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的读后笔记(共11篇)
教父的读后笔记 篇1
《教父》是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虽然它只是一部商业小说,但书中所继承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却提醒我们:这不是一部单纯的仅为利益而创作的小说。
故事是发生在二战后的美国,二战中意大利的黑手党遭到墨索里尼的残酷镇压而不得不将势力迁往美国,西西里人成为战后美国黑势力的主导者。故事是以美国五大家族的争夺为主线,以其中最大的考利昂家族为主要描述对象。它近距离地使读者观察到了一个真正的美国——它的阴暗面:黑恶势力充满残酷暴力阴谋诡计的竞争。这不是一般黑手党百科全书中记录的遥远历史,它将一个个鲜活人物的内心剖析在读者面前,将人性本恶的法则熟练运用。让一个个邪恶的角色变得和蔼可亲了,读者在惊异的同时感受更深的是一个社会的腐朽与肮脏。
情节中人物的变化也是十分令人震惊的:考利昂老头子由睿智富于心计转变为朴实而归于平静;迈克尔由渴望平凡鄙弃家族罪恶而转变为老头子的继承人;忒希奥由英明忠诚的考利昂家族护卫变成了阴险的叛徒;恺由纯洁善良的教师变成了为丈夫迈克尔日夜祈祷的......这一切无不是利益与情感纠缠的结果。我们还会看到普通贫民无力借助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时是怎样跪倒在大家族的脚下的,还有平日衣冠楚楚、义正严词的高官虚伪阴险的嘴脸......总之,就像扉页上所写的那样“这是我们男人的圣经,它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智慧”。
巴尔扎克曾说过:在巨大的财富背后,都隐藏着罪恶。维多·柯里昂能够把他的家族发展成纽约地下社会最大的黑帮头目,这和他天才的交际能力和高瞻远瞩的策划能力息息相关。书中的教父自始至终都是那样的平静,你永远猜不透他在想什么。尽管作者把黑帮写得令人发指,但看了《教父》之后,对教父老头子只存有崇敬之情。“我会同他讲道理”,是维多·柯里昂老头子给人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我会同他讲道理”是维多·柯里昂老头子对敌人下的最后通牒,“我会同他讲道理”是维多·柯里昂老头子自己最后的防线。当人们领略到这是老头子留给自己最后的机会和这句话意味着老头子要对自己采取极端行动时,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发丝一凉,从内心发出对老头子的敬畏之情。
教父,一个意味深长的词,给人的直觉是不可亵渎的神灵僻佑,那也是意大利一千多年以来恐惧之后需要有人僻佑的安全感——一个孩子要有两个父亲。而维多·柯里昂真正承担起了教父的职责,把教父的涵义拓展了。他不仅是一个父亲,也是一个男人。老头子在快死前说了最后一句话:生活是这样的美丽!他一生虽血腥染指,但在他垂暮之年,闭不出户,与花草相伴,享受与家人的幸福时光。从另一方面说,他也是一个好父亲,“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既是他的箴言,也是现代男性应谨记的教诲。
教父的读后笔记 篇2
一、“据研究, 人的第一语言习得的敏感期在幼年, 过了13岁就难以习得。”电视剧《下一站幸福》中的梁晓乐只有5岁, 一口气能说很多意思比较复杂的句子, 其智力水平超过了落后地区的成年农民。究其原因, 主要是妈妈梁慕橙每晚给他讲故事, 要他熟记梁氏家训, 锻炼了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某市实验小学一年级的两个班中, 进行了一项基于网络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 目的是通过两年左右时间, 使中国儿童能读会写, 掌握2500-3000以上常用汉字, 并能写出800-1000字左右通顺流畅的文章。从第一学年结束时学生取得的成绩看, 试验班中的优秀学生已经基本达到了预定目标。经过两轮试验的结果表明, 只用两年使绝大部分学生掌握2500以上的汉字是没有问题的, 要能流畅地写出上千字的文章,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也不会有困难。
二、“早期教育和心理学研究都证明, 儿童期的生活和家庭环境对每个人所特有的行为反应模式与生活风格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下一站幸福》中, 幼稚园小朋友说梁晓乐妈妈的坏话, 怒不可遏的梁晓乐狠劲咬了对方一口, 然后跑回家哭诉给妈妈听, 妈妈梁慕橙教育他说咬人是不对的, 应该向人家道歉, 而身为梁晓乐父亲却并不知情的任光曦给她们母子俩讲了圣诞老公公的故事:圣诞老公公老是欺负别人, 大家不再跟他玩, 圣诞老公公被冷落后意识到自己错了, 就向别人道歉, 大家原谅了他……要梁晓乐勇敢地承认错误, 抬头挺胸, 像个男子汉一样敢做敢当, 同时提醒梁慕橙:这样一味地要求小孩赔礼道歉, 会让小孩形成胆怯懦弱怀疑自己的性格。梁慕橙作为单亲妈妈, 教小孩凡事忍让, 而男性任光曦介入后, 教小孩做游戏, 溜直排轮, 在运动中被撞击受疼痛, 跌倒再爬起。单亲家庭对儿童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爸爸妈妈对梁晓乐的共同影响, 阴阳互补才能和谐, 梁晓乐才能全面协调发展。
三、“马斯洛人本心理学认为, 早期体验过较高需要满足的人, 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日后就能为满足高级需要而忍受低级需要的剥夺, 为追求实现自己的潜能而奋斗。”在专制统治思想严重的农村, 只有爷爷奶奶才能给小孩足够的爱护和尊重。在爷爷奶奶的羽翼保护下, 胆小的孩子在完全放松没有任何压力和紧张感的状态下去玩耍去学习, 顺应天性去成长, 孩子既会娱乐又会学习,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全面发展。这样的小孩情感丰盈, 自信十足。笔者有一女学生, 她在恋爱中投入的感情很真诚, 结局并非大团圆。这女生有经商才能, 她不但养活着自己, 还供给男朋友上完大学。她如此强悍, 何必费力不讨好受制于人?她的回答出人意料:从小得不到父爱, 长大以后, 试图从异性身上找回这种东西。可是男朋友不是父亲, 她遇人不淑, 被骗后寻死觅活, 活过来后清醒理智, 回想当初寻求爱时耗尽心力, 蹉跎了岁月, 很不值得。她幼小时得到的爱残缺不全, 成年后情感始终处于饥渴状态, 导致她走了很多弯路, 根本无法顾及成人后追求的人生目标应该是高级需要, 即自我实现。
四、“反之, 童年时代缺乏情感审美体验和道德热情的儿童, 日后会成为冷酷冷漠贫乏的人。”《红楼梦》中的惜春就是例子。惜春从小没有父母教养, 养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在应付王夫人指使的对大观园的搜检时, 探春义正词严, 提出要搜就搜她自己的东西, 不许搜丫鬟的东西, 她通过维护丫鬟的尊严维护自己的尊严, 不仅冷嘲热讽奉命行事的王熙凤, 还打了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一个耳光;而惜春胆小怕事冷面冷心, 不但不维护丫鬟的利益, 反而将丫鬟推出去让细细地搜检。她对伺候她衣食住行的丫鬟入画如此冷酷无情, 自然无法从他人身上得到温暖的回报, 她没有热情, 情感贫乏, 最后只得遁入空门冷冷清清过日子。
