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微课程教学设计

2024-05-26

《我爸爸》微课程教学设计(共14篇)

《我爸爸》微课程教学设计 篇1

《我爸爸》微课程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绘本微课程让孩子自学掌握绘本阅读的一般方法和注意的事项,掌握简单的读书方法。

2、体会爸爸对子女的爱,同时也表达出子女也爱爸爸。

3、在听故事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人物特点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在读故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父子之间浓浓的爱意并学会珍惜。教学方法:

想象表达法;图画观察法 教学准备:

《我爸爸》ppt及绘本书、微课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结合微课程进行自学小展示。

1、感恩节导入,进入课题。

2、板书课题。

3、出示绘本,交流如何阅读绘本。

4、观看微课程,交流绘本是什么,以及绘本阅读的三个小游戏。

5、运动微课程所学,自己使用绘本阅读猜猜猜的方式阅读绘本,并进行全班交流。

6、引入绘本作者:安东尼·布朗,曾获得过安徒生童话大奖。

二、亲近文体 观察想象

1、交流我爸爸怎么样?说说你的发现。

2、观看微课程第二段,自学绘本阅读的几个注意事项:文字上没说,图画上画出来了;文字上说了,图画上没画出来;文字的排列。

3、交流你的新发现:睡衣。总是穿着睡衣的爸爸你觉得他酷吗?

4、你觉得爸爸有什么特点?交流:勇敢、力大无穷。

5、交流跑步的爸爸:这一页上你有什么伟大额发现?爸爸累的汗都变成了云朵了。

6、仿写训练:爸爸好酷啊,爸他像——一样——。

7、小结:嘿嘿,这就是我爸爸,这么搞笑的,这么温柔的爸爸,心里好开心啊,这时候我心里又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

8、主题升华:同学们,在最后,我们的作者还有一句悄悄话要告诉我们,但需要大家安安静静地去听:这就是我爸爸,我爱他,而且你知道吗? 他也爱我!永远爱我!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爱我们的爸爸,同时,我们的爸爸也是那么的爱我们,而且是永远爱我们!

三、交流感受,传授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书看完了,回到第一页,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看了那么多了,不知不觉中就像在脑子中形成了一个网,等到你们慢慢长大后你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看课外书。

师:同学们,书看完后 当然你不可能在脑子里把书上的每一个画面都记住,但是一定能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来说说哪幅图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生: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师:也许还有很多同学想跟老师交流你的感受,那我们等到课外再交流,也希望同学们在平时能多看课外书、爱看课外书。

四、回顾微课程,重温绘本学习方法。

五、绘本推荐,绘本制作。

《我爸爸》微课程教学设计 篇2

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课堂先行者最初的设想是课前观看视频学习知识,课堂完成作业。这种学习方式其实落后于江苏省木渎高中在上世纪80年代的教改实验,因此,在实践中它也很快进入到翻转学习(Flipped Learning)新阶段。

高质量的翻转课堂必须既超越林地公园高中的初创,又超越木渎高中当年的类翻转课堂实验。微课程教学法的理念是,既要追逐世界教改潮头,又要立足本国实际,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习成绩上做足文章。

因此,微课程教学法是从哲学、课程论、心理学、管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综合学科的优化组合中走出独特的中国翻转课堂道路。

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微课程教学法使课前学习质量变得可以掌控。在这个基础上,课堂学习采用“四步法”教学创新,即检测、进阶、协作探究、展示活动。

检测与进阶,对于我国教师而言,并不难以理解。检测是对课前自主学习的评价反馈,也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就感,从而为进阶做好心理铺垫。进阶以“最近发展区”为原则,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灵活运用,是一个知识、思维与方法融为一体的学习过程。

为了保证学习质量,检测与进阶两个环节中,都嵌入了一个协作评价。这样,整个课时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成果全部得到反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协作探究与展示活动(包括展示、质疑、阐释)。

协作探究与展示活动组合,构成微项目学习。微项目学习的主题必须来自真实情境,这往往难倒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但是,只有来自真实情境的探究主题才具有挑战性和学科学习的真实意义。

因此,在微课程教学法的课堂实验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其专注程度前所未有。这种学习的专注程度与学习质量成正相关。

展示活动是展示协作探究的成果。学生需要对已经完成的探究活动作理性的梳理,实现意义建构,还要接受组外学生质疑,并做出阐释,或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一个过程,是知识、脑力、方法、人际沟通、公民素养等综合能力发展的过程,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非传统教学能及。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成就感,发展兴趣,发展超越考试成绩的核心素养,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而且,在学习测验与考试成绩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也丝毫不落下风。于是,翻转课堂成为真正的高质量学习。

在语文、外语等学科中,还可以把协作创作引入微项目学习,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才华横溢,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可能的前景。这,不正是教育所应该追求的吗?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的高质量学习层次,是靠深度学习来保证的。这种深度学习,通过检测、进阶、微项目学习而成为现实。

微课程教学法:我毕生的教育情感 篇3

微课程教学法有一个著名的教学模型(见下图)。第一模块的灵感,来自“任务驱动”理念和上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的教改创意。

上世纪80年代,木渎中学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一种今天叫做“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教改模式。当时,我们去木渎中学学习他们的教改经验,发现这个方法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很有潜力。

考察归来,我在任教班级开始实践。备课首先就是吃透教材,否则,给不出问题,学生就没有办法高质量地自学。所以,教改首先是加强教师自身业务素养的修炼。

记忆中,给学生的问题总共两类,一类属于总体把握,如某框内容“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这类问题表面上很平常,实际上,考查学生结构化思考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像教师备课那样从总体上驾驭课文。当他们遇到复杂难题时,也能很快发现属于哪一类板块,从而整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另一类属于细节分析,即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其他应当掌握的知识全部转化为问题。细节问题,用什么是、如何、为什么等方式提出,指向明确,没有一个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办的。问题的内容涉及概念、事实、判断、原理、运用等。

由于学生在课前基本掌握学习内容,课堂经过提问、纠正偏差,就可以进入重头戏:案例分析。我至今记得,简单的内容,5分钟就能完成新课学习;复杂的内容,15分钟搞定。以当时一堂课45分钟计,每堂课至少有30~40分钟用于案例分析等理论联系实际的项目学习式的难题,很像今天的协作探究。

当时,哈佛MBA课程还没有进入国内,案例教学法纯属自创。我习惯把案例的前半段抛给学生,后半段“吃掉”,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策划解决方案。结果,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快提高,学习很有成就感。

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我所在学校的教务处,每次期中考试过后,都会让学生做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项是:“你最喜爱上哪一门课?”荣幸的是,我的课被“最喜爱”的百分比在全年级最高。这使我从教期间一直坚持这一教学模式。

