三则范例,你认为领悟文章开头的作用需从哪些方面思考?

内容:第①段描写了沙地荒凉的景象,这就是佛手肿生存的恶劣的环境,表现了佛手肿的顽强。结构:为下文表现佛手肿顽强的生命力作铺垫。

内容:①引用诗句,开篇点题。②诗句描写了苍茫淡远、略带寒意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忧伤之情,为文章奠定充满温情而又伤感的感情基调。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构:总领全文。

内容:开篇点题,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眼前的枯竹历尽沧桑。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引出下文对枯竹的前身、后世的遐想。

一:结合文章,领悟内涵; 二:立足全篇,紧扣中心; 三:两个角度,品析作用。

(2)自主探究:你认为运用这种方法应对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常用术语:总领全文;开篇点题;渲染气氛;

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奠定基调; 为下文作铺垫;上下文形成对照……

小贴士: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合理使用术语

(三)探究结尾的作用。触类旁通

1.出示一组结尾

草记 贾平凹

……可见环境好的并不足夸,环境劣的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贫,也同时给了它的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环境太不好了,它并不去以色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自然这样可能落地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绒儿各自在找寻自己的归宿呢?

⑧“它只能在沙地上长?”

⑨“要不怎么说是苦命的呢?”牧人赶着骆驼走远了,缓缓的步伐,摇奏着沉沉的铃声。几朵白绒团儿飘在骆驼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骆驼脚窝里,也满满地落下了一堆了。

⑩啊,荒凉的沙地上,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草呢?知道的只有骆驼,只有牧人;但骆驼不懂人语,不能言语,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草可悲,草亦可幸也。

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4分)佛手肿只能在贫瘠的沙地上生长,不被很多人了解,“草可悲”;它有独特的生存手段,能遇到“我”,将其写出以示天下,“亦可幸”。

寒色 龙应台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①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这不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作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你告诉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永恒。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

内容:最后一段揭示出文章的主旨,指出亲情是生生不息、恒远流长的。结构:总结全文。

枯竹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它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它是郑板桥,“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⑧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

文章的结尾改成“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好不好?为什么?4’ 不好。内容:原文结尾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喜爱和赞美之情。优美含蓄,意蕴无穷。

结构:原文结尾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而改文的结尾虽然也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是过分直白,缺乏美感。举一反三 1.探究方法

(1)小组合作:参考以下三则范例,你认为领悟文章开头的作用需从哪些方面思考?

佛手肿只能在贫瘠的沙地上生长,不被很多人了解,“草可悲”;它有独特的生存手段,能遇到“我”,将其写出以示天下,“亦可幸”。

内容:最后一段揭示出文章的主旨,指出亲情是生生不息、恒远流长的。结构:总结全文。

不好。内容:原文结尾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喜爱和赞美之情。优美含蓄,意蕴无穷。

结构:原文结尾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而改文的结尾虽然也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是过分直白,缺乏美感。

一:结合文章,领悟内涵; 二:立足全篇,紧扣中心; 三:两个角度,品析作用。

(2)自主探究:你认为运用这种方法应对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常用术语: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升华感情;点题;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贴士: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合理使用术语

学以致用

中国地图 高鹏程

⑴去乡下拜年,看见几乎每家堂屋里都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大舅家有,二奶奶家有,还有小姑,小姨家……这些地图,有些新贴上去不久,有些看起来有好几年了。但是和烟熏火燎几十年的土坯墙相比,依旧有些突兀。几乎是昏暗的土坯墙上唯一鲜亮的事物。

⑷我明白了,这些地图上连着的地名,都是我的表兄妹们外出谋生和打工的地方……

⑿我没有去更多的人家。但我知道,我的判断不会有什么差错。因为早就听说了,宁夏西吉,这个拥有47万人口的贫困大县,每年外出打工的约有12万人。后来我才听说当地的一首新民谣:家家屋里老两口,门前拴个大黑狗。十户人家九户空,墙上一张大地图。

(文章选自2011年《散文》第10期,有删改)1.联系全文,简要说说第(1)段的作用。(4分)

内容:开篇点题。写了与烟熏火燎的土坯墙形成鲜明的对比的中国地图,表现了鲜亮的地图的突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引起下文,引出下文的儿女们外出打工、老人们牵挂思念的故事。2.简述以“新民谣”作结尾的作用。(4分)

内容:点明中心,新民谣写了当地人外出打工现象不仅仅是“我”的亲人,而且扩大到整个地区,进一步说明该现象的普遍,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旨; 结构: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四)教师寄语

深入研读文本,把握主旨;

注重方法探究,举一反三; 重视生活体验,求真养性。

上一篇:婚姻关系具结书下一篇:企业运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