五、“叶圣陶先生刚会说话的重孙女看见下雹子说掉豆豆了, 当代诗人许刚的小儿子看见火车排水说火车撒尿。”两岁小孩第一次被带到田野, 十分好奇, 问奶奶鸟儿会飞, 我为什么不会飞呢?孩子面对将要出国的母亲, 修改的唐诗是“慈子手中线, 游母身上衣”;一位母亲领着四岁的孩子来到宁大, 指着宿舍楼说这是妈妈当年上大学住过的地方, 儿子问你上大学时为什么不带上我呢?这位母亲霎时感到时空错乱, 无从回答。“说明这些孩子的语言学习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模仿, 而是积极的建构了。他们总是努力用自己已经内化了的结构去同化未知的外界世界”。可见, 儿童有儿童的思维, 儿童有儿童的世界, 儿童凭借他们的认识造出的句子, 是需要大人认真对待的。我们不可小看孩子, 不能忽视孩子, 孩子是我们的过去, 是没有长大的我们。
教父的读后感 篇3
回顾了迈克尔的一生,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悲剧和孤独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什么造成了迈克尔的悲剧呢?我想是人与权力,制度和社会永恒的对立关系。人性是复杂的,是因为人总处在本我、自我、超我的不断平衡中。这种平衡涉及到的不只是个人,而有其更复杂的社会的原因。人作为个体,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失掉自己的本性,而迈克尔的情况更加特殊,因为他要完成的是从一个纯粹的人到教父角色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家庭期待社会期待等因素不断促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的因素要压制到最小,因为一个人越成为既定规则的一部分,越是要降低自我的比重。在这一转换中他面对的是强大的制度,而且教父角色的特殊性使迈克尔必须要面临权力与罪恶这一贯穿于社会中的问题,在这两者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人性黑暗的一面,个体人这一最无助的角色要面对来自自身群体所构成的最黑暗的深渊,如果不能成为其中的一部分,那只能成为其现实的牺牲品。这个深渊有着宗教的光环,有着触目惊心的血腥,有着文明的外衣,但其中最深层次的却是人性恶的集成。人的群体性是人能从远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难生存到现在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成为展现人性的最好舞台。在群体的关系中,人类建立起一系列平衡制约的制度,但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出于同一本性,这就注定了这一制度的本质。但这种制度对人有强大的约束力,只要不按制度行事就会被淘汰出局,所以人永远都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制度,也正是这一点促使迈克尔不断的失去自己,被抛入更黑暗的境地。如果说在第一部《教父》中康妮的小孩在圣水的涤荡下完成洗礼,那迈克尔就同时在鲜血的洗礼下完成了由个人到教父的转变,如果他不这样做,那他的生命将成为另一罪恶的祭品,这就在本质上揭示了人类之间建立在权力之上的关系。
《教父》通过这一个人物要表达的,其实是全人类的问题,个人是无助的,也是不能逃脱的,老教父说他终其一身奋斗的是拒绝成为大人物手中的玩偶 ,那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成为所谓的大人物,迈克尔同样遵循了这样一条轨迹,对个人来说的悲剧成为了唯一能生存下去的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孤独自然就是永远伴随个体心灵的一种状态了,这也是人在如此环境下还存在良知的唯一来源,这种孤独来源于个体与群体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中,人不可能因为融入群体而不孤独,因为融入群体的是本我,但自我永远都是潜在心灵中,默默地看着一切,这也是为什么人都是以个体存在的原因。自我受到来自群体的各种因素的挤压,面临着随时以牺牲自己换取平衡的境地。它唯一的支撑来自于人类的血缘关系,这是唯一一种纯自然的关系,一种面临现实困境时理想的出口,总是寄希望于后代,或是为自己所有的行为找到心灵的支撑,这是人类的美德之一,完完全全的无目的的自我牺牲只存在于这样一种关系之中。但是,当人失去了这最后的希望时,一切也就完全回到了黑暗的深渊,孤独又成为了永远萦绕于心灵中的不可逃避的状态。
迈克尔从人到教父的转变过程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呢?也许,人生的悲剧和人性的孤独,真的是人类的宿命。
《教父》读后感-北眺 篇4
仁慈的父,我已坠入,看不见罪的国度,请原谅我的自负————黄俊郎
我大一的时候看了黑帮小说《教父》,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很平淡无奇,一直耐着性子读下去,到了后面却发现越来越精彩。而第三十节是这本书的大高潮,每当我读到这一节时,都会由衷地感慨和震撼。
黑帮小说自然是讲黑帮的。黑帮免不了打打杀杀,用暴力来解决是非。但是如果一个黑帮只会用暴力来解决是非,那么这个黑帮肯定做不大。黑帮其实也是在做生意,你给钱,我出命,达成一种血腥的交易。既然是做生意,就不能一味的奸诈,发家的时候不少人会用那些黑手段,但是等到企业壮大之后,就要考虑自己的名誉和社会影响了。所以说黑帮也是个利益和暴力的混合体,特别是像本书主角所在的美国纽约第一大黑帮,更是既要维护规则,按照道上的规矩办事,又要用暴力来在社会权力和利益的倾轧中达到一种制衡。
黑帮在今天的日本是合法成立的,黑道的老大经常和警察局长在一起吃饭。现在日本大多的黑帮不再是像混混那样到处砍人来讨生活,而是尽可能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营一定的行业,通过正当经营和力量震慑,保存自己的一份实力。许多黑帮逢年过节会和群众一起娱乐,甚至发放过节费,不过近来因经济不景气,各个黑帮腰包都比较瘪,所以就没那么前可以撒了。
很多黑帮是根植于普通民众中的,并且具有很多的民众威信。在意大利南部的一些城市,很多老百姓解决问题都回去找黑手党而不是找政府,因为政府的官员一般都很腐败低效,甚至说政府的决策如果得不到黑手党的认可,都没人敢去落实。政府不给力,民众自然倾向于选择高效的黑帮,虽然要花一些钱,但是能做到公平公正,民众也满意,黑帮也挣钱,这是一种经营模式。
也有的黑帮在民众心中形象恶劣,它们通常欺行霸市,鱼肉乡里。那这种黑帮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又将怎么生存下去了?在一些权力至上的地方,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附权力,给政府官员服务。有些事情政府搞不定,或者说不方便出面,这时就可以由黑帮来解决。像我以前一个同学,听说他家在拆迁的时候,政府开的价低,他们家不愿搬,后来黑帮出面解决的。假如有个腐败的官员,想给自己多弄些钱,或者说想培养一批听话的鹰犬,就可以纵容当地亲于自己的黑帮发展壮大,用权力去庇护他们,帮他们摆平官场上的事,同时也会接受这些黑帮的金钱以及别的礼物。既然黑恶势力依附在权力之上,一味扫黑,不打背后的大老虎,黑恶势力永远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扫黑,就要把包庇黑恶势力的权力一并拽出来。所以地方政府有些新领导要扫除异己,打破权力格局,往往会从扫黑开始。这时竞争对手不管黑不黑,只要脏水泼到身上,就很难不被拿下了。