今天国内中学的翻转课堂模式,与我当年的实践相比较,除了有视频支持之外,总体上好像没有超出我当年的实践水平。但是,微课程教学法由于有现代教育理论理念和教育技术的支持,已经远远超越我当年的实践水平。

我想,我有义务告诉教育界同道一个事实:最早尝试今天叫做“翻转课堂”的教改实验,不是美国林地公园高中,而是中国江南水乡名校——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我爸爸》教学反思 篇4

教育过程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展开,首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封面,简单介绍了这是作者安东尼布朗的爸爸,然后我介绍了我自己的爸爸,接下来,我让孩子们来介绍他们自己的爸爸,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起来。

我开始一页一页的让孩子们仔细观察PPT,然后说出来自己的想法,画面上都有什么,孩子们看得都非常的认真安东尼。布朗把自己的爸爸比作一些动物,把爸爸的本领藏在动物身上。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也玩起了这个游戏,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的爸爸形容成一种动物,学说“我爸爸像……一样会…。”句式;当大灰狼走近安东尼。布朗家时,孩子们惟妙惟肖地学起爸爸的口气驱赶大灰狼,将爸爸勇敢保护宝宝的语气模仿的恰到好处!最后,我完整的将绘本配乐讲述了一遍,许多孩子被爸爸的爱打动!在这种气氛中,孩子们都感受到了来着爸爸的那份浓浓的爱,也萌发出爱自己爸爸的强烈情感,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点很高,对老师的问题回应很积极,也被故事中父子之间的爱所感动着,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通过对绘本《我爸爸》的学习,顺利的实现课堂知识的迁移。相信借助这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一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接受并且迁移应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孩子们感受身边的爱,学会爱护身边的人!

《我爸爸》绘本教学 篇5

1.激发阅读兴趣,喜欢阅读。

2.了解绘本故事的特点,掌握阅读绘本故事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激发阅读兴趣,喜欢阅读。

2.了解绘本故事的特点,掌握阅读绘本故事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阅读交流

1.咱们的练习6中有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还记得吗? 一起来读一读ppt 2.这些名言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反复读、用心读。今天再送大家一句话。Ppt出示:读书是一种快乐,读书是一种经历,读书是一种成长。

书中有趣的事,让你开怀大笑;和书中的人一起冒险,一起游览,仿佛亲身经历,自己也不断收获知识,不断成长。一起这句话谁说的? 是老师说的。这是我的阅读感想,和大家分享。3.最近大家都读了哪些书? 学生看阅读记录卡汇报。

二、话题激趣

1.今天,想和小朋友聊聊爸爸。在你的心目中,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闭上眼睛,仔细回忆,用一句话来说说自己的爸爸。

预设1:我的爸爸很严厉。(谁能通过爸爸的表情来介绍。)

预设2:我的爸爸爱打电脑。(爸爸有什么样的爱好?他对什么事特别感兴趣?)预设3:我的爸爸很能吃。(生活中,爸爸有什么特别的习惯?)预设4:我的爸爸又高又瘦。(能说说爸爸在外貌上的特别之处吗?)预设5:我爸爸工作特别忙。(我们认识了一个工作繁忙的爸爸)

预设6:爸爸工作忙,还给我赶回给我过生日。(我们认识了一个疼爱孩子的爸爸。)2.在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爸爸。我们在爸爸的爱护之下快乐地成长。有个小朋友,也想给我们说说他的爸爸。一起来看看。

三、阅读方法

(一)看图、猜测、想象

1.ppt 这就是他的爸爸。这是个什么样的爸爸? 2.你们真会观察。仔细看图,收获大。(板书:看图)

3.ppt他长得可不帅,可在孩子的眼里,他真的很棒!瞧——我爸爸什么都不怕,猜猜爸爸不怕什么?他手指的方向,可能是——

4.ppt 来揭晓答案吧!看图,猜测、想象,多有意思呀。(板书:猜测 想象)

(二)读文、记词、学句

1.ppt接着看,爸爸在干什么?猜不出,没关系,绘本故事中有一段简短的文字,看看图,读读句子,故事就更好理解了。(板书:读文)

2.ppt 我爸爸什么都不怕,他还敢跟大力士摔跤呢!瞧瞧这位大力士怎样? 预设:这位大力士很强壮、很胖、身强力壮、虎背熊腰、膀大腰圆。大力士在爸爸面前却表现得怎样呢?

预设1:在爸爸面前表现得很弱小。(咱们发现了有趣的对比。)

预设2:这位大力士在爸爸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会用成语来形容,了不起!)3.ppt 请位小朋友来读。在运动会的比赛中,爸爸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我把句子这样改可以吗?

这个词语的秘密就被你发现了,那就让我们记住这个词语吧,轻轻的念一念,记在大脑里,又长知识了,变得更聪明啦!

4.怎么样?爸爸厉害吗?带着自豪来读一读。播放前面的几张ppt,各找一名学生自豪地朗读。

5.不仅这样,爸爸还是这样的人。Ppt

这几句话,真有趣的,一起来读一读。ppt出示句子: 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爸爸游得像鱼一样快。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爸爸像河马一样快乐。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都有像……一样……;能用讨人喜爱的动物,形容自己的爸爸。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夸自己的爸爸吗?

预设:我爸爸像猴子一样会爬树。我爸爸像大象一样强壮。我爸爸像考拉一样可爱。爸爸很会跳远,像袋鼠一样跳得远。我爸爸像长颈鹿一样高。看,书中就是像你们这样写的。ppt读一读。

模仿这些有意思的句子,现在,我们也能像作家一样写故事了,很棒哦!(板书:记词学句)6.聪明的爸爸有时也会干些傻事。看懂了吗?说说看?这真是个幽默的爸爸。

四、阅读感悟

1.故事读到这儿,有个疑问——ppt爸爸的个头真的和大厦一样高吗?真的是能飞过月亮吗?……

(不是,不能)是的,他也是一位普通的爸爸。2.那为什么我偏要这样夸爸爸? 预设1:因为我爱爸爸!

预设2:因为爸爸在我的眼里很伟大。

说得好,爸爸不是无所不能的,只因为他是我的爸爸,爸爸就是我心中的太阳!我爱爸爸。一起大声读——我爱爸爸!

3.而且你知道吗?爸爸也爱我,爱他的孩子,永远爱。

4.ppt音乐响起。我们发现:原来,爸爸的歌是唱给我听的,爸爸的舞也是跳给我看的,爸爸走钢丝是表演给我看的,爸爸干的那些傻事都是为了让我开心快乐…… 因为(大声读)——爸爸爱我!