言归正传。本书的主角是教父考利昂老爷子。教父不是神父,不是在教堂为人们做祷告的神职者。教父通俗的讲差不多就是干爹的意思。《哈利波特》里,小天狼星布莱克就是哈利的教父。考利昂老爷子和他的家族都是意大利人,信奉天主教。道上的人因为他德高望重,都尊称他为黎叔。哦,不对,教父考利昂老爷子,道理都差不多。考利昂老爷子一生都非常低调谨慎,海纳百川,胸怀若谷。他从来不依仗暴力肆意而为,而是像别人的教父那样,会对身边的人进行关心和照顾,不厌其烦的教诲。为此,他在政府和群众间有着很多的人脉和威信,以此他经营着纽约市第一大黑帮,其他四个大黑帮每十年一次对他展开围攻,都会被他一一化解。随着考利昂老爷子的老去,家族势力不见增长,又因考利昂家族卷入了一场毒品走私案,与其他黑帮家族产生纠纷,结果考利昂老爷子遇刺险些身死,他的接班人,也是他的大儿子桑儿被杀,小儿子迈克尔因为复仇被迫逃往国外。后来考利昂出院后与其他家族议和,暂时调停了矛盾,然而家族的生计却每况日下。
迈克尔结束逃亡后,考利昂老爷子将权力逐渐让渡给他。迈克尔坚持要把家族产业的中心挪到美国西部,去经营博彩,然后撤离纽约。因为迈克尔的年轻,家族中的许多人都对他不抱
有信心,从他的身上,人们也很难看到考利昂老爷子的和蔼和威严。曾经有一次,考利昂老爷子和一个道上的人谈判,老爷子苦口婆心地花了一天时间去说服他,面对强大对手的让步,对方却不知道妥协,继续和老爷子斤斤计较。末了,考利昂老爷子摊开手,说:“你这样我没法和你谈。”然后转身就走。这一下子就把对方吓傻了,明白自己的行为就像一个在大人面前哭闹索要糖果的孩童,赶紧拉住老爷子不让他走,但老爷子已经不准备给他机会了。第二天这个人就被打死了。老爷子习惯和对方谈利益,愿意通过合作来分享好处,但是如果对方拒绝,他就会选择给对方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就是让对方去死。迈克尔就显得稚嫩很多,不管是拉拢人的本领,还是作为未来教父的威严,都不如考利昂老爷子强。最关键的,就是考利昂老爷子手上的政治人脉。考利昂老爷子说,他手上的政治人脉的作用顶得上十个兵团。他之所以能够在几十年来,凭借手中的两个兵团,面对四大家族的围攻,总能屹立不倒的原因就在于此。毒贩索拉索想要走私毒品,先来找考利昂老爷子,希望他能用手中的政治力量来庇护他们的行为。但是考利昂不同意,认为博彩之类的算是小恶,政府的朋友还愿意包庇,而贩毒这种事是绝对的大恶,官僚们不会和他达成这种交易的。就在谈判的时候,考利昂的大儿子桑儿问了一句关于贩毒利润的事,一下子就被对手发现了他们家族方针潜在的分裂,立刻派人刺杀考利昂,以图在桑儿接班之后开始毒品合作。这笔考利昂老爷子所珍重的政治人脉,还有谈生意的慎重和机警,都是迈克尔所没有的。
考利昂老爷子过世后,迈克尔成为了新的教父,但是从周围人的眼光中都可以看出对他的不服和不信任。在安排人事的过程中,迈克尔将家族中最重要的智囊和干将派往了西部。在准备考利昂老爷子的葬礼时,迈克尔联系了地产商,将他们家族居住几十年的总部给卖掉。其他几大家族看到考利昂老爷子去世后,纷纷磨刀霍霍,准备同时对考利昂家族开战,考利昂家族的两个兵团司令都注意到这个情况,建议迈克尔招兵买马,遭到了迈克尔的拒绝。迈克尔已经决定要放弃纽约,纽约第一大黑帮将就此终结它的历史。
考利昂家族自老爷子死后,真正地进入了黑暗和低谷。考利昂家族的两个兵团司令之一叛变了迈克尔,选择与四大家族之一合作,将迈克尔带到他的地盘上,和其他几大家族的老头子展开会谈,然后杀死他,然后迅速消灭群龙无首的考利昂家族。
前二十九节的内容峰回路转,写到这里已经是黎明前最深的黑暗。然后第三十节忽然停止了叙述故事的主线,转而开始写一个叫亚伯特·奈里的人。奈里是个意大利裔的警察,在纽约警察界小有名气,执法严酷,嫉恶如仇。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好,心理素质也过硬,面对歹徒从来都是把对方打到认罪伏法或者昏迷不醒。有一次他发现他的外甥,因为染上了小流氓习气,对他妈妈很凶恶,一气之下把他外甥暴揍了一顿,这吓坏了他的妻子。奈里的妻子和他的感情非常深,但奈里的暴力让她感到恐怖,于是离开了奈里回到了娘家。没过两天奈里在一次执法中,面对一个穷凶极恶、虐待妻女的毒贩时,失手将其打死,被抓进了监狱。奈里死活也想不通为什么要抓他,而且按照他的性格,要么在监狱里被牢头狱霸打死,要么他打死别人。奈里的岳父对女儿的决定非常不满,觉得女儿错过了一个好女婿,为了救奈里一命,他找到了考利昂老爷子,把奈里救了出来。奈里也不是傻子,去考利昂那里道谢。迈克尔先接见了他,对他说:“把你从监狱里救出来,又把你放到旷野听任风吹雨打,那就毫无意义。我可以给你安插个工作。我在韦加斯也有产业,按你的经历,你可以当个旅社的保安人员。不然的话,要是你喜欢做什么小生意,我也可以给银行说一句话,向你提供贷款作为资本。” 然后考利昂老爷子接见了他,陪了他一下午。迈克尔和老头子两人送他下楼,上了他的汽车。老头子一面同他握手,一面说。
“你这小伙子很好。我儿子迈克尔也在这儿,我不妨把一些情况当面给你说说:我本来一直在教他做橄榄油生意;我上了年纪,想退休了。他找到我说,他想干预你遇到的那个小问题。我告诉他说,好好学着做橄榄油生意,别的事他甭管。但他老是跟我蘑菇,缠得我不得安宁。他老是说,有个很好的小伙子,还是个西西里人,人家在用卑鄙的手段陷害他。迈克尔说了
一遍又一遍,缠得我想安静一下也不行,逼得我本人也插手了。我对你说这些话的目的是想要你知道,迈克尔坚持对了。如今我同你见了面,也算是认识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我们担当的风险是值得的。因此,如果我们还可以为你再出点什么力的话,请你只管提出来好了。明白了吗?我们愿为你效劳。”
这一段话堪称永恒的经典,每当读到这里时,我都深深地敬佩老头子博大的胸襟和老练的手腕。老爷子不像迈克尔那样,对他吹牛说我们考利昂家族有多厉害云云,而是以非常谦卑低调的态度,去为奈里提供服务和帮助,在救了他一命的情况下,不仅尽可能地继续照顾他,又十分尊敬地对待他。这种大哥的风范,绝对是能让人感动一辈子的。所以在第三十节里写道,奈里至今还怀念老头子宽厚的作风,巴不得这位伟大的人物活着看看今天他效的劳。正是这样的关键性人物,在谈判的那一天,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尽自己的所能来回馈考利昂家族。他穿上了以前的警服,穿过大街走过小巷,当着一名司机和两个保镖的面,当场开枪打死四大家族中的一位老大(另一位黑帮教父)。就在当天,考利昂家族全军出击,调用之前招募的秘密军团和两大军团一起,杀进其他四大家族的领地,而考利昂家族的所有叛徒,四大家族的领导者,全都在这一天被刺死。《教父》同名电影里的这一幕更加惊心动魄,迈克尔那天早晨去教堂参加外甥的洗礼,成为了外甥的教父,每当宣布一句誓言时,镜头就切到一位大佬被刺死的场景。当他抱起外甥时祈祷时,外面已经血流成河。而外甥的父亲,也因为叛变,被他下令绞死。
教父读后感1500字 篇5
在很早以前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并没有感受到它的伟大之处,当时因为知道它闻名遐迩而被吸引去观看,并没有看懂这部电影,甚至连一些不重要配角的名字都没有记清。直到看完《教父》原著,更细致地了解了故事背景以及人物事件的动机后再回顾一遍此片,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些影片的精巧之处以及一些原本不能理解的情节存在的原因。
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的启示主要在社会的处事原则上,我认为老教父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重视友谊与能屈能伸。