5.有的小朋友很激动。心中有爱,大声表达,让我们大声对自己的爸爸说——我爱你,爸爸!回家把这句话也亲口说给自己的爸爸听。

五、阅读延展

1.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我爸爸》喜欢这本书吗?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预设1:感人。你喜欢这样的情感体验。重情重义的孩子。预设2:画美。读书是一种视觉享受。预设3:文字有趣。语言有魅力。

预设4:就像看到自己的爸爸。感同身受,读起来亲切。

2.像这样有着精美的图画,配着简短的文字,这样故事,叫绘本故事。(板书:绘本故事)3.你也读过这样的绘本故事吗?能把书的名字写到黑板上吗? 4.这样有趣好看的绘本故事还有很多,再给大家推荐一些。

*看,蛋壳里孵出了一只可爱的小恐龙!啊呜——(教师做动作),谁来了?他想做什么?小恐龙被吃掉了吗?到底发生了什么?去书中找找答案。

耳闻不如一见,听别人说,不如亲自去书中体验一番。这本书就叫《你看起来很好吃》 *这是谁?约翰的爷爷。他的爷爷可了不起。约翰遇到的难题,爷爷总有好办法来解决。快读一读《爷爷一定有办法》。

*彩虹色的花,不仅好看,还很神奇呢?快和《彩虹色的花》,踏上神奇之旅吧!

*想成为大侦探吗?帮助博物馆侦破离奇的失窃案,从中还能学到不少知识哩!看看《博物馆奇案》这本书吧!

5.这么多好书,接下来你打算读哪本绘本故事?请拿出“我的阅读记录卡”把你打算读的书名,写在记录卡的第二项中。Ppt呈现记录卡。

6.和你周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打算,再听听他(她)的想法,说不定能找到,想和你共读一本书的书友呢!

绘本《我爸爸》教学研究 篇6

教学过程

第一次试教:二年级

教师和学生一起读故事,然后模仿文中的语言风格写写我爸爸,夸夸我爸爸。课堂效果:学生积极参与,发言积极。

同事听后感受:故事太简单,没有情节,在二年级上太浅显了;教学设计也很平淡,就是一起读故事。

第二次试教:一年级

教师对4组图做了层次性地处理:教师创作性地读故事;生看图猜故事;猜读故事;生创作性地读故事。最后画画写写一句话。

课堂效果:很多孩子游离于文本之外,不感兴趣。表达欠缺。

同事听后感受:在一年级上太难了,感情出不来;学生对文本不感兴趣,很多人游离于文本之外。

第三次试教:二年级

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对写话作了两次处理:1.猜读图意写一写。2.采用星级作业:由一句到两句连写再到一段。

课堂效果:气氛好,能用上打比方说说夸夸写写自己的爸爸。

同事听后感受:设计合理;评价要放权给学生,如让学生说说我爸爸怎么样?评评同伴的爸爸怎么样?

第四次公开课:二年级

第二组图只猜不写。

课堂效果:学生发言积极,第四组图能根据图意讲述故事给大家听。

联谊学校老师评价:教学设计符合绘本教学特点。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回忆已读绘本

2.读绘本的方法:看和想或猜

3.引出书名,阅读扉页

故事开头:你看,爸爸的头发乱蓬蓬的,嘴巴大大的,眼睛小小的,穿着睡衣,正准

备吃早餐呢!就是这样的一个爸爸,作者却说: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

二、师生一起读故事

第一组图:听老师读故事,获得初步感知

爸爸什么都不怕,能从月亮上跳过去,会走高空绳索,敢跟大力士摔跤,跑步第一。生感悟:你觉得我爸爸怎么样?

师小结: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这样的爸爸让人感觉好安全啊!所以作者说:我爸爸真的很棒!

第二组图:生自己看图猜意思

我爸爸像马像鱼像猩猩像河马

师:我爸爸还会棒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组图:连起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哈哈,真是太有意思了,作者把爸爸的头像都换成了我们熟悉的动物头像。他想说什么呢?

生猜读图意。

师小结:这样的爸爸让人感觉好可爱呀!所以作者又一次赞美道:我爸爸真的很棒!第三组图:猜读故事内容

我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像泰迪熊一样柔软,像猫头鹰一样聪明有时也会做些傻事。作者还会怎样夸夸我爸爸呢?

学生自由猜读。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猜了那么多,真能干!我们一起来看看猜得怎么样哦!

这样的爸爸让人感觉好温柔啊!所以作者再一次深情地赞美道:我爸爸真的很棒!第四组图:生创作性读故事:用上读故事的法宝看

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他踢足球的技术一流,也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只剩最后一组图了,老师要给大家提一个小建议:请用上读绘本的两个法宝看和想,自己来读读故事。

指名创作性地读故事。

读到这里,我想请同学们送给我爸爸一句话。如我爸爸真的很勇敢!

老师听出来了,我爸爸在你们的心目中是那样的优秀!

三、回味全文

2.其实,我爸爸很普通。他不可能从月亮上跳过去,也不会走高空绳索。他既不是舞蹈家,也不是歌唱家。那我为什么要这样夸我爸爸呢?都是因为爱,我爱我爸爸。你们看,太阳。去文中寻找太阳。哦,原来作者想告诉我们爸爸就是我心中的太阳,给我带来温暖,带来光明,带来快乐。

1.刚才我们一页一页地读完了故事的全文,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这个故事。出示文字。

四、读写联接:夸夸我爸爸

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爸爸,课前,老师也了解到,我们小朋友也都爱自己的爸爸。下面,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夸一夸自己的爸爸。

小结:老师听出来了,爸爸在你们的心目中是那样的优秀那样的重要。作者不仅爱自己的爸爸,也爱自己的妈妈。所以他还创作了绘本我妈妈。

自我反思

我对绘本研究不多,但平时在班里给孩子们上过,纯属自娱自乐。因为种种原因,我被安排了上这次阅读课。在一周前,我去学校图书室借来了所有的绘本教材,然后一本本地翻阅着。最后,把《我爸爸》作为教材。原因有两点:一是其他教材文字都比较多,二这本是最少最简洁的,能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其次是读这本教材的时候,我的情感也被触动了。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虽然他这辈子很平凡,但他为儿女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伟大。

一、我对教材的处理

试教时就发现,教材内容的情感性特浓,一、二年级孩子很难感受到爸爸对自己的爱。其实,这本书是可以从幼儿读到老年的。一二年级孩子,他会觉得“我爸爸”很好玩,很搞笑。三四年级呢?五六年级呢?每一幅图后面,都可能隐藏着跟自己爸爸相关的大故事。比如:爸爸什么时候会扮鬼脸逗我哈哈大笑呢?什么时候会学舞蹈家、歌唱家呢?故事里面的很多东西是需要时间的浸润的,是需要情感的历练的,是需要阅历的积淀的。绘本是从图画到文字阅读的一种过渡阅读。但是,如果把它带进语文课堂,仅有这样的目标是不够的。为什要上绘本?除了激发、培养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阅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教学时,把目标定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教师创作性阅读第一组图起师范作用,学生看图猜读尝试阅读,孩子们猜想下面的故事激发想象力,让学生讲故事给老师听锻炼阅读能力。

二、我在教学后的收获

上完课,同事问我感觉怎么样、效果还好吧。我并未正面回答,只是笑笑而已。因为我 觉得不能用好或是不好来代表这次上课的感觉。从星期一到星期三,是受折磨的三天也是我对绘本认识大有长进的三天。如果不是上公开课,我不会这么认真地去研究。在这个磨砺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以前我从未思考过的东西。比如,通过绘本教学,我们要带给孩子一

些什么?绘本,仅仅是在低段可以教学吗?

《我爸爸》微课程教学设计 篇7

一、回归生活:让微课设计资源丰富

陶行知说过:“我们要活的书, 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 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 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 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 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 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传授知识, 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环境, 就会让学生对高中政治课提不起兴趣。教师在微课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 如果能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 把生活中的小现象、小事件、小故事作为切入口, 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效整合起来, 将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如在教学《经济生活》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 我制作了这样的微课:

班上几个好朋友的生日快到了, 小雯开始为送什么样的生日礼物而烦恼。

烦恼一:小琪买东西喜欢追赶潮流, 最近流行的什么才是她喜欢的呢?

烦恼二:小铭他这人挺怪的, 与众不同, 买个牛仔裤上面还得带洞洞的, 买什么才能让他感觉突出个性呢?

烦恼三:小昊这人买东西不喜欢合适的, 只喜欢贵的, 我买什么才会让他觉得有面子呢?

烦恼四:小菲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 不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她最近需要什么呢?

问题探究:分别是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影响了小琪、小铭、小昊、小菲这四位同学的消费行为?你赞成谁的消费行为, 请说出你的理由;你不赞成谁的消费行为, 也请说出你的理由。根据学生的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四种消费心理, 并链接到表格, 分析四种消费心理。

以学生身边常见的小现象为抓手设计微课件,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引领学生讨论、分析、总结, 在微现象中学, 在微现象中悟, 能让学生在真实典型的案例中理解“显性知识”, 关注“隐性知识”、“默会知识”, 进而帮助学生获取信息, 提升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创新形式:让微课设计精彩呈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某著名特级教师也提到“审美感受的愉悦, 影响着儿童的想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因此一切教学活动中, 美无处不显示出一种积极的驱动, 无处不产生对儿童智慧的启迪, 对儿童心灵的润泽。”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五种感官中, 就学习效率而言, 最高的是视觉 (占83%) , 其次是听觉 (11%) , 所以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电教手段最具视觉冲击力, 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课具备图文并茂的特点, 这一特点与高中生的视觉驻留规律、认知特点、兴趣特长有着较高的契合度, 教师可充分挖掘微课这一优势, 用形象、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呈现, 让学生在美中感悟。如在教学《文化生活》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 图片演示 (背景音乐为《爱我中华》) : (1)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千变万化的“龙”字;汉字的演进图示; (2)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四大名著、国画、戏曲、舞蹈; (3) 名扬世界的工艺:中国瓷器、四大发明、园林设计。这样, 用丰富绚丽的图片和文化辉煌的历史感染学生, 图片演示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花》, 问题设计: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 为什么?试着将这首诗翻译成英语, 看看能否有诗中的意境?试比较这首诗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感情有何不同?教师总结:同样是写菊, 在不同文人的笔下, 在不同的文章里, 所渲染的色彩不同, 情感的浓淡不同, 内涵的分量也不同。可见, 中国文学凸显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树一帜。

三、凸显主题:让微课设计准确定位

微课不同于传统课堂, 时长一般为5~10分钟。微课虽简短, 但对“精”的要求很高, 它要以最短的时间、用最有效的方式讲透关键问题。在制作微课时必须主题突出, 指向明确, 结构紧凑。一节微课只需透彻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或技能, 围绕这个问题讲明、讲细、讲透即可。微课的主题可以是:设计新颖的案例用于新课导入;对重点难点疑点做点拨;总结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等等。如在总结主观题典型例题时, 教师可以将微课设计划分为这样几个模块:体现类、反映类、因果类、措施类、意义类、认识类、启示类、依据类、图表类、综合探究类。以图表类为例, 先展示例题以及学生的解题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 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图表题的解答规律, 即要做到“三看”:一看图表标题, 标题中心词往往是本题要分析的主要问题;二看图表内容, 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三看表注 (备注) 。表注使图表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 而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要做到“两比较”:“横向比较” (通常比差距) 、“纵向比较”。解答规律揭示后, 再展示相关联的同类型例题进行进一步分析, 以引导学生探究提升。

《我爸爸》微课程教学设计 篇8

剧中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江南小镇,初冬。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骑坐在爸爸的肩膀上,和爸爸一起逛街。小女孩双手摸着爸爸的两个大大的耳垂,幸福地笑着。被摸疼了的爸爸叫她放下手,可她不愿意。她说,爸爸的耳垂又软又暖。父女俩的笑声飘荡在安静的小巷。

小女孩叫郝柔。十多年后,她成了某市芭蕾舞团的演员,但在各种迷离与放纵中,她越滑越远。一天晚上,郝柔在夜店狂野地玩乐,半醒半醉地与朋友玩起了游戏。一局又一局,最后她获胜了。郝柔快乐地从冰桶中拿出一瓶红酒,倒出半杯欲喝,可酒杯从她的手上掉了下去,摔个粉碎。她惊惶地看着自己的手,她把手指伸进热水中,但似乎没有感觉。

迷失痛苦中,她回到好久没回去的小镇家里。一切如旧,但已患中风的爸爸躺在躺椅上。郝柔情不自禁地探过身,双手抚摸着爸爸的耳垂。童年的记忆向她扑来,“又柔软,又暖和”的爸爸的耳垂帮她找回了触觉。

这是扬子晚报拍摄的首部微电影《抚摸》,自上线以来已经累计点击180万次。随着在各大视频网站的热播,也引发网友对沉迷网络的反思和对亲情的回忆。

《我爸爸》微课程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事,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2、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把父母作为自己倾诉的对象,和父母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拉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3、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来听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为何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

2、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故事中的主人公徐力写给知心姐姐的一封信吧。

3、听了故事和信的内容,你们想说什么呢?