书中有介绍,第一代教父能够起家正因为重视友情,影片为精简省略了这部分情节,而在开篇直接通过教父在办公室内与几个寻求帮助的朋友的对话与大女儿婚礼的经过,侧面体现了教父的友情观。第一个求助的殡仪馆老板博纳塞拉对教父不敬重,从而引出教父一段独白,说明自己可以为对方提供帮助,前提是对方需要看重这份友情,给予应有的尊重;同时他做事有原则,不愿杀死殴打博纳塞拉女儿的两个男子,而是让他们受到应有的同等痛苦。第二个面包店老板展现了与前者相反的态度,于是教父便爽快地答应了其女婿的户籍问题。教父不求朋友付出多少,只是经常向柯里昂家族赠送一些自己做的面包而已,但在关键时刻,女婿恩佐也自愿冒着危险与迈克尔一同守在医院门口,尽最大努力回报教父对自己的帮助。维托·柯里昂对教子约翰尼提供长期的帮助,但丝毫没有明确图回报的功利心,只是出于作为教父的责任。约翰尼也没有辜负教父,在后期成立的电影公司为正遭遇地位不稳的柯里昂家族提供了不菲的分成收入。对于平时打点关系需要利用的人,教父并没有把他们当成工具看待,而是把可以提供帮助的政客名单都列在账簿上,每月定期提供财务帮助;邀请他们参加女儿的婚礼并提前通知他们不要开自己的车;对于暴利的贩毒生意也能想到如果加入会为他的政客朋友们带来风险,丧失他们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是教父的高自尊需求与做事同时照顾他人利益的体现,也是卢卡对教父绝对忠诚与尊重的原因。
维托·柯里昂的行事风格正体现了中国的古话“多个朋友多条路”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维托对于友情不抱功利性,而只求尊重上的对等,对于朋友的请求几乎有求必应,总提醒朋友“你欠我一个人情”却从不提过分要求,只希望对方在能力与道德范围内尽可能的有一些回报。但其实不求回报,反而能得到最大的回报。这使柯里昂家族有着遍布各界,上至议会下至平民百姓的广泛社交网,在处世中遇到任何问题都有相应的朋友可以提供帮助,把家族经营得颇具权势与地位。
老教父有一个原则:在谈判中绝不动怒。他永远心平气和地与对方讲道理,即使内心十分愤怒,或已经对对方恨之入骨。这使得对方没有理由对他生气,有种’扮猪吃老虎“的意味。汤姆·黑根就深得其教,在与制片人沃尔茨的谈判中时刻保持温和的态度,然后在发现对方实在无法讲道理时,直截了当地采取行动上的威胁。这样的作风使前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谈判对象或敌人更有冲击力,与那些容易动怒但其实没有真材实料威胁性的对手产生对比,更能体现教父的地位尊崇,为人处事境界之高。教父的能屈能伸还在于遇到极大的打击时,也能理性清醒地分析利弊,做出长远计划。他主动做出让步以获得短期内的和平,而开始着手培养迈克尔为下一代教父,谋划长远的复仇。其实在教父对于友情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对于自尊有着极高需求的人,但在痛失儿子之后还能做出这种看似窝囊惹人轻视的主动寻求和解的行为,正因为他的眼光足够长远;格局够大;可以做到忍一时争千秋。“复仇这盘菜,凉了最好吃。“,他早已预想到迈克尔在未来会把所有仇恨了结。
张瑞敏:特立独行的“家电教父” 篇6
临危受命
从顶替父亲的职位进厂当工人, 到民主推荐为班组长和车间主任以及后来升任为厂长, 直至被提拔为青岛市家电公司副总经理, 时年只有35岁的张瑞敏在仕途上可谓顺风顺水。张瑞敏至今依然记得, 自己在担任家电公司副总时最有成就感的一项工作, 就是从国家部委手中为青岛电冰箱总厂争取到了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冰箱投资项目的批文。不过张瑞敏无论如何没有想到, 自己的职场命运从此就与这家企业紧紧地缠连在了一起。
青岛电冰箱总厂是由两个集体小厂合并而成的国有企业, 由于经营不善, 账面巨亏147万元, 尽管当时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如同走马灯似换了三任厂长, 但不是知难而退, 就是被员工赶走。更要命的是, 由于企业转机无望, 导致职工人心涣散, 厂区内打架骂人司空见惯, 偷盗公司财产成为家常便饭。然而, 正如为人父母不会嫌弃自己面相丑陋的孩子那样, 作为“家长”的青岛市政府在经过了反复酝酿讨论后, 最终决定将有着企业管理经验的张瑞敏作为拯救大兵空降到青岛电冰箱总厂。
当时非常清楚青岛电冰箱总厂经营状况的张瑞敏其实打心眼里并不想履新就任, 但作为市管干部, 他又不得不服从组织的调派。不过, 作为赴任的合理条件, 张瑞敏向主管领导提出自己在电冰箱总厂只能干两个年头, 而且承诺工厂能发工资他就走人。其实, 张瑞敏当时并不知道, 与他一样纠结和面临职场生涯转折的并不是他一个人。也就是同一年, 柳传志横下心来走出中科院大门创建了联想, 任正非弃武从商南下深圳创办了华为, 王石告别机关大院开始筹建万科⋯⋯, 中国经济肌体在1984年迎来了商业细胞非常亢奋的胎动。
1.1985年, 张瑞敏在工厂大会上动员职工:“要么不干, 要干就要争第一!”
2.张瑞敏砸冰箱
来到青岛电冰箱总厂之前, 虽然张瑞敏做了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 可亲眼目睹的事实还是令他震惊:还没有在办公室坐稳, 那些每人手中拿着一大叠医疗报销单的职工就将他围个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挤出人群, 几年没有发一分工资的讨薪人群又严严实实地堵在了他面前;他在每一个车间都闻到了一股令人窒息的尿骚和粪便味。无奈、愤懑、失望, 张瑞敏当时的心情可谓五味杂陈。
理智战胜了盲动。在与电冰箱的班子成员开了一次简单的见面会后, 张瑞敏跨上了自己的那辆破自行车, 开始频繁奔波于青岛市政府的相关部门以紧急“化缘”。几乎处处碰壁之后, 从不开口向他人借钱的张瑞敏只得厚着脸皮向几位要好的朋友求援, 而为了对朋友的慷慨相助表示感谢, 张瑞敏几次喝得酩酊大醉。半个月之后, 电冰箱厂的职工领到了整整一个月的工资, 几个月后的春节, 职工们还破天荒地每人分到了5斤鱼。
看着职工们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意, 张瑞敏知道该是恩威并施的时候了。在接下来召开的全场职工大会上, 张瑞敏亲自宣布了由他一手草拟而成的“13条禁令”, 其中第一条就是“不准在车间里随便大小便”。效果出奇地好。一周之后, 张瑞敏带着班子成员检查各个车间时, 除了看到敞亮的门窗外, 大家闻到的只有淡淡的机油味。作为张瑞敏到青岛电冰箱总厂后颁布的第一份文件, “13条禁令”原始清样至今还保存在海尔的文化馆中, 据说, 每一个到海尔参观学习的来宾透过玻璃窗看到这份文件后无不啧啧感叹。
令全厂职工没有想到的事情还在后头。一天, 张瑞敏的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 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 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 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 结果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两个小时后, 张瑞敏让人将中层以上干部叫到了库房门前, 问大家怎么办?当时许多人提出可以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有贡献的员工, 或者作为“公关武器”处理给经常来厂检查工作的工商局、电业局的人, 以让他们对电冰箱厂网开一面。然而, 此时的张瑞敏其实听不进所有的建议, 他已经在心中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 当众砸毁76台冰箱。
至今青岛电冰箱的老员工不会忘记当年砸毁冰箱时的揪心场景。张瑞敏首先提起一把重磅大锤, 狠心地砸下第一锤后, 向所有手持铁锤的中层干部声嘶力竭地发出了“砸”的喊声。随着“嘭嘭”锤声的落下, 许多的职工流下了潸潸的热泪。要知道, 76台冰箱的价值当时相当于能给全厂员工发三个月的工资。为了警醒管理层, 张瑞敏随后宣布, 从他到所有的管理人员全部扣罚薪水一个月。
那把“闻名遐迩”的铁锤如今静静地躺在海尔文化馆中, 向所有来此参观的人们无声诉说着海尔艰难时期的过往轶事。砸毁劣质冰箱六月后, 青岛电冰箱总厂开始起死回生, 并在次年开始盈利;四年之后, 张瑞敏拿到了产值突破2.5亿元和创汇2000万美元的大红成绩单。此时的职工们其实已经心生感动地发现, 张总并没有履行他来电冰箱总厂前只工作两年的承诺, 而面对着已经翻身的全新企业, 张瑞敏也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会轻易回头的漫漫长路。
品牌炼丹术
除了亲眼目睹了那场“砸冰箱”的历史场面外, 青岛电冰箱总厂的所有员工还知晓这么一个故事。一次, 张瑞敏巡视生产车间, 在一台冰箱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根发丝。他立即要求停产, 并召开该车间全体员工的现场会。会上, 有员工认为一根头发丝不会影响冰箱的质量, 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张瑞敏却声色俱厉地指出:“抓产品质量就是要连一根头发丝也不放过!”最后, 张瑞敏硬是亲眼看着一位职工将头发从冰箱中小心取出才放心离去。
从怒砸冰箱后, 张瑞敏其实已经在企业的经营棋盘上开始布局名牌战略, 为此, 他特别安排技术中心研发人员海量收集全球各国有关电冰箱生产技术的相关资料, 最终, 在对32个国家的技术材料做了仔细对比的基础上, 张瑞敏选中了自己比较了解的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技术, 由此就有了青岛电冰箱厂推出的第一代四星级冰箱——“琴岛-利勃海尔”, 而且当年的产量达到了1.2万台。海尔这一品牌名称以非独立化的形式第一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引进技术只能形成名牌战略推进的技术支撑, 而终端的产品质量才能决定名牌战略的成败生死。为此, 在中层干部和普通员工面前, 张瑞敏记不清自己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这句话重复了多少遍。务虚更需要务实。在产品最后下线这道工序上, 张瑞敏给质检部技术人员下达了“一剑封喉”的指令, 即只要是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就不能下线, 而且全线停产普检。通过这一“关卡”, 无论是零部件的瑕疵还是人员素质问题乃至工艺程序的缺陷都会无一例外地被捡漏出来, 并得到及时而有序的纠正与修补。
应当说电冰箱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还是属于稀缺产品, 企业只要追求产量便能获取一定程度的利润, 因此其时没有几家企业会更多地关注产品质量。而张瑞敏将产品质量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一提前布局影响和决定了海尔在行业竞争中的未来优势。及至几年之后电冰箱市场供求趋于均衡并且许多企业产品出现滞销从而不得不转向重视产品质量的时候, 张瑞敏又进一步:从抓产品质量提升到星级服务。
“用户永远是对的”是张瑞敏为海尔“星级服务”所作的一个基本定调。一位四川农民买了一台海尔洗衣机, 使用中排水管老是出现被堵的“毛病”, 海尔服务人员上门维修时发现, 这位农民用洗衣机洗红薯, 由于泥土大, 于是频发堵塞现象。虽然海尔服务人员帮助这位农民加粗了排水管, 但农民依然感叹地说, 如果能有洗红薯的洗衣机就更好了。这句话不久传到了张瑞敏的耳朵里, 张瑞敏随后调集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和开发, 虽然当时不少技术人员对开发能洗红薯的洗衣机有思想抵触, 甚至公开说客户的要求太不合理, 但在张瑞敏偏执的态度之下, 海尔硬是将一款能“洗红薯的洗衣机”开发和生产了出来。据悉, 这种类型的洗衣机不仅具有一般双桶洗衣机的全部功能, 而且洗起红薯和水果来得心应手。
“服务不打折扣”是张瑞敏在海尔提倡的另一个基本理念。一位广东潮州用户在海尔广州工贸公司购买了一款滚筒洗衣机, 工作人员与其约定好了上门送货与安装的时间。由于当时潮州还没有海尔的专卖店, 驻广州服务人员毛宗良特地租了一辆车送货上门。没想到, 车子在距离潮州海丰城的两公里处出了故障。烈日之下, 小毛拼命地想拦住过往车辆, 但没有一个司机愿意搭载。为了能将货物准时交到用户手里, 小毛从附近农家找来了绳子, 顶着摄氏38℃的高温将洗衣机背到了用户的家中。
应当说“星级服务”遍布于海尔的产品设计制造、售后购买和用户回访的全过程。有一个消费者都熟悉的场景是:上门服务的海尔员工进门前会首先套上一副脚套, 干活时先在地上铺一块垫布, 以免弄脏地面, 服务完毕后, 再用抹布把家电擦于净⋯⋯
一切的努力并没有白废。品牌战略实施四年之后, 海尔获得了中国冰箱史上第一块金牌;八年之后, 海尔获得了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学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 成为亚洲家电行业第一家荣获此殊荣的企业;又过了六年, 海尔以489亿的品牌价值首次问鼎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据睿富全球排行榜资讯集团与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共同研究并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 海尔以962.8亿人民币的品牌价值位居中国家电业之榜首, 而且是连续12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
走向世界
张瑞敏至今非常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出国时的情景。到青岛电冰箱总厂赴任的第二年, 为了与“利勃海尔”洽谈技术合作项目, 来到德国的张瑞敏探究式地询问德国朋友“中国什么东西在德国最好卖?”对方竟然脱口而出:“你们中国在德国最畅销的商品就是烟花和爆竹。”得到这一答案的张瑞敏不仅没有任何的兴奋, 按照他后来的回忆说, 那一刻内心深处有一种流血的感觉。“难道中国人只能永远靠祖先的四大发明过日子吗?”在接下来的随行海尔中层管理人员通气会上, 张瑞敏放出“狠话”:迟早有一天我们要造出能在德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畅销的新产品。
10年之后的张瑞敏再度来到了德国, 而且这一次随身带着四台电冰箱。但是, 当张瑞敏兴致勃勃地向对方介绍自己的产品时, 20多个德国经销商根本就不相信和看不起刚学会造冰箱的海尔产品。无奈之下, 张瑞敏提出建议:把随身而带的4台海尔冰箱的商标揭去, 和其他德国冰箱放在一起, 并请德国最权威的认证机构进行检测。结果令对方诧异不止, 八项检测指标海尔有七项指标名列第一。德国经销商一下子服气了, 海尔随后接到了来自德国纷纷扬扬的订单。
2002年3月4日, 张瑞敏 (中) 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为海尔大厦开幕剪彩
撬开德国市场大门后, 张瑞敏将拓展海外市场的目光转移到了美国, 然而, 没等海尔跨入美国半步, 质疑之声扑面而来。在国内, 不少人认为“张瑞敏疯了”, 甚至许多业内人士盖棺定论:“海尔进入美国之日就是自掘坟墓之时”, 他们给出了许多强有力的理由:成本太高, 美国工会组织非常健全, 工人不好管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在国外, 《华尔街日报》破天荒地在历史上第一次用头版头条报道了中国的海尔。报道的引题赫然发问:“假若全球变冷——美国人会买‘青岛制造’的空调吗?”