师:之所以会酿成这样的悲剧,是他们之间缺少沟通,同学们,在这个世上,我们最亲的人是爸爸妈妈,最疼爱我们的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呵护着我们成长。我们和爸爸妈妈是一家人,永远都有割舍不了的血肉亲情,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 没有什么事情沟通不了的。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把最想对爸爸妈妈想说的话说出来,4、板书课题: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二、引导学生先用简短的一.两句话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1、指名回答

2、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示: 爸爸妈妈,那天我真的很伤心。爸爸妈妈,那天我错了。爸爸妈妈,我给你一个建议。

爸爸妈妈,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次您对我的关心。爸爸妈妈,那天真的很有趣。爸爸妈妈,那次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三、引导学生用具体事例把想说的话写清楚写清楚

师:同学们,如果就这一句话,爸爸妈妈看到了,爸爸妈妈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吗?所以,交流应该要把具体事例写清楚。

4、结合范文指导

老师这也有一个片段,谁来帮我读一读:

片段:每次放学回家,一写作业,妈妈就像个“老母鸡”似得,咯咯咯地在我耳边唠叨个不停,一会儿说:“头抬起来写,小心你以后变成四只眼。”一会儿又说:“字写工整点,免得被老师批评”。我听了,头脑都快要炸开了。不耐烦地冒一句:“烦死了,您有完没完……”

妈妈,以前您总是说我这做得不对,那里做得不好。时间长了,我以为您说的都是废话,是在打扰我。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原来那是您对我的关心。

师:多了下面这段话,爸爸妈妈能明白吗?对,我们说自己心里话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事情来说自己的感受,或自己的建议、自己的想法。我们用什么方式向爸爸妈妈进行沟通呢?今天我们就以书信的形式把你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全都写下来

四、介绍书信的格式

五、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佳作欣赏

七、教师寄语

绘本活动《我爸爸和我》教学反思 篇10

绘本故事《我爸爸和我》讲的是一只小熊和熊爸爸之间的故事:爸爸,只要我和你在一起,我就会变得又高大又强壮。我想,我是所有小熊里最灵活的,我也是最勇敢的,因为我知道――爸爸,你就在我旁边。当你坐在我身边时,我也会很安静、很安静。我尽情地欢笑,快乐的玩耍,我爱每一天,爸爸,只要我和你在一起。

初探这节绘本,我也被故事里浓浓的父子情所感动了,但是显然光拿着ppt跟孩子一起畅谈父子情会是很苍白的,于是我做了这样一个准备:请孩子带一张跟爸爸一起的照片,最好是在一起玩的时候的。但结果总不如人意,孩子跟爸爸在一起的照片本来就少,就算是有的带来的,也是在照相馆里规规规矩矩的坐着拍的。这样的照片起不了太大的效果。

活动开始时我用话题:“一起说说和爸爸在一起的.事情。”孩子们似乎想不起什么事情,就说:“我爸爸抽烟。”“我爸爸上班”。于是,我谈了我小时候爸爸带我出去玩,牵着我的手走路,抱着我、驮着我跨小水塘的事,希望引出孩子们的开心事。可是,孩子们说得并不多,让他们小组讨论,小组反馈时发现有些孩子能说出一些了,但也比较少。(现在想来,是我当时引导还不够,其实还有一些小朋友的照片,应该让他们看看,受到了些启发后,应该能说出一些来)第三个环节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绘本,温馨、美丽的色彩、绘声绘色的讲述,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一个个眼睛亮亮的。

讲到最后一幅图,熊宝宝和爸爸依偎在一起,好像说着什么,画面定格在那里,我问:“宝宝们,小熊和爸爸在一起玩真开心啊,它会对爸爸说什么呢?”“现在,我是熊爸爸,你是熊宝宝,哪个宝宝来和爸爸说说悄悄话?”于是,我挨近孩子们,一个一个和爸爸说悄悄话,不过,孩子们不能进入情境,不能用第二人称说话,只是说:“我爱爸爸。”或者“熊宝宝喜欢熊爸爸”。而不能面对熊爸爸说:“爸爸,我爱你。”试探着让孩子用第二人称说话,于是,对着一个宝宝,我和他说:“宝宝,我是爸爸呀,爸爸爱你。”(轻轻抱抱宝宝),宝宝看看我,不好意思地说:“爸爸,我爱你。”也许我所营造的氛围还不足够让孩子们进入情境吧,个个都放不开。

这节课中最大的感觉就是孩子们节奏慢,启发之后思维难以打开,自我感觉我自己课堂中也许比较着急了,孩子们说不出来的时候,没能耐心地、慢慢地启发,就急着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以至于孩子们思维都没能打开。绘本的介入倒是让孩子们眼前一亮,他们挺感兴趣。看来今后的课堂中,要在启发孩子思维方面下功夫,多一点耐心。

在进行这节活动前,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个绘本,我上网想查阅一些这个绘本的资料,网上用“用心灵解读绘本”来形容这本故事,的确,打开绘本,一种轻柔的感觉就充盈我心,作者用柔软的笔触描绘出爸爸和孩子之间那份独特的爱意,父爱如山,其实,父爱也有温柔似水的时候。通过绘本画面的柔和美丽意境。让我们感受到安静、快乐。父爱和母爱的区别,知道爸爸的爱可以使我们更加勇敢、自信。但是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有限,谈起父亲还显得比较拘谨,没有引起心灵上的碰撞。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探讨 篇11

关键词:语文;小学;微课程;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23-01

我国的微课程起步比较晚,直到新世界初,才有相关的文章发表出来,但是整体来说,我国教育工作者对于研究微课程还处于一种理念上,对于微课程的作用以及开发都很淡薄,同时我国教育工作者对微课程的具体定义也不清晰。随着微课程越来越流行,许多人开始重视起来,对微课程的利用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实用化,一些小学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微课程教学取得明显的效果,也因此激发了许多的教育工作者把自身的精力更多的投入到这以领域中。

一、微课程具有的优势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更多的是通过“两平三通模式”实现的,即以优质资源实现班班通、宽带连接实现校校通、网络学习实现人人通、建设教育管理平台以及建设教育资源平台为基础,教师利用远程或者面授的形式把资源示范、知识讲授、反馈指导、操作练习、学习评价等具体的教学活动传授给学生,这些教学改革使得小学语文教育突破了传统形式下的教学模式,课程单一、反馈不及时、互动不频繁等缺陷被逐一攻破,不仅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还使得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革,间接的加快我国教育系统朝着信息化道路发展的步伐,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也发展了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微课程具有以下五大优势:

1、使用微课程教学,小学生有着自己独立的空间,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好处,减少了小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性,让小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明显的帮助。

2、微课程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的,这对培养小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有着重大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3、可以系统的帮助小学生学习,克服以往考虑问题不全面、思维碎片化的思维模式,全方面的促进小学生的成长,同时微课程与相关教学目标相配合,让小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力也得到加强。