受唾沫星子围攻的张瑞敏其实最清楚自己的家底。在用心经营了品牌战略的七年之后, 张瑞敏紧接着在海尔启动和推行了多元化战略, 而且又一个七年的新战略锻造出了海尔变形金刚的庞大身躯。从冰箱到空调, 从冷柜到洗衣机, 从彩电到热水器, 每1〜2年做好一种产品, 而且冰箱、空调、冰柜、洗衣机四驾马车成为了拉动海尔快速发展的龙头产品。东方不亮西方亮。海尔具备了应对国际市场需求的灵活本能与功力。
人们亲眼见证了海尔进入德国市场第四个年头时在美国刮起的阵阵精彩旋风——海尔美国总部“海尔大厦”在纽约曼哈顿的联合国总部举行揭牌仪式, 两天之后, 海尔将3000万美元投资砸向南卡罗莱纳州, 建立了海尔在海外的第一个工业园。两年之后, “Haier Road” (海尔路) 命名剪彩仪式在南卡罗莱纳州坎姆顿市隆重举行, 这是在美国惟一一条以中国企业命名的道路。今天, 人们除了看到美国大学生宿舍一款款小巧玲珑的海尔“小小神童”洗衣机以及海尔迷你冰箱外, 还能看到在纽约广场大型电子墙上每天滚动播放的海尔广告。
“先难后易”的战略思路驱动着海尔在发达国家市场拿下了一个个坚实城堡后,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同样没能逃脱张瑞敏猎人般的眼睛。在印度, 海尔成为印度当地三大冰箱供货商之一;在泰国, 海尔空调在泰国工厂投产, 实现了本土化;在巴基斯坦, 海尔“宽体冰箱”在当地上市;在澳洲, 海尔在澳大利亚举行大规模品牌宣传活动⋯⋯资料显示, 目前海尔大家族中9000多个华丽产品成员竞走于全球110多个国家。而为了增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识别程度, 海尔人将自己的产品品牌进行了两次提炼:从“琴岛-利勃海尔”到“琴岛海尔”再到“海尔”。
企业家的思维永远不会固定在一个时点上。在实施了国际化战略的七年多后, 张瑞敏借着海尔成立20周年的声势向外界公布了全球化品牌战略。在张瑞敏看来, 海尔“走出去”战略分为三步:“走出去”、“走进去”和“走上去”。海尔通过国际化战略完成了“走出去”步伐, 但还需要接下来的两步, 其中, “走进去”就是成为在当地认可的产品, 并进入到当地连锁和在当地设计, 并为当地用户服务;“走上去”就是成为当地的名牌。张瑞敏曾形象地比喻道:“走出去”是到国外留学, 但“走进去”相当于拿到绿卡, 而“走上去”则是成为当地的名流, 即世界名牌。
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与能量成为了海尔推动全球化品牌战略的核心支撑。目前, 海尔在中国、亚洲、欧洲、美洲、澳洲成立了全球五大研发中心, 成为全球整合资源最迅速的企业。与此同时, 海尔在东京、蒙特利尔、里昂、汉城、悉尼、阿姆斯特丹等建立了科技信息中心。借助研发力量, 海尔不仅可以向西班牙、沙特、孟加拉等国输出成套变频空调技术, 而且以技术作为投资在印尼建立起拥有5l%股份的合资厂。从产品成果看, 海尔在全球市场先后推出眼球控制电视、画架电视、实现人机交互的系列智能电视, 同时, 海尔推出的水晶系列滚筒洗衣机应用了全球最领先的变频技术, 能够达到45分贝超低静音效果;而物联冰箱、无尾电器、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等都将成为海尔下一步的拿手好戏。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2013德国IF设计奖项评选典礼上, 海尔在与全球51个国家顶级品牌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所参选的六款产品同时摘得IF设计大奖。其中, 海尔画架系列电视更荣获德国IF产品设计金奖, 赢得国际著名专业机构的最高认可。
客观的市场业绩是最好的佐证。在家电业环境惨淡的2012年, 海尔集团的全球营业额达到1631亿元, 利润总额达到90亿元, 同比增长20%。据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发布的最新全球家电市场调查报告显示, 海尔大型家用电器2012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8.6%, 第四次蝉联全球第一, 同时获得“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全球冰箱、洗衣机、酒柜、冷柜第一品牌&制造商共9项第一的殊荣。
在海尔阔步走向全球的同时, 一手打造了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两家上市公司的张瑞敏也蜚声国外。美国《财富》杂志将张瑞敏纳入“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的豪华榜单中, 英国《金融时报》力推张瑞敏为“全球50位最受尊敬的商业领袖”之一, 美国《商业周刊》将“中国最具影响力40人”的桂冠加在了张瑞敏头上⋯⋯
管理思想大师
波光粼粼的查尔斯河南岸, 林木苍苍的哈佛大学校园里到处生机盎然。远离尘世的喧嚣, 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祥和。但在宽敞庄严的教学楼里, 工商管理硕士 (MBA) 二年级学生的课堂上却是一番热烈的景象。“请大家发挥想象力, 设想一下在1984年的时候, 张瑞敏先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林·佩恩教授, 一位气度沉稳、举止干练的女士循循善诱地向大家发问。“唰”地一声, 呈马蹄型排列的座位中竖起了一片手臂。引人注目的是, 课堂上还坐着一位中国男士, 眼含笑意, 凝神倾听。原定一小时的发言讨论时间很快变成了一个半小时, 佩恩教授不得不打断学生的话头, 宣布:“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先生⋯⋯”张瑞敏站起身来, 走上了讲台。几天后, 张瑞敏登上哈佛讲坛的消息出现在美国和中国的各大媒体上。
作为第一位登上哈佛讲台的中国企业家, 张瑞敏5年之后又以同样矫健的身姿登上了欧洲两大顶级商学院——西班牙IESE商学院与瑞士洛桑IMD商学院的演讲台。因此, 为国内外同行与管理学界所认可的一个基本事实是, 张瑞敏不仅是一个务实的企业经营者, 更是一位思维极度活跃的管理思想创造者。
“激活休克鱼”理论应当看成是张瑞敏最原始的思想成果。所谓“休克鱼”, 用张瑞敏的话说就是, 鱼的肌体没有腐烂, 比喻企业硬件很好, 而鱼处于休克状态, 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 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 辅之以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正是如此, 海尔曾在最初的10年时间中先后兼并了18个企业, 共盘活了包括5亿亏损在内的18亿资产, 企业全部扭亏为盈, 同时海尔通过激活“休克鱼”成功推进了低成本扩张的多元化战略。
被海尔人奉若神明的“斜坡球体定律”也为张瑞敏所独创。在张瑞敏看来, 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 就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 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员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 如果没有止动力, 就会下滑, 为使海尔在斜坡 (市场) 上的位置保持不变, 就需要强化止动力。张瑞敏认为, “斜坡”之上的海尔止动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基础管理动力;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科技发展的提升力;市场占有率扩大的推动力。显然, 从名牌战略到多元化战略, 从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品牌战略, 海尔的每一个重大战略的实施无不都是“斜坡球体定律”的应用结果。
作为海尔“斜坡球体定律”中强化管理动力的最著名管理模式, 就是张瑞敏一手打造的“日事日毕, 日清日高”。在这一模式下, 员工每天的工作须每天完成, 依据工作标准对实施结果进行比照、总结和纠偏, 这样每天的工作质量就有一点儿 (1%) 的提高。在张瑞敏看来, “日事日毕, 日清日高”的管理模式就是要达到“总账不漏项, 事事有人管, 人人都管事, 管事凭效果, 管人凭考核”的目的。据悉, 海尔的一个仓库由2000多块玻璃镶嵌而成, 每一块玻璃上都写着两句话:“谁来擦玻璃?谁来监督擦玻璃?”许多外来参观者看后无不深深叹服。
2009年4月29日, 时任德国前总理施罗德 (前右) 在海尔集团参观时向张瑞敏竖起大拇指
“赛马不相马”理论是张瑞敏用来激励员工的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工具, 这一理论主要由三条原则所支撑:公平竞争, 任人唯贤;职适其能, 人尽其才;合理流动, 动态管理。这样, 在对待员工管理上, 海尔推行了“10%原则”, 即每年选择最优的10%作为典型和标准, 而对最差的10%, 第一年公司送去培训, 第二年如果还是10%, 自己花钱去培训, 若第三年还是10%, 员工就必须下岗。在干部考评上, 海尔则实施“80/20管理原则”, 即在企业里, 中层以上管理干部虽是关键的少数, 但应在企业的发展中负有80%的责任。一个海尔员工所熟悉的故事是, 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某质检员由于责任心不强, 造成洗衣机选择开关插头插错和漏检, 被罚款50元, 而根据80/20原则, 该员工的上级——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分管质量的负责人也自罚300元, 并承担建立健全质保体系的责任。