4、微课程不再局限于小范围内的学习,能够有效的突出语文课程中的难点以及重点,使得小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课程中的精髓部分,极大的减少了小学生花在课本中的学习时间,能够让小学生有更多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和休息时间,劳逸结合,极大的提高学习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5、因材施教,微课程具有多方面的教学条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更加具有人性化和多样化,突破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二、微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路线

1、依据主题,自行设计微课程

教师如果具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往往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应懂得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的知识结构由四个内容组成: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以及文章读写知识,小学的语文课主要是帮助小学生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小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单独思考能力等各种人类通用能力。如何有效的设计一个好的微课程是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的要点。

2、编织美好的课堂生活

其实微课程独特的魅力不在于微课程的表现形式而在于小学生的课程生活,微课程跳出了以往僵硬的学习模式,在微课程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探讨,都在学习,共同进步,师生间相处的十分愉悦,所以对于活动的组织者,微课程老师的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老师编织好了自己的角色,下面的学生才会跟着老师愉快的步子前进,语文微课程一般会有固定的学习课堂,而教师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学生去适应和喜欢上这个课程,这种情况使得微课程有时候看起来更像一种仪式,而对于充满好奇的小学生来说,这样反而更容易让小学生喜欢上微课程教学。

3、与实际生活联系,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的微课程对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视,所以如何更好的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微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生活是所有人的启蒙老师,所以应该注意在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要时刻的注意把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那样小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学习乐趣,小学生有了对自身生活更多的体验,他们才会更加学习独立思考,学习观察,所以生活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用。

3.结束语

微课程的各个设计环节不是独立的,也并不是一种串联的关系,一个好的微课程需要根据多方面的情况来进行设计,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微课程的意义重大,微课程不仅使得语文教学不再单一和枯燥,同时也能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去理解和体会中国文学的魅力和价值,小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更大,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也就越高。

参考文献:

[1] 王 蓓.钱克英.一种生态化的型式?-微型课程的现实意义考察[J].学校管理,2010(6):18-19

美术微课程的设计要点 篇12

笔者认为,从微课程的概念和特 点出发 , 它短、小、精,且以视频形式呈现的特殊形态,赋予了它多重性质,首先它可以作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次它的完整性也凸显了“课程”的性质,再次,由它引发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也使它成为特殊的“教学”方式。因此设计开发微课程需要从它的不同性质入手,有侧重地关注几个设计要点。

一、从资源角度:关注内容精选精编

不同类型的知识传授过程也是有区别的。有的适合讲授,有的适合启发提问,有的适合展开讨论。微课程作为只有教师独自在场的一种授课形式,更多的应是关注那些适合通过讲授、演示完成的教学内容。比如,介绍一个概念,讲述一个知识点,或者演示一种操作方法等。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实时互动的教学内容,诸如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的小组讨论等,则不适合作为微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一定要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精编。

(一) 首选语言不能代替的内容

用简练的语言直接能够表述清楚的,无需制作微课程。而必须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手段才能让学习者认识和感知的内容则需要制作微课程。如欣赏评述领域的名家名作赏析类课程、设计应用领域的创意设计类课程,尤其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很多技能技巧类课程,都是跟写一写画一画做一做相关的,怎么写?怎么画?怎么做?很多时候是靠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这时候就必须要看,学生一看便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可能都不需要教师说一句话。例如某教师在小学五年级《精细的描写》一课中设计了三小段微课程,每段微课程从开始到最后没有一句解说,只有配着音乐时而快进时而真实速度播放的关键环节演示,学生看得入神,看完就知道该怎样精细的描画了。

(二) 可以轻松提高效率的内容

对于视觉艺术的美术学科来说,离开了可视化工具,一切便只能成为想象。微课程以它信息容量大,直观可控的特点,可以在多种美术教学活动中灵活应用,从而使演示指导事半功倍,提高效率。

比如大多绘画类的内容:素描、色彩、国画、版画等等,演示起来需要大量的时间,但借助视频编辑软件将演示速度快进,或者截取关键的环节,短短的几分钟内就知道基本的绘画方法,这一类的内容就非常适合设计成微课程。再如很多手工制作的操作类内容,现场演示可能需要很多材料及过程中的半成品,否则有限的时间内只能演示一小部分,同时演示时也只能满足近距离观看者的需求。但若制作成微课程,由于拍摄角度及距离可以人工控制,拍摄选取的时间节点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因此一个完整的需要十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的演示可能三五分钟就表现得一清二楚。这样的内容都很适合设计成微课程供师生学习使用。某教师在初二年级《纸板的创想———成型方法》一课中设计了三段微课程,分别用截取放大关键镜头、快进折剪过程等巧妙设计演示了成型方法,三段微课程时长相加不到3分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自学及教师指导的效率。

(三) 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美术教师大多都有同感,短短的40分钟一节课让学生看了、感悟了、尝试做了并不十分困难,但需要课堂上完成好作业却难上加难。其实学生做不出或画不出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难点没有解决。一节课总有一两个关键点,如果不能突破,学生有再好的工具,给他再多的时间作品效果也不会很理想。所以必须分析学生学习这节课最难的是什么,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比如初一《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对于学习此课来说,学生们发现材料特征很容易,但掌握拼插等造型方法却并不容易,设计和使用接口关系展现龙的动态更难,都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此时,教师如果设计了直观的演示过程,指导学生基本的插接方法,再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插接部位,让同样的插接形成不同的造型,学生一定会十分受益。再如初二《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空间表达》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在画面中运用手绘线条表现物像之间的空间关系。如何表现是个难点,但认识理解空间概念更是一个隐性的难点和关键点。观察的视角不同,相同的物象就会呈现不同的空间效果,而相同的空间效果,也可以用不同的空间表现方式进行表达。某老师借助精选的图片,结合远洋地产的航拍视频截取,将空间的概念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尤其是某广场不同角度的照片,更能让学生理解空间概念。

二、从课程角度:注重结构及风格设计

海量的媒体资源检索与应用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微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大多免费向学习者开放,但能够直接应用于美术基础教育的微课程却少之又少,与自上而下的各种高校慕课平台所做的微课程开发以及全国各联盟组织的“微课程”比赛所做的微课程开发相比,自下而上的以教师个人翻转课堂为依托所做的微课程开发似乎更容易满足日常教育教学的需要,尤其是以地域为中心,在相同版本教材为依托的教学背景下开发出的微课程才更受一线师生的欢迎,这不得不说与课程结构需求紧密相关。

(一) 树立内容及教学结构观

首先,要有内容结构观。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微课程短小精的另一面就是碎片化,例如很多大赛评选出的优秀微课程却不能够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设计微课程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单个知识点和系列化知识点的联系,做到独立但不孤立,尽可能将内容系列化处理。例如网络教学走红的“可汗学院”,单独看萨尔曼·可汗的某一节微课程不一定很出彩,可是可汗学院的微课程是系列课程,3500个系列微课程视频融会贯通,支持可持续性地个性化学习。可汗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一个学科中每一个知识点所应该教授的程度,并配合以自己更深的理解,更深入浅出地讲述。美术学科无论课堂教学还是特长培养中,很多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呈现系列化递进或关联状态,如:线条系列、色彩系列、手工系列、设计系列、欣赏系列、美术活动系列、特长指导系列……每一个内容本身,也由多个相关联的内容构成。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内容结构观,将这些相关联相递进的因素好好地利用起来,形成有层次、有递进的系列化的课程内容,而不是将它们互不关联的割裂开来。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理解学科 (或单元) 的全貌。让学生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知识点在知识图谱中的定位等,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和脉络,内化所学知识并逐步掌握相关技能。

其次,要树立过程结构观。

微课程作为一种脱离教师课堂教学而独立存在的课程形态,必然要呈现它的完整性,因此需要在建构完整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微课程结构。比如从微课程开篇如何进入主题,如何吸引学生并激发学习微课程的热情,到过程中环节的衔接再到作业的建议和课程结尾等,如何自然流畅短时高效。课程结束时怎样设计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等等。在真实的课堂中,教学过程的推进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步帮助学生建构起新的知识。而在微课程中,所有内容的推进都是由教师一人完成。因此在明确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后,对于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特别是在没有面对真实的课堂情境,讲授完一段微课程,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结构有所设计和把握,兼顾教学认识全过程。

(二) 注重课程形式及风格

当确定一个课题后,我们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形式需求,及学习者的需求差异,尤其要根据设计制作者的性格和表达优势,综合将其设计归类,看看适合哪种形式风格。相同或不同课程内容,都可以设计不同的形式风格,只要能达到课程目标就是好的设计。

比如知识技能型的课:手绘线条系列、纸造型系列、色彩系列中色彩知识类等,都是典型的知识技能倾向的课,这一类微课程,需要将重点放在演示方法上,所以课程风格基本可以采取突出演示指导型。再比如想象创意型的课:造型表现中的创意造型类、设计应用领域中的联想类或者创意设计类等课,这一类型的课需要教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充分大胆的想象创意,同时学习创意想象及设计的方法,因此启发指导的过程是个重点,需要丰富有趣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创意联想。可以以情感交流型为主,辅以演示指导。再比如赏析感悟型的课:欣赏系列和部分色彩系列课,这一类课程大多需要通过各种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如何描述分析解释,从中发现和感悟作品的魅力。因此通常采用审美感悟型。

三、从教学角度:重视互动与参与设计

微课程作为课程形态,当它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时就成为助力翻转课堂的新颖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必须要重视一点,即教学策略需要更加生动有趣。照本宣科似的微课程,无异于平常的老师上课,这种课无效率而言,即使变成微课程,大家也不会喜欢看。

(一) 把握语言文字关

尽管美术微课程大都以视频画面为主,但适当的解说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的本质重要的是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所以一定要有效率意识。微课程的时间短、节奏快,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明确所准备的应该是能用正常的语速在规定时间内讲完的内容。正常语速,一个人一分钟可以讲200~300字,阅读100字左右,那么准备3分钟讲稿的文字就应控制在1000字以内,而如果仅出现文字,就需要控制在300字以内。超出或不足都会影响讲课的节奏。可以用字幕方式补充演示过程中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同时还要注意,只需呈现关键词语而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二) 严把质量关

美术微课程首当其冲的应该是画面美观,其次是播放流畅和试听同步。美术总是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与创造为主要特征,离开了视觉的冲击,任何优美的语言都可能变得苍白和不切实际。美术微课程最终的呈现形式,落脚点还是视频过程与图片说明,这就是美术教师的特殊语言。这个视觉语言如果不清晰,课程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不专业只是小问题,达不到应有的启发引导效果很容易使制作者徒劳无功。因此在微课程的设计中,一定要有课程的独特的亮点。整个过程若要有一种情绪带动,当然再好不过。美术教师对学习的热情可以很容易地感染学生,很多不同的好办法都能传达出这种热情,所以课程效果的设计很重要。可以留心学习其它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三) 注重启发性

《我爸爸》微课程教学设计 篇13

1、情感目标: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乐意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

2、认知目标:幼儿萌发了解不同行业的愿望,知道部分行业的职业特点。

3、能力目标:愿意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绍爸爸的职业。

经验准备:事先请幼儿观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职业。

物质准备:爸爸的照片

课件准备:mp3《我的好爸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今天来了许多客人老师,我们一起为他们唱支歌吧(提前做好安排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刚才大家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其实爸爸好不好?你喜不喜欢他?

二、介绍自己的爸爸

1、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爸爸,每个人的爸爸都不一样。今天我们请小朋友来说说你们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职业是什么?”

2、拿出爸爸的照片,引导幼儿在小组内围绕“我的爸爸”自由交谈。

3、指名几个幼儿向大家介绍爸爸。(可以是爸爸的名字、年龄、工作、爱好、外貌或者性格等等.在孩子介绍完毕后要鼓励说的清楚的孩子,注意培养孩子听说能力)。

三、了解爸爸的工作

1、刚才有不少孩子介绍了爸爸的工作,下面我看看我们班有哪些孩子的爸爸在外务工。了解一下他们在外都干什么工作。如果有在煤窑挖煤的爸爸,可以展示一块黑煤给孩子看看,想想爸爸每天都和这黑漆漆的煤炭打交道脏不累不?我听有个叫小胖的孩子说:爸爸总是在外面打工也不管我,有时他给我打电话我都不想理他。你们认为小胖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

2、介绍几位特殊家庭的爸爸(吴自政、李鑫这俩孩子只有爸爸没有妈妈,他们日常既当爹又当妈,真是不容易,希望他们俩能多多的体谅爸爸,做一个乖孩子。)

四、激发情感

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啊你们爸爸的本领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爱不爱他啊?你为爸爸做过什么事来表现你很爱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围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为爸爸做些什么事让爸爸高兴。(抱抱、亲亲、给爸爸倒水,捶背也可以给在外打工的爸爸打电话等)。

五、延伸活动:

微课程教学应用 篇14

一、完善的网络条件是微课得以实施提高学校教学效率的基础

首先,学校教学要想成功地搞好微课,必须要具有完善的网络条件。现在的高等院校,都极为重视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学校领导必须认清社会教育网络化发展的趋势,不惜巨资加大了网络方面的投入,建设现代网络化校园,并时刻注意保持与教育改革同步。