“市场链”理论和与此相匹配的“人单合一”模式是张瑞敏集过去10年管理经验的最新创造。所谓“市场链”是指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市场关系, 人人都是一个市场, 每一个员工都是上道工序的市场;在“市场链”的分工中, 每一个人不再对他的上级负责, 而是对他的市场负责。基于这一思想的延伸, 张瑞敏在海尔创设并实施了“人单合一”模式。在这里, “人”是指员工, “单”是指用户, “人单合一”就是员工给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 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按照“人单合一”模式, 海尔的全球8万多名员工裂变成了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 每一个“自主经营体”都是最基本的单位, 负责与“单”发生粘连, 围绕用户需求进行自运转、自创新和自驱动。在“自主经营体”中, 除了在市场一线去创造用户资源的“人”之外, 原职能部门的员工也按照竞争性原则编入其中;所不同的是, 这些职能部门的人员原来是指挥和控制员工的, 现在则变成为员工提供财务、技术、人事等服务的支持者, 而且按照各自所在“自主经营体”的业绩状况领取薪酬, 即照“单”取酬。为了激活每一个“自主经营体”, 张瑞敏毫不吝啬地下放了“三权”:现场的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 而有了这三权就等于有了一个公司的所有权利。
“人单合一”模式对经典管理理论的创造性颠覆不言而喻。与工业时代的管理将市场分割为生产者与消费者完全不同, “人单合一”实现了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甚至按照张瑞敏的设想, 作为消费者也可以加入到“自主经营体”之中来, 由此可以真正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零距离。不仅如此, 与传统组织按照职能对员工进行部门分工完全不同, “人单合一”撕破了组织内的边界, 使分割的职能部门重新整合成网络化的单元, 而且“自主经营体”根据“单”的情况不断变化, 从而确保了企业基本细胞的活跃与优化。重要的是, 具有普适性质的组织层级化结构在“人单合一”机制的作用下趋于解体, 转而演化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据悉, 以“人单合一”模式为基础, 张瑞敏不久前又启动了海尔的第五大战略——网络化战略。在张瑞敏的构想中, 未来的海尔应该是这样的生态:企业无边界, 即水平型团队, 按单聚散;管理无领导, 即动态化人单自推动;供应链无尺度, 即规模化定制, 按需设计, 按需制造, 按需配送。
就像“激活休克鱼”理论和“人单合一”模式作为经典案例被收入到哈佛大学和欧洲著名商学院的教材中一样, 鉴于在管理思想领域的创造与成就, 著名的美国卡内基国际机构将全球家电行业2012年唯一的“卡内基卓越领导人奖”授予了张瑞敏;与此同时, 西班牙IESE商学院与瑞士洛桑IMD商学院为张瑞敏颁出了“IMD管理思想领袖奖”, 全球政商领袖基金会也授予了张瑞敏“睿智领袖精英奖”的殊荣。
10%
在对待员工管理上, 海尔推行了“10%原则”, 即每年选择最优的10%作为典型和标准, 而对最差的10%, 第一年公司送去培训, 第二年如果还是10%, 自己花钱去培训, 若第三年还是10%, 员工就必须下岗。
80%
童年的读后笔记 篇7
高尔基有着一个十分悲惨的童年,他5岁父亲就病故了,他只好生活在外祖父家里,他为了能够上学,只好捡破烂换钱。每逢不上学的日子,他就一大早起来,走街串巷,捡破烂好买给废品工厂。想想我此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完美日子,和高尔基的童年相比,我这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发奋学习呢?他那坚强,自立的精神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童年》读书笔记 张安忆
无一例外,每个人都有童年。是在父母怀中幸福安然地欢笑,是在绿叶丛中无拘无束地奔跑,是在现代科技前新奇美妙地享受,却没有一人像阿廖沙那样拥有如此悲惨的童年。
三岁丧父的他,随母亲和外祖母投奔到外祖父开的小染坊,一段抹不去的黑暗日子随之开启。这里没有幸福和阳光,快乐和亲情,有的只是打骂和憎恨。
外祖父的凶暴,舅舅们的残忍,深深的伤害了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然而就在这种痛苦的压迫下,外祖母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苦涩的心灵,给予他奋斗的希望,让他在黑白世界中最终成长为一名受人敬仰的作家。
《童年》读书笔记 郭昊懿
读完《童年》,我思考了一下我们的童年,从头到尾都是五彩缤纷。而阿廖沙的却是被灰色渲染,而正是这样的童年,让我又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童年。我在这个童年里接受了不一样的洗礼,获得了人生宝贵的经历。
在那里我结识了一个承受着无情的现实,残酷的世态,苍白的人情的孩子,他目睹生死分离,目睹了自家的明争暗斗,他只不过想要幸福而已!而我们,天天在蜜罐里,幸福已是常事。
我们的彩色世界里无一丝灰暗,阿廖沙的童年里无一丝彩色,但他的童年里有一颗无比闪亮的星星,那就是他的人生经历。
《爱的教育》读后笔记 篇8
读着读着,我觉得自己也成为了故事中的一角,尝尽了主人公所品过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主人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书中许多人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我要学习卡伦伸张正义的精神,帮助别人排忧解难;要学习柯雷蒂那种勤劳又朴素的精神,去做更多有益的事;而戴洛西那种勤奋好学的品质更使我懂得学习永远都是快乐的,取得优异的成绩会让自己很有成就感……
作者通过一件件小事,让我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让我更加成长。
京东刘强东融资成“教父” 篇9
此次投资方包括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和沙特亿万富翁阿尔瓦利德王子控股的王国控股集团。同时, 公司的一些主要股东本轮亦有跟投。按此前公布的数据计算, 京东商城四轮融资总额共计高达23亿美元。鉴此, 有人称之为融资“教父”。
据了解, 京东商城在2012年全年及2013年初总共获7亿美元融资, 融资后京东商城估值为72.5亿美元。京东商城表示, 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公司运营, 面向未来投资发展新业务以及继续加强物流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而按照此前刘强东对外透露, 他将进一步加大在物流上的投资, 并在2014年组建金融公司。
易凯资本CEO王冉透露, 去年加盟京东商城的蒉莺春操刀完成了此次融资。蒉莺春是前美银美林集团投资银行部董事, 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京东商城作上市
准备。业内也一致认为, 京东商城此番融资将进一步加快其上市步伐。王冉甚至在微博中表示:京东商城应在不缺钱的时候抢在阿里之前抓紧上市。
独立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认为, 京东商城前后融资额共计23亿美元, 不比IPO少。主权基金和退休基金都是稳健型机构投资者, 所以京东商城财务与运营状况应该是健康的。这也预示着, 这一轮应该是IPO前最后一轮融资了。大战在即, 苏宁和易迅网是不是也该在资本市场有所作为?
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则表示, 7亿美元不是京东商城的救稻草, 只是转型的草料, 正体现京东商城未来价的部分, 包括平台、数据金融和移动四大业务, 京商城还是一个婴儿, 现在转型的关键时刻, 7亿美为转型提供了非常好的间窗口。
教父的读后笔记 篇10
这个不太一样吧。我的理解:读书笔记是给自己看的`,读后感是给老师看的。一个是边看边写,一个是看完了再写。
百度给的定义:
1。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教父的随笔散文 篇11
走出法租界的时候,杜月笙满意的看到严九龄的人马已经没了。祥生看来去已经说了。严九龄这么做还是很有前辈风度的。
如果外边还如狼似虎的一群汉子在那里,杜月笙会立刻调头就回去,今天晚上就摸上了严九龄家的门,管你什么前辈大佬的,灭了干净!