学校必须全面开通校园网,这样才可以充分共享网上资源,及时了解教育教学信息;校内服务器也已提供了丰富的学校内部网络教学资源,例如,当前最为流行的清华大学多媒体网络数字化资源库。一律实行现代网络化办公;投影仪、“三线”等已走进每一间教室,切实实现了“班班通”、“校校通”,真正地实现了校园高效率的网络化管理。这样也又利用优秀的微课能够惠及到全国各地的学生,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以上完善的校园网络建设是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先决条件,并为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丰富的微课资源是提高学校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特网上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且网上信息具有传递迅速、更新快、共享性好等优点,例如可实现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实时跟踪。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和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发展,知识量在短时间内发生猛增现象,有人称这种现象为知识爆炸。而网络化的教学却也能以其独有的特点,迅速、准确地进行新知识的教学活动。

正是鉴于网络可以提供海量资源,支持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才得以全面提出及开展。多样的外部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网上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充分实现交互与共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从而最终有利于学校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提高教师的网络应用水平是产出高质量微课资源的有力保障

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及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条件,要想将其充分运用于教学,为教学服务,就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具有较高的与之相适应得计算机水平,这对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目前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他们的计算机网络化应用水平比较高,而一些中老年教师在青年教师的带动下,积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并且学校定期对中老年教师进行计算机网络应用及课件制作的培训,使之达到熟练应用和制作的目的。这样,学校教师整体计算机水平较高,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这极为有利于教师的备课与教学,同时学生也对这种现代的网络化教学手段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整体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微课得以普及的前提

网络信息时代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要求学生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外,还应具有高度的创新能力和很强的信息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除吸收传统知识技能的精华外,还应有意识地强调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而当前正流行的热门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将研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自主探究方式。这是与当今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远程开放教育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为此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经常地适时组织学生到电子阅览室进行自主网络探究。探究过程中的相互交流不仅可扩大知识的摄入量,更可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在交流中学习成长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基于网络的自学习惯,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进而为实现教育改革的新的课标要求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1微课程要在十几分钟时间内讲清楚内容,并力求生动,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高要求。

2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应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网络教育的进程已在我们身边迅速展开,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极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同样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增强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加深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微课作为网络资源最基础、最生动、最形象的在线课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3

在教学中可以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这样就可以解决教师身边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我相信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4微课堂视频要生动精彩吸引同学们,我觉得制作微视频要与其他辅助软件一起,效果更好,比如Prezi软件,是一种主要通过缩放动作和快捷动作使想法更加生动有趣的演示文稿软件,它打破了传统Powerpoint的单线条时序,采用系统性与结构性一体化的方式来进行演示,以路线的呈现方式,从一个物件忽然拉到另一个物件,配合旋转等动作则更有视觉冲击力。

5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组成单元。微课程的主要载体是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也可以是其他媒体形式的微内容.如文本、音频、动画、软件等。我们从微课程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与20世纪90年代传人我国的“学习对象”概念相类似,但它所不同的是,目前出现的微课程概念大多是由一个视频文件组成,以讲授一个“知识点”(包括概念、知识、问题等)为主体,它与学习对象相比较更加强调“视频”这一媒体的应用,这与慕课的核心内容——基于“视频教学”不谋而合。在我国最初的基础教育领域实验中,微课程只是一种微视频课件,着重在于解决传统教材由静态文本向动态资源转变,以及解决传统教学视频“颗粒度”过大问题。但在慕课的影响下.微课程的含义开始延伸.它不再仅限于对“知识点”的讲授、问答、演示、练习、反馈等教学环节的加入,并且将覆盖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它包含着教学(学习)目标、内容、资源、活动和评价等必要的课程要素,并以整合课堂教学或在线教育应用为基础。因此,微课程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工具和资源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组成单元而存在。

6微课程在教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还在不断探索之中。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不仅仅作为配合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而存在,而应该与“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目前,微课程教学取得显著成果的,可算是美国的可汗学院,他们的课程主要是以讲授知识点为主的“小”课程.每段课程影片长度约10分钟,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将相应的微课程衔接起来进行视频教学。可汗学院已突破了传统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甚至被认为正在翻转课堂。2010年,美国中小学开始了利用可汗学院课程进行翻转课堂的实验。在国内,利用微课程进行翻转课堂实验最初是从基础教育开始的。其先进的技术创新理念和创新教学思想逐渐被推广到高等教育教学应用,并迅速“火爆”起来。如上海交通大学于2012年推进了在线教育平台——“南洋学堂”的实施,在校内试验与推广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应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来推进在线教育的发展。然而,微课程如果缺乏与教学方法相整合的应用,那么.微课程的教学应用就失去了教学行动的方式和手段。为了学校当前能够有效地实施翻 转课堂,我们着重对微课程整合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应用的核心要素——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7微课那么好,国家应尽早组织专家学者,制作相关学科的微课,在全国范围强制使用,尽快提高我国的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作为新生事物,微课程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变化,给课堂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教学手段。实际上,它给我们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向我们启示了一种新的研究理念、学习理念。那如何运用微课程,提高教学有效性呢?

一、教师课前深入钻研,精心选取微课知识点。

我们一线教师平时备课要设计的是一节40分钟的课堂教学,微课程开发设计只是短短的8——10分钟,它虽不完全等同于一节课的教学行动,但它离不开以一节课为框架的教学设计。因此教师一定是要在课前费尽心思、深入钻研,慎重考虑选择知识点,让聚焦的学习体验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使教学更具其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微课提问,激发学生探究愿望。

微课教学时间有限,一节微课正常在8——10分钟之间,在微课的讲授中,要尽可能地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着重进行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三、缤纷教育视听感受,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微课作为一种媒体,内容的设计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制作的结果也许是徒劳的,因为也许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佳。同时也会使教学过程平庸无奇,令观看者失去学习欲望。因而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四、反思贯穿微课始终,调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平时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激励和碰撞,不时会造就思维的火花。这些火花如果不能及时收集整理,即刻就会化作灰烬,变成尘埃,最后也就无形无迹了。但如果能将这些火花及时整理拍成微课,灵动的思维就将化作一粒粒珍珠,被“微课”这根线串起,那么在我们的教育生涯里,它们便将成为奋斗的里程上的闪光印迹了。

微课,是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微课有哪些作用呢?

一、在新授课上微课的作用

1.课前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

2.新课导入

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

3.知识理解

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视频。

4.练习巩固

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

5.小结拓展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此视频用于结束本课前放。

以上环节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微课。

二、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有以下几点:

1.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

2.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

3.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

4.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三、微课在促进教师业务成长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

1.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简单实用,本身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2.微课便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3.微课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好提高教学效果。

4.微课制作简单,形式新颖,通过微课可以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翻转课堂就是要学生课前看视频,课上提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当堂留20分钟做作业。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和讨论,这里既有组内的合作,又有组间的竞争。

上一篇:驾驶员科目一考试题下一篇:离任审计工作总结