这江湖上是人捧人的事情,哪里有个不知道收场子的?非要刺刀见红才肯坐下来喝茶划道子么,那上海滩上早就没一个活人了。
杜月笙也是吃准了对方这一点。凡是地位高了的,有点身价的人物,图的是什么?就图一个囫囵面子而已。传出去,恩,这次占上风了,还不得罪了对手,那行!大家欢喜。要知道现在的杜月笙也已经掌管了一方,而他的身后,是法租界说一不二的黄金荣。
严九龄是个人物,如果他连现在杜月笙这个人都不知道,那他能够走到今天简直就是祖上烧了不知道多少的香的。
所以杜月笙的心里有底子。
越来越近了。
路在脚下。杜月笙在前面施施然的慢慢走着,身上除了大洋外,就是空荡荡的,就身后的李福全也什么都没带。江肇铭咬着牙跟在后面,他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着,但是又有点说不出的味道在心头荡着。
是前面那个瘦瘦单单的年轻人,那种无所谓的样子,感染了他?
至于李福全,牛眼眨阿眨的,去呗,多大事情啊,死了有人埋,伤了有人养,难道他严九龄把老子煮了吃不成?
前面灯光亮着,风里已经传来了赌场招摇的音乐声了。
到了。
本来车水马龙的赌场前面。空荡荡的,出了那喇叭里的音乐声外,没任何的声音。一个人影子也没有。
杜月笙嘿嘿一笑:“肇铭啊,跟着我,莫担心,这下马威还是要有的嘛。记得,给前辈人跪下赔罪是江湖的规矩,但你心里可要站直了!”
“是。月生哥。”不知道怎么的,江肇铭居然也笑了起来。
前面马祥生正站在那里。一眼看到他们来了,连忙跑了过来。
“月生哥。”马祥生的脸上有点难堪的低声说道。
杜月笙歪了下头:“恩?架子不小?”
“恩。”马祥生闷头闷脑的很不痛快。
“你们呀。”
杜月笙一把拉住了要作色的李福全,口气平淡的笑道:“肇铭拂了人家面子,今天祥生你一去说,人家把人马已经收了,难道不是给面子?再说这不是给你我的面子,是给黄老板的面子,知道不?做人,要看清楚自己,要拎的清楚!人家是我们的前辈!跟我去吧。”
“嗯。”几个人互相看了看,也不做声了,月生哥这个话讲的透彻,严九龄的确是英租界的黄金荣般的`人物。难不成在法租界黄老板会来接月生哥么?江湖是有辈分的。得了,人家是大爷!
李福全还是恶狠狠的瞪了下身边的江肇铭:“就是你个鸟人。那四百大洋可搂得多少娘们?”
江肇铭尴尬的一笑,头也不敢抬起来。
前面杜月笙已经踏进了严九龄的赌场门了。
……….
灯光透亮的。
一个五十上下,威武的汉子,带着一脸的杀气,正坐在那里,目不转睛的看着进来的杜月笙。
身边一字排开了十来个彪形大汉。虎视眈眈的。
杜月笙看了看严九龄,先摘下了身边挂着的装大洋的袋子,然后双手举着走到了大堂中间,一拱手,开了口来:“严老板,江肇铭那厮触犯了您的虎威,月生斗胆,请严老板高抬贵饶了后辈一次。这里是四百大洋,算是弥补今日严老板场子里的损失。请验收。”
旁边一个汉子看了下老板的脸上,上前来,接过了杜月笙手里的袋子,转身放到了严九龄的面前。
哗啦哗啦。
严九龄掂量了几下,饶有兴趣的看了看杜月笙:“你就是杜月笙?”
“正是晚辈。”
杜月笙又拱了下手,回了头来:“江肇铭!进来,给严老板跪下赔罪!”
江肇铭默不作声的走了进来,垂着手,走到了严九龄的面前,低头跪了下去:“严老板,晚辈不知道规矩,坏了您的事,请您发落。”
严九龄没有看他,他还是看着杜月笙,忽然,严九龄问道:“悟字辈?”
“是。”
杜月笙不卑不亢的看着他回答道。
“这江肇铭和你的事情,我也知道了点。你这是何必呢?我严老九帮你处了这个旧头你不是更好开新门么?”
“回严老板的话。”
杜月笙看了下跪在那里的江肇铭,站直了身子大声的说道:“青帮子弟是一家,再怎么也只是门内兄弟打架而已。他也曾经捧过黄老板的饭碗,一点香火情在,月生不想赶尽杀绝。但是他今日触犯了您,月生既然担待了这个,自然要前来请严老板发落,您是前辈您说个章程吧。”
“混账!”一个汉子大步走了上来。
啪!
“你才混账!给我退下!”严九龄勃然作色,一拍桌子,喝退了手下,这才转了脸来,又看了看杜月笙:“月生兄弟,你说的真心话?那江肇铭日后再做手脚了呢?”
“呵呵。”
杜月笙刚刚看都没看那个喝他的人,这个时候眼睛才刀子似的扫过了对方的脸上,扫的那个人眼睛一跳,然后他一带而过,对上了严九龄的眼睛,他笑笑:“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我还就看重了他江肇铭在场子里的熟悉门道。不怕您笑,月生我还想用他呢,不然岂敢来求严老板您呢?”
“哈哈哈。”
严九龄仰头大笑了起来:“不卑不亢,进退有据,好,好后生仔!黄老板有眼光啊!我看你杜月笙日后必定赶超了黄老板的成就!”
杜月笙听了这个话却是脸色不变:“不敢,月生只知道,做人不能够忘本!”
“嗯。这个话说的真!”
严九龄终于点了点头:“江肇铭,起来吧。你上辈子好修行!月生,你坐!外边两个兄弟呢?进来坐。”
说完他把手边的大洋袋子一下子丢到了江肇铭的怀里,站了起来:“今日反正收档子了,没个生意。我严老九混迹上海半辈子,今日才遇到个看的上眼的后生仔!月生啊,来,今天陪老哥喝点酒如何啊?”
见了事情过去了。
“求之不得!哈哈。“杜月笙大大方方的坐到了椅子上一拱手:“除非,严老板不肯收了大洋,不肯给月生个面子,那我调头就走!”
江肇铭一听了忙乖巧的走了上来,把大洋恭敬的递到了严九龄的面前。
严九龄眼睛里满是笑意的看了看杜月笙,沉吟了下,一伸手:“好!我收下!来啊,上酒菜来!”
这句话说出了口来,杜月笙的心算完全放下了,两个人相视着再次笑了起来。
马祥生和李福全两个人也傻乎乎的在一边干笑着。江肇铭却是在一边擦了擦头上的汗,心中对杜月笙已经感激的无以复加了。
杜月笙在那里带着调侃的忽然问道:“今日严老板私下除了酒菜,大概还有顿排头没拿上来吧?”
嘴巴一咧。
“看人,下药!”严九龄实实在在的一字一句丢了出来。
屋子里又是阵笑。
几个杯子举了起来。
杜月笙痛快的喝着,他的心中明白,这个世界上,什么也不是绝对的,好事会变坏事,坏事会变好事,比如今天,不是么?
【教父的读后笔记】推荐阅读:
《亚洲教父》读后感06-17
经典作品《教父》读后感07-30
试析探析《教父》中教父的个性心理特征08-03
创业教父的励志语录07-26
安徒生童话:教父的画册10-20
《留学教父的华丽转身》阅读习题及答案10-03
教父经典台词英文06-10
电影《教父》观后感08-29
黑社会的幽灵正向我们逼近读教父有感07-19
繁星春水的读后笔